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0 部分阅读
祝虼虼颉蚪侔。俊?br />
“高珺卿,你昨天晚上是怎么说的?”李琦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仿佛是想竭力压制住心底的怒意,然后伸手向外面的庭院一指,“不是答应了要替我保密吗?你出去看看,现在所有人都在背地里悄悄议论我!哼,还说什么打死你都不会跟别人讲,既然做不到,就不要说这样的大话!”
“这个……”高珺卿心虚地赔着笑脸,说话时声音都明显没了底气,“殿下,你别生气嘛,其实我也没和几个人说,都是他们一传十、十传百,不能全怪在我身上的……再说了,这又不是什么丢人的事,你看,其实大家都还是很关心你的嘛,而且紫芝好像也不怎么生你的气了……哎呀,不要生气了嘛,人家向你道歉还不行吗?”
“道歉?”李琦不满地瞪了她一眼,“说吧,你想怎么补偿我啊?”
“这个么……”高珺卿眼珠一转,一边揉着自己的胳膊,一边可怜巴巴地看着他,“昨天晚上被你踢了一下,现在胳膊还疼呢,要不咱们俩这就算扯平了……”
“嗯?”李琦冷冷地看着她,目光如剑。
“啊,不是不是……”被他凌厉的目光所慑,高珺卿立刻识趣地改了口,站直身子向他抱了抱拳,一脸肃然地说,“我的意思是……日后我高珺卿一定唯殿下马首是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李琦这才笑着一拍她的肩,道:“这还差不多。”
唐制,四夷番邦往来贡奉之事皆由鸿胪寺执掌,而断案刑狱之事则一般由大理寺主持。吃过早饭,李琦便带着几名随从先后前往这两处,请官署中的主簿为他调取突厥王子阿史那沐贺暴卒一案的卷宗,将相关部分一一抄录下来,傍晚时分亲自给阿史那圆圆送了过去。向大唐投诚的诸位突厥贵族目前都暂住在宫城之南的光宅坊,阿史那圆圆听说他要来,便早早立于宅前的十字街口相迎。
夕阳下,她一身绯红色的衫子显得格外俏丽,鬓边几缕发丝在风中轻轻扬起,映出一抹可爱的棕黄|色。
李琦走到她面前,把抄录好的那一叠纸稿递给她,道:“喏,这些是我目前能查到的全部官方资料,你拿回去仔细看一下,或许能找到一些线索。突厥方面的事我不是很熟悉,接下来就得靠你自己去办了,当然,如果还有什么事需要我出面去做,你都可以随时来找我。”一边说着,又指了指自己身后的两名随从,“若是觉得身边之人不可靠,我可以让他们两人先留在你这里,好帮你处理些琐事。”
“多谢了。”见他事事都想得如此周到,阿史那圆圆心中不禁生起一阵暖意,见他面色微微有些苍白,便关切地问道,“盛王殿下,你今日的气色似乎不太好,可是因为我的事太过劳神了么?”
“不是。”李琦微笑着摇了摇头,又半开玩笑地说,“不过说起来,此事倒的确与你有几分关系。”
“哦?”阿史那圆圆秀眉一挑,等待他继续说下去。
李琦轻轻按了按自己的头部,继续微笑道:“前日麟德殿的宫宴上,父皇似乎有意要为你我二人赐婚,我家娘子得知此事后十分不高兴,昨天晚上就开始跟我怄气。我一气之下就喝起了闷酒,结果,直到现在头还有些隐隐作痛呢。”
“原来如此。”阿史那圆圆低着头抿嘴笑了一下,一听到“赐婚”二字,那张娇俏可人的小脸儿便不自觉地微微红了红,沉默了一会儿才道,“这件事……叔父也跟我说起过了,只是不知道贵国皇帝陛下究竟是何心意,一时还不好做决定……这样说来,就算陛下当真下旨赐婚,殿下也是不愿意娶我的,是吗?”
她语气平静,然而眉目间流露出的失落却是一览无余。
李琦见她这般神色,心中便是蓦地一沉,于是忙解释道:“余烛公主,你别误会,我这样说并非是有意针对你,只因为我心中已有深爱之人,今后绝不会再迎娶任何女子,无论她是谁。”
“我知道,你们汉人的《诗经》中有一句古诗——”阿史那圆圆浅浅一笑,神色很快便恢复了正常,“‘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缟衣綦巾,聊乐我员。’说的就是你对她的那种感情吧?”
李琦颔首一笑:“公主果然精通汉学。”
“不敢当。”阿史那圆圆微笑着直视他的眼睛,目光清澈而坦荡,却又意味深长,“我只是有些羡慕罢了。盛王殿下,其实我最欣赏的就是你这样的男子。不过,对于我来说,你就像是天上那光芒万丈的太阳,尽管眷恋它的光明与温暖,却不会痴心妄想到要把太阳摘下来。”
。
光宅坊位于大明宫正南,距离宫城和皇城都十分近,故而居住在此的大多是些身份显赫的宗室贵戚,此外,外教坊中的右教坊也设立在此处,以备皇帝和宫眷们随时宣召乐工歌伎入宫献艺。与阿史那圆圆一番交谈之后,李琦便独自往东边十六王宅的方向走去,行经此处时,恰见念奴正一个人站在教坊的大门外,手中攥着一条精致的织锦腰带,痴痴地不知在想些什么。
自从念奴进入教坊学艺之后,李琦就很少有机会再见到她,不知不觉间,这个古灵精怪的小丫头已经褪去了昔日的稚嫩,出落得愈发娇美动人,眉眼间也多了几分韶龄女子的妩媚风韵。他走过去轻轻一拍她的肩,顺手把那织锦腰带抢了过来,看了看笑道:“挺漂亮的嘛,念奴,是你自己织的?”
念奴被他吓了一跳,转过身来抚着心口娇嗔道:“盛王殿下,你怎么总是这么神出鬼没的?吓死我了!”
“我哪有?”李琦一脸无辜地笑了笑,随口问她,“倒是你,一个人在这儿想什么呢?有心事?”
“没、没有啦……”念奴不知为何忽然微微红了脸,踌躇半晌,终于还是指着那腰带有些忐忑地问,“盛王殿下,你快帮我看看,这腰带是不是真的挺好看的?若是有女孩子送你这个,你是不是一定会很开心?”
“嗯,真的挺好看的。”李琦点了点头,心念一动,忽然就很想逗逗这个可爱的小姑娘,于是把那腰带径自收入怀中,做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噢,这该不会是送给我的吧?谢啦。”说罢对她朗然一笑,转身就走。
“哎,不是!”念奴慌了,忙急急追了上去,“殿下,你快还给我!”
李琦止步回身,拿着那腰带在她眼前晃了晃,然后又迅速收了回去,得意地笑道:“别想骗我,这种东西可不是送给一般人的吧?念奴,有情况啊……你若从实招来,我可以考虑还给你。”
“这……”一向活泼爽朗的她居然变得忸怩起来,双颊绯红,结结巴巴地说,“这……这是我要送给贺供奉的。”
“贺怀智?”李琦想到一个人,不禁脱口问道。
念奴默默点了点头,芙蓉般的俏脸上顿时浮起一脉娇羞。
第163章 子衿
贺怀智善弹琵琶,年纪轻轻就已成为名满天下的宫廷乐师,极受皇帝李隆基器重,故而人们都尊称他为“贺供奉”。贺怀智不但精通音律、优雅多才,而且性情随和,容貌也生得颇为俊秀,教坊中的年轻女孩子们没有不喜欢他的。提及自己的心上人,念奴愈发变得腼腆起来,低着头垂手捻着衣角,细声细气地说:“他……他还不知道我的心意呢,盛王殿下,你可千万不能告诉别人……”
“你这小丫头,什么时候也知道害羞了?”见她这副模样,李琦不禁觉得有些好笑,“念奴,你既然喜欢他,就应该直截了当地告诉他,否则贺供奉若是会错了意,岂不是辜负了你这一片痴心?”
念奴羞涩地抿了抿唇,期期艾艾地说:“可是……可是如果他不喜欢我怎么办?女孩子家太过主动,说不定会被他讨厌的吧?”
“这样瞻前顾后的,可不像是你的性格。”李琦笑着摇了摇头,拿着那条织锦腰带就要往教坊里面走,“贺供奉就在里面吧?来,我帮你给他送去。”
“哎,不行!”念奴顿时慌了,忙追上前去抢那腰带,“殿下,你让我再想想……”
“还有什么好想的?”李琦大步流星地往前走,又回头笑着睨她一眼,“我告诉你,平时本王可从来不管这些闲事的,如今是把你当朋友,这才想着要帮你一把。你若总是这样推三阻四的,我可真不管你了。”
“我……”念奴无奈地跺了跺脚,欲哭无泪,“殿下,你先回来!”
