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穿越历史 > 猎明 > 猎明 第 39 部分阅读

第 39 部分阅读

    小5拿娑济挥械腥耍删蚕滦睦捶⒄棺炒笞约骸?br />

    说起来也是运气,黄河决堤之后,陈留不但没受灾,反因为有这条大河在境内流过,带来了充沛的水量,灌溉取水极其方便。在后世,这三县一城也是河南的主要粮产地,境内都是开阔平原,人口极多,市井繁华。

    陈留现在有八万多人口,补种的秋粮长势极好,如果不出意外,再苦苦挨上两个月就有新粮入仓。同时,通过前一段时间的人口普查,高原发现通许那边也有三万多人口,而杞县也有人口两万。两地的土地也有补种,毕竟活着的人也是要吃饭的。如此一来,高原军所能控制的人口已经达到十四万之巨。

    这数字听起来不少,其实根本就不算什么。盛世时,河南一个普通上县就有十来万人口,更别说开封一城就有三十来万人口。而现在三县一府合在一起才十四万,可见战争对人口的消耗到了一个何等骇人地程度。

    前一段时间。高原曾经去通许和杞县招募过流民,骑马跑了半天,居然没看到一个人。后来,见战事已经平息,逃亡在外的百姓这才陆续回家。

    高原不认为自己是一个政治能人,要想结束这个乱世只能依靠军事手段,而打仗打的不过是人和钱粮。人口问题一时无法解决,而粮食问题,看现在的情形应该没什么问题吧?

    不过,这明末的气候也是非常糟糕的。你说不准哪一天又来一场大灾,谁也不敢打包票。就高原所知道的知识,明朝末年的天灾连续不断,先后达十多年之久,也就是说,未来几年,整个北方粮食问题依旧存在。

    好在土地实在太多,大不了来个广种薄收,只有有得赚就成。

    “恭喜将军,我们总算有一个安身之地了。”荀宗文难得地笑了笑。

    “我对地方政务不是太懂。日后还得请荀先生多担待些。”高原一拱手,“未来半年陈留应该没有任何战事,我的主要精力还要放在军队整训上面。”现在的陈留军已经膨胀到五千之巨。其中地骨干还是荀宗文带出的那批辎重兵和王、黄两家的青壮。兵力是增加了,但战斗力却急剧下降,现在若有战事,根本就不能拉上战场。

    荀宗文点点头,说:“我的本意是想去训练新兵的,有将军在那是最好不过。地方政治首在用人,老实说。我陈留不缺敢战勇士,但识文断字的官吏却是极少。我以前的学生都带过来了,那些人写写算算还可以,但要独立处理一县一乡事务却力有未逮。”

    “莫清识字,他当过和尚。”一直闷着头的应保突然冒出这么一句。

    应保也是运气,黄河决堤时被刘宗敏捆住,也让他从大水中拣了一条性命。同时回来的还有堤坝上的二十来人,这可都是高原军地精锐。这二十来人的归来让高原欢喜异常,立即将他们充实到部队当中担任低级军官。如此一来。朱家寨高原军一共来回了将近三十人。有这批骨干在,高原日后整军也少了许多麻烦。

    应保以前一直都做高原的亲兵队长。是个话少嘴严地人。他也很想回高原身边来。可自从莫清来了之后,他就被下派到部队做了军官。这让他很不开心。现在听荀先生这么一说,立即插话。

    莫清也是个官迷,见王涛等人在下面做了千夫长,威风八面,心中也是羡慕,早琢磨着什么时候也下部队去。可现在听应保的意思是想将自己弄到地方上去做文吏,心中恼火,怒道;“谁他妈想下地方去?应保,再胡说老子揍你。”

    不理二人的胡闹,高原对荀宗文道:“你那批学生虽然能力欠缺,可这人谁是一生下来就出类拔萃的,在哪山唱哪歌

    锻炼吧。我们再说说秋粮的事情,现在情况如何?”

