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辣文小说 > 重生之经济强国 > 重生之经济强国 第 8 部分阅读

第 8 部分阅读

    让司徒扬剑颇为钦佩地是。别看胡闹小小年纪。但是耐力和毅力甚至比起大人都有过之无不及。就算他自己。当初初习武术地时候也是被折腾地叫苦连天。但是胡闹愣是没吐出半个累字。这不得不让司徒扬剑暗生赞叹之余。觉得这孩子以后地前途必然不可限量。

    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一个月。这一个月对胡闹来说极其辛苦。但是他却尝到了一种久违地快乐。就是那种让身体酣畅淋漓地快乐。感觉到身体逐渐变化地快乐。或者是一种立下目标又不断去追逐地快乐。当然这其中也不乏劳累难耐。但胡闹却凭着上辈子磨练出来地毅力和心态顽强地坚持了下来。

    但是基本功还在继续。按照司徒扬剑地话来说。若想打好根基。最少要苦练三年基本功。但是胡闹哪能等待那么长地时间。再说明年四人帮粉碎以后。他还有许多事情要做。又如何能长期留在农场里面学习基本功。所以百般缠磨之下。司徒扬剑答应将三年变成了三个月。不过他也明摆着告诉胡闹。基本功打不牢对以后地武术进展会有很大地影响。

    胡闹也明白着告诉他。咱也不想成为啥武术宗师。只不过想练习几招强身防身而已。

    11月29号这一天。胡闹有些心神不宁。总觉得自己似乎忘记了什么事情。拉着刚从团委汇报工作回来地爸爸。问他今天是不是有什么大事。

    胡振华有些惊奇地说:“今天是有一件大事。刚刚在团委地报纸上看到。咱们国家今天成功地收回了一颗卫星。这颗卫星是26号射地。代表我们国家已经掌握了卫星射和回收地技术。”

    胡闹却是愁眉苦脸的说道:“不是这事。”

    直到中午吃饭的时候,嚼着微微有些软的窝窝头,胡闹才突然灵光一现想起来,今天是11月29号,正是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将他们的公司命名为“微软”的日子。

    胡闹乐了,“比尔盖茨,我的老朋友,我们会再见面的。”

    ※※※

    1976年的元旦刚过不久,我们伟大的周总理与世长辞。这一天,农场里的知青们情绪都很低迷,自的默哀,为共和国伟大的总理送行。

    3月8号的时候临近黑龙江的吉林省突然了一次世界历史上罕见的陨石雨,其中最大的一块重177o公斤,为当时的世界之最。

    胡闹1o岁了,由于长时间的练武,胡闹的身体开始变得愈壮实,跟个小牛犊似的。同时也在司徒扬剑的指导下练习一些基本的功夫。胡闹的父母都已经知道了胡闹练武的事情,对此他们倒并没有反对。毕竟练武强身防身的道理他们都懂,只是吴凤娇有些怕孩子吃苦,经常叮嘱胡闹别累着。

    四月初的一天,胡闹跟夏雪放学回来,现父母早早的就坐在家里,俩人似乎在商量着什么。而且表情十分的激动。胡闹很纳闷,就凑过去问:“爸,妈,你们这是怎么了?”

    胡振华一把抱起儿子,在儿子的脸蛋上吧唧亲了一口,高兴的说道:“儿子,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和你妈都获得了团里推荐,可以入学就读工农兵大学。”

    胡振华一愣,工农兵大学他倒是听说过,可是爸妈的条件似乎不符合啊?于是便问道:“爸,妈,你们非工非农非兵的出身也能被推荐就读工农兵大学?”

    吴凤娇在一边轻轻的搂住了夏雪,笑道:“小闹儿啊,这话你可说的不对。我和你爸虽然是非农非工非兵的出身,但是咱们来到这北大荒进行贫下中农教育已经有七年了,因此也具备了工农兵大学生的推荐资格。”

    胡闹听着听着却不由的皱起了小脸儿,工农兵大学胡闹有所耳闻,是这个时代的特殊产物。不过相比较而言,胡闹却并不赞同父母去入读工农兵大学。

    他知道自己的父母对大学有着极为强烈的渴望,若是早几年的时候,胡闹或许会支持父母,但是现在显然已经不是时候了。明年就会恢复高考,父母现在去就读工农兵大学,挨到明年的时候就会处在一个非常尴尬的地位。会不会被清退是一个问题,就算没有被清退,按照后世的了解,由于工农兵大学生由于文化水平参差不齐的原因,后期很多人都无法拿到毕业证。

    【ps】:司徒扬剑这个人物是杜撰出来的,那位洪门大佬的身份想必很多人都清楚,我就不细表了。不清楚的百度一下就知道了。o(n_n)o~

    第031章 【工农兵大学】(求推荐)

