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7 部分阅读
“啊——”那个名叫阿福的小男孩儿惊恐地叫出声来,却已来不及躲避。
眼见就要有人命丧于马蹄之下,少女拼尽全力调转马头,不料用力过猛,自己竟被那发狂的马儿甩下了马背。
“救命啊!”情急之下,少女脱口而出的竟是一句突厥语。
她下意识地用手护住头部,绝望地闭上了眼睛。
然而,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忽然有一人倏地掠到她身侧,速度之快,疾如闪电。
待她再度睁开眼睛时,已然坠入那人温暖的怀抱之中。
第150章 余烛
李琦扶着那少女在地上站稳,问道:“姑娘,你没事吧?”
“没……没事。”少女惊魂未定地抚着胸口,看到自己的马越跑越远,不禁惊呼,“哎呀,我的马!快,快帮我追回来!”
这少女不过十六七岁的年纪,明眸皓齿,顾盼神飞,发丝在夕阳下呈现出可爱的棕黄|色,周身都透着一种妙不可言的异族风情,看样子似乎是位突厥姑娘。塞外的女子素来比汉人奔放,尽管刚才坠马时被一位陌生男子抱在怀中,这少女却丝毫没有觉得羞怯,反而很大方地拉着他与自己一起去追那匹脱缰的马。
李琦虽擅长马术,却仍是几经周折才将那匹马制服,然后把缰绳交给那突厥少女,好言提醒道:“这匹马是突厥马中的良种,速度快,性子烈,一般人很难驾驭的,姑娘以后一定要多加小心才是。”
“这是我叔父的马,我偷偷骑出来的,所以它不太听我的话。”那少女调皮地吐了吐舌头,再度翻身上马时便多加了几倍的小心,在马鞍上坐稳后,才对他笑着一抱拳,“哎,你身手很不错嘛,谢了!”
李琦一笑,用突厥语对她说:“不用客气。”
少女惊讶地张大了嘴:“你还会说突厥话?”
李琦谦虚地笑道:“就会这一句。”
少女不禁掩口一笑:“你这个人,还真挺有意思的。以后若有缘再见,本姑娘一定要和你切磋切磋骑术,怎么样?”
李琦微笑着答应:“好啊,一定奉陪。”
“我姓阿史那,名字叫做圆圆,你可得记住了!”少女丢下一句话,然后一甩马鞭扬长而去。
临行前,她回眸对他粲然一笑,如烟花乍亮。
李琦看着她的身影消失在长街尽头,便继续往城北十六王宅的方向走去。那对沿街乞食的母子一路跟着他,想必是见他衣饰华贵,料想着此人定然是个肯施舍银钱的,便打算借机碰碰运气。果然,这位丰神俊美的贵公子没有令他们失望。
李琦停下脚步,从怀中取出两锭金子递给那妇人,道:“来,拿着吧。这钱虽然不多,却也够你们母子花上一阵子了,以后或是投奔亲友,或是自己置办一份小产业,总归是能找到出路的。”
那妇人一辈子都没摸过这样明晃晃的金子,一时不禁有些呆住了,怔了半晌,方才拉着儿子跪下来千恩万谢地磕了好几个头。然而此时,他们的恩人早已走远。妇人扶着儿子站起身时,只见一个身穿粗布青衫的白胡子老头儿正站在自己面前,一双深邃的眸子定定地盯着她的儿子,直看得她心里升起一阵莫名的寒意。
“你……你是谁?”妇人开口时,声音都有些微微发颤。
“我叫连城。”白胡子老头儿淡淡开口,随手丢给她一个沉甸甸的钱袋,“令郎资质不错,看得出是个习武的好材料,从今天起,他就是我的门下了。”
“不行!”妇人想都没想,就斩钉截铁地拒绝,“我不要你的的钱。我再穷,也不会卖自己的儿子!”
她一边说着,一边把瘦小的儿子紧紧护在怀中,仿佛生怕他被这古怪的老头儿抢走了似的。
“无知妇人。”连城老头儿呵呵一笑,语气平静而残忍,“你以为,你能给你的儿子带来什么好处,难不成就让他跟着你一辈子在街上讨饭么?就算讨到了几个钱,你们孤儿寡母还不是要坐吃山空,然后继续当叫花子?能被老夫选中加入‘青蔓’,那是这孩子的福气,可别因为你的见识短,耽误了他一辈子的前程。”
“青蔓?”妇人喃喃重复着,并不知道那是一个多么可怕的存在。
“孩子,那你的意思呢?”连城走过去摸了摸小男孩儿的头,声音十分慈祥,“你是想跟着你娘一辈子当个叫花子,还是想跟着我去学本事,以后出人头地?”
小男孩儿想了想,然后很认真地说:“我不要当叫花子,很丢人的。”
“好,有志气!”连城朗声大笑,牵起小男孩儿的手大步流星地离开,“走吧,孩子,我现在就带你去拜见少主,若是能被他看中,那你可就真的走运了。”
“少主……”小男孩儿喃喃,仰起脸问,“他一定是个很厉害的人吧?”
“那是自然。”连城得意地抚了抚胡须,“放眼天下,武功能胜得过少主的人,不会超过五个。”
小男孩儿点点头,目光中露出崇敬和期待的神色。
“阿福!”妇人唤着儿子的名字,急急追了上去,“阿福,回来,你不能跟他走!你不要阿娘了么?”
小男孩儿却天真烂漫地笑了起来,回头向母亲远远地挥了挥手,一脸兴奋地说:“阿娘,你不要担心,等我学到了本事,一定会回来找你的!”
“阿福,回来!”妇人一边跑一边大声喊着,无奈长期饥饿之下身体实在虚弱,根本追不上那健步如飞的老头儿。
如血残阳下,那一老一小都走得飞快,转眼就消失在街巷尽头。
妇人气喘吁吁地追着,终于累得颓然跪倒,绝望地看着儿子远去的方向,心中忽然闪过一种不祥的预感——
或许,他走的是一条不归路。
。
这一年正值突厥内乱,北方的大草原上风波迭起。
突厥三大部落拔悉密、回纥、葛逻禄共同攻打骨咄叶护,将其杀害之后,又推选拔悉密酋长为颉跌伊施可汗,回纥、葛逻禄分别为左叶护和右叶护。所谓“叶护”,即是突厥一种高官的称谓,地位仅次于可汗,一般多由可汗的子弟或宗族中的强者担任,父死子继。此时,突厥余众又共同推举判阙特勤之子为乌苏米施可汗,又以其子葛腊哆为西杀,掌控西兵的兵权。
李隆基曾遣使劝说乌苏米施可汗归顺大唐,然而这位心高气傲的可汗执意不从,于是,朔方节度使王忠嗣奉命在碛口发兵示威,乌苏米施可汗惊惧之下终于上书请降,却一直拖延着不来向唐军投诚。王忠嗣知其有诈,便遣使说服拔悉密、回纥、葛逻禄三部共同讨伐乌苏米施可汗。
大军压境,乌苏米施可汗败而遁走,国中顿时一片大乱。王忠嗣乘胜追击,擒获了乌苏米施可汗的大批部众。其余突厥贵族也纷纷携部众来向大唐投诚,抵达长安之后,李隆基亲自召见了他们,赏赐甚厚,并命人几日后在麟德殿备下盛大的宴席,准备好好款待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
大唐诸位皇子亲王皆奉命参加酒宴,已经成婚的便也带着王妃同去。紫芝虽非正室,但因华妃刘澈命人召她入宫叙话,于是便也跟随盛王一起进了宫。李琦先送她去了刘澈的承香殿,然后才与杜若一同前往麟德殿赴宴。彼时众人皆已到齐,李隆基看着迟来的儿子与儿妇,慈爱地笑道:“二十一郎,你可真是好大的阵仗,我们这么多人都在等你一个。朕要罚你饮这一大杯酒,一滴都不许剩。”
宦官高力士亲自斟了一大杯酒,含笑送到盛王面前。
“儿臣遵命。”李琦举杯一饮而尽,然后翻转手腕,微笑着将空杯展示给众人看。
坐在西侧席上的一位突厥男子抚掌笑道:“好,盛王殿下真是好酒量,比起咱们草原上的男儿也毫不逊色呢。”
“二十一郎,这位是突厥的西叶护阿布思。”李隆基指着席间的几位突厥贵族,一一介绍道,“这位是西杀葛腊哆,这一位是默啜可汗之孙勃德支特勤。这边就都是女眷了,这位是伊然可汗小妻余塞匐,这位是毗伽可汗之女大洛公主,还有这一位乃是登利可汗之女余烛公主。”
李琦一一与之见礼,待看清那位余烛公主的容貌时,不禁微微一怔。
“是你?”余烛公主亦露出惊喜的神色,含笑站起身来,“没想到,咱们这么快就又见面了,你应该还记得我吧?”
