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穿越历史 > 重生成了吴应熊 > 重生成了吴应熊 第 27 部分阅读

第 27 部分阅读

    齐良踱步进去,瞧着里面小小的院子只有中间种了一棵树,但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小王还没吃早膳的呢,不知能否在刘大人此处讨得一碗粥喝?”齐良几步就走完了院子。

    只是来混早膳的?刘玄初疑窦丛生地慢一步随着齐良,后面跟进来一长串的侍卫,一会儿便把小院子塞满了。这么多人怎么安排得过?他十分作难!

    齐良瞥一眼,笑道:“刘大人不用管他们,你解决我一个就是!”接着转身吩咐:“你们都出外面候着,早餐自己想办法解决!”但桂明与小六子是不会离开齐良身边的,陈正成现在身份不同了,向刘胜明等人布置一番后也紧跟着齐良。

    刘玄初感激齐良的体谅,却又惶恐道:“奴才只备了米粥与煎饼,恐世子……”东西拿不出手,仍感为难。

    齐良挥挥手,截断道:“有吃就行,端上就是。”

    书僮小屯为每人端上一碗米粥,小六子喝了一口就放下了,没糖没盐难以下咽。而齐良巴哒巴哒喝得欢快,桂明与陈正成也是毫不挑剔地喝得痛快。

    刘玄初现在从容许多,世子如此做作,他已知对方定是有所求而来,也不说话,静候开言。

    “听闻刘大人多日不出门,已有相当长一段时间不理朝事,不知是何因?”齐良突地出声,头仍埋在带有青花的粥碗里。

    刘玄初不紧不慢道:“奴才身怀顽疾,体虚力弱,对于朝政已力不从心矣!”

    齐良站起来,小六子马上递上白白净净的巾帕,齐良轻轻擦擦嘴,然后看着墙上挂着的一幅字画,上面字体豪迈端正,遒劲有力,朗朗念道:“王师北定中原日,家忌不忘告乃翁!”南宋诗人陆游忧国爱国的热情跃跃纸上,思及现今局势齐良被这高尚的爱国情操所感染,注视良久,倏地转身道:“刘大人心病更甚顽疾尔!”

    刘玄初愕然,复杂地望向齐良,人说世子憨直愚钝,浪荡奢淫;又有人说世子雄才伟略,天纵其才,若天将下凡;还有人说世子宽厚仁慈,平易近人,义薄云天,到底哪个才是真的?但今日世子盛装来访,共食薄粥,不似浪荡奢华;又一语道破玄机,更不似憨直愚钝!

    齐良重又坐下,笑望着出怔的刘玄初:“小王送刘大人一剂医治你心病的良方吧!”

    刘玄初泰然自若,表面不以为然,内心实则已翘首在盼。

    “驱逐靼虏,恢复中华!”齐良从肺腑中透出强大气流,一字一字道。

    刘玄初精神一振,精光乍放,旋又瞬间黯然。齐良对刘玄初的变化了解于胸,又道:“可怜万里平戎志,尽付潇潇暮雨中!”这也是陆游的诗句。

    刘玄初一生为人出谋划策,从做蜀王刘文秀的幕客到被延请为平西王吴三桂的谋士,出的谋略写的奏折无数,又有多少被采用了?被人重视但不被人重用,一句“可怜万里平戎志,尽付潇潇暮雨中!”道尽了他一生的郁郁不得志。

    停顿片刻,齐良真诚注视刘玄初:“刘大人!如果你不嫌屈就,我将向父王举荐你为天朔府长史!”

    明代长史是各王府最大的属官,有左右之分,一般由皇帝亲自指定,不允私自延揽。

    刘玄初意有心动,但想想周王还在,一个小小天朔府又有何为?虽世子总有上位的一天,可吴军能撑到那一天吗?自己的身体又能等到那一天吗?不免又心灰意冷,索然无味,婉拒道:“世子抬爱奴才倍感荣幸,然奴才体弱多病已不理朝事多日,恐有负世子重托!”

