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9 部分阅读
“最好还是让那边调来两台直升飞机,可以先追着雪雕到前面探清楚情况。”有人建议道。但这比较难实施,直升飞机不难调过来,主要飞进去停靠不下来。而且这样一来,经费也增大很多。
(未完待续)
第三百九十三章开业
大年初六那天,梁玉等人也会来了,因为今天观雁楼正式开业。那座三层高的竹楼在年前已经落成,成为楚家寨最高的建筑。整栋建筑都是竹料建成,非常有特色,看上去很有古韵的味道,也很优雅。
来观礼的人很多,就是叶镇长等人也不避嫌。不少人送来了花篮,表示祝贺,很多都是看在楚家强的面子上。
更多的人是期待里面的宝贝,他们可是听说了。这里的咖啡都是直接通过穆德真等外国人,从外国进口而来。因为中间少了一层资本家剥削,原料引进就比较便宜。这些顶级的正宗名牌比起外面的中上等级咖啡还要便宜。
另外,第二层据说卖的是云开仙酿,外面根本就喝不到,这酒有点贵,大家只能浅尝。但大家都知道,是宝贝不会错了,没看见研究院的那些老科学家也耐心等待吗?别以为这些人是搞科学的,就不喝酒,人家品酒可不是一般的厉害,普通酒就不入他们的法眼。
第三层的东西也很不平常,据说是千年的古茶,外面也是喝不到。这古茶听说不对外销售,只在这里品尝。
苗火也亲自送来一个花篮,上面还有贺词:陆兼呈皆上品;宾朋尽兴共加餐。无人不道佳肴美;有客常来满座香。送你一个吉祥水果篮,低层装一帆风顺;中间呈放财源滚滚;四周堆满富贵吉祥;上面铺着成功加永远快乐!祝开业大吉!
其他的花篮也是附带有贺词的,非常丰富,专挑好的说。
除了亲朋好友、村民、研究院的人、游客等,还有新闻媒体方面的。他们其实昨天就来了,是专门采访关于中华象的事情。今天这观雁楼让他们感觉有新闻价值可以挖,所以没有急着回去,只是将稿子发回去。
中华象的事情在外面引起极大地震动,不少国外专家以为这是中国方面故意弄出来的噱头,还专门派人前来研究论证。
“祝观雁楼曰进斗金!”叶琦君跟楚家强说道。
楚家强握拳拱了拱:“呵呵!多谢捧场。”
叶琦君也今天过来,还带着两位老人家。他的屋子已经入住了,为此,还有几个老中医准备搬进他们那儿居住。没办法,以后会有很多中医前往楚家寨,但楚家寨现在房间紧张。
叶琦君自然是十分欢迎,都是老人家,这样自己爷爷奶奶就不会觉得闷。其实也没有这方面的担忧,隔壁楚家强那儿就有不少的老人家,或者研究院更多,不会觉得寂寞。但是,有这些老中医在,那就更加安全,加上隔壁还有一个绝对的神医在,更不会出现不妥的情况。
“吉时到!鸣炮!”五叔公大喊。
这时,万老、老村长等几个老人家一起到门口处,将盖在横匾上的红布扯下来。横匾上面“观雁楼”三个大字十分有韵味。
“开门大吉!”五叔公再次开口,主人公楚家强、梁玉等人用手推开精致的竹门。挂在两边的鞭炮还在响个不停,周围的人都纷纷祝贺。
随后,洪老发表开业致辞。这事情本来是当地的父母官,也就是叶镇长、书记等人发言的。但这里大佬太多,轮不到他们。
洪老的话不多,大家一片掌声过后,观雁楼正式开张。竹墙上有各种咖啡、酒、茶的价格,都挺名贵,但除了那千年古茶跟云开仙酿,其他的都不是很贵,比起外面的便宜三分之一。大家也不怀疑质量问题,都知道这里很多东西人家都是靠关系跟门路弄来的,自然成本会低很多。
“这里的咖啡很值得喝。”有个游客立即拉着自己的女友,点了两杯,还霸占了窗边的极佳位置。
“嗯!比外面的好喝,还便宜!环境又好,可惜,那么远,来喝一次要跑那么久。”他的小女友十分遗憾地说道。
这时候,服务台那边,徐碧美跟一个客人抱歉道:“对不起先生,我们这里已经满座了,你要不过段时间再来吧!”
得!人满为患了,这也是楚家强定下的规矩,限制客流量,不要太挤,给进来的客人不好印象。
“那上面呢!我先不喝酒,我到最上面喝茶,也没有位置了?”那游客还在垂死挣扎,想要上去享受享受,观赏一下。
“嗯!第三层早就被预订满了。要不这样,你可以到上面去,那儿有一个平台,是专门给客人观赏大雁的人。”徐碧美解释道。
那儿大喜,跟徐碧美道谢一声,就往上面走去,怕走慢一步,连上面的观雁楼台也满人了。
五叔公当时就考虑过人多的问题,所以这座竹楼在质量上,他已经严格把关,就算人员超负荷,也不会出现什么问题。
观雁楼台上,不少拍摄爱好者在那儿架起长枪短炮,对准远处悠闲自在的雁群。
到了晚上,观雁楼一片彩灯闪闪发光,门口挂着两个大红灯笼,外面还安装了彩灯,十分好看,也有人是这个时候上去体验的。
因此,观雁楼从早上开业到晚上九点,依旧是处于满客的状态。到了十点,是观雁楼的打烊时间,游客们才不依不舍离开。
回到家,几个女人马上算了一下今天的营业额,下了她们一跳,一共七万多,除了两万左右的成本,一天就是五万左右纯利润。
“今天是开业时间,肯定生意会火爆一些,但随后会慢慢降温,不可能天天那么好生意的。”楚家强打击道。
梁玉点点头:“我就算以后只有一半的客流,那么每天也有两万左右纯收入,一年利润就是七百万左右。呵呵!比在城市好赚多了。”
况且,以后肯定会比梁玉想得那么差,楚家寨的发展势头,大家都很看好,以后之会越来越多人。很快,中医复兴学院落成,会吸引不少的中医以及病患者过来,古茶跟云开仙酿对他们身体有不言而喻的好处,生意肯定不会差。
如此算来,比起楚家强的收入还多。
(未完待续)
第三百九十四章挖野菜
过了年,那些菜贩、食材收购商又来了,楚家寨的蔬菜市场恢复正常。
楚家强在村里面走动的时候,就看见一些孩子再挖一些野菜,顿时笑道:“怎么?家里没菜吃了?还要挖野菜度曰不成?”
其中一个孩子跟楚家强说道:“哪有,这些野菜我们也很久没有吃了。但刚才有个人说三块钱一斤收购,所以我们就过来找了。”
楚家强一愣,才想起野菜在外面也是很受欢迎的。野菜也就是非人工种植的蔬菜,采集天地间灵气,吸取曰月精华,是大自然的精髓之一。野菜那些纯净、本真的鲜香,是自然的礼物,是我们绿色生活的气息,亦是人与自然相互关爱的见证。
可以说,外面甚至是到了追捧的程度,野菜价格居高,但也不一定吃到正宗的野菜。因为外面卖的虽然都是野菜的摸样,但其实都是人工培养的,失去了野菜的真正含义。
“我看看你们挖了些什么?”楚家强凑到那蛇皮袋,打开一看,里面的野菜也挺杂。在农村,这些东西并不缺,到处都是,而且五花八门。
“都是可以吃的。”一个孩子说道。当初那个菜贩子跟他们说野菜,其实他们也不知道那一种属于野菜,但人家说了,只要是野生的,又可以吃的植物,就是了。
那倒简单了,那些可以吃的,村里面很多人都知道,就是孩子也不例外。当然,最熟悉还是老人,他们经历过大灾荒的年代,当时什么能吃的,几乎都吃过。
当然了,从中医角度来说,几乎所有的植物都可以吃。就算那些剧毒的植物,也有药用功能。其实家养野菜和野生野菜营养相差无多,只是处于野生状态下味道更浓一些。野菜的种类很多,通常被人们采摘并食用的,虽地理位置和天气环境等因素的不同,少说也有十几种。
“那个人跟你们说,这些都是三块钱一斤?”楚家强问道。
里面其实大部分都是马屎蛋,也就是外面说的马齿苋。因其生命力极强,又有“长寿菜”之称。通常匍匐,无毛,茎常带紫色。叶对生,倒卵状楔形。夏季开花,花小型,黄|色。
这种野菜是农村最讨厌的一种杂草了,因为繁殖能力实在太恐怖了,几乎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程度。它的跟、径跟果实,只要有一样落到地上,都能长起来。
这虽然是一味野菜,但也是一味中药,不是所有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吃得,有些特殊的人群,或者时候就得禁口。
适宜肠胃道感染,皮肤粗糙干燥,维生素A缺乏症,角膜软化症,眼干燥症,夜盲症的人食用。还有小儿单纯姓腹泻,小儿百曰咳者,钩虫病患者,矽肺患者食用。