李琦点点头,微笑着唤出她的名字:“阿史那·圆圆。”
第151章 剑舞
紫芝走进承香殿时,只见华妃刘澈正端坐在凤座上与几位嫔妃说话,一室衣香鬓影、笑语盈盈,气氛看起来十分融洽。然而,这些久居深宫的丽人们大多心机深沉,每一句看似随意的话实际上都是暗藏机锋,紫芝只坐在旁边听了一会儿便觉得头疼,不禁神游物外,开始思忖着一会儿回家之后要吃些什么好吃的。
窗牖半开,清风挟带着庭中馥郁的花草香吹拂进来,格外沁人心脾。
“紫芝,想什么呢?”也不知过了多久,忽听一个温柔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啊?”紫芝一惊,此时方才回过神来,“哦,华妃娘娘……”
她站起身来,只见适才那几位谈笑甚欢的嫔妃已经离开,殿内只剩下华妃刘澈和几个侍奉的宫人,此时正笑吟吟地看着她。
“你呀,一直都是这么可爱。”刘澈走过来揪了揪她娇嫩的脸蛋儿,忽然忆及往事,微微笑道,“你还记得吗?当年我在惠妃娘娘身边做尚宫时,有一次在延庆殿和盛王下棋,正好你过来替你们公主回话,那时候你也是像今天这样,在旁边待一会儿心思就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我跟你说话你都没听到,还多亏了人家盛王提醒你。”
紫芝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都过去那么久了,难为娘娘还记得这些小事。”
“现在想想,倒也觉得挺有趣的。”刘澈嫣然一笑,然而不知为何,那妆容精致的脸上却隐隐露出一丝疲倦。
紫芝打量着她的面色,关切地问:“娘娘今日的气色似乎不太好,可是身子不舒服么?”
“没事。”刘澈淡淡一笑,与她一起在胡榻上坐了下来,“就是在宫里待得久了,看着那些女人整日勾心斗角,有些厌烦罢了。倒是你,现在看起来可比小时候精神多了,可见你们家盛王殿下疼你。”
紫芝娇羞地微微红了脸,低头笑道;“我平时在王府中也没什么事做,除了玩儿就是闲着,要不就是跟着我师父习练武艺,打发辰光罢了,比不得娘娘每天都要处理后宫大大小小的事务,劳心劳力。”
“陛下已经下旨,要在后宫三妃之上重新设立‘贵妃’之位,估计过不了多久,就要正式册封太真娘子为贵妃了。届时贵妃娘娘成了后宫之首,我也就能清闲些了。”刘澈从一旁的几案上取了几颗桑葚来吃,与她随意聊着天,“好了,先不说这些。我今天叫你来,是有一样东西要送给你。”
紫芝含笑问道:“娘娘要赐给我什么好东西?”
刘澈命宫女取来一个小巧的雕花黄杨木匣子,递给紫芝道:“喏,你自己打开看看吧。”
紫芝依言小心地打开匣子,只见里面放着一张地契和一张房契,不禁诧异道:“娘娘,这是……”
“这是我送给你的。”刘澈对她温和地微笑,“我听盛王说,你父亲已经得到赦免返回长安了,只不过,想要恢复以前的官职恐怕十分困难。仕途险恶,依我看这官不做也罢,毕竟你身为亲王孺人,就算父兄没有官职,旁人也不敢轻视你们家半分。这地契和房契是松风楼的,算是我送给你的一份产业,今后你可以把它交给父兄代为经营,赚的钱可不比朝廷给的俸禄少。”
“这……”见她为自己的家人打算得这样细,紫芝又是惊讶又是感动,连连推辞,“娘娘,这太贵重了,我不能收。而且松风楼是您经营多年的产业,这其中花费了多少心血,我是再清楚不过的,所以我更不能……”
刘澈笑着睨了她一眼,道:“你这孩子,怎么越大越不懂规矩?尊者有赐,你拜谢领受也就是了,这般推辞岂不是失了礼数?”
“娘娘,我……”紫芝有些无措地抿了抿嘴唇,一时收也不是不收也不是。
“好了,你也不用跟我客气。”刘澈含笑拍了拍她的手背,又把两张契书替她收回到匣子里,“自从晋封为三妃,我家中的父兄也都依制得了官职,再也不用靠我赚钱供养了。再说了,当初你出嫁的时候,我也没来得及为你准备什么贺礼,这个就算是补送的礼物吧。这么多年,我算是看着盛王长大的,心里早就把他当成是自己的亲兄弟一般,你既嫁了他,我便也把你当成了弟妇。所以,你就不要再这样见外了。”
紫芝心头一热,于是便也不再推辞,起身向她郑重拜了一拜,感激地笑道:“既蒙垂爱,何敢拂此盛情?”
。
麟德殿外,宫廷乐师贺怀智带着十几名教坊乐伎候在廊下,一听到内侍传唤,便立刻站成一列鱼贯而入,准备为宴席献艺助兴。念奴走在这一行人的最后,想到这是自己第一次在皇帝面前表演,心中又是兴奋又是紧张。华丽宽敞的大殿内,大唐天子李隆基与爱妃杨玉环并肩端坐于上首,诸位突厥贵族和唐宗室分坐于两侧,尚食局的宫人们依次为他们端上水陆八珍、各色美味,盛大的酒宴正式开始。
听到盛王与突厥余烛公主的对话,李隆基不禁有些诧异地看向爱子,笑问道:“二十一郎,原来你与余烛公主早就认识了?”
李琦微笑着看了阿史那圆圆一眼,颔首答道:“是,就在几天前,儿臣在回家的路上与公主有过一面之缘。”
阿史那圆圆向他盈盈一拜,再度道谢:“那天我从马上摔下来,多亏殿下出手相救,才没有受伤,真是不知该如何感谢您才好。这一路从突厥行来,我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此出色的好男儿,气质优雅却不文弱,身手矫健却又不似我们草原上的男子那样粗粝……我在突厥时曾跟着先生读过几本汉人的书,书中所写的‘貌柔心壮,音容兼美’的北齐战神兰陵王,想必就是殿下这个样子的吧?”
这突厥少女的汉话讲得十分标准,说话时秀美的眉目间似有光华流转,隐隐露出一抹小女儿的娇态。
李隆基饶有兴致地看着她,笑问道:“余烛公主美貌多才,又精通汉学,却不知还有什么才艺是朕没见识过的?”
突厥西叶护阿布思爽朗地一笑,开口道:“陛下有所不知,我这侄女最擅长跳舞,咱们突厥人都说她是草原上最艳丽的一朵红棘花。”
“是么?”李隆基侧首看向身边的杨玉环,欣然笑道,“朕的爱妃也是喜爱歌舞之人,不如就请余烛公主跳一支舞,好让我们也开开眼界。”
“是。”阿史那圆圆躬身领命,眸波一转,心里忽然生起了一个大胆的念头,“不过,寻常的歌舞只怕陛下也看得腻了,依我看,倒不如将‘武’融于‘舞’之中,为陛下献上一支即兴的剑舞。盛王殿下,不知您可否赏光,与我共舞一曲《兰陵王》?”
李琦自是欣然同意:“公主的主意甚好,想必父皇和太真娘子一定会喜欢。”
李隆基果然对此大感兴趣,立刻命内侍去殿外取来两把宝剑,又命乐师贺怀智与一众教坊乐伎为他们伴奏。见念奴亦在其中,李琦便对她远远地一笑。念奴调皮地冲他挤了挤眼睛,脸上仍是一副明媚的笑容。
悠扬的丝竹管弦之声渐次而起,美丽的突厥公主随着乐声翩翩起舞,华丽的绯色裙裳在大殿中轻舞飞扬,整个人宛如一朵旋舞着盛开的红棘花。须臾,忽听琵琶声一转,檀板急促,鼓声渐密,音乐瞬间从低回悠扬转为激越高亢。李琦手执长剑纵横而舞,姿态优美,气度洒脱,一瞬间满殿的风华与光彩皆被他一人占去,就连阿史那圆圆似乎也被他夺目的容光所惑,舞步竟不自觉地慢了一拍。
“好!”李隆基不禁击掌喝彩,席间众宾客也纷纷为之叫好。
大殿内每一个人都屏息凝视,生怕自己稍一走神,就会错过这一对舞者精妙绝伦的表演——如果世间还有某种事物美到不可言传,那就是眼前这飘渺灵动的剑之舞了吧?