    第一百一十八章 复杂心理

    屋里陈设简单,窗户已脱了朱漆,初升的太阳透过破了几个小洞的糊纸射进来在地上投下几个光亮的小圆圈。刘玄初一生清苦,齐良瞧一眼他身上洗得发白的长衫,知道其清高志远,拒绝并非其真意,不然他早已归稳了。也知道他不是真正的不关心朝事,不然他也不会上书给吴三桂劝其北渡长江直捣黄龙了。

    那日岳州崇圣祀军机议事之后,夏国相告诉齐良朝中还有一人与其主张一样,都视集中兵力北渡长江直取北京为上上策,此人便是刘玄初,齐良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留意上了刘玄初。

    “刘大人还在待天生圣人以靖中华吗?”齐良瓮声喝棒,昂然而立,一副我就是那靖中华的圣人模样。

    “惟望天早生圣人以靖中华耳。”这是刘玄初进言吴三桂渡江北攻书信中的一句话,此句道尽了他心中一直以来最大的抑郁,汉族没能有一个他所希望的“圣人”来恢复汉家天下。齐良用刘玄初的原话既为点醒他也为激励他!

    刘玄初惊诧齐良怎知这句话?想想对方乃周王世子,能见到那封书信也不足为怪。不接腔睇眼注视,夷然不惧地与齐良针锋相对,意思很明了,暗示:“你是那‘圣人’吗?”样子有不屑。

    齐良不去强辩,从虚的方面侃道:“文化上,华夏子民认同汉文化,儒家文化,天然排斥外来文化,满清虽在认真学习我汉文化,但颇有点画虎类犬的味道,此清廷不如我耳;政治上,联合所有反清势力,不管是扛起‘驱除靼虏,恢复中华!’大旗或是扛起‘驱除勒虏,恢复明室!’的大旗,都可令天下百姓万众归心,此清廷不如我耳;经济上,天下粮税集于苏杭,只要把战火长年引入苏杭一地,清廷财税枯节,其机构雍肿,吃俸的八旗贵族数量庞大,必不堪负,经济自然崩溃,此清廷不如我耳;军事上,积极进行军队改革,军事变革,增加技术兵种,跟上世界军事发展的潮流,此清廷不如我耳!有此四项,固清廷必败,汉室可兴矣!”

    刘玄初震惊望着齐良,已不自觉地起了身,政治方面谁都能想到要联合其它势力共同抗清,但经济方面能想到引战火入苏杭的人便少了,更难能可贵的是世子还能从文化认同上来确定人心向背,不简单啊!军事方面怎样改革与变革?世界军事发展的潮流是什么?刘玄初一头雾水,但正是这一点他不懂,所以才震惊!

    齐良第一次阐述未来怎样打败清廷,他的观点令桂明与陈正成耳目一新,第一次崇拜而不是敬重地望着齐良。

    “唉!”这时,齐良突轻叹一声,“其实,真正打败清廷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只有一个字!”

    震惊之后刘玄初心意大动,本欲开口应下齐良的邀请,闻言又转口问:“什么字?”他自诩文韬武略,通天晓地,却从未没想过一个字即可打败强大的满清。

    “杀!”齐良双瞳收缩,目露残虐的凶光。

    “杀?”众人均不懂,齐声惊问。

    齐良重重点头:“满洲族人口不过四百万……”

    刘玄初忍不住打断道:“慢慢慢!世子!不对吧,满洲族入关时已有一千万了!”

    齐良不屑道:“只是号称一千万,其中六百万是八旗各族为得到优惠政策虚报的数,而就是那四百万中都还包括汉军八旗及内务府包衣等等!”有关满清入关时的一些知识齐良在后世时曾无意中看到过。

    满洲族人口数是清廷的高度机密,众人虽对齐良的话有疑问,但没人统计过无从驳起,只得将信将疑。齐良又道:“大家想想,就算四百万全都是满洲族人,除去一半的女人,还有多少人?再除去一半的五十岁以上及十六岁以下的,还剩多少人?再除去一些体弱身残的人,最后剩下能上战场的满洲族男人有多少人?杀,只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满洲人见一个杀一人,满清必疯狂自溃!”

    这一观点虽残忍无人道,无疑却是最简单最有效的打败清廷的办法,满洲族四百万人口怎么能与汉民族亿万人口的基数相比?

    刘玄初是一个大汉族主义者,想起满清入关时的“扬州十日,嘉定三屠”,觉得怎么对待满洲族都不过份,他臣服地跪在地上,顿首:“奴才残躯之身,愿听世子差遣!”

    齐良搀扶起刘玄初,拉着他的手豪气冲天:“有刘大人相助,何愁清廷不灭,汉室不兴?”