    荀宗文说:“谷子长得不错,玉米也好。你别说,这玉米的产量还真是大,一亩一石。”

    玉米这东西高原当然知道,在农作物中算是产量最大的一种,就是太难吃。在后世大多做为饲料使用。在这个年代,口感如何倒在其次,能不饿死人就好。

    “可到秋收还有两个月,这么多人口……”荀宗文有些忧虑,“如果真闹起了饥荒,流民再起,我们好不容易开创地局面就要毁于一旦了。”

    “这倒是个问题。”

    众人都有些忧虑,虽然前一段时间弄了八千多头羊,羊奶的营养和热量也好。可这么多人,这羊奶也不够分。而且,高原有意识将羊奶集中供应给军人,作为一项福利。如果军人和老百姓待遇一样,还谈何军人的荣誉感和参军热情。一头羊平均一天半斤奶,供应五千士兵正好。若再平均分配给十四万百姓,无疑是杯水车薪,也没有任何效果。

    在座诸将除了高原和荀宗文外都是大老粗,除了叹气,根本就想不出好法子。甚至有人提议再去抢劫彰德。

    这个提议遭到大家一致的嘲笑,若是往常,这个法子或许有用。可惜现在整个开封都还泡在水里,黄涛茫茫,又从哪里去弄那么多船回来运输。再说,这个以军就食的法子说起来简单,前面大军开路,后面千万百姓推着小车随行,走一路吃一路抢一路。可现在高原手下可有十四万百姓,这么多人组织起来就是一件麻烦事情。

    如此一来,抢劫彰德一事也因为水的关系被否定了。但这也提醒了荀宗文,他猛地一敲地图,“我倒有个好法子。”

    看到荀宗文神采飞扬的样子,众人都来了精神,“荀先生请讲。”

    荀宗文不理众人,只看着高原,“高将军,黄河决堤,开封被淹。你说,这决堤的河水都跑哪里去了?”

    高原不明白荀宗文想说什么,回答道:“还能去哪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对,流到大海里去了。”荀宗文哈哈大笑。

    高原心中一动,好象把握到什么,“荀先生开说,我有点明白了。”

    荀宗文手指在地图上划过:“朱家寨和马家口的河水在淹没开封之后过我陈留,顺着黄河故道东流而去,又淹了归德进入安徽境内。如果我没猜错,现在地安徽只怕也被淹了。”

    “没错,安徽也淹了,否则革左五营也不会来河南与李自成合军。”高原点点头。

    “那么,黄河水到安徽之后又往哪里去了呢?”不等高原回答,荀宗文接着说,“黄河夺淮。对,应该进淮河了。”他的手指慢慢在地图上挪动,猛地一拐,落到扬州上:“凤阳、大运河、扬州。我手头不是有十多万两白银和上百万两黄金吗,为什么不组织船队去买粮食?”

    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从唐朝起,扬州就是南方经济重镇,即是明朝主要地盐产地,也是大运河漕运地中转站。这地方积聚了大量的富商,只要有钱,什么东西都能买到。

    听荀宗文这么一说,大家都欢呼起来。

    高原也不是没想多从江南地区购买粮食,其实,大运河也有一段支流经过开封,不过,大水之后,已经损毁。而且,这段路很长,又要通过徐州。那地方还是明朝地地盘,那地方没怎么受兵,国家机器运转良好。一路盘查极严,加上路途遥远,风险太大,也就被他否决了。

    现在听荀宗文这么一说,高原立即来了精神。如能通过安徽运输自然只最好不过,那地方被张献忠祸害到烂的地步,国家机器完全不存在,而大水之后,张献忠军队又有南下攻掠江西的意图。如此一来,这一路基本都是无人区。只凤阳有少量明军驻防。一旦进了大运河,河上商旅不绝,这一只船队也就不那么引人注目了。再说,现在的明朝已经彻底腐烂,只要有钱,什么关卡打不通?