    胡闹对父母被团里推荐入读工农兵大学的问题做了表态,胡闹说:“爸,妈,我不同意你们去就读工农兵大学。”

    夏雪压根就不清楚什么是工农兵大学,但是听胡闹这么说了,便觉得是对的,在一边懵懂的点着脑袋。

    胡振华夫妇俩却是楞了一下,原本激动喜悦的心情被儿子反对的态度弄得有些不知所措。换做一般的父母,面对一个十岁的孩子,自然不会拿他的话当成正题来对待。但是胡闹这两年时间已经隐隐刻意的露出些许锋芒,仅是些许,以他的年龄和前的认知,便已让人觉得惊讶和不敢小视了。

    作为父母来说,胡振华夫妇俩对儿子的变化更是清晰了然,更多的时候,他们已经不在把胡闹当做一个十岁的孩子,而是当做一个思维意识完全独立的大人来对待。用他们的话来说,咱儿子这叫早熟,早慧。

    胡振华有些恼火,尽管知道自己这宝贝儿子自小便聪慧,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往往比成年人还要深邃。但是在这个问题上,胡闹的反对意见却让他生出一种泼冷水的感觉。所以大巴掌在儿子的**蛋儿上扇了一下,唬着脸说:“瞎嚷嚷啥呢?你了解不了解就反对我跟你妈去读工农兵大学?”

    吴凤娇却是护着儿子,瞪了丈夫一眼,说:“你激动什么啊?咱儿子话还没说完呢,你怎么就知道他不了解?”

    胡振华被妻子一瞪眼,有些无奈的苦笑道:“我不是激动,可是咱俩能拿到这个名额容易么?别人抢破头,又是送礼又是走后门的都不那么容易得到这样的机会。现在好不容易咱俩双双拿到这样的名额,简直是双喜临门啊,也不知道多少人眼红呢。这小子什么都不清楚,就在这乱泼冷水。”

    胡闹脸色有些苦,作为重生人士来说,就这么一点儿不好。虽然很清楚未来历史的走向,但是轻易却不敢随意对人说出来。就算说出来了,又有什么人会相信?反倒会被别人认为你思想不端正,有反革命的倾向。

    缩在吴凤娇怀里的夏雪轻轻探过手去捉住了胡闹的手,胡闹一抬头,看见夏雪有些关心的大眼睛,微微一笑。

    当天晚上,胡闹一家四口召开了第一次家庭座谈会。会议的中心就是关于胡振华同志和吴凤娇同志就读工农兵大学的问题。胡闹和夏雪作为反对方与正方代表展开了讨论。

    胡闹说:“爸妈,工农兵大学是个怎样的存在,你们应该比我更清楚。这些入读的人水平参差不齐,甚至很多都识不了几个字。你们觉得这样的大学拿到的文凭有多少的含金量?呃……就是有多大实用价值的意思!”

    胡振华说:“儿子。话可不能像你这么说。这入读工农兵大学地人。水准地确是参差不齐。但是现在地世道。大家走地都是这么一条路线。我和你妈都是高中毕业生。跟那些识不了几个字地人不能比。我觉得这文凭即便价值不高。但是对于我和你妈来说。只要实实在在地学习到了东西。想必问题也不是很大吧。”

    吴凤娇也在一旁点了点头。显然很赞同丈夫地意见。

    若不是恢复高考在即。胡闹定然也会很赞同爸爸地话。但是现在同样地两块蛋糕在面前。一块蛋糕却是馊地。随时可能被人扔掉。一块却是刚考出来鲜美可口。你会选择哪一个?显然。胡闹希望父母能够走恢复高考这条路线。堂堂正正地进入大学地校园。成为恢复高考以后地第一届大学生。而后期地工农兵大学在恢复高考以后。有许多学员到最后连毕业证书都没办法拿到。

    当然。胡闹抱着这样地想法。倒不是替父母自大。而是他对父母可以考入大学有着绝对地信心。胡闹家本就是书香门第。父母是实打实地高中毕业生。虽然在北大荒建设了这么多年书本上地知识或有遗忘。但只要给他们充足地时间去复习。想必问题不是太大。毕竟恢复高考以后地第一次考试试卷是很简单地。再不济。胡闹地爷爷奶奶还是大学教授呢。就算别地不成。辅导儿子儿媳妇考个大学应该没啥问题。当然。就算这些通通都不行。不是还有胡闹在么?以他当年天才地头衔。不必开啥金手指也能轻轻松松地帮助父母考上大学。

    胡闹知道一时间想要改变父母地想法地确是很困难。所以他不得不换一种劝解地方法。采用曲线救国地方法。实在不行。胡闹也只有透露一些未来地信息。

    “爸。妈。若是恢复高考。你们有没有信心能考上大学?”