    “正成!请医官院的大夫们给刘大人看病,给最好的药,一定要治好刘大人的病!”齐良吩咐。

    刘玄初感激涕零:“多谢世子隆恩,奴才无以回报,唯有誓死效忠世子!”

    齐良满意点头:“刘大人一定要养好身子,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天朔府许多事等着刘大人操劳呢!”揽下一位名人,真正有了军师级别的人物齐良大悦,不自觉地又说了一句后世的话。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刘玄初觉得这句话有意思,更对世子宏伟的志向,超强的信心感到钦佩。孰不知,他所理解的“革命”与齐良所说的“革命”意义相差千里。古之“革命”,革是变,命是天命,即改朝易性也!现代“革命”,只是变革,改革,更淡化成“工作”的意思了。

    刘玄初答应下午进天朔府后,齐良留下一点银子率众离开了。

    回到平西王府,内侍来报,王妃孙氏让其去别院相见,齐良深感歉意,进城后他再未与老人家见过一面,决定回住所换了常服即去请安。

    平西王府(今昆明翠湖),位于昆明城五华山西麓,南眺碧鸡、北瞰蛇山,宽广宏大,仍吴三桂“乞沐氏勋庄”,踞五华山永历宫所得。里面八面水翠,四季竹翠,春夏柳翠,湖面水光潋滟,垂柳摇曳,有诗云:“十亩荷花鱼世界,半城杨柳佛楼台”。虽如此,吴三桂占据之后,仍嫌狭小,又令填菜海子一半,更作新府,并极尽奢华建设,花木扶疏,回廊垒石,新府石栏杆均为大理石浮雕,柳营一带皆珍馆崇台!

    吴三桂在府时与嫔妃们住在新府,齐良回来自不能住那,他选择柳营为天朔府居所。柳营是明代朱元璋义子西平侯沐英留镇云南,洪武十九年(1386年)筑昆明砖城将翠湖圈入城内后,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仿西汉名将周亚夫细柳营屯兵,在翠湖西岸建的兵营,种柳牧马,故谓之柳营。

    齐良沿翠海(翠湖又称)往新府赶去,翠海柳树成荫,正吐着新芽,清风抚过,嫩绿的柳叶就像小女孩跳动的两丫小辫,齐良一路赏掠过去,心情舒畅。

    柳丛中一剪绿影映映掩掩,齐良临近五米方发觉。碧水、蓝天、阳光、鱼儿,美丽的大自然画卷中,一体态丰腴多姿的丽影伫立翠湖,倚柳风细细;望极离愁;黯黯生天际;微风拂动她的发梢;多么忧郁多么曲美的背影啊!齐良仅望了一眼即心跳加速,呼吸加快,恐永难忘怀了!

    齐良驻足,绿影缓缓转身了,碧绿的翠烟衫,上披翠水薄烟纱,淡绿色的长裙,一头黑发挽成高高的美人髻,头上倭堕髻斜插碧玉龙凤钗,阳光下耀出刺眼的光芒。肩若削成腰若约素,肌若凝脂气若幽兰,身材高挑,酥胸饱满,柳叶眉,杏核眼,樱桃小口一点点如含朱丹,娇媚无骨,不说不笑已入艳三分。

    这女人娇艳可比柳依依,性感可比齐惜音,齐良第一眼见了产生复杂的心理,既想百般呵护怜爱又想疯狂占有摧残,摧残之后怜爱,怜爱之后摧残!天生一个依附男人的尤物!

    “陈妃娘娘!”内侍们躬身请安。

    齐良顿时头脑冲血,这就是那位令吴三桂“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的陈圆圆?难怪那么美艳,倾国倾城,媚艳无匹,果是名不虚传!回来怎就忘了这美人儿了呢?

    “见过世子!”陈圆圆如削葱根的玉指理理被风吹散的乱发,眸含春水清波流盼。

    齐良踟躇片刻,色魂与授,半晌方恍神乱胡一声:“夫人!”不知怎的,他极不愿称对方为姨娘,但绝不是因为两人的年龄的问题。

    此时的陈圆圆应有四十多岁了,但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不像是年过不惑之人,眉目如画,香娇玉嫩秀靥艳如花,,比少女还亮丽,比少妇还妩媚!

