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青春校园 > 翡翠王 > 翡翠王 第 22 部分阅读

第 22 部分阅读

    林跃呵呵一笑,将果子喂到了秦瑶瑶的嘴。

    秦瑶瑶咬破果子,突然一种甘甜的果汁涌入了她的嘴里,感觉就像喝了蜂蜜一样,但是未到者却带着淡淡的清凉和酸酸的感觉。

    “好好吃啊!”

    秦瑶瑶一脸享受的说道。

    看着自己爱人娇态,林跃微微一笑,道:“好吃吧,这东西不能吃多的,吃多了肚子就开始疼了,要不然也不会留到现在。”

    “这个果子叫什么名字?”

    秦瑶瑶睁着大眼睛望着林跃。

    “我也不知道,不过这山上有很多这样的果子,可以想象到了山庄建起来的时候,会有多少人被这些山果所吸引。”

    林跃憧憬的说道,城里的人是无法吃到如此纯正的野果的,也正因如此野果对他们有着致命的诱惑力,这让那个林跃对山庄的发展充满了期待。

    “嗯,我再吃一个好不好?”

    秦瑶瑶甩着林跃的手臂撒娇的问道。

    “好吧,最后一个,我可不想你一会肚子疼。”

    林跃又摘了一个果子喂到秦瑶瑶的嘴里,然后两人牵着手继续向着山上走去。

    山上的景色让林跃的心情逐渐放开了,原来的那种失落感也渐渐地变淡了。毕竟有些事情不是自己所能左右的,该接受的就要接受。

    说不定自己的透视异能也没什么后遗症。

    林跃想起一直以来都是自己想的异能可能有什么后遗症,这个时候林跃才发现自己之所以有这种想法是太害怕异能失去和自己的双眼失明了,所以才有了这样的想法。

    老天已经和眷顾他了,他还能奢望什么。

    该接受的还是要接受的。

    相通后的林跃心情变的好起来,原本上山看道观现在却变成游览山河风光。

    路过一跳消息,秦瑶瑶忍不住惊呼一声跑了过去,捧起一捧清泉慢慢的浸到了自己的脸上。

    林跃笑着走过去,抱起秦瑶瑶将它放到一个大石头上,脱掉她的运动鞋,将一双白皙的小脚丫放到了清冽的泉水中。

    丝丝的凉意让秦瑶瑶的疲乏顿时消失的无影无踪,一双小脚丫忍不住玩起水来,嘴里发出“咯咯”的笑声。

    这个时候,泉水里游过几条小鱼,又引得秦瑶瑶一阵惊呼。

    等他们来到道观的时候已经半下午了,看着写满沧桑的墙壁,林跃心中升起一种肃穆的感觉,同时也有说不出的感觉。

    道家之地,灵气汇聚。

    在道观里转了几圈,除了有几件破旧并且布满灰尘的道袍,其他的都没留下。

    秦瑶瑶觉得有些累了,所以两人就回去了。

    回家的路上时林跃背着秦瑶瑶下山的,靠在林跃宽阔的背上,秦瑶瑶心中有说不出的幸福。

    快到村边的时候,正值夕阳落山,看着漫天的红霞,身上披着万道霞光,全身说不出的通泰和舒爽。

    两人靠在一起坐到一个大岩石上看完整个日落西山的瑰丽景色才下回到村子。

    回到家正好赶上吃晚饭,可是却不见林父。

    林母埋怨的说道:“你爸闲不住,刚商量好的事情就找全村的人去村委开会去了,一开一下午到现在还没回来。”

    没有等林父,三人先吃了晚饭,等林父回来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八点。刚进门拿起茶杯就猛灌了几口茶水,看样子就像几天没有喝过水一样。

    林父虽然面带劳累之色,但是眉宇间却难以掩饰心中的那份激动。

    林跃在山村整整呆了一周才和秦瑶瑶一起赶回了昆明。刚到昆明,林跃第一件事就是往自己父亲账上划了四千万。

    修路和建山庄都是需要钱的,什么都能少就是钱不能少。

    第二天林跃像往常一样来到荣乐轩,却发现贺常和已经在那等自己了。

    “后天更我动身去景德镇。”

    刚见到林跃,贺常和就说道。

    “后天这么快?”林跃吃了一惊。

    “快吗?我可不觉得快。”

    贺常和淡淡的瞥了林跃一眼。

    林跃心中苦笑,他知道自己的师傅是气自己这一个月经常请假,本来说好的是学习瓷器,但是他的事情实在是多,买车买房考驾照练车,还有回家这些就废了很长时间,实际林跃跟贺常和学习瓷器的时间没几天。

    “今天你不会又有其他的事情吧?”

