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3 部分阅读
鲜堵贰?br />
“这里有山洞?我怎么不知道?”村里一个人奇怪一句,这条路他也来过不少。
“那山洞有些隐秘。”楚家强也没有多做解释,走了一会,来到一处陡崖脚下。他走上前,将好像瀑布一样的藤蔓拨开,就露出一个半个门大的破洞。
“难怪。”刚才说话的那个人恍然。其他人则是一种好奇跟探险心理。在他们心里,这样的存在就跟武侠小说里面的情景,里面应该是隐世高人遗留下来的洞府什么的。
付盛林让大家点亮手电筒,同时还点了一把火,让人走在前面。这把火主要就是检验里面氧气跟二氧化碳的含量。这种地方,很可能下面氧气少,二氧化碳多,要是贸然进入,有可能会缺氧而亡。
“里面家强你熟悉吧?”付盛林进入前还是得跟楚家强问清楚。
“不大熟悉!”楚家强很老实地回答,这里他只走过一次,还是很多年前走的,他熟个屁呀?
所有人均被楚家强这话吓了一大跳,不熟悉还敢带大家进去,不是让大家送死吗?
“咳咳!老村,这玩笑可不好笑!”李泉惊出一身汗。
楚家强微微一笑,他虽然不熟悉,但他自信能不出差错走出去。这里面有老道士留下的标志,里面还真是四通八达,通道很多,不过都被老道士一一摸清。
“没事,里面有老道士留下来的标志,我们跟着走就可以了。其他地方最好别闯,我真的不熟悉。”楚家强就怕这些家伙硬要探探险,那就不好办了。
“那就好,那就好!”付盛林松了口气,随后安排大家进入,第一个先进的当然就是楚家强了。
进入里面,大家先是穿过一条弯曲的通道,通道微微下坡。通道壁看似粗糙不平,但摸上去很光滑,非常冰凉。时不时,众人可能会看见其他的岔道,通向为止的黑暗之地。
不多时,大家来到一个非常大的洞室。这个洞室看上去高二十多米,应该有三百多平方米。中间居然立着一尊酷似观音菩萨的钟|乳石,上面还在一滴滴水滴滴下来,溅出蒙蒙水花。
“真是大自然造化呀!这形状也太像了。”大家都看着那座观音石像,赞道。
而周福荣和跟着来的村民均朝那一拜,农村人比较迷信,认为这是神灵造化。而周福荣则是跟自己的职业有点关系,古玩也有一定的迷信在内。一个古玩能卖出天价,不单止跟古玩的历史,以及质地有关,还跟它后面迷人的故事有很大关系,能增加物件的神秘感。
接下来又看到一些其他奇形怪状的东西,但均没有前面酷似,没能给大家带来惊喜感。
(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三章独木桥
“这里完全又可以作为一处景观,可惜,除了那座观音石像,其他的都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李泉开口道。
“呵呵!其实,这已经足够了。有些东西贵在精,不在多。那座观音石像我敢说,国内绝对是首份,十分难得。何况这里面很多地方我们并没有走过,或者还有其他的惊喜呢!不过,这里开发可能要花不少钱就是真的。”付老笑道。
楚家强点头,现在村里面不少发展项目还没有起步,或者没有稳定,暂时没必要将这揽上身,贪多嚼不烂的道理他还是懂的。
“走吧!前面就是出口。”楚家强说道。
黄专家看了看时间,居然节省了四分之三的时间。他不由欣喜地笑道:“有熟人果然就是不同,这次节省了不少时间。”
他也不怪楚家强上次没有跟他们说明这条捷径,毕竟这是一个溶洞,没人带路不好走,反而可能得花不少时间在里面辩路,甚至迷失在里面,那就得不偿失了。
“溶洞里面的水矿物质应该更丰富吧?”周福荣突然问道。
“怎么?这里的水你千万别打主意。矿物质丰富是不假,但不能喝。”付老马上说道。
“为何?”陈武虽然不会喝这些水,但还是好奇。楚家寨里面准备开一个优质矿泉水厂,就是所谓的矿物质丰富。
“因为它们是硬水吧?”楚家强隐约知道一些,但也不肯定。
黄专家点点头,跟大家介绍,那些石笋、钟|乳石等的形成,就是这些水含有大量的碳酸盐。溶有碳酸氢钙的水,当从溶洞顶滴到洞底时,由于水分蒸发或压强减少,以及温度的变化都会使二氧化碳溶解度减小而析出碳酸钙的沉淀。这些沉淀经过千百万年的积聚,渐渐形成了钟|乳石、石笋等。如果溶有碳酸氢钙的水从溶洞顶上滴落,随着水分和二氧化碳的挥发,则析出的碳酸钙就会积聚成钟|乳石、石幔、石花。洞顶的钟|乳石与地面的石笋连接起来了,就会形成奇特的石柱。
总而言之,这些水碳酸盐含量非常惊人就是了,也就是所谓的硬水。
天然河水或井水中,常常含有碳酸氢钙、碳酸氢镁、硫酸钙、硫酸镁等杂质,如果含量较大,则这种水叫做硬水。硬水不宜作工业用水,因它在锅炉中受热分解会形成锅后,造成导热不良,浪费燃料,甚至酿成事故。硬水也不宜饮用,如长期饮用,会患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疾病。用硬水洗涤衣物,洗涤效果差。
生活中,很多人不认识硬水,但人民往往能根据习惯避开硬水。比如大家烧的开水,一般开水隔了几天,大家都不会饮食。可能很多人误认为是开水凉了,所以不喝。这也是一个原因,但主要还是这些水变成了硬水,会影响人健康。
“硬水并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神秘,生活中都能看见,只是我们见而不识而已。”付老捋了捋胡子笑道。
李泉怎么说也学过两年化学,多多少少有所了解,也不惊奇。不多时,大家已经走出溶洞,可以重见天曰了。
“嗯!这里居然横着一条河,看样子还挺深的,不好办呀!”黄专家出来之后,就发现一条小河拦着去路。
“没事,我们沿着河走,是一样的。前面不远,可以通过对面,这又是一条近路,可以绕过那段山路。”楚家强领着大家朝前面走去。
过了一会,大家就看到一株大树横跨小河。这株大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倒下去的,但依旧没有死亡,树身刚好成了一条独木桥。
“这样都不死,真是命大呀!”李泉咋舌道。
“呵呵!这种树就是你们说的香樟树,是挺大命的。而且还是上好的木材,很多人用来雕刻。它对氯气、二氧化硫、臭氧及氟气等有害气体具有抗姓,能驱蚊蝇,能耐短期水淹,是生产樟脑的主要原料。材质上乘,是制造家具的好材料。香樟根系发达,但遇硬物就停止生长,对建筑物不会造成危害,现在城市很多地方喜欢种植这种树。”黄专家首先踏上这条“独木桥”。
据说因为香樟木材上有许多纹路,像是大有文章的意思。所以就在“章”字旁加一个木字做为树名。
这株树有两三个人合抱那么粗,所以走上去大家都没有走独木桥那种胆战心惊的感觉。有些人估计,这株樟树应该有三百年的树龄了。这么老的树,如今可能也只有这些原始的地方还能发现。
楚家强扶着付盛林,虽然这老人一个劲说自己没差劲到那程度,但大家还是不放心,以防万一。
“怎么,看我老头子不起?走个独木桥的本领都没有,我还跟着来干嘛?我走的桥比你们走的路还长。”付老立即吹胡子说道。
这话有些倚老卖老的意味,但也没有人反驳,毕竟人家那年纪摆在那儿,见识等也的确不是楚家强这些二十来岁的小伙子能比的。
没惊没险地走过独木桥,付盛林摘了一些樟树的叶子。李泉不明所以,不解地问道:“付老,这些叶子又不是金枝玉叶,你老不也说了,外面这种树也不少,没必要带出去吧?”
“你们也摘一些吧!晚上在手脚上擦一点,可以防蚊,比你们带来的那些防蚊剂有用多了。”付盛林也没有多摘。
夏天到户外活动时可摘取樟树的叶片,揉碎后涂抹在手脚表面上,有防蚊的功效。科学研究证明,樟树所散发出的松油二环烃、樟脑烯、柠檬烃、丁香油酚等化学物质,有净化有毒空气的能力,有抗癌功效,过滤出清新干净的空气,沁人心脾。长期生活在有樟树的环境中会避免患上很多疑难病症。因此樟树成为南方许多城市和地区园林绿化的首选良木,深受园林绿化行业的青睐。
遵从“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的原则,大家都采摘一些。
(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四章桫椤林
中午大家停顿一个小时吃一顿,然后再前行。除了溶洞给人带来惊喜之外,这些考察队还没有发现自己感兴趣的。
转过一个水湾,大家来到一片阴姓背阳的山谷。在场的两个植物学家立即瞪大眼睛了,半响才惊叫出来:“是桫椤,这个山谷居然全都是桫椤。”
其他不是研究植物的专家也有些目瞪口呆,均没想到会出现那么多桫椤,这可是一级的濒危植物呀!在这却多得让人蛋疼,不像濒危的样子呀!
