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科幻恐怖 > 追击大人物 > 第六十一章 断裂

第六十一章 断裂

    真正对吴望有价值的,是手书部分。

    不过,因为年代久远,手书字迹有一部分已经无法辨认。

    大信封手书部分:在信封正面收信人一栏,可以清楚地看到,有人用毛笔写就,请转交黄君、李喆贤伉俪。

    根据户口本显示:李喆是亲生母亲的名讳。从黄君、李喆贤伉俪这个称呼分析,加上自己本名黄石,那么,黄君应该是父亲的名讳。

    毛笔字体为魏碑,钢劲有力,形体古朴,书写人应该是一位男性。

    这一行文字虽然已过几十年,因为是毛笔书写,字迹清晰可见,表述无误。

    这是某人给自己父母的一封信函。

    因为其中信函缺少具体内容,吴望对此一无所知。

    他猜测,母亲是因为信封是由牛皮纸制成,比较结实,权作档案袋使用。当年是一个物质匮乏的年代。

    在信封的其他部位,包括它的反面,用钢笔和铅笔等书写工具写有部分词组与短句,因为年代久远,空气氧化,变得模糊不清,残缺不全,产生诸多疑问。

    从字体上看,它们出自多人之手,或行书或草书。也许是多人书写的缘故,词与句之间杂乱无章,排列无序。有的,还斜写在信封的左上角。

    这些词组短句,基本都是一些地址,吴望推断,为了把这封信转交给自己的父母,期间经过多人之手。

    很有可能,父母当年因为某种原因,多次迁移住址,造成投放困难。

    书写在信封上的具体内容是:

    ××东仓浦×××、×海地区半××研究×、烟××红旗×社、烟海地区××劳改营第×大队。

    为了理解这些泛黄陈旧的文字内容,吴望曾经采用强光照明等多种辨识方法,辨别字体笔画,根据前后结构,重新理顺词组与短句之间的关系,通过归纳推断后,吴望得出一个大概结果,并试着补全它们。

    这是吴望的尝试。用X表示无法别认的字体。

    ××市东仓浦×××。

    结合户口本上的内容应该是,烟海市东仓浦××。

    这里出现×号,是因为户口主页被撕破之后粘贴而成,其中也缺少部分内容。

    吴望猜测,后缀应该是胡同、街巷之类的名词。

    比如,烟海市东仓浦胡同,或者烟海市东仓浦巷。

    后面的两个××应该是数字,与门牌号有关。

    ×海地区半××研究×。

    补齐这行短句,应该是烟海地区半导体、研究所。

    完成句是:烟海地区半导体研究所。或许是父母的工作单位。

    烟××红旗×××社。

    根据上述范例:这一行的短句是,应该是烟海市红旗××社。

    完成句是:烟海市红旗第××公社。

    烟××区×海市××劳改营第×大队。

    这一行的短句,缺的是这几个字,海、地、烟、和××劳改营第某大队。

    完成句是,烟海地区烟海市第×劳改营第×大队。

    结合户口本上提供的线索,已有定论的是:

    1、烟海市东仓浦巷3号。

    2、烟海地区半导体研究所。

    暂时无法确定的有:

    1、烟海市红旗第××公社。

    2、烟海地区烟海市第×劳改营第×(数字)大队。

    备注:无法确定的短句中,这几个×因为牵扯具体数字,不能用推理方式推断。

    比较科学的方法是,等到烟海后,通过地方史志,或者寻找当地老人,通过他们的记忆,再做综合推理。

    在大信封中还有一张泛黄的老照片、一张陈旧的报纸和一个黑棕色的户口本。

    户口簿:在户主一栏显示是李吉,根据信封上的名字推理,李吉应该是李喆,母亲的名讳。

    在婚姻状况一栏,注明单身,括号中有个寡字。

    在成员一栏:长子,黄石。

    在地址一栏是:××浦巷3号。参考信封上留下的地址信息,结合起来,应该是东仓浦巷3号。

    吴望进一步推测,这可能是黄家当年在烟海的家庭常住地址。

    老照片:一群风华正茂的年轻人,站在一艘外国大型客轮前的合影。

    在船头部分,可以清晰地看到克里夫兰几个英文字母。

    照片的左下角是196×.几个阿拉伯数字。猜测是,当年拍摄的日期。

    在这群年轻人当中,吴望直感,这其中一定有自己的亲生父母。

    但具体是哪两位,他无法认定。

    吴望曾经对着镜子根据自己的容貌特征,多次使用放大镜查看照片中的每位。

    可惜因为年代关系,照片泛黄,还有颠沛流离之故,上面出现折痕。而且,也许是应青年们的要求,摄像师为了保留克利夫兰这几个英文字母做纪念,镜头拉得过深,人像显得弱小,无法辨认。

    记得第一次查看照片时,吴望激动万分,以为根据自己的相貌便可认出父母,但几次努力之后,他只能放弃幻想,并懊丧不已。

    还有一个主观原因,吴望失去母亲时,大约是5岁,不知何故对父亲没有一点记忆。

    这时候,吴望不知道自己是遗腹子,不可能对父亲有任何记忆。

    至于对母亲的印象,也不过是一位年轻女子的模糊影子。

    这张泛黄的照片,目前看来,对吴望自我催眠起不到推动作用。但它是一个见证:证明黄石和自己的父母一样,都被丢在一个失光的世界里。

    关于旧报纸。

    报纸第一版头条,配有编者按。本文作者为刘忠毛。

    标题是:社会主义国家又一次伟大胜利。

    新闻内容大意是:十几位在国外留学工作的爱国青年,积极响应伟大领袖的号召,放弃了西方国家优越的生活环境,冲破美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反动特务的层层阻扰与包围,乘坐“克里夫兰”总统号客轮,胜利回到祖国怀抱,参加新中国的经济建设。

    这一革命行动,彻底粉碎了以美帝国主义为首国民党反动派对新社会主义经济封锁,是新中国建立后的又一次伟大胜利……

    这些爱国青年,在回到祖国以后,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并鼓励他们积极为社会主义新中国建设服务……( 追击大人物  http://www.123xyq.com/read/20/20739/ )( 追击大人物 http://www.xlawen.org/kan/10880/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