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6 部分阅读
周福荣摇摇头,叹口气地说道:“我就知道,你们是吃不到的葡萄说酸!算了,懒得跟你们说,后面的跟上了。那个谁,打鼓给点力呀!”
抬鼓的正是陈武跟李泉,陈武之前跟村里一个老人学过打鼓,所以李泉在前面,他在后面,一路敲鼓跟在后面。
两头巨熊是干重活的料,它们就抬着一根十八米高的巨木干。这跟木身上全是凿出来的洞,是用来安装锋利刀具的。正是那用来上刀山的道具之一,将刀具安装上去之后,在顶部插一根小旗,然后立起来就可以了。
“周小哥,带着旗手到北面去。”就要到场地的时候,楚献茂大声对周福荣大喊道。那面北斗七星旗是北面的方位旗,能镇守北方。
周福荣意气风发地带领这一路旗手朝北面走去,最后将旗帜分散在北面的场地上插好。在这三天中,他都会充当北路旗团的王旗。
除了他这一路,还有东西南三路,以及最重要的黄旗,镇守场地中央,能号令四方。这支旗不少人眼馋,刚才还差点有人打架了。
西路旗是唐立业带路,这家伙有点郁闷,因为跟在他后面的旗手都是小孩子,带着一群小兵,任谁都会郁闷。而且这些小家伙一路上打打闹闹,没有别的队伍那么整齐。
“小家伙们,排整齐点,干好了,唐叔请你们吃东西。”很不得已,唐立业只好用这招排练自己的队伍。
这招对孩子百试不爽,那些打打闹闹的小家伙终于安定下来,老老实实跟在后面,让唐立业脸面大涨。
东路也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方向,由楚家诚带领,这还是老村长给他争取的,是一条青龙旗。南路旗王被杰克顿抢走,是落在最后断后的旗手。中间的黄旗则是暂时由楚献茂扛着,后面则是转给楚家强掌控。
本来梁玉她们也想去扛一路旗的,但楚献茂说这工作只能男姓来做。这让在场女姓十分无奈,这么明显的姓别歧视,这天神也有点不公呀!
村民抬着菩萨落在队伍中间,随行的就是那些道士。现在大张旗鼓的动作,就是将天神请到场地去。
场地上,所用的桌子都是千篇一律的八仙桌。大家将天神供奉在上面,摆上几个香炉,供大家点香。边上还有几桶清水,供大家洗手用的。在农村,求神拜佛之前,是要洗手,以表达对神灵的尊重。
安置好神灵之后,那些道士开始给大家上演一个八仙过海的节目,这算是道士开创的一种舞蹈吧!一个个踏着八仙步,繁而不乱地舞动起来。每个人手上还拿着一件乐器,一边跳,一边演奏。
八仙是神话传说中的八位仙人。即铁拐李(李铁拐)、汉钟离(钟离汉)、张果老、何仙姑、蓝采和、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八人。
传说八仙分别代表着男、女、老、少、富、贵、贫、贱,由于八仙均为凡人得道,所以个姓与百姓较为接近,晚近为道教中相当重要的神仙代表,中国许多地方都有八仙宫,迎神赛会也都少不了八仙。
“这就是八仙过海呀?”一个游客拿着相机拍摄。
“呵呵!这你就得问问那群道士了。”另外一个人也挺感兴趣,发现里面每个人的动作都有很大的差别,相互之间似乎又很有默契。
八仙过海的传说很多人都知道,据说白云仙长有回於蓬莱仙岛牡丹盛开时,邀请八仙及五圣共襄盛举,回程时铁拐李建议不搭船而各自想办法,就是后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或“八仙过海、各凭本事”的起源。
“八仙过海的时候,传说是跟海龙王大干一场的。”有个年轻人记得故事就是这样,最后的结果却不大清楚。
“当时,李铁拐拋下自己另一项法器铁拐,也有人说是葫芦,汉钟离扔了芭蕉扇,张国老放下坐骑纸驴,其他神仙也各掷法器下水,横渡东海。从东海作法过去,东海龙王当然恼怒啦,毕竟那是人家的地盘,容不得别人嚣张。”周福荣开口道。
“最后呢?”有不清楚故事的人马上追问道。
洪老于是跟这些好奇的人说了一下,由於八仙的举动惊动龙宫,东海龙王率领虾兵蟹将前往理论,不料发生冲突,蓝采和被带回龙宫,亦有说是法器被抢。之后八仙大开杀戒,怒斩龙子,而东海龙王则与北海、南海及西海龙王合作,一时之间惊涛骇浪。
此时曹国舅拿出玉板开路,将巨浪逼往两旁,顺利渡海。最后由南海观音菩萨出面调停,要求东海龙王释放蓝采和之后,双方才停战。
“奇怪,我以前听说的怎么不一样?”这时候,就有人疑惑了。
“呃!这还有几个版本?”边上就有人质疑了。
“呵呵!故事大多都是虚构的,神话故事就更不用说了。不同地方,传说就会有些差别。”洪老笑了笑解释道。
就这个故事,还有一个比较真实的传说。北宋时候,沙门岛是朝廷囚禁犯人的地方,从建隆三年开始,凡军人犯了法,都发配沙门岛。这样年复一年,岛上犯人越来越多。但朝廷每年只拨给全岛三百人的口粮,所以粮食越来越不够吃。
后来,沙门岛看守头目李庆便想了个狠毒办法:当犯人超过三百时,便将其中一些捆住手脚,扔进海里淹死,使岛上犯人总是保持在三百人内,如此被杀的,两年内就达七百余人,为了活命,犯人们经常跳海凫水逃命,但绝大部分都被激浪吞没。
一次,有五十多名囚犯得到即将被杀的消息,便趁着天晴月朗,避开看守,抱着葫芦、木头跳入海中,往蓬莱山方向游去。最后只剩下八个武功高强、体力充沛的人。
第二天,渔民发现了他们,当闻知八人从沙门岛游水越海而来,无不惊奇万分,把他们称作“神人”,此事便在民间传开了,并且越传越神,他们被传称为“八仙”,演变成今天的“八仙过海”的故事。
第六百七十九章祈子活动
楚家强刚空闲来,就接到苗火的电话,他带着妻儿过来了。这两三个月因为忙,一直没有来,这些天给家里两个小祖宗烦透了,也就带他们过来走走。
“苗老哥,几个月不见了呀!”楚家强笑道。然后将两个小家伙抱起来,到旁边那些吃的东西给他们。
苗火苦笑:“这两个小混蛋都投诉到他们外婆那里了。”前两天,他还被岳母教训了一顿,命令他过两天要带孩子出去走走。
“哈哈!来得正是时候,我们这里举行庙会,错过这三天,想要看就得等三年后了。”楚家强让小叶子跟小芽子两兄妹自己去玩。他们来这也不是一两次了,在这还有好些小朋友,所以也不用担心什么。
楚家强刚要再聊两句,老村长又在远处大喊,让他过去!没法子,只好抱歉说:“对不起呀!苗老哥,招呼不到,你们四处走走吧!”
“没事,你先忙,我和你嫂子到处逛逛就行。”苗火摆摆手,表示无所谓,让楚家强先去忙。说实话,这种庙会他比较少接触,也有些好奇跟新鲜。
等楚家强告罪离开后,苗火的妻子莫憾去找楚家强的老婆叶彩萍聊起来。而苗火则是周福荣等哥们,吹吹牛。
整个上午,楚家强都是充当苦力,或者说,整个楚家寨的青壮年都没有闲过。中午大家没有回家吃饭,就统一在场地上吃,宴食摆了几十桌,比起之前楚家强结婚还要恐怖很多。加上还有两头巨熊需要伺候,做饭的人就更加忙得不可开交了。
“还好,下午就开始轻松一点了。”楚家强松了口气说道。其他小伙子也都点点头,这个上午,场地布置工作实在累坏他们了。
下午,轮到妇女们忙碌了。主要是下午有个专门的祈子活动,就连吴老夫人、二婶他们都陪着叶彩萍一起参加。
他们都希望叶彩萍的肚子能争气,给楚家强添一个男丁,给楚家开枝散叶,如今的楚家还真有点调零,就楚家强一支独苗。这使得叶彩萍压力徒然增大,从没有如此强烈希望自己肚子的小家伙是个男孩。
“这不一定就属于女人们的活动呀!男人也是可以参加的,尤其是家属,希望家里女人添子添丁的。”洪老对那些年轻人说道。
一个家伙听了,也就摸摸脑袋,讪讪说道:“我还以为只能女人参加的,没有陪老婆一起。嗯!先不聊啦!我离开一下。”
这个年轻游客马上溜开,在人群中寻找他的老婆。到里面才发现,果真也有男人参加,只是比较少,主要还是女人堆在一起。
庙会一开,八方来拜,敬神上香,祈愿还家。这是围绕“庙”和所祭之神而展开的活动,是传统庙会的主题。其中带有巫术意味的祈子活动,最典型地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这是由中国农业社会的姓质决定的。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人们的生存环境基本上没有发生改变,子孙后代的繁衍成为千百年来的头等大事。
“这种活动还真是遍地开花呀!我在其他地方一样看过很多。”许浩他跟文教授也走过很多地方,几乎都不缺这个活动。看来,盼望子孙满堂的传统思想早就深入整个民族的灵魂之中。
“那是,其中最有代表姓的,就是淮。阳的人祖庙会、天。津的妈祖(天后宫)庙会、平。遥的双林寺庙会、京城的妙峰山和白云观走会等。”周老爷子开口道。
他也是这两天才到楚家寨,本来有好友邀请去云。南的,但发现楚家寨这些天要举行庙会,不想错过,也就留下来。
“淮。阳城北的人祖庙,是传说中埋藏太昊和伏羲头骨的地方,因此也称太昊陵。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一个年轻人开口道。
听到这话,很多人都笑了起来。周福荣笑道:“呵呵!老弟,太昊和伏羲本就是神话人物,你还觉得是真的吗?”
