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部分阅读
这却是轮到郭襄惊讶了,莫不是这个戒sè和尚见识过这门江湖上极其罕见的剑法,怎可能?
还真别说,沈明镜对于玉女剑法虽不熟悉,却对此类套路的剑法,别有心得。他是镜月宗的少宗主,而镜月宗一脉向来是女子门派,诸多武学都是与古墓派有几分相似,yīn柔的剑法对少林寺众僧来说,很是罕见,但对沈明镜来说,却是再熟悉不过了,他甚至习有一门《赏月醉酒剑法》。
正是因此,论到对这类剑法的熟悉,沈明镜还要在郭襄这个只向小龙女学了一招半式的野路子之上,自是处处可知,打得郭襄一点脾气也没有。
不过郭襄却也不差,连忙变招,一个东趋西步,变招奇诡异,连削数剑,都是看不出玄妙来,却是一招“四通八达”。
张君宝在旁看得出神,不由咦了一声,三年前杨过在华山之巅将这招传授张君宝,郭襄在旁瞧在眼中,这时便使了出来。当年杨过所授的乃是掌法,这时郭襄变为剑法,威力已减弱了几成,但剑术之奇,却已足使无sè暗暗心惊。
屈指数来,郭襄已连使五招,无sè禅师在旁细细看着,竟瞧不出丝毫头绪。他盛年时纵横江湖,阅历极富,十余年来身任罗汉堂座,更jīng研各家各派的武功,以与本寺的武功相互参照比较,而收截长补短、切磋攻错之效。因此他自信不论是何方高人,数招中必能瞧出他的来历,却偏偏看不出郭襄这小丫头的出身来历。
岂知郭襄料到老和尚要探出自己的来历,有意隐瞒,恰好她父母师兄均是当代第一流高手,她在每个人的武功中截取一招,东拉西扯,只瞧得无sè禅师眼花缭乱,这要是能看出什么端倪,才是叫奇怪呢。
想到这里,无sè禅师向着沈明镜喝道:“戒sè,出全力,须得连番抢攻。”
沈明镜暗暗叫苦,我说师傅啊,徒儿早就尽可能出全力了,他先前是拿内力强攻了一番,其实是唬唬人罢了,希望郭襄有所顾忌,不会反过来猛攻自己。
他虽不想败于郭襄之手,却也没有那般下作,以内力取胜,但刻下却也知道,自己那便宜师傅着急了。
若是任由郭襄这般游刃有余的施展武功,着实是看不出一点头绪了,必须是沈明镜抢攻,给郭襄带来了压力,才是能逼得郭襄仓促应对,露了马脚。
刻下,沈明镜也唯有硬着头皮上,心头转过他所熟知的几门少林武功,心中已经有了答案,微低下头,轻声道:“得罪了。”
只见他脑袋往前一突,竟是连铁头功也使出来了。
郭襄微微一惊,忙是一剑刺出,只是落在沈明镜的脑门之上,只得是叮的一声,竟是无法伤及那铁疙瘩似的脑门。
沈明镜的铁头功本是无双,之前罗汉堂考核的时候,挨了戒空金刚掌的掌力之后,很快恢复不说,竟又是硬朗了三分。
这一震的威力可是非同小可,令得郭襄纤手吃痛不已,只是她仍不叫输,以剑作指,快连点,且巧妙至极,绕过了沈明镜那个大脑门,一口气点向了沈明镜三处要|穴。
这又是一阳指绝学了,尽管她只是学到了一阳指点学法的丁点儿皮毛,肤浅得很,但一指点三|穴的手法,也是jīng妙绝伦。
第十章 内心正派的君子
“是一阳指!”