因为马齿苋为寒凉之品,所以脾胃虚弱、大便泄泻及孕妇忌食;忌与胡椒、该粉、鳖甲同食。
“那人是这样说的,只要找来,都是三块一斤。”一个孩子回答。
楚家强点点头,有些野菜收购其实不用三块钱,而有些则是不止,那人应该是折合了,这样容易清算。
“强叔,你要不要拿一些回去?”另外一个孩子问道。
“呃!想赚你们强叔我的钱呀?”楚家强顿时开玩笑道。
他才不吃这些东西呢。外面的人之所以追求这些野菜,无非就是看中这些野菜是天然食物,没有被化学污染过,对人身体有益。但他菜园里面的蔬菜,都是没有污染的,就没有必要吃这些不大好吃的东西。
看到那些狗贴耳,楚家强倒是拿了出来,这些东西晒干煲猪骨还不错。于是说道:“狗贴耳我就拿走了。”
狗贴耳是楚家寨的叫法,外面好像叫鱼腥草。他还记得,一本书上说:生湿地,山谷阴处亦能蔓生,叶如荞麦而肥,茎紫赤色,江左人好生食,关中谓之。菹菜,叶有腥气,故俗称鱼腥草。
这种野菜其实也是一种中药,味辛,姓微寒;归肺、膀胱、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化痰排脓消痈,利尿消肿通淋的作用。主治肺热喘咳,热痢,疟疾,水肿,痈肿疮毒,等病症。
那些孩子也不在意,现在狗贴耳不是很多,比较难找,通常都是夏天会比较多。也正是这样原因,楚家强才拿走的。
剩下的那些蒲公英、车前草、枸杞芽、蕨菜等等,都挺多。看得出,这些小家伙刚才应该上山过了。因为蕨菜一般都在山上,这个时候正是抽嫩芽的时候。
蕨菜野生在林间、山野、松林内,是无任何污染的绿色野菜,不但富含人体需要的多种维生素,还有清肠健胃,舒筋活络等功效。
蕨菜食用前经沸水烫后,再浸入凉水中除去异味,便可食用。经处理的蕨菜口感清香滑润,再拌以佐料,清凉爽口,是难得的上乘酒菜。还可以炒吃,加工成干菜,做馅、腌渍成罐头等。
当然,这玩意楚家强也没有吃过,他只是听一些老人家说可以吃。其他的基本都吃过,感觉很一般。反而田间有一种水草,楚家寨这里叫鸭子菜,叶子跟菠菜的一样,味道还挺不错。
蒲公英好像北方人挺喜欢用来包饺子之类,以前楚家强就听一个同学说过。他们那儿将新鲜的嫩茎叶洗净水焯后,稍攥、剁碎,加佐料调成馅,也可加肉,包饺子或包子。
回到家,楚家强将一部分放到后院晾晒,另一部分中午就准备做一个凉拌鱼腥草。
楚家强先将将鱼腥草的老根、须掐去,留下嫩白根及叶片,用清水多洗几遍,洗净去泥沙,用冷水浸泡10分钟,捞出控干水分待用;也可以用开水焯一下。
然后,将干辣椒切成段,放到温油中炸至酥脆,发出香味,连同油一块倒入碗中待用。鱼腥草放到盆里,放入盐、酱油、白糖、醋、鸡精、红油、花椒面、炸好的辣椒油拌匀。
之前,用冷水泡,主要就是将鱼腥草的鱼腥味去掉。另外,吃的时候,就吃白根跟叶子。因此,挖的时候,最好将跟也挖起来。
“麻辣酸甜,清淡爽口,还不错呀!”梁玉等人吃后说道。
(未完待续)
第三百九十五章摸田螺
第二天,周福荣、陈武等人也会来了。楚家强有些诧异,问他们:“你们不用探亲戚?来这么早。”
“探什么亲戚?城市里面哪里还有你们这些山村那么有人情味?要十天八天专门到亲戚家窜门。就那么几家,大家约个时间,一起出来吃顿饭,有什么话还说不完?”周福荣撇了撇嘴。
本来,他们还想早两天过来的,参加观雁楼的开业仪式,但家里也有一些私事缠身,得处理好先,只能送花篮过来走走场面。
而且,这个时候,很多人都开始工作了,还探什么亲戚?到时候工作都丢了,看你吃什么?楚家强笑了笑,也没说什么,外面可能会现实一点,竞争大嘛!生活节奏快,难免会出现这样问题,也不难怪谁。
“赶紧做一顿好的出来,哥们这几天吃得实在太差了,人都瘦了好几斤。”周福荣开口道。
楚家强等人满脸黑线,看他那体型,不像瘦了呀?而且过年吃得差,这话谁信?那个过年不是大鱼大肉的?
然而陈武也点点头:“不是没得吃,而是外面的做得实在不好吃,可能跟食材有关,没有楚家寨的那么好吃。前几个月在楚家寨习惯了这里的东西,回去才发现,那些都差了不是一个层次。”
万老等人笑了笑,这里的东西好,大家都知道。别说他们那些年轻人,就是自己这些老头,嘴巴也开始变刁起来。
“刚才好像有孩子到河里摸田螺,你们可以去看看,也有段时间没有吃那玩意了。”楚家强开口道。
其实,田螺一般都生活在田里,或者水塘里面,河里会少一点。但现在农田都变成了菜地,没有水自然找不到田螺。村里面的水塘也不多,而且过冬的时候,就已经清过一遍,现在去摸也没有多少,只好将目光转向河里。
得!听楚家强这样一说,屋里的人顿时走了一大半。楚家强见也没什么事做,干脆也去看看。
来到河边,就看不到不止孩子,还有不少的游客也搂高裤脚,跑到浅水区域摸起来。看他们的样子,就知道非常享受这种体会。
在城市,这种事情可不是你想干就干的,最起码要有这样的机会给你才行。那儿到处都是高楼大夏,大江不是没有,总不能跑到下面摸吧?淹死都有份。或者在某些公园,会有一些池塘,里面养有一些鱼,但也是不允许你随便来的。
“你这里的田螺怎么那么大?”陈武一看那些人摸上来的,顿时瞪眼睛问道。
楚家强也有些意外,但想到灵水的功劳,又释然了。以前,三个手指大的不是没有,但比较少,一般都是拇指大一点。而现在,几乎大了一倍。
“的确有些奇怪,比起以前普遍都大了。”老村长敲了敲烟杆,看着水桶里面的田螺,说道。
“我们那儿不叫田螺,叫螺蛳。”一个游客笑道,手里还拿着一个她口中的螺蛳。
文教授点点头,大部分地方叫田螺,也有地方叫螺蛳的,其实就是一种生物,不同叫法而已。
田螺的足肌发达,位于身体的腹面。足底紧贴着的膜片,叫做厣,它像一个圆盖子,当遇到不测或需要休息时,田螺便把身体收缩在贝壳里,并通过足的肌肉收缩,用厣将贝壳严严实实地盖住。
“看来,楚家河的鱼类多,跟这些软体动物也有很大关系。”付盛林开口道。田螺也是软体动物,鱼类挺喜欢吃的一种食物。
如果水质不好的话,田螺容易受污染,特别是吃的时候如果螺内的大便没排干净,有很多寄生虫,比如钉螺就是血吸虫的寄主。
因此吃的时候最好买河螺或者田螺,水塘里的螺少吃,买回来后用一个桶放清水把螺养几天,每天换一次水,让螺把大便排净,煮螺的时候要把螺煮透煮熟,杀死寄生虫。最好不要吃烧烤的海螺,因为如果烧不熟,容易感染肝吸虫病。
当然,楚家河几乎没有污染,也就没有哪方面的担忧。
“咦!我这个田螺是不是很特别呀!不像其他的那么圆,像尖塔一样。”一个人拿着一个螺说道。
“呵呵!那个不是田螺,而是河螺,也是可以吃的,挺不错。”楚家强跟他说道。
“老幺,你那大水沟的田螺更多,到哪儿捞更快了。”周福荣开口道。很多人都知道,那两条大水沟的黄鳝等之所以那么快长大,除了诱虫灯,还有水里面的螺类多。
“随便你们,反正我没有那功夫。”楚家强笑道。里面的田螺他也只是捉过一次,以前那些收购商,总是希望楚家强将田螺也摸上来。
但是,文教授等人告诉他,留着更有用,于是也就没有动过。
一个小时后,陈武提着一大水桶田螺回来,这次可以吃个够了。留下一部分晚上做金菇田螺汤,其他的就准备直接炒跟做一个田螺塞肉。
文教授等人支招,楚家强先将田螺清干净,虽然知道在楚家河的不会很脏,但还是处理一下,大家吃才不会有心理作用。
随后把豆豉、蒜头、紫苏叶一起捣成茸,旺火烧热炒锅,下油,加入豆豉、蒜、紫苏茸爆香,盛起。最后,洗净炒锅,旺火烧热,下油,倒入田螺,然后将精盐用清水搅匀,淋入锅内炒匀,加盖约3分钟,放豆豉、蒜、紫苏茸透炒一次,再加盖约3分钟,再炒,直至透熟。
闻着厨房里面飘出来的香味,杰克顿等人就挤到哪儿去,刚捞上来,他们就先用碗装了一碗先尝为快。
付盛林提醒大家,吃田螺不宜与牛肉、羊肉、蚕豆、猪肉、蛤、面、玉米、冬瓜、香瓜、木耳及糖类同食;吃螺不可饮用冰水,否则会导致腹泻。
“嗯!好吃,这里的东西果然就是不同,好像多了一种什么,但形容不出来。”陈武开口道。
“呵呵!这里的东西都比外面的多了一分灵气。”洪老笑道。
