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 部分阅读
直娉鲆恍┑摹S幸恍┚渥幽鼙嫒铣隼矗炊敛煌ā?br />
有人问顾鹏飞警长,他对这张纸有没有任何看法。顾鹏飞回答说,他认为有两个人对此有话要说,然后叫来了林克的房东。
这位房东非常难过,留下了眼泪。问他是否能认出尸体,他回答说,看一眼衣服就能认出来,当然还有头发,胡须,还有死者生前经常戴在左手上的戒指。
“但看这张可怜的脸,”房东哭泣着说,“我就一点也认不出来了,就算他自己的亲生母亲也认不出。我真的像关爱自己的儿子一样关爱着他。他竟然被可怕的动物啃成了那个样子!我永远都不再吃螃蟹或是龙虾了,希望它们能放过我的尸体!我以前吃过那么多龙虾,我那时什么都没想,可现在我一定会做噩梦,梦到龙虾的,现在我知道它们是怎么报复人类的了,浑蛋!”
所有人都在发抖。辉煌大酒店的经理当时也在场,他匆忙写下字条给自己的厨师们,让他们无论如何都不要再让螃蟹或者龙虾出现在菜单上,至少两个星期内不要。
房东继续说着话,说林克曾经常常收到来自国外的信件,并花很长时间去阅读和回信。星期二早上,他收到最后一封来信之后,行为开始变得奇怪并且很激动。然后在星期三,他把所有的账单都付清了,烧毁了大量的信件,那天晚上神秘地暗示自己近期可能会离开。星期四早上在简单的早饭之后,他就走了,没有带任何衣服,还带走了钥匙,这一切似乎都表示他本打算回来。
有人把那张照片给他看。他以前从来没有看到过,也没有看到过类似的肖像。他从来没听林克提到过安妮娜这个名字,也不知道他的生活中除了郭佳颖以外还有别的女人,而且这个郭佳颖跟他分手有一段时间了。当然还有潘晓雯,那个他死前打算与之结婚的女人。
这样,公众的注意力自然都集中在潘晓雯身上。蒋天生递给她一瓶水,跟她说了些什么,她用微弱的微笑回应了。
接下来是知秋,他仔仔细细地描述了发现尸体的过程。大家特别好奇当时尸体的姿势和血液凝固的状况。在这方面知秋是一个完美的证人,作为侦探的素养让他能把相关的细节都联系到一起。
“尸体躺在礁石上,但膝盖却弯曲,似乎尸体倒下来的时候就是这样的姿势。衣服一点都没有弄乱,左臂的下半部分弯了上来,所以他的手和手腕都恰好放在喉咙下方。右臂和手悬在礁石的边缘,正好垂在尸体头部的下方。他的两只手和两只手臂,还有上半身都浸满了血。喉咙下面的礁石上有一个洞,洞里面聚了一堆血。我看见他的时候,血还在从礁石上面往下滴,但那洞里的血是不是还掺杂着海水我就不知道了。礁石的上端并没有血,除了手、双臂和上半身之外,尸体的其他地方也没有血迹。从当时的情形看来,死者的喉咙似乎是在他向前倾的时候被割破的——就像,比如,有人在洗手池或者面盆前割断喉咙。我把尸体翻过来的时候,血流得很顺畅,大股大股地从被割破的血管里涌出来。我没有特意去检查有没有已经被太阳晒干的血迹,但我想应该是没有的,因为那洞里的血,还有尸体下面的血都被尸体遮住了,没被太阳直射。当我把尸体拉起来的时候,血就涌了出来,就像我刚才说的一样,在礁石上直往下流。血液还是液体,血流非常畅通。
“我摸了摸袖子和衣服的胸口,还有死者戴的手套。它们都被泡在血里,但感觉非常湿软,一点都不僵硬,也不发黏。我以前看见过泡在血里的手袋,知道凝固了的血液的那种僵硬和黏度,但这些东西显然是泡在新鲜血液里的。
“尸体摸起来还是暖的。那一天特别热,礁石的表面非常烫。我没有移开尸体,只是最开始的时候,把尸体翻过来的一点,还把他的头托起来了。很抱歉,我没能把尸体拖到沙滩上来,当时我想我肯定没有足够的力气来完成这项工作,而且我还以为很快就能找到人帮忙。”
尽管知秋没能把尸体转移到安全的地方,但这不是他的错,在当时那种情况下他还能想到拍下照片,并做初步的检查,勇气可嘉,值得赞许。
接下来是法医来说明情况。他检查了尸体的照片,判断死者的喉咙是被一种锐利的器具一刀割破的。龙虾和螃蟹已经把身体的软组织吃掉了大半,幸好照片提供了极好的证据,明确显示喉咙是一刀割破的,尸体的表面并没有其他的伤痕。从肌肉组织的状态来判断,没有第二刀的迹象。脖子上所有的大血管和肌肉,包括颈部的动脉、静脉以及声带,都被干净利落地隔断了。伤口是从左耳下方开始,然后刀口切向右下方的喉咙,向后一直延伸到脊柱,脊柱那个地方没有切断。他最后总结说,刀是从左往右切的。如果是自杀的话,这是惯用右手者的典型割喉动作;如果是他杀,则表明当时凶手是站在受害者的后面。
“这样的伤口当然会导致大量出血?”
“会的。”
“如果是谋杀的话,在你说的那种位置站着,他的手和衣服会不会沾满了血?”
“他的右手和右臂很可能沾了血,但他的衣服可能一点血迹都没有,因为受害者的身体把血挡住了。”
“你有没有进行尸体检查,来确认会不会是别的死因?”
法医轻轻地笑了,说他检查过,把尸体的头部和身体都打开了,这是历行惯例,但没有见到任何可疑的地方。
“在你看来,死亡的原因是什么?”
第六十八章古怪
'奇·书·网]更新时间:201210223:33:32本章字数:4515
有些人似乎不愿意了,他似乎不愿意让医学方面的东西一手遮天。
“我不想为难你,”他不快地说,“但我是在问,死亡原因是喉咙上的伤口,还是有其他的可能。死者会不会是通过别的手段被杀的,然后再把他的喉咙割断,造成一种割喉自杀的假象。”
“哦,我明白了。这个我可以说,毋庸置疑,割喉是死亡的直接原因。尸体里的血完全流干了。说实话,我从来没见过哪具尸体里的血流失得这么彻底过。在心脏上有一点点的血液凝固,但非常少。这种大程度的伤口,出现这种情况很正常。如果在伤口造成之前那个人已经死了,就不会有那么多失血,甚至不会失血。”
“很有道理。把这个搞清楚很重要。你说割喉是直接的死因,你的意思是什么?”
“我的意思是,还有一个可能性,死者可能预先服用了毒药。不过用这样双保险的手段来自杀,是不常见的。事实也说明,他的内部器官没有任何服过毒的迹象。如果你愿意的话,我可以给他的内脏器官做个分析。”
“谢谢你,也许这个可能性还是存在的。我想,有没有可能他先被别的什么人麻醉了,然后才发生割喉的事情?”
“当然可能。也许在案发之前凶手让他服用了安眠药,这样就更容易下手。”
这时,顾鹏飞侦探站了起来。
“医生,根据知秋所说,你对死亡时间有什么推断?”
“我可以判断,死亡时间是在发现尸体前的几分钟。不会早于两点种。”
“如果一切如你所说,他喉咙被割之后会不会死得很快?”
“会立即死亡。因为肌肉的痉挛收缩,心脏和动脉有可能会供血几秒钟,但应该说在大血管被割开的那一刻,那个人就死了。”
“所以我们可以判断,伤口的造成不会早于两点钟?”
“正是这样,两点钟已经是极限了。我自己还倾向于把死亡时间再推迟一点。”
“谢谢你。只剩下最后一个问题了。你已经听说过,尸体的旁边发现了一把剃须刀。警长,你可以把剃须刀拿给他看吗?医生,就你来看,那伤口看起来会不会是这个器具造成的?”
“想要干这种事,这把,或者与此类似的剃须刀,会是一个理想的器具。”
“在你看来,如果用这把剃须刀,或者类似的器具来割破喉咙的话,需不需要消耗很大的力气?”
“需要有一定的力量。至于非常大的力量,就不需要了。到底要多大力气还得看情况而定。”
“可以解释一下这是什么意思吗?”
“如果是心意已决的自杀,一个普通人,甚至体质较弱的人都可以造成这样的伤口。如果是谋杀的话,花多大力气就要看受害者能不能自我防御。”
“你在尸体上发现了别的暴力痕迹吗?”
“没有。”
“没有勒或者殴打的痕迹?”
“没有。除了被水冲刷的痕迹,和尸体完全失去颜色之外,没有什么值得注意的地方。尸体失去颜色,我把它归结为尸体里的血液非常少,并且没能一直保持同一个姿势,而是在死亡不久之后就从礁石上冲刷了下来,在水里一直翻滚。”
“从尸体的状况来看,你觉得自杀还是他杀?”
