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1 部分阅读
门被轻轻带上,齐良在想怎么事件接二连三发生?吴世琮刚占领桂林皇帝陛下便病危了?这只是巧合吗?但他不相信有刘胜明、皇甫保柱及吴世刈牛卸苑侥芏曰实郾菹伦龅昧耸纸拧?br />
夏国相望望躺在床上一动不动的皇帝陛下,又望望愁眉苦脸的世子,轻声问:“可要通知大臣吗?”
齐良瞅一眼,反问:“夏将军可知皇帝陛下立有什么遗嘱没有?”
夏国相摇摇头:“没有。”接着解释:“大周新建,皇帝登大典不久就病倒了,都还来不及立嘱寄托呢。”
齐良沉重道:“夏将军应该已知道父皇已活不了多久了,现在我们必须做三件事,不能让大臣们知道皇帝陛下已病危,特别是不能让讨朔将军知道;马上调讨朔将军部离开衡州;赶快让大元帅营讨论通过立本王为太子。”
夏国相怔片刻,迟疑道:“纸包不住火,这能瞒几天?”
齐良道:“只要能瞒三天就行,但在这三天里一定要让大臣们同意立我为太子。”
夏国相苦笑:“立太子这样的大事大臣们一定要来听皇帝陛下的圣谕的。”
齐良不容否定:“要想保证大周的稳定就必须得让我为太子,夏将军去想办法吧。”
夏国相浓眉紧锁:“讨朔将军处。。。。。。”
齐良道:“在抛出这廷议之前先调讨朔将军部离开衡州。”
夏国相深深忧虑,却不知该如何是好?
。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 ;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第二百八十一章 一个条件
寝宫里窗户房门关得紧紧的,太阳照不进来,显得有点阴冷,齐良睃一眼锁眉沉思的夏国相问:“夏将军还在犹豫什么?”
夏国相道:“世子不怕逼急了讨朔将军他会谋反吗?”
齐良无奈道:“现在皇帝陛下还活着,咱们趁早把他调离,若是现在都不能调动他,等到皇帝陛下驾崩之后,便更不能调动他了。”吴三桂这样不吃不喝,他估摸着撑不过七天,一切事情都必须在七天之内搞定。
吴应麟在云别院赏着花,但那花一会儿像是齐惜音,一会儿像是戴萌萌,一会儿像是如双,接着他满眼都是如双的笑脸。
“大将军!大元帅营急令。”一名军士禀报。
吴应麟缓缓扭过头,漫不经心:“什么命令?”他还未完全从如双的幻影中恍过来。
军士道:“大元帅营令大将军率部夺取长沙城,这是圣谕。”他递过一份卷着的黄|色绢布。
吴应麟震惊,感到极其莫名其妙,怎么回事?怎会有这等命令?什么时候有的?怎么没有一点征兆?怎么没有一个人事前通知我?“快把杨先生叫来。”他感觉出事了,这份圣谕应该是突然下的。
杨叶匆匆赶来:“大将军出什么事了?”
吴应麟一边递上圣谕一边问:“先生可发现最近有什么异样?”
杨叶迷惑接过圣谕:“没有啊!”
吴应麟又问:“今日呢?”
杨叶依然摇头:“今日也没有任何异常现象啊!”他搜索着各方面今日汇总上来的情报,好像都无异常,低头展开一看,立刻惊呼:“让我们夺起长沙城?”长沙墙高城厚,清军精锐数万,这不是疯了吗?
吴应麟道:“攻打长沙城是假,要调离我们是真。”他一眼就可看出这是出自那狗熊的主意。
杨叶眼眯成一线,一身发寒:“他们开始下手了。”
吴应麟愤恨:“他们早就下手了,不准我见皇帝陛下,克扣我粮饷,分割我兵力,还逼我杀如双,他们一直在逼迫我。”
杨叶奇怪道:“可这圣谕来得太突然。”仔细瞧了瞧,上面的玺印不像有假。
“我们该如何办?”吴应麟心如涛浪,“要遵大元帅营令吗?”
杨叶道:“大将军该马上派人去大元帅营问问大臣们。”
吴应麟挥一下手:“人早已派出。”注视杨叶追问:“要遵令圣谕吗?”
杨叶反问:“大将军想呢?”
吴应麟茫然失神,杨叶怜悯地瞅一眼,轻轻道:“不管怎样,大将军都应该进宫去见圣一面。”
吴应麟再次凝望杨叶:“若是本将军被迫走到了不该走的一步,先生还会跟我吗?”
杨叶闪着泪花:“卑职难报大将军的知遇之恩,不管大将军想做什么,怎么做,卑职都会陪在大将军身边。”那泪不知是悲哀还是激动,他早知大将军决断。
吴应麟激动,担忧问:“先生认为胡盛大哥也会跟着我吗?”
杨叶同样不敢确定:“需大将军亲自跟他说。”接着还是有点心慌问:“大将军真的要走那一步吗?”
吴应麟失神垂首:“我也不知道!”抬起头:“我进皇宫一趟,先生去城外做一下准备。”两人都怀疑宫中可能出事了,但又都没有说。
从正门进皇宫吴应麟一路留意没有发现任何异样,心中开始相信了那份极其可疑的圣谕,到进皇帝寝宫的长廊处他被人挡下,一名侍卫百户长模样的军士恭敬而严肃道:“请大将军回,皇上有令,任何人都不见。”
这也很正常,他每次进宫见圣都会遭遇这种阻拦,但里面很快会出现皇甫保柱或是狗熊那名所谓的飞豹组统领刘胜明来客气地让他进去,但这次没有人出来迎接,他等了片刻,瞧了瞧里面还是无人出来,便直接往里闯。
百户长拦道:“请大将军回!”
吴应麟虎目一瞪,厉声:“本将军要见圣,看谁敢拦?”一把推开百户长,后面小千等众亲卫拦住其它皇宫侍卫。
吴应麟直冲长廊,在寝宫门口又遇到一大队侍卫,“大将军且请留步。”领头的正是皇甫保柱。
吴应麟余怒犹在:“让开!我要见皇帝陛下。”他的疑心已起,难道皇帝陛下有什么事?这会他更要见圣上了。
皇甫保柱一点不退让:“皇帝陛下正在熟睡,请大将军改日再来。”
吴应麟扬着手中圣谕:“我是这为了军机大事,一定要见圣上。”
皇甫保柱生硬道:“皇帝陛下睡下之前已发话谁也不见。”
吴应麟道:“谁知道是真还是假?”
皇甫保柱道:“这可是圣谕,岂能有假?”
吴应麟道:“不管怎样我今日必须见到圣上,看谁敢拦?”
皇甫保柱冷冰冰强硬道:“这可是皇宫,看谁敢放肆?不要命了?”丝毫不退让。
吴应麟暴怒:“尔区区小儿竟敢拦本将军,我要。。。。。。”他的话还未说完,后面传来的叫声打断了他的话:“可是麟弟?”
吴应麟回头,正见齐良沉稳地缓步过来。“参见世子。”他色霁,但脸色仍不好看。
“麟弟可是要见圣上?”齐良笑融融问,得到吴应麟进宫的消息他便赶来了,他知道吴应麟会进宫,却没有想到会这么快。
吴应麟指着皇甫保柱等人,愤怒道:“这些狗奴才,小弟要见皇上他们竟敢阻拦。”
齐良挥挥手:“你们还不退下?”接着笑哈哈对吴应麟:“麟弟不要跟他们一般见识,麟弟要见父皇还不简单?随时都可以见,只是现在父皇正在熟睡。。。。。。”他瞥眼停顿片刻,再道:“父皇身体不好,麟弟忍心在圣上睡梦中打忧他老人家?”
吴应麟道:“小弟是有急事求见圣上。”
齐良瞧见吴应麟手中的黄|色布绢,阴笑不已,问:“非见圣上不可?”
吴应麟郑重道:“非见不可。”
齐良道:“为兄带麟弟进去见圣,不过,麟弟得答应我一个条件。”
吴应麟问:“什么条件?”
。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 ;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第二百八十二章 弱弱出声
齐良抿嘴笑笑:“进去后不准扰了皇帝陛下睡梦,有事禀报也要等皇上醒来后再说。”
吴应麟应下:“嗯!”抬脚上了台阶。
齐良突又出声止住:“麟弟!”