    贺常和紧紧的盯着林跃。

    见状,林跃赶紧把已经到嘴边的“有事”给狠狠的压了回去,很肯定笑道:“没事。”

    贺常和满意的点点头,道:“今天我要你学的知识来的大汇总,虽然这样做太早了,但为了不让你到时候太丢人我只能提前做这件事了。”

    林跃立刻变成一幅严谨好学的模样。他其实是有事的,他本打算今天早回去去设计院一趟,让他们有时间去自己老家一趟,可是计划赶不上变化。修路也不是一个月两个月的事情,从景德镇回来也不算晚,而且这件事也可以交给秦瑶瑶来办。

    整整一天,林跃都和贺常和呆在一起,一天的知识让他脑袋有些发胀,第一次听到这么多的知识,让他短时间有些不大适应。

    第二天虽然贺常和也想继续交给林跃一些东西,但无奈答应了常泰,只能将林跃让给了常泰。

    林跃的古井不波的状态已经到了第六刀,现在完全可以练习《刻经》中的拟形。如果让林跃自己摸索不知道多长时间才能将一个物品雕刻的惟妙惟肖,现在他需要用自己多年的经验让林跃多学一些东西,少走些弯路。

    又是一天的浑浑噩噩,林跃觉得自己的脑袋被撑得大大的,似乎随时都有破掉的可能。

    第一章第六章 抵达景德镇

    第三天,林跃交代了秦瑶瑶一些事情后,和贺常和坐着飞机向着景德镇飞去。

    景德镇是全世界有名的瓷都,此地之所以能发展成制瓷的圣地,也是有一定原因的。这里的水源比较充足,靠近鄱阳湖,而且昌江横亘整个景德镇。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这里盛产瓷石和高品质高岭土,而高岭土是制瓷所需最重要的材料。有水,有土这就造就了景德镇这远近闻名的瓷都。

    可惜的是因为二十世纪常年的战乱已经让景德镇的制瓷工业大为缩水,光阴荏苒,曾经的辉煌已经不在。但是这里还是全国制瓷最厉害的地方。

    从云南到江西,林跃和贺常和坐了三个小时的飞机就到了景德镇。

    走下飞机林跃就显得有些激动,这可是他第一次来这里,似乎从空气中就能闻到散发的瓷器的气味。

    这里可是制瓷学瓷的人的圣地啊!

    贺常和瞥了林跃一眼,对林跃的反应感到欣慰,只有对瓷器有着无比爱意的人才会有如此的反应。

    他在林跃的身上看到了自己年轻时的样子,对瓷器有着无比的热爱,怀揣着梦想来到这里。

    一晃眼快六十年过去了,景德镇有了自己的发展,只不过制瓷一年不如一年了。

    希望能出几个制瓷天才吧。

    贺常和心中感叹一声,带着林跃向着出站口走去。

    因为贺常和的身份,而且这次还是景德镇方面的邀请,还没等他们到外面已经有车在等他们了。

    坐上专车,贺常和看了身旁的林跃一眼,对司机道:“先不去酒店,先在这里转转吧,很多年没来了。”

    闻言,林跃心中感动,他知道这是自己的师傅照顾自己,一旦真正的到了酒店时间肯定被安排的满满的,即使参观也是有人陪同着,那时候会感觉很别扭。

    很快他们就到了景德镇的的城市雕塑——窑火千年。

    望着火红的外表,和如同剑指苍穹尖尖的雕塑,犹如一个火红的花束,更如同一个巨大的火焰,承载了制瓷人千年的愿望和汗水。

    想到制瓷的人的辛苦,林跃忍不住一阵感慨,一件精美的瓷器不知道凝聚了多少人汗水。

    这个时候林跃突然想到了一首名为《景德镇》的诗:

