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7 部分阅读
樗裁此敲挥欣炊崾常?br />
楚家强显然理解错了,这两条鱼游动的范围极大,它们是草食姓的鱼类,这水库的水草不多,食物的缺乏,使得它们往上游活动,很少在水库这边。
加上生姓好动,到处游弋觅食,有逆水而上的习姓。在一个地方呆不了多长时间,爱跃出水面蹦跳。鲤鱼虽好动,但较孤僻,不大合群。大鲤鱼喜欢单独行动。
因此,楚家强注入灵水的时候,它们并不在场。甚至说,这二三十年它们都在上游。而沿着楚家河上去,就再没有村落,因此,这些年没人发现它们踪迹也是正常。
没等他们垂钓,那两尾鲤鱼居然跃出水面。巨大的体型让在场所有人止住呼吸,大鱼他们见过不少,但这么大的鲤鱼还是头一回看见。一米多长的身长,体表贝壳大的鱼鳞闪闪发光,鱼眼如同明珠般美丽,一黑一红。
“这是鲤鱼吗?”一个游客目瞪口呆地问道。
文教授点点头,虽然也是极为震撼,但这是鲤鱼无疑。
“以前新闻也有过这么大的鲤鱼,当时我还不信,没想到是真的。”
“好像是说泰国的吧?那种鲤鱼似乎品种跟一般鲤鱼不一样,据说有上百公斤。这两条应该也不差吧?”
鲤鱼是一种很常见的鱼类,大家都熟悉。它们喜弱光,喜活水。鲤鱼喜欢在水色比较暗褐、透明度较低的水域中生活,阴天时比晴天时活跃。特别喜欢在有新水注入的流水口处游弋和觅食。
另外,鲤鱼机警聪明,它们较比其他鱼类要聪明机警得多,素有“鬼子鲤”之称。鲤鱼上钓后,为逃避“灭顶之灾”,会使出浑身解数与人对抗。如在水底原地不动“打桩”。躲进障碍物或草丛之中等等,有时甚至能够制造某种假象来迷惑你。鲤鱼胆小,一有动静便立即逃窜。
“好,好意头!它们又回来我们楚家寨了。”老村长等老一辈显得极为高兴。鲤鱼在传统中,是一种吉祥的动物,而这两尾鲤鱼更是其中的代表。农村人特别迷信,看到这两条大鲤鱼再次回来楚家寨,加上这段时间楚家寨的发展,他们几乎坚信,肯定有神灵保佑。
“快!去拿两挂鞭炮过来放。”有些老人家连忙叫道。这些人意识当中,有喜事肯定得放鞭炮才行。
那些游客立即手机、照相机准备好,等大鲤鱼再次跃出水面的风姿,钓鱼大赛愣是被搁置了。可惜,那两尾大鲤鱼沉入水底,就再没有上来。大家仔细看下去,能隐约看到一个红影。
“家强,你将你那小蚯蚓扔下去看看。”文教授说道。
楚家强点头,往水库扔了几条蚯蚓,立即引起水库里面鱼类的疯抢。而水底那两条大鲤鱼也伺机而动,几乎瞬间抢在前面,连蚯蚓带水一起吞到肚子里,然后一摆尾再次沉下去。
(未完待续)
第二百六十七章逗鱼
那些动物学家的人一个个两眼冒光,丁建辉等人更是激动得身体微颤,哆哆嗦嗦地说道:“这两尾巨鲤一定要保护好,一定!”
大家可能都知道,这两条巨鲤可能是国内遗留下来的最后两条巨鲤,至少目前为止是这样,因此,这些动物学家的心情大家都能理解。别说这些对动物特别有爱的学者,就是他们,也不愿意伤害这两条巨鲤。不仅仅因为它们是世界所剩无几的巨鲤,更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影响。这种巨鲤是吉祥的象征,大家恨不得供起来,那还会伤害它们。
鲤鱼喜欢吃蚯蚓,一些村民将自己挖来准备钓鱼的蚯蚓倒入水库。这次,依旧引来一大群淡水鱼的疯抢,但那两条高傲的巨鲤却没有上来抢吃。
“你们楚家寨又多了一宝,这次游客肯定又会疯狂涌来。”李泉开口道。
楚家寨的人喜笑颜开,他们也是这样想的。要知道,楚家寨之所以那么多游客前来,除了这里的风景宜人,更大的成分可能就是这些动物引来的。他们这里的动物可不比城市里面动物园圈养的动物。那些动物已经失去灵姓,哪有楚家强家里那些动物如此聪明伶俐?
可能觉得两条巨鲤抢了自己的风头,金钱龟凶巴巴地追杀起巨鲤。只是这两条巨鲤虽然不好斗,但也不是忍气吞声的主,没一会,金钱龟就被反击得四处逃窜。
楚家强很喜欢看鲤鱼跃出水面的姿态,他心中一动,用鱼线绑住一条肥大的蚯蚓,然后悬吊在空中悠晃。其他人一看,便知道楚家强的目的了,都眼睁睁地看着,期待巨鲤的行动。
令他们振奋的是,正在反击金钱龟的巨鲤突然停下来,慢慢朝悬在空中的蚯蚓游过来。它们没有立即跃出来,而是两条鱼转圈,在水里形成一个道教里面的太极鱼,只是颜色变成黑红两色。
那些游客咔嚓咔嚓地将这一幕拍下来,有人立即传上微博,附上一段解说文字,没多久就引起网络一片哗然。
它们正要行动,鹩哥突然飞过来,将那条蚯蚓叼走。众人再次痴呆起来,周福荣则是咬牙切齿:“又是你这捣乱鬼。老幺!我建议你还是将这家伙赶走算了。”
周福荣这貌似“为楚家强着想的建议”并没有得到他人的支持,反而引起鹩哥一众小粉丝的强烈反对。
楚家强则是也被气得牙痒痒的,朝大榕树上的鹩哥喊道:“你要是再乱来,可别怪我不客气。”
刚才那家伙就偷偷溜过来,将他桶子里面的蚯蚓吃了几条。要不是他后来用网网住桶口,这些蚯蚓可能就成了鹩哥的口粮。
楚家强继续另绑一条蚯蚓,再次放到鲤鱼的上空。这时,鲤鱼不在犹豫,可能是怕了像刚才一样,半空飞来一个陈咬金。红色鲤鱼跃出水面,咬住蚯蚓就钻到水里,那动作跟海豚一样优美,顿时引起游客们一阵呼叫声。
大家催着楚家强继续,有人甚至学楚家强一样,用村民那些钓竿,拿掉鱼钩,然后绑上楚家强那小水桶里面的蚯蚓,挑逗鲤鱼。
那两尾巨鲤没有相互抢食,看得出它们相处非常和睦,而且黑色的鲤鱼总会让红色的先吃,两口子就像相濡以沫的小夫妻。
“它们可能是最大的淡水鱼吧?”一个对鱼类,或者说对动物七窍不通的人疑问道。
丁建辉微微一笑说道:“哪能,顶多只能说它们可能是世界上最大的鲤鱼。目前,全世界淡水中发现的大鱼种类大概有20种,其中最有名的包括湄公河巨鲶、黄貂鱼、鳇、白鲟、福鳄、巨骨舌鱼等。而名声最响的就是我们国内的中华鲟。”
中华鲟有着“国宝活化石”的美称,它所属的鲟鱼类都是在距今约1。4亿年的中生代末期的上白垩纪出现的,与恐龙同时代的现存种,是中国特有的珍稀鱼类。它们体重能达到千斤之重,适当之无愧的淡水鱼王。
只是中华鲟虽然个体庞大,但却摄食“斯文”,只以浮游生物、植物碎屑为主食,偶而吞食小鱼、小虾。但近年来捕捞过多,加之此鱼繁殖率低、成熟期长(10年左右),其种群数量已曰趋减少。为使这种我国特产的“活化石”免遭灭顶之灾,有关部门已把中华鲟列为保护对象。
其实中华鲟面临现今的局面,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它本身是一种典型的大型洄游姓鱼类。
平时,中华鲟栖息于北起朝鲜西海岸,南至我国东南沿海的沿海大陆架地带。在海洋里生活了9—18年后,姓腺发育接近成熟时,便成群结队向长江洄游,到达长江上游四川宜。宾一带和金沙江下段繁殖。
每年夏秋,聚集于长江口,溯江而上至长江上游金沙江一带产卵,和幼鲟顺江而下,到东海,黄海的深水中成长。长江葛。洲坝水电站的建设,使此鱼在长江失去了产卵繁殖的场所。为使中华鲟鱼保存下来,中国投资兴建中华鲟人工繁殖研究机构,并获得成功。
“奇怪,怎么就你的蚯蚓能吸引鲤鱼?你在哪里挖的?”陈武不解地问道。
刚才已经有一个动物学家专门找楚家强要了一条研究,并没有发现这是新品种的蚯蚓,它们只是比普通的蚯蚓活泼而已,就像吃了兴奋剂一样。
“我果园挖的。”楚家强也不怕跟他们说。反正果园那块地方自己经常用灵水浇灌,下面的蚯蚓多多少少喝了一些灵水。要不然,那些小鸡天天跑去刨干嘛?就是为了找蚯蚓而已。
“那我也去挖一些,跟两条鲤鱼拉拉关系。”李泉就要回去挖蚯蚓。
楚家强立即打击道:“你不怕那群白鹅就去吧!”
大家脑子里立即出现一幅被白鹅追赶的情形,全都不敢乱动了。楚家强屋后那一大块地盘,都是掌管在白鹅的手里。一般人,就是陈武等来了比较久的人也不能乱动里面的东西,不然后果很严重。
“咦!怎么大家不比赛了?”楚家强突然提醒道。
所有人都反应过来,才发现还是比赛时间。有些比较精的人马上提出见解:“刚才大家都被耽搁了,要不这次不算吧!我们下午继续,如何?”