吴应麟蹙眉停下,不耐地回首:“王兄还有何事?”已大为不满。
齐良瞧着吴应麟腰间之物鲁鲁嘴,吴应麟恍悟过来解下宝剑,但迟疑着没有马上递上,思虑片刻,想皇上还在狗熊还不至于敢拿了自己,他索性大方地向后面亲卫命令:“小千!你们在外面老实呆着,不可吵闹扰了皇帝陛下。”
小千等人遵命,齐良与吴应麟并排走进寝宫。
寝宫里站着两个婢女两个太监,吴世в肜瞎芗椅庵叶疾辉冢饺俗叩搅睬埃酆焐拇舱蚀沟踝牛孰誓D:床磺謇锩妫皇且老】杉锩嫣勺乓桓鋈恕?br />
吴应麟傻眼了,这样进来与不进来有何区别?他想撩开床帘看个究竟可又不敢。
“皇上睡多久了?”齐良返身小声问一名太监。
太监尖细声音回答:“刚睡下不一会儿。”
吴应麟瞥一眼见齐良背对着自己,轻轻撩开床帘,瞧见床上皇帝陛下安闲地躺着一动不动,他疑窦丛生,又靠近一点大胆地伸出手想探息皇帝陛下的气息,手刚至皇帝陛下鼻孔一寸,突肩膀被人轻轻拍了一下,他魂飞魄散一阵抖嗦,回头颤声:“世、世子!”
齐良寒着脸:“麟弟这是做什么?”
吴应麟慌惶不知作答,瞅一眼发现皇帝陛下眼角滚落一点泪,忙道:“陛下梦着什么事儿了吧?脸上挂着泪珠,小弟想为陛下擦拭一下。”
齐良拉着吴应麟远离龙床,责怪道:“最近皇上精神不好,好不容易睡下,岂能轻易扰了他老人家?咱们出去说吧。”
吴应麟急道:“小弟还有事禀报皇上呢。”
齐良问:“可是大元帅营要你出兵夺取长沙城之事?”
吴应麟点点头,齐良道:“这事我知道。”停下脚步问:“麟弟可知北面清军最近攻势异常凌厉,秦归林将军频频告急?父皇为此寝食不安,为了扭转此被动局面,父皇临时决定以攻代守,夺取长沙城破此僵局。”
吴应麟半信半疑,齐良又道:“此事既是皇上圣谕,所以就没有在大元帅营展开讨论了,不过这命令向你下达的同时,夏国相将军也向大元帅营所有大臣们作了通报,大臣们也都同意了。”
两人走出寝宫,吴应麟道:“如此,小弟便告辞了。”
齐良意外,这样就蒙过去了?“麟弟不去我西园坐坐了?”
吴应麟摇头:“不了,军命如山倒,北面危急,小弟这不也得回去赶快做些准备吗?”
齐良道:“麟弟出发之时,为兄亲自为麟弟饯行。”
“谢过王兄。”吴应麟鞠礼,挥手带着一众亲卫大步往外走去。
吴应麟身影消失,齐良抹一把颈脖,里面全是冷汗,虽兵出险招,但总算应付过去。
从长廊阻挡,寝宫门争执,到齐良的及时出现都是早设计好的,甚至齐良背对吴应麟与太监说话都是刻意的安排。
长廊阻拦令吴应麟生疑,寝宫争执令其加重疑心,目的就是为了让吴应麟产生皇上可能有事的怀疑。齐良出现则是为了为其释疑,故意让吴应麟撩床帘,探鼻息更是为了让其释疑。这样经过一个生疑——深疑——释疑——了然的过程,可令其完全放下戒心。
吴应麟出皇宫后没有回云别院,而是直接出城去了自己大军军营。
胡盛与杨叶把吴应麟迎进大营帐,吴应麟不待坐下便问:“各方的情况怎样?”
杨叶道:“询问各方都说无异常,城墙上也未见靖朔将军添一兵一卒。”
吴应麟显是有事,颇为不满,瞪一眼问:“皇宫里的人也没传出什么消息吗?”
杨叶坚定的态度开始变得犹豫:“也没有。”接着疑惑问:“大将军可是察觉到了什么?”
吴应麟咬牙切齿:“贼子可恶!”接着哼声连连讥讽:“以为这样做就可骗过本将军?”
杨叶与胡盛惊疑,急问:“大将军!到底发生了什么?”
吴应麟双瞳收缩:“皇上可能大限将至了。”
杨叶问:“大将军见到皇上了?”
吴应麟道:“面是见着了,却未说话。”
胡盛问:“这是为何?”
“皇上躺在床上熟睡。”吴应麟冷笑,“确切地说是晕迷。”
杨叶问:“大将军如何得知?”
吴应麟道:“我探过皇上的鼻息很微弱,且皇帝陛下睡觉有一个习惯喜欢打呼,但我在寝宫里呆了不下一刻钟,可一声呼也没有听到,这只能说明皇帝晕迷了。”
为了进一步证实,他问:“先生与胡大哥可知人在睡梦中会流泪吗?”
胡盛道:“这种现象极其少见。”
吴应麟道:“但今日皇帝陛下却在睡梦中流了泪。”
杨叶缓缓点头:“大将军所言有理,皇帝陛下是晕迷了,据卑职所知人在中风失去知觉时会无缘无故流泪。”他低头踱了两步道:“如此就可解释大元帅营为何会突然要调我们离开了。”接着问:“现在我们该怎么办?”
吴应麟瞟一眼胡盛,又望向杨叶,杨叶点点头,吴应麟明白杨叶已与胡盛通过气,心中笃定,故作悲怆无奈道:“若是皇帝驾崩,世子登基,他会放过我们吗?”
谁也不知答案,杨叶轻叹:“此次让我们去攻取长沙城就是让我们去送死。”
胡盛额头皱成深“川”,这时外面有军士高声通报进来,跪地道:“禀大将军!大元帅营令,北面军情危急,命我部务必于明晨启程开拔。”
吴应麟怫然作色:“他这是迫不及待地把我们往阎王殿上赶。”
营帐里沉默下来,吴应麟心情激动,闭上眼咬紧牙正要作出决定,突胡盛弱弱出声:“咱们还是遵圣谕行事吧。”
。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 ;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第二百八十三章 都不提及
听到胡盛的话,杨叶目瞪口呆,而吴应麟震惊之余露出极度失望神色。
胡盛低下头不敢看,吴应麟平抚心情,语缓缓道:“大哥先下去做准备吧。”他现在感觉浑身发软,如被人掏空了身体吧。
杨叶沉闷地坐在一旁,不忍问:“大将军没事吧?”
吴应麟转背身,摇摇手:“没事。”
外面又有军士进来禀报:“大将军!衡州城突然加强了戒备,城门已关,城墙上也多了许多兵。”这是布置在外一直观察城防变化的斥候。
吴应麟暴喝一声:“狗贼。”他已进不了城了。
皇宫西园,桌上简单摆着几碟菜,菜已冷,但都好好像没有动过。齐良凝眉望着黑夜,喃喃自语:“过了今夜,明晨他若如期开拔,就一切平安了。”
外面监视的人禀报城外驻军没有任何动静,而现在城门已关,今夜应该无事了吧。齐良一颗心悬着总没有一处着落,若知今日应该早走此步,幸亏此次骗过了他,而皇帝陛下也还活着。
“世子爷!您也该进膳了。”一名内侍小声道。
齐良回首点头,内侍赶忙蹑手蹑脚把菜端下去再热一遍。
热腾腾的菜再次端上,齐良刚拿起筷子,一名军士撞着进来急报:“世子!讨朔将军带兵进了城。”
齐良霍地站起,拍着脑门痛苦道:“他还是动手了。”大声喝道:“着盔甲。”
系上最后一根带,齐良踏着沉稳的脚步走出来,外面侍卫们整装已待。前面,夏国相与汪士荣两人各提着一个灯笼由一队士兵们护着匆匆赶来,齐良迎上:“两位来得正好,咱们商量一下。”
夏国相劈头一句:“世子不该如此过激对待讨朔将军。”
汪士荣失声又失态:“这下如何收场?”