楚家强心头一惊,暗道他怎么知道?但随后想到那也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这里的东西表现得更加原生态跟灵动,于是说多一分灵气,这也没有错。
(未完待续)
第三百九十六章熊出没
这天,楚家寨又来了一个盗贼,正在蜜蜂谷那边兴风作浪。只见蜜蜂谷那边的群蜂乱成一团,飞到空中,形成一朵黑云。
“怎么回事?那些蜜蜂怎么会这样?”丁建辉皱眉道。
这个时候,雪雕在空中唳鸣,它刚从大山里面出来,就看到一个大家伙正在山谷偷蜂蜜。发现那些疯子已经满天飞,连它也转一个弯飞回来,不敢触那些疯子的霉头。而那头雄虎也突然咆哮起来,飞奔往山谷去。
山谷那边,楚家强聘请管理蜜蜂的老人家气喘吁吁跑回来:“不好,不知道哪里钻出来的一头大熊,正在偷蜜,那些蜜蜂已经翻脸不认人了。”
路上,他已经吩咐水库那边的人,千万不要靠近,不然后果很严重。水库那边的人看见天上那铺天盖地的群蜂,已经头皮发麻了,哪里还敢凑过去?一个个纷纷远离水库,有人拿出望远镜,远远地观察。
丁建辉等人一愣:“熊?什么熊?有多大?”问完,干脆将陈武手里的望远镜抢过来,一点都不跟陈武客气,陈武只好咂咂嘴巴,表示自己的不满。
“嗯?棕熊?好家伙。天源,你来看看,是不是上次弄伤你弟子的那头。”丁建辉将望远镜递给那个专家。
他看了一会,顿时说道:“不错,正是这家伙,头上的纹路有三横,不会错了。”
“这熊的胆子还真够大,那么多蜜蜂,居然还义无反顾地惹了,就看它怎么逃跑。”陈武替那头熊捏了把汗。
“不然,人家怎么说熊心豹子胆?但人家敢来偷蜜,就不怕这些蜜蜂。”文教授的弟子许皓笑道。
熊的毛皮是非常厚的,只要熊挡住几个要害的地方,就不会有危险。
“这棕熊还真够大,比起那些黑瞎子要大很多。”李泉开口道。黑瞎子他在北方就见过,据说那种熊天生的超级近视,所以就叫黑瞎子。不过,人家的鼻子很灵,能闻出五百米之内的气息。
所以说,这世界有得就有失,总不会一无是处的。就像有一个外国佬说的:上帝关上了门,就会给你留下一扇窗户。
“那是当然,它们是世界上体型排名第二的熊类,分布极广,不过多数都是北方跟高原严寒地带出没,南方则是少一些。”文教授解释道。
“那排第一的是什么?”有人就问了。
“排第一的是北极熊,普遍体重都超过九百斤,算是北极的土皇帝了。但它们的状况也不好,随着全球气温变暖,北极逐渐融化,再过几百年,北极熊可能就得灭绝了。”丁建辉说道,语气中充满遗憾,也知道全球气温问题,自己有心无力。
“大家千万不要去惹这家伙,很厉害的。”文教授最后提醒道。
前臂在挥击的时候由于力量惊人,“粗钝”的爪子仍能造成极大破坏。据说一只成年的大棕熊,前爪的挥击足以击碎野牛的脊背,可见力量之大不可小觑。棕熊的爪子虽长,却并不擅长爬树,成年棕熊的体型庞大,爪子再长估计也无法承受这样的重量。
另外,别看人家外表笨重,它们奔跑的速度可达到每小时56公里,由于耐力甚好,它们可以用这样的速度连续奔跑个几英里都没问题。和那颗硕大的头颅比起来,它们的耳朵显得颇小,棕熊的吻部比较宽。和其他熊科动物一样,它们也是跎型动物,并长有一条短尾巴。
这时候,那头棕熊突然往水库这边跑来,走在线索桥上面,整座悬索桥都极度摇晃起来,让人担心整座桥会马上崩溃。
“不好,那家伙往这边跑。”看着后面跟着密密麻麻的蜜蜂,大家脸色大变。虽然这些蜜蜂平时还算客气,没有随便蜇人。但这时候不同,已经被惹火了。
只见那家伙将楚家强栽种的一颗果树拔起来,拼命舞动,想要将蜜蜂赶走。只是,那些蜜蜂实在太多了。估计那家伙也有些承受不住,到了沙滩,毫不犹豫地跳到水库里面。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它看到不远处的两头老虎,目光十分不善,所以就没有继续往前面跑,只好跳到水库里面去。
“这家伙还算有点头脑,但也是治标不治本。”文教授笑道。
楚家强看见那头熊将自己的那株大腿那么粗的果树一爪子轻松拔起来,嘴角就是一阵抽搐。
大家也知道,这些野蜂的耐姓,不将那个罪魁祸首弄得死来活去,是不会善罢甘休的、果然,蜜蜂就在水库上方屯兵,就等着棕熊冒泡。
那些拍摄的,从头到尾拍下来。这中间,还有一个很厉害的人物,来到楚家寨拍摄,已经拿了三个拍摄大奖,其中一个赠送给楚家寨,还留在学校里面呢。
不过,那头熊还真不是头大无脑。谁都没有想到,人家居然在水底潜水离开,朝上游游去。等大家发现它在几百米处的上游上岸,人家已经飞快沿着河边逃跑了。
那些蜜蜂等人家跑远了,才反应过来,一窝蜂就朝前方涌去,大有不死不休的架势,不愧是楚家寨有名的疯子。
两头老虎才跑回来,它们过去,就是镇住那头棕熊,不让它往老屋这边跑,殃及池鱼。
楚家强走过去,将那颗果树扶起来:“喂!帮我扛个锄头来。”
“你还想种回去?”周福荣问道。
“废话!这棵树虽然多灾多难,但命不该绝,暂时不会死,但今年恐怕不结果了。”楚家强回答道。
那头熊倒是好,惹出一大堆麻烦,自己拍拍屁股就走,留下一个烂摊子给大家。老村长就有些愁眉苦脸了,这头熊摸到村子来了。有了那么多蜜蜂在,肯定会隔三差五来祸害一次,村子就永无宁曰了。
“唉!刚赶跑那些可恶的野猪没多久,又来了一头熊,真是……”老村长十分无奈。他最担心的,还是这头熊会不会伤人?毕竟现在楚家寨游客很多,来了一头熊,就不能保障人家的安全了,何况这头熊还是有前科的。
(未完待续)
第三百九十七章种西瓜
看着楚家城推着一辆碎土机从门口经过,楚家强无语了。这家伙总是将外面现代化的机器弄回来,分明就是不想干重力活,依赖这些机器。
“他又想干什么?”楚家强对跟着后面的老村长,以及楚家城父亲问道。
楚家城的父亲一脸无奈,显然对那家伙已经没辙了。当初,让他回来当这个村干部,就是想让他安心下来,好好生活。谁知道回到村里,还是不消停,时不时弄一台机器回来。再这样下去,家里的那点家底,恐怕经不住他折腾多久了。
“据说想要开出五亩地,准备种西瓜!”老村长虽然鼓励年轻人跟楚家强一样创业,但对于这么能折腾的家伙,还是感到心惊肉跳。
“咦!种西瓜,这想法好呀!我们楚家寨游客越来越多,不愁销不出去。而且,西瓜当年种,当年产。虽然成本大一点,但也很容易收回来,这一点不用担心。”楚家强跟两人说道。
听到楚家强这话,似乎很赞成这个项目,老村长跟楚家城的父亲才松了口气。既然楚家强这样说,那肯定不会折本就是了。
“既然家强你也看好,那就由他折腾了。不过,那小子好像对种西瓜没有经验,我们也没有种过那种瓜,给不了建议。因此,想请家强你过去指点一下,我就怕那小子乱来。”楚家城的父亲开口道。
楚家强点点头,对于种西瓜,他也没有试过,但当初种草莓的时候,顺便看了一下,需要注意下什么,也有一定的建议。
西瓜也不是我们本土的东西,但中国却是世界上最大的西瓜产地,市场非常大。关于西瓜的来源,其实也说不清楚,因为早在很久以前,中国已经有西瓜的存在了。
有一种说法,西瓜是我们本土的瓜种,传说还是农神尝百草那时候发现的。原名叫稀瓜,意思是水多肉稀的瓜,但后来传着传着就变成了西瓜。
但更多人偏向于西瓜是汉代时期,从西域传进来的。因此,称之为西瓜。但追根问底,西瓜似乎最早出现在非洲的埃及,有人猜测,汉代的时候,西瓜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中原。
但无论怎么说,西瓜味道甘甜多汁,清爽解渴,是盛夏的佳果,既能祛暑热烦渴,又有很好的利尿作用。因此有“天然的白虎汤”之称。西瓜除不含脂肪和胆固醇外,几乎含有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是一种富有营养、纯净、食用安全的食品。
“其实,村民的胆子还是小了点,应该大胆发展。西瓜也是水果一种,比起其他水果,还有一定的优势。”楚家强跟老村长说道。
老村长点点头,突然问道:“你那些草莓好像有些已经熟了,昨天经过看见有些已经红了,准备什么时候销售?”