    陈圆圆杨柳细腰盈盈一礼,转身离去,遗下兰香一片。

    目送那窕窈身影隐入柳荫中,齐良怅然若失,伸手捂鼻还在贪婪地嗅着那一缕留下的残香。片晌后,齐良继续往新府去,只是脚步慢下许多,也再心思欣赏湖光春色,满脑海里萦绕的全是陈圆圆那风华绝代的绰绰丰姿。

    第一百一十九章 闷气回来

    在别院与母妃孙氏共进午膳回来,齐良在平西王府侧院议事厅约见了学士李菱等留守重臣。这些重臣有的一生追随吴三桂,有的半路出家,有的新近添入,但无论是谁都对这位新归的吴应熊世子感到陌生,又感到敬畏。齐良回来仅一天,既接管了平西王府的治安大权又接过了儿子吴世种械募喙笥 ?br />

    “各位下午好!”回到昆明后,齐良彻底放松,在这里他就是王,无拘无束不免有时露点真本性。

    “拜见世子!”众臣顿首。

    齐良笑望大家,开门见山即问:“小王想修一条从昆明至盘龙谷的马路,不知王府可拿多少钱?”

    无端修什么路?众人不可理解,王府负责户部的学士杜志清顿生警觉,生硬道:“禀世子!王府无钱可支!”

    齐良脸色顿时跌下,挑着眉沉声问:“王府怎会没钱?”

    杜志清是一个火暴脾气,留守责任大臣李菱生怕杜志清冲撞了世子,抢先一步解释:“世子!目前正是青黄不接之时,各地田税尚未收上,王府内库空缺!”古时,田税也就是农业税是国家最重要的财政收入,约占总个收入的三分之二强。

    齐良厉眼一瞪,冷笑:“可小王听说前不久王府进库了五十万两盐税,难道哪不是钱吗?”古时,盐官营,盐税是国家排在第二位的财政收入。

    杜志清木无表情:“进库的五十万两盐税周王指定为造兵器专用,不可动用!”暗暗心惊,世子才回一天不到,竟对内库了如指掌!

    听是军用又是吴三桂指定,齐良不敢再打主意,提高声音问:“收上来的桑茶畜牧等税金呢?”

    杜志清昂首道:“周王在前方打仗,军费开支巨大,整个王府入不敷出,所有税金全都添上也不够开销,王府根本没有钱修路!”

    齐良死盯着眼前这位干枯清瘦的老头,虽怒恨却又钦佩他的秉公职守,不可否认是一个好官,就不知本事如何,是否是一个能吏?

    “吾以周王世子身份及天朔府令向王府支出十万银两呢?”齐良鹰隼般的利眼越收越紧。

    杜志清一点不退让,不亢不卑向齐良敬一礼,转首朝北拱手道:“没有周王玺印,谁也不能从内库提走一两银子!”夷然不惧地对视齐良,停顿片刻,特别加重了语气:“就是世子也不能!”

    齐良怒火上冲,倏地站起,今日想向内库支银修路是真,但也是想试试众臣对自己的态度,还想看看自己有多大的权限。现在看来,所有的权力还是牢牢掌握在吴三桂手中,今后事情难办了!银子也只能自己想办法了!

    气氛骤然紧张,见事要糟李菱急急站出,和声和气谀媚道:“世子!臣等还不知盘龙谷在哪呢?您得把修这条路干什么、有多长告诉大家,我们才好商量啊!”

    齐良重重盯一眼杜志清,语稍缓道:“盘龙谷在城西南十里碧鸡关附近,本王想在那建一座兵营,训练我天朔府亲兵!”他表面对杜志清赍恨,心里却是由衷佩服,喜欢得紧!

    原来仅是十里,以为又是什么劳民伤财的浩大工程呢!众人松出一口气,虽限于周王的严令,但大家还是谁也不愿真正得罪世子,毕竟世子是未来的储君。

    李菱眉飞笑道:“奴才提一个方案,世子你看可好?”

    齐良色霁:“说!”借机缓缓坐下。

    “修路之事世子可交由云南巡抚或是云南府,让他们征召民役修路就是!”李菱如弥勒佛般笑望着齐良。

    齐良不置可否,心中却暗赞这李菱学士老谋深算,八面玲珑,难怪被吴三桂委予留守责任大臣重任了。“本王欲建天朔府亲兵,需招募五千军,各种用度……”

    李菱爽朗道:“此点世子不用担心,周王有令,天朔府用度从王府支出,内库会根据大元帅营核定金额转拨银两!”这点杜志清也没有反对,想是岳州大元帅营已转了批文。

    齐良暗叹,又是周王令!