两人都是责怪的意思,齐良瞪一眼没了与他们商议的兴趣,直接下令:“封堵各通往皇宫的路口,延迟逆贼的进攻速度,由第一千人队负责;在宫门关闭之前尽量接大臣们进皇宫,由第二千人队负责;把皇宫所有太监、婢女等集中于后院,由总管太监田益言负责,若发现有里通逆贼着格杀勿论;皇甫保柱带一队侍卫守护皇帝寝宫,任何人不得靠近,务要保证皇帝安全;刘胜明集合所有皇宫侍卫组成巡逻队,巡察皇宫;皇宫一切防务由乐静负责,大家听候他的调度。”
齐良只忙碌了片刻,布置下去后他一点事没有了。
夏国相惊异地望着齐良,不是因为他的指挥干练利索,也不是他的安排布置井井有条,而是因为他敢于如此放权。
“世子!我们还应该与靖朔将军马上取得联系。”汪士荣提醒。
齐良道:“不用汪先生说,联系的人早已派出。”
夏国相道:“世子还应该马上派出人与周边各将军取得联系。”
齐良道:“这一点两位也请放心,我已派出人通知韶州的刘锋雄将军,让其领兵北上直插永州阻住广西吴世琮部;并派出人通知长沙境内的秦归林将军,让其率一部昼夜南下平叛。”
夏国相摇头:“没有大元帅营令,刘锋雄将军与秦归林将军可能不会听从世子的调遣。”
齐良冷睃一眼,夏国相道:“卑职马上令人书写军令,再派人去送。”
齐良脸色稍好:“有劳夏将军。”
汪士荣则道:“我去会一会讨逆将军,说不定能说服了他。”
齐良忙阻止:“汪先生不可冒险。”
汪士荣道:“即便不能说服讨朔将军,与其会面也可知道他想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干。”他妩媚一笑:“世子放心,卑职会注意自身安全的。”
都下去忙后,齐良去了皇帝寝宫,寝宫里寂静无声,与外面的喧哗就若两个世界。皇帝陛下依然躺着一动不动,齐良默默注视着皇帝陛下干枯的面,上面一丝也找不到当年丰玉英俊的痕迹。
为何不早立我为太子呢?不然哪来的今日之乱?齐良充满怨恨,却又充满无奈。他又想若是当初自己什么都听从吴三桂的又会怎样呢?或许自己已是太子了吧,但也只是一个傀儡太子。
“唉!”齐良长长叹一声,突重重跪在地上,大磕三个响头,默默祈祷:“吴三桂!你可千万不要在这个时候死啊。”吴应麟一定会污蔑他谋害皇帝,篡权夺位。
齐良重又爬起,看见吴三桂眼角又滚落一滴豆大的泪珠,虽知吴三桂早已脑死这只是巧合,他还是一阵心悚,走过去为其擦掉那滴眼泪,感慨万千:“一代枭雄,叱咤风云,到头来也只是一具枯骨。”
走出寝宫,皇甫保柱迎上来:“世子!夏将军在西园候着您呢。”
这夏国相办事倒利索,齐良点头表示知道了,望着几人道:“这里就有劳忠伯与皇甫统领了。”
吴忠流着泪:“没想那吴应麟是个白眼狼。。。。。。”
齐良挥手截断让吴忠不要再说,吴忠停下又道:“世子放心,我会好好守在皇帝身边。”
往回走,齐良路上遇到有受箭伤的士兵被抬回,到西园,汪士荣也已回来。
“都办好了吗?”齐良问。
夏国相道:“人已派出,但就不知他们能否出得了城。”
“汪先生那边的情况呢?”
汪士荣道:“不知讨朔将军在哪路,没见着他,也有可能他不想见我吧!”
夏国相揪心问:“有靖朔将军的消息没有?”
齐良摇摇头,这是压在他心头的巨石,他不明白为何联系不上吴国贵,而吴国贵也没有来联系他?但心中不祥的预感却越来越强。
汪士荣柳眉成弯月:“已入夜,四边城门都已关闭,讨朔将军的军队怎么可能进得了城?”
三人早都意识到此点,只是谁都不愿去提及,若是靖朔将军与讨朔将军联合在一起,那么大家便只能呆在皇宫里等死了。
齐良训斥:“别胡说!应麟逆贼经营多年,他能控制一条城门并不是什么稀奇之事。”他不愿也不敢去怀疑吴国贵。
。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 ;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第二百八十四章 不在岗位
习习夜风吹过,带来一阵寒意,对于靖朔将军大家都不敢往深处想。
“士安!你去一趟靖朔将军府。”齐良向紧跟在身边的魏士安吩咐,“带上我的亲笔信。”
夏国相补充:“还有圣谕。”吴国贵是老臣,最听的还是皇帝陛下的话。
齐良点点头,现在他不奢望吴国贵能来帮自己,只要他不是与吴应麟同伙便是烧高香了。
魏士安迟疑一下:“这——”
夏国相与汪士荣以为魏士安怕死,而齐良则知魏士安是担心自己,宽慰:“有左右剑兄弟在我身边,放心!”
魏士安抱拳:“卑职遵令。”
“下去准备一下吧,自己要多加小心。”齐良吩咐。
魏士安去后,皇宫防御的实际指挥官乐静前来禀报:“世子!叛军攻击凶猛,卑职请求各部退回皇宫再战。”
齐良毫不犹豫:“乐统领觉得该怎办就怎办,指挥作战之事不用再来请示我。”
夏国相与汪士荣借着灯光观看英俊威武的乐静,他们知道世子身边来了一位年轻的统领,现在看了还是惊讶,没有想到竟是如此年轻,倒也钦佩世子敢于把重任托咐于他。
“卑职遵令!”乐静并没有因为齐良的信任而表现丝毫的情绪波动,夏国相与汪士荣这才又认真打量乐静一番,宠辱不惊,镇定自若,大气干练,果然后生可畏,帅才也!
乐静大步走后,齐良道:“我们也上城墙看看。”
一大队侍卫护着三人,齐良在中间,夏国相与汪士荣在两边,齐良边走边问:“大臣们都接进宫了吗?”
汪士荣回答:“只接进来半数的大臣。”
齐良叹息:“其它人只能各安天命了。”
夏国相道:“世子勿需替他们担心,那应麟逆贼虽谋反作乱,凶残暴虐,但他也需要人心,他不会对那些大臣们怎样的。”
齐良苦笑,吴应麟只会对那些归顺自己的人才不会怎样,“汪先生你去好好抚慰那些大臣们一下,把他们的家眷集中起来交由田益言总管管理,而他们的家将卫兵则统一编组交由乐静指挥。”他吩咐。
夏国相憷然瞥一眼,此举歹毒,扣家眷为人质令各大臣不敢妄动,收编私兵可以充实军力,集中大臣则可相互监视相互制约。
天空繁星点点,登上皇城墙到处是火把,把一片天空照得通亮。衡州城像被掀翻了般,到处是叫喊声,齐良往西处眺望,那里声音最响。而夏国相则在四处观察,焦虑喝问:“怎么还没有把宫门关上?”
一名军官躬身回答:“回大将军!还有一些弟兄们没有撤回。”
齐良也宽慰其道:“夏将军不用着急,一切自有乐统领指挥。”再次表现出对乐静的充分信任。
军官禀道:“世子!正是乐统领没有回来。”
这回齐良也吃了一惊,失声:“乐统领出宫去了?”
夏国相不知该讥讽还是该大骂:“荒唐!他一个统帅怎么能跑到宫外去?”
齐良竟也产生所托非人的感觉,犹豫着要不要把乐静叫回或是干脆撤了他的职?
“回来了!回来了!乐统领回来了,乐统领回来了。”有人叫道。
齐良往城下看,正见一彪人马飞奔而来,乐静骑在一匹马上显得相当沉稳,待所有士兵都进门后他才大声叫道:“关宫门!”然后拍着马潇洒从容地进了门。
乐静跳下马,快步上了台阶,边上边挥着手:“传令!熄灭城楼上所有火把,一点火星也不准留。”
命令一声声传下,火把一支支熄灭,皇宫陷入黑暗,上了城楼还有一处火把没有熄灭,乐静意外发现竟是齐良等人,忙跑上去欲行礼。而夏国相已迫不及待斥问:“乐统领!你这是搞什么名堂?”没有光,呆会仗怎么打?
乐静恭敬行礼:“参见世子!”然后道:“这是为了隐藏自己。”
齐良非常赞同乐静的做法,后世他曾看到书上这么一个事例,二战中许多士兵在点烟中被阻击手击毙,这里点那么多的火把不是把自己变成了箭靶了吗?
