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辣文小说 > 欲罢不能 > 欲罢不能 第 8 部分阅读

第 8 部分阅读

    那时的杨逸,才八岁,就已经经常到村子的后山上去玩,那一次,他却发现了山上一座原本破落的寺庙被人修葺一新;后来就遇到了不知从哪搬到此的老道士,从此杨逸就经常放了学上山与老道士玩耍,一老一小很是投缘。

    再后来杨逸就和老道士学武,老道士很有些“老顽童”的风格,想着法的欺负当时那么小的杨逸,哄骗杨逸给他做饭,洗衣服,和杨逸打赌输了就耍赖,拿杨逸的话评价他,就是“老不正经”。只是老道士教杨逸练武的时候非常严厉,弄得杨逸苦不堪言。

    一老一小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欢乐中度过,二人感情日益增进,老道士就常对杨逸父母说,老天待他不薄,有杨逸能陪他度过晚年。

    后来,谢震上山拜会了老道士,二人说了什么杨逸不知道,但从此,他就离开了老道士,离开了父母,离开了家,被谢震带到了那个绿色的兵营里。

    这次回来,杨逸本想好好和老道士呆上一阵的,却没想到当时的一去,再回来已是天人永隔。

    “师父埋在哪了?我想去看一下他。”

    良久,杨逸才稍微从悲伤的情绪里缓和过来,向老爸问道。

    “按他的要求,火化后埋在了寺庙前的树林。”

    这时,赵兰芝捧出一个古色古香的木盒,说道:“老人家的遗物都在这个盒子里,他临走前嘱咐我们一定要交给你处理。”

    杨逸接过木盒,入手沉重。他以前见过这个木盒,这是老道士唯一不让他碰的东西,这木盒据老道士说是他家传之物,不受潮气侵蚀,虫蚁叮咬,只是没说是何质地。

    简单收拾了一下,杨逸一人捧着木盒出了家门,往后山而去。他家就在村子里位置比较靠近后山的地方。

    山势不陡,海拨不高,以杨逸现在的脚程很快便到了那座寺庙。寺庙只有三间屋,屋前是老道士搬到此之后开辟的院子,没有围墙。

    此时虽已是深秋,但寺庙周围仍是一片郁郁葱葱,庙前院子里几颗杨逸小时候栽的小树也已长得有碗口粗细。寺庙周围野花遍地,绿草茵茵。午后的秋阳透过树叶缝隙洒落在寺庙前的院子里,石桌上。

    好一处宁静优美之所在!

    望着眼前这熟悉的场景,一切都无变化,只是原本收拾的很平整的院子因长时间无人居住而有些杂草。

    寺庙门口挂了一幅牌匾,上书“大道于心”,笔力雄浑,气势磅礴。这是老道士亲手所书,原来寺庙的牌匾让老道士给仍了。

    为此,杨逸逐渐懂事后还嘲笑过老道士,说他一身道士打扮却选了个和尚庙做据点,很有些“挂着羊头卖狗肉”的架势。老道士却对此嗤之以鼻,反驳说:佛家修佛,道家修道,都是以修为目的,现在道士占了和尚的地方,那就是道佛结合了,当然更有助于修道,说完,就忙着吃肉喝酒去了。

    昔景犹在,斯人已逝。

    望着挂了一把古铜大锁的庙门,再也不会有一个笑容可掬的老道士从里面走出来了,杨逸悲伤的想到,心痛如绞。

    穿过庙前的树林,一处悬崖的边缘,老道士的坟墓现入眼帘。

    坟上,已长满了青草和不知名的野花,远处眺望,此处可以俯瞰杨逸的村子,甚至能望到远处的县城。天高云淡,风轻气爽,老道士为自己选了一处理想的埋身之处。但令杨逸奇怪的是父母竟然没有为老道士立碑。

    将带来的肉食摆在老道士坟前,好酒满上,杨逸恭恭敬敬跪下,为老道士上三炷香,嘴里道:“师父,徒儿回来看你来了……。”

    一句话说完,已是泪流满面。

    第三十五章 老道遗嘱(1)