“把所有的情况都考虑进来的话,我看,自杀的可能性似乎更大一些。唯一不太像是自杀的地方就是,尸体上没有表面的割伤。第一次试手就能成功把喉咙割破,这对于自杀来说是非常少见的,不过也不是完全不可能。”
“谢谢你。”
接下来是郭佳颖。在密码信方面,她肯定了房东的说法。这自然就把事情带到郭佳颖和林克之间的关系上。从这里大家可以了解到,他们之间的关系一直很严谨,很得体适当;当郭佳颖终结这段友谊的时候,林克非常沮丧;还有,林克绝不可能是一个会自杀的人;另外一方面,如果他因为郭佳颖而做了任何轻率的事,她会非常悲痛的;郭佳颖从来没听说过安妮娜,但当然了,在友情无疾而终的悲伤情绪中,林克会不会做什么荒唐事就不得而知了;还有,郭佳颖后来都没怎么关注过林克,也不知道为什么会有人觉得这种可怕的事跟她有关系。关于那些信件,郭佳颖以前就认为,林克是被人敲诈,但没有任何证据来证明这一点。
现在,显而易见,下一个就是潘晓雯了。她穿了一身寡妇的丧服,愤怒地抗议说林克的自杀不可能是因为郭佳颖,甚至说他不可能因为任何原因自杀。她比任何人都清楚,林克只有对她才是忠贞不贰的。她承认她无法解释那张签名为“安妮娜”的肖像,但她激动地断言,直到生命中的最后一天,林克都是幸福快乐的。她最后一次见到他是在星期三的晚上,并计划在星期四早上去花园再见他。但他没有去,肯定当时已经被什么人引诱到了死亡面前。他经常说,他很害怕阴谋,所以她认为,警察们应该去找俄罗斯特工。
这段火山爆发式的话产生了一定的效果。有人站起来问,警察有没有开始搜寻住在附近或者经常在附近游荡的可疑的外国人。据他所知,林克曾工作过的那家酒店雇用了一个法国人做职业舞伴,在花园的交响乐队里还有很多外国人,而且死者也是一个外国人。
后来上来的是老白。他承认在案发当天的两点钟左右,他的确在磨刀礁林一带开着自己的船,但坚持说是在深水区,在知秋来之前什么都没有看见。他那时没有往远处看,手头忙着自己的事情。当被问到那到底是什么事,他就闭口不言了,但始终坚持说自己什么都不知道。他的孙子(现在已经从外地回来了)简单地肯定了他的证词,但加了一个细节,说自己在一点四十五分的时候拿着望远镜想沙滩方向观察过一次,看见有个人在平铁上,不是坐着就是躺着,但是死是活就不知道了。
最后一个是李峰,他把关于剃须刀的故事讲述了一遍,措辞几乎和他对夏想以及警察说的一模一样。大家看到了顾鹏飞递来的字条,等李峰把该说的话说完了,然后问:“你说的这件事发生在六月十六日星期二的午夜?”
“刚过午夜十二点。在那个人过来之前不久,我刚刚听到了钟声。”
“那时候的潮汐是什么状况?”
李峰第一次支支吾吾了。他盯着大家,似乎怀疑这是一个圈套,紧张地舔了舔自己的嘴唇,然后回答:“我对潮汐一无所知,我不是这一带的人。”
“但是你说过,提到了海水拍打辉煌大酒店墙根的声音。那是不是就说明,潮汐应该是满的?”
“我想是吧。”
“如果我告诉你,在六月十六日的午夜,潮汐实际上是在它的最低点,你会很惊讶吗?”
“也许我在哪里坐的时间比我想象的要长。”
“你在那里坐了六个小时吗?”
没有回答。
“如果我告诉你,除了春潮的最**之外,海水从来不会高到辉煌大酒店墙根的位置,而且就算在那特殊的一天,这一幕也只会在晚上六点的时候发生,这会让你惊讶吗?”
“我只能说我一定是搞错了。可能会是病态的幻觉,这总可以吧。”
“你还坚持认定你跟林克的会面是在午夜?”
“是的,我绝对可以肯定。”
大家总结了证据,并不假掩饰地说了自己的观点,有人认为死者是自己结束的生命。(潘晓雯语气愤怒,都不能连贯地发出抗议。)至于他为什么这么做,这就不是大家应该思考的问题了。动机有很多可能,大家也一定记得,死者从血统上说是俄罗斯人,那么他一定是容易激动的,一定很容易被忧伤和绝望的情绪所控制。我们已经有了清楚的证据表明,剃须刀是怎么到林克手上的,而且大家觉得没有必要在李峰搞错潮汐的问题上给他太大的压力。既然林克不刮胡子,如果不是去自杀的话,那他要剃须刀做什么?不过,为了表示公正,大家也列举出一两点自杀推论可疑的地方。林克有返程车票的事实,护照的事实,装满金条袋子的事实。这些让人觉得死者曾计划离开华夏。即便是这样,难道不可能是他在最后一分钟失去了理智,决定用最便捷的方式来离开这个国家,同时也离开自己?死者显然是戴着手套自杀的,这一点很古怪,但自杀这一现象就是以古怪著称的。当然,还有潘晓雯(对于她我们感到深深的同情)关于死者的心情,李峰和潘晓雯的话互相矛盾。
简单地说,这个从出生和性格特点上都带有典型俄罗斯色彩的男人,因为感情的纠葛和神秘的信件而烦恼,情绪状况很不稳定。
第六十九章想要的东西
'奇·书·网]更新时间:201210235:09:24本章字数:2894
林克想摆脱世间的纷扰,并得到了一把剃须刀。他的尸体旁边是在一个无人的地方被发现的,由此可见自杀的过程并没有人陪伴。他的身边躺着一把致命的武器。沙滩除了他的足迹之外没有别的足迹,而且尸体发现人到达现场的时间那么接近死亡时间,所以可以排除凶手顺着沙滩从犯罪现场逃离的可能性。老白发誓死亡发生的时候,他在远处的深水地带,在附近没有看到别的船只,他的说法也被知秋证实了。还有,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任何人有那么一点点动机来除掉死者,只有关于勒索和俄罗斯特工没有头绪的推断,但这些推断没有证据可以支持。
听完这段简单总结,夏想对顾鹏飞笑了。总结里没提到那些必要的隐瞒和假设,没有提到礁石上的裂缝,也没有提到马掌或者潘晓雯关于财产的安排。大家小声说着话,然后是一段沉默。知秋看着蒋天生,他紧紧地皱着眉头,他的母亲正在急促地对着他的耳朵说话,但他根本没在意。
“我认为,”一个人开口说,“死者是因为割喉而死的。我认为他是自己结束了生命。但有些人认为这件事和俄罗斯特工有关。”
“采取大部分人的意见就行了。”
“是啊,而且我们应该把这张纸送去专业的机构,让他们找个密码专家来破译。就算纸张被染了色,也还有许多事情可做。”
警长点了点头。
“我们就这么办。我相信那张纸上一定有我们想要的东西,只是能不能找出来的问题。我从没见过比这更奇怪的事。如果不是有这么一两个疑点的话,看起来就像是一桩再简单不过的自杀。而且,当你把这些疑点分开来看的时候,它们似乎都没什么大不了的。比如说李峰,我还以为能在他身上找到点什么漏洞。我见识过这些从来没见过海的家伙,他们当中十个有九个根本不会注意潮汐是否涨起来了,或者潮汐到了什么位置。我觉得他是在撒谎;你也这么觉得,但你不能指望别人会因为一个分不清潮汐的高位和地位,就给他定下谋杀的罪名。我们得继续关注这个家伙,但我也不知道该用什么借口把他继续留在这里。既然大家认为是自杀(这从某种程度来讲对我们也很有好处),那如果李峰要离开的话,我们就不能拦着他。除非我们付住宿的钱让他留在这里,但还不知道要留他多久,这对别人来说不合适。他没有固定的地址,你看他所从事的工作,怎么可能有固定地址呢。我们只能发个通告让大家留意他,除此之外也没有办法了。当然,他还会继续更换名字的。”
“他现在是不是在领失业救济金?”
“没有。”警长说,“他说自己人穷志不穷。我得说,这件事业非常奇怪。不过,他马上就要领取《XX报》的悬赏了,也不需要去领失业救济金。但不管有奖赏也好,没有奖赏也好,我们不能强迫他花自己的钱留在村庄。”
“去找记者,看看报纸能不能把奖赏发放的时间再拖延一些。如果他不去领奖金的话,我们就可以肯定,一定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对钱的蔑视,警长,是所有犯罪的根基,或者再怎么说也是非常明显的疑点。”
警长笑了。
“你跟我想的一样,夏想。那个家伙不去领他能拿到的钱,这点很可疑。你说得很对,我会跟记者说的。而且我还会试着把李峰多留几天。如果他身上真的有疑点的话,他不会急着跑的,他会害怕落下嫌疑。”
“如果他同意留在这里,看起来就更可疑了。”
“是的,夏想,但是他不会那么想的。他不想搞出麻烦来。我敢说,他会再多留几天的。我其实在想,如果我们给他安上其他什么小麻烦……我不知道,但他是一个很狡猾的人,我在想我们也许能找到什么理由把他拘留起来。”警长眨了眨眼。
“警长,你要陷害他?”