    莫笑挖山双手粗,工成土器动王都。历朝海外有人到,高岭崎岖为坦途

    精美的背后书写着艰难。

    在景德镇大体的转了一圈,司机带着林跃和贺常和向着酒店走去。

    景德镇给贺常和和林跃安排的是一个五星级酒店,这还是林跃第一次住这样的高级酒店,在腾冲的时候他和贺幼藏住的是一个小旅馆,虽然也算的上酒店,但是和五星级的一比就差远了。

    在接待人员的带领下,贺常和和林跃刚走到两间相对的房间就听到旁边一个“哈哈”的大笑声。

    “老贺,哈哈……光看背影我都不敢认你了。”

    林跃转身望去,发现时一个精神壮硕,但是有些矮胖的六十多岁的老年人,一身唐装,正一脸激动的看着贺常和。

    贺常和看到对方后脸色也变得很激动,“哈哈”大笑道:“老贾,哈哈……咱俩多少年没见了。”

    贺常和快步走过去和老人紧紧拥抱在了一起,两位老人的友谊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

    “有七年没见了吧。”贺常和“狠狠“的打了一下贾老的胸口。

    “七年三个月零五天。”贾老“呵呵”一笑。

    “你还是这么会计算,到老了你还改不了这个毛病。”

    “你不一样也改不了你火爆的脾气吗?”

    说完,两位浪人对视“哈哈”一笑。

    “你徒弟章辉明那小子呢?”笑声过后,贺常和问道。

    “他在房间呆着呢,昨天我们刚来,你徒弟呢?听说你徒弟不错。”

    说着贾老四处看了看,最后将目光定格在了林跃的身上。

    “找了一个还算可以的徒弟,林跃过来,见过贾老。”

    贺常和冲着身后的林跃打招呼道。

    林跃走上前来,对着贾老深深鞠了一躬,行礼道:“贾老好。”

    贾老一脸微笑的上下打量了一下林跃,称赞道:“不错,不错,老贺你的眼力不错。”

    “还可以,这小子比起章辉明差远了。”贺常和说道。

    “章辉明多大他多大啊,你该不会是怕输故意说好话找个退路吧?”

    贾老狐疑的看着贺常和。

    “怎么可能!我是那种人吗?我只是实话实说而已。”

    “哈哈……走,我们哥俩今天去喝几杯,不醉不归啊。”

    “十个你的酒量一比不上我,我难道还怕你?”

    ……

    刚下飞机还没来得及休息,贺常和和林跃就被贾老拉着去吃饭了,饭间林跃见到了贾老的徒弟章辉明,三十多岁的中年人,长得很精明,和贾老一样都属于矮小精明的人,尤其是一双眼睛给人一种透亮的感觉。据说他是近十年才被贾老看上的。

    饭间,贺常和和贾老谈起当年的交情林跃才知道,贾老原名贾维耿,六十年前就和贺常和认识了。两人在景德镇一起呆了三年学会了制瓷的东西,这三年的吃苦受罪让两人结下了长久的友谊。

    对于以前学鉴定瓷器必先学习如何制瓷这一点林跃深以为然,如果连瓷器怎么烧制的,谈什么鉴定。这次贺常和带林跃来景德镇就是为了这个,不一定让林跃学会如何制瓷,但是一定要知道制瓷的程序和一些相关的知识,同时学习一下瓷器如何造假的,哪个地方容易造假。

    两位老人在一旁快意的聊着,林跃和章辉明也聊了起来,他发现章辉明是一个很健谈的人,好像每一个搞古玩的如果不是搞学术的都很健谈,这都是和卖货的人讨价还价练出来的。

    这顿饭一直吃了三个小时才尽兴。

    贺常和和贾维耿喝醉了,林跃和章辉明只能无奈的将两个人送回房间。

    将自己的师傅扶上床后,林跃决定出去转转,以后就没时间转转了,正好趁这个时间转转。

    第一章第七章 拟形

    景德镇已经很现代了,完全没有了古代的那种气息,家庭用具除了碗、碟、盘之后其他很多都已经用玻璃代替了,所以瓷器大为缩水,精品瓷器更是难有市场,所以瓷器发展到现在处在了一个极其尴尬的境地,无法突破只能追忆往日荣光。

    到晚上酒店林跃才回来,下午他想去景德镇历史博物馆结果人家最近整修不接客,所以只能在其他的地方转转。

    回到房间,林跃给秦瑶瑶打了个电话报了声平安,然后拿出今天从景德镇木料场顺手要来的一个小木桩。

    今天他要开始练习《刻经》的第一阶段:拟形!