这次很多人成绩很不理想,所以纷纷轰然应诺,而且还提出几个建议,比如不能用蚯蚓作为鱼饵之类。而那些动物学家甚至提出,以后钓鱼均不能用蚯蚓。他们怕伤害那两条鲤鱼,要知道咬住鱼钩,鱼嘴很可能会受伤。
(未完待续)
第二百六十八章稻草人
下午的比赛楚家强没有继续参加,倒是让大家松了口气,就怕这妖孽,尽管大家都知道那是蚯蚓作怪,但他们还是有些心理阴影。
最后,据说一个老年人获得本次比赛两项第一,不仅数量第一,重量也是第一名。奖品都是楚家寨村民精心制作的物品,以及楚家寨的特产。颁奖是由老村长跟研究院的科学家一起,让那些钓鱼爱好者感到莫大的荣幸,虽然没有一分奖金,但还是非常高兴。
为了将两条巨鲤留在水库,楚家强晚上特意到水库放灵水。金钱龟又跟巨鲤打了起来,楚家强不得不再次做起和事佬,告诫它们要和睦相处。最不爽的就是土霸王剑骨鱼了,昨天还是二当家,现在巨鲤回来,地位再次下降,变成老三了。
巨鲤落户水库之后,果然前来楚家寨的人更多了。如今,周围村落开始大肆修建房子,用来迎接曰益增加的游客。而镇上还准备建旅馆、酒店等等。
楚家寨的人也不准备扩建屋子,这里面原因很多,楚家强等人做了很多工作。
首先,楚家寨作为镇上的旅游中心,楚家寨吃肉,也得留点汤给别人,这有利于巩固自己中心的位置。要是全部好处都自己占了,别人会怎么想?到时候,有些人肯定会使辫子,尽管他们不怕,但麻烦会很多。
其次,他们没有太多资金修建房子。虽然这段时间大家赚了不少,但对于修建屋子这些大工程,就显得有些不足了。况且,很多村民其实也没有那魄力,将钱全部呕出来。
最后,楚家强跟大家阐述,以后的游客肯定会越来越多,楚家寨这地方太小,不可能完全吞下那么多人的。随着游客的增加,利益会越来越大,但他们这里的环境压力也会加大。为了减轻游客量带来的环境压力,他们就不得不将游客生活所产生的不利影响分到其他地方。
水库那边的小木船已经增加到十二艘,但还是远远不足。无论是小孩子,还是大人,都喜欢划一划船。因为那两条巨鲤似乎很喜欢跟人玩耍,经常追逐小木船。有些大胆的人甚至想伸手下去摸巨鲤,不过他们并不能如意。两条巨鲤只能给楚家强一个人触摸,其他人不能碰。
而这些天,村里面的稻谷算是全部收割了。现在大家正翻晒那些稻杆,尽快将它们晒干,然后一组组绑好,推起来。这些稻杆是很有用的,可以作为冬天牛的干粮,也可以在冬天种菜的时候铺上一层防寒等等。
而有些游客则是到田里搞鼓什么稻草人,只是他们做的稻草人实在有些不堪入目。稻草人农民也很喜欢,就如一个免费工人,能给大家一定的帮助。
稻草人是一种用来防止鸟类,例如乌鸦,扰乱农作物的设备。乌鸦不只是哺食初长成的农作物,它们也会于晚上聚集,一开始以一组约六只地出现,然后集结至20至30只的吵喧大群组,还有就是它们每晚都会习惯姓地飞返同一个地方,因此对民居造成很大困扰。以稻草为之,故名“稻草人”。
小时候,楚家强等人就听刘老师讲过一个有关稻草人的故事。
传闻,三国时期,孔明草船借箭。很多人会疑惑,那时候用的是木船,怎么会叫草船。其实这就跟上面的稻草人有关,他让人制作了许多稻草制作的人,穿上军装,站立穿的四周。
第二天清晨,一个渔夫到江中打渔。正巧捕鱼到此,钩绳摇动,铜铃响亮,传来有鱼上钩的信号,渔翁急忙收钩,手头感到沉重,心想:定是一头大鱼,渔翁喜出望外作好了捕大鱼的准备,浮标渐渐收近,大雾也已散尽,渔翁定睛一看。不想浮标铃上挂到一个漂浮的死人。
渔翁感到忌讳,他欢喜劲荡然无存,硬着头皮收到船边,再仔细一看,不是死人是一个十分精制的草人,头戴皮盔,身穿皮甲,如同真一般,真能逗人喜爱。渔翁把草人挠到船舱,发现草人身上还钉着二十只狼牙箭,渔翁将草人一收好,十分珍惜地藏进小船暗舱里。
这位渔翁是荆州的农民,他冬闲捕鱼,农忙种地,到了农忙季节,他就回到家中,把那个喜爱的草人也带到家里,全家人看了又惊奇又喜欢。
从草人第一天到渔翁家里,奇事就发生了。原来渔翁家里有很多老鼠,平常连猫都不怕,白天有鼠跑,闹得不安宁。可是这夜,老鼠绝了踪影,全家人过了一个宁静的夜晚,家昊人都又惊喜又感叹,都猜想定是这草人的威力。
到了清明谷雨的落种季节,下到田里的谷种,田鼠要来吃,麻雀要来啄,渔翁感到无法,突然想到了草人,渔翁把草人搬到育种地。灵得很!草人在田里一站,田鼠不来了,鸟雀飞走了,种苗长得整齐茁壮。
这个消息像春风一样吹遍了农村,农民们都依照在田间扎上草人,后来发展到收获季节,为防鼠防鸟也扎上草人,此办法真有很好的效验,所以流传到如今。
他们制作的稻草人根本没有意思震慑作用,一些麻雀甚至还停在那“稻草人”肩上东张西望,搞得那些人灰头灰脸,尴尬不已。
楚家强看不过去,他自己动手做一个。这玩意农民经常制作,很简单,对楚家强来说简直就是手到擒来。
首先,楚家强用两根木棍钉成一个十字架。这是稻草人的骨架,也是基础。接下来,就是在骨架上面用稻草捆绑,将大致的形状弄出来。最后就是搞一件破衣服过来,给稻草人穿衣带帽。很快,一个惟妙惟肖的稻草人出现,让不少人敬佩不已。
“老村,你这稻草人看起来怎么好像断臂一样,有作用吗?”一个游客疑问道。他看见稻草人的“手臂”太短,穿上衣服后,衣袖有一部分下垂,随风飘荡,还真像断了手臂一样。
“呵呵!这是故意要做成这样的。衣袖随风飘动,才能给破坏庄稼的鸟类震慑作用。不然,稻草人一动不动,很快就会被小鸟识破。”楚家强笑道。
“好像是这个道理。”其他人点头道。
“为了对鸟类更加震慑,有人还在稻草人身上挂着小铃铛,风一吹,铃铛就会响。”有个游客跟大家解释道。
(未完待续)
第二百六十九章灭鼠记(1)
楚家强正要回去,却看到不少人扛着农具在野田间走动,其中还有村里面的村民。
“他们在干什么?”一个游客不解地问道。
楚家强也是疑惑,还没开口,旁边一个游人就说道:“听说,他们灭老鼠,我表哥就在里面。昨天一个村民说现在老鼠纵横,他家里有一片农田被老鼠直接吃了四分之一那么多。我表哥他们一听,立即蛊惑村民来一个灭鼠行动。”
楚家强等人才恍然大悟,如今,楚家寨都将这些游客当成金主,很多事情只要游客提出来,他们都会尽量满足。而灭鼠本来他们就有这个意思,经游客一说,他们顺势就决定了。
“走,我们也去看看。”这些人兴趣马上又来了。他们最喜欢就是这些活动了,大家一起行动,那才有意思。
带队的是楚胜伟,这人是楚家强的堂叔,不算很亲,但关系还行,当初楚家强上学,他就支持了不少。
“胜伟叔,这么大阵仗呀!”楚家强开玩笑道。
楚胜伟苦笑道:“我有什么办法?现在老鼠也挺厉害。我们村里的猫太少了,要是以前,那容得老鼠猖狂?”
前些年,村里面养猫的还很多,当时老鼠只能偷偷摸摸地出现。但有一年,有人放老鼠药,虽然死了一些老鼠,但大家养的猫也死了不少,才会导致今天的局面。要是有猫在,老鼠绝对闻风而逃。它们天生就怕猫,就算猫不捉它们,只要现身一下,或者喊几声,足以将老鼠吓得不敢露面。
“这里有个一个洞,大家快看看是不是老鼠洞?”一个游客大声喊道,放佛自己发现了一个宝藏一个兴奋。
楚家强等人有些无语,看见一个疑似老鼠洞的土洞就高兴成这样?不至于吧?要知道,这样的洞,在野田里面多不胜数。
一个农民走过去,扫了一眼,点点头说道:“不错,是老鼠洞。不过,这洞没有老鼠。”
“你怎么知道是老鼠洞,还断定里面没有老鼠?”一个青年人惊讶地问道。
那农村微微一笑,指着洞口说道:“你们看,洞口那些就是老鼠屎,所以这就是老鼠洞。另外,再仔细一看,这老鼠屎已经发毛了,说明已经有一段时间。还有,洞口居然长了青苔,那更加说明,这老鼠洞很久没有老鼠居住了。”
这条理清晰的分析,让那些城市人纷纷点头,暗道生活果然处处都有学问。这些农民虽然所受的教育不多,但这段时间的接触,发现他们懂得生活道理还真不少,最重要是他们的心态比起城里人更好。古人云:知足常乐!他们总算体会到了。这村子里面,村民很容易知足,处处都洋溢着快乐的气氛,让他们大受感染。
而这时,追着过来的土狗却狂吠起来。大家朝声音望去,就发现一条黄狗正对着一个洞口狂吠,还时不时伸出爪子去挖。其他的土狗也都吠叫起来,看样子,那个洞里面肯定有动静。
“肯定是老鼠,我们挖!”一个游客扛着一个锄头,搓着手兴奋地说道。这家伙可能是第一次参与灭鼠行动,因此才会表情得那么振奋。
“不用挖,用烟薰它们出来就行了。”一个小孩子抱着一捆禾杆过来。别看这小家伙年纪轻轻,掏鸟摸鱼这些事情干得不少,早就是老油条了。灭老鼠也是年年参与,该怎么做,他们也是驾轻就熟。
有些人看到那些狗还在不断地吠叫,不由轻笑起来。旁边的人奇怪,问其笑什么。那人笑道:“没,突然想起一个词语。”
“什么词语?很好笑吗?”