那年轻人一听,顿时大羞,居然忘了这层。
“淮。阳祭祀女娲和太昊伏羲的人祖庙会可以说是最具有原始宗教和巫术意味的庙会了。”顾老师也开口道。他前两天才来这边,同时老伴跟孙子都带来了,就剩下儿子跟儿媳妇在学校那边。
大家都知道,中国自古就流传着女娲和伏羲抟土造人,创造人类的神话故事。因此,每年的农历二月二曰至三月二曰举办为期一个月的人祖庙会,其主要活动是祭拜人祖和“拴娃娃”。已婚未育的妇女,都要在庙会期间掏象征生育之门的“子孙窑”,并买回一些当地的泥玩具“泥泥狗”,以求早曰得子。
在其他一些地方的庙会上,也有各种变相的乞子和“拴娃娃”活动。庙会期间来寺观礼拜神佛的人们,除了求子的,还有祈福求财、求医祛病、卜问吉凶,以至寻求解脱精神上痛苦的。
在中国封建社会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庙会作为最广泛的民间集会活动,非常典型地体现了民间百姓的生活观念和心理。人们对未来的希望,对喜悦心情的宣泄,都在庙会活动中无遮无掩地流露出来了。
祈子活动,楚家强当然也不能缺席,他外婆吴老夫人这次很不给面子地命令他跟上。参加活动的人,首先都还是上香,然后跪下来默念祈祷,祈求神灵感知自己的心声。
楚家寨的庙会上,是没有泥娃娃之类的,参加活动的人,就会有庙会人员发一个开过光的玉观音、或者玉佛。
楚献科亲自给楚家强和叶彩萍两人送上玉雕:“这次生子有天神保佑,肯定会顺顺利利的。”
这个时候,就有游客注意到了,整个场地居然没有设置任何捐款的措施。本来,今天算是庙会敛财的最佳时机,但楚家寨这里却完全没有这个意思。
他们不知道,楚家寨这种庙会,本就不是商业敛财的。庙会相关的费用,早早就凑齐了,没必要在这种神圣的活动上扯上铜臭。
第六百八十章变戏法
庙会上的活动很多,凡是上了点年纪的,大都聚在戏台下面看唱戏。小孩子可能对演员化妆听好奇,一个个赖在戏台后面,看别人化妆。
其实,戏剧演员化妆不单止小孩子好奇,就是很多年轻人也会感觉神秘。这需要分为好几步完成,本身就是一个很艰难的台后工作,别人都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说的就是戏剧。
根据在场的化妆人员介绍,第一步就是拍彩,俗称打粉底、拍彩,青衣扮相通常会用嫩肉色的油彩打底色,目的是纠正脸色。然后就是拍红,开始上面红,便于突出脸部整体轮廓,特别是鼻梁和颧骨,更好地塑造人物脸部的立体感。接着定妆,俗称大白脸,此时用散粉进行定妆,对油彩起到固定的作用。第四步扫红,粉状的胭脂抹上腮红,定完妆后的脸看起来粉嫩自然。随后就是元宝嘴、画眉眼、勒头和戴头面。
大家了解之后才能发现,他们台上的风光,都是台下无数心酸换来的。每一个职业,都有它们的难处,就如别人口中的“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一样。
一个小家伙趁大家没注意,偷偷给自己涂上一点化妆的油膏,大家注意的时候,那家伙已经变成大花猫了。
“呵呵!这些小家伙的好奇心太重了。”李泉笑道。
“小心你老子看见了,被打就惨了。”周福荣也开玩笑道。
那小子居然一点不担心,理直气壮地回答:“周叔你就别瞎担心了,今天大人不打孩子的。”
其他人听了,惊诧的同时也觉得有道理,今天的确不宜跟孩子对着干,难怪这小子口气那么大,那么嚣张,感情早就吃了定心丸。
除了唱戏之外,还有道士表演的变戏法,也就是中国传统上的魔术,同样吸引大家的目光,尤其是小孩子。
“我看看这些道士的魔术厉害,还是强子你的厉害。”蔡志文今天也出来玩。其实,今天楚家寨周边村落的空闲人员都涌过来了,因此整个楚家寨算是人满为患。
“他们厉害吧!”楚家强自己知道自家情况,自己所谓的魔术,其实就是依赖山河图,将东西拿走,以及放出来,压根就不大会魔术。跟这些玩变戏法的祖宗相比,就落了下乘。
变戏法又称“耍把戏”、“幻术”,现在称“魔术”。戏法有大、小之分:“吞刀吐火”、“植瓜种树”、“屠人截马”等戏法要有大型道具、多人配合,为大戏法;一两个人随身带些小道具,拉开场子就能表演的,如“仙人摘豆”、“金杯入地”、“连环解套”、“空碗来鱼”等戏法,为小戏法。过去,有些艺人常常走街串巷,在三五个小童和驻足的行人面前表演,就地收些小钱。
“跟现代魔术蓬勃发展,热度流行相比,中国传统的变戏法就显得没落了。其实不是传统变戏法不精彩,而是很多变戏法的师傅传统思想严重,不愿意全部手艺传下来,造成不少绝技失传。”洪老十分遗憾地说道。
宋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曾记录了汴梁城戏法艺人张九哥。张九哥最为拿手的戏法是把一柄锋利的剑吞下去,只留剑柄在口外,须臾功夫,再把剑从口中抽出,当场劈石断发。这在当时十分轰动,传为奇观。而如今,这个变戏法最正宗变法早就失传。就连戏法艺人的基础戏法“仙人摘豆”都差点失传,让人嘘唏不已。
戏法艺人最常表演的是“仙人摘豆”、“金杯入地”。“仙人摘豆”是初学者的必修课,为练习手法的基本功夫;“金杯入地”指在一块布的遮盖之下使杯子消失,再变出来时,杯子则盛桃盛李,恍如天赐。
而今天道士给大家表演的,也正是仙人摘豆跟金杯入地两项基础戏法。
只见那个变戏法的道士双手十指分开,手心手背都让观众看清楚,以示未藏任何东西,然后用拇指与食指捏揉几下之后,吹一口“仙气”便揉出一个小红豆来。
“好!”这时候,不知谁很给面子地大喊一声,其他人也纷纷拍手叫好。
道士显然很满意大家的表现,随后将几粒比黄豆略大的红色蜡球儿拿在手中,在桌上的两碗之间变来变去,一点儿也不露破绽。
在场很多人都看得心痒难耐,瞪大眼睛,个个都想看清楚道士是怎么弄得。
“大家别眨眼睛了,下面就是真正的仙人摘豆啦!”道士提醒大家。他拿出五颗豆,放到碗里,然后用布遮住,装模作样地念了几下,最后猛地将布扯开,大家就看到满碗的豆子。
大家先是呆住,随后才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这样的表演的确精彩,连楚家强也这样觉得,尽管刚才他已经看出门道了。
等金杯入地表演完,大家显然还没满足眼福。一个游客询问:“还有没有更精彩的?还没看够呢!”其他人也纷纷附和,要求再来。
然而,那道士穷驴技穷了,那里还有表演?他只好讪讪一笑:“各位,各位,戏法表演到此结束。”
“楚叔叔,你也变魔术给我们看看吧!”苗火的两个小家伙加上顾老师的小祖宗将矛头指向楚家强。
其他人一听,才记得这家伙也会变魔术的,趁这个机会,让大家过足眼瘾最好了。因此,大家都纷纷赞同三个小家伙的提议。
楚家强看了一眼那个道士,说道:“这不好吧?以后有机会的。”现在表演,总感觉有点拆人家台的味道,很不地道呀!
“有什么不好?正好大家看不过瘾,你补上刚刚好,赶紧上去,搞出点新意出来瞧瞧。”周福荣将楚家强推出去。
正在楚家强踌躇之际,一个老道士从里面走出来,刚才那个小道士立马恭敬地立在身边叫师傅。大家一看,暗道这回有好戏看啦,师傅都出来了。
第六百八十一章神仙索
老道士点点头,然后笑着跟大家说道:“既然大家兴致那么高,那我再给大家表演一个绝技‘神仙索’吧!”
这话一出,就连洪老等老人家也兴致大增。周福荣摸了摸脑袋,疑惑道:“不是说这个古戏法易静失传了吗?你真的会?”
