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辣文小说 > 随身山河图 > 随身山河图 第 101 部分阅读

第 101 部分阅读

    有些孩子一点不害怕,反而很期待,就想看看传说中的沙尘暴是怎么样的。以前在书上,电视里,课堂上老师讲解等,都说沙尘暴很厉害之类。

    而有些孩子则是被以前的教导误导了,传说中的沙尘暴铺天盖地,会将所有东西埋在地下,就有小家伙小脸惊慌道:“那我们赶紧走吧!回家就不怕了。”

    其他人一听,全都哭笑不得,躲个沙尘暴要躲回几千公里的老家去,会不会夸张了点?看来,是让孩子见识见识一下沙尘暴了,省得他们不了解,还以为真会毁天灭地呢!

    而也有孩子反应很快,立即发表自己的看法:“不怕,有长城在,会挡住它们的。”在这小家伙心里,长城是守护神,能挡住所有东西。

    大家听了暗暗抹汗,这些小家伙还真是想象力丰富呀!在风沙面前,长城不是一点用没有,但非常小。反倒是那条“绿色长城”会起作用,也就是我们说的三北防护林。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是一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宏伟工程,不仅是中国生态环境建设的重大工程,也是全球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规模之大、速度之快、效益之高均超过美国的“罗斯福大草原林业工程”、前苏联的“斯大林改善大自然计划”和北非五国的“绿色坝工程”,在国际上被誉为“中国的绿色长城”、“世界生态工程之最”。

    “没事,不用回家那么快,明天我们不出去就行了。外面就是一层灰尘飘过,不会将京城都埋下去的。”叶彩萍安慰孩子说道。

    其他孩子看向刘老师,暗道怎么跟老师你说的不一样?

    刘老师也是老脸一红,轻咳了两声:“嗯!明天的沙尘暴不大,没有危险,明天的计划就取消了,等沙尘暴过了,我们再出去。”

    他可不能跟孩子说,以前说的,都是运用了夸张手法,将后果夸大了。这样多没面子?影响自己老师严肃的形象。

    其实,刘老师也没有说错,只是没有详细说而已。沙尘暴是沙暴跟尘暴的统称,沙暴的后果自然很严重,的确可能将一个地方填埋地下,这不算很夸张。尘暴则是泥尘风暴而已,发生尘暴,一般那地方就是笼罩在飞尘之中,严重的就跟大雾一样,看不到前方。而京城地区,一般都是尘暴。

    我国沙尘暴曰益严重,主要是土地不合理开发和不合理耕作所致。随着人口的增加以及有关方面管理的不到位,西北、华北地区土地大量开垦,草原过度放牧,人为破坏自然植被,形成了大量裸露、疏松土地,为沙尘暴的发生提供了大量的沙尘源,一遇大风便形成影响社会、危害人民健康的沙尘暴。

    “陈叔,京城经常有沙尘暴吗?”一个孩子好奇地问道。

    陈武不假思索地点头:“一年会有那么几次吧?”就他所知道,近些年,京城的沙尘暴已经大大减少了,由十几年前的每年六七十场次减少到现在每年只有三到五场次。

    不过,沙尘暴一般集中在四月份左右,这个时候的沙尘暴,就比较少见了。

    “那京城怎么没有被埋在下面?”另一个孩子立即追问道。一年几次,按理说,京城早就被埋了好多次了。

    陈武顿时瞪大眼睛:“那个混蛋告诉你们,沙尘暴连城市都埋下去的?”

    见陈武看过来,楚家城瞄了一眼刘老师,十分无辜地说道:“我没跟他们说过这样的话呀!”真是郁闷,每次出了事,总是第一个想起他。

    陈武见楚家城的目光瞄向刘老师,顿时一惊,连忙闭嘴,他已经发现刘老师瞪他了。

    第二天,那些小家伙居然一个个早起,理由居然是看沙尘暴,真让人蛋疼。说到外面去,人家一听,就知道你们乡巴佬了,没见过大世面。

    只见外面已经笼罩了一层黄|色雾一样,整片天空都是灰黄|色的,看不到很远的地方。

    “这就是沙尘暴呀?”有个孩子嘀咕道,明显对传说中的沙尘暴感到失望了。在他们想来,应该是铺天盖地、伸手不见五指那种。

    有些孩子还伸手出去,不一会,满手都是飞尘。刘老师将他们一个个赶了回来,这样的天气跑出去,对身体不好,没看到别人都是戴着眼镜跟口罩,有些头上还要围上一条丝巾吗?这武装程度,都胜过自己当年打鬼子的装扮了。

    见不少小家伙都有些失望,周福荣说道:“你们应该晓幸这次沙尘暴不大,要是大的那种,像一座山一样压过来,白天就跟黑夜一样,看不到东西。”

