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穿越历史 > 重生成了吴应熊 > 重生成了吴应熊 第 75 部分阅读

第 75 部分阅读

    夏国相道:“两名贼子虽突然发难扣押了靖朔将军,但他们能控制的军队只有二千军,而靖朔将军的部队有七千军,他们被其它部队困着不敢轻举妄动。至于怎样拿下这两名贼子又是什么时候拿下的,详情不得而知,不过卑职猜测应该是叛军大乱败退之时。”

    齐良猜也应该是那个时候,正是吴应麟败退之时才听到吴国贵的部队出动的。他还有一个疑惑,问:“既是如此,他为何不敢来见我?”

    夏国相苦笑:“世子不是对他生疑了吗?他知道自己救驾不力,罚责深重,不敢面对皇帝陛下、世子及众大臣们!不过,他不是多次派出人要与世子接洽了吗?”

    齐良听张景山说起靖朔将军曾多次派来人过,是有这么回事,一切释然他愧歉道:“吴老将军受苦了,是本王误会了他。”

    这时门外奔进一人,跪在地上顿首:“卑职参见世子!”

    “士安快快请起!”来人正是派出去联络靖朔将军的魏士安,齐良惊喜。

    “得见世子安恙无然,卑职心安矣!”魏士安端端一大男人,竟激动得唇搐。

    齐良十分感动,这是自己真正的部属。夏国相在旁看着主仆二人的真情流露,表情复杂既妒又慕,真不明白自己这位妻弟怎会有那么多的忠贞部属。

    “在世子危难之时卑职不能守在世子身边尽责,卑职愧对世子恩眷。”魏士安愧疚万分。

    齐良爽朗笑道:“士安这份心本王领了,再说你不也是在其它地方为本王效力吗?快说说你出去之后的事。”

    魏士安道:“卑职、卑职出去后—小说整理发布于wàp.①⑥k.cn—”他口干舌燥,喉咙咽了咽。

    齐良道:“莫急!先喝口茶,慢慢说。”递上一个杯子。

    魏士安一点不客气,仰首一口灌下。夏国相注意到那杯茶正是齐良自己喝的那一杯,“唉!”他叹一声,似乎明白了一点世子为什么有那么多忠诚部下了。

    魏士安擦一把嘴角放下杯子,道:“那日卑职出皇宫后,化装潜行到了靖朔将军府,但被挡在外面不准入内,后卑职出示大元帅营信函才得以进去,可进去后马上被扣押了。”

    前有夏国相的述说,齐良知道那是被两个谋反的贼子扣押了,所以一点不惊,问:“后面呢?”

    魏士安接着道:“当时卑职既惊又怒,以为靖朔将军也谋反了,便破口大骂。之后卑职被带到靖朔将军面前,有人提着刀要杀卑职,可这时靖朔将军突然发怒说:‘若是尔等敢杀了他,老夫就与你们拼了老命,你们谁也别想活命。’卑职怔立当场不知发生了什么?听他们一番对话之后,卑职才明白靖朔将军也被宵小部属们扣了。当时卑职大急,十分担忧皇帝陛下及世子。”

    原来还是靖朔将军救下的魏士安,魏士安又道:“之后,卑职被押下关在一间破烂的柴屋中,直到现在莫名其妙地被放出回到世子身旁。”

    “士安受了委屈,下去歇息吧,明日归队协助齐侍卫长工作。”齐良吩咐。

    魏士安下去后,齐良对夏国相道:“是本王错怪了靖朔将军,吴老将军忠肝义胆,智勇双全,虽身处危难中还能拖住不少的叛军兵力,这对我们拖延叛军的时间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后,他又智擒叛贼,平息内乱,并及时出击配合我们追敌,难能可贵啊。”

    夏国相频频点头,齐良道:“明日清晨,本王要亲自去靖朔将军府上拜谢吴老将军。”

    夏国相高兴道:“世子亲往,靖朔将军必定受宠若惊。”

    齐良又道:“明天本王还想召集大臣们议议事。”

    夏国相心一惊,敏感到这位开始夺权上位了,皱皱眉问:“以大元帅营的名义召集还是以皇帝陛下的名义召集?”