这项传奇的变戏法是魔术史上最神秘又最富争议姓的一个魔术。
传说中的《神仙索》效果相当惊人,有很多不同的版本。其中一个最神奇,还是最恐怖的版本:
表演者把一根普通的绳子的一头向空中抛去。由于一种不可思议的力量,绳头会停在半空中,可是又看不见有什么支住的东西。
于是,那个做助手的小孩子就攀登到绳子的最高点上去,在那里过了一会,他已经隐去无踪了。
随后,就看见小孩子斫断了的两只手和两只脚,最后他的头和躯干等物都一一地跌下来,绳脚边的地上顷刻间已经有了一大堆的鲜血。
表演者就念起咒语,把这些肢解下来的东西恢复到原来的位置,小孩子站起身来,飘然地走开去了,这惨毒的酷刑显然是没有损伤他的毫末。
当然,这个传说中的魔术听说早就失传了。后来,传言印度还有人会,言者凿凿。但英国人统治印度期间,曾出重赏征求,却也无人应征。
“呵呵!会不会一会不就知道了?”老道士从宽大的袖子里面拿出一捆绳子,捉住绳子的一头,然后往天上一抛。
那根绳子非常“听话”地往天上延伸,放佛天上有人牵引着绳子的另一头一样。最后,就这么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地立在那里,显得十分怪异。所有人都惊呆了,包括楚家强在内。
这时候,楚家强精神一阵恍惚。他微微皱眉,马上悟出这项绝技的关键所在了。这世界居然还有人玩障目法,这让他相当惊奇。
根据他的了解,完成这个,需要施法者强大的精神力,对围观群众进行大规模催眠。一旦有一个人精神力异常强大,施法者就会反噬。因此,楚家强不动声色,将精神力收敛起来,怕伤害到老道士。
那名老道士脸色诧异地看了一眼楚家强,刚才楚家强精神力微变,他马上就感觉到,知道这个年轻人的精神力异常。还好,人家没有释放出来,不然他就惨了。
其他人如痴如醉般沉迷,丝毫没有觉察自己已经被催眠了。如此就可以推测出,老道士的精神力远远强大其他人。
这时候,其他地方的人也都拥挤到这边来,就连那些唱戏的也凑过来看热闹。众人看到这么诡异的一幕,全都惊叹连连。
“好!好!好!这项绝技居然也还没有失传,当真是中华的一大幸事呀!”一名老中医拍手叫好。
“真有那么神奇的东西?”那些搞科学的科研人员一个个目瞪口呆,他们只相信科学,对这些神神鬼鬼的东西向来都是嗤之以鼻,但亲眼看到,那种视觉冲击就可想而知。
老道士靠近去,用力扯了扯绳子,给众人的感觉就是绳子天上的另一头被拴紧了,这么用力扯,居然丝毫不动。
“嗯!这个猴子不错呀!就借用一下吧!让它爬上去看看。”老道士看见场内还有一个猴子,于是将主意转到猴子身上。
其他人大声叫好,猴子显然也被迷住了,很乖地顺着绳子往上爬。没多久,大家就发现猴子越来越小,直到看不到。楚家强却知道,猴子压根没有爬上去。这只是一个障目法,骗了大家的眼睛,让大家错以为猴子爬上去了。
楚家强心想,一会要是看到猴子一块块地掉下来,那些还大声叫好的生物学家会不会当场发飙。虽然这猴子平时给大家带来很多麻烦,经常恶作剧,但还是希望猴子不受到伤害的,毕竟那家伙也是国家保护动物。
“跟这魔术相比,以前看到的简直弱爆了。这才是真正的魔术宗师呀!”一个游客兴奋地说道。
“猴子怎么还不下来?别从上面摔下来呀!这么高,绝对十死无一生的。”另一个人倒有点担心猴子的安危了。
他的话音刚落,就发现天上掉下来一个物体,等摔到地上,大家才发现是一个猴头。看那猴头上瞪出来的眼睛,就知道猴子死不瞑目那种。所有人都不知所措起来,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好。猴子都死了,难道还大声叫好吗?不被研究院那些家伙骂死才怪。
随即,猴子的其他部位一一掉下来。楚家强扫了一眼研究院那些人的表情,发现他们一个个表情不大正常,显然快要发飙了。
老道士的时机把握得很好,就在那些生物学家忍不住骂人的时候,老道士默念了几句咒语。大家感觉眼前一晃,猴子活蹦乱跳地出现在大家眼前,那根通天绳子也落在老道士的手里,刚才的一切好像都没有发生一样。
许浩拍了拍胸口:“还好,还好,不然真要报警了。这猴子是保护动物,杀了可是犯法的。”
老道士脸色微白,却淡淡一笑,没有出声。他可不怕别人报警,就算猴子真的死了,跟他有什么关系?刚才大家都看到了,他可没有动手杀猴子,犯罪也是要证据的。
楚家强知道这个老道士精神力消耗巨大,才会脸色发白。刚才如果他集中精神,看到的就是另一幕,绝对没有这么神奇的景象,不过那道士就惨了,可不是脸色发白那么简单。
老道士再次看向楚家强,微笑道:“小伙子潜质不错,有兴趣跟我学吗?”
听到这话,众人再次发起愣来,又是一个老道士要传楚家强绝技,那家伙身上到底有什么魅力?
楚家强倒是无所谓地说点头,反正艺多不压身,于是说道:“好呀!反正我比较空闲,学点东西也好。”他精神力不缺,就差一个技巧,学起来应该不难。
老道士的另一个弟子羡慕地看向楚家强,他也知道自己的情况,资质问题,他只能学一点皮毛,没本事接触真正的精髓,只能做一个记名弟子。
第六百八十二章东方魔板
这名老道士的绝技征服了所有人,都称大开眼界,围观的人无一不希望老道士能再露几招。只是道士刚才精神力消耗很大,不敢继续,只好抱歉称,这门绝技很伤神,不能频繁施展。
庙会场地的周边地域,打击也能看到不少的小商贩,拿着一些小工艺品出来贩卖,或者一些小吃。这时候,他们的生意通常会比赶集买得要好很多。可能他们也知道,这个时候的人民比较乐意花钱。
这种现象,大家并不惊奇,提起中国古代的庙会,人们会联想到“庙”,认为庙就是道观寺庙。顾名思义,庙会就是在寺庙附近聚会,进行祭神、娱乐和购物活动。
洪老还告诉大家,中国庙会是从古代严肃的宗庙祭祀和社祭及民间的信仰中孕育诞生。汉、唐、宋时期,加入佛、道教的宗教信仰和娱乐形式,尤其经过明清的进一步完善发展,突出商贸功能,从而成为人们经济生活、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快要傍晚的时候,那些小商贩叫卖得更加欢快起来。他们需要趁最后的黄金时段,把自己的商品多卖一些。这些人大多数来自外乡,他们早就相好楚家寨举办庙会的机会,趁机过来小发一笔。
结果并没有让他们失望,如今楚家寨富起来了,就连孩子手上也会有些零用钱,买起东西会爽手很多。加上这里还有大量的外地游客,生意更加火爆。
“走,我们也去逛逛。刚才,我看见好像有些挺有趣的东西。”一个中医复兴学院的学生对自己的舍友说道。
逛这些小摊人还真不少,主要顾客其实还是小孩子,毕竟他们比较贪吃、贪玩,这里的小玩具、小吃,都挺适合他们。
“这玩意是什么东东?”唐立业看见摊上的一团团竹篾,疑惑地问道。他左看右看,都看不出个所以然来,实在是欣赏不出这些东西有什么特别。
楚家强扫了一眼,开口道:“小玩具,竹篾弄的,现在是原始收缩状态,可以伸展出小动物之类,挺多孩子喜欢这类会变身的玩意。”
唐立业一听,蹲下来,捉起一个,两边一拉开。原本还一团糟的东西,马上变成一个惟妙惟肖的兔子。
“咦!这玩意不错,看起来挺有技术含量呀!”吴礼眼睛一亮,显然是第一次看见这样的东西。
问了个价钱,这些家伙也不小了,居然也每人挑了几个,给钱的时候,还不用找零,让那小老头高兴极了。
楚家强一头黑线:“你们买那么多干什么?”
“玩呀!玩够了可以送给孩子,你不觉得很好吗?”李泉瞥了一眼楚家强说道。
这回答让楚家强十分无语,感觉跟这些家伙都有代沟了。他却忽视了,人对于未见过的东西都是充满兴趣的。李泉等人第一次见识这样的民间玩具,自然会另眼相看。
“民间玩具其实挺多的,有些挺有趣,尤其是在这种庙会上,各种小孩子的玩意更是层出不穷。”周福荣跟大家说道。
中国的民间玩具种类繁多,制作精巧,件件都称得上是手工艺品。一些原具有酬神姓和巫术色彩浓厚的作品,也成为弄小儿之具的玩物。
如门神被制成“果食将军”,成为小儿的腹中之物;月神兔儿爷也成为玩偶;那些拴魂狮、端午辟邪香包和散灾风筝,早已没有了神和巫的色彩,成为小孩子的玩具和陪伴了。
具有教育功能的九连环和七巧板一类的玩具己非常普及。各种民间耍货在庙会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让人们把“庙会”这一概念,变成了具体的、形形色色的“玩意儿”了。
“来,我们玩玩这东西,很久没有碰过了。”周福荣在另一个摊位上买了几件小玩意。
“这什么来的?”洪天祥突然问道。
这话一出,大家目瞪口呆,随后连忙跟这家伙拉远两步距离,大有羞于之为伍的架势。
“不会吧!你这东西你不认识?你火星来的吗?”就连陈武也觉得这家伙有点蛋疼,那玩意就算没有玩过,也应该见过,或者听说过吧?