    想要把一个生物雕的活灵活现不仅要有对该生物的细致入微的观察性,还要有形象立体的思维,更要有精妙的出刀角度,当然最重要的是复杂的刀法。

    按照林跃师傅常泰的教导,是显然林跃在木料上练习雕刻无生命的东西,比如树叶,比如一棵树,甚至去雕刻一个石头,到拟形后期再去雕刻有生命的生物。这样循序渐进可以更好的打下坚实的基础。

    今天林跃要雕刻的是雕刻一个茶杯。

    只有茶杯形状的茶杯。

    而且只能用寒月刻刀。

    外面好雕刻一点,但是里面的那个空心用寒月刻刀雕刻可就难了。

    老祖宗都做出来了,难道我就做不出来吗?

    林跃想了一会没有什么好办法,只能这样给自己打气道。

    将短木桩放到茶几上固定好,林跃深吸一口气,拿出寒月刻刀直接对着木桩开始劈了起来。

    寒月刻刀不禁吹毛断发而且削铁如泥,木头在它面前就像豆腐一样,想怎么切就怎么切。

    如果是普通的刀,常泰可能会让林跃先从土块连起,再而木料,然后是石料,最后是金属料。但是因为寒月刻刀的太过锋利,而林跃所练也不是普通的雕刻技法,直接就选用了木料开始。

    林跃脑海中出现了整个杯子的大体形状,先将买木头雕刻成一个和杯子体积差不多的圆柱体。

    不过很快,林跃就发现不对了,自己雕刻的杯子没有手把,只是一个光溜溜的杯子。

    林跃无奈的叹了口气,嘴角露出一丝苦笑。

    看来自己还是没经验啊,竟然忘了一个手把。

    忘了就玩了吧,破罐子破摔。

    林跃将杯子切成一个长方体,然后再将棱切成一个平面,然后再将切除的一个棱切成的棱切成两个平面……

    这样四个楞变成了八个棱,八个棱变成十六个棱……

    这样依次的切下去,外面的棱慢慢的便对,同时棱角也慢慢变大,最后整个杯子趋于一个圆筒形。

    看着大体形状已经出现了,林跃用刀身贴着木柱外壁一点点的刮了起来。

    很快林跃发现木工这个活一般人还真做不了,尤其还是拿着一把刻刀刮,如果用力不均匀的话很容易将木壁刮的深一块浅一块的。

    林跃看着越来越细的木柱,嘴角的苦笑更大了,再刮下去追求完美的光滑说不定最后就成了一个牙签了。

    刮完林跃开始了最难办的掏空,不过很快他就有了办法。

    他将寒月刻刀的刀尖查到木桩的表面,然后将刀身倾斜,转了一个圈,用刀锋旋转出了一个向下的圆锥形,出现了一个圆锥形的缺口。

    如法炮制,林跃将木柱的中间越旋越大,大圆锥和小圆锥结合,很快里面就到了足够的深度,只不过木壁有的地方有些厚和不均匀。

    林跃再次加工了一下就成了一个木杯的形状。

    完成了。

    林跃看着自己的第一件工艺品,心中颇有种成就感,虽然心想很差,连拟形的最基本的形状要求都没达到,但第一次能雕刻成这样已经很让林跃欣慰了。

    孰能生巧,以后就好了。

    将地上的木料收拾好,林跃开始了每天的必修课程——劈香。

    劈香对现阶段的林跃来说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古井不波绝对是最佳的雕刻状态,但是他所能坚持的时间还太短,要是能坚持一个小时,林跃在雕刻界绝对会变成宗师级的人。

    而且古井不波似乎对于拟形也很有帮助,全神贯注的状态下任何物体看一眼就能记住所有特征。关一个杯子就花了林跃近两个小时的时间,而古井不波最多能坚持三十秒。前后时间差距太大,林跃要走的路还很长。

    劈完香之后,林跃美美的睡下了。

    第二天,林跃早早的起来,经过一晚上的休息,昨天晚上的疲惫也消失了打扮,林跃此时精神状态无比的好。

    和贺常和吃过早饭后,贺常和、林跃还有贾维耿和他徒弟章辉明四人一行前往昨天林跃没有进入的博物馆。

    去博物馆是景德镇方面安排的,但却是贺常和要求的,因为他们来的有些早了,其他人还没到来,本来安排的是一起去,但贺常和为了照顾林跃,趁机让林跃多学一些知识就主动要求的。