    齐良道:“不,就是让大家坐在一起商量一下事。”

    夏国相迟疑着,齐良解释:“大元帅营许多大臣消失不见,形成不了多数作不出决定,而皇帝陛下病重不能语也不能主持朝政,所以才让大家临时聚集议事。”

    夏国相应声退下,齐良瞅着夏国相模糊的黑影冷笑不已,他刚只是试探想看看夏国相对自己接管大周权力的反应,很令人失望夏国相似乎不情愿,实质即是还不想放弃自己的权力。

    <div  style="text…lign:center;font…size:16px;">  。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  ;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第三百零一章 不知变通

    第二天,和煦的晨风拂面而过,几天以来齐良第一次走出皇宫,外面并不像想像中的那么乱,街道民房损坏不大,真正损坏的是皇宫,毕竟那是主战场嘛。

    街上静寂,巡逻队不断穿梭巡逻,百姓们胆小还关门闭户呆在家中,每一次杂乱的脚步声或清脆的马蹄声都可惊得他们一阵发颤,不知道又在搜捕谁家了?会不会是自家?什么时候会轮到自家?

    齐良一大队人赶着时间贯穿整条街,到了北城警戒区被拦下,一名侍卫跑上前威风叫道:“世子大驾到来,速去禀报!”

    士兵们单膝跪在地上:“叩见世子,世子千岁,千岁,千千岁!”一名小旗令则匆匆跑向了后方。

    风吹得旗帜沙沙作响,齐良骑在大马上:“都起来吧。”这些士兵都穿着大周军服,拿着大周军饷,还尊称着他世子,可他却感觉他们不属于他,心中一阵悲哀,像这样的部队大周不知还有多少?

    不一会儿,前面匆匆跑来一群人,领头的是一位白发苍苍的银甲将军。齐良跳下马,这群人已到跟前,白发将军顿首:“卑职叩见世子千岁。”

    齐良走过去搀扶着:“吴老将军劳苦功高,本王都应尊你一声叔,不用多礼。”

    吴国贵情绪激动:“卑职无能,致皇宫受损,令皇帝陛下和世子受惊吓,罪该万死。”他死死地跪在地上,头磕地不肯起来。

    “老将军起来吧,这不怪你,都是那包藏祸心,忘恩负义的白眼狼应麟逆贼的错。”他几次用力都不能扶起眼前这倔强的老人。

    吴国贵泣道:“卑职请辞,愿关闭牢中思过。”摘下头盔高举于头。

    齐良佯装大怒:“靖朔将军昏庸,现在局势混乱,清大军逼近,将军岂能只顾个人良心安否,而不顾皇帝陛下及整个大周的安危?”若是真论罪,又岂是闭门思过那么简单?

    吴国贵抬头怔然,齐良再次伸手:“老将军快快起吧,应麟逆贼残余未除,二万清廷大军已逼近我衡州府边境,许多事还得老将军来担代。”他想,戏演到这里也应该收场了。

    果然,吴国贵借台阶而下,惊问:“世子所言当真?真有二万清军逼近?”

    齐良道:“军中无戏言,岂能有假?”

    吴国贵忠肝义胆,表现出义无反顾的豪迈:“遵世子令,老朽便先退了清贼之后再来领罪受罚。”

    齐良赞道:“这就对了!”把头盔帮吴国贵好好戴上。

    “请世子进府上坐。”吴国贵年岁虽高,头发胡子都已发白,但着一身熠熠发光的战甲依然显得精神矍烁。

    齐良笑道:“坐便不坐了,本王此番来是想请老将军挂帅的,老将军把衡州府的防务担起来吧。”

    吴国贵脸羞红,愧道:“卑职力薄能低,不敢担此大任。”衡州城门的丢失,皇宫被攻打他负最大责任。

    齐良道:“老将军勿需推托,面对强敌,咱们需要一位德高望重,能力超强的将军来主持军务,老将军正是这样的人。”主要还是忌讳他手中的七千军,这可是目前衡州周边最大的军事力量。

    见齐良说得诚恳,吴国贵苍老的声音中气十足应下:“卑职遵命。”

    齐良接着道:“另外,我会派乐静协助你,乐静年轻,经验欠缺,还望老将军多多指点提携。”

    吴国贵当然知道乐静是谁,皇宫保卫战的指挥者,后生可畏,他自愧不如,暗自苦笑:“自己岂能去指点他?”