“老天,不是的,夏想。在华夏,我们可不能这么干。但一个人可能干过许多在某种程度上跟法律不符的小事。比如当街赌博,闹事——这些零碎的事找起来很方便。”
“我的良心啊!”夏想说,“头一次听到这么好听的话!好了,我得走了。你好啊,蒋天生!我不知道你在这里。”
“这可真是有趣啊。”蒋天生挥了一下手,“人就是喜欢讲蠢话,是不是?你会认定这件事像馅饼一样平整简单,但我母亲还是在说什么俄罗斯特工,连最后的结果都不能让她安静下来。女人啊!你跟她们讲道理会把自己气死,她们所能干的事只是一遍一遍诉说同样的废话。她们说的话你一句都不能相信,是不是?”
“不是所有的女人都一样。”
“她们也是这么说的,但这也是废话的一部分。现在,就说这个知秋吧,一个好侦探,真的,看他处理麻烦事的样子,还真有模有样——”
“知秋怎么了?”夏想赶紧问道。
蒋天生笑了。“没有冒犯的意思,”他说,“我只是说,在分析证据的时候,像那样的人,你怎么能指望他对鲜血有什么了解——明白我的意思吗?人总是会设想血流得到处都是的场面。他们总是爱读小说,《放学后》那类东西。这类东西对他们的诱惑力很大。他们只看到他们觉得应该会看到的东西。明白我的意思吧?”
“你似乎学过心理学。”夏想严肃地说。
“哦,我倒是特别了解别人,特别是女人。”蒋天生扬扬得意地说。
“你是说,”夏想接着说,“他们想的那一套都是唯心的?”
“嗯?”
“俗套话。‘人的直觉是独一无二的。’‘狗和孩子无所不知。’‘善良的心比什么都重要。’‘困难磨炼品格。’这一类的陈词滥调,把所有与之相背的证据都忽略不计。”
第七十章三段论
'奇·书·网]更新时间:201210243:20:36本章字数:3580
“是啊,”蒋天生说,“我的意思是,你知道,他们觉得一件事应该是这样的,那么他们就说这事就是这样的。”
“是的,我明白你想说的意思了。”夏想在想,如果在地球上,还有一个人可以一遍遍地重复一句俗套话,但脑子里却不知道它的明确意思,那就是蒋天生,他还把这些神奇的话语用骄傲的语气朗诵出来,以为是自己发现的真理。
“你真正的意思是,”夏想继续说,“我是这么理解的,你认为我们不能完全依赖知秋社长的证词?你的意思是,他听见了一声尖叫,然后发现了一个喉咙被割开的人,还有一把剃须刀就在他旁边。这看起来似乎那个人刚刚自杀,所以他就想当然地认为他就是刚刚自杀的。那么,血液就应该还是流动的。所以,他就自己说服自己,硬说血液当时还是流动的。你是不是这么想的?”
“是的。”蒋天生说。
“所以,大家觉得这是自杀。但你和我,我们都很了解人,知道那关于血的证词可能是错的,那么,这还是很有可能是谋杀。是不是?”
“哦,不是的——我不是这个意思,”蒋天生反对说,“我感觉这百分之百是自杀。”
“那你现在嘟嘟囔囔什么?这多么显而易见啊。如果那人是在两点钟之手被杀的,知秋就应该能看到凶手。他没有看到凶手,那么着就是自杀。自杀与否这完全取决于知秋的证词,他的证词表明死者是在两点钟之后死的。是不是?”
蒋天生为这令人惊讶的逻辑思考了一会儿,但最终还是没有察觉,这个三段论究竟是前提和结论的倒置,还是中词不周延,还是前提本身就不正确。但他的脸明显变轻松了。
“当然啦。”他说,“是的,我明白。这显然就是自杀,知秋的证词能证明这一点。所以他应该还是正确的。”
夏想,这段畸形的三段逻辑甚至比上一个还要拙劣。一个能做出这样结论的男人是不可能想出什么花样的。他给自己建立了一个新的三段论:
那个谋杀的凶手不是傻子。
蒋天生是傻子。
所以蒋天生不是凶手。
这个推断似乎很有道理,但如果是这样的话,蒋天生又在为什么烦恼呢?唯一有可能让他担心的就是,他两点钟的时候没有完美的不在场证明。这也同样让夏想烦恼:所有最好的嫌疑人在杀人的那个时间段都有不在场证明。
然后,突然地,灵感的闸门打开了,刺穿了他脑子里黑暗的角落,像一道探照灯的光线。老天啊!如果这是事实的话,蒋天生绝对不是一个傻子。他是一个侦探一生中能够遇到的最聪明的罪犯。夏想观察着蒋天生自以为是的外表。这可能吗?是的,这有可能,而且,如果知秋没有带着他的证词出现的话,这个计划可能非常成功。
从这点着手来分析,看看结果会怎么样。两点钟的时候,蒋天生在平铁谋杀了林克。他早就在什么地方把母马拴好了,一点半离开餐厅之后,他去了小路,一秒钟都没有耽搁就牵到了马。然后他肯定是让马竭尽全力地奔跑。假设他在二十五分钟之内跑了四公里的路。那么两点钟的时候,他离平铁还有半公里,不,这样不行。把时间再拉紧一些。让他一点三十二分从老乔小路出发,让他把马速赶到九公里每小时——那时间就差不多了。再让他在五分钟之内走到礁石边,那是一点五十五分。然后呢?把马赶回去?在知秋醒前五分钟,他让马顺着沙滩向回跑,自己步行,在两点的时候到达平铁。他杀了人。他发现知秋来了,就藏在礁石的缝隙里。同时,那匹小母马已经跑回家了,或者已经到达路边的某个地方,正往上跑,或者——
不用再想那匹马了;反正它是跑回自己的草地和溪水边去了。时间很紧张,整件事似乎精细得有些不可能,但并不像他最初想的那么绝无可能。假设事实就是这样,那么,如果知秋当时不在场的话,会怎样呢?几个小时内,潮汐就会盖住尸体。如果蒋天生是凶手的话,他不会希望尸体失踪的,他会希望他的母亲得知林克的死讯。是啊,但在一般情况下,尸体很快就会回到沙滩上的。是因为强劲的西南风和三根金条的缘故,尸体才一直没被找到。就算这样,尸体最终还是被找到了。好,如果知秋没有在那个时候发现尸体,他们就不能证明,死亡时间不是在更早一些的时候——比如说在十一点和下午一点半之间——这段时间蒋天生已经有不在场证明了。事实上,受害者提早到达了关卡,这让死亡时间看起来似乎比起真正的时间要更早一些。为什么你会引诱受害者在十一点半去一个没有人的地方,然后等了两个半小时才把他了结?无非是想让别人推测,你是在更早一些的时候杀了他的。然后,还有一对固执的家伙,老白和他的儿子,在他们吝啬的证词里也提到了,他们看见林克一点四十五分的时候“躺”在平铁上。那也是计划的一部分。就是这样,肯定是这样。这宗谋杀案本来是想伪装成在早晨发生,这就是为什么蒋天生会在不在场证明上执著得几近可疑,这就是为什么他会去村庄一趟。“总是要怀疑那些有确凿不在场证明的人”,这难道不是侦探守则中的第一真理吗?这个确凿的不在场证明就是等着别人来仔细调查的;就是等着能通过任何检验的,因为怎么可能出错呢,这是事实啊!这看起来很奇怪,那是因为它本意就是要看起来奇怪。它是在大吵大闹,央求着别人去调查自己。这个不在场证明简单又独立地存在着,把别人的注意力从关键的两点钟上转移开来。如果知秋没有发现那具被新鲜血液浸染的尸体的话,这个计划会实现得多么成功啊。但知秋当时在那儿,整个计划就在他证词的打击下被摧毁了。这一定是致命的打击,怪不得蒋天生要尽力去诋毁死亡时间这个让他尴尬的证词。他比任何人都清楚,不管这给别人留下怎样的印象,在两点钟死亡并不意味着案件就是自杀。他不笨,他只是在装傻,而且他聪明得让人感到恐怖。
夏想模糊地听到,蒋天生在对他说着道别的话。他让蒋天生走了,甚至有点渴望他走。他得把这件事好好想一想。
知秋的证词把原本的计划撕得粉碎。蒋天生接下来会做什么?