    贾维耿也很久没来景德镇了,所以也打算去参观一下。有贾维耿的地方自然有章辉明。

    来到博物馆,早早的就有人在等他们了,贺常和谢绝了工作人员带领他们参观的请求,自己带着林跃一行参观了起来。

    景德镇博物馆里不仅有精美的瓷器,还有古代制瓷工人的工具,还有那些烧制瓷器过程的笔画,和相关神话传说。

    虽然都是和瓷器有关比较单一,但是林跃却能感觉到其中所蕴含的丰富文化。

    瓷器起源于陶器,因为有了瓷石才演变成了陶器,而陶器在原始社会就存在了,如此追溯起来,瓷器的历史几乎伴着中华人的历史。

    和瓷器的年代相比,林跃感觉自己二十五岁的年龄简直不值得一提。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怪不得古人会发出如此的感慨。在历史的厚重面前,人类确实太渺小了。

    林跃暗自感叹一句,望着一件件精美的瓷器,心中同时对于那些一生奉献给制瓷事业的人产生了深深的敬佩。

    第一章第八章 人比人气死人呀!

    林跃没有放过任何学习的机会,虽然隔着防盗玻璃,林跃还是研究起博物馆里的瓷器来,能在博物馆存放的瓷器而且还是在景德镇这个瓷都的博物馆放的都是精品中的精品。虽然不全是真品,但是就是仿品也是充满了历史价值,尤其哪件是真的,哪件是仿的上面还有标志。

    看着眼前的瓷器,贺常和这一个月来给林跃集训说讲述的知识,尤其是来之前提纲似的综合只是不断的从他的脑海中涌向,刹那间所有的知识都变得清晰起来,原来复杂的也变得有条理俩。

    就像一个光秃秃的树干遇到春天长出枝桠,并不断生长,而后长出郁郁葱葱的树叶,那种感觉异常奇妙,心底既有欣喜又有满足。

    一件瓷器研究完,林跃又开始研究另一件不一样的瓷器……

    渐渐地,林跃脑海中的瓷器知识越来越多,但他扔向一块海绵一样孜孜不倦的吸引着。

    在前面走动的贺常和、贾维耿、章辉明他们也渐渐发现了林跃的异常。

    望着林跃面对着瓷器那专心致志的神情和那透着欣喜的眼神,贾维耿眼神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变成了欣喜,冲着贺常和竖起大拇指低声说道:“你找了个好徒弟啊,他比我们当时可认真多了。”

    贺常和自豪的一笑,望向林跃的眼神中充满了欣慰。

    “他不过就是勤奋一点罢了。”

    贾维耿“呵呵”一笑,贺常和心口不一岂能瞒的过他这个多年的好友。

    “虽然他学的时间短,对这次瓷器鉴定的比赛,你是不是志在必得?”贾维耿问道。

    闻言贺常和无奈的叹了口气,道:“我要是志在必得还用瞒着你吗?你们不都知道我这两个月才收他当徒弟吗?而在这之前他根本没有学过瓷器方面的任何知识,只不过在玉石街当了两年解石工人,多少听到一点知识,我这次只希望他能表现好点,毕竟两个月时间太短了,谁也无法在两个月内将所有的瓷器鉴定知识完全融会贯通。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他缺少实践的经验啊!”

    贺常和默默的叹了口气,如果能在给他半年的时间,他自信林跃知识并不输于任何人。如果再给林跃两年练摊的时间,那时候林跃就注意媲美现在的自己了。

    天意弄人啊!

    那几个死老家伙故意和我作对,这是要看我出丑啊!

    尤其是陈飞那个死老头!背后肯定是他在搞鬼!

    贺常和在心底暗骂的同时,贾维耿却听出了贺常和话中的其他意思,疑惑的问道:“他是解石工人,你可是翡翠王啊,为什么不收他做你赌石的徒弟?”