夏国相又问:“汝一个统帅为何不呆在城楼上指挥,跑到宫外去干什么?”
乐静回答:“卑职刚指挥第一千人队撤退去了,顺便还发起了一次反击,打死打伤叛贼两百余人。”
齐良恍悟,难怪西处那么响,原来是己方在打反击,有兴趣问:“怎么打的反击?”
乐静道:“卑职先让一部分士兵隐藏于街道两旁,而后令部队佯装不支撤退,待叛军中伏大乱后再回身逆战,如此取得一个小小的胜利。”
齐良满意点头,自己果然没有托付错人,士兵们撤退得不慌不忙,井然有序,这都是乐静的功劳。
夏国相没再说话,还有点讪讪然,齐良吼声:“把火把都熄了。”他以实际行动听从乐静指挥,这是对乐静的最大赞赏。
从外面看整个皇宫沉浸在一片黑暗中,仅一刻钟时间,四面八方出现无数火把,又把皇宫四周照得通亮,吴应麟大军到了。
城下的人看不见城上,但城上的人却可看清下面,下面士兵密密麻麻张弓拉箭,持刀提枪,连床弩都拉来了。
“上面的人听着,讨朔大将军奉密旨讨伐贼臣,快快打开宫门。”城下一名将官提着嗓子叫道。
“尔等讨伐谁,你们哪来的密旨?”上面有人回应。
“告诉你们现在的世子是假世子,皇帝陛下已被他害死,大将军正是接到皇帝陛下密旨才来捉捕的。”
“胡说八道,一派胡言!尔等叛乱谋反,当诛九族。”
。。。。。。
齐良在上面听了大感惊讶,以为吴应麟会污他篡权夺位,没想他竟直接说他是假世子,吴应麟厉害啊!想想当初见吴三桂时认错爹的事实,这话还是蛮有可信度的。
。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 ;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第二百八十五章 独身走了
齐良站在城墙上寻找吴应麟,没发现吴应麟,但齐良相信吴应麟一定隐藏在军中。
双方两名将官还在争辩,嗓子都喊破了。这种争辩对齐良不利,有人已在小声议论,齐良暗暗心焦,这又不是大专电视辩论会,争个什么?打呗!
好像听到了他的吩咐般,一支利箭如闪电般飞射而去,穿透过一面旌旗,这是乐静射出的箭,他也明白这样争辩下去对世子不利。
这一箭并没有挑起战争,城下什么污言秽语如彩泡般还在不断冒上来,城墙上却无奈因为主动权掌握在对方,人家不来攻这仗就打不起。
“世子!叛贼像是在等侍什么?”夏国相提醒。
齐良道:“在等攻城器。”这点谁都看出来了?
夏国相问:“该怎么办?”
齐良白一眼:“还能怎么办?兵来将挡,水来土淹,只是希望咱们能多撑一点时间,援军能早点到来。”
夏国相想想:“卑职有一个主意。”
齐良问:“什么主意?”
夏国相道:“他们不是怀疑世子谋害了皇帝陛下吗?咱们把皇帝陛下抬到城楼上来亮一亮,他们的谎言不攻自破,下面必定自乱。”
倒是一个好主意,旋又一想,这时的吴三桂还能移动得吗?莫要弄假成真吴三桂真在城墙上毙命了那就麻烦了,齐良瞥一眼,怀疑夏国相出这主意到底是想帮他还是想害他?
“来不及了,他们要攻城了。”乐静脸色凝重,他并不知道皇帝陛下已晕迷,知道皇帝陛下中风的除了夏国相与齐良外,其它人都被禁在寝宫中。
城下阵列中突然分出一条道来,接着一辆辆带轮的云梯被推出。“请世子与大将军退下。”乐静恭请,那一张张弩床可不是闹着玩的,它可以射穿楼阁。
见到不少已高过城墙的云梯,齐良已一阵阵心惊,看来吴应麟谋备已久,左右瞧了瞧幸好没有火炮,不然不用一个时辰皇宫必破。
“乐统领!你自去忙,不用管我们。”齐良自动地退后几步,正好让一根楼柱挡住了他的正面,“我只有一个要求:充分发挥连发弩的作用。”
乐静遵一声:“明白。”大声喝道:“所有人躲避,放近了再打。”
叛军动了,呐喊声气壮山河,震耳欲聋,齐良与夏国相向城楼走去,利箭在空中飞梭,这都是长弓强弩。
下了城楼,正遇见刘胜明带着一队皇宫侍卫在巡逻,齐良叫住问:“胜明!现在你手上有多少人?”
刘胜明禀道:“回世子!现在卑职手下有六百余人,其中三百人为皇宫侍卫,其余的是各大臣府中的私兵。”
齐良严肃道:“你们就是整个皇宫的预备部队,你把他们分成两队,轮流巡逻,若是城防有危险马上上去增援。”
刘胜明应声:“明白。”
西园现在是整个指挥决策的中心,其实自从齐良住进西园以来,整个皇宫的中心就已移至西园,甚至于整个大周的权力中心都已向西园移了。
西园里花还是那花,灯光还是那灯光,这里恬静,外面再有力的弓箭也射不到这里。走进西园,齐良把头盔脱下,夏国相也跟着把头盔脱下,忍不住就抱怨:“小心谨慎了那么久,没想到还是这么一个最坏的结果。”
齐良闷不作声,其实他也一直在检讨自己,难道自己就真的不能与吴应麟共存一片天?
“早知如此,就应该在皇帝陛下还能说话时调离他了。”夏国相还在怨声载道,犹犹豫豫尽死事。
齐良讥讽:“若是知如此,白天应麟逆贼来拜见皇上时,我就应该在皇宫里杀了他。”可可能吗?谁知道他会不会反?当然,齐良还是想顺利接受大周权力,他的最大敌人是清廷。
“又或者说,应麟逆贼知有今日他应该在那日我去他军营接惜音时便杀了我。”齐良冷声哼哼,可这也有可能吗?
夏国相仰首靠在椅上,伸手拍着额头,现在他心乱如麻,不知最后的结果会怎样?但他知道一个结果,若是吴应麟攻进来自己必死无疑,就是投降了他也不会放过自己。
齐良也意识到自己气语有点重,缓声问:“夏将军认为应麟逆贼派了多少兵来攻皇宫?”
夏国相坐直身子:“至少有八千军。”
齐良自信道:“八千军攻不下皇宫。”
夏国相瞥一眼:“世子可没忘了吴应麟有一万五千军,这里不够,他可以马上调兵增援。”
齐良不以为然:“不是还有靖朔将军在吗?难道他不用分出一些兵力防备?”
这时夏国相体现出了一名经验丰富军事家的睿智,断言:“应麟逆贼必须得在两天之内结束战斗,为此他会不惜手段。”
齐良道:“不管他采取什么手段都不可能在两天之内攻下皇宫,因为他那一万五千军不足于攻下皇宫。”
夏国相嘿嘿一笑:“世子看吧,若是今晚应麟逆贼攻打不利,天亮他将征调城中精壮男子补充兵力。”
齐良傻眼,这才知自己想得太简单了,衡州居民成千上万这都是无穷无尽的炮灰,就算能把他们杀完也将耗尽己方所有的弓箭。
夏国相接着道:“再辅以火攻,世子试想想,咱们能支撑多久?”这应该才是他忧心忡忡,志气消沉的原因吧。
轮到齐良仰首拍额了,只要吴应麟够残忍,他将有无穷无尽的后备力量,这种冷兵器时代只要是个人拿起刀枪就可以战斗。而己方隐形的后备力量只是一些宫女及一些与宫女差不多的太监。
想想当初自己自以为精明的计算吴应麟的兵力是多么的愚蠢!齐良懊恼,发现还只有在皇宫中谋杀了吴应麟才是最佳方案,康熙小儿都能谋杀鳌拜,我为何就不能呢?
夏国相陪坐了片刻,轻叹一声站起,独自出去了。
。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 ;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第二百八十六章 懒得理他
一个人静下来,齐良才感到一阵阵恐惧从黑暗深处袭来,在这文明欠缺的时代,死还不是最恐惧的,怎么样死才是最恐惧的。
静寂中传来一阵“咕咕”声,左右剑兄弟莫名的相觑一眼,这是什么声音?齐良尴尬,还没吃晚饭呢,肚子造反了。
“帮我拿点吃的东西来。”感觉到( 重生成了吴应熊 http://www.xlawen.org/kan/1448/ )
夏国相望望躺在床上一动不动的皇帝陛下,又望望愁眉苦脸的世子,轻声问:“可要通知大臣吗?”
