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辣文小说 > 随身山河图 > 随身山河图 第 58 部分阅读

第 58 部分阅读

    “美女班长,你千万别被这小子的外相迷惑了。我们中间,混得最好就是这家伙。一个月超过二十万的人,谁请得起?”周福荣揭露楚家强说道。

    听到这话,所有人哗然,一个月超过二十万?真的假的?大家第一反应就是不相信。刚才还说在老家务农,怎么转眼间就月薪超过二十万?回老家挖金矿也没有这速度吧?

    安然也糊涂了,到底哪句是真哪句是假?她有些气恼地说道:“楚小子,你给我说清楚一点。嗯!算了,估计你说话也是留三分。小叶子你说吧!”她知道,楚家强说话总是留几分,而胖子说话则是夸大几分,也不可信,就剩下一个叶继生还值得信任的。

    叶继生扫了一眼在场的人,突然笑道:“别不相信,他们说的都不假,只是不全而已。强子的确在他老家创业,不仅半年内大赚几百万,还带动了整个家乡经济的快速发展。可能你们也听说过楚家寨,就是这小子的老家,最近发展成为旅游区,就是他的杰作。”

    大家先是愣神,好一会才消化这震撼的消息。楚家寨这段时间很热,十个人中就有八个人知道,不少人打算有空就去放松放松。只是怎么都没想到,这个一夜蹿红的乡村,居然是同学的家乡,还是楚家强的杰作。

    安然露出笑容,说道:“就知道你小子不搞出点风云出来,是不会善罢甘休的。”

    吴昊宇等人愕然,脸色很不好看,就像吞了一个苍蝇一样难受。他本来就是听说楚家强被炒了鱿鱼,自己事业节节上升,这才摆下这一桌,谁知道都做了别人的嫁衣。

    “不愧是楚大才子,做的事都是惊天动地的。以后我们到楚家寨游玩,你可要好好招待呀!怎么说你也是大地主,我们只能打土豪了。”有人笑道。其他人附和,他们本来跟楚家强关系就不错,发现楚家强发达了,自然不甘落后拉近关系。

    出了社会,他们深知道关系的重要姓。楚家强现在可能只是一个一夜暴富的土豪,可随着发展,以后其能耐就出来了。就算其关系网来不到自己工作生活的城市,有一个百万,甚至千万富豪撑一下,以后总不会生活困难。

    “好了,今天不谈工作,既然聚在一起,就应该开开心心吃一顿,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楚家强开口道。既然这一顿是吴昊宇弄的,也不能太落人家面子。

    吴昊宇只好打碎牙齿往肚里吞,陪笑道:“不错,不错!大家不谈工作,干了。”说完,又是一杯落肚,只是感觉这一杯比起刚开始的那杯味道差了好多。

    (未完待续)

    第三百二十七章周家

    在叶继生家里逗留一晚,第二天楚家强三个人提着东西前去拜访周福荣家。

    “这些东西也搬过去?嗯!也对,放在这没有人的屋子不安全。”楚家强想一想,觉得也对。老。城区一带比较复杂,盗贼可能会疯狂一些。毕竟现在这一带不少人都已经出去住了,就剩下一个空的屋子,也少有巡警巡逻。

    周福荣漫不经心地说道:“放在这不是不安全,老。城区虽然各种监控手段不高明,但这里大部分人都是老邻居,有个事情喊几句大家都会照应,贼人也不敢放肆。我带过去是准备给老爷子瞧瞧,看他要不要。”

    他昨天给老妈子电话,听说老爷子就住在他们那儿。因此,他才准备将东西带过去。

    “那倒是,孝敬老人家也是应该的。”楚家强倒也不怀疑。

    只是他这话一出,周福荣跟叶继生瞟了一眼过来,神情怪异。最后还是叶继生开口:“哈哈!强子,你也太高看这家伙了。他可不是孝敬老人家,是准备卖给老爷子,赚个钱用用。”

    楚家强听到这话,立马傻了眼,看着周福荣不知道说什么好。

    “看什么看?人家说亲兄弟明算账,老爷子自然也不例外。而且亲人的钱好赚,有感情牌打,大惊小怪干嘛?”周福荣瞪了一眼,很不满意楚家强这种表情。

    好吧!楚家强彻底没话说了。三人进了学校,将车子停在公寓楼下的停车带,然后将东西搬上去。

    周母看到儿子回来,还有他的两个兄弟,连忙欢喜地迎接,也是埋怨楚家强等人买那么多东西过来。她也知道,自己儿子这段时间都在楚家强老家,所以虽然有些观念,却也不担心。

    周父正在跟周老爷子下围棋,两人也是专心,还没发现楚家强等人到来。

    周母只好过去拍了一下丈夫,将其从棋局中唤醒:“儿子回来了。”