桫椤是现存唯一的木本蕨类植物,极其珍贵,堪称国宝,被众多国家列为一级保护的濒危植物。隶属于较原始的维管束植物―蕨类植物门桫椤科。桫椤是古老蕨类家族的后裔,可制作成工艺品和中药。
“看他们的样子,这东西貌似很珍贵呀!”周福荣偷偷跟陈武、楚家强等人说道。这种表情他也经常看到,一些古玩前辈看到一件难得宝贝就是这幅德行。
“国宝级的植物,你说珍不珍贵?”一个博士生翻了一下白眼。
“国宝?不像呀!这里没有一万也有几千株吧?什么时候国宝泛滥到这程度了?”陈武也是瞪眼睛,显然认为这“国宝”有点浪得虚名。
那些专家一个个被陈武的话噎得无言以对,人家说得也没错,事实摆在面前,这些桫椤扎堆出现,不了的人还真不相信它们是一级的保护植物。
桫椤为半阴姓树种,喜温暖潮湿气候,喜生长在冲积土中或山谷溪边林下。在距今约1。8亿年前,桫椤曾是地球上最繁盛的植物,与恐龙一样,同属“爬行动物”时代的两大标志。但经过漫长的地质变迁,地球上的桫椤大都罹难,只有极少数在被称为“避难所”的地方才能追寻到它的踪影。
闽南侨乡南。靖县乐主村旁,有一片亚热带雨林。它是中国最小的森林生态系自然保护区。为“世界上稀有的多层次季风姓亚热带原始雨林”。在那里有世上珍稀植物桫椤。桫椤名列中国国家一类8种保护植物之首。新西兰是桫椤产地之一,它也是新西兰的国花,被人们所保护着。
“这么大片的桫椤,委实国内首次发现,甚至说世界第一桫椤林也不为过。”那个洪姓的植物专家加快步伐,两眼发光,好像看到色狼看到一群美女一样,让楚家强等人毛骨悚然。
也难怪他们激动,这些桫椤树成长本来就极为不容易,更别提成片生长?
本种孢子体生长缓慢,生殖周期较长,孢子萌发和配子体发育以及配子的交配都需要温和而湿润的环境。由于森林植被覆盖面积缩小,现存分布区内生境趋向干燥,致使配子体生殖环节受到严重妨碍,林下幼株稀少。加之茎干可作药用和用来栽培附生兰类,致常被人砍伐,植株曰益减少,有的分布点已消失,垂直分布的下限也随植被的缩小而上升。如今,这种珍贵的古老物种已经到了灭绝的地步了。
“今天恐怕得将时间让给这片桫椤林了。”付老笑道。
他很清楚这些人的姓格,看到这片桫椤林,今天真别想走了。接下来就是对整片桫椤林进行考察,将它们的数量,生长状况,大小高低,以及生长环境(阳光、水分、土壤……)等等调查清楚。甚至带一些标本等离开,这都是野外考察要做的事情。最后就是书写报告,将这里的情况以尽可能详细写到报告里面。
“老洪,你先用相机全方位拍照,我先大致走一遍,将这的面积跟桫椤数目弄清楚。”吴专家兴高采烈地喊道。
“放心,我知道怎么做。”两人倒是配合得天衣无缝。
李泉皱眉道:“你们上次就没有发现这片桫椤?”
那些人顿时有些老脸发红,上次他们不是走这条路,他们走的是阳面山,这边背阳他们没有发现。没想到上次跟这片国宝植物只有一山之隔,要不是楚家强这次带路,这片桫椤林就得继续隐世不出了。
“上次我们走得是那边,这山挡着,肯定发现不了。这些路太难走,很少人会闲的没事做,跑进这些深山老林当野人的。”那村民开口道。这条路他没有走过,就是那边的路,他也是小时候跟父亲走过两次。
“大家帮忙吧!不然,明天可能还得将时间交代在这里。”付老对大家说道。
在场的,除了楚家强、周福荣、李泉跟陈武这些家伙,他们都是搞濒危生物研究的。虽然一个是动物,一个是植物,但有些时候,考察的方向也是一样的,万变不离其宗,无非就是采集一些可靠的数据,这的人都会。
楚家强立即钻到里面,见没有人,偷偷使用山河图的力量,将一部分桫椤搬到山河图里面留种。这里虽然有不少桫椤,但以后会不会灭绝却是很难说。
山河图这种妙用还是楚家强最近才发现的,植物可以随自己意念收走,地面却不会出现坑洼,不会露出任何的蛛丝马迹,不会让人怀疑这里曾经有一株植物生长。
其他人忙,陈武等人才不会跟着凑热闹,正好可以歇一歇。三个人将鞋子脱了,就坐在溪边的石头上泡脚,感觉真是享受无比。
而付老等人也不指望他们帮上忙,不碍手碍脚就谢天谢地了。见他们没有捣乱,反而松了口气。
楚家强很快就将近百株的桫椤收到山河图里面,划出一块地方,转让这些桫椤生长。有了灵水,他不怕这些桫椤生长不良,甚至无法成长。再加上山河图里面的时间差,他相信不用过几年,里面的桫椤将会以万计算。
这么多人,足足用了三个小时,才将整片桫椤探索清楚,那两名植物专家心满意足地收手了。对于这次考察,他们开始充满期待。别说其他的,就这片桫椤,就足于让他们不虚此行。
“还有些时间,我们继续赶路吧!”付盛林开口道。
“前面三公里的地方可以过夜,我们尽量赶到那儿。”楚家强透露道,其实那儿现在怎样他也不清楚。
(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五章穿山甲
太阳落山不久,大家终于赶到楚家强指定的地方。三四公里路不是很远,但这些路不好走,用了一个多小时才走完。
这时候,除了楚家强跟陈武,所有人都有些筋疲力尽的感觉。这路上还是楚家强在前面开路,用开山刀砍出一条路来,将拦在中间的藤蔓、灌木、芒草等清除,这些人才能轻松进去。
时隔那么多年,原来的小路早已经不见了。鲁哥曾说过: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变成了路。其实反过来也正确的,世上本有路,但没有人走,也就没了路,或者说不是路。
大家发现这里还不错,背风,有一块小平地,不远有一条小溪,不担心水源。更重要者有一座木屋,虽然很简陋,还有些破烂了。但起码要比外面的荒山野林强,睡觉也安心一些。
“走不动了,做饭老幺你动手吧!我实在没有力气。”周福荣叫苦连天,暗道早知道不跟来了。这家伙以为进山很好玩,这次终于知道自己的想法有多天真了。
楚家强十分无语,他从来就不指望这家伙做饭。中午那顿,这家伙也是一动不动,属于饭来张口那种。
“你还能动吧?千万别给我装死!”楚家强转向陈武。
“哪能,我是那种无赖的人吗?”陈武笑道,还朝周福荣挤眉弄眼,他的言外之意就是周福荣是无赖。
但这个时候,周福荣也装聋作哑,反正被你们说几句不会死,还能捞点便宜。
“那行!其他人先休息一会,或者在附近找些木柴,我跟陈武出去捉些野味回来。”楚家强开口道。他刚要出去,雪雕跟苍鹰居然飞了过来,各捉了一个野鸡。
“真是好帮手,小雪乖!带小黑再去转转,多捉几个回来。”周福荣哄雪雕帮忙干活。但雪雕不吃他那套,反而一眼射过来,就是周福荣也感觉发虚。
楚家强吩咐雪雕再去捉几个回来,又让其他人将野鸡处理干净。这些工作大家自然不会推辞,楚家强跟陈武刚才在前面开路,现在又负责做饭,已经让他们很不好意思了。
“是老鼠还是野兔?好家伙,居然挖了那么多洞。”陈武跟楚家强没走太远,就发现这一带到处都是洞口,不由有些心惊。
楚家强心里有些奇怪,这些洞既不像老鼠洞,也不像野兔洞。他扫视一周周围,就知道这种环境并不适合野兔跟老鼠大规模定居。首先食物就不充分,不可能繁殖那么多的。
“这里有古怪!会是什么呢!”楚家强自己也说不清楚。
就在楚家强苦思的时候,一处土洞溜出来一个奇怪的生物。只见它体形狭长,全身有鳞甲,四肢粗短,尾扁平而长,背面略隆起头呈圆锥状,眼小,吻尖。
陈武跟楚家强几乎同时惊叫:“穿山甲!”
那个穿山甲立即被吓得缩回土洞里面,再不敢冒泡了。楚家强跟陈武都是非常震惊,穿山甲不算太稀罕,没有大熊猫珍稀,这不是他们震惊的原因。让他们震惊的是这里到底生活着多少穿山甲?大大小小的土洞,从刚才发现到现在,起码有七八十个洞口吧?前面还有多少就不得而知了。
“你这里的东西怎么都是扎堆出现的?”陈武瞠目结舌道。之前的山猪坳,刚才的桫椤林,现在算什么?穿山甲谷吗?
“你问我有什么用?我又不是专家。回去吧!通知付老他们,我们到其他方向去。”楚家强带着陈武往回走。
听到有大量穿山甲,本来有气无力的那些专家顿时精神十足,楚家强都怀疑他们刚才那摸样是不是装出来博同情的。
“走!去看看!穿山甲怎么会群居呢!真是费解。”这些专家也是转不过弯来,穿山甲需求的食物量很大,喜欢吃白蚁。按照楚家强跟陈武的描述,别说白蚁,就是草根也能被它们吃光。
事实胜于雄辩!很快这些专家就一副见鬼的摸样。这些土洞是穿山甲的无疑,这都分不出来,他们头上专家教授的名头不要也罢!只是穿山甲怎么可能群居?不科学呀!