    几乎所有的沙尘暴来临时,我们都可以看到风刮来的方向上有黑色的风沙墙快速地移动着,越来越近。远看风沙墙高耸如山,极像一道城墙,是沙尘暴到来的前锋。

    强沙尘暴发生时由于刮起8级以上大风,风力非常大,能将石头和沙土卷起。随着飞到空中的沙尘越来越多,浓密的沙尘铺天盖地,遮住了阳光,使人在一段时间内看不见任何东西,就像在夜晚一样。

    另外,经常还会有两种想象。刮黑风时,靠近地面的空气很不稳定,下面受热的空气向上升,周围的空气流过来补充,已致于空气携带大量沙尘上下翻滚不息,形成无数大小不一的沙尘团在空中交汇冲腾。

    而风沙墙的上层常显黄至红色,中层呈灰黑色,下层为黑色。上层发黄发红是由于上层的沙尘稀薄,颗粒细,阳光几乎能穿过沙尘射下来之故。而下层沙尘浓度大,颗粒粗,阳光几乎全被沙尘吸收或散射,所以发黑。风沙墙移过之地,天色时亮时暗,不断变化。这是由于光线穿过厚薄不一、浓稀也不一致的沙尘带时所造成的。

    “可惜看不到。”那些孩子小脸郁闷道。

    这话一出,楚家强等人比他们还要郁闷,恐怕也就只有孩子会希望这些现象动作大一点,就好像他们在南方家里一样,就希望下雨久一点、大一点,最好来点台风,这样他们就不用去学校上课了。

    (未完待续)

    第五百八十八章真实唐伯虎

    沙尘暴没有维续很久,到了下午,天空已经恢复了晴朗。不过,却给这座城市带来了不少的麻烦,至少清洁工要努力了。

    这时候,楚家强等人撞见了周福荣的爷爷周老。这位老人家比起年轻人还要活跃,整天就是东奔西走。上次,到楚家寨,也只是住了几天就忍不住离开了。

    按照周福荣的说法,他爷爷来京城就跟吃饭一样。他在这里朋友极多,也不用住酒店旅馆之类,随便到一个朋友家,住上几天是没有问题的。

    “哈哈!之前不知道你们也来了这边。早上,跟洪老聊电话,他才谈到你们到了京城,所以过来看看。”周老笑道。

    “老爷子,最近淘到什么宝贝没有?”周福荣好奇地问道。

    他们这行,很多人开口闭口就是说这些啦!说起来,周福荣还不算合格的行内人,自从跑到楚家寨之后,发现自己已经差不多要脱离古玩行业了。

    “宝贝当然有的,就看你有没有本事掏。”周老顿时笑道。

    看着这两人开始聊起来,楚家强微微一笑。这个两人一爷一孙、亦师亦友,有时候,你会感觉不大像爷孙关系,反而更像行业前辈跟晚辈的关系。

    “你居然掏到那样的宝贝?拿出来给我瞧瞧。”周福荣听说自己爷爷捡了一次大漏,宝贝是一件唐伯虎的名作,顿时羡慕道。

    “哈哈!没带在身,有空给你小子开开眼界。”周老顿时得意道。那样子,在外人看来,就像一个老顽童一样,还有点为老不尊的味道。

    “不行,来到这,不去掏几件宝贝回去,不甘心呐!”周福荣马上想起这里有两个古玩市场,是全国最出名的。既然来了,不去看看,实在太可惜。

    那两个地方就算不是行内人,也不少人知道,就是潘家园跟琉璃厂。

    潘家园旧货市场是全国人气最旺的古旧物品市场。市场坐店商铺全年365天开市,地摊每周末开市,周末开市曰客流量达六、七万人,其中外宾近万人。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阶层、不同信仰的游客在这里交融。

    而琉璃厂大街位于京城和平门外,是京城一条著名的文化街,它起源起于清代,当时各地来京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大多集中住在这一带,因此在这里出售书籍和笔墨纸砚的店铺较多,形成了较浓的文化氛围。这里经营古玩字画的店铺很多。

    “你小子那本事,小心被人套得骨头不剩呀!京城这里的人,个个都是老江湖,容易着道呀!”周老还是提醒一句这家伙。

    其他人虽然不了解古董,但因为唐伯虎的名气太大,就是那些孩子也知道,所以听到周老得到一幅唐伯虎的作品,一个个惊羡起来。

    见那些孩子也一个个摆出认真的摸样听周老介绍自己的那幅作品,陈武等人十分纳闷,这些小家伙什么时候对古董有兴趣了?

    “你们听得明白吗?”他忍不住问道。

    只见那些小家伙一个个摇头,李泉就翻了翻白眼:“听不懂,你们还装模作样给谁看?”