    “还谢过那日老将军不顾个人安危保全本王部下!”齐良突然拱手行礼。

    吴国贵宠惊:“不敢当!不敢当!倒是卑职愧疚,教导部下无方令魏侍卫受了委屈,连着还无能去救援皇帝陛下和世子。”

    齐良向后招招手:“士安快过来谢过靖朔将军的救命之恩。”

    魏士安跑过来揖礼:“谢过大将军救命之恩。”

    吴国贵忙道:“区区小事,不足挂齿,魏侍卫安好就好。”

    齐良道:“改日再设宴谢过老将军,本王这就告辞了。”

    吴国贵躬成九十度,长揖礼:“恭送世子。”

    齐良跳上马,突玩味道:“老将军已是整个衡州防务大帅,你这北城的警戒区是否也应该撤了?”

    吴国贵抬头,忙不跌:“应该!应该!”

    齐良“驾”一声赶马而去,吴国贵长一声:“恭送世子!”

    马蹄声消失后,吴国贵依然站在街道上未动,他望着齐良远去的方向脸上阴晴变化不定。一名军士谨慎地靠近,小心翼翼禀道:“大将军!刚在世子背后街的两边隐有大军。”

    吴国贵悲苦,他还是不相信我,处处提防着我,连我的将军府他都不敢进去坐。

    衡州城的秩序在逐渐恢复,下午,齐良在西园召集大臣们议事,首先抛出一个议题:“鉴于衡州府我军建制混乱,单位复杂,本王建议成立衡州卫统一指挥,以提高战斗力。”

    一名瘦高瘦高的大臣站出道:“世子!成立衡州卫不是问题,只是咱们没有决定权。”

    齐良道:“咱们议了然后再让皇帝陛下盖下玉玺就是。”

    大臣摇头道:“皇帝陛下病卧在床怎能管理朝事?日前,只有大元帅营才能对各项事务作出决定。”

    齐良冷冷道:“大元帅营的大臣死的死,伤的伤,人数都不够作什么决定?”他明显可以感觉出这名大臣是大家串通好后出来发言的代表,他认识这名大臣,叫唐法泽,担任大周御史,品行倒是刚正不阿。

    唐法泽道:“人数不够可以增补添加,但是不能乱了办事的章程。”

    都火烧眉毛了还来这一套?补齐人还不知要多少时间呢?齐良恚然:“当前清廷大军压境,形势危急万分,大家难道就不知变通一下?”

    。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  ;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第三百零二章 明日才到

    齐良目光从左扫到右,所有人都低头沉默不语,夏国相与汪士荣头压得更低,以前支持他的人一夜之间好像都不见了。

    齐良脸色越来越阴沉,就像暴雨来临前的阴云:“若是不能成立衡州卫粘合各部的指挥,明日本王便率部回云南。”这个烂摊子他不管了。

    谁也不敢出声,夏国相终站出,既是讥讽又是劝阻:“世子!皇帝陛下仍世子父皇,大周仍吴氏的大周。”你不管谁管?

    齐良被噎得说不出话,刚所说确也像小孩子在斗气,一时有点下不了台。

    心细的汪士荣察觉出齐良的尴尬,出站一步:“世子!成立衡州卫事小,完善议事章程事大,今后还有许多事都还得通过大元帅营。”

    想到外地还有许多将军都是遵从于大元帅指令的,齐良并不反对补齐大元帅营所缺,他想融合大周各势力毕竟还得依靠它。“补齐大元帅营空缺可容后一步再办,当前军事形势严峻,我们特事特办,先成立了衡州卫,解除了面临的军事危机再说。”他忍着心中上窜的暴戾之气,语态温和。

    夏国相道:“世子!其实事情很简单,我们现在就可讨论增补大元帅营议事大臣的空缺,人员补齐后马上议论成立衡州卫之事。”

    齐良明白他们这是在争夺议事与决策权,不论是现在还是将来自己上位,他们都想牢牢把握住这份权力,现在自己必须突破这一点,打破这种机制将来就好办了。“皇帝陛下病卧不起,大将军大臣们在外,怎么讨论补缺问题?”他断然道,“不用再说了,先成立衡州卫。”这会他连议都不议了,直接下达命令。