舞到极致时,只见那一袭红裙与紫衣交相辉映,满殿剑光流转,如电如幻。
然而,就在众人沉醉于剑舞中时,阿史那圆圆已经旋转着一步步向御座靠近,抬眸瞥向李隆基时,一双星辰般的美目中倏地闪过一道锋锐的寒光,那样凛然的杀气,就宛如她手中的利剑。
美丽的突厥公主嫣然一笑,那足以倾倒众生的娇颜上忽然流露出视死如归的神情。
哪怕拼掉性命,也要让他血债血偿!
下一刻,她的剑就要让那至高无上的大唐皇帝血溅当场!
第152章 暗杀
李琦悚然一惊,立刻闪身到她面前低斥道:“你要干什么?”
“不干什么。”阿史那圆圆浅浅一笑,眸中的杀气瞬间消散无形,“刀剑无眼,只要稍一分神就可能伤了人呢。我的舞伴,你可要小心哦。”
李琦与她冷然对视,压低了声音说:“我警告你,若有人胆敢伤我父皇一根毫毛,我绝不会让她活着走出这麟德殿!”
阿史那圆圆却恍若未闻,依然面带微笑地持剑而舞,身姿曼妙,步履轻盈,仿佛已经深深沉醉在这悠扬的乐曲之中。
李琦目光凝聚,挥剑向她肩胛处虚虚一刺,就在她闪身躲开的一瞬间,已然试探出她武功的深浅,心下不禁暗暗松了口气——凭自己的身手,就算这突厥公主再敢有什么异动,他也能够轻松化解。
急管繁弦,两人的舞步也随之变得越来越快,游走不定的剑光如银色的蛟龙般眩惑了众人的眼,席间叫好声一片。二人各怀心思,手中的长剑时而碰撞在一起,发出清脆的兵戈声。然而,没有人发现他们的异常,所有观众都只当这短兵相接的场景也是剑舞的一部分,依然看得饶有兴味。
杨玉环拿起酒杯浅浅呷了一口,含笑赞道:“都说咱们大唐的女子美丽奔放、能歌善舞,如今看来,这突厥的姑娘却要犹胜三分呢。”
“多谢太真娘子夸奖。”突厥西叶护阿布思露出骄傲的笑容,礼貌地向她微微欠了欠身,又对李隆基说,“我这侄女余烛公主可是咱们突厥有名的大美人,本来我是打算把她献给陛下,做个侍奉巾栉的嫔御,可来长安之后又听说陛下与太真娘子感情甚笃,生怕此举太过唐突,所以想先问问陛下的意思。”
“美人虽好,但朕有玉环一人足矣。”李隆基笑着揽住爱妃的腰肢,见阿布思微露失望之色,又道,“叶护若有意与我大唐联姻,不如由朕做主,把余烛公主许配给一位年貌相当的宗室子弟,今后突厥与大唐便结为了儿女亲家,岂不是愈加亲厚了?”
阿布思大喜,抚掌笑道:“如此甚好,如此甚好!既为我侄女寻得了一个好夫婿,又向陛下表达了我们归顺大唐的诚意,真是两全其美。”
李隆基环顾着席间的宗室子弟,对阿布思笑道:“朕有这么多子侄,每一个都是出类拔萃的青年才俊,却不知叶护看中了哪一位啊?”
阿布思略一沉吟,忽然伸手指了指大殿中央的那一对舞者,朗声笑道:“陛下,您看他们配合得多默契啊,再想想刚才他们相见时的情形……哈哈,依我看哪,我这侄女看中的肯定就是盛王殿下了。”
李隆基却笑着摆了摆手,说:“叶护有所不知,我家二十一郎已经娶了王妃了,若让余烛公主做侧室,岂不是委屈了?”
阿布思豪爽地饮下一大杯酒,叹了口气道:“若在从前,我们突厥的公主怎会甘心为人妾室?可如今不同了,国难当头,突厥衰微已成定势,能与大唐宗室联姻那是何等的荣幸,又怎能说是委屈呢?”
杜若一直坐在席间默默欣赏乐舞,听到这话不禁心念一动,笑盈盈地开口道:“余烛公主与盛王殿下郎才女貌,很是般配呢,若是愿意到府上来与我做个伴儿,当真是求之不得。陛下若有意赐婚,妾日后愿意与余烛公主以姐妹相称,在府中不分嫡庶,平起平坐,一同尽心侍奉盛王殿下。”
李隆基赞许地看了她一眼,微笑道:“朕的这个儿妇倒是贤淑,不愧是世家名门教养出来的千金。”
大殿中央,那一对舞者专心致志地表演着剑舞,又要时刻提防着对方,根本就没注意到席间众人的谈话。一曲《兰陵王》舞罢,阿史那圆圆始终没有找到机会下手,只得将手中的宝剑交还给内侍,向御座上的帝妃恭敬地拜了一拜,然后才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李琦落座后依然注视着她,只见她神色自然,举止从容,仿佛刚才什么事都没有发生。
这个突厥女孩儿,果然没有看上去的那么简单。
李隆基吩咐内侍赐给阿史那圆圆几件珍玩,笑赞道:“余烛公主的剑舞果真非同凡响,让朕大开眼界啊。”
阿史那圆圆忙谦逊道:“陛下谬赞了。这剑舞本是即兴而作,若非贵国这几位乐师弹奏的好,只怕我也不会有这样的灵感了。”
李隆基酷爱音乐,听到这样的赞誉自然十分欣喜,于是又指了指适才演奏的一位年轻男乐师,向众人介绍道:“这位就是我大唐的琵琶国手贺怀智,技艺十分了得。贺卿,你今天还准备了什么曲子?赶快再给突厥的客人们弹奏一首吧。”
贺怀智抱着琵琶欠了欠身,微笑道:“近来教坊新谱了一曲《菩萨蛮》,十分新鲜悦耳,又有文人为此曲填了词,传唱于宫廷内外,十分受欢迎。不如就由臣来演奏,再请右教坊的念奴姑娘献唱,若能博得陛下和诸位贵客一笑,就是臣等的造化了。”
“念奴?”杨玉环轻轻念着这个名字,问他,“听起来倒是有些耳生,想必是教坊刚刚遴选出来的新人吧?”
念奴忙走上前来行礼参拜。杨玉环见她生得娇媚可爱,心里也生出了几分喜欢,和颜悦色地问了她几句话,便命她演唱那首新曲《菩萨蛮》。念奴起身退到一边,待贺怀智的琵琶声响起,便手执红牙板曼声唱道:
“牡丹含露真珠颗,美人折向庭前过。
含笑问檀郎,花强妾貌强?
檀郎故相恼,须道花枝好。
一面发娇嗔,碎挼花打人。”
她娇音宛转,神态娇憨,逗得席间众人都不禁抿嘴一笑。
念奴一边唱着,一边摘下头上簪戴的花儿抛给贺怀智,仿佛他就是那曲中的“檀郎”。贺怀智一手拨弦,另一只手迅速地接过她的花儿簪戴在幞头之上,然后继续弹奏,曲声竟全无一丝的滞涩。
二人配合得如此默契,目光相触时彼此会心一笑,仿佛真的是一对心有灵犀的爱侣。
。
宴席散后,李琦便去承香殿接紫芝一起回家。
自从发觉阿史那圆圆似乎有行刺之意,李琦就一直留心观察着她的一举一动,不过,这位突厥公主此后却再未有任何异动。他知道,如果此时贸然向人说起余烛公主意欲行刺一事,因为没有充足的证据,只怕会挑起大唐与突厥之间的矛盾,于是只能委婉地提醒高力士要加强宫廷守卫,以免有些异族人明里假意归顺,暗中却心怀鬼胎。
一路上,他一直都在考虑这件事,因而显得有些心不在焉。
紫芝察觉到他的异状,不禁推了推他问道:“哎,你怎么了?怎么感觉你今天怪怪的?”
“哦,没事。”李琦对她笑了笑,故意做出一副轻松的样子,“对了,刚才你问我什么来着?我好像没听清楚。”
紫芝有些不满地嘟起了小嘴儿,道:“刚才我问你,王妃没跟你一起过来么?”
“哦,听说我要来接你,她就先回去了。”李琦随口答了一句,又问她,“华妃娘娘特地叫你进宫,是有什么事吗?”
“喏,你看。”紫芝把那个装着契书的黄杨木匣子拿给他看,有些为难地说,“娘娘把松风楼赐给了我,说算是送给我娘家的一份产业。这礼物实在是太重了,可她又由不得我不收……”
“既然她是诚心送给你,那你就收着吧。”李琦微笑着牵起她的手,边走边说,“华妃娘娘手握后宫权柄这么多年,积攒下来的财富远非你能够想象,一家酒楼,对于如今的她来说真的不算什么。你若不想白收她的东西,改日我们再还她个人情也就是了。”
“嗯。”紫芝这才放心,与他手牵着手在花香馥郁的宫苑中漫步,“那……明天我就想去松风楼看看,安排一下店里的事务,你陪我一起去好不好?”