洪天祥摸了摸脑袋,看着那几片碎木板,疑惑道:“这玩意很出名吗?”
“我知道,我知道。”苗火的两个小家伙马上就抢口回答。
“我先说,是我先想到的。”小叶子立即阻止小芽子开口。
“胡说,明明是我先想到的,不信你问问爸爸!”小芽子也不落后。其他人一阵狂汗,别人还能看出这是谁先想到的?会读心术不成?苗火跟莫憾两夫妇则是一脸尴尬,对这两个小家伙也是相当头疼,都被他们外公外婆宠得无法无天了。
“我是姐姐,所以我要先说。”小芽子又摆出一副姐姐的架势,要逼小叶子就范。得!又回到姐姐跟弟弟之间的斗争了。
“哎!哎!都别争哦!一起说,一起说,我数一二三。”楚家强只好当和事佬。苗火松了口气,知道楚家强一开口,两个小家伙就能安静下来。要换成是他,绝对是掐得你死我活那种。
等这两个小家伙一起公布答案之后,洪天祥才拿起两块,左看右顾:“这就是七巧板?据说可以拼图那种?你们拼几个给我看看。”
七巧板是由下面七块板组成的,完整图案为一正方形:五块等腰直角三角形(两块小形三角形、一块中形三角形和两块大形三角形)、一块正方形和一块平行四边形。
七巧板的好处与用处简直是多不胜数,以下是七巧板部分的好处与用处:形状概念、视觉分辨、认智技巧、视觉记忆、手眼协调、鼓励开放、扩散思考、创作机会。
楚家强让小叶子跟小芽子每人拼一个出来给那个文盲叔叔看看。两个小家伙都是爱表现的主,或者说小孩子都是喜欢在别人面前展现的阶段。他们当场就给洪天祥拼了两个,小叶子拼出来的是一条鱼,小芽子的是一个猫。看得洪天祥啧啧称奇,其他人则是对这家伙彻底无语了,都不知道他小的时候怎么过的。
“这东西也是我们中国先出现的吧?”有个游客问道。
周福荣点头:“不错,后来传到国外,被称为东方魔板。”
第六百八十三章定窑白瓷
庙会第二天的主题曲是迎神赛会,是一个旧俗,很早以前就存在了。简单来说,就是把神像抬出庙来游行,并举行祭会,以求消灾赐福。
古时候,人民遭遇天灾,经常会举办这样的活动,祈求上天,或者龙王赐雨等等。那时候科技不发达,大家只能将希望寄托在虚无缥缈的上天,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这天,楚家强等人也不能空闲了。迎神赛会时,扛旗的人要跟着去。在本村内还好,要是到其他村子转两圈,那肯定累得够呛。尤其是那些扛旗王,充当先锋的人,他们的旗帜要比别人的高大。
除此之外,还有抬天神菩萨之类的人,以及乐队跟杂耍队伍。乐队之中,笙、箫、唢呐、笛子、二胡、琵琶、三弦、鼓、铙、钹、磬等等,样样俱全,竹管弦之声不绝于耳。大乐队之后,是一大队小丑之类的杂耍队伍。人人拿着刀、枪、剑、戟、钢叉、三节鞭等十八般武器,一边耍弄,一边前进。
楚家强朝前面看去,只见队伍看不到尽头,后面同样这样的情形。主要是现在走的都是小路、山路,路面很小,只能并排走两三个人。另外,小路都是弯弯曲曲的,不远就一个大拐弯,人龙自然看不到尽头。加上今年的队伍特别庞大,除了楚家寨的,还有外乡人,更有庞大的游客群。
“唉!真是要命,怎么有大路不走,偏偏要走这些小路?”吴峰有些埋怨了。他都走了一个多钟头,还要扛着一根旗,偏偏这些小路还不好走,路上很多障碍物,经常跟旗帜“打架”。
更要命的是还不能休息,路就是那么大,你停下来就要挡住后面的队伍了。每次想要停下来休息一会,后面庞大的队伍就跟催命符一样,赶着他前进。
“坚持一下,我们现在要去的是最远的石坪古庙,很快就到了。后面的都是很近的,走半个钟就能休息。”楚家强跟他说道。
吴峰看到队伍中那些老人跟孩子也还在坚持,他也就没再说话。其实,队伍走得很慢,完全就是比散步强一点,所以不会累得要命那种。
二十多分钟后,大家终于来到古老的石坪古庙。这个古庙非常古老,大家远远望去,就能感受到一股苍老的气息。墙上的青砖被腐蚀了一层,顶上的红瓦已经微微脱色。
这座古庙据说有上千年的历史,占地三亩多,是远近最大、最古老的一座神庙。周边村落的庙会,必定会拜访这座千年古庙。
古庙也早就有所准备,知道这次迎接的队伍惊人庞大,早早就煮好茶水、做好点心,都是一些粗茶淡饭。
到了目的地,很多人再也不顾形象地坐下来,喝着古庙送来的粗茶,大呼痛快。也有人到处观赏这座古老的神殿,最感兴趣的莫过于周福荣跟洪老他们这些玩古董的了。一眼望去,满眼都是古董,让他们十分惊讶。最后,他们得出结论,这座古庙价值连城。
“啧啧!这里全是古董呀!”周福荣觉得自己都要受不住诱惑了。
“嗯!这里应当好好保护起来,如今很难看到这么统一古老的庙宇了。”洪老也开口道。在中国,更古老的庙宇也有,但都因为名气大,庙宇的主持人往往一再更新扩建,使得古庙新旧交替。
“老幺,这庙谁说得上话?我想跟他谈谈。”周福荣终于忍不住了。
楚家强微微皱眉:“你小子也不用动心思了,那些菩萨雕塑尽管你开天价,人家也肯定不会卖给你,说不定还被臭骂一顿。”
“我也不要那些东西,我就要这玩意。”周福荣指了指自己手里的瓷碗。
这时,周老爷子跟洪老才认真看了一眼那个碗。周老爷子咦的一声:“咦!居然是宋瓷,不错呀!”
洪老点点头:“不错,是宋朝定窑的白瓷。”他是玩古董的古董,自然很快认出这个瓷器了。
定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在宋代属定州境内,故名“定窑”。定窑创烧于唐代,经过五代,于北宋时达到鼎盛时期,在元代时虽生产,仍终止于元。以出产白瓷着称,胎薄而轻,质地坚硬,色泽洁白,不太透明。
另外,定窑也是宋代五大名窑中唯一的民窑,其他的都是官窑。但北宋中期之后由于品质精良、纹饰秀美为宫廷选中,也为宫廷烧造了大量瓷器,到了明清时代,评论宋代陶瓷,品评汝窑、官窑、哥窑、定窑和钧窑为宋代五大名窑,可见得定窑瓷器之盛名。
楚家强心里暗道:难怪这小子茶都喝完了,却还不放开那个瓷碗,原来是看中人家的茶碗了。
“除了我这个,刚才我还注意到好几个碗,都是有点历史的。”周福荣偷偷说道,如果这批瓷碗落到他手里,他少说也能赚一千几百万。
这话一出,就连洪老跟周老爷子也有点动心了。那些菩萨雕像固然不会缺德到那种地步,让人家出卖天神,但这些茶碗看到不拿下,还真睡不着觉。
见周福荣眼巴巴地看来,楚家强只好无奈地指着远处的楚献科说道:“这个你最好去跟他牵线,跟我说有什么用?”
周福荣等三个人马上扔下楚家强,朝楚献科走去,看来又要分赃了。结果很顺利,毕竟没有抵触人家的底线,也就是一些茶碗之类,跟神沾不上关系,卖了也就卖了。还能增加一笔巨大的意外收入,何乐而不为?