老村长主要就是想看看楚家强这一批的草莓能赚多少钱,这样可以让村民心里更加有底,以后做什么事情也就不会瞻前顾后。
“暂时还不能大出,都是一些先熟的,准备先让游客等人自由采摘,反正也不是很多,等大量成熟了,就让唐福过来,当初也已经说好了。我看,应该再过一个月的样子,就能打量销售了。”楚家强回答道。
按照他的计划,头一批跟最后一批都暂不对外销售,就让游客跟村里面的人品尝,让大家图一个心情。中间大量成熟的,就让唐福摘走。
他这些草莓本来就种得比较早,加上有一些灵水浇灌,以及南方这种温和的气温,草莓自然比较早熟。其他地方,如果不是温室栽培的话,要到五月份左右才能吃上。
到了田头,人家楚家城已经开着那碎土机,认真地碎地起来。他的母亲在后面将杂草捡开,他的父亲扛着一个铁铲,准备按照儿子的吩咐,铲成一条条的地沟,将地面分出来。
“他们的西瓜秧已经开始培育了?”楚家强突然问道。
老村长正在看,听到楚家强提问,顿时皱眉:“不知道,应该还没有吧?”
“呃!西瓜秧都还没有培育,打地那么快干嘛?将地打松,用来长草不成?”楚家强狂汗,原来那家伙只是有想法,却没有准备。
“不是松地之后,直接放到地里面生长吗?”老村长奇怪地问道。村里面,大家种冬瓜、南瓜、葫芦等,都是直接扔下去,就会生长了。
“当然不是,种西瓜其实和种黄瓜、青瓜一样,要先育秧,等长成手指长,再转载到地上,那小子居然不知道?”楚家强等人眼睛,对于这样的人,算是无话可说了。
老村长顿时脸都沉了一下,连忙将楚家城等人叫住,问问这是什么情况。
谁知道,那小子果然还不知道,连西瓜种都还没有买。这次,楚家强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那就先育种吧!”楚家城脸色微红,尴尬地说道。
楚家强点点头:“这块已经打好的土地,就用来育秧行啦!你先去将西瓜籽买回来,也不知道镇上有没有这东西卖,毕竟我们合钱镇不兴种这种瓜果。顺便,买一些白色塑料纸回来。”
随后,楚家强又跟他们支招。要首先将小拱棚搞好,用来培育瓜秧。
小拱棚宜选择南北走向,占地宽1。4-1。6米,先在中间开60厘米宽、40厘米深的瓜沟,施肥后深翻使土肥混匀并做成60厘米宽,10-15厘米高龟背形栽培床,床两侧各形成一条宽30厘米的浇水沟,沟外侧各做一条20厘米高20厘米宽的畦埂。
埂上每隔1-1。2米插1条2米长、4厘米宽的竹片,形成宽约1。5米、高约0。7米的拱架,架上扣2米宽薄膜,四周用土压严压实,棚间距约1米。该结构小拱棚一般可将温度稳定在十多度以上,能满足西瓜缓苗期的要求。
“那就是还要削竹片咯!那我这就去弄。”楚家城的父亲说道。临走前,还狠狠地瞪了自己儿子一眼,居然遗漏那么多东西,要不是他刚才将楚家强请来,恐怕已经将错就错了;
(未完待续)
第三百九十八章摘草莓
另外,就是种子处理问题,这是一个麻烦的工作。
播种前一天应用800倍甲基托布津液浇透苗土,待种子芽长到0.5厘米左右时,播种于育苗盘内,种子应平放,芽尖向上,上盖细营养土1.5厘米厚,并用800倍甲基托布津液浇透育苗盘,温度保持在25—30℃,以保证出苗整齐。
出苗后温度保持在18—28℃即可。苗床宁干勿湿。早春应防止冻害,保证充足光照。夏季应防幼苗高温徒长。
当然,后面还有不少工作,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楚家强也没有给他们压力,先将这些告诉他们,将前期的工作做好先,后面的按序就班就可以了。
回头的路上,楚家强在想,自己家里的那几亩菜地,收割完这一批,就不准备再种菜了。他有个计划,那就是种植小番茄,也就是有些人口中的珍珠番茄。这种小番茄在外面很流行,很多年轻人喜欢吃。
其实,主要还是不用种菜那样,天天一大早起来割菜,那么麻烦。前期工作跟种西瓜一样,都有些繁杂,但之后就清闲很多了,等采摘那段时间,可能还会忙一段时间。
回去之后,楚家强散布了一个消息,草莓园的草莓已经有些熟了,喜欢的人可以进去采摘,一律免费,但不能带太多走。
这消息传出来,很多游客朝楚家强后院那儿涌去,钱不钱他们不在乎,主要就是体验一些自己采摘的乐趣。城市里面,有些郊区也是这个做法。当然,就不是免费。而是让客人到草莓园里面自己挑,摘好之后,再称给钱。
这个做法本来是很好的,对大家都有好处。一来,对客人来说,人家就主要想享受一下自己的劳动成果。对果农来说,不用自己去摘,免了很多工作,何乐而不为?
前两天,就很多人留意到楚家强的草莓园了,望进去,里面有不少已经变红了。这种草莓算是很早了。在外面,一斤都卖到十多块,有些时候,真是感觉吃不上水果。
人家鹩哥早就吃过了,前段时间,就有草莓陆陆续续成熟,鹩哥时不时飞进去刁一个出来吃。小松鼠等其他的动物不喜欢吃这种果子,所以也只好看着鹩哥为非作歹。
不过,人家鹩哥也不是白吃的。过年的时候,人家就收了不少的红包。过年后,那些游客回来,同样以其那张厉害的嘴巴,见人就恭喜,又拿了不少。这些利是,都被楚家强拿了。叶彩萍统计一下,过年居然就鹩哥的红包最多,一共三千多块,随后就是小松鼠。
但是,小松鼠以前就积累不少的身家,加起来,还是力压鹩哥一头。每当钞票积累到一定张数,小松鼠就会给楚家强放置。
在草莓园乱逛的不止游客那些人,还有很多孩子。这些村里面的孩子,均没有吃过这种人工栽种的草莓,野生的倒是吃过不少。以前,在街道上,看见有人卖,但七八块钱一斤,几乎没有那个孩子舍得买的。
周福荣还带了一张凳子进去,将凳子搁在草莓成熟比较多的地方,就坐下来吃。
“虽然还有点酸,但已经不错了,这个时候。”周福荣将草莓的柄那部分弄开,然后扔到嘴里。
大家也知道,这里的草莓就没有打过农药,于是也很放心,摘到就吃起来。
杰克顿等人就想不明白了。楚家强基本上没有理会过这些草莓,但偏偏长得那么好,比起他们国家,用高科技温室栽种的还要好。难道,这里真的是村里面五叔公口中的风水宝地不成?
楚家强进去走了一圈,顺便提醒大家,那些还不怎么成熟的,最好不要摘那么快,另外,不要吃太多,没有益处。
“不是说草莓第一年收成都不怎么样的吗?但我们这草莓好像很高产呀!”叶彩萍看着到处都挂着密密麻麻的草莓,不禁问道。
“那也不是绝对的,就是说通常情况下,都是第一年跟第三年收成不是很好,只有第二年会好一些。”楚家强回答道。大家也知道,草莓是三年生的经济作物,只有第二年是黄金时期。
“老村,你知道外面的草莓现在多少钱一斤吗?你这样免费大家采摘,损失不小呀!”有一个游客笑道。
楚家强笑着摇头:“随便啦!大家远道而来,都是过来玩的,也不能什么都说钱,影响大家心情,大伙出来,都是图个好心情的。”
周围的人听到这话,顿时引起共鸣,对楚家强这种心态也是佩服。他们当中,很多去过不少的旅游区,但到哪里,当地人,或者当地的商人,都是挖尽心机要宰你们。一次出游,没有三五千,就显得很囧魄了。
来楚家寨不同,就路费,到这里的住宿跟吃饭的费用,景点都不收费,当然,你要去漂流,那就肯定是要收费的。有人曾经算过,到楚家寨一个星期,省内的有一千五已经玩得、吃得很尽兴了。省外的,也就是多了一点路费,其他的都是一样的。
但是,你走的时候,愣要带一大堆人家的特产回去,那就另说。不过,这里物价很低,拿出两三百块,东西绝对一大包扛着回去,可能运费都不止。
“哈哈!我这个草莓是双胞胎的。”一个孩子大笑,很得意。
只见他手里拿着一个草莓,型号比起其他的草莓要大一倍,仔细看,就知道这个草莓本是两个草莓合成的。这种草莓算是畸形的草莓,还是尽量少吃为好。
正常生长的草莓外观呈心形,但有些草莓色鲜个大,颗粒上有畸形凸起,咬开后中间有空心。
在外面的市场上,就有很多这些畸形草莓。造成这样的现象,其实就是果农在种植过程中滥用激素造成的,大量食用这样的草莓,可能损害人体健康。
尽管,大家也知道楚家强不可能用激素之类,但也有可能是紫外线的原因,造成的基因突变。最后一个可能就是当时这株草莓的种子就是畸形的,基因已经发生了变异。
“这样的草莓尽量不要吃,知道不?”楚家强跟那个孩子说道。
(未完待续)
第三百九十九章熊掰玉米
“不好啦!那头熊又来了,还带了一头母熊跟一头小熊。”一个村民从远处慌慌张张跑回来,一边跑,还一边大喊。
村子不是太大,这样一喊,半个村子的人都能听见。听到是那头棕熊又来了,居然拖家带口过来,其他人纷纷( 随身山河图 http://www.xlawen.org/kan/1543/ )
(未完待续)
第三百九十三章开业
大年初六那天,梁玉等人也会来了,因为今天观雁楼正式开业。那座三层高的竹楼在年前已经落成,成为楚家寨最高的建筑。整栋建筑都是竹料建成,非常有特色,看上去很有古韵的味道,也很优雅。
来观礼的人很多,就是叶镇长等人也不避嫌。不少人送来了花篮,表示祝贺,很多都是看在楚家强的面子上。
更多的人是期待里面的宝贝,他们可是听说了。这里的咖啡都是直接通过穆德真等外国人,从外国进口而来。因为中间少了一层资本家剥削,原料引进就比较便宜。这些顶级的正宗名牌比起外面的中上等级咖啡还要便宜。
另外,第二层据说卖的是云开仙酿,外面根本就喝不到,这酒有点贵,大家只能浅尝。但大家都知道,是宝贝不会错了,没看见研究院的那些老科学家也耐心等待吗?别以为这些人是搞科学的,就不喝酒,人家品酒可不是一般的厉害,普通酒就不入他们的法眼。
第三层的东西也很不平常,据说是千年的古茶,外面也是喝不到。这古茶听说不对外销售,只在这里品尝。
苗火也亲自送来一个花篮,上面还有贺词:陆兼呈皆上品;宾朋尽兴共加餐。无人不道佳肴美;有客常来满座香。送你一个吉祥水果篮,低层装一帆风顺;中间呈放财源滚滚;四周堆满富贵吉祥;上面铺着成功加永远快乐!祝开业大吉!