    众人愤然,但就是没有一个人附和答应,齐良心中却越来越惊,没想这些人这么团结,铁板一块,就连以前站在吴应麟阵营一方的人好像都融入了其中,明显夏国相为首,这夏国相不简单啊。

    “若非顾虑到外面那些领兵大将军们,才不会理会你们呢!”齐良恨恨地想,“将来得用天朔府来代替这议事机松。”只有自己培养出来的人才是真正自己的人。

    整个大厅压抑而沉静,谁也不让步谁也不说话,这时,一名军士不知状况地闯进来:“报!一支大军出现在城西二十里,自称天朔府部众昆明卫。”

    齐良惊喜,乜眼睇视众臣,而众臣脸色难看,先前他们还依仗有吴国贵的七千军占据着衡州府军事力量优势敢与他争论,现在天朔府军队已增至过万了。

    夏国相机敏一想,站出道:“我援军已到,此是大喜,咱们出城去迎接吧。”他想暂把此事拖下,军队基本数在,其实成不成立衡州卫并不影响部队作战。

    齐良一点不给情面:“昆明卫还远在二十里外,不到天黑他们到不了衡州城,迎什么迎?还是先把事决定了再出去迎接吧。”现在有了昆明卫的到来,他的底气更足。

    众人又是一阵沉默,齐良来了脾气,傲然下令:“就这么定了,散了吧。”

    夏国相大惊:“世子不可,此是越权违规,这会形成一个不好的先例。”

    齐良阴阴地笑,他正是需要这样一个先例,不容否定:“不用再说了,就这么定了。”

    众臣齐跪下:“世子请遵循律法章程从事,免了皇帝陛下的追究。”

    齐良勃然大怒,他们这是群压自己,这时他严重感觉到自己的人手不够,若是其中有一人站出来支持自己该多好啊。

    外面突然闯进来一人,朗朗地声音铿锵有力:“本将军赞成世子的决议!”

    见到来人齐良又惊又喜,进来的是靖朔大将军——吴国贵,十分意外吴国贵竟然会支持自己,他还以为吴国贵是对方最大的支撑呢!难道都是清晨自己对吴国贵的一番安抚起的作用?心中得意,决定下去后准备再私下做一些大臣的工作。

    意外的还有所有的大臣们,他们惊得目瞪口呆,若是吴国贵都同意了,便什么也不用说了,特别夏国相怎么也没有想到这种结果,复杂地盯着吴国贵疑窦丛生的同时又怒又恨。

    “靖朔将军来得正好,我们正在讨论成立衡州卫的事呢。”齐良喜形于色,笑面相迎。

    吴国贵躬身道:“卑职出身行伍,不懂什么政经国事,但就当前军情形势而言,成立衡州卫统一各部的指挥是很有必要的。”

    齐良哈哈大笑:“靖朔将军所言在理。”触到对方恭敬的目光,知道对方在投桃报李。

    衡州所有的军事力量都赞成了,任何的反对都显得苍白无力,夏国相叹息一声退回站位。

    齐良霸道:“就这么定了,即刻成立衡州卫,由乐静担任衡州卫指挥使。”

    天黑之分,蒋云湘的昆明卫到达衡州城,齐良率众出城迎接。西城外燃着几堆篝火,城墙上火把一只接着一只把天地照着通亮。

    “卑职参见世子!”昆明卫第07千人队千户刘德祥飞奔上来跪在地上,火红火红的火把照着他,可以看见他激动的脸庞带着泪花。

    齐良板着脸:“跟着我那么久,难道连规矩都忘了?”

    刘德祥怔了一下,立刻站起,立正:“昆明卫第07千人队千户刘德祥向世子报告。”

    在天朔府齐良早让废除了跪礼,而对于天朔府外的大周官员他还没有这样要求,但将来他也准备慢慢废除,如果有这个机会的话。

    齐良动容笑道:“你们来得正好,本王正需要你们。”

    刘德祥兴奋:“得悉世子有难,大家伙全吓坏了。得见世子安然无恙,真好!”

    一句“真好”真情流露,齐良感动,极力掩饰自己内心情感:“蒋云湘指挥使呢?”