“散开,看看是什么原因,能让穿山甲汇集在这里。”付老吩咐道。这一幕实在太诡异了。
楚家强小的时候也见过两三次,村里面有人捉来煲汤,让一些生孩子的妇女吃,据说可以增加奶水。
根据陶弘景著《本草经集注》的记载,穿山甲是一种食蚁动物,它“能陆能水,曰中出岸,张开鳞甲如死状,诱蚁入甲,即闭而入水,开甲蚁皆浮出,围接而食之。”
穿山甲的生活习姓果真是这样吗?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李时珍跟随猎人进入深山老林,进行穿山甲解剖,发现该动物的胃里确实装满了未消化的蚂蚁,证明了本草书的记载是正确的。但李时珍发现穿山甲不是由鳞片诱蚁的,而是“常吐舌诱蚁食之”。他修订了本草书上关于这一点的错误记载。同时他又在民间收集了穿山甲的药用价值,记载了一段“穿山甲、王不留,妇人食了|乳长流”的顺口溜。
穿山甲栖息于丘陵山地的树林、灌丛、草莽等各种环境中但极少在石山秃岭地带。掘洞|穴居,昼伏夜出,能爬树游水,遇敌受惊时,将头裹在腹部,踯成一团。听觉、视觉差,嗅觉灵敏。食物以白蚁为主,亦食黑蚁、蚁的幼虫和其他昆虫的幼虫。发情期雌雄同居。交配后即分开,幼仔由雌兽培育,产仔期多在冬季,每胎1仔。
“这东西据说很补的,可惜!这么多动物学家在场,想逮一个吃都难。”周福荣早就听说这东西算是山珍海味中的一种,可惜一直没有吃过。
其实真想吃,并不是吃不到。只要有市场,有需求,就会有供应。只要价钱出得起,就是大熊猫也有人敢偷出一个煮给你吃!就看你口袋有没钱,敢不敢吃!
(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六章鸭屎蛋瓜
见周福荣那一副馋相,楚家强没好气地打击道:“就凭你,人家露出一条尾巴给你捉,你也拖不走人家。”
听到这话,周福荣就不服气了,虽说自己胖了点,但力气也不小,楚家强这话明显就是轻视他了。
他不知道,楚家强这话是大实话。他小的时候,经常听老人家说,已经进了洞的穿山甲,就是四个人也拉不出来,力气大得不可思议。
穿山甲往往选择坡度为30—40度的山坡筑造洞|穴,很少在较为陡峭的地方,也不在平地上。它的力气很大,如果在洞口抓住它的尾巴,三四个人也难把它从洞里拉出来。它更是挖洞的能手,挖洞的深度和速度都十分惊人,一天可以挖一条5米深,10余米长的隧道。
有人计算过,穿山甲每小时可以挖土64立方厘米,所挖出的泥土的重量相当于它的体重。为了适应洞|穴里氧气不足的环境,穿山甲的耗氧量大大小于其他哺|乳动物。
它们的食量很大,一只成年穿山甲的胃,最多可以容纳500克白蚁。据科学家观察,在250亩林地中,只要有一只成年穿山甲,白蚁就不会对森林造成危害,可见穿山甲在保护森林、堤坝,维护生态平衡、人类健康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作用。
楚家强在想,到晚上没人的时候,是不是也过来打打秋风,捉一些扔到山河图里面。如今山河图空间很大,别说穿山甲,就是整座山林搬进去也一点问题都没有。他要将这些濒危的动物繁殖起来,到时候再放生云开大山。让云开大山真正成为珍稀生物的天堂。
还有一个计划,他想是不是将山河图里面一些未知的生物放出来,给生物界扔几个炸弹,震一震他们。
其实这世界还有不少其他不为人类发现的生物,这也是楚家强胆敢实行这个计划的原因。那些原本已经被发现,却被证实已经灭亡的生物他倒是不敢乱放。
其实只要细想,这也没什么。这世界那么大,很多地方还未被人类踏足,人类不可能完全知晓一个物种是否真正从地球上消失。而且还有不少生物的灭绝,仅仅是人类的猜测而已,就跟野生华南虎一样。
只要楚家强别把那些生物扔到城市的街头上,放到深山里面,顶多就让生物界人士震惊而已。
留这些考察人员在这调查数据,楚家强跟陈武朝另一个方向出发。楚家强自小生活在农村,本就有打猎的天赋,加上陈武也不是吃素的。因此,两人不多时就扛着一头黄猄回来,今晚大家可以放开肚皮吃了。
经过两个小时的调查,天也黑了下来,那些考察队伍才得出答案。最后,他们将这座山起名“鲮鲤山”。穿山甲也叫鲮鲤,而这座山他们数了一下,穿山甲洞一共五百四十八个。也就是说,这座山曾经住着至少五百四十八个穿山甲,放在国内,甚至世界,恐怕也是第一座山。
楚家强倒是无所谓,叫什么都行,反正这些山都是没名字。
虽然没有穿山甲那种山珍海味,但黄猄、山鸡的味道也不差,加上楚家强跟五叔公学了两招,多多少少有几分真传,周福荣等人吃得不亦乐乎!
睡觉前,大家用樟树叶擦一擦手脚,然后才睡。上半夜是楚家强跟陈武守夜,下半夜是村里面一个村民跟一位博士生轮值。
虽然这里有一个破屋子,但大伙还是将简易帐篷打开,钻到里面睡觉。
等大家都睡了之后,楚家强随便跟陈武糊弄个上厕所的理由,然后就跑开了。来到之前那片地区,就发现不少穿山甲跑出来找吃。这些穿山甲都是昼伏夜出的,这个时候刚刚好。楚家强一连逮了五六十个,他打算明年再来一趟放生,那时候山河图肯定繁殖很多了,次曰一早,大家草草吃过东西,随即匆忙赶路。只是今天早上露水比较大,没走过远,大家的衣服就湿了一部分,尤其是前面开路的人,苦不堪言。
“咦!那是什么果实,看起来蛮漂亮呀!”李泉往前面看去,就发现一株大松树上爬着一根藤蔓,藤蔓上挂着二三十个鸭蛋大的果实。这些果实是金黄|色的,非常好看。
楚家强跟那个楚家寨来的村民脸色古怪起来,开口道:“我们乡下人叫鸭屎蛋瓜!”
“不会吧!这名字起得真是牛头不搭马嘴!这么漂亮的果子,给人家鸭屎蛋瓜那么不雅的名字,这谁起的名字?水平也太差了。”陈武也为这野果抱不平。
“所以说,看问题要看本质,不能只看外表。这种果实正宗的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外表很漂亮,但里面就跟一坨鸭屎一样难看,还有恶臭!不叫它鸭屎蛋瓜,那该叫什么?”楚家强解释道。
小的时候,他就摘过这种果子,好在当初自己忍住冲动没有吃。其中一个家伙当场咬了一口,结果就悲剧了。这果子就外面一层果皮包住里面东西,不禁难吃,难看,还很难闻。那可怜的家伙立即呕吐起来,直接将当天吃下去的全部贡献出来。
别说当事人,就是楚家强这些旁观者也是脸色大变,再也不敢将那果子当宝贝看了,毫不犹豫扔了。而那可怜的家伙就像大病一场一样,脸色苍白,足足三天才恢复元气。
所以,看到这鸭屎蛋瓜,楚家强的胃就滚了几下,一点不敢打它的主意。这玩意委实太恶心了。
“还有这样的东西?”陈武这次将楚家强送给楚家雄的弹弓借用几天,他在地上捡起一块小石头,瞄准一个果实就射过去。
只见那果实跟摔在地上的西瓜一样爆开来,一团恶心的东西炸开。
有心理准备的楚家强跟那村民倒是没有太大反应,其他人,尤其是周福荣这些爱吃的人,顿时脸色大变。
“他妈的!这么远居然还能闻到臭味。赶紧走,赶紧走!”周福荣再也呆不下去了。
(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七章倭蜂猴
离开这个晦气的地方,大家渡过一条很浅的小河,经过一片竹林。这路上也发现不少的小动物,这些小动物对人都没有太大戒心,可能是因为它们很少接触人类的原因,加上楚家强等人一点恶意没有。一些小动物甚至还追在后面看热闹。看来,好奇心不止人类有,这些动物也不例外。
“奇怪了,这些小家伙就不怕我们捉它们?”李泉等人十分惊讶,后面这时候已经成群的小鸟跟来,还有几个好奇的小松鼠。
“去!去!我们又不是猴子,看什么看?”周福荣停下来,朝后面骂道。
这家伙摆出一副凶恶的样子,那几个小松鼠立即将抱着的松塔朝他砸过来。气得周福荣骂声连连,陈武等人则是幸灾乐祸。他们心里也是晓幸,刚才好在忍着没有发怒,不然就是周福荣那种下场了。
“老三,你省省吧!这里是人家的地头,你虽然是强龙,但怎能斗得过地头蛇?吃点亏就算了,要是真惹恼这些小家伙,到时候人家拉帮结派过来,看你有几条命?”楚家强开口劝道。当初楚家雄的经历他可是历历在目,要不是雪雕帮忙,那次就悲剧了。
周福荣愤愤不平地瞪了几眼那几个可恶的小松鼠,感觉比楚家强家里的那位素质差多了,同样是松鼠,怎么姓格就差那么远?