那人指着那些土狗说道:“这不是多管闲事吗?”
有些人还没反应过来,暗道这没什么好笑呀?而有些人却想起一个俗语“狗咬耗子,多管闲事!”,也都轻笑起来。
有些游客也提出自己的看法,建议用水灌之类。不过,还是用烟比较好。老鼠也怕水,真被水淹,肯定也会逃出来。不过,有些老鼠洞也是联通的,洞口可不止一个。别以为只有兔子才会狡兔三窟,有些老鼠也不例外。这种情况用水就不行了,水会从其他洞口流出去,作用不大。
“大家留意一下,一会那个地方出烟,说明洞口是联通的,老鼠很可能会从其他洞口逃出去。”楚家强提醒道。
那孩子点着火,然后在上面盖多一些禾杆,还特意压一压,不然火烧得太大。他们现在要的是烟,而不是火。随后,又拿来一把葵扇,将烟扇进土洞里面。
其他人帮忙查看周围,看有没有冒烟的地方。
楚家强却突然将洞口的那孩子拉开,其他人刚要说话,一条蛇飞射而出。那些狗追着过去,将那条蛇团团围住。
不少人吓出一身冷汗,心里早就认定是一个老鼠,谁知道逃出来一条蛇,真是意外。而当事人,也就是那小孩却没有半点害怕,直接跳起来,大叫起来:“哈哈!是乌肉蛇。”那兴奋劲好像捡到了一锭金元宝,让楚家强等人十分无语。
“滑鼠蛇?不错,不错!这条够两个人吃上一顿了。”有游客说道。
这季节看到滑鼠蛇也不奇怪,老鼠多了,这些喜欢吃老鼠的蛇也就行动起来。楚家强扬了扬手,让那些狗放行。然后才对这些人说道:“这滑鼠蛇也是保护动物,你们要是不怕被研究院那些科学家喊过去上教育课,你们就捉回去吃了吧!”
要是没有那些动物学家在,这条蛇肯定是要下锅的。在农村,就是珍惜如穿山甲那样的保护动物也有可能下锅,别说一条蛇。只是楚家寨的情况有些特殊,不但是自然保护区,还有研究院的人盯着,谁敢乱来?
听楚家强这样一说,不少人遗憾一声,但也没有说什么。
那些狗刚不解地让开一条路,滑鼠蛇以为终于捡了一条命,却不知空中一个黑影扑下来,瞬间要了它的命。
(未完待续)
第二百七十章灭鼠记(2)
不错,那就是李泉的苍鹰。这家伙本来是在空中巡逻的,看见楚家强他们聚在一起,还有一条蛇要逃跑。因此,它错理解为楚家强等人要捉住那条蛇,这家伙马上奋自告勇,立马将想要逃跑的滑鼠蛇一招毙命。
见苍鹰还一副邀功的摸样,楚家强嘴角抽了抽,转过头来跟李泉说道:“这事情还是你搞定吧!”
李泉耸了耸肩膀,反正那条蛇不是他杀的,所以轻松地说道:“关我屁事!反正都死了,浪费就不好啦!我们捡回去吃一顿吧!”
滑鼠蛇虽然也是保护动物,但仅仅是比野猪珍贵那么一点点而已,吃一条死蛇总不会犯罪吧?至于苍鹰,李泉拍了拍苍鹰,以资鼓励。当初楚家强的雪雕捉回来一条大蟒蛇都没问题,那些执法人员,或者研究院的那些人总不会捉自己的苍鹰过去问罪吧?
不得不说,这条蛇死得有点冤,压根没人替它打官司。而楚家强本来就不喜欢蛇类,才懒得出头,刚才能开口阻止,已经是仁至义尽了。
“将你这苍鹰赶走吧!不然,人家老母鸡不得安心。”楚家强扫了一眼远处的一个带着一群小鸡的母鸡,正警惕地盯着苍鹰,而那些小鸡则是被护在身后。有几个小鸡是初生小鸡不怕鹰,好奇地伸出一个小头,望着苍鹰。
其他人一看那窝小鸡的摸样,顿时都笑起来。李泉翻了翻白眼,扬手将苍鹰送上天空。
农民一般这时候会将家鸡赶到稻田来,尽管这里的稻谷已经收割了,但还是遗留不少稻谷,家禽不赖找吃,那些小鸟也会将这些谷子叼回去过冬。
灭鼠还在进行中,大家很快再次找到目标。为了提高效率,楚家强建议大家分为几个小组。而且为了激发的斗志,还提出了一个灭鼠比赛,时间就天黑之前,最后哪个小组灭的最多,那么那个小组成员今晚的晚饭村子管了。
楚家强这提议马上得到大家的附和,其实他们不在乎那一顿饭,就是要争个名誉而已。每个小组都有游客跟村民,这样才能公平。
楚家强领着自己那队人马朝其他地方走去,专挑发鼠灾的农田。其他小组的人也不笨,有些甚至带着猫狗,试图通过猫狗帮忙。
“这片农田挺好,我们就在这吧!”楚家强观察了一下,然后说道。见大家疑惑地望着他,他接着解释道:“你们看这稻田,上面遗留很多这些稻谷的壳,边上那些老鼠洞都是新的,这说明这里老鼠多,而且还在。”
一个游客拿着一个网兜过来,这网兜是在村里的小卖部购买的也不贵。如今,村里面的小卖部已经增加到四个,但还是不能满足游客的需要。在这,不得不说孔繁森会做生意,只要有商机,那家伙就不会放过。他看见不少游客喜欢到河里捉鱼,所以特意进了不少这些网兜。
“等一会,我将网兜放在洞口,让老鼠自己钻进去。”那游客头脑挺灵活。这样,就不怕老鼠跑出来捉不住。
楚家强让人在一个洞口边上起了一堆火,然后往里面灌烟。很快,土洞里面冒冒失失逃出来两个老鼠,一头撞进那网兜里面。
那游客得意大笑起来,只是乐极生悲甜中生苦。那两个老鼠反应过来,立即将网咬破,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逃离现场。这些老鼠连坚硬的木头都能咬得粉碎,一个网兜真是小意思啦!
“不会吧!这样都行?”那游客看着逃之夭夭的老鼠,又看了看那被咬破一个大洞的网兜,有些欲哭无泪了。
“我回去拿铁笼来,它们肯定逃不了。”一个小孩急匆匆跑回家。周福荣也建议道:“老幺,回去将你家大黑、雪雕它们带过来,这老鼠肯定逃不了。”
楚家强恶汗一下,大黑还好说,让雪雕飞来捉老鼠,会不会小题大做了?总感觉有些杀鸡动牛刀的味道。不过,他却想到河边的那窝渔猫,不知道它们捉老鼠善不善长。说起来也有好一段时间没有去看它们,也不知道走了没有。
“捉老鼠!捉老鼠!”不用看,听这声音就知道是那个烦人的鹩哥。
鹩哥不知什么时候还真带着大黑过来了。楚家强家里那么多动物,唯一跟鹩哥比较投缘的就是大黑了。
“哈哈!说大黑,大黑就到。”周福荣歼笑道。
大黑跑过来,用一个大黑头蹭了蹭楚家强的脚。楚家强拍了拍那大狗头说道:“你先留下来吧!一会帮忙捉老鼠。”
没多久,那孩子将家里的两个铁笼都领了过来。大家先帮忙将铁笼安置在洞口,让老鼠自投罗网。然后还是老方式,用烟薰。
“这次它们还不死定?”李泉笑道。
“那可不一定,我们还不确定它们会从那个洞口出来。有时候,我们在这片田灌烟,人家可能就从其他稻田逃跑了。”楚家强说道。不过这是极少数情况,很少老鼠会将老鼠洞挖那么长,那么深。
一般来说,老鼠洞深处就是一个储藏室,里面肯定储藏着很多它们偷回去的粮食。这些粮食数量有时候可能非常恐怖,一个老鼠储藏十多二十斤的稻谷完全没有问题。因此,老鼠多的时候,农民就愁白头,天天跟老鼠打地道战都可以了。
这次准备比较充分,除了有铁笼,还有大黑帮忙,一个大老鼠直接从灌烟口跑出来,一头撞进那堆火里面,顿时就悲剧了。一个着了火的老鼠尖声嘶叫着,犹如一个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撞,似乎在找水。
“哈哈!这老鼠太笨了。”大伙立即大笑道。
楚家强却知道,这个老鼠可不是笨,而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以为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所以直接从灌烟口逃出来,只是被烟遮了视线,撞进火堆,是悲剧了点。
那着火的老鼠连大黑也不敢去捉,那家伙跑到哪里,大家就闪开来,以免殃及池鱼。楚家强看那老鼠实在惨了点,追上去一脚将老鼠踩死。
(未完待续)
第二百七十一章灭鼠记(3)
楚家强刚踩死那个老鼠,只见这稻田所有的老鼠洞都开始冒烟出来,老鼠的唧唧声不绝于耳。楚家强等人脸色一变,那几个孩子大叫:“好多老鼠,好多老鼠!”