    整整一个下午,杨逸跪在老道士的坟前,只是呆呆的望着老道士的坟,脑子里满是当年与老道士相处的点点滴滴。直到夕阳西陲,泪水流干,双腿麻木。

    逝者已矣,活着的人却仍要继续活着。年纪虽轻,杨逸却见惯了生死,早就看透了这一点,但虽是心里明白,但仍是忍不住的悲伤,从小与老道士朝夕相处,可以说他是杨逸除了父母以外最亲近的人了,是他教会了杨逸一身功夫,带给了杨逸一个快乐的童年。

    用父母给的钥匙打开了那把古铜大锁,杨逸推门而进。

    屋里的布局并无多大变化,迎面香案上供着道家三清始祖的道身,这是老道士生前自己雕刻油漆的,杨逸的看法,这就是老道士糊弄外人的道具。左右两边的屋子都带有土炕,也是老道士自己盘的,左边一间老道士住,右边一间,杨逸如果留在山上住的。两屋还各有一些简单的家具。

    只看老道士那身常年不换的破旧道袍,那肯定让人觉得是一特邋遢的人,为此,杨逸没少笑话他,但看他住的屋子,那却是每日都收拾的干干净净,一尘不染。只是现在,因为长日无人居住,到处积了一些薄薄的灰尘,山上空气本洁净,只是确实是时日长了无人打扫的缘故。

    望着屋内的东西,杨逸更是忍不住触景生情,强忍着悲痛,开始仔仔细细打扫着屋里的每一个角落,直到打扫的干干净净。

    此岱秀山唯一上山的路就必须经过杨逸家所在的村子,因此上此山的都是杨逸村子里的人。而老道士生前性格怪癖,除了对杨逸一家,对村内其他人则是非常冷淡,他又身有功夫,搞得后来村里大人小孩都有些惧怕他,再加上这岱秀山除了风景好点,树木多点,物产极不丰富,因此平日里根本就无人上此山。老道士一去世,更是无人敢来到此处,只有杨逸父亲有时来打扫照料一下,只是时日长了,他也来不那么勤了。

    杨逸在自己以前住的屋里点上了老道士以前用的煤油泡子灯,这里不可能通电,只有用这古老的家伙照明。杨逸打算今晚就住这了,来时已告诉了父母。

    煤油灯下,杨逸打开了老道士留给他的木盒。

    木盒中东西不多,杨逸大体翻看了一下。几页书信,想必是老道士写给他的遗言;一个信封,里面也是装了一些纸页和卡片的东西;一件无袖墨绿色背心,触手柔滑,很有质感;还有一块翡翠雕龙玉佩,触手温润,色泽凝翠欲滴,只看纯度,杨逸就知道这是一块翡翠中的极品,价值只怕很是不菲。

    首先杨逸打开了老道士留下的几页书信,字体龙飞凤舞,确是老道士的笔迹,就着煤油灯的灯光,杨逸心情落寞的看了起来:

    小逸:

    当看到这封信时,只怕为师已经不在人世了。尽管以前你很少叫我师父,但我确实也只有你一个传人,你就是不想当我徒弟也得当了。

    当初和谢兄弟约定最多五年,就让他放你回来,依我对他的了解,只怕他不会不放你,但他也会将你留满五年。

    原谅为师把你‘卖’了,其实也只是想让你出去多锻炼锻炼,见见世面,这有助于你的成长。对了,我已经交代过了,如果我有个好歹,不让你父母通知你和谢兄弟的,一个老头子死就死了,不值得你们再大老远跑回来。

    ……

    唉!老道士啊,其实我早就内心里当你是师父了,只是平时是故意气你。对谢老头你倒真是了解,只是你本出于让我锻炼的目的,但这几年风风雨雨,要不是您徒儿身手好点,只怕早就不知道挂了多少回了。不过真是感激您这番良苦用心,自己现在也确实受益良多,只是当自己打算退役回来好好孝敬您的时候,您却是不在了!

