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 部分阅读
崭绽肟叩梅浅M蝗唬ㄖ济煌ㄖ簧N铱戳怂瑁缓蟾硭担骸煤芎谩!硭担骸芎茫一崾杂媚阋欢问奔洌悴荒芗绦艉肓恕E嗣遣幌不逗搿K倒桓龃蠛游枘校俊挚怂担骸绻夜魏拥幕埃扯蓟岢ぐ摹!?br />
“是青春痘。”知秋说。
“对,对不起,就是青春痘。你要知道,一个长满青春痘的舞男,这也是从来没听说过的。‘好吧,’经理说,‘你就留着胡子在这待一段时间吧,等到我们找到合适的人再说。但如果你想要留下来,就得把胡子去掉。’林克就这样进来了,陪人跳舞,女人们都心花怒放。那胡须是那么与众不同,那么浪漫,那么不寻常。她们甚至从很远的地方专门乘飞机来和大胡子跳舞。经理说:‘胡子很好,是我错了。你要留在这里,胡子也留着。我的老天!这些女人下一步会想要什么?也许是长胡子?朱志伟,’他跟我说,‘你把胡子留得长长的,也许你会更受欢迎。’但我,不可能!老天给我的胡子根本就长不到那么长。”
“林克有没有剃须刀呢?”
“我怎么会知道?既然他知道刮胡子会长青春痘,那他一定试过,对不对?但有没有剃须刀,我不知道。你知道吗,谢婷婷?”
“我?怎么会问我呢。林克又不是我的意中人。但我会去问郭佳颖。她应该知道。”
“他的小情人。”朱志伟解释道,“是啊,去问她,谢婷婷。搞清楚这件事显然很重要,我从来都没想到这一点。”
“你已经告诉了我很多有意思的事情,”知秋说,“你真是帮了我一个大忙。如果你愿意再帮我一个忙的话,别向任何人提起我问你的这些问题就太感谢了。因为那些报纸记者——”
“哦!”朱志伟说,“听着,侦探,你不要以为我们是买来卖去的玩偶,就没有眼睛耳朵了。我们知道怎样小心行事。你要知道,如果我们连这都不会,早就不可能保住饭碗了。我们告诉你我们所知道的,侦探来调查,我们什么都不会告诉别人的。这是我们应该做的,我们理解。”
“说得对,”王静说,“我们不会乱说的。这也没有什么好告诉别人的。当然,警察们会来问我们问题,但他们从来不相信任何人说的话。我想,他们肯定都会觉得这件事和郭佳颖有关。这些警察总是断定,如果哪个小伙子出事了,这案子归根结底一定跟个姑娘有关。”
“但这,”朱志伟说,“是对姑娘们的赞美啊。”
爱情对男人而言,只是生活的一部份。
但对女人而言,却是一生的全部。
初吻并不能当作永久相爱的保障,但它却是盖在生命史上的一个永久记忆印章。
恋爱是艰苦的,不能期待它像美梦一样出来。
欢乐的回忆已不再是欢乐,而哀愁的回忆却还是哀愁。
爱情可以而且应该永远和婚姻共存。
比一切更甜蜜的,是初次的热烈爱情——它是唯一独尊的。
女人有一句赞美她的话便可以活下去。
女人是男人的伟大创造者。
心儿累了,要舒缓,爱情也需要歇息。
第二十九章无业游民
'奇·书·网]更新时间:201210223:33:05本章字数:5441
夏想刚刚用完早餐,阳光充沛,心情愉快,他顺着广场平整的草坪宁静地散步,偶尔停下来呼吸那深红色玫瑰的气息,或是感叹那年代久远、一望无际的紫藤,跟随着灰墙上紫藤带着花边的卷须前行。他和张雄上校约好在十一点会面。那个时候,他们两个人的早餐已经消化了,正是一个适合培养友好气氛的时机。他内心有一种愉悦的肯定,感觉自己在追踪是一个棘手却有吸引力的问题,而调查则会在友好怡人的情况下开展。生活真美好。
十一点十分,生活感觉有那么一点点不完美。张雄上校看起来总是怒气冲冲的样子。在他看来,因为一个人的私人物品去调查他的理发师,这是很不礼貌的行为。而且他还有可能和一个巴掌大的海边小镇的一个该死的俄罗斯人的死有关联,这种隐晦的可能性让他很愤怒。夏想应该对此感到羞辱,哼!他干涉警察正常办案,该死!如果那些该死的警察不知道他们要干什么,那我们交那些税有什么用,告诉我啊!
夏想为自己让张雄上校心烦而道歉,但反驳说一个人总要坚持某种嗜好。
上校就这样突然打开了话匣,渐渐地,他跟他的访客一起穿过小花园的小径。
“夏想,”张雄上校说,“只要力所能及,我很乐意去帮你。你不是那么着急吧?留下吃午饭,我们可以再午饭之后慢慢说。勤务员!”那吼声如此洪亮。
一个中年男人从后门钻出来,沿着小径匆忙地走向他们。
“夏想在这里吃午饭!”上校大声吼一句,“拿出一瓶茅台来。小心点!”
把上校的脑筋从别的话题转移到剃须刀上真是非常困难。不过一旦夏想成功俘获了张雄上校的思路,上校便能证明自己是一个很好又很可信的证人。
他清楚地记得那两把剃须刀。这两把剃须刀给他带来了太多麻烦。哼!剃须刀已经不是他年轻时候的那种剃须刀了。现在什么东西都不能和以前比,该死的!钢铁根本就不起什么作用。到底那些外国人用他们的批量生产造了什么孽,我们的工业现在就是垃圾。
在十五分钟之后,张雄上校又提起了那两把剃须刀。
“哈,是的,”上校一边说,一边用夸张的手势抚摸着自己那一大把胡子,“哈,是的!那两把剃须刀!现在告诉我,你到底想知道什么?”
“上校,这两把剃须刀还在你这里吗?”
“不在了,夏想,我没有。我把它们给甩了,它们真是没什么用。我跟何常在说过,我真惊讶他居然卖这种次货。每两个星期就得送去重新打磨一次,所有的剃须刀都是这么劣质。”
夏想问,你是怎么处理那两把剃须刀的。
“把它们给一个为部队养花的人了,”上校说,“很好的一个人。一个星期过来工作两次。他有自己的工作,是个转业的战士,有一条腿是假肢。他帮部队养花。人挺好,姓周,名中杰。”
“那是什么时候的事,上校?”
“什么?哦!你问我,我什么时候给他的?让我想想,让我想想……”
夏想又提醒上校,他们谈的是剃须刀。
在进一步的回忆下,上校的时间段又缩窄到了几年前。他对此很肯定,因为那时候花生病,给周中杰带来了不少麻烦。部队给了一些钱,张雄顺手又附加了两把剃须刀,那时他刚刚给自己买了两把新的。
夏想谢过上校,问他是否可以和周中杰谈一谈。
当然没问题。那天不是周中杰工作的日子,但他在桥附近的小屋住。夏想可以过去看他,只要向他提上校的名字就可以了。需要上校跟夏想一起走过去吗?
夏想非常感谢,但请上校不用再麻烦了。(他感觉,如果张雄上校不在场的话,周中杰可能交流得更自如些。)在一番交谈之后,他最终成功谢绝了这位上校客气的邀请,踏上了小路,走向桥边的小屋。
向周中杰提问很容易,他是个很警惕、反应敏捷而且思维准确的人。张雄上校把那两把剃须刀送给他让他非常感动。但他自己更喜欢安全性高一些的电动剃须刀,用不着它们。但当然了,他没有告诉上校这一点,不希望扫他的兴。所以他把这两把剃须刀送给他妹妹的丈夫了,那个人在乡下开了一家理发店。
乡下!离这不到五十公里。难道夏想的初次尝试就如此幸运吗?他正准备转身离开的时候,突然想起来问他,这两把剃须刀有没有什么特殊的记号能让人认出来。
是的,真有记号。其中的一把不小心掉到屋里的石头地板上,所以刀柄上有一道很小的划痕。如果不仔细看的话,根本就不会发现。另外一把剃须刀,据周中杰所知,是完好无损的。
夏想为这条消息表示了感谢。他回到车上,向南赶去。他一直认为这里是一个美丽的小城,而现在,灰色钢筋混凝土的房子和凹凸有致的窗户沐浴在醇美的午后阳光里,在他看来,这简直就是最美丽的一颗珠宝。
那天晚上他随便找了个宾馆住,星期天一早就去找周中杰的妹夫。他的名字叫宋晓波。那家理发店很小,在码头附近。宋晓波就住在自己店面的楼上,非常愿意向夏想提供那两把剃须刀的信息。
他在两年前得到了它们,尽管被保养得很糟糕,到他手上的时候已经磨损得很厉害了,但还是很不错的剃须刀。其中的一把还在他这里,完好地使用着。也许夏想愿意看一眼,就是这把。
夏想强压住狂跳的心脏,把剃须刀接了过来。这跟社长在海滩发现的那把正是同一批产品。他仔细地检查了这把剃须刀,但在刀柄上没有发现划痕。他几乎害怕问出这个问题,害怕会得到令人失望的回答:那另外一把呢?
