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部分阅读
泛筒萜悍挚缘拇砺溆兄隆⒓蚪喽坏サ鳌?br />
草坪外,被围墙圈起来的地方应该是工作区域。各种人员和车辆在不同的门户内快速进出,显的非常繁忙。四周很安静,偶尔会传出节奏平稳而细微的“嗡嗡”声,这声音不但没有破坏环境,反而将空间内衬托的生机盎然。
“欢迎来到乌托邦!”于尔根稍显得意的看了看一家三口,然后弯下腰,将闻睿从轮椅上抱了起来,轻轻的在他耳边说道:“小宝贝,我们到家了!让老头子送你回卧室吧,我们以后再也不需要这个破玩意儿了。”说着,不再理会轮椅,径直朝一台电梯走去。
来到被称为乌托邦的基地已经五天。
闻睿只知道自己并非和爷爷、外公、父母住在一起。他的住所好象是一家医院的高级病房。住进来那天,于尔根介绍了一下医疗机器人,并且要求他服从机器人的安排后,就没有没再来过。
几天下来,他逐渐适应了这里的环境。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在两名医疗机器人的帮助下,接受各种身体检查和病理测试。医疗机器人的先进程度使他非常吃惊,它们不但具有普通人一般的外表、灵活的身体关节、微显僵硬但很标准的语言,而且能够熟练的操作各种仪器设备,完成要求很高的测试项目。
在机器人的带领下,闻睿每天穿梭在各种超级科幻的实验室和医疗室之间,心头的疑问如同日益积聚的热带风暴,却只能在脑海中肆虐。几天来,医疗机器人不厌其烦的回答着他的各种问题,才算使他了解了这里的基本情况。这里是基地外围的防疫中心,父母也被如此隔离开来,三人虽然不会碰面,却处于同一栋大楼的三套独立系统之中。防疫中心有很多这样的系统,具体数字机器人也不清楚。
乌托邦的环境是与外界绝对隔离的,为了防止外来人员携带可能导致环境变化的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也为了基地的保密,每个被官方允许的新进入人员,都要先来这里。经过一套完整的检测程序之后,才能进入内部工作和生活。
首先是全面消毒和身体检查,然后计算机会将记录了包括身体状况、指纹、声音、血型、瞳孔成象、脑电波、DN等各种生理数据的个人档案存储在中心系统内,这个过程需要十天时间。如果是基地内部人员回归,只要做了全面消毒,再用半个小时核对一下数据就可以了。
他们在隧道口时看到的景象只是基地内部的一小部分,那时候,大家都被一种称为“微波隔离障”的技术完全包裹,不会外泄任何自身携带的物质,甚至与人交谈时的声波,都要通过隔离障的过滤才能传出。
十天时间不算太长,闻睿却觉得度日如年。好不容易熬到最后一天,他才被机器人告知,自己已经完成了所有程序,外公会来接他。焦灼的等待了一个多小时后,房门自动开启,于尔根与闻更夫妇出现在门口。一名机器人将他从床上抱起,随着三人走出了防疫中心。
走出大楼的瞬间,自认为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的闻睿,还是被外部的环境狠狠的震撼了一下。由于身处空间内部,他更加真实的体会到空间的无边无际。最直观的感受是,虽然知道自己处于环形道上,却无法看到环形道的边缘。
四周的环境很好,广阔的草地上除了便道,没有设置公路网络。统一制式的全封闭交通车,在空间内的不同高度往来穿梭,最低处离头顶只有几百米高,最高处却已经接近几公里外的穹顶。
按照目测,这些|乳白色的车辆和普通轿车差不多大,均是统一制式的月牙形。月牙两边的尖角向后,不断产生的电弧纠缠湮灭制造动力。车辆行驶时安静、平稳、速度适中,没有任何火焰和尾气。
下了台阶,众人径直走向草坪另一侧的停车场。闻睿认真的观察着四周的环境,并没有急于发问。他发现,那排一眼望不到头的防疫中心大楼,呈半圆形环绕在空间边缘,与一种淡黄|色的光膜联为一体。
光膜将空间内壁完全覆盖了起来。一些特定的位置偶尔会荡漾几下,冒出比其他车辆大了好几倍的梭形飞车。这些统一制式的车辆呈蓝黑色,尾部喷出的电弧相对粗大,在光膜中穿梭时,同样无声无息。按照闻睿的判断,那应该是军队或者警察使用的战斗型车辆。
大约十分钟后,一块巨大的停车广场赫然在望。广场上停放的车辆大小不一、形态怪异,有圆碟形的、球形的、三角形的、还有飞鸟形的、野兽形的、房子形的……
闻睿好奇的向外公问道:“这些都是-3吗?”
于尔根乐呵呵的着捏了捏他的鼻子:“现在不许发问,你爷爷烧了好菜等着呢,回家后给你一个详细的解释。”
闻睿郁闷的做了个鬼脸,逗的老头哈哈大笑起来:“好吧,好吧,这些车的型号不同,但都不是系列的产品。”
按照于尔根的解释,在这些车辆中,月牙形的是乌托邦的普通交通工具,称为穿梭车;梭形的是军车,属于W系列,由于用途不同,形状也并非完全相同;其他怪模怪样的,是那些被称为“疯子”的狂热型科技人员的私人爱好。
乌托邦的管理并不严格,不会抹杀这些科技人员的个性,他们制造的车辆只要使用的是环保动力,再通过基地备案,也可以在空间内行驶,但这些车辆不能进入公共行驶线路,也就是每层八百米以上的空间。
乌托邦由八层环状空间和底层的植被区组成,每层空间内有十层公共车道,从地面八百米处开始,每层车道间隔百米。
基地中的车辆大多数不需要人工操作。行驶前,只要将起点和目的地的名称输入就可以了,行驶高度和行驶路线由车辆自行设定。
介绍完这些车辆,于尔根宠腻的揉了揉闻睿的脑袋:“好了,回答完毕,小宝贝,不准再提问了。”说着,带领众人走向停车场中一辆梭形的黑色军车。
这种全封闭的军车,是为于尔根这些军方高层特制的,内设施非常豪华,沙发、酒柜、巨大的液晶监屏幕一应俱全,象个会客室。大家坐定后,驾驶人员刚要发动军车,液晶屏幕上却显现出一副怪异的画面:一个巨大的金黄|色佛像,披着一层强烈的光芒,跌跌撞撞的扑了过来。
那佛像有二十多米高,脸上一副怒目狰狞的神情,身材雄壮匀称,几乎的身体上肌肉虬劲,双手掐决不动,粗壮的双腿甩开大步,一路狂奔而来。
可能是双脚与地面有一定距离的原因,佛像显的有些头重脚轻,踉踉跄跄的踢翻了一排灌木,又在军车前踩碎了一个石质的垃圾桶,才算贴着军车停了下来。
此时,闻睿惊的目瞪口呆,一身冷汗的于尔根则按下了身旁的一个红色的按扭,气急败坏的大吼道:“你这头该死的大猩猩,我的神啊,你怎么不和这家伙一起去死?”
屏幕画面转换,显示出多吉“羞涩”的微笑:“我最最亲爱的老头儿,你的神已经死了,是被你最最疼爱的大猩猩气死的。呵呵,我来接我的小弟弟了。”
闻睿忍不住哈哈大笑:“多吉同志,你开了一尊佛像来接我?”
多吉很认真的纠正道:“亲爱的小弟弟,这不是佛像,我把它称为—玛兵扎拉旺堆大金刚,翻译过来的意思是:无敌降魔战神大金刚。你看,它跟我多象啊!”说着,还做了个夸张的健美动作。
闻睿差点笑的背过气去:“如果我的记忆没出问题的话,藏传佛教中不管哪个宗,好象都没有这尊大神吧?还玛兵扎拉旺堆,那是一座山啊中校阁下!”
多吉的脸色有些尴尬:“的确,没想到阁下对佛教这么有研究。嘿嘿,你还记得吗?我是个产品!我个人认为,我不应该只是一个产品,所以立志成为产品的制造者!所以我制造了,啊这个大家伙。嘿嘿嘿嘿,首次亮相,请多包涵,呵呵。”
于尔根已经没力气生气了,无奈的说道:“你弄的这个玩意儿,已经备案了?”