    胡闹突然抛出的这句话让胡振华夫妇俩有些莫名其妙,吴凤娇说:“闹闹,若是真能恢复高考,我和你爸努力复习一下还是有很大希望可以考上的。关键是,按照现在的情况来看,恢复高考还不知道是何年何月的事情啊。”

    胡闹笑了,说:“妈,莎士比亚说过,黑夜再漫长,白昼终降临。你们不也常说,相信党和政府会还外公和外婆一个清白么?那么你们也应该相信党和中央领导们恢复高考的决心啊。只要有信心,说不定明年就会恢复高考呢。”

    胡振华和吴凤娇苦笑着摇摇头,吴凤娇埋怨道:“你这孩子瞎说什么呢,还明年恢复高考,这事能说不定么?要是明年能恢复高考,我和你爸就不要这推荐名额了。”

    胡闹一拍巴掌乐了,转而又抓耳挠腮的不知道冲口而出的话究竟要怎样说出来比较妥当。最后只能呐呐的说:“爸妈,要不你们就等等,说不定明年就恢复高考呢?”

    胡振华和吴凤娇自然不可能相信儿子这没根没据的瞎话,所以最终这场家庭会议的基调还没有定下来。但是没定下来,就代表父母入读工农兵大学的主意并没有改变。这可让胡闹好生着急。

    不过事情在几天之后出现了转机,是指导员过来说情了。往年也会有这样的情况生,当名额指派以后,会有人专门上门求情,希望能把名额转让,然后开出一些条件出来。当然,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都不会轻易的让掉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

    指导员是为了连队养猪班的林二傻说情的,说起林二傻,连队里的人都知道,对他的遭遇也都很同情。林二傻本不傻,全名叫林光正,原本是个风度翩翩满肚学识的人物,初来农场的时候是个积极分子,挺出风头的。后来团委推荐他上工农兵大学,他却把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让给了他的对象了。但是他的对象在上了一年大学以后却回信一封说明和他断绝恋爱关系,这一封信让林光正受到了巨大的刺激,人一下就傻了。

    指导员的意思就是,你们家一下子分到了两个名额,能不能匀出一个名额出来让给林二傻,说不定林二傻一冲喜,脑子就正常了呢!

    指导员是一番好意,他这人在连队里本来就是老好人的角色,平时对知青们的生活很照顾。况且,胡振华夫妇俩一下子拿到两个名额,匀一个出来也不是什么过分的事情。所以指导员才过来替林二傻说说情。

    胡振华夫妇俩也属于心善的那种人,对于林二傻的遭遇他们也是打心眼里的同情,平时连队里也会私底下骂他那对象不是个东西。当然在这个年代,这样的事情也算是屡见不鲜了。经过一番思考以后,胡振华夫妇俩还真把名额让给了林二傻。

    不仅如此,由于夫妇俩本来是抱着一起上大学的心思,现在只有一个名额,而夫妻俩又不想分开。所以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以后,俩人忍着万分心痛把另一个名额也让了出去。

    说来真是奇怪,林二傻知道自己获得推荐名额的时候,脑子突然就正常了。大呼小叫的在连队里喊着,还要拉着一帮人吃饭。大家都觉得事情有时候真是说不清楚,傻了这么多年的人突然就正常了。

    林二傻还特意来了胡闹家里一趟,没啥别的事情,进门就给胡振华夫妇俩磕头,说以后一定会报答他俩。弄得胡振华夫妇俩好生尴尬,忙不迭的把他扶起来。

    当然,事后吴凤娇也难免会有些后悔的唠叨几句,胡振华就说:“你不常说咱儿子说话跟大人似的,有远见有道理么?说不定就让他说中了,明年就恢复高考呢?一年一个政策,有些东西实在是说不准啊。”

    吴凤娇点点头,也只能拿儿子的话安慰自己了。

    胡闹却是暗自松了一口气,这事儿总算是过去了。还是老老实实的呆着,迎接明年的高考吧。

    第032章 【地震前夕】

    真奇怪,书评区的书评咋突然就消失了,有没有哪位战友知道是什么原因啊?