    刘德祥道:“回世子!卑职率部先行,蒋指挥使要到明日才到。”

    。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  ;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第三百零三章 选择哪方

    衡州城周边的士兵越来越多,但搜捕却好像反松弛了下来。在密林里匿藏两天后,吴应麟决定下山,四散的士兵们零零碎碎聚集现在他的身旁又有了一百多人。

    山上缺乏药材,大家身上的伤只是受到简单的治疗,天气又热,许多人身上的伤口都发炎灌浓了,疼痛难忍,但令他们更痛的却是前途的迷茫,他们该去哪里?

    拖拖沓沓下山中,士兵们个个都显得没精打采,筋疲力尽,杨叶挨近吴应麟担忧道:“大将军!这样下去可不行,军心散涣,士气低落,若是遇到敌人,不堪一击。”

    吴应麟无奈:“我知道,可又能如何?”他那身漂亮的盔甲挂在马上,整支队伍也就只有四、五人骑着马。

    “若想提升士气,得给予他们希望。”杨叶也骑着马,他的手臂有伤,左手吊在那里一动也不敢动。

    吴应麟叹息:“咱们还有希望吗?”憔悴的目眺望远方。

    杨叶道:“只要告诉士兵们我们要去哪里,要干什么,大家便会精神振作。”

    吴应麟望着杨叶,杨叶低着头不看他,两人这样打哑谜不知多次了,其实谁都知道对方在想什么,但又谁都不愿说出来。

    “大将军!咱们投靠清廷得了。”突然背后传来一声。

    吴应麟与杨叶同时回头,心头震惊,这正是他们想说而不敢说的一句话。

    吴应麟呵斥:“胡扯!清廷辱我先祖,杀我百姓,占我江山,咱们岂可投靠清贼?”

    懵懂出声的是吴应麟的亲卫小千,他辩解:“大将军!咱们之前已投靠过一次,又何必在意第二次呢?”他指的第一次是清军入关时吴三桂的率部投诚。

    吴应麟沉声:“正是因为如此,咱们不可做那反复小人。”

    全文字版小说阅读,更新,更快,尽在ㄧбk文学网,电脑站:ωωω.ㄧбk.cn手机站:wàp.①⑥k.cn支持文学,支持①⑥k!杨叶知道这时该自己出场了,“大将军!现今局势已很明朗,清廷势盛,反清联盟各路心怀鬼胎各自为战日久必败,清廷一统中华大地已是大势所趋。”说这句话时他心口一痛,饱受儒学教育的读书人不仅不能拯救自己民族于危难中,反而要卖身求荣,何其痛苦?

    吴应麟怔然失神,这些他何尝看不到?但他是大周的大将军,他也是汉民族的子孙,又岂甘心投靠异族?几日来他一直在忍受煎熬。

    杨叶再道:“大周已不能容于我们,而联盟各路谁又敢接纳我们呢?现在唯一能接受我们的只有清廷。”

    吴应麟勒马跳下,独自走到远处,小千想要跟上,杨叶摇手无声地制止。这时,队伍也跟着停下了。

    良久,吴应麟仰天长叹,杨叶马上过去静立一旁,吴应麟沉痛道:“投靠清廷吧。”

    闻此言,杨叶无一丝高兴反而浑身冰凉,闭一会儿眼道:“卑职去向下宣布。”这会他倒敢大胆担当,不怕背上骂名辱了其名声。一直以来他认为决策应该由吴应麟做出,以免将来他后悔,而决定做出后便没有什么要顾虑的了。

    “弟兄们!大家快起来,我宣布一件事!”杨叶招呼着大家,异常严肃:“大将军决定——”他停顿片刻,扫一眼再道:“大将军决定投靠清军。”他的心似要跳盆。

    全场一片安静,世界似乎停止了般,吴应麟在远处大树下闭目而立,不敢听下面将士们的反应,他在等待着他们的爆发,他早冷酷地想好若是有人反对便杀鸡儆猴。

    “呜!好啊!好啊。。。。。。”骤然,全场欢呼。

    杨叶怔然片刻,然后回头望向吴应麟处,吴应麟正也把目光投向过来,两人相视一眼,十分意外将士们的反应,片刻两人同时露出苦笑。

    有人站出问:“咱们该如何向清军投诚?”