李琦根本就不理会她,径自举步进了右教坊的大院。念奴羞怯之下什么都顾不得了,跑过去一把抢回腰带,此时恰巧贺怀智从房间内走出,她后退几步又一转身,竟正好撞在了他的怀里。
“哎呀——”念奴惊得低呼一声,一时站立不稳险些摔倒。
贺怀智忙一把扶住她,含笑嗔道:“念奴,你怎么总是这么冒冒失失的?一点都不像个大姑娘。”
“贺……贺供奉。”念奴红着脸唤了一声,抬头看向面前思慕已久的俊秀男子时,一颗炽热的小心脏怦怦跳动。
李琦微微一笑,随即很识趣地转身离开,临走前又远远地冲她做了个“加油”的手势,用口型无声地说:“我先走啦……”
。
永嘉坊,裴家新宅。
这是一座宽敞的四进院落,疏竹倚墙,幽兰盈砌,庭中一株粗壮的老槐树刚刚长出翠绿的新叶,午后的阳光透过枝桠间的缝隙投射下来,暖暖地照在树下独坐的碧衫女子身上,恍如一幅意境悠远的古画。
在娘家住了这几日,紫芝每天都过得十分悠闲,或是与哥哥裴宗之一起去松风楼照看生意,或是待在家中陪父母说话散心,时间久了,就连庶弟裴延之也与她渐渐熟络起来,亲切地唤她“阿姐”。今日哥哥陪着父亲一同到松风楼去了,她则留在家中乐得清闲。清风徐来,紫芝舒服地将身子靠在后面的树干上,手里拿着那张绘有她小像的纸笺,看着它怔怔地出了会儿神,忽然幽幽地叹了口气。
“小武哥哥……”紫芝喃喃轻唤了一声,心头蓦地涌起一阵别样滋味。她忽然有些担心,自己就这样不声不响地离开王府,盛王一气之下会不会借故迁怒于武宁泽?
那信笔涂鸦的小像画得栩栩如生,明眼人都能看得出,那作画之人显然为之倾注了很深的情感,画中的她宫装双鬟,娇憨可爱,仿佛还是十四五岁的模样。紫芝不知道这幅画是何时画成,却已隐约明白那人对自己的心意。转眼间相识已近六载,从寂寥冷清的回心院到华美豪奢的盛王府,彼此的身份发生了巨大转变,而这些年唯一不变的,就是他对她毫无保留的关怀和保护。
那样沉默而温暖的爱,不带有丝毫的占有欲。
当她还是一个柔弱无助的小宫女的时候,他指着窗外石缝中岁岁枯荣、生生不息的野草,告诉她一定要坚强;当威风凛凛的刘尚宫替武惠妃到回心院来送鸩酒时,他冒着天大的风险救她一命;而就在几日前,王妃杜若带着家丁仆妇到松风楼寻衅挑事时,也是他始终将她护在身后,不让她受到一丝一毫的伤害……
往事如融化的春雪,悄无声息地漫过记忆的河堤。紫芝忽然想起自己十四岁那年,在回心院中那个风清月朗的夏夜,他在廊下用小铜锅蒸杏酪给她吃,虽然忘了放糖,可是那种甘淡而温暖的滋味,却让她一生不忘。
有一种感情无关风月,任何流言蜚语都是对它的亵渎。
罢了,明天还是先回王府去向郎君解释清楚吧,相信有这些年的情意在,他总不至于太过难为自己……
紫芝无声地叹了口气,有些意兴阑珊地起身漫步于繁花盛开的庭院中,望着那满目芳菲花海,忽而低鬟伫立,若有所思。
“阿姐,你看谁来了?”身后忽传来一个少年人明快的声音,打断了她的思绪。
“二郎?”听出是弟弟裴延之,紫芝都未回头去看,便含笑嗔道,“你不在书房里好好读书,又跑出来做什么?小心一会儿爹爹回来骂你。”
她一边说一边转过身来,却见母亲孟婉引着一个熟悉的人从大门方向走来,裴延之伴在另一侧与他说着话,脸上露出一副很欢喜的神情。那人身着一袭华贵的紫袍,眉目英朗,器宇轩昂,只静静地站在那里,周身便似笼罩着一层耀眼的光华,让人不敢直视。一见到紫芝,那人便扬起唇角微微地笑了,明媚的阳光洒在他的衣襟上,更衬得他通体如明辉流荡,俊美无匹,恰似一株临风傲立的皎皎玉树。
逆着光,他的笑容微微晃花了她的眼睛。
紫芝怔了一下,几乎不自觉地也对他微微一笑,然而旋即想起自己正在与他冷战,于是忙又收起笑容。
她定了定神,走上前去敛容整衣而拜,口中淡淡道:“妾裴氏恭请殿下金安。”
李琦忙俯身去扶她,诧异道:“你这是做什么?快请起。”
紫芝却微微侧了侧身子,不着痕迹地故意避开他的手,径自站起身来。
孟婉见状心中甚是担忧,忙悄悄把女儿拉到一旁,低声劝道:“好孩子,不要再斗气了。你心里分明是喜欢他,何苦还这样跟自己过不去呢?你看,如今人家都主动来找你了,你也不要总是拂人家的面子,过去和他说几句好话,彼此都消消气,以后还得在一起好好过日子呢……”
紫芝倔强地嘟起了嘴,低声道:“我的事,不要你们管。”
“你这孩子,怎么越大越不懂事了?”孟婉嗔怪地瞪了她一眼,继续好言相劝,“咱们家在边地受了那么多年的苦,如今多亏有盛王殿下帮忙,这才能顺利回到长安。这份恩德,咱们一辈子都报答不完呢,哪里还能……唉,你这孩子什么都好,就是性子太过要强,嫁入帝王之家的女子贵在温柔和顺,不能总是让殿下一味地让着你。好了,阿娘也不跟你多说什么,一会儿该怎么做,你自己好好想想吧。”说罢,又向庶子裴延之招了招手,“二郎,咱们走。”
裴延之忙答应一声跟着嫡母去了,走了几步,又回头对李琦腼腆地一笑:“盛王殿下,您答应我的事可千万别忘了。”
李琦颔首笑道:“放心吧,我都记着呢。”
庭院中只剩下这一对璧人默然相对,竟一时无话。
李琦有些尴尬地轻咳一声,先开口打破了沉默:“刚才来的时候和二郎聊了一会儿,这孩子年纪虽不大,却极有读书的天赋,若是能去国子学好好修习学业,日后定然前途不可限量。我已经答应他了,过一阵子就安排他去国子学读书。”
国子学乃是大唐官方设立的最高学府,依制唯有三品以上高官的子侄才能在此读书。如今父亲裴珩尚无官职,弟弟裴延之日后若想科举入仕,进入国子学乃是莫大的机缘。紫芝心中不由一动,忙依着规矩向他敛衽施了一礼,语气却依旧疏离:“既如此,妾替舍弟谢过殿下。”
李琦忙伸手扶住她,微笑着问:“怎么,还生我的气呢?”
紫芝也不答话,只是从怀中取出那张绘有她小像的纸笺,对他解释道:“殿下没有拿着这个当面质问于我,我真的非常感激。不过,我与小武哥哥之间也的确是坦坦荡荡,绝对没有传言中的……”
“我知道。”李琦点点头,温和地打断她的话,“你不用跟我解释这些,我全都明白。”
紫芝倒是一怔,扬起一双剪水明眸定定地看着他,一时不知该说些什么。
“你看,我给你带什么好东西来了?”李琦神秘地一笑,随即从怀中拿出一对泥捏的小人偶递给她,“怎么样,像不像咱们俩?”
那一对泥捏的小人儿不过二寸多长,煞是精巧可爱,上面用各色颜料画上衣饰和五官,一男一女,栩栩如生,看起来竟真与他们有七八分的相似。紫芝拿着那小泥人儿细细瞧了半晌,又抬头看了看他,不禁抿嘴儿笑了。
李琦轻轻揽过她的肩,问:“不生我的气了?”
紫芝低头一笑,小声嘟囔着:“哼,动不动就凶巴巴的,谁敢生你的气?”
“我哪有?”李琦无辜地一摊手,笑容明朗,“这些年还不是一直让着你,由着你欺负?”
紫芝笑着睨了他一眼,忽然低低说了一声:“对不起。”
“嗯?”他眉梢一挑,有些不解地看着她。
紫芝复又低下了头,红着脸有些腼腆地说:“某人不是说,除非我亲口向他道歉,否则就再也不来找我了么?你都来了,我总不能让你食言吧?现在我向你道歉了,你……你也不许再生我的气了,好不好?”
