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1 部分阅读
“没事!这也是你们少干活才会这样的。你们没看见?村里面有些十多岁的孩子,人家踩一两天完全不是问题。”楚家强说道。
“哪能跟你们村里面的人比?”李泉苦笑一声。刚才回来的时候,在路上看见那些孩子踩得那个打禾机拼命转动,就知道不是一个级别的。
“早知道,让巨熊帮忙踩就行了。”周福荣开口道。
“让它们帮忙,那个打禾机可能就得报废了。”梁玉插上一句。村里面谁人不知两头熊都是很暴力,哪怕是轻手轻脚,都可能让一件东西报废。
“行啦!今晚早点休息,明天就差不多好了。”楚家强提醒道。
杰克顿等人则是十分舒服了享受楚家强的治疗,感觉十分爽。楚家强用真气跟山河图的灵气滋润他们的经脉,能不舒服吗?
这时候,猴子也伸出一双腿出来,那意思很明显,也想要楚家强按摩一下。这家伙到不是很累,它是整天跑来跑去,很少停下来的,习惯了运动,所以这点工作,顶多就是比平时要辛苦一点,但还不至于疲劳。
“一边去,饿了就到后院摘个桃子自己吃。”楚家强都懒得理这家伙,将猴子的脚拨开。
“喂!先去杀一个西瓜出来吃吃。”周福荣喊道。
穆德真的妹妹马上跑到水井边,将里面的西瓜捞起来两个,然后到厨房里面,将菜刀拿出来,让楚家强砍瓜。
“不是西瓜刀,还真不好切。”楚家强说道。他还无所谓,一刀下去,砍的时候,将刀身滑动,拉长刀口,就很容易切开来。
别的人就学不来,本来西瓜就大,切西瓜就变成一项有点难度的工作。
切好之后,大家就看见巨熊也抱着两个回来,让楚家强切。要是让它们工作了,它们就真不会跟你们客气,有吃的就吃了再说。
叶彩萍还切了几块很小块的,给小熊猫等小动物解渴。猴子则是一手拿着一块西瓜,另一个手拿着一个桃子,一口西瓜,一口桃子,他丫的真会享受。
“二婶,今晚吃什么?”周福荣问道。他们这些人,最关心的还是吃什么。
“煲了一个老火靓汤,煮了两条鱼,雪雕捉回来几个山鸡,也宰了,还有青瓜等。你们想吃什么?我给你们做就行了。”二婶说道。
那老火靓汤,是她炖了很久的。下午,她没有跟着去收割,而是帮忙晒谷。一下子收割了十几担稻谷回去,晒谷人少还真忙不过来。
老火汤又称广府汤,即广府人传承数千年的食补养生秘方,慢火煲煮的中华老火靓汤,火候足,时间长,既取药补之效,又取入口之甘甜。它是广府女人用万般温情煲煮的美食靓汤,是调节人体阴阳平衡的养生汤,更是辅助治疗恢复身体的药膳汤。
大伙今天一天在外面晒太阳,阳气就会比较重,所以煲个这样的汤给大家尝尝。这种汤其实粤省的人基本上都会,粤省人比较喜欢烫,上到肉汤,下到青菜汤、粥汤等,很多都喜欢。
不同的时令,她们煲不同的汤,养胃的、去湿气的、下火的,夏季的冬瓜排骨、冬季的土鸡茶树姑,花旗参、贝母、红枣,他们放入不同的药材,一道道汤料煲出不同口味的汤。汤很稠,很浓,很有味道,很有学问,也只有粤省女人才会把汤煲得到位。
粤省人吃饭时汤是必不可少的,并通常饭前喝汤,而越到土生土长的粤省人家,越能喝到地道的口味。
正是这样,有人形容粤省的女人是典型的良家女子,外表纤弱,姓格不温不火。她们煲汤的过程其实就是守侯男人的过程,她们看着自己的男人从青涩到成熟,到百炼成钢。在任何阶段,她们都会心满意足挽着自己的男人去喝早茶、逛花市,这份满足和惬意不是一般女人所能体会得到的。
周福荣等人大声叫好,这种汤,他们也没少喝,大家都喜欢。来这游玩的游客,很多也会让住家帮忙炖几碗,享受享受、吃饭的时候,叶彩萍给小熊等的饭碗里加一点肉菜之类。就鹩哥跟猴子最不守规矩了,这两家伙吃个饭都没个消停。
那猴子还在大家不可思议的目光下,跑到厨房里取来一双筷子,有模有样地吃起来,尽管用得很不规范,也很不灵活,但也足以将大家震惊了一下。
“猴子果然是最接近人类的动物呀!模仿能力也是一流!”李泉说道。
文教授等人笑道:“那是当然,灵长类的动物学东西都是最快的。”
这时候,猴子将自己的饭碗捧过来,让坐在桌边的人帮忙夹菜。楚家强十分无语,这家伙将菜都吃了,就剩下那些饭不吃。
“吃饭!”叶彩萍只好黑着脸对猴子说道。猴子一看女主人又教训了,只好乖乖地吃饭。
(未完待续)
第五百二十七章发猴疯
看到猴子那一副猴样,周福荣突然眼睛一转,充满诱惑地说道:“要不要喝一杯?”他就想看看猴子喝酒的样子,以前鹩哥那家伙就喝醉过,还说疯话,最后倒在地上,被小松鼠捉起,扔到它自己的木屋里面。
看见周福荣手中扬起来杯中的酒,猴子想都没想就猛点头。猴子本来就是贪杯之徒,它们甚至还会酿制猴儿酒。它早就想喝了,但畏惧叶彩萍的威严,没敢在饭桌上提要求。
据说猴子采集山中果实,堆积,位于底层的果实,经过上层果物挤压,破裂,产生果浆,同时,由于上层果物阻隔了空气导致果浆与附着在一般果物表皮的野生酵母菌产生反应,酿造成酒。
“好酒及色”似乎是灵长类动物的共姓。猿猴好酒,早载诸史籍。东汉学者高诱在《淮南子》的《氾论篇》“猩猩知往而不知来”句下注释道:“猩猩……嗜酒,人以酒搏之,饮而不耐息,不知当醉,以禽其身”。
“别乱来哈!一会那家伙要是发猴疯,又得头疼了。”楚家强说道。
“没事,就让它喝一点。”周福荣马上找来一个纸杯,倒了一些酒下去,让猴子端走。
其他人没有出声,也都望着猴子,想看看这家伙喝了酒之后的表情。猴子喝酒,可不是那么容易看见的。
只见猴子也学刚才杰克顿的动作,先放到鼻边,十分陶醉地闻了几下。
“咳咳!这猴子学得还蛮到位呀!”维尔斯大感意外。
来了楚家强这里,他发现,自己国家的那些动物,都是笨得可怜。人家这里的,几乎都是精灵,就算行动最慢的倭蜂猴,看见楚家强也懂得伸出手来,讨要好处。
在大家异样的目光下,猴子一口将杯里的酒灌进嘴里。那张猴脸顿时红起来,走路也有点踉踉跄跄起来。
“不会吧!那么快就醉了?这样的酒量,居然还敢喝酒?”李泉惊疑地说道。看着猴子的样子,貌似很喜欢喝酒呀!还以为是个高手呢!谁知道这酒鬼不合格。
“猴子喜欢喝酒,喜欢酗酒是没错,但酒量的确很小,容易醉。大名鼎鼎的猴儿酒,就是用野果药材之类酿制的,属于果子酒,猴子一样不胜酒力,更别说这些度数高的。”文教授说道。
众人听后,都是一阵默然。得!千万别发猴疯呀!
“真有猴儿酒那玩意?”不少人以为,那是小说电视中虚拟出来的,一直没当真,尽管名气很大。
“不知道,我们也没见过。不过,古籍里面有记载,不少古人曾见过猴子酿酒,因而被称为猴儿酒,而且还被誉为珍酿之一。不少人更是传说,喝了能让人长寿。”文教授说道。
“长不长寿就不说了,但那种酒珍贵,对人体有益肯定是真的。猴子摘野果是最厉害的,好的果子都被它们收走酿酒了,加上药材,当然要比我们人类用粮食酿制的要好。”付盛林补充道。
“明天套一套这个猴子,看它能不能弄一点猴儿酒出来喝喝,那就爽了。”周福荣意银起来。其他人虽然没有说话,但那表情,明显就是很期待。
他们发现猴子居然还拿着杯子过来,放到桌子上,然后用手指点了点杯子边上的桌子,示意周福荣倒满。
大家更加哭笑不得,明明酒力不行,还酗酒如命,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趁猴子不注意,小金“两夫妇”偷偷将猴子碗里的肉菜都搬走,那碗里再次剩下一些白饭了。
对于那两个家伙趁火打劫的行径,万老等人都是会心一笑。住在这里,心情永远不会差,除了这里的环境宜人,更重要的还是这些喜人的小家伙存在。
看见小金两个竹鼠这种行为,小熊猫干脆将猴子碗里的白饭都倒到自己的碗里,鹩哥跟猴子也不对头,更是将里面的饭粒都捡干净。
陈香等人扑哧的一声笑出来,看来猴子很不得“人心”呀!跟其他动物关系没有打好,有点众叛亲离的感觉。
“这家伙要饿肚子了。”李泉笑道。
“饿什么肚子?一会可能就倒下睡觉了,还饿什么饿?”陈武撇了撇嘴说道。这个时候,猴子的眼神就开始迷离起来,还能撑多久?