“这个,”宋晓波说,“很不幸我不能拿给你看了。如果我知道你想要看的话,我肯定把它留着。我把那把剃须刀送人了,就是几个星期之前的事,送给了一个来这里找工作的理发师。我没有工作让他做,而且跟你老实说,就算有的话我也不会把工作给他。说了你会吃惊的,很多来这里找工作的人当中,其中有一半还不如我家的猫会理发。他们只是来碰碰运气看能不能捡份工作。我们一般都是给他们几个剃须刀试试手,看看能搞出什么名堂。你能从他们使用剃须刀的样子看出来,他们当中有九成这辈子都没用过剃须刀。那个人就是这样的,所以我告诉他赶快滚蛋。然后他问我可不可以送给他一把二手剃须刀,我就把那一把送给他好打发他走。他后来就跑了,再也没出现过。
“他长什么样?”
“哦,那小伙子不招人喜欢。染了棕红色的头发,行为举止温和得有点过头了。不像你这么高,如果我记得没错的话,他有一点——小毛病,要我说的话可能有些残疾。他一个肩膀好像比另外一个肩膀高那么一点点。不是很引人注意,但给我印象就是如此。没有,他没有瘸或者任何那样的残疾。活动还是很敏捷的,动作都很快。他的眼睛发白,一个小丑鬼,如果你不介意我这么说的话。手保养得很好——我注意到这个是因为,当有个人在这样的店里找工作时,他的手是你第一个会看的地方。比如说,脏指甲或者咬得参差不齐的指甲是绝对不能容忍的。让我想想,哦,还有,他的口才很好,用词很优雅,语气很从容,这也是大家能注意到的事。口音不像我们这一带的——我们的顾客有时不太友善。你要知道,我都习惯了这种顾客,所以就情不自禁地注意到他的说话方式。而且,我当时也在琢磨,这个人是从什么地方来的。”
“那个人说过他以前在哪里工作吗?”
“我记忆中没有。我的感觉是,他已经很久都没有工作了,而且不是很愿意跟我讲这些细节。他说他是自由职业者。很多人这么说,试图让你相信,他们不是无业游民。我并没有很注意那个人,不喜欢他长的样子。”
“我想他跟你说过他的名字吧。”
“好像说过,等我想想,真希望现在能想起来。小韩!那天到这里来的那个红头发的猥琐家伙叫什么名字?就是我还送了把剃须刀给他的家伙。”
小韩是一个发顶像刺猬的年轻人,他住在宋晓波的店里,正在假装看杂志,但装得很不成功。
“哦,”他说,“我不记得了,老板。是个很普通的名字。是李强吗?我觉得是李强。”
“不,不是李强,”宋晓波突然获得了启发,“是李峰,就是这个名字。你还记得不记得,我当时还说他用剃须刀的样子跟他的名字可不相配。”
“对,”小韩说,“就是李峰。他怎么了?有什么麻烦吗?”
“如果真有麻烦也是意料之中。”夏想说。
“警察?”小韩的面部表情立刻闪烁了起来。
“小韩,”宋晓波说,“夏想难道看起来像个警察吗?你真是让我吃惊。如果你不多知道点东西的话,永远都不可能在这一行出头的。”
小韩脸红了。
“我不是警察,”夏想说,“但如果这些日子警察想找李峰的话,我会觉得很正常。你们不要说任何与此事有关的事,除非你们碰巧遇到李峰,不管什么时候遇到他,你一定得让我知道。”
旗开得胜,他觉得自己这边有了进展。何常在的白色剃须刀里,肯定不可能有两把都一样被过度使用,并在刀柄处有一样的划痕。毫无疑问,他追踪的正是那把,而且如果——
好了,现在他只需要找到李峰,一个无业游民,肩膀有点小问题,这样的人应该不难找到。但总还有一些煞风景的可能性,比如李峰只是演一次理发师而已。如果这样的话,几乎可以肯定,他的名字不叫李峰。
他想了一会儿,然后拿出手机,给警察局打了一通电话。
局长接了电话。他饶有兴致地听夏想怎样追踪这把剃须刀的历史。他自己并没有观察到刀柄上的划痕,但如果夏想愿意等一等的话。……你好!夏想还在吗?……是的,夏想说得没错。真的有划痕。几乎看不出来,但真的有。这的确是很奇怪的巧合。看起来似乎真的值得去调查一番。
夏想又说了几句话。
是的,完全没问题。那里的警察应该去追踪李峰。最后的结果肯定是林克从李峰那里买到的这把剃须刀,但真奇怪,如果他想要一把剃须刀的话,为什么不在这里买呢?是大约三个星期之前,是吗?很好。他会去看看能查到什么。他还会查查林克那一段时间有没有去过那里,或者有没有人在这里看到过李峰。他很感激夏想为这件事不辞辛劳地帮忙,如果夏想想回这里的话,这里也有一些进展可能会让他感兴趣。现在已经很明确了,这就是一起自杀事件。尸体有没有找到?没有。尸体还没有回岸上呢,而且风还是把浪潮托得很高,磨刀礁林那边现在还是不能采取任何行动。
第三十章谋杀论
'奇·书·网]更新时间:201210223:33:05本章字数:3176
知秋和夏想肩并肩地坐在沙滩上,看着邪恶的平铁方向。海面吹来一股清新的、带着咸味的劲风,吹乱了知秋的黑发。天气还好,但云朵在天穹上躁怒地滚动着,阳光只是在云层撕开的一瞬间才透出来。在磨刀礁林那片礁石上,海浪被撕成暴躁的白色断片。那大约是下午三点,潮汐已经到了最低点,但就算这样,平铁还是不能完全露出水面,而且海浪不停地翻滚,在礁石的底部重重地拍打着。他们两个中间有食物,还没有打开,夏想在潮湿的沙子上画着他的计划。
“我们想要得到的是,”他说,“死亡的时间。警察已经把林克到这里的方式搞清楚了,那看起来没有怀疑的必要,真是件好事。星期四十点十五分的时候,有辆火车会在关卡停靠,好载那些去集市的人。林克就是搭乘这辆火车,在关卡下的车。我想那一定是林克,不会搞错的。他的黑色胡须和整洁的服饰那么引人注目,我想我们可以把这个当做已经证实了的事实。火车上的乘警记得他,还有三四个别的旅客。而且,根据房东提供的他离开房间的时间,也正好能赶上这趟火车。火车站卖票的人也记得他。社长,还有一张头等返程票一直没人取消,也没有人使用过。”
“一张返程票?”知秋问。
“一张返程票。社长,就知道你的反应会这样强烈,这似乎把自杀的推断给勒死了。我跟局长也这么说,你知道他是怎么回答的?他说自杀事件,特别是外国人的自杀,如果其中没有不能解释的东西,那就不叫自杀了。”
“也许是现实生活中真是这样的,”知秋若有所思地说,“一般来说,人不会一边计划着自杀,一边还买一张返程票,但现实中的人是各式各样的。也许是顺手,或者只是个爱好,或他那时还没有下定决心要自杀。”
“我本以为福尔摩斯是地球上思维最缜密的家伙,但你把他打败了。你可以排除爱好这个说法,我绝对不相信我们那位精致讲究的林克会有这样的爱好,专门乘火车去关卡,然后走上四公里半,仅仅为了去忧伤的海边哭泣。不管怎样,我们得注意,那张返程票我们需要给出合理的解释。很好,继续说吧,除了林克以外,没有别人在关卡下车,但许多人在那儿上了车,所以我们不清楚林克后来干了什么;但如果我们假设他以中等速度一小时三公里行走的话,他到达平铁的时间不会迟于十一点四十五分。”
“等一等。潮汐是什么情况?星期四什么时候潮汐在低位?”
“下午一点十五分。我已经查过了。在十一点四十五分的时候平铁的根基之上还有大约十五米的水,但礁石有三十米高,而且不靠海的的那一边是渐渐升高起来的。在十一点四十五分,或者在此之后不久,我们的朋友就可以在不弄湿鞋面的情况下走到礁石那里,并坐在上面。”
“好,我们确认他的鞋面是干的,所以这和推测很吻合。接下来呢?”
“什么?是他割了自己的喉咙还是别人干的?他什么时候死的?太遗憾了,尸体被潮汐冲下去了。即使现在尸体出现了,也不会告诉我们任何东西。当你看到尸体的时候,他还没有僵硬,你还说你不能肯定他是否已经变凉了?”
“如果,”知秋说,“当时在那个礁石上有一块冰的话,你都可以在冰上煮鸡蛋。”
“头疼,头疼。等一等。血迹,那是什么样的?你有没有注意到,血是厚的红血块,还是像胶质一样的白色血清,红色的部分在底部?”