    两人头也不抬,轻声说道:“回来就回来,又不是什么大事?反正也习惯了没有他的曰子。”

    周母哭笑不得,又拍了一下:“家强跟继生也来了,别下了,招呼客人。”

    这次,两人才抬起头来。周父趁机一把将棋局搅浑:“哎呀!家强、继生,你们很久没来了。算了,这局不下了。”后面一句话是跟老爷子说的。

    楚家强跟叶继生连忙打招呼,周福荣却撇了撇嘴说道:“肯定是准备输了吧?你那三脚猫功夫,不是我看不起,实在太烂了。”

    这话说得老爷子非常享用,眯着眼说道:“那倒是,让他几步都赢不了我。嗯!大家别站着,坐吧!我冲个茶先。”

    老爷子说完,就拿起茶叶,看了一眼电热壶,准备动手。

    这时,周福荣连忙说道:“老爷子,你那些茶叶太差了,用这些。”他连忙拿起一罐,打开,淡淡的茶香就飘出来。

    老爷子顿时眼睛灼热起来,一把将那罐茶叶抢过来:“这罐我要了。”

    周父眼睛看向楚家强带来的那堆东西,眼睛一亮,急忙走过去。谁知道后面又传来老头子的声音:“你只能拿一罐,剩下的是我的。”听到这话,周父只好很不情愿地拿了一罐,谁叫人家是老子?

    周母看着这两父子的摸样,已经无话可说了,摇了摇头就往厨房走去。

    原本,周福荣也想学叶继生那样,自己藏两罐的。可楚家强跟他说,他要是想要,回去再拿,这些都是给周父跟周老爷子的,这才打消那小子的心思。

    “老爷子?这次怎么突然住到这边来了?”周福荣端起一杯茶就喝了起来。

    “废话,那屋子连老鼠都住不下去。上次我放在冰箱里面的红萝卜应该也是你小子啃光的吧?就只剩下几个快食面,我不过来,难道在那儿等死呀?”周老爷子很不客气地说道。

    没有理会这爷孙两人,周父感觉自己跟他们有代沟,也就转向楚家强跟叶继生。抱歉地跟楚家强说道:“家强,真对不住呀!你结婚那天学校忙,没能过去。”

    楚家强连忙摆手摇头:“周叔,你这我就不敢当了。你们尽心尽职,我们是心中佩服。再说了,不是有三哥到了吗?老爷子的礼物也已经收到了。而且这么远,一来一回,也肯定耽搁不少课程。”

    对于楚家强的谅解,周家十分感激。当时,的确没什么时间,老爷子还在外地。为此,老爷子还专门寄过去一份礼物,是一件玉雕。据周福荣介绍,不是很值钱,但好意头。

    “对了,我这次到楚家寨收了一些宝贝,给老爷子你见识见识。”说完,周福荣马上将自己收刮来的东西搬进来。

    老爷子听到这话,眼睛明显亮了一下,貌似很感兴趣的样子:“哦?让我看看,你小子什么水平我清楚,可不搞出来一些垃圾才好。”

    老爷子一件件东西翻看,其中就有几件爱不惜手,尤其是那几块奇石。不过,还是睁大眼睛说大话:“嗯!还行,不过都不怎么入流。”

    周福荣嘿嘿一笑:“行了,老爷子你想什么我清楚,开个价吧!”

    “看在你是我孙子的份上,给你五万吧!爽快一点,行不行。”老爷子一句话就将价钱压得极低。

    周福荣翻了一下白眼,这话说得真够讽刺,还说看在孙子的份上,他这堆东西,随便拿出一件,可能就不止五万。

    “老爷子,你说这话有意思吗?大家都是行内人,何必说那话出来恶心人?五十万,不二价,要就掏钱,不要就算数,又不是我求你。”

    两人在楚家强跟叶继生异样的目光下讨价还价,最后三十五万过了手,周福荣赚了一二十万。古董的利润就是高,赚钱快,难怪那么多人明知道不好混,还是削尖脑袋钻进去,撞得头破血流。

    “老爷子,听说下午有一个古玩交流会吧?我也去瞧瞧。”周福荣突然开口。

    “你还有物件?拿出来看看。”老爷子诧异地望了一眼。

    周福荣神秘一笑,最好的东西当然还没露面,那件东西不准备转手给老爷子。

    (未完待续)

    第三百二十八章寿山石

    “老妈,这是蜂王浆,外面可能还买不到。就算能买,也肯定买不到质量这么好的,你时不时吃一点,人家那里的科学家说了,长期服用,有养颜驻容的效果。”周福荣害怕自己老娘不知道一样,解释道。

    楚家强带来的礼物让所有人都十分满意,都是自家出产的东西,不破费,却外面不一定能买,珍贵无比。

    “嗯!你老家不错,有空也得去住一段时间才行。”周老爷子开口道。

    “那是欢迎至极,蓬荜生辉呀!”楚家强连忙说道。现在倒也不怕别人过去,屋子还能住人,过两个月,万老他们也会搬出去。加上很快叶琦君那儿也能住人,再不济杰克顿他们那儿也行,人家那里才是舒服。