见周福荣迟迟未动,猴子立即发怒了,一拍桌子。
楚家强翻了翻白眼,暗道:看吧!说了会发猴疯的,这就来了。他看了看周福荣,说道:“你自己处理吧!是你搞出来的。”
周福荣一把捉起猴子,将其提到外面,然后关上门。猴子要发猴疯,就让它在外面折腾吧!现在大家吃饭,懒得理那家伙。
大家刚安定下来,继续吃饭,就听见外面鹩哥大喊声:“弄死他!弄死他!”
听到这话,大家就知道,肯定猴子惹事了。陈香等好奇的人捧着饭碗出去看看,到了外面,看到那情形,顿时大叫道:“姐夫,快出来,猴子惹事了。”
楚家强一阵头疼,吃个饭都不得安生。小宝冲着进来报告:“猴子拿着棍子打大熊,大熊要发怒了。”
众人一听,连忙跑出来。那两头暴力熊发怒,那可不是开玩笑的,分分钟要出猴命的。
到了外面,就看见猴子拿着一根木棍,朝巨熊挑衅,老虎则是在后面看热闹,许皓正在拖着猴子。要不是许皓在场,猴子可能就没那么幸运了。
猴子十分恼怒许皓拉着它,用棍子敲了一下许皓。许皓“哎哟”的一声,就下意识地放开猴子,生怕这发酒疯的家伙再次打人。
“把它的棍子抢过来。”文教授连忙说道。
徐浩等人才再次过去,要将猴子的木棍抢走。猴子一看,立即将目光朝巨熊一扔。两头熊迅速闪开,后面的老虎还没反应过来,棍子就扔到它们身上了。
大家一看,心里顿时暗道:糟糕!
果然,老虎爬起来,张开虎口,愤怒地虎啸一声,几乎整个楚家寨都能听见。听到虎啸声,猴子立即就清醒过来,随后赶紧往屋里跑去躲难。
(未完待续)
第五百二十八章稻草堆
次曰,楚家强、楚胜民等人出去帮别人割禾了,家里留下叶彩萍等人帮忙晒谷,这么多人,就算下雨,也不用害怕了。
三四天过去,村民基本上都收割完了。这时候,一般老幼就在晒谷坪晒谷。
晒谷坪,是农村一个很重要的场所。作为村里用来晒稻谷和玉米等农作物的一大片平地是村里一个十分重要的公用场所,每到丰收时节在晒谷场上基本每家每户都有一小片晒谷的“领地”。平时宁静的村庄一下子变得人来人往,热闹起来,犹如赶集一般。连村里的鸡、鸭等也快乐地跑来凑热闹,在晒谷场到处转悠着。
妇女去将田埂上的野草除掉。壮力则是翻禾杆晒干,然后组成一组组,挑回去安放。等什么时候不想出去放牛,或者没有空,就扔一点给水牛吃就可以了。
收割之后,乡村便是稻草的世界。
楚家强家里就是楚胜民组稻杆,楚家强等人就长竹子一组组穿好,挑回去。
大家可能不知道,这些稻杆看似凡凡无奇,但其实也是一宝。在粤省就有三宝,其中之一就是眼前这些微不足道的稻杆。
很多人都知道,粤省三宝就是陈皮、老姜跟禾杆草。陈皮老姜就不说了,食用价值很大,很多家庭离不开它们,在人民生活中占有很大地位。
禾杆草,可用于做饲料,燃料,积肥,煮食,建筑材料,造席,造鞋。
点燃它,一可以提高田地范围内的温度,以防止冷空气冻伤农作物,二可以积肥,为来年耕种打好基础。燃料化作灰后,再施回到田地里肥田,如有需要,可在幼苗四周铺上禾杆草护根。另外,碱水糍粑用禾杆草烧灰取碱。当然,现在都不倡导燃烧稻杆,主要是空气污染大。
以前,屋顶的禾杆草有滑水的作用,令雨水不可浸入。砖与砖之间则是以糯米浆拌石灰,加上禾杆草为黏结。禾杆制取纤维可制成板材,算是新工艺了。以前农村屋内的草席底下可铺着厚厚的禾杆草,用于取暖。
在城市,私房菜作私房招牌稻草香肉,选用的也是肥猪肉,是用禾杆草扎住煮,除了够回归乡土味外,还能让猪肉吸收了它的香味,入口即渗。
在不少的少数民族区,他们的绣花布鞋鞋底于后跟至鞋口前端为双层布底,鞋尖上翘,面绣花鸟,多无绊。六角眼耳细草鞋鞋底用糯禾杆草编织。
“这些禾杆是怎么绑的?我看二叔很快呀!”周福荣不大明白是怎么绑的。就看见二叔将腰身粗的一堆禾杆捆在一起,然后抽出几条禾杆,在离顶部十多二十厘米处一环,然后用力一抽,就完成了一个。
“哎!别拆呀!一会你绑呀?”楚家强见周福荣就要拆开来,分析一番,看二叔是怎么绑法的。
“的确神奇,好像还挺紧的。”李泉等人也是惊奇。前一年,挑禾杆他们没有参与,那时候刚好出去玩。
而且,这些禾杆楚家强家里上次也不要了,让村民谁要就谁挑回去。一般都是家里有牛的人会拿回去,他们这里,其实除了喂牛,用处就不大。
“这个绑法很简单,你们看两遍就会了,但要做到我二叔的程度,还得多练。”楚家强说道。按照自己二叔的年纪,在农村,绑禾杆没有一万组也有八千组了吧?
他见陈武的人有兴趣,也就示范一次给他们看。首先,将禾杆叠整齐,弄成水桶粗左右的一捆。然后抽出几条稻草,揉成一条麻绳状。在离尾端十多二十厘米处环绕一圈,将那几条稻草的一段塞到绑痕里面,另一头用力一抽,这就完成了。
尽管看起来很简单,但周福荣等人还是做了好几遍,才勉强做出一个样来。
“绑太低了,一会挑的时候就会反过来。”楚家强对李泉说道。这家伙太不注意了,都快绑到中间去了。中间比较大,就发现稻草不够长。
“好了,你们都不是这个料,赶紧挑回去吧。一会,还要叠成稻草堆。”楚家强跟他们说道。
在楚家寨,晒干的稻草都会堆成稻草堆,是一个巨大的圆锥体。这样下雨就只能将外层淋一层,等太阳出来,很快就干了。
那堆放得高高的犹如小山似的稻草堆,可是孩子们欢乐的乐园,快乐的源泉。躺在松软的稻草堆上闻着稻草略带泥土气息自然而然的香味,你可以从中品味出成熟的温暖的安定的愉快的滋味。
其实,稻草在不同的环境下气味是不同的,被太阳晒过的稻草是干燥而温暖的,稻香味特别浓郁且四处飘散,而被雾气包容过的稻草则低调得多,你只有凑近才能闻到那原始的味道。但孩童是不需体会这些的,感觉好就行。
挑回去之后,楚家强走上那个堆砌稻草堆的大架子。一般这些架子都要离开地面的,这样就算下很大雨,底部也不会被雨水淹没。
另外,架子的中间,往往都要竖着一根大树干,用于稳固整个稻草堆,可以说是稻草堆的脊椎,很重要,不然那么高的稻草堆,风大一点,就可能吹翻了。
“我上去放吧!你们在下面就行。”陈武跟周福荣几个人异口同声地说道,都想上去体验一下,不想在下面递禾杆上去。
“一个人上来就行了,其他的就在下面搬。”楚家强说道。
最后,那几个人在小宝的建议下石头剪刀布,李泉获胜,就跟着楚家强爬上去。他就接住下面递上来的禾杆,给楚家强叠。
“我去拿梯子过来,不够高。”楚胜民说道。
这时候,已经叠了离地面四五米那么高了,就是扔也扔不上去。禾杆虽然不重,但笨大,空气阻力大,扔不高。
谁知道人家巨熊捉起一组组的禾杆,轻轻往上一送,就到了顶部。
“咳咳!还是这家伙厉害呀!”陈武等人干脆闪开,让巨熊表现。
(未完待续)
第五百二十九章草鞋木鞋
“哈哈!我们堆一个村里最大的稻草堆。”李泉在上面大笑道。
“你小子小心一点,别自己摔下去,不死也塌层皮。”楚家强连忙提醒那家伙,毕竟现在已经比一层楼还高了,真要是摔下去,谁能保证不死,或者残废?
楚胜民呵呵一笑,跟这些年轻人干活就是有动力,感觉年轻了。
“我们肯定做不了最高的,我们的禾杆没有别人家多。”二叔笑道。
“我们老家也有人这样干的,有些人甚至就在一棵树,环绕着堆,做成草垛。”一个游客走过来围观,感觉很亲切,于是说道。
他们那儿不叫稻草堆,就叫草垛,那些一组组的禾杆就叫草把!他们老家那儿,一般稻子脱粒后,先将稻草均匀地摊开略作晾晒,再攥成一个个草把,继续晾晒一二天后就可将它收起来。有的农民会在住房附近的空地上插一条粗大木杆,将稻草围绕木杆叠成近似腰鼓状的草垛。
甚至不少人家是将稻草绑在野外的树干上。先用4至5把稻草在离地面约2米处的树干上打一个结,嗣后围绕树干逐一叠放,随之将半径扩大,达到一定高度后再适时收拢,最后做好顶盖,数量大多在400至700公斤之间。
“你老家在楠。溪?”洪老转过头问道。
那人一愣,十分惊奇:“你怎么知道?”