大理段氏的一阳指功夫天下驰名,当代传人一灯大师更是中原五绝之一,无sè禅师自然识得,瞧见郭襄出此一招,一惊之下,连忙呼喊,让戒sèjǐng惕。
沈明镜自是晓得,一灯大师与郭靖黄蓉夫妇关系不凡,加上一灯大师四大弟子之三,渔樵耕读中的农夫武三通的两个儿子,武敦儒和武修文都是郭靖的入室弟子,有这一层关系,郭襄要学到一阳指自然不是难事儿。
不过,沈明镜却也知道,一阳指这等绝学岂是以郭襄这般功力就能驾驭的,手法却有几分火候,实则还是差了许多。
这一阳指是出现在金老多部小说中的绝学,其中shè雕和神雕二书,可算是九yīn真经之下最顶尖的武学了,但是在天龙八部中,与其说一阳指不外如是,倒不如说将一阳指的风头全被六脉神剑盖过去了。
只是眼下沈明镜也无法好高骛远,只得是连连退避,免得被一阳指力点中了要|穴。
一阳指与六脉神剑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重在点|穴,后者则是剑气伤人。
同时一阳指也有一个很明显的缺点,那便是需要以高深内力来驾驭,否则的话,近处倒还好,隔空点|穴的拿手好戏却是不用指望了。
这内力要求还是极高的,比如一灯大师,丈外与十一层龙象神掌遥击,又比如段誉的养父,号称与天龙八部大部分主要女xìng人物的母亲都有不一般关系的段正淳,大概是纵yù过度,给酒sè掏空了身体,天赋不错,却是三尺之外无有效指力,与高手对敌,基本不指望能使出隔空点|穴的jīng妙手法了。
当然,段正淳或许远不如他的哥哥保定帝段正明,也不如恶贯满盈段延庆,更不如一灯大师,却也算得上是个高手,勉强也能跻身一流之境。
这么一个高手,三尺之外尚且无有效指力,还是在其达至中年之时,更不消说是年纪轻轻,只是略懂皮毛的郭襄了。
沈明镜故技重施,凭借着步骑铁腿的反弹力,身躯连连倒退,果不其然,郭襄的一阳指力转眼便是溃散,没有了一丝威胁。
也是欺负郭襄内力消耗不轻,若是全盛时期,不敢说达到段正淳的三尺指力,总不会比现在不济。
趁着郭襄一招不中,沈明镜再是脚下一蹬,纵身掠出,反攻上前,却是一招君道强拳袭来,这是沈明镜最早领悟的太祖拳招式,虽不是威力最强,却是他最易驾驭,此刻使动之际,迅如奔雷,快如闪电,威力更是巨大,隐隐有呼应君王御驾亲征,金戈铁马的气质。
仓促之下,郭襄亦是退避不及,唯有是以宝剑格挡在前。
君道强拳轰击在了短剑之上,短剑夸张的弯曲起来,也幸亏这是颇为不凡的短剑,才是没有折断,只是宝剑之上传递过来的拳劲,痛得郭襄秀眉紧蹙,暗暗着恼沈明镜这个人不知道留情,却也终于拿捏不住这口短剑了。
其实她心底里却是暗暗在惊讶,沈明镜先是以退为进,比之无sè禅师还要敏锐,看穿了自己一阳指功力的虚实,又趁机出手,虽是刚猛至极的拳招,却是好了一样本可以令他直接取胜的要素。
内力!
她之前领教过的两股奇妙内力。
若是刚才那一招,沈明镜使出了全力,再配合九阳真气和六神诀内力,击断郭襄这柄短剑是肯定的了。
但沈明镜并未这么做。
“原来如此,他之前以内力吓唬我,逼得我不敢放开手脚,却是意外的聪明,也是个表面狡诈,内心正派的君子。”
郭襄虽说处于劣势,却反而对沈明镜高看了两眼,心中不由是多了三分好感,只是眼下她却也不能就这么服输了,更不可给无sè禅师看出了自己的身份来历。
当下,她微退几步,既是弃了剑,却也干脆,直接是以双拳迎击。
这一拳打来,令得沈明镜微微一惊,这拳力若有若无,yīn柔无比,自己反攻过去,若是使实了劲力固然不对,使虚了也是极其危险。
沈明镜脑海里立时闪过一套拳法的名号,空明拳!