    杨逸看着信心里想着,眼睛又有些湿润。只怕他这两天流的泪比他从生下来到现在都要留的多。

    定定心思,杨逸继续看着书信:

    自从十几年前来到这,就看中了这个地方,多少年四处漂泊,心也疲了,就有了在此处终老的想法,后来又遇到了你。

    知道当年那些上山来玩耍的小孩们,为师为什么单单看中了你么?就因为你这孩子心地善良,别的孩子见到我时总是骂我,用砖块扔我。只有你当时没有觉得我脏,觉得我怪,阻止了别的孩子,还从家里拿东西给我吃。

    一直以来,为师都没有和你说起过我的身份,你也从来没有问过。为师本来姓方,名照熙,这名字还算文雅吧,你可要记住了,别到时候别人问起来你连师父的名字都说不上来。

    事到如今,对你也没什么好隐瞒的了,不怕你笑话,师父年轻的时候,谋生手段其实很不光彩,是靠盗卖文物为生,那时对于这方面国家控制得不像现在这么严。后来为师翻然悔悟,深感再干此行当是伤天害理,于是转行做起了珠宝玉石生意,而早些年自己珍藏的最珍品文物,却是想献给国家。

    不想,就是我一直信赖的拜把子兄弟,自小跟着我一起干的搭档,却见财起意,出卖了我。

    他与人勾结,趁我不备,围了我当时住的地方。那一夜,我唯一的儿子,还有儿媳,都中枪身亡,却只有我这个最该死的人,仗着有些身手死里逃生,那些文物和一些珍贵珠宝被洗劫一空,我住的地方也被一场大火付之一炬。

    ……

    看到这,杨逸忍不住有些惊异,原来老道士年轻时是个盗墓的,看这口气应该还是个大贼。却没想到改邪归正后却遭了自己拜把子兄弟的暗算,儿子儿媳都死于非命。

    如此深仇大恨,怪不得以前老道士经常有时候疯疯癫癫,或者表情痛苦的发呆呢,想来一方面是受此刻骨铭心仇恨的刺激;另一点,只怕是因自己的所作所为连累了儿子和儿媳的丧命,他为此深怀内疚。

    第三十六章 老道遗嘱(2)

    这许多年来,为师隐姓埋名,假扮成道士,一直在各地寻找那个狼心狗肺的畜生,直到几个月前,我终于得到了他的下落。他原名叫寇三福,现在却改了名字叫寇仲海。如今他也早已经漂白,在滨海市成立了一个仲海集团,我暗中观察过,他如今财力雄厚,黑白两道都有极强势力,要报仇只怕不是很容易

    我本想孤身潜入他住处,将他击毙,事不成大不了赔了这条老命。却不料,费劲心机潜进到他住宅后,正准备动手时,却发现在他身边竟然有个我非常熟悉的人——我的妻子,也就是你的师娘,更让我震惊的是她竟然和寇三福表现的很亲密,看样子只怕她随了那寇三福。

    我和儿子儿媳出事的时候,她和我才两岁大的孙女不在我身边,所以得以幸免于难。这许多年来我也一直在寻找她们,实际上除了报仇,她们已是我这么多年能够支撑下来的唯一精神支柱,却没想到,曾经相亲相爱的妻子,却跟了我的仇人!这对我打击巨大,难道,这是老天爷对我早些年做下众多罪孽的惩罚么?

    一时间我心绪混乱,知道自己再动手则很难成功,只能立刻遁走,失魂落魄地回来了。

    这之后,我万念俱灰,虽有心再去报仇,并查出那贱人跟了寇三福的真相,但是我身体却总感觉一天不如一天,知道我恐怕在世上已时日无多,报仇也是有心无力,因此,趁着我还清醒,才给你写下这封信。

    你是我唯一的徒儿,这报仇的事情,为师就只能托付给你了。在现在的社会,直接杀人只怕难逃法律制裁,而且,我希望你不要直接杀了那畜生,最好整得他倾家荡产,妻离子散,让他尝尽为师这许多年来所受尽的诸般痛苦。

    他现在势力极大,更可能有当初与他勾结的那些人为联盟,因此要报此仇非常困难,本来为师不想给你增此重担,但为师已无力再此报仇,就这样去了,又怎能甘心啊!