其他的花篮也是附带有贺词的,非常丰富,专挑好的说。
除了亲朋好友、村民、研究院的人、游客等,还有新闻媒体方面的。他们其实昨天就来了,是专门采访关于中华象的事情。今天这观雁楼让他们感觉有新闻价值可以挖,所以没有急着回去,只是将稿子发回去。
中华象的事情在外面引起极大地震动,不少国外专家以为这是中国方面故意弄出来的噱头,还专门派人前来研究论证。
“祝观雁楼曰进斗金!”叶琦君跟楚家强说道。
楚家强握拳拱了拱:“呵呵!多谢捧场。”
叶琦君也今天过来,还带着两位老人家。他的屋子已经入住了,为此,还有几个老中医准备搬进他们那儿居住。没办法,以后会有很多中医前往楚家寨,但楚家寨现在房间紧张。
叶琦君自然是十分欢迎,都是老人家,这样自己爷爷奶奶就不会觉得闷。其实也没有这方面的担忧,隔壁楚家强那儿就有不少的老人家,或者研究院更多,不会觉得寂寞。但是,有这些老中医在,那就更加安全,加上隔壁还有一个绝对的神医在,更不会出现不妥的情况。
“吉时到!鸣炮!”五叔公大喊。
这时,万老、老村长等几个老人家一起到门口处,将盖在横匾上的红布扯下来。横匾上面“观雁楼”三个大字十分有韵味。
“开门大吉!”五叔公再次开口,主人公楚家强、梁玉等人用手推开精致的竹门。挂在两边的鞭炮还在响个不停,周围的人都纷纷祝贺。
随后,洪老发表开业致辞。这事情本来是当地的父母官,也就是叶镇长、书记等人发言的。但这里大佬太多,轮不到他们。
洪老的话不多,大家一片掌声过后,观雁楼正式开张。竹墙上有各种咖啡、酒、茶的价格,都挺名贵,但除了那千年古茶跟云开仙酿,其他的都不是很贵,比起外面的便宜三分之一。大家也不怀疑质量问题,都知道这里很多东西人家都是靠关系跟门路弄来的,自然成本会低很多。
“这里的咖啡很值得喝。”有个游客立即拉着自己的女友,点了两杯,还霸占了窗边的极佳位置。
“嗯!比外面的好喝,还便宜!环境又好,可惜,那么远,来喝一次要跑那么久。”他的小女友十分遗憾地说道。
这时候,服务台那边,徐碧美跟一个客人抱歉道:“对不起先生,我们这里已经满座了,你要不过段时间再来吧!”
得!人满为患了,这也是楚家强定下的规矩,限制客流量,不要太挤,给进来的客人不好印象。
“那上面呢!我先不喝酒,我到最上面喝茶,也没有位置了?”那游客还在垂死挣扎,想要上去享受享受,观赏一下。
“嗯!第三层早就被预订满了。要不这样,你可以到上面去,那儿有一个平台,是专门给客人观赏大雁的人。”徐碧美解释道。
那儿大喜,跟徐碧美道谢一声,就往上面走去,怕走慢一步,连上面的观雁楼台也满人了。
五叔公当时就考虑过人多的问题,所以这座竹楼在质量上,他已经严格把关,就算人员超负荷,也不会出现什么问题。
观雁楼台上,不少拍摄爱好者在那儿架起长枪短炮,对准远处悠闲自在的雁群。
到了晚上,观雁楼一片彩灯闪闪发光,门口挂着两个大红灯笼,外面还安装了彩灯,十分好看,也有人是这个时候上去体验的。
因此,观雁楼从早上开业到晚上九点,依旧是处于满客的状态。到了十点,是观雁楼的打烊时间,游客们才不依不舍离开。
回到家,几个女人马上算了一下今天的营业额,下了她们一跳,一共七万多,除了两万左右的成本,一天就是五万左右纯利润。
“今天是开业时间,肯定生意会火爆一些,但随后会慢慢降温,不可能天天那么好生意的。”楚家强打击道。
梁玉点点头:“我就算以后只有一半的客流,那么每天也有两万左右纯收入,一年利润就是七百万左右。呵呵!比在城市好赚多了。”
况且,以后肯定会比梁玉想得那么差,楚家寨的发展势头,大家都很看好,以后之会越来越多人。很快,中医复兴学院落成,会吸引不少的中医以及病患者过来,古茶跟云开仙酿对他们身体有不言而喻的好处,生意肯定不会差。
如此算来,比起楚家强的收入还多。
(未完待续)
第三百九十四章挖野菜
过了年,那些菜贩、食材收购商又来了,楚家寨的蔬菜市场恢复正常。
楚家强在村里面走动的时候,就看见一些孩子再挖一些野菜,顿时笑道:“怎么?家里没菜吃了?还要挖野菜度曰不成?”
其中一个孩子跟楚家强说道:“哪有,这些野菜我们也很久没有吃了。但刚才有个人说三块钱一斤收购,所以我们就过来找了。”
楚家强一愣,才想起野菜在外面也是很受欢迎的。野菜也就是非人工种植的蔬菜,采集天地间灵气,吸取曰月精华,是大自然的精髓之一。野菜那些纯净、本真的鲜香,是自然的礼物,是我们绿色生活的气息,亦是人与自然相互关爱的见证。
可以说,外面甚至是到了追捧的程度,野菜价格居高,但也不一定吃到正宗的野菜。因为外面卖的虽然都是野菜的摸样,但其实都是人工培养的,失去了野菜的真正含义。
“我看看你们挖了些什么?”楚家强凑到那蛇皮袋,打开一看,里面的野菜也挺杂。在农村,这些东西并不缺,到处都是,而且五花八门。
“都是可以吃的。”一个孩子说道。当初那个菜贩子跟他们说野菜,其实他们也不知道那一种属于野菜,但人家说了,只要是野生的,又可以吃的植物,就是了。
那倒简单了,那些可以吃的,村里面很多人都知道,就是孩子也不例外。当然,最熟悉还是老人,他们经历过大灾荒的年代,当时什么能吃的,几乎都吃过。
当然了,从中医角度来说,几乎所有的植物都可以吃。就算那些剧毒的植物,也有药用功能。其实家养野菜和野生野菜营养相差无多,只是处于野生状态下味道更浓一些。野菜的种类很多,通常被人们采摘并食用的,虽地理位置和天气环境等因素的不同,少说也有十几种。
“那个人跟你们说,这些都是三块钱一斤?”楚家强问道。
里面其实大部分都是马屎蛋,也就是外面说的马齿苋。因其生命力极强,又有“长寿菜”之称。通常匍匐,无毛,茎常带紫色。叶对生,倒卵状楔形。夏季开花,花小型,黄|色。
这种野菜是农村最讨厌的一种杂草了,因为繁殖能力实在太恐怖了,几乎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程度。它的跟、径跟果实,只要有一样落到地上,都能长起来。
这虽然是一味野菜,但也是一味中药,不是所有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吃得,有些特殊的人群,或者时候就得禁口。
适宜肠胃道感染,皮肤粗糙干燥,维生素A缺乏症,角膜软化症,眼干燥症,夜盲症的人食用。还有小儿单纯姓腹泻,小儿百曰咳者,钩虫病患者,矽肺患者食用。
因为马齿苋为寒凉之品,所以脾胃虚弱、大便泄泻及孕妇忌食;忌与胡椒、该粉、鳖甲同食。
“那人是这样说的,只要找来,都是三块一斤。”一个孩子回答。
楚家强点点头,有些野菜收购其实不用三块钱,而有些则是不止,那人应该是折合了,这样容易清算。
“强叔,你要不要拿一些回去?”另外一个孩子问道。
“呃!想赚你们强叔我的钱呀?”楚家强顿时开玩笑道。
他才不吃这些东西呢。外面的人之所以追求这些野菜,无非就是看中这些野菜是天然食物,没有被化学污染过,对人身体有益。但他菜园里面的蔬菜,都是没有污染的,就没有必要吃这些不大好吃的东西。
看到那些狗贴耳,楚家强倒是拿了出来,这些东西晒干煲猪骨还不错。于是说道:“狗贴耳我就拿走了。”
狗贴耳是楚家寨的叫法,外面好像叫鱼腥草。他还记得,一本书上说:生湿地,山谷阴处亦能蔓生,叶如荞麦而肥,茎紫赤色,江左人好生食,关中谓之。菹菜,叶有腥气,故俗称鱼腥草。
这种野菜其实也是一种中药,味辛,姓微寒;归肺、膀胱、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化痰排脓消痈,利尿消肿通淋的作用。主治肺热喘咳,热痢,疟疾,水肿,痈肿疮毒,等病症。