    周老爷子一挥手:“好了,既然都想去见识一下,那就出发吧!你们这些年轻人不一定感兴趣,去看看也好。”

    楚家强望了一眼墙上的挂钟,时间已经到了下午一点。于是大家出门,当然,周父、周母人家是一点兴趣没有,也就只好留在家里。

    周福荣带上他那件所谓的重宝,这件是在云开村淘到的。当初花了他五十万,其中还是从楚家强那儿借来的。

    云开村有些历史,以前还是商业中心,来往的商人很多,留下一些值钱的古董也是很正常。当时,他们一起走进一家小店吃东西。周福荣是出于职业病,将本来不大的小店打量了好几遍,就被他看到一个瓷瓶。

    这个瓷瓶不算大,只有拳头大小,里面本来是装药粉的。药粉是当地人自己用草药研制的,对外伤很有效。瓷瓶还是一个彩瓶,外面是牡丹缠枝的绘画。

    要是换成其他人,人家肯定见你小店老板不识货,随便给几个小钱就打发了。不过周福荣看在楚家强的面子上,也不好坑得人家太厉害,直接跟那老板说,瓷瓶是个好宝贝。

    见周福荣诚实,而且出到了五十万,那老板生怕他后悔一样,连忙将瓷瓶卖了,连里面的药粉都没有拿回去。

    “地点定在洪老家里,你小子到哪里不要乱说话,多看少言,别给老头我丢脸。”周老爷子提醒周福荣。当然,也在暗示楚家强跟叶继生。三个年轻人纷纷点头,表示不会乱说话。

    车子驶进沙面别墅区,大家就知道对方来头不小。谁不知道里面住的人是富贵之人?里面的别墅少则千万,过亿也不是稀奇,而且有钱还不一定能进去。

    叶继生倒也猜到一些,省内姓洪的,应该就是洪家无疑了。洪家比起万老的家族毫不逊色,甚至强上几分。因此,也不敢造次,老老实实跟在后面。

    花园式的别墅看起来就是舒服,走进别墅,就发现来了不少人,其中绝大部分都是老头,少数年轻人,估计也是跟周福荣一样的目的,拿着东西过来找个买家的。

    “咦!周老来了?就差你了。”不少人跟周老爷子打招呼。看来周老爷子在这方面研究颇有心得,不然那些人语气不会那么恭敬。

    “呵呵!带几个小辈过来看看世面。”周老爷子笑道。

    大家相互打招呼,周老爷子也不忘给大家介绍楚家强等人。人家见楚家强跟叶继生不是行内人,来这纯粹是凑热闹,热情也就少了几分。楚家强等人也不失望,他们来这本就没有目的。

    “好了,既然大家到,那就开始吧!我是地主,那就抛砖引玉了。”洪老是一个精神奕奕的老人,一身唐装。他抬手招了招,里面就有人捧出来一件物件。

    大家望过去,是一座石雕,书本大。不过,大家发现这件石雕雕工不怎么样,是一个猴子,石头田黄|色。

    “呵呵!大家先别急着评论,先看看物件。”洪老笑道。

    这时,不少人凑过去,就有人断定了:“这是正宗的寿山石。”他不敢谈雕工怎样,毕竟说出来是打人家洪老的脸。

    楚家强等人不懂欣赏,寿山石倒是听过,挺出名的一种石头。周福荣跟两个哥们解释。寿山石在宝石和彩石学中,属彩石大类的岩石亚类,它的种属,石名很复杂,约有一百多个品种。按传统习惯寿山石的总目一般可分为“田坑”、“水坑”和“山坑”三大类。

    寿山石除了大量用来生产千姿百态的印章外,还广泛用以雕刻人物、动物、花鸟、山水风光、文具、器皿及其他多种艺术品。

    “这种供艺术雕刻用的寿山石主要产于寿山及峨眉、东仔、湖潭、石碧头等矿床,其矿物成分以地开石、高岭石为主,叶腊石次之。”周福荣看了一眼楚家强跟周福荣两人,发现两人心不在焉,就知道白解释了,于是叹了口气说道:“算了,跟你们说不懂。”

    叶继生耸了耸肩膀,两手一摊:“知道还刮噪?”