空明拳名字听上去普通,至少不如一阳指、降龙十八掌、弹指神通之类名头响亮,却也是当世顶尖的拳法,乃是老顽童周伯通所创,号称是天下至柔的拳法,以“空”、“柔”为主,以虚击实,以不足胜有余。
这门拳法在老顽童手中创出之后,传给了他的结拜兄弟郭靖,后又传给了徒弟耶律齐。这两人一个是郭襄的老爹,一个是郭襄的姐夫,她只怕是得了这拳法的真传了。
直接论到威力,空明拳却也不外如是,内力高的话便强,内力不行自然也就不强,但真要如此,空明拳也就和普通的武功拳术没什么区别了。
所谓以虚击实,以不足胜有余,简单来说却是以弱胜强,以柔克刚的武学道理。
只不过空明拳又与太极拳不同的地方,却是在于它一拳使动出来,虚则实之,实则虚之,正如沈明镜适才的感觉,拳力若有若无,自己贸然回击,力道使实了固然不对,使虚了也是极其危险。
也正是因此,郭襄随意施展开来,却是逼得沈明镜连连爆退,不敢仓促迎击。
昔rì神雕大侠杨过破了老顽童的空明拳,却是凭借着他自创的黯然**掌,那掌法诡异奇特还是其次,厉害之处却全在内力,更兼有杨过多年来思念小女龙的肝肠寸断之心,黯然**者,唯别而已矣。
如此才是有了黯然**掌破解空明拳的道理,而沈明镜暗自皱眉,他却没有黯然**掌这般jīng妙绝伦的掌法。
“郭襄也不是老顽童,纵使空明拳得了真传,却也未必没有破解之法……”
一念及此,沈明镜连连退避,心头微动,竟是复又使出了罗汉拳。
沈明镜的罗汉拳因为jīng神空间成,其实却相当于是一门心思苦练了六七年的罗汉拳,早已脱了少林罗汉拳单纯的刚猛路子,臻至刚柔并济,刚如铁,柔若水的境界。
此刻,沈明镜使出刚柔并济的罗汉拳,却是有几分空明拳的味道。
郭襄咦了一声,心中不由惊讶起来,她自是识得罗汉拳的招式,却怎料到,这罗汉拳在沈明镜手中使出来,竟也有几分空明拳的味道。
不过,郭襄对空明拳颇为自信,不以为意,而沈明镜将这些看在眼里,却是暗暗运劲,终于是向着郭襄攻去。
“来得好!”郭襄轻喝一声,却是没有半点畏惧之sè,空明拳一大妙处便是要在对方攻击之时,以虚击实,从而是给予制胜一击。
然而眼看双方拳招相触之际,沈明镜招式猛然一变,却是由罗汉拳猛然变招,使出了六神诀的罗汉卸!
罗汉卸的奥妙是卸力,本该是防御的招式才对,此刻沈明镜却是拿来攻击,且并非是独自使出来,而是融合到了罗汉拳的柔劲中,令得郭襄生出了一种奇妙的感觉,这拳术刚猛可破一切技巧,yīn柔可卸一切劲力。
最重要的是,这虚实变化的感觉,颇有一种空明拳的味道。
这却是令郭襄心绪震惊,沈明镜显然是不懂空明拳,只是他天赋高绝,从自己的空明拳中窥见到了一丝虚实结合的妙旨,遂是将几式招法相融,以空明拳的道理创出了一种与空明拳道理相若,却又截然不同的拳法。
他这刚猛拳劲破的是空明拳的虚劲,yīn柔卸力应对的是实劲。
这般拳术之下,郭襄唯有是收拳回退,又是连忙变招,弃刚从柔,使出了铁掌功。
这一招她是从武修文之妻完颜萍处学来,是当年铁掌水上飘裘千仞传下来的心法。
不同于空明拳的yīn柔空明,铁掌功却是刚猛至极的掌法,比之天下第一刚猛的掌法,降龙十八掌只是逊sè半分,且多了许多jīng妙招式,真要论起来未必就不如降龙十八掌了。
沈明镜的罗汉拳刚柔并济,看上去是厉害,却也因为柔劲坏了刚猛的威能,所以郭襄才是立时想到,以刚克制刚柔。不过,若是在这儿使出了降龙十八掌,却有可能被柔劲克制,虽说降龙十八掌是天底下最刚猛的掌法,以力破巧,甭管对手是什么招式,一掌之下,对方要是接了,那便破了。
不过,郭襄终究是没有郭靖、洪七公那般雄厚掌力,唯有是退而求其次,以裘千仞的铁掌功对敌,刚猛之外,更兼招式jīng妙,以这变化来对付柔劲。
只是恰在此时,沈明镜身躯猛然一个摇摆,很是诡异的倾倒了身躯,浑像是个喝醉酒的醉汉。
这是沈明镜老本行,镜月宗的剑法《赏月醉酒剑法》的一式,大醉如梦,乃是先躲后攻的剑招。
一时之间,郭襄的招式已经是收不住,铁掌功狂猛至极的向前打出,而沈明镜却是向着地面倾倒,同时落地瞬间,一个滑身,竟是从郭襄双腿之间穿了过去,再起身已经到了郭襄身后,不等郭襄转身应对,沈明镜手脚并用,直接拿捏住了郭襄的双手,紧贴在他的身后,终于是制服了这个小东邪。
“你放开我!”郭襄感受到紧贴自己的男儿气息,不由是俏脸微红,微微扭捏,也就是这时候,只听铮的一声,却是郭襄身躯扭动和沈明镜按压之际,从身上掉下了一件物事。
无sè禅师低头一看,恍然大悟:“原来如此,我知道女施主是谁了,戒sè,还不放开郭二姑娘?”