他可能什么都不做,这会是最安全的办法。他可能依仗着结论,相信警察、知秋和夏想以及别的人会接受这个结论。但他会有勇气什么都不做吗?他也许会的,除非他知道密码文件里有什么东西可以证明这不是自杀而是谋杀。如果这样的话,或者如果他失去了理智——那么他会开始谋划自己的第二道防御,这会是什么呢?毫无疑问,是两点钟的不在场证明——谋杀真正实践的不在场证明。
关于这个时间段,他到底说过些什么?夏想检查了他的笔记,上面已经加了相当多的新内容。蒋天生只是含糊地提到一个可能的证人,那就是经过关卡并向他询问时间的陌生人。
当然了,是的。他早就开始怀疑这个证人了。这是侦探小说里常见的一个备用角色:问时间的人。夏想笑了。现在他对此感觉很肯定。蒋天生对所有的可能性都有所准备,精心铺垫好这个有用的证人,以防有一天需要用上。现在,那个早晨的不在场证明已经不能将他置身事外了,两点钟的不在场证明就必须得推到前线。只是,这一次,这个证明不会是确凿的了。很可能是一个很逼真的证明,但毫无疑问是假的。然后,监狱的阴影就要开始接近了,黑压压地、乌云密布地笼罩着蒋天生。
“如果事情都安排好了的话,那么,蒋天生,”夏想自己对自己说,“如果我没说错的话,你的那个两点钟的证人很快就会出现了。另一方面,如果他真的出现的话,我就知道我猜得没错。”
这是在模仿蒋天生的逻辑。
第七十一章她是谁
'奇·书·网]更新时间:2012102621:21:49本章字数:2545
知秋发现,自己住在已逝的林克的房间里很舒服。在本来应该拿来思考问题的时间里,知秋舒适地坐在扶手椅中,阅读着从林克的书架上抽出的一本书,想借此放松自己的潜意识。通过这种方法,他了解了大量各色各样关于俄罗斯变革的信息,还有更多关于理想世界里爱和战争的浪漫叙述。他喜欢的故事里总会有一个脆弱柔软而且英俊的年轻男子,那是位最完美的男人,但身陷毫无前途的绝境,四面楚歌,后来发现自己原来是一个王位的继承者。在最后一个章节,他成功地领导了一场反对独裁的起义,接着,他出现在阳台上,穿着蓝色和银色相间的服装,接受欢乐民众的喝彩,感谢他让他们得到了解放。有时,他还有英勇又美丽的公主的协助,那些公主把所有的身家财产都交付给他忠诚的失业;有时,他无视一切诱惑,始终对身处自己国家的某位爱人忠贞不贰,并在她们被迫要嫁给罪恶的君王或者更加罪恶的谋臣前最后一秒,把她们解救出来;他有时会得到别人的帮助,这些人有着俊朗的外表和超人的体力,他们会经历一系列惊涛骇浪式的冒险和逃逸,无论是在陆地、海上还是空中。但除了罪恶的君王之外,没有其他人会想用金融或政治诡计的肮脏手段来揽聚钱财,无论是国家的权势还是国家联盟都不会在这件事上发表任何看法。政府的兴起和垮掉似乎完全是私下的安排,完全由小国家自行研究决定。那国家的位置是模糊的,而且跟其他国家没有任何外交关系。他想放松自己潜意识的话,这样的文学作品再合适不过了;只是,他的潜意识依然倔犟地拒绝工作。知秋在心里大叫了一番,然后开始转向填字游戏。
夏想接到了陈轩霖的电话。
夏想:
根据你的建议,我在这里已经住了几日,假装需要修理我的发电机,我跟一个叫吕大头的人建立了不错的关系,他是一个从事收割捆绑的农民,和周围的大农场主都很熟悉。
我从他那里得知,在大家看来,蒋天生的处境是有些困难的,他的农场被抵押出去了很大一部分。最近一两年里,他仗着很快就会继续母亲的财产,更是增添了许多债务。但由于潘晓雯最近从未来看过他,有传言称他们两人之间的关系有些紧张,人们开始对借款的安全性感到不安。
农场现在交给一个叫张铁柱的人管理,他是农夫们的领导者。这个人没有什么提别的才能,只是比一般的农民稍微强一点,在自己的专业上算是拥有丰富经验的。大家都觉得很奇怪,蒋天生竟会在这个繁忙的时候离开农场。你之前打电话给我,得知蒋天生和马洪是同一个人。那也许不用我再告诉你,蒋天生在十四日星期天离开这里,二十一日星期天又回来,但第二天一大早又走了。农场在劳工的工资上出现了困难和拖欠,张铁柱已经发现很难把稻草收割完了,有一部分就是由于这个原因。
我还听说蒋天生在维修农场的建筑、堤坝、篱笆等项目上,资金都有些问题。所以,我去了一趟农场,亲自看一眼他的农场。我发现和传闻一样,很多墙和谷仓都严重失修,田埂上常出现缺口,这是因为对基本的防护和开渠没有足够的重视。排水系统也在很多方面有重大缺陷。比如一块大田居然整个冬天都处在积水的状态下。关于这块土地排水系统的计划从上个夏天就开始启动了,但到目前为止还停留在购买必要的东西上,工人工资的不足拖住了整个工程的进度。结果就是,这一块土地由于长时间没有使用,已经发酸了。
在个人作风方面,蒋天生似乎很受这一带人的喜欢,不过他们说他对待女人们有些太轻薄了。大家都认为他是一个爱运动的人,经常能在别的地方看到他。还有传闻说他在大城市有一处很令人向往的寓所,在那里住着一个女人。大家认为蒋天生对动物的知识非常了解,但对于农场管理方面就有些无知和粗心的。
有一个年级稍大的男人和他的老婆照看着他的屋子,这两个人一个是养牛的,另一个挤牛奶。他们看起来说过几句话,从我和她的谈话中看,他们都是诚实的人,不会隐瞒什么东西。她对我说,蒋天生生活很安静,当他在家里的时候总是很自律。除了当地的一些农场主外,他很少有访客。在他们和他住在一起的六年里,他的母亲过来看过他三次(三次都是在六年里的头两年)。还有两次,他接待了一位从帝都来的访客,那是一个留胡子的小个子男人,据说是位残疾人。这个男人上一次跟他在一起是在今年二月底。那女人不愿意透露任何关于他老板财政状况的信息,但我从吕大头那里得知,她的她的老公已经在私下打听另外的工作了。
这就是短短几天里我所能发现的所有信息了。如果你觉得有必要,我会更深入地追查。
接完陈轩霖的电话,当天晚上夏想又接受了来自顾鹏飞警长的拜访,并把陈轩霖电话里了解的情况告诉了他。
警长点了点头。
“我们得到的信息差不多一样。”他说,“你电话里的情况,细节更多。但我想,有一点可以肯定,我们的朋友蒋天生有很大财政问题。不过我不是为了这个过来的,我来的原因是,我们找到了那张照片的来源。”
“是吗?那个美丽的安妮娜?”
“是的,”警长回答说,带着一丝得意,“美丽的安妮娜——只是她不叫这个名字。”
夏想抬了抬他的眉毛,或者更准确地说,抬了抬右边的那条眉毛。
“那如果她不是这个名字的话,她是谁?”
第七十二章模特
'奇·书·网]更新时间:2012102621:21:50本章字数:4372
“她说她是赛琳娜,我这里有她的信。”警长在他胸前的口袋里翻找着,“信写得不错,而且笔迹也很好看。”
夏想接过那张蓝色的信纸,盯着它看了起来。
“很讲究的信纸,笔迹很漂亮,和你说的一样,非常讲究,并搭配着同样优雅的信封,是星期五晚上邮寄的,寄给这里的警察局。好了,让我们看看这个女人有什么说的。”
我在今晚的报纸上读到了关于林克案件的结果,非常惊讶地看到了我的照片在上面。我可以保证,我跟这件事没有一点关系,完全不知道照片怎么会出现在那具尸体的身上,并且签了一个不属于我的名字,我从来没遇到过一个叫林克的人,而且照片上的字也不是我的笔迹。我是一个职业模特,拍过很多照片,所以我猜一定有什么人拿到了我的照片。很抱歉,我对这个不幸的林克一无所知,所以恐怕不能帮什么忙,但我想我还是应该写这封信,告诉你报纸上的那张照片是我的。
我不知道为什么这张照片跟这个案子有联系,但我当然乐意告诉你所有我知道的事。这张照片是大约一年前由大虾拍摄的。我保存了一张,你可以看出这和报纸上那张是一样的。我是拿这张照片来申请模特合约的,把它发送给了很多大公司的负责人,还有一些经纪人。我现在是兔斯基的签约模特,他可以告诉你我是个怎样的人。我非常想知道,为什么照片会落到林克的手中,因为我的未婚夫对此非常不满。不好意思打搅你了,但我想我应该告诉你,尽管我怕帮不上什么忙。
“你怎么看,夏想?”