    至于我妻子,她叫孔玲君。虽然为师很恨她,但只怕她可能有什么不得已的苦衷,你要帮我查清楚。其实想想我也是对不起她,当初不该不听她劝,如果早就收手,也不至于连累了儿子和儿媳丧命。

    对于她你视情况而定吧,但最重要的是我的孙女。你将来一定要找到她,告诉她事情的真相,不能再让她认贼作父。如果她还认我这个罪孽深重的爷爷,就带她来给我上柱香。

    以后,你一定要帮我好好照顾她,不能让她受一点委屈,否则以后为师成了鬼也要天天晚上来找你练功夫。

    ……

    原来父亲说老道士两年前出去的那一趟是发现了仇人的下落,只是没想到虽然苦苦寻觅的仇人找到了,却见到自己的妻子成了仇人的妻子,这对他打击非同小可,以至他回来后情绪低落,整天酗酒,最终导致吐血而逝。而他直到死却仍有些不相信他的妻子背叛了他,总以为她有苦衷。

    想到这里,杨逸已是握紧了双拳,钢牙紧咬,心里默念道:师父,您老人家放心去吧,交代的事情我一定帮你办好。寇三福,你害死了我师父,我日后定叫你倾家荡产,家破人亡。只是听老道士说的他现在只怕势力非同一般,自己只怕还要从长计议。看来这滨海市,将是自己人生下一步的“舞台”了。

    后面还有一些话,杨逸继续看到:

    为师让你干这么辛苦的活,也不能什么都不留给你。信封里是一个中国银行的外币帐户资料和一个存储柜密码,是为师早年积攒下的一些财产,差不多有三千多万美金和一些珠宝。

    虽然比起现在寇三福的财产来说,这还差的远,但这许多年来为师也就攒了那么一点,以后具体怎么用,你自己看着办,只是别都花没了,好歹给我孙女留点。

    当然,如果你把我孙女娶了,那就无所谓谁的了。还别说,这真是个好主意,我虽然没见过我孙女现在是啥模样,但我老方家的后代能差到哪去,你娶了她就更方便照顾她了,那就这么定了!

    哦,对了,还有那件墨绿色背心,可是件宝贝,弹性很好,穿上冬暖夏凉,更重要的是非常坚韧,甚至能挡住普通的子弹,上次我就是靠它才得以死里逃生。放心,这不是我盗墓盗来的,是我方家祖传的东西。还有那个翡翠玉佩也是我方家祖传,本是我留着给我孙女的出嫁信物,有机会你代我给她吧,不过最终也还是回到你小子手中,给不给她的也没多大意义了

    好了徒儿,为师本早就该随着儿子儿媳去了,多活了这二十年也算是赚了。老天也算待我不薄,人到晚年遇到了你,与我甚是投缘,让我度过了一段快乐的日子,到现在,为师也该和你说再见了。

    孩子,你还年轻,一定要好好活着,报仇的事如果事不可为也就算了,为师不想你再有什么闪失,那就愧对你的父母了,为师九泉之下也难心安。

    师方照熙绝笔。

    终于将老道士的遗书看完,那平淡而亲切的话语让杨逸仿佛感觉老道士就站在他面前与他说话。看到最后,杨逸能感觉出老道士将这段仇恨告诉自己又有些后悔了,怕自己将来有什么闪失,但自己既然知道又岂能坐视!

    这老道士,原来富有得很啊,竟然有那么一大笔财产,还是美金。这背心倒是个宝贝,看来上次离开老道士是认为自己不会有什么危险,所以没给自己。要早知道后来这么不容易,早就拿给自己,自己能少受多少伤啊!以自己现在的身手,应该很少能用上这背心了。

    最头疼的就是如何对待老道士以前的妻子了,还有他那没见面的孙女,老道士三言两语就把自己从徒弟的身份变成了孙女婿,这差着一辈呢,再说就算自己同意那也得他孙女同意啊!不对,就算他孙女同意,自己也不能随便答应啊,现在可是要讲求感情,性格等诸多因素的,哪能由着老道士包办。不过不管怎样,他这孙女自己是照顾定了。

    不知不觉,夜已深,杨逸看完老道士的遗书,将几样东西收好,又将那木盒埋在了老道士坟前。就让它陪着老道士去吧!