“好。”李琦微笑颔首,低头在她颊上轻轻吻了一下。
紫芝含羞低眉,心里霎时浮起一阵甜蜜的暖意,低头时发现那一对泥塑的小人儿身上还刻有两行小字,便轻轻念道:“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李琦轻声吟出下一句诗,对她微笑着叹了口气,“紫芝,这正是我想对你说的话。”
紫芝展颜微笑,眸中却瞬间笼上了一层湿润的雾气,就这样静静依偎着他,良久才道:“那天晚上的事,珺卿都跟我说了,真没想到你也会为我如此伤心,我本来以为……以为只有我会为你吃醋的。直到现在我才明白,自己嫁了一个多么好的夫君,这么疼我、包容我,就算是我无理取闹,也不生我的气……”
李琦用衣袖帮她擦了擦眼角溢出的泪珠,叹息道:“你呀,就是太低估我对你的感情。”
紫芝笑而不语,只是轻轻握住他温暖的手。
“我今天来,是有件事要告诉你。”李琦与她一起坐在那棵粗壮的大槐树下,继续道,“陇右节度使皇甫惟明大破吐蕃军,立下赫赫战功,父皇想要派遣一位宗室亲王替他去嘉奖边关将士,右相李林甫便向他举荐了我。陇右距离长安甚远,这一来一回估计最快也得两三个月,我不在家的时候,你一定要好好照顾自己。”
紫芝惊讶地抬头看他,问:“你要去陇右?什么时候出发?”
第164章 惜别
李琦对她微微笑了笑,说:“后天一早就走,除了我之外还会有两位兵部的官员随行,裴郎将也会带着禁军侍卫一路护送,以保证我们的安全。”
“这么快?”紫芝惊讶地睁大了眼睛,毫不掩饰心中的恋恋不舍,“那我岂不是好长时间都见不到你了?唉,真是的,早知道那天就不跟你赌气了,今天好不容易才跟你和好,你居然又要走了……”
李琦笑着问她:“怎么,娘子舍不得我?”
“嗯。”紫芝很认真地点点头,忽而双眸一亮,“对了,那我可以跟你一起去吗?我可以扮作你的侍卫,或者像珺卿以前那样女扮男装混在禁军之中……”
“当然不行。”李琦有些好笑地摇了摇头,打断了她的话,“这又不是去玩,哪里还能带着家眷同行?而且陇右一带历来战事频繁,伺机偷袭我大唐军民的吐蕃、突厥细作随处可见,十分危险,实在不是你一个女儿家该去的地方。”
“可是……”紫芝依恋地挽住他的手臂,声音中满是撒娇的意味,“我一个人留在长安多没意思啊,整天待在家里无所事事的,要是能跟着你出去开开眼界就好了,二十一郎,求你了,就带我一起去吧……”
李琦微笑着揽住她的肩,道:“我家裴小娘子如今可是松风楼的东家,手里管着那么大的一家酒楼,每天也不知有多少事要忙呢,还会觉得无所事事么?”
紫芝仰着脸笑眯眯地看着他,讨好般地说:“松风楼有马掌柜管着就好,我又不会做生意,去了也帮不上什么忙的,倒不如跟着你一起去陇右,一路上既能游山玩水,又能顺便照顾你的饮食起居……”
李琦温和地一笑,语气却不容置疑:“我说不行就是不行,这件事没得商量。”
“哼,真霸道!”紫芝悻悻地嘟起了小嘴儿,心知再怎么求他都没用,低着头沉默半晌,忽然又有些担心地说,“你千里迢迢赶往陇右犒赏将士,这趟差事本就十分辛苦,边境上又到处都是危险,李相公为何偏偏向陛下举荐你去做这件事呢?该不会,是他存心想要与你为难吧?”
李琦笑而不语。他此番前往陇右,自然不仅仅是奉命嘉奖边关将士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要借机接近陇右节度使皇甫惟明,找到他对皇帝不忠的证据,以便日后将太子李亨一党一网打尽。这些朝堂上的明争暗斗他并不想对她讲,于是只轻描淡写地说:“放心吧,李相公并无害我之心。”
见他这般笃定,紫芝便也不再多问,只是把手里那对泥塑的小人儿递给他一个,柔声叮嘱道:“喏,这个给你。咱们俩一人一个,你在陇右若是想我了,就拿出来看一看,看着它就像是见到我一样……总之,出门在外凡事都要多加小心,别让我太牵挂你。还有,别人都说塞外的姑娘最是热情奔放,你……你可不许背着我沾花惹草哦!”
“瞧你说的,我是那种沾花惹草的人吗?”李琦一笑,接过那个依照紫芝的样貌塑成的可爱小泥人儿,“我有点饿了,你这儿有什么吃的吗?”
“有!”紫芝忙不迭地点头,兴冲冲地问他,“你想吃什么?我现在就亲自下厨去给你做,怎么样?”
李琦十分惊讶:“你还会做菜?我怎么不知道?”
“当然了,你可别小瞧人!”紫芝骄傲地扬了扬眉毛,忽而娇羞地一笑,“这两天才跟阿娘学的,其实……其实人家早就想做给你吃了。”
紫芝引着他到屋内坐下,自己跑去家中的厨房忙活了好一阵,这才带着两个丫鬟把热气腾腾的饭菜端上桌来——一盘同心生结脯、一盘清蒸石首鱼、一盘逍遥炙,还有几个在蛋壳上画着小鸡仔的煮鸡蛋、一笼捏成小猪形的白面馒头。郎君马上就要出门远行了,紫芝有心在他面前好好露一手,虽是第一次亲自下厨,菜肴的味道或许只是差强人意,但至少看起来还挺有创意的嘛……
这样一想,她心里便觉得美滋滋的。
“呦,这么丰盛?娘子辛苦了。”李琦随手拿起一个小猪馒头,看着上面用黑芝麻粒拼成的眼睛、鼻子和嘴,不禁笑出声来,“紫芝,这也太可爱了吧?”
“这叫色香味俱全,很有讲究的。”紫芝得意地一笑,坐在他身边殷勤地为他夹菜,“这可是我第一次亲自下厨,来,多吃一点。”
李琦每道菜都尝了一口,脸上的表情始终非常淡定,让人看不出喜恶。
“怎么样,是不是很好吃?”紫芝笑靥如花,心里有些期待又有些忐忑。
“娘子的手艺,自然是……很好。”李琦似笑非笑地看着她,又从盘子里夹了一大块鱼肉,剔好鱼刺后亲手喂到她嘴边,“味道怎么样,你自己尝一尝不就知道了?”
紫芝满心欢喜地张开嘴吃了,然而才嚼了几下,脸上的笑容却倏然凝固。
她掩口咳嗽着,一张小脸儿涨得通红,半晌只艰难地说出一句话:“好……好难吃。”
。
盛王此番奉旨前往陇右,羽林军左郎将裴修也要带着手下的数百名禁军侍卫随行护送。临行前的那一晚,紫芝和高珺卿特地为他们摆下一桌丰盛的酒宴,四个年轻人聚在一起推杯换盏,言笑甚欢。喝到尽兴处时,高珺卿干脆把酒盏往旁边一丢,从侍宴的乐伎手中借来琵琶,玉指拨弦,十分陶醉地自弹自唱起来:“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她的声音激越而高亢,全无寻常女子的柔媚脂粉气,恣纵豪放,快意洒脱,仔细听来竟隐隐有金石之声。
“好!”听她一曲唱罢,席间其余三人都不禁击掌喝彩。
李琦亦是听得豪情满怀,拿起酒壶将手中的杯盏斟满,向身边二人举杯道:“好一个‘相逢意气为君饮’,诸位请酒!”
紫芝拿起酒杯轻轻抿了一口,与身边的夫君相视而笑时,见他唇边还残留着一点酒渍,便拿出丝帕来帮他轻轻擦拭掉。
“珺卿,来!”裴修招手唤着自己的表妹,替她也倒了满满一大杯酒,又对身边二人笑道,“家父家母一直催着我成亲呢,等这次从陇右回来,我和珺卿就要开始操办婚事了,到时候还请殿下和裴娘子赏光,去我们家一起喝喜酒啊。”
“真的?”紫芝闻言惊喜不已,一脸雀跃地和他开起了玩笑,“那太好了!师父和师娘有情人终成眷属,我这个做徒弟的最是高兴呢!到时候我一定要备一份厚礼,风风光光地送我师父出嫁!”
裴修有些尴尬地一笑:“那个……能别叫我‘师娘’么?”