多吉洋洋得意:“当然!难道您老人家认为我会无照驾驶?我是多么的……”
没等他说完,老头气哼哼的抢过话头:“你这个该死的,你难道做的少了?从你六岁时第一次把我的车开走之后,至少已经撞毁了一百辆车!你祸害那些老疯子我没意见,有很多人愿意被你祸害,尤其是生化中心和特别军事小组那几个老混蛋!可是,我的五辆珍藏版啊!我再也见不到它们了!难道你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不断让我产生惨痛的回忆吗?!”
多吉有些不好意思的笑道:“所以您才应该高兴嘛!至少以后,我不会再向您借那个,呵呵车了。亲爱的老头儿,你没看到,当时我提出需要一辆车的时候,那些疯子不知道多卖力的帮我把这玩意儿弄了出来,并且承诺免费保养、免费升级,只要我不满意,他们随时以最快的速度修改这家伙的设计。就连负责备案的君特老头都兴高采烈的极力支持,一共用了十分钟,就把所有手续都办好了!”
于尔根无双眼无神的的喃喃自语道:“可怜的老君特,他至少被你弄走了三辆车,如果换成是我,可能速度比他还快!”
闻睿在一旁已经笑的支持不住了:“多吉老大,一起走吧,爷爷在家弄了不少好吃的。”
多吉听到“好吃的”立刻精神抖擞,脸上带着诱骗邻家小妹妹般的微笑,冲着闻睿眨眨眼:“亲爱的小弟弟,你,不过来,和我一起过过瘾?我们是兄弟啊!驱动战神是多么拉风的一件事情啊!”
闻睿看到他的表情浑身一哆嗦:“我!不敢过去!你要来,就跟上。总之,我不过去,我确定!”
多吉换了副伤感的表情:“我们是兄弟啊!这么直接,不好吧?”
没等闻睿答话,于尔根嘿嘿一笑:“小子!对你不直接点就真的不好了,快点跟上来。”
(请收藏支持!欢歌多谢!!!今日三更之第一更!)
第008章 当年旧事
( )由于佛像跟在后面,于尔根的军车没在公共线路行驶,而是带着它,在距离地面三十米的低空中慢慢飞行。多吉忍受不了这种速度,竟然凌空飞跃,从佛像中跳进了军车。
于尔根很无奈的望着他道:“难道车门的密码是你设置的吗?我,非常想知道,你,是怎么进来的。”
多吉吹了声口哨,顺手从酒柜中抽出一瓶伏特加灌了两口:“亲爱的老头儿,您忘记了吗?我可是个产品!乌托邦出产的名牌货!只要是电子产品,在我眼里就不存在密码!”
“噢,该死的!这可是62年的!”于尔根从他手中抢回了酒瓶。
忽然,老头笑了起来,指着屏幕中变的四平八稳的佛像道:“小子!刚才是手动操作的?哈哈哈哈。”
多吉从他手上抢回酒瓶灌了两口:“我个人认为,首次操作能够将它开起来就很不错了!我,多吉中校!一名拥有神圣的条顿骑士团血脉的,优秀的德国战士!怎么能够依赖那些电子元器件?”
听了此话,于尔根的脸色严肃起来,拍着多吉的肩膀语重心长的说道:“孩子,你吃错药了吧!我个人认为,如果你说自己是荣誉军团中浪漫的法国疯子,或者是德克萨斯州邋遢的美国牛仔,或许更能取信于人。至于条顿骑士团,如果那些人还在世的话,看到你的样子,尤其是听到你这句话的时候,基本上,不会再留恋这个世界了吧?”
闻睿刚喝了口水,听了这番话后全都喷在了多吉的衣服上,并且随着剧烈的咳嗽声大笑道:“我,咳咳!我同意!哈哈哈哈……”
多吉委屈的灌了两口伏特加,恶狠狠的瞪着他:“年轻人!先生!你知道我的军服材料是多么的昂贵吗?你竟然对一个纯洁的德官吐口水?天呐!还是这么大一口!”
于尔根故做欣赏的上下打量了他两眼:“还应该再来一口!这样才能体现牛仔的不羁和沧桑嘛!”
多吉无奈的将酒喝完,耸耸肩道:“亲爱的老头,由于我没你官大!所以,我放弃一切权利。”
闻睿晃了晃手中的大酒瓶子,嘿嘿坏笑道:“好!放弃‘一切’权利最好!只是这瓶60年的芝华士,嘿嘿……嘿嘿嘿嘿……”
多吉和于尔根的四只眼珠子几乎同时盯住了他手中的瓶子,沉默了三秒钟后,约好了一般同时冲了上去。
乌托邦第二层,西北角。
一座两百多米高的人工小山周围,星散的分布着几套别墅。其中一套是苏州园林风格,红墙灰瓦间的院落中,青草依依、花香袭人。
影壁后,人工制造的一条小溪蜿蜒在亭台楼阁之间。溪水深约三米,底部白色的细沙上,错落着大大小小的鹅卵石,时不时可见锦鲤翻波、青螺戏水。潺潺细流循行不息,最终注入园中一片竹林掩映着的池塘。
池塘方圆三百多米,岸边有座竹制的小桥连接中心水榭,池塘中荷叶层叠、花苞摇曳,衬托出一片安闲景色。
闻睿一家正在水榭中吃饭,闻非忙了一个上午,烧了几道杭帮菜来款待大家。他有些疲倦,但是兴致很高。一边听着于尔根和闻睿取笑多吉,一边品着杯中的陈绍。
这段时间,闻睿的性格明显的改变了很多,老头儿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对他的担心也一扫而空。
这个院子原本住着闻非和于尔根,多吉出生后他们视为己出,所以,这里也是多吉的家。如今,闻睿与父母来到,往日宁静的小院中,顿时显得热闹起来。
水榭中欢笑不断、其乐融融,一顿饭从中午吃到了晚上。于尔根醉了,机器人将他送回卧室休息,其他人则继续聊天。
乌托邦的时间由“大珍珠”自动调节,基本上和外界保持一致。大珍珠是指基地顶层悬浮着的巨大发光体。白天,它通过穹顶上的晶体吸收外界能量,散发出淡黄|色的光芒;晚上则吸收底层的地气,散发淡青色的光芒。这种交替很有规律,从早上七点到晚上七点属于白天,其余时间属于夜晚。闻睿好奇的询问其中的原因,闻非也不清楚。
聊了一会,爷孙俩谈起闻非来德国的原因。回答了孙子几个问题之后,老头干脆将这么多年的往事进行了回顾,一一叙述了出来。
1944年,作为隆美尔元帅最重要的两个隐形顾问之一,时任中将的于尔根参与了720事件,并且是事件中的重要的角色。
“女神计划”失败后,由于身份的特殊性,纳粹高层对于如何处理他始终犹豫不决,最终使他逃出了被软禁的酒店。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战败的第三帝国分裂为东德和西德。满目创痍的西德,继承了第三帝国的大部分战争疮伤。
1946年,长期亡命在外的于尔根归国,并且立即被带到了西德军方的实际掌舵人海因茨面前。作为老战友和好朋友,海因茨非常了解他的底细,也知道他当初参与“女神计划”的真实目的。
女神计划中的高层,对于第三帝国与中国西藏之间的关系非常关注,希望于尔根能在女神计划成功后,第一时间弄清楚,纳粹为何对西藏情有独钟,不但频繁的派人考察,而且希特勒与希姆莱,也曾经在战争中的几个重要时期,不管不顾的丢下战事秘密进藏。
出于对老朋友的了解,海因茨认为,于尔根对西德的忠诚没有任何值得怀疑的地方,于是很有魄力的重新启用了他,不但恢复了他的中将军衔,还授命他建立了“联邦德国内务调查组”。