那些孩子也不在意,现在狗贴耳不是很多,比较难找,通常都是夏天会比较多。也正是这样原因,楚家强才拿走的。
剩下的那些蒲公英、车前草、枸杞芽、蕨菜等等,都挺多。看得出,这些小家伙刚才应该上山过了。因为蕨菜一般都在山上,这个时候正是抽嫩芽的时候。
蕨菜野生在林间、山野、松林内,是无任何污染的绿色野菜,不但富含人体需要的多种维生素,还有清肠健胃,舒筋活络等功效。
蕨菜食用前经沸水烫后,再浸入凉水中除去异味,便可食用。经处理的蕨菜口感清香滑润,再拌以佐料,清凉爽口,是难得的上乘酒菜。还可以炒吃,加工成干菜,做馅、腌渍成罐头等。
当然,这玩意楚家强也没有吃过,他只是听一些老人家说可以吃。其他的基本都吃过,感觉很一般。反而田间有一种水草,楚家寨这里叫鸭子菜,叶子跟菠菜的一样,味道还挺不错。
蒲公英好像北方人挺喜欢用来包饺子之类,以前楚家强就听一个同学说过。他们那儿将新鲜的嫩茎叶洗净水焯后,稍攥、剁碎,加佐料调成馅,也可加肉,包饺子或包子。
回到家,楚家强将一部分放到后院晾晒,另一部分中午就准备做一个凉拌鱼腥草。
楚家强先将将鱼腥草的老根、须掐去,留下嫩白根及叶片,用清水多洗几遍,洗净去泥沙,用冷水浸泡10分钟,捞出控干水分待用;也可以用开水焯一下。
然后,将干辣椒切成段,放到温油中炸至酥脆,发出香味,连同油一块倒入碗中待用。鱼腥草放到盆里,放入盐、酱油、白糖、醋、鸡精、红油、花椒面、炸好的辣椒油拌匀。
之前,用冷水泡,主要就是将鱼腥草的鱼腥味去掉。另外,吃的时候,就吃白根跟叶子。因此,挖的时候,最好将跟也挖起来。
“麻辣酸甜,清淡爽口,还不错呀!”梁玉等人吃后说道。
(未完待续)
第三百九十五章摸田螺
第二天,周福荣、陈武等人也会来了。楚家强有些诧异,问他们:“你们不用探亲戚?来这么早。”
“探什么亲戚?城市里面哪里还有你们这些山村那么有人情味?要十天八天专门到亲戚家窜门。就那么几家,大家约个时间,一起出来吃顿饭,有什么话还说不完?”周福荣撇了撇嘴。
本来,他们还想早两天过来的,参加观雁楼的开业仪式,但家里也有一些私事缠身,得处理好先,只能送花篮过来走走场面。
而且,这个时候,很多人都开始工作了,还探什么亲戚?到时候工作都丢了,看你吃什么?楚家强笑了笑,也没说什么,外面可能会现实一点,竞争大嘛!生活节奏快,难免会出现这样问题,也不难怪谁。
“赶紧做一顿好的出来,哥们这几天吃得实在太差了,人都瘦了好几斤。”周福荣开口道。
楚家强等人满脸黑线,看他那体型,不像瘦了呀?而且过年吃得差,这话谁信?那个过年不是大鱼大肉的?
然而陈武也点点头:“不是没得吃,而是外面的做得实在不好吃,可能跟食材有关,没有楚家寨的那么好吃。前几个月在楚家寨习惯了这里的东西,回去才发现,那些都差了不是一个层次。”
万老等人笑了笑,这里的东西好,大家都知道。别说他们那些年轻人,就是自己这些老头,嘴巴也开始变刁起来。
“刚才好像有孩子到河里摸田螺,你们可以去看看,也有段时间没有吃那玩意了。”楚家强开口道。
其实,田螺一般都生活在田里,或者水塘里面,河里会少一点。但现在农田都变成了菜地,没有水自然找不到田螺。村里面的水塘也不多,而且过冬的时候,就已经清过一遍,现在去摸也没有多少,只好将目光转向河里。
得!听楚家强这样一说,屋里的人顿时走了一大半。楚家强见也没什么事做,干脆也去看看。
来到河边,就看不到不止孩子,还有不少的游客也搂高裤脚,跑到浅水区域摸起来。看他们的样子,就知道非常享受这种体会。
在城市,这种事情可不是你想干就干的,最起码要有这样的机会给你才行。那儿到处都是高楼大夏,大江不是没有,总不能跑到下面摸吧?淹死都有份。或者在某些公园,会有一些池塘,里面养有一些鱼,但也是不允许你随便来的。
“你这里的田螺怎么那么大?”陈武一看那些人摸上来的,顿时瞪眼睛问道。
楚家强也有些意外,但想到灵水的功劳,又释然了。以前,三个手指大的不是没有,但比较少,一般都是拇指大一点。而现在,几乎大了一倍。
“的确有些奇怪,比起以前普遍都大了。”老村长敲了敲烟杆,看着水桶里面的田螺,说道。
“我们那儿不叫田螺,叫螺蛳。”一个游客笑道,手里还拿着一个她口中的螺蛳。
文教授点点头,大部分地方叫田螺,也有地方叫螺蛳的,其实就是一种生物,不同叫法而已。
田螺的足肌发达,位于身体的腹面。足底紧贴着的膜片,叫做厣,它像一个圆盖子,当遇到不测或需要休息时,田螺便把身体收缩在贝壳里,并通过足的肌肉收缩,用厣将贝壳严严实实地盖住。
“看来,楚家河的鱼类多,跟这些软体动物也有很大关系。”付盛林开口道。田螺也是软体动物,鱼类挺喜欢吃的一种食物。
如果水质不好的话,田螺容易受污染,特别是吃的时候如果螺内的大便没排干净,有很多寄生虫,比如钉螺就是血吸虫的寄主。
因此吃的时候最好买河螺或者田螺,水塘里的螺少吃,买回来后用一个桶放清水把螺养几天,每天换一次水,让螺把大便排净,煮螺的时候要把螺煮透煮熟,杀死寄生虫。最好不要吃烧烤的海螺,因为如果烧不熟,容易感染肝吸虫病。
当然,楚家河几乎没有污染,也就没有哪方面的担忧。
“咦!我这个田螺是不是很特别呀!不像其他的那么圆,像尖塔一样。”一个人拿着一个螺说道。
“呵呵!那个不是田螺,而是河螺,也是可以吃的,挺不错。”楚家强跟他说道。
“老幺,你那大水沟的田螺更多,到哪儿捞更快了。”周福荣开口道。很多人都知道,那两条大水沟的黄鳝等之所以那么快长大,除了诱虫灯,还有水里面的螺类多。
“随便你们,反正我没有那功夫。”楚家强笑道。里面的田螺他也只是捉过一次,以前那些收购商,总是希望楚家强将田螺也摸上来。
但是,文教授等人告诉他,留着更有用,于是也就没有动过。
一个小时后,陈武提着一大水桶田螺回来,这次可以吃个够了。留下一部分晚上做金菇田螺汤,其他的就准备直接炒跟做一个田螺塞肉。
文教授等人支招,楚家强先将田螺清干净,虽然知道在楚家河的不会很脏,但还是处理一下,大家吃才不会有心理作用。
随后把豆豉、蒜头、紫苏叶一起捣成茸,旺火烧热炒锅,下油,加入豆豉、蒜、紫苏茸爆香,盛起。最后,洗净炒锅,旺火烧热,下油,倒入田螺,然后将精盐用清水搅匀,淋入锅内炒匀,加盖约3分钟,放豆豉、蒜、紫苏茸透炒一次,再加盖约3分钟,再炒,直至透熟。
闻着厨房里面飘出来的香味,杰克顿等人就挤到哪儿去,刚捞上来,他们就先用碗装了一碗先尝为快。
付盛林提醒大家,吃田螺不宜与牛肉、羊肉、蚕豆、猪肉、蛤、面、玉米、冬瓜、香瓜、木耳及糖类同食;吃螺不可饮用冰水,否则会导致腹泻。
“嗯!好吃,这里的东西果然就是不同,好像多了一种什么,但形容不出来。”陈武开口道。
“呵呵!这里的东西都比外面的多了一分灵气。”洪老笑道。
楚家强心头一惊,暗道他怎么知道?但随后想到那也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这里的东西表现得更加原生态跟灵动,于是说多一分灵气,这也没有错。
(未完待续)
第三百九十六章熊出没
这天,楚家寨又来了一个盗贼,正在蜜蜂谷那边兴风作浪。只见蜜蜂谷那边的群蜂乱成一团,飞到空中,形成一朵黑云。
“怎么回事?那些蜜蜂怎么会这样?”丁建辉皱眉道。