李琦点头一笑:“好,没问题。”
二人行至宫城之北的玄武门时,只见阿史那圆圆带着几名侍女正要从此处出宫。李琦见了她心中便是一跳,许多疑点在心头一一浮现,于是停下来对紫芝说:“你先等我一下,我马上回来。”
不待她回应,他就已匆匆向那边走去。
紫芝打量着不远处那个绯色华裳的异族少女,也不知为何,心里竟蓦地泛起一阵强烈的不安。
第153章 赐婚
李琦大步流星地向宫门处走去,朗声唤道:“余烛公主,请留步。”
阿史那圆圆心中一惊,回首时却仍是不动声色地微微笑了笑,问道:“盛王殿下,有什么事吗?”
李琦示意她摒退身边侍女,然后才沉声问道:“你到底是什么人?今日之事,究竟是你自己的主意,还是受阿布思叶护等人的指使?”
“我是什么人,适才在宫宴上陛下已经向您介绍过了,至于其他事么……”阿史那圆圆随手拢了拢鬓边发丝,语气从容,“我什么都没做,所以无可奉告。”
“是么?”李琦轻轻笑了一声,目光中微露讥诮之意,“余烛公主,咱们明人不说暗话,这宫城内外驻有禁军万余人,守卫何等森严,你一个武功平平的年轻女孩儿,根本就不可能凭一己之力得手。”
“那又怎样?”阿史那圆圆明显有些不悦,别过头去冷冷地说,“这是我自己的事,你管不着!”
“我管不着?”李琦觉得她这话颇为好笑,不禁加重了语气,“公主别忘了,你要杀的人可是我的亲生父亲。”
阿史那圆圆一怔,沉默了一会儿才涩声说:“盛王殿下,其实我也不想这样的,你不是我,所以可能永远都不会明白我的苦衷……我并非存心与你为敌,只是若不报仇,又让我有何颜面去见九泉之下的……”
仿佛意识到自己的失态,她说到此处时蓦地住口,然后匆匆别过头去,用衣袖悄然拭去眼角的一抹潮湿。
九泉之下?报仇?李琦飞速思考着,却仍是想不出哪位突厥贵族的死会与父皇李隆基直接相关。
“对不起……我一时失态,让殿下见笑了。”阿史那圆圆迅速调整好心神,低低说了一句,便要转身离开。
“余烛公主。”李琦在身后唤住她,再度开口时语气竟变得诚挚许多,“你的私事我不便过问,但我还是想奉劝你一句,凡事都不要冲动,在决定动手做一件事之前最好先把利弊权衡清楚。否则,非但你自己白白送了性命,我大唐也再不会相信你们突厥归顺的诚意,岂不是可惜?”
阿史那圆圆回眸看他,挑衅般地扬了扬眉:“怎么,殿下这是在威胁我?”
李琦淡淡一笑:“如果公主一定要这么理解,我也不反对。”
“你……”阿史那圆圆气得杏眼一瞪,却终是没有说什么。
“我只是有些想不明白。”李琦略一犹豫,还是向她问出心中疑惑,“公主既存了那份心思,适才又为何要让我与你一起舞剑,难道就不怕我会坏你的事么?”
阿史那圆圆低头一笑,说:“我是真的没想到,你的武功竟会如此了得,和那些徒有其表的皇室子弟一点都不一样。”
“所以,你失策了?”李琦问她。
“是啊,不过——”阿史那圆圆凝视着他,忽而粲然一笑,眸光意味深长,“如果可以重新选择的话,我还是会邀请你陪我一起舞剑。因为,我知道自己事成之后一定会死,与其亡命于那些侍卫之手,我倒宁愿死在你的剑下。”
。
宫苑中开满了樱花,风一吹便有片片花瓣如雪飘落。
念奴哼着小曲儿走在落英满地的石径上,一脸春风得意的笑容,鬓边的几缕发丝被风轻轻吹起,在阳光下泛出好看的浅棕色光泽。这几年来,她在教坊夜以继日地辛勤学习音乐,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在御前表演,今日不但心愿得偿,而且帝妃二人都对她赞赏有加,只怕过不了多久,她就能成为名动长安的歌者了。
想到这里,她开心得几乎要笑出声来。
行至宫城之北的玄武门时,只见紫芝正独自站在一株盛放的樱树之下,一边漫不经心地用手接着飘零的樱花,一边兀自神游物外,似乎是在等什么人。念奴一时促狭心起,便故意放轻脚步绕到她身后,伸手猛地一拍她的肩,然后又迅速逃开,几步窜到一旁的灌木丛后蹲下躲了起来。
“哎呀——”紫芝吓了一跳,回头时却并未看到一个人影,不禁抚着胸口喃喃自语,“什么嘛……这大白天的,难道还能见鬼了不成?”
念奴捂着嘴拼命忍笑,身子一晃一晃的,一不小心,那水葱般娇嫩的小手就被树枝划了一下,不禁痛得低呼一声。
紫芝循声找来,叉着手立在灌木丛前笑斥道:“念奴,你给我出来!”
“怎么样,有没有觉得很惊喜呀?”念奴笑嘻嘻地站起身来,亲热地挽住她的手,“紫芝,我都想死你了!原来你也跟着盛王殿下一起入宫了呀,那刚才在宴席上,怎么没见你在他身边呢?”
“我刚才一直在承香殿,陪华妃娘娘说话来着。”紫芝轻轻一掐她粉嫩可爱的小脸儿,笑问道,“看你这副乐颠颠的样子,怎么,今天终于有机会去御前献艺了?”
“是啊!”念奴兴奋得双眼放光,一把挽起衣袖,满脸骄傲地给她看自己腕上戴的玉镯,“喏,你看,这就是刚才太真娘子赐给我的镯子,多漂亮呀!陛下也很喜欢我,赏赐了好多好多钱,还说以后要时常召我进宫唱歌给他听呢!”
“真的?那太好了!”紫芝由衷地为她高兴,两个人手拉着手几乎要跳起来,“念奴,等你以后名气大了,可不许跟我摆架子哦,咱们先说好了,只要我想听你唱歌,你就必须第一时间到我们家来。嘿嘿,能请到这么有名的歌女,我可是相当有面子呢!”
“行,没问题。”念奴拍着胸脯爽快地答应着,忽又想起一事,“对了,紫芝,有件事我正想跟你说呢,刚才在宴席上,我听陛下说好像是要给盛王殿下赐婚,也不知是真的还是假的……”
“赐婚?”紫芝大为惊讶,神色都变得紧张起来。
“是突厥的余烛公主。”念奴稍稍压低了声音,给她仔细描述着当时的情况,“宴席上,那余烛公主和盛王殿下一起表演剑舞来着,配合得可默契了。正巧陛下和突厥的阿布思叶护在商议联姻一事,于是就说要把余烛公主赐给盛王殿下做侧室,盛王妃也是满口赞同,还说以后要与那突厥公主在王府中平起平坐呢。”
“应该不会吧?”紫芝心中咯噔一沉,喃喃道,“刚才,他一点都没跟我提起这些啊……”
“这种事,他怎么可能提前跟你说?”念奴忿忿地跺了跺脚,继续道,“那余烛公主生得十分美丽,哪个男人见了能不动心呢?而且,她身份又那样尊贵,虽说只能做侧室,日后也定是要凌驾于你之上的。好在盛王殿下待你一片真心,就算真的奉旨娶了那公主,估计也是像对待那位杜王妃一样,留在府里当个摆设罢了。你也不用太担心,只要自己悄悄留个心眼儿,别被她们算计了就行。”
紫芝默默听着,忽然幽幽地叹了口气:“念奴,你说女子为何一定要嫁人呢?若是一辈子都是自己一个人过,或许就不会有那么多烦恼了吧?”
“怎么,人家对你好的时候你全都忘了?你再这么说,我可就得为盛王殿下抱不平了。”念奴扑哧一声笑了,揽住她的肩好言安慰道,“好了好了,我不过是先提醒你一下,这赐婚的事八字还没一撇呢,你自己就先瞎担心起来了。依我看哪,你现在最重要的事就是赶快生个小娃娃出来,到时候就不怕你家郎君会变心了。”
“哎呀,你又提这事儿!”紫芝娇羞地低头一笑,却忽然想起了什么,抬首看向不远处正与自家夫君说话的那个异族少女,有些不敢确定地问,“念奴,你说的那个余烛公主,该不会……该不会就是她吧?”