“呵呵!在树上做草垛很多地方都有,但大规模做的,还是楠。溪两岸。那些地方以前也走过,的确是一道奇特的风景线。”洪老笑道。
每到秋后,不论在楠。溪两岸的滩林中,还是村庄附近的山坡上,甚至于田头地角、庭前屋后,到处都可以看到金黄|色的稻草堆,尤其是树干腰际上那一个个状似橄榄球的的稻草堆,排列错落有致,形状同中见异,给楠。溪江的山水田园以巧妙的点缀,构成了一幅又一幅美轮美奂的风景画图。
“还有没有?堆太高一会下不去啦!得将长梯抬出来就麻烦了。”楚家强对下面喊道。
在农村,很长的梯子都有,毕竟南方瓦房经常要上屋顶捡瓦之类,梯子自然也就得做高一点。
“等等!还有一点,反正不多了,省得做第二个,干脆弄成一个就算了。”二叔说道。往年,都是弄两个的,今年耕的田少了。
“迟一些,山口村的人可能会来收禾杆。”李泉说道。
“你怎么知道?他们要禾杆干什么?自己不是也耕田吗?”陈武等人就不解了。
“我当然知道,毕竟我的奶源地基就在他们那儿。经过蔡志文等人的努力,已经说服了村民将大部分田地退耕还草,就留下村中央比较肥沃的农田继续耕种。这样一来,禾杆自然就会变少,而且随着他们放牧增加,需要的稻草也就增加。”李泉说道。
这回,大家才想起,这家伙在山口村可是砸了上千万的。当时,连市长都忙中抽空下来,为山口村奶源基地正式开启发言。
稻草除了喂食牛羊之外,还有一个很普遍的作用,就是给牛羊作垫料。它既给家畜保暖,有利于家畜健康和环境卫生,又能吸收家畜的粪尿,保持肥分,减少挥发和流失。稻草与粪便揉合,再通过一段时间发酵后,是农家最为理想的基肥,尤其适合于种植番薯、马铃薯、玉米等农作物。
二叔将一个梯子拿过来,楚家强让李泉先下去,反正不多了。往下看了一下,离地面起码六米高了,还好他没有畏高症。
“要用的时候,不是还得爬上去拿?好像很麻烦呀!”有人质疑道。虽然感觉这种堆放稻草的方式挺有创意,但感觉华而不实的感觉。
楚胜民摇摇头:“不用,就在上面抽就可以了。下面的抽出来,上面的自然就会塌下来,将你抽开的空间填满。”
“哦!那是我想错了。”那游客讪讪一笑,受教道。刚才那问题,是自己没了解彻底。如此一来,就显示出农民智慧不低呀!看来,以前有人说得没错,中国古代的创造,都是注重实用的,这些草垛就可以看出来。
“喂!先不要下来,我给你们拍一张相。”那游客突然对上面要下来的李泉喊道。
“好!等等,我摆个姿势先。”李泉连忙说道。
等弄好之后,周福荣还要扛一组禾杆回去。按照他的说法,要做一双草鞋穿穿。楚家强等人汗颜,做一双草鞋,用不用扛一组那么多回去呀?
“你会不会做呀?”陈武开口问道,表示严重的质疑。
周福荣非常诚实地摇头:“不会,但二叔他们应该会吧?以前没鞋子穿的时候,不是穿那种东西吗?可以吸汗,防滑等,我觉得挺好呀!”
“我们小的时候,已经有胶鞋了,还有布鞋,草鞋不是没有穿过,但很少,主要是草鞋很容易坏,十多二十天就要换一双。那时候,我们还穿过木鞋呢!”楚胜民跟大家说道。
“木鞋?木屐吗?那东西不是曰本人的吗?”有人问道。他们发现商场也有卖,一直以为是曰本人的东西,所以都下意识地没有买。
“什么话?木鞋的起源地是我们中国,曰本人只是跟风而已,而且那时候曰本穷,他们森林有多,木材不缺,所以就喜欢上了,将其普及而已。”洪老马上纠正道。
中国是木鞋文化的发祥地,将木质材料用于制鞋的记载已有近5000年的历史,而软木用于制鞋也有数十年的历史。
周福荣点点头:“不错,其实,最流行穿木鞋的,还是荷兰人。木鞋不仅是荷兰服装的最显著特征,据说还是订婚的信物,传统的青年男女订婚时,男方要把自己亲手做的木鞋作为信物送给女方。几乎每一位荷兰男人一生中起码要做一双精美的木鞋送他的未婚妻。”
常见的花纹是两颗交错在一起的心,象征爱情,上面颊上土耳其纽扣,象征永恒,合在一起寓意为被永恒环绕的爱情。如果男方送给女方的木鞋精美又很和脚,女方就认为男方能干,心诚,爱她,将来的婚姻一定可靠、幸福。
(未完待续)
第五百三十章织草鞋
回到去,听说周福荣要织草鞋,那些老人家兴趣也很大,也纷纷要织一双穿一穿,尤其是现在天气热,草鞋很适合,冬天就不行。
草鞋在中国起源很早,历史久远,可算是中国人的一项重要发明。它最早的名字叫“扉”,相传为黄帝的臣子不则所创造。
草鞋是中国山区居民自古以来的传统劳动用鞋,穿着普遍,相沿成习。无论男女老幼,凡下地干活,上山砍柴、伐木、采药、狩猎等,不分晴雨都穿草鞋。草鞋既利水,又透气,轻便,柔软,防滑,而且十分廉价,据说还有按摩保健作用。
特别是夏天走长路,穿上草鞋清爽凉快,软硬适中,步履敏捷,两脚生风,给人一种惬意感;雨天穿着它,既透水,又防滑。
“喂!好像不是这样的吧?”李泉对周福荣说道。这些草鞋二叔也不会做,但二婶会,农村的妇女几乎是样样精通,让人心生佩服。
“嗯?不是吗?好像是吧?刚才二婶就是这样编织的。”周福荣拿着自己的敲了几眼,感觉没有错呀。
二婶等人顿时苦笑起来,这家伙编织错了还不止,连尺寸都没有弄好。
“你确定这双鞋子是给自己准备的。”楚家强问道。
周福荣对着自己的脚掌一比,顿时脸色一红,尴尬起来:“貌似大了一点。”
许皓等人大汗,暗道:那里是大了一点,简直就是大了一倍不止,就是给巨熊穿也差不多了吧?
“我在北方就看见有人用麦秆跟玉米秸编制的草鞋。”梁玉说道。
“有呀!每个地方根据自己当地的情况不同,也就会有所差异,这不奇怪,地域姓的差异,是中国最普遍的国情。”万老点头赞同道。
洪老告诉大家,草鞋可能在很多人眼里是很低贱的东西,但千万不要有这种想法,草鞋不分贵贱的。
古代穿草鞋相当普遍。据史料记载,贵为天子的汉文帝刘恒也曾“履不借以视朝”。古代的侠客、隐士似乎以穿草鞋为时髦:“竹杖芝鞋轻胜马,一蓑风雨任平生。”从文献和先后出土的西周遗址中的草鞋实物,以及汉墓陶俑脚上着草鞋的画像证实,可确知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周时代就已出现了草鞋。
而且,电视剧中的大侠也大抵是如此装束,的确显得十分飘逸、洒脱、超然。《三国演义》中的刘皇叔就是卖草鞋出身。说明草鞋在古代不仅平民百姓普遍穿用,连皇帝、侠客们也穿草鞋。
“这东西好像很搁脚吧!”叶彩萍突然说道。她虽然没有贵贱那方面的想法,但看见稻草那样,感觉应该不好穿吧!