    第二章 大定单

    荀先生大才,一语惊醒梦众人。”高原大喜,“说陈留还真是有钱呀,打开封发了大财。不过,金银死物,又不当吃又不当喝。朱元璋起家时不是说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吗?广积粮才是王道,广积钱可没什么用。”

    听高原这么一说,众人都笑起来。只荀宗文脸色有些不好看,听高原如此肆无忌惮地称呼开国皇帝的名讳,他几乎发作。不过,眼前都是一群泥腿子,自然自动忽略了荀先生的感受。

    高原:“不但是粮食,棉花+匹。”他一心想恢复自己以前那支战无不胜的骑兵。

    可惜荀宗文冷冷地来一句,“江南可不产马。”

    高原大感失落。

    这年头,盐铁都是国家专卖,想来只能靠走私。不过,靠着大运河讨生活的人成千上万,已经组成了一个巨大的利益团体。不断有地方势力,连朝廷的官吏也牵涉其中,所谓的法令以及流于纸面,想来只要出大价钱,什么东西都能弄回来。兵器成品估计也没地方买去,只能弄回原材料,好在,三县一府十四万人口中找几百铁匠也没问题,打些腰刀、长矛也不是一件难事。

    “能不能买些火枪回来。”黄大牛一直带火枪队,开封大战之后,他变成了光杆司令,手下虽然有千余人,可都还拿着木棍。

    “这东西可有些难弄。枪械可都是统一由匠户生产地,朝廷统购。”荀宗文继续否定黄大牛的提议。

    “那么,能不能弄点酒回来?”黄镇笑嘻嘻地说。饭都吃不饱,哪里还有粮食酿酒,陈留已经好几个月没看到过这种东西。

    “对,弄点些回来。”众人积极响应。

    “既然土地指望不上,干脆也不要多动脑筋,全靠买吧。反正我钱多,花光拉倒。”

    “这个……这个……”荀宗文是一个传统的知识分子,在他看来。耕战才是王道,商贾虽然起着互通有无的作用。但地里的产出终究有数,即不会因为商业而增加,也不会因为商业而减少,是没有任何用处的。可目前的陈留急需大量物资,不得以只能采取这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高原最后拍板,“这事我们成立一个专门的机构来处理吧。荀先生觉得如何?”

    “好吧,我这就组织人手,不过,你也知道我手头没什么人才。如此巨量的现金往来。物资运送,至少要抽调上千精壮。”

    “不用太多人,派三五个人。找一间屋子,放一张桌子就可以了。”高原道:“我们只管对帐和付款。至于采买、运输都交给商人们去做吧。”

    “这个,不太妥当吧,商人重利轻义,这么多现金往来,只怕会有不少漏洞。”荀宗文有些担忧。

    “不用担心,我们现在只要物资。货物价格不妨给他们一定优惠。这几百人呆在陈留,日旧恐生变故,还是需要给他们找点事情做地。”高原一口气将开封的商人都搬到陈留来,虽然也免费给他们修了商铺,并每户发放了一百两白银的贷款。可开封三县已经破败,也没任何产出。商人们既没东西买,也没东西卖,都闲在城里。

    若不是还欠着高原的贷款,只怕人都跑光了。

    高原说:“我方人力正吃紧。若再派出千余青壮去江南采购显然不现实。这些商人在江南地区肯定也要老客户,不如通过他们采购。我们也省心。”

    “可是。如果他们卷了货款跑掉了呢?”荀宗文还是有些担心。“我觉得还是自己做稳当。”

    见还是无法说服荀宗文,高原又说:“先生有一点只怕没想到。我们没船。再说,中原一地战乱频繁,若无重利,商人可不愿过来。不如通过陈留商人转手,他们自己会在江南雇船。我知道你担心资金的安全,这样好了,我们理一个名单出来。城中商人若想同我们做生意,必须交出嫡子做人质。”

    荀宗文这才点头,同意了高原这个提议。也是,若又陈留军自己采买,工作量太多,显然不现实,也只能折中一下了。

    散会之后高原将荀宗文留下来,“先生,我觉得我们是不是可以在商人子弟中抽调些人手出来做官,帮助管理地方?”商人的子弟都识字,而且脑袋灵光,可因为是商户的缘故不能作官,社会地位地下。嫡子还好,日后还可继承家业。庶出子就有些惨了,长大后运气好做掌柜,运气不好的只怕比一般伙计还惨些。这可是一笔巨大的人力资源,不用实在可惜。

    听高原这么一说,荀宗文大惊,“将军不可,商贾乃不义之人,若他们都能作官,岂不冷了天下士子之心。将军日后还如何招募人才?”