知秋摇了摇头。
“都不是,那血是液体的。”
“是什么?”
“液体。我把手放在尸体上的时候,那血还很湿。”
“我的天哪!等等,血是在哪里?我想一定流得到处都是。”
“不是这样的。在尸体下面有一摊血——就好像他是面朝下躺着,冲着面盆割喉咙一样。血都集中在礁石上的一个洞里。”
“哦,我明白,这就对了。我想那个洞里都是潮汐留下来的海水,那种看起来像血的东西其实是血和水的混合物。我现在想——”
“但听着!别的地方也是液体。但从他的脖子向外滴呢。我把他的头扶起来的时候,血流得更多。太可怕了!”
“但是,社长。”
“怎么?你继续听!我试着把他的手套脱下来的时候,皮面不是僵硬的——手套很软很湿。他的手就放在喉咙下面。”
“老天啊!但是——”
“那是左手。他的右手从礁石的一边垂下去了,我从他身上翻过去才能够到那只手,我真的不愿意那么做,不然的话我肯定会看看那只手。我当时在想,为什么要戴手套?”
“是的,是的,我知道。但我们也知道,他的手没有任何皮肤问题。不过现在这个不要紧。要紧的是血液——你有没有意识到,如果血还是液体的话,他可能只死了几分钟?”
“哦!”知秋惊讶得说不出话来,“我真是个大傻瓜!我应该知道的啊。我还自以为我的推论做得很不错!我想,他会不会有可能是慢慢流血而死的?”
“他的喉咙都被切到颈骨了!你看,血液凝固得很快——当然在冰冷的物体上会凝固得更快。在一般情况下,血液几乎是一出现在空气中就会立刻凝固。在你那么形象地描绘的那个热礁石上,凝固时间会稍微长一些。但再长也不会长过几分钟的时间。就算是十分钟,这已经是极限了。”
“十分钟。天啊!”
“怎么了?”
“那阵把我吵醒的声音。我当时还以为是海鸥呢。那声音听起来很像人。但假设它是——”
“那肯定没错了。什么时候的事?”
“两点钟,我看过我的表。而且我想走到那块礁石边上也顶多是十分钟的时间。但——我说。”
“什么?”
“那你的谋杀论呢?它就绝对不成立了。如果林克在两点的时候被人谋杀,我十分钟之后就赶到了现场——那凶手去哪里了?”
第三十一章同谋
'奇·书·网]更新时间:201210223:33:06本章字数:2715
夏想立刻站了起来,似乎被针扎了一下。
“哦,天啊!”他叫着:“社长,是你搞错了吧。我们在这一点上可不能错啊。我已经夸下海口,说这不可能是自杀。不然我就得离开华夏,我永远都抬不起头了。我就得去瘟疫蔓延的原始森林打老虎了,临死的时候还会用我又黑又肿的嘴唇嘀咕‘谋杀’这两个字。说那血已经凝固了吧,或者说你看到了脚印,或者挥手可见的范围内有只船。说点什么吧。”
“的确有一只船,但并不在挥手可见的范围内;因为我向它挥了手。”
“感谢老天,那真有一只船!也许我可以把我这把骨头留在华夏了。我这么说是什么意思,因为你挥手了,所以那船不在挥手可见的范围内?如果凶手就在那只船上,他自然不会因为有人挥手就跑回来。我希望你可别再吓唬我,我的神经可没有以前那么耐用了。”
“我对船没什么了解,但在我看来,那只船已经开得很远了。你要知道,岸边刮着风。”
“这没有关系。只要有强劲的风,他有办法在十分钟内行驶很远。那是只什么船?”
这就不在知秋的知识范围内了。他一度觉得这应该是只渔船——不是说他可以准确区分出渔船和五米游艇,只是因为他当时在海边,自然把所有的船都当做是渔船,除非有人告诉他不是。他觉得船上有一张那种很尖的帆——或者好几张帆——他不敢肯定。不过他能确定它不是,比如,不是全副武装的大帆船,但对于大部分城市里长大的人,特别是对于侦探,其他的帆船彼此之间根本没有区别。
“别想了,”夏想说,“我们总会追踪到它的。感谢老天,所有的船总得在什么地方靠岸,而且海岸线边的人对这些船很熟悉。我只想知道,那个船大致什么样。社长,你要知道,如果船当时不可能直接开到礁石边的话,那么那个家伙一定要游泳过去,这就会耽误他不少的时间。而且他杀人的时候,必须得有一个人在船上帮他操作,除非他把船停了又重新开船。我的意思是说,你不能像开摩托车一样,把帆船停下来然后跑开,让它满帆地待在那儿。为什么这个凶手不能有个同谋呢?同谋这种事以前经常发生。社长,我们最好假设那只小船上至少有两个人,而且空船的时候不怎么吃水。然后他们把船开得很近,其中一个人顺着风操纵它逗留在附近,另外一个人或是蹚水或是游泳去把人杀了,然后又回来。这样,他们就能丝毫不浪费时间,扬帆而去。你看,他们必须得杀人,然后回到船上,在你被叫声惊醒和来到礁石这十分钟内,跑到你当时看到小船的那个位置。这样,他们就不可能有很足够的时间能把船拽到沙滩上,把事办完,再把船拽回去,接着扬帆跑那么远。所以,我觉得他有个帮手。”
“但你有没有想过这里是磨刀礁林,”知秋表达了不同意见,“我想,在这一带想把船开得离岸很近肯定是困难的。”
“该死的!的确,那他们一定是技术很好的船夫。或者他们离岸的距离比较远。不过这样的话,就意味着他们有更长的距离需要蹚水或者游泳。该死的!真希望我们计算出的时间能充沛些。”
“你不认为——”知秋说。有一个让他很不愉快的念头突然冒了出来,“你不觉得凶手有可能就在那儿,一直在礁石附近,潜在水面下游泳或者别的什么?”
“他必须得浮上来呼吸啊。”
“是的,但我可能没有注意到他。我根本就没花什么时间注意海面。他应该能听到我过来了,有可能在礁石下面蹲了下来,直到我下去找剃须刀。在我转身的时候,他可能潜在水下游走了。我不知道这有没有可能,也希望是不可能的,不然一想到他始终在那里观察着我,我会很气愤的。”
“这个想法很可怕,”夏想说,“我却更希望他当时真在那儿。你在那里翻来翻去又照相又折腾的,肯定让他受惊不小。我在想,平铁那里有没有任何裂缝之类的,让他有可能藏身。该死的礁石!它怎么就是不完全露出水面,让我们检查检查?我说,我打算过去看个究竟。把你的眼神转向海那边吧,我得换上游泳衣。我要过去查个清楚。”
对知秋这种多动性格的人来说,如果完全不参与这个过程实在太不合适了。他不仅仅移开了他的眼神,也移开了整个人,跑向一个礁石的隐蔽处。他出来的时候已经身着泳衣了,正好赶上夏想在沙滩上跑。
夏想划了几下水来给自己打气,然后把头冒出水面,评价说这水可真是冷得刺骨——不过如果社长下来的话他会很高兴的。
知秋下了水,也觉得水很冷,而且风更冰冷。在这一点上达成一致后,他们游到了平铁那边,在平铁的周围仔细地感觉了一下。夏想在礁石朝向那面的水下查看着什么,然后浮出水面,大声囔囔着,问知秋找剃须刀的时候是在礁石的这一边还是另外一边。
“另外一边,”知秋说;“当时就像这样,我跟尸体都在礁石的顶部,像这样。”他连走带爬,赶到礁石的顶部,在寒风中抖抖颤颤地站着,“我就像这样环顾了一下两边。”
“你有没有冲这个地方向下看?”夏想问,他浮出来的那个脑袋滑溜溜的,像是从水面冒出来的海豹。
“没有,我想没有。我在尸体边手忙脚乱了一会儿,然后从这里下来了。我在这里坐在什么东西上面,把鞋子和袜子脱掉,然后把我的东西放好。接着我到这个方向来了,在礁石下面摸索。那个时候水大概有二十公分深,我想现在大概有十公分吧。”
“你能不能——”夏想说。这时一个浪头突然打过来,盖住了他的头,让他消失不见了。知秋笑了。
第三十二章凶手
'奇·书·网]更新时间:201210223:33:06本章字数:3470
“你能看见我吗?”夏想继续说,从鼻孔里把水吹了出来。
“我看不见,但能听得见。真是好玩。”
“好了,你的幽默感就暂时忍一忍吧。你看不见我?”
“看不见。礁石上有一块凸起来的地方。不过,你现在在哪里啊?”