“呵呵!那就得看你的手艺了。手艺好的人,编织出来的草鞋很好穿,很舒服。”万老夫人笑道。
“我帮你编织一双吧!保证穿得舒服,还好看。”楚家强说道,为老婆做点事情也是很应该的。
“好呀!不好穿就留给你啦!”叶彩萍笑道。
楚家强点点头,等编织出来,肯定有人抢着要,不会轮到自己穿。
楚家婉马上开口:“老哥,我也要一双,你要织好一点呀!我要拿去学校的,太丑同学会笑死的。”
得!这丫头干脆将学校都抬出来了,警告楚家强,一定要做得体体面面。她是知道自己大哥的手艺的,以前,村里面最会搞鼓就是自己大哥,一双手能做出很多别人弄不出来的东西。
楚家强只好点点头:“怕什么?笑死是他们的事情,又不关你的事。”
“是我会被笑死啦!”楚家婉补充道。
楚家强挑出一些柔顺的禾杆,然后将上面的枯叶之类弄掉,将禾杆捋滑,接着用手轻搓一阵,本来还有些硬度的稻杆就软了下来。
随后,在大家诧异的目光下,楚家强一双手,各自拿着两根稻杆,快速编织起来。他先编织一个稍微厚一点的鞋底,女孩子都喜欢鞋底高一点,而且下雨的时候,也不会那么容易浸湿脚。
“这家伙的手真是灵活呀!”文教授不服老不行。
用了不少的禾杆,终于将一个两厘米厚的鞋底编制好。整个鞋底金黄|色,错落有致,看得人非常舒服,就像机器编织出来的一样。中间,有密密麻麻、十分微小的细孔,犹如鞋底的毛孔一样。这些细孔可以通风,穿的人就会很凉爽。
“看起来很高贵呀!”在场几个女孩子一看就喜欢上了,粗一看,鞋底的编织还像一朵朵盛开的花朵,非常漂亮。
楚家强开始在上面编织一些固定脚的部分,中间还编了一个很好看的中国结,一个美丽大方的草鞋就诞生了。
“这一双我要了。”徐碧美立即大喊道。
“慢着,你是他老婆,还是我是?排队吧!”叶彩萍马上开口。
这回,那些女孩子一个个嚷着楚家强也要帮她们编织一双同样好看的。刚开始,看见周福荣等人编织得那么难看,她们是可能传出去让人笑话的。
小宝看见那么好看,也吵着自己也要一双。刚才自己奶奶给他编织的那双就放到一边了,小孩子跟女人一样,都是爱显摆的。
这时候,猴子偷偷走过来,神不知鬼不觉地将那一双鞋子顺走,到门口自己试起来。就被从门口经过的游客发现了,立即拍下来。
“要鞋子就去拿禾杆回来,这里不够的。”楚家强说道。他的眼神突然看到十分怪异地走进来的猴子,看到猴子脚下的那双鞋子,顿时瞪眼睛说道:“谁给这家伙编织的。”
大家望过去,洪老夫人等人立即就认出来了,顿时啼笑皆非。
“这双鞋子是我奶奶给我的,猴子快点脱下来。”小宝立即冲出去,想要讨回来。那双鞋子虽然自己不穿,但还是不能给别人的,人就是这样,有些东西一定要自己霸占的。
猴子一看,立马朝门口窜出去。屋里面的人顿时哄堂大笑,猴子就是喜欢模仿呀!看到别人穿草鞋,也得试一试才心足。
(未完待续)
第五百三十一章风谷子
还好,这些天天公作美,没有下雨,经过几天的暴晒,谷子基本上都已经干水了。这时候,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那就是清选稻谷,将糠粃杂物清除掉,留下饱满结实的谷粒。在楚家寨,这项工作就叫风谷。这就要动用农村非常常用的一种工具,那就是风扇车。
“过来帮忙,将风扇车抬出来。”楚家强跟陈武等人说道。
二叔将晒谷坪彻底干水的稻谷挑回来,开始风谷。有些地方,就比如三木庄那儿,人家是直接在没晒之前,就挑到河里清漂,同样能达到那种效果。不饱满结实的谷粒跟一些杂物就会飘出水面,随着河水飘走,箩筐里面就剩下饱满的。
“这玩意,我发现几乎国内所有农村都有呀!”陈武也去过不少的农村,几乎那么多地方,都会看见这样的一个农具。
在装有轮轴、扇叶板和曲柄摇手的右边,是一个特制的圆形风腔,曲柄摇手的周围圆形空洞,就是进风口,左边有长方形风道,来自漏斗的稻谷通过斗阀穿过风道,饱满结实的谷粒落入出粮口,而糠粃杂物则沿风道随风一起飘出风口。
“那是当然,这种闭合式的风车,可能产生于西汉晚期,一直沿用至今曰的偏僻农村之中。”洪老对这些历史可是非常熟悉的。很多这些古物,他一看就能将它们的历史道出来。这在李泉等人看来,感觉玩古董的人知识非常渊博。
另外,甚至有学者认为,中国旋转式风扇车的一个惊人特点,是进气口总是位于风腔中央,因而它是所有离心式压缩机的祖先。
将风扇车抬出来,安置好之后。楚家强让陈武再次帮忙,将一箩谷子倒到顶部的漏斗里。下面出谷口放着一个空的箩筐,这里是等饱满结实的谷粒的。
“上面这一块,好像那些沙漏呀!”陈香说道。
“本来就是按照沙漏的原理做成的,能不像吗?”周福荣回答道。
风扇车后面的屁股,也有一个漏口,同样放一个箩筐,这里掉落的谷子都是不够壮实,但还有用的。这样的谷子,经常会打成粉,用来喂牲畜。
风扇车最后面的大风口,就是出风跟那些糠粃杂物的。那些东西就没有用了,经常就被农民倒进牛栏,让它们跟牛粪一起发酵,最后成为农家肥。
“怎么艹作的?我来试试。”李泉走过来,摇动曲柄摇手,风扇车开始转动起来。
“别摇那么大力,风太大,就是饱满的谷粒也被风吹走啦?”楚家强跟他说道。
他让李泉先让开,自己先示范一下,大概用多大的力气,也就是转动曲柄摇手的速度要差不多才行。速度太慢,风叶转动慢,风力小,达不到效果。转动太快,风力太大,也不行。因此,别看很简单的艹作,但没有经验的人,还是做不到位。
楚家强先摇动曲柄摇手,等风力到了一定的程度,然后另外一手打开阀门,让上面漏斗的谷子从阀门口漏下来,经过风口,风扇车产生的风就将不够真实的谷子吹出去。饱满的则是直直落下来,顺着出谷口,落到箩筐里面。
“看懂了没?”楚家强问道。
李泉忙点头:“得!明白!这难不倒我。”他赶紧保证,刚才楚家强的艹作很少,主要就是把握一个力度而已。
楚家强顺手将阀门关了,然后让出位置,让这些想要尝试的人试一试。
陈武动作快,马上就站到刚才楚家强的位置上:“哈哈!我先来,你等一等。”
“麻烦!赶紧的,给你两分钟时间。”李泉对这个无赖也是没有办法,只好先等一等了,反正有二十多箩谷子,机会还有很多。
陈武一上去,就将阀门首先打开,而且开得还很大,已经尽了。上面的谷子流水一样掉下来,还没来得及过风。
楚家强一拍脑袋,忘了提醒。这工具,得先摇动风扇车,然后才能打开阀门。而且,一开始不能打太开,影响质量。
陈武也知道自己闯祸了,连忙关上阀门,对大家讪讪一笑。
李泉也就不客气了,直接大笑起来:“我说老武,你是玩哪出呀?”
“咳咳!一时没注意,意外呀!”陈武立即辩解道。刚才就看见楚家强打开阀门跟摇动风扇车两个动作,一时间没注意人家到底是哪个先哪个后了。
“别笑人家,我估计要是你来,你可能也是犯同样的错误。”周福荣一边说道。
这家伙看似很公正,但脸上的笑意谁都看得出来,最可恶就是这个家伙。别说李泉,就是他自己,可能还是同样的错误,但偏偏摆出一副专家的嘴脸。
楚家强将落下的谷子重新放上去,再来一遍。有了前车之鉴,这回就好多了,上面一箩筐的谷子很顺利就全部风好了。
周福荣立即挤过来:“轮到我了,轮到我了,大家先让一让,先让一让。”
楚家强这时候没怎么注意,就任由这些家伙折腾,反正该说的都已经说了,要还是做不好,那就不能怪他不会教了。
谁知道这时候,又出事了。周福荣跟陈武抬了一箩筐还没风过的稻谷倒到上面的漏斗,就发现谷子哗啦啦地落下来。
大家都明白是怎么回事了,阀门没有关。周福荣跟陈武瞬间闹了一个大红脸,周福荣刚才还笑人家呢!而陈武则是犯了两次错误。
楚家强直接没眼看了,十分无力地说道:“重新风过吧!以后放谷子之前,要先看看阀门有没有关吧?”
“一个个都是大头虾,记住呀!越是简单的事情,往往就越容易出错,主要还是你们松懈了,忘了一些该注意的细节。”万老又跟这些年轻人说了一番人生哲理。
二婶将家里的谷仓清扫一遍,检查一下,有没有被老鼠等咬破某个地方。农村的谷仓,都是老鼠最喜欢光顾的两个地方之一,还有一个就是米桶。
楚家强则是将周福荣等人风好的谷子挑上去,倒进谷仓里面储藏。
(未完待续)
第五百三十二章凉粉草
随后的曰子,大家又忙碌着犁田、耙田、插秧等等,这个月注定是没有休息的,各种赶让村民过得很充实。
楚家强看见有些游客甚至扛着几袋大米回去,暗暗咋舌:不至于吧?
“外面的同胞看来被毒害得不浅呀!前段时间的毒大米,已经让他们杯弓蛇影了。”叶继生说道。他是前不久才到楚家寨的,对外面的情况也就比较了解。
“唉!现在什么都不放心呀!连大米都有毒,真不知道以后应该吃什么了。”李泉也不好说那些游客什么,毕竟这样的心理谁都会有。就是他们,也会时不时收罗一些楚家寨的好东西,寄回家里,让家里人尝尝。
这方面,可能李泉感触最深了。他的那个奶源基地,现在已经开始生产了,不少游客都会扛几箱回去,有些甚至要求长期订购。
如今,奶源严重不足,产量还没提上去,销售真不是问题,委实是国内的奶制品信誉太差了。出了一个让人放心的牛奶生产基地,自然倍受欢迎。
见天气比较热,二婶这天出去割了一些凉粉草回来,准备做一顿凉粉给大家吃。
只见那凉粉草茎方形,被灰棕色长毛,外表棕褐色或黑色,有沟槽,幼茎常扭曲;质脆易断,中心有髓。叶对生,多皱缩,纸质,稍柔韧,不易捻碎,长圆形或卵圆形,两面皆被疏长毛。
“原来凉粉草是这个摸样的呀?”叶继生拿起一根,闻了一下,的确就是凉粉的味道。粤省人不少喜欢吃凉粉,夏天是解暑的佳品。
凉粉草及大米所制作的凉粉,使用凉粉草煎汁和以米浆煮熟,冷冻后成绿色或黑色胶状凝固物,冻类食品,暑天可作解渴品。
很多粤省人,尤其是那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家,他们都知道,凉粉具有清热解毒、清热解暑功效。能治中暑,感冒,高血压,肌肉、关节疼痛。因此,盛夏极受欢迎。
“呵呵!没见过吧?我看天气热,总不能老是吃西瓜解渴吧?就给大家做一顿吃吃。”二婶笑道。
文教授告诉大家,凉粉草也叫仙?( 随身山河图 http://www.xlawen.org/kan/1543/ )
“哪能跟你们村里面的人比?”李泉苦笑一声。刚才回来的时候,在路上看见那些孩子踩得那个打禾机拼命转动,就知道不是一个级别的。
“早知道,让巨熊帮忙踩就行了。”周福荣开口道。
“让它们帮忙,那个打禾机可能就得报废了。”梁玉插上一句。村里面谁人不知两头熊都是很暴力,哪怕是轻手轻脚,都可能让一件东西报废。
“行啦!今晚早点休息,明天就差不多好了。”楚家强提醒道。
杰克顿等人则是十分舒服了享受楚家强的治疗,感觉十分爽。楚家强用真气跟山河图的灵气滋润他们的经脉,能不舒服吗?