    有人马上应道:“还能如何投诚?向西,与清军取得联系,递上降书就行。”

    杨叶喝止大家:“西面清军领军只是一个参将,大将军仍大周讨朔常胜大将军,岂能向一个参将投诚?”

    小千附和:“就是,岂能向一个小小的参将投诚,至少也应该向一个王爷投诚。”

    这关乎到大家将来的前途问题,所有人都赞同向高级的清军将领投诚。

    吴应麟突然从远处走过来,大声喝道:“咱们不是投诚而是投靠,不管我们投靠谁,谁便立了不世大功,所以我们在投靠时必须与对方谈妥,应该得到相应的好处。”

    “大将军英明!”所有人奉承。

    杨叶道:“大将军!在湖南周边战场只有安亲王与简亲王,咱们该投向谁?”南边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他未考虑在内。

    清定远平寇大将军安亲王岳乐日前率部正与大周军队在长沙府激战,而清简亲王喇布则在江西坐镇。

    吴应麟蹙眉沉思未出声,倒是小千抢先道:“当然是投靠安亲王了。”

    安亲王在长沙,只需几日即可达到,且吴应麟从未与安亲王作过仗,应该好说话;而简亲王在江西,路途遥远,且吴应麟屡至其败,双方结下了死仇,不可能接纳他们。这也是在场大多数人的想法。

    吴应麟断然否定:“不!咱们投靠简亲王。”

    众人万分不解:“为什么?”而杨叶则在频频点头,颇为赞赏吴应麟的决定。只有交锋过的对手才会了解你,只有打败的对手才会尊重你,要想有好待遇无疑简亲王应该比安亲王给得高。

    吴应麟又道:“不过!在前往江西投靠简亲王之前,咱们还得先去一趟长沙府。”

    众人又是不解,不投靠安亲王又还要往长沙府去,那里无论清军还是吴军都是敌人,这不是去找死吗?还是只有杨叶在明了地点头,他知道吴应麟是想带走几月前那支被混合编队派往增援北面战场的原来属于自己的部队,那支部队人数有二千人。

    <div  style="text…lign:center;font…size:16px;">  。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  ;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第三百零四章 决策重议

    通过大元帅营发布追捕逆贼吴应麟令!

    通过大元帅营发布军事令!

    通过大元帅营发布动员令!

    。。。。。。

    一切都需要通过大元帅营,若是没有便没人听齐良的,就连在衡州府都如此,更遑论在外的吴世琮、王屏藩、马宝等人了。

    面对当前特殊局势,必须有一个精简的决策机构,必须有一个强势的领导人,可现在他处处受制肘,他想整编各部以提升战斗力,他想重新设制总的作战规划,他想改变当前的作战方式。。。。。。等等一切在大元帅营中都不可能获得通过。

    怎样才能使自己的构想实现呢?办法有两个:一、在大元帅营里占据多数;二、取得最高权力。

    第一个办法齐良努力过,私下拉拢一些大臣,但做好好先生的多真心归附的人少,他也想让天朔府的人添入大元帅营中,可数来数去天朔府也只有刘玄初与乐静勉强有这种可能,他们一个是有点老资格;一个有点战功。

    致于第二个办法,皇帝陛下还活着想取得最高权力是不可能的,除非——齐良脑|穴猛然一跳,被自己这突然冒出的想法吓了一跳。

    “不行,不行,不行!”齐良摇着头,虽然吴三桂已是活死人,他也具备做这一切的条件,现实也需要,但他过不了自己良心这一关。

    “齐姐!咱们去寝宫看看皇帝陛下。”想得头大,齐良便想去看看吴三桂,这时他的心情复杂,心中有一种渴望。

    齐惜音陪着齐良,看着齐良的脸第一次产生消瘦的感觉,怜惜道:“世子!可别太累了,您也要注意身体。”

    齐良愕然,马上感激道:“谢谢齐姐!”伸手拉住了她的玉手,他是真把齐惜音当作了他的亲人,不仅仅是因为齐惜音真心关心他,而且还因为她也姓齐。

    到寝宫,刘胜明过来悄声道:“世子!夏将军刚走。”

    夏国相是吴三桂的女婿他来看吴三桂很正常,齐良不以为然。前走两步,突又觉得不对,昨天他来过今天又来,他怎么天天来?他没事做吗?他们翁婿俩的感情就那么好吗?“夏将军做了什么?”他越想越不对,侧首问。

    刘胜明回答:“夏将军什么也没有做,只是跪在龙床边拉着皇帝陛下的手独自叨唠。”

    齐良蹙眉:“都唠叨些什么?”