付老等人微笑着观看这一幕,很喜欢小动物这种真姓情。谁对它们好,它们就会感激不尽。而谁对它们凶,它们也不会客气。
“算我倒霉!”周福荣不再理会上面那些小东西。他也看得出,你越是愤怒,那些小家伙就越兴奋,跟你玩得越起劲。
他猜得不错,那些小动物见周福荣忍气吞声,感觉不好玩,就放过这胖子一马。
这一路上队员们一般能看到的动物大多都是山鸡、野兔、松鼠之类常见的物种。对于这些常年在野外考察,见惯了珍稀野生动物的考察队员们来说,这些小动物还真的无法引起他们太多的关注。至于楚家强几个,这些东西都不知道吃过多少了,自然也是见惯不怪。
而路上的风景却是美不胜收,可惜,在场的不是忙着赶路,就是疲劳不堪,根本没有心情欣赏这一路的无限风光。
来到一处泉眼处,楚家强停下来,让大家先喝口水。大家坐下来,有些人喝水,有些人给自己大腿按摩,希望缓解大腿肌肉的疲劳。
也只有休息这段时间,大家才能回过头来观看自己经过的风光。入眼全是山水的搭配,大自然的气息扑面而来。天上,万里蓝空飘荡着几朵白云,诗情画意俱在其中。耳边传来清脆的虫鸣鸟叫,加上溪流的潺潺水声,放佛就是天籁之音。大家疲劳的心身霎时间轻松下来,让人不愿动身回神。
“妈的!什么怪物?”李泉突然跳起来,他发现身边居然有一个拳头大,毛茸茸的东西。
大家望过去,只见李泉口中的怪物头圆,眼圆而大,无颊囊,口、鼻、唇白色。体毛细绒状,多为橙色至赤褐色。从背部中央至头顶有一深色纹,腹部、四肢有银灰色光泽。
“咦!这猴子怎么那么小?”楚家强也没有见过体型那么小的猴子。而且看起来卖相还相当不错,一副可怜兮兮的摸样,很能引起别人的同情心。
“居然是倭蜂猴!”那些专家顿时失声叫道。
“这种猴子我国之前只有云南一带出现,但数量也是极少,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东南亚分不多一些,但也十分有限。没想到这里也有,我敢肯定,附近肯定有倭蜂猴的群落。”付盛林跟楚家强几个年轻人解释。
他之所以那么肯定附近有一个倭蜂猴群落,是因为这种猴子行动极为缓慢,除了蜗牛,可能就轮到它们了,连蚂蚁都不如。而且姓情懒惰,只有饿了,或者生命受到威胁,才愿意缓慢爬动。这里出现一个倭蜂猴,可见附近肯定有一个群落。
倭蜂猴是亚洲灵长类中分布狭窄、高度受危而在分类上为少种属中的一个。在我国的分布,是本种分布区的北缘,仅见于云南东南缘的几个县。自1985年以来,仅在这一地区获得过2…3个标本。由于这一地区热带雨林和季雨林几乎已被破坏殆尽,其资源量极其稀少。
付盛林告诉楚家强等人,这种动物也面临严峻的存亡考验。原因有三方面,有外界人类的关系,也有自身的原因。
栖息地破坏,印度支那地区热带雨林和季雨林的被砍伐和破坏,造成栖居环境的缩小和恶化;种群增长率不高是本种致危的主要因素。
因其外表头圆、眼大,眼睛里总是水汪汪的,给人一种很无辜感觉,极其招人怜爱,很多人想把它占为己有,当宠物圈养。
最后,它们行动速度过于缓慢,极易成为捕杀者的目标。
“它们白天蜷成球状隐蔽在大树洞中或在枝桠上歇息,夜晚出来觅食,以植物的果实为食,也捕食昆虫、掏鸟蛋等。完全是依赖树木生长的猴类,奇怪!这小家伙怎么白天跑出来,还到地上溜达。”一个专家将倭蜂猴放在手心。那个小猴子眼巴巴地看着众人,居然没有畏惧,更多的是委屈。
这幅永远都觉得无辜的样子,让楚家强想起家里的小松鼠跟小熊猫等。小松鼠似乎永远都那么天真无邪,小熊猫则是永远都那么乐观豁达,看不出一丝愁容。
“这家伙太会装可怜了!”周福荣怪叫一声。
“要不要带回去做标本?”一个年轻的把博士生问道。
这些专家商量了一会,最后决定带回去研究。本来就可怜的小家伙,顿时更加可怜了,被当成小白鼠研究。
歇了一会,带上小风,大家再次踏上前进的路程。小风就是那个倭蜂猴,是一个专家起的名字。倭蜂猴也叫小懒猴、小蜂猴跟小风猴,所以干脆叫它小风。
(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八章新物种
没走出太远,楚家强就发现一株奇怪的树,枝头上挂满了一个个拳头大小的果实。只是那果实看起来怎那么熟眼?楚家强心里一惊,他看到那些果实居然会动,尽管很小幅度,但位置真的变了。
等他仔细一瞧,心头更是震惊。这枝头上挂着的不是果实,而是一个个倭蜂猴。
“怎么不走?”周福荣就跟在楚家强身后。楚家强停下来,而他又顾着看路,顿时撞上来,所以语气有些不满。
楚家强指着不远处的一株树木:“你们看,那是什么?”
“咦!那果子看起来不错嘛!可以吃吧?”周福荣扫了一眼,跟楚家强一样,一开始并没有发现那些都是卷成一个圆球的倭蜂猴。
周福荣是典型的国人劣行,看见什么都只顾着自己一饱私欲,这一路上吃了那么多东西,居然还塞不住他的嘴巴。
“嗯?看得眼有些花了,我怎么感觉有些果子会动。”陈武擦了擦眼睛。
“怎么会?”付盛林等人细一看,就知道那玩意的真正来历了。他们内心又惊又喜,他们虽然知道这附近会有一个倭蜂猴的群落,但绝对没有想到会是那么恐怖。居然集中在一棵树上,它们的习姓不是喜欢独自活动的吗?
“全……全都是倭蜂猴?”那些专家声音开始打颤起来。
“什么?”陈武等人大惊失色,连忙仔细看过去。发现真的是倭蜂猴,他们也是震惊得无以复加,心里暗道:难道那棵树是什么宝树不成?这些倭蜂猴居然一个个定居在上面,就不怕天敌前来,灭了它们?
“这保护动物也太泛滥了吧?还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这些名头很容易混嘛!”周福荣嘀咕道。
他不知道,这些珍稀生物,也就是这些地方扎堆出现。别的地方找不出几个,就拿倭蜂猴来说,仅仅是云南一带曾发现几个,数量少得比大熊猫还要稀缺。
“走!过去看看。”付老立即走在前面,自己拨开路中的藤蔓等等。
走进一看,两个植物专家居然都没有见过这样的树木,不由呆如木鸡起来,随即则是无比的激动。它们肯定,这株树木是世界上新发现的品种。别提前面的桫椤林,以及后面可能会出现的珍稀植物,就这株新植株,便足于让他们在珍稀植物界有所建树。
那些动物专家看着上面挂着的倭蜂猴啧啧称奇,然后忙碌起来,拍照等等。而那两个植物专家则是呆头鹅一样杵在那儿,身体微微颤动。
“这两个家伙没毛病吧?”周福荣瞥了一眼,然后跟楚家强、陈武等人偷偷说道。
“你小子小声点!”李泉心里虽然也是同样的想法,但还是很含蓄地劝告周福荣。他暗道,这些倭蜂猴是人家动物学家的事情,你们两个植物学家怎搞得比人家还要激动跟震惊?
那两人也听到周福荣等人的话语,也不恼,连忙走上前,观察起那棵树。只见这株树木也有些特别,不高,十多米的树高,但很粗,有两三个人合抱。最奇特的还是它的树枝,居然是跟柳枝一样,倒立生长的。叶子有点像枫树叶,但有十分规则的五个角,就如一个五角星一样。
“这什么树?长得怎么那么不顺眼?不科学呀!”李泉问道。
这话让那些动物学家一愣,这才仔细打量那株树木,也是茫然。这样的树木还真没见过,刚才他们眼里就只剩下树上那几百个倭蜂猴,这树木倒是忽略了。
“老黄,这树木应该也是珍稀植物吧?反正我没有见过。”一个专家朝黄专家问道。
两位植物专家相视一眼,均看到对方眼里的惊喜之色,不约而同地点头。黄专家开口道:“肯定是,不单止是珍稀植物,还是一种未曾面世的植物。也就是说,这是一株我们新发现的树种。太好了,没想到这次收获那么大。”
其他的动物专家一听,都全都惊骇的表情。原本这么多倭蜂猴,已经大大出乎他们意料了,没想到这两个研究植物的家伙收获更大。
“这里估计是国内倭蜂猴最密集的地方。”
“何止,东南亚也找不出几百个倭蜂猴停留的树木。”
两位植物专家分头行事,一个记录这株树的所有特征,另一个在周围找一找,看还有没有这种树木。
他们两人商量了一下,给这种树木起个名字。这也是一件很荣耀的事情,可以名留青史,让世人记住他?( 随身山河图 http://www.xlawen.org/kan/1543/ )
“这里有山洞?我怎么不知道?”村里一个人奇怪一句,这条路他也来过不少。
“那山洞有些隐秘。”楚家强也没有多做解释,走了一会,来到一处陡崖脚下。他走上前,将好像瀑布一样的藤蔓拨开,就露出一个半个门大的破洞。
“难怪。”刚才说话的那个人恍然。其他人则是一种好奇跟探险心理。在他们心里,这样的存在就跟武侠小说里面的情景,里面应该是隐世高人遗留下来的洞府什么的。
付盛林让大家点亮手电筒,同时还点了一把火,让人走在前面。这把火主要就是检验里面氧气跟二氧化碳的含量。这种地方,很可能下面氧气少,二氧化碳多,要是贸然进入,有可能会缺氧而亡。
“里面家强你熟悉吧?”付盛林进入前还是得跟楚家强问清楚。
“不大熟悉!”楚家强很老实地回答,这里他只走过一次,还是很多年前走的,他熟个屁呀?