“天知道。当然,这个女人有可能在撒谎,但我总感觉她说的是实话。我想,是关于那位吃醋的男人的部分,让我感觉这个故事很真实。赛琳娜——听起来像是个俄罗斯的犹太女人——用我母亲的话说,这肯定不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女人。但尽管她的话很啰嗦,却很有条理,信息全都是有用的信息。还有,如果照片上?( 都市极品侦探 http://www.xlawen.org/kan/1098/ )
有人问顾鹏飞警长,他对这张纸有没有任何看法。顾鹏飞回答说,他认为有两个人对此有话要说,然后叫来了林克的房东。
这位房东非常难过,留下了眼泪。问他是否能认出尸体,他回答说,看一眼衣服就能认出来,当然还有头发,胡须,还有死者生前经常戴在左手上的戒指。
“但看这张可怜的脸,”房东哭泣着说,“我就一点也认不出来了,就算他自己的亲生母亲也认不出。我真的像关爱自己的儿子一样关爱着他。他竟然被可怕的动物啃成了那个样子!我永远都不再吃螃蟹或是龙虾了,希望它们能放过我的尸体!我以前吃过那么多龙虾,我那时什么都没想,可现在我一定会做噩梦,梦到龙虾的,现在我知道它们是怎么报复人类的了,浑蛋!”
所有人都在发抖。辉煌大酒店的经理当时也在场,他匆忙写下字条给自己的厨师们,让他们无论如何都不要再让螃蟹或者龙虾出现在菜单上,至少两个星期内不要。
房东继续说着话,说林克曾经常常收到来自国外的信件,并花很长时间去阅读和回信。星期二早上,他收到最后一封来信之后,行为开始变得奇怪并且很激动。然后在星期三,他把所有的账单都付清了,烧毁了大量的信件,那天晚上神秘地暗示自己近期可能会离开。星期四早上在简单的早饭之后,他就走了,没有带任何衣服,还带走了钥匙,这一切似乎都表示他本打算回来。
有人把那张照片给他看。他以前从来没有看到过,也没有看到过类似的肖像。他从来没听林克提到过安妮娜这个名字,也不知道他的生活中除了郭佳颖以外还有别的女人,而且这个郭佳颖跟他分手有一段时间了。当然还有潘晓雯,那个他死前打算与之结婚的女人。
这样,公众的注意力自然都集中在潘晓雯身上。蒋天生递给她一瓶水,跟她说了些什么,她用微弱的微笑回应了。
接下来是知秋,他仔仔细细地描述了发现尸体的过程。大家特别好奇当时尸体的姿势和血液凝固的状况。在这方面知秋是一个完美的证人,作为侦探的素养让他能把相关的细节都联系到一起。
“尸体躺在礁石上,但膝盖却弯曲,似乎尸体倒下来的时候就是这样的姿势。衣服一点都没有弄乱,左臂的下半部分弯了上来,所以他的手和手腕都恰好放在喉咙下方。右臂和手悬在礁石的边缘,正好垂在尸体头部的下方。他的两只手和两只手臂,还有上半身都浸满了血。喉咙下面的礁石上有一个洞,洞里面聚了一堆血。我看见他的时候,血还在从礁石上面往下滴,但那洞里的血是不是还掺杂着海水我就不知道了。礁石的上端并没有血,除了手、双臂和上半身之外,尸体的其他地方也没有血迹。从当时的情形看来,死者的喉咙似乎是在他向前倾的时候被割破的——就像,比如,有人在洗手池或者面盆前割断喉咙。我把尸体翻过来的时候,血流得很顺畅,大股大股地从被割破的血管里涌出来。我没有特意去检查有没有已经被太阳晒干的血迹,但我想应该是没有的,因为那洞里的血,还有尸体下面的血都被尸体遮住了,没被太阳直射。当我把尸体拉起来的时候,血就涌了出来,就像我刚才说的一样,在礁石上直往下流。血液还是液体,血流非常畅通。
“我摸了摸袖子和衣服的胸口,还有死者戴的手套。它们都被泡在血里,但感觉非常湿软,一点都不僵硬,也不发黏。我以前看见过泡在血里的手袋,知道凝固了的血液的那种僵硬和黏度,但这些东西显然是泡在新鲜血液里的。
“尸体摸起来还是暖的。那一天特别热,礁石的表面非常烫。我没有移开尸体,只是最开始的时候,把尸体翻过来的一点,还把他的头托起来了。很抱歉,我没能把尸体拖到沙滩上来,当时我想我肯定没有足够的力气来完成这项工作,而且我还以为很快就能找到人帮忙。”
尽管知秋没能把尸体转移到安全的地方,但这不是他的错,在当时那种情况下他还能想到拍下照片,并做初步的检查,勇气可嘉,值得赞许。
接下来是法医来说明情况。他检查了尸体的照片,判断死者的喉咙是被一种锐利的器具一刀割破的。龙虾和螃蟹已经把身体的软组织吃掉了大半,幸好照片提供了极好的证据,明确显示喉咙是一刀割破的,尸体的表面并没有其他的伤痕。从肌肉组织的状态来判断,没有第二刀的迹象。脖子上所有的大血管和肌肉,包括颈部的动脉、静脉以及声带,都被干净利落地隔断了。伤口是从左耳下方开始,然后刀口切向右下方的喉咙,向后一直延伸到脊柱,脊柱那个地方没有切断。他最后总结说,刀是从左往右切的。如果是自杀的话,这是惯用右手者的典型割喉动作;如果是他杀,则表明当时凶手是站在受害者的后面。
“这样的伤口当然会导致大量出血?”
“会的。”
“如果是谋杀的话,在你说的那种位置站着,他的手和衣服会不会沾满了血?”
“他的右手和右臂很可能沾了血,但他的衣服可能一点血迹都没有,因为受害者的身体把血挡住了。”
“你有没有进行尸体检查,来确认会不会是别的死因?”
法医轻轻地笑了,说他检查过,把尸体的头部和身体都打开了,这是历行惯例,但没有见到任何可疑的地方。
“在你看来,死亡的原因是什么?”
第六十八章古怪
'奇·书·网]更新时间:201210223:33:32本章字数:4515
有些人似乎不愿意了,他似乎不愿意让医学方面的东西一手遮天。
“我不想为难你,”他不快地说,“但我是在问,死亡原因是喉咙上的伤口,还是有其他的可能。死者会不会是通过别的手段被杀的,然后再把他的喉咙割断,造成一种割喉自杀的假象。”
“哦,我明白了。这个我可以说,毋庸置疑,割喉是死亡的直接原因。尸体里的血完全流干了。说实话,我从来没见过哪具尸体里的血流失得这么彻底过。在心脏上有一点点的血液凝固,但非常少。这种大程度的伤口,出现这种情况很正常。如果在伤口造成之前那个人已经死了,就不会有那么多失血,甚至不会失血。”
“很有道理。把这个搞清楚很重要。你说割喉是直接的死因,你的意思是什么?”
“我的意思是,还有一个可能性,死者可能预先服用了毒药。不过用这样双保险的手段来自杀,是不常见的。事实也说明,他的内部器官没有任何服过毒的迹象。如果你愿意的话,我可以给他的内脏器官做个分析。”
“谢谢你,也许这个可能性还是存在的。我想,有没有可能他先被别的什么人麻醉了,然后才发生割喉的事情?”
“当然可能。也许在案发之前凶手让他服用了安眠药,这样就更容易下手。”
这时,顾鹏飞侦探站了起来。
“医生,根据知秋所说,你对死亡时间有什么推断?”
“我可以判断,死亡时间是在发现尸体前的几分钟。不会早于两点种。”
“如果一切如你所说,他喉咙被割之后会不会死得很快?”
“会立即死亡。因为肌肉的痉挛收缩,心脏和动脉有可能会供血几秒钟,但应该说在大血管被割开的那一刻,那个人就死了。”
“所以我们可以判断,伤口的造成不会早于两点钟?”
“正是这样,两点钟已经是极限了。我自己还倾向于把死亡时间再推迟一点。”
“谢谢你。只剩下最后一个问题了。你已经听说过,尸体的旁边发现了一把剃须刀。警长,你可以把剃须刀拿给他看吗?医生,就你来看,那伤口看起来会不会是这个器具造成的?”
“想要干这种事,这把,或者与此类似的剃须刀,会是一个理想的器具。”
“在你看来,如果用这把剃须刀,或者类似的器具来割破喉咙的话,需不需要消耗很大的力气?”
“需要有一定的力量。至于非常大的力量,就不需要了。到底要多大力气还得看情况而定。”
“可以解释一下这是什么意思吗?”
“如果是心意已决的自杀,一个普通人,甚至体质较弱的人都可以造成这样的伤口。如果是谋杀的话,花多大力气就要看受害者能不能自我防御。”
“你在尸体上发现了别的暴力痕迹吗?”
“没有。”
“没有勒或者殴打的痕迹?”
“没有。除了被水冲刷的痕迹,和尸体完全失去颜色之外,没有什么值得注意的地方。尸体失去颜色,我把它归结为尸体里的血液非常少,并且没能一直保持同一个姿势,而是在死亡不久之后就从礁石上冲刷了下来,在水里一直翻滚。”
“从尸体的状况来看,你觉得自杀还是他杀?”