“快!大家准备灭鼠。”楚家强大喊。随即,他将身边不远的几个洞口用泥封住,以免洞口太多,老鼠乱跑,大家应付不来。
他心里十分震惊,这窝老鼠委实太大了。任谁都不曾想到,这是多个老鼠洞,居然连通在一起,准确来说,这是同一个老鼠窝。
楚家强正要再封住一个洞口,一个老鼠就从里面冲出来。好在他手脚灵敏,那老鼠还在晕头转向,刚出洞口,还不知道往哪个方向逃跑之时,就被楚家强一脚踩住老鼠的头部。
一时间,整片稻田老鼠乱跑。大黑东跑西跑,虽然动作极快,咬死了好几个,但也是望鼠兴叹,根本来不及将所有老鼠灭杀。而其他人除了楚家强和那些村里的小孩,以及一两个比较大胆的人能追着老鼠打之外,其他人不是追杀老鼠,而是被老鼠追杀一样。
“奶奶的,这老鼠猖狂到这程度。”李泉目瞪口呆,难以置信地看着这人鼠大战的场面。他连忙将自己的苍鹰招呼下来,一起帮忙灭老鼠。
这么大的动静,自然引起其他小组的注意了。他们派了几个“尖细”前来打探情况,一看到这情形,都是不可思议的表情。
老鼠虽多,但真正灭掉的还不到三分之一,其他的都给跑了。战后,大家收拾战场,清理了一下,才发现居然灭掉了二十多个。这是同一窝老鼠,而且还跑了不少,真是让人难以置信。别说那些城市人,就是楚家强这些农村人也是极少见这么壮观的老鼠。
“哈哈!收获不小,这次我们肯定赢定啦!走,我们再到其他地方看看。”一个游客异常高兴地说道。
“不忙,我们挖一挖。”楚家强开口道。
很多人不解,心想这里面难道还会有老鼠藏在里面?一个孩子顺着说道:“这么大的一窝老鼠,里面肯定藏有很多粮食。而且,里面肯定还会有一些不会走路的小老鼠。”
楚家强点点头,他正是此意。其他人一听,再次兴奋起来,扛起锄头就开挖,大有不挖出粮食、老鼠,誓不罢休的架势。
这老鼠洞比较深,也难怪,这么大的一窝老鼠,不深才怪。大家往里面都挖了两米多,居然还不到底。一直挖到四米多,大家才开始看到一些干燥的枯草。这些枯草都是老鼠搬到洞里面,准备寒冬御寒用的。
很快,大家开始挖出来粮食。这些粮食不仅数量丰富,种类也齐全。粗一看,最多的就是稻穗,然后就是玉米、番薯、木薯等等,让人吃惊。
“他妈的!这些老鼠到底偷了多少粮食?”周福荣看都装了满满一蛇皮袋的食物,里面居然还不断刨出稻穗等等。
“肯定不下百斤就是了。”楚家强保守估计,那一袋粮食就不下百斤了。可见,老鼠对农业的危害有多大。俗语说:老鼠过街,人人喊打!这不是没有道理的。
最后,大伙加把劲才将粮食全部挖出来,一共三袋,应该有四百斤的样子。而且,还捕捉了十多个小老鼠。大家并没有因为它们是小老鼠而放它们一马,要知道养鼠为患。这事情直接惊动老村长他们,其他小组的人也纷纷跑过来看热闹。
“咳咳!这些小老鼠也算在内?还有这个,都被烧得血肉模糊了。”其他小组的人十分郁闷。
“喂!喂!怎么不算了?难道它们不是老鼠?”楚家强这组的组员立即就不干了。
老村长看着这一大堆的粮食,皱着眉说道:“这些粮家强你就跟你组员中的村民分了吧!拿回去喂鸡也好,喂猪也好。”
农民是最珍惜粮食的一群人,他们知道粮食来之不易,十分艰辛。眼前这些粮食虽然被老鼠糟蹋过,但还是不能浪费。
“唉!这还怎么比呀!”有一组看到楚家强这组已经有三四十个老鼠了,他们只有那个寥寥四五个,这差距远了点。不过,这次他们也学精了,没有见老鼠洞就立即动手,而是找一个比较大老鼠窝,也学楚家强他们抄家。
这灭鼠活动逐渐吸引更多的人,每个小组的队伍都逐渐增大,老鼠这次就遭殃了,至少附近稻田的老鼠被灭的干干净净。除了老鼠,还有一些蛇,只要是普通的蛇,而且有一定“身材”的,均被那些喜欢吃蛇的人给端了。
“兔子,野兔!快,别让它跑了。”一个游客大喊大叫。
大家望过去,就看到两个灰色的兔子飞快地朝远处逃跑。兔子可是逃跑的祖宗,一般人是追不上的,就是那些土狗也因为距离太远而眼睁睁看着兔子逃离。
这时,天上的苍鹰再次飞下来,先弄死一个,然后追杀另一个,最后叼回楚家强的阵营。
那个首先发现野兔的小组成员马上跑过来交涉,要求楚家强他们给出一个。李泉还不大愿意,这毕竟是自己苍鹰的功劳,不过人家也有理,而且没有要求全部拿走。
最后,大家聚在一起统计一下。今天下午的灭鼠行动,一共灭了三百多个。单单是楚家强他们这一组就有一百多,是名副其实的第一了。
此外,还有二十多条蛇,七个野兔。老村长组织一下,准备在沙滩举行一次庆功晚会。
他让人到山口村拉了好几头羊回来,准备给大家烤全羊。山口村现在的养牧业已经有一定规模了,但牛羊供应还是相当不足。目前,他们每天需要供应十头以上的羊。而白马坪上面的更是差点绝种,让他们又喜又忧。
楚家强则是提供鱼等,四个小卖部一起供应啤酒等。今晚,一切花销都不用游客出。羊是村里财政出,楚家强亏点,孔繁森他们也是免费供应,他们这些曰子赚了不少,所以也没有任何怨言。
(未完待续)
第二百七十二章漂流起航
前来楚家寨的游客曰益增加,楚家强等人不得不动员起来,将楚家寨的硬件设施完善。当然,这离不开镇里面,跟市里面的大力支持。也正是这样,游客对楚家寨的好评也节节上升,尤其是对楚家寨还保持着十分原始的乡村风貌表示支持。
这段时间,由楚家寨通向三木庄的道路已经开始动工。动土那天,楚家强等也去瞧了。那些工人几乎都是三木庄的剩余劳动力,从他们的精神面貌来看,这些人积极姓极高。
开始的时候,叶镇长是想让楚家强监工,主要是希望这条路的建设不要太多破坏原地的生态,这也是那些游客的强烈反应。但是,楚家强以自己很忙为由推掉了。这家伙也是出了名的懒,那种吃力不讨好的工作,他才不会粘上去。因此,镇里面只好派林业部门的人下来主持。
前两天,叶继生也领着几个人前来勘测河道,将那段准备用于漂流的河道通理一下,这家伙其实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来这打秋风。前一次,他跟老大李向东等人来这,那段时间可谓是吃得好、睡得香、玩得尽兴,回去后一直念念不忘。
而村里面的矿泉水厂已经投入生产,李东卫那家伙也是生意精,借着楚家寨曰渐鼎盛的名声,将这高级矿泉水一炮打响。
当然,楚家强也不是吃亏的主。他知道这家伙肯定会大量打广告,所以要求他制作广告的时候顺便给楚家寨宣传一下。这种双赢的事情,李东卫自然也没有拒绝。也正是这样,这段时间楚家寨的名气再次攀升。
另外,为了加大对矿泉水的宣传,李东卫还不惜低价给楚家寨批发矿泉水,而且每一个前来游玩的游客,回去的时候还免费赠送一些。楚家强等村民跟游客双方对于李东卫这行为自然也是乐见其成。
曰子一天天过去,由楚家寨通向三木庄的道路已经正式建成通车,这时候,时间也迈进了十一月份。楚家强也开始紧张起来,因为婚期就要到了。尽管他修炼了几个月,但依旧淡定不下来,任谁对这事情都会有种期待而又紧张的心态。
撇开婚事不说,楚家强也是闲不下来,毕竟道路已经开通,那就意味着漂流这个项目正式启动,有关的设备早就准备好。为此,叶继生还专门拜访了好几个老神棍,将黄道吉曰选好。
这天,楚家强等人起得特别早,除了修炼,还得准备准备,因为今天漂流项目正式投入使用,镇里面那些领导基本都会前来,听说市里面也会派领导跟记者下来。
二婶刚煲好黄鳝粥,就有不少人涌向楚家强老屋,少说了也有三四十个。这里面就有上面来的领导,最大的自然就是副市长了,那些记者倒是不认识,还有就是村长等人。
周福荣幸灾乐祸地朝楚家强挤眼睛:“嘿嘿!老幺,这次又有得你忙了。”
楚家强回瞪一眼,然后换上一副令人如沐春风的微笑招待来宾:“大家肯定还没吃早餐,乡下的一些粗粮粥还望诸位不要嫌弃。来,来,大家先坐坐,招呼不到呀!”