    …………

    胜利农场里边儿靠近喀山的地方有一块陵地,在这里沉睡着为农场建设而牺牲的知青们。高大的白桦树静静的矗立在陵地的周围,仿佛一座座无名的丰碑,默默的祭奠着那些曾经年轻的灵魂。

    清明节那天,农场的知青们怀着沉重的心情自的来到这里,向这些为了建设北大荒而英雄牺牲的先驱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六月份,胡闹的基本功练习已经告一段落。三个多月的马步站下来,胡闹的身板儿变得更加挺拔,下盘儿更是异常稳固。或许是家人的优良基因,也或许是北方的寒冷其后造就了钙质不容易流失,胡闹的身高已经达到了一米六五。若非是脸上稚气未褪,放在南方的某些城市已经可以算是一个半大的小伙子了。

    司徒扬剑开始传授胡闹一些基本的拳术,譬如少林太祖长拳等等,胡闹学的很认真也很刻苦。不过他也很清楚,练武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促就的,以他现在的时间和精力,也就只能趁着这几年时间好好学上一学,不求多好,但求防身健体。有句话说的好,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至于深层次的学下去,达到什么宗师级别,刀枪不入,谈笑间置敌灰飞烟灭,那完全是扯淡。先不说有没有那个时间和可能性,若真想达到那样的级别,胡闹岂不是耗尽一生的时间来研究武术了?这可就跟他所立下的座右铭相违背啊。

    7月6日,革命的先驱者,人民敬爱的朱德朱老总去世,全国人民一片沉痛。

    一年之内,连续两位伟人逝世对于国人来说,除了打击和沉痛之外,也隐隐有了一些慌乱的感觉。毕竟新中国解放的时间不长,而现在所处的年代精神领袖远比国家来的更加重要。

    对于历史进程了如指掌的胡闹来说,他自然不会慌乱,但是这几天他却很焦躁。因为他知道,就在这个月的28号,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一次地震灾害,唐山大地震即将来临。

    胡闹上辈子并没有经历过唐山大地震,对其资料也仅仅是在书本上和网上所搜而闻,因为那时他还没有出生。但是地震灾害所带来的巨大损失和人员伤亡,胡闹却是刻骨铭心。因为上辈子的他曾经历过不下于唐山大地震的汶川地震。

    那时候。看着电视新闻上。网页上。一遍遍地刷新着死亡人数。看着那个恐怖地官方数字。胡闹热泪盈眶。心中除了伤痛之外。更生出一种对生命地茫然。那些在地震中消逝地人们。有些还仅仅是三四岁地孩子。他们甚至都还没有好好地接触过这个世界就已经黯然地离开。

    他们留恋。他们不舍。但是残酷地自然灾害却在一瞬间剥夺了他们生存地权利。

    胡闹无法改变历史地进程。该生地地震依然还是会生。作为一个重生人士来说。这或许就是最大地悲伤。小范围内。你或许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变事物地展。但是在大方向上你无法去影响和动摇它。

    胡闹也曾偏激地想过。是不是想办法联系到中央领导。亦或是写信投稿给报社。大声地宣告。唐山大地震就要来临。要尽快做好撤离工作。但是这个想法仅仅是在脑海里转了一个圈儿就被胡闹给否定了。

    能不能联系到中央领导不说。别人又凭什么相信自己?就算真地相信自己了。而唐山大地震也地地确确地生了。那么事后自己将会被如何看待?如何去解释自己为何会知道唐山会生大地震?

    这些问题让胡闹心力交瘁。

    思来想去,胡闹觉得,当前最重要的不是想着怎样告诉别人地震即将来临。而是如何通过自己微薄的力量挽救一下地震带来的损失和人员伤害。

    时间刻不容缓,没有多余的时间让胡闹充裕的去思考。短暂的考虑以后,胡闹觉得凭着自己的年龄和能力以及现在的环境,唯一所能做的,就是根据后世的经验,撰写一点关于地震预防以及后期处理的方案,然后将其表出去。若是能见报受重视的话,希望能起到一定的警示和预防作用。

    有了这个想法以后,胡闹便收敛了所有玩闹的心思,抓紧时间开始撰写文章。不过他也耍了一个小心机,若是现在突其然的冒出一篇关于地震的文章,紧接着后面就生地震,落在有心人的眼里,肯定会有所怀疑。

    所以胡闹并没有全写地震方面的内容,只是将这方面内容为主,同时也写了关于洪涝灾害,旱灾,台风等一些天然灾害的预防和灾后的处理。这样一来,就不会显得太突秃了。

    于是接下来的几天,胡振华和吴凤娇夫妇俩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向来上蹿下跳一刻也停不下来的胡闹这几天竟然像变了性子似的,乖乖的趴在桌子上写着什么。时而皱着眉头,时而挠着头,小模样十分的认真。

    一开始,夫妻俩也没觉得什么,但是连续几天都这样,吴凤娇就有些憋不住了。俗话说的好,事出反常必有妖,这宝贝儿子突然转了性子,她这个当妈妈的还真有点担心。

    这天放工,胡振华去连队跟指导员商量点事情,吴凤娇一个人先回来。进屋以后,现宝贝儿子还是那副模样趴在桌子上捏着钢笔扮演思考者,心里有些慌,顾不上洗脸便走过去,问道:“闹闹啊,你这是写啥呢,天天都写的这么带劲儿。”