第154章 ?( 紫玉梦华 http://www.xlawen.org/kan/1034/ )
眼见就要有人命丧于马蹄之下,少女拼尽全力调转马头,不料用力过猛,自己竟被那发狂的马儿甩下了马背。
“救命啊!”情急之下,少女脱口而出的竟是一句突厥语。
她下意识地用手护住头部,绝望地闭上了眼睛。
然而,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忽然有一人倏地掠到她身侧,速度之快,疾如闪电。
待她再度睁开眼睛时,已然坠入那人温暖的怀抱之中。
第150章 余烛
李琦扶着那少女在地上站稳,问道:“姑娘,你没事吧?”
“没……没事。”少女惊魂未定地抚着胸口,看到自己的马越跑越远,不禁惊呼,“哎呀,我的马!快,快帮我追回来!”
这少女不过十六七岁的年纪,明眸皓齿,顾盼神飞,发丝在夕阳下呈现出可爱的棕黄|色,周身都透着一种妙不可言的异族风情,看样子似乎是位突厥姑娘。塞外的女子素来比汉人奔放,尽管刚才坠马时被一位陌生男子抱在怀中,这少女却丝毫没有觉得羞怯,反而很大方地拉着他与自己一起去追那匹脱缰的马。
李琦虽擅长马术,却仍是几经周折才将那匹马制服,然后把缰绳交给那突厥少女,好言提醒道:“这匹马是突厥马中的良种,速度快,性子烈,一般人很难驾驭的,姑娘以后一定要多加小心才是。”
“这是我叔父的马,我偷偷骑出来的,所以它不太听我的话。”那少女调皮地吐了吐舌头,再度翻身上马时便多加了几倍的小心,在马鞍上坐稳后,才对他笑着一抱拳,“哎,你身手很不错嘛,谢了!”
李琦一笑,用突厥语对她说:“不用客气。”
少女惊讶地张大了嘴:“你还会说突厥话?”
李琦谦虚地笑道:“就会这一句。”
少女不禁掩口一笑:“你这个人,还真挺有意思的。以后若有缘再见,本姑娘一定要和你切磋切磋骑术,怎么样?”
李琦微笑着答应:“好啊,一定奉陪。”
“我姓阿史那,名字叫做圆圆,你可得记住了!”少女丢下一句话,然后一甩马鞭扬长而去。
临行前,她回眸对他粲然一笑,如烟花乍亮。
李琦看着她的身影消失在长街尽头,便继续往城北十六王宅的方向走去。那对沿街乞食的母子一路跟着他,想必是见他衣饰华贵,料想着此人定然是个肯施舍银钱的,便打算借机碰碰运气。果然,这位丰神俊美的贵公子没有令他们失望。
李琦停下脚步,从怀中取出两锭金子递给那妇人,道:“来,拿着吧。这钱虽然不多,却也够你们母子花上一阵子了,以后或是投奔亲友,或是自己置办一份小产业,总归是能找到出路的。”
那妇人一辈子都没摸过这样明晃晃的金子,一时不禁有些呆住了,怔了半晌,方才拉着儿子跪下来千恩万谢地磕了好几个头。然而此时,他们的恩人早已走远。妇人扶着儿子站起身时,只见一个身穿粗布青衫的白胡子老头儿正站在自己面前,一双深邃的眸子定定地盯着她的儿子,直看得她心里升起一阵莫名的寒意。
“你……你是谁?”妇人开口时,声音都有些微微发颤。
“我叫连城。”白胡子老头儿淡淡开口,随手丢给她一个沉甸甸的钱袋,“令郎资质不错,看得出是个习武的好材料,从今天起,他就是我的门下了。”
“不行!”妇人想都没想,就斩钉截铁地拒绝,“我不要你的的钱。我再穷,也不会卖自己的儿子!”
她一边说着,一边把瘦小的儿子紧紧护在怀中,仿佛生怕他被这古怪的老头儿抢走了似的。
“无知妇人。”连城老头儿呵呵一笑,语气平静而残忍,“你以为,你能给你的儿子带来什么好处,难不成就让他跟着你一辈子在街上讨饭么?就算讨到了几个钱,你们孤儿寡母还不是要坐吃山空,然后继续当叫花子?能被老夫选中加入‘青蔓’,那是这孩子的福气,可别因为你的见识短,耽误了他一辈子的前程。”
“青蔓?”妇人喃喃重复着,并不知道那是一个多么可怕的存在。
“孩子,那你的意思呢?”连城走过去摸了摸小男孩儿的头,声音十分慈祥,“你是想跟着你娘一辈子当个叫花子,还是想跟着我去学本事,以后出人头地?”
小男孩儿想了想,然后很认真地说:“我不要当叫花子,很丢人的。”
“好,有志气!”连城朗声大笑,牵起小男孩儿的手大步流星地离开,“走吧,孩子,我现在就带你去拜见少主,若是能被他看中,那你可就真的走运了。”
“少主……”小男孩儿喃喃,仰起脸问,“他一定是个很厉害的人吧?”
“那是自然。”连城得意地抚了抚胡须,“放眼天下,武功能胜得过少主的人,不会超过五个。”
小男孩儿点点头,目光中露出崇敬和期待的神色。
“阿福!”妇人唤着儿子的名字,急急追了上去,“阿福,回来,你不能跟他走!你不要阿娘了么?”
小男孩儿却天真烂漫地笑了起来,回头向母亲远远地挥了挥手,一脸兴奋地说:“阿娘,你不要担心,等我学到了本事,一定会回来找你的!”
“阿福,回来!”妇人一边跑一边大声喊着,无奈长期饥饿之下身体实在虚弱,根本追不上那健步如飞的老头儿。
如血残阳下,那一老一小都走得飞快,转眼就消失在街巷尽头。
妇人气喘吁吁地追着,终于累得颓然跪倒,绝望地看着儿子远去的方向,心中忽然闪过一种不祥的预感——
或许,他走的是一条不归路。
。
这一年正值突厥内乱,北方的大草原上风波迭起。
突厥三大部落拔悉密、回纥、葛逻禄共同攻打骨咄叶护,将其杀害之后,又推选拔悉密酋长为颉跌伊施可汗,回纥、葛逻禄分别为左叶护和右叶护。所谓“叶护”,即是突厥一种高官的称谓,地位仅次于可汗,一般多由可汗的子弟或宗族中的强者担任,父死子继。此时,突厥余众又共同推举判阙特勤之子为乌苏米施可汗,又以其子葛腊哆为西杀,掌控西兵的兵权。
李隆基曾遣使劝说乌苏米施可汗归顺大唐,然而这位心高气傲的可汗执意不从,于是,朔方节度使王忠嗣奉命在碛口发兵示威,乌苏米施可汗惊惧之下终于上书请降,却一直拖延着不来向唐军投诚。王忠嗣知其有诈,便遣使说服拔悉密、回纥、葛逻禄三部共同讨伐乌苏米施可汗。
大军压境,乌苏米施可汗败而遁走,国中顿时一片大乱。王忠嗣乘胜追击,擒获了乌苏米施可汗的大批部众。其余突厥贵族也纷纷携部众来向大唐投诚,抵达长安之后,李隆基亲自召见了他们,赏赐甚厚,并命人几日后在麟德殿备下盛大的宴席,准备好好款待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
大唐诸位皇子亲王皆奉命参加酒宴,已经成婚的便也带着王妃同去。紫芝虽非正室,但因华妃刘澈命人召她入宫叙话,于是便也跟随盛王一起进了宫。李琦先送她去了刘澈的承香殿,然后才与杜若一同前往麟德殿赴宴。彼时众人皆已到齐,李隆基看着迟来的儿子与儿妇,慈爱地笑道:“二十一郎,你可真是好大的阵仗,我们这么多人都在等你一个。朕要罚你饮这一大杯酒,一滴都不许剩。”
宦官高力士亲自斟了一大杯酒,含笑送到盛王面前。
“儿臣遵命。”李琦举杯一饮而尽,然后翻转手腕,微笑着将空杯展示给众人看。
坐在西侧席上的一位突厥男子抚掌笑道:“好,盛王殿下真是好酒量,比起咱们草原上的男儿也毫不逊色呢。”
“二十一郎,这位是突厥的西叶护阿布思。”李隆基指着席间的几位突厥贵族,一一介绍道,“这位是西杀葛腊哆,这一位是默啜可汗之孙勃德支特勤。这边就都是女眷了,这位是伊然可汗小妻余塞匐,这位是毗伽可汗之女大洛公主,还有这一位乃是登利可汗之女余烛公主。”
李琦一一与之见礼,待看清那位余烛公主的容貌时,不禁微微一怔。
“是你?”余烛公主亦露出惊喜的神色,含笑站起身来,“没想到,咱们这么快就又见面了,你应该还记得我吧?”
