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9 部分阅读
但有时候,眼看就要下雨,等大家辛辛苦苦收了谷子,天突然就变晴了。等你们再次晒下去,可能就突然下一场太阳雨来。那你们就真的欲哭无泪了,被上天玩弄掌控之中。
收割之后,又得马上犁田、耙田、插秧等。所以,这一两个月是农民一年当中,最为辛苦的时刻。孩子们也是最怕了,但偏偏学校就是这个时候放暑假的,想躲都躲不了。
“二叔说,后天我们的谷子也得收割了。”叶彩萍跟楚家强说道。
楚家强无所谓地点点头:“我们耕种得不多,加上人多,应该很轻松。”
要只是自己的,当然轻松了。但楚家强等人自己忙完,肯定会去帮其他人。不然,自己闲着,看别人忙,在农村,尤其是有些亲戚关系的,都会感觉不好意思的。
其实,这个时候收割,还不是最佳的时候。根据楚家强所知,水稻成熟,一般都是要经过四个时期,分别是|乳熟期、蜡熟期、完熟期和枯树期。
|乳熟期:水稻开花后3~5天即开始灌浆。灌浆后籽粒内容物呈白色|乳浆状,淀粉不断积累,干、鲜重持续增加,在|乳熟始期,鲜重迅速增加,在|乳熟中期,鲜重达最大,米粒逐渐变硬变白,背部仍为绿色。该期手压穗中部有硬物感觉,持续时间为7~10天左右。蜡熟期:该期籽粒内容物浓黏,无|乳状物出现,手压穗中部籽粒有坚硬感,鲜重开始下降,干重接近最大。米粒背部绿色逐渐消失,谷壳稍微变黄。此期约经历7~9天。完熟期:谷壳变黄,米粒水分减少,干物重达定值,籽粒变硬,不易破碎。此期是收获时期。枯树期:谷壳黄|色退淡,枝梗干枯,顶端枝梗易折断,米粒偶尔有横断痕迹,影响米质。水稻达到生理成熟的标准是籽粒内干物重达到最大,也就是完熟期。从外观上看,当每穗谷粒颖壳95%以上变黄或95%以上谷粒小穗轴及副护颖变黄,米粒定于变硬,呈透明状,这时是水稻收获最佳时期。
现在看上去,就到了完熟期的时候,但禾苗还没有完全枯黄,很多都还是青翠色的。不过,到了这时候,时间是比较赶的。加上一直以来,夏季的水稻都不用等禾苗完全枯萎才收割的,所以也没有其他的顾忌。
一阵风吹过来,大家顿时感到一阵清爽。夏天的风都是最凉爽的,秋天的风太萧瑟,冬天的寒冷,春天的轻柔。每一个季节,都有其特色,就是风也不例外。
这时候,大家就能看到一波波的稻浪,十分壮观。稻田边,就有一些拍摄发烧友,在用手里的相机,拍下这动感的一刻。
“好美!”叶彩萍开口道。
“呵呵!现在差很多了。以前,我听老人说,那时候屋子很少,而且非常集中,其他的全都是稻田,那看起来才是壮观。”楚家强笑道。
现在不行了,星星点点的屋子坐落其间,影响了整体的效果。以前屋子集中,据说就是为了防止老虎等猛兽伤人。毕竟人多了,就是猛兽也会顾忌三分。
不知不觉,两人散步到了河边。楚家寨的河边很喜欢栽种竹子,这也使得楚家河增加了不少的诗情画意。这些竹子都是比较薄的竹子,台风过后,很多竹子就会被吹断。不过,这竹子的繁殖很快,不用担心。
“哎呀!小熊猫居然跑到这里来了。”叶彩萍马上就看到正在吃竹子的小熊猫。她顿时满心欢喜,小跑过去,将小熊猫抱过来。
楚家强伸手过去,抚摸了一下小熊猫。这个似乎永远都没有忧愁,永远都是一副可爱稚气的猫脸,让不少人喜欢。
楚家强随即看到一个被扯下来的鸟窝,立即微笑起来。不用猜,肯定是小熊猫干的。里面的鸟蛋,恐怕已经落到小熊猫的肚子里。
小熊猫平时不是跑到河边吃竹子,就是到后院去吃甘蔗。那些甘蔗,几乎一半是小熊猫吃的。小家伙很喜欢吃甘蔗,感觉比竹子好吃。
又走了一会,楚家强跟叶彩萍就看见一个放牛的小家伙,水牛就在河边吃草。那家伙却爬到树上,坐在树梢上看书。
楚家强还以为那家伙勤奋呢!这个时候还看书。现在都放假了,很多孩子都早已经将学习放下,尽情玩。这样的人,还真是少见。不过,等楚家强看清楚,发现那是一本《三国演义》,顿时无语了。
“这书你看得明白?”叶彩萍问道。看那孩子,似乎只有八岁左右。
那孩子这才惊醒,见来人是楚家强跟他老婆,顿时嬉皮笑脸地说道:“看得明白,就是有些字笔画太多了,不认识。而且,这本书怎么跟老师讲的不一样?”
楚家强看了一眼,那是一本翻译版家精简版的《三国演义》,能看明白也不奇怪。既然是精简版,肯定就有些差别了。
“你这本内容不全,属于精简内容,加上老师讲故事,当然是加油添醋的,也不可能完全一样。对了,这书你哪来的?自己买的?”楚家强最后询问道。
那孩子摇头:“不是,是住在我家的一个大姐姐送给我的。”
楚家强恍然大悟,暗道我说呢!这些小家伙什么时候那么豪气了?那本书他看得出来,是正版的,少说也得四五十块,他不大相信,那些小家伙舍得拿出来买一本书。
(未完待续)
第五百一十五章千年树桩
这时候,楚家强的手机响了。他带手机,无非就是看时间而已,这手机不出去,一般都是扔在房间里。
叶继生打来的,一开口就叫楚家强赶紧过去,学校那边工地出了一桩重大新闻。楚家强问起什么回事,那家伙却神秘兮兮地跟楚家强说,来了就知道了。
“什么事情?”叶彩萍见楚家强挂断电话,就问道。刚才两人说话,她隐隐约约听到一些,好奇之心谁都会有,尤其是女人,八卦之心更是严重。
“老二叫过去,说施工工地出了点事情。具体我也不知道,那家伙不说。不过,听他的语气,似乎不是坏事。我们过去看看先吧!”楚家强说道。
每隔一段时间,他都会跟叶彩萍两人在村里面散步,或者到白马坪上面住一晚等等,重温感情。这事情,村里面的人都知道,不少游客对此十分羡慕,真正的神仙生活呀!
两人没有再跟那小屁孩啰嗦,而人家那孩子心里早就要将这两人赶走了。刚才,他正看得入迷、欲罢不能,所以盼不得两人赶紧滚蛋。
到了施工工地,这里,中医复兴学院的教学区已经建好,现在只是一些收尾的工作。至于宿舍生活区,那一条街道,也是已经差不多了。
不过,经过设计师的设计,准备在门口挖一个人工湖。这人工湖,昨天就已经开始开挖了,正好,下面也有几道泉眼,不用引水过来。
“怎么回事?”楚家强问道。他发现,这里已经很多人围观了,不少人还架起摄像机,拍摄场面。
“下面挖到一个大树桩,要五个人合抱。根据洪老的观察,那个大树桩,被埋在地下已经超过五百年了。而树桩本身,没砍之前,那是超过千年的树龄了。”叶继生说道。
“呃!”楚家强顿时无语了,一个树桩而已,用得找这么大阵势吗?不清楚的人,还以为发现恐龙化石了。
这样的树桩,村里面应该不少,至少,楚家强就见过好几个。都是村里面村民挖池塘挖出来的,不过没有那么大而已。
“应该是杉树的吧?”楚家强毫不惊奇地问道。
“咦!你小子怎么知道是杉树?刚才老三跟洪老也是看了好一会,才确定是杉树的。毕竟那树桩在地上已经埋了超过五百年,树皮及其附近已经腐烂,不然就更加庞大了。真是难以置信,一颗杉树也能长成那么大。”叶继生应该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情形,所以有些激动。
楚家强笑了笑:“这有什么?被埋在泥土下面的树桩,我之前就见了好几个,没有那么大而已,不是松树就是杉树。”
杉树,轮状分枝,节间短,小枝比较粗壮斜挺,针叶短粗密布于小枝上。因此,其树冠看起来呈分散状。“杉”字与“散”字读音相近,“杉树”就是“散树”,表示树冠分散的一类树。
杉木:纹理顺直、耐腐防虫,广泛用于建筑、桥梁、电线杆、造船、家具和工艺制品等方面。据统计,我国建材约有1/4是杉木。杉树生长快,一般只要10年就可成材。它是我国南方最重要的特产用材树种之一。
“不用大惊小怪的,杉树很长命,深山里面,就有很多都是几百年的古木。”楚家强跟大家说道。
其他人却不是这样想,在城市,要找一株上百年的原生树木,而不是转栽的,那是非常艰难的事情,就更加别说千年的古木了。上千年的树木,就深山老林里面也应该不多吧?