齐良瞅一眼,反问:“夏将军可知皇帝陛下立有什么遗嘱没有?”
夏国相摇摇头:“没有。”接着解释:“大周新建,皇帝登大典不久就病倒了,都还来不及立嘱寄托呢。”
齐良沉重道:“夏将军应该已知道父皇已活不了多久了,现在我们必须做三件事,不能让大臣们知道皇帝陛下已病危,特别是不能让讨朔将军知道;马上调讨朔将军部离开衡州;赶快让大元帅营讨论通过立本王为太子。”
夏国相怔片刻,迟疑道:“纸包不住火,这能瞒几天?”
齐良道:“只要能瞒三天就行,但在这三天里一定要让大臣们同意立我为太子。”
夏国相苦笑:“立太子这样的大事大臣们一定要来听皇帝陛下的圣谕的。”
齐良不容否定:“要想保证大周的稳定就必须得让我为太子,夏将军去想办法吧。”
夏国相浓眉紧锁:“讨朔将军处。。。。。。”
齐良道:“在抛出这廷议之前先调讨朔将军部离开衡州。”
夏国相深深忧虑,却不知该如何是好?
。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 ;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第二百八十一章 一个条件
寝宫里窗户房门关得紧紧的,太阳照不进来,显得有点阴冷,齐良睃一眼锁眉沉思的夏国相问:“夏将军还在犹豫什么?”
夏国相道:“世子不怕逼急了讨朔将军他会谋反吗?”
齐良无奈道:“现在皇帝陛下还活着,咱们趁早把他调离,若是现在都不能调动他,等到皇帝陛下驾崩之后,便更不能调动他了。”吴三桂这样不吃不喝,他估摸着撑不过七天,一切事情都必须在七天之内搞定。
吴应麟在云别院赏着花,但那花一会儿像是齐惜音,一会儿像是戴萌萌,一会儿像是如双,接着他满眼都是如双的笑脸。
“大将军!大元帅营急令。”一名军士禀报。
吴应麟缓缓扭过头,漫不经心:“什么命令?”他还未完全从如双的幻影中恍过来。
军士道:“大元帅营令大将军率部夺取长沙城,这是圣谕。”他递过一份卷着的黄|色绢布。
吴应麟震惊,感到极其莫名其妙,怎么回事?怎会有这等命令?什么时候有的?怎么没有一点征兆?怎么没有一个人事前通知我?“快把杨先生叫来。”他感觉出事了,这份圣谕应该是突然下的。
杨叶匆匆赶来:“大将军出什么事了?”
吴应麟一边递上圣谕一边问:“先生可发现最近有什么异样?”
杨叶迷惑接过圣谕:“没有啊!”
吴应麟又问:“今日呢?”
杨叶依然摇头:“今日也没有任何异常现象啊!”他搜索着各方面今日汇总上来的情报,好像都无异常,低头展开一看,立刻惊呼:“让我们夺起长沙城?”长沙墙高城厚,清军精锐数万,这不是疯了吗?
吴应麟道:“攻打长沙城是假,要调离我们是真。”他一眼就可看出这是出自那狗熊的主意。
杨叶眼眯成一线,一身发寒:“他们开始下手了。”
吴应麟愤恨:“他们早就下手了,不准我见皇帝陛下,克扣我粮饷,分割我兵力,还逼我杀如双,他们一直在逼迫我。”
杨叶奇怪道:“可这圣谕来得太突然。”仔细瞧了瞧,上面的玺印不像有假。
“我们该如何办?”吴应麟心如涛浪,“要遵大元帅营令吗?”
杨叶道:“大将军该马上派人去大元帅营问问大臣们。”
吴应麟挥一下手:“人早已派出。”注视杨叶追问:“要遵令圣谕吗?”
杨叶反问:“大将军想呢?”
吴应麟茫然失神,杨叶怜悯地瞅一眼,轻轻道:“不管怎样,大将军都应该进宫去见圣一面。”
吴应麟再次凝望杨叶:“若是本将军被迫走到了不该走的一步,先生还会跟我吗?”
杨叶闪着泪花:“卑职难报大将军的知遇之恩,不管大将军想做什么,怎么做,卑职都会陪在大将军身边。”那泪不知是悲哀还是激动,他早知大将军决断。
吴应麟激动,担忧问:“先生认为胡盛大哥也会跟着我吗?”
杨叶同样不敢确定:“需大将军亲自跟他说。”接着还是有点心慌问:“大将军真的要走那一步吗?”
吴应麟失神垂首:“我也不知道!”抬起头:“我进皇宫一趟,先生去城外做一下准备。”两人都怀疑宫中可能出事了,但又都没有说。
从正门进皇宫吴应麟一路留意没有发现任何异样,心中开始相信了那份极其可疑的圣谕,到进皇帝寝宫的长廊处他被人挡下,一名侍卫百户长模样的军士恭敬而严肃道:“请大将军回,皇上有令,任何人都不见。”
这也很正常,他每次进宫见圣都会遭遇这种阻拦,但里面很快会出现皇甫保柱或是狗熊那名所谓的飞豹组统领刘胜明来客气地让他进去,但这次没有人出来迎接,他等了片刻,瞧了瞧里面还是无人出来,便直接往里闯。
百户长拦道:“请大将军回!”
吴应麟虎目一瞪,厉声:“本将军要见圣,看谁敢拦?”一把推开百户长,后面小千等众亲卫拦住其它皇宫侍卫。
吴应麟直冲长廊,在寝宫门口又遇到一大队侍卫,“大将军且请留步。”领头的正是皇甫保柱。
吴应麟余怒犹在:“让开!我要见皇帝陛下。”他的疑心已起,难道皇帝陛下有什么事?这会他更要见圣上了。
皇甫保柱一点不退让:“皇帝陛下正在熟睡,请大将军改日再来。”
吴应麟扬着手中圣谕:“我是这为了军机大事,一定要见圣上。”
皇甫保柱生硬道:“皇帝陛下睡下之前已发话谁也不见。”
吴应麟道:“谁知道是真还是假?”
皇甫保柱道:“这可是圣谕,岂能有假?”
吴应麟道:“不管怎样我今日必须见到圣上,看谁敢拦?”
皇甫保柱冷冰冰强硬道:“这可是皇宫,看谁敢放肆?不要命了?”丝毫不退让。
吴应麟暴怒:“尔区区小儿竟敢拦本将军,我要。。。。。。”他的话还未说完,后面传来的叫声打断了他的话:“可是麟弟?”
吴应麟回头,正见齐良沉稳地缓步过来。“参见世子。”他色霁,但脸色仍不好看。
“麟弟可是要见圣上?”齐良笑融融问,得到吴应麟进宫的消息他便赶来了,他知道吴应麟会进宫,却没有想到会这么快。
吴应麟指着皇甫保柱等人,愤怒道:“这些狗奴才,小弟要见皇上他们竟敢阻拦。”
齐良挥挥手:“你们还不退下?”接着笑哈哈对吴应麟:“麟弟不要跟他们一般见识,麟弟要见父皇还不简单?随时都可以见,只是现在父皇正在熟睡。。。。。。”他瞥眼停顿片刻,再道:“父皇身体不好,麟弟忍心在圣上睡梦中打忧他老人家?”
吴应麟道:“小弟是有急事求见圣上。”
齐良瞧见吴应麟手中的黄|色布绢,阴笑不已,问:“非见圣上不可?”
吴应麟郑重道:“非见不可。”
齐良道:“为兄带麟弟进去见圣,不过,麟弟得答应我一个条件。”
吴应麟问:“什么条件?”
。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 ;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第二百八十二章 弱弱出声
齐良抿嘴笑笑:“进去后不准扰了皇帝陛下睡梦,有事禀报也要等皇上醒来后再说。”
吴应麟应下:“嗯!”抬脚上了台阶。
齐良突又出声止住:“麟弟!”