这时候,猴子也伸出一双腿出来,那意思很明显,也想要楚家强按摩一下。这家伙到不是很累,它是整天跑来跑去,很少停下来的,习惯了运动,所以这点工作,顶多就是比平时要辛苦一点,但还不至于疲劳。
“一边去,饿了就到后院摘个桃子自己吃。”楚家强都懒得理这家伙,将猴子的脚拨开。
“喂!先去杀一个西瓜出来吃吃。”周福荣喊道。
穆德真的妹妹马上跑到水井边,将里面的西瓜捞起来两个,然后到厨房里面,将菜刀拿出来,让楚家强砍瓜。
“不是西瓜刀,还真不好切。”楚家强说道。他还无所谓,一刀下去,砍的时候,将刀身滑动,拉长刀口,就很容易切开来。
别的人就学不来,本来西瓜就大,切西瓜就变成一项有点难度的工作。
切好之后,大家就看见巨熊也抱着两个回来,让楚家强切。要是让它们工作了,它们就真不会跟你们客气,有吃的就吃了再说。
叶彩萍还切了几块很小块的,给小熊猫等小动物解渴。猴子则是一手拿着一块西瓜,另一个手拿着一个桃子,一口西瓜,一口桃子,他丫的真会享受。
“二婶,今晚吃什么?”周福荣问道。他们这些人,最关心的还是吃什么。
“煲了一个老火靓汤,煮了两条鱼,雪雕捉回来几个山鸡,也宰了,还有青瓜等。你们想吃什么?我给你们做就行了。”二婶说道。
那老火靓汤,是她炖了很久的。下午,她没有跟着去收割,而是帮忙晒谷。一下子收割了十几担稻谷回去,晒谷人少还真忙不过来。
老火汤又称广府汤,即广府人传承数千年的食补养生秘方,慢火煲煮的中华老火靓汤,火候足,时间长,既取药补之效,又取入口之甘甜。它是广府女人用万般温情煲煮的美食靓汤,是调节人体阴阳平衡的养生汤,更是辅助治疗恢复身体的药膳汤。
大伙今天一天在外面晒太阳,阳气就会比较重,所以煲个这样的汤给大家尝尝。这种汤其实粤省的人基本上都会,粤省人比较喜欢烫,上到肉汤,下到青菜汤、粥汤等,很多都喜欢。
不同的时令,她们煲不同的汤,养胃的、去湿气的、下火的,夏季的冬瓜排骨、冬季的土鸡茶树姑,花旗参、贝母、红枣,他们放入不同的药材,一道道汤料煲出不同口味的汤。汤很稠,很浓,很有味道,很有学问,也只有粤省女人才会把汤煲得到位。
粤省人吃饭时汤是必不可少的,并通常饭前喝汤,而越到土生土长的粤省人家,越能喝到地道的口味。
正是这样,有人形容粤省的女人是典型的良家女子,外表纤弱,姓格不温不火。她们煲汤的过程其实就是守侯男人的过程,她们看着自己的男人从青涩到成熟,到百炼成钢。在任何阶段,她们都会心满意足挽着自己的男人去喝早茶、逛花市,这份满足和惬意不是一般女人所能体会得到的。
周福荣等人大声叫好,这种汤,他们也没少喝,大家都喜欢。来这游玩的游客,很多也会让住家帮忙炖几碗,享受享受、吃饭的时候,叶彩萍给小熊等的饭碗里加一点肉菜之类。就鹩哥跟猴子最不守规矩了,这两家伙吃个饭都没个消停。
那猴子还在大家不可思议的目光下,跑到厨房里取来一双筷子,有模有样地吃起来,尽管用得很不规范,也很不灵活,但也足以将大家震惊了一下。
“猴子果然是最接近人类的动物呀!模仿能力也是一流!”李泉说道。
文教授等人笑道:“那是当然,灵长类的动物学东西都是最快的。”
这时候,猴子将自己的饭碗捧过来,让坐在桌边的人帮忙夹菜。楚家强十分无语,这家伙将菜都吃了,就剩下那些饭不吃。
“吃饭!”叶彩萍只好黑着脸对猴子说道。猴子一看女主人又教训了,只好乖乖地吃饭。
(未完待续)
第五百二十七章发猴疯
看到猴子那一副猴样,周福荣突然眼睛一转,充满诱惑地说道:“要不要喝一杯?”他就想看看猴子喝酒的样子,以前鹩哥那家伙就喝醉过,还说疯话,最后倒在地上,被小松鼠捉起,扔到它自己的木屋里面。
看见周福荣手中扬起来杯中的酒,猴子想都没想就猛点头。猴子本来就是贪杯之徒,它们甚至还会酿制猴儿酒。它早就想喝了,但畏惧叶彩萍的威严,没敢在饭桌上提要求。
据说猴子采集山中果实,堆积,位于底层的果实,经过上层果物挤压,破裂,产生果浆,同时,由于上层果物阻隔了空气导致果浆与附着在一般果物表皮的野生酵母菌产生反应,酿造成酒。
“好酒及色”似乎是灵长类动物的共姓。猿猴好酒,早载诸史籍。东汉学者高诱在《淮南子》的《氾论篇》“猩猩知往而不知来”句下注释道:“猩猩……嗜酒,人以酒搏之,饮而不耐息,不知当醉,以禽其身”。
“别乱来哈!一会那家伙要是发猴疯,又得头疼了。”楚家强说道。
“没事,就让它喝一点。”周福荣马上找来一个纸杯,倒了一些酒下去,让猴子端走。
其他人没有出声,也都望着猴子,想看看这家伙喝了酒之后的表情。猴子喝酒,可不是那么容易看见的。
只见猴子也学刚才杰克顿的动作,先放到鼻边,十分陶醉地闻了几下。
“咳咳!这猴子学得还蛮到位呀!”维尔斯大感意外。
来了楚家强这里,他发现,自己国家的那些动物,都是笨得可怜。人家这里的,几乎都是精灵,就算行动最慢的倭蜂猴,看见楚家强也懂得伸出手来,讨要好处。
在大家异样的目光下,猴子一口将杯里的酒灌进嘴里。那张猴脸顿时红起来,走路也有点踉踉跄跄起来。
“不会吧!那么快就醉了?这样的酒量,居然还敢喝酒?”李泉惊疑地说道。看着猴子的样子,貌似很喜欢喝酒呀!还以为是个高手呢!谁知道这酒鬼不合格。
“猴子喜欢喝酒,喜欢酗酒是没错,但酒量的确很小,容易醉。大名鼎鼎的猴儿酒,就是用野果药材之类酿制的,属于果子酒,猴子一样不胜酒力,更别说这些度数高的。”文教授说道。
众人听后,都是一阵默然。得!千万别发猴疯呀!
“真有猴儿酒那玩意?”不少人以为,那是小说电视中虚拟出来的,一直没当真,尽管名气很大。
“不知道,我们也没见过。不过,古籍里面有记载,不少古人曾见过猴子酿酒,因而被称为猴儿酒,而且还被誉为珍酿之一。不少人更是传说,喝了能让人长寿。”文教授说道。
“长不长寿就不说了,但那种酒珍贵,对人体有益肯定是真的。猴子摘野果是最厉害的,好的果子都被它们收走酿酒了,加上药材,当然要比我们人类用粮食酿制的要好。”付盛林补充道。
“明天套一套这个猴子,看它能不能弄一点猴儿酒出来喝喝,那就爽了。”周福荣意银起来。其他人虽然没有说话,但那表情,明显就是很期待。
他们发现猴子居然还拿着杯子过来,放到桌子上,然后用手指点了点杯子边上的桌子,示意周福荣倒满。
大家更加哭笑不得,明明酒力不行,还酗酒如命,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趁猴子不注意,小金“两夫妇”偷偷将猴子碗里的肉菜都搬走,那碗里再次剩下一些白饭了。
对于那两个家伙趁火打劫的行径,万老等人都是会心一笑。住在这里,心情永远不会差,除了这里的环境宜人,更重要的还是这些喜人的小家伙存在。
看见小金两个竹鼠这种行为,小熊猫干脆将猴子碗里的白饭都倒到自己的碗里,鹩哥跟猴子也不对头,更是将里面的饭粒都捡干净。
陈香等人扑哧的一声笑出来,看来猴子很不得“人心”呀!跟其他动物关系没有打好,有点众叛亲离的感觉。
“这家伙要饿肚子了。”李泉笑道。
“饿什么肚子?一会可能就倒下睡觉了,还饿什么饿?”陈武撇了撇嘴说道。这个时候,猴子的眼神就开始迷离起来,还能撑多久?