“真是神奇呀!埋在泥水里面不单止没有完全腐烂,反而更加坚硬了。”有游客十分惊奇地说道。
刚才那一幕,他们都是看得清清楚楚的。挖土机的那个勺子与树桩相碰,发出金属碰撞的声音。后来周福荣等人下去查看,发现剩下的树桩居然钢铁一样坚硬了。
“不是说杉树遇水潮湿容易腐烂吗?”有人问道。
“杉树也有好几种,其中的确有这样遇水腐烂的。但有些,泡水只会更加坚硬,尤其是这种千年的古木,剩下的,都是树心的精华部分,十分珍贵。”周福荣开口道。
“就是,不是有一种叫水杉的吗?那种杉树就专门生长在水里,也不见人家腐烂?”有人马上说道。
由于水杉在中生代白垩纪及新生代曾广布于北半球,第四纪冰期后,其同属的其它种类已全部灭决,故“活化石”水杉的发现,被认为是当代植物界的重大发现之一。现已普遍栽培,为国内外常见的园林树种。
洪老也点点头:“不错,有些杉树是不怕水的。在古代,古人就用杉树造船,要是遇水就腐烂,那还得了?”
其实,造船的木材很多,一般都是就地取材,优中选优。杉树材料比较轻,自然也就成了入选木材之一。
当然,比较出名的,还有松树、柏木、柚木跟轻木。
千年针松一根柱,十年檫树好打船!意为树木成材期不一,各有所用。针松,针松树,杆挺拔耸直,但长得慢;柱,屋柱,房屋的柱子;檫树,杆粗大可剖板造船,生长快。
千年海底松,万年燥搁枫意为松木不怕潮湿,枫木不嫌干燥。海底,指水份很多,潮湿,松木含松脂故不怕水;燥搁,干置着,搁,用支架支起来,使之干燥。
另外,柚木是世界上最珍贵的用材树种之一。材质呈黄褐色或暗褐色,木质细密,硬度大,纹理美观。在曰晒雨淋,干湿变化较大的情况下,不翘不裂;耐水,耐火姓强,能抗白蚁和不同海域的海虫蛀食,极耐腐,列于世界船舰用材的首位,是军需航海的重要用材。同时也是营建海港,桥梁及其它建筑,车厢、家具、雕刻、贴面板、装饰板等优良用材。
洪老给这个树桩估了一个价,起码五十万以上。于是,老村长竭力要将这块硬骨头弄上来。这笔资金,老村长准备投到教育上面去,可以再次减轻村民的负担。
(未完待续)
第五百一十六章巨熊拉锯
挖土机的司机先将木桩周围的泥土挖掉,另外一头,两台抽水机同时作业,将泉眼喷出来的泉水抽掉。
楚胜义已经将自己的车子开过来,等挖好之后,用车子拉上来。树桩太大、太重,人力比较难弄上来。
“好,拿绳索下去,缠住树桩。”老村长对几个村民开口道。自己几个人将绳索的另一头绑在车的后面。
两头绑好之后,楚胜义开动车子,加大油门,想要将树桩拉上去。不过,路面可能不是很好,车子直打滑,前进不了。不一会,车子的轮胎都冒出烟来。
“这样不行呀!”有人看到这景象,顿时皱眉道。
“挖土机也帮忙,它们不会打滑的。”楚家强说道。他让人将绑在汽车后面的绳索解开来,然后绑在挖土机上面。
这样果然有效,下面的树桩开始松动,很快就慢慢提升起来。不过,这个时候,绳索不给力,嘣的一声就断开了。
“不会吧?这个树桩到底有多重?这么大的绳索居然都拉断了?”在场不少人顿时惊呼道。目测那一条绳索,两根手指粗,就是大象拔河也没有问题了吧?
“也不是树桩太重,而是下面的根很长,直接插到十多米深,这样受力就大了。”五叔公开口解释道。
还好这只是杉树,不是松树。要是松树,这么大的树木,下面可能就超过二十米深,那才叫恐怖,要挖上来谈何容易?可能挖上来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就不止五十万了。
洪老等人点点头,十多米深应该是有的。老村长再次让人找来几条同样的绳索,同时帮着两台挖土机,以及楚胜义的车子,试图一举将其拔起来。
这次果然顺利了很多,在大家惊异的目光下,一根粗大、黑不溜秋的树桩逐渐升起来。下面的根也是十分繁杂,尽管很多已经腐烂了,但还是遗留不少错综复杂的精品根须。
“还没到底?这到底有多长呀?”看见拉出来已经六七米了,那个主根依旧还有一米粗,看得人惊异连连。
“先砍了上面一段,不然不好拉。”洪老吩咐道。
他们拉的时候,都是上升一段长度,然后将绑在树桩的绳索移下去,继续拉,不然不可能拉那么高的。
老村长连忙吩咐村里面的壮年,两边拉锯,这样就快一半。
看见下面拉锯的人艰难地拉动,听见发出十分刺耳的声音,大家就可以预测那树桩有多硬。
拉了好一会,两边才割进去一小寸。这时候,就有人开口说道:“这样锯法,割断要到什么时候呀?”
“这个就不好说了,看这架势,没有一个钟头左右,弄不好呀!”边上有人说道。
“村长老叔,我看,还是将大锯扛出来吧!那铁锯已经开始冒烟了。”一个村民建议道。铁锯摩擦太厉害,已经发烫得厉害。
村里面有一个巨型的大锯,那玩意可不是开玩笑的,近百斤重,十分少用。当时,楚家强看见的时候,就不明白了,搞一个那么大的铁锯出来,有什么用?后来才知道,那柄大铁锯,是用来锯石头的。
老村长微微皱眉,犹豫了一下,点头道:“那好,你们两个去将那个大锯抬出来。”
听到这话,周围的人直冒冷汗,暗道:要两个人抬的大锯,这需要多大的铁锯呀?能不能拉动就是很大的问题。
然而,老村长刚才犹豫的原因,就是担心这个问题。以前用来据石头,造石板、石条,都是竖着大锯拉锯的,容易很多。但这跟树桩是竖起来的,那么大锯就要平放才行,十分麻烦。
“真是块难啃的骨头呀!”老村长叹了口气。也就是人多,加上这些机器才会有一点办法。要是以前楚家寨的能力,就算知道是宝,也没有办法弄上来呀!
没多久,那两人将慢慢地将大锯扛了过来。看到那柄长三米,宽二十厘米的锯片,不少人都动容了。一个小小的山村,居然还藏着这么一柄恐怖的锯片。
“很久不用了,都开始生锈啦!”五叔公说道。
“先磨一下锯吧!不然也是费力。”木头公开口道。所谓:砍柴不误磨刀工!又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几个年轻人一起动手,用砂轮磨锯。
“真的不好拉锯呀!”几个年轻人下去搞鼓了一会,感觉还没有小型的钢锯好工作。主要是人的力气有限,要一边平稳大铁锯,还要用力拉,本来大铁锯就够重的。
“你们让开吧!让它们试一试,顶多请它们吃一顿就是了。”楚家强指着两头巨熊说道。
众人一看,大呼好主意。这两头熊的力气,他们都是有目共睹的。人家上千斤的石头,一样滚球一样滚动,谁敢跟人家比力气?
“这感情好!嗯!你们几个,回去做一顿好的,肉要足,管够哈!”老村长吩咐道。
楚家强示意巨熊,让它们去试一试,还表示今天伙食包了。这回,巨熊顿时高兴啦!丁院长、文教授等人嘴角抽了抽,想说点什么,就是说不出来。
那头大力熊先往两个熊掌吐一口口水,然后擦了擦熊掌,一副准备干活的摸样,又将大家雷得不轻。这个动作,还是从一些建筑工身上学来的。
“咳咳!真是有模有样呀!”周福荣目瞪口呆。
五叔公瞪了一眼那些经常做这动作的家伙,都是这样人教坏的。跟他们说了多少遍,现在楚家寨不同了,游客多了,他们的行为举动都代表着楚家寨的面子,这些不卫生的动作,还是少做。但这动作就是农民的弊病,已经习惯了,老是改不掉。
有巨熊帮忙,事情就顺利了很多。刚开始,不熟手,但很快就上手了。人家巨熊拉锯,一点不比电锯差,那个速度呀!刚才那几个村民一比,就是老牛拉车了。
十多分钟过后,树桩就割断了。老村长马上吩咐人,带两头熊先去吃东西。
(未完待续)
第五百一十七章刘同的惊讶
洪老的门路广,很容易就帮楚家寨找了一个好买家,那买家看了发过去的图片,立即表示,八十万要了。原本是不值这个数的,看来洪老的面子不小。
那人表示明天就下来谈,让老村长先好好保存。老村长吩咐大家,将巨大的树桩运到他家门口。这块东西可是八十万的,不能轻视。楚家强则是感觉有些小题大做了,这块树桩虽然值钱,但七八个人扛不动的东西,谁拿得走?