    胡闹思考的很入神,压根就没听见妈妈的话。倒是乖巧的坐在他身边的夏雪,轻轻的扯了扯他的袖子,轻声细语的喊道:“闹闹,阿姨叫你。”

    胡闹猛地回过神来,疑惑的看向夏雪,夏雪连忙细声细语的重说了一遍,待胡闹恍然转头的时候,吴凤娇已经走到桌边了。

    “啊,妈,你什么时候回来啦。”胡闹一惊之后,立刻展开了天真的笑脸,小手偷偷摸摸的蒙住了桌上的稿纸,慢慢的往桌肚子低下挪。

    可惜吴凤娇压根就没被他天真的笑脸所蒙骗,儿子是她身上掉下的肉,当妈妈的又怎么能不了解自己的儿子。看他这幅偷偷摸摸的模样,吴凤娇心里愈的怀疑,手一指,说:“别动,把那稿纸给我看看。”

    胡闹打着哈哈笑道:“妈,今天累不累啊,要不,一会儿我给你捶捶背。”

    一边说,一边小手飞快的将稿纸挪到了桌肚低下。

    吴凤娇见胡闹声东击西,岔开话题,干脆也懒得跟他多说了,手一伸,拧住了胡闹的耳朵。胡闹千不怕万不怕,就怕老妈这招巴黎铁塔反过来倒过去的拧耳**。

    “嘶……妈,轻点,疼。”

    吴凤娇知道儿子这是在作怪,她可舍不得真的下力气,故意冷哼一声:“知道疼就好,不然你这臭小子皮厚的都治不住了。赶紧地,把你手里的稿纸拿出来给妈瞧瞧,神神秘秘的,也不知道写的什么玩意儿。”

    吴凤娇刚说完,就见夏雪牵住了自己的衣角,大眼睛水汪汪的看着她,一脸哀求道:“阿姨,闹闹疼。”

    吴凤娇有些哭笑不得,当初胡振华和吴凤娇想让夏雪这小丫头改口叫他们爸爸妈妈,但是这小丫头怎么也不肯叫。也不知道为什么,夏雪这小丫头在家里就跟胡闹最亲,胡闹去那儿她就去哪儿,跟小跟屁虫似的。而且,处处的都帮着胡闹,你要是对胡闹好,小丫头就看你顺眼,你要是对胡闹不好,小丫头就拿大眼睛瞪你。

    “得了得了,你这小丫头,也不知道闹闹给了你什么好处,处处维护着他。我看呐,干脆以后长大了,你就嫁给闹闹得了。”

    夏雪年纪虽小,但已经隐隐有点明白事理了,特别是跟在胡闹身边这么长时间,心理成长的十分的快,听了吴凤娇的话以后,顿时垂下了眼帘,手也松开了,脸上浮现出两朵浅浅的粉红。

    胡闹最终还是没能架住妈妈的“严刑拷打”,将稿纸递给了妈妈,当然,他也寻了个理由,说自己这是在练习钢笔字。吴凤娇将信将疑的扫了一眼稿纸,看着上面工工整整的一手正楷,心里已是信了半分。相比较其他孩子而言,胡闹虽然不常写字,但是一手钢笔正楷却隐隐透出大家的风范,这一点一直都让吴凤娇觉得很骄傲。

    不过,当她看到“天灾预防及灾后处理工作安排”的标题时,却是楞了一下,问道:“闹闹啊,你这是在那儿抄的?”

    胡闹心里委屈,但嘴上还是顺着吴凤娇的话说道:“在黎叔那些书里随便找一本抄的,都说了嘛,我是在练习钢笔字。”

    这下,吴凤娇倒是相信了。虽然儿子机灵聪慧,有着种种过人之处,但她怎么也不会相信这种严谨的学术报告形势的文章会出自儿子之手,显然儿子的的确确是在练习钢笔字了。只不过心里还是有些气恼,你说你小子练钢笔字就练呗,干嘛要躲躲藏藏的装神秘?

    匆匆扫了一遍儿内容以后,吴凤娇将稿纸递还给了胡闹,说:“难得看你安静下来,那你就好好练字吧。对了,你有好几天没去讲故事了,许多知青战友都跟我问你呢,我说你生病了休息几天。”

    胡闹嘻嘻的笑着点点头,又将心思放在了手中的稿纸上。

    十二号的时候,胡闹终于将这篇文章写完了,仔细的校对了一遍以后,胡闹又开始思考投向哪个报社比较好。想来想去,胡闹觉得最能受到重视的报纸当属由中央行的人民日报,于是便决定将稿子投向人民日报。

    只不过,在作者一栏落款的时候,胡闹并没有署上自己的名字,毕竟自己才十岁,若是真的见报受了重视,追查到自己的身上,那还不得让人惊掉大牙?他可没有出这种风头的打算。所以经过考虑以后,胡闹署上了他爸爸胡振华的大名儿。