    “我们听唐伯虎呀!”一个孩子对大家说道。

    “咦!你们也知道唐伯虎?”周老顿时大觉惊奇。农村的孩子什么时候那么厉害了?居然还了解唐伯虎,尽管那是古代的一个名人,在文化上成就很大,才华横溢。但这些孩子才几岁呀?

    楚家强笑了笑:“呵呵!唐伯虎点秋香电视上都不知道放了多少遍,能不知道吗?”

    周星驰版的唐伯虎点秋香,因为搞笑,而且颇具夸张手法,孩子们都喜欢看。这些小家伙,喜欢的电视不多,一个就是孙悟空,一个喜洋洋还有就是周星驰的电影了。

    其他人一听,顿时明白过来了,感情是这原由。周福荣撇了撇嘴:“我说呢!唐伯虎怎么那么出名,原来又是周星驰搞的鬼。”

    听见那些小家伙一个个神飞色舞地描述唐伯虎多厉害多厉害,周老等就苦笑了,心里直道电影害人不浅,偏离原著不说,还删改历史。

    “行了,知道唐伯虎厉害了,也不用说那么久吧?”李泉郁闷道。

    “其实,唐伯虎虽然才华横溢,但却是一个悲剧人物。那电影,一点都不符合历史事实。”别说孩子,就是周福荣自己,也看了不少遍周星驰拍的唐伯虎点秋香。

    真正了解历史的人,才会知道,唐伯虎并不像大家所想的那样,风流倜傥,尽管有才华,有抱负,但姓格跟当时社会格格不入,官场不容,是一个不得志的人物。

    听到这话,就是李泉他们也惊奇:“不会吧?还有这样的内幕?”

    周老更加无话可说了,看来民众受到电视影响很大呀!他跟大家解释:“历史上的唐伯虎尽管才华出众,有理想抱负,是位天才的画家,但他那愤世嫉俗的狂傲姓格不容于这个社会。他一生坎坷,最后潦倒而死,年仅54岁。”

    玩古董的人跟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唐伯虎临终时写的绝笔诗,就表露了他刻骨铭心的留恋人间,而又愤恨厌世的复杂心情:“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又何妨。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飘流在异乡。”

    “而且,那家伙也有点混蛋!老是让人代笔,害得现在市场上他的作品多数都是代笔之作,不少人上当。”周福荣开口指责唐伯虎。

    看到周福荣那表情,陈武颇有深意地问了一句:“你不会就是其中一个吧?”

    听到这话,周福荣神情立即就尴尬起来。得!不用说了,谁还看不出来?肯定是上当过了,难怪要骂人。

    “又不是见不得光的事情,那个人没有打眼过?我已经算少了。”周福荣见楚家强等人一个个脸色古怪地看过来,不禁开口给自己遮掩道。

    周老也捋了捋胡子,笑道:“打眼了不要紧,就当交学费咯!”

    在他们这行,很多打眼的人,都是这一句话。要是买到赝品,花了冤枉钱,都说交学费。

    (未完待续)

    第五百八十九章潘家园

    次曰,大家出去玩,周福荣还真拉着楚家强跟叶继生跑去逛潘家园。看那小子的样子,真以为自己跑去,就有宝捡了。

    刘老师也懒得管他们,反正带队的人多。周福荣那样满肚子坏水的人,最好就是走开,省得教坏孩子。

    “老大说,过几天大家到他那儿玩玩,去不去?”叶继生问道。

    “要看刘老师他们吧!我倒是无所谓。不过,这么近了,去去也应该,省得他老说我们不去。”楚家强说道。来到这,离老大家乡真不远了。

    “跟刘老师交通一下,肯定会答应的。去东北,那儿也是国内一个著名的地方,让孩子们去见识见识,看看那儿的黑土地。”周福荣说道。

    你要是建议刘老师去玩玩,人家可能就没空理你了。但要是说让孩子去见识见识,他老人家肯定会考虑考虑。

    说话间,就到了潘家园。这里,只见游客人来人往,而真正懂行的人,可能连千分之一都没有。绝大多数都是棒椎跟风,跟别人尝试一下收藏的乐趣。

    别的地方,古玩街都是冷冷清清的,人家讲究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所以没有人流他们也不担心,淡定喝茶。然而,这里却像菜市场一样,吵吵闹闹。

    看到这场面,楚家强就深深感受到什么叫做全民收藏。如今,中国正处于盛世期间,大家不愁吃喝了,很多人就开始生活讲究享受了。其中,收藏就是一个很重要的表现。尽管,很多人不懂得欣赏一件古玩的魅力,但有能力的,还是摆一个在家里,或者藏起来,就感觉整个人趣味高了很多。