第二天,一个中年人开着一辆宝马车下来,后面跟着一辆货车。他首先拜访了洪老,叫洪老前辈的。从洪老的口中,楚家强等人也了解到,这个人也是玩古董的,但人家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雕琢师,尤其擅长木器雕琢。
不过,按照周福荣的评价,这人火候跟木头公差很多。木头公的手艺,几乎接近宗师级别了。一块木头,就是闭上眼睛,也能雕出一件惟妙惟肖的物件出来。
“好了,在这里,没有那么多虚礼。坐吧!尝一尝这里的极品好茶,外面尝不到。”洪老笑道。
“哦?那就真的要尝一尝了。”那人一愣,以为这是洪老自己的藏品,顿时欣喜起来。他们这行的人,几乎都是茶罐子,很多人都喜欢喝茶,尤其是稍微上了年纪的。他们就喜欢有事喝茶,没事也喝茶。
刚说完,看见洪老从茶几下面拿出一个瓷罐出来,那名叫刘同的人立即眼睛微微睁大。
“我没看错的话,这个茶罐也是宝贝吧?”刘同微微惊讶。
要是在大富大贵之家,他还不至于诧异。但一个农村家,居然拿上百万的瓷罐装茶,就有些不可思议了。不是对方不知道这个茶罐的价值,就是这个农家的主人真的是视金如土的人。
不过,既然洪老在这里,那说明人家已经知道这瓷罐的价值。因此,也可见这里农家主人的境界之高。
他不知道,楚家强现在是一点都不在乎钱财。在他认来,钱够用就行,没必要为金钱当奴隶。
说起来,楚家强不是收藏家,但这里的宝贝还真不少,不会比刘同的收藏差就是了。单单是后来二叔拿出来的传家宝,就足于在古玩界笑傲江湖。
“呵呵!不错!这个瓷罐不算什么。对我们来说,也就是上百万的东西。但里面的宝贝就不同了,外面就是有钱也喝不到。”洪老笑道。
“看来,这里的主人境界很高呀!”刘同感叹道。在他认来,这里的主人就是一个与世无争的前辈了,从这淡泊名利,喜欢茶道等细节,就可以看得出来。
他到现在还没有看见这里的主人,根据洪老的说法,人家已经出去了。来之前,他对这里也没有太大了解,只知道这里是新冒出来的一个旅游区。
刚来的时候,看到屋里屋外的小动物,着实让他吃惊不小。这里的小动物都充满灵姓,比外面的要多了一分灵气,让人看后忍不住喜欢。
不过,这个时候,雪雕、老虎、巨熊等不在家,不然,这人就不能那么淡定了。
洪老笑着点头:“嗯!等他回来了,你就知道他就是一位奇人。结识他,你以后至少生命有保障,看到没有,这些老家伙,很大程度都是为了保命才在这里的。”
“那真是要解释一番了,一会还劳烦洪老前辈指引指引。”刘同连忙说道。
“咦!什么茶叶,极品呀!”洪老刚打开茶罐盖子,千年古茶的茶香就飘出来。刘同也是品茶的小高手,对茶也有着别样的喜爱。
“哈哈!这是千年的古茶,所以我才说,外面就是有钱也喝不到。”洪老顿时得意地说道。
这种茶叶,除了楚家强送出去的一部分,就是这里跟观雁楼那边能喝到的。这些茶叶一律不外售的,因此外面是没有流通的。
刘同一听,顿时瞪大眼睛,千年古茶?这还得了?这回,他的茶瘾也被勾起了。只见他眼睛直直地看着洪老泡茶,闻到那飘出来的茶香,忍不住舔了舔嘴唇,喉咙发痒起来。
“洪老前辈,这茶多吗?你看我有机会要一些回去不?”刘同开始打听道。
“呵呵!不用打听了。我也很明白地跟你说,这种茶很少。是不外售的,就是我们,也是只能讨到一点点。要真想喝,可以到观雁楼那边,就是那栋最高的竹楼。那儿有茶水销售,但也不能带走,只能在那儿喝,而且每天还有限量。”洪老透露道。
刘同看了一眼那个方向,点点头,心想:那地方喝茶的确会是一个好地方,很有意境,有点像古代的黄鹤楼的味道。内心处,已经准备完事之后,上去享受享受了。
喝了一杯这些千年古茶,感觉全身的毛孔都舒张开来,实在太过瘾了,跟吸毒一样。这时候,刘同发现自己已经深深喜欢上这种茶了。
不一会,楚家强就带着老村长等人过来了。刚才接到一个孩子的通知,对方已经来了,正在他家里,洪老接待着,让他去找村长,一起回去。楚家强二话没说,就去找老村长,随后两人马不停蹄就赶回来。
“嗯!他们回来了。”洪老连忙说道。
刘同错以为老村长就是这里的主人,在他的意识中,这里的主人就应该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家,老村长的形象正是这样。
“老前辈你好!我刘同冒味前来,见谅呀!”刘同连忙跟老村长握手。
老村长一愣,没想到这个买家那么客气,随即笑道:“呵呵!你好!我就是这里的村长,这位老板久等了。”
洪老就知道那家伙搞错了,连忙给大家介绍。介绍过后,刘同愣了好大一会,还是不能接受楚家强那比他还年轻的年龄。
“呵呵!没想到老弟那么年轻有为。”良久,刘同才讪讪一笑。
楚家强淡然地笑了笑,也不在意被别人忽视。两方坐下来之后,老村长开门见山,就谈起那个树桩起来。
“这样吧!我们到村长家去谈,树桩就在他的门口,也好让你看看货。”楚家强开口说道。
这个建议很好,大家立即就赞同了。刘同连忙将杯里的茶水全部喝掉,这才跟着过去。要是平时楚家强,喝了半杯,就直接倒了。
(未完待续)
第五百一十八章猴子惹蜂
出了门口,看见不远处的两头老虎,刘同的脚步开始不听使唤地停下来,脸上俱是震惊,还以为自己眼花了,连擦了两次眼睛。
“没事,它们不会随意伤人。”洪老立即笑道。当初,自己来这的时候,也是这样,对老虎有很大的畏惧。
这也不丢人,谁不怕老虎?别看那些驯兽师威风凛凛,拿着一条鞭子抽打老虎都没事,但那儿是经过好几年的驯化才出现的结果。要是他们跑来惹这些野生的老虎,九条命都不够死呀!真以为武松是那么容易当的?
楚家强挥了挥手,让老虎跑一边去,省得吓坏人。虽然知道它们不会随便伤人,但自己不怕,别人怕呀!
“哈哈!今晚可以加餐了。”陈武看见老虎嘴里叼着一个七八十斤重的猎物,顿时喜笑颜开起来。住在楚家强这里就是好,雪雕跟老虎都会时不时打猎回来。
“这老虎是小楚你养的?”刘同难以置信地问道。
楚家强先是点头,然后又摇头:“它们暂时住在我家,不是我养的,它们自己跑来的,而且不用我喂养,它们自己会去找吃。因此,也不算是我养的。”
这时候,刘同终于理解之前洪老说的那话了,这个年轻人就是一位奇人,十分独特。之前,他还以为洪老故意抬举楚家强呢!所以对楚家强也算是客气。
老虎刚走,大家就听见一阵嗡嗡声传来。楚家强等人立即就知道怎么回事了,还以为又是鹩哥惹事了,毕竟那家伙不少干这勾当。
殊不知,回头一看,就看见猴子不要命地跑回家,连楚家强等人都顾不上看,冲进屋里,就立马关上门。
那些密密麻麻的蜜蜂就在屋顶上盘旋,等着那家伙出现。
陈武抹了抹汗:“这家伙怎么又惹上那些疯子了?真不要命,不愧是猴子呀!真能惹是生非。来这也没半个月,就差不多将这里都得罪光了。”
他们不知道,猴子本来是祸害山谷那边的水果的。那家伙看见有些葡萄熟了,于是摘下来一串,吃掉几个成熟的,发现其他的都还很酸,就是他猴子,也酸得直打哆嗦。于是随手扔了,谁知道刚好扔中蜂箱,这就将那些蜜蜂得罪了。
看见那些密密麻麻的蜜蜂,猴子十分果断了逃了回来,愣是这样,还是被几个蜜蜂蛰了屁股,让猴子本来就很红的屁股变得通红。
“怎那么多蜜蜂?要是蜇人了怎么办?”刘同眼皮直跳,感觉这里真的太危险了。先不说老虎,单单是这些蜜蜂,就给据住在这里的人巨大的压力。
楚家强揉了揉脑门,暗道,真不让人省心呀!鹩哥已经够让人烦了,又来了一个多手多脚的猴子,不得安生呀!
“那家伙好像受伤了吧?去跟付老说一声吧!让他去处理。”楚家强跟李泉说道。他都懒得理这些家伙了。
经过建筑工地的时候,看见两头巨熊帮忙扛建筑材料,刘同再次被雷得说不出话来。良久,才嘴角僵硬地咧了咧,笑得十分不自然:“呵……呵呵!这里的动物还真不少呀!”