    “可是读书人都不鸟我呀!”高原到陈留后也曾经贴出过告示,希望能够招收一些读书人过来帮忙,可告示帖出去一个多月,根本就没有人买帐。

    “这事要慢慢来,毕竟将军声望和实力都不够,还不足以吸引到读书人。急不得。”

    “也只能这样了。”高原有些发闷。

    这次大采购,高原本打算先拍出五万两现银。当初给商人们发放贷款时已经花了五万两,后来招募流民又用了两万两。这已经是他手头最后一点白银。开封过来的商人有四五百人,分属一百多家商号。老实说,高原这次动作不大,即便是五两两地大单,平摊下去,每个

    不过五百来两的样子。对这些做惯了大生意的人来吸引力。为了调动大家地积极性。高原又调出四万两黄金。这可相当于五十万两白银呀!这么多现金一出,整个陈留商界都轰动了。

    本来,开封商人来陈留也不过因为战乱的原故,只等世上太平自去大城市发展。这一段时间,大家在陈留呆得有些不耐烦了,若不是黄河泛滥,若不是还欠了高原贷款,只怕都跑了个精光。

    现在高原甩出这么多金银采购物资,给出的价格也比市面上高出五成,这样的生意不做那才是脑子进水了呢!

    并且。高原是什么都要,只要你能弄回来,还先付款。

    这仅仅是开始,商人们都是人精,有心人暗地里算了一下,高原手头有整个开封的黄金,总数达百万两。这笔钱随着高原军的壮大还将陆续花出去,不将他的钱都赚光,怎么舍得离开呢?

    于是,等高原招商地告示一帖出去。整个陈留的商人都过来了,将新成立的陈留盐铁转运衙门围了个水泄不通。

    这几天,新任地盐铁转运使王有才烦透了。作为手握重金的陈留财政大员固然面上有光权势滔天。可现在地里的活正忙,家里也缺人手,耽误了农活,损失的可是自己。这个差事虽然肥得流油,库房里天文数字的金银也让他激动万分。可这东西都不是属于自己的,再说,身边还有两个荀宗文派来地小吏。成天像防贼一样盯着帐本,想下手也没那个机会。

    油水半点没有,烦恼却是多多。不断有商人找上门来,要贷款,要定单,时刻不离,连上厕所也有两个商人跟着,说一大堆好话,磨上半天嘴皮子。

    ……

    “我是粮商人。以前半个开封的粮店都是我家开地。”来地人很是傲气,“我打算从江南运两万石大米过来。扬州那边有我地老朋友。放心。运输不在话下,他有船队。”

    王有才还没说话。身边地那个小吏道:“你需要多少贷款,家中可有嫡子,户籍给我看看。”

    “现在的粮价大约是一石一两,加上五成,就是一两五钱。一万石,给个三万两吧。”

    三万石大米就是六万斤,足够十四万人吃十天。那小吏也知道其中地厉害,立即换上一副笑容,“好,看坐。”

    “不敢,这是小人的户籍,家中还有两个儿子。”

    小吏倒也豪爽,“两万石太少,能不能多弄点回来。”

    “暂时就这么多,我这也是根据他的库存来的,要再多,需要花时间收购。”

    “好,暂时就这样,黄金收不。”

    “黄金也好,不过,还得需要一些现银活动。”

    “行,给你两千两黄金,余下部分用白银支付。就这么,旁边去签协约吧。下一个。”小吏扯着大喉咙。

    “小人是开药铺的。”

    “好,户籍给我看,报一下你的数量。”

    ……

    “小民是布匹商人。”

    “恩,很好,正需要订购一批棉布……丝绸,丝绸就不要了。”

    ……

    “提督巷林家酒楼就是我家开的。”

    “酒楼?你一个开酒楼地来做什么?”王有才终于插话,“下一个。”

    “大人别急,小的以前常在这条水路上做客,同地方官府很熟悉,可以开盐引和通关文书。”

    “这个,你可以去找商人们拉客呀!他们会给你钱的。”王有才一翻白眼。

    身边的小吏突然插话,“你要多少钱?”