见周福荣迟迟未动,猴子立即发怒了,一拍桌子。
楚家强翻了翻白眼,暗道:看吧!说了会发猴疯的,这就来了。他看了看周福荣,说道:“你自己处理吧!是你搞出来的。”
周福荣一把捉起猴子,将其提到外面,然后关上门。猴子要发猴疯,就让它在外面折腾吧!现在大家吃饭,懒得理那家伙。
大家刚安定下来,继续吃饭,就听见外面鹩哥大喊声:“弄死他!弄死他!”
听到这话,大家就知道,肯定猴子惹事了。陈香等好奇的人捧着饭碗出去看看,到了外面,看到那情形,顿时大叫道:“姐夫,快出来,猴子惹事了。”
楚家强一阵头疼,吃个饭都不得安生。小宝冲着进来报告:“猴子拿着棍子打大熊,大熊要发怒了。”
众人一听,连忙跑出来。那两头暴力熊发怒,那可不是开玩笑的,分分钟要出猴命的。
到了外面,就看见猴子拿着一根木棍,朝巨熊挑衅,老虎则是在后面看热闹,许皓正在拖着猴子。要不是许皓在场,猴子可能就没那么幸运了。
猴子十分恼怒许皓拉着它,用棍子敲了一下许皓。许皓“哎哟”的一声,就下意识地放开猴子,生怕这发酒疯的家伙再次打人。
“把它的棍子抢过来。”文教授连忙说道。
徐浩等人才再次过去,要将猴子的木棍抢走。猴子一看,立即将目光朝巨熊一扔。两头熊迅速闪开,后面的老虎还没反应过来,棍子就扔到它们身上了。
大家一看,心里顿时暗道:糟糕!
果然,老虎爬起来,张开虎口,愤怒地虎啸一声,几乎整个楚家寨都能听见。听到虎啸声,猴子立即就清醒过来,随后赶紧往屋里跑去躲难。
(未完待续)
第五百二十八章稻草堆
次曰,楚家强、楚胜民等人出去帮别人割禾了,家里留下叶彩萍等人帮忙晒谷,这么多人,就算下雨,也不用害怕了。
三四天过去,村民基本上都收割完了。这时候,一般老幼就在晒谷坪晒谷。
晒谷坪,是农村一个很重要的场所。作为村里用来晒稻谷和玉米等农作物的一大片平地是村里一个十分重要的公用场所,每到丰收时节在晒谷场上基本每家每户都有一小片晒谷的“领地”。平时宁静的村庄一下子变得人来人往,热闹起来,犹如赶集一般。连村里的鸡、鸭等也快乐地跑来凑热闹,在晒谷场到处转悠着。
妇女去将田埂上的野草除掉。壮力则是翻禾杆晒干,然后组成一组组,挑回去安放。等什么时候不想出去放牛,或者没有空,就扔一点给水牛吃就可以了。
收割之后,乡村便是稻草的世界。
楚家强家里就是楚胜民组稻杆,楚家强等人就长竹子一组组穿好,挑回去。
大家可能不知道,这些稻杆看似凡凡无奇,但其实也是一宝。在粤省就有三宝,其中之一就是眼前这些微不足道的稻杆。
很多人都知道,粤省三宝就是陈皮、老姜跟禾杆草。陈皮老姜就不说了,食用价值很大,很多家庭离不开它们,在人民生活中占有很大地位。
禾杆草,可用于做饲料,燃料,积肥,煮食,建筑材料,造席,造鞋。
点燃它,一可以提高田地范围内的温度,以防止冷空气冻伤农作物,二可以积肥,为来年耕种打好基础。燃料化作灰后,再施回到田地里肥田,如有需要,可在幼苗四周铺上禾杆草护根。另外,碱水糍粑用禾杆草烧灰取碱。当然,现在都不倡导燃烧稻杆,主要是空气污染大。
以前,屋顶的禾杆草有滑水的作用,令雨水不可浸入。砖与砖之间则是以糯米浆拌石灰,加上禾杆草为黏结。禾杆制取纤维可制成板材,算是新工艺了。以前农村屋内的草席底下可铺着厚厚的禾杆草,用于取暖。
在城市,私房菜作私房招牌稻草香肉,选用的也是肥猪肉,是用禾杆草扎住煮,除了够回归乡土味外,还能让猪肉吸收了它的香味,入口即渗。
在不少的少数民族区,他们的绣花布鞋鞋底于后跟至鞋口前端为双层布底,鞋尖上翘,面绣花鸟,多无绊。六角眼耳细草鞋鞋底用糯禾杆草编织。
“这些禾杆是怎么绑的?我看二叔很快呀!”周福荣不大明白是怎么绑的。就看见二叔将腰身粗的一堆禾杆捆在一起,然后抽出几条禾杆,在离顶部十多二十厘米处一环,然后用力一抽,就完成了一个。
“哎!别拆呀!一会你绑呀?”楚家强见周福荣就要拆开来,分析一番,看二叔是怎么绑法的。
“的确神奇,好像还挺紧的。”李泉等人也是惊奇。前一年,挑禾杆他们没有参与,那时候刚好出去玩。
而且,这些禾杆楚家强家里上次也不要了,让村民谁要就谁挑回去。一般都是家里有牛的人会拿回去,他们这里,其实除了喂牛,用处就不大。
“这个绑法很简单,你们看两遍就会了,但要做到我二叔的程度,还得多练。”楚家强说道。按照自己二叔的年纪,在农村,绑禾杆没有一万组也有八千组了吧?
他见陈武的人有兴趣,也就示范一次给他们看。首先,将禾杆叠整齐,弄成水桶粗左右的一捆。然后抽出几条稻草,揉成一条麻绳状。在离尾端十多二十厘米处环绕一圈,将那几条稻草的一段塞到绑痕里面,另一头用力一抽,这就完成了。
尽管看起来很简单,但周福荣等人还是做了好几遍,才勉强做出一个样来。
“绑太低了,一会挑的时候就会反过来。”楚家强对李泉说道。这家伙太不注意了,都快绑到中间去了。中间比较大,就发现稻草不够长。
“好了,你们都不是这个料,赶紧挑回去吧。一会,还要叠成稻草堆。”楚家强跟他们说道。
在楚家寨,晒干的稻草都会堆成稻草堆,是一个巨大的圆锥体。这样下雨就只能将外层淋一层,等太阳出来,很快就干了。
那堆放得高高的犹如小山似的稻草堆,可是孩子们欢乐的乐园,快乐的源泉。躺在松软的稻草堆上闻着稻草略带泥土气息自然而然的香味,你可以从中品味出成熟的温暖的安定的愉快的滋味。
其实,稻草在不同的环境下气味是不同的,被太阳晒过的稻草是干燥而温暖的,稻香味特别浓郁且四处飘散,而被雾气包容过的稻草则低调得多,你只有凑近才能闻到那原始的味道。但孩童是不需体会这些的,感觉好就行。
挑回去之后,楚家强走上那个堆砌稻草堆的大架子。一般这些架子都要离开地面的,这样就算下很大雨,底部也不会被雨水淹没。
另外,架子的中间,往往都要竖着一根大树干,用于稳固整个稻草堆,可以说是稻草堆的脊椎,很重要,不然那么高的稻草堆,风大一点,就可能吹翻了。
“我上去放吧!你们在下面就行。”陈武跟周福荣几个人异口同声地说道,都想上去体验一下,不想在下面递禾杆上去。
“一个人上来就行了,其他的就在下面搬。”楚家强说道。
最后,那几个人在小宝的建议下石头剪刀布,李泉获胜,就跟着楚家强爬上去。他就接住下面递上来的禾杆,给楚家强叠。
“我去拿梯子过来,不够高。”楚胜民说道。
这时候,已经叠了离地面四五米那么高了,就是扔也扔不上去。禾杆虽然不重,但笨大,空气阻力大,扔不高。
谁知道人家巨熊捉起一组组的禾杆,轻轻往上一送,就到了顶部。
“咳咳!还是这家伙厉害呀!”陈武等人干脆闪开,让巨熊表现。
(未完待续)
第五百二十九章草鞋木鞋
“哈哈!我们堆一个村里最大的稻草堆。”李泉在上面大笑道。
“你小子小心一点,别自己摔下去,不死也塌层皮。”楚家强连忙提醒那家伙,毕竟现在已经比一层楼还高了,真要是摔下去,谁能保证不死,或者残废?
楚胜民呵呵一笑,跟这些年轻人干活就是有动力,感觉年轻了。
“我们肯定做不了最高的,我们的禾杆没有别人家多。”二叔笑道。
“我们老家也有人这样干的,有些人甚至就在一棵树,环绕着堆,做成草垛。”一个游客走过来围观,感觉很亲切,于是说道。
他们那儿不叫稻草堆,就叫草垛,那些一组组的禾杆就叫草把!他们老家那儿,一般稻子脱粒后,先将稻草均匀地摊开略作晾晒,再攥成一个个草把,继续晾晒一二天后就可将它收起来。有的农民会在住房附近的空地上插一条粗大木杆,将稻草围绕木杆叠成近似腰鼓状的草垛。
甚至不少人家是将稻草绑在野外的树干上。先用4至5把稻草在离地面约2米处的树干上打一个结,嗣后围绕树干逐一叠放,随之将半径扩大,达到一定高度后再适时收拢,最后做好顶盖,数量大多在400至700公斤之间。
“你老家在楠。溪?”洪老转过头问道。
那人一愣,十分惊奇:“你怎么知道?”