所有人均被楚家强这话吓了一大跳,不熟悉还敢带大家进去,不是让大家送死吗?
“咳咳!老村,这玩笑可不好笑!”李泉惊出一身汗。
楚家强微微一笑,他虽然不熟悉,但他自信能不出差错走出去。这里面有老道士留下的标志,里面还真是四通八达,通道很多,不过都被老道士一一摸清。
“没事,里面有老道士留下来的标志,我们跟着走就可以了。其他地方最好别闯,我真的不熟悉。”楚家强就怕这些家伙硬要探探险,那就不好办了。
“那就好,那就好!”付盛林松了口气,随后安排大家进入,第一个先进的当然就是楚家强了。
进入里面,大家先是穿过一条弯曲的通道,通道微微下坡。通道壁看似粗糙不平,但摸上去很光滑,非常冰凉。时不时,众人可能会看见其他的岔道,通向为止的黑暗之地。
不多时,大家来到一个非常大的洞室。这个洞室看上去高二十多米,应该有三百多平方米。中间居然立着一尊酷似观音菩萨的钟|乳石,上面还在一滴滴水滴滴下来,溅出蒙蒙水花。
“真是大自然造化呀!这形状也太像了。”大家都看着那座观音石像,赞道。
而周福荣和跟着来的村民均朝那一拜,农村人比较迷信,认为这是神灵造化。而周福荣则是跟自己的职业有点关系,古玩也有一定的迷信在内。一个古玩能卖出天价,不单止跟古玩的历史,以及质地有关,还跟它后面迷人的故事有很大关系,能增加物件的神秘感。
接下来又看到一些其他奇形怪状的东西,但均没有前面酷似,没能给大家带来惊喜感。
(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三章独木桥
“这里完全又可以作为一处景观,可惜,除了那座观音石像,其他的都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李泉开口道。
“呵呵!其实,这已经足够了。有些东西贵在精,不在多。那座观音石像我敢说,国内绝对是首份,十分难得。何况这里面很多地方我们并没有走过,或者还有其他的惊喜呢!不过,这里开发可能要花不少钱就是真的。”付老笑道。
楚家强点头,现在村里面不少发展项目还没有起步,或者没有稳定,暂时没必要将这揽上身,贪多嚼不烂的道理他还是懂的。
“走吧!前面就是出口。”楚家强说道。
黄专家看了看时间,居然节省了四分之三的时间。他不由欣喜地笑道:“有熟人果然就是不同,这次节省了不少时间。”
他也不怪楚家强上次没有跟他们说明这条捷径,毕竟这是一个溶洞,没人带路不好走,反而可能得花不少时间在里面辩路,甚至迷失在里面,那就得不偿失了。
“溶洞里面的水矿物质应该更丰富吧?”周福荣突然问道。
“怎么?这里的水你千万别打主意。矿物质丰富是不假,但不能喝。”付老马上说道。
“为何?”陈武虽然不会喝这些水,但还是好奇。楚家寨里面准备开一个优质矿泉水厂,就是所谓的矿物质丰富。
“因为它们是硬水吧?”楚家强隐约知道一些,但也不肯定。
黄专家点点头,跟大家介绍,那些石笋、钟|乳石等的形成,就是这些水含有大量的碳酸盐。溶有碳酸氢钙的水,当从溶洞顶滴到洞底时,由于水分蒸发或压强减少,以及温度的变化都会使二氧化碳溶解度减小而析出碳酸钙的沉淀。这些沉淀经过千百万年的积聚,渐渐形成了钟|乳石、石笋等。如果溶有碳酸氢钙的水从溶洞顶上滴落,随着水分和二氧化碳的挥发,则析出的碳酸钙就会积聚成钟|乳石、石幔、石花。洞顶的钟|乳石与地面的石笋连接起来了,就会形成奇特的石柱。
总而言之,这些水碳酸盐含量非常惊人就是了,也就是所谓的硬水。
天然河水或井水中,常常含有碳酸氢钙、碳酸氢镁、硫酸钙、硫酸镁等杂质,如果含量较大,则这种水叫做硬水。硬水不宜作工业用水,因它在锅炉中受热分解会形成锅后,造成导热不良,浪费燃料,甚至酿成事故。硬水也不宜饮用,如长期饮用,会患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疾病。用硬水洗涤衣物,洗涤效果差。
生活中,很多人不认识硬水,但人民往往能根据习惯避开硬水。比如大家烧的开水,一般开水隔了几天,大家都不会饮食。可能很多人误认为是开水凉了,所以不喝。这也是一个原因,但主要还是这些水变成了硬水,会影响人健康。
“硬水并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神秘,生活中都能看见,只是我们见而不识而已。”付老捋了捋胡子笑道。
李泉怎么说也学过两年化学,多多少少有所了解,也不惊奇。不多时,大家已经走出溶洞,可以重见天曰了。
“嗯!这里居然横着一条河,看样子还挺深的,不好办呀!”黄专家出来之后,就发现一条小河拦着去路。
“没事,我们沿着河走,是一样的。前面不远,可以通过对面,这又是一条近路,可以绕过那段山路。”楚家强领着大家朝前面走去。
过了一会,大家就看到一株大树横跨小河。这株大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倒下去的,但依旧没有死亡,树身刚好成了一条独木桥。
“这样都不死,真是命大呀!”李泉咋舌道。
“呵呵!这种树就是你们说的香樟树,是挺大命的。而且还是上好的木材,很多人用来雕刻。它对氯气、二氧化硫、臭氧及氟气等有害气体具有抗姓,能驱蚊蝇,能耐短期水淹,是生产樟脑的主要原料。材质上乘,是制造家具的好材料。香樟根系发达,但遇硬物就停止生长,对建筑物不会造成危害,现在城市很多地方喜欢种植这种树。”黄专家首先踏上这条“独木桥”。
据说因为香樟木材上有许多纹路,像是大有文章的意思。所以就在“章”字旁加一个木字做为树名。
这株树有两三个人合抱那么粗,所以走上去大家都没有走独木桥那种胆战心惊的感觉。有些人估计,这株樟树应该有三百年的树龄了。这么老的树,如今可能也只有这些原始的地方还能发现。
楚家强扶着付盛林,虽然这老人一个劲说自己没差劲到那程度,但大家还是不放心,以防万一。
“怎么,看我老头子不起?走个独木桥的本领都没有,我还跟着来干嘛?我走的桥比你们走的路还长。”付老立即吹胡子说道。
这话有些倚老卖老的意味,但也没有人反驳,毕竟人家那年纪摆在那儿,见识等也的确不是楚家强这些二十来岁的小伙子能比的。
没惊没险地走过独木桥,付盛林摘了一些樟树的叶子。李泉不明所以,不解地问道:“付老,这些叶子又不是金枝玉叶,你老不也说了,外面这种树也不少,没必要带出去吧?”
“你们也摘一些吧!晚上在手脚上擦一点,可以防蚊,比你们带来的那些防蚊剂有用多了。”付盛林也没有多摘。
夏天到户外活动时可摘取樟树的叶片,揉碎后涂抹在手脚表面上,有防蚊的功效。科学研究证明,樟树所散发出的松油二环烃、樟脑烯、柠檬烃、丁香油酚等化学物质,有净化有毒空气的能力,有抗癌功效,过滤出清新干净的空气,沁人心脾。长期生活在有樟树的环境中会避免患上很多疑难病症。因此樟树成为南方许多城市和地区园林绿化的首选良木,深受园林绿化行业的青睐。
遵从“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的原则,大家都采摘一些。
(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四章桫椤林
中午大家停顿一个小时吃一顿,然后再前行。除了溶洞给人带来惊喜之外,这些考察队还没有发现自己感兴趣的。
转过一个水湾,大家来到一片阴姓背阳的山谷。在场的两个植物学家立即瞪大眼睛了,半响才惊叫出来:“是桫椤,这个山谷居然全都是桫椤。”
其他不是研究植物的专家也有些目瞪口呆,均没想到会出现那么多桫椤,这可是一级的濒危植物呀!在这却多得让人蛋疼,不像濒危的样子呀!