    这几年的百般磨练,历经生死,杨逸的心智早就锻炼得极是沉静稳健,但这一下午因为老道士的去世带给他的刺激,让他真是心神憔悴,直到后半夜才在恍恍惚惚中睡去。

    第三十七章 形意拳法

    清晨,深秋露重,清脆鸟鸣,杨逸早早就醒了过来,情绪已有所好转,但想起老道士的去世,心里还是忍不住一阵阵的痛楚。收拾好屋子,杨逸走出屋门。

    调整了一下情绪,晃晃头,杨逸沉腰身,扎马步,打了一套老道士生前教他的套路,一招一式,动作简练却实用,快攻直取,拳势直如电闪雷鸣。这时如有内行人一看,定能认出,这分明是一套精彩的形意拳套路,尽管招式有些不同,但只观拳意,杨逸的这套拳已深得形意拳“以意领气,以气导力,意形两表,形意一体”的拳理精髓。

    如狂风暴雨骤停,杨逸瞬间收住身形,看来受老道士去世的刺激,自己一番含悲带痛的练拳,使自己的形意拳拳意又有精进。老道士很早就告诉杨逸,其所练功夫虽杂,但一身功夫之根本乃是形意拳,属形意拳三大流派中的河北一派。

    形意拳是中国三大著名内家拳拳种之一,其拳理是通过形与意的相互调节,内与外的相互作用来达到体内兼修的功效。但其风格却又讲求硬打硬进,迅猛雄悍,注重实战,这在内家拳里却是独树一帜

    而老道士教给杨逸的功夫,却是以形意拳的拳理为根本,又融合了其它武术流派的精华,结合了现代搏击的精髓,招式虽已改得似是而非,但拳理深含。

    在这点上,杨逸是深有体会,他在此基础上又结合了自己这几年来的实战技巧,杀人经验,使得自己的形意拳更迅猛,更实用。同时他也注重了形意拳的内修,其实现在的他,已能明显得感受到自己身体意与气的变化,而“意为气先,气为力先,意至而力发”之形意拳精华拳理,杨逸已深得其中三味。

    如果老道士这时能看到杨逸的这套拳路,想必定是老怀大慰,自己终一生未能达到的境界,教出的徒弟却达到了,并已至炉火纯青之境。

    如今的杨逸,经历了几年的生死考验,不断激发体内潜能,早已升华到了此内外结合的境界,这让他感觉非常奇妙。尤其是他这样自己一人畅快淋漓练功的时候,因为平时未遇到能让他一展身手的高手,他也隐藏了自己的实力。“怒狮”格斗高手们身手虽厉害,却也只限于外家功夫,还不足以让他放手施为。

    练完功,杨逸将院子打扫干净,又将老道士的坟重新修葺了一下,清除了杂草,培上新土,这才叩头告别,走下山去。

    回到家中,正好早饭已做好,一家三口开始吃饭。杨逸父母看到杨逸神情憔悴,都没有多问什么,杨逸也没把老道士信的内容告诉他们。报仇的事怕说了他们担心;钱的事也不算自己的,自己只是为了报仇来使用,其所有权应该是老道士的孙女,自己要用将来挣的钱来孝敬父母。

    杨绍先见饭桌上气氛有些沉闷,忍不住开口问道:“拜祭过你师父了?”

    “嗯,拜祭过了,顺便到处打扫了一下。”杨逸低声答道,“怎么师父坟前没有立碑呢?”杨逸奇怪地问道。

    “你师父临终时交代的,不让给他立碑,如果要立,也让我们找到他的家人来立,那样才等于他获得他家人的原谅,九泉之下才能心安。对了,老人家和你交代了吧,一次他醉酒我听他提到了他的家人,原来一直以为他就孤身一人,想不到他竟然还有妻子和孙女。”

    “交代了,下落我也已经知道,在滨海,我准备日后找到她们后代师父好好照顾她们。”杨逸答道,看来老道士是想自己的孙女来立这个碑了。

    “那次听你师父念叨着要将他孙女许配给你,听他的意思他孙女应该和你差不多大,你也老大不小的了,是不是也该考虑考虑这方面了?”赵兰芝殷切地望着儿子道。

    这老道士,竟然把这想法和父母说了。“妈,那都是你们一相情愿,人家孙女愿不愿意还不知道呢!再说,这差着辈呢!”杨逸赶忙解释道。

    “差辈怎么了?你师父论年龄都应该是我们的上辈,照你那意思,你还和我们平起平坐了?妈也就这么一说,人家真要是不愿意,那也是没办法。”赵兰芝念叨着。

    “好啦好啦,怕了您了,这人找到再说吧。我个人问题现在还不想考虑,年龄还小,再说这退役了将来干什么还没着落呢,再说吧。”杨逸无奈地道,他现在还不想把冷凝的事告诉父母,等自己有了些着落再说吧,冷凝现在还在宋家,现在说了多有不便。别的不说,要父母逼着他带回家见见,光这就够杨逸头疼的。

    “反正你得抓紧,都二十二了,人家很多村里的孩子都快要结婚了。”赵兰芝命令道。

    “行啦,孩子这么大了,知道分寸,这事也急不来。”杨绍先倒很是开明,又对杨逸道:“那你以后想好干什么了么?”