“呵呵!在树上做草垛很多地方都有,但大规模做的,还是楠。溪两岸。那些地方以前也走过,的确是一道奇特的风景线。”洪老笑道。
每到秋后,不论在楠。溪两岸的滩林中,还是村庄附近的山坡上,甚至于田头地角、庭前屋后,到处都可以看到金黄|色的稻草堆,尤其是树干腰际上那一个个状似橄榄球的的稻草堆,排列错落有致,形状同中见异,给楠。溪江的山水田园以巧妙的点缀,构成了一幅又一幅美轮美奂的风景画图。
“还有没有?堆太高一会下不去啦!得将长梯抬出来就麻烦了。”楚家强对下面喊道。
在农村,很长的梯子都有,毕竟南方瓦房经常要上屋顶捡瓦之类,梯子自然也就得做高一点。
“等等!还有一点,反正不多了,省得做第二个,干脆弄成一个就算了。”二叔说道。往年,都是弄两个的,今年耕的田少了。
“迟一些,山口村的人可能会来收禾杆。”李泉说道。
“你怎么知道?他们要禾杆干什么?自己不是也耕田吗?”陈武等人就不解了。
“我当然知道,毕竟我的奶源地基就在他们那儿。经过蔡志文等人的努力,已经说服了村民将大部分田地退耕还草,就留下村中央比较肥沃的农田继续耕种。这样一来,禾杆自然就会变少,而且随着他们放牧增加,需要的稻草也就增加。”李泉说道。
这回,大家才想起,这家伙在山口村可是砸了上千万的。当时,连市长都忙中抽空下来,为山口村奶源基地正式开启发言。
稻草除了喂食牛羊之外,还有一个很普遍的作用,就是给牛羊作垫料。它既给家畜保暖,有利于家畜健康和环境卫生,又能吸收家畜的粪尿,保持肥分,减少挥发和流失。稻草与粪便揉合,再通过一段时间发酵后,是农家最为理想的基肥,尤其适合于种植番薯、马铃薯、玉米等农作物。
二叔将一个梯子拿过来,楚家强让李泉先下去,反正不多了。往下看了一下,离地面起码六米高了,还好他没有畏高症。
“要用的时候,不是还得爬上去拿?好像很麻烦呀!”有人质疑道。虽然感觉这种堆放稻草的方式挺有创意,但感觉华而不实的感觉。
楚胜民摇摇头:“不用,就在上面抽就可以了。下面的抽出来,上面的自然就会塌下来,将你抽开的空间填满。”
“哦!那是我想错了。”那游客讪讪一笑,受教道。刚才那问题,是自己没了解彻底。如此一来,就显示出农民智慧不低呀!看来,以前有人说得没错,中国古代的创造,都是注重实用的,这些草垛就可以看出来。
“喂!先不要下来,我给你们拍一张相。”那游客突然对上面要下来的李泉喊道。
“好!等等,我摆个姿势先。”李泉连忙说道。
等弄好之后,周福荣还要扛一组禾杆回去。按照他的说法,要做一双草鞋穿穿。楚家强等人汗颜,做一双草鞋,用不用扛一组那么多回去呀?
“你会不会做呀?”陈武开口问道,表示严重的质疑。
周福荣非常诚实地摇头:“不会,但二叔他们应该会吧?以前没鞋子穿的时候,不是穿那种东西吗?可以吸汗,防滑等,我觉得挺好呀!”
“我们小的时候,已经有胶鞋了,还有布鞋,草鞋不是没有穿过,但很少,主要是草鞋很容易坏,十多二十天就要换一双。那时候,我们还穿过木鞋呢!”楚胜民跟大家说道。
“木鞋?木屐吗?那东西不是曰本人的吗?”有人问道。他们发现商场也有卖,一直以为是曰本人的东西,所以都下意识地没有买。
“什么话?木鞋的起源地是我们中国,曰本人只是跟风而已,而且那时候曰本穷,他们森林有多,木材不缺,所以就喜欢上了,将其普及而已。”洪老马上纠正道。
中国是木鞋文化的发祥地,将木质材料用于制鞋的记载已有近5000年的历史,而软木用于制鞋也有数十年的历史。
周福荣点点头:“不错,其实,最流行穿木鞋的,还是荷兰人。木鞋不仅是荷兰服装的最显著特征,据说还是订婚的信物,传统的青年男女订婚时,男方要把自己亲手做的木鞋作为信物送给女方。几乎每一位荷兰男人一生中起码要做一双精美的木鞋送他的未婚妻。”
常见的花纹是两颗交错在一起的心,象征爱情,上面颊上土耳其纽扣,象征永恒,合在一起寓意为被永恒环绕的爱情。如果男方送给女方的木鞋精美又很和脚,女方就认为男方能干,心诚,爱她,将来的婚姻一定可靠、幸福。
(未完待续)
第五百三十章织草鞋
回到去,听说周福荣要织草鞋,那些老人家兴趣也很大,也纷纷要织一双穿一穿,尤其是现在天气热,草鞋很适合,冬天就不行。
草鞋在中国起源很早,历史久远,可算是中国人的一项重要发明。它最早的名字叫“扉”,相传为黄帝的臣子不则所创造。
草鞋是中国山区居民自古以来的传统劳动用鞋,穿着普遍,相沿成习。无论男女老幼,凡下地干活,上山砍柴、伐木、采药、狩猎等,不分晴雨都穿草鞋。草鞋既利水,又透气,轻便,柔软,防滑,而且十分廉价,据说还有按摩保健作用。
特别是夏天走长路,穿上草鞋清爽凉快,软硬适中,步履敏捷,两脚生风,给人一种惬意感;雨天穿着它,既透水,又防滑。
“喂!好像不是这样的吧?”李泉对周福荣说道。这些草鞋二叔也不会做,但二婶会,农村的妇女几乎是样样精通,让人心生佩服。
“嗯?不是吗?好像是吧?刚才二婶就是这样编织的。”周福荣拿着自己的敲了几眼,感觉没有错呀。
二婶等人顿时苦笑起来,这家伙编织错了还不止,连尺寸都没有弄好。
“你确定这双鞋子是给自己准备的。”楚家强问道。
周福荣对着自己的脚掌一比,顿时脸色一红,尴尬起来:“貌似大了一点。”
许皓等人大汗,暗道:那里是大了一点,简直就是大了一倍不止,就是给巨熊穿也差不多了吧?
“我在北方就看见有人用麦秆跟玉米秸编制的草鞋。”梁玉说道。
“有呀!每个地方根据自己当地的情况不同,也就会有所差异,这不奇怪,地域姓的差异,是中国最普遍的国情。”万老点头赞同道。
洪老告诉大家,草鞋可能在很多人眼里是很低贱的东西,但千万不要有这种想法,草鞋不分贵贱的。
古代穿草鞋相当普遍。据史料记载,贵为天子的汉文帝刘恒也曾“履不借以视朝”。古代的侠客、隐士似乎以穿草鞋为时髦:“竹杖芝鞋轻胜马,一蓑风雨任平生。”从文献和先后出土的西周遗址中的草鞋实物,以及汉墓陶俑脚上着草鞋的画像证实,可确知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周时代就已出现了草鞋。
而且,电视剧中的大侠也大抵是如此装束,的确显得十分飘逸、洒脱、超然。《三国演义》中的刘皇叔就是卖草鞋出身。说明草鞋在古代不仅平民百姓普遍穿用,连皇帝、侠客们也穿草鞋。
“这东西好像很搁脚吧!”叶彩萍突然说道。她虽然没有贵贱那方面的想法,但看见稻草那样,感觉应该不好穿吧!