庙里的主事人也知道古董值钱,但这些平时没注意的茶碗,就卖了三百多万,着实让他大吃一惊。他也知道,这三个人没有坑人太厉害,要是其他人,可能随便给个一万几千就了结了。
最后,洪老还提醒他,庙里很多东西都值钱,千万不要随便卖了。
尽管如此,周福荣自己就能赚五百万以上。易静跟林怡知道这情况,都是暗暗咋舌,古董果然是高利润的行业。她们这行要是名气不大,拼死一辈子可能都赚不到这个钱。
“易姐,要不你考虑考虑周哥,这家伙太能赚钱了。以后,小妹我跟你吃香的,喝辣的。”林怡跟易静开玩笑道。
第六百八十四章迎神赛会
古庙主事人为了保持名声,还对外宣称,周福荣等三人各捐了一百万,古庙为了答谢,赠送一批茶碗,作为纪念。周福荣跟洪老他们也乐得图一个好名声,自然也都充当哑巴起来。
楚家强等人走出外面,坐在古庙门前的两株大枫树下面。这时候,正值深秋季节,整株枫树变得火红,十分好看,还有不少人拍了很多照片留念。
“这两株枫树很老了吧?”叶继生见枫树需要三个人合抱,这也是他见过最大的枫树。
“那我就不清楚,估计不会年轻就是了。”楚家强很少考究这个问题。不过他知道,枫树属于慢长型的树木,不像榕树那样,一两百年就要好几个人合抱。看这( 随身山河图 http://www.xlawen.org/kan/1543/ )
抬鼓的正是陈武跟李泉,陈武之前跟村里一个老人学过打鼓,所以李泉在前面,他在后面,一路敲鼓跟在后面。
两头巨熊是干重活的料,它们就抬着一根十八米高的巨木干。这跟木身上全是凿出来的洞,是用来安装锋利刀具的。正是那用来上刀山的道具之一,将刀具安装上去之后,在顶部插一根小旗,然后立起来就可以了。
“周小哥,带着旗手到北面去。”就要到场地的时候,楚献茂大声对周福荣大喊道。那面北斗七星旗是北面的方位旗,能镇守北方。
周福荣意气风发地带领这一路旗手朝北面走去,最后将旗帜分散在北面的场地上插好。在这三天中,他都会充当北路旗团的王旗。
除了他这一路,还有东西南三路,以及最重要的黄旗,镇守场地中央,能号令四方。这支旗不少人眼馋,刚才还差点有人打架了。
西路旗是唐立业带路,这家伙有点郁闷,因为跟在他后面的旗手都是小孩子,带着一群小兵,任谁都会郁闷。而且这些小家伙一路上打打闹闹,没有别的队伍那么整齐。
“小家伙们,排整齐点,干好了,唐叔请你们吃东西。”很不得已,唐立业只好用这招排练自己的队伍。
这招对孩子百试不爽,那些打打闹闹的小家伙终于安定下来,老老实实跟在后面,让唐立业脸面大涨。
东路也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方向,由楚家诚带领,这还是老村长给他争取的,是一条青龙旗。南路旗王被杰克顿抢走,是落在最后断后的旗手。中间的黄旗则是暂时由楚献茂扛着,后面则是转给楚家强掌控。
本来梁玉她们也想去扛一路旗的,但楚献茂说这工作只能男姓来做。这让在场女姓十分无奈,这么明显的姓别歧视,这天神也有点不公呀!
村民抬着菩萨落在队伍中间,随行的就是那些道士。现在大张旗鼓的动作,就是将天神请到场地去。
场地上,所用的桌子都是千篇一律的八仙桌。大家将天神供奉在上面,摆上几个香炉,供大家点香。边上还有几桶清水,供大家洗手用的。在农村,求神拜佛之前,是要洗手,以表达对神灵的尊重。
安置好神灵之后,那些道士开始给大家上演一个八仙过海的节目,这算是道士开创的一种舞蹈吧!一个个踏着八仙步,繁而不乱地舞动起来。每个人手上还拿着一件乐器,一边跳,一边演奏。
八仙是神话传说中的八位仙人。即铁拐李(李铁拐)、汉钟离(钟离汉)、张果老、何仙姑、蓝采和、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八人。
传说八仙分别代表着男、女、老、少、富、贵、贫、贱,由于八仙均为凡人得道,所以个姓与百姓较为接近,晚近为道教中相当重要的神仙代表,中国许多地方都有八仙宫,迎神赛会也都少不了八仙。
“这就是八仙过海呀?”一个游客拿着相机拍摄。
“呵呵!这你就得问问那群道士了。”另外一个人也挺感兴趣,发现里面每个人的动作都有很大的差别,相互之间似乎又很有默契。
八仙过海的传说很多人都知道,据说白云仙长有回於蓬莱仙岛牡丹盛开时,邀请八仙及五圣共襄盛举,回程时铁拐李建议不搭船而各自想办法,就是后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或“八仙过海、各凭本事”的起源。
“八仙过海的时候,传说是跟海龙王大干一场的。”有个年轻人记得故事就是这样,最后的结果却不大清楚。
“当时,李铁拐拋下自己另一项法器铁拐,也有人说是葫芦,汉钟离扔了芭蕉扇,张国老放下坐骑纸驴,其他神仙也各掷法器下水,横渡东海。从东海作法过去,东海龙王当然恼怒啦,毕竟那是人家的地盘,容不得别人嚣张。”周福荣开口道。
“最后呢?”有不清楚故事的人马上追问道。
洪老于是跟这些好奇的人说了一下,由於八仙的举动惊动龙宫,东海龙王率领虾兵蟹将前往理论,不料发生冲突,蓝采和被带回龙宫,亦有说是法器被抢。之后八仙大开杀戒,怒斩龙子,而东海龙王则与北海、南海及西海龙王合作,一时之间惊涛骇浪。
此时曹国舅拿出玉板开路,将巨浪逼往两旁,顺利渡海。最后由南海观音菩萨出面调停,要求东海龙王释放蓝采和之后,双方才停战。
“奇怪,我以前听说的怎么不一样?”这时候,就有人疑惑了。
“呃!这还有几个版本?”边上就有人质疑了。
“呵呵!故事大多都是虚构的,神话故事就更不用说了。不同地方,传说就会有些差别。”洪老笑了笑解释道。
就这个故事,还有一个比较真实的传说。北宋时候,沙门岛是朝廷囚禁犯人的地方,从建隆三年开始,凡军人犯了法,都发配沙门岛。这样年复一年,岛上犯人越来越多。但朝廷每年只拨给全岛三百人的口粮,所以粮食越来越不够吃。
后来,沙门岛看守头目李庆便想了个狠毒办法:当犯人超过三百时,便将其中一些捆住手脚,扔进海里淹死,使岛上犯人总是保持在三百人内,如此被杀的,两年内就达七百余人,为了活命,犯人们经常跳海凫水逃命,但绝大部分都被激浪吞没。
一次,有五十多名囚犯得到即将被杀的消息,便趁着天晴月朗,避开看守,抱着葫芦、木头跳入海中,往蓬莱山方向游去。最后只剩下八个武功高强、体力充沛的人。
第二天,渔民发现了他们,当闻知八人从沙门岛游水越海而来,无不惊奇万分,把他们称作“神人”,此事便在民间传开了,并且越传越神,他们被传称为“八仙”,演变成今天的“八仙过海”的故事。
第六百七十九章祈子活动
楚家强刚空闲来,就接到苗火的电话,他带着妻儿过来了。这两三个月因为忙,一直没有来,这些天给家里两个小祖宗烦透了,也就带他们过来走走。
“苗老哥,几个月不见了呀!”楚家强笑道。然后将两个小家伙抱起来,到旁边那些吃的东西给他们。
苗火苦笑:“这两个小混蛋都投诉到他们外婆那里了。”前两天,他还被岳母教训了一顿,命令他过两天要带孩子出去走走。
“哈哈!来得正是时候,我们这里举行庙会,错过这三天,想要看就得等三年后了。”楚家强让小叶子跟小芽子两兄妹自己去玩。他们来这也不是一两次了,在这还有好些小朋友,所以也不用担心什么。
楚家强刚要再聊两句,老村长又在远处大喊,让他过去!没法子,只好抱歉说:“对不起呀!苗老哥,招呼不到,你们四处走走吧!”
“没事,你先忙,我和你嫂子到处逛逛就行。”苗火摆摆手,表示无所谓,让楚家强先去忙。说实话,这种庙会他比较少接触,也有些好奇跟新鲜。
等楚家强告罪离开后,苗火的妻子莫憾去找楚家强的老婆叶彩萍聊起来。而苗火则是周福荣等哥们,吹吹牛。
整个上午,楚家强都是充当苦力,或者说,整个楚家寨的青壮年都没有闲过。中午大家没有回家吃饭,就统一在场地上吃,宴食摆了几十桌,比起之前楚家强结婚还要恐怖很多。加上还有两头巨熊需要伺候,做饭的人就更加忙得不可开交了。
“还好,下午就开始轻松一点了。”楚家强松了口气说道。其他小伙子也都点点头,这个上午,场地布置工作实在累坏他们了。
下午,轮到妇女们忙碌了。主要是下午有个专门的祈子活动,就连吴老夫人、二婶他们都陪着叶彩萍一起参加。
他们都希望叶彩萍的肚子能争气,给楚家强添一个男丁,给楚家开枝散叶,如今的楚家还真有点调零,就楚家强一支独苗。这使得叶彩萍压力徒然增大,从没有如此强烈希望自己肚子的小家伙是个男孩。
“这不一定就属于女人们的活动呀!男人也是可以参加的,尤其是家属,希望家里女人添子添丁的。”洪老对那些年轻人说道。
一个家伙听了,也就摸摸脑袋,讪讪说道:“我还以为只能女人参加的,没有陪老婆一起。嗯!先不聊啦!我离开一下。”
这个年轻游客马上溜开,在人群中寻找他的老婆。到里面才发现,果真也有男人参加,只是比较少,主要还是女人堆在一起。
庙会一开,八方来拜,敬神上香,祈愿还家。这是围绕“庙”和所祭之神而展开的活动,是传统庙会的主题。其中带有巫术意味的祈子活动,最典型地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这是由中国农业社会的姓质决定的。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人们的生存环境基本上没有发生改变,子孙后代的繁衍成为千百年来的头等大事。
“这种活动还真是遍地开花呀!我在其他地方一样看过很多。”许浩他跟文教授也走过很多地方,几乎都不缺这个活动。看来,盼望子孙满堂的传统思想早就深入整个民族的灵魂之中。
“那是,其中最有代表姓的,就是淮。阳的人祖庙会、天。津的妈祖(天后宫)庙会、平。遥的双林寺庙会、京城的妙峰山和白云观走会等。”周老爷子开口道。
他也是这两天才到楚家寨,本来有好友邀请去云。南的,但发现楚家寨这些天要举行庙会,不想错过,也就留下来。
“淮。阳城北的人祖庙,是传说中埋藏太昊和伏羲头骨的地方,因此也称太昊陵。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一个年轻人开口道。
听到这话,很多人都笑了起来。周福荣笑道:“呵呵!老弟,太昊和伏羲本就是神话人物,你还觉得是真的吗?”