“师娘,恭喜恭喜!”李琦哪里能放过打趣他的机会,拱手笑道,“师娘年轻有为,仕途又是一帆风顺,其实早就该娶妻成家了。珺卿实在是个难得的好姑娘,这几年在我身边做事,我把她就当成是自己的亲妹妹一样,以后,你可千万不许欺负她。”
“我说了,不要叫我‘师娘’……”裴修很无力地抗议了一句,又对紫芝客气地说,“这段时日我不在长安,就要劳烦裴娘子对珺卿多加照顾了,她这人总是冒冒失失的,可别让她闯祸了才是。”
紫芝俏皮地抿嘴一笑,语气却十分诚挚:“裴郎将说的这是哪里话?一直以来,不都是珺卿在照顾我么?若不是她,我又怎能习得武艺、再也不必受人欺负呢?有我在,裴郎将就尽管放心好了。”
高珺卿回到席间坐下,见他们正在谈论自己的婚事,心中竟也蓦地泛起一阵女儿家的娇羞。她拿起酒杯饮了一口,醉眼朦胧地说:“其实啊,我真挺不想嫁人的,若是能一直像现在这个样子就好了……盛王殿下,我想一直留在你身边当侍卫,陪你走遍大唐江山,不想一辈子闷在家里……”
紫芝笑着一戳她的额头,嗔道:“你呀,一喝醉了就开始说胡话!”
高珺卿笑而不语,只是继续如酒仙般举杯豪饮,神态潇洒,旁若无人。
李琦看着她醉态可鞠的模样,忽而想起一事,于是招手唤来侍奉在侧的侍女碧落,吩咐道:“去我的房间,把青冥剑取来。”
第165章 送君
青冥剑,传说中欧冶子大师倾尽毕生之力铸造的绝世神兵,削铁如泥,出鞘时古朴的剑锋澄澈如水,映着一室灯火,周身都散发出一种不可言传的凛然之气。高珺卿觊觎此剑久矣,见侍女碧落手捧宝剑盈盈上前,眼睛便不由一亮,笑问道:“盛王殿下,你叫人取剑来,莫非是想与我较量一下武艺么?”
“比武就不必了。你功夫那么好,我可没有十足的把握取胜。”李琦微笑着摇了摇头,重新收剑入鞘递给她,“记得在月轮峰第一次遇见你的时候,你为了抢我这把剑,竟然动手跟我打了起来,当时若不是裴兄拦着你,只怕咱们俩都得挂彩了……既然你这么喜欢,那我就把这青冥剑送给你,权当是提前祝贺你和裴兄新婚之喜了。”
“真的?”高珺卿惊喜不已,一双清澈的大眼睛里满是兴奋的亮光。
紫芝见状暗觉好笑,忙轻轻一牵夫君的袍袖,低声提醒道:“人家成亲你送什么不好,哪有送兵器的?”
“兵器好,我最喜欢兵器了!”高珺卿生怕他反悔,连忙笑吟吟地接口道,“盛王殿下,你真好!这个世界上就你最了解我了!可是……这青冥剑是你最喜欢的一把佩剑啊,很珍贵的,我若就这么拿走了,是不是有点不太好?”
李琦微微一笑:“再珍贵也不过是身外之物。你既然喜欢,拿去便是。”
“多谢殿下!”高珺卿开心地起身向他一抱拳,想了想,又解下自己随身所佩的青龙偃月刀,豪情满怀地递给他说,“殿下,这把刀虽远远及不上你的青冥剑,平时用着倒也还算顺手,我收了你的礼物,这个就留给你做个纪念吧。虽说快要嫁人了,但……我高珺卿永远都是你的好兄弟!”
这一晚他们尽情欢饮,直到午夜时分最后一盏灯熄灭,整个盛王府才彻底归于沉寂,唯有一轮皓月静静挂在夜空,银光洒满大地。
次日一早,盛王出行的车马便已备好,王妃杜若率府中女眷于大门前相送,临行前亲手折下一枝杨柳赠与夫君,以示惜别之意。李琦虽已过弱冠之年,却是第一次真正出远门,在此之前,他去过的最远的地方不过就是东都洛阳,故而此番前往陇右也觉得十分兴奋。因有旁人在场,紫芝也不便与他多说什么,只与众女一起默默站在门前看他登车离去,心中怅然若失。
春。色碧草,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羽林军左郎将裴修带领一众禁军侍卫骑马随行,甲胄齐整,精神焕发,没多久这一行人便消失在长街的转角处。
目之所见,唯有马蹄踏起的阵阵烟尘。
杜若怔怔地望着远方,心头忽然涌起一阵说不出的滋味——那年春天,人潮汹涌的东市大街,那次并不愉快的初见是不是就已经注定了她与他的结局?他谨遵父母之命娶她过门,给她正室王妃的身份,尊重她,却也疏远她……他心中所爱,居然一直都是那个什么都比不上她的裴孺人!杜若不甘心地叹了口气,随即转身带着众姬妾返回内宅,目光不经意地落在紫芝身上时,唇角忽然浮起一丝冷笑。
这个恃宠而骄的裴孺人,还真是越来越不把她这个正室王妃放在眼里了呢,那天在松风楼先是当众赶她出去,然后又悄悄命人在她的菜里放青虫……哼,当真是可恶!好在,如今人为鱼肉我为刀俎,盛王既已离京,看她裴紫芝还能在府中嚣张几天?
想到这里,杜若心里便是一阵说不出的快意。
“裴孺人,从今天起你可得给我小心了!”杜若得意地翻了个白眼儿,语气咄咄逼人,“殿下这一走,估计至少得两三个月之后才能回来呢,你若还敢像以前那样放肆无礼、罔顾尊卑,看我不动用家法好生教训你一顿!哼,反正如今殿下也不在府里,看看还有谁能护着你这个狐狸精!”
紫芝毫不示弱地与她对视,忽而微微一笑:“王妃讨厌我也不是一日两日了,有些话藏在心里就好,何必当着大家的面说出来呢?身为侧室,我一直对王妃百般忍让、礼敬有加,自认为没有什么太过逾矩的地方,反倒是王妃事事与我针锋相对,时不时地还要找个借口斥责我一番,如此所作所为,似乎与您尊贵的身份不大相符吧?”
杜若被她说得脸上红一阵白一阵,强自镇定心神,才又似笑非笑地开口道:“呵呵,好一个伶牙俐齿的裴孺人呢!我告诉你,如今殿下不在家,这盛王府就是我杜若一个人说了算,就算把你打得只剩下一口气,也没有人敢帮你说一句话!”
“是么?”紫芝不屑地瞥了她一眼,笑容清浅,“那好,咱们走着瞧。”
说罢,她一拂衣袖径自回朗风轩去了。高珺卿与她并肩而行,一路上却似乎沉默得有些反常,没有说一句话。察觉到她的异样,紫芝打量着这个一向爱说爱笑的姑娘,不禁关切地问:“珺卿,你怎么了?”
“啊?没……没什么。”高珺卿一惊,忙掩饰般地揉了揉微红的眼睛,有些不好意思地笑道,“我只是……有些舍不得九哥。”
“不是吧?”紫芝又是惊讶又是好笑,忍不住掩口笑她,“你们俩可还没成亲呢,如今人家裴郎将刚走,你就在这儿害相思病了……”
“哎呀,不许乱说!”高珺卿羞得一跺脚,忙不迭地打断她的话,就在此时,脑海中忽然闪过一个大胆的念头,不禁双眼一亮,“紫芝,要不咱们俩也去陇右吧?你心里一定也很舍不得盛王殿下,是不是?”
“这……”紫芝犹豫了一下,还是摇摇头,“不行的,殿下说陇右一带战事频繁,十分危险,他不让我去……”
高珺卿有些好笑地看着她,道:“他不让你去你就不去了?你还真听他的话。”
紫芝低头抿了抿唇,心中似已有几分动摇。
高珺卿既已打定了主意,便开始极力撺掇她:“放心,我武功这么好,不会让你遇到危险的,而且我从小就是在西北长大的,对那边再熟悉不过了,又能出什么事?再说了,你没看刚才王妃那副咄咄逼人的架势么,像是要吃了你似的,分明就是想趁着殿下不在家的时候抓你的把柄,好借机整治你一番。”
紫芝不屑地撇撇嘴:“哼,我又不怕她!”