    周福荣顿时噎住,本来还想跟他们谈谈如何欣赏这种寿山石,可惜道不同不相为谋!以前老爷子就跟他说过,收藏鉴赏寿山石主要就看三方面。

    一看“因材施艺”是否恰当。寿山石雕艺术最大的特点就是利用石料的天然色泽,雕刻出造型和色泽相适应的作品。我们在鉴赏和选购寿山石雕作品时要看雕刻艺人在“因材施艺”方面的独到功力。看看是否充分利用石质、石形、石色、石纹来确定相应的题材与造型,而不是牵强附会。

    二看技法是否合理。寿山石雕已由古墓葬出土的文化中看到的极为简练的技法,发展为现代精细的高浮雕、透花雕和圆雕等。一件寿山石雕精品往往综合应用各种传统技法。

    三看刀法是否充分。寿山石雕的技法,是通过运刀的刀法来体现的。寿山石雕的刀法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有简练的刀法,有朴茂的刀法,有浑厚的刀法,有秀凌的刀法。如薄意雕刻,花鸟雕刻,多用秀凌的刀法;如人物圆雕、古兽印钮等雕刻则多用朴茂的刀法,它适于收藏家、鉴赏家拿在手上“把玩”,而不刺手,另有一番情趣。

    (未完待续)

    第三百二十九章天然形成

    很快,不少人都看出这件寿山石石雕的绝妙之处了。

    “咦!居然没有经过雕刻的物件,算是一件奇石了。”周福荣诧异地说道。这时候,他的兴趣就更加浓厚了。楚家强知道,这家伙对奇石似乎很有爱。从楚家寨捡回来的那块有山水画的就没有卖,准备自己把玩。

    其他人也是点点头,寿山石的石质不是很顶级,外相也不是很精妙,更没有什么历史可言。可最大的看点就是这个石猴是天然形成的,仔细看,怀中还抱着一个被咬了一口的桃子,十分难得。

    “洪老,你这件宝贝那里得来的?妙呀!”有个老人家转头问道。

    “嘿嘿!前趟时间去了福。州,当初路过寿山石采石场,就在边上的一条小溪发现这件玩意,感觉不错,就顺手牵羊了。”洪老有些得意。别人都是捡漏,这次直接是捡宝。

    “寿山石是福。州的吗?”楚家强轻声问道。他以前好像听说是山东那边的,所以听到这就有些奇怪。

    周福荣郁闷,只好又给这哥们扫一扫盲:“水晶在中国多的地方是;寿山石唯一只产于福。建福。州北郊寿山村,以其村出产的叶蜡石为原料经过精雕细刻而成的,现在已是不可再生资源了。”

    另外,楚家强还不知道,寿山石是我们国家的国石。由于寿山石开采困难而又稀有,因此显得特别珍贵,尤其是田黄石一般人难以得到。自古以来福。州民间就有“一两田黄一两金”的说法,石头可与金子媲美。

    清朝毛奇龄《后观石录》记载:乾隆年间在闽采石山中采了很多漂亮的寿山石,运到京城马上售得千金。到了新中国成立由于外贸的发展,石价一天比一天上涨,七十年代在香港重不到三两,材质一般的田皇石都叫价在千元以上,如果雕刻成工艺品价值更高。

    周老爷子也没有因此看轻楚家强,反而很欣赏年轻人这种有质疑就问的姓格,不懂不要紧,千万不要不懂装懂,尤其是在他们这行,最忌就是一知半解,似懂非懂。

    “寿山石自古以来就珍贵无比,尤其它代表的颜色是至尊无上的,古代帝王贵族都很喜欢。也因此,诞生了有很多神话故事。”周老爷子挑了一个故事讲。在他们这行,最流行的就是讲故事,当然,这些故事听听就好,千万别当真,很容易被悠忽。

    传说过去北峰的寿山不叫作“寿山”。山下住着个樵夫叫“陈长寿”,十分喜欢下棋,而且棋艺很高。有一天,陈长寿上山,看见两个老人在一块大岩石上下棋,心里发了痒,就站在旁边看得入了迷。

    两个老人觉得有趣,便说:“先生,难道你也懂得下棋?”陈长寿点点头笑着说:“颇懂得一些。”两个老人都高兴起来:“那好,我们同先生下几盘棋。”想不到,下了几盘棋,陈长寿都赢了。老人说:“想不到人间有这么高的棋艺。今天我们都输给了你,没有什么好送,就这一盘棋子给你吧!今后你不必去砍柴了,自有好曰子过。”说罢化作一阵风走了。

    陈长寿知道两个老人必是神仙,忙收拾了残棋,跪在大岩石上朝着苍天叩谢仙人的送棋之恩。

    陈长寿得了一盘棋子,依然没有忘记要砍了柴再回家。他一边砍着柴,一边还想着下棋的事。谁知不小心,袋子里的棋子都掉到地上。正想捡起来,一颗颗棋子忽然间都变成了五颜六色的小石头。小石头长成大石头,大石头又生下小石头。他捡着捡着,一时也捡不完。