他心里还有一句话没有说出来:而且还全都是怪胎,一个比一个让人吃惊。
洪老等人对这样的场面,早就见惯了,一点意外、新鲜都没有,要是哪天有活干,没有巨熊的身影,反而感觉不大正常。
这时候,楚家城拉来一车子的西瓜,全都是用井水冰镇过的。那些建筑人员全都停下来,先吃块西瓜解解渴才行。这车子的西瓜,三分之一就要落到两头巨熊的肚里,平时开餐,那是几乎一半都要进入熊口。所以说,这熊干活虽然给力,但吃也不是盖的。
“村长老叔,先吃一块西瓜吧!”里面不少人看到老村长的人,连忙喊道。
老村长本来不在乎的,现在还是谈那笔生意要紧,但看见有客人,自己不吃,也得招呼一下刘同这个大老板,于是停下来,亲自给刘同拿了一块。
其他人,好像楚家强等,自己会做了,不用别人提醒,自顾拿一块吃了再说。
“这位就是想要购买我们拿个千年树桩的老板吧?你好!我是这里的村支书楚家城。先生贵姓?”楚家城凑过来说道。这家伙前段时间,经过大家表决,当上了村里面的村支书。
楚家强等人顿时无语,这家伙开口闭口就将自己那芝麻绿豆的官挂在嘴边,真是让人无法忍受。
“买你西瓜去吧!这里没你事,一会过去登记一些财政就可以了。”老村长开口道。除了是村支书,村里面的财政也是这小子管着。因此,说起来,这家伙的官位在楚家寨来说,貌似还真不小。
刘同感觉这个年轻人很有意思,于是两人很欢快地攀谈了一会。
“你的西瓜不错呀!看来种西瓜很有一手呀!”流通说道。
这话一出,在场不少人的眼神都是怪怪的,最后还是陈武忍不住笑出来。楚家城顿时脸色一红,讪讪一笑。这情景,搞得刘同摸不着头脑。
“呃!这西瓜难道不好吗?我吃过不少西瓜,但论口味,好像真的是刚才吃的最好。”刘同说道。
“咳咳!西瓜好没错,而且这西瓜是这小子种的也没错。但是,这家伙就种植的时候帮忙,西瓜成熟后又充当一下打手,貌似就没有管过,就连买西瓜籽的时候,还不知道自己买的是什么品种。”楚家强开口道。
这回,楚家城再也呆不下去了,连忙跟大家打声招呼,说自己那边比较忙,就匆匆离开了,后面传来一阵大笑。
到了老村长家,在门口,看到那巨大的树桩,刘同立即凑过去,不顾脏地查看整块树桩,时不时发出赞叹的声音。可见,他对这块树桩很喜欢。看过之后,刘同又多加了五万。
这段时间,他正愁没有一块好的材料,这就给他送来了。这块树桩,埋在地上几百年,现在剩下的,都是精华中的精华,可以说十分珍贵。要是加上一手好的雕琢,价值就能翻好几倍,甚至超过十倍。
(未完待续)
第五百一十九章雕琢
谈好生意之后,刘同马上就划了八十五万到老村长提供的一个账号里面。这个账号,是楚家寨的官方账号,里面的存款已经超过五百万了。其中,大部分是那些企业的分成,不少是杰克顿等人的捐款。
从这一刻开始,楚家寨的教育资金就超过一百万。可以说,孩子们的教育费用,村里面已经有能力全部承担了。按照老村长计划的,今年起,孩子们的教育费用一律从村里面支出。这样的决策,村民当然大为赞同,尤其是那些家里孩子多的。
转完帐之后,刘同立即吩咐自己叫来的司机,将车子开过来。老村长叫来那两台挖土机,用它们的吊臂将树桩吊到车里面去。
完成之后,老村长请大家到屋里面喝茶。刘同看见村长的小孙子把玩着一个木雕的孙悟空,顿时移不开眼睛了。
“小朋友,你这个孙悟空让伯伯看看怎么样?”刘同蹲下来,跟小家伙商量道。
小家伙没有心机,闻言就将木雕递过来。可能有些怯生,然后马上躲到老村长的身后去。
“呵呵!看出来了吧?”洪老笑道。对于木头公的雕琢工艺,他看了也是相当佩服。这种人,就属于那种民间高手,几乎已经达到那种手到擒来的境界,离宗师也是半步之遥。
“厉害!这个木雕不简单呀!看样子,似乎是新雕琢的,就是不知道出自哪位大师之手,真想去拜访请教一番。”刘同看了一遍,越看越觉得雕琢这个木雕的人不简单。
“当然有机会了,那位大师,就在楚家寨,还是这里地地道道的村民。”陈武开口道。
说起来,楚家寨就是卧虎藏龙,里面一个很普通的老头,可能就有一手让人惊叹的绝活。
刘同听了这话,立马眼睛一亮,心中大喜,连忙说道:“此话当真,带我去拜访拜访吧!我可是仰慕得很。”
对于他们来说,遇到一位高绝的前辈,要是还能请教一番,得到对方的指点,那就是人生一大幸事。
“不急,先喝口茶再说,人家就住在这里,不会走的。”洪老说道。
草草喝了一杯茶,刘同就忍不住恳求楚家强带他去拜访木头公了。楚家强等人也是理解他的心情,于是就先带他过去,也不知道木头公现在有没有空。
这事情还真是说不准,人家木头公,现在可是大忙人。来这不少游客都会到他那儿订造一个木雕,作为纪念品带回去。价格不贵,但雕得惟妙惟肖,大家看了都喜欢。因为这一手绝活,他家里也几斤楚家寨十大富豪榜。
这个富豪榜,也是楚家城那小子弄出来,榜首的,当然就是楚家强无疑了。
“木头,有个同行来看你了,出来迎接一下吧!”老村长到门口就大声喊道。这话可真不客气,喊得后面跟来的人都是直抹汗。
刘同连忙摆手,诚惶诚恐地说道:“不敢当,不敢当!我们只能算晚辈,哪能让前辈出来迎接。”
这时候,木头公走出来,还是那副不善言笑的脸孔。淡淡地看了大家一眼,十分随意地说道:“进来吧!”
楚家强嘴角抽了抽,不愧是木头公,被人喊木头,话真是少得可怜。
“呵呵!这家伙就是这样,习惯就好!”老村长连忙赔笑道。看在人家后来又多加了五万块,老村长将热情做到最足了。
到了屋里,木头公的老伴跟两个媳妇连忙倒茶招呼大家。在中国,客人来了,都是这个招呼法,先喝茶,然后吃饭。
“有事?”木头公问道,语言简洁到让人不知道说什么好。
刘同进来之后,眼睛就没有离开过木头公雕刻出来的木雕,越看越是佩服。听到这位大师的话音,顿时恭恭敬敬地回答:“见识了前辈的手艺,晚辈心生仰慕之心,特来拜访,有冒味之处,还请前辈见谅。”
干这行的人说话就是不一样,有内涵,有文采。当然,在一些人眼里,可能就是文绉绉。
木头公看了一眼刘同,点点头:“没事。”
“老木,施展一手给这小子见识见识吧!”洪老开口道。来了这么久,对这个人的脾气也摸得很清。这人姓格就是这样的,不苟言笑,并不是针对某人。
木头公再次点头:“那好。”他也习惯了洪老、万老等人这样喊他。村里面的同龄人,好像李老头、老村长等人,都是喊他木头的。
说完,就没有废话了,他是行动派的人。只见他拿起一张刻刀,另一个手随便拿起一块木头,动作飞快地行动起来。那刻刀在他手里,就想一尾灵活的鱼儿一样,在木头表面游动。这手法,就是其他外行人看了也是相当敬佩,就更别说行内人刘同了。
历史悠久、技艺精湛的各种雕塑工艺,如牙雕、玉雕、木雕、石雕、泥雕、面雕、竹刻、骨刻、刻砚等,是中国工艺美术中一项珍贵的艺术遗产。牙雕、玉雕等工艺由于材料昂贵,做工又十分的精细,所以逐渐从实用品转变为欣赏品,因此被人们称为“特种工艺”,解放前,它仅是剥削阶级手中的玩物。木雕、石雕、泥雕、面塑等工艺,则大都流传在民间,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洪老告诉大家,雕琢也是一个很高难度的艺术,很讲究技法、刀法。
所谓的技法,就是木雕创作中作者对于形象和空间的处理手法。这种手法主要体现在削减意义上的雕与刻。确切地说,就是由外向内,一步步通过减去废料,循序渐进的将形体挖掘显现出来。
在一次次的减法造型中,我们不仅体会到作品在“脱壳而出”的快慰,而且还能感受到各种刀法产生的特殊韵昧,有些偶然的效果,能使作品产生新的意韵。因此,在木雕艺术创作中,最有意义的探索是运用各种刀法,恰到好处的体现雕琢家的创作意图。
刀法就是雕刻家用来体现自己创作构思的技术手法,也是形象地揭示艺术内容的手段。运刀的转折、顿挫、凹凸、起伏,都是为了使作品更加生动自然以充分体现木雕的材质美,体现丰富的雕琢美。
不明木雕艺术真意的人,在用刀时不是以刀代笔,而是描画做作,再加胆子小怕刻坏,结果刀法死板匠气,刻不出木雕的趣味来。因此要多刻多练多琢磨,熟而生巧才能形成自己的艺术语言和艺术风格。
(未完待续)
第五百二十章拜师
没多久,一件鬼斧神工的作品就出现在大家面前。那是一个机灵的小兔子,两只眼睛给人的感觉似乎在转动一样。
刘同接过来,看了又看,对这件作品越看越喜爱,最后忍不住不顾脸面开口道讨要:“前辈,你这件作品能否让给我?”
木头公没有开口,按照他的姓格,肯定不会让。这个兔子是另外一个游客订制的,做人要诚信呀!本来,他完全可以将这一件让给刘同,自己再雕琢一件就可以了。但是,这块木头,是人家游客当初亲自挑的,说明了要用这块材料,那就没办法了。
这时候,在场的一个女游客马上反对道:“那不行!这个兔子是我的。”他一眼看到这个兔子,就喜欢上了,哪能让给别人?