    “不多不多,小人想预支一千两。”

    “好,给你。”

    王有才终于忍无可忍,“我是转运使者。”

    ……

    沉寂许久的陈留商界终于沸腾起来了,如此海量的现金让他们变成了一群嗅到血腥味的苍蝇。大家见了面都在问,“掌柜的,拿到了吗?”

    “拿到了,我是做农具生意的,高军正需要生铁。”

    “我还好了,我是做木柴地,将来修房子也用得上,只可惜木柴不是急需物资,量上不去。哎!”说这话的人叹了一口气。

    “东翁,你地生意如何了?”

    那个被问到地人呆了半天,道,“老天爷呀,我是做珠宝生意的,将军不买,我也没法子。”

    “你可以转行呀。”

    那人突然放声大哭,“我几个儿子都在开封战死了,已没有一个家人。”

    这人名叫洪圆图,以前在开封也是有名地珠宝商人。靠着一城的皇族,生意到也不错。开封大战一起,他两个儿子都死在惨烈的攻城战中。后来为了逃得一条性命,咬牙出了一百两黄金跟高原出了城。

    来到陈留之后,他也分得了铺面,也向陈留高原贷了一百两银的本钱。可惜陈留实在太穷,最富裕的高原对珠宝这东西也是半点爱好没有。开张一个多月,居然没做成一笔单子。他就在考虑是不是要转行做其他的。

    现在正遇到高原军大采购,真金白银子流水一样出来,看得人眼花缭乱。

    洪圆图也是大大地动心,但他的儿子都死光了。没有人质,根本就不可能从高原手里拿到一笔生意。

    想到这里,洪圆图心疼得直打哆嗦,泪飞顿作倾盆雨。

    第三章 狠人

    坦之,我觉得这么大笔的贷款发放出去,而且是提前不小,我们是不是在扬州成立一个河南会馆。一是给陈留商人一个落脚之处;二,可就地监视商人们的动向。”老实说,荀宗文对陈留商人们的个人品质没有任何信心。屋子里只剩余高原和荀宗文二人,因为没有外人,荀先生很自然地称呼高原的表字。

    “监视商人没有任何用处,这次我们虽然发放出这么多贷款,可陈留日后需要的物资很多。这不过才开始,商人虽然无义,但对利益二字却看得极重,断断不会为目前的蝇头小利而放弃暴富的机会。先生过虑了。”高原有些不以为然。实际上,目前所动用的现金不过是他库存金银的十分之一。未来几年,陈留军的采购还将继续。现在的北方气候恶劣,天灾频繁,地里是指望不上了。这一点,商人们比他还看得透彻,只要紧跟高原的步伐,想不发财都难。

    所以,任何时候都不要小看了商人的眼光。

    “但是……”高原沉吟片刻,道:“在扬州弄一个商会做办事处也好,江南是朝廷赋税的来源,漕运关系着朝廷气运,没准以后我军还要向江南发展呢,早做准备也好。而且,扬州是整个漕运的枢纽……”

    “你的意思是派出细作?”

    “对。”高原点点头。

    “这样好。”荀宗文点点头。说句实在话。陈留军逐渐壮大,以往不受重视地情报部门越发地显得重要起来。他一直有心加强在情报上的投入。陈留军周围有张献忠、有周王、有李自成,任何一家对现在的高原来说都是庞然大物。加上河南地势平坦,若敌人有心进攻,三天之内就能打到陈留城下。四战之地,情报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几乎关系到高原这个小团体的生死。

    现在何不借在扬州成立河南会馆的机会,把这个情报机构搭建起来呢?不过,这个河南会馆非常重要,派过去的人必须可靠,而且有良好的社交能力和一定的能力。他不认为高原手底下的几个大将有使能够胜任。

    如果在矮子当中选人才。荀宗文觉得黄镇和莫清比较合适。黄镇以前本就是浪荡子,是个人精;而莫清被少林寺和尚培养多年,能写会算,头脑精明。

    至于应保和王滔二人,一个是锯嘴葫芦,一个是葫芦锯嘴,半天也放不出一个屁来。至于黄大牛,虽然已是军中高级军官,可有地时候还同大孩子一样,让他去领导情报机构。有些不靠铺。