这个组织集中了西德各方面的精英,成立之初,便在于尔根的率领下将原德国的隐形科研人员保护了起来,并且针对美国和苏联,以各种方式争取那些明面上的高级人才,为西德保留了一大批重量级的科研工作者。
由于知根知底,于尔根利用各种关系和手段,很快将原德国的顶尖人才汇聚在自己身边,单独成立了“内务调查组历史编撰科”。这个组织托蔽于纽伦堡的亚历山大学院,直接对国防部负责,主要任务是调查纳粹在未知领域内的发现。
海因茨对纳粹当政时的很多计划都有一定的了解,他说服了不甘心做同盟国傀儡的政府,使军政两界都非常重视这个组织。国家高层希望通过这个组织的努力,使新政府获得一些不为人知的实力和技术,尽快摆脱国内外的巨大压力。
获得了资源保障的于尔根,很清楚老朋友的想法,但也深知手上的人才还不足以达到目的。经过深思熟虑,他断定只有远在东方的闻非可以帮助自己。闻非对于东方远古文化,特别是宗教文化的研究非常深入,被内部学界推崇为东方宗教文化和哲学思想的探索先驱。于尔根与他的学术交往超过十年,相互之间非常熟悉。
二战时,纳粹德国和国民党政权之间并未发生直接冲突,在某些方面还比较照顾中国人的情绪。所以新生的西德政权与国民党政权也保持了一定的默契。
1946年7月,经过双方政府的默许,于尔根通过特别渠道,试探性的与闻非取得了联系。事情的发展远比于尔根设想的要顺利,接触了几次之后,他们就进入了实质性的阶段。而此时,一件意外的事情使他不得不提前把自己的真实目的告诉了闻非。
1946年8月的一个下午,于尔根和闻非面谈了三个多小时后,敲定了合作细节。五天后,闻非夫妇直飞西德,二人见面当天便一起面见了海因茨。海因茨也听说过关于闻非的内部传闻,有了于尔根的极力保荐,毫不犹豫的授予了闻非“少将级研究员”的级别。从此以后,闻非作为内务调查组的第一高级顾问,以历史学教授的身份作为掩护,和于尔根配合展开了工作。
工作伊始,于尔根便毫无保留的将自己掌握的信息、资料和相关文件合盘托出。经过他们的归类分析,很快就梳理出纳粹神秘研究的大概框架。
希特勒当政早期,由于各种激进政策运用得当,使德国的军事科技呈爆炸式发展,科学家们不断突破壁垒,催生出一大批超乎想象的科技成果和先进武器。
1942年起,随着科技发展速度趋于平和,德队在各个战区的推进速度也缓慢了下来。后来的几次局部战场失利和占领区内越来越强烈的反抗运动使纳粹高层认为,人类科技即将走到尽头,原本依靠科技推动的战争,已经改变为种族神祗之间本源实力的较量。盟军不断的挽回战局,被他们解释为:盟军获得了神祗的支持。德国的一些失利被他们理解为:由于过度依赖科技、轻视神力,逐渐失去了神祗的眷顾。
得到这个结论后,纳粹内部放弃了一些虽然强大却耗时漫长的科研项目,转而制定了一系列匪夷所思的研究计划。他们希望通过某种方式获得神力、迅速扭转战局,先行控制世界。
这么快就梳理出框架,使于尔根和闻非的工作热情高涨,经过几个月的总结和论证,二人将纳粹的研究计划分成三个主要目的,来解释二战期间德国的一系列神秘事件。
第一目的,也是纳粹研究的基本原则:追溯祖源、获得神祗的帮助。
在了解了各种宗教和神话传说的基础上,纳粹断定人类中的各个种群拥有不同的祖源。不同的祖源传承自不同的神祗,并且传承了神力。获得神力的方法很多,主要分为血脉传承、直接传承、冥想借用和密法修炼四种,大多数种族是结合多种方法获得神力。纳粹认为,德国人主要由两个神系的后裔种族组成。一个是来源于佛教神系的雅利安民族,一个是来源于北欧神系的日尔曼民族。
雅利安民族源自西亚,曾经创造了很多宗教,大部分宗教最终融入了博大精深的佛教。纳粹高层认为,佛教中的佛陀、菩萨、金刚等神祗,是宇宙中最强大的力量和最完美的哲学结合后的产物。它们无处不在、无所不能,其后裔,应该成为第三帝国的贵族和统治阶层。
日尔曼民族是北欧诸神的后裔,以团体本位思想和骁勇善战著称于世,又有古老严谨的“日尔曼法”流传下来。纳粹高层认为,他们的后裔注定是第三帝国的国家机器。而且纳粹一直使用古代鲁尼文中的魔法符号作为军队和党派的标志,正是一种天意。
明确了基本原则,纳粹在一系列井然有序的筹备后,迅速组织精英成立了专家团队,希望恢复这两个神系的神力为战争服务,并且希望纳粹高层人员通过某些方法,进化为高贵的神祗。所以,他们不惜通过各种方式寻找恢复这两种神力的方法。
纳粹的第二目的是基于第一目的恢复神性计:种族纯化。
他们希望通过科技手段,恢复两个民族血脉中的神力,变人为神。科学家们以佛教中的修炼理论为基础,试图对后天血脉进行选择和净化,培养这两个民族的优秀后裔作为种子,再用这些种子繁衍具有先天血脉的后代,这些后代将成为未来的新人类,并且不断传承下去。
纳粹的第三目的是获得神力计划:寻找神力之源。
由于种族纯化所需的时间相对漫长,当时的战事又不允许他们长期拖延下去,所以在希姆莱的直接领导下,盖世太保展开了不惜一切的全球性大搜索。他们先后找到了一些“神遗留下的物品”,其中包括神器、神力的修炼方法、可直接运用的神术、魔法等等。
资料显示,从1942年起,纳粹将其中的一些东西运用到战争中,产生了不错的效果。比如在某些重要的军事行动之前举行祭祀仪式,使用铅椎在海图上寻找敌方的潜艇等等。这些方法的效果虽然让人惊喜,却不足以挽回战局。
此时,希姆莱想起了1941年在格凌兰岛的发现。于是,纳粹又开始了新的计划:学习计划。
(欢歌多谢诸位的收藏支持!在诸位熟睡的时候,欢歌一直在努力,为什么?因为有你们的支持!!!今日三更之第二更!)
第009章 真灵初启
( )从很早以前,纳粹就提出过一些类似的“学习计划”。战争后期,他们总结了以往那些计划的经验,明确了它的核心内容:寻找宇宙中被神祗眷顾的兄弟—更高级文明。联系他们,学习和利用他们的战争手段。有必要的话,可以牺牲一些利益邀请他们参战。一方面尽快挽回战局、制恒代表其他种族神祗的盟军,另一方面赢得时间,尽快完成三个主要目的。
归纳出这些目的和计划后,闻非和于尔根不约而同的发出感慨:“假如纳粹赢得了足够的时间,世界将会变成怎样。”
在两人的交流中,闻非从学术角度叙述了亚洲一些大型宗教的观念。并以佛教思想为基础,剖析了纳粹的某些想法和行为的可行性,这些全新视角的理论使于尔根激动不已。随后,两人确定以“种族纯化”和“学习计划”为突破口,深入研究纳粹遗留下来的各种资料。
目标确定后,“内务调查组历史编撰科”的全体人员都投入了这项工作。经过他们将近一年的分析和整理,最终的研究报告显示,为了保密和安全,纳粹一共建立了四处用途不同的秘密基地,均命名为“狼|穴”。