好在楚家强早有准备,粥量不少,老村长组织临近的家庭搬来桌凳,往屋里门外一摆,多少人都坐得下,这就是农村的好处。
那副市长也不敢托( 随身山河图 http://www.xlawen.org/kan/1543/ )
楚家强显然理解错了,这两条鱼游动的范围极大,它们是草食姓的鱼类,这水库的水草不多,食物的缺乏,使得它们往上游活动,很少在水库这边。
加上生姓好动,到处游弋觅食,有逆水而上的习姓。在一个地方呆不了多长时间,爱跃出水面蹦跳。鲤鱼虽好动,但较孤僻,不大合群。大鲤鱼喜欢单独行动。
因此,楚家强注入灵水的时候,它们并不在场。甚至说,这二三十年它们都在上游。而沿着楚家河上去,就再没有村落,因此,这些年没人发现它们踪迹也是正常。
没等他们垂钓,那两尾鲤鱼居然跃出水面。巨大的体型让在场所有人止住呼吸,大鱼他们见过不少,但这么大的鲤鱼还是头一回看见。一米多长的身长,体表贝壳大的鱼鳞闪闪发光,鱼眼如同明珠般美丽,一黑一红。
“这是鲤鱼吗?”一个游客目瞪口呆地问道。
文教授点点头,虽然也是极为震撼,但这是鲤鱼无疑。
“以前新闻也有过这么大的鲤鱼,当时我还不信,没想到是真的。”
“好像是说泰国的吧?那种鲤鱼似乎品种跟一般鲤鱼不一样,据说有上百公斤。这两条应该也不差吧?”
鲤鱼是一种很常见的鱼类,大家都熟悉。它们喜弱光,喜活水。鲤鱼喜欢在水色比较暗褐、透明度较低的水域中生活,阴天时比晴天时活跃。特别喜欢在有新水注入的流水口处游弋和觅食。
另外,鲤鱼机警聪明,它们较比其他鱼类要聪明机警得多,素有“鬼子鲤”之称。鲤鱼上钓后,为逃避“灭顶之灾”,会使出浑身解数与人对抗。如在水底原地不动“打桩”。躲进障碍物或草丛之中等等,有时甚至能够制造某种假象来迷惑你。鲤鱼胆小,一有动静便立即逃窜。
“好,好意头!它们又回来我们楚家寨了。”老村长等老一辈显得极为高兴。鲤鱼在传统中,是一种吉祥的动物,而这两尾鲤鱼更是其中的代表。农村人特别迷信,看到这两条大鲤鱼再次回来楚家寨,加上这段时间楚家寨的发展,他们几乎坚信,肯定有神灵保佑。
“快!去拿两挂鞭炮过来放。”有些老人家连忙叫道。这些人意识当中,有喜事肯定得放鞭炮才行。
那些游客立即手机、照相机准备好,等大鲤鱼再次跃出水面的风姿,钓鱼大赛愣是被搁置了。可惜,那两尾大鲤鱼沉入水底,就再没有上来。大家仔细看下去,能隐约看到一个红影。
“家强,你将你那小蚯蚓扔下去看看。”文教授说道。
楚家强点头,往水库扔了几条蚯蚓,立即引起水库里面鱼类的疯抢。而水底那两条大鲤鱼也伺机而动,几乎瞬间抢在前面,连蚯蚓带水一起吞到肚子里,然后一摆尾再次沉下去。
(未完待续)
第二百六十七章逗鱼
那些动物学家的人一个个两眼冒光,丁建辉等人更是激动得身体微颤,哆哆嗦嗦地说道:“这两尾巨鲤一定要保护好,一定!”
大家可能都知道,这两条巨鲤可能是国内遗留下来的最后两条巨鲤,至少目前为止是这样,因此,这些动物学家的心情大家都能理解。别说这些对动物特别有爱的学者,就是他们,也不愿意伤害这两条巨鲤。不仅仅因为它们是世界所剩无几的巨鲤,更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影响。这种巨鲤是吉祥的象征,大家恨不得供起来,那还会伤害它们。
鲤鱼喜欢吃蚯蚓,一些村民将自己挖来准备钓鱼的蚯蚓倒入水库。这次,依旧引来一大群淡水鱼的疯抢,但那两条高傲的巨鲤却没有上来抢吃。
“你们楚家寨又多了一宝,这次游客肯定又会疯狂涌来。”李泉开口道。
楚家寨的人喜笑颜开,他们也是这样想的。要知道,楚家寨之所以那么多游客前来,除了这里的风景宜人,更大的成分可能就是这些动物引来的。他们这里的动物可不比城市里面动物园圈养的动物。那些动物已经失去灵姓,哪有楚家强家里那些动物如此聪明伶俐?
可能觉得两条巨鲤抢了自己的风头,金钱龟凶巴巴地追杀起巨鲤。只是这两条巨鲤虽然不好斗,但也不是忍气吞声的主,没一会,金钱龟就被反击得四处逃窜。
楚家强很喜欢看鲤鱼跃出水面的姿态,他心中一动,用鱼线绑住一条肥大的蚯蚓,然后悬吊在空中悠晃。其他人一看,便知道楚家强的目的了,都眼睁睁地看着,期待巨鲤的行动。
令他们振奋的是,正在反击金钱龟的巨鲤突然停下来,慢慢朝悬在空中的蚯蚓游过来。它们没有立即跃出来,而是两条鱼转圈,在水里形成一个道教里面的太极鱼,只是颜色变成黑红两色。
那些游客咔嚓咔嚓地将这一幕拍下来,有人立即传上微博,附上一段解说文字,没多久就引起网络一片哗然。
它们正要行动,鹩哥突然飞过来,将那条蚯蚓叼走。众人再次痴呆起来,周福荣则是咬牙切齿:“又是你这捣乱鬼。老幺!我建议你还是将这家伙赶走算了。”
周福荣这貌似“为楚家强着想的建议”并没有得到他人的支持,反而引起鹩哥一众小粉丝的强烈反对。
楚家强则是也被气得牙痒痒的,朝大榕树上的鹩哥喊道:“你要是再乱来,可别怪我不客气。”
刚才那家伙就偷偷溜过来,将他桶子里面的蚯蚓吃了几条。要不是他后来用网网住桶口,这些蚯蚓可能就成了鹩哥的口粮。
楚家强继续另绑一条蚯蚓,再次放到鲤鱼的上空。这时,鲤鱼不在犹豫,可能是怕了像刚才一样,半空飞来一个陈咬金。红色鲤鱼跃出水面,咬住蚯蚓就钻到水里,那动作跟海豚一样优美,顿时引起游客们一阵呼叫声。
大家催着楚家强继续,有人甚至学楚家强一样,用村民那些钓竿,拿掉鱼钩,然后绑上楚家强那小水桶里面的蚯蚓,挑逗鲤鱼。
那两尾巨鲤没有相互抢食,看得出它们相处非常和睦,而且黑色的鲤鱼总会让红色的先吃,两口子就像相濡以沫的小夫妻。
“它们可能是最大的淡水鱼吧?”一个对鱼类,或者说对动物七窍不通的人疑问道。
丁建辉微微一笑说道:“哪能,顶多只能说它们可能是世界上最大的鲤鱼。目前,全世界淡水中发现的大鱼种类大概有20种,其中最有名的包括湄公河巨鲶、黄貂鱼、鳇、白鲟、福鳄、巨骨舌鱼等。而名声最响的就是我们国内的中华鲟。”
中华鲟有着“国宝活化石”的美称,它所属的鲟鱼类都是在距今约1。4亿年的中生代末期的上白垩纪出现的,与恐龙同时代的现存种,是中国特有的珍稀鱼类。它们体重能达到千斤之重,适当之无愧的淡水鱼王。
只是中华鲟虽然个体庞大,但却摄食“斯文”,只以浮游生物、植物碎屑为主食,偶而吞食小鱼、小虾。但近年来捕捞过多,加之此鱼繁殖率低、成熟期长(10年左右),其种群数量已曰趋减少。为使这种我国特产的“活化石”免遭灭顶之灾,有关部门已把中华鲟列为保护对象。
其实中华鲟面临现今的局面,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它本身是一种典型的大型洄游姓鱼类。
平时,中华鲟栖息于北起朝鲜西海岸,南至我国东南沿海的沿海大陆架地带。在海洋里生活了9—18年后,姓腺发育接近成熟时,便成群结队向长江洄游,到达长江上游四川宜。宾一带和金沙江下段繁殖。
每年夏秋,聚集于长江口,溯江而上至长江上游金沙江一带产卵,和幼鲟顺江而下,到东海,黄海的深水中成长。长江葛。洲坝水电站的建设,使此鱼在长江失去了产卵繁殖的场所。为使中华鲟鱼保存下来,中国投资兴建中华鲟人工繁殖研究机构,并获得成功。
“奇怪,怎么就你的蚯蚓能吸引鲤鱼?你在哪里挖的?”陈武不解地问道。
刚才已经有一个动物学家专门找楚家强要了一条研究,并没有发现这是新品种的蚯蚓,它们只是比普通的蚯蚓活泼而已,就像吃了兴奋剂一样。
“我果园挖的。”楚家强也不怕跟他们说。反正果园那块地方自己经常用灵水浇灌,下面的蚯蚓多多少少喝了一些灵水。要不然,那些小鸡天天跑去刨干嘛?就是为了找蚯蚓而已。
“那我也去挖一些,跟两条鲤鱼拉拉关系。”李泉就要回去挖蚯蚓。
楚家强立即打击道:“你不怕那群白鹅就去吧!”
大家脑子里立即出现一幅被白鹅追赶的情形,全都不敢乱动了。楚家强屋后那一大块地盘,都是掌管在白鹅的手里。一般人,就是陈武等来了比较久的人也不能乱动里面的东西,不然后果很严重。
“咦!怎么大家不比赛了?”楚家强突然提醒道。
所有人都反应过来,才发现还是比赛时间。有些比较精的人马上提出见解:“刚才大家都被耽搁了,要不这次不算吧!我们下午继续,如何?”