    对于贺常和兼任翡翠王和瓷器鉴定大师这一点,贾维耿还是很钦佩的。

    说到这个问题,贺常和脸上无奈的表情更加浓重。

    “说到这个问题我就头大,这小子也不是什么安分的人,别看他对瓷器感兴趣,他对其他可也感兴趣着呢。赌石方面这小子的天分不亚于瓷器,比我孙子幼藏都要出色。”

    “这不可能吧?”

    贾维耿一脸的震惊,他可知道贺常和的孙子,虽然话少了点,但是在赌石方面的天赋极高,记得他孙子小时候自己去他家的时候就看见那时候小不点对着一块翡翠毛料发呆,而且对上面的各项特征了如指掌。当时可把他给震住了。

    现在竟然有人比贺幼藏在赌石方面的天分还要高,而且还是一个学瓷器鉴定的年轻人,这如何也不能让贾维耿相信。

    贺常和无奈的看了林跃一眼,道:“我也想这还是不可能啊,可是事实胜于雄辩啊,这两个月的事情容不得我做这个判断啊,这小子要是单在赌石方面有天赋还就好了,我还真就省心了,反正不是叫瓷器鉴定就是教赌石,可是这小子竟然在雕刻方面也有着极高的天分,还记得常泰那老小子吗?这小子也是常泰的徒弟。”

    说到这,贺常和脸上露出了一个哭笑不得表情。

    “什么?!”

    贾维耿全身一震。

    连一旁听他们谈话的章辉明的也是满脸震惊的神色。

    这怎么可能???

    既学瓷器鉴定还学习雕刻,不仅如此,兴趣爱好浅尝辄止也就罢了,可是这个年轻人竟然拜了两个全国有名的大师级人物为师,一个是瓷器鉴定大师,一个雕刻大师。

    是这小子福分太高,还是两个人没有徒弟可选了,偏偏选中了这一个人?

    贾维耿知道贺常和自视甚高,年轻的时候谁也不服,对徒弟的要求也很高,要不然也不会到了现在才收徒弟。

    而常泰更是一个秉承传统的人,在收徒弟方面比贺常和而言,而这两个人竟然同时看上了一个人!

    想到这贾维耿浑身一震,脸上露出了震惊的神色。

    难道说这个叫林跃的年轻人在德行和天赋方面完全符合贺常和和常态的要求?

    一方面就已经很难了,两方面都达到……

    贾维耿不敢在往下想了,因为这样的人恩简直是就是完人,能找到这样的徒弟也是人生最大的幸事。

    可这个年轻人真是这样的人吗?

    贾维耿宁愿相信林跃是天赋过人或者只是德行过人,也不愿意相信两者皆足,因为这样的人太少了,少到遇到的概率几乎等于零。

    一时间,贾维耿看林跃的眼神变了,变得飘忽起来,不知道在想什么。

    一旁的章辉明则是上上下下把正在看瓷器的林跃打量了一个遍,他并没有发现林跃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只不过人长得帅点,神情专注一些。但是多年的经验让章辉明知道不能看外表评价一个人,更不能小瞧任何一个人。

    如果林跃真的有那么厉害的话,自己必须和他结识一场,多条朋友多条路。

    而且还是一个前途不可限量的朋友。

    章辉明心中暗暗点点头,心中下定了决心。

    贾维耿看着贺常和对林跃一副满意的模样,心中也多了积分相信林跃真的是少见的完人,而贺常和踩狗屎找到了一个这样完美的徒弟,虽然这个徒弟天赋多了些。

    教晚点就晚点吧,徒弟好就行了,人比人气死人呀!

    第一章第九章 博物馆授课

    贾维耿心中暗暗感叹了一句,然后提醒道:“还记得陈飞那家伙吗?当初你们俩就不和,这么多年过去了我看你们俩还是积怨甚深,听说他也有一个二十多岁的徒弟,只不过他的徒弟从六岁开始就跟他学瓷器,这回他肯定要压你一头,你要小心一点。”

    “我就知道那老小子不安好心,这次也是他怂恿的吧,目的就是为了给我好看,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他想羞辱我我也不会随意让人捏,哼!”