众所周知的一处位于沃尔弗尚采森林中,主要用于处理军务和政务。这个基地几乎是公开的秘密,盟军攻陷柏林之后,把它翻了个底朝天,已经失去了研究价值。
最重要的一处,位于中国境内的西藏某地,主要存放着各种有关神的器具和典籍真品,战后一直未被发现。这个结果,印证了闻非设想的纳粹和西藏的关系,因为从佛教出现以来,亚洲地区战乱频繁。最完好的传承只有可能保留在相对封闭的西藏。
最具威胁性的一处,有可能位于北极冰盖下,那里主要放置着先进文明的遗物和残骸。这些遗物中不但有保存完好的武器,还有一些能收发信息的通讯装置。但由于资料太少,也一直未被发现。
二人最重视的一处,位于格凌兰岛的冰盖下。这里是纳粹神秘研究的成果转化基地,存放了一些器具的复制品和典籍副本,有可能与北极基地相通。虽然于尔根没有去过那里,但是因为其实用性,情报中有那里的具体位置。
闻非最为关注的南极大陆,并未出现在纳粹的资料中。他一直认为:南极应该是比北极更加重要的地点,因为那是一块大陆。而且从他个人的研究来看,这块大陆与地球上的物种起源息息相关。不知什么原因,纳粹的资料竟然与这里没有任何联系。
1950年,“内务调查组历史编撰科”并入“联邦德国内务调查组”,经过调整和扩编,将工作重点转向搜索和科研。七月,调查组在于尔根的带领下找到了格陵兰岛冰盖下的“乌托邦”。
当第一支科研小组穿越直径四十多米的隧道,来到了这个巨大的空间时,壮观的景象深深的震撼了在场的每一个人。那时,整个空间尚未开发,呈半球形倒扣在地底,共分为上下九层。每一层的高度不等,面积各异,仅是顶层的直径就达到五十公里,九层的可以利用面积之和,超过了德国大部分的州。
在这次考察中,首先是顶层空间凭空悬浮的大珍珠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下到各层之后,那些巨大到堪比一座城镇的设备、巨龙般无穷无尽的管网,给他们的第一印象是:巨人造的。到了底层,小组成员惊喜不断,不但惊异于这里的广阔,而且陆续发现了剑齿虎、猛犸、短面熊等绝迹了无数年的远古野兽,惊喜过后所有人都彻底无语了。
科研小组在这里足足震撼了三个月之后,于尔根将他们带回了西德。随后的工作进行的很顺利,从乌托邦带回来的资料和标本,很快就被热血沸腾的工作人员分析整理出来。同时,于尔根递交的书面报告和实物模型也充分的调动了军政高层的热情。
1951年,于尔根和闻非带了一百多名工作人员组成的先遣小组,再次进入乌托邦,随行的,还有五百多名工程技术人员和海因茨本人。大队人马进驻基地时,海因茨在空间入口处足足站立了半个小时。之后,一句话都没说就回到了波恩。
两个月后,西德政府与丹麦政府秘密签定了长达三百年的先付款租赁协议,租赁了北极圈内的小半个格凌兰岛用于建立北极科考站,于尔根被提升为上将,闻非被提升为上将级研究员。
1952年,经过充分的准备,内务调查组由组长于尔根和副组长米歇尔中将带领,正式进驻基地。大批科研人员和特别军事小组成员,以建立北极工作站的名义,分批来到格陵兰岛。他们将基地稍事修整后,正式命名为乌托邦,从此展开了长达半个世纪的科研工作。同时,联邦德国的绝密文件中,增加了一个特一级的保密机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格陵兰科考工作站”,解秘期限被设定为三百年。
东西德合并后,乌托邦继续执行前西德政策,所有人员保持原状,只是把名称更改为:“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驻格凌兰科考工作站”。
八十年代初,闻睿的父母相恋,在不知内情的情况下结婚生子。儿女的婚姻使两位老人无比欣慰,于尔根甚至用缘分来解释他们的结合。闻睿的出生使两位老人非常兴奋,准备在他十岁时采集一些骨髓和血样进行研究,看看不同种族结合的血脉中是否产生了奇迹。
不久以后,事故发生,两位老人悲伤无比,带着他的断肢,逃避似的躲进乌托邦疯狂工作,希望能解决他血型匹配的问题。直到今天,一家人才再次团聚。
众人无声无息的听闻非说完这段往事,心情都变的很复杂。闻睿目光呆滞的凝视着池塘中的荷花,心中不停的翻滚着无数念头:那铁血传奇的岁月、那惊才绝艳的幻想、那神秘幽邃的传承……人?神?种族?战争……
首先打破沉默的是多吉,这些历史他原本就知道一些,今天则是完全清楚了来龙去脉。发了会呆之后,他一口灌下半瓶伏特加,长长的吐出了一道酒气,揉了揉闻睿的脑袋道:“亲爱的小弟弟,有既是空,空既是有,你应该开心点才对,至少你不是个产品吧?”
闻非呵呵一笑,慈爱的拍了拍多吉的脑袋,抱起还在迷糊的闻睿道:“大家快睡觉吧,一周之后闻睿就要进入医疗计划,这几天还有些准备工作,你们都要帮忙。”说完,抱着他走向池塘边的一栋小楼。
古朴的小楼共分三层,这里是闻非的私人空间。祖孙二人来到第三层后,老头推开了一间静室的门,青光随即洒入。室内的陈设很简单,一张矮几、两个蒲团、一个小柜子。墙上挂着一副远景山水,简简单单的几笔,便勾勒出山之巍峨、水之浩淼、林之苍翠,笔法雄浑苍劲,使人一见之下顿觉回到蛮荒古地,周身都是远古气息。
室内没有照明用具,老头也并未关门,任由青光撒入。他把闻睿放在蒲团上之后,打开了小柜子。柜子分为九层,每一层中只有一两样简单的东西,显得很空旷。老头先从里面拿出几颗看不出什么颜色的石子,在门口摆了个图案,又拿出了一个巴掌大小的蟾蜍和一小截黑乎乎的木头。
蟾蜍只有三条腿,是个惟妙惟肖的器具,看不出是什么材料制成的。从外形上看,它的大嘴里含着一枚铜钱,宽大的身体上也布满了铜钱形的花纹,两条前腿俯卧,那条粗壮的后腿向后撑出,不但很有力量感,而且显得威猛而稳定。
闻非在铜钱上拨弄了几下,蟾蜍的肚皮上便滑开了一个拇指大小的孔。老头把那截黑木头点燃,晃了几下之后见火头灭去,便随手塞进了孔中,然后又在铜钱上拨弄了几下,小孔随即合上,不见一丝缝隙。
闻睿好奇的问道:“爷爷,那是什么?”
老头走过来,坐在他对面的蒲团上微微一笑:“这个叫做‘金蟾氲天炉’简单的说就是个香炉,刚才放进去的是‘墨玉安神香’。”
闻睿更加不解:“为什么没有香味呢?”
老头轻轻的抓着他的手,温和的笑道:“好孩子,现在别说话,等下再为你解释。你现在按照我说的做就可以了,不管发生什么事都不要奇怪,明白吗?”
见闻睿点了点头表示明白,他接着说道:“等下爷爷会帮你启灵,至于什么是启灵,以后我会详细的告诉你。那个过程可能会很痛苦,但你一定要忍住!知道吗?”
见闻睿再次点了点头,老头很满意,随即将他摆成了盘坐的姿势,又将他的一只手收在小腹处,另一支手摆成了一个拇指紧贴眉心的手印。待他习惯了这个动作后才问道:“准备好了吗?”