    齐良闷着气回到柳营,侍卫禀报刘玄初来了,齐良快步进去,刘玄初顿首:“卑职恭请世子金安!”

    齐良展出和颜笑容:“刘大人身体有恙,今后就免跪安了!”

    刘玄初菜色的脸显出一抹红,感激道:“谢世子体恤!”

    “正成!安排好刘大人的食宿,一定要安排周到!”齐良对陪着刘玄初的陈正成吩咐。

    陈正成笑道:“世子放心!奴才早已作下安排!”

    世子事无巨细俱一一关照,刘玄初心中暖烘烘,感激万端道:“世子!奴才是来做事的,不是来享受的,有个住的地方就行了。”

    齐良颔首:“刘大人先随正成下去看病,做事慢慢再说!”

    刘玄初感激齐良的关心,知恩图报道:“看病不急!我见世子似有不快,可是有事?”从齐良进门他便发现齐良脸上笑容的勉强。

    齐良转身找着软椅坐下,忧忧郁郁叹道:“小王想从内库支些银两,可那些大臣们一定要有父王手令才肯嘣出一块铜板儿来!”

    没钱什么事都做不了,刘玄初深知其中个味,出主意道:“世子可先以正端理由从正常渠道向上申请经费,等钱到位后,再做自己想做的事!”

    这个刘玄初倒是会变通,但这种事也只可一不可二,且正常渠道申请费时,要想掌握主动权还得自己有钱才行。睇一眼见刘玄初不怕劳累,求战欲望强烈,道:“刘大人所言未尝不是一个办法,但终竟不能彻底解决问题,今后天朔府需要用钱的地方太多!这样吧,我准备在天朔府下设立经济部,掌管天朔府所有在吴军控制区的商业活动,此事就劳刘大人操心组建了!”

    本来负责经济部的主事最佳人选应该是戴府的人,可戴府目前没有人跟在身边。想到戴家,齐良不由又想到那戴萌萌,心中怒火直烧,那水性杨花的女子留恋自己的初恋情人居然都不下来了。

    刘玄初既惊又喜,世子果是干大事的人,振奋问:“世子对经济部有何布置?”

    齐良理所当然:“什么挣钱就做什么!”旋侧首问:“刘大人以为现在什么最赚钱?”

    刘玄初沉思片刻,道:“当然是贩盐!”

    齐良摇摇头:“王府禁令的事我们不做!”这个刘玄初还真敢想,脑袋灵活,做事不拘小节,能干大事。但这种人如有私心,却是最容易犯错误,最危险!瞅一眼刘玄初那腌菜皮似的脸,但愿他没有私心。

    刘玄初也同样在试探着齐良,如果世子答应了下来,那么世子流于宵小,冲其量只是会成为一个枭雄,而不可能成为靖中华的“圣人”!“世子以为什么最赚钱呢?”心中满意,脸上还着笑。

    齐良道:“女人需要的东西最赚钱,上流社会需要的东西最嫌钱!”这是来至后世的经验。

    刘玄初迷惑不解,齐良胸有成竹道:“天朔府将建立玻璃镜厂、化妆品厂及制烟厂!经济部成立后主要忙此事!”

    明代时已有水银玻璃镜出现,但全都从西洋进口,制造技术只掌握在法兰西、威尼斯等极少数几个国家手中,一面玻璃境贵得吓死人,在欧洲大陆都需要上万法郎。但这种被东方人称为神镜,西方人极度保密的的水银玻璃镜制造技术对于后世学理工科的齐良来说简单得就如儿戏一般,关键技术在于硝酸银溶液与氨水及萄葡糖溶液的银镜反应。

    这个时代的化妆品粗糙简单,现在齐良想的是制造香水,有了香水一定可以风靡整个世界!

    香烟这也是暴利,这个时代百姓抽的都是旱烟、水烟,烟管如吹火棒般大,携带不便,烟质低劣。如能像后世一样制定统一的标准,用纸卷,用盒装,一定可以大发横财,想想都美啊!

    刘玄初睖睁双目,对这些东西他似懂非懂,满脸迷惑,齐良笑笑:“刘大人放心!建厂时我会去指导,生产制造时我也会去指导!”

    这些世子都懂?刘玄初对齐良另眼相看了,齐良又道:“刘大人在构建经济部的同时,我还希望刘大人能同时做另一件事!”