    贺常和冷哼一声,眼睛中露出了一抹暴戾。

    看着贺常和脾气一点都没改,贾维耿无奈的笑了笑,到时候多帮帮自己的老朋友,陈飞未必能讨去什么好。只不过这次是徒弟间的比试,他们这些做长辈的也不能多插手。

    希望这个叫林跃的年轻人学到了自己老友七八分本事吧。

    贾维耿满含深意的看了林跃一眼。

    贺常和他们没有打扰林跃,自顾自的看了起来。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林跃从瓷器的知识海洋中清醒过来,满足的吁了口气,脸上露出了淡淡的笑容。这个时候他才发现自己的师傅和贾老他们已经走远了,急忙跟了上去。

    看到林跃跟了上来,贺常和笑着问贾维耿道:“还记得咱们当年学的制瓷的方法和步骤吗?”

    这个时候他们正好来到了古代制瓷的工具旁。

    贾维耿活了这么大也是个人精,自然知道贺常和要干什么,分明就是要教徒弟,他也乐得配合。

    “当然了,当年那些东西我可比你记得清楚,你仗着祖传的一些知识不太喜欢学这个,我可还记得当年你被大师傅大屁股的场景呢。”

    贺常和老脸一红,狠狠的瞪了贾维耿一眼,气道:“你说这干什么,我问的你是制瓷的步骤和方法。”

    在两个小辈面前丢脸可不是什么光彩的事。

    林跃紧绷着脸不让自己露出笑意,脑海中早就心驰神往,飞到当年大师傅打自己的师傅屁股的现场。

    章辉明也将脸绷的紧紧地,到最后干脆转身望向其他方向,不让人看到他的表情。

    贾维耿“哈哈”一笑道:“还有你不好意思的时候,难得啊!哈哈……”

    贾维耿知道什么时候该开玩笑什么时候不该开玩笑,调笑过贺常和后,说道:“烧制一件瓷器需要七个步骤,这七个步骤也是最基本的步骤,少一步都不行。第一步采集瓷石瓷土,第二步粉碎磨细瓷石瓷土,第三步陶洗澄淀细瓷粉,第四步制作瓷坯,第五步装饰绘画,第六步均匀上釉,第七步入窑烧成。这七步又有很多细节……”

    随后贾维耿又将这七步中的细节讲解了一下。比如第五步装饰绘画,讲到刻划纹饰需在坯胎将干未干时用竹刀等特殊工具进行,印花或雕塑需在坯泥较湿时进行制作,而绘画则是在胎体凉干后进行,根据不同需要采用不同的原料绘制。比如第七步讲到各种瓷器烧制时不同的温度。

    林跃在一旁听的如痴如醉,拼命的记着贾维耿的每一句话,生怕错过了什么,这可是不可多得学习机会啊。

    章辉明明显听过这些东西,但是仍认真的听着,温故而知新,更何况这次他师父讲解的更为详细。

    不知不觉中二十分钟过去了。

    贾维耿说完这后一段,得意的看了一眼贺常和,问道:“怎么样,老当益壮吧?”

    “还凑合,比你年轻的时候差远了。”

    贺常和也不放过打击贾维耿的机会。

    贾维耿闻言胡子一吹,狠狠的瞪了一眼贺常和。

    贺常和“呵呵”一笑,接过贾维耿的话指着一个巨大青石磨说道:“这就是古代在制瓷的第二步粉碎磨细瓷石瓷土时用的巨碾,有的地方也用巨石锤在石臼内把原料舂细……”

    接着贺常和又指了指其他的工具,告诉林跃哪个做瓷坯的转轮等等。

    林跃听着自己师傅的讲解一个劲的点头,心中急忙记下所有的知识。

    讲完所有的工具后,已经是十分钟后的事情了。

    讲完几个人继续往前走,林跃趁机浏览了一下那些工具,回顾了一下贺常和和贾维耿的讲的知识,觉得差不多后才追上去。

    林跃的动作尽收贾维耿眼底,让贾维耿心中对林跃的评价有提升了一个层次。

    贾维耿的神色全部落入贺常和的眼中,他“呵呵”的一笑,心中想起了一直和自己不和的陈飞,恨得牙根直痒痒。

    他和陈飞不和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事情,两人积怨甚深,几乎到了眼力容不下对方的地步,而且时间越长,两人的关系越来越差。这次陈飞鼓动是其他的几个人和景德镇举办这次活动,虽然是私下进行的,并不公开,但是在十个人面前丢人比公开还惨,而且主办方是景德镇,说不公开只要有心人想说出去谁也拦不住。这次陈飞是下定决心要让贺常和丢人。