“恩。”这个姿势很难受,闻睿生怕保持不住,所以不敢有任何动作。
老头微微一笑:“好了,一定要按照我说的做,千万不能分心。否则,会痛苦无比。”
“恩。”闻睿再次表示明白。
准备工作就绪,闻非起身站在他身后,双脚平肩,浑身松弛,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后缓缓吐出,同时,左手结印,拇指点在自己眉心,右手掐诀,食指点在闻睿头顶的百汇|穴处,整个过程缓慢而自然。
“现在微闭双目,默想宇宙星空为一大球。”静室内传出了他缓慢悠长的声音。
听到爷爷的吩咐,闻睿双目微闭,开始在脑中观想,不一会就进入了一种奇妙的状态。他觉得自己越来越小,越来越轻,身体飘了起来,飘出静室、飘出别墅、飘出基地……
站在地球表面一座高山之顶,他仰望着浩瀚太空,四周一片星光灿烂。感觉中,那星光如针,刺的皮肤微微发疼。
闻非的声音从星空某处传来:“你已离开地球向星空飞去,直到动静之间。”
闻睿马上觉得自己的身体离开了地面,根本没时间考虑什么是“动静之间”,就朝着一个方向急速飞去,此时的星光犹如零下几十度的寒风,小刀片一样割着他的皮肤。
在速度越来越快的飞行中,他忍着疼痛回头望去,那颗蔚蓝色的星球越来越小,逐渐消失在浩瀚的夜空之中。星光灿烂而凛冽,他四处观察着,一边体会着自己越来越快的速度,一边观看着点点星光由一个个亮点逐渐拉成一条条亮线。
清晰的感受着环境的变化,闻睿看到星光拉出的光线越来越长、越来越粗、越来越模糊,自己的速度也随之越来越快。皮肤表面的疼痛在不断加剧,然后是肌肉、血管、骨骼、骨髓……
再然后,那种疼痛已经不仅仅表现在身体上,当速度达到了某个临界点时,头部猛然产生了一种尖锐的剧痛,仿佛被插入了两根针,一根在头( 巫道轮回 http://www.xlawen.org/kan/1587/ )
草坪外,被围墙圈起来的地方应该是工作区域。各种人员和车辆在不同的门户内快速进出,显的非常繁忙。四周很安静,偶尔会传出节奏平稳而细微的“嗡嗡”声,这声音不但没有破坏环境,反而将空间内衬托的生机盎然。
“欢迎来到乌托邦!”于尔根稍显得意的看了看一家三口,然后弯下腰,将闻睿从轮椅上抱了起来,轻轻的在他耳边说道:“小宝贝,我们到家了!让老头子送你回卧室吧,我们以后再也不需要这个破玩意儿了。”说着,不再理会轮椅,径直朝一台电梯走去。
来到被称为乌托邦的基地已经五天。
闻睿只知道自己并非和爷爷、外公、父母住在一起。他的住所好象是一家医院的高级病房。住进来那天,于尔根介绍了一下医疗机器人,并且要求他服从机器人的安排后,就没有没再来过。
几天下来,他逐渐适应了这里的环境。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在两名医疗机器人的帮助下,接受各种身体检查和病理测试。医疗机器人的先进程度使他非常吃惊,它们不但具有普通人一般的外表、灵活的身体关节、微显僵硬但很标准的语言,而且能够熟练的操作各种仪器设备,完成要求很高的测试项目。
在机器人的带领下,闻睿每天穿梭在各种超级科幻的实验室和医疗室之间,心头的疑问如同日益积聚的热带风暴,却只能在脑海中肆虐。几天来,医疗机器人不厌其烦的回答着他的各种问题,才算使他了解了这里的基本情况。这里是基地外围的防疫中心,父母也被如此隔离开来,三人虽然不会碰面,却处于同一栋大楼的三套独立系统之中。防疫中心有很多这样的系统,具体数字机器人也不清楚。
乌托邦的环境是与外界绝对隔离的,为了防止外来人员携带可能导致环境变化的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也为了基地的保密,每个被官方允许的新进入人员,都要先来这里。经过一套完整的检测程序之后,才能进入内部工作和生活。
首先是全面消毒和身体检查,然后计算机会将记录了包括身体状况、指纹、声音、血型、瞳孔成象、脑电波、DN等各种生理数据的个人档案存储在中心系统内,这个过程需要十天时间。如果是基地内部人员回归,只要做了全面消毒,再用半个小时核对一下数据就可以了。
他们在隧道口时看到的景象只是基地内部的一小部分,那时候,大家都被一种称为“微波隔离障”的技术完全包裹,不会外泄任何自身携带的物质,甚至与人交谈时的声波,都要通过隔离障的过滤才能传出。
十天时间不算太长,闻睿却觉得度日如年。好不容易熬到最后一天,他才被机器人告知,自己已经完成了所有程序,外公会来接他。焦灼的等待了一个多小时后,房门自动开启,于尔根与闻更夫妇出现在门口。一名机器人将他从床上抱起,随着三人走出了防疫中心。
走出大楼的瞬间,自认为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的闻睿,还是被外部的环境狠狠的震撼了一下。由于身处空间内部,他更加真实的体会到空间的无边无际。最直观的感受是,虽然知道自己处于环形道上,却无法看到环形道的边缘。
四周的环境很好,广阔的草地上除了便道,没有设置公路网络。统一制式的全封闭交通车,在空间内的不同高度往来穿梭,最低处离头顶只有几百米高,最高处却已经接近几公里外的穹顶。
按照目测,这些|乳白色的车辆和普通轿车差不多大,均是统一制式的月牙形。月牙两边的尖角向后,不断产生的电弧纠缠湮灭制造动力。车辆行驶时安静、平稳、速度适中,没有任何火焰和尾气。
下了台阶,众人径直走向草坪另一侧的停车场。闻睿认真的观察着四周的环境,并没有急于发问。他发现,那排一眼望不到头的防疫中心大楼,呈半圆形环绕在空间边缘,与一种淡黄|色的光膜联为一体。
光膜将空间内壁完全覆盖了起来。一些特定的位置偶尔会荡漾几下,冒出比其他车辆大了好几倍的梭形飞车。这些统一制式的车辆呈蓝黑色,尾部喷出的电弧相对粗大,在光膜中穿梭时,同样无声无息。按照闻睿的判断,那应该是军队或者警察使用的战斗型车辆。
大约十分钟后,一块巨大的停车广场赫然在望。广场上停放的车辆大小不一、形态怪异,有圆碟形的、球形的、三角形的、还有飞鸟形的、野兽形的、房子形的……
闻睿好奇的向外公问道:“这些都是-3吗?”
于尔根乐呵呵的着捏了捏他的鼻子:“现在不许发问,你爷爷烧了好菜等着呢,回家后给你一个详细的解释。”
闻睿郁闷的做了个鬼脸,逗的老头哈哈大笑起来:“好吧,好吧,这些车的型号不同,但都不是系列的产品。”
按照于尔根的解释,在这些车辆中,月牙形的是乌托邦的普通交通工具,称为穿梭车;梭形的是军车,属于W系列,由于用途不同,形状也并非完全相同;其他怪模怪样的,是那些被称为“疯子”的狂热型科技人员的私人爱好。
乌托邦的管理并不严格,不会抹杀这些科技人员的个性,他们制造的车辆只要使用的是环保动力,再通过基地备案,也可以在空间内行驶,但这些车辆不能进入公共行驶线路,也就是每层八百米以上的空间。
乌托邦由八层环状空间和底层的植被区组成,每层空间内有十层公共车道,从地面八百米处开始,每层车道间隔百米。
基地中的车辆大多数不需要人工操作。行驶前,只要将起点和目的地的名称输入就可以了,行驶高度和行驶路线由车辆自行设定。
介绍完这些车辆,于尔根宠腻的揉了揉闻睿的脑袋:“好了,回答完毕,小宝贝,不准再提问了。”说着,带领众人走向停车场中一辆梭形的黑色军车。
这种全封闭的军车,是为于尔根这些军方高层特制的,内设施非常豪华,沙发、酒柜、巨大的液晶监屏幕一应俱全,象个会客室。大家坐定后,驾驶人员刚要发动军车,液晶屏幕上却显现出一副怪异的画面:一个巨大的金黄|色佛像,披着一层强烈的光芒,跌跌撞撞的扑了过来。
那佛像有二十多米高,脸上一副怒目狰狞的神情,身材雄壮匀称,几乎的身体上肌肉虬劲,双手掐决不动,粗壮的双腿甩开大步,一路狂奔而来。
可能是双脚与地面有一定距离的原因,佛像显的有些头重脚轻,踉踉跄跄的踢翻了一排灌木,又在军车前踩碎了一个石质的垃圾桶,才算贴着军车停了下来。
此时,闻睿惊的目瞪口呆,一身冷汗的于尔根则按下了身旁的一个红色的按扭,气急败坏的大吼道:“你这头该死的大猩猩,我的神啊,你怎么不和这家伙一起去死?”
屏幕画面转换,显示出多吉“羞涩”的微笑:“我最最亲爱的老头儿,你的神已经死了,是被你最最疼爱的大猩猩气死的。呵呵,我来接我的小弟弟了。”
闻睿忍不住哈哈大笑:“多吉同志,你开了一尊佛像来接我?”
多吉很认真的纠正道:“亲爱的小弟弟,这不是佛像,我把它称为—玛兵扎拉旺堆大金刚,翻译过来的意思是:无敌降魔战神大金刚。你看,它跟我多象啊!”说着,还做了个夸张的健美动作。
闻睿差点笑的背过气去:“如果我的记忆没出问题的话,藏传佛教中不管哪个宗,好象都没有这尊大神吧?还玛兵扎拉旺堆,那是一座山啊中校阁下!”
多吉的脸色有些尴尬:“的确,没想到阁下对佛教这么有研究。嘿嘿,你还记得吗?我是个产品!我个人认为,我不应该只是一个产品,所以立志成为产品的制造者!所以我制造了,啊这个大家伙。嘿嘿嘿嘿,首次亮相,请多包涵,呵呵。”
于尔根已经没力气生气了,无奈的说道:“你弄的这个玩意儿,已经备案了?”