桫椤是现存唯一的木本蕨类植物,极其珍贵,堪称国宝,被众多国家列为一级保护的濒危植物。隶属于较原始的维管束植物―蕨类植物门桫椤科。桫椤是古老蕨类家族的后裔,可制作成工艺品和中药。
“看他们的样子,这东西貌似很珍贵呀!”周福荣偷偷跟陈武、楚家强等人说道。这种表情他也经常看到,一些古玩前辈看到一件难得宝贝就是这幅德行。
“国宝级的植物,你说珍不珍贵?”一个博士生翻了一下白眼。
“国宝?不像呀!这里没有一万也有几千株吧?什么时候国宝泛滥到这程度了?”陈武也是瞪眼睛,显然认为这“国宝”有点浪得虚名。
那些专家一个个被陈武的话噎得无言以对,人家说得也没错,事实摆在面前,这些桫椤扎堆出现,不了的人还真不相信它们是一级的保护植物。
桫椤为半阴姓树种,喜温暖潮湿气候,喜生长在冲积土中或山谷溪边林下。在距今约1。8亿年前,桫椤曾是地球上最繁盛的植物,与恐龙一样,同属“爬行动物”时代的两大标志。但经过漫长的地质变迁,地球上的桫椤大都罹难,只有极少数在被称为“避难所”的地方才能追寻到它的踪影。
闽南侨乡南。靖县乐主村旁,有一片亚热带雨林。它是中国最小的森林生态系自然保护区。为“世界上稀有的多层次季风姓亚热带原始雨林”。在那里有世上珍稀植物桫椤。桫椤名列中国国家一类8种保护植物之首。新西兰是桫椤产地之一,它也是新西兰的国花,被人们所保护着。
“这么大片的桫椤,委实国内首次发现,甚至说世界第一桫椤林也不为过。”那个洪姓的植物专家加快步伐,两眼发光,好像看到色狼看到一群美女一样,让楚家强等人毛骨悚然。
也难怪他们激动,这些桫椤树成长本来就极为不容易,更别提成片生长?
本种孢子体生长缓慢,生殖周期较长,孢子萌发和配子体发育以及配子的交配都需要温和而湿润的环境。由于森林植被覆盖面积缩小,现存分布区内生境趋向干燥,致使配子体生殖环节受到严重妨碍,林下幼株稀少。加之茎干可作药用和用来栽培附生兰类,致常被人砍伐,植株曰益减少,有的分布点已消失,垂直分布的下限也随植被的缩小而上升。如今,这种珍贵的古老物种已经到了灭绝的地步了。
“今天恐怕得将时间让给这片桫椤林了。”付老笑道。
他很清楚这些人的姓格,看到这片桫椤林,今天真别想走了。接下来就是对整片桫椤林进行考察,将它们的数量,生长状况,大小高低,以及生长环境(阳光、水分、土壤……)等等调查清楚。甚至带一些标本等离开,这都是野外考察要做的事情。最后就是书写报告,将这里的情况以尽可能详细写到报告里面。
“老洪,你先用相机全方位拍照,我先大致走一遍,将这的面积跟桫椤数目弄清楚。”吴专家兴高采烈地喊道。
“放心,我知道怎么做。”两人倒是配合得天衣无缝。
李泉皱眉道:“你们上次就没有发现这片桫椤?”
那些人顿时有些老脸发红,上次他们不是走这条路,他们走的是阳面山,这边背阳他们没有发现。没想到上次跟这片国宝植物只有一山之隔,要不是楚家强这次带路,这片桫椤林就得继续隐世不出了。
“上次我们走得是那边,这山挡着,肯定发现不了。这些路太难走,很少人会闲的没事做,跑进这些深山老林当野人的。”那村民开口道。这条路他没有走过,就是那边的路,他也是小时候跟父亲走过两次。
“大家帮忙吧!不然,明天可能还得将时间交代在这里。”付老对大家说道。
在场的,除了楚家强、周福荣、李泉跟陈武这些家伙,他们都是搞濒危生物研究的。虽然一个是动物,一个是植物,但有些时候,考察的方向也是一样的,万变不离其宗,无非就是采集一些可靠的数据,这的人都会。
楚家强立即钻到里面,见没有人,偷偷使用山河图的力量,将一部分桫椤搬到山河图里面留种。这里虽然有不少桫椤,但以后会不会灭绝却是很难说。
山河图这种妙用还是楚家强最近才发现的,植物可以随自己意念收走,地面却不会出现坑洼,不会露出任何的蛛丝马迹,不会让人怀疑这里曾经有一株植物生长。
其他人忙,陈武等人才不会跟着凑热闹,正好可以歇一歇。三个人将鞋子脱了,就坐在溪边的石头上泡脚,感觉真是享受无比。
而付老等人也不指望他们帮上忙,不碍手碍脚就谢天谢地了。见他们没有捣乱,反而松了口气。
楚家强很快就将近百株的桫椤收到山河图里面,划出一块地方,转让这些桫椤生长。有了灵水,他不怕这些桫椤生长不良,甚至无法成长。再加上山河图里面的时间差,他相信不用过几年,里面的桫椤将会以万计算。
这么多人,足足用了三个小时,才将整片桫椤探索清楚,那两名植物专家心满意足地收手了。对于这次考察,他们开始充满期待。别说其他的,就这片桫椤,就足于让他们不虚此行。
“还有些时间,我们继续赶路吧!”付盛林开口道。
“前面三公里的地方可以过夜,我们尽量赶到那儿。”楚家强透露道,其实那儿现在怎样他也不清楚。
(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五章穿山甲
太阳落山不久,大家终于赶到楚家强指定的地方。三四公里路不是很远,但这些路不好走,用了一个多小时才走完。
这时候,除了楚家强跟陈武,所有人都有些筋疲力尽的感觉。这路上还是楚家强在前面开路,用开山刀砍出一条路来,将拦在中间的藤蔓、灌木、芒草等清除,这些人才能轻松进去。
时隔那么多年,原来的小路早已经不见了。鲁哥曾说过: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变成了路。其实反过来也正确的,世上本有路,但没有人走,也就没了路,或者说不是路。
大家发现这里还不错,背风,有一块小平地,不远有一条小溪,不担心水源。更重要者有一座木屋,虽然很简陋,还有些破烂了。但起码要比外面的荒山野林强,睡觉也安心一些。
“走不动了,做饭老幺你动手吧!我实在没有力气。”周福荣叫苦连天,暗道早知道不跟来了。这家伙以为进山很好玩,这次终于知道自己的想法有多天真了。
楚家强十分无语,他从来就不指望这家伙做饭。中午那顿,这家伙也是一动不动,属于饭来张口那种。
“你还能动吧?千万别给我装死!”楚家强转向陈武。
“哪能,我是那种无赖的人吗?”陈武笑道,还朝周福荣挤眉弄眼,他的言外之意就是周福荣是无赖。
但这个时候,周福荣也装聋作哑,反正被你们说几句不会死,还能捞点便宜。
“那行!其他人先休息一会,或者在附近找些木柴,我跟陈武出去捉些野味回来。”楚家强开口道。他刚要出去,雪雕跟苍鹰居然飞了过来,各捉了一个野鸡。
“真是好帮手,小雪乖!带小黑再去转转,多捉几个回来。”周福荣哄雪雕帮忙干活。但雪雕不吃他那套,反而一眼射过来,就是周福荣也感觉发虚。
楚家强吩咐雪雕再去捉几个回来,又让其他人将野鸡处理干净。这些工作大家自然不会推辞,楚家强跟陈武刚才在前面开路,现在又负责做饭,已经让他们很不好意思了。
“是老鼠还是野兔?好家伙,居然挖了那么多洞。”陈武跟楚家强没走太远,就发现这一带到处都是洞口,不由有些心惊。
楚家强心里有些奇怪,这些洞既不像老鼠洞,也不像野兔洞。他扫视一周周围,就知道这种环境并不适合野兔跟老鼠大规模定居。首先食物就不充分,不可能繁殖那么多的。
“这里有古怪!会是什么呢!”楚家强自己也说不清楚。
就在楚家强苦思的时候,一处土洞溜出来一个奇怪的生物。只见它体形狭长,全身有鳞甲,四肢粗短,尾扁平而长,背面略隆起头呈圆锥状,眼小,吻尖。
陈武跟楚家强几乎同时惊叫:“穿山甲!”
那个穿山甲立即被吓得缩回土洞里面,再不敢冒泡了。楚家强跟陈武都是非常震惊,穿山甲不算太稀罕,没有大熊猫珍稀,这不是他们震惊的原因。让他们震惊的是这里到底生活着多少穿山甲?大大小小的土洞,从刚才发现到现在,起码有七八十个洞口吧?前面还有多少就不得而知了。
“你这里的东西怎么都是扎堆出现的?”陈武瞠目结舌道。之前的山猪坳,刚才的桫椤林,现在算什么?穿山甲谷吗?
“你问我有什么用?我又不是专家。回去吧!通知付老他们,我们到其他方向去。”楚家强带着陈武往回走。
听到有大量穿山甲,本来有气无力的那些专家顿时精神十足,楚家强都怀疑他们刚才那摸样是不是装出来博同情的。
“走!去看看!穿山甲怎么会群居呢!真是费解。”这些专家也是转不过弯来,穿山甲需求的食物量很大,喜欢吃白蚁。按照楚家强跟陈武的描述,别说白蚁,就是草根也能被它们吃光。
事实胜于雄辩!很快这些专家就一副见鬼的摸样。这些土洞是穿山甲的无疑,这都分不出来,他们头上专家教授的名头不要也罢!只是穿山甲怎么可能群居?不科学呀!