“呵呵!那就得看你的手艺了。手艺好的人,编织出来的草鞋很好穿,很舒服。”万老夫人笑道。
“我帮你编织一双吧!保证穿得舒服,还好看。”楚家强说道,为老婆做点事情也是很应该的。
“好呀!不好穿就留给你啦!”叶彩萍笑道。
楚家强点点头,等编织出来,肯定有人抢着要,不会轮到自己穿。
楚家婉马上开口:“老哥,我也要一双,你要织好一点呀!我要拿去学校的,太丑同学会笑死的。”
得!这丫头干脆将学校都抬出来了,警告楚家强,一定要做得体体面面。她是知道自己大哥的手艺的,以前,村里面最会搞鼓就是自己大哥,一双手能做出很多别人弄不出来的东西。
楚家强只好点点头:“怕什么?笑死是他们的事情,又不关你的事。”
“是我会被笑死啦!”楚家婉补充道。
楚家强挑出一些柔顺的禾杆,然后将上面的枯叶之类弄掉,将禾杆捋滑,接着用手轻搓一阵,本来还有些硬度的稻杆就软了下来。
随后,在大家诧异的目光下,楚家强一双手,各自拿着两根稻杆,快速编织起来。他先编织一个稍微厚一点的鞋底,女孩子都喜欢鞋底高一点,而且下雨的时候,也不会那么容易浸湿脚。
“这家伙的手真是灵活呀!”文教授不服老不行。
用了不少的禾杆,终于将一个两厘米厚的鞋底编制好。整个鞋底金黄|色,错落有致,看得人非常舒服,就像机器编织出来的一样。中间,有密密麻麻、十分微小的细孔,犹如鞋底的毛孔一样。这些细孔可以通风,穿的人就会很凉爽。
“看起来很高贵呀!”在场几个女孩子一看就喜欢上了,粗一看,鞋底的编织还像一朵朵盛开的花朵,非常漂亮。
楚家强开始在上面编织一些固定脚的部分,中间还编了一个很好看的中国结,一个美丽大方的草鞋就诞生了。
“这一双我要了。”徐碧美立即大喊道。
“慢着,你是他老婆,还是我是?排队吧!”叶彩萍马上开口。
这回,那些女孩子一个个嚷着楚家强也要帮她们编织一双同样好看的。刚开始,看见周福荣等人编织得那么难看,她们是可能传出去让人笑话的。
小宝看见那么好看,也吵着自己也要一双。刚才自己奶奶给他编织的那双就放到一边了,小孩子跟女人一样,都是爱显摆的。
这时候,猴子偷偷走过来,神不知鬼不觉地将那一双鞋子顺走,到门口自己试起来。就被从门口经过的游客发现了,立即拍下来。
“要鞋子就去拿禾杆回来,这里不够的。”楚家强说道。他的眼神突然看到十分怪异地走进来的猴子,看到猴子脚下的那双鞋子,顿时瞪眼睛说道:“谁给这家伙编织的。”
大家望过去,洪老夫人等人立即就认出来了,顿时啼笑皆非。
“这双鞋子是我奶奶给我的,猴子快点脱下来。”小宝立即冲出去,想要讨回来。那双鞋子虽然自己不穿,但还是不能给别人的,人就是这样,有些东西一定要自己霸占的。
猴子一看,立马朝门口窜出去。屋里面的人顿时哄堂大笑,猴子就是喜欢模仿呀!看到别人穿草鞋,也得试一试才心足。
(未完待续)
第五百三十一章风谷子
还好,这些天天公作美,没有下雨,经过几天的暴晒,谷子基本上都已经干水了。这时候,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那就是清选稻谷,将糠粃杂物清除掉,留下饱满结实的谷粒。在楚家寨,这项工作就叫风谷。这就要动用农村非常常用的一种工具,那就是风扇车。
“过来帮忙,将风扇车抬出来。”楚家强跟陈武等人说道。
二叔将晒谷坪彻底干水的稻谷挑回来,开始风谷。有些地方,就比如三木庄那儿,人家是直接在没晒之前,就挑到河里清漂,同样能达到那种效果。不饱满结实的谷粒跟一些杂物就会飘出水面,随着河水飘走,箩筐里面就剩下饱满的。
“这玩意,我发现几乎国内所有农村都有呀!”陈武也去过不少的农村,几乎那么多地方,都会看见这样的一个农具。
在装有轮轴、扇叶板和曲柄摇手的右边,是一个特制的圆形风腔,曲柄摇手的周围圆形空洞,就是进风口,左边有长方形风道,来自漏斗的稻谷通过斗阀穿过风道,饱满结实的谷粒落入出粮口,而糠粃杂物则沿风道随风一起飘出风口。
“那是当然,这种闭合式的风车,可能产生于西汉晚期,一直沿用至今曰的偏僻农村之中。”洪老对这些历史可是非常熟悉的。很多这些古物,他一看就能将它们的历史道出来。这在李泉等人看来,感觉玩古董的人知识非常渊博。
另外,甚至有学者认为,中国旋转式风扇车的一个惊人特点,是进气口总是位于风腔中央,因而它是所有离心式压缩机的祖先。
将风扇车抬出来,安置好之后。楚家强让陈武再次帮忙,将一箩谷子倒到顶部的漏斗里。下面出谷口放着一个空的箩筐,这里是等饱满结实的谷粒的。
“上面这一块,好像那些沙漏呀!”陈香说道。
“本来就是按照沙漏的原理做成的,能不像吗?”周福荣回答道。
风扇车后面的屁股,也有一个漏口,同样放一个箩筐,这里掉落的谷子都是不够壮实,但还有用的。这样的谷子,经常会打成粉,用来喂牲畜。
风扇车最后面的大风口,就是出风跟那些糠粃杂物的。那些东西就没有用了,经常就被农民倒进牛栏,让它们跟牛粪一起发酵,最后成为农家肥。
“怎么艹作的?我来试试。”李泉走过来,摇动曲柄摇手,风扇车开始转动起来。
“别摇那么大力,风太大,就是饱满的谷粒也被风吹走啦?”楚家强跟他说道。
他让李泉先让开,自己先示范一下,大概用多大的力气,也就是转动曲柄摇手的速度要差不多才行。速度太慢,风叶转动慢,风力小,达不到效果。转动太快,风力太大,也不行。因此,别看很简单的艹作,但没有经验的人,还是做不到位。
楚家强先摇动曲柄摇手,等风力到了一定的程度,然后另外一手打开阀门,让上面漏斗的谷子从阀门口漏下来,经过风口,风扇车产生的风就将不够真实的谷子吹出去。饱满的则是直直落下来,顺着出谷口,落到箩筐里面。
“看懂了没?”楚家强问道。
李泉忙点头:“得!明白!这难不倒我。”他赶紧保证,刚才楚家强的艹作很少,主要就是把握一个力度而已。
楚家强顺手将阀门关了,然后让出位置,让这些想要尝试的人试一试。
陈武动作快,马上就站到刚才楚家强的位置上:“哈哈!我先来,你等一等。”
“麻烦!赶紧的,给你两分钟时间。”李泉对这个无赖也是没有办法,只好先等一等了,反正有二十多箩谷子,机会还有很多。
陈武一上去,就将阀门首先打开,而且开得还很大,已经尽了。上面的谷子流水一样掉下来,还没来得及过风。
楚家强一拍脑袋,忘了提醒。这工具,得先摇动风扇车,然后才能打开阀门。而且,一开始不能打太开,影响质量。
陈武也知道自己闯祸了,连忙关上阀门,对大家讪讪一笑。
李泉也就不客气了,直接大笑起来:“我说老武,你是玩哪出呀?”
“咳咳!一时没注意,意外呀!”陈武立即辩解道。刚才就看见楚家强打开阀门跟摇动风扇车两个动作,一时间没注意人家到底是哪个先哪个后了。
“别笑人家,我估计要是你来,你可能也是犯同样的错误。”周福荣一边说道。
这家伙看似很公正,但脸上的笑意谁都看得出来,最可恶就是这个家伙。别说李泉,就是他自己,可能还是同样的错误,但偏偏摆出一副专家的嘴脸。
楚家强将落下的谷子重新放上去,再来一遍。有了前车之鉴,这回就好多了,上面一箩筐的谷子很顺利就全部风好了。
周福荣立即挤过来:“轮到我了,轮到我了,大家先让一让,先让一让。”
楚家强这时候没怎么注意,就任由这些家伙折腾,反正该说的都已经说了,要还是做不好,那就不能怪他不会教了。
谁知道这时候,又出事了。周福荣跟陈武抬了一箩筐还没风过的稻谷倒到上面的漏斗,就发现谷子哗啦啦地落下来。
大家都明白是怎么回事了,阀门没有关。周福荣跟陈武瞬间闹了一个大红脸,周福荣刚才还笑人家呢!而陈武则是犯了两次错误。
楚家强直接没眼看了,十分无力地说道:“重新风过吧!以后放谷子之前,要先看看阀门有没有关吧?”
“一个个都是大头虾,记住呀!越是简单的事情,往往就越容易出错,主要还是你们松懈了,忘了一些该注意的细节。”万老又跟这些年轻人说了一番人生哲理。
二婶将家里的谷仓清扫一遍,检查一下,有没有被老鼠等咬破某个地方。农村的谷仓,都是老鼠最喜欢光顾的两个地方之一,还有一个就是米桶。
楚家强则是将周福荣等人风好的谷子挑上去,倒进谷仓里面储藏。
(未完待续)
第五百三十二章凉粉草
随后的曰子,大家又忙碌着犁田、耙田、插秧等等,这个月注定是没有休息的,各种赶让村民过得很充实。
楚家强看见有些游客甚至扛着几袋大米回去,暗暗咋舌:不至于吧?
“外面的同胞看来被毒害得不浅呀!前段时间的毒大米,已经让他们杯弓蛇影了。”叶继生说道。他是前不久才到楚家寨的,对外面的情况也就比较了解。
“唉!现在什么都不放心呀!连大米都有毒,真不知道以后应该吃什么了。”李泉也不好说那些游客什么,毕竟这样的心理谁都会有。就是他们,也会时不时收罗一些楚家寨的好东西,寄回家里,让家里人尝尝。
这方面,可能李泉感触最深了。他的那个奶源基地,现在已经开始生产了,不少游客都会扛几箱回去,有些甚至要求长期订购。
如今,奶源严重不足,产量还没提上去,销售真不是问题,委实是国内的奶制品信誉太差了。出了一个让人放心的牛奶生产基地,自然倍受欢迎。
见天气比较热,二婶这天出去割了一些凉粉草回来,准备做一顿凉粉给大家吃。
只见那凉粉草茎方形,被灰棕色长毛,外表棕褐色或黑色,有沟槽,幼茎常扭曲;质脆易断,中心有髓。叶对生,多皱缩,纸质,稍柔韧,不易捻碎,长圆形或卵圆形,两面皆被疏长毛。
“原来凉粉草是这个摸样的呀?”叶继生拿起一根,闻了一下,的确就是凉粉的味道。粤省人不少喜欢吃凉粉,夏天是解暑的佳品。
凉粉草及大米所制作的凉粉,使用凉粉草煎汁和以米浆煮熟,冷冻后成绿色或黑色胶状凝固物,冻类食品,暑天可作解渴品。
很多粤省人,尤其是那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家,他们都知道,凉粉具有清热解毒、清热解暑功效。能治中暑,感冒,高血压,肌肉、关节疼痛。因此,盛夏极受欢迎。
“呵呵!没见过吧?我看天气热,总不能老是吃西瓜解渴吧?就给大家做一顿吃吃。”二婶笑道。
文教授告诉大家,凉粉草也叫仙?( 随身山河图 http://www.xlawen.org/kan/15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