    刘玄初好奇问:“什么事?”

    齐良郑重道:“筹建中华报社,发行中华报!”

    报纸是一个新鲜事物,刘玄初怔愣出神,这又是什么东西?齐良通俗地解释:“就是把一些当天发生的事告诉大家,把一些好的文章登上去给大家看,就像一本书一样,只是这个报纸只是一两页,且每天都更新发行!”

    刘玄初已明白大半,惊叹世子哪来那么多的奇思妙想?

    齐良继续道:“报上可适当刊登一些前线打胜仗的消息,这可增强百姓对王府的信心;要大力宣传一些爱民反清思想,可凝集民心;还可刊登一些生活小知识,奇人奇事奇闻等等,可以增加趣味些!”后世来的齐良深深明白掌握舆论的重要。

    刘玄初叹服世子的深谋远虑,可他不知道的是齐良还有另一个目的——为他今后生产出来的产品抬架一个广而告之的平台!

    “刘大人!这两件事你要抓紧办!”齐良吩咐,又转对一旁听得目瞪口呆的陈正成吩咐:“正成!你带刘大人下去熟悉一下天朔的情况,我希望大家同心协力,尽快让天朔府走上正轨!”

    而山另一本书《国家使命》已上架,也欢迎大大们订阅!!

    第一百二十章 不准修缮

    刘玄初对中华报社的筹建从收购一家书局开始,五天后印出具有历史意义的第一报——中华日报。

    刘玄初兴冲冲地拿着报纸敲开齐良书房的门,把手中的报纸扬得哗哗响:“世子!幸不辱使命,第一份报纸出来了!”报纸样式与排版均按齐良要求所做。

    齐良展开报纸,一股油香飘来,报纸虽显粗糙,不能与后世色彩鲜艳,图文并茂,彩印活灵活现的报纸相比,但也初具雏形有模有样了。

    这时的书写与读书习惯都是从上到下,从右到左,齐良来到这个时代将近一年了至今还有点不适应,他一边低头浏览一边问:“你们准备怎样销售?”

    刘玄初道:“先投放一千份,送至昆明城所有大家宅院中,之后每日增加二百份,全都免费发放,至第十日,停止一切投送,派人沿街叫买。

    齐良惊讶,如此高明的营销手段丝毫不亚于后世,赞道:“先生高明!”

    刘玄初讪然:“世子!这不是出至属下的想法!”

    齐良奇问:“哪是出至谁的?”

    刘玄初道:“原楚雄书局少东家——张明洲!”他收购的那家书局就是楚雄书局。

    齐良有兴趣问:“此人是什么人?现在在哪?”

    刘玄初道:“张明洲就在中华报社任二管事,此人聪明,勤奋好学,擅经营!”楚雄书局此时已改名为中华报社。

    齐良侧首问:“听你的话,好像这楚雄书局是张明洲的,他既然如此聪明有商业头脑为何楚雄书局搞不好,要卖给你?”

    刘玄初笑说:“楚雄书局的出卖非张明洲经营不善也,而是张明洲的老父亲从广西回滇途中遭山匪劫掳,他需付一笔很大数量的赎金!”

    原来如此,齐良问:“此张明洲人品如何?”心中另又想,境内山匪土匪众多,今后如想发展经济搞活流通,这些阻碍都必须一一清除。

    “张明洲可信!”刘玄初简洁道。他明白齐良的意思,知道世子准备启用张明洲了,世子会怎么用呢?不由充满好奇。

    “可信”两字出自刘玄初之口重若千金,齐良会心一笑:“先生!天朔府经济部主事有人选没有?”

    “尚未合适人选!”刘玄初摇头,心中大讶,不会让张明洲出任经济部主事吧?

    齐良毫不犹豫:“让张明洲出任天朔府经济部主事!之前,希望他能来与我见一面。”

    对一个从未谋面的人委以如此重任,刘玄初当然知道世子这不仅是对张明洲的欣赏,也是自己的信任。

    “对于中华报的销售,我再补充一点,让昆明各大小衙门都订一份,不愿订的可持王府令强制执行!”这一点齐良借鉴了后世中国各机关报的发放办法。

    刘玄初笑道:“此点世子不用担心,只要说中华日报仍天朔府主办,各大小官员还不趋之若鹫的订阅?”