多吉洋洋得意:“当然!难道您老人家认为我会无照驾驶?我是多么的……”
没等他说完,老头气哼哼的抢过话头:“你这个该死的,你难道做的少了?从你六岁时第一次把我的车开走之后,至少已经撞毁了一百辆车!你祸害那些老疯子我没意见,有很多人愿意被你祸害,尤其是生化中心和特别军事小组那几个老混蛋!可是,我的五辆珍藏版啊!我再也见不到它们了!难道你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不断让我产生惨痛的回忆吗?!”
多吉有些不好意思的笑道:“所以您才应该高兴嘛!至少以后,我不会再向您借那个,呵呵车了。亲爱的老头儿,你没看到,当时我提出需要一辆车的时候,那些疯子不知道多卖力的帮我把这玩意儿弄了出来,并且承诺免费保养、免费升级,只要我不满意,他们随时以最快的速度修改这家伙的设计。就连负责备案的君特老头都兴高采烈的极力支持,一共用了十分钟,就把所有手续都办好了!”
于尔根无双眼无神的的喃喃自语道:“可怜的老君特,他至少被你弄走了三辆车,如果换成是我,可能速度比他还快!”
闻睿在一旁已经笑的支持不住了:“多吉老大,一起走吧,爷爷在家弄了不少好吃的。”
多吉听到“好吃的”立刻精神抖擞,脸上带着诱骗邻家小妹妹般的微笑,冲着闻睿眨眨眼:“亲爱的小弟弟,你,不过来,和我一起过过瘾?我们是兄弟啊!驱动战神是多么拉风的一件事情啊!”
闻睿看到他的表情浑身一哆嗦:“我!不敢过去!你要来,就跟上。总之,我不过去,我确定!”
多吉换了副伤感的表情:“我们是兄弟啊!这么直接,不好吧?”
没等闻睿答话,于尔根嘿嘿一笑:“小子!对你不直接点就真的不好了,快点跟上来。”
(请收藏支持!欢歌多谢!!!今日三更之第一更!)
第008章 当年旧事
( )由于佛像跟在后面,于尔根的军车没在公共线路行驶,而是带着它,在距离地面三十米的低空中慢慢飞行。多吉忍受不了这种速度,竟然凌空飞跃,从佛像中跳进了军车。
于尔根很无奈的望着他道:“难道车门的密码是你设置的吗?我,非常想知道,你,是怎么进来的。”
多吉吹了声口哨,顺手从酒柜中抽出一瓶伏特加灌了两口:“亲爱的老头儿,您忘记了吗?我可是个产品!乌托邦出产的名牌货!只要是电子产品,在我眼里就不存在密码!”
“噢,该死的!这可是62年的!”于尔根从他手中抢回了酒瓶。
忽然,老头笑了起来,指着屏幕中变的四平八稳的佛像道:“小子!刚才是手动操作的?哈哈哈哈。”
多吉从他手上抢回酒瓶灌了两口:“我个人认为,首次操作能够将它开起来就很不错了!我,多吉中校!一名拥有神圣的条顿骑士团血脉的,优秀的德国战士!怎么能够依赖那些电子元器件?”
听了此话,于尔根的脸色严肃起来,拍着多吉的肩膀语重心长的说道:“孩子,你吃错药了吧!我个人认为,如果你说自己是荣誉军团中浪漫的法国疯子,或者是德克萨斯州邋遢的美国牛仔,或许更能取信于人。至于条顿骑士团,如果那些人还在世的话,看到你的样子,尤其是听到你这句话的时候,基本上,不会再留恋这个世界了吧?”
闻睿刚喝了口水,听了这番话后全都喷在了多吉的衣服上,并且随着剧烈的咳嗽声大笑道:“我,咳咳!我同意!哈哈哈哈……”
多吉委屈的灌了两口伏特加,恶狠狠的瞪着他:“年轻人!先生!你知道我的军服材料是多么的昂贵吗?你竟然对一个纯洁的德官吐口水?天呐!还是这么大一口!”
于尔根故做欣赏的上下打量了他两眼:“还应该再来一口!这样才能体现牛仔的不羁和沧桑嘛!”
多吉无奈的将酒喝完,耸耸肩道:“亲爱的老头,由于我没你官大!所以,我放弃一切权利。”
闻睿晃了晃手中的大酒瓶子,嘿嘿坏笑道:“好!放弃‘一切’权利最好!只是这瓶60年的芝华士,嘿嘿……嘿嘿嘿嘿……”
多吉和于尔根的四只眼珠子几乎同时盯住了他手中的瓶子,沉默了三秒钟后,约好了一般同时冲了上去。
乌托邦第二层,西北角。
一座两百多米高的人工小山周围,星散的分布着几套别墅。其中一套是苏州园林风格,红墙灰瓦间的院落中,青草依依、花香袭人。
影壁后,人工制造的一条小溪蜿蜒在亭台楼阁之间。溪水深约三米,底部白色的细沙上,错落着大大小小的鹅卵石,时不时可见锦鲤翻波、青螺戏水。潺潺细流循行不息,最终注入园中一片竹林掩映着的池塘。
池塘方圆三百多米,岸边有座竹制的小桥连接中心水榭,池塘中荷叶层叠、花苞摇曳,衬托出一片安闲景色。
闻睿一家正在水榭中吃饭,闻非忙了一个上午,烧了几道杭帮菜来款待大家。他有些疲倦,但是兴致很高。一边听着于尔根和闻睿取笑多吉,一边品着杯中的陈绍。
这段时间,闻睿的性格明显的改变了很多,老头儿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对他的担心也一扫而空。
这个院子原本住着闻非和于尔根,多吉出生后他们视为己出,所以,这里也是多吉的家。如今,闻睿与父母来到,往日宁静的小院中,顿时显得热闹起来。
水榭中欢笑不断、其乐融融,一顿饭从中午吃到了晚上。于尔根醉了,机器人将他送回卧室休息,其他人则继续聊天。
乌托邦的时间由“大珍珠”自动调节,基本上和外界保持一致。大珍珠是指基地顶层悬浮着的巨大发光体。白天,它通过穹顶上的晶体吸收外界能量,散发出淡黄|色的光芒;晚上则吸收底层的地气,散发淡青色的光芒。这种交替很有规律,从早上七点到晚上七点属于白天,其余时间属于夜晚。闻睿好奇的询问其中的原因,闻非也不清楚。
聊了一会,爷孙俩谈起闻非来德国的原因。回答了孙子几个问题之后,老头干脆将这么多年的往事进行了回顾,一一叙述了出来。
1944年,作为隆美尔元帅最重要的两个隐形顾问之一,时任中将的于尔根参与了720事件,并且是事件中的重要的角色。
“女神计划”失败后,由于身份的特殊性,纳粹高层对于如何处理他始终犹豫不决,最终使他逃出了被软禁的酒店。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战败的第三帝国分裂为东德和西德。满目创痍的西德,继承了第三帝国的大部分战争疮伤。
1946年,长期亡命在外的于尔根归国,并且立即被带到了西德军方的实际掌舵人海因茨面前。作为老战友和好朋友,海因茨非常了解他的底细,也知道他当初参与“女神计划”的真实目的。
女神计划中的高层,对于第三帝国与中国西藏之间的关系非常关注,希望于尔根能在女神计划成功后,第一时间弄清楚,纳粹为何对西藏情有独钟,不但频繁的派人考察,而且希特勒与希姆莱,也曾经在战争中的几个重要时期,不管不顾的丢下战事秘密进藏。
出于对老朋友的了解,海因茨认为,于尔根对西德的忠诚没有任何值得怀疑的地方,于是很有魄力的重新启用了他,不但恢复了他的中将军衔,还授命他建立了“联邦德国内务调查组”。
这个组织集中了西德各方面的精英,成立之初,便在于尔根的率领下将原德国的隐形科研人员保护了起来,并且针对美国和苏联,以各种方式争取那些明面上的高级人才,为西德保留了一大批重量级的科研工作者。
由于知根知底,于尔根利用各种关系和手段,很快将原德国的顶尖人才汇聚在自己身边,单独成立了“内务调查组历史编撰科”。这个组织托蔽于纽伦堡的亚历山大学院,直接对国防部负责,主要任务是调查纳粹在未知领域内的发现。
海因茨对纳粹当政时的很多计划都有一定的了解,他说服了不甘心做同盟国傀儡的政府,使军政两界都非常重视这个组织。国家高层希望通过这个组织的努力,使新政府获得一些不为人知的实力和技术,尽快摆脱国内外的巨大压力。