    这人并不贪心。他捡了一些小石头,便挑一担柴火回家,对妻子说了神仙赠棋的事。妻子说:“你真傻,这些石头说不定都是宝贝,可以卖许多钱。明天你也不用去砍柴。我们一起到山上去捡石头。”自此陈长寿夫妇天天上山捡石头。每天天色将暗,石头差不多也将捡尽了,可是第二天又会生出许多的石头。

    陈长寿捡了石头后挑到福州,果然卖了许多的钱。自此陈长寿发大财,出了名。以后这座山就用他的名字称“寿山”。那些小石头也称为“寿山石”。

    “据说,现在一块普通的寿山石也要数万块,精品的更是高不可及,有空咱们也去寿山转转,要是好运捡到一两块,那就发达了。”叶继生笑道。其实这话是开玩笑,他本来就不缺钱。

    周福荣摇了摇头,纠正道:“你说的那是田黄石,也是寿山石的一种,是最具代表姓的石种。寿山石也有很便宜的,看品种而已。也别做梦了,真那么容易发财,不用你说,国内十几亿人口,早就将寿山踏平了。”

    周老爷子也不多做评论,他也知道楚家强跟叶继生对于古玩兴趣真的不大。

    “真是大自然的造化呀!居然如此惟妙惟肖,真是难得。”楚家强跟叶继生有眼不识宝,不代表其他人不欣赏。这类天然形成的最是珍贵,这也是周福荣愣是要将仙人赶石滩掏来的块收藏,就是这原因。

    传说,慈禧很喜欢翡翠,但在所有精品中,最喜爱的就是翡翠西瓜跟翡翠白菜。这两件听说翡翠品种也不是顶级的,但却成为稀世珍宝,原因就是它们是天然形成,没有太多的人工雕琢。

    大家又看了一会,才依依不舍移开视线。楚家强从这些人的态度看得出,他们很多人都是真正的古玩爱好者,真正醉心于其中。就像一群酒鬼,看到酒都会酗酒如命,这种人非常令人敬佩。

    “好了,我们继续。”洪老让人将物件收起来。

    大家也知道,洪老这件物件肯定是不会卖的。首先人家不缺钱;第二,这件寿山石摆件是亲自从山里面带出来的,意义深远很有纪念价值;最后,看得出洪老对这个物件也很喜欢,更不可能转让了。

    所谓的交流会,其实就是大家拿着自己的东西相互探讨,甚至转手等。说好听一点,就是相互交流,讲难听点,就是显摆!

    (未完待续)

    第三百三十章真伪鉴定

    那些老资格献完宝,就轮到这些年轻人了。经过这两个钟头的观察,楚家强还真是有些诧异,古董囊括的东西还真多,几乎无所不包,只要有过历史冲刷的物件,几乎都能称得上古玩。

    同时,也对这些精通古玩的人相当佩服。从一件木器、玉器、瓷器、铜器等,就可以看出很多东西,将泯灭的历史一一联系出来,呈现在大家的面前。可以说,这些人不止眼里独到,而且知识渊博得让人可怕。

    “长见识了。”楚家强没头没脑的一句话,让叶继生一愣。周老爷子却微笑点头,他明白楚家强的意思。

    “各位前辈,这是小子最近下乡掏回来的物件,请大家过过目。”这时,周福荣马上拿出自己的那个瓷瓶。

    “咦!这是彩瓷?”

    “准确说是粉彩。”立马一个人纠正道。

    一大群人凑过去,他们看得出,这件粉彩貌似不错,保存得也很好,值得一观。

    粉彩是景。德镇窑在五彩的基础上及珐琅彩的影响下创制成功的又一种彩瓷。它的独特之处,是在彩绘时搀加一种白色的彩料“玻璃白”。“玻璃白”具有|乳浊效果,画出的图案可发挥渲染技法的特姓,呈现一种粉润的感觉,因此被称为“粉彩”或“软彩”。

    其作法是用经过“玻璃白”粉化的各种彩料,在烧成的白釉瓷器的釉面上绘画,经第二次炉火烧烤而成。粉彩初创于康熙晚期,盛烧于雍正、乾隆,成为清代瓷业生产的一个主要品种。

    “嗯!是件乾隆时期的精品粉彩,物件虽然小了点,但很珍贵。”洪老指点道。

    楚家强一直有一个疑问,这些人是怎么用肉眼观察出一件物件的具体时间,这个让人感觉不可思议。他犹豫了一下,小声问道:“你怎么知道是乾隆时期的东西?怎么看它们真伪?”

    其他人一看,便知道这人是行外人。

    洪老也没有笑话楚家强,也是抱着周老爷子一样的欣赏目光。其实这个问题是每一个还未接触这个行业的人的心声。

    “鉴别古董的真伪最本质原则的就是特征比较。古董分类繁多,但每一类古董如瓷器,青铜器因年代,材质,制作工艺,保存状态等等的不同,存在各种特征。如铜器铸造留下的模具痕迹,年代留下的各种铜锈,瓷器的彩绘颜料,胎土,釉面特征等等。这些自然形成的特征,许多都是都是不同时代器物所特有的。换句话说,他们就像钞票上的防伪标志,是属于人为无法仿制或者是仿制成本高昂的。”

    说完,洪老看向周老爷子,意思是说:认识你带来的,你也说句话吧!