“在一个小藏身处里站着,这大概有个棺材那么大。一米八左右高,顶部和整个空间都被紧紧地挤向一边,如果你不是那种粗大的人,就过来自己试试。”
“真是个可爱的小空间。”知秋说。他爬了过来,取代了夏想,自己站在那个藏身处里。“无论从哪一边看都能遮挡得完美无缺,除非从海面上看过来。就算是在低潮的时候也不会被发现,除非有人碰巧走过,正好站在这出口的对面。我肯定没有那么做。太可怕了!那个人一定一直藏身在这里。”
“是的,我想这比那个船的想法更合理一些。”
“李峰!”知秋说。
“真高兴你会这么想。”
“我不是那个意思——而且这个想法原本就是我提出来的。我是指李峰,那个得到剃须刀的男人——比你矮是吧?”
“的确。随你怎么说,我希望我们能找到李峰。我在想——哦,我说!我发现了个东西!”
“哦,什么?”
“是一个吊环——你可以把船拴在上面的那种东西,是装在礁石上的。它在水下面,我看不清楚,但大概离地面有十公分远,而且摸起来很光滑,很新,没有被侵蚀。我在想,这是不是可以辅助我们那个关于船的说法?”
“好吧。”知秋看了一眼寂寞的大海和空荡荡的沙滩,“一个人喜欢把船拴在这里似乎也不太可能。”
“的确。但如果是凶手的话,既然那里有——”
“我们已经认定有凶手了,是不是?”
“是的,把吊环放在这里是有目的的。或者是拴他的船,或者是——”
“或者他没有拴。”
“我还是打算说,或者有别的什么目的,但我真不知道还会有什么别的用途。”
“这可真是太有用了。我说,我越来越冷了。让我们游会儿泳,然后把衣服穿上再讨论。”
不知是游泳还是随后的沙滩奔跑刺激了知秋的大脑,但当他们再次坐到午餐旁边的时候,他的脑子里充满了想法。
“你看!如果你是个凶手,你看见了一个碍手碍脚的人在尸体周围翻来翻去,然后又去寻求帮助,这时你会怎么做?”
“拔腿就向相反的方向跑。”
“我怀疑。你真的会吗?难道你不愿意跟踪他?或者干脆把他给弄死?你要知道,这对于李峰来说简直易如反掌——如果我们现在决定就这样称呼他的话——那个时候在那里随便就能把我杀了。”
“但为什么他要这么做呢?当然不会了。他尽力要把谋杀装扮得像自杀。事实上,你对他来说是个很有价值的证人。你看见了尸体,可以证明那里真的有一具尸体,不然的话后来尸体会被冲走的。而且你可以证明现场真的有凶器,所以就更像是起自杀事件。你还可以证明现场没有脚印——又是证明自杀的有利证据。”
“你说得对,他会的。我们得假设他希望有人发现尸体。有很多原因会让他希望尸体被发现。”
“其实,这也有可能是凶手希望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他死了的原因。”
“那么,你觉得等我离开之后,凶手就马不停蹄地跑到其他地方去了?他不可能走另外一条路,除非他故意跟在我的后面。你觉得他会这样做吗?他有可能跟在我的后面看着我到底要干些什么?”
“有可能,你不能排除这点。特别是你很快就离开了主路,去找那个农场。”
“假设他在那里跟我走散了,在去村庄的路上走到了我的前面。有没有可能查出,比如说,他是否过了关卡?或者——我说!假设他一直顺着主路走,然后又转头回来,假设他是从村庄方向来的。”
“那你就会遇到他了。”
“这个,我想我真遇到他了。”
“但是……哦!老天啊,是的。那个从大城市来的男人,叫什么来着?天啊!”
“叶凡。是的。我就是在想,那叶凡怎么看起来那么笨。他也是个不讨人喜欢的家伙,很矮,染黄的头发。”
“他是个近视眼,你不是说过,还戴眼镜。吴晓波没有说李峰戴眼镜。”
“这也许是个伪装,也许只是平光镜。而且,你要知道,当我们到那个乡村小店的时候,叶凡就消失了,我觉得这真的很奇怪。他开始那么乐意跟我在一起,但后来,一旦我能接触到人群,他就消失了。如果那就是李峰的话,他也许只是想在我身边打转,打探打探我准备跟警察说些什么,然后在警察问话之前跑掉。我的老天啊!我竟然肩并肩地跟一个杀人犯走了一公里半!”
“有趣,”夏想说,“非常有趣!我们现在得仔细查查这个叶凡先生。(这个名字是真名吗?看起来似乎有点太真实了。)你知道他去哪里了吗?”
“不知道。”
“他在村里租了一辆车,开去了火车站。他们猜他应该是搭乘火车去什么地方了,但那一天火车站里满是徒步者,所以他们还没有更进一步追踪到他。他们会继续追查的。这件事现在看起来似乎太有条理了。让我们看看——首先,林克在十点十五分的时候到达关卡,然后走路或者用别的方式去了平铁。为什么呢?”
“假设是去赴叶凡的约。林克不是那种会为了坐在礁石上享受美景而在乡下走路很久的人。”
“的确,他去赴叶凡两点钟的约。”
“肯定比这个早一点,不然为什么要在十点十五分到达关卡呢?”
“这很简单。上午停在关卡的火车只有十点十五分的那一班。”
“那为什么不开车呢?”
“是啊,为什么呢?我猜那是因为他自己没有车,也不想让任何人知道他要去哪里。”
第三十三章李峰就是叶凡
'奇·书·网]更新时间:201210223:33:07本章字数:3021
“那他为什么不租一辆车,自己开呢?”
“不会开车,或者他在这里信用度不够高。或者……不会的!”
“什么?”
“我准备说,因为他就没打算回来。但这不符合事实,因为他买了返程票。除非他是漫不经心才买的返程票,不然的话就的确打算要回来。或者,也许他当时不是很肯定。也许只是买一张返程票以防万一,只是钱的区别而已。但他不可能租一辆车,然后把车丢在那儿。”
“如果他对别人的财物不是很上心的话,他当然可以丢掉,但我又想出了一个原因。如果他开车,就必须把车放在海崖顶上,每个人都能看见。也许他不希望别人注意到自己去了平铁那里。”
“这不可能。从海崖上来看,两个人站在平铁上谈话,已经很引人注意了,不管有没有车在那里。”
“是的,但除非你从海崖上下来,走近一点,不然就不会知道他们是谁;相反的,你总是可以查找车牌号码来求证。”
“这倒是个事实——但在我看来是个很牵强的解释。不过,就假设它是对的。因为某些原因,林克觉得如果他搭乘火车的话,比较不引人注意。这样的话,我猜他是顺着路走过去的——他不会搭任何人的顺风车。”
“肯定不会。不过他究竟为什么要选那个光秃秃的地方来见面呢——”
“你觉得他们应该在石头后面,树下面或者没用的工棚或采石场里说话吗?”
“那不是更正常一点吗?”
“不,如果你想被人偷听的话。如果你需要谈论秘密,就一定要避开那些枯燥的橡树、私家篱笆或者花园里的老度假屋——诸如此类能蹑手蹑脚爬进来侧着耳朵偷听的地方。你要选择一个开放场地的中央,或者湖心,或者像平铁那样的礁石,在这种地方,如果有人过来的话你半个小时之前就能看到。这让我想起了一本书——”
“别提书了!我明白你的意思。那么,在某个时间,李峰过来赴约。怎么来的?什么时候?”
“从任何一个地方,顺着水边走过来。时间的话,我只能说那是当社长,打呼噜的时候;而且我倾向于他是村庄那个方向过来的,不然的话他就会看到你了。他要是知道附近有人躺在那儿,就不可能冒险杀人了。”
“我觉得他真是很粗心,怎么就没有在石头周围四处看看,以防万一呢?”
“是啊;但他没这么干。他杀人的时间已经定在两点钟了。那么他到达平铁的时间一定在一点半到两点之间——或者是一点到两点之间——因为,如果你在那个舒服的小角落吃午饭或者读书的话,可能看不见也听不到他的到来。但不可能比一点还早,因为你那个时候环顾了一下沙滩,并肯定从海崖的方向连一个人影都没有看到。”
“非常正确。”
“好,他杀了人。当可怜的林克看到剃须刀的时候,他叫了一声,然后你醒了。你叫了吗,或者干了什么?”
“没有。”
“没有唱歌?”
“没有。”
“没有边走边咯咯笑?”
“没有。至少,我是几分钟之后才走的,也没有搞出很大的声音。”
“我在想,为什么那凶手没有立刻离开现场回去呢。如果他这样做的话,你就会看见他了。让我想想。哈!我忘记了文件!他必须得到文件!”
“什么文件?”
“这个,我也不能肯定就是文件,可能是贵重物品或者别的什么。他肯定是想在尸体上拿到什么东西。就在他冲着受害者弯腰的时候,听见了你在鹅卵石上跑跳的声音;水可以把声音传得很远。有麻烦的坏人暂时停了下来,然后声音越来越近了,他赶快跑到平铁靠海的那一面,在那里躲了起来。”
“穿着全部衣服?”