刘同尴尬了一下,讪讪一笑,也不好再提无理的要求。老村长看不过眼,跟木头公说道:“我说木头,你再雕琢一件出来啦!?( 随身山河图 http://www.xlawen.org/kan/1543/ )
收割之后,又得马上犁田、耙田、插秧等。所以,这一两个月是农民一年当中,最为辛苦的时刻。孩子们也是最怕了,但偏偏学校就是这个时候放暑假的,想躲都躲不了。
“二叔说,后天我们的谷子也得收割了。”叶彩萍跟楚家强说道。
楚家强无所谓地点点头:“我们耕种得不多,加上人多,应该很轻松。”
要只是自己的,当然轻松了。但楚家强等人自己忙完,肯定会去帮其他人。不然,自己闲着,看别人忙,在农村,尤其是有些亲戚关系的,都会感觉不好意思的。
其实,这个时候收割,还不是最佳的时候。根据楚家强所知,水稻成熟,一般都是要经过四个时期,分别是|乳熟期、蜡熟期、完熟期和枯树期。
|乳熟期:水稻开花后3~5天即开始灌浆。灌浆后籽粒内容物呈白色|乳浆状,淀粉不断积累,干、鲜重持续增加,在|乳熟始期,鲜重迅速增加,在|乳熟中期,鲜重达最大,米粒逐渐变硬变白,背部仍为绿色。该期手压穗中部有硬物感觉,持续时间为7~10天左右。蜡熟期:该期籽粒内容物浓黏,无|乳状物出现,手压穗中部籽粒有坚硬感,鲜重开始下降,干重接近最大。米粒背部绿色逐渐消失,谷壳稍微变黄。此期约经历7~9天。完熟期:谷壳变黄,米粒水分减少,干物重达定值,籽粒变硬,不易破碎。此期是收获时期。枯树期:谷壳黄|色退淡,枝梗干枯,顶端枝梗易折断,米粒偶尔有横断痕迹,影响米质。水稻达到生理成熟的标准是籽粒内干物重达到最大,也就是完熟期。从外观上看,当每穗谷粒颖壳95%以上变黄或95%以上谷粒小穗轴及副护颖变黄,米粒定于变硬,呈透明状,这时是水稻收获最佳时期。
现在看上去,就到了完熟期的时候,但禾苗还没有完全枯黄,很多都还是青翠色的。不过,到了这时候,时间是比较赶的。加上一直以来,夏季的水稻都不用等禾苗完全枯萎才收割的,所以也没有其他的顾忌。
一阵风吹过来,大家顿时感到一阵清爽。夏天的风都是最凉爽的,秋天的风太萧瑟,冬天的寒冷,春天的轻柔。每一个季节,都有其特色,就是风也不例外。
这时候,大家就能看到一波波的稻浪,十分壮观。稻田边,就有一些拍摄发烧友,在用手里的相机,拍下这动感的一刻。
“好美!”叶彩萍开口道。
“呵呵!现在差很多了。以前,我听老人说,那时候屋子很少,而且非常集中,其他的全都是稻田,那看起来才是壮观。”楚家强笑道。
现在不行了,星星点点的屋子坐落其间,影响了整体的效果。以前屋子集中,据说就是为了防止老虎等猛兽伤人。毕竟人多了,就是猛兽也会顾忌三分。
不知不觉,两人散步到了河边。楚家寨的河边很喜欢栽种竹子,这也使得楚家河增加了不少的诗情画意。这些竹子都是比较薄的竹子,台风过后,很多竹子就会被吹断。不过,这竹子的繁殖很快,不用担心。
“哎呀!小熊猫居然跑到这里来了。”叶彩萍马上就看到正在吃竹子的小熊猫。她顿时满心欢喜,小跑过去,将小熊猫抱过来。
楚家强伸手过去,抚摸了一下小熊猫。这个似乎永远都没有忧愁,永远都是一副可爱稚气的猫脸,让不少人喜欢。
楚家强随即看到一个被扯下来的鸟窝,立即微笑起来。不用猜,肯定是小熊猫干的。里面的鸟蛋,恐怕已经落到小熊猫的肚子里。
小熊猫平时不是跑到河边吃竹子,就是到后院去吃甘蔗。那些甘蔗,几乎一半是小熊猫吃的。小家伙很喜欢吃甘蔗,感觉比竹子好吃。
又走了一会,楚家强跟叶彩萍就看见一个放牛的小家伙,水牛就在河边吃草。那家伙却爬到树上,坐在树梢上看书。
楚家强还以为那家伙勤奋呢!这个时候还看书。现在都放假了,很多孩子都早已经将学习放下,尽情玩。这样的人,还真是少见。不过,等楚家强看清楚,发现那是一本《三国演义》,顿时无语了。
“这书你看得明白?”叶彩萍问道。看那孩子,似乎只有八岁左右。
那孩子这才惊醒,见来人是楚家强跟他老婆,顿时嬉皮笑脸地说道:“看得明白,就是有些字笔画太多了,不认识。而且,这本书怎么跟老师讲的不一样?”
楚家强看了一眼,那是一本翻译版家精简版的《三国演义》,能看明白也不奇怪。既然是精简版,肯定就有些差别了。
“你这本内容不全,属于精简内容,加上老师讲故事,当然是加油添醋的,也不可能完全一样。对了,这书你哪来的?自己买的?”楚家强最后询问道。
那孩子摇头:“不是,是住在我家的一个大姐姐送给我的。”
楚家强恍然大悟,暗道我说呢!这些小家伙什么时候那么豪气了?那本书他看得出来,是正版的,少说也得四五十块,他不大相信,那些小家伙舍得拿出来买一本书。
(未完待续)
第五百一十五章千年树桩
这时候,楚家强的手机响了。他带手机,无非就是看时间而已,这手机不出去,一般都是扔在房间里。
叶继生打来的,一开口就叫楚家强赶紧过去,学校那边工地出了一桩重大新闻。楚家强问起什么回事,那家伙却神秘兮兮地跟楚家强说,来了就知道了。
“什么事情?”叶彩萍见楚家强挂断电话,就问道。刚才两人说话,她隐隐约约听到一些,好奇之心谁都会有,尤其是女人,八卦之心更是严重。
“老二叫过去,说施工工地出了点事情。具体我也不知道,那家伙不说。不过,听他的语气,似乎不是坏事。我们过去看看先吧!”楚家强说道。
每隔一段时间,他都会跟叶彩萍两人在村里面散步,或者到白马坪上面住一晚等等,重温感情。这事情,村里面的人都知道,不少游客对此十分羡慕,真正的神仙生活呀!
两人没有再跟那小屁孩啰嗦,而人家那孩子心里早就要将这两人赶走了。刚才,他正看得入迷、欲罢不能,所以盼不得两人赶紧滚蛋。
到了施工工地,这里,中医复兴学院的教学区已经建好,现在只是一些收尾的工作。至于宿舍生活区,那一条街道,也是已经差不多了。
不过,经过设计师的设计,准备在门口挖一个人工湖。这人工湖,昨天就已经开始开挖了,正好,下面也有几道泉眼,不用引水过来。
“怎么回事?”楚家强问道。他发现,这里已经很多人围观了,不少人还架起摄像机,拍摄场面。
“下面挖到一个大树桩,要五个人合抱。根据洪老的观察,那个大树桩,被埋在地下已经超过五百年了。而树桩本身,没砍之前,那是超过千年的树龄了。”叶继生说道。
“呃!”楚家强顿时无语了,一个树桩而已,用得找这么大阵势吗?不清楚的人,还以为发现恐龙化石了。
这样的树桩,村里面应该不少,至少,楚家强就见过好几个。都是村里面村民挖池塘挖出来的,不过没有那么大而已。
“应该是杉树的吧?”楚家强毫不惊奇地问道。
“咦!你小子怎么知道是杉树?刚才老三跟洪老也是看了好一会,才确定是杉树的。毕竟那树桩在地上已经埋了超过五百年,树皮及其附近已经腐烂,不然就更加庞大了。真是难以置信,一颗杉树也能长成那么大。”叶继生应该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情形,所以有些激动。
楚家强笑了笑:“这有什么?被埋在泥土下面的树桩,我之前就见了好几个,没有那么大而已,不是松树就是杉树。”
杉树,轮状分枝,节间短,小枝比较粗壮斜挺,针叶短粗密布于小枝上。因此,其树冠看起来呈分散状。“杉”字与“散”字读音相近,“杉树”就是“散树”,表示树冠分散的一类树。
杉木:纹理顺直、耐腐防虫,广泛用于建筑、桥梁、电线杆、造船、家具和工艺制品等方面。据统计,我国建材约有1/4是杉木。杉树生长快,一般只要10年就可成材。它是我国南方最重要的特产用材树种之一。
“不用大惊小怪的,杉树很长命,深山里面,就有很多都是几百年的古木。”楚家强跟大家说道。
其他人却不是这样想,在城市,要找一株上百年的原生树木,而不是转栽的,那是非常艰难的事情,就更加别说千年的古木了。上千年的树木,就深山老林里面也应该不多吧?