李琦点点头,微笑着唤出她的名字:“阿史那·圆圆。”
第151章 剑舞
紫芝走进承香殿时,只见华妃刘澈正端坐在凤座上与几位嫔妃说话,一室衣香鬓影、笑语盈盈,气氛看起来十分融洽。然而,这些久居深宫的丽人们大多心机深沉,每一句看似随意的话实际上都是暗藏机锋,紫芝只坐在旁边听了一会儿便觉得头疼,不禁神游物外,开始思忖着一会儿回家之后要吃些什么好吃的。
窗牖半开,清风挟带着庭中馥郁的花草香吹拂进来,格外沁人心脾。
“紫芝,想什么呢?”也不知过了多久,忽听一个温柔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啊?”紫芝一惊,此时方才回过神来,“哦,华妃娘娘……”
她站起身来,只见适才那几位谈笑甚欢的嫔妃已经离开,殿内只剩下华妃刘澈和几个侍奉的宫人,此时正笑吟吟地看着她。
“你呀,一直都是这么可爱。”刘澈走过来揪了揪她娇嫩的脸蛋儿,忽然忆及往事,微微笑道,“你还记得吗?当年我在惠妃娘娘身边做尚宫时,有一次在延庆殿和盛王下棋,正好你过来替你们公主回话,那时候你也是像今天这样,在旁边待一会儿心思就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我跟你说话你都没听到,还多亏了人家盛王提醒你。”
紫芝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都过去那么久了,难为娘娘还记得这些小事。”
“现在想想,倒也觉得挺有趣的。”刘澈嫣然一笑,然而不知为何,那妆容精致的脸上却隐隐露出一丝疲倦。
紫芝打量着她的面色,关切地问:“娘娘今日的气色似乎不太好,可是身子不舒服么?”
“没事。”刘澈淡淡一笑,与她一起在胡榻上坐了下来,“就是在宫里待得久了,看着那些女人整日勾心斗角,有些厌烦罢了。倒是你,现在看起来可比小时候精神多了,可见你们家盛王殿下疼你。”
紫芝娇羞地微微红了脸,低头笑道;“我平时在王府中也没什么事做,除了玩儿就是闲着,要不就是跟着我师父习练武艺,打发辰光罢了,比不得娘娘每天都要处理后宫大大小小的事务,劳心劳力。”
“陛下已经下旨,要在后宫三妃之上重新设立‘贵妃’之位,估计过不了多久,就要正式册封太真娘子为贵妃了。届时贵妃娘娘成了后宫之首,我也就能清闲些了。”刘澈从一旁的几案上取了几颗桑葚来吃,与她随意聊着天,“好了,先不说这些。我今天叫你来,是有一样东西要送给你。”
紫芝含笑问道:“娘娘要赐给我什么好东西?”
刘澈命宫女取来一个小巧的雕花黄杨木匣子,递给紫芝道:“喏,你自己打开看看吧。”
紫芝依言小心地打开匣子,只见里面放着一张地契和一张房契,不禁诧异道:“娘娘,这是……”
“这是我送给你的。”刘澈对她温和地微笑,“我听盛王说,你父亲已经得到赦免返回长安了,只不过,想要恢复以前的官职恐怕十分困难。仕途险恶,依我看这官不做也罢,毕竟你身为亲王孺人,就算父兄没有官职,旁人也不敢轻视你们家半分。这地契和房契是松风楼的,算是我送给你的一份产业,今后你可以把它交给父兄代为经营,赚的钱可不比朝廷给的俸禄少。”
“这……”见她为自己的家人打算得这样细,紫芝又是惊讶又是感动,连连推辞,“娘娘,这太贵重了,我不能收。而且松风楼是您经营多年的产业,这其中花费了多少心血,我是再清楚不过的,所以我更不能……”
刘澈笑着睨了她一眼,道:“你这孩子,怎么越大越不懂规矩?尊者有赐,你拜谢领受也就是了,这般推辞岂不是失了礼数?”
“娘娘,我……”紫芝有些无措地抿了抿嘴唇,一时收也不是不收也不是。
“好了,你也不用跟我客气。”刘澈含笑拍了拍她的手背,又把两张契书替她收回到匣子里,“自从晋封为三妃,我家中的父兄也都依制得了官职,再也不用靠我赚钱供养了。再说了,当初你出嫁的时候,我也没来得及为你准备什么贺礼,这个就算是补送的礼物吧。这么多年,我算是看着盛王长大的,心里早就把他当成是自己的亲兄弟一般,你既嫁了他,我便也把你当成了弟妇。所以,你就不要再这样见外了。”
紫芝心头一热,于是便也不再推辞,起身向她郑重拜了一拜,感激地笑道:“既蒙垂爱,何敢拂此盛情?”
。
麟德殿外,宫廷乐师贺怀智带着十几名教坊乐伎候在廊下,一听到内侍传唤,便立刻站成一列鱼贯而入,准备为宴席献艺助兴。念奴走在这一行人的最后,想到这是自己第一次在皇帝面前表演,心中又是兴奋又是紧张。华丽宽敞的大殿内,大唐天子李隆基与爱妃杨玉环并肩端坐于上首,诸位突厥贵族和唐宗室分坐于两侧,尚食局的宫人们依次为他们端上水陆八珍、各色美味,盛大的酒宴正式开始。
听到盛王与突厥余烛公主的对话,李隆基不禁有些诧异地看向爱子,笑问道:“二十一郎,原来你与余烛公主早就认识了?”
李琦微笑着看了阿史那圆圆一眼,颔首答道:“是,就在几天前,儿臣在回家的路上与公主有过一面之缘。”
阿史那圆圆向他盈盈一拜,再度道谢:“那天我从马上摔下来,多亏殿下出手相救,才没有受伤,真是不知该如何感谢您才好。这一路从突厥行来,我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此出色的好男儿,气质优雅却不文弱,身手矫健却又不似我们草原上的男子那样粗粝……我在突厥时曾跟着先生读过几本汉人的书,书中所写的‘貌柔心壮,音容兼美’的北齐战神兰陵王,想必就是殿下这个样子的吧?”
这突厥少女的汉话讲得十分标准,说话时秀美的眉目间似有光华流转,隐隐露出一抹小女儿的娇态。
李隆基饶有兴致地看着她,笑问道:“余烛公主美貌多才,又精通汉学,却不知还有什么才艺是朕没见识过的?”
突厥西叶护阿布思爽朗地一笑,开口道:“陛下有所不知,我这侄女最擅长跳舞,咱们突厥人都说她是草原上最艳丽的一朵红棘花。”
“是么?”李隆基侧首看向身边的杨玉环,欣然笑道,“朕的爱妃也是喜爱歌舞之人,不如就请余烛公主跳一支舞,好让我们也开开眼界。”
“是。”阿史那圆圆躬身领命,眸波一转,心里忽然生起了一个大胆的念头,“不过,寻常的歌舞只怕陛下也看得腻了,依我看,倒不如将‘武’融于‘舞’之中,为陛下献上一支即兴的剑舞。盛王殿下,不知您可否赏光,与我共舞一曲《兰陵王》?”
李琦自是欣然同意:“公主的主意甚好,想必父皇和太真娘子一定会喜欢。”
李隆基果然对此大感兴趣,立刻命内侍去殿外取来两把宝剑,又命乐师贺怀智与一众教坊乐伎为他们伴奏。见念奴亦在其中,李琦便对她远远地一笑。念奴调皮地冲他挤了挤眼睛,脸上仍是一副明媚的笑容。
悠扬的丝竹管弦之声渐次而起,美丽的突厥公主随着乐声翩翩起舞,华丽的绯色裙裳在大殿中轻舞飞扬,整个人宛如一朵旋舞着盛开的红棘花。须臾,忽听琵琶声一转,檀板急促,鼓声渐密,音乐瞬间从低回悠扬转为激越高亢。李琦手执长剑纵横而舞,姿态优美,气度洒脱,一瞬间满殿的风华与光彩皆被他一人占去,就连阿史那圆圆似乎也被他夺目的容光所惑,舞步竟不自觉地慢了一拍。
“好!”李隆基不禁击掌喝彩,席间众宾客也纷纷为之叫好。
大殿内每一个人都屏息凝视,生怕自己稍一走神,就会错过这一对舞者精妙绝伦的表演——如果世间还有某种事物美到不可言传,那就是眼前这飘渺灵动的剑之舞了吧?