“我都忘记这一点了。等他出来的时候就会看起来很湿,是不是?不,没穿衣服。他把衣服丢在他开始沿水走的那个地方。他也许穿了游泳衣,这样如果有任何人看见他,他就是一个很普通的冲浪日光浴者。”
“他有没有把剃?( 都市极品侦探 http://www.xlawen.org/kan/1098/ )
“是青春痘。”知秋说。
“对,对不起,就是青春痘。你要知道,一个长满青春痘的舞男,这也是从来没听说过的。‘好吧,’经理说,‘你就留着胡子在这待一段时间吧,等到我们找到合适的人再说。但如果你想要留下来,就得把胡子去掉。’林克就这样进来了,陪人跳舞,女人们都心花怒放。那胡须是那么与众不同,那么浪漫,那么不寻常。她们甚至从很远的地方专门乘飞机来和大胡子跳舞。经理说:‘胡子很好,是我错了。你要留在这里,胡子也留着。我的老天!这些女人下一步会想要什么?也许是长胡子?朱志伟,’他跟我说,‘你把胡子留得长长的,也许你会更受欢迎。’但我,不可能!老天给我的胡子根本就长不到那么长。”
“林克有没有剃须刀呢?”
“我怎么会知道?既然他知道刮胡子会长青春痘,那他一定试过,对不对?但有没有剃须刀,我不知道。你知道吗,谢婷婷?”
“我?怎么会问我呢。林克又不是我的意中人。但我会去问郭佳颖。她应该知道。”
“他的小情人。”朱志伟解释道,“是啊,去问她,谢婷婷。搞清楚这件事显然很重要,我从来都没想到这一点。”
“你已经告诉了我很多有意思的事情,”知秋说,“你真是帮了我一个大忙。如果你愿意再帮我一个忙的话,别向任何人提起我问你的这些问题就太感谢了。因为那些报纸记者——”
“哦!”朱志伟说,“听着,侦探,你不要以为我们是买来卖去的玩偶,就没有眼睛耳朵了。我们知道怎样小心行事。你要知道,如果我们连这都不会,早就不可能保住饭碗了。我们告诉你我们所知道的,侦探来调查,我们什么都不会告诉别人的。这是我们应该做的,我们理解。”
“说得对,”王静说,“我们不会乱说的。这也没有什么好告诉别人的。当然,警察们会来问我们问题,但他们从来不相信任何人说的话。我想,他们肯定都会觉得这件事和郭佳颖有关。这些警察总是断定,如果哪个小伙子出事了,这案子归根结底一定跟个姑娘有关。”
“但这,”朱志伟说,“是对姑娘们的赞美啊。”
爱情对男人而言,只是生活的一部份。
但对女人而言,却是一生的全部。
初吻并不能当作永久相爱的保障,但它却是盖在生命史上的一个永久记忆印章。
恋爱是艰苦的,不能期待它像美梦一样出来。
欢乐的回忆已不再是欢乐,而哀愁的回忆却还是哀愁。
爱情可以而且应该永远和婚姻共存。
比一切更甜蜜的,是初次的热烈爱情——它是唯一独尊的。
女人有一句赞美她的话便可以活下去。
女人是男人的伟大创造者。
心儿累了,要舒缓,爱情也需要歇息。
第二十九章无业游民
'奇·书·网]更新时间:201210223:33:05本章字数:5441
夏想刚刚用完早餐,阳光充沛,心情愉快,他顺着广场平整的草坪宁静地散步,偶尔停下来呼吸那深红色玫瑰的气息,或是感叹那年代久远、一望无际的紫藤,跟随着灰墙上紫藤带着花边的卷须前行。他和张雄上校约好在十一点会面。那个时候,他们两个人的早餐已经消化了,正是一个适合培养友好气氛的时机。他内心有一种愉悦的肯定,感觉自己在追踪是一个棘手却有吸引力的问题,而调查则会在友好怡人的情况下开展。生活真美好。
十一点十分,生活感觉有那么一点点不完美。张雄上校看起来总是怒气冲冲的样子。在他看来,因为一个人的私人物品去调查他的理发师,这是很不礼貌的行为。而且他还有可能和一个巴掌大的海边小镇的一个该死的俄罗斯人的死有关联,这种隐晦的可能性让他很愤怒。夏想应该对此感到羞辱,哼!他干涉警察正常办案,该死!如果那些该死的警察不知道他们要干什么,那我们交那些税有什么用,告诉我啊!
夏想为自己让张雄上校心烦而道歉,但反驳说一个人总要坚持某种嗜好。
上校就这样突然打开了话匣,渐渐地,他跟他的访客一起穿过小花园的小径。
“夏想,”张雄上校说,“只要力所能及,我很乐意去帮你。你不是那么着急吧?留下吃午饭,我们可以再午饭之后慢慢说。勤务员!”那吼声如此洪亮。
一个中年男人从后门钻出来,沿着小径匆忙地走向他们。
“夏想在这里吃午饭!”上校大声吼一句,“拿出一瓶茅台来。小心点!”
把上校的脑筋从别的话题转移到剃须刀上真是非常困难。不过一旦夏想成功俘获了张雄上校的思路,上校便能证明自己是一个很好又很可信的证人。
他清楚地记得那两把剃须刀。这两把剃须刀给他带来了太多麻烦。哼!剃须刀已经不是他年轻时候的那种剃须刀了。现在什么东西都不能和以前比,该死的!钢铁根本就不起什么作用。到底那些外国人用他们的批量生产造了什么孽,我们的工业现在就是垃圾。
在十五分钟之后,张雄上校又提起了那两把剃须刀。
“哈,是的,”上校一边说,一边用夸张的手势抚摸着自己那一大把胡子,“哈,是的!那两把剃须刀!现在告诉我,你到底想知道什么?”
“上校,这两把剃须刀还在你这里吗?”
“不在了,夏想,我没有。我把它们给甩了,它们真是没什么用。我跟何常在说过,我真惊讶他居然卖这种次货。每两个星期就得送去重新打磨一次,所有的剃须刀都是这么劣质。”
夏想问,你是怎么处理那两把剃须刀的。
“把它们给一个为部队养花的人了,”上校说,“很好的一个人。一个星期过来工作两次。他有自己的工作,是个转业的战士,有一条腿是假肢。他帮部队养花。人挺好,姓周,名中杰。”
“那是什么时候的事,上校?”
“什么?哦!你问我,我什么时候给他的?让我想想,让我想想……”
夏想又提醒上校,他们谈的是剃须刀。
在进一步的回忆下,上校的时间段又缩窄到了几年前。他对此很肯定,因为那时候花生病,给周中杰带来了不少麻烦。部队给了一些钱,张雄顺手又附加了两把剃须刀,那时他刚刚给自己买了两把新的。
夏想谢过上校,问他是否可以和周中杰谈一谈。
当然没问题。那天不是周中杰工作的日子,但他在桥附近的小屋住。夏想可以过去看他,只要向他提上校的名字就可以了。需要上校跟夏想一起走过去吗?
夏想非常感谢,但请上校不用再麻烦了。(他感觉,如果张雄上校不在场的话,周中杰可能交流得更自如些。)在一番交谈之后,他最终成功谢绝了这位上校客气的邀请,踏上了小路,走向桥边的小屋。
向周中杰提问很容易,他是个很警惕、反应敏捷而且思维准确的人。张雄上校把那两把剃须刀送给他让他非常感动。但他自己更喜欢安全性高一些的电动剃须刀,用不着它们。但当然了,他没有告诉上校这一点,不希望扫他的兴。所以他把这两把剃须刀送给他妹妹的丈夫了,那个人在乡下开了一家理发店。
乡下!离这不到五十公里。难道夏想的初次尝试就如此幸运吗?他正准备转身离开的时候,突然想起来问他,这两把剃须刀有没有什么特殊的记号能让人认出来。
是的,真有记号。其中的一把不小心掉到屋里的石头地板上,所以刀柄上有一道很小的划痕。如果不仔细看的话,根本就不会发现。另外一把剃须刀,据周中杰所知,是完好无损的。
夏想为这条消息表示了感谢。他回到车上,向南赶去。他一直认为这里是一个美丽的小城,而现在,灰色钢筋混凝土的房子和凹凸有致的窗户沐浴在醇美的午后阳光里,在他看来,这简直就是最美丽的一颗珠宝。
那天晚上他随便找了个宾馆住,星期天一早就去找周中杰的妹夫。他的名字叫宋晓波。那家理发店很小,在码头附近。宋晓波就住在自己店面的楼上,非常愿意向夏想提供那两把剃须刀的信息。
他在两年前得到了它们,尽管被保养得很糟糕,到他手上的时候已经磨损得很厉害了,但还是很不错的剃须刀。其中的一把还在他这里,完好地使用着。也许夏想愿意看一眼,就是这把。
夏想强压住狂跳的心脏,把剃须刀接了过来。这跟社长在海滩发现的那把正是同一批产品。他仔细地检查了这把剃须刀,但在刀柄上没有发现划痕。他几乎害怕问出这个问题,害怕会得到令人失望的回答:那另外一把呢?