第十一章 由繁入简,万象罗汉
一声郭二小姐,显是道出了郭襄的身份来历,当今中原武林谁人不晓得郭靖黄蓉夫妇的厉害,不单单是在江湖上有赫赫威名,更兼驻守襄阳,保家卫国,正所谓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郭靖此人,看似笨拙,却是一个真正的侠者,如今也在新华山论剑之上,得了北侠的称号,为当世第一流的高手。
郭襄顿时郁闷不已,瞥了一眼落在地上的物事,才是恍然大悟,这却是一对铁罗汉,机关使动,正是一套少林罗汉拳,本就是无sè禅师托人赠予郭襄的礼物,而今遇到了正主儿,岂会不晓得。
终究是被拆穿身份,郭襄倒也不矫情,干脆直接询问起了无sè禅师关于杨过的事情。
行走江湖,郭襄所求不过是见一见她的大哥哥杨过,可惜杨过知她心意,不愿害了她一生,故意避而不见,而无sè禅师足不出少林,又怎知杨过的去处,也注定了郭襄一无所获。
有了无sè禅师做和事老,郭襄与少林众僧的矛盾也开始化解,始才知道觉远大师是因为给尹克西、潇湘子二人偷去了经书,不得不受过,但也不全是受过,闭口不言,心无杂念,修为自是易于jīng进,上镣跳水,也可强身健体,算是一种练功。
郭襄本是豪爽的江湖女子,解开迷惑,便也不再计较什么,反而笑称是自己多事了。
临行之前,郭襄没能达成此行的真正目的,自是说不出的落寞,将一对铁罗汉赠予了张君宝,也不多看众僧一眼,骑着青驴而去。
无sè禅师自然是一路相送,同时也道出了另外一件事情,那便是一张“挑战书”。
“少林派武功,称雄中原西域有年,昆仑三圣前来一并领教。”
这事儿恰好是郭襄在外面与群僧争斗之时,纸条莫名出现在了降龙罗汉的手指之上,神不知鬼不觉,没人看到是谁留的纸条。
起初无sè禅师却是怀疑郭襄与之一内一外,相互配合,此刻与郭襄对质过后,自然辨明了清白。
不得不说,这昆仑三圣的挑战书显得有些猖狂了,一并领教,仿佛是在说少林一个人要领教少林寺七十二绝技,众多高僧。
如此一来,少林寺的和尚们也是激动了,暗暗不忿。
其实昆仑三圣的意思却并非如此,前半句话“少林寺武功,称雄中原西域有年”,其实不是单指少林寺,也是指西域少林一脉,而此事真要说起来,还是西域少林一脉也要挑战昆仑三圣。
所以,这是昆仑三圣的应战,一并领教是指中原少林和西域少林,一并领教,而不是要挑战少林群僧,也不是要见识少林七十二绝技。
只可惜少林众僧不知个中缘由,也就下意识以为昆仑三圣嚣张跋扈了。
郭襄则是起了好奇心,准备十rì内来看好戏,暂且别过。
事情暂时告一段落,沈明镜也回到了自己的房间,开始闭门苦思起来。
此次他与郭襄一战,看似简单,不到十招的交锋而已,却是凶险万丰,也称得上他一生中最凶险的战斗之一。
郭襄身边尽是当时第一流的大高手,耳濡目染,武学道理早就通了七七八八,博百家之长虽不至于,十几家之长还是有的,加上她聪慧如母,是小东邪何尝不是小黄蓉,与她的草包姐姐有天壤之别。
也正是因此,脱胎于落英神剑掌的落英剑法、全真剑法、打狗棒法、一阳指、空明拳、铁掌功……虽说都只是一招半式,甚至只是皮毛,却是奥妙无穷,比起沈明镜过去接触的武学都要深奥得多,恐怕也唯有罗汉卸的品级方可与这些武功一较高下,相提并论。
也正是因此,沈明镜才是觉得获益匪浅,与郭襄一战,领略到了诸多高深莫测的武学招式,对他来说,何尝不是一种仰望高山之感,虽只能窥见冰山一角,却也如醍醐灌顶一般,令他整个人都豁然开朗了。
不过,最让沈明镜感到收获巨大的,乃是最后他取胜的一招,以罗汉拳糅合罗汉卸,随后又是糅合了《赏月醉酒剑法》的大醉如梦。
“武学之道,由简入繁,由繁入简……”
世间有高手通过鸟兽轻描淡写的动作,创出蕴含无数变化的jīng妙招法,也有高手将千万种变化,化为区区一招,包含诸般道理。
武学之道,本是玄妙至极,看的是一个人关注点在哪里。
曾有一个剑客使出快剑,眼花缭乱,问他两个徒弟,他出了几剑。