吴应麟蹙眉停下,不耐地回首:“王兄还有何事?”已大为不满。
齐良瞧着吴应麟腰间之物鲁鲁嘴,吴应麟恍悟过来解下宝剑,但迟疑着没有马上递上,思虑片刻,想皇上还在狗熊还不至于敢拿了自己,他索性大方地向后面亲卫命令:“小千!你们在外面老实呆着,不可吵闹扰了皇帝陛下。”
小千等人遵命,齐良与吴应麟并排走进寝宫。
寝宫里站着两个婢女两个太监,吴世в肜瞎芗椅庵叶疾辉冢饺俗叩搅睬埃酆焐拇舱蚀沟踝牛孰誓D:床磺謇锩妫皇且老】杉锩嫣勺乓桓鋈恕?br />
吴应麟傻眼了,这样进来与不进来有何区别?他想撩开床帘看个究竟可又不敢。
“皇上睡多久了?”齐良返身小声问一名太监。
太监尖细声音回答:“刚睡下不一会儿。”
吴应麟瞥一眼见齐良背对着自己,轻轻撩开床帘,瞧见床上皇帝陛下安闲地躺着一动不动,他疑窦丛生,又靠近一点大胆地伸出手想探息皇帝陛下的气息,手刚至皇帝陛下鼻孔一寸,突肩膀被人轻轻拍了一下,他魂飞魄散一阵抖嗦,回头颤声:“世、世子!”
齐良寒着脸:“麟弟这是做什么?”
吴应麟慌惶不知作答,瞅一眼发现皇帝陛下眼角滚落一点泪,忙道:“陛下梦着什么事儿了吧?脸上挂着泪珠,小弟想为陛下擦拭一下。”
齐良拉着吴应麟远离龙床,责怪道:“最近皇上精神不好,好不容易睡下,岂能轻易扰了他老人家?咱们出去说吧。”
吴应麟急道:“小弟还有事禀报皇上呢。”
齐良问:“可是大元帅营要你出兵夺取长沙城之事?”
吴应麟点点头,齐良道:“这事我知道。”停下脚步问:“麟弟可知北面清军最近攻势异常凌厉,秦归林将军频频告急?父皇为此寝食不安,为了扭转此被动局面,父皇临时决定以攻代守,夺取长沙城破此僵局。”
吴应麟半信半疑,齐良又道:“此事既是皇上圣谕,所以就没有在大元帅营展开讨论了,不过这命令向你下达的同时,夏国相将军也向大元帅营所有大臣们作了通报,大臣们也都同意了。”
两人走出寝宫,吴应麟道:“如此,小弟便告辞了。”
齐良意外,这样就蒙过去了?“麟弟不去我西园坐坐了?”
吴应麟摇头:“不了,军命如山倒,北面危急,小弟这不也得回去赶快做些准备吗?”
齐良道:“麟弟出发之时,为兄亲自为麟弟饯行。”
“谢过王兄。”吴应麟鞠礼,挥手带着一众亲卫大步往外走去。
吴应麟身影消失,齐良抹一把颈脖,里面全是冷汗,虽兵出险招,但总算应付过去。
从长廊阻挡,寝宫门争执,到齐良的及时出现都是早设计好的,甚至齐良背对吴应麟与太监说话都是刻意的安排。
长廊阻拦令吴应麟生疑,寝宫争执令其加重疑心,目的就是为了让吴应麟产生皇上可能有事的怀疑。齐良出现则是为了为其释疑,故意让吴应麟撩床帘,探鼻息更是为了让其释疑。这样经过一个生疑——深疑——释疑——了然的过程,可令其完全放下戒心。
吴应麟出皇宫后没有回云别院,而是直接出城去了自己大军军营。
胡盛与杨叶把吴应麟迎进大营帐,吴应麟不待坐下便问:“各方的情况怎样?”
杨叶道:“询问各方都说无异常,城墙上也未见靖朔将军添一兵一卒。”
吴应麟显是有事,颇为不满,瞪一眼问:“皇宫里的人也没传出什么消息吗?”
杨叶坚定的态度开始变得犹豫:“也没有。”接着疑惑问:“大将军可是察觉到了什么?”
吴应麟咬牙切齿:“贼子可恶!”接着哼声连连讥讽:“以为这样做就可骗过本将军?”
杨叶与胡盛惊疑,急问:“大将军!到底发生了什么?”
吴应麟双瞳收缩:“皇上可能大限将至了。”
杨叶问:“大将军见到皇上了?”
吴应麟道:“面是见着了,却未说话。”
胡盛问:“这是为何?”
“皇上躺在床上熟睡。”吴应麟冷笑,“确切地说是晕迷。”
杨叶问:“大将军如何得知?”
吴应麟道:“我探过皇上的鼻息很微弱,且皇帝陛下睡觉有一个习惯喜欢打呼,但我在寝宫里呆了不下一刻钟,可一声呼也没有听到,这只能说明皇帝晕迷了。”
为了进一步证实,他问:“先生与胡大哥可知人在睡梦中会流泪吗?”
胡盛道:“这种现象极其少见。”
吴应麟道:“但今日皇帝陛下却在睡梦中流了泪。”
杨叶缓缓点头:“大将军所言有理,皇帝陛下是晕迷了,据卑职所知人在中风失去知觉时会无缘无故流泪。”他低头踱了两步道:“如此就可解释大元帅营为何会突然要调我们离开了。”接着问:“现在我们该怎么办?”
吴应麟瞟一眼胡盛,又望向杨叶,杨叶点点头,吴应麟明白杨叶已与胡盛通过气,心中笃定,故作悲怆无奈道:“若是皇帝驾崩,世子登基,他会放过我们吗?”
谁也不知答案,杨叶轻叹:“此次让我们去攻取长沙城就是让我们去送死。”
胡盛额头皱成深“川”,这时外面有军士高声通报进来,跪地道:“禀大将军!大元帅营令,北面军情危急,命我部务必于明晨启程开拔。”
吴应麟怫然作色:“他这是迫不及待地把我们往阎王殿上赶。”
营帐里沉默下来,吴应麟心情激动,闭上眼咬紧牙正要作出决定,突胡盛弱弱出声:“咱们还是遵圣谕行事吧。”
。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 ;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第二百八十三章 都不提及
听到胡盛的话,杨叶目瞪口呆,而吴应麟震惊之余露出极度失望神色。
胡盛低下头不敢看,吴应麟平抚心情,语缓缓道:“大哥先下去做准备吧。”他现在感觉浑身发软,如被人掏空了身体吧。
杨叶沉闷地坐在一旁,不忍问:“大将军没事吧?”
吴应麟转背身,摇摇手:“没事。”
外面又有军士进来禀报:“大将军!衡州城突然加强了戒备,城门已关,城墙上也多了许多兵。”这是布置在外一直观察城防变化的斥候。
吴应麟暴喝一声:“狗贼。”他已进不了城了。
皇宫西园,桌上简单摆着几碟菜,菜已冷,但都好好像没有动过。齐良凝眉望着黑夜,喃喃自语:“过了今夜,明晨他若如期开拔,就一切平安了。”
外面监视的人禀报城外驻军没有任何动静,而现在城门已关,今夜应该无事了吧。齐良一颗心悬着总没有一处着落,若知今日应该早走此步,幸亏此次骗过了他,而皇帝陛下也还活着。
“世子爷!您也该进膳了。”一名内侍小声道。
齐良回首点头,内侍赶忙蹑手蹑脚把菜端下去再热一遍。
热腾腾的菜再次端上,齐良刚拿起筷子,一名军士撞着进来急报:“世子!讨朔将军带兵进了城。”
齐良霍地站起,拍着脑门痛苦道:“他还是动手了。”大声喝道:“着盔甲。”
系上最后一根带,齐良踏着沉稳的脚步走出来,外面侍卫们整装已待。前面,夏国相与汪士荣两人各提着一个灯笼由一队士兵们护着匆匆赶来,齐良迎上:“两位来得正好,咱们商量一下。”
夏国相劈头一句:“世子不该如此过激对待讨朔将军。”
汪士荣失声又失态:“这下如何收场?”