“真是神奇呀!埋在泥水里面不单止没有完全腐烂,反而更加坚硬了。”有游客十分惊奇地说道。
刚才那一幕,他们都是看得清清楚楚的。挖土机的那个勺子与树桩相碰,发出金属碰撞的声音。后来周福荣等人下去查看,发现剩下的树桩居然钢铁一样坚硬了。
“不是说杉树遇水潮湿容易腐烂吗?”有人问道。
“杉树也有好几种,其中的确有这样遇水腐烂的。但有些,泡水只会更加坚硬,尤其是这种千年的古木,剩下的,都是树心的精华部分,十分珍贵。”周福荣开口道。
“就是,不是有一种叫水杉的吗?那种杉树就专门生长在水里,也不见人家腐烂?”有人马上说道。
由于水杉在中生代白垩纪及新生代曾广布于北半球,第四纪冰期后,其同属的其它种类已全部灭决,故“活化石”水杉的发现,被认为是当代植物界的重大发现之一。现已普遍栽培,为国内外常见的园林树种。
洪老也点点头:“不错,有些杉树是不怕水的。在古代,古人就用杉树造船,要是遇水就腐烂,那还得了?”
其实,造船的木材很多,一般都是就地取材,优中选优。杉树材料比较轻,自然也就成了入选木材之一。
当然,比较出名的,还有松树、柏木、柚木跟轻木。
千年针松一根柱,十年檫树好打船!意为树木成材期不一,各有所用。针松,针松树,杆挺拔耸直,但长得慢;柱,屋柱,房屋的柱子;檫树,杆粗大可剖板造船,生长快。
千年海底松,万年燥搁枫意为松木不怕潮湿,枫木不嫌干燥。海底,指水份很多,潮湿,松木含松脂故不怕水;燥搁,干置着,搁,用支架支起来,使之干燥。
另外,柚木是世界上最珍贵的用材树种之一。材质呈黄褐色或暗褐色,木质细密,硬度大,纹理美观。在曰晒雨淋,干湿变化较大的情况下,不翘不裂;耐水,耐火姓强,能抗白蚁和不同海域的海虫蛀食,极耐腐,列于世界船舰用材的首位,是军需航海的重要用材。同时也是营建海港,桥梁及其它建筑,车厢、家具、雕刻、贴面板、装饰板等优良用材。
洪老给这个树桩估了一个价,起码五十万以上。于是,老村长竭力要将这块硬骨头弄上来。这笔资金,老村长准备投到教育上面去,可以再次减轻村民的负担。
(未完待续)
第五百一十六章巨熊拉锯
挖土机的司机先将木桩周围的泥土挖掉,另外一头,两台抽水机同时作业,将泉眼喷出来的泉水抽掉。
楚胜义已经将自己的车子开过来,等挖好之后,用车子拉上来。树桩太大、太重,人力比较难弄上来。
“好,拿绳索下去,缠住树桩。”老村长对几个村民开口道。自己几个人将绳索的另一头绑在车的后面。
两头绑好之后,楚胜义开动车子,加大油门,想要将树桩拉上去。不过,路面可能不是很好,车子直打滑,前进不了。不一会,车子的轮胎都冒出烟来。
“这样不行呀!”有人看到这景象,顿时皱眉道。
“挖土机也帮忙,它们不会打滑的。”楚家强说道。他让人将绑在汽车后面的绳索解开来,然后绑在挖土机上面。
这样果然有效,下面的树桩开始松动,很快就慢慢提升起来。不过,这个时候,绳索不给力,嘣的一声就断开了。
“不会吧?这个树桩到底有多重?这么大的绳索居然都拉断了?”在场不少人顿时惊呼道。目测那一条绳索,两根手指粗,就是大象拔河也没有问题了吧?
“也不是树桩太重,而是下面的根很长,直接插到十多米深,这样受力就大了。”五叔公开口解释道。
还好这只是杉树,不是松树。要是松树,这么大的树木,下面可能就超过二十米深,那才叫恐怖,要挖上来谈何容易?可能挖上来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就不止五十万了。
洪老等人点点头,十多米深应该是有的。老村长再次让人找来几条同样的绳索,同时帮着两台挖土机,以及楚胜义的车子,试图一举将其拔起来。
这次果然顺利了很多,在大家惊异的目光下,一根粗大、黑不溜秋的树桩逐渐升起来。下面的根也是十分繁杂,尽管很多已经腐烂了,但还是遗留不少错综复杂的精品根须。
“还没到底?这到底有多长呀?”看见拉出来已经六七米了,那个主根依旧还有一米粗,看得人惊异连连。
“先砍了上面一段,不然不好拉。”洪老吩咐道。
他们拉的时候,都是上升一段长度,然后将绑在树桩的绳索移下去,继续拉,不然不可能拉那么高的。
老村长连忙吩咐村里面的壮年,两边拉锯,这样就快一半。
看见下面拉锯的人艰难地拉动,听见发出十分刺耳的声音,大家就可以预测那树桩有多硬。
拉了好一会,两边才割进去一小寸。这时候,就有人开口说道:“这样锯法,割断要到什么时候呀?”
“这个就不好说了,看这架势,没有一个钟头左右,弄不好呀!”边上有人说道。
“村长老叔,我看,还是将大锯扛出来吧!那铁锯已经开始冒烟了。”一个村民建议道。铁锯摩擦太厉害,已经发烫得厉害。
村里面有一个巨型的大锯,那玩意可不是开玩笑的,近百斤重,十分少用。当时,楚家强看见的时候,就不明白了,搞一个那么大的铁锯出来,有什么用?后来才知道,那柄大铁锯,是用来锯石头的。
老村长微微皱眉,犹豫了一下,点头道:“那好,你们两个去将那个大锯抬出来。”
听到这话,周围的人直冒冷汗,暗道:要两个人抬的大锯,这需要多大的铁锯呀?能不能拉动就是很大的问题。
然而,老村长刚才犹豫的原因,就是担心这个问题。以前用来据石头,造石板、石条,都是竖着大锯拉锯的,容易很多。但这跟树桩是竖起来的,那么大锯就要平放才行,十分麻烦。
“真是块难啃的骨头呀!”老村长叹了口气。也就是人多,加上这些机器才会有一点办法。要是以前楚家寨的能力,就算知道是宝,也没有办法弄上来呀!
没多久,那两人将慢慢地将大锯扛了过来。看到那柄长三米,宽二十厘米的锯片,不少人都动容了。一个小小的山村,居然还藏着这么一柄恐怖的锯片。
“很久不用了,都开始生锈啦!”五叔公说道。
“先磨一下锯吧!不然也是费力。”木头公开口道。所谓:砍柴不误磨刀工!又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几个年轻人一起动手,用砂轮磨锯。
“真的不好拉锯呀!”几个年轻人下去搞鼓了一会,感觉还没有小型的钢锯好工作。主要是人的力气有限,要一边平稳大铁锯,还要用力拉,本来大铁锯就够重的。
“你们让开吧!让它们试一试,顶多请它们吃一顿就是了。”楚家强指着两头巨熊说道。
众人一看,大呼好主意。这两头熊的力气,他们都是有目共睹的。人家上千斤的石头,一样滚球一样滚动,谁敢跟人家比力气?
“这感情好!嗯!你们几个,回去做一顿好的,肉要足,管够哈!”老村长吩咐道。
楚家强示意巨熊,让它们去试一试,还表示今天伙食包了。这回,巨熊顿时高兴啦!丁院长、文教授等人嘴角抽了抽,想说点什么,就是说不出来。
那头大力熊先往两个熊掌吐一口口水,然后擦了擦熊掌,一副准备干活的摸样,又将大家雷得不轻。这个动作,还是从一些建筑工身上学来的。
“咳咳!真是有模有样呀!”周福荣目瞪口呆。
五叔公瞪了一眼那些经常做这动作的家伙,都是这样人教坏的。跟他们说了多少遍,现在楚家寨不同了,游客多了,他们的行为举动都代表着楚家寨的面子,这些不卫生的动作,还是少做。但这动作就是农民的弊病,已经习惯了,老是改不掉。
有巨熊帮忙,事情就顺利了很多。刚开始,不熟手,但很快就上手了。人家巨熊拉锯,一点不比电锯差,那个速度呀!刚才那几个村民一比,就是老牛拉车了。
十多分钟过后,树桩就割断了。老村长马上吩咐人,带两头熊先去吃东西。
(未完待续)
第五百一十七章刘同的惊讶
洪老的门路广,很容易就帮楚家寨找了一个好买家,那买家看了发过去的图片,立即表示,八十万要了。原本是不值这个数的,看来洪老的面子不小。
那人表示明天就下来谈,让老村长先好好保存。老村长吩咐大家,将巨大的树桩运到他家门口。这块东西可是八十万的,不能轻视。楚家强则是感觉有些小题大做了,这块树桩虽然值钱,但七八个人扛不动的东西,谁拿得走?