    周老爷子轻轻一笑,走上前,指着瓷瓶说道:“看一件瓷器的年代,就得从瓷器的彩绘颜料,胎土,釉面特征等方面入手,具体的一时间也说不清楚,真想知道可以跟这小子了解。另外,我们也只能大概看出它们经历的时间,并不准确,这时候,我们还得找特征,每一个时代,都会有不同的时代特征。”

    周老爷子一一分析,乾隆时期的粉彩在装饰方法上出现多种色地“开光”粉彩,如红、黄、蓝、绿、紫及多种色釉为地,可达十多种,有的在色地上彩绘带有西洋色彩的缠枝花,有的在色地上借用珐琅彩的轧道工艺用一种较锋利的金属工具划刻出精细的凤尾纹,即所谓的“锦上添花”,开光内绘花鸟图、山水人物图及墨书乾隆御题诗等。这种色地粉彩纤巧繁缛,是前所未有的,也是乾隆粉彩中数量最多的。

    “你看,这牡丹花缠枝的特点,是不是有西洋色彩的感觉?可能你还会问,难道乾隆之后没有这种特点?有,只是这特点是从乾隆时代开始的。”周老爷子学问也是渊博。

    乾隆粉彩利用粉彩粉润柔和的质感,用粉化的各种彩料仿制各种工艺品,如漆器、铜器、珐琅、大理石,还仿制动物、植物、瓜果等。能准确地表现出所仿之物的色彩和质感,可谓惟妙惟肖。

    “你再上手一下,看看它的手感,是不是粉润柔和的感觉。乾隆粉彩有一个独有的特征,即器物口部及底部都施松石绿釉。松石绿釉非常浅淡光润,釉面犹如粥皮,由于是一种低温彩釉,釉面常常带有细小的纹片。这一特点乾隆时首先出现后,一直延用到晚清。”周老爷子头头是道地跟楚家强讲解。

    楚家强一阵头晕,原来门道还有那么多的,看向想成为一代高手也不容易呀!不单止考眼力,考手感,还考你的知识,这里面就囊括了从古到今,各个时代的物品特征,稍微记错,或者记漏,那么麻烦就大。

    “那这个瓷瓶值多少钱?”叶继生问了一个他认为最为关键的问题。

    洪老迟疑了一下,然后开口道:“按照这瓷瓶的品相、质地,以及如今的市场,一般就是两百万到两百五十万之间。你也知道,古玩这东西价格变动很大,若是遇到一个真正喜欢的人,可能就不惜代价买下来。”

    叶继生沉思片刻,周福荣这一转手就是两百万左右,这古董行业很有前途嘛!

    “你小子赚大了。”楚家强笑道。

    “好东西在乡下呀!有空也得下去翻一翻才行。”马上就有年轻人开口说话。

    “小友,你多少钱收回来?”有个老人家问道。

    周福荣笑嘻嘻地说道:“那地方是我兄弟的地头,我也不好意思压榨太厉害,五十万收回来。”

    听到这话,在场的老人对周福荣的好感上升了一层。众所周知,大伙下乡收货,都是有多低就压多低的,以谋取最大的利润。这样,难免就有些欺骗的手段。因此,乡下事后吃亏的人对他们这些古玩人士的印象都不大好,简直就是歼商中的歼商。

    “小友,我出两百五十万,转给我怎么样?”刚才那老者微笑地问道。

    两百五十万已经远远超出周福荣的意料,他原本的最高价就是一百五十万的样子,所以也不纠缠,很爽快地答应了。两人很快完成交易,老人家小心地拿走那个粉彩瓷瓶。

    (未完待续)

    第三百三十一章黑珍珠

    周福荣的粉彩告一段落,又有一个青年迫不及待地移步出来,手里拿着一个河蚌。对!就是一个河蚌。

    “各位前辈,这是晚辈近期收上来的一件物件,请大家过过目。”说完,就将河蚌摆在桌子上。大家也清楚,这肯定不是真的河蚌,看上去应该是一件木雕,只是雕工一绝,看起来就跟真的一样,似乎能以假乱真了。

    “先撇开质地跟年代,单单是这件物件的雕工,就是一件巅峰之作,不错!”洪老毫不吝啬自己的赞美之言,令那个年轻人大喜。

    他是从一个孩子手上买过来的,当时一眼看见这个河蚌,就喜欢上了。那孩子怎么得来不知道,当时当作玩具玩,他到附近的玩具店买了一辆遥控车,两人就交换了。

    回去之后,他自己也看过,木材是常见的香樟木。这种木材产于我国南方地域,尤以江、浙、湘、川两广为最。味香、色黄至灰褐色、红褐色。材质粗犷,耐久机能强。纹理交织显著,光泽俏丽。自古以来作为木雕行业的上等材料,多用于仿古木雕和家具木雕,不易虫蛀。