“把所有的情况都考虑进来的话,我看,自杀的可能性似乎更大一些。唯一不太像是自杀的地方就是,尸体上没有表面的割伤。第一次试手就能成功把喉咙割破,这对于自杀来说是非常少见的,不过也不是完全不可能。”
“谢谢你。”
接下来是郭佳颖。在密码信方面,她肯定了房东的说法。这自然就把事情带到郭佳颖和林克之间的关系上。从这里大家可以了解到,他们之间的关系一直很严谨,很得体适当;当郭佳颖终结这段友谊的时候,林克非常沮丧;还有,林克绝不可能是一个会自杀的人;另外一方面,如果他因为郭佳颖而做了任何轻率的事,她会非常悲痛的;郭佳颖从来没听说过安妮娜,但当然了,在友情无疾而终的悲伤情绪中,林克会不会做什么荒唐事就不得而知了;还有,郭佳颖后来都没怎么关注过林克,也不知道为什么会有人觉得这种可怕的事跟她有关系。关于那些信件,郭佳颖以前就认为,林克是被人敲诈,但没有任何证据来证明这一点。
现在,显而易见,下一个就是潘晓雯了。她穿了一身寡妇的丧服,愤怒地抗议说林克的自杀不可能是因为郭佳颖,甚至说他不可能因为任何原因自杀。她比任何人都清楚,林克只有对她才是忠贞不贰的。她承认她无法解释那张签名为“安妮娜”的肖像,但她激动地断言,直到生命中的最后一天,林克都是幸福快乐的。她最后一次见到他是在星期三的晚上,并计划在星期四早上去花园再见他。但他没有去,肯定当时已经被什么人引诱到了死亡面前。他经常说,他很害怕阴谋,所以她认为,警察们应该去找俄罗斯特工。
这段火山爆发式的话产生了一定的效果。有人站起来问,警察有没有开始搜寻住在附近或者经常在附近游荡的可疑的外国人。据他所知,林克曾工作过的那家酒店雇用了一个法国人做职业舞伴,在花园的交响乐队里还有很多外国人,而且死者也是一个外国人。
后来上来的是老白。他承认在案发当天的两点钟左右,他的确在磨刀礁林一带开着自己的船,但坚持说是在深水区,在知秋来之前什么都没有看见。他那时没有往远处看,手头忙着自己的事情。当被问到那到底是什么事,他就闭口不言了,但始终坚持说自己什么都不知道。他的孙子(现在已经从外地回来了)简单地肯定了他的证词,但加了一个细节,说自己在一点四十五分的时候拿着望远镜想沙滩方向观察过一次,看见有个人在平铁上,不是坐着就是躺着,但是死是活就不知道了。
最后一个是李峰,他把关于剃须刀的故事讲述了一遍,措辞几乎和他对夏想以及警察说的一模一样。大家看到了顾鹏飞递来的字条,等李峰把该说的话说完了,然后问:“你说的这件事发生在六月十六日星期二的午夜?”
“刚过午夜十二点。在那个人过来之前不久,我刚刚听到了钟声。”
“那时候的潮汐是什么状况?”
李峰第一次支支吾吾了。他盯着大家,似乎怀疑这是一个圈套,紧张地舔了舔自己的嘴唇,然后回答:“我对潮汐一无所知,我不是这一带的人。”
“但是你说过,提到了海水拍打辉煌大酒店墙根的声音。那是不是就说明,潮汐应该是满的?”
“我想是吧。”
“如果我告诉你,在六月十六日的午夜,潮汐实际上是在它的最低点,你会很惊讶吗?”
“也许我在哪里坐的时间比我想象的要长。”
“你在那里坐了六个小时吗?”
没有回答。
“如果我告诉你,除了春潮的最**之外,海水从来不会高到辉煌大酒店墙根的位置,而且就算在那特殊的一天,这一幕也只会在晚上六点的时候发生,这会让你惊讶吗?”
“我只能说我一定是搞错了。可能会是病态的幻觉,这总可以吧。”
“你还坚持认定你跟林克的会面是在午夜?”
“是的,我绝对可以肯定。”
大家总结了证据,并不假掩饰地说了自己的观点,有人认为死者是自己结束的生命。(潘晓雯语气愤怒,都不能连贯地发出抗议。)至于他为什么这么做,这就不是大家应该思考的问题了。动机有很多可能,大家也一定记得,死者从血统上说是俄罗斯人,那么他一定是容易激动的,一定很容易被忧伤和绝望的情绪所控制。我们已经有了清楚的证据表明,剃须刀是怎么到林克手上的,而且大家觉得没有必要在李峰搞错潮汐的问题上给他太大的压力。既然林克不刮胡子,如果不是去自杀的话,那他要剃须刀做什么?不过,为了表示公正,大家也列举出一两点自杀推论可疑的地方。林克有返程车票的事实,护照的事实,装满金条袋子的事实。这些让人觉得死者曾计划离开华夏。即便是这样,难道不可能是他在最后一分钟失去了理智,决定用最便捷的方式来离开这个国家,同时也离开自己?死者显然是戴着手套自杀的,这一点很古怪,但自杀这一现象就是以古怪著称的。当然,还有潘晓雯(对于她我们感到深深的同情)关于死者的心情,李峰和潘晓雯的话互相矛盾。
简单地说,这个从出生和性格特点上都带有典型俄罗斯色彩的男人,因为感情的纠葛和神秘的信件而烦恼,情绪状况很不稳定。
第六十九章想要的东西
'奇·书·网]更新时间:201210235:09:24本章字数:2894
林克想摆脱世间的纷扰,并得到了一把剃须刀。他的尸体旁边是在一个无人的地方被发现的,由此可见自杀的过程并没有人陪伴。他的身边躺着一把致命的武器。沙滩除了他的足迹之外没有别的足迹,而且尸体发现人到达现场的时间那么接近死亡时间,所以可以排除凶手顺着沙滩从犯罪现场逃离的可能性。老白发誓死亡发生的时候,他在远处的深水地带,在附近没有看到别的船只,他的说法也被知秋证实了。还有,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任何人有那么一点点动机来除掉死者,只有关于勒索和俄罗斯特工没有头绪的推断,但这些推断没有证据可以支持。
听完这段简单总结,夏想对顾鹏飞笑了。总结里没提到那些必要的隐瞒和假设,没有提到礁石上的裂缝,也没有提到马掌或者潘晓雯关于财产的安排。大家小声说着话,然后是一段沉默。知秋看着蒋天生,他紧紧地皱着眉头,他的母亲正在急促地对着他的耳朵说话,但他根本没在意。
“我认为,”一个人开口说,“死者是因为割喉而死的。我认为他是自己结束了生命。但有些人认为这件事和俄罗斯特工有关。”
“采取大部分人的意见就行了。”
“是啊,而且我们应该把这张纸送去专业的机构,让他们找个密码专家来破译。就算纸张被染了色,也还有许多事情可做。”
警长点了点头。
“我们就这么办。我相信那张纸上一定有我们想要的东西,只是能不能找出来的问题。我从没见过比这更奇怪的事。如果不是有这么一两个疑点的话,看起来就像是一桩再简单不过的自杀。而且,当你把这些疑点分开来看的时候,它们似乎都没什么大不了的。比如说李峰,我还以为能在他身上找到点什么漏洞。我见识过这些从来没见过海的家伙,他们当中十个有九个根本不会注意潮汐是否涨起来了,或者潮汐到了什么位置。我觉得他是在撒谎;你也这么觉得,但你不能指望别人会因为一个分不清潮汐的高位和地位,就给他定下谋杀的罪名。我们得继续关注这个家伙,但我也不知道该用什么借口把他继续留在这里。既然大家认为是自杀(这从某种程度来讲对我们也很有好处),那如果李峰要离开的话,我们就不能拦着他。除非我们付住宿的钱让他留在这里,但还不知道要留他多久,这对别人来说不合适。他没有固定的地址,你看他所从事的工作,怎么可能有固定地址呢。我们只能发个通告让大家留意他,除此之外也没有办法了。当然,他还会继续更换名字的。”
“他现在是不是在领失业救济金?”
“没有。”警长说,“他说自己人穷志不穷。我得说,这件事业非常奇怪。不过,他马上就要领取《XX报》的悬赏了,也不需要去领失业救济金。但不管有奖赏也好,没有奖赏也好,我们不能强迫他花自己的钱留在村庄。”
“去找记者,看看报纸能不能把奖赏发放的时间再拖延一些。如果他不去领奖金的话,我们就可以肯定,一定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对钱的蔑视,警长,是所有犯罪的根基,或者再怎么说也是非常明显的疑点。”
警长笑了。
“你跟我想的一样,夏想。那个家伙不去领他能拿到的钱,这点很可疑。你说得很对,我会跟记者说的。而且我还会试着把李峰多留几天。如果他身上真的有疑点的话,他不会急着跑的,他会害怕落下嫌疑。”
“如果他同意留在这里,看起来就更可疑了。”
“是的,夏想,但是他不会那么想的。他不想搞出麻烦来。我敢说,他会再多留几天的。我其实在想,如果我们给他安上其他什么小麻烦……我不知道,但他是一个很狡猾的人,我在想我们也许能找到什么理由把他拘留起来。”警长眨了眨眼。
“警长,你要陷害他?”