    这样一来,若是真的能受到重视引起反响,追查起来,也只会找到他爸爸,跟他这个十岁的孩子毫无关系。大不了,到时候自己跟爸爸好好解释一番,相信自己的爸爸总该不会出卖他这个儿子的。就算真出卖了,谁相信一个十岁的孩子能写出这样的文章啊。

    信件寄出去以后,胡闹却比前几天还要着急。因为这时候邮递度很慢,他希望早一天到达,早一天见报,这样所能起到的作用就更大。

    第033章 【谁寄的稿子?】(求推荐)

    在接下来为数不多的日子里,胡闹仿佛热锅上的蚂蚁,焦急难耐。可叹的是,有的时候当你对某件事情倾注了全部精力,并满怀期待,希望能看到预期的效果时,它的运行轨迹却往往与你期望的结果大相径庭。

    胡闹几乎每天都要溜到团部革委会办公室查看报纸,因为团革委会主任对他特别喜爱的原因,他可以随时来这里读报。但是,直到27号,他也没能在报纸上找到自己寄去的那篇稿子。

    失望之余,胡闹的心里一片悲凉。

    胡闹呐呐的想,即便自己掌握了未来的动向又如何,有些东西,自己依然无法改变。这是胡闹第一次对自己重生以后的理想产生了怀疑。自己曾经立下的座右铭会不会仅仅是自己理想中的乌托邦?

    为中华之崛起而重生,真的这么容易么?

    公元1976年7月28日,北京时间凌晨3时42分54秒8o,在河北省唐山市生了7。8级强烈地震,震中烈度高达Ⅺ度。同日18时45分,又在距唐山4o余km的滦县商家林生7。1级地震,震中烈度为Ⅸ度。

    这次地震生在工业城市,人口稠密,损失严重。邻近的天津也遭到Ⅷ—Ⅸ度的破坏。有感范围波及重庆等14个省、市、区,破坏范围半径约25o千米。

    那天晚上,胡闹辗转难眠,虽然黑龙江省也在有感范围之内,但是躺在床上的胡闹却并没有明显摇晃的感觉,显然震感传播到这里已经非常的轻微。

    早上时候团里接到了上级传来的消息,昨天夜里,我国唐山市生了7。8级大地震,伤亡惨重。等指导员和连长将消息带回来的时候,知青们一阵惊讶之后就沉默了,为远在唐山的人民们致哀。

    这一年可以说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年头,接连不断的噩耗让人们感到恐慌,隐隐约约的也有谣言开始流传。

    中午的时候,胡振华被急匆匆赶来的连长和指导员堵在了家里。连长焦急的说:“振华,团领导下了命令,让你立刻去团部一趟。”

    胡振华一头雾水。连忙问道:“怎么了?是不是团里有什么活动需要我们文艺队演出?”

    指导员扯着胡振华地衣服说:“别问那么多。事态很急。赶紧跟我们一起去团部。团领导都在等你过去。”

    胡振华有些懵了。迷迷糊糊地被连长和指导员拉去了团部。进了团部办公室以后。他却被吓了一跳。好家伙。团里地几个正职副职地干部都在。一字儿排开。皆是瞪大眼睛看着自己。面无表情。

    胡振华看这架势还以为自己犯了什么错误。结结巴巴地问道:“各位领导。不知道找我来有什么事儿?”

    团政委一脸严肃地看着胡振华说道:“振华同志。最近你是不是写过一封信寄给过人民日报?”

    胡振华一脸茫然。摇头说:“没有啊!”

    团政委眼一瞪说:“仔细想想,到底有没有?”

    胡振华慌了,心想难道自己记错了?可是脑海里一遍遍的回忆也想不出自己什么时候往人民日报写过信啊。可是看这几位领导的架势,似乎自己真写过这么封信一般,而且看样子信的内容还挺严重的,否则也不会摆出这么大阵势来审问自己。

    难不成是有人陷害我?

    想到陷害,胡振华吓了一身冷汗,不过转而想想自己平时也没有得罪什么人,范不着整出这么大的声势来给自己捅刀子吧?

    越想心里越慌,越想脑子越乱,胡振华一时间汗如雨下,怯声问道:“政委,那……那信里都写了什么?”

    团政委又是一瞪眼,说道:“你自己写的什么,你自己不知道么?”