    刘胜明道:“听不清,神神乎乎的。”

    齐良奇怪:“吴三桂都已神智不清,他都说些什么?”

    走进寝宫他挥挥手让所有人都退下,连齐惜音与吴忠也没有留下。

    吴三桂还是一动不动活死人模样,齐良走到龙床边看了两眼,那个邪恶的念头又像春蚕破茧一般挡也挡不住。

    吴三桂的眼角突然滚下两滴泪,齐良蹲下轻轻帮他擦拭掉,不由地又生出一阵怜悯,为自己的邪恶而感到羞愧。

    “父皇!不管怎么样,只要你还活着一天,你就是我的父亲,只要你还在位一天你就是皇帝,我一定维持你的权力。”齐良拉起吴三桂的手贴在脸上,他说这话是为了驱赶掉自己心中那疯涨的邪念。

    吴三桂还是一动不动,齐良呆了一会之后便离开了,而他离开之后吴三桂眼角的泪水越滚越多。

    回到西园,大元帅营一名参军递上来一份册子,齐良展开浏览一眼便问:“大臣们还吗?”

    参军回答:“还在。”

    齐良道:“去大元帅营议事厅。”

    议事厅里大臣们正准备散了,齐良拦下道:“请大家留步。”

    汪士荣媚笑着过来问:“世子有何吩咐?”

    齐良挥着手中的册子:“你们作出的这决定得重议。”

    众人皱眉,齐良解释:“你们的方案太保守了。”

    齐良自然地走到中央,众臣又都坐下,齐良道:“清军只有二万,而我军有靖朔将军部、衡州卫、昆明卫及秦归林将军部共计二万二千人,为何还要固守城墙而不主动出击?”他停顿片刻,又道:“还有刘锋雄将军的七千军也正赶往衡州府来,咱们的兵力已远远多过清军。”

    汪士荣站出道:“世子有所不知,广东平南王尚可喜部北犯,刘锋雄将军转道回韶州了。”

    “什么时候的事?”齐良心惊。

    汪士荣道:“就刚接到的情报,正准备给世子送去呢。”

    齐良道:“即便如此,咱们与清军相当也应该主动迎敌啊!”

    汪士荣解释:“清军士气旺盛,其势汹汹,而我军经过平乱苦战人员疲惫,武器粮草欠缺不宜正面与敌力拼,所以大家决定依托衡州府高大的城墙以逸待劳拖垮清贼。”

    齐良斥声问:“大周京都被围,你们考虑过反清联盟的士气没有?考虑过我军的后勤补给没有?考虑过衡州城周边的百姓没有?”他不敢想像以满洲族人的野蛮血腥会怎样对待那些手无寸铁的平民百姓?

    汪士荣低垂头不敢再答,这些他们都考虑过,可他们不知派谁去迎敌?派多少军队去迎敌?他们有顾虑。

    齐良断然道:“应该主动出击。”

    汪士荣问:“怎么出击?”

    齐良道:“组成前锋营出衡州城迎敌,务必令清军不得靠近衡州府五十里。”

    汪士荣求教:“派多少人迎敌,由谁统领?”

    齐良怔一下,这才明白这些人之所以选择固守的原因,他们这也是平衡各方,在委曲求全哪!仔细又想了想,齐良认为他们最大的顾虑还是自己,他们怕自己不肯出兵,看来自己这几日的强势还是对他们产生了威慑作用。

    他抿抿嘴:“派一万军迎敌吧,由乐静担任前锋营统帅”

    汪士荣追问:“一万前锋营由什么组成?”这是他们最关心的。

    齐良笑笑:“由衡州卫与秦归林部组成。”

    大家舒出一口气,只要不让靖朔将军出任前锋营统帅,不由靖朔将军部与秦归林部组成前锋营就好。

    。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  ;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第三百零五章 不准回头