“老天,不是的,夏想。在华夏,我们可不能这么干。但一个人可能干过许多在某种程度上跟法律不符的小事。比如当街赌博,闹事——这些零碎的事找起来很方便。”
“我的良心啊!”夏想说,“头一次听到这么好听的话!好了,我得走了。你好啊,蒋天生!我不知道你在这里。”
“这可真是有趣啊。”蒋天生挥了一下手,“人就是喜欢讲蠢话,是不是?你会认定这件事像馅饼一样平整简单,但我母亲还是在说什么俄罗斯特工,连最后的结果都不能让她安静下来。女人啊!你跟她们讲道理会把自己气死,她们所能干的事只是一遍一遍诉说同样的废话。她们说的话你一句都不能相信,是不是?”
“不是所有的女人都一样。”
“她们也是这么说的,但这也是废话的一部分。现在,就说这个知秋吧,一个好侦探,真的,看他处理麻烦事的样子,还真有模有样——”
“知秋怎么了?”夏想赶紧问道。
蒋天生笑了。“没有冒犯的意思,”他说,“我只是说,在分析证据的时候,像那样的人,你怎么能指望他对鲜血有什么了解——明白我的意思吗?人总是会设想血流得到处都是的场面。他们总是爱读小说,《放学后》那类东西。这类东西对他们的诱惑力很大。他们只看到他们觉得应该会看到的东西。明白我的意思吧?”
“你似乎学过心理学。”夏想严肃地说。
“哦,我倒是特别了解别人,特别是女人。”蒋天生扬扬得意地说。
“你是说,”夏想接着说,“他们想的那一套都是唯心的?”
“嗯?”
“俗套话。‘人的直觉是独一无二的。’‘狗和孩子无所不知。’‘善良的心比什么都重要。’‘困难磨炼品格。’这一类的陈词滥调,把所有与之相背的证据都忽略不计。”
第七十章三段论
'奇·书·网]更新时间:201210243:20:36本章字数:3580
“是啊,”蒋天生说,“我的意思是,你知道,他们觉得一件事应该是这样的,那么他们就说这事就是这样的。”
“是的,我明白你想说的意思了。”夏想在想,如果在地球上,还有一个人可以一遍遍地重复一句俗套话,但脑子里却不知道它的明确意思,那就是蒋天生,他还把这些神奇的话语用骄傲的语气朗诵出来,以为是自己发现的真理。
“你真正的意思是,”夏想继续说,“我是这么理解的,你认为我们不能完全依赖知秋社长的证词?你的意思是,他听见了一声尖叫,然后发现了一个喉咙被割开的人,还有一把剃须刀就在他旁边。这看起来似乎那个人刚刚自杀,所以他就想当然地认为他就是刚刚自杀的。那么,血液就应该还是流动的。所以,他就自己说服自己,硬说血液当时还是流动的。你是不是这么想的?”
“是的。”蒋天生说。
“所以,大家觉得这是自杀。但你和我,我们都很了解人,知道那关于血的证词可能是错的,那么,这还是很有可能是谋杀。是不是?”
“哦,不是的——我不是这个意思,”蒋天生反对说,“我感觉这百分之百是自杀。”
“那你现在嘟嘟囔囔什么?这多么显而易见啊。如果那人是在两点钟之手被杀的,知秋就应该能看到凶手。他没有看到凶手,那么着就是自杀。自杀与否这完全取决于知秋的证词,他的证词表明死者是在两点钟之后死的。是不是?”
蒋天生为这令人惊讶的逻辑思考了一会儿,但最终还是没有察觉,这个三段论究竟是前提和结论的倒置,还是中词不周延,还是前提本身就不正确。但他的脸明显变轻松了。
“当然啦。”他说,“是的,我明白。这显然就是自杀,知秋的证词能证明这一点。所以他应该还是正确的。”
夏想,这段畸形的三段逻辑甚至比上一个还要拙劣。一个能做出这样结论的男人是不可能想出什么花样的。他给自己建立了一个新的三段论:
那个谋杀的凶手不是傻子。
蒋天生是傻子。
所以蒋天生不是凶手。
这个推断似乎很有道理,但如果是这样的话,蒋天生又在为什么烦恼呢?唯一有可能让他担心的就是,他两点钟的时候没有完美的不在场证明。这也同样让夏想烦恼:所有最好的嫌疑人在杀人的那个时间段都有不在场证明。
然后,突然地,灵感的闸门打开了,刺穿了他脑子里黑暗的角落,像一道探照灯的光线。老天啊!如果这是事实的话,蒋天生绝对不是一个傻子。他是一个侦探一生中能够遇到的最聪明的罪犯。夏想观察着蒋天生自以为是的外表。这可能吗?是的,这有可能,而且,如果知秋没有带着他的证词出现的话,这个计划可能非常成功。
从这点着手来分析,看看结果会怎么样。两点钟的时候,蒋天生在平铁谋杀了林克。他早就在什么地方把母马拴好了,一点半离开餐厅之后,他去了小路,一秒钟都没有耽搁就牵到了马。然后他肯定是让马竭尽全力地奔跑。假设他在二十五分钟之内跑了四公里的路。那么两点钟的时候,他离平铁还有半公里,不,这样不行。把时间再拉紧一些。让他一点三十二分从老乔小路出发,让他把马速赶到九公里每小时——那时间就差不多了。再让他在五分钟之内走到礁石边,那是一点五十五分。然后呢?把马赶回去?在知秋醒前五分钟,他让马顺着沙滩向回跑,自己步行,在两点的时候到达平铁。他杀了人。他发现知秋来了,就藏在礁石的缝隙里。同时,那匹小母马已经跑回家了,或者已经到达路边的某个地方,正往上跑,或者——
不用再想那匹马了;反正它是跑回自己的草地和溪水边去了。时间很紧张,整件事似乎精细得有些不可能,但并不像他最初想的那么绝无可能。假设事实就是这样,那么,如果知秋当时不在场的话,会怎样呢?几个小时内,潮汐就会盖住尸体。如果蒋天生是凶手的话,他不会希望尸体失踪的,他会希望他的母亲得知林克的死讯。是啊,但在一般情况下,尸体很快就会回到沙滩上的。是因为强劲的西南风和三根金条的缘故,尸体才一直没被找到。就算这样,尸体最终还是被找到了。好,如果知秋没有在那个时候发现尸体,他们就不能证明,死亡时间不是在更早一些的时候——比如说在十一点和下午一点半之间——这段时间蒋天生已经有不在场证明了。事实上,受害者提早到达了关卡,这让死亡时间看起来似乎比起真正的时间要更早一些。为什么你会引诱受害者在十一点半去一个没有人的地方,然后等了两个半小时才把他了结?无非是想让别人推测,你是在更早一些的时候杀了他的。然后,还有一对固执的家伙,老白和他的儿子,在他们吝啬的证词里也提到了,他们看见林克一点四十五分的时候“躺”在平铁上。那也是计划的一部分。就是这样,肯定是这样。这宗谋杀案本来是想伪装成在早晨发生,这就是为什么蒋天生会在不在场证明上执著得几近可疑,这就是为什么他会去村庄一趟。“总是要怀疑那些有确凿不在场证明的人”,这难道不是侦探守则中的第一真理吗?这个确凿的不在场证明就是等着别人来仔细调查的;就是等着能通过任何检验的,因为怎么可能出错呢,这是事实啊!这看起来很奇怪,那是因为它本意就是要看起来奇怪。它是在大吵大闹,央求着别人去调查自己。这个不在场证明简单又独立地存在着,把别人的注意力从关键的两点钟上转移开来。如果知秋没有发现那具被新鲜血液浸染的尸体的话,这个计划会实现得多么成功啊。但知秋当时在那儿,整个计划就在他证词的打击下被摧毁了。这一定是致命的打击,怪不得蒋天生要尽力去诋毁死亡时间这个让他尴尬的证词。他比任何人都清楚,不管这给别人留下怎样的印象,在两点钟死亡并不意味着案件就是自杀。他不笨,他只是在装傻,而且他聪明得让人感到恐怖。
夏想模糊地听到,蒋天生在对他说着道别的话。他让蒋天生走了,甚至有点渴望他走。他得把这件事好好想一想。
知秋的证词把原本的计划撕得粉碎。蒋天生接下来会做什么?