两人都是责怪的意思,齐良瞪一眼没了与他们商议的兴趣,直接下令:“封堵各通往皇宫的路口,延迟逆贼的进攻速度,由第一千人队负责;在宫门关闭之前尽量接大臣们进皇宫,由第二千人队负责;把皇宫所有太监、婢女等集中于后院,由总管太监田益言负责,若发现有里通逆贼着格杀勿论;皇甫保柱带一队侍卫守护皇帝寝宫,任何人不得靠近,务要保证皇帝安全;刘胜明集合所有皇宫侍卫组成巡逻队,巡察皇宫;皇宫一切防务由乐静负责,大家听候他的调度。”
齐良只忙碌了片刻,布置下去后他一点事没有了。
夏国相惊异地望着齐良,不是因为他的指挥干练利索,也不是他的安排布置井井有条,而是因为他敢于如此放权。
“世子!我们还应该与靖朔将军马上取得联系。”汪士荣提醒。
齐良道:“不用汪先生说,联系的人早已派出。”
夏国相道:“世子还应该马上派出人与周边各将军取得联系。”
齐良道:“这一点两位也请放心,我已派出人通知韶州的刘锋雄将军,让其领兵北上直插永州阻住广西吴世琮部;并派出人通知长沙境内的秦归林将军,让其率一部昼夜南下平叛。”
夏国相摇头:“没有大元帅营令,刘锋雄将军与秦归林将军可能不会听从世子的调遣。”
齐良冷睃一眼,夏国相道:“卑职马上令人书写军令,再派人去送。”
齐良脸色稍好:“有劳夏将军。”
汪士荣则道:“我去会一会讨逆将军,说不定能说服了他。”
齐良忙阻止:“汪先生不可冒险。”
汪士荣道:“即便不能说服讨朔将军,与其会面也可知道他想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干。”他妩媚一笑:“世子放心,卑职会注意自身安全的。”
都下去忙后,齐良去了皇帝寝宫,寝宫里寂静无声,与外面的喧哗就若两个世界。皇帝陛下依然躺着一动不动,齐良默默注视着皇帝陛下干枯的面,上面一丝也找不到当年丰玉英俊的痕迹。
为何不早立我为太子呢?不然哪来的今日之乱?齐良充满怨恨,却又充满无奈。他又想若是当初自己什么都听从吴三桂的又会怎样呢?或许自己已是太子了吧,但也只是一个傀儡太子。
“唉!”齐良长长叹一声,突重重跪在地上,大磕三个响头,默默祈祷:“吴三桂!你可千万不要在这个时候死啊。”吴应麟一定会污蔑他谋害皇帝,篡权夺位。
齐良重又爬起,看见吴三桂眼角又滚落一滴豆大的泪珠,虽知吴三桂早已脑死这只是巧合,他还是一阵心悚,走过去为其擦掉那滴眼泪,感慨万千:“一代枭雄,叱咤风云,到头来也只是一具枯骨。”
走出寝宫,皇甫保柱迎上来:“世子!夏将军在西园候着您呢。”
这夏国相办事倒利索,齐良点头表示知道了,望着几人道:“这里就有劳忠伯与皇甫统领了。”
吴忠流着泪:“没想那吴应麟是个白眼狼。。。。。。”
齐良挥手截断让吴忠不要再说,吴忠停下又道:“世子放心,我会好好守在皇帝身边。”
往回走,齐良路上遇到有受箭伤的士兵被抬回,到西园,汪士荣也已回来。
“都办好了吗?”齐良问。
夏国相道:“人已派出,但就不知他们能否出得了城。”
“汪先生那边的情况呢?”
汪士荣道:“不知讨朔将军在哪路,没见着他,也有可能他不想见我吧!”
夏国相揪心问:“有靖朔将军的消息没有?”
齐良摇摇头,这是压在他心头的巨石,他不明白为何联系不上吴国贵,而吴国贵也没有来联系他?但心中不祥的预感却越来越强。
汪士荣柳眉成弯月:“已入夜,四边城门都已关闭,讨朔将军的军队怎么可能进得了城?”
三人早都意识到此点,只是谁都不愿去提及,若是靖朔将军与讨朔将军联合在一起,那么大家便只能呆在皇宫里等死了。
齐良训斥:“别胡说!应麟逆贼经营多年,他能控制一条城门并不是什么稀奇之事。”他不愿也不敢去怀疑吴国贵。
。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 ;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第二百八十四章 不在岗位
习习夜风吹过,带来一阵寒意,对于靖朔将军大家都不敢往深处想。
“士安!你去一趟靖朔将军府。”齐良向紧跟在身边的魏士安吩咐,“带上我的亲笔信。”
夏国相补充:“还有圣谕。”吴国贵是老臣,最听的还是皇帝陛下的话。
齐良点点头,现在他不奢望吴国贵能来帮自己,只要他不是与吴应麟同伙便是烧高香了。
魏士安迟疑一下:“这——”
夏国相与汪士荣以为魏士安怕死,而齐良则知魏士安是担心自己,宽慰:“有左右剑兄弟在我身边,放心!”
魏士安抱拳:“卑职遵令。”
“下去准备一下吧,自己要多加小心。”齐良吩咐。
魏士安去后,皇宫防御的实际指挥官乐静前来禀报:“世子!叛军攻击凶猛,卑职请求各部退回皇宫再战。”
齐良毫不犹豫:“乐统领觉得该怎办就怎办,指挥作战之事不用再来请示我。”
夏国相与汪士荣借着灯光观看英俊威武的乐静,他们知道世子身边来了一位年轻的统领,现在看了还是惊讶,没有想到竟是如此年轻,倒也钦佩世子敢于把重任托咐于他。
“卑职遵令!”乐静并没有因为齐良的信任而表现丝毫的情绪波动,夏国相与汪士荣这才又认真打量乐静一番,宠辱不惊,镇定自若,大气干练,果然后生可畏,帅才也!
乐静大步走后,齐良道:“我们也上城墙看看。”
一大队侍卫护着三人,齐良在中间,夏国相与汪士荣在两边,齐良边走边问:“大臣们都接进宫了吗?”
汪士荣回答:“只接进来半数的大臣。”
齐良叹息:“其它人只能各安天命了。”
夏国相道:“世子勿需替他们担心,那应麟逆贼虽谋反作乱,凶残暴虐,但他也需要人心,他不会对那些大臣们怎样的。”
齐良苦笑,吴应麟只会对那些归顺自己的人才不会怎样,“汪先生你去好好抚慰那些大臣们一下,把他们的家眷集中起来交由田益言总管管理,而他们的家将卫兵则统一编组交由乐静指挥。”他吩咐。
夏国相憷然瞥一眼,此举歹毒,扣家眷为人质令各大臣不敢妄动,收编私兵可以充实军力,集中大臣则可相互监视相互制约。
天空繁星点点,登上皇城墙到处是火把,把一片天空照得通亮。衡州城像被掀翻了般,到处是叫喊声,齐良往西处眺望,那里声音最响。而夏国相则在四处观察,焦虑喝问:“怎么还没有把宫门关上?”
一名军官躬身回答:“回大将军!还有一些弟兄们没有撤回。”
齐良也宽慰其道:“夏将军不用着急,一切自有乐统领指挥。”再次表现出对乐静的充分信任。
军官禀道:“世子!正是乐统领没有回来。”
这回齐良也吃了一惊,失声:“乐统领出宫去了?”
夏国相不知该讥讽还是该大骂:“荒唐!他一个统帅怎么能跑到宫外去?”
齐良竟也产生所托非人的感觉,犹豫着要不要把乐静叫回或是干脆撤了他的职?
“回来了!回来了!乐统领回来了,乐统领回来了。”有人叫道。
齐良往城下看,正见一彪人马飞奔而来,乐静骑在一匹马上显得相当沉稳,待所有士兵都进门后他才大声叫道:“关宫门!”然后拍着马潇洒从容地进了门。
乐静跳下马,快步上了台阶,边上边挥着手:“传令!熄灭城楼上所有火把,一点火星也不准留。”
命令一声声传下,火把一支支熄灭,皇宫陷入黑暗,上了城楼还有一处火把没有熄灭,乐静意外发现竟是齐良等人,忙跑上去欲行礼。而夏国相已迫不及待斥问:“乐统领!你这是搞什么名堂?”没有光,呆会仗怎么打?
乐静恭敬行礼:“参见世子!”然后道:“这是为了隐藏自己。”
齐良非常赞同乐静的做法,后世他曾看到书上这么一个事例,二战中许多士兵在点烟中被阻击手击毙,这里点那么多的火把不是把自己变成了箭靶了吗?
夏国相又问:“汝一个统帅为何不呆在城楼上指挥,跑到宫外去干什么?”