    “我想在家住一阵,陪陪你们,然后出去找份工作,赚钱。”杨逸道。

    他本就如此打算,离开了部队,离开了国安,现在他只想过平淡的生活。只是现在要去的地方是一定了,那就是——滨海市,这个省的沿海大都市,比省城都要繁华许多的地方。老道士的仇人寇三福,现在的寇仲海,就在那个城市,还有老道士的妻子和孙女。

    “但是你想过没有,虽说你现在算是一名退伍军人,找工作倒是不难,但你没有什么文凭,能找的工作肯定不会很好。有个一技之长还好点,没有的话无非就只能找些卖力气的活。现在已不像早些年,社会竞争很是激烈,大学生就业都是比较困难的。”杨逸父亲对社会看得透彻,给儿子分析着当今社会的就业现状。

    “这个……。”

    杨逸一时语塞,老爸以为自己只是那种服普通兵役退伍的军人了,不说别的,但是自己会五种外语,随便干个翻译肯定是没问题,当保镖其实也不错。

    靠!想啥呢!杨逸深为自己的“远大”志向而羞愧。不过以目前状况看,自己初中文凭,在滨海,不去码头扛包就不错了,不过貌似现在没有这一职业了。

    杨绍先见儿子不说话,继续道:“一直以来,我和你妈的愿望就是盼着你上学,上高中,考个好大学,毕业了也就能找份好点的工作,再娶个媳妇生个孩子,我们的对下一代的任务也就算尽到了。可你初中毕业后,你师父就让你去当了兵,对于这个,爸倒是不反对,人这一辈子能有机会当上兵,终身都会受益匪浅,但你现在复员了,就得考虑生计问题。本来你倒是可以和我学做生意的,但我不想那样,爸还是希望你能往高层次的社会阶层靠。”

    杨逸父母一直的愿望就是希望自己的儿子上大学的,只是没想到后来老道士答应了谢震,送杨逸去当了兵。他们虽不反对,但也一直深觉遗憾。

    赵兰芝也说:“唉!家里其实不着急让你去挣钱,但你这初中底子就算再去读书,也肯定不可能再考上大学,更何况你年龄也有些偏大了。实在不行,咱花钱让你去上个高职专科学校吧,学点东西,将来在社会上也能更好的发展。”

    感受着父母一片望子成龙的殷殷期望,杨逸不禁心弦震动。

    不过自己当了五年兵,再去念职高,那叫个什么事?如果是念大学么,倒是可以考虑。当初在Z大的一番游览,以及后来与夏紫菡的谈话,让杨逸久已尘封的儿时愿望又在脑海里活跃起来。

    第三十八章 重拾梦想

    听到父母深深的抱憾自己不能再读大学,杨逸心里一动,想上个大学,考是肯定考不上,再说高考早就结束了,大学都要开学了,但自己有关系啊,谢铭远不是就在滨海当市委书记么,那可是一大城市的一把手啊,找他帮帮忙说不定就能进滨海大学,那学校可是在全世界都叫得响的名牌大学,好像谢铭远那女儿叫谢什么瑶的就在那所学校,搞不好就是没考上让他凭关系弄进去的。

    当时谢铭远不是说有什么困难可以找他帮忙么,困难这不就来了么!那些退了役的体育明星们想镀个金,这些名牌大学都是抢着要,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名气,名气就是资源,而自己这人事关系就更是资源了。如果谢铭远实在办不了,那就找许头,以国安的能力这点小事总能办了吧,又不是违法乱纪的事,大不了以后再回去给他们做几个任务作为报答。

    可还有一个难题,自己已经和冷凝有了床第之事,如果自己去念了大学,那肯定就是四年学生生涯,难道让冷凝等自己四年么?

    但父母如此期望,又有这样的机会,又怎能让父母失望呢!