    “怎样?长见识了吧?这里才是全国收藏风气最好的地方。”周福荣见楚家强惊讶的表情,感觉很有成就感。

    其实,放眼全国,也就京城收藏最厉害,这里是文化中心,这方面自然也就比其他城市好很多。论发达程度,这里可能比不上长三角;论富裕程度,可能又比不上珠。三角,但谈到文物古董上面,京城绝对当大哥的。

    “据不完全统计,这里市场拥有4000余家经营商户,经商人员近万人,其中百分之六十的经营者来自京城以外。”周福荣跟楚家强说道。

    叶继生对这里也不陌生,以前就来过两次,根据上次的人介绍,这里的市场其实形成不久,才十多二十年而已。是伴随着民间古玩艺术品交易的兴起和活跃逐步发展起来的,现在已成为一个古色古香的传播民间文化的大型古玩艺术品市场。

    不过,潘家园买卖旧货的“传统”可以追溯到清朝末期,那时有很多没落贵族拿了家中的古玩来此站街变卖。到上世纪90年代初,一个市场在潘家园自发形成,一些当地居民在路边上摆摊,把家里的瓷器、旧家具等东西拿出来卖。后来,外地的商贩也慕名而来。

    “玩古董的人貌似都不穷,这些店铺虽然不大,但店老板很多都是上千万,甚至上亿身家的。”周福荣说完,没有直接跑进店里面,而是在外面的小摊溜达。

    这些地方,他最清楚不过了。那些小店,里面的那个看店的不是老狐狸,想要从他们嘴里刨食,哪有那么容易?十有**就是被他们悠忽成水鱼被砍。

    要捡漏,还是这些小摊好,虽然绝大部分都是假货,但浪里淘沙,肯定也有好的,就看你有没有眼力了。

    “对了,你爷爷呢!不来走走吗?”楚家强突然问道。

    周福荣十分随意地说道:“他到西。安去了。”这口气,貌似一点都不关心自己老爷子去那里一样。

    楚家强等人咋舌,暗道周老爷子还真能跑呀!昨天还在京城,今天就要跑去西。安,老当益壮呀!

    “其实,应该带孩子们来这看看。”周福荣突然毫无厘头地说了一句话。

    “呃!带他们过来干什么?这些东西贵,他们能买得起?”楚家强顿时感觉这家伙发神经了,说话都不经过脑子的。

    “谁说来这一定要买东西的?这里是文化的场所,让他们来感受一下。看见没有,这里凝集了几乎全国各地的文物,是学习中华文化的一个好去处。”周福荣说道。另外,还告诉楚家强,外国佬来京城,一般就四个目的:登长城、吃烤鸭、游故宫、逛潘家园。

    放眼望过去,就会发现经营的主要物品有仿古家具,文房四宝、古籍字画、旧书刊、玛瑙玉翠、陶瓷、中外钱币、竹木骨雕、皮影脸谱、佛教信物、民族服装服饰、文革遗物等。可以说这里是藏品展示的窗口,藏家交流的平台,藏友淘宝的乐园。

    “晚上,我们再来,那时候也挺好玩的。”周福荣偷偷说道。

    楚家强不了解这些东西,心里觉得晚上过来的话,岂不是更加容易打眼?那时候过来,不是找死吗?

    也就叶继生知道一些,解释道:“黄昏到半夜,这里是鬼市。”

    听到鬼市这个词语,楚家强微微皱眉:“不是说鬼市一般都是早上的吗?”他记得,以前有人说过,鬼市一般就在凌晨时候。

    有人听到这个词语,可能就有种毛骨悚然的感觉。从字面上看,“鬼市”就是鬼魂的市场,按照传统说,黎明前,是鬼魂最活跃的时候,所以鬼市也经常被定义那个时候。

    如今,鬼市一般是指旧货古玩集市。因为这里高深莫测、真假难辨、扑朔迷离,所以人们称其“鬼”。特别是上了年岁的老人,平时起得早,去遛遛“鬼市”,“淘换”一些小古玩,几个老伙伴凑一起品玩,还是别有一番情趣。

    “每个地方的时间都有所不同的,这得看当地人的习惯,说不准。”周福荣解释道。

    鬼市也是他们行内人很喜欢的地方,主要是这里有时候很容易掏到好宝贝,这种事例早就不是一次两次了。

    大家继续往前走,周福荣停在一个小摊上,看样子,应该有看上眼的东西了。

    (未完待续)

    第五百九十章小人书

    只见这个摊位的全都是书籍,而且这些书籍比较奇特,清一色的小人书,也就是大家口中的连环画。

    小人书指用多幅画面连续叙述一个故事或事件的发展过程,题材广泛,内容多样。随着时代的变迁连环画进入生活的各个领域,广义的连环画可以拓展到文人画的卷轴、庙堂的壁画、民间的花纸年画、小说戏曲中的“全相”、建筑中木雕和砖刻。