“我知道。”高珺卿笑着揽住她的肩膀,一脸推心置腹的表情,“有我在,还能让她欺负了你不成?不过我还是觉得,与其留在这儿跟她斗气,咱们倒不如悄悄随?( 紫玉梦华 http://www.xlawen.org/kan/1034/ )
“高珺卿,你昨天晚上是怎么说的?”李琦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仿佛是想竭力压制住心底的怒意,然后伸手向外面的庭院一指,“不是答应了要替我保密吗?你出去看看,现在所有人都在背地里悄悄议论我!哼,还说什么打死你都不会跟别人讲,既然做不到,就不要说这样的大话!”
“这个……”高珺卿心虚地赔着笑脸,说话时声音都明显没了底气,“殿下,你别生气嘛,其实我也没和几个人说,都是他们一传十、十传百,不能全怪在我身上的……再说了,这又不是什么丢人的事,你看,其实大家都还是很关心你的嘛,而且紫芝好像也不怎么生你的气了……哎呀,不要生气了嘛,人家向你道歉还不行吗?”
“道歉?”李琦不满地瞪了她一眼,“说吧,你想怎么补偿我啊?”
“这个么……”高珺卿眼珠一转,一边揉着自己的胳膊,一边可怜巴巴地看着他,“昨天晚上被你踢了一下,现在胳膊还疼呢,要不咱们俩这就算扯平了……”
“嗯?”李琦冷冷地看着她,目光如剑。
“啊,不是不是……”被他凌厉的目光所慑,高珺卿立刻识趣地改了口,站直身子向他抱了抱拳,一脸肃然地说,“我的意思是……日后我高珺卿一定唯殿下马首是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李琦这才笑着一拍她的肩,道:“这还差不多。”
唐制,四夷番邦往来贡奉之事皆由鸿胪寺执掌,而断案刑狱之事则一般由大理寺主持。吃过早饭,李琦便带着几名随从先后前往这两处,请官署中的主簿为他调取突厥王子阿史那沐贺暴卒一案的卷宗,将相关部分一一抄录下来,傍晚时分亲自给阿史那圆圆送了过去。向大唐投诚的诸位突厥贵族目前都暂住在宫城之南的光宅坊,阿史那圆圆听说他要来,便早早立于宅前的十字街口相迎。
夕阳下,她一身绯红色的衫子显得格外俏丽,鬓边几缕发丝在风中轻轻扬起,映出一抹可爱的棕黄|色。
李琦走到她面前,把抄录好的那一叠纸稿递给她,道:“喏,这些是我目前能查到的全部官方资料,你拿回去仔细看一下,或许能找到一些线索。突厥方面的事我不是很熟悉,接下来就得靠你自己去办了,当然,如果还有什么事需要我出面去做,你都可以随时来找我。”一边说着,又指了指自己身后的两名随从,“若是觉得身边之人不可靠,我可以让他们两人先留在你这里,好帮你处理些琐事。”
“多谢了。”见他事事都想得如此周到,阿史那圆圆心中不禁生起一阵暖意,见他面色微微有些苍白,便关切地问道,“盛王殿下,你今日的气色似乎不太好,可是因为我的事太过劳神了么?”
“不是。”李琦微笑着摇了摇头,又半开玩笑地说,“不过说起来,此事倒的确与你有几分关系。”
“哦?”阿史那圆圆秀眉一挑,等待他继续说下去。
李琦轻轻按了按自己的头部,继续微笑道:“前日麟德殿的宫宴上,父皇似乎有意要为你我二人赐婚,我家娘子得知此事后十分不高兴,昨天晚上就开始跟我怄气。我一气之下就喝起了闷酒,结果,直到现在头还有些隐隐作痛呢。”
“原来如此。”阿史那圆圆低着头抿嘴笑了一下,一听到“赐婚”二字,那张娇俏可人的小脸儿便不自觉地微微红了红,沉默了一会儿才道,“这件事……叔父也跟我说起过了,只是不知道贵国皇帝陛下究竟是何心意,一时还不好做决定……这样说来,就算陛下当真下旨赐婚,殿下也是不愿意娶我的,是吗?”
她语气平静,然而眉目间流露出的失落却是一览无余。
李琦见她这般神色,心中便是蓦地一沉,于是忙解释道:“余烛公主,你别误会,我这样说并非是有意针对你,只因为我心中已有深爱之人,今后绝不会再迎娶任何女子,无论她是谁。”
“我知道,你们汉人的《诗经》中有一句古诗——”阿史那圆圆浅浅一笑,神色很快便恢复了正常,“‘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缟衣綦巾,聊乐我员。’说的就是你对她的那种感情吧?”
李琦颔首一笑:“公主果然精通汉学。”
“不敢当。”阿史那圆圆微笑着直视他的眼睛,目光清澈而坦荡,却又意味深长,“我只是有些羡慕罢了。盛王殿下,其实我最欣赏的就是你这样的男子。不过,对于我来说,你就像是天上那光芒万丈的太阳,尽管眷恋它的光明与温暖,却不会痴心妄想到要把太阳摘下来。”
。
光宅坊位于大明宫正南,距离宫城和皇城都十分近,故而居住在此的大多是些身份显赫的宗室贵戚,此外,外教坊中的右教坊也设立在此处,以备皇帝和宫眷们随时宣召乐工歌伎入宫献艺。与阿史那圆圆一番交谈之后,李琦便独自往东边十六王宅的方向走去,行经此处时,恰见念奴正一个人站在教坊的大门外,手中攥着一条精致的织锦腰带,痴痴地不知在想些什么。
自从念奴进入教坊学艺之后,李琦就很少有机会再见到她,不知不觉间,这个古灵精怪的小丫头已经褪去了昔日的稚嫩,出落得愈发娇美动人,眉眼间也多了几分韶龄女子的妩媚风韵。他走过去轻轻一拍她的肩,顺手把那织锦腰带抢了过来,看了看笑道:“挺漂亮的嘛,念奴,是你自己织的?”
念奴被他吓了一跳,转过身来抚着心口娇嗔道:“盛王殿下,你怎么总是这么神出鬼没的?吓死我了!”
“我哪有?”李琦一脸无辜地笑了笑,随口问她,“倒是你,一个人在这儿想什么呢?有心事?”
“没、没有啦……”念奴不知为何忽然微微红了脸,踌躇半晌,终于还是指着那腰带有些忐忑地问,“盛王殿下,你快帮我看看,这腰带是不是真的挺好看的?若是有女孩子送你这个,你是不是一定会很开心?”
“嗯,真的挺好看的。”李琦点了点头,心念一动,忽然就很想逗逗这个可爱的小姑娘,于是把那腰带径自收入怀中,做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噢,这该不会是送给我的吧?谢啦。”说罢对她朗然一笑,转身就走。
“哎,不是!”念奴慌了,忙急急追了上去,“殿下,你快还给我!”
李琦止步回身,拿着那腰带在她眼前晃了晃,然后又迅速收了回去,得意地笑道:“别想骗我,这种东西可不是送给一般人的吧?念奴,有情况啊……你若从实招来,我可以考虑还给你。”
“这……”一向活泼爽朗的她居然变得忸怩起来,双颊绯红,结结巴巴地说,“这……这是我要送给贺供奉的。”
“贺怀智?”李琦想到一个人,不禁脱口问道。
念奴默默点了点头,芙蓉般的俏脸上顿时浮起一脉娇羞。
第163章 子衿
贺怀智善弹琵琶,年纪轻轻就已成为名满天下的宫廷乐师,极受皇帝李隆基器重,故而人们都尊称他为“贺供奉”。贺怀智不但精通音律、优雅多才,而且性情随和,容貌也生得颇为俊秀,教坊中的年轻女孩子们没有不喜欢他的。提及自己的心上人,念奴愈发变得腼腆起来,低着头垂手捻着衣角,细声细气地说:“他……他还不知道我的心意呢,盛王殿下,你可千万不能告诉别人……”
“你这小丫头,什么时候也知道害羞了?”见她这副模样,李琦不禁觉得有些好笑,“念奴,你既然喜欢他,就应该直截了当地告诉他,否则贺供奉若是会错了意,岂不是辜负了你这一片痴心?”
念奴羞涩地抿了抿唇,期期艾艾地说:“可是……可是如果他不喜欢我怎么办?女孩子家太过主动,说不定会被他讨厌的吧?”
“这样瞻前顾后的,可不像是你的性格。”李琦笑着摇了摇头,拿着那条织锦腰带就要往教坊里面走,“贺供奉就在里面吧?来,我帮你给他送去。”
“哎,不行!”念奴顿时慌了,忙追上前去抢那腰带,“殿下,你让我再想想……”
“还有什么好想的?”李琦大步流星地往前走,又回头笑着睨她一眼,“我告诉你,平时本王可从来不管这些闲事的,如今是把你当朋友,这才想着要帮你一把。你若总是这样推三阻四的,我可真不管你了。”
“我……”念奴无奈地跺了跺脚,欲哭无泪,“殿下,你先回来!”