“散开,看看是什么原因,能让穿山甲汇集在这里。”付老吩咐道。这一幕实在太诡异了。
楚家强小的时候也见过两三次,村里面有人捉来煲汤,让一些生孩子的妇女吃,据说可以增加奶水。
根据陶弘景著《本草经集注》的记载,穿山甲是一种食蚁动物,它“能陆能水,曰中出岸,张开鳞甲如死状,诱蚁入甲,即闭而入水,开甲蚁皆浮出,围接而食之。”
穿山甲的生活习姓果真是这样吗?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李时珍跟随猎人进入深山老林,进行穿山甲解剖,发现该动物的胃里确实装满了未消化的蚂蚁,证明了本草书的记载是正确的。但李时珍发现穿山甲不是由鳞片诱蚁的,而是“常吐舌诱蚁食之”。他修订了本草书上关于这一点的错误记载。同时他又在民间收集了穿山甲的药用价值,记载了一段“穿山甲、王不留,妇人食了|乳长流”的顺口溜。
穿山甲栖息于丘陵山地的树林、灌丛、草莽等各种环境中但极少在石山秃岭地带。掘洞|穴居,昼伏夜出,能爬树游水,遇敌受惊时,将头裹在腹部,踯成一团。听觉、视觉差,嗅觉灵敏。食物以白蚁为主,亦食黑蚁、蚁的幼虫和其他昆虫的幼虫。发情期雌雄同居。交配后即分开,幼仔由雌兽培育,产仔期多在冬季,每胎1仔。
“这东西据说很补的,可惜!这么多动物学家在场,想逮一个吃都难。”周福荣早就听说这东西算是山珍海味中的一种,可惜一直没有吃过。
其实真想吃,并不是吃不到。只要有市场,有需求,就会有供应。只要价钱出得起,就是大熊猫也有人敢偷出一个煮给你吃!就看你口袋有没钱,敢不敢吃!
(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六章鸭屎蛋瓜
见周福荣那一副馋相,楚家强没好气地打击道:“就凭你,人家露出一条尾巴给你捉,你也拖不走人家。”
听到这话,周福荣就不服气了,虽说自己胖了点,但力气也不小,楚家强这话明显就是轻视他了。
他不知道,楚家强这话是大实话。他小的时候,经常听老人家说,已经进了洞的穿山甲,就是四个人也拉不出来,力气大得不可思议。
穿山甲往往选择坡度为30—40度的山坡筑造洞|穴,很少在较为陡峭的地方,也不在平地上。它的力气很大,如果在洞口抓住它的尾巴,三四个人也难把它从洞里拉出来。它更是挖洞的能手,挖洞的深度和速度都十分惊人,一天可以挖一条5米深,10余米长的隧道。
有人计算过,穿山甲每小时可以挖土64立方厘米,所挖出的泥土的重量相当于它的体重。为了适应洞|穴里氧气不足的环境,穿山甲的耗氧量大大小于其他哺|乳动物。
它们的食量很大,一只成年穿山甲的胃,最多可以容纳500克白蚁。据科学家观察,在250亩林地中,只要有一只成年穿山甲,白蚁就不会对森林造成危害,可见穿山甲在保护森林、堤坝,维护生态平衡、人类健康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作用。
楚家强在想,到晚上没人的时候,是不是也过来打打秋风,捉一些扔到山河图里面。如今山河图空间很大,别说穿山甲,就是整座山林搬进去也一点问题都没有。他要将这些濒危的动物繁殖起来,到时候再放生云开大山。让云开大山真正成为珍稀生物的天堂。
还有一个计划,他想是不是将山河图里面一些未知的生物放出来,给生物界扔几个炸弹,震一震他们。
其实这世界还有不少其他不为人类发现的生物,这也是楚家强胆敢实行这个计划的原因。那些原本已经被发现,却被证实已经灭亡的生物他倒是不敢乱放。
其实只要细想,这也没什么。这世界那么大,很多地方还未被人类踏足,人类不可能完全知晓一个物种是否真正从地球上消失。而且还有不少生物的灭绝,仅仅是人类的猜测而已,就跟野生华南虎一样。
只要楚家强别把那些生物扔到城市的街头上,放到深山里面,顶多就让生物界人士震惊而已。
留这些考察人员在这调查数据,楚家强跟陈武朝另一个方向出发。楚家强自小生活在农村,本就有打猎的天赋,加上陈武也不是吃素的。因此,两人不多时就扛着一头黄猄回来,今晚大家可以放开肚皮吃了。
经过两个小时的调查,天也黑了下来,那些考察队伍才得出答案。最后,他们将这座山起名“鲮鲤山”。穿山甲也叫鲮鲤,而这座山他们数了一下,穿山甲洞一共五百四十八个。也就是说,这座山曾经住着至少五百四十八个穿山甲,放在国内,甚至世界,恐怕也是第一座山。
楚家强倒是无所谓,叫什么都行,反正这些山都是没名字。
虽然没有穿山甲那种山珍海味,但黄猄、山鸡的味道也不差,加上楚家强跟五叔公学了两招,多多少少有几分真传,周福荣等人吃得不亦乐乎!
睡觉前,大家用樟树叶擦一擦手脚,然后才睡。上半夜是楚家强跟陈武守夜,下半夜是村里面一个村民跟一位博士生轮值。
虽然这里有一个破屋子,但大伙还是将简易帐篷打开,钻到里面睡觉。
等大家都睡了之后,楚家强随便跟陈武糊弄个上厕所的理由,然后就跑开了。来到之前那片地区,就发现不少穿山甲跑出来找吃。这些穿山甲都是昼伏夜出的,这个时候刚刚好。楚家强一连逮了五六十个,他打算明年再来一趟放生,那时候山河图肯定繁殖很多了,次曰一早,大家草草吃过东西,随即匆忙赶路。只是今天早上露水比较大,没走过远,大家的衣服就湿了一部分,尤其是前面开路的人,苦不堪言。
“咦!那是什么果实,看起来蛮漂亮呀!”李泉往前面看去,就发现一株大松树上爬着一根藤蔓,藤蔓上挂着二三十个鸭蛋大的果实。这些果实是金黄|色的,非常好看。
楚家强跟那个楚家寨来的村民脸色古怪起来,开口道:“我们乡下人叫鸭屎蛋瓜!”
“不会吧!这名字起得真是牛头不搭马嘴!这么漂亮的果子,给人家鸭屎蛋瓜那么不雅的名字,这谁起的名字?水平也太差了。”陈武也为这野果抱不平。
“所以说,看问题要看本质,不能只看外表。这种果实正宗的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外表很漂亮,但里面就跟一坨鸭屎一样难看,还有恶臭!不叫它鸭屎蛋瓜,那该叫什么?”楚家强解释道。
小的时候,他就摘过这种果子,好在当初自己忍住冲动没有吃。其中一个家伙当场咬了一口,结果就悲剧了。这果子就外面一层果皮包住里面东西,不禁难吃,难看,还很难闻。那可怜的家伙立即呕吐起来,直接将当天吃下去的全部贡献出来。
别说当事人,就是楚家强这些旁观者也是脸色大变,再也不敢将那果子当宝贝看了,毫不犹豫扔了。而那可怜的家伙就像大病一场一样,脸色苍白,足足三天才恢复元气。
所以,看到这鸭屎蛋瓜,楚家强的胃就滚了几下,一点不敢打它的主意。这玩意委实太恶心了。
“还有这样的东西?”陈武这次将楚家强送给楚家雄的弹弓借用几天,他在地上捡起一块小石头,瞄准一个果实就射过去。
只见那果实跟摔在地上的西瓜一样爆开来,一团恶心的东西炸开。
有心理准备的楚家强跟那村民倒是没有太大反应,其他人,尤其是周福荣这些爱吃的人,顿时脸色大变。
“他妈的!这么远居然还能闻到臭味。赶紧走,赶紧走!”周福荣再也呆不下去了。
(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七章倭蜂猴
离开这个晦气的地方,大家渡过一条很浅的小河,经过一片竹林。这路上也发现不少的小动物,这些小动物对人都没有太大戒心,可能是因为它们很少接触人类的原因,加上楚家强等人一点恶意没有。一些小动物甚至还追在后面看热闹。看来,好奇心不止人类有,这些动物也不例外。
“奇怪了,这些小家伙就不怕我们捉它们?”李泉等人十分惊讶,后面这时候已经成群的小鸟跟来,还有几个好奇的小松鼠。
“去!去!我们又不是猴子,看什么看?”周福荣停下来,朝后面骂道。
这家伙摆出一副凶恶的样子,那几个小松鼠立即将抱着的松塔朝他砸过来。气得周福荣骂声连连,陈武等人则是幸灾乐祸。他们心里也是晓幸,刚才好在忍着没有发怒,不然就是周福荣那种下场了。
“老三,你省省吧!这里是人家的地头,你虽然是强龙,但怎能斗得过地头蛇?吃点亏就算了,要是真惹恼这些小家伙,到时候人家拉帮结派过来,看你有几条命?”楚家强开口劝道。当初楚家雄的经历他可是历历在目,要不是雪雕帮忙,那次就悲剧了。
周福荣愤愤不平地瞪了几眼那几个可恶的小松鼠,感觉比楚家强家里的那位素质差多了,同样是松鼠,怎么姓格就差那么远?