    听荀宗文提出候选人,高原摇摇头,说黄镇是作为军事将领来培养的。而莫清则要负责陈留的治安,也不能离开。

    二人商量了半天也没找到合适的人选。

    高原不禁有些感叹,自己夹袋里的人才还真是少呀!就这几个人也只能维持目前这个局面,若想要继续壮大和发展,人力资源的匮乏绝对是制约他发展的一个死结。

    以前他也曾经贴出告示招募人才,可顶着个流寇头子的头衔,读书人根本就不买帐。布告贴出去一个多月居然没一个人前来应聘,让高原大失面子,也就绝了招贤的心思。

    看来,就目前而言,高原集团还将继续文盲和没教养下去。

    招商工作已经快要高一段落,陈留一共发下去总价值六十万两白银的贷款,如果所有现金都变成物资,秋收前陈留地吃穿用都能够得到妥善的解决。

    这笔单子分别落到一百多家大商号头上,毕竟是僧多粥少。还有几百家商号没有弄到定单。可商人就是商人,商人们自然有他们的解决之道。有些手握进货渠道却没有人质和保人地商人采取分包、合股的方式。同已经拿到定单的商人合作。

    这大概是高原所没有预料到的。

    这边的工作一结束。整个盐铁转运衙门也清闲下来,商人们也纷纷出发去扬州。等他们回陈留还得半个月时间。得此空闲,盐铁转运衙门的三个人都抓紧时间休息,前几日繁忙的事务几乎将他们累坏了。这还是开始,等大量物资运回陈留,需要清点、验收,工作量更大。

    王有才作为高原军地后勤总管,责权很重要,但他却不怎么常来见高原。他知道高原不怎么待见他,也尽量少来触高原的霉头。

    不过,着一日,王有才却带着一个人过来见高原,说是要为高原推荐人才。这倒让高原有些惊讶了。

    实际上,王有才带来的这个叫洪强的家伙也不是什么不得了的人物,这一点从他的名字上就能看出来。明朝人取名字很讲究,有身份有家世的人都是三个字,两个字的多半出身低贱。本来,高原对王有才就没有信心,认为他不可能推荐自己所需要的人才,本不想见这个人。可一听到这个富有二十实际后半叶气息地名字后,心中好奇,便叫人将洪强传了进来。

    洪强是珠宝商洪圆图手下的伙计,据王有才说,这个家伙记忆力极好,不管是什么帐目,只要过一眼就能完整地背下来。而且,这人还有一个特长,任何人只要他看上一眼,即便过个十年二十年都能叫出名字来。加上为人交际能力极强,不管是什么人物他都能同人家交上朋友。

    王有才之所以引进洪强,是感觉盐铁转运衙门人手实在太少,日后物资从扬州运回陈留,不定乱成什么模样。反正这家伙也是干伙计地,不如过来做事,也能帮上忙。

    看着眼前这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地小伙计,高原心中突然一动:超强的记忆力,超强地交际能力。不引人注目的外表,无论从哪一个方面来说

    一个合格的谍报人员。而且,这家伙不过是一个店够说动王有才,还真是一个人才呀!

    “你真的就想做盐铁转运衙门的书吏?”高原看了看跪在地上的这个店小二,笑着问。

    “不想。”洪强也是个聪明人,从高原语气中听到了不同寻常的味道,心中一阵激动,这样的机会无论如何是不能放过的。

    “哦!”高原道:“说说看。你想做什么?”

    洪强道:“小人想做同将军做一笔生意。”

    “同我做生意,好呀,如果你有保人,有嫡子,去登记一下就成。”

    “小的不过是一个店小二,也不想做这种买进卖出地生意。”洪强跪地向前挪了几步,试图靠近高原。

    “退后。”卫兵喝道。

    “是是,小人要做的生意是中介。”洪强在地上一磕头,“我陈留商人无数,资金雄厚。可有的东西并不是有钱就能办到的。中穿针引线。弄些将军用钱买不到的东西。”