他可能什么都不做,这会是最安全的办法。他可能依仗着结论,相信警察、知秋和夏想以及别的人会接受这个结论。但他会有勇气什么都不做吗?他也许会的,除非他知道密码文件里有什么东西可以证明这不是自杀而是谋杀。如果这样的话,或者如果他失去了理智——那么他会开始谋划自己的第二道防御,这会是什么呢?毫无疑问,是两点钟的不在场证明——谋杀真正实践的不在场证明。
关于这个时间段,他到底说过些什么?夏想检查了他的笔记,上面已经加了相当多的新内容。蒋天生只是含糊地提到一个可能的证人,那就是经过关卡并向他询问时间的陌生人。
当然了,是的。他早就开始怀疑这个证人了。这是侦探小说里常见的一个备用角色:问时间的人。夏想笑了。现在他对此感觉很肯定。蒋天生对所有的可能性都有所准备,精心铺垫好这个有用的证人,以防有一天需要用上。现在,那个早晨的不在场证明已经不能将他置身事外了,两点钟的不在场证明就必须得推到前线。只是,这一次,这个证明不会是确凿的了。很可能是一个很逼真的证明,但毫无疑问是假的。然后,监狱的阴影就要开始接近了,黑压压地、乌云密布地笼罩着蒋天生。
“如果事情都安排好了的话,那么,蒋天生,”夏想自己对自己说,“如果我没说错的话,你的那个两点钟的证人很快就会出现了。另一方面,如果他真的出现的话,我就知道我猜得没错。”
这是在模仿蒋天生的逻辑。
第七十一章她是谁
'奇·书·网]更新时间:2012102621:21:49本章字数:2545
知秋发现,自己住在已逝的林克的房间里很舒服。在本来应该拿来思考问题的时间里,知秋舒适地坐在扶手椅中,阅读着从林克的书架上抽出的一本书,想借此放松自己的潜意识。通过这种方法,他了解了大量各色各样关于俄罗斯变革的信息,还有更多关于理想世界里爱和战争的浪漫叙述。他喜欢的故事里总会有一个脆弱柔软而且英俊的年轻男子,那是位最完美的男人,但身陷毫无前途的绝境,四面楚歌,后来发现自己原来是一个王位的继承者。在最后一个章节,他成功地领导了一场反对独裁的起义,接着,他出现在阳台上,穿着蓝色和银色相间的服装,接受欢乐民众的喝彩,感谢他让他们得到了解放。有时,他还有英勇又美丽的公主的协助,那些公主把所有的身家财产都交付给他忠诚的失业;有时,他无视一切诱惑,始终对身处自己国家的某位爱人忠贞不贰,并在她们被迫要嫁给罪恶的君王或者更加罪恶的谋臣前最后一秒,把她们解救出来;他有时会得到别人的帮助,这些人有着俊朗的外表和超人的体力,他们会经历一系列惊涛骇浪式的冒险和逃逸,无论是在陆地、海上还是空中。但除了罪恶的君王之外,没有其他人会想用金融或政治诡计的肮脏手段来揽聚钱财,无论是国家的权势还是国家联盟都不会在这件事上发表任何看法。政府的兴起和垮掉似乎完全是私下的安排,完全由小国家自行研究决定。那国家的位置是模糊的,而且跟其他国家没有任何外交关系。他想放松自己潜意识的话,这样的文学作品再合适不过了;只是,他的潜意识依然倔犟地拒绝工作。知秋在心里大叫了一番,然后开始转向填字游戏。
夏想接到了陈轩霖的电话。
夏想:
根据你的建议,我在这里已经住了几日,假装需要修理我的发电机,我跟一个叫吕大头的人建立了不错的关系,他是一个从事收割捆绑的农民,和周围的大农场主都很熟悉。
我从他那里得知,在大家看来,蒋天生的处境是有些困难的,他的农场被抵押出去了很大一部分。最近一两年里,他仗着很快就会继续母亲的财产,更是增添了许多债务。但由于潘晓雯最近从未来看过他,有传言称他们两人之间的关系有些紧张,人们开始对借款的安全性感到不安。
农场现在交给一个叫张铁柱的人管理,他是农夫们的领导者。这个人没有什么提别的才能,只是比一般的农民稍微强一点,在自己的专业上算是拥有丰富经验的。大家都觉得很奇怪,蒋天生竟会在这个繁忙的时候离开农场。你之前打电话给我,得知蒋天生和马洪是同一个人。那也许不用我再告诉你,蒋天生在十四日星期天离开这里,二十一日星期天又回来,但第二天一大早又走了。农场在劳工的工资上出现了困难和拖欠,张铁柱已经发现很难把稻草收割完了,有一部分就是由于这个原因。
我还听说蒋天生在维修农场的建筑、堤坝、篱笆等项目上,资金都有些问题。所以,我去了一趟农场,亲自看一眼他的农场。我发现和传闻一样,很多墙和谷仓都严重失修,田埂上常出现缺口,这是因为对基本的防护和开渠没有足够的重视。排水系统也在很多方面有重大缺陷。比如一块大田居然整个冬天都处在积水的状态下。关于这块土地排水系统的计划从上个夏天就开始启动了,但到目前为止还停留在购买必要的东西上,工人工资的不足拖住了整个工程的进度。结果就是,这一块土地由于长时间没有使用,已经发酸了。
在个人作风方面,蒋天生似乎很受这一带人的喜欢,不过他们说他对待女人们有些太轻薄了。大家都认为他是一个爱运动的人,经常能在别的地方看到他。还有传闻说他在大城市有一处很令人向往的寓所,在那里住着一个女人。大家认为蒋天生对动物的知识非常了解,但对于农场管理方面就有些无知和粗心的。
有一个年级稍大的男人和他的老婆照看着他的屋子,这两个人一个是养牛的,另一个挤牛奶。他们看起来说过几句话,从我和她的谈话中看,他们都是诚实的人,不会隐瞒什么东西。她对我说,蒋天生生活很安静,当他在家里的时候总是很自律。除了当地的一些农场主外,他很少有访客。在他们和他住在一起的六年里,他的母亲过来看过他三次(三次都是在六年里的头两年)。还有两次,他接待了一位从帝都来的访客,那是一个留胡子的小个子男人,据说是位残疾人。这个男人上一次跟他在一起是在今年二月底。那女人不愿意透露任何关于他老板财政状况的信息,但我从吕大头那里得知,她的她的老公已经在私下打听另外的工作了。
这就是短短几天里我所能发现的所有信息了。如果你觉得有必要,我会更深入地追查。
接完陈轩霖的电话,当天晚上夏想又接受了来自顾鹏飞警长的拜访,并把陈轩霖电话里了解的情况告诉了他。
警长点了点头。
“我们得到的信息差不多一样。”他说,“你电话里的情况,细节更多。但我想,有一点可以肯定,我们的朋友蒋天生有很大财政问题。不过我不是为了这个过来的,我来的原因是,我们找到了那张照片的来源。”
“是吗?那个美丽的安妮娜?”
“是的,”警长回答说,带着一丝得意,“美丽的安妮娜——只是她不叫这个名字。”
夏想抬了抬他的眉毛,或者更准确地说,抬了抬右边的那条眉毛。
“那如果她不是这个名字的话,她是谁?”
第七十二章模特
'奇·书·网]更新时间:2012102621:21:50本章字数:4372
“她说她是赛琳娜,我这里有她的信。”警长在他胸前的口袋里翻找着,“信写得不错,而且笔迹也很好看。”
夏想接过那张蓝色的信纸,盯着它看了起来。
“很讲究的信纸,笔迹很漂亮,和你说的一样,非常讲究,并搭配着同样优雅的信封,是星期五晚上邮寄的,寄给这里的警察局。好了,让我们看看这个女人有什么说的。”
我在今晚的报纸上读到了关于林克案件的结果,非常惊讶地看到了我的照片在上面。我可以保证,我跟这件事没有一点关系,完全不知道照片怎么会出现在那具尸体的身上,并且签了一个不属于我的名字,我从来没遇到过一个叫林克的人,而且照片上的字也不是我的笔迹。我是一个职业模特,拍过很多照片,所以我猜一定有什么人拿到了我的照片。很抱歉,我对这个不幸的林克一无所知,所以恐怕不能帮什么忙,但我想我还是应该写这封信,告诉你报纸上的那张照片是我的。
我不知道为什么这张照片跟这个案子有联系,但我当然乐意告诉你所有我知道的事。这张照片是大约一年前由大虾拍摄的。我保存了一张,你可以看出这和报纸上那张是一样的。我是拿这张照片来申请模特合约的,把它发送给了很多大公司的负责人,还有一些经纪人。我现在是兔斯基的签约模特,他可以告诉你我是个怎样的人。我非常想知道,为什么照片会落到林克的手中,因为我的未婚夫对此非常不满。不好意思打搅你了,但我想我应该告诉你,尽管我怕帮不上什么忙。
“你怎么看,夏想?”
“天知道。当然,这个女人有可能在撒谎,但我总感觉她说的是实话。我想,是关于那位吃醋的男人的部分,让我感觉这个故事很真实。赛琳娜——听起来像是个俄罗斯的犹太女人——用我母亲的话说,这肯定不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女人。但尽管她的话很啰嗦,却很有条理,信息全都是有用的信息。还有,如果照片上?( 都市极品侦探 http://www.xlawen.org/kan/10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