起初,二人都说是十剑。
接下来,剑客再使快剑,更快了,更加眼花缭乱,再问两个徒弟,出了几剑。
一个徒儿说是二十剑,另一个徒儿却说是一剑。
再来一次。
一个徒儿说是五十剑,另一个徒儿依旧说是一剑。
最后一次。
一个徒儿说是一百剑,另一个徒儿还是说只有一剑。
这是沈明镜今生的母亲沈碧霞曾与他提起过的故事,说里面蕴含了一个武学道理,但并未细说,而是要沈明镜自己去理解,当时以沈明镜两世为人的智慧,也没能完全领会。
刻下,他境界终于是到了,渐渐明白。
第一个徒儿说的不错,在他眼中,师傅出了几剑即是几剑,说明他心中唯有剑道,不为外物所动,方可清清楚楚的看到每一剑,每一招每一式变化,都不放过。
这就是一种繁。
第二个徒儿越说越少,到最后眼里只有一剑了,他看到的不是剑法的招式变化,而是一种剑的感觉,剑的意境,他可以是十剑、二十剑、五十剑、一百剑、一千剑、一万剑……
然而,他终究只是一柄剑的剑术,究其根本,是一,所谓大道殊途同归,一切最终都是归一,自然唯有一剑。
这是一种简。
也正是归一,由繁入简,由简入繁,却也不可说谁更高明,更有道理,唯有的是适合。
有些人就像是第一个徒儿,看的是繁,有些人则是第二个徒儿,看的是简。
而沈明镜正是领略到了由繁入简的意境,早在推演出太祖拳之际,他便是如此,七八式招法熔炼成一招,不是由繁入简又是什么。
如今他却是对罗汉拳也有了自己的想法,一样是由繁入简。
半rì之后,他摸索出由繁入简的罗汉拳,也算是他个人独有的罗汉拳,又称万象罗汉拳。
第一式,醉罗汉。只是他当rì击败郭襄的一招,与其说是攻杀之法,倒不如说是一种身法更为恰当,似醉似醒,变化莫测,无法预料。
第二式,睡罗汉。朦朦胧胧,如梦似幻,招若行云流水有意无意之间,防不胜防。
第三式,铁罗汉。至刚至阳,百无禁忌,威猛无双。
第四式,空罗汉。以空而明,取了空明拳的道理,yīn柔无比,以虚击实,以不足胜有余。
第五式,天罗汉。天道苍茫,包容万物,是以刚柔并济,也可算是罗汉拳所有招式熔炼而成的最强一招。
这一套拳法的前四式都已经达到了顶尖中乘武学的层次,而最后一式天罗汉,更是堪称上乘武学。
若是有人在这儿,定然惊讶于沈明镜的成就。
不过若是换成沈明镜,定然也能理解。且不说他本就武功底子极好,天赋上佳,初学罗汉拳之时,以jīng神空间的成之法,只是一瞬之间,却仿佛过了六七年之久。
六七年间,沈明镜不吃不喝,心无旁骛,物我两忘,只是修炼一门罗汉拳而已,别无其他,自然是有千百万的感想和心得。
当然,沈明镜并未真正过了六七年时间,只是jīng神空间的感官宛如真实,自然效果也如苦修了六七年一般。
接下来几rì,沈明镜完善万象罗汉拳之余,也不忘演练太祖拳,同时也是在不断修炼内功,提升修为。
当rì他杀出rì月剑宗的围剿之时,不断压迫自身潜力,重伤自不多说,也几乎是令他沦为废人,凭借着罗汉卸的疗效,好了个七七八八,但毕竟没有痊愈,修为也无法直接恢复,只得是重新修炼。
也正是因此,对于如今的他来说,最重要的却是时间,偏偏这时间对他来说又是最难得的。
不过在剧情副本内,他现自己获得了梦寐以求的时间。
他早已试探过,随时都可以离开副本,只是离开之后,等若是副本失败,下次进来则是要重新开始了。
相应的,他在剧情副本里无论过了多久,在外面也就了一瞬之间而已。
虽然剧情副本的时间不会太长,比如经在油中这个副本,沈明镜之前也就是两三天,与郭襄告别之后,再过十rì,昆仑三圣何足道便会来拜访少林,郭襄也会重上少林,副本落幕。
不算长,却也不算短,十几rì时间,相比起外面世界只是一瞬之间,可谓是占了天大的便宜。
时间匆匆,沈明镜伤势rì渐恢复,几乎痊愈,功力也是节节攀升,本就有气海七轮之境的底子,如今又是修炼了《九阳真经》第一层和《六神诀》第一层,沈明镜恢复得也是极快,已经是恢复到炼气七轮之境。
终于,西域少林寺的三位天字辈俗家弟子来了,九阳真经还会远吗?