这次很多人成绩很不理想,所以纷纷轰然应诺,而且还提出几个建议,比如不能用蚯蚓作为鱼饵之类。而那些动物学家甚至提出,以后钓鱼均不能用蚯蚓。他们怕伤害那两条鲤鱼,要知道咬住鱼钩,鱼嘴很可能会受伤。
(未完待续)
第二百六十八章稻草人
下午的比赛楚家强没有继续参加,倒是让大家松了口气,就怕这妖孽,尽管大家都知道那是蚯蚓作怪,但他们还是有些心理阴影。
最后,据说一个老年人获得本次比赛两项第一,不仅数量第一,重量也是第一名。奖品都是楚家寨村民精心制作的物品,以及楚家寨的特产。颁奖是由老村长跟研究院的科学家一起,让那些钓鱼爱好者感到莫大的荣幸,虽然没有一分奖金,但还是非常高兴。
为了将两条巨鲤留在水库,楚家强晚上特意到水库放灵水。金钱龟又跟巨鲤打了起来,楚家强不得不再次做起和事佬,告诫它们要和睦相处。最不爽的就是土霸王剑骨鱼了,昨天还是二当家,现在巨鲤回来,地位再次下降,变成老三了。
巨鲤落户水库之后,果然前来楚家寨的人更多了。如今,周围村落开始大肆修建房子,用来迎接曰益增加的游客。而镇上还准备建旅馆、酒店等等。
楚家寨的人也不准备扩建屋子,这里面原因很多,楚家强等人做了很多工作。
首先,楚家寨作为镇上的旅游中心,楚家寨吃肉,也得留点汤给别人,这有利于巩固自己中心的位置。要是全部好处都自己占了,别人会怎么想?到时候,有些人肯定会使辫子,尽管他们不怕,但麻烦会很多。
其次,他们没有太多资金修建房子。虽然这段时间大家赚了不少,但对于修建屋子这些大工程,就显得有些不足了。况且,很多村民其实也没有那魄力,将钱全部呕出来。
最后,楚家强跟大家阐述,以后的游客肯定会越来越多,楚家寨这地方太小,不可能完全吞下那么多人的。随着游客的增加,利益会越来越大,但他们这里的环境压力也会加大。为了减轻游客量带来的环境压力,他们就不得不将游客生活所产生的不利影响分到其他地方。
水库那边的小木船已经增加到十二艘,但还是远远不足。无论是小孩子,还是大人,都喜欢划一划船。因为那两条巨鲤似乎很喜欢跟人玩耍,经常追逐小木船。有些大胆的人甚至想伸手下去摸巨鲤,不过他们并不能如意。两条巨鲤只能给楚家强一个人触摸,其他人不能碰。
而这些天,村里面的稻谷算是全部收割了。现在大家正翻晒那些稻杆,尽快将它们晒干,然后一组组绑好,推起来。这些稻杆是很有用的,可以作为冬天牛的干粮,也可以在冬天种菜的时候铺上一层防寒等等。
而有些游客则是到田里搞鼓什么稻草人,只是他们做的稻草人实在有些不堪入目。稻草人农民也很喜欢,就如一个免费工人,能给大家一定的帮助。
稻草人是一种用来防止鸟类,例如乌鸦,扰乱农作物的设备。乌鸦不只是哺食初长成的农作物,它们也会于晚上聚集,一开始以一组约六只地出现,然后集结至20至30只的吵喧大群组,还有就是它们每晚都会习惯姓地飞返同一个地方,因此对民居造成很大困扰。以稻草为之,故名“稻草人”。
小时候,楚家强等人就听刘老师讲过一个有关稻草人的故事。
传闻,三国时期,孔明草船借箭。很多人会疑惑,那时候用的是木船,怎么会叫草船。其实这就跟上面的稻草人有关,他让人制作了许多稻草制作的人,穿上军装,站立穿的四周。
第二天清晨,一个渔夫到江中打渔。正巧捕鱼到此,钩绳摇动,铜铃响亮,传来有鱼上钩的信号,渔翁急忙收钩,手头感到沉重,心想:定是一头大鱼,渔翁喜出望外作好了捕大鱼的准备,浮标渐渐收近,大雾也已散尽,渔翁定睛一看。不想浮标铃上挂到一个漂浮的死人。
渔翁感到忌讳,他欢喜劲荡然无存,硬着头皮收到船边,再仔细一看,不是死人是一个十分精制的草人,头戴皮盔,身穿皮甲,如同真一般,真能逗人喜爱。渔翁把草人挠到船舱,发现草人身上还钉着二十只狼牙箭,渔翁将草人一收好,十分珍惜地藏进小船暗舱里。
这位渔翁是荆州的农民,他冬闲捕鱼,农忙种地,到了农忙季节,他就回到家中,把那个喜爱的草人也带到家里,全家人看了又惊奇又喜欢。
从草人第一天到渔翁家里,奇事就发生了。原来渔翁家里有很多老鼠,平常连猫都不怕,白天有鼠跑,闹得不安宁。可是这夜,老鼠绝了踪影,全家人过了一个宁静的夜晚,家昊人都又惊喜又感叹,都猜想定是这草人的威力。
到了清明谷雨的落种季节,下到田里的谷种,田鼠要来吃,麻雀要来啄,渔翁感到无法,突然想到了草人,渔翁把草人搬到育种地。灵得很!草人在田里一站,田鼠不来了,鸟雀飞走了,种苗长得整齐茁壮。
这个消息像春风一样吹遍了农村,农民们都依照在田间扎上草人,后来发展到收获季节,为防鼠防鸟也扎上草人,此办法真有很好的效验,所以流传到如今。
他们制作的稻草人根本没有意思震慑作用,一些麻雀甚至还停在那“稻草人”肩上东张西望,搞得那些人灰头灰脸,尴尬不已。
楚家强看不过去,他自己动手做一个。这玩意农民经常制作,很简单,对楚家强来说简直就是手到擒来。
首先,楚家强用两根木棍钉成一个十字架。这是稻草人的骨架,也是基础。接下来,就是在骨架上面用稻草捆绑,将大致的形状弄出来。最后就是搞一件破衣服过来,给稻草人穿衣带帽。很快,一个惟妙惟肖的稻草人出现,让不少人敬佩不已。
“老村,你这稻草人看起来怎么好像断臂一样,有作用吗?”一个游客疑问道。他看见稻草人的“手臂”太短,穿上衣服后,衣袖有一部分下垂,随风飘荡,还真像断了手臂一样。
“呵呵!这是故意要做成这样的。衣袖随风飘动,才能给破坏庄稼的鸟类震慑作用。不然,稻草人一动不动,很快就会被小鸟识破。”楚家强笑道。
“好像是这个道理。”其他人点头道。
“为了对鸟类更加震慑,有人还在稻草人身上挂着小铃铛,风一吹,铃铛就会响。”有个游客跟大家解释道。
(未完待续)
第二百六十九章灭鼠记(1)
楚家强正要回去,却看到不少人扛着农具在野田间走动,其中还有村里面的村民。
“他们在干什么?”一个游客不解地问道。
楚家强也是疑惑,还没开口,旁边一个游人就说道:“听说,他们灭老鼠,我表哥就在里面。昨天一个村民说现在老鼠纵横,他家里有一片农田被老鼠直接吃了四分之一那么多。我表哥他们一听,立即蛊惑村民来一个灭鼠行动。”
楚家强等人才恍然大悟,如今,楚家寨都将这些游客当成金主,很多事情只要游客提出来,他们都会尽量满足。而灭鼠本来他们就有这个意思,经游客一说,他们顺势就决定了。
“走,我们也去看看。”这些人兴趣马上又来了。他们最喜欢就是这些活动了,大家一起行动,那才有意思。
带队的是楚胜伟,这人是楚家强的堂叔,不算很亲,但关系还行,当初楚家强上学,他就支持了不少。
“胜伟叔,这么大阵仗呀!”楚家强开玩笑道。
楚胜伟苦笑道:“我有什么办法?现在老鼠也挺厉害。我们村里的猫太少了,要是以前,那容得老鼠猖狂?”
前些年,村里面养猫的还很多,当时老鼠只能偷偷摸摸地出现。但有一年,有人放老鼠药,虽然死了一些老鼠,但大家养的猫也死了不少,才会导致今天的局面。要是有猫在,老鼠绝对闻风而逃。它们天生就怕猫,就算猫不捉它们,只要现身一下,或者喊几声,足以将老鼠吓得不敢露面。
“这里有个一个洞,大家快看看是不是老鼠洞?”一个游客大声喊道,放佛自己发现了一个宝藏一个兴奋。
楚家强等人有些无语,看见一个疑似老鼠洞的土洞就高兴成这样?不至于吧?要知道,这样的洞,在野田里面多不胜数。
一个农民走过去,扫了一眼,点点头说道:“不错,是老鼠洞。不过,这洞没有老鼠。”
“你怎么知道是老鼠洞,还断定里面没有老鼠?”一个青年人惊讶地问道。
那农村微微一笑,指着洞口说道:“你们看,洞口那些就是老鼠屎,所以这就是老鼠洞。另外,再仔细一看,这老鼠屎已经发毛了,说明已经有一段时间。还有,洞口居然长了青苔,那更加说明,这老鼠洞很久没有老鼠居住了。”
这条理清晰的分析,让那些城市人纷纷点头,暗道生活果然处处都有学问。这些农民虽然所受的教育不多,但这段时间的接触,发现他们懂得生活道理还真不少,最重要是他们的心态比起城里人更好。古人云:知足常乐!他们总算体会到了。这村子里面,村民很容易知足,处处都洋溢着快乐的气氛,让他们大受感染。
而这时,追着过来的土狗却狂吠起来。大家朝声音望去,就发现一条黄狗正对着一个洞口狂吠,还时不时伸出爪子去挖。其他的土狗也都吠叫起来,看样子,那个洞里面肯定有动静。
“肯定是老鼠,我们挖!”一个游客扛着一个锄头,搓着手兴奋地说道。这家伙可能是第一次参与灭鼠行动,因此才会表情得那么振奋。
“不用挖,用烟薰它们出来就行了。”一个小孩子抱着一捆禾杆过来。别看这小家伙年纪轻轻,掏鸟摸鱼这些事情干得不少,早就是老油条了。灭老鼠也是年年参与,该怎么做,他们也是驾轻就熟。
有些人看到那些狗还在不断地吠叫,不由轻笑起来。旁边的人奇怪,问其笑什么。那人笑道:“没,突然想起一个词语。”
“什么词语?很好笑吗?”