李琦根本就不理会她,径自举步进了右教坊的大院。念奴羞怯之下什么都顾不得了,跑过去一把抢回腰带,此时恰巧贺怀智从房间内走出,她后退几步又一转身,竟正好撞在了他的怀里。
“哎呀——”念奴惊得低呼一声,一时站立不稳险些摔倒。
贺怀智忙一把扶住她,含笑嗔道:“念奴,你怎么总是这么冒冒失失的?一点都不像个大姑娘。”
“贺……贺供奉。”念奴红着脸唤了一声,抬头看向面前思慕已久的俊秀男子时,一颗炽热的小心脏怦怦跳动。
李琦微微一笑,随即很识趣地转身离开,临走前又远远地冲她做了个“加油”的手势,用口型无声地说:“我先走啦……”
。
永嘉坊,裴家新宅。
这是一座宽敞的四进院落,疏竹倚墙,幽兰盈砌,庭中一株粗壮的老槐树刚刚长出翠绿的新叶,午后的阳光透过枝桠间的缝隙投射下来,暖暖地照在树下独坐的碧衫女子身上,恍如一幅意境悠远的古画。
在娘家住了这几日,紫芝每天都过得十分悠闲,或是与哥哥裴宗之一起去松风楼照看生意,或是待在家中陪父母说话散心,时间久了,就连庶弟裴延之也与她渐渐熟络起来,亲切地唤她“阿姐”。今日哥哥陪着父亲一同到松风楼去了,她则留在家中乐得清闲。清风徐来,紫芝舒服地将身子靠在后面的树干上,手里拿着那张绘有她小像的纸笺,看着它怔怔地出了会儿神,忽然幽幽地叹了口气。
“小武哥哥……”紫芝喃喃轻唤了一声,心头蓦地涌起一阵别样滋味。她忽然有些担心,自己就这样不声不响地离开王府,盛王一气之下会不会借故迁怒于武宁泽?
那信笔涂鸦的小像画得栩栩如生,明眼人都能看得出,那作画之人显然为之倾注了很深的情感,画中的她宫装双鬟,娇憨可爱,仿佛还是十四五岁的模样。紫芝不知道这幅画是何时画成,却已隐约明白那人对自己的心意。转眼间相识已近六载,从寂寥冷清的回心院到华美豪奢的盛王府,彼此的身份发生了巨大转变,而这些年唯一不变的,就是他对她毫无保留的关怀和保护。
那样沉默而温暖的爱,不带有丝毫的占有欲。
当她还是一个柔弱无助的小宫女的时候,他指着窗外石缝中岁岁枯荣、生生不息的野草,告诉她一定要坚强;当威风凛凛的刘尚宫替武惠妃到回心院来送鸩酒时,他冒着天大的风险救她一命;而就在几日前,王妃杜若带着家丁仆妇到松风楼寻衅挑事时,也是他始终将她护在身后,不让她受到一丝一毫的伤害……
往事如融化的春雪,悄无声息地漫过记忆的河堤。紫芝忽然想起自己十四岁那年,在回心院中那个风清月朗的夏夜,他在廊下用小铜锅蒸杏酪给她吃,虽然忘了放糖,可是那种甘淡而温暖的滋味,却让她一生不忘。
有一种感情无关风月,任何流言蜚语都是对它的亵渎。
罢了,明天还是先回王府去向郎君解释清楚吧,相信有这些年的情意在,他总不至于太过难为自己……
紫芝无声地叹了口气,有些意兴阑珊地起身漫步于繁花盛开的庭院中,望着那满目芳菲花海,忽而低鬟伫立,若有所思。
“阿姐,你看谁来了?”身后忽传来一个少年人明快的声音,打断了她的思绪。
“二郎?”听出是弟弟裴延之,紫芝都未回头去看,便含笑嗔道,“你不在书房里好好读书,又跑出来做什么?小心一会儿爹爹回来骂你。”
她一边说一边转过身来,却见母亲孟婉引着一个熟悉的人从大门方向走来,裴延之伴在另一侧与他说着话,脸上露出一副很欢喜的神情。那人身着一袭华贵的紫袍,眉目英朗,器宇轩昂,只静静地站在那里,周身便似笼罩着一层耀眼的光华,让人不敢直视。一见到紫芝,那人便扬起唇角微微地笑了,明媚的阳光洒在他的衣襟上,更衬得他通体如明辉流荡,俊美无匹,恰似一株临风傲立的皎皎玉树。
逆着光,他的笑容微微晃花了她的眼睛。
紫芝怔了一下,几乎不自觉地也对他微微一笑,然而旋即想起自己正在与他冷战,于是忙又收起笑容。
她定了定神,走上前去敛容整衣而拜,口中淡淡道:“妾裴氏恭请殿下金安。”
李琦忙俯身去扶她,诧异道:“你这是做什么?快请起。”
紫芝却微微侧了侧身子,不着痕迹地故意避开他的手,径自站起身来。
孟婉见状心中甚是担忧,忙悄悄把女儿拉到一旁,低声劝道:“好孩子,不要再斗气了。你心里分明是喜欢他,何苦还这样跟自己过不去呢?你看,如今人家都主动来找你了,你也不要总是拂人家的面子,过去和他说几句好话,彼此都消消气,以后还得在一起好好过日子呢……”
紫芝倔强地嘟起了嘴,低声道:“我的事,不要你们管。”
“你这孩子,怎么越大越不懂事了?”孟婉嗔怪地瞪了她一眼,继续好言相劝,“咱们家在边地受了那么多年的苦,如今多亏有盛王殿下帮忙,这才能顺利回到长安。这份恩德,咱们一辈子都报答不完呢,哪里还能……唉,你这孩子什么都好,就是性子太过要强,嫁入帝王之家的女子贵在温柔和顺,不能总是让殿下一味地让着你。好了,阿娘也不跟你多说什么,一会儿该怎么做,你自己好好想想吧。”说罢,又向庶子裴延之招了招手,“二郎,咱们走。”
裴延之忙答应一声跟着嫡母去了,走了几步,又回头对李琦腼腆地一笑:“盛王殿下,您答应我的事可千万别忘了。”
李琦颔首笑道:“放心吧,我都记着呢。”
庭院中只剩下这一对璧人默然相对,竟一时无话。
李琦有些尴尬地轻咳一声,先开口打破了沉默:“刚才来的时候和二郎聊了一会儿,这孩子年纪虽不大,却极有读书的天赋,若是能去国子学好好修习学业,日后定然前途不可限量。我已经答应他了,过一阵子就安排他去国子学读书。”
国子学乃是大唐官方设立的最高学府,依制唯有三品以上高官的子侄才能在此读书。如今父亲裴珩尚无官职,弟弟裴延之日后若想科举入仕,进入国子学乃是莫大的机缘。紫芝心中不由一动,忙依着规矩向他敛衽施了一礼,语气却依旧疏离:“既如此,妾替舍弟谢过殿下。”
李琦忙伸手扶住她,微笑着问:“怎么,还生我的气呢?”
紫芝也不答话,只是从怀中取出那张绘有她小像的纸笺,对他解释道:“殿下没有拿着这个当面质问于我,我真的非常感激。不过,我与小武哥哥之间也的确是坦坦荡荡,绝对没有传言中的……”
“我知道。”李琦点点头,温和地打断她的话,“你不用跟我解释这些,我全都明白。”
紫芝倒是一怔,扬起一双剪水明眸定定地看着他,一时不知该说些什么。
“你看,我给你带什么好东西来了?”李琦神秘地一笑,随即从怀中拿出一对泥捏的小人偶递给她,“怎么样,像不像咱们俩?”
那一对泥捏的小人儿不过二寸多长,煞是精巧可爱,上面用各色颜料画上衣饰和五官,一男一女,栩栩如生,看起来竟真与他们有七八分的相似。紫芝拿着那小泥人儿细细瞧了半晌,又抬头看了看他,不禁抿嘴儿笑了。
李琦轻轻揽过她的肩,问:“不生我的气了?”
紫芝低头一笑,小声嘟囔着:“哼,动不动就凶巴巴的,谁敢生你的气?”
“我哪有?”李琦无辜地一摊手,笑容明朗,“这些年还不是一直让着你,由着你欺负?”
紫芝笑着睨了他一眼,忽然低低说了一声:“对不起。”
“嗯?”他眉梢一挑,有些不解地看着她。
紫芝复又低下了头,红着脸有些腼腆地说:“某人不是说,除非我亲口向他道歉,否则就再也不来找我了么?你都来了,我总不能让你食言吧?现在我向你道歉了,你……你也不许再生我的气了,好不好?”