舞到极致时,只见那一袭红裙与紫衣交相辉映,满殿剑光流转,如电如幻。
然而,就在众人沉醉于剑舞中时,阿史那圆圆已经旋转着一步步向御座靠近,抬眸瞥向李隆基时,一双星辰般的美目中倏地闪过一道锋锐的寒光,那样凛然的杀气,就宛如她手中的利剑。
美丽的突厥公主嫣然一笑,那足以倾倒众生的娇颜上忽然流露出视死如归的神情。
哪怕拼掉性命,也要让他血债血偿!
下一刻,她的剑就要让那至高无上的大唐皇帝血溅当场!
第152章 暗杀
李琦悚然一惊,立刻闪身到她面前低斥道:“你要干什么?”
“不干什么。”阿史那圆圆浅浅一笑,眸中的杀气瞬间消散无形,“刀剑无眼,只要稍一分神就可能伤了人呢。我的舞伴,你可要小心哦。”
李琦与她冷然对视,压低了声音说:“我警告你,若有人胆敢伤我父皇一根毫毛,我绝不会让她活着走出这麟德殿!”
阿史那圆圆却恍若未闻,依然面带微笑地持剑而舞,身姿曼妙,步履轻盈,仿佛已经深深沉醉在这悠扬的乐曲之中。
李琦目光凝聚,挥剑向她肩胛处虚虚一刺,就在她闪身躲开的一瞬间,已然试探出她武功的深浅,心下不禁暗暗松了口气——凭自己的身手,就算这突厥公主再敢有什么异动,他也能够轻松化解。
急管繁弦,两人的舞步也随之变得越来越快,游走不定的剑光如银色的蛟龙般眩惑了众人的眼,席间叫好声一片。二人各怀心思,手中的长剑时而碰撞在一起,发出清脆的兵戈声。然而,没有人发现他们的异常,所有观众都只当这短兵相接的场景也是剑舞的一部分,依然看得饶有兴味。
杨玉环拿起酒杯浅浅呷了一口,含笑赞道:“都说咱们大唐的女子美丽奔放、能歌善舞,如今看来,这突厥的姑娘却要犹胜三分呢。”
“多谢太真娘子夸奖。”突厥西叶护阿布思露出骄傲的笑容,礼貌地向她微微欠了欠身,又对李隆基说,“我这侄女余烛公主可是咱们突厥有名的大美人,本来我是打算把她献给陛下,做个侍奉巾栉的嫔御,可来长安之后又听说陛下与太真娘子感情甚笃,生怕此举太过唐突,所以想先问问陛下的意思。”
“美人虽好,但朕有玉环一人足矣。”李隆基笑着揽住爱妃的腰肢,见阿布思微露失望之色,又道,“叶护若有意与我大唐联姻,不如由朕做主,把余烛公主许配给一位年貌相当的宗室子弟,今后突厥与大唐便结为了儿女亲家,岂不是愈加亲厚了?”
阿布思大喜,抚掌笑道:“如此甚好,如此甚好!既为我侄女寻得了一个好夫婿,又向陛下表达了我们归顺大唐的诚意,真是两全其美。”
李隆基环顾着席间的宗室子弟,对阿布思笑道:“朕有这么多子侄,每一个都是出类拔萃的青年才俊,却不知叶护看中了哪一位啊?”
阿布思略一沉吟,忽然伸手指了指大殿中央的那一对舞者,朗声笑道:“陛下,您看他们配合得多默契啊,再想想刚才他们相见时的情形……哈哈,依我看哪,我这侄女看中的肯定就是盛王殿下了。”
李隆基却笑着摆了摆手,说:“叶护有所不知,我家二十一郎已经娶了王妃了,若让余烛公主做侧室,岂不是委屈了?”
阿布思豪爽地饮下一大杯酒,叹了口气道:“若在从前,我们突厥的公主怎会甘心为人妾室?可如今不同了,国难当头,突厥衰微已成定势,能与大唐宗室联姻那是何等的荣幸,又怎能说是委屈呢?”
杜若一直坐在席间默默欣赏乐舞,听到这话不禁心念一动,笑盈盈地开口道:“余烛公主与盛王殿下郎才女貌,很是般配呢,若是愿意到府上来与我做个伴儿,当真是求之不得。陛下若有意赐婚,妾日后愿意与余烛公主以姐妹相称,在府中不分嫡庶,平起平坐,一同尽心侍奉盛王殿下。”
李隆基赞许地看了她一眼,微笑道:“朕的这个儿妇倒是贤淑,不愧是世家名门教养出来的千金。”
大殿中央,那一对舞者专心致志地表演着剑舞,又要时刻提防着对方,根本就没注意到席间众人的谈话。一曲《兰陵王》舞罢,阿史那圆圆始终没有找到机会下手,只得将手中的宝剑交还给内侍,向御座上的帝妃恭敬地拜了一拜,然后才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李琦落座后依然注视着她,只见她神色自然,举止从容,仿佛刚才什么事都没有发生。
这个突厥女孩儿,果然没有看上去的那么简单。
李隆基吩咐内侍赐给阿史那圆圆几件珍玩,笑赞道:“余烛公主的剑舞果真非同凡响,让朕大开眼界啊。”
阿史那圆圆忙谦逊道:“陛下谬赞了。这剑舞本是即兴而作,若非贵国这几位乐师弹奏的好,只怕我也不会有这样的灵感了。”
李隆基酷爱音乐,听到这样的赞誉自然十分欣喜,于是又指了指适才演奏的一位年轻男乐师,向众人介绍道:“这位就是我大唐的琵琶国手贺怀智,技艺十分了得。贺卿,你今天还准备了什么曲子?赶快再给突厥的客人们弹奏一首吧。”
贺怀智抱着琵琶欠了欠身,微笑道:“近来教坊新谱了一曲《菩萨蛮》,十分新鲜悦耳,又有文人为此曲填了词,传唱于宫廷内外,十分受欢迎。不如就由臣来演奏,再请右教坊的念奴姑娘献唱,若能博得陛下和诸位贵客一笑,就是臣等的造化了。”
“念奴?”杨玉环轻轻念着这个名字,问他,“听起来倒是有些耳生,想必是教坊刚刚遴选出来的新人吧?”
念奴忙走上前来行礼参拜。杨玉环见她生得娇媚可爱,心里也生出了几分喜欢,和颜悦色地问了她几句话,便命她演唱那首新曲《菩萨蛮》。念奴起身退到一边,待贺怀智的琵琶声响起,便手执红牙板曼声唱道:
“牡丹含露真珠颗,美人折向庭前过。
含笑问檀郎,花强妾貌强?
檀郎故相恼,须道花枝好。
一面发娇嗔,碎挼花打人。”
她娇音宛转,神态娇憨,逗得席间众人都不禁抿嘴一笑。
念奴一边唱着,一边摘下头上簪戴的花儿抛给贺怀智,仿佛他就是那曲中的“檀郎”。贺怀智一手拨弦,另一只手迅速地接过她的花儿簪戴在幞头之上,然后继续弹奏,曲声竟全无一丝的滞涩。
二人配合得如此默契,目光相触时彼此会心一笑,仿佛真的是一对心有灵犀的爱侣。
。
宴席散后,李琦便去承香殿接紫芝一起回家。
自从发觉阿史那圆圆似乎有行刺之意,李琦就一直留心观察着她的一举一动,不过,这位突厥公主此后却再未有任何异动。他知道,如果此时贸然向人说起余烛公主意欲行刺一事,因为没有充足的证据,只怕会挑起大唐与突厥之间的矛盾,于是只能委婉地提醒高力士要加强宫廷守卫,以免有些异族人明里假意归顺,暗中却心怀鬼胎。
一路上,他一直都在考虑这件事,因而显得有些心不在焉。
紫芝察觉到他的异状,不禁推了推他问道:“哎,你怎么了?怎么感觉你今天怪怪的?”
“哦,没事。”李琦对她笑了笑,故意做出一副轻松的样子,“对了,刚才你问我什么来着?我好像没听清楚。”
紫芝有些不满地嘟起了小嘴儿,道:“刚才我问你,王妃没跟你一起过来么?”
“哦,听说我要来接你,她就先回去了。”李琦随口答了一句,又问她,“华妃娘娘特地叫你进宫,是有什么事吗?”
“喏,你看。”紫芝把那个装着契书的黄杨木匣子拿给他看,有些为难地说,“娘娘把松风楼赐给了我,说算是送给我娘家的一份产业。这礼物实在是太重了,可她又由不得我不收……”
“既然她是诚心送给你,那你就收着吧。”李琦微笑着牵起她的手,边走边说,“华妃娘娘手握后宫权柄这么多年,积攒下来的财富远非你能够想象,一家酒楼,对于如今的她来说真的不算什么。你若不想白收她的东西,改日我们再还她个人情也就是了。”
“嗯。”紫芝这才放心,与他手牵着手在花香馥郁的宫苑中漫步,“那……明天我就想去松风楼看看,安排一下店里的事务,你陪我一起去好不好?”