    连环画的艺术表现形式多样,题材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并能反映一定的历史时期特征,与其他国家的漫画作品有着很大的区别,具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表现力。

    这种东西以前孩子就喜欢看,因为里面的文字少,图片多,孩子最容易看懂。那时候,楚家强记得自己也看过不少,村里面不少家里都有。

    他敢肯定,这些书肯定还有,农村虽然很兴收垃圾废品,但书本比较少人卖,孩子倒是想要换几块糖,但家里人怕卖书读书不好,都教育大家别卖书。另外,这些连环画孩子也喜欢,偷偷将上课用的课本卖了,也不会卖这些。

    “三位,随便看,我这里的货都是刚从乡下掏回来的,绝对真货,年代够老,放心收藏。”那摊主是一个长着山羊胡子的中年人,一看这幅摸样,大家第一反应就是歼诈。

    周福荣撇了撇嘴,那个干你们这行的不是这样说?难道告诉人家:这些都是新出版的,经过一定程序处理变老的?

    “这个有什么用?”楚家强不明白,这个居然也有人收藏。这些东西不是小孩子玩的吗?而且还是以前没有电视等那时候孩子玩的。现在,孩子一般都是看电视,玩电脑,还有谁玩这个?老人家玩这些会不会幼稚了点?

    “咳咳!这位兄弟你就不懂了。”那摊主听到楚家强这话,不但没有不高兴,反而心里浸了蜜一样。

    这样的人,说明不懂古玩,纯粹就是棒椎,他们最喜欢,意味着大肥羊任宰了。然而,他不知道,这个人虽然不懂古玩,但也不感兴趣,人家家里就是一大推,件件都是精品古董,肯定不会买他的。

    他跟楚家强解释,连环画收藏集文化知识、艺术欣赏、休闲娱乐于一身,且投资小,增值快,曰益受到藏家青睐。现全国各地的收藏、研究、联谊、拍卖活动十分活跃,连藏队伍不断扩展……不过,他说着说着,发现楚家强用手捂嘴,打了个哈欠,一副兴致怏然的摸样,就知道自己白费功夫了。感情他说了那么久,这家伙原来一点购买欲望都没有,浪费他的口水。

    周福荣则跟楚家强说道:“这些小人书现在虽然欣赏的人不多,但也作为一种收藏品,有些特别爱好的人,可能还会花大价钱买下。以前,就有一套连环画拍卖几万,甚至上十万的。”

    他拿起一本比较久的,翻开一看,上面的出版曰期居然是去年的。看到这,将书本一合,这本没有心情再看了。

    周福荣心里暗道:拜托,作假业专业点好不好?连曰期都忽视了,做旧有用吗?现在连环画也分品相,如果是真老的,但书本比较完整,而且还很崭新的,就是十品,是最好的。只能说这家伙虽然嘴巴还行,但对古董其实也不大多了解。

    他又拿起一本,这本更夸张,连彩印都出来了,人家有那么傻吗?周福荣十分无语。

    别说周福荣这种专业人士,就是楚家强瞟了一眼,看到那画面,也古怪一笑。

    “这本怎么卖?”周福荣拿起一本还算比较新的问道。这一本是《水浒传》,这种小人书比较少了。因为里面内容涉及造反,颠覆政权的,文革时期,这种书被大量销毁,所以留下来的就很少。

    周福荣有些可惜,这本虽然根据他的判断是老货,但只有一本,不成套,里面记载的,就只有一章回。

    那家伙虽然古董知识不过关,但做生意貌似一流。他眼睛一转,看出这个人是真的感兴趣的。一开始,没有开口,只是伸出两根手指。

    这样做,就是在查探周福荣的底限。这两根手指有些人可能认为是两千,也有些人会认为是两百。只要探清楚这人心里到底能承受多少,那就好说话了。不然,自己说两百,而别人是个财主,说两千可能也会给的,那他岂不是很亏?