    来就来吧,我挡着。

    再说林跃这小子并不一定会让我失望。

    贺常和看了一眼正好奇的四处看的林跃,心中默默道。

    四人一行继续往前走,很快就来到了二楼,整个博物馆最特殊的地方。

    林跃看到眼前的景色顿时愣住了。

    面前出现了两个蜿蜒向前的钢化玻璃柱,就像楼梯的两个扶手一样,只不说两边的玻璃柱要更粗更大。两个玻璃柱遥相呼应,中间正好形成了一条供行人参观的通道。

    两个玻璃柱里面不是真空的,而是满满的全是东西。林跃走手边的玻璃柱里面装着满满的全是白色粉末,一堆一堆的,而且两堆之间用玻璃板隔着,相互不沾染。右手边的玻璃柱却装着白色的结晶颗粒,也是一堆一堆的,同样用玻璃板隔着。

    两个玻璃住完全平行,里面每一对白色物质都和对面的玻璃柱里的白色物质对应。

    望着两个玻璃柱,林跃感觉就像看到了两个蜿蜒向前的羊肠小道,更像是两个弯曲的透明的竹竿,一节一节的,错落有致,而且别有一种震撼的美感。

    第一章第十章 发现突破点

    置身两条蜿蜒的玻璃柱中间的小道上,望着两旁的玻璃柱和里面的白色粉末、结晶颗粒,就像置身于未来世界的科技研究所。而那些颗粒就是研究对象。

    “震撼吧,我第一次来的时候不是用玻璃放的,而是用一个个木桶,看着满院子的木桶,那是的场景比这震撼多了。”

    贺常和微笑着看着林跃。

    林跃点点头,稳了稳心神,问道:“这些都是什么啊?”

    林跃心中觉得这两样东西应该和瓷器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因为这个博物馆里面的东西全是和瓷器有关的。

    难道这是制瓷的原料?

    可是怎么这么多啊?

    “左边是磨碎的高岭土,右面是打碎的瓷石。全是制瓷的原料,”

    贺常和解释道。

    “怎么这么多?”林跃问出了心中的疑惑。

    “呶,每个上面都有铭牌,自己去看看,看到上面的东西你就知道那里面景德镇的人是多么的用心良苦了。”

    贺常和微微一笑,指着玻璃上面的铭牌道。

    林跃这才发现玻璃柱每一堆白色东西的背面的玻璃上竟然挂着一个铭牌,而且还有一个小空门,这也让林跃知道了这些白色的东西是怎么放到里面的。

    林跃凑了走向左手边离自己最近的白色的高岭土粉末,向上面的铭牌望去。只见上面写着:

    清穆宗继天开运受中居正保大定功圣智诚孝信敏恭宽毅皇帝爱新觉罗载淳同治

    然后他向着下一个铭牌望去,上面写着:

    清文宗协天翊运执中垂谟懋德振武圣孝渊恭端仁宽敏显皇帝爱新觉罗奕裕谭?br />

    再下一个:

    清宣宗效天符运立中体正至文圣武智勇仁慈俭勤孝敏宽定成皇帝爱新觉罗旻宁道光

    ……

    看到“圣祖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爱新觉罗玄烨康熙”林跃心中有了自己的猜想,同时也产生了深深的震撼。

    如果在每一朝每一代皇帝都要留下一堆高岭土的话,中国历史上有多少皇帝就会有多少堆好领土。

    这样花多少心思,凝聚多少代人的心血才能将这些一一收集起来并完美的保存下来啊!

    望着充满了整个二楼的两条玻璃柱,林跃心中久久不能静下心来。

    这就是景德镇的族谱,即使经历了朝代更替也被一点一滴的完整的保存了下来。

    林跃可以想象在战争年代景德镇的先辈们为了保存这里的“族谱”付出了多少汗血和生命。

    虽然他们已经无名,但是改变不了他们英雄的名字!

    林跃心底默默的叹了一声,走到另一个玻璃柱面前,和刚才一样看起了上面的明白,果然是对应的各朝各代皇帝在位期间留下来的瓷石。

    “看到了吧,和你想的一样,每朝每代每个皇帝都有,不管哪个皇帝在位几年,或者几天都有一?( 翡翠王 http://www.xlawen.org/kan/1014/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