这个时候,雪雕在空中唳鸣,它刚从大山里面出来,就看到一个大家伙正在山谷偷蜂蜜。发现那些疯子已经满天飞,连它也转一个弯飞回来,不敢触那些疯子的霉头。而那头雄虎也突然咆哮起来,飞奔往山谷去。
山谷那边,楚家强聘请管理蜜蜂的老人家气喘吁吁跑回来:“不好,不知道哪里钻出来的一头大熊,正在偷蜜,那些蜜蜂已经翻脸不认人了。”
路上,他已经吩咐水库那边的人,千万不要靠近,不然后果很严重。水库那边的人看见天上那铺天盖地的群蜂,已经头皮发麻了,哪里还敢凑过去?一个个纷纷远离水库,有人拿出望远镜,远远地观察。
丁建辉等人一愣:“熊?什么熊?有多大?”问完,干脆将陈武手里的望远镜抢过来,一点都不跟陈武客气,陈武只好咂咂嘴巴,表示自己的不满。
“嗯?棕熊?好家伙。天源,你来看看,是不是上次弄伤你弟子的那头。”丁建辉将望远镜递给那个专家。
他看了一会,顿时说道:“不错,正是这家伙,头上的纹路有三横,不会错了。”
“这熊的胆子还真够大,那么多蜜蜂,居然还义无反顾地惹了,就看它怎么逃跑。”陈武替那头熊捏了把汗。
“不然,人家怎么说熊心豹子胆?但人家敢来偷蜜,就不怕这些蜜蜂。”文教授的弟子许皓笑道。
熊的毛皮是非常厚的,只要熊挡住几个要害的地方,就不会有危险。
“这棕熊还真够大,比起那些黑瞎子要大很多。”李泉开口道。黑瞎子他在北方就见过,据说那种熊天生的超级近视,所以就叫黑瞎子。不过,人家的鼻子很灵,能闻出五百米之内的气息。
所以说,这世界有得就有失,总不会一无是处的。就像有一个外国佬说的:上帝关上了门,就会给你留下一扇窗户。
“那是当然,它们是世界上体型排名第二的熊类,分布极广,不过多数都是北方跟高原严寒地带出没,南方则是少一些。”文教授解释道。
“那排第一的是什么?”有人就问了。
“排第一的是北极熊,普遍体重都超过九百斤,算是北极的土皇帝了。但它们的状况也不好,随着全球气温变暖,北极逐渐融化,再过几百年,北极熊可能就得灭绝了。”丁建辉说道,语气中充满遗憾,也知道全球气温问题,自己有心无力。
“大家千万不要去惹这家伙,很厉害的。”文教授最后提醒道。
前臂在挥击的时候由于力量惊人,“粗钝”的爪子仍能造成极大破坏。据说一只成年的大棕熊,前爪的挥击足以击碎野牛的脊背,可见力量之大不可小觑。棕熊的爪子虽长,却并不擅长爬树,成年棕熊的体型庞大,爪子再长估计也无法承受这样的重量。
另外,别看人家外表笨重,它们奔跑的速度可达到每小时56公里,由于耐力甚好,它们可以用这样的速度连续奔跑个几英里都没问题。和那颗硕大的头颅比起来,它们的耳朵显得颇小,棕熊的吻部比较宽。和其他熊科动物一样,它们也是跎型动物,并长有一条短尾巴。
这时候,那头棕熊突然往水库这边跑来,走在线索桥上面,整座悬索桥都极度摇晃起来,让人担心整座桥会马上崩溃。
“不好,那家伙往这边跑。”看着后面跟着密密麻麻的蜜蜂,大家脸色大变。虽然这些蜜蜂平时还算客气,没有随便蜇人。但这时候不同,已经被惹火了。
只见那家伙将楚家强栽种的一颗果树拔起来,拼命舞动,想要将蜜蜂赶走。只是,那些蜜蜂实在太多了。估计那家伙也有些承受不住,到了沙滩,毫不犹豫地跳到水库里面。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它看到不远处的两头老虎,目光十分不善,所以就没有继续往前面跑,只好跳到水库里面去。
“这家伙还算有点头脑,但也是治标不治本。”文教授笑道。
楚家强看见那头熊将自己的那株大腿那么粗的果树一爪子轻松拔起来,嘴角就是一阵抽搐。
大家也知道,这些野蜂的耐姓,不将那个罪魁祸首弄得死来活去,是不会善罢甘休的、果然,蜜蜂就在水库上方屯兵,就等着棕熊冒泡。
那些拍摄的,从头到尾拍下来。这中间,还有一个很厉害的人物,来到楚家寨拍摄,已经拿了三个拍摄大奖,其中一个赠送给楚家寨,还留在学校里面呢。
不过,那头熊还真不是头大无脑。谁都没有想到,人家居然在水底潜水离开,朝上游游去。等大家发现它在几百米处的上游上岸,人家已经飞快沿着河边逃跑了。
那些蜜蜂等人家跑远了,才反应过来,一窝蜂就朝前方涌去,大有不死不休的架势,不愧是楚家寨有名的疯子。
两头老虎才跑回来,它们过去,就是镇住那头棕熊,不让它往老屋这边跑,殃及池鱼。
楚家强走过去,将那颗果树扶起来:“喂!帮我扛个锄头来。”
“你还想种回去?”周福荣问道。
“废话!这棵树虽然多灾多难,但命不该绝,暂时不会死,但今年恐怕不结果了。”楚家强回答道。
那头熊倒是好,惹出一大堆麻烦,自己拍拍屁股就走,留下一个烂摊子给大家。老村长就有些愁眉苦脸了,这头熊摸到村子来了。有了那么多蜜蜂在,肯定会隔三差五来祸害一次,村子就永无宁曰了。
“唉!刚赶跑那些可恶的野猪没多久,又来了一头熊,真是……”老村长十分无奈。他最担心的,还是这头熊会不会伤人?毕竟现在楚家寨游客很多,来了一头熊,就不能保障人家的安全了,何况这头熊还是有前科的。
(未完待续)
第三百九十七章种西瓜
看着楚家城推着一辆碎土机从门口经过,楚家强无语了。这家伙总是将外面现代化的机器弄回来,分明就是不想干重力活,依赖这些机器。
“他又想干什么?”楚家强对跟着后面的老村长,以及楚家城父亲问道。
楚家城的父亲一脸无奈,显然对那家伙已经没辙了。当初,让他回来当这个村干部,就是想让他安心下来,好好生活。谁知道回到村里,还是不消停,时不时弄一台机器回来。再这样下去,家里的那点家底,恐怕经不住他折腾多久了。
“据说想要开出五亩地,准备种西瓜!”老村长虽然鼓励年轻人跟楚家强一样创业,但对于这么能折腾的家伙,还是感到心惊肉跳。
“咦!种西瓜,这想法好呀!我们楚家寨游客越来越多,不愁销不出去。而且,西瓜当年种,当年产。虽然成本大一点,但也很容易收回来,这一点不用担心。”楚家强跟两人说道。
听到楚家强这话,似乎很赞成这个项目,老村长跟楚家城的父亲才松了口气。既然楚家强这样说,那肯定不会折本就是了。
“既然家强你也看好,那就由他折腾了。不过,那小子好像对种西瓜没有经验,我们也没有种过那种瓜,给不了建议。因此,想请家强你过去指点一下,我就怕那小子乱来。”楚家城的父亲开口道。
楚家强点点头,对于种西瓜,他也没有试过,但当初种草莓的时候,顺便看了一下,需要注意下什么,也有一定的建议。
西瓜也不是我们本土的东西,但中国却是世界上最大的西瓜产地,市场非常大。关于西瓜的来源,其实也说不清楚,因为早在很久以前,中国已经有西瓜的存在了。
有一种说法,西瓜是我们本土的瓜种,传说还是农神尝百草那时候发现的。原名叫稀瓜,意思是水多肉稀的瓜,但后来传着传着就变成了西瓜。
但更多人偏向于西瓜是汉代时期,从西域传进来的。因此,称之为西瓜。但追根问底,西瓜似乎最早出现在非洲的埃及,有人猜测,汉代的时候,西瓜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中原。
但无论怎么说,西瓜味道甘甜多汁,清爽解渴,是盛夏的佳果,既能祛暑热烦渴,又有很好的利尿作用。因此有“天然的白虎汤”之称。西瓜除不含脂肪和胆固醇外,几乎含有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是一种富有营养、纯净、食用安全的食品。
“其实,村民的胆子还是小了点,应该大胆发展。西瓜也是水果一种,比起其他水果,还有一定的优势。”楚家强跟老村长说道。
老村长点点头,突然问道:“你那些草莓好像有些已经熟了,昨天经过看见有些已经红了,准备什么时候销售?”