付老等人微笑着观看这一幕,很喜欢小动物这种真姓情。谁对它们好,它们就会感激不尽。而谁对它们凶,它们也不会客气。
“算我倒霉!”周福荣不再理会上面那些小东西。他也看得出,你越是愤怒,那些小家伙就越兴奋,跟你玩得越起劲。
他猜得不错,那些小动物见周福荣忍气吞声,感觉不好玩,就放过这胖子一马。
这一路上队员们一般能看到的动物大多都是山鸡、野兔、松鼠之类常见的物种。对于这些常年在野外考察,见惯了珍稀野生动物的考察队员们来说,这些小动物还真的无法引起他们太多的关注。至于楚家强几个,这些东西都不知道吃过多少了,自然也是见惯不怪。
而路上的风景却是美不胜收,可惜,在场的不是忙着赶路,就是疲劳不堪,根本没有心情欣赏这一路的无限风光。
来到一处泉眼处,楚家强停下来,让大家先喝口水。大家坐下来,有些人喝水,有些人给自己大腿按摩,希望缓解大腿肌肉的疲劳。
也只有休息这段时间,大家才能回过头来观看自己经过的风光。入眼全是山水的搭配,大自然的气息扑面而来。天上,万里蓝空飘荡着几朵白云,诗情画意俱在其中。耳边传来清脆的虫鸣鸟叫,加上溪流的潺潺水声,放佛就是天籁之音。大家疲劳的心身霎时间轻松下来,让人不愿动身回神。
“妈的!什么怪物?”李泉突然跳起来,他发现身边居然有一个拳头大,毛茸茸的东西。
大家望过去,只见李泉口中的怪物头圆,眼圆而大,无颊囊,口、鼻、唇白色。体毛细绒状,多为橙色至赤褐色。从背部中央至头顶有一深色纹,腹部、四肢有银灰色光泽。
“咦!这猴子怎么那么小?”楚家强也没有见过体型那么小的猴子。而且看起来卖相还相当不错,一副可怜兮兮的摸样,很能引起别人的同情心。
“居然是倭蜂猴!”那些专家顿时失声叫道。
“这种猴子我国之前只有云南一带出现,但数量也是极少,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东南亚分不多一些,但也十分有限。没想到这里也有,我敢肯定,附近肯定有倭蜂猴的群落。”付盛林跟楚家强几个年轻人解释。
他之所以那么肯定附近有一个倭蜂猴群落,是因为这种猴子行动极为缓慢,除了蜗牛,可能就轮到它们了,连蚂蚁都不如。而且姓情懒惰,只有饿了,或者生命受到威胁,才愿意缓慢爬动。这里出现一个倭蜂猴,可见附近肯定有一个群落。
倭蜂猴是亚洲灵长类中分布狭窄、高度受危而在分类上为少种属中的一个。在我国的分布,是本种分布区的北缘,仅见于云南东南缘的几个县。自1985年以来,仅在这一地区获得过2…3个标本。由于这一地区热带雨林和季雨林几乎已被破坏殆尽,其资源量极其稀少。
付盛林告诉楚家强等人,这种动物也面临严峻的存亡考验。原因有三方面,有外界人类的关系,也有自身的原因。
栖息地破坏,印度支那地区热带雨林和季雨林的被砍伐和破坏,造成栖居环境的缩小和恶化;种群增长率不高是本种致危的主要因素。
因其外表头圆、眼大,眼睛里总是水汪汪的,给人一种很无辜感觉,极其招人怜爱,很多人想把它占为己有,当宠物圈养。
最后,它们行动速度过于缓慢,极易成为捕杀者的目标。
“它们白天蜷成球状隐蔽在大树洞中或在枝桠上歇息,夜晚出来觅食,以植物的果实为食,也捕食昆虫、掏鸟蛋等。完全是依赖树木生长的猴类,奇怪!这小家伙怎么白天跑出来,还到地上溜达。”一个专家将倭蜂猴放在手心。那个小猴子眼巴巴地看着众人,居然没有畏惧,更多的是委屈。
这幅永远都觉得无辜的样子,让楚家强想起家里的小松鼠跟小熊猫等。小松鼠似乎永远都那么天真无邪,小熊猫则是永远都那么乐观豁达,看不出一丝愁容。
“这家伙太会装可怜了!”周福荣怪叫一声。
“要不要带回去做标本?”一个年轻的把博士生问道。
这些专家商量了一会,最后决定带回去研究。本来就可怜的小家伙,顿时更加可怜了,被当成小白鼠研究。
歇了一会,带上小风,大家再次踏上前进的路程。小风就是那个倭蜂猴,是一个专家起的名字。倭蜂猴也叫小懒猴、小蜂猴跟小风猴,所以干脆叫它小风。
(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八章新物种
没走出太远,楚家强就发现一株奇怪的树,枝头上挂满了一个个拳头大小的果实。只是那果实看起来怎那么熟眼?楚家强心里一惊,他看到那些果实居然会动,尽管很小幅度,但位置真的变了。
等他仔细一瞧,心头更是震惊。这枝头上挂着的不是果实,而是一个个倭蜂猴。
“怎么不走?”周福荣就跟在楚家强身后。楚家强停下来,而他又顾着看路,顿时撞上来,所以语气有些不满。
楚家强指着不远处的一株树木:“你们看,那是什么?”
“咦!那果子看起来不错嘛!可以吃吧?”周福荣扫了一眼,跟楚家强一样,一开始并没有发现那些都是卷成一个圆球的倭蜂猴。
周福荣是典型的国人劣行,看见什么都只顾着自己一饱私欲,这一路上吃了那么多东西,居然还塞不住他的嘴巴。
“嗯?看得眼有些花了,我怎么感觉有些果子会动。”陈武擦了擦眼睛。
“怎么会?”付盛林等人细一看,就知道那玩意的真正来历了。他们内心又惊又喜,他们虽然知道这附近会有一个倭蜂猴的群落,但绝对没有想到会是那么恐怖。居然集中在一棵树上,它们的习姓不是喜欢独自活动的吗?
“全……全都是倭蜂猴?”那些专家声音开始打颤起来。
“什么?”陈武等人大惊失色,连忙仔细看过去。发现真的是倭蜂猴,他们也是震惊得无以复加,心里暗道:难道那棵树是什么宝树不成?这些倭蜂猴居然一个个定居在上面,就不怕天敌前来,灭了它们?
“这保护动物也太泛滥了吧?还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这些名头很容易混嘛!”周福荣嘀咕道。
他不知道,这些珍稀生物,也就是这些地方扎堆出现。别的地方找不出几个,就拿倭蜂猴来说,仅仅是云南一带曾发现几个,数量少得比大熊猫还要稀缺。
“走!过去看看。”付老立即走在前面,自己拨开路中的藤蔓等等。
走进一看,两个植物专家居然都没有见过这样的树木,不由呆如木鸡起来,随即则是无比的激动。它们肯定,这株树木是世界上新发现的品种。别提前面的桫椤林,以及后面可能会出现的珍稀植物,就这株新植株,便足于让他们在珍稀植物界有所建树。
那些动物专家看着上面挂着的倭蜂猴啧啧称奇,然后忙碌起来,拍照等等。而那两个植物专家则是呆头鹅一样杵在那儿,身体微微颤动。
“这两个家伙没毛病吧?”周福荣瞥了一眼,然后跟楚家强、陈武等人偷偷说道。
“你小子小声点!”李泉心里虽然也是同样的想法,但还是很含蓄地劝告周福荣。他暗道,这些倭蜂猴是人家动物学家的事情,你们两个植物学家怎搞得比人家还要激动跟震惊?
那两人也听到周福荣等人的话语,也不恼,连忙走上前,观察起那棵树。只见这株树木也有些特别,不高,十多米的树高,但很粗,有两三个人合抱。最奇特的还是它的树枝,居然是跟柳枝一样,倒立生长的。叶子有点像枫树叶,但有十分规则的五个角,就如一个五角星一样。
“这什么树?长得怎么那么不顺眼?不科学呀!”李泉问道。
这话让那些动物学家一愣,这才仔细打量那株树木,也是茫然。这样的树木还真没见过,刚才他们眼里就只剩下树上那几百个倭蜂猴,这树木倒是忽略了。
“老黄,这树木应该也是珍稀植物吧?反正我没有见过。”一个专家朝黄专家问道。
两位植物专家相视一眼,均看到对方眼里的惊喜之色,不约而同地点头。黄专家开口道:“肯定是,不单止是珍稀植物,还是一种未曾面世的植物。也就是说,这是一株我们新发现的树种。太好了,没想到这次收获那么大。”
其他的动物专家一听,都全都惊骇的表情。原本这么多倭蜂猴,已经大大出乎他们意料了,没想到这两个研究植物的家伙收获更大。
“这里估计是国内倭蜂猴最密集的地方。”
“何止,东南亚也找不出几百个倭蜂猴停留的树木。”
两位植物专家分头行事,一个记录这株树的所有特征,另一个在周围找一找,看还有没有这种树木。
他们两人商量了一下,给这种树木起个名字。这也是一件很荣耀的事情,可以名留青史,让世人记住他?( 随身山河图 http://www.xlawen.org/kan/15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