第二天,一个中年人开着一辆宝马车下来,后面跟着一辆货车。他首先拜访了洪老,叫洪老前辈的。从洪老的口中,楚家强等人也了解到,这个人也是玩古董的,但人家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雕琢师,尤其擅长木器雕琢。
不过,按照周福荣的评价,这人火候跟木头公差很多。木头公的手艺,几乎接近宗师级别了。一块木头,就是闭上眼睛,也能雕出一件惟妙惟肖的物件出来。
“好了,在这里,没有那么多虚礼。坐吧!尝一尝这里的极品好茶,外面尝不到。”洪老笑道。
“哦?那就真的要尝一尝了。”那人一愣,以为这是洪老自己的藏品,顿时欣喜起来。他们这行的人,几乎都是茶罐子,很多人都喜欢喝茶,尤其是稍微上了年纪的。他们就喜欢有事喝茶,没事也喝茶。
刚说完,看见洪老从茶几下面拿出一个瓷罐出来,那名叫刘同的人立即眼睛微微睁大。
“我没看错的话,这个茶罐也是宝贝吧?”刘同微微惊讶。
要是在大富大贵之家,他还不至于诧异。但一个农村家,居然拿上百万的瓷罐装茶,就有些不可思议了。不是对方不知道这个茶罐的价值,就是这个农家的主人真的是视金如土的人。
不过,既然洪老在这里,那说明人家已经知道这瓷罐的价值。因此,也可见这里农家主人的境界之高。
他不知道,楚家强现在是一点都不在乎钱财。在他认来,钱够用就行,没必要为金钱当奴隶。
说起来,楚家强不是收藏家,但这里的宝贝还真不少,不会比刘同的收藏差就是了。单单是后来二叔拿出来的传家宝,就足于在古玩界笑傲江湖。
“呵呵!不错!这个瓷罐不算什么。对我们来说,也就是上百万的东西。但里面的宝贝就不同了,外面就是有钱也喝不到。”洪老笑道。
“看来,这里的主人境界很高呀!”刘同感叹道。在他认来,这里的主人就是一个与世无争的前辈了,从这淡泊名利,喜欢茶道等细节,就可以看得出来。
他到现在还没有看见这里的主人,根据洪老的说法,人家已经出去了。来之前,他对这里也没有太大了解,只知道这里是新冒出来的一个旅游区。
刚来的时候,看到屋里屋外的小动物,着实让他吃惊不小。这里的小动物都充满灵姓,比外面的要多了一分灵气,让人看后忍不住喜欢。
不过,这个时候,雪雕、老虎、巨熊等不在家,不然,这人就不能那么淡定了。
洪老笑着点头:“嗯!等他回来了,你就知道他就是一位奇人。结识他,你以后至少生命有保障,看到没有,这些老家伙,很大程度都是为了保命才在这里的。”
“那真是要解释一番了,一会还劳烦洪老前辈指引指引。”刘同连忙说道。
“咦!什么茶叶,极品呀!”洪老刚打开茶罐盖子,千年古茶的茶香就飘出来。刘同也是品茶的小高手,对茶也有着别样的喜爱。
“哈哈!这是千年的古茶,所以我才说,外面就是有钱也喝不到。”洪老顿时得意地说道。
这种茶叶,除了楚家强送出去的一部分,就是这里跟观雁楼那边能喝到的。这些茶叶一律不外售的,因此外面是没有流通的。
刘同一听,顿时瞪大眼睛,千年古茶?这还得了?这回,他的茶瘾也被勾起了。只见他眼睛直直地看着洪老泡茶,闻到那飘出来的茶香,忍不住舔了舔嘴唇,喉咙发痒起来。
“洪老前辈,这茶多吗?你看我有机会要一些回去不?”刘同开始打听道。
“呵呵!不用打听了。我也很明白地跟你说,这种茶很少。是不外售的,就是我们,也是只能讨到一点点。要真想喝,可以到观雁楼那边,就是那栋最高的竹楼。那儿有茶水销售,但也不能带走,只能在那儿喝,而且每天还有限量。”洪老透露道。
刘同看了一眼那个方向,点点头,心想:那地方喝茶的确会是一个好地方,很有意境,有点像古代的黄鹤楼的味道。内心处,已经准备完事之后,上去享受享受了。
喝了一杯这些千年古茶,感觉全身的毛孔都舒张开来,实在太过瘾了,跟吸毒一样。这时候,刘同发现自己已经深深喜欢上这种茶了。
不一会,楚家强就带着老村长等人过来了。刚才接到一个孩子的通知,对方已经来了,正在他家里,洪老接待着,让他去找村长,一起回去。楚家强二话没说,就去找老村长,随后两人马不停蹄就赶回来。
“嗯!他们回来了。”洪老连忙说道。
刘同错以为老村长就是这里的主人,在他的意识中,这里的主人就应该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家,老村长的形象正是这样。
“老前辈你好!我刘同冒味前来,见谅呀!”刘同连忙跟老村长握手。
老村长一愣,没想到这个买家那么客气,随即笑道:“呵呵!你好!我就是这里的村长,这位老板久等了。”
洪老就知道那家伙搞错了,连忙给大家介绍。介绍过后,刘同愣了好大一会,还是不能接受楚家强那比他还年轻的年龄。
“呵呵!没想到老弟那么年轻有为。”良久,刘同才讪讪一笑。
楚家强淡然地笑了笑,也不在意被别人忽视。两方坐下来之后,老村长开门见山,就谈起那个树桩起来。
“这样吧!我们到村长家去谈,树桩就在他的门口,也好让你看看货。”楚家强开口说道。
这个建议很好,大家立即就赞同了。刘同连忙将杯里的茶水全部喝掉,这才跟着过去。要是平时楚家强,喝了半杯,就直接倒了。
(未完待续)
第五百一十八章猴子惹蜂
出了门口,看见不远处的两头老虎,刘同的脚步开始不听使唤地停下来,脸上俱是震惊,还以为自己眼花了,连擦了两次眼睛。
“没事,它们不会随意伤人。”洪老立即笑道。当初,自己来这的时候,也是这样,对老虎有很大的畏惧。
这也不丢人,谁不怕老虎?别看那些驯兽师威风凛凛,拿着一条鞭子抽打老虎都没事,但那儿是经过好几年的驯化才出现的结果。要是他们跑来惹这些野生的老虎,九条命都不够死呀!真以为武松是那么容易当的?
楚家强挥了挥手,让老虎跑一边去,省得吓坏人。虽然知道它们不会随便伤人,但自己不怕,别人怕呀!
“哈哈!今晚可以加餐了。”陈武看见老虎嘴里叼着一个七八十斤重的猎物,顿时喜笑颜开起来。住在楚家强这里就是好,雪雕跟老虎都会时不时打猎回来。
“这老虎是小楚你养的?”刘同难以置信地问道。
楚家强先是点头,然后又摇头:“它们暂时住在我家,不是我养的,它们自己跑来的,而且不用我喂养,它们自己会去找吃。因此,也不算是我养的。”
这时候,刘同终于理解之前洪老说的那话了,这个年轻人就是一位奇人,十分独特。之前,他还以为洪老故意抬举楚家强呢!所以对楚家强也算是客气。
老虎刚走,大家就听见一阵嗡嗡声传来。楚家强等人立即就知道怎么回事了,还以为又是鹩哥惹事了,毕竟那家伙不少干这勾当。
殊不知,回头一看,就看见猴子不要命地跑回家,连楚家强等人都顾不上看,冲进屋里,就立马关上门。
那些密密麻麻的蜜蜂就在屋顶上盘旋,等着那家伙出现。
陈武抹了抹汗:“这家伙怎么又惹上那些疯子了?真不要命,不愧是猴子呀!真能惹是生非。来这也没半个月,就差不多将这里都得罪光了。”
他们不知道,猴子本来是祸害山谷那边的水果的。那家伙看见有些葡萄熟了,于是摘下来一串,吃掉几个成熟的,发现其他的都还很酸,就是他猴子,也酸得直打哆嗦。于是随手扔了,谁知道刚好扔中蜂箱,这就将那些蜜蜂得罪了。
看见那些密密麻麻的蜜蜂,猴子十分果断了逃了回来,愣是这样,还是被几个蜜蜂蛰了屁股,让猴子本来就很红的屁股变得通红。
“怎那么多蜜蜂?要是蜇人了怎么办?”刘同眼皮直跳,感觉这里真的太危险了。先不说老虎,单单是这些蜜蜂,就给据住在这里的人巨大的压力。
楚家强揉了揉脑门,暗道,真不让人省心呀!鹩哥已经够让人烦了,又来了一个多手多脚的猴子,不得安生呀!
“那家伙好像受伤了吧?去跟付老说一声吧!让他去处理。”楚家强跟李泉说道。他都懒得理这些家伙了。
经过建筑工地的时候,看见两头巨熊帮忙扛建筑材料,刘同再次被雷得说不出话来。良久,才嘴角僵硬地咧了咧,笑得十分不自然:“呵……呵呵!这里的动物还真不少呀!”