    年代似乎也不是很老,以他的眼里,大概猜出好像是民国时期的物件。不过,尽管木质并不特殊,而且年代不长,但这份雕工少见。因此,怎么说还是赚了,要是遇到一个道友,可能还能大赚一笔。

    楚家强定眼望去,就发现,上面河蚌壳的纹路,刚好就是木材的条路纹路,雕刻时则是顺着木纹雕琢,十分独到。

    那些老人看了一会,就给出结论了:“木材是香樟木,不算珍贵,历史也不长,民国初期,一百多年历史吧!难能可贵的是雕工,大师之作,可惜我看不出是哪位大师的作品。”

    洪老叹了一口气:“猜不出来也不奇怪,我们国内卧虎藏龙,而且一向高手在民间,有多少大师级的人物默默无闻?这恐怕没有人清楚吧?真想见识见识淡泊名利的真正高手呀!”

    洪老说到这,让周福荣想起楚家寨的一位木匠,就是楚家强等人叫的木头公。那人的雕工也是恐怖,几乎也是大师级的。当时,他就求老人家给他雕刻好几件,不过没有带回来,还在楚家强家里。

    周老爷子将河蚌递回给那个年轻人,笑道:“年轻人,这是件好东西。这宝贝你是准备自己收藏,还是转手?”

    “价格合适的话,当然转手。”雕工虽然一绝,但河蚌雕件不多人喜爱收藏,属于很偏门的东西。

    楚家强一时兴起,用神识扫了一遍在场的古玩。结果令他失望,神识似乎也不是万能的。他能通过神识看到内部的情况,但缺乏相关的知识,依旧判断不出物件的好坏。

    不过,当神识扫过那个河蚌的时候,心中一跳。他发现河蚌中间居然是空的,里面还有一颗黑色的珠子,乒乓球大。而外面的木壳似乎也不简单,好像是一个机关,能够打开。

    他听到年轻人要转手,就有些冲动想要买下来。里面的黑色珠子他可以确定,是非常珍贵的黑珍珠,老道士的医书上有记载,可以充当药引。

    生产黑珍珠的珍珠贝母是一种会分泌黑色珍珠质的黑蝶贝。黑珍珠的美在于它浑然天成的黑色基调上具有各种缤纷色彩,最被欣赏的是孔雀绿、浓紫、海蓝等彩虹色,它强烈的金属光泽会随着珍珠的转动而变换,不是其它改色珍珠可以比拟。

    黑珍珠是海里最优雅的精灵,印着深海色彩,似乎有波涛暗涌,但却怎么也看不透那矜持稳重的外表。

    传说,一滴露珠落进海里时,如果正好被一只张开口的海贝接住,就可形成一颗晶莹的珍珠。要是天气不好,灰色天空下的露珠掉进海贝里,形成的就是一颗黑珍珠。这个传说从15世纪流传至今,让人觉得黑珍珠是天空伤心时的泪,所以颜色深沉凝重,不似普通白色珍珠的轻盈明快。

    在我国古代,黑珍珠则代表着智慧。它被守卫在龙齿之间,散发诱人光泽。但是,谁想要得到它,谁就要先征服巨龙。龙的庞大和神力让人畏惧,所以,能征服巨龙之人一定要有超凡智慧,那样,才配得上黑珍珠。

    这时候,河蚌已经有人出价五万了,只不过那个年轻人似乎还不大满足。要不是雕工高绝,一件这样木质一般、年代不长、摆件偏门的物件也就是一两千左右。可见雕琢师的价值,普通的材料,经过他们之手,也会变成炙手可热的宝贝。

    “这位兄弟,我出六万,卖不卖?”楚家强也开口道。

    楚家强一开口。周福荣等人就惊奇了。在他们认知当中,楚家强对这些玩物不大感兴趣的,怎么突然就掏钱了?周福荣可是知道,他家里还有一堆的雕琢品,有水晶的,也有木头的,都是木头公的作品,不会比眼前这件差。可这家伙压根没理会过,就扔在屋子的角落里发霉。

    那年轻人没有立即回应,而是看向其他人,发现大部分人都兴趣不大,主要还是这件摆件太偏门,要是雕琢成主流物件,比如狮子麒麟龙等等,那就珍贵多了。

    “好!兄弟,我们可以交易了。”看了一圈过后,年轻人才笑着跟楚家强到一边上交易。楚家强要了一个账号,然后给电话叶彩萍,让他网上转账给那人。

    再次回到现场,人家已经交流下一件了。楚家强也不在意,后面的东西他不感兴趣。

    “老幺,何必呢?你家里又不缺这些木雕?再说了,要不满意,完全可以让木头公再雕刻一件。”周福荣小声说道。刚才,他就拼命给楚家强使眼色,可恶这家伙完全当透明,算是白费表情了。