获得了资源保障的于尔根,很清楚老朋友的想法,但也深知手上的人才还不足以达到目的。经过深思熟虑,他断定只有远在东方的闻非可以帮助自己。闻非对于东方远古文化,特别是宗教文化的研究非常深入,被内部学界推崇为东方宗教文化和哲学思想的探索先驱。于尔根与他的学术交往超过十年,相互之间非常熟悉。
二战时,纳粹德国和国民党政权之间并未发生直接冲突,在某些方面还比较照顾中国人的情绪。所以新生的西德政权与国民党政权也保持了一定的默契。
1946年7月,经过双方政府的默许,于尔根通过特别渠道,试探性的与闻非取得了联系。事情的发展远比于尔根设想的要顺利,接触了几次之后,他们就进入了实质性的阶段。而此时,一件意外的事情使他不得不提前把自己的真实目的告诉了闻非。
1946年8月的一个下午,于尔根和闻非面谈了三个多小时后,敲定了合作细节。五天后,闻非夫妇直飞西德,二人见面当天便一起面见了海因茨。海因茨也听说过关于闻非的内部传闻,有了于尔根的极力保荐,毫不犹豫的授予了闻非“少将级研究员”的级别。从此以后,闻非作为内务调查组的第一高级顾问,以历史学教授的身份作为掩护,和于尔根配合展开了工作。
工作伊始,于尔根便毫无保留的将自己掌握的信息、资料和相关文件合盘托出。经过他们的归类分析,很快就梳理出纳粹神秘研究的大概框架。
希特勒当政早期,由于各种激进政策运用得当,使德国的军事科技呈爆炸式发展,科学家们不断突破壁垒,催生出一大批超乎想象的科技成果和先进武器。
1942年起,随着科技发展速度趋于平和,德队在各个战区的推进速度也缓慢了下来。后来的几次局部战场失利和占领区内越来越强烈的反抗运动使纳粹高层认为,人类科技即将走到尽头,原本依靠科技推动的战争,已经改变为种族神祗之间本源实力的较量。盟军不断的挽回战局,被他们解释为:盟军获得了神祗的支持。德国的一些失利被他们理解为:由于过度依赖科技、轻视神力,逐渐失去了神祗的眷顾。
得到这个结论后,纳粹内部放弃了一些虽然强大却耗时漫长的科研项目,转而制定了一系列匪夷所思的研究计划。他们希望通过某种方式获得神力、迅速扭转战局,先行控制世界。
这么快就梳理出框架,使于尔根和闻非的工作热情高涨,经过几个月的总结和论证,二人将纳粹的研究计划分成三个主要目的,来解释二战期间德国的一系列神秘事件。
第一目的,也是纳粹研究的基本原则:追溯祖源、获得神祗的帮助。
在了解了各种宗教和神话传说的基础上,纳粹断定人类中的各个种群拥有不同的祖源。不同的祖源传承自不同的神祗,并且传承了神力。获得神力的方法很多,主要分为血脉传承、直接传承、冥想借用和密法修炼四种,大多数种族是结合多种方法获得神力。纳粹认为,德国人主要由两个神系的后裔种族组成。一个是来源于佛教神系的雅利安民族,一个是来源于北欧神系的日尔曼民族。
雅利安民族源自西亚,曾经创造了很多宗教,大部分宗教最终融入了博大精深的佛教。纳粹高层认为,佛教中的佛陀、菩萨、金刚等神祗,是宇宙中最强大的力量和最完美的哲学结合后的产物。它们无处不在、无所不能,其后裔,应该成为第三帝国的贵族和统治阶层。
日尔曼民族是北欧诸神的后裔,以团体本位思想和骁勇善战著称于世,又有古老严谨的“日尔曼法”流传下来。纳粹高层认为,他们的后裔注定是第三帝国的国家机器。而且纳粹一直使用古代鲁尼文中的魔法符号作为军队和党派的标志,正是一种天意。
明确了基本原则,纳粹在一系列井然有序的筹备后,迅速组织精英成立了专家团队,希望恢复这两个神系的神力为战争服务,并且希望纳粹高层人员通过某些方法,进化为高贵的神祗。所以,他们不惜通过各种方式寻找恢复这两种神力的方法。
纳粹的第二目的是基于第一目的恢复神性计:种族纯化。
他们希望通过科技手段,恢复两个民族血脉中的神力,变人为神。科学家们以佛教中的修炼理论为基础,试图对后天血脉进行选择和净化,培养这两个民族的优秀后裔作为种子,再用这些种子繁衍具有先天血脉的后代,这些后代将成为未来的新人类,并且不断传承下去。
纳粹的第三目的是获得神力计划:寻找神力之源。
由于种族纯化所需的时间相对漫长,当时的战事又不允许他们长期拖延下去,所以在希姆莱的直接领导下,盖世太保展开了不惜一切的全球性大搜索。他们先后找到了一些“神遗留下的物品”,其中包括神器、神力的修炼方法、可直接运用的神术、魔法等等。
资料显示,从1942年起,纳粹将其中的一些东西运用到战争中,产生了不错的效果。比如在某些重要的军事行动之前举行祭祀仪式,使用铅椎在海图上寻找敌方的潜艇等等。这些方法的效果虽然让人惊喜,却不足以挽回战局。
此时,希姆莱想起了1941年在格凌兰岛的发现。于是,纳粹又开始了新的计划:学习计划。
(欢歌多谢诸位的收藏支持!在诸位熟睡的时候,欢歌一直在努力,为什么?因为有你们的支持!!!今日三更之第二更!)
第009章 真灵初启
( )从很早以前,纳粹就提出过一些类似的“学习计划”。战争后期,他们总结了以往那些计划的经验,明确了它的核心内容:寻找宇宙中被神祗眷顾的兄弟—更高级文明。联系他们,学习和利用他们的战争手段。有必要的话,可以牺牲一些利益邀请他们参战。一方面尽快挽回战局、制恒代表其他种族神祗的盟军,另一方面赢得时间,尽快完成三个主要目的。
归纳出这些目的和计划后,闻非和于尔根不约而同的发出感慨:“假如纳粹赢得了足够的时间,世界将会变成怎样。”
在两人的交流中,闻非从学术角度叙述了亚洲一些大型宗教的观念。并以佛教思想为基础,剖析了纳粹的某些想法和行为的可行性,这些全新视角的理论使于尔根激动不已。随后,两人确定以“种族纯化”和“学习计划”为突破口,深入研究纳粹遗留下来的各种资料。
目标确定后,“内务调查组历史编撰科”的全体人员都投入了这项工作。经过他们将近一年的分析和整理,最终的研究报告显示,为了保密和安全,纳粹一共建立了四处用途不同的秘密基地,均命名为“狼|穴”。
众所周知的一处位于沃尔弗尚采森林中,主要用于处理军务和政务。这个基地几乎是公开的秘密,盟军攻陷柏林之后,把它翻了个底朝天,已经失去了研究价值。
最重要的一处,位于中国境内的西藏某地,主要存放着各种有关神的器具和典籍真品,战后一直未被发现。这个结果,印证了闻非设想的纳粹和西藏的关系,因为从佛教出现以来,亚洲地区战乱频繁。最完好的传承只有可能保留在相对封闭的西藏。
最具威胁性的一处,有可能位于北极冰盖下,那里主要放置着先进文明的遗物和残骸。这些遗物中不但有保存完好的武器,还有一些能收发信息的通讯装置。但由于资料太少,也一直未被发现。
二人最重视的一处,位于格凌兰岛的冰盖下。这里是纳粹神秘研究的成果转化基地,存放了一些器具的复制品和典籍副本,有可能与北极基地相通。虽然于尔根没有去过那里,但是因为其实用性,情报中有那里的具体位置。
闻非最为关注的南极大陆,并未出现在纳粹的资料中。他一直认为:南极应该是比北极更加重要的地点,因为那是一块大陆。而且从他个人的研究来看,这块大陆与地球上的物种起源息息相关。不知什么原因,纳粹的资料竟然与这里没有任何联系。
1950年,“内务调查组历史编撰科”并入“联邦德国内务调查组”,经过调整和扩编,将工作重点转向搜索和科研。七月,调查组在于尔根的带领下找到了格陵兰岛冰盖下的“乌托邦”。