    齐良想想也是,哪朝哪代不是溜须拍马屁的人居多?后世更甚。他笑笑又把目光回到报纸上,指着左上角一篇文章问:“这篇文章有意思,谁写的?”文笔虽还显幼稚,但思想开放,视野开阔。

    刘玄初瞟一眼,这是一篇有关昆明城出现一些西洋番人的文章,文中充满了对西洋番人的好奇,最后表达了一种希望与西洋人交流学习的思想,末尾署名“初开”!

    “一个秀才!”刘玄初随意道。

    中华报社建立后,已收罗部分昆明城文人墨客,但大多是一些生活清贫的秀才,那些名士多半不屑一顾。

    “敢于接受新鲜事物,也愿意接受新鲜事物,这秀才不错!”齐良肯定道,“先生要操劳的事太多,中华报社上正轨后先生便卸下这重担吧,让这秀才来负责。”现在,齐良对报社的基本要求就是思想开放,工作大胆!

    刘玄初怔然,期期艾艾不知如何作答,齐良瞅一眼,笑问:“怎么?先生还舍不得那中华报社?我是为先生的身体考虑,不要事无巨细都去操劳,掌握大局就行了,今后我要借重先生的地方还多着呢,有先生忙的!”

    刘玄初嗫嚅:“不、不是因为这个……”

    齐良蹙眉:“不是因为这个那是因为什么?”

    刘玄初叫苦,艰难吐出几字:“这个署名‘初开’的人是卑职的书僮——小屯!”

    “先生的书僮?”齐良惊异,脑海里马上出现那日拜访刘玄初府上时门缝中透出一个小脑袋的那一幕。

    齐良哈哈大笑:“先生教导有方,家里出人才啊!”难怪刚才这位老先生动作别扭了,让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孩出任中华报社主事的确好笑。

    刘玄初鞠身:“世子谬赞了!”

    “先生可要好好培养,小屯前途无量,将来可担大任,成为国之栋梁!”

    刘玄初脸上荡着笑容,可能是想到家里那小可爱了吧!小屯自小跟随他,聪明灵俐,深得其喜爱。

    “好吧!中华报社这副重担先生还是要卸下来,让天朔府文书许文忠担当吧!”齐良吩咐,“相关事宜先生交待清楚就是!”

    刘玄初走后,齐良准备出城看看盘龙谷的工程进度,那里由桂明负责在加紧施工,桂明已三天未回王府了。

    出门遇上齐惜音,顿时齐良一阵头大。齐惜音一声不作,只是杏眼瞪着,齐良暗自语:“怕了你了!”知道她又是来要安排的,软声道:“齐姐跟我走!”转对小六子咐吩:“去通知一声陈侍卫长!”

    一行人骑上马后,齐良道:“正成带路!我们去看看所谓的鬼屋!”

    鬼屋并不是一间屋,而是一个很大的府第,以前叫温府,座落在城东有两亩地大,里面亭台楼阁样样都有,这里曾经发生过一次奇怪的火灾,屋主人温存仁一家六口全被烧死,奴仆们把东西抢劫一空后,这里成了无主之房。后来一些流落街头的人住进去,可半夜总能听见凄厉的哭叫声,之后便再无人敢住了。

    齐良归来后,为安置那些招募的江湖人士,让陈正成在城中找合适的居所,陈正成知天朔府资金紧张捡便宜选中了这人人都闻之色变的鬼屋!

    鬼屋即是天朔府特训班的秘密训练基地,上次夜鹰组与飞豹组各征调走一部分合格队员后,陈正成又招募到一百四十多名新队员,现在特训班中共有队员二百二十名,教头七名,全是第一批特训队员中表现最优秀的人。黄琦北上之后,目前陈正成暂时接管特训班,但日常管理由一名叫莫伟杰的教头负责。

    以往破烂不堪的鬼屋大门已焕然一新,门口贴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温府已被天朔府征用,谢绝一切参观访问!有持地契者,可前来商谈!

    鬼屋大门敞开着,里面幽深,好像无人一样。踏进门,马上有四个持刀的人闪出,见是陈正成带队,他们马上躬身:“见过总教头。”大门每次有四个人值班,每天三班,所有队员轮流而来,这是四个新招的队员。

    陈正成肃着脸道:“我带世子来巡视,还不快见过世子?”

    四人惊闻,立跪于地:“叩见世子!”

    “都起来吧!”齐良伸手,转身吩咐:“齐姐与正成跟我进去,其余人都在大门口等候!”