“好。”李琦微笑颔首,低头在她颊上轻轻吻了一下。
紫芝含羞低眉,心里霎时浮起一阵甜蜜的暖意,低头时发现那一对泥塑的小人儿身上还刻有两行小字,便轻轻念道:“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李琦轻声吟出下一句诗,对她微笑着叹了口气,“紫芝,这正是我想对你说的话。”
紫芝展颜微笑,眸中却瞬间笼上了一层湿润的雾气,就这样静静依偎着他,良久才道:“那天晚上的事,珺卿都跟我说了,真没想到你也会为我如此伤心,我本来以为……以为只有我会为你吃醋的。直到现在我才明白,自己嫁了一个多么好的夫君,这么疼我、包容我,就算是我无理取闹,也不生我的气……”
李琦用衣袖帮她擦了擦眼角溢出的泪珠,叹息道:“你呀,就是太低估我对你的感情。”
紫芝笑而不语,只是轻轻握住他温暖的手。
“我今天来,是有件事要告诉你。”李琦与她一起坐在那棵粗壮的大槐树下,继续道,“陇右节度使皇甫惟明大破吐蕃军,立下赫赫战功,父皇想要派遣一位宗室亲王替他去嘉奖边关将士,右相李林甫便向他举荐了我。陇右距离长安甚远,这一来一回估计最快也得两三个月,我不在家的时候,你一定要好好照顾自己。”
紫芝惊讶地抬头看他,问:“你要去陇右?什么时候出发?”
第164章 惜别
李琦对她微微笑了笑,说:“后天一早就走,除了我之外还会有两位兵部的官员随行,裴郎将也会带着禁军侍卫一路护送,以保证我们的安全。”
“这么快?”紫芝惊讶地睁大了眼睛,毫不掩饰心中的恋恋不舍,“那我岂不是好长时间都见不到你了?唉,真是的,早知道那天就不跟你赌气了,今天好不容易才跟你和好,你居然又要走了……”
李琦笑着问她:“怎么,娘子舍不得我?”
“嗯。”紫芝很认真地点点头,忽而双眸一亮,“对了,那我可以跟你一起去吗?我可以扮作你的侍卫,或者像珺卿以前那样女扮男装混在禁军之中……”
“当然不行。”李琦有些好笑地摇了摇头,打断了她的话,“这又不是去玩,哪里还能带着家眷同行?而且陇右一带历来战事频繁,伺机偷袭我大唐军民的吐蕃、突厥细作随处可见,十分危险,实在不是你一个女儿家该去的地方。”
“可是……”紫芝依恋地挽住他的手臂,声音中满是撒娇的意味,“我一个人留在长安多没意思啊,整天待在家里无所事事的,要是能跟着你出去开开眼界就好了,二十一郎,求你了,就带我一起去吧……”
李琦微笑着揽住她的肩,道:“我家裴小娘子如今可是松风楼的东家,手里管着那么大的一家酒楼,每天也不知有多少事要忙呢,还会觉得无所事事么?”
紫芝仰着脸笑眯眯地看着他,讨好般地说:“松风楼有马掌柜管着就好,我又不会做生意,去了也帮不上什么忙的,倒不如跟着你一起去陇右,一路上既能游山玩水,又能顺便照顾你的饮食起居……”
李琦温和地一笑,语气却不容置疑:“我说不行就是不行,这件事没得商量。”
“哼,真霸道!”紫芝悻悻地嘟起了小嘴儿,心知再怎么求他都没用,低着头沉默半晌,忽然又有些担心地说,“你千里迢迢赶往陇右犒赏将士,这趟差事本就十分辛苦,边境上又到处都是危险,李相公为何偏偏向陛下举荐你去做这件事呢?该不会,是他存心想要与你为难吧?”
李琦笑而不语。他此番前往陇右,自然不仅仅是奉命嘉奖边关将士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要借机接近陇右节度使皇甫惟明,找到他对皇帝不忠的证据,以便日后将太子李亨一党一网打尽。这些朝堂上的明争暗斗他并不想对她讲,于是只轻描淡写地说:“放心吧,李相公并无害我之心。”
见他这般笃定,紫芝便也不再多问,只是把手里那对泥塑的小人儿递给他一个,柔声叮嘱道:“喏,这个给你。咱们俩一人一个,你在陇右若是想我了,就拿出来看一看,看着它就像是见到我一样……总之,出门在外凡事都要多加小心,别让我太牵挂你。还有,别人都说塞外的姑娘最是热情奔放,你……你可不许背着我沾花惹草哦!”
“瞧你说的,我是那种沾花惹草的人吗?”李琦一笑,接过那个依照紫芝的样貌塑成的可爱小泥人儿,“我有点饿了,你这儿有什么吃的吗?”
“有!”紫芝忙不迭地点头,兴冲冲地问他,“你想吃什么?我现在就亲自下厨去给你做,怎么样?”
李琦十分惊讶:“你还会做菜?我怎么不知道?”
“当然了,你可别小瞧人!”紫芝骄傲地扬了扬眉毛,忽而娇羞地一笑,“这两天才跟阿娘学的,其实……其实人家早就想做给你吃了。”
紫芝引着他到屋内坐下,自己跑去家中的厨房忙活了好一阵,这才带着两个丫鬟把热气腾腾的饭菜端上桌来——一盘同心生结脯、一盘清蒸石首鱼、一盘逍遥炙,还有几个在蛋壳上画着小鸡仔的煮鸡蛋、一笼捏成小猪形的白面馒头。郎君马上就要出门远行了,紫芝有心在他面前好好露一手,虽是第一次亲自下厨,菜肴的味道或许只是差强人意,但至少看起来还挺有创意的嘛……
这样一想,她心里便觉得美滋滋的。
“呦,这么丰盛?娘子辛苦了。”李琦随手拿起一个小猪馒头,看着上面用黑芝麻粒拼成的眼睛、鼻子和嘴,不禁笑出声来,“紫芝,这也太可爱了吧?”
“这叫色香味俱全,很有讲究的。”紫芝得意地一笑,坐在他身边殷勤地为他夹菜,“这可是我第一次亲自下厨,来,多吃一点。”
李琦每道菜都尝了一口,脸上的表情始终非常淡定,让人看不出喜恶。
“怎么样,是不是很好吃?”紫芝笑靥如花,心里有些期待又有些忐忑。
“娘子的手艺,自然是……很好。”李琦似笑非笑地看着她,又从盘子里夹了一大块鱼肉,剔好鱼刺后亲手喂到她嘴边,“味道怎么样,你自己尝一尝不就知道了?”
紫芝满心欢喜地张开嘴吃了,然而才嚼了几下,脸上的笑容却倏然凝固。
她掩口咳嗽着,一张小脸儿涨得通红,半晌只艰难地说出一句话:“好……好难吃。”
。
盛王此番奉旨前往陇右,羽林军左郎将裴修也要带着手下的数百名禁军侍卫随行护送。临行前的那一晚,紫芝和高珺卿特地为他们摆下一桌丰盛的酒宴,四个年轻人聚在一起推杯换盏,言笑甚欢。喝到尽兴处时,高珺卿干脆把酒盏往旁边一丢,从侍宴的乐伎手中借来琵琶,玉指拨弦,十分陶醉地自弹自唱起来:“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她的声音激越而高亢,全无寻常女子的柔媚脂粉气,恣纵豪放,快意洒脱,仔细听来竟隐隐有金石之声。
“好!”听她一曲唱罢,席间其余三人都不禁击掌喝彩。
李琦亦是听得豪情满怀,拿起酒壶将手中的杯盏斟满,向身边二人举杯道:“好一个‘相逢意气为君饮’,诸位请酒!”
紫芝拿起酒杯轻轻抿了一口,与身边的夫君相视而笑时,见他唇边还残留着一点酒渍,便拿出丝帕来帮他轻轻擦拭掉。
“珺卿,来!”裴修招手唤着自己的表妹,替她也倒了满满一大杯酒,又对身边二人笑道,“家父家母一直催着我成亲呢,等这次从陇右回来,我和珺卿就要开始操办婚事了,到时候还请殿下和裴娘子赏光,去我们家一起喝喜酒啊。”
“真的?”紫芝闻言惊喜不已,一脸雀跃地和他开起了玩笑,“那太好了!师父和师娘有情人终成眷属,我这个做徒弟的最是高兴呢!到时候我一定要备一份厚礼,风风光光地送我师父出嫁!”
裴修有些尴尬地一笑:“那个……能别叫我‘师娘’么?”