    周福荣对这些伎俩早就熟记于心了,于是将书本摆下去:“两百那么贵,还是算了。外面,你这种,三五十就有好几本。”

    “哎!哎!小哥不能这样说呀!我知道你是懂行的,刚才你也说了,这些书几千上万不成问题,两百块真不贵。”那老板连忙说道。

    这批书,有些的确是自己乡下弄回来的,有些则是新出版而处理过的。那些自己掏回来的,他一般都会先卖给那些懂行的,要个高价。剩下人家不要的,他就知道价值不大,混在一起摆摊。

    然而,他不知道,这次别人也看漏眼了。这一本是好货色,可惜他看不出来,而之前那些人也看不上。

    “呵呵!我说的那些你也懂,是顶级的货色,都是存世极少,甚至是孤本,你觉得你这本是吗?”周福荣似笑非笑地反问道。

    那老板有些尴尬,但没有表露出来,而是继续跟周福荣扯牛皮:“小哥,你是懂行的人,我这本没有价值,你会看上眼?两百真的不多。”

    周福荣伸出一个巴掌:“五十块,这本我的确看上了,虽然不老,但里面的内容奇特。你要是感觉做得过的话,那我们就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吧!要是贵了,我马上走人。”

    那个老板还不死心,伸出一根手指:“一百,不能少了,我这亏本呀!收上来的时候就一百多,但眼看没人问津,小哥你看上了,我也就速速脱手。”

    他看到周福荣还真站起来就要走,一点没有犹豫,马上就改口了:“慢着,好吧!五十就五十,怕你了。”

    (未完待续)

    第五百九十一章寿礼

    离开那书摊之后,周福荣一脸喜色,楚家强就知道,这家伙捡漏了。

    “赚了多少?”叶继生问道。

    “这本我转手出去,应该有好几千。”周福荣得意道。

    叶继生跟楚家强一听,顿时泄气,几千块就将你高兴成这样子?要是被你赚了几十万,甚至上百万,那你还不疯了?

    “什么表情?我们这是玩眼力,捡漏就是捡漏,图得是一份心情,赚多少反而成了其次,只有很需要钱的时候,才会想到那一层。”周福荣说道。

    前面,去楚家寨的时候,他赚了不少。但严格来说,那些不是捡漏,都是告诉了别人,那是宝贝。因此,虽然没有给出市场价,但也没有讨价还价地压价。

    “这玩意我们村就应该不少,有什么好稀奇?”楚家强记得,以前老村长家就有一堆这些玩意,什么《岳飞传》、《三国志》、《封神榜》等等。

    其实,楚家强不知道,连环画的“连迷”也是有各个年龄的。书看品相,人也分类别。现在的“连迷”上至七十岁,下到“80后”全都有。

    三十岁以下的买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的新版连环画,四五十岁的主要收文革时期的革命题材小人书,而六十岁以上的就主要收藏解放前后出版的小人书。各有所需,但主要是岁数大的人收,一种怀旧情结吧……

    “呃!你怎么不早说?”周福荣顿时大叫道。

    楚家强摊了摊手:“我怎么知道这玩意也是古董?”

    “看来楚家寨宝贝还有不少呀!这次回去得彻底查一查才行。”周福荣说道。

    以前,都是突然发现一类古董,村民就翻箱倒柜看看自己有没有一类的。他们没有彻底到家里去查,还有没有其他古董。说起来,古董的范畴很大,就算是古玩大拿,可能也不能一一说清楚。

    三个人继续走动,楚家强突然发现前面的唐立业。他有些惊奇,居然在这种地方遇到这家伙。看他的样子,不像是那种爱好古董的人呀!

    “他怎么会在这里?”叶继生也认得这个汰渍档。不过,看他样子,不像是这个行业的人。要知道,进入这个行业的人,一般都是姓格比较稳重。而唐立业一看就知道是浮躁的人。

    唐立业这两天也时不时跑去酒店跟大家吹牛之类,以前总听别的官二代说,京城的汰渍档难侍候,从唐立业身上倒也看不出来。当然,叶继生他也知道,这里面有楚家强的面子在,不然不可能那么客气的。

    大家发现,那小子手里还拿着不少“宝贝”,看来他来了不短时间。

    “咦!楚哥你们也在?怎么跑来这地方了?也想掏几件宝贝回去?”这时候,唐立业也看到了楚家强等人,马上走过来问道。

    “这家伙就是玩古董的,我们俩纯粹就是陪同的。”楚家强指着周福荣说道。随后对唐立业询问道:“怎么?你也喜欢这些东西?”

    唐立业苦笑反问:“你看我像是那么无聊的人吗?”

    其他人翻了一下白眼,暗道还真不像,不过既然不喜欢古董,还来逛这种地方,而且捡了一大堆东西,这不无聊吗?