“这个,”宋晓波说,“很不幸我不能拿给你看了。如果我知道你想要看的话,我肯定把它留着。我把那把剃须刀送人了,就是几个星期之前的事,送给了一个来这里找工作的理发师。我没有工作让他做,而且跟你老实说,就算有的话我也不会把工作给他。说了你会吃惊的,很多来这里找工作的人当中,其中有一半还不如我家的猫会理发。他们只是来碰碰运气看能不能捡份工作。我们一般都是给他们几个剃须刀试试手,看看能搞出什么名堂。你能从他们使用剃须刀的样子看出来,他们当中有九成这辈子都没用过剃须刀。那个人就是这样的,所以我告诉他赶快滚蛋。然后他问我可不可以送给他一把二手剃须刀,我就把那一把送给他好打发他走。他后来就跑了,再也没出现过。
“他长什么样?”
“哦,那小伙子不招人喜欢。染了棕红色的头发,行为举止温和得有点过头了。不像你这么高,如果我记得没错的话,他有一点——小毛病,要我说的话可能有些残疾。他一个肩膀好像比另外一个肩膀高那么一点点。不是很引人注意,但给我印象就是如此。没有,他没有瘸或者任何那样的残疾。活动还是很敏捷的,动作都很快。他的眼睛发白,一个小丑鬼,如果你不介意我这么说的话。手保养得很好——我注意到这个是因为,当有个人在这样的店里找工作时,他的手是你第一个会看的地方。比如说,脏指甲或者咬得参差不齐的指甲是绝对不能容忍的。让我想想,哦,还有,他的口才很好,用词很优雅,语气很从容,这也是大家能注意到的事。口音不像我们这一带的——我们的顾客有时不太友善。你要知道,我都习惯了这种顾客,所以就情不自禁地注意到他的说话方式。而且,我当时也在琢磨,这个人是从什么地方来的。”
“那个人说过他以前在哪里工作吗?”
“我记忆中没有。我的感觉是,他已经很久都没有工作了,而且不是很愿意跟我讲这些细节。他说他是自由职业者。很多人这么说,试图让你相信,他们不是无业游民。我并没有很注意那个人,不喜欢他长的样子。”
“我想他跟你说过他的名字吧。”
“好像说过,等我想想,真希望现在能想起来。小韩!那天到这里来的那个红头发的猥琐家伙叫什么名字?就是我还送了把剃须刀给他的家伙。”
小韩是一个发顶像刺猬的年轻人,他住在宋晓波的店里,正在假装看杂志,但装得很不成功。
“哦,”他说,“我不记得了,老板。是个很普通的名字。是李强吗?我觉得是李强。”
“不,不是李强,”宋晓波突然获得了启发,“是李峰,就是这个名字。你还记得不记得,我当时还说他用剃须刀的样子跟他的名字可不相配。”
“对,”小韩说,“就是李峰。他怎么了?有什么麻烦吗?”
“如果真有麻烦也是意料之中。”夏想说。
“警察?”小韩的面部表情立刻闪烁了起来。
“小韩,”宋晓波说,“夏想难道看起来像个警察吗?你真是让我吃惊。如果你不多知道点东西的话,永远都不可能在这一行出头的。”
小韩脸红了。
“我不是警察,”夏想说,“但如果这些日子警察想找李峰的话,我会觉得很正常。你们不要说任何与此事有关的事,除非你们碰巧遇到李峰,不管什么时候遇到他,你一定得让我知道。”
旗开得胜,他觉得自己这边有了进展。何常在的白色剃须刀里,肯定不可能有两把都一样被过度使用,并在刀柄处有一样的划痕。毫无疑问,他追踪的正是那把,而且如果——
好了,现在他只需要找到李峰,一个无业游民,肩膀有点小问题,这样的人应该不难找到。但总还有一些煞风景的可能性,比如李峰只是演一次理发师而已。如果这样的话,几乎可以肯定,他的名字不叫李峰。
他想了一会儿,然后拿出手机,给警察局打了一通电话。
局长接了电话。他饶有兴致地听夏想怎样追踪这把剃须刀的历史。他自己并没有观察到刀柄上的划痕,但如果夏想愿意等一等的话。……你好!夏想还在吗?……是的,夏想说得没错。真的有划痕。几乎看不出来,但真的有。这的确是很奇怪的巧合。看起来似乎真的值得去调查一番。
夏想又说了几句话。
是的,完全没问题。那里的警察应该去追踪李峰。最后的结果肯定是林克从李峰那里买到的这把剃须刀,但真奇怪,如果他想要一把剃须刀的话,为什么不在这里买呢?是大约三个星期之前,是吗?很好。他会去看看能查到什么。他还会查查林克那一段时间有没有去过那里,或者有没有人在这里看到过李峰。他很感激夏想为这件事不辞辛劳地帮忙,如果夏想想回这里的话,这里也有一些进展可能会让他感兴趣。现在已经很明确了,这就是一起自杀事件。尸体有没有找到?没有。尸体还没有回岸上呢,而且风还是把浪潮托得很高,磨刀礁林那边现在还是不能采取任何行动。
第三十章谋杀论
'奇·书·网]更新时间:201210223:33:05本章字数:3176
知秋和夏想肩并肩地坐在沙滩上,看着邪恶的平铁方向。海面吹来一股清新的、带着咸味的劲风,吹乱了知秋的黑发。天气还好,但云朵在天穹上躁怒地滚动着,阳光只是在云层撕开的一瞬间才透出来。在磨刀礁林那片礁石上,海浪被撕成暴躁的白色断片。那大约是下午三点,潮汐已经到了最低点,但就算这样,平铁还是不能完全露出水面,而且海浪不停地翻滚,在礁石的底部重重地拍打着。他们两个中间有食物,还没有打开,夏想在潮湿的沙子上画着他的计划。
“我们想要得到的是,”他说,“死亡的时间。警察已经把林克到这里的方式搞清楚了,那看起来没有怀疑的必要,真是件好事。星期四十点十五分的时候,有辆火车会在关卡停靠,好载那些去集市的人。林克就是搭乘这辆火车,在关卡下的车。我想那一定是林克,不会搞错的。他的黑色胡须和整洁的服饰那么引人注目,我想我们可以把这个当做已经证实了的事实。火车上的乘警记得他,还有三四个别的旅客。而且,根据房东提供的他离开房间的时间,也正好能赶上这趟火车。火车站卖票的人也记得他。社长,还有一张头等返程票一直没人取消,也没有人使用过。”
“一张返程票?”知秋问。
“一张返程票。社长,就知道你的反应会这样强烈,这似乎把自杀的推断给勒死了。我跟局长也这么说,你知道他是怎么回答的?他说自杀事件,特别是外国人的自杀,如果其中没有不能解释的东西,那就不叫自杀了。”
“也许是现实生活中真是这样的,”知秋若有所思地说,“一般来说,人不会一边计划着自杀,一边还买一张返程票,但现实中的人是各式各样的。也许是顺手,或者只是个爱好,或他那时还没有下定决心要自杀。”
“我本以为福尔摩斯是地球上思维最缜密的家伙,但你把他打败了。你可以排除爱好这个说法,我绝对不相信我们那位精致讲究的林克会有这样的爱好,专门乘火车去关卡,然后走上四公里半,仅仅为了去忧伤的海边哭泣。不管怎样,我们得注意,那张返程票我们需要给出合理的解释。很好,继续说吧,除了林克以外,没有别人在关卡下车,但许多人在那儿上了车,所以我们不清楚林克后来干了什么;但如果我们假设他以中等速度一小时三公里行走的话,他到达平铁的时间不会迟于十一点四十五分。”
“等一等。潮汐是什么情况?星期四什么时候潮汐在低位?”
“下午一点十五分。我已经查过了。在十一点四十五分的时候平铁的根基之上还有大约十五米的水,但礁石有三十米高,而且不靠海的的那一边是渐渐升高起来的。在十一点四十五分,或者在此之后不久,我们的朋友就可以在不弄湿鞋面的情况下走到礁石那里,并坐在上面。”
“好,我们确认他的鞋面是干的,所以这和推测很吻合。接下来呢?”
“什么?是他割了自己的喉咙还是别人干的?他什么时候死的?太遗憾了,尸体被潮汐冲下去了。即使现在尸体出现了,也不会告诉我们任何东西。当你看到尸体的时候,他还没有僵硬,你还说你不能肯定他是否已经变凉了?”
“如果,”知秋说,“当时在那个礁石上有一块冰的话,你都可以在冰上煮鸡蛋。”
“头疼,头疼。等一等。血迹,那是什么样的?你有没有注意到,血是厚的红血块,还是像胶质一样的白色血清,红色的部分在底部?”
知秋摇了摇头。
“都不是,那血是液体的。”
“是什么?”