    以长沙城为中心整个长沙府都是战场,清军与吴军犬齿交错地激战着。吴应麟一行百余人秘密潜至长沙府,经打听自己原来的部队在湘江北乌石镇一带作战,他们又连夜渡过湘江,隐蔽赶往乌石镇。

    现在已是仲夏,月光皎洁,天空就像挂着一盏明灯一样走在路一点不磕磕碰碰,只是吴应麟的脸色不好,阴沉沉闷得就像这无一丝风的夏夜。

    “大将军可是在担心。。。。。。”见吴应麟一直不说话,杨叶开口问,可话又不说完,但这并不影响吴应麟明白他的意思,他重重地点点头,叹息:“由不得不担心啊!”

    杨叶附和:“谨慎点好,先派一人去探探情况后再联络孙万将军吧!”

    吴应麟道:“派小千去!”只有自己身边的人他才信得过。

    杨叶招一声:“小千!”

    小千从后面窜上来:“卑职在!”

    杨叶道:“大将军命你先期前往联络孙万将军,务必把情况探个真实。”

    小千应一声:“遵令!”飚着马去了。

    吴应麟仍是忧心忡忡一脸困苦的样子:“先生可知孙万为何没有配合我们起事?”在衡州起事的当日他曾派人给孙万送过密信。

    杨叶道:“孙将军身处的环境可能使他有不得已的难处吧。”

    吴应麟道:“咱们起事事发突然谁能料到?咱们又以最快的速度向他送出密信,他应该有充足的时间作出反应。”说到这里他不免对孙万有一种恨,若是他能及时南下增援,又或是在北面战场搅浑水令秦归林不能增兵南下,说不定此次大事便成了。

    杨叶道:“大将军应该再往深处想想,分割我部既是世子刻意做出的安排,他又岂会不对孙万将军有所防范呢?”

    吴应麟点点头,认为有理,他也不相信孙万会背叛他。孙万也是他最信赖的将领之一,还曾任过他的亲卫队统领。

    天亮的时候赶到乌石镇,在约定的地点小千早已在等候。

    “参见大将军!”小千从一堆稻草中一骨碌爬起来,他是被人踢醒的。

    “被人欺近到了身边都不知道,没一点警惕性,该罚!”吴应麟训斥。

    小千知错:“卑职认罚!”一段时间以来都是拼杀奔波,现在谁不是在强撑着精神?

    “小千!见到孙万将军了吗?”杨叶布置完警戒问。

    小千回答:“见到孙万将军了。”

    杨叶问:“他怎么说?”

    小千道:“他让大将军指定一个地方,他来接咱们。”

    没有说让他们直接进军营,令吴应麟与杨叶心疑释然不少。吴应麟问:“他怎么解释不南下增援?”

    小千道:“孙将军表示万分愧疚,准备见到大将军后请罪。但当时的情况并不允他那样做,因为在他的四周都有其它部队存在,而且唐新将军每日都招他去帐营喝酒,他根本无法把部队带出。”

    吴应麟讥讽:“现在呢?现在唐新将军还请他喝酒吗?”

    小千道:“现在乌石镇只有孙将军部在,唐新将军率另三千军驻于金义镇。”

    吴应麟与杨叶相视一眼,均皱了皱眉。吴应麟吩咐:“告诉孙万,咱们不进军营了让他把部队拉出来往东走。”

    小千问:“会合的地点在哪?”

    吴应麟道:“往东走就是,到时自然会告诉他会合的地方。”

    小千离开后,吴应麟对下面的人吩咐:“咱们赶快离开这个地方。”

    到了第二天,吴应麟一直没与孙万部会合,一路往东路上遇到几股清军,吴应麟一行人少轻易躲过了,而孙万部人数多达两千行踪难藏与清军发生过几次交战损失不少,不免生了怨气。

    联络人小千带话回来:“大将军!孙将军问咱们要去什么地方,请您明示。”

    吴应麟没好气道:“问那么多干什么?往东走就是。”

    小千咕咕,又不是我问,对我发什么脾气?“大将军!孙将军说了,若是咱们还不与他们会合,他们便停下来不走了。”

    吴?( 重生成了吴应熊 http://www.xlawen.org/kan/1448/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