    革委会主任因为喜欢胡闹的缘故,对胡闹的父母也有些爱屋及乌。看到胡振华被吓得六神无主,连忙插话道:“老谢啊,你可别把振华同志吓坏了,他做的是好事,瞧你那脸色,人家还以为犯了啥错误呢。”

    说着,又朝胡振华笑道:“振华同志,别紧张别紧张,事情是这样的。中央方面来电话了,说你寄给人民日报的那份稿件有很大的价值,经过相关领导审阅以后明天就会表在人民日报。上面是打电话过来让我们确认一下,所以我们才把你叫了过来。”

    胡振华听了这一番解释,情绪才略微平定了一些。但是对于这什么稿件的事情,他还是有些摸不着头脑。虽然主任说的有板有眼,可他想破了脑袋也记不起来,自己什么时候写过一份稿子寄去过人民日报。

    “主任,这……该不会是弄错了吧?会不会是别人寄的?”

    革委会主任一听,有些不高兴了,在胡振华的肩膀上拍了拍说:“你这同志怎么畏畏尾的,稿子的署名就是你,信上的地址和寄信人也清清楚楚的写着你们三连胡振华,难不成你们三连还有两个胡振华?这样跟你说吧,现在上面非常重视这份稿子,估计明天上面就会有对你的命令下来。你回去好好准备准备,就这样吧。”

    回去的时候,胡振华的脑子比来时还要迷糊,简直就乱成了一锅粥。稿子的事情一直在他的脑中盘旋,他可以肯定自己断然没有写过这样一份稿子。可究竟是谁写了这样一份稿件并署上了自己的名字呢?

    没道理啊!看团领导的意思,这稿子应该非常受到重视,而且是受到了中央领导的重视。不管对谁来说,这都是这种千载难逢的好事,谁会把这样的好事便宜给别人呢?

    想着想着,不知道怎么着,胡振华忽然想到了儿子胡闹。记得前一阵子,这小兔崽子不是一直在伏案狂写么?当时问凤娇,她说儿子是在练习钢笔字。

    难不成,这稿子是儿子写的?

    胡振华越想越觉得有这个可能性,联系前后的因果,也只有胡闹最有可能会署上自己的名字。也只有这小兔崽子会干出一些出人意料的事情。想通了这一点,胡振华呆不住了,直接将胡闹从班里拎了出来。

    “爸,你这是怎么了?”胡闹的脸色不太好,这几日,稿子一直不见报,地震已经生了,伤亡惨重,他有心用自己的微薄的力量去挽救,但无奈报国无门。只能默默的祈祷那些在地震中丧生的人们,来世投个好人家。

    “小兔崽子,你最近是不是写了一份稿子寄去了人民日报,还署上了你老子我的名字?”胡振华瞪着眼睛盯着胡闹。

    胡闹一听,怔了怔,接着脸色变得狂喜起来,急切的问道:“爸,是不是那稿子见报了?你在人民日报上看到了。”

    胡振华听着儿子的话,心里那口气终于松了下来。事情总算是水落石出了,这稿子还真是自己操蛋儿子写的。当然,松气之余,心里的那股子恼火劲却是止不住的往上窜。这小兔崽子真是越来越无法无天了,都敢没事儿给人民日报递稿子了。在这么展下去,要是下次写个什么反革命的材料寄出去,再署上他老子我的名字,那事情可就无法收拾了。

    胡振华打定主意,今天得好好教训一下这小兔崽子。于是,一把倒拧住儿子的小腰,大巴掌就狠狠的朝**上扇去。

    胡闹这还兴奋的等着他老子的回答呢,没想到胡振华二话不说,上来就是一顿巴掌炒肉片。一急之下,在司徒扬剑那里学来的功夫终于派上了用场。身子一扭,硬生生的从胡振华的手里挣脱开,不满的问道:“爸,你这是干嘛呢?要文斗不要武斗这可是**说的。”

    “你这臭小子,长本事了是吧,敢跟老子较劲了,看我今天不好好收拾你。”胡振华说着,捋起袖子又要动手。

    胡闹连忙闪开一边,拉开安全距离,这才说道:“别啊,爸,咱有话好好说。再说,你也不能平白无故的揍我,总得跟我说说是什么理由再动手也不迟啊!”

    “理由?”胡振华气道:“好,我就跟你说说理由。你说你没事写什么稿子?还敢往报社寄,你还真是胆大包天了。这么大的事情你也不和我跟你妈商量一下!你知不知道乱写一通的后果是什么?你这是拿你老子我开玩笑!”