“液体。我把手放在尸体上的时候,那血还很湿。”
“我的天哪!等等,血是在哪里?我想一定流得到处都是。”
“不是这样的。在尸体下面有一摊血——就好像他是面朝下躺着,冲着面盆割喉咙一样。血都集中在礁石上的一个洞里。”
“哦,我明白,这就对了。我想那个洞里都是潮汐留下来的海水,那种看起来像血的东西其实是血和水的混合物。我现在想——”
“但听着!别的地方也是液体。但从他的脖子向外滴呢。我把他的头扶起来的时候,血流得更多。太可怕了!”
“但是,社长。”
“怎么?你继续听!我试着把他的手套脱下来的时候,皮面不是僵硬的——手套很软很湿。他的手就放在喉咙下面。”
“老天啊!但是——”
“那是左手。他的右手从礁石的一边垂下去了,我从他身上翻过去才能够到那只手,我真的不愿意那么做,不然的话我肯定会看看那只手。我当时在想,为什么要戴手套?”
“是的,是的,我知道。但我们也知道,他的手没有任何皮肤问题。不过现在这个不要紧。要紧的是血液——你有没有意识到,如果血还是液体的话,他可能只死了几分钟?”
“哦!”知秋惊讶得说不出话来,“我真是个大傻瓜!我应该知道的啊。我还自以为我的推论做得很不错!我想,他会不会有可能是慢慢流血而死的?”
“他的喉咙都被切到颈骨了!你看,血液凝固得很快——当然在冰冷的物体上会凝固得更快。在一般情况下,血液几乎是一出现在空气中就会立刻凝固。在你那么形象地描绘的那个热礁石上,凝固时间会稍微长一些。但再长也不会长过几分钟的时间。就算是十分钟,这已经是极限了。”
“十分钟。天啊!”
“怎么了?”
“那阵把我吵醒的声音。我当时还以为是海鸥呢。那声音听起来很像人。但假设它是——”
“那肯定没错了。什么时候的事?”
“两点钟,我看过我的表。而且我想走到那块礁石边上也顶多是十分钟的时间。但——我说。”
“什么?”
“那你的谋杀论呢?它就绝对不成立了。如果林克在两点的时候被人谋杀,我十分钟之后就赶到了现场——那凶手去哪里了?”
第三十一章同谋
'奇·书·网]更新时间:201210223:33:06本章字数:2715
夏想立刻站了起来,似乎被针扎了一下。
“哦,天啊!”他叫着:“社长,是你搞错了吧。我们在这一点上可不能错啊。我已经夸下海口,说这不可能是自杀。不然我就得离开华夏,我永远都抬不起头了。我就得去瘟疫蔓延的原始森林打老虎了,临死的时候还会用我又黑又肿的嘴唇嘀咕‘谋杀’这两个字。说那血已经凝固了吧,或者说你看到了脚印,或者挥手可见的范围内有只船。说点什么吧。”
“的确有一只船,但并不在挥手可见的范围内;因为我向它挥了手。”
“感谢老天,那真有一只船!也许我可以把我这把骨头留在华夏了。我这么说是什么意思,因为你挥手了,所以那船不在挥手可见的范围内?如果凶手就在那只船上,他自然不会因为有人挥手就跑回来。我希望你可别再吓唬我,我的神经可没有以前那么耐用了。”
“我对船没什么了解,但在我看来,那只船已经开得很远了。你要知道,岸边刮着风。”
“这没有关系。只要有强劲的风,他有办法在十分钟内行驶很远。那是只什么船?”
这就不在知秋的知识范围内了。他一度觉得这应该是只渔船——不是说他可以准确区分出渔船和五米游艇,只是因为他当时在海边,自然把所有的船都当做是渔船,除非有人告诉他不是。他觉得船上有一张那种很尖的帆——或者好几张帆——他不敢肯定。不过他能确定它不是,比如,不是全副武装的大帆船,但对于大部分城市里长大的人,特别是对于侦探,其他的帆船彼此之间根本没有区别。
“别想了,”夏想说,“我们总会追踪到它的。感谢老天,所有的船总得在什么地方靠岸,而且海岸线边的人对这些船很熟悉。我只想知道,那个船大致什么样。社长,你要知道,如果船当时不可能直接开到礁石边的话,那么那个家伙一定要游泳过去,这就会耽误他不少的时间。而且他杀人的时候,必须得有一个人在船上帮他操作,除非他把船停了又重新开船。我的意思是说,你不能像开摩托车一样,把帆船停下来然后跑开,让它满帆地待在那儿。为什么这个凶手不能有个同谋呢?同谋这种事以前经常发生。社长,我们最好假设那只小船上至少有两个人,而且空船的时候不怎么吃水。然后他们把船开得很近,其中一个人顺着风操纵它逗留在附近,另外一个人或是蹚水或是游泳去把人杀了,然后又回来。这样,他们就能丝毫不浪费时间,扬帆而去。你看,他们必须得杀人,然后回到船上,在你被叫声惊醒和来到礁石这十分钟内,跑到你当时看到小船的那个位置。这样,他们就不可能有很足够的时间能把船拽到沙滩上,把事办完,再把船拽回去,接着扬帆跑那么远。所以,我觉得他有个帮手。”
“但你有没有想过这里是磨刀礁林,”知秋表达了不同意见,“我想,在这一带想把船开得离岸很近肯定是困难的。”
“该死的!的确,那他们一定是技术很好的船夫。或者他们离岸的距离比较远。不过这样的话,就意味着他们有更长的距离需要蹚水或者游泳。该死的!真希望我们计算出的时间能充沛些。”
“你不认为——”知秋说。有一个让他很不愉快的念头突然冒了出来,“你不觉得凶手有可能就在那儿,一直在礁石附近,潜在水面下游泳或者别的什么?”
“他必须得浮上来呼吸啊。”
“是的,但我可能没有注意到他。我根本就没花什么时间注意海面。他应该能听到我过来了,有可能在礁石下面蹲了下来,直到我下去找剃须刀。在我转身的时候,他可能潜在水下游走了。我不知道这有没有可能,也希望是不可能的,不然一想到他始终在那里观察着我,我会很气愤的。”
“这个想法很可怕,”夏想说,“我却更希望他当时真在那儿。你在那里翻来翻去又照相又折腾的,肯定让他受惊不小。我在想,平铁那里有没有任何裂缝之类的,让他有可能藏身。该死的礁石!它怎么就是不完全露出水面,让我们检查检查?我说,我打算过去看个究竟。把你的眼神转向海那边吧,我得换上游泳衣。我要过去查个清楚。”
对知秋这种多动性格的人来说,如果完全不参与这个过程实在太不合适了。他不仅仅移开了他的眼神,也移开了整个人,跑向一个礁石的隐蔽处。他出来的时候已经身着泳衣了,正好赶上夏想在沙滩上跑。
夏想划了几下水来给自己打气,然后把头冒出水面,评价说这水可真是冷得刺骨——不过如果社长下来的话他会很高兴的。
知秋下了水,也觉得水很冷,而且风更冰冷。在这一点上达成一致后,他们游到了平铁那边,在平铁的周围仔细地感觉了一下。夏想在礁石朝向那面的水下查看着什么,然后浮出水面,大声囔囔着,问知秋找剃须刀的时候是在礁石的这一边还是另外一边。
“另外一边,”知秋说;“当时就像这样,我跟尸体都在礁石的顶部,像这样。”他连走带爬,赶到礁石的顶部,在寒风中抖抖颤颤地站着,“我就像这样环顾了一下两边。”
“你有没有冲这个地方向下看?”夏想问,他浮出来的那个脑袋滑溜溜的,像是从水面冒出来的海豹。
“没有,我想没有。我在尸体边手忙脚乱了一会儿,然后从这里下来了。我在这里坐在什么东西上面,把鞋子和袜子脱掉,然后把我的东西放好。接着我到这个方向来了,在礁石下面摸索。那个时候水大概有二十公分深,我想现在大概有十公分吧。”
“你能不能——”夏想说。这时一个浪头突然打过来,盖住了他的头,让他消失不见了。知秋笑了。
第三十二章凶手
'奇·书·网]更新时间:201210223:33:06本章字数:3470
“你能看见我吗?”夏想继续说,从鼻孔里把水吹了出来。
“我看不见,但能听得见。真是好玩。”
“好了,你的幽默感就暂时忍一忍吧。你看不见我?”
“看不见。礁石上有一块凸起来的地方。不过,你现在在哪里啊?”
“在一个小藏身处里站着,这大概有个棺材那么大。一米八左右高,顶部和整个空间都被紧紧地挤向一边,如果你不是那种粗大的人,就过来自己试试。”
“真是个可爱的小空间。”知秋说。他爬了过来,取代了夏想,自己站在那个藏身处里。“无论从哪一边看都能遮挡得完美无缺,除非从海面上看过来。就算是在低潮的时候也不会被发现,除非有人碰巧走过,正好站在这出口的对面。我肯定没有那么做。太可怕了!那个人一定一直藏身在这里。”
“是的,我想这比那个船的想法更合理一些。”
“李峰!”知秋说。
“真高兴你会这么想。”
“我不是那个意思——而且这个想法原本就是我提出来的。我是指李峰,那个得到剃须刀的男人——比你矮是吧?”