李琦点头一笑:“好,没问题。”
二人行至宫城之北的玄武门时,只见阿史那圆圆带着几名侍女正要从此处出宫。李琦见了她心中便是一跳,许多疑点在心头一一浮现,于是停下来对紫芝说:“你先等我一下,我马上回来。”
不待她回应,他就已匆匆向那边走去。
紫芝打量着不远处那个绯色华裳的异族少女,也不知为何,心里竟蓦地泛起一阵强烈的不安。
第153章 赐婚
李琦大步流星地向宫门处走去,朗声唤道:“余烛公主,请留步。”
阿史那圆圆心中一惊,回首时却仍是不动声色地微微笑了笑,问道:“盛王殿下,有什么事吗?”
李琦示意她摒退身边侍女,然后才沉声问道:“你到底是什么人?今日之事,究竟是你自己的主意,还是受阿布思叶护等人的指使?”
“我是什么人,适才在宫宴上陛下已经向您介绍过了,至于其他事么……”阿史那圆圆随手拢了拢鬓边发丝,语气从容,“我什么都没做,所以无可奉告。”
“是么?”李琦轻轻笑了一声,目光中微露讥诮之意,“余烛公主,咱们明人不说暗话,这宫城内外驻有禁军万余人,守卫何等森严,你一个武功平平的年轻女孩儿,根本就不可能凭一己之力得手。”
“那又怎样?”阿史那圆圆明显有些不悦,别过头去冷冷地说,“这是我自己的事,你管不着!”
“我管不着?”李琦觉得她这话颇为好笑,不禁加重了语气,“公主别忘了,你要杀的人可是我的亲生父亲。”
阿史那圆圆一怔,沉默了一会儿才涩声说:“盛王殿下,其实我也不想这样的,你不是我,所以可能永远都不会明白我的苦衷……我并非存心与你为敌,只是若不报仇,又让我有何颜面去见九泉之下的……”
仿佛意识到自己的失态,她说到此处时蓦地住口,然后匆匆别过头去,用衣袖悄然拭去眼角的一抹潮湿。
九泉之下?报仇?李琦飞速思考着,却仍是想不出哪位突厥贵族的死会与父皇李隆基直接相关。
“对不起……我一时失态,让殿下见笑了。”阿史那圆圆迅速调整好心神,低低说了一句,便要转身离开。
“余烛公主。”李琦在身后唤住她,再度开口时语气竟变得诚挚许多,“你的私事我不便过问,但我还是想奉劝你一句,凡事都不要冲动,在决定动手做一件事之前最好先把利弊权衡清楚。否则,非但你自己白白送了性命,我大唐也再不会相信你们突厥归顺的诚意,岂不是可惜?”
阿史那圆圆回眸看他,挑衅般地扬了扬眉:“怎么,殿下这是在威胁我?”
李琦淡淡一笑:“如果公主一定要这么理解,我也不反对。”
“你……”阿史那圆圆气得杏眼一瞪,却终是没有说什么。
“我只是有些想不明白。”李琦略一犹豫,还是向她问出心中疑惑,“公主既存了那份心思,适才又为何要让我与你一起舞剑,难道就不怕我会坏你的事么?”
阿史那圆圆低头一笑,说:“我是真的没想到,你的武功竟会如此了得,和那些徒有其表的皇室子弟一点都不一样。”
“所以,你失策了?”李琦问她。
“是啊,不过——”阿史那圆圆凝视着他,忽而粲然一笑,眸光意味深长,“如果可以重新选择的话,我还是会邀请你陪我一起舞剑。因为,我知道自己事成之后一定会死,与其亡命于那些侍卫之手,我倒宁愿死在你的剑下。”
。
宫苑中开满了樱花,风一吹便有片片花瓣如雪飘落。
念奴哼着小曲儿走在落英满地的石径上,一脸春风得意的笑容,鬓边的几缕发丝被风轻轻吹起,在阳光下泛出好看的浅棕色光泽。这几年来,她在教坊夜以继日地辛勤学习音乐,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在御前表演,今日不但心愿得偿,而且帝妃二人都对她赞赏有加,只怕过不了多久,她就能成为名动长安的歌者了。
想到这里,她开心得几乎要笑出声来。
行至宫城之北的玄武门时,只见紫芝正独自站在一株盛放的樱树之下,一边漫不经心地用手接着飘零的樱花,一边兀自神游物外,似乎是在等什么人。念奴一时促狭心起,便故意放轻脚步绕到她身后,伸手猛地一拍她的肩,然后又迅速逃开,几步窜到一旁的灌木丛后蹲下躲了起来。
“哎呀——”紫芝吓了一跳,回头时却并未看到一个人影,不禁抚着胸口喃喃自语,“什么嘛……这大白天的,难道还能见鬼了不成?”
念奴捂着嘴拼命忍笑,身子一晃一晃的,一不小心,那水葱般娇嫩的小手就被树枝划了一下,不禁痛得低呼一声。
紫芝循声找来,叉着手立在灌木丛前笑斥道:“念奴,你给我出来!”
“怎么样,有没有觉得很惊喜呀?”念奴笑嘻嘻地站起身来,亲热地挽住她的手,“紫芝,我都想死你了!原来你也跟着盛王殿下一起入宫了呀,那刚才在宴席上,怎么没见你在他身边呢?”
“我刚才一直在承香殿,陪华妃娘娘说话来着。”紫芝轻轻一掐她粉嫩可爱的小脸儿,笑问道,“看你这副乐颠颠的样子,怎么,今天终于有机会去御前献艺了?”
“是啊!”念奴兴奋得双眼放光,一把挽起衣袖,满脸骄傲地给她看自己腕上戴的玉镯,“喏,你看,这就是刚才太真娘子赐给我的镯子,多漂亮呀!陛下也很喜欢我,赏赐了好多好多钱,还说以后要时常召我进宫唱歌给他听呢!”
“真的?那太好了!”紫芝由衷地为她高兴,两个人手拉着手几乎要跳起来,“念奴,等你以后名气大了,可不许跟我摆架子哦,咱们先说好了,只要我想听你唱歌,你就必须第一时间到我们家来。嘿嘿,能请到这么有名的歌女,我可是相当有面子呢!”
“行,没问题。”念奴拍着胸脯爽快地答应着,忽又想起一事,“对了,紫芝,有件事我正想跟你说呢,刚才在宴席上,我听陛下说好像是要给盛王殿下赐婚,也不知是真的还是假的……”
“赐婚?”紫芝大为惊讶,神色都变得紧张起来。
“是突厥的余烛公主。”念奴稍稍压低了声音,给她仔细描述着当时的情况,“宴席上,那余烛公主和盛王殿下一起表演剑舞来着,配合得可默契了。正巧陛下和突厥的阿布思叶护在商议联姻一事,于是就说要把余烛公主赐给盛王殿下做侧室,盛王妃也是满口赞同,还说以后要与那突厥公主在王府中平起平坐呢。”
“应该不会吧?”紫芝心中咯噔一沉,喃喃道,“刚才,他一点都没跟我提起这些啊……”
“这种事,他怎么可能提前跟你说?”念奴忿忿地跺了跺脚,继续道,“那余烛公主生得十分美丽,哪个男人见了能不动心呢?而且,她身份又那样尊贵,虽说只能做侧室,日后也定是要凌驾于你之上的。好在盛王殿下待你一片真心,就算真的奉旨娶了那公主,估计也是像对待那位杜王妃一样,留在府里当个摆设罢了。你也不用太担心,只要自己悄悄留个心眼儿,别被她们算计了就行。”
紫芝默默听着,忽然幽幽地叹了口气:“念奴,你说女子为何一定要嫁人呢?若是一辈子都是自己一个人过,或许就不会有那么多烦恼了吧?”
“怎么,人家对你好的时候你全都忘了?你再这么说,我可就得为盛王殿下抱不平了。”念奴扑哧一声笑了,揽住她的肩好言安慰道,“好了好了,我不过是先提醒你一下,这赐婚的事八字还没一撇呢,你自己就先瞎担心起来了。依我看哪,你现在最重要的事就是赶快生个小娃娃出来,到时候就不怕你家郎君会变心了。”
“哎呀,你又提这事儿!”紫芝娇羞地低头一笑,却忽然想起了什么,抬首看向不远处正与自家夫君说话的那个异族少女,有些不敢确定地问,“念奴,你说的那个余烛公主,该不会……该不会就是她吧?”
第154章 ?( 紫玉梦华 http://www.xlawen.org/kan/10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