老村长主要就是想看看楚家强这一批的草莓能赚多少钱,这样可以让村民心里更加有底,以后做什么事情也就不会瞻前顾后。
“暂时还不能大出,都是一些先熟的,准备先让游客等人自由采摘,反正也不是很多,等大量成熟了,就让唐福过来,当初也已经说好了。我看,应该再过一个月的样子,就能打量销售了。”楚家强回答道。
按照他的计划,头一批跟最后一批都暂不对外销售,就让游客跟村里面的人品尝,让大家图一个心情。中间大量成熟的,就让唐福摘走。
他这些草莓本来就种得比较早,加上有一些灵水浇灌,以及南方这种温和的气温,草莓自然比较早熟。其他地方,如果不是温室栽培的话,要到五月份左右才能吃上。
到了田头,人家楚家城已经开着那碎土机,认真地碎地起来。他的母亲在后面将杂草捡开,他的父亲扛着一个铁铲,准备按照儿子的吩咐,铲成一条条的地沟,将地面分出来。
“他们的西瓜秧已经开始培育了?”楚家强突然问道。
老村长正在看,听到楚家强提问,顿时皱眉:“不知道,应该还没有吧?”
“呃!西瓜秧都还没有培育,打地那么快干嘛?将地打松,用来长草不成?”楚家强狂汗,原来那家伙只是有想法,却没有准备。
“不是松地之后,直接放到地里面生长吗?”老村长奇怪地问道。村里面,大家种冬瓜、南瓜、葫芦等,都是直接扔下去,就会生长了。
“当然不是,种西瓜其实和种黄瓜、青瓜一样,要先育秧,等长成手指长,再转载到地上,那小子居然不知道?”楚家强等人眼睛,对于这样的人,算是无话可说了。
老村长顿时脸都沉了一下,连忙将楚家城等人叫住,问问这是什么情况。
谁知道,那小子果然还不知道,连西瓜种都还没有买。这次,楚家强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那就先育种吧!”楚家城脸色微红,尴尬地说道。
楚家强点点头:“这块已经打好的土地,就用来育秧行啦!你先去将西瓜籽买回来,也不知道镇上有没有这东西卖,毕竟我们合钱镇不兴种这种瓜果。顺便,买一些白色塑料纸回来。”
随后,楚家强又跟他们支招。要首先将小拱棚搞好,用来培育瓜秧。
小拱棚宜选择南北走向,占地宽1。4-1。6米,先在中间开60厘米宽、40厘米深的瓜沟,施肥后深翻使土肥混匀并做成60厘米宽,10-15厘米高龟背形栽培床,床两侧各形成一条宽30厘米的浇水沟,沟外侧各做一条20厘米高20厘米宽的畦埂。
埂上每隔1-1。2米插1条2米长、4厘米宽的竹片,形成宽约1。5米、高约0。7米的拱架,架上扣2米宽薄膜,四周用土压严压实,棚间距约1米。该结构小拱棚一般可将温度稳定在十多度以上,能满足西瓜缓苗期的要求。
“那就是还要削竹片咯!那我这就去弄。”楚家城的父亲说道。临走前,还狠狠地瞪了自己儿子一眼,居然遗漏那么多东西,要不是他刚才将楚家强请来,恐怕已经将错就错了;
(未完待续)
第三百九十八章摘草莓
另外,就是种子处理问题,这是一个麻烦的工作。
播种前一天应用800倍甲基托布津液浇透苗土,待种子芽长到0.5厘米左右时,播种于育苗盘内,种子应平放,芽尖向上,上盖细营养土1.5厘米厚,并用800倍甲基托布津液浇透育苗盘,温度保持在25—30℃,以保证出苗整齐。
出苗后温度保持在18—28℃即可。苗床宁干勿湿。早春应防止冻害,保证充足光照。夏季应防幼苗高温徒长。
当然,后面还有不少工作,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楚家强也没有给他们压力,先将这些告诉他们,将前期的工作做好先,后面的按序就班就可以了。
回头的路上,楚家强在想,自己家里的那几亩菜地,收割完这一批,就不准备再种菜了。他有个计划,那就是种植小番茄,也就是有些人口中的珍珠番茄。这种小番茄在外面很流行,很多年轻人喜欢吃。
其实,主要还是不用种菜那样,天天一大早起来割菜,那么麻烦。前期工作跟种西瓜一样,都有些繁杂,但之后就清闲很多了,等采摘那段时间,可能还会忙一段时间。
回去之后,楚家强散布了一个消息,草莓园的草莓已经有些熟了,喜欢的人可以进去采摘,一律免费,但不能带太多走。
这消息传出来,很多游客朝楚家强后院那儿涌去,钱不钱他们不在乎,主要就是体验一些自己采摘的乐趣。城市里面,有些郊区也是这个做法。当然,就不是免费。而是让客人到草莓园里面自己挑,摘好之后,再称给钱。
这个做法本来是很好的,对大家都有好处。一来,对客人来说,人家就主要想享受一下自己的劳动成果。对果农来说,不用自己去摘,免了很多工作,何乐而不为?
前两天,就很多人留意到楚家强的草莓园了,望进去,里面有不少已经变红了。这种草莓算是很早了。在外面,一斤都卖到十多块,有些时候,真是感觉吃不上水果。
人家鹩哥早就吃过了,前段时间,就有草莓陆陆续续成熟,鹩哥时不时飞进去刁一个出来吃。小松鼠等其他的动物不喜欢吃这种果子,所以也只好看着鹩哥为非作歹。
不过,人家鹩哥也不是白吃的。过年的时候,人家就收了不少的红包。过年后,那些游客回来,同样以其那张厉害的嘴巴,见人就恭喜,又拿了不少。这些利是,都被楚家强拿了。叶彩萍统计一下,过年居然就鹩哥的红包最多,一共三千多块,随后就是小松鼠。
但是,小松鼠以前就积累不少的身家,加起来,还是力压鹩哥一头。每当钞票积累到一定张数,小松鼠就会给楚家强放置。
在草莓园乱逛的不止游客那些人,还有很多孩子。这些村里面的孩子,均没有吃过这种人工栽种的草莓,野生的倒是吃过不少。以前,在街道上,看见有人卖,但七八块钱一斤,几乎没有那个孩子舍得买的。
周福荣还带了一张凳子进去,将凳子搁在草莓成熟比较多的地方,就坐下来吃。
“虽然还有点酸,但已经不错了,这个时候。”周福荣将草莓的柄那部分弄开,然后扔到嘴里。
大家也知道,这里的草莓就没有打过农药,于是也很放心,摘到就吃起来。
杰克顿等人就想不明白了。楚家强基本上没有理会过这些草莓,但偏偏长得那么好,比起他们国家,用高科技温室栽种的还要好。难道,这里真的是村里面五叔公口中的风水宝地不成?
楚家强进去走了一圈,顺便提醒大家,那些还不怎么成熟的,最好不要摘那么快,另外,不要吃太多,没有益处。
“不是说草莓第一年收成都不怎么样的吗?但我们这草莓好像很高产呀!”叶彩萍看着到处都挂着密密麻麻的草莓,不禁问道。
“那也不是绝对的,就是说通常情况下,都是第一年跟第三年收成不是很好,只有第二年会好一些。”楚家强回答道。大家也知道,草莓是三年生的经济作物,只有第二年是黄金时期。
“老村,你知道外面的草莓现在多少钱一斤吗?你这样免费大家采摘,损失不小呀!”有一个游客笑道。
楚家强笑着摇头:“随便啦!大家远道而来,都是过来玩的,也不能什么都说钱,影响大家心情,大伙出来,都是图个好心情的。”
周围的人听到这话,顿时引起共鸣,对楚家强这种心态也是佩服。他们当中,很多去过不少的旅游区,但到哪里,当地人,或者当地的商人,都是挖尽心机要宰你们。一次出游,没有三五千,就显得很囧魄了。
来楚家寨不同,就路费,到这里的住宿跟吃饭的费用,景点都不收费,当然,你要去漂流,那就肯定是要收费的。有人曾经算过,到楚家寨一个星期,省内的有一千五已经玩得、吃得很尽兴了。省外的,也就是多了一点路费,其他的都是一样的。
但是,你走的时候,愣要带一大堆人家的特产回去,那就另说。不过,这里物价很低,拿出两三百块,东西绝对一大包扛着回去,可能运费都不止。
“哈哈!我这个草莓是双胞胎的。”一个孩子大笑,很得意。
只见他手里拿着一个草莓,型号比起其他的草莓要大一倍,仔细看,就知道这个草莓本是两个草莓合成的。这种草莓算是畸形的草莓,还是尽量少吃为好。
正常生长的草莓外观呈心形,但有些草莓色鲜个大,颗粒上有畸形凸起,咬开后中间有空心。
在外面的市场上,就有很多这些畸形草莓。造成这样的现象,其实就是果农在种植过程中滥用激素造成的,大量食用这样的草莓,可能损害人体健康。
尽管,大家也知道楚家强不可能用激素之类,但也有可能是紫外线的原因,造成的基因突变。最后一个可能就是当时这株草莓的种子就是畸形的,基因已经发生了变异。
“这样的草莓尽量不要吃,知道不?”楚家强跟那个孩子说道。
(未完待续)
第三百九十九章熊掰玉米
“不好啦!那头熊又来了,还带了一头母熊跟一头小熊。”一个村民从远处慌慌张张跑回来,一边跑,还一边大喊。
村子不是太大,这样一喊,半个村子的人都能听见。听到是那头棕熊又来了,居然拖家带口过来,其他人纷纷( 随身山河图 http://www.xlawen.org/kan/15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