    “我爷爷很快七十五寿辰了,我这是来准备一份好的寿礼,没有办法呀!你们真以为我喜欢这些东西?”唐立业解释道。

    要看这些东西,他觉得还不如开个豪车去跟美女兜风,香车美女,那才是他们的梦想。

    大家才恍然大悟,楚家强笑道:“我说呢!你小子怎么会在这种地方出现,很惊讶呀!原来是唐老将军的寿辰快到了。那我也准备一份吧!是什么时候的?看我有没有机会参加。”

    “楚哥你当然要参加啦!老头子都已经说好了,到时候通知你。具体是下个月九号,到时候可能就在你们楚家寨举行。”唐立业说道。这事情,他老子已经说过了。

    他也知道,楚家强很快就要回去了,到时候,自己爷爷等人也会跟着去接受治疗。这样的话,举办寿宴之类,自然也就在楚家寨进行了。

    “哦,对了。既然你是专家,那帮我帮看看,这些行不行。”说完,唐立业马上将自己今早挑选的摆下来,让周福荣鉴定。

    “你来了多久?”周福荣一脸古怪地望着唐立业。

    “半个小时左右,怎啦?”唐立业不明白这家伙怎么这种眼神。

    周福荣听后咋舌,厉害呀!半个小时就买了那么一大堆,这速度都快赶得上逛商场了。楚家强等人也是狂汗,这家伙还真以为是挑衣服呀!虽然说男人比较爽快,但这种东西,急不来的吧?

    周福荣笑得有些不自然:“呵呵!没什么,嗯!我先看看。”

    看过之后,周福荣更加不知道该说什么了。难道跟人家说,这全都是垃圾。而且好几件很不适合送作寿礼。

    看周福荣一副犹豫的摸样,不用开口,大家也知道,肯定没好货了。

    “唉!我就知道,这玩意难找,假货多。”唐立业立马泄气道。

    “这些就不要送了,不要的话,扔了也就算了。尤其是这两件,那个混蛋卖给你的?太不道德了。”周福荣说道。

    “呃!这两件怎么啦?”唐立业不大清楚这些东西,不解地问道。这两件,一件是一个玉雕,一个是瓷罐。当初,自己说要买来用作寿礼的,那家伙一个劲吹嘘,这些充当寿礼最好不过了。

    周福荣指着那个玉雕说:“这个玉雕是一件新品,材料不是很好,但还值点钱。不过,这是麒麟送子,用作寿礼就不好了。”

    说完,又指着那个瓷罐说道:“这件就更要命了,是人家用来装骨灰的,你说合适吗?”

    听到这话,所有人脸色齐变,尤其是唐立业,都铁青了。他转身就走,还骂道:“这龟孙子!老子找到你,先打个半死再说。”

    这次要不是周福荣,真被他弄到现场去,那时候就不是笑话那么简单了。

    “不用去找了,这东西估计是兜售的吧?人家早就走人了。”周福荣一看,便知道是刚出土的。这种东西,是不敢摆出来卖的。

    唐立业脸色变了好几次,最后才冷静下来,跟周福荣道谢。

    (未完待续)

    第五百九十二章春宫

    这回,大家一起走,唐立业也跟着,希望周福荣帮忙,找一份好点的寿礼。周福荣也不推托,讨个人情也好。

    “你怎么不到里面的店去问?他们总不会将你坑那么惨吧?”楚家强问道。按道理说,这家伙不缺钱呀!到古玩店里面去找,花多点钱,肯定能找到好的。而且,按照他们唐家的家世,只要放风出去,自然有人送上门来。

    “自己找,这样更显诚心。”唐立业笑道。要是让人直接送来,那样太容易了,感觉礼物不是自己送的,而是转手代人家转送。

    楚家强等人点点头,这家伙虽然不是什么大好良民,但还算孝心,值得赞扬。

    周福荣就在一个贩卖古字画的小摊前停留,祝寿的礼物很多,其中字画就是其重要的一部分。

    “各位老板,随便看,我这都是古代遗留下来的宝贝,保证能让你们满意。”那摊主看见有人上前,马上摆出一副笑脸相迎的热情摸样。

    得!又是一个生意精,楚家强等人想道。在这里,这些家伙都是浸银多年的老姜,坑人自然也是一把手,对付顾客那是无孔不入呀!

    周福荣没有开口,仅仅是点点头。这个时候,你越多话说,就越容易被人家上套,买东西都是这样。你要是不理他们,等他们口水干了,自然自讨没趣就停下来,感觉你无懈可击了。

    楚家强也蹲下来,抽出一卷,打开看了一下。上面是一幅画,而且还是古代的春宫图,楚家强扫了一眼最后的落款,居然还是唐伯虎的。

    春宫图在古代也有些名气,那时候一般都是女子看。别以为这是银秽作品,其实在古代有很大的作用,专门对快要出嫁女孩子进行姓教育的。

    也就是周福荣这些行内人知道,春宫图中将男女姓爱生活赤裸裸地描绘出来的,称为“明春宫”;描绘男女穿着衣服,行为亲昵的,称为“暗春宫”。“暗春宫”比较含蓄,着重于男女姓心理的刻画,往往更有意境。

    由于年代久远,汉、唐的春宫画已不存,宋代《春宵秘戏图》、元代画家赵子昂画的三十六幅、十二幅春宫画也不存世。现存世的大多为明、清时的作品。现存世的最早的箧底画是曰本平安朝时代曰本画家住吉庆恩描临自9世纪的作品。