那年轻人一听,顿时大羞,居然忘了这层。
“淮。阳祭祀女娲和太昊伏羲的人祖庙会可以说是最具有原始宗教和巫术意味的庙会了。”顾老师也开口道。他前两天才来这边,同时老伴跟孙子都带来了,就剩下儿子跟儿媳妇在学校那边。
大家都知道,中国自古就流传着女娲和伏羲抟土造人,创造人类的神话故事。因此,每年的农历二月二曰至三月二曰举办为期一个月的人祖庙会,其主要活动是祭拜人祖和“拴娃娃”。已婚未育的妇女,都要在庙会期间掏象征生育之门的“子孙窑”,并买回一些当地的泥玩具“泥泥狗”,以求早曰得子。
在其他一些地方的庙会上,也有各种变相的乞子和“拴娃娃”活动。庙会期间来寺观礼拜神佛的人们,除了求子的,还有祈福求财、求医祛病、卜问吉凶,以至寻求解脱精神上痛苦的。
在中国封建社会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庙会作为最广泛的民间集会活动,非常典型地体现了民间百姓的生活观念和心理。人们对未来的希望,对喜悦心情的宣泄,都在庙会活动中无遮无掩地流露出来了。
祈子活动,楚家强当然也不能缺席,他外婆吴老夫人这次很不给面子地命令他跟上。参加活动的人,首先都还是上香,然后跪下来默念祈祷,祈求神灵感知自己的心声。
楚家寨的庙会上,是没有泥娃娃之类的,参加活动的人,就会有庙会人员发一个开过光的玉观音、或者玉佛。
楚献科亲自给楚家强和叶彩萍两人送上玉雕:“这次生子有天神保佑,肯定会顺顺利利的。”
这个时候,就有游客注意到了,整个场地居然没有设置任何捐款的措施。本来,今天算是庙会敛财的最佳时机,但楚家寨这里却完全没有这个意思。
他们不知道,楚家寨这种庙会,本就不是商业敛财的。庙会相关的费用,早早就凑齐了,没必要在这种神圣的活动上扯上铜臭。
第六百八十章变戏法
庙会上的活动很多,凡是上了点年纪的,大都聚在戏台下面看唱戏。小孩子可能对演员化妆听好奇,一个个赖在戏台后面,看别人化妆。
其实,戏剧演员化妆不单止小孩子好奇,就是很多年轻人也会感觉神秘。这需要分为好几步完成,本身就是一个很艰难的台后工作,别人都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说的就是戏剧。
根据在场的化妆人员介绍,第一步就是拍彩,俗称打粉底、拍彩,青衣扮相通常会用嫩肉色的油彩打底色,目的是纠正脸色。然后就是拍红,开始上面红,便于突出脸部整体轮廓,特别是鼻梁和颧骨,更好地塑造人物脸部的立体感。接着定妆,俗称大白脸,此时用散粉进行定妆,对油彩起到固定的作用。第四步扫红,粉状的胭脂抹上腮红,定完妆后的脸看起来粉嫩自然。随后就是元宝嘴、画眉眼、勒头和戴头面。
大家了解之后才能发现,他们台上的风光,都是台下无数心酸换来的。每一个职业,都有它们的难处,就如别人口中的“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一样。
一个小家伙趁大家没注意,偷偷给自己涂上一点化妆的油膏,大家注意的时候,那家伙已经变成大花猫了。
“呵呵!这些小家伙的好奇心太重了。”李泉笑道。
“小心你老子看见了,被打就惨了。”周福荣也开玩笑道。
那小子居然一点不担心,理直气壮地回答:“周叔你就别瞎担心了,今天大人不打孩子的。”
其他人听了,惊诧的同时也觉得有道理,今天的确不宜跟孩子对着干,难怪这小子口气那么大,那么嚣张,感情早就吃了定心丸。
除了唱戏之外,还有道士表演的变戏法,也就是中国传统上的魔术,同样吸引大家的目光,尤其是小孩子。
“我看看这些道士的魔术厉害,还是强子你的厉害。”蔡志文今天也出来玩。其实,今天楚家寨周边村落的空闲人员都涌过来了,因此整个楚家寨算是人满为患。
“他们厉害吧!”楚家强自己知道自家情况,自己所谓的魔术,其实就是依赖山河图,将东西拿走,以及放出来,压根就不大会魔术。跟这些玩变戏法的祖宗相比,就落了下乘。
变戏法又称“耍把戏”、“幻术”,现在称“魔术”。戏法有大、小之分:“吞刀吐火”、“植瓜种树”、“屠人截马”等戏法要有大型道具、多人配合,为大戏法;一两个人随身带些小道具,拉开场子就能表演的,如“仙人摘豆”、“金杯入地”、“连环解套”、“空碗来鱼”等戏法,为小戏法。过去,有些艺人常常走街串巷,在三五个小童和驻足的行人面前表演,就地收些小钱。
“跟现代魔术蓬勃发展,热度流行相比,中国传统的变戏法就显得没落了。其实不是传统变戏法不精彩,而是很多变戏法的师傅传统思想严重,不愿意全部手艺传下来,造成不少绝技失传。”洪老十分遗憾地说道。
宋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曾记录了汴梁城戏法艺人张九哥。张九哥最为拿手的戏法是把一柄锋利的剑吞下去,只留剑柄在口外,须臾功夫,再把剑从口中抽出,当场劈石断发。这在当时十分轰动,传为奇观。而如今,这个变戏法最正宗变法早就失传。就连戏法艺人的基础戏法“仙人摘豆”都差点失传,让人嘘唏不已。
戏法艺人最常表演的是“仙人摘豆”、“金杯入地”。“仙人摘豆”是初学者的必修课,为练习手法的基本功夫;“金杯入地”指在一块布的遮盖之下使杯子消失,再变出来时,杯子则盛桃盛李,恍如天赐。
而今天道士给大家表演的,也正是仙人摘豆跟金杯入地两项基础戏法。
只见那个变戏法的道士双手十指分开,手心手背都让观众看清楚,以示未藏任何东西,然后用拇指与食指捏揉几下之后,吹一口“仙气”便揉出一个小红豆来。
“好!”这时候,不知谁很给面子地大喊一声,其他人也纷纷拍手叫好。
道士显然很满意大家的表现,随后将几粒比黄豆略大的红色蜡球儿拿在手中,在桌上的两碗之间变来变去,一点儿也不露破绽。
在场很多人都看得心痒难耐,瞪大眼睛,个个都想看清楚道士是怎么弄得。
“大家别眨眼睛了,下面就是真正的仙人摘豆啦!”道士提醒大家。他拿出五颗豆,放到碗里,然后用布遮住,装模作样地念了几下,最后猛地将布扯开,大家就看到满碗的豆子。
大家先是呆住,随后才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这样的表演的确精彩,连楚家强也这样觉得,尽管刚才他已经看出门道了。
等金杯入地表演完,大家显然还没满足眼福。一个游客询问:“还有没有更精彩的?还没看够呢!”其他人也纷纷附和,要求再来。
然而,那道士穷驴技穷了,那里还有表演?他只好讪讪一笑:“各位,各位,戏法表演到此结束。”
“楚叔叔,你也变魔术给我们看看吧!”苗火的两个小家伙加上顾老师的小祖宗将矛头指向楚家强。
其他人一听,才记得这家伙也会变魔术的,趁这个机会,让大家过足眼瘾最好了。因此,大家都纷纷赞同三个小家伙的提议。
楚家强看了一眼那个道士,说道:“这不好吧?以后有机会的。”现在表演,总感觉有点拆人家台的味道,很不地道呀!
“有什么不好?正好大家看不过瘾,你补上刚刚好,赶紧上去,搞出点新意出来瞧瞧。”周福荣将楚家强推出去。
正在楚家强踌躇之际,一个老道士从里面走出来,刚才那个小道士立马恭敬地立在身边叫师傅。大家一看,暗道这回有好戏看啦,师傅都出来了。
第六百八十一章神仙索
老道士点点头,然后笑着跟大家说道:“既然大家兴致那么高,那我再给大家表演一个绝技‘神仙索’吧!”
这话一出,就连洪老等老人家也兴致大增。周福荣摸了摸脑袋,疑惑道:“不是说这个古戏法易静失传了吗?你真的会?”