    “比如?”高原被他口中的“中介”二字给震惊了,这样的现代单词居然出自一个古人之口,让他不能不怀疑这家伙也同自己一样是从现代穿越过来的。

    “比如火枪。”洪强抬头看着高原。

    “火枪。那东西我打算自己造。”高原大为失望,前一段时间他还打算让商人们去扬州买点。不过,火枪是军械,要弄出来得冒极大风险。而且,朝廷工部制造的火枪质量奇差,放不了几枪就会炸膛。还不如自己生产来得安全和便利。因此,这才派去扬州的商人只采购造枪所用地生铁。

    “将军大概说的是火绳枪吧。那东西有什么意思。”洪强道:“小的以前在开封一家茶庄做伙计时曾随东家去扬州采购新茶,遇到过一个泰西地洋和尚,见过一种枪。那枪可厉害了,不怕水,而且不用火绳。”

    “燧发枪!”高原一惊,猛地站起来,“你确定?”

    “是,小民亲眼见过的,那个洋和尚还用手铳打鸟呢。”洪强回答说:“小人当时还奇怪这枪是靠什么点火的。后来才弄明白,原来那枪里装了个火石。”

    听了洪强的话。高原心中一阵激动。如果真如洪强所说。燧发枪已经从外国传入中国。燧发枪相对于“背上一法里长的火绳打一天仗”的火绳枪,仅仅需要几小块打磨好的燧石片地燧发枪的优点是不言而喻的。和火绳枪相比。燧发枪最大的优点,不仅不用担心夜晚有燃烧火绳的光和火绳独特的气味暴露目标,而且射速更快、口径更小、枪身更短、重量更轻、后坐力更小、射程更高。

    燧发枪的广泛应用,大大加速了自十五世纪开始的火器淘汰冷兵器的过程。十六世纪,旧式地步兵方阵逐渐让位给更能有效发挥火力的线式队形,为了让更多地枪在一个正面上开火,整个步兵阵列地纵深被压缩到了只有几个人。

    此外,火绳枪为了要给火绳留出距离,并排的两名士兵不可能挨得很近(至少一米),但燧发枪兵却可以紧密地排列着,然后在横向上很长很长地延展开来……冷兵器以来地战争样式彻底改观了。战场上的火线从此更加密集,而且燧发枪的快速装填速度也使得燧发枪兵队列得以保持很小的纵深,只有三—四列而已;如此一来火枪兵面对敌人就可以进行雷霆般的齐射,也就是追求单次射击的震撼力和威力。

    燧发枪的出现改变了这个时代的战争形式,但因为对精度和材料的要求很高,价格居高不下。加上明朝皇帝都非常抠门,要让他们拿钱出来给军队换装无疑与虎谋皮。既然能够靠匠户敲敲打打制造火绳枪,又何必拿真金白银去进口呢?

    老实说,高原对大明匠户出品非常没有信心,这种手工作坊式的枪械生产还停留在原始阶段,根本没有一个工业标准。

    这也是许多火绳枪放上五六枪就炸膛的原故。

    “太好了,这事情就交给你去办。”

    “小人可办不了。”洪强道:“军械采买。需要大量现金,那泰西人又只收黄金,要价极高。小人只负责在其中联络跑腿,一切还得靠将军自己去做。”一只燧发枪怎么也得上百两银吧,按照明军火器比例,高原起码得采购两千,这样一来就得二万两黄金。洪强不认为高原能够放心地将这么多黄金交给他。再说,军械地购买和运输涉及的方面太多,也不是他能做好的。

    “恩,这事你负责联络。我给你一成好处。”这个洪强倒也不贪,也知道这么大一笔定单他吞不下去,高原倒有点欣赏这个小伙计了,“还有,我正要在扬州成立一个河南会馆,负责陈留商人在扬州的吃住,货物的运转,信息的交流。你这个人很不错,收拾一下,去那边做掌柜的吧。我会派几个人过去协助你的。”

    洪强大喜。猛地磕了个响头,“多谢将军,多谢将军。”心中不禁有些得意。洪圆图你这个笨蛋,这么好的生意不知道去做。还是老子聪明,如此一来就有两千两黄金入帐,还弄了个河南会馆的掌柜当。用不了多久,整个陈留地商人见了咱都得恭敬地喊一声“洪老板”,哈哈!