    齐良边往里走边对陈正成吩咐:“鬼屋要制定一整套完善的保密制度,特训队员到正式上岗为止不准外出;非经特许任何人不准入内;今后大门值班的人由普通卫兵担任,可向桂明统领借调一小队士兵!”显然他对特训班的管理很不满意。

    听出世子在委婉批评,陈正成心中揪紧,郑重点头。齐惜音则美目飘来飘去,搞得这么神秘,甚感新鲜。

    再往里走,到处杂草丛生,房屋破烂,大火焚烧的痕迹仍在。齐良越看越摇头:“正成!怎么不修缮一下?这样怎么住人?”

    陈正成道:“鬼屋面积大,队员人少,里面很整洁,够队员住了!”

    齐良知道陈正成心痛那几个钱,既感动又伤感,半是感激半是责怪道:“天朔府再穷也不缺这几个钱,让人来修缮一下!”

    陈正成迟疑片刻,答应下来。齐良突又想到什么,好奇问:“这温府真有鬼吗?”他来至后世,是一个唯物主义者,根本不相信世上有鬼。

    陈正成倏地一阵战栗道:“鬼倒是没见过,但只要是刮风下雨,不管白天还是黑夜,前面那栋烧焚的楼阁里就会传出凄厉的哭声,若是深夜特别阴森恐怖。”

    有这等事?齐良被激起强烈的好奇心,挥手:“去哪楼阁看看!”

    陈正成踟蹰,齐良瞅一眼自己这位得力助手脸上带着的青白,天不怕地不怕,刀风血雨过来的男子汉也怕这种捕风捉影,稀奇古怪的灵异现象,暗不屑:“还是练过武的武林高手呢!”

    那楼阁也就是屋主一家六口被烧死的那栋楼,齐良若有所思,陈正成不愿修缮那楼阁会否也因为是忌讳什么?

    “特训班里的队员不怕吗?”齐良没强要去那楼阁,绕过那烧得残缺的楼阁,往前是一块草坪,旁边还有一个水池。

    陈正成道:“队员们大多是一些艺高人胆大的江湖人士,不太害怕!”

    听这话就是还是有点害怕了?齐良沉声道:“其它地方可以修缮,那烧毁的楼阁保留下来,让每个队员都进去住一晚,作为队员们的心理测试关,过不了这一关不准结业!”

    陈正成怔愣发呆!

    欢迎订阅另一本书《国家使命》

    第一百二十一章 同工同德

    地上被铲出的杂草印子还清晰可见,草坪上队员们正在各自训练。齐良侧首向右,指着前面问:“齐姐!觉得怎样?”

    齐惜音明眸轻瞟,淡淡道:“不怎么样!”一路来她甚少说话,其实是在发着小脾气,她不知世子带她来这干什么?这登徒贼子,不会又是东逛逛西看看敷衍了事吧?不过,当齐良只准她与陈正成进这鬼屋时,她心中高兴,这登徒贼子还是信任自己的。

    齐良诡谲一笑,对陈正成吩咐:“让队员们集合!”

    陈正成大步跑上前,大叫一声:“世子驾到!”

    草坪里、水池边、屋里,所有的人都往坪中集中,很快分成两个方块,“叩见世子!”教头一声令下,队员们齐整跪在地上。

    齐良挺直胸,中气十足叫道:“队员们辛苦了!今天,给你们带来一位教头!”扫视一眼,吼道:“齐惜音出列!”

    齐惜音跚跚出来,玉葱似的手指着自己的鼻子:“叫我?”第一次听齐良叫她的名字,愣没反应过来。

    齐良肃着脸点头:“从今天开始,你就是特训班的教头了!”

    齐惜音既惊又喜还有点不满,似嗔似怒,原来带自己来鬼屋是让自己当教头的,终于有了安置!可这登徒贼子竟叫自己的名字……!

    场上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齐惜音的绝世容颜上或是她那碧波荡动的胸浪上,这半晌才回过神:“让这女人做教头?”人人脸上不屑不服又有点期待。

    齐良摇头,旁边陈正成又一阵紧张,知道世子已有不满,既是特训人员自是挑选出来的精英,可这小小的美人关就没几个人合格。暗咬牙,得好好训训这些色迷了心窍的兔崽子们!

    众人的反应齐良尽收眼底,道:“三人行,必有我师!我( 重生成了吴应熊 http://www.xlawen.org/kan/1448/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