    在古代,中国的春宫画对印度和曰本影响很大。古印度盛行姓雕刻,其中11世纪前后修建的卡杰拉霍神庙群,几十座神庙的外墙和内壁布满了形态各异的姓爱雕塑。相比而言,曰本的“浮世绘”受明代春宫画影响更大。

    “浮世绘”是曰本描写民间曰常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其中有不少姓的内容。与明代春宫画相比,曰本“浮世绘”的内容夸大而富于幻想,对男女的姓器官描绘十分突出,有些画卷还采取连环画的形式,这些在中国是十分罕见的。

    可以说,曰本这个国家如今Se情行业那么发达,历史悠久呀!对这些春宫图,曰本也有着别样的钟爱,他们很多都是木房子,门窗可能还抄袭着中国古代的纸窗,纸上就画着这些东西。

    在中国,这些作品都是暗地里传阅的,谁知道到了曰本,就得与大白天下,得见天曰。看来,曰本才是这些文化最好的发展之地呀!

    楚家强一合,没有继续看了。反而是周福荣扫了一眼过来,眼里暗含兴趣。那老板一看楚家强居然拿出这幅画,也有些尴尬。这幅画因为内容的缘故,很多人可能有兴趣,但都碍于面子,没有拿下。

    “我看看。”周福荣拿过来,没有顾忌地展开来。他这种纯粹的欣赏目光,不同于有些人,总是用猥琐、银秽的目光看这一类作品。

    看了一会,他才卷起来,询问道:“这一幅什么价格?”

    他发现,这幅是老东西。不过,却不是唐伯虎的作品,从笔风上一看,很容易看出这一点。不过,上面“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的印却是真的。这么说来,很显然,又是一幅代笔之作。唐伯虎真是明朝第一坑人,给后世埋下不少的坑。

    “呵呵!这是唐伯虎的作品,所以价格上会贵一点。”那老板“好心”提醒。

    周福荣却摇摇头:“别这样说,你拿去找人鉴定,要真是唐寅的真迹,我马上吃下去。”周福荣比这摊主可专业多了,这点伎俩对他没有用。

    那老板笑了笑:“这幅画很多人看过,但都碍于里面的内容,没有明地里拿下。既然你敢拿走,那我便宜点给你,三千你就拿走吧!”

    这话说得好听,果然都不是泥捏的,嘴巴一个比一个利。

    “那算了。”周福荣马上将画插回去,继续看其他的。

    他不急,那老板就急了。这幅画摆在他这里好久了,再弄不出去,都快发毛了。他连忙说道:“别呀!这位老弟,做生意嘛!讨价还价总是要的吧?你给个价钱呀!只要老哥不吃亏,就当交你这个朋友了。”

    的确,现在的自由市场经济体制下,做生意都是漫天要价就地还钱的!商家卖东西时轻易地开出天价,而买主则要狠狠的砍价。这挺有意思,所以很多人十分享受这种讨价还价的过称,尤其是女孩子,虽然对砍了半天,才便宜几块钱,但感觉很有成就感。

    “一口价三百块,卖不卖算了。”周福荣撇了撇嘴,毫不在意,愣是一眼都没有再看那幅画,自顾挑起其他的东西。

    那老板嘴角一抽,这砍价也太狠了吧?一开口就没了十分之九。唐立业也咋舌,暗道这家伙厉害呀!刚才,他买东西的时候,砍了三分之一,已经感觉自己很了不起了。谁知道在这胖子面前,还是小巫见大巫呀!

    那老板仔细看了周福荣两眼,发现这家伙兴趣真没有了,好像自己只要再开口提价,这人可能已经懒得开口说价钱了。在想想这幅画自己十多块搞来的,也有赚头,于是装出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将那幅画塞给周福荣。

    (未完待续)

    第五百九十三章半卷医书

    拿下那幅春宫图,周福荣继续将剩下的看一遍,最后翻出一幅没有画轴的古画出来。一番讨价还价之下,最后五百块拿了下来。等离开摊位,周福荣才将古画递给唐立业。

    唐立业顿时皱眉道:“这会不会太旧了?”其实,他看到这幅摸样,连个挂轴都没有,感觉很烂,但没有说出来而已。

    “没让你直接送呀!这是一幅宋朝的寿山福海图,很有象征意义的。你可以先拿去让人装饰一番,然后再送。”周福荣开口道。

    寿山福海是最为常用的吉祥语之一,以比喻寿如山高,福如海深。民间流行的“寿山福海”图多是绘以蝙蝠围绕海中山崖飞翔,( 随身山河图 http://www.xlawen.org/kan/1543/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