    洪强大概还不知道,自己从此上了高原的贼船。从此。一个巨富一个明朝末年最大的间谍头子横空出世了。

    “坦直很欣赏这热呀?不过……”荀宗文有些担心。

    “人无完人,我方正缺人才,我看这个家伙也是个精明之人,可放手使用。再说,河南会馆都是我的人,谅他一个小伙计也翻不

    不日,高原派了十个细作随洪强乘船到扬州去了,随行的还有几百陈留商人。一时间,沉寂多年的黄河故道热闹起来。而这种热闹还将继续持续下去。

    顺水而下,只三日就到了扬州。洪强等人很快在扬州城里买了一座大院子作为高原军在扬州的联络处。

    “坦之。洪强这人真的不可靠呀!”送行的人群中。荀宗文忧心忡忡地对高原说。这几天荀宗文也没闲着,派人将洪强的底摸了个门清。

    不查不知道。

    一查吓一跳。

    这个洪强还真是个人物。

    不,这人根本就不是个人,坏透顶了。

    洪强本是开封珠宝商洪圆图地一个远房亲戚,在很小的时候父母就亡故了。这家伙穷得实在是熬不过去了,一狠心跑去做太监。可惜年龄大了些,加上长相实在太普通,宫里的太监不收。

    饿得受不了地洪强又跑到洪圆图那里做伙计,看在大家都是亲戚的份上,洪圆图虽然知道这家伙品德不好,还是收留了他。

    可干不了几日,店中的帐目就开始出问题。一查,居然是洪强所为,震怒之下,洪圆图将洪强的一条腿打断,赶了出去。

    本以为洪强从此完了,可没想到,半年之后,这家伙居然做了一家茶铺的小掌柜。洪圆图一问才知道,这家伙靠着那副老实本分的长相进了这家茶铺做伙计,并在一个适当的时机强Jian了茶老板地女儿子。生米煮成熟饭,茶老板无奈之下招洪强做了自己的女婿,从此,伙计强变成了掌柜强。

    后来开封被围,众商人都用黄金从高原手头买通行证。洪强的老板也准备了一百两,准备在适当的时机逃出去。

    洪强知道这个消息,心一狠,一刀将老丈人砍了,抢了金子随众人脱离了开封这个苦海。

    来到陈留之后,他因为在商界声名狼籍,没有保人,自然也没办法从陈留军手中分得店铺和贷款。无奈之下,他有厚着脸皮跑到洪圆图那里去做伙计。看在彼此都是亲戚的份上,洪圆图心一软,收留了这个浪荡子。

    正值高原军大定单下来,洪圆图因为没有儿子,得不到贷款,回家之后号啕大哭。正伤心时,洪强“扑通!”一声跪在洪圆图面前,声情并茂地喊了一声,“爸爸。”

    洪圆图寒毛都竖了起来,连声呵斥,让让将这个阴险的小人乱棍打了出去。爸爸,上一个爸爸已经被他砍死了,洪圆图可不想做第二个。

    “呸,没用的老东西!”出门之后,洪强狠狠地对着洪圆图的商铺吐了一口绿痰,“你就等着穷死吧,老子将来要让你跪在我面前喊一声洪掌柜。”

    洪强是一个精明之人,也不知怎么弄的居然搭上了王有才这条线,让他在高原面前引荐自己。

    “禽兽!”高原听得怒发冲冠,“该杀!”

    荀宗文:“此等下贱之人不杀不足以平民愤,绝对不能用。”

    “可是,看他行经,确实是一个人才呀!”高原苦笑:“不忠不孝不要紧,唯才是举,限制使用就行。”他虽然对这个家伙痛恨无比,可这人能为人所不能,心志绝决,手段狠辣,目光长远。这样地人只要给他们机会,绝对比所谓的正人君子好用得多。

    而现在地实际情况是,正人君子根本就不可能来投奔高原。

    对洪强使用,高原还是留了一手地。金钱上大可满足他的需要,但日常工作都在随行人员地监督下进行。

    而洪强似乎也觉得出高( 猎明 http://www.xlawen.org/kan/1333/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