    胡闹一听,有些惊讶的问:“爸,那稿子不会出了什么问题吧?团领导批评你了?不对啊,我那稿子只是写的关于地震等天灾的预防和后期工作部署安排的事情,不可能有什么麻烦啊。”

    第034章 【抗震救灾总顾问】(求推荐)

    经过一番抗拒从严坦白从宽的盘问,一直摸不着头脑的胡振华才总算从儿子的诉说中了解了这份稿件的具体内容,原本还不太踏实的心这回算是彻彻底底的放了下来。同时他也明白了,这份稿件之所以被中央领导所重视,显然是与昨晚唐山爆的地震灾害有关系。

    新中国建立以后,除了昨晚的唐山地震以外,7级以上的大地震一共生过八次。但是这前八次的人员伤亡以及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损失,加起来都比不上这次唐山大地震严重和影响巨大。

    其一是震前没有任何前震预警;其二是余震持续时间长,衰减过程起伏大;其三是地震生在人口密集的工业城市,并且靠近都。

    在此之前,国家对于地震灾害已经有了一定的防患措施和应急方案,国家地震局也时刻对地震频的地区进行严密监视。但是毕竟新中国成立时间不长,而目前所处的年代又十分特殊,所以有关方面的专家和资料极其有限。

    唐山大地震生以后,由于地理位置靠近都,中央各级领导都十分重视。虽然有关方面也存在着相关资料以及应急方案,但是这些方案和资料一来比较陈旧,二来对于这次工业化人口密集的城市生的大地震来说却有诸多方面都无法完善,无法做到切实有效。

    就在这样的时候,胡闹所写的这篇根据后世地震处理的丰富经验所总结出来的对于抗震救灾有效实施方案以及余震防患灾后重建的详细稿件,在相关人士和中央领导的严重自然具有极高的价值。

    当然,这份稿件传递到中央领导的手里其中也经过了一番波折。胡闹所不知道的是,当他心急如焚的查看着报纸有没有出现自己所写的文章,并一次次无往而归时,这份稿件却早在二十三号就已经到了人民日报社。但是由于胡闹所写的这份稿件篇幅太长,加上属于学术性的文章,并不是太适合在当时的日报上表。所以稿件暂时就被压了下来。

    当昨晚的唐山大地震生以后,报社人员在回想起了这份稿件,并意识到了其中的价值。于是稿件被交到了总编的手里,总编审阅以后也立刻意识到了这份稿件对当前唐山大地震抗震救灾工作展开的重要性,于是马不停蹄的将这份稿件上报给了中央领导。

    中央领导这会儿正在接见半夜穿着裤衩儿从唐山跑到北京中南海报警的唐山工人李玉林,五个副总理加上一个北京市市委书记对李玉林说:“李玉林同志,你是从灾区来的。你了解灾区的情况,掌握这第一手资料。我们六个同志都听你的,你说吧,让我们干什么?”

    李玉林就指挥开了,但他毕竟不是这方面的专家,所说也有限的很。中央领导商量以后,根据李玉林同志的意见觉得还得拿出一个详细,并且切实有效的应急方案出来。于是有关地震的资料和相关的专家都聚集起来,开始抓紧时间商讨出一个具体的应急方案。

    就在这个时候,人民日报社的总编将资料递到了中央领导的手里,中央领导们一看,觉得这个资料非常的详细,而且其中所提的许多观点对当前唐山大地震来说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所以立刻将资料递到专家团的手里,进行讨论。专家团经过讨论以后,一致认为,这份稿件绝对是当前最详细最有效的应急方案。

    就在这一系列程序以后。胡闹地这份稿件终于被定为唐山大地震抗震救灾指导方案。中央领导一边通知人民日报社安排表。一边开始追查稿件地来源和投稿人。因为相比较稿件而言。写这份稿子地人显然更为重要。

    这也就有了后来地一幕。

    下午。胡闹一家四口人。召开了第二届家庭座谈会。会议地议题就围绕胡闹地这份稿件展开。

    先问地是吴凤娇同志。经过胡振华地转述以后。吴凤娇已经明白生了什么事情。她心里那叫一个个气啊。寒着脸盯着胡闹说:“闹闹啊。长本事了是吧。敢拿谎话骗你老娘我了。前一阵子我问你。你是怎么说地?你说你在练钢笔字!怎么练着练着就练出一份稿件出来了?还给寄去了人民日报社。你胆子可真不小啊?”

    胡闹笑地有些狼狈。使劲地挠着头。一边扮着可爱一边撒娇道:“妈。当时你说我是抄地。我心里这么一委屈。就顺着你地意思说是在练钢笔字了啊。”

    吴凤娇轻哼一声。说:“照你说这么说。倒是妈妈地错了?好你个臭小子。年纪不大就知道推卸责任了。看我今天不教训你。”

    说着,吴凤娇就要伸手使出巴黎铁塔翻过来倒过去的拧耳**,好在胡振华拦住了她。胡振华现在心里充满了疑惑。

    其一,儿子才不过十岁的年纪,又如何写出这样一份学术性的稿件出来?这可不是小孩子玩过家家,能够受到中央领导的重视,显然这份稿件具有很高的价值。就算以他这个成年人的思维和高中生毕业的学识,想写出这样一份稿件出来,恐怕都苦难重重,儿子又是如何做到的呢?难道,?( 重生之经济强国 http://www.xlawen.org/kan/1547/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