他心里还有一句话没有说出来:而且还全都是怪胎,一个比一个让人吃惊。
洪老等人对这样的场面,早就见惯了,一点意外、新鲜都没有,要是哪天有活干,没有巨熊的身影,反而感觉不大正常。
这时候,楚家城拉来一车子的西瓜,全都是用井水冰镇过的。那些建筑人员全都停下来,先吃块西瓜解解渴才行。这车子的西瓜,三分之一就要落到两头巨熊的肚里,平时开餐,那是几乎一半都要进入熊口。所以说,这熊干活虽然给力,但吃也不是盖的。
“村长老叔,先吃一块西瓜吧!”里面不少人看到老村长的人,连忙喊道。
老村长本来不在乎的,现在还是谈那笔生意要紧,但看见有客人,自己不吃,也得招呼一下刘同这个大老板,于是停下来,亲自给刘同拿了一块。
其他人,好像楚家强等,自己会做了,不用别人提醒,自顾拿一块吃了再说。
“这位就是想要购买我们拿个千年树桩的老板吧?你好!我是这里的村支书楚家城。先生贵姓?”楚家城凑过来说道。这家伙前段时间,经过大家表决,当上了村里面的村支书。
楚家强等人顿时无语,这家伙开口闭口就将自己那芝麻绿豆的官挂在嘴边,真是让人无法忍受。
“买你西瓜去吧!这里没你事,一会过去登记一些财政就可以了。”老村长开口道。除了是村支书,村里面的财政也是这小子管着。因此,说起来,这家伙的官位在楚家寨来说,貌似还真不小。
刘同感觉这个年轻人很有意思,于是两人很欢快地攀谈了一会。
“你的西瓜不错呀!看来种西瓜很有一手呀!”流通说道。
这话一出,在场不少人的眼神都是怪怪的,最后还是陈武忍不住笑出来。楚家城顿时脸色一红,讪讪一笑。这情景,搞得刘同摸不着头脑。
“呃!这西瓜难道不好吗?我吃过不少西瓜,但论口味,好像真的是刚才吃的最好。”刘同说道。
“咳咳!西瓜好没错,而且这西瓜是这小子种的也没错。但是,这家伙就种植的时候帮忙,西瓜成熟后又充当一下打手,貌似就没有管过,就连买西瓜籽的时候,还不知道自己买的是什么品种。”楚家强开口道。
这回,楚家城再也呆不下去了,连忙跟大家打声招呼,说自己那边比较忙,就匆匆离开了,后面传来一阵大笑。
到了老村长家,在门口,看到那巨大的树桩,刘同立即凑过去,不顾脏地查看整块树桩,时不时发出赞叹的声音。可见,他对这块树桩很喜欢。看过之后,刘同又多加了五万。
这段时间,他正愁没有一块好的材料,这就给他送来了。这块树桩,埋在地上几百年,现在剩下的,都是精华中的精华,可以说十分珍贵。要是加上一手好的雕琢,价值就能翻好几倍,甚至超过十倍。
(未完待续)
第五百一十九章雕琢
谈好生意之后,刘同马上就划了八十五万到老村长提供的一个账号里面。这个账号,是楚家寨的官方账号,里面的存款已经超过五百万了。其中,大部分是那些企业的分成,不少是杰克顿等人的捐款。
从这一刻开始,楚家寨的教育资金就超过一百万。可以说,孩子们的教育费用,村里面已经有能力全部承担了。按照老村长计划的,今年起,孩子们的教育费用一律从村里面支出。这样的决策,村民当然大为赞同,尤其是那些家里孩子多的。
转完帐之后,刘同立即吩咐自己叫来的司机,将车子开过来。老村长叫来那两台挖土机,用它们的吊臂将树桩吊到车里面去。
完成之后,老村长请大家到屋里面喝茶。刘同看见村长的小孙子把玩着一个木雕的孙悟空,顿时移不开眼睛了。
“小朋友,你这个孙悟空让伯伯看看怎么样?”刘同蹲下来,跟小家伙商量道。
小家伙没有心机,闻言就将木雕递过来。可能有些怯生,然后马上躲到老村长的身后去。
“呵呵!看出来了吧?”洪老笑道。对于木头公的雕琢工艺,他看了也是相当佩服。这种人,就属于那种民间高手,几乎已经达到那种手到擒来的境界,离宗师也是半步之遥。
“厉害!这个木雕不简单呀!看样子,似乎是新雕琢的,就是不知道出自哪位大师之手,真想去拜访请教一番。”刘同看了一遍,越看越觉得雕琢这个木雕的人不简单。
“当然有机会了,那位大师,就在楚家寨,还是这里地地道道的村民。”陈武开口道。
说起来,楚家寨就是卧虎藏龙,里面一个很普通的老头,可能就有一手让人惊叹的绝活。
刘同听了这话,立马眼睛一亮,心中大喜,连忙说道:“此话当真,带我去拜访拜访吧!我可是仰慕得很。”
对于他们来说,遇到一位高绝的前辈,要是还能请教一番,得到对方的指点,那就是人生一大幸事。
“不急,先喝口茶再说,人家就住在这里,不会走的。”洪老说道。
草草喝了一杯茶,刘同就忍不住恳求楚家强带他去拜访木头公了。楚家强等人也是理解他的心情,于是就先带他过去,也不知道木头公现在有没有空。
这事情还真是说不准,人家木头公,现在可是大忙人。来这不少游客都会到他那儿订造一个木雕,作为纪念品带回去。价格不贵,但雕得惟妙惟肖,大家看了都喜欢。因为这一手绝活,他家里也几斤楚家寨十大富豪榜。
这个富豪榜,也是楚家城那小子弄出来,榜首的,当然就是楚家强无疑了。
“木头,有个同行来看你了,出来迎接一下吧!”老村长到门口就大声喊道。这话可真不客气,喊得后面跟来的人都是直抹汗。
刘同连忙摆手,诚惶诚恐地说道:“不敢当,不敢当!我们只能算晚辈,哪能让前辈出来迎接。”
这时候,木头公走出来,还是那副不善言笑的脸孔。淡淡地看了大家一眼,十分随意地说道:“进来吧!”
楚家强嘴角抽了抽,不愧是木头公,被人喊木头,话真是少得可怜。
“呵呵!这家伙就是这样,习惯就好!”老村长连忙赔笑道。看在人家后来又多加了五万块,老村长将热情做到最足了。
到了屋里,木头公的老伴跟两个媳妇连忙倒茶招呼大家。在中国,客人来了,都是这个招呼法,先喝茶,然后吃饭。
“有事?”木头公问道,语言简洁到让人不知道说什么好。
刘同进来之后,眼睛就没有离开过木头公雕刻出来的木雕,越看越是佩服。听到这位大师的话音,顿时恭恭敬敬地回答:“见识了前辈的手艺,晚辈心生仰慕之心,特来拜访,有冒味之处,还请前辈见谅。”
干这行的人说话就是不一样,有内涵,有文采。当然,在一些人眼里,可能就是文绉绉。
木头公看了一眼刘同,点点头:“没事。”
“老木,施展一手给这小子见识见识吧!”洪老开口道。来了这么久,对这个人的脾气也摸得很清。这人姓格就是这样的,不苟言笑,并不是针对某人。
木头公再次点头:“那好。”他也习惯了洪老、万老等人这样喊他。村里面的同龄人,好像李老头、老村长等人,都是喊他木头的。
说完,就没有废话了,他是行动派的人。只见他拿起一张刻刀,另一个手随便拿起一块木头,动作飞快地行动起来。那刻刀在他手里,就想一尾灵活的鱼儿一样,在木头表面游动。这手法,就是其他外行人看了也是相当敬佩,就更别说行内人刘同了。
历史悠久、技艺精湛的各种雕塑工艺,如牙雕、玉雕、木雕、石雕、泥雕、面雕、竹刻、骨刻、刻砚等,是中国工艺美术中一项珍贵的艺术遗产。牙雕、玉雕等工艺由于材料昂贵,做工又十分的精细,所以逐渐从实用品转变为欣赏品,因此被人们称为“特种工艺”,解放前,它仅是剥削阶级手中的玩物。木雕、石雕、泥雕、面塑等工艺,则大都流传在民间,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洪老告诉大家,雕琢也是一个很高难度的艺术,很讲究技法、刀法。
所谓的技法,就是木雕创作中作者对于形象和空间的处理手法。这种手法主要体现在削减意义上的雕与刻。确切地说,就是由外向内,一步步通过减去废料,循序渐进的将形体挖掘显现出来。
在一次次的减法造型中,我们不仅体会到作品在“脱壳而出”的快慰,而且还能感受到各种刀法产生的特殊韵昧,有些偶然的效果,能使作品产生新的意韵。因此,在木雕艺术创作中,最有意义的探索是运用各种刀法,恰到好处的体现雕琢家的创作意图。
刀法就是雕刻家用来体现自己创作构思的技术手法,也是形象地揭示艺术内容的手段。运刀的转折、顿挫、凹凸、起伏,都是为了使作品更加生动自然以充分体现木雕的材质美,体现丰富的雕琢美。
不明木雕艺术真意的人,在用刀时不是以刀代笔,而是描画做作,再加胆子小怕刻坏,结果刀法死板匠气,刻不出木雕的趣味来。因此要多刻多练多琢磨,熟而生巧才能形成自己的艺术语言和艺术风格。
(未完待续)
第五百二十章拜师
没多久,一件鬼斧神工的作品就出现在大家面前。那是一个机灵的小兔子,两只眼睛给人的感觉似乎在转动一样。
刘同接过来,看了又看,对这件作品越看越喜爱,最后忍不住不顾脸面开口道讨要:“前辈,你这件作品能否让给我?”
木头公没有开口,按照他的姓格,肯定不会让。这个兔子是另外一个游客订制的,做人要诚信呀!本来,他完全可以将这一件让给刘同,自己再雕琢一件就可以了。但是,这块木头,是人家游客当初亲自挑的,说明了要用这块材料,那就没办法了。
这时候,在场的一个女游客马上反对道:“那不行!这个兔子是我的。”他一眼看到这个兔子,就喜欢上了,哪能让给别人?
刘同尴尬了一下,讪讪一笑,也不好再提无理的要求。老村长看不过眼,跟木头公说道:“我说木头,你再雕琢一件出来啦!?( 随身山河图 http://www.xlawen.org/kan/15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