乐静回答:“卑职刚指挥第一千人队撤退去了,顺便还发起了一次反击,打死打伤叛贼两百余人。”
齐良恍悟,难怪西处那么响,原来是己方在打反击,有兴趣问:“怎么打的反击?”
乐静道:“卑职先让一部分士兵隐藏于街道两旁,而后令部队佯装不支撤退,待叛军中伏大乱后再回身逆战,如此取得一个小小的胜利。”
齐良满意点头,自己果然没有托付错人,士兵们撤退得不慌不忙,井然有序,这都是乐静的功劳。
夏国相没再说话,还有点讪讪然,齐良吼声:“把火把都熄了。”他以实际行动听从乐静指挥,这是对乐静的最大赞赏。
从外面看整个皇宫沉浸在一片黑暗中,仅一刻钟时间,四面八方出现无数火把,又把皇宫四周照得通亮,吴应麟大军到了。
城下的人看不见城上,但城上的人却可看清下面,下面士兵密密麻麻张弓拉箭,持刀提枪,连床弩都拉来了。
“上面的人听着,讨朔大将军奉密旨讨伐贼臣,快快打开宫门。”城下一名将官提着嗓子叫道。
“尔等讨伐谁,你们哪来的密旨?”上面有人回应。
“告诉你们现在的世子是假世子,皇帝陛下已被他害死,大将军正是接到皇帝陛下密旨才来捉捕的。”
“胡说八道,一派胡言!尔等叛乱谋反,当诛九族。”
。。。。。。
齐良在上面听了大感惊讶,以为吴应麟会污他篡权夺位,没想他竟直接说他是假世子,吴应麟厉害啊!想想当初见吴三桂时认错爹的事实,这话还是蛮有可信度的。
。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 ;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第二百八十五章 独身走了
齐良站在城墙上寻找吴应麟,没发现吴应麟,但齐良相信吴应麟一定隐藏在军中。
双方两名将官还在争辩,嗓子都喊破了。这种争辩对齐良不利,有人已在小声议论,齐良暗暗心焦,这又不是大专电视辩论会,争个什么?打呗!
好像听到了他的吩咐般,一支利箭如闪电般飞射而去,穿透过一面旌旗,这是乐静射出的箭,他也明白这样争辩下去对世子不利。
这一箭并没有挑起战争,城下什么污言秽语如彩泡般还在不断冒上来,城墙上却无奈因为主动权掌握在对方,人家不来攻这仗就打不起。
“世子!叛贼像是在等侍什么?”夏国相提醒。
齐良道:“在等攻城器。”这点谁都看出来了?
夏国相问:“该怎么办?”
齐良白一眼:“还能怎么办?兵来将挡,水来土淹,只是希望咱们能多撑一点时间,援军能早点到来。”
夏国相想想:“卑职有一个主意。”
齐良问:“什么主意?”
夏国相道:“他们不是怀疑世子谋害了皇帝陛下吗?咱们把皇帝陛下抬到城楼上来亮一亮,他们的谎言不攻自破,下面必定自乱。”
倒是一个好主意,旋又一想,这时的吴三桂还能移动得吗?莫要弄假成真吴三桂真在城墙上毙命了那就麻烦了,齐良瞥一眼,怀疑夏国相出这主意到底是想帮他还是想害他?
“来不及了,他们要攻城了。”乐静脸色凝重,他并不知道皇帝陛下已晕迷,知道皇帝陛下中风的除了夏国相与齐良外,其它人都被禁在寝宫中。
城下阵列中突然分出一条道来,接着一辆辆带轮的云梯被推出。“请世子与大将军退下。”乐静恭请,那一张张弩床可不是闹着玩的,它可以射穿楼阁。
见到不少已高过城墙的云梯,齐良已一阵阵心惊,看来吴应麟谋备已久,左右瞧了瞧幸好没有火炮,不然不用一个时辰皇宫必破。
“乐统领!你自去忙,不用管我们。”齐良自动地退后几步,正好让一根楼柱挡住了他的正面,“我只有一个要求:充分发挥连发弩的作用。”
乐静遵一声:“明白。”大声喝道:“所有人躲避,放近了再打。”
叛军动了,呐喊声气壮山河,震耳欲聋,齐良与夏国相向城楼走去,利箭在空中飞梭,这都是长弓强弩。
下了城楼,正遇见刘胜明带着一队皇宫侍卫在巡逻,齐良叫住问:“胜明!现在你手上有多少人?”
刘胜明禀道:“回世子!现在卑职手下有六百余人,其中三百人为皇宫侍卫,其余的是各大臣府中的私兵。”
齐良严肃道:“你们就是整个皇宫的预备部队,你把他们分成两队,轮流巡逻,若是城防有危险马上上去增援。”
刘胜明应声:“明白。”
西园现在是整个指挥决策的中心,其实自从齐良住进西园以来,整个皇宫的中心就已移至西园,甚至于整个大周的权力中心都已向西园移了。
西园里花还是那花,灯光还是那灯光,这里恬静,外面再有力的弓箭也射不到这里。走进西园,齐良把头盔脱下,夏国相也跟着把头盔脱下,忍不住就抱怨:“小心谨慎了那么久,没想到还是这么一个最坏的结果。”
齐良闷不作声,其实他也一直在检讨自己,难道自己就真的不能与吴应麟共存一片天?
“早知如此,就应该在皇帝陛下还能说话时调离他了。”夏国相还在怨声载道,犹犹豫豫尽死事。
齐良讥讽:“若是知如此,白天应麟逆贼来拜见皇上时,我就应该在皇宫里杀了他。”可可能吗?谁知道他会不会反?当然,齐良还是想顺利接受大周权力,他的最大敌人是清廷。
“又或者说,应麟逆贼知有今日他应该在那日我去他军营接惜音时便杀了我。”齐良冷声哼哼,可这也有可能吗?
夏国相仰首靠在椅上,伸手拍着额头,现在他心乱如麻,不知最后的结果会怎样?但他知道一个结果,若是吴应麟攻进来自己必死无疑,就是投降了他也不会放过自己。
齐良也意识到自己气语有点重,缓声问:“夏将军认为应麟逆贼派了多少兵来攻皇宫?”
夏国相坐直身子:“至少有八千军。”
齐良自信道:“八千军攻不下皇宫。”
夏国相瞥一眼:“世子可没忘了吴应麟有一万五千军,这里不够,他可以马上调兵增援。”
齐良不以为然:“不是还有靖朔将军在吗?难道他不用分出一些兵力防备?”
这时夏国相体现出了一名经验丰富军事家的睿智,断言:“应麟逆贼必须得在两天之内结束战斗,为此他会不惜手段。”
齐良道:“不管他采取什么手段都不可能在两天之内攻下皇宫,因为他那一万五千军不足于攻下皇宫。”
夏国相嘿嘿一笑:“世子看吧,若是今晚应麟逆贼攻打不利,天亮他将征调城中精壮男子补充兵力。”
齐良傻眼,这才知自己想得太简单了,衡州居民成千上万这都是无穷无尽的炮灰,就算能把他们杀完也将耗尽己方所有的弓箭。
夏国相接着道:“再辅以火攻,世子试想想,咱们能支撑多久?”这应该才是他忧心忡忡,志气消沉的原因吧。
轮到齐良仰首拍额了,只要吴应麟够残忍,他将有无穷无尽的后备力量,这种冷兵器时代只要是个人拿起刀枪就可以战斗。而己方隐形的后备力量只是一些宫女及一些与宫女差不多的太监。
想想当初自己自以为精明的计算吴应麟的兵力是多么的愚蠢!齐良懊恼,发现还只有在皇宫中谋杀了吴应麟才是最佳方案,康熙小儿都能谋杀鳌拜,我为何就不能呢?
夏国相陪坐了片刻,轻叹一声站起,独自出去了。
。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 ;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第二百八十六章 懒得理他
一个人静下来,齐良才感到一阵阵恐惧从黑暗深处袭来,在这文明欠缺的时代,死还不是最恐惧的,怎么样死才是最恐惧的。
静寂中传来一阵“咕咕”声,左右剑兄弟莫名的相觑一眼,这是什么声音?齐良尴尬,还没吃晚饭呢,肚子造反了。
“帮我拿点吃的东西来。”感觉到( 重生成了吴应熊 http://www.xlawen.org/kan/14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