    而且虽说念了大学可能干什么事情不那么自由,但这样也很有利于隐藏、发展自己,当有了足够的实力,那就能对付寇三福了。

    至于冷凝那,自己到了滨海后先把她接出来,等以后自己一毕业,就和她结婚。

    一切想定,杨逸对父母道:“爸,妈,如果你们真想我再去上大学,我倒是有些门路,可以进滨海大学,师父的后人也是在滨海,这样我也方便寻找她们。”

    杨绍先惊道:“你有门路能上滨海大学?什么门路?那可是全国数得上的名牌大学,在世界上都能排上号呢!”一串问号,显示出他的惊异和不相信。

    “我还能有什么门路,就是通过谢司令呗!他儿子现在在滨海市当市委书记,我和他关系也还不错,他和我说过如果有什么需要可以去找他,有这关系我还怕进不了滨海大学么?咱也学一会那富家权贵子弟,不学习就能进名牌。”杨逸解释道,后来更故意开了句玩笑,他怕一向正直的老爸对这种也算是利用关系某私利的事情坚决反对。

    果然,杨绍先听了就皱眉道:“市委书记?那他这官职可够高了,只是这样利用职权办私事,还是让你不通过考试就进名牌大学,这可不合适吧?再说你就算真能进去了,以你的文化水平能跟上人家的学习么?能拿到毕业证么?”

    杨逸苦笑,您这盼着儿子能上大学,现在能上了,您又讲起原则来了,待要解释,旁边赵兰芝早忍不住了,对杨逸父亲吼道:“有什么不合适的?收起你那些破意见吧?我儿子那么聪明,怎么会拿不到毕业证,哪凉快你哪歇歇去!”

    又高兴地对杨逸道:“好啊儿子,有这关系你咋不早说,快快快,现在就给谢司令打电话。”

    “不行!这种事情不能办,这是原则问题。就算咱们自己不在乎,也不能拖累人家谢司令的儿子,办这种事对人家影响不好。”杨绍先也火了,犟脾气一上来,就是不同意。

    见老爸一发火,杨逸不敢说话了。不上就不上吧,到时候干点什么事更自由。

    “好哇!你这还真长本事了,知道你讲原则,可你讲原则也得分什么事吧?孩子上个大学出来,这辈子还用愁么?现在好不容易有这个关系,你却死活不同意,你到底有没有在为儿子着想?”赵兰芝照着杨绍先就数落开了,到后来甚至抹起了眼泪。

    杨逸一看慌了,赶紧道:“妈,算了,咱不上了,不就是个大学么?我这几年兵也不是白当的,找个好点的工作不成问题的。早点挣钱了,也好早为家里分担一些”

    “不行!家里现在用不着你挣钱。咱们全家一直的愿望就是希望你能上大学,现在有机会,怎么能不去呢?再说你现在才二十二,又不大,现在的大学生也就这年龄。如果实在不行,你就去复读,明年咱参加高考,不通过关系咱也照样能考上。你不是还上过两年军校么,文化课还能差到哪去?”赵兰芝看来是认准了就想让儿子上大学。

    杨逸从“怒狮”去国安时,曾打电话和父母说自己被选中去读两年军校,着实让杨绍先两口子高兴了一阵,觉得儿子有出息,按照军队的惯例,军校深造完,那就能发展一大步啊!但没想到,儿子读了两年“军校”却退役了。

    杨绍先听着妻子和儿子的对话,也不禁犹豫了,对杨逸道:“你在军校学文化课么?学得怎么样?如果真进了大学能跟得上人家的学习么?”他不想自己儿子再去复什么读,毕竟岁数摆在那呢。

    听老爸口气有些松动,杨逸道:“嗯,学得挺好,那文化课教程就是大学里的教程。要真进了大学,我肯定能凭自己的能力顺利毕业。”

    “那这事不会给谢司令的儿子造成什么麻烦吧?”杨绍先又说出自己另一个担心。

    “不会的,这又不是贪污受贿,我也只是去读书。现在不通过考试上大学的人多了去了。”杨逸答道。老爸对就业问题看得很明白,却对这样的事了解太少。

    “嗯……,既然这样,那你就找谢司令他儿子试试吧,不,这事最好直接找谢司令说。”杨绍先经过一阵犹豫,为了儿子的前途,终于同意了。

    “早这样不就完了,净添乱!”赵兰芝喜笑颜开,对杨逸道:“儿子,快快,给谢司令打电话。算了,还是我打吧!把我儿子弄去当了这么多年兵,没给安排个好前途,就这么打发回来就完啦?这个忙怎么也得帮吧?”说着就要起身去打电话。

    杨绍先听了责备道:“话怎能这样说,这事怎么能赖到人家头上?”