“师娘,恭喜恭喜!”李琦哪里能放过打趣他的机会,拱手笑道,“师娘年轻有为,仕途又是一帆风顺,其实早就该娶妻成家了。珺卿实在是个难得的好姑娘,这几年在我身边做事,我把她就当成是自己的亲妹妹一样,以后,你可千万不许欺负她。”
“我说了,不要叫我‘师娘’……”裴修很无力地抗议了一句,又对紫芝客气地说,“这段时日我不在长安,就要劳烦裴娘子对珺卿多加照顾了,她这人总是冒冒失失的,可别让她闯祸了才是。”
紫芝俏皮地抿嘴一笑,语气却十分诚挚:“裴郎将说的这是哪里话?一直以来,不都是珺卿在照顾我么?若不是她,我又怎能习得武艺、再也不必受人欺负呢?有我在,裴郎将就尽管放心好了。”
高珺卿回到席间坐下,见他们正在谈论自己的婚事,心中竟也蓦地泛起一阵女儿家的娇羞。她拿起酒杯饮了一口,醉眼朦胧地说:“其实啊,我真挺不想嫁人的,若是能一直像现在这个样子就好了……盛王殿下,我想一直留在你身边当侍卫,陪你走遍大唐江山,不想一辈子闷在家里……”
紫芝笑着一戳她的额头,嗔道:“你呀,一喝醉了就开始说胡话!”
高珺卿笑而不语,只是继续如酒仙般举杯豪饮,神态潇洒,旁若无人。
李琦看着她醉态可鞠的模样,忽而想起一事,于是招手唤来侍奉在侧的侍女碧落,吩咐道:“去我的房间,把青冥剑取来。”
第165章 送君
青冥剑,传说中欧冶子大师倾尽毕生之力铸造的绝世神兵,削铁如泥,出鞘时古朴的剑锋澄澈如水,映着一室灯火,周身都散发出一种不可言传的凛然之气。高珺卿觊觎此剑久矣,见侍女碧落手捧宝剑盈盈上前,眼睛便不由一亮,笑问道:“盛王殿下,你叫人取剑来,莫非是想与我较量一下武艺么?”
“比武就不必了。你功夫那么好,我可没有十足的把握取胜。”李琦微笑着摇了摇头,重新收剑入鞘递给她,“记得在月轮峰第一次遇见你的时候,你为了抢我这把剑,竟然动手跟我打了起来,当时若不是裴兄拦着你,只怕咱们俩都得挂彩了……既然你这么喜欢,那我就把这青冥剑送给你,权当是提前祝贺你和裴兄新婚之喜了。”
“真的?”高珺卿惊喜不已,一双清澈的大眼睛里满是兴奋的亮光。
紫芝见状暗觉好笑,忙轻轻一牵夫君的袍袖,低声提醒道:“人家成亲你送什么不好,哪有送兵器的?”
“兵器好,我最喜欢兵器了!”高珺卿生怕他反悔,连忙笑吟吟地接口道,“盛王殿下,你真好!这个世界上就你最了解我了!可是……这青冥剑是你最喜欢的一把佩剑啊,很珍贵的,我若就这么拿走了,是不是有点不太好?”
李琦微微一笑:“再珍贵也不过是身外之物。你既然喜欢,拿去便是。”
“多谢殿下!”高珺卿开心地起身向他一抱拳,想了想,又解下自己随身所佩的青龙偃月刀,豪情满怀地递给他说,“殿下,这把刀虽远远及不上你的青冥剑,平时用着倒也还算顺手,我收了你的礼物,这个就留给你做个纪念吧。虽说快要嫁人了,但……我高珺卿永远都是你的好兄弟!”
这一晚他们尽情欢饮,直到午夜时分最后一盏灯熄灭,整个盛王府才彻底归于沉寂,唯有一轮皓月静静挂在夜空,银光洒满大地。
次日一早,盛王出行的车马便已备好,王妃杜若率府中女眷于大门前相送,临行前亲手折下一枝杨柳赠与夫君,以示惜别之意。李琦虽已过弱冠之年,却是第一次真正出远门,在此之前,他去过的最远的地方不过就是东都洛阳,故而此番前往陇右也觉得十分兴奋。因有旁人在场,紫芝也不便与他多说什么,只与众女一起默默站在门前看他登车离去,心中怅然若失。
春。色碧草,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羽林军左郎将裴修带领一众禁军侍卫骑马随行,甲胄齐整,精神焕发,没多久这一行人便消失在长街的转角处。
目之所见,唯有马蹄踏起的阵阵烟尘。
杜若怔怔地望着远方,心头忽然涌起一阵说不出的滋味——那年春天,人潮汹涌的东市大街,那次并不愉快的初见是不是就已经注定了她与他的结局?他谨遵父母之命娶她过门,给她正室王妃的身份,尊重她,却也疏远她……他心中所爱,居然一直都是那个什么都比不上她的裴孺人!杜若不甘心地叹了口气,随即转身带着众姬妾返回内宅,目光不经意地落在紫芝身上时,唇角忽然浮起一丝冷笑。
这个恃宠而骄的裴孺人,还真是越来越不把她这个正室王妃放在眼里了呢,那天在松风楼先是当众赶她出去,然后又悄悄命人在她的菜里放青虫……哼,当真是可恶!好在,如今人为鱼肉我为刀俎,盛王既已离京,看她裴紫芝还能在府中嚣张几天?
想到这里,杜若心里便是一阵说不出的快意。
“裴孺人,从今天起你可得给我小心了!”杜若得意地翻了个白眼儿,语气咄咄逼人,“殿下这一走,估计至少得两三个月之后才能回来呢,你若还敢像以前那样放肆无礼、罔顾尊卑,看我不动用家法好生教训你一顿!哼,反正如今殿下也不在府里,看看还有谁能护着你这个狐狸精!”
紫芝毫不示弱地与她对视,忽而微微一笑:“王妃讨厌我也不是一日两日了,有些话藏在心里就好,何必当着大家的面说出来呢?身为侧室,我一直对王妃百般忍让、礼敬有加,自认为没有什么太过逾矩的地方,反倒是王妃事事与我针锋相对,时不时地还要找个借口斥责我一番,如此所作所为,似乎与您尊贵的身份不大相符吧?”
杜若被她说得脸上红一阵白一阵,强自镇定心神,才又似笑非笑地开口道:“呵呵,好一个伶牙俐齿的裴孺人呢!我告诉你,如今殿下不在家,这盛王府就是我杜若一个人说了算,就算把你打得只剩下一口气,也没有人敢帮你说一句话!”
“是么?”紫芝不屑地瞥了她一眼,笑容清浅,“那好,咱们走着瞧。”
说罢,她一拂衣袖径自回朗风轩去了。高珺卿与她并肩而行,一路上却似乎沉默得有些反常,没有说一句话。察觉到她的异样,紫芝打量着这个一向爱说爱笑的姑娘,不禁关切地问:“珺卿,你怎么了?”
“啊?没……没什么。”高珺卿一惊,忙掩饰般地揉了揉微红的眼睛,有些不好意思地笑道,“我只是……有些舍不得九哥。”
“不是吧?”紫芝又是惊讶又是好笑,忍不住掩口笑她,“你们俩可还没成亲呢,如今人家裴郎将刚走,你就在这儿害相思病了……”
“哎呀,不许乱说!”高珺卿羞得一跺脚,忙不迭地打断她的话,就在此时,脑海中忽然闪过一个大胆的念头,不禁双眼一亮,“紫芝,要不咱们俩也去陇右吧?你心里一定也很舍不得盛王殿下,是不是?”
“这……”紫芝犹豫了一下,还是摇摇头,“不行的,殿下说陇右一带战事频繁,十分危险,他不让我去……”
高珺卿有些好笑地看着她,道:“他不让你去你就不去了?你还真听他的话。”
紫芝低头抿了抿唇,心中似已有几分动摇。
高珺卿既已打定了主意,便开始极力撺掇她:“放心,我武功这么好,不会让你遇到危险的,而且我从小就是在西北长大的,对那边再熟悉不过了,又能出什么事?再说了,你没看刚才王妃那副咄咄逼人的架势么,像是要吃了你似的,分明就是想趁着殿下不在家的时候抓你的把柄,好借机整治你一番。”
紫芝不屑地撇撇嘴:“哼,我又不怕她!”
“我知道。”高珺卿笑着揽住她的肩膀,一脸推心置腹的表情,“有我在,还能让她欺负了你不成?不过我还是觉得,与其留在这儿跟她斗气,咱们倒不如悄悄随?( 紫玉梦华 http://www.xlawen.org/kan/103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