“的确。随你怎么说,我希望我们能找到李峰。我在想——哦,我说!我发现了个东西!”
“哦,什么?”
“是一个吊环——你可以把船拴在上面的那种东西,是装在礁石上的。它在水下面,我看不清楚,但大概离地面有十公分远,而且摸起来很光滑,很新,没有被侵蚀。我在想,这是不是可以辅助我们那个关于船的说法?”
“好吧。”知秋看了一眼寂寞的大海和空荡荡的沙滩,“一个人喜欢把船拴在这里似乎也不太可能。”
“的确。但如果是凶手的话,既然那里有——”
“我们已经认定有凶手了,是不是?”
“是的,把吊环放在这里是有目的的。或者是拴他的船,或者是——”
“或者他没有拴。”
“我还是打算说,或者有别的什么目的,但我真不知道还会有什么别的用途。”
“这可真是太有用了。我说,我越来越冷了。让我们游会儿泳,然后把衣服穿上再讨论。”
不知是游泳还是随后的沙滩奔跑刺激了知秋的大脑,但当他们再次坐到午餐旁边的时候,他的脑子里充满了想法。
“你看!如果你是个凶手,你看见了一个碍手碍脚的人在尸体周围翻来翻去,然后又去寻求帮助,这时你会怎么做?”
“拔腿就向相反的方向跑。”
“我怀疑。你真的会吗?难道你不愿意跟踪他?或者干脆把他给弄死?你要知道,这对于李峰来说简直易如反掌——如果我们现在决定就这样称呼他的话——那个时候在那里随便就能把我杀了。”
“但为什么他要这么做呢?当然不会了。他尽力要把谋杀装扮得像自杀。事实上,你对他来说是个很有价值的证人。你看见了尸体,可以证明那里真的有一具尸体,不然的话后来尸体会被冲走的。而且你可以证明现场真的有凶器,所以就更像是起自杀事件。你还可以证明现场没有脚印——又是证明自杀的有利证据。”
“你说得对,他会的。我们得假设他希望有人发现尸体。有很多原因会让他希望尸体被发现。”
“其实,这也有可能是凶手希望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他死了的原因。”
“那么,你觉得等我离开之后,凶手就马不停蹄地跑到其他地方去了?他不可能走另外一条路,除非他故意跟在我的后面。你觉得他会这样做吗?他有可能跟在我的后面看着我到底要干些什么?”
“有可能,你不能排除这点。特别是你很快就离开了主路,去找那个农场。”
“假设他在那里跟我走散了,在去村庄的路上走到了我的前面。有没有可能查出,比如说,他是否过了关卡?或者——我说!假设他一直顺着主路走,然后又转头回来,假设他是从村庄方向来的。”
“那你就会遇到他了。”
“这个,我想我真遇到他了。”
“但是……哦!老天啊,是的。那个从大城市来的男人,叫什么来着?天啊!”
“叶凡。是的。我就是在想,那叶凡怎么看起来那么笨。他也是个不讨人喜欢的家伙,很矮,染黄的头发。”
“他是个近视眼,你不是说过,还戴眼镜。吴晓波没有说李峰戴眼镜。”
“这也许是个伪装,也许只是平光镜。而且,你要知道,当我们到那个乡村小店的时候,叶凡就消失了,我觉得这真的很奇怪。他开始那么乐意跟我在一起,但后来,一旦我能接触到人群,他就消失了。如果那就是李峰的话,他也许只是想在我身边打转,打探打探我准备跟警察说些什么,然后在警察问话之前跑掉。我的老天啊!我竟然肩并肩地跟一个杀人犯走了一公里半!”
“有趣,”夏想说,“非常有趣!我们现在得仔细查查这个叶凡先生。(这个名字是真名吗?看起来似乎有点太真实了。)你知道他去哪里了吗?”
“不知道。”
“他在村里租了一辆车,开去了火车站。他们猜他应该是搭乘火车去什么地方了,但那一天火车站里满是徒步者,所以他们还没有更进一步追踪到他。他们会继续追查的。这件事现在看起来似乎太有条理了。让我们看看——首先,林克在十点十五分的时候到达关卡,然后走路或者用别的方式去了平铁。为什么呢?”
“假设是去赴叶凡的约。林克不是那种会为了坐在礁石上享受美景而在乡下走路很久的人。”
“的确,他去赴叶凡两点钟的约。”
“肯定比这个早一点,不然为什么要在十点十五分到达关卡呢?”
“这很简单。上午停在关卡的火车只有十点十五分的那一班。”
“那为什么不开车呢?”
“是啊,为什么呢?我猜那是因为他自己没有车,也不想让任何人知道他要去哪里。”
第三十三章李峰就是叶凡
'奇·书·网]更新时间:201210223:33:07本章字数:3021
“那他为什么不租一辆车,自己开呢?”
“不会开车,或者他在这里信用度不够高。或者……不会的!”
“什么?”
“我准备说,因为他就没打算回来。但这不符合事实,因为他买了返程票。除非他是漫不经心才买的返程票,不然的话就的确打算要回来。或者,也许他当时不是很肯定。也许只是买一张返程票以防万一,只是钱的区别而已。但他不可能租一辆车,然后把车丢在那儿。”
“如果他对别人的财物不是很上心的话,他当然可以丢掉,但我又想出了一个原因。如果他开车,就必须把车放在海崖顶上,每个人都能看见。也许他不希望别人注意到自己去了平铁那里。”
“这不可能。从海崖上来看,两个人站在平铁上谈话,已经很引人注意了,不管有没有车在那里。”
“是的,但除非你从海崖上下来,走近一点,不然就不会知道他们是谁;相反的,你总是可以查找车牌号码来求证。”
“这倒是个事实——但在我看来是个很牵强的解释。不过,就假设它是对的。因为某些原因,林克觉得如果他搭乘火车的话,比较不引人注意。这样的话,我猜他是顺着路走过去的——他不会搭任何人的顺风车。”
“肯定不会。不过他究竟为什么要选那个光秃秃的地方来见面呢——”
“你觉得他们应该在石头后面,树下面或者没用的工棚或采石场里说话吗?”
“那不是更正常一点吗?”
“不,如果你想被人偷听的话。如果你需要谈论秘密,就一定要避开那些枯燥的橡树、私家篱笆或者花园里的老度假屋——诸如此类能蹑手蹑脚爬进来侧着耳朵偷听的地方。你要选择一个开放场地的中央,或者湖心,或者像平铁那样的礁石,在这种地方,如果有人过来的话你半个小时之前就能看到。这让我想起了一本书——”
“别提书了!我明白你的意思。那么,在某个时间,李峰过来赴约。怎么来的?什么时候?”
“从任何一个地方,顺着水边走过来。时间的话,我只能说那是当社长,打呼噜的时候;而且我倾向于他是村庄那个方向过来的,不然的话他就会看到你了。他要是知道附近有人躺在那儿,就不可能冒险杀人了。”
“我觉得他真是很粗心,怎么就没有在石头周围四处看看,以防万一呢?”
“是啊;但他没这么干。他杀人的时间已经定在两点钟了。那么他到达平铁的时间一定在一点半到两点之间——或者是一点到两点之间——因为,如果你在那个舒服的小角落吃午饭或者读书的话,可能看不见也听不到他的到来。但不可能比一点还早,因为你那个时候环顾了一下沙滩,并肯定从海崖的方向连一个人影都没有看到。”
“非常正确。”
“好,他杀了人。当可怜的林克看到剃须刀的时候,他叫了一声,然后你醒了。你叫了吗,或者干了什么?”
“没有。”
“没有唱歌?”
“没有。”
“没有边走边咯咯笑?”
“没有。至少,我是几分钟之后才走的,也没有搞出很大的声音。”
“我在想,为什么那凶手没有立刻离开现场回去呢。如果他这样做的话,你就会看见他了。让我想想。哈!我忘记了文件!他必须得到文件!”
“什么文件?”
“这个,我也不能肯定就是文件,可能是贵重物品或者别的什么。他肯定是想在尸体上拿到什么东西。就在他冲着受害者弯腰的时候,听见了你在鹅卵石上跑跳的声音;水可以把声音传得很远。有麻烦的坏人暂时停了下来,然后声音越来越近了,他赶快跑到平铁靠海的那一面,在那里躲了起来。”
“穿着全部衣服?”
“我都忘记这一点了。等他出来的时候就会看起来很湿,是不是?不,没穿衣服。他把衣服丢在他开始沿水走的那个地方。他也许穿了游泳衣,这样如果有任何人看见他,他就是一个很普通的冲浪日光浴者。”
“他有没有把剃?( 都市极品侦探 http://www.xlawen.org/kan/10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