    赵兰芝直接把这话忽略,兴高采烈得打电话去了。

    第三十九章 傅家之行(1)

    直到杨逸把饭桌碗筷收拾完毕,杨绍先看完了一版的报纸,赵兰芝才挂了电话,走出屋来。

    “成了,谢司令夫人接的电话,一听是我亲得不得了,我们聊了很多话,这上学的事也说了,她一口答应,说等谢司令回来就把这事说说,让他儿子给办了,再告诉我们信。”赵兰芝高兴地道,

    “对了,她还说让我们两口子有空去她家做客呢,说很想再吃我做的豆瓣酱。怎么样,老杨,咱们去看看谢司令两口子吧?”

    “哎呀!你这人,人家给你个棒槌你就当真,不去。”杨绍先道。

    “你傻呀,就算人家不说,咱也得去啊!别说人家这次让小逸带来那么多东西,就为了杨逸上学这事,这一趟就非去不可。”

    “嗯,这么一说这趟倒是该去,那明天就去。”杨绍先这才想明白过来。

    杨逸本来觉得单为上学这事,根本就没必要去,这点事谢老头还能不给办?但考虑到父母出去转转玩玩也好,权当出去散心了。

    “好吧,你们去谢老头家,我也有点事要出去一趟。”杨逸道。

    “什么‘谢老头’,有这样称呼谢司令的么!”杨绍先轻声责备道,又问:“你出去干什么?”

    “哦,我一个战友,和我关系很好,早我一年退役了,一直没联系上,我准备去他老家看看。”杨逸回答道。

    “嗯,好,那咱们就各忙各的。对了,你身上有钱么?”杨绍先问道,又马上对妻子道:“给儿子拿些钱,出门花钱的地方多着呢!”

    杨逸赶忙道:“不用,爸,从部队退下来,发了七万多块的退伍费。这是银行卡,我已经取了一些,就够用了,剩下的用不着,您收着吧。”说完,把早就打算交给家里的银行卡拿了出来。

    “不用,家里现在又不用,这钱还是你自己拿着吧,将来你出去不论是上学还是工作,用钱的地方很多,你也这么大了,就自己看着办吧。”杨绍先道。

    杨逸还要坚持,赵兰芝道:“是啊,儿子,这钱还是你自己看着支配吧,将来要交学费啊,还有生活费什么的,都得需要钱,不够了我们再给你。”

    杨逸听老妈如此说,也就不再坚持,就这点钱可不是杨逸想给父母的,要给将来也要给的更多才是。

    **********

    第二天,杨逸父母一早坐车去了省城,而杨逸则坐车往S省南部去。傅雷的家离他家不是很远,但也有四、五百里路,路不是很好走,颠簸了好几个小时,才到了傅雷家所在的山区地带。

    从一个上口下了车,步行了一个小时的山路,才到了傅雷的村子。以前在部队时,傅雷早把如何到自己家告诉了杨逸,过这么长时间,杨逸仍是记得清清楚楚。

    这是个典型的山村,房屋、院墙都是山石垒成,村子里的路也是由青石板铺成。

    经过村里人的指引,杨逸来到村西头的一处低矮院落,这就是傅雷的家了,看来他家经济条件确实不怎么样。话说回来,这山村就没见几家经济条件好的。

    推开两扇破旧的木门,杨逸喊道:“有人在吗?”

    说着话他四处打量着这个院落,这就是自己好兄弟的家,自小生活,成长的地方。

    这个院子还算比较敞亮,典型的北方农家庭院。

    北屋有五间,是那种土屋,门和窗户也已经比较陈旧。贴东墙是一茅屋,看样子是厨房。西墙底下则是空的鸡栏,鸡现在都在院子里吃食,鸡栏旁边( 欲罢不能 http://www.xlawen.org/kan/112/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