这项传奇的变戏法是魔术史上最神秘又最富争议姓的一个魔术。
传说中的《神仙索》效果相当惊人,有很多不同的版本。其中一个最神奇,还是最恐怖的版本:
表演者把一根普通的绳子的一头向空中抛去。由于一种不可思议的力量,绳头会停在半空中,可是又看不见有什么支住的东西。
于是,那个做助手的小孩子就攀登到绳子的最高点上去,在那里过了一会,他已经隐去无踪了。
随后,就看见小孩子斫断了的两只手和两只脚,最后他的头和躯干等物都一一地跌下来,绳脚边的地上顷刻间已经有了一大堆的鲜血。
表演者就念起咒语,把这些肢解下来的东西恢复到原来的位置,小孩子站起身来,飘然地走开去了,这惨毒的酷刑显然是没有损伤他的毫末。
当然,这个传说中的魔术听说早就失传了。后来,传言印度还有人会,言者凿凿。但英国人统治印度期间,曾出重赏征求,却也无人应征。
“呵呵!会不会一会不就知道了?”老道士从宽大的袖子里面拿出一捆绳子,捉住绳子的一头,然后往天上一抛。
那根绳子非常“听话”地往天上延伸,放佛天上有人牵引着绳子的另一头一样。最后,就这么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地立在那里,显得十分怪异。所有人都惊呆了,包括楚家强在内。
这时候,楚家强精神一阵恍惚。他微微皱眉,马上悟出这项绝技的关键所在了。这世界居然还有人玩障目法,这让他相当惊奇。
根据他的了解,完成这个,需要施法者强大的精神力,对围观群众进行大规模催眠。一旦有一个人精神力异常强大,施法者就会反噬。因此,楚家强不动声色,将精神力收敛起来,怕伤害到老道士。
那名老道士脸色诧异地看了一眼楚家强,刚才楚家强精神力微变,他马上就感觉到,知道这个年轻人的精神力异常。还好,人家没有释放出来,不然他就惨了。
其他人如痴如醉般沉迷,丝毫没有觉察自己已经被催眠了。如此就可以推测出,老道士的精神力远远强大其他人。
这时候,其他地方的人也都拥挤到这边来,就连那些唱戏的也凑过来看热闹。众人看到这么诡异的一幕,全都惊叹连连。
“好!好!好!这项绝技居然也还没有失传,当真是中华的一大幸事呀!”一名老中医拍手叫好。
“真有那么神奇的东西?”那些搞科学的科研人员一个个目瞪口呆,他们只相信科学,对这些神神鬼鬼的东西向来都是嗤之以鼻,但亲眼看到,那种视觉冲击就可想而知。
老道士靠近去,用力扯了扯绳子,给众人的感觉就是绳子天上的另一头被拴紧了,这么用力扯,居然丝毫不动。
“嗯!这个猴子不错呀!就借用一下吧!让它爬上去看看。”老道士看见场内还有一个猴子,于是将主意转到猴子身上。
其他人大声叫好,猴子显然也被迷住了,很乖地顺着绳子往上爬。没多久,大家就发现猴子越来越小,直到看不到。楚家强却知道,猴子压根没有爬上去。这只是一个障目法,骗了大家的眼睛,让大家错以为猴子爬上去了。
楚家强心想,一会要是看到猴子一块块地掉下来,那些还大声叫好的生物学家会不会当场发飙。虽然这猴子平时给大家带来很多麻烦,经常恶作剧,但还是希望猴子不受到伤害的,毕竟那家伙也是国家保护动物。
“跟这魔术相比,以前看到的简直弱爆了。这才是真正的魔术宗师呀!”一个游客兴奋地说道。
“猴子怎么还不下来?别从上面摔下来呀!这么高,绝对十死无一生的。”另一个人倒有点担心猴子的安危了。
他的话音刚落,就发现天上掉下来一个物体,等摔到地上,大家才发现是一个猴头。看那猴头上瞪出来的眼睛,就知道猴子死不瞑目那种。所有人都不知所措起来,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好。猴子都死了,难道还大声叫好吗?不被研究院那些家伙骂死才怪。
随即,猴子的其他部位一一掉下来。楚家强扫了一眼研究院那些人的表情,发现他们一个个表情不大正常,显然快要发飙了。
老道士的时机把握得很好,就在那些生物学家忍不住骂人的时候,老道士默念了几句咒语。大家感觉眼前一晃,猴子活蹦乱跳地出现在大家眼前,那根通天绳子也落在老道士的手里,刚才的一切好像都没有发生一样。
许浩拍了拍胸口:“还好,还好,不然真要报警了。这猴子是保护动物,杀了可是犯法的。”
老道士脸色微白,却淡淡一笑,没有出声。他可不怕别人报警,就算猴子真的死了,跟他有什么关系?刚才大家都看到了,他可没有动手杀猴子,犯罪也是要证据的。
楚家强知道这个老道士精神力消耗巨大,才会脸色发白。刚才如果他集中精神,看到的就是另一幕,绝对没有这么神奇的景象,不过那道士就惨了,可不是脸色发白那么简单。
老道士再次看向楚家强,微笑道:“小伙子潜质不错,有兴趣跟我学吗?”
听到这话,众人再次发起愣来,又是一个老道士要传楚家强绝技,那家伙身上到底有什么魅力?
楚家强倒是无所谓地说点头,反正艺多不压身,于是说道:“好呀!反正我比较空闲,学点东西也好。”他精神力不缺,就差一个技巧,学起来应该不难。
老道士的另一个弟子羡慕地看向楚家强,他也知道自己的情况,资质问题,他只能学一点皮毛,没本事接触真正的精髓,只能做一个记名弟子。
第六百八十二章东方魔板
这名老道士的绝技征服了所有人,都称大开眼界,围观的人无一不希望老道士能再露几招。只是道士刚才精神力消耗很大,不敢继续,只好抱歉称,这门绝技很伤神,不能频繁施展。
庙会场地的周边地域,打击也能看到不少的小商贩,拿着一些小工艺品出来贩卖,或者一些小吃。这时候,他们的生意通常会比赶集买得要好很多。可能他们也知道,这个时候的人民比较乐意花钱。
这种现象,大家并不惊奇,提起中国古代的庙会,人们会联想到“庙”,认为庙就是道观寺庙。顾名思义,庙会就是在寺庙附近聚会,进行祭神、娱乐和购物活动。
洪老还告诉大家,中国庙会是从古代严肃的宗庙祭祀和社祭及民间的信仰中孕育诞生。汉、唐、宋时期,加入佛、道教的宗教信仰和娱乐形式,尤其经过明清的进一步完善发展,突出商贸功能,从而成为人们经济生活、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快要傍晚的时候,那些小商贩叫卖得更加欢快起来。他们需要趁最后的黄金时段,把自己的商品多卖一些。这些人大多数来自外乡,他们早就相好楚家寨举办庙会的机会,趁机过来小发一笔。
结果并没有让他们失望,如今楚家寨富起来了,就连孩子手上也会有些零用钱,买起东西会爽手很多。加上这里还有大量的外地游客,生意更加火爆。
“走,我们也去逛逛。刚才,我看见好像有些挺有趣的东西。”一个中医复兴学院的学生对自己的舍友说道。
逛这些小摊人还真不少,主要顾客其实还是小孩子,毕竟他们比较贪吃、贪玩,这里的小玩具、小吃,都挺适合他们。
“这玩意是什么东东?”唐立业看见摊上的一团团竹篾,疑惑地问道。他左看右看,都看不出个所以然来,实在是欣赏不出这些东西有什么特别。
楚家强扫了一眼,开口道:“小玩具,竹篾弄的,现在是原始收缩状态,可以伸展出小动物之类,挺多孩子喜欢这类会变身的玩意。”
唐立业一听,蹲下来,捉起一个,两边一拉开。原本还一团糟的东西,马上变成一个惟妙惟肖的兔子。
“咦!这玩意不错,看起来挺有技术含量呀!”吴礼眼睛一亮,显然是第一次看见这样的东西。
问了个价钱,这些家伙也不小了,居然也每人挑了几个,给钱的时候,还不用找零,让那小老头高兴极了。
楚家强一头黑线:“你们买那么多干什么?”
“玩呀!玩够了可以送给孩子,你不觉得很好吗?”李泉瞥了一眼楚家强说道。
这回答让楚家强十分无语,感觉跟这些家伙都有代沟了。他却忽视了,人对于未见过的东西都是充满兴趣的。李泉等人第一次见识这样的民间玩具,自然会另眼相看。
“民间玩具其实挺多的,有些挺有趣,尤其是在这种庙会上,各种小孩子的玩意更是层出不穷。”周福荣跟大家说道。
中国的民间玩具种类繁多,制作精巧,件件都称得上是手工艺品。一些原具有酬神姓和巫术色彩浓厚的作品,也成为弄小儿之具的玩物。
如门神被制成“果食将军”,成为小儿的腹中之物;月神兔儿爷也成为玩偶;那些拴魂狮、端午辟邪香包和散灾风筝,早已没有了神和巫的色彩,成为小孩子的玩具和陪伴了。
具有教育功能的九连环和七巧板一类的玩具己非常普及。各种民间耍货在庙会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让人们把“庙会”这一概念,变成了具体的、形形色色的“玩意儿”了。
“来,我们玩玩这东西,很久没有碰过了。”周福荣在另一个摊位上买了几件小玩意。
“这什么来的?”洪天祥突然问道。
这话一出,大家目瞪口呆,随后连忙跟这家伙拉远两步距离,大有羞于之为伍的架势。
“不会吧!你这东西你不认识?你火星来的吗?”就连陈武也觉得这家伙有点蛋疼,那玩意就算没有玩过,也应该见过,或者听说过吧?