当第一支科研小组穿越直径四十多米的隧道,来到了这个巨大的空间时,壮观的景象深深的震撼了在场的每一个人。那时,整个空间尚未开发,呈半球形倒扣在地底,共分为上下九层。每一层的高度不等,面积各异,仅是顶层的直径就达到五十公里,九层的可以利用面积之和,超过了德国大部分的州。
在这次考察中,首先是顶层空间凭空悬浮的大珍珠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下到各层之后,那些巨大到堪比一座城镇的设备、巨龙般无穷无尽的管网,给他们的第一印象是:巨人造的。到了底层,小组成员惊喜不断,不但惊异于这里的广阔,而且陆续发现了剑齿虎、猛犸、短面熊等绝迹了无数年的远古野兽,惊喜过后所有人都彻底无语了。
科研小组在这里足足震撼了三个月之后,于尔根将他们带回了西德。随后的工作进行的很顺利,从乌托邦带回来的资料和标本,很快就被热血沸腾的工作人员分析整理出来。同时,于尔根递交的书面报告和实物模型也充分的调动了军政高层的热情。
1951年,于尔根和闻非带了一百多名工作人员组成的先遣小组,再次进入乌托邦,随行的,还有五百多名工程技术人员和海因茨本人。大队人马进驻基地时,海因茨在空间入口处足足站立了半个小时。之后,一句话都没说就回到了波恩。
两个月后,西德政府与丹麦政府秘密签定了长达三百年的先付款租赁协议,租赁了北极圈内的小半个格凌兰岛用于建立北极科考站,于尔根被提升为上将,闻非被提升为上将级研究员。
1952年,经过充分的准备,内务调查组由组长于尔根和副组长米歇尔中将带领,正式进驻基地。大批科研人员和特别军事小组成员,以建立北极工作站的名义,分批来到格陵兰岛。他们将基地稍事修整后,正式命名为乌托邦,从此展开了长达半个世纪的科研工作。同时,联邦德国的绝密文件中,增加了一个特一级的保密机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格陵兰科考工作站”,解秘期限被设定为三百年。
东西德合并后,乌托邦继续执行前西德政策,所有人员保持原状,只是把名称更改为:“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驻格凌兰科考工作站”。
八十年代初,闻睿的父母相恋,在不知内情的情况下结婚生子。儿女的婚姻使两位老人无比欣慰,于尔根甚至用缘分来解释他们的结合。闻睿的出生使两位老人非常兴奋,准备在他十岁时采集一些骨髓和血样进行研究,看看不同种族结合的血脉中是否产生了奇迹。
不久以后,事故发生,两位老人悲伤无比,带着他的断肢,逃避似的躲进乌托邦疯狂工作,希望能解决他血型匹配的问题。直到今天,一家人才再次团聚。
众人无声无息的听闻非说完这段往事,心情都变的很复杂。闻睿目光呆滞的凝视着池塘中的荷花,心中不停的翻滚着无数念头:那铁血传奇的岁月、那惊才绝艳的幻想、那神秘幽邃的传承……人?神?种族?战争……
首先打破沉默的是多吉,这些历史他原本就知道一些,今天则是完全清楚了来龙去脉。发了会呆之后,他一口灌下半瓶伏特加,长长的吐出了一道酒气,揉了揉闻睿的脑袋道:“亲爱的小弟弟,有既是空,空既是有,你应该开心点才对,至少你不是个产品吧?”
闻非呵呵一笑,慈爱的拍了拍多吉的脑袋,抱起还在迷糊的闻睿道:“大家快睡觉吧,一周之后闻睿就要进入医疗计划,这几天还有些准备工作,你们都要帮忙。”说完,抱着他走向池塘边的一栋小楼。
古朴的小楼共分三层,这里是闻非的私人空间。祖孙二人来到第三层后,老头推开了一间静室的门,青光随即洒入。室内的陈设很简单,一张矮几、两个蒲团、一个小柜子。墙上挂着一副远景山水,简简单单的几笔,便勾勒出山之巍峨、水之浩淼、林之苍翠,笔法雄浑苍劲,使人一见之下顿觉回到蛮荒古地,周身都是远古气息。
室内没有照明用具,老头也并未关门,任由青光撒入。他把闻睿放在蒲团上之后,打开了小柜子。柜子分为九层,每一层中只有一两样简单的东西,显得很空旷。老头先从里面拿出几颗看不出什么颜色的石子,在门口摆了个图案,又拿出了一个巴掌大小的蟾蜍和一小截黑乎乎的木头。
蟾蜍只有三条腿,是个惟妙惟肖的器具,看不出是什么材料制成的。从外形上看,它的大嘴里含着一枚铜钱,宽大的身体上也布满了铜钱形的花纹,两条前腿俯卧,那条粗壮的后腿向后撑出,不但很有力量感,而且显得威猛而稳定。
闻非在铜钱上拨弄了几下,蟾蜍的肚皮上便滑开了一个拇指大小的孔。老头把那截黑木头点燃,晃了几下之后见火头灭去,便随手塞进了孔中,然后又在铜钱上拨弄了几下,小孔随即合上,不见一丝缝隙。
闻睿好奇的问道:“爷爷,那是什么?”
老头走过来,坐在他对面的蒲团上微微一笑:“这个叫做‘金蟾氲天炉’简单的说就是个香炉,刚才放进去的是‘墨玉安神香’。”
闻睿更加不解:“为什么没有香味呢?”
老头轻轻的抓着他的手,温和的笑道:“好孩子,现在别说话,等下再为你解释。你现在按照我说的做就可以了,不管发生什么事都不要奇怪,明白吗?”
见闻睿点了点头表示明白,他接着说道:“等下爷爷会帮你启灵,至于什么是启灵,以后我会详细的告诉你。那个过程可能会很痛苦,但你一定要忍住!知道吗?”
见闻睿再次点了点头,老头很满意,随即将他摆成了盘坐的姿势,又将他的一只手收在小腹处,另一支手摆成了一个拇指紧贴眉心的手印。待他习惯了这个动作后才问道:“准备好了吗?”
“恩。”这个姿势很难受,闻睿生怕保持不住,所以不敢有任何动作。
老头微微一笑:“好了,一定要按照我说的做,千万不能分心。否则,会痛苦无比。”
“恩。”闻睿再次表示明白。
准备工作就绪,闻非起身站在他身后,双脚平肩,浑身松弛,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后缓缓吐出,同时,左手结印,拇指点在自己眉心,右手掐诀,食指点在闻睿头顶的百汇|穴处,整个过程缓慢而自然。
“现在微闭双目,默想宇宙星空为一大球。”静室内传出了他缓慢悠长的声音。
听到爷爷的吩咐,闻睿双目微闭,开始在脑中观想,不一会就进入了一种奇妙的状态。他觉得自己越来越小,越来越轻,身体飘了起来,飘出静室、飘出别墅、飘出基地……
站在地球表面一座高山之顶,他仰望着浩瀚太空,四周一片星光灿烂。感觉中,那星光如针,刺的皮肤微微发疼。
闻非的声音从星空某处传来:“你已离开地球向星空飞去,直到动静之间。”
闻睿马上觉得自己的身体离开了地面,根本没时间考虑什么是“动静之间”,就朝着一个方向急速飞去,此时的星光犹如零下几十度的寒风,小刀片一样割着他的皮肤。
在速度越来越快的飞行中,他忍着疼痛回头望去,那颗蔚蓝色的星球越来越小,逐渐消失在浩瀚的夜空之中。星光灿烂而凛冽,他四处观察着,一边体会着自己越来越快的速度,一边观看着点点星光由一个个亮点逐渐拉成一条条亮线。
清晰的感受着环境的变化,闻睿看到星光拉出的光线越来越长、越来越粗、越来越模糊,自己的速度也随之越来越快。皮肤表面的疼痛在不断加剧,然后是肌肉、血管、骨骼、骨髓……
再然后,那种疼痛已经不仅仅表现在身体上,当速度达到了某个临界点时,头部猛然产生了一种尖锐的剧痛,仿佛被插入了两根针,一根在头( 巫道轮回 http://www.xlawen.org/kan/158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