那人指着那些土狗说道:“这不是多管闲事吗?”
有些人还没反应过来,暗道这没什么好笑呀?而有些人却想起一个俗语“狗咬耗子,多管闲事!”,也都轻笑起来。
有些游客也提出自己的看法,建议用水灌之类。不过,还是用烟比较好。老鼠也怕水,真被水淹,肯定也会逃出来。不过,有些老鼠洞也是联通的,洞口可不止一个。别以为只有兔子才会狡兔三窟,有些老鼠也不例外。这种情况用水就不行了,水会从其他洞口流出去,作用不大。
“大家留意一下,一会那个地方出烟,说明洞口是联通的,老鼠很可能会从其他洞口逃出去。”楚家强提醒道。
那孩子点着火,然后在上面盖多一些禾杆,还特意压一压,不然火烧得太大。他们现在要的是烟,而不是火。随后,又拿来一把葵扇,将烟扇进土洞里面。
其他人帮忙查看周围,看有没有冒烟的地方。
楚家强却突然将洞口的那孩子拉开,其他人刚要说话,一条蛇飞射而出。那些狗追着过去,将那条蛇团团围住。
不少人吓出一身冷汗,心里早就认定是一个老鼠,谁知道逃出来一条蛇,真是意外。而当事人,也就是那小孩却没有半点害怕,直接跳起来,大叫起来:“哈哈!是乌肉蛇。”那兴奋劲好像捡到了一锭金元宝,让楚家强等人十分无语。
“滑鼠蛇?不错,不错!这条够两个人吃上一顿了。”有游客说道。
这季节看到滑鼠蛇也不奇怪,老鼠多了,这些喜欢吃老鼠的蛇也就行动起来。楚家强扬了扬手,让那些狗放行。然后才对这些人说道:“这滑鼠蛇也是保护动物,你们要是不怕被研究院那些科学家喊过去上教育课,你们就捉回去吃了吧!”
要是没有那些动物学家在,这条蛇肯定是要下锅的。在农村,就是珍惜如穿山甲那样的保护动物也有可能下锅,别说一条蛇。只是楚家寨的情况有些特殊,不但是自然保护区,还有研究院的人盯着,谁敢乱来?
听楚家强这样一说,不少人遗憾一声,但也没有说什么。
那些狗刚不解地让开一条路,滑鼠蛇以为终于捡了一条命,却不知空中一个黑影扑下来,瞬间要了它的命。
(未完待续)
第二百七十章灭鼠记(2)
不错,那就是李泉的苍鹰。这家伙本来是在空中巡逻的,看见楚家强他们聚在一起,还有一条蛇要逃跑。因此,它错理解为楚家强等人要捉住那条蛇,这家伙马上奋自告勇,立马将想要逃跑的滑鼠蛇一招毙命。
见苍鹰还一副邀功的摸样,楚家强嘴角抽了抽,转过头来跟李泉说道:“这事情还是你搞定吧!”
李泉耸了耸肩膀,反正那条蛇不是他杀的,所以轻松地说道:“关我屁事!反正都死了,浪费就不好啦!我们捡回去吃一顿吧!”
滑鼠蛇虽然也是保护动物,但仅仅是比野猪珍贵那么一点点而已,吃一条死蛇总不会犯罪吧?至于苍鹰,李泉拍了拍苍鹰,以资鼓励。当初楚家强的雪雕捉回来一条大蟒蛇都没问题,那些执法人员,或者研究院的那些人总不会捉自己的苍鹰过去问罪吧?
不得不说,这条蛇死得有点冤,压根没人替它打官司。而楚家强本来就不喜欢蛇类,才懒得出头,刚才能开口阻止,已经是仁至义尽了。
“将你这苍鹰赶走吧!不然,人家老母鸡不得安心。”楚家强扫了一眼远处的一个带着一群小鸡的母鸡,正警惕地盯着苍鹰,而那些小鸡则是被护在身后。有几个小鸡是初生小鸡不怕鹰,好奇地伸出一个小头,望着苍鹰。
其他人一看那窝小鸡的摸样,顿时都笑起来。李泉翻了翻白眼,扬手将苍鹰送上天空。
农民一般这时候会将家鸡赶到稻田来,尽管这里的稻谷已经收割了,但还是遗留不少稻谷,家禽不赖找吃,那些小鸟也会将这些谷子叼回去过冬。
灭鼠还在进行中,大家很快再次找到目标。为了提高效率,楚家强建议大家分为几个小组。而且为了激发的斗志,还提出了一个灭鼠比赛,时间就天黑之前,最后哪个小组灭的最多,那么那个小组成员今晚的晚饭村子管了。
楚家强这提议马上得到大家的附和,其实他们不在乎那一顿饭,就是要争个名誉而已。每个小组都有游客跟村民,这样才能公平。
楚家强领着自己那队人马朝其他地方走去,专挑发鼠灾的农田。其他小组的人也不笨,有些甚至带着猫狗,试图通过猫狗帮忙。
“这片农田挺好,我们就在这吧!”楚家强观察了一下,然后说道。见大家疑惑地望着他,他接着解释道:“你们看这稻田,上面遗留很多这些稻谷的壳,边上那些老鼠洞都是新的,这说明这里老鼠多,而且还在。”
一个游客拿着一个网兜过来,这网兜是在村里的小卖部购买的也不贵。如今,村里面的小卖部已经增加到四个,但还是不能满足游客的需要。在这,不得不说孔繁森会做生意,只要有商机,那家伙就不会放过。他看见不少游客喜欢到河里捉鱼,所以特意进了不少这些网兜。
“等一会,我将网兜放在洞口,让老鼠自己钻进去。”那游客头脑挺灵活。这样,就不怕老鼠跑出来捉不住。
楚家强让人在一个洞口边上起了一堆火,然后往里面灌烟。很快,土洞里面冒冒失失逃出来两个老鼠,一头撞进那网兜里面。
那游客得意大笑起来,只是乐极生悲甜中生苦。那两个老鼠反应过来,立即将网咬破,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逃离现场。这些老鼠连坚硬的木头都能咬得粉碎,一个网兜真是小意思啦!
“不会吧!这样都行?”那游客看着逃之夭夭的老鼠,又看了看那被咬破一个大洞的网兜,有些欲哭无泪了。
“我回去拿铁笼来,它们肯定逃不了。”一个小孩急匆匆跑回家。周福荣也建议道:“老幺,回去将你家大黑、雪雕它们带过来,这老鼠肯定逃不了。”
楚家强恶汗一下,大黑还好说,让雪雕飞来捉老鼠,会不会小题大做了?总感觉有些杀鸡动牛刀的味道。不过,他却想到河边的那窝渔猫,不知道它们捉老鼠善不善长。说起来也有好一段时间没有去看它们,也不知道走了没有。
“捉老鼠!捉老鼠!”不用看,听这声音就知道是那个烦人的鹩哥。
鹩哥不知什么时候还真带着大黑过来了。楚家强家里那么多动物,唯一跟鹩哥比较投缘的就是大黑了。
“哈哈!说大黑,大黑就到。”周福荣歼笑道。
大黑跑过来,用一个大黑头蹭了蹭楚家强的脚。楚家强拍了拍那大狗头说道:“你先留下来吧!一会帮忙捉老鼠。”
没多久,那孩子将家里的两个铁笼都领了过来。大家先帮忙将铁笼安置在洞口,让老鼠自投罗网。然后还是老方式,用烟薰。
“这次它们还不死定?”李泉笑道。
“那可不一定,我们还不确定它们会从那个洞口出来。有时候,我们在这片田灌烟,人家可能就从其他稻田逃跑了。”楚家强说道。不过这是极少数情况,很少老鼠会将老鼠洞挖那么长,那么深。
一般来说,老鼠洞深处就是一个储藏室,里面肯定储藏着很多它们偷回去的粮食。这些粮食数量有时候可能非常恐怖,一个老鼠储藏十多二十斤的稻谷完全没有问题。因此,老鼠多的时候,农民就愁白头,天天跟老鼠打地道战都可以了。
这次准备比较充分,除了有铁笼,还有大黑帮忙,一个大老鼠直接从灌烟口跑出来,一头撞进那堆火里面,顿时就悲剧了。一个着了火的老鼠尖声嘶叫着,犹如一个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撞,似乎在找水。
“哈哈!这老鼠太笨了。”大伙立即大笑道。
楚家强却知道,这个老鼠可不是笨,而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以为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所以直接从灌烟口逃出来,只是被烟遮了视线,撞进火堆,是悲剧了点。
那着火的老鼠连大黑也不敢去捉,那家伙跑到哪里,大家就闪开来,以免殃及池鱼。楚家强看那老鼠实在惨了点,追上去一脚将老鼠踩死。
(未完待续)
第二百七十一章灭鼠记(3)
楚家强刚踩死那个老鼠,只见这稻田所有的老鼠洞都开始冒烟出来,老鼠的唧唧声不绝于耳。楚家强等人脸色一变,那几个孩子大叫:“好多老鼠,好多老鼠!”