洪天祥摸了摸脑袋,看着那几片碎木板,疑惑道:“这玩意很出名吗?”
“我知道,我知道。”苗火的两个小家伙马上就抢口回答。
“我先说,是我先想到的。”小叶子立即阻止小芽子开口。
“胡说,明明是我先想到的,不信你问问爸爸!”小芽子也不落后。其他人一阵狂汗,别人还能看出这是谁先想到的?会读心术不成?苗火跟莫憾两夫妇则是一脸尴尬,对这两个小家伙也是相当头疼,都被他们外公外婆宠得无法无天了。
“我是姐姐,所以我要先说。”小芽子又摆出一副姐姐的架势,要逼小叶子就范。得!又回到姐姐跟弟弟之间的斗争了。
“哎!哎!都别争哦!一起说,一起说,我数一二三。”楚家强只好当和事佬。苗火松了口气,知道楚家强一开口,两个小家伙就能安静下来。要换成是他,绝对是掐得你死我活那种。
等这两个小家伙一起公布答案之后,洪天祥才拿起两块,左看右顾:“这就是七巧板?据说可以拼图那种?你们拼几个给我看看。”
七巧板是由下面七块板组成的,完整图案为一正方形:五块等腰直角三角形(两块小形三角形、一块中形三角形和两块大形三角形)、一块正方形和一块平行四边形。
七巧板的好处与用处简直是多不胜数,以下是七巧板部分的好处与用处:形状概念、视觉分辨、认智技巧、视觉记忆、手眼协调、鼓励开放、扩散思考、创作机会。
楚家强让小叶子跟小芽子每人拼一个出来给那个文盲叔叔看看。两个小家伙都是爱表现的主,或者说小孩子都是喜欢在别人面前展现的阶段。他们当场就给洪天祥拼了两个,小叶子拼出来的是一条鱼,小芽子的是一个猫。看得洪天祥啧啧称奇,其他人则是对这家伙彻底无语了,都不知道他小的时候怎么过的。
“这东西也是我们中国先出现的吧?”有个游客问道。
周福荣点头:“不错,后来传到国外,被称为东方魔板。”
第六百八十三章定窑白瓷
庙会第二天的主题曲是迎神赛会,是一个旧俗,很早以前就存在了。简单来说,就是把神像抬出庙来游行,并举行祭会,以求消灾赐福。
古时候,人民遭遇天灾,经常会举办这样的活动,祈求上天,或者龙王赐雨等等。那时候科技不发达,大家只能将希望寄托在虚无缥缈的上天,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这天,楚家强等人也不能空闲了。迎神赛会时,扛旗的人要跟着去。在本村内还好,要是到其他村子转两圈,那肯定累得够呛。尤其是那些扛旗王,充当先锋的人,他们的旗帜要比别人的高大。
除此之外,还有抬天神菩萨之类的人,以及乐队跟杂耍队伍。乐队之中,笙、箫、唢呐、笛子、二胡、琵琶、三弦、鼓、铙、钹、磬等等,样样俱全,竹管弦之声不绝于耳。大乐队之后,是一大队小丑之类的杂耍队伍。人人拿着刀、枪、剑、戟、钢叉、三节鞭等十八般武器,一边耍弄,一边前进。
楚家强朝前面看去,只见队伍看不到尽头,后面同样这样的情形。主要是现在走的都是小路、山路,路面很小,只能并排走两三个人。另外,小路都是弯弯曲曲的,不远就一个大拐弯,人龙自然看不到尽头。加上今年的队伍特别庞大,除了楚家寨的,还有外乡人,更有庞大的游客群。
“唉!真是要命,怎么有大路不走,偏偏要走这些小路?”吴峰有些埋怨了。他都走了一个多钟头,还要扛着一根旗,偏偏这些小路还不好走,路上很多障碍物,经常跟旗帜“打架”。
更要命的是还不能休息,路就是那么大,你停下来就要挡住后面的队伍了。每次想要停下来休息一会,后面庞大的队伍就跟催命符一样,赶着他前进。
“坚持一下,我们现在要去的是最远的石坪古庙,很快就到了。后面的都是很近的,走半个钟就能休息。”楚家强跟他说道。
吴峰看到队伍中那些老人跟孩子也还在坚持,他也就没再说话。其实,队伍走得很慢,完全就是比散步强一点,所以不会累得要命那种。
二十多分钟后,大家终于来到古老的石坪古庙。这个古庙非常古老,大家远远望去,就能感受到一股苍老的气息。墙上的青砖被腐蚀了一层,顶上的红瓦已经微微脱色。
这座古庙据说有上千年的历史,占地三亩多,是远近最大、最古老的一座神庙。周边村落的庙会,必定会拜访这座千年古庙。
古庙也早就有所准备,知道这次迎接的队伍惊人庞大,早早就煮好茶水、做好点心,都是一些粗茶淡饭。
到了目的地,很多人再也不顾形象地坐下来,喝着古庙送来的粗茶,大呼痛快。也有人到处观赏这座古老的神殿,最感兴趣的莫过于周福荣跟洪老他们这些玩古董的了。一眼望去,满眼都是古董,让他们十分惊讶。最后,他们得出结论,这座古庙价值连城。
“啧啧!这里全是古董呀!”周福荣觉得自己都要受不住诱惑了。
“嗯!这里应当好好保护起来,如今很难看到这么统一古老的庙宇了。”洪老也开口道。在中国,更古老的庙宇也有,但都因为名气大,庙宇的主持人往往一再更新扩建,使得古庙新旧交替。
“老幺,这庙谁说得上话?我想跟他谈谈。”周福荣终于忍不住了。
楚家强微微皱眉:“你小子也不用动心思了,那些菩萨雕塑尽管你开天价,人家也肯定不会卖给你,说不定还被臭骂一顿。”
“我也不要那些东西,我就要这玩意。”周福荣指了指自己手里的瓷碗。
这时,周老爷子跟洪老才认真看了一眼那个碗。周老爷子咦的一声:“咦!居然是宋瓷,不错呀!”
洪老点点头:“不错,是宋朝定窑的白瓷。”他是玩古董的古董,自然很快认出这个瓷器了。
定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在宋代属定州境内,故名“定窑”。定窑创烧于唐代,经过五代,于北宋时达到鼎盛时期,在元代时虽生产,仍终止于元。以出产白瓷着称,胎薄而轻,质地坚硬,色泽洁白,不太透明。
另外,定窑也是宋代五大名窑中唯一的民窑,其他的都是官窑。但北宋中期之后由于品质精良、纹饰秀美为宫廷选中,也为宫廷烧造了大量瓷器,到了明清时代,评论宋代陶瓷,品评汝窑、官窑、哥窑、定窑和钧窑为宋代五大名窑,可见得定窑瓷器之盛名。
楚家强心里暗道:难怪这小子茶都喝完了,却还不放开那个瓷碗,原来是看中人家的茶碗了。
“除了我这个,刚才我还注意到好几个碗,都是有点历史的。”周福荣偷偷说道,如果这批瓷碗落到他手里,他少说也能赚一千几百万。
这话一出,就连洪老跟周老爷子也有点动心了。那些菩萨雕像固然不会缺德到那种地步,让人家出卖天神,但这些茶碗看到不拿下,还真睡不着觉。
见周福荣眼巴巴地看来,楚家强只好无奈地指着远处的楚献科说道:“这个你最好去跟他牵线,跟我说有什么用?”
周福荣等三个人马上扔下楚家强,朝楚献科走去,看来又要分赃了。结果很顺利,毕竟没有抵触人家的底线,也就是一些茶碗之类,跟神沾不上关系,卖了也就卖了。还能增加一笔巨大的意外收入,何乐而不为?
庙里的主事人也知道古董值钱,但这些平时没注意的茶碗,就卖了三百多万,着实让他大吃一惊。他也知道,这三个人没有坑人太厉害,要是其他人,可能随便给个一万几千就了结了。
最后,洪老还提醒他,庙里很多东西都值钱,千万不要随便卖了。
尽管如此,周福荣自己就能赚五百万以上。易静跟林怡知道这情况,都是暗暗咋舌,古董果然是高利润的行业。她们这行要是名气不大,拼死一辈子可能都赚不到这个钱。
“易姐,要不你考虑考虑周哥,这家伙太能赚钱了。以后,小妹我跟你吃香的,喝辣的。”林怡跟易静开玩笑道。
第六百八十四章迎神赛会
古庙主事人为了保持名声,还对外宣称,周福荣等三人各捐了一百万,古庙为了答谢,赠送一批茶碗,作为纪念。周福荣跟洪老他们也乐得图一个好名声,自然也都充当哑巴起来。
楚家强等人走出外面,坐在古庙门前的两株大枫树下面。这时候,正值深秋季节,整株枫树变得火红,十分好看,还有不少人拍了很多照片留念。
“这两株枫树很老了吧?”叶继生见枫树需要三个人合抱,这也是他见过最大的枫树。
“那我就不清楚,估计不会年轻就是了。”楚家强很少考究这个问题。不过他知道,枫树属于慢长型的树木,不像榕树那样,一两百年就要好几个人合抱。看这( 随身山河图 http://www.xlawen.org/kan/15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