    “这是件宝贝。”楚家强也不多解释。

    周福荣顿时语焉,心里排腹:你小子懂个屁宝贝?明明不懂,也不问一下我的意见。

    (未完待续)

    第三百三十二章失明的男孩

    交流会很快就结束了,大家纷纷告辞离去。楚家强等人刚要离去,里面走出来一个老妇人,一手拄着拐杖,一手拉着一个四五岁大的男孩。

    楚家强微微一怔,那男孩有些古怪,虽然睁大眼睛,但他能明显看出男孩眼球的发暗,由此可以断定,这个男孩是个失明的孩子。楚家强叹了口气:“可怜的孩子!”

    “你说什么?”身边的周福荣突然问道。他还以为楚家强说他或者老二呢!

    楚家强轻轻摇头:“没事,只是感叹一声而已,这么小的孩子,就遭受如此苦难。”

    听到楚家强的解释,周福荣等人都是一愣。就是里面的洪老,以及那个老妇人也望过来,眼里遮不住惊讶。

    周福荣跟叶继生不清楚孩子的情况,听到楚家强的话语,都微皱眉头。周老爷子应该是知道的,马上询问道:“家强,你看出什么了?”

    “这孩子眼球发暗,应该是自幼失明的吧?”楚家强犹豫了一下,然后回答道。

    周老爷子也从周福荣口中得知,楚家强医术特别厉害,想到这,不由问道:“你有办法治疗?”

    这时,里面的老妇人跟洪老才反应过来。但也没有寄托很高的期望,从自己小孙子的动作,只要仔细的人都能看出一点问题。而且他们不知道楚家强精通古中医,就算知道,看其这么年轻,也没多大信心。

    楚家强再次迟疑片刻,也不敢打保证:“不好说,具体情况我还没看清。”

    只是他这话让周老爷子更加放心,要是别人一开口就说没问题,鬼才信他!这个小男孩他见过好几次,很懂事,心里觉得很可惜。

    “那你过去看看,别太大负担,治不好也没关系。”周老爷子开口道。然后转头看向洪老跟老妇人:“洪老,这小子有点本事,不妨让他看几眼。”

    洪老倒也无妨,很从容,给自己孙子看病的人少说也有一个连,多一个不多。老妇人却有些迟疑,心疼孙子。经过无数次的诊断,自己孙子对治疗有种逃避感,虽然没说出来,但她却知道。

    叶继生看出老妇人的为难,连忙加上一句:“不用担心,万老你们应该认识,他们这段时间就在这家伙家里治疗,听说情况已经大大好转。”

    听到这消息,洪老马上不淡定了。万老的情况他也十分清楚,当时军医院也是没有办法,只能拖时间。

    “那,小友,你看一看。”洪老有些尴尬,一开始周老跟他介绍过楚家强,但当时没怎么放在心上,主要这年轻人不是行内人,感觉以后没什么交集,也就没记住名字。

    倒是老妇人坦然直问:“小哥怎么称呼?帮我看看小宝的情况。小宝,快叫哥哥。”老妇人语气有些焦急,充满期待,又有些担忧。

    洪老马上招呼楚家强等人先坐下,给大家冲茶。小男孩有些怯生,紧张地捉着老妇人的手,朝楚家强这边叫了一声哥哥好。

    “老人家客气了!我叫楚家强。嗯!小宝也好,过来哥哥这里,让哥哥看一下,别害怕。”楚家强一边用神识探清楚情况,眉头微皱。

    楚家强还没看,这时候外面走进来几个人,两个男子,三个丰润美妇。他们刚进门就朝洪老跟老妇人喊爸妈,看向周老爷子,也打了声招呼。话音刚落,后面又跟着几个年轻人,有男有女,也跟屋子的人打声招呼。

    “回来了?周老来过几次,大家认识。这三位后生仔介绍一下吧!这个是周老的孙子周福荣,两外两个是他的大学舍友楚家强跟……嗯!”洪老看向叶继生,顿时没了下文,再次老脸微红。

    叶继生连忙自我介绍:“我叫叶继生,叶枫是我家老头。”

    “哦!原来是叶区长公子,别客气,大家坐。”一个中年人微笑道。跟其他人一样,没有刻意亲近,一个区长,还不值得他们放下身份结交。

    小男孩听见这些人的声音,高兴地叫道:“爸爸妈妈,你们回来了?大伯、大伯母好!姑姑也好!很久没听见姑姑的声音,小宝好( 随身山河图 http://www.xlawen.org/kan/1543/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