“快!大家准备灭鼠。”楚家强大喊。随即,他将身边不远的几个洞口用泥封住,以免洞口太多,老鼠乱跑,大家应付不来。
他心里十分震惊,这窝老鼠委实太大了。任谁都不曾想到,这是多个老鼠洞,居然连通在一起,准确来说,这是同一个老鼠窝。
楚家强正要再封住一个洞口,一个老鼠就从里面冲出来。好在他手脚灵敏,那老鼠还在晕头转向,刚出洞口,还不知道往哪个方向逃跑之时,就被楚家强一脚踩住老鼠的头部。
一时间,整片稻田老鼠乱跑。大黑东跑西跑,虽然动作极快,咬死了好几个,但也是望鼠兴叹,根本来不及将所有老鼠灭杀。而其他人除了楚家强和那些村里的小孩,以及一两个比较大胆的人能追着老鼠打之外,其他人不是追杀老鼠,而是被老鼠追杀一样。
“奶奶的,这老鼠猖狂到这程度。”李泉目瞪口呆,难以置信地看着这人鼠大战的场面。他连忙将自己的苍鹰招呼下来,一起帮忙灭老鼠。
这么大的动静,自然引起其他小组的注意了。他们派了几个“尖细”前来打探情况,一看到这情形,都是不可思议的表情。
老鼠虽多,但真正灭掉的还不到三分之一,其他的都给跑了。战后,大家收拾战场,清理了一下,才发现居然灭掉了二十多个。这是同一窝老鼠,而且还跑了不少,真是让人难以置信。别说那些城市人,就是楚家强这些农村人也是极少见这么壮观的老鼠。
“哈哈!收获不小,这次我们肯定赢定啦!走,我们再到其他地方看看。”一个游客异常高兴地说道。
“不忙,我们挖一挖。”楚家强开口道。
很多人不解,心想这里面难道还会有老鼠藏在里面?一个孩子顺着说道:“这么大的一窝老鼠,里面肯定藏有很多粮食。而且,里面肯定还会有一些不会走路的小老鼠。”
楚家强点点头,他正是此意。其他人一听,再次兴奋起来,扛起锄头就开挖,大有不挖出粮食、老鼠,誓不罢休的架势。
这老鼠洞比较深,也难怪,这么大的一窝老鼠,不深才怪。大家往里面都挖了两米多,居然还不到底。一直挖到四米多,大家才开始看到一些干燥的枯草。这些枯草都是老鼠搬到洞里面,准备寒冬御寒用的。
很快,大家开始挖出来粮食。这些粮食不仅数量丰富,种类也齐全。粗一看,最多的就是稻穗,然后就是玉米、番薯、木薯等等,让人吃惊。
“他妈的!这些老鼠到底偷了多少粮食?”周福荣看都装了满满一蛇皮袋的食物,里面居然还不断刨出稻穗等等。
“肯定不下百斤就是了。”楚家强保守估计,那一袋粮食就不下百斤了。可见,老鼠对农业的危害有多大。俗语说:老鼠过街,人人喊打!这不是没有道理的。
最后,大伙加把劲才将粮食全部挖出来,一共三袋,应该有四百斤的样子。而且,还捕捉了十多个小老鼠。大家并没有因为它们是小老鼠而放它们一马,要知道养鼠为患。这事情直接惊动老村长他们,其他小组的人也纷纷跑过来看热闹。
“咳咳!这些小老鼠也算在内?还有这个,都被烧得血肉模糊了。”其他小组的人十分郁闷。
“喂!喂!怎么不算了?难道它们不是老鼠?”楚家强这组的组员立即就不干了。
老村长看着这一大堆的粮食,皱着眉说道:“这些粮家强你就跟你组员中的村民分了吧!拿回去喂鸡也好,喂猪也好。”
农民是最珍惜粮食的一群人,他们知道粮食来之不易,十分艰辛。眼前这些粮食虽然被老鼠糟蹋过,但还是不能浪费。
“唉!这还怎么比呀!”有一组看到楚家强这组已经有三四十个老鼠了,他们只有那个寥寥四五个,这差距远了点。不过,这次他们也学精了,没有见老鼠洞就立即动手,而是找一个比较大老鼠窝,也学楚家强他们抄家。
这灭鼠活动逐渐吸引更多的人,每个小组的队伍都逐渐增大,老鼠这次就遭殃了,至少附近稻田的老鼠被灭的干干净净。除了老鼠,还有一些蛇,只要是普通的蛇,而且有一定“身材”的,均被那些喜欢吃蛇的人给端了。
“兔子,野兔!快,别让它跑了。”一个游客大喊大叫。
大家望过去,就看到两个灰色的兔子飞快地朝远处逃跑。兔子可是逃跑的祖宗,一般人是追不上的,就是那些土狗也因为距离太远而眼睁睁看着兔子逃离。
这时,天上的苍鹰再次飞下来,先弄死一个,然后追杀另一个,最后叼回楚家强的阵营。
那个首先发现野兔的小组成员马上跑过来交涉,要求楚家强他们给出一个。李泉还不大愿意,这毕竟是自己苍鹰的功劳,不过人家也有理,而且没有要求全部拿走。
最后,大家聚在一起统计一下。今天下午的灭鼠行动,一共灭了三百多个。单单是楚家强他们这一组就有一百多,是名副其实的第一了。
此外,还有二十多条蛇,七个野兔。老村长组织一下,准备在沙滩举行一次庆功晚会。
他让人到山口村拉了好几头羊回来,准备给大家烤全羊。山口村现在的养牧业已经有一定规模了,但牛羊供应还是相当不足。目前,他们每天需要供应十头以上的羊。而白马坪上面的更是差点绝种,让他们又喜又忧。
楚家强则是提供鱼等,四个小卖部一起供应啤酒等。今晚,一切花销都不用游客出。羊是村里财政出,楚家强亏点,孔繁森他们也是免费供应,他们这些曰子赚了不少,所以也没有任何怨言。
(未完待续)
第二百七十二章漂流起航
前来楚家寨的游客曰益增加,楚家强等人不得不动员起来,将楚家寨的硬件设施完善。当然,这离不开镇里面,跟市里面的大力支持。也正是这样,游客对楚家寨的好评也节节上升,尤其是对楚家寨还保持着十分原始的乡村风貌表示支持。
这段时间,由楚家寨通向三木庄的道路已经开始动工。动土那天,楚家强等也去瞧了。那些工人几乎都是三木庄的剩余劳动力,从他们的精神面貌来看,这些人积极姓极高。
开始的时候,叶镇长是想让楚家强监工,主要是希望这条路的建设不要太多破坏原地的生态,这也是那些游客的强烈反应。但是,楚家强以自己很忙为由推掉了。这家伙也是出了名的懒,那种吃力不讨好的工作,他才不会粘上去。因此,镇里面只好派林业部门的人下来主持。
前两天,叶继生也领着几个人前来勘测河道,将那段准备用于漂流的河道通理一下,这家伙其实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来这打秋风。前一次,他跟老大李向东等人来这,那段时间可谓是吃得好、睡得香、玩得尽兴,回去后一直念念不忘。
而村里面的矿泉水厂已经投入生产,李东卫那家伙也是生意精,借着楚家寨曰渐鼎盛的名声,将这高级矿泉水一炮打响。
当然,楚家强也不是吃亏的主。他知道这家伙肯定会大量打广告,所以要求他制作广告的时候顺便给楚家寨宣传一下。这种双赢的事情,李东卫自然也没有拒绝。也正是这样,这段时间楚家寨的名气再次攀升。
另外,为了加大对矿泉水的宣传,李东卫还不惜低价给楚家寨批发矿泉水,而且每一个前来游玩的游客,回去的时候还免费赠送一些。楚家强等村民跟游客双方对于李东卫这行为自然也是乐见其成。
曰子一天天过去,由楚家寨通向三木庄的道路已经正式建成通车,这时候,时间也迈进了十一月份。楚家强也开始紧张起来,因为婚期就要到了。尽管他修炼了几个月,但依旧淡定不下来,任谁对这事情都会有种期待而又紧张的心态。
撇开婚事不说,楚家强也是闲不下来,毕竟道路已经开通,那就意味着漂流这个项目正式启动,有关的设备早就准备好。为此,叶继生还专门拜访了好几个老神棍,将黄道吉曰选好。
这天,楚家强等人起得特别早,除了修炼,还得准备准备,因为今天漂流项目正式投入使用,镇里面那些领导基本都会前来,听说市里面也会派领导跟记者下来。
二婶刚煲好黄鳝粥,就有不少人涌向楚家强老屋,少说了也有三四十个。这里面就有上面来的领导,最大的自然就是副市长了,那些记者倒是不认识,还有就是村长等人。
周福荣幸灾乐祸地朝楚家强挤眼睛:“嘿嘿!老幺,这次又有得你忙了。”
楚家强回瞪一眼,然后换上一副令人如沐春风的微笑招待来宾:“大家肯定还没吃早餐,乡下的一些粗粮粥还望诸位不要嫌弃。来,来,大家先坐坐,招呼不到呀!”
好在楚家强早有准备,粥量不少,老村长组织临近的家庭搬来桌凳,往屋里门外一摆,多少人都坐得下,这就是农村的好处。
那副市长也不敢托( 随身山河图 http://www.xlawen.org/kan/15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