第十二章 昆仑三圣,触犯寺规
本来何足道从西域远道而来,只不顾是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从未想过要挑战少林,传句话便走。
偏偏他在西域威名显赫,有好事的朋友给他取了“琴圣、棋圣、剑圣”的名号,琴棋剑三圣,听起来是厉害,只是何足道自己都觉得太过张狂嚣张,遂是改了名字,为何足道,于是外号连带上名字,便成了昆仑三圣何足道,也算是小小的谦虚。
只是西域少林的潘天耕三人不依不饶,非说何足道自称是“琴圣、棋圣”没问题,“剑圣”却是太嚣张了,他们要何足道去了剑圣,只作昆仑二圣,矛盾由此而来。
这三人也是自信满满,一心要拦住这个自称“琴棋剑三圣”的家伙,打得他未进寺门,先就倒爬着回去,然后再回寺来和众僧侣较量一下,要令西域少林派压得中原少林派从此抬不起头来。
可惜天不遂人愿,山下石亭,潘天耕师兄弟三人先是与郭襄起了争执,随后引来何足道,一战惨败,且何足道才是出了半力。
如今西域少林三人复又上山,提及何足道的厉害,全寺上下立刻躁动起来,可谓是高手尽出,统统到了山门之外。
同时,何足道正与郭襄相伴而来,本已没有了战意。
郭襄是觉得何足道是朋友,无sè禅师也是朋友,两边若是打起来,心中不愿。
至于何足道本就不是什么争强好胜之人,此次来了只为传话而已,将尹克西的遗言告诉觉远禅师,如今与西域少林三人也切磋过了,更是无意争执。
可惜何足道愿意息事宁人,少林寺这边却是亿万个不愿意了。
西域少林与中原少林虽不至于一心同体,要为潘天耕师兄弟三人出头,但毕竟都是少林,若是传出去少林武功输给了何足道,那岂不是令整个少林寺都蒙羞了?
瞧见少林众僧气势汹汹,何足道一言不,拾起一块尖角石子,随手便在寺前青石板上一道又一道刻划起来,横纵交错,各有一十九道,却是一张大棋盘。
棋盘经纬线笔直,犹如用界尺界成一般,每一道线都是深入石板半寸有余。
这石板乃以少室山的青石铺成,坚硬如铁,数百年人来人往,亦无多少磨耗,他随手以一块尖石挥划,竟然深陷盈寸,这份内功实是世间罕有,只听他笑道:“比剑嫌霸道,琴音无法比拚,大和尚既然高兴,咱们便来下一局棋如何?”
众僧定睛一看,无不惊讶,面面相觑,他们知道此人这般浑厚的内力,寺中恐怕无人能及,无声叹息,正是要开口认输之际,忽听得铁链拖地之声,叮叮当当的传来。
来人正是上镣跳水的觉远大师,身后跟着他的小徒张君宝,他过来本是要听何足道为尹克西传话。
只是觉远见了大棋盘之后,心下恍然,二话不说,却是踏足而上,在那棋局的界线上一步步的走了过去。只见他脚上铁链拖过,石板上便现出一条五寸来宽的印痕,何足道所划的界线登时抹去。
老和尚修炼九阳真经数十年,距离最高境界也只差临门一脚,功力自然浑厚得惊人,加上身上两只大铁桶以及一身铁链,足有四百多斤,无形间也成了一道助力。
不用说,这比拼内力,自然是何足道输了。
何足道见猎心喜,当即是要与觉远大师比试剑法,可惜觉远大师只是偶然练了九阳真经罢了,根本不懂武功,坦然相告,但何足道哪里肯信。
试问天地间哪里有这般内力浑厚之人,却不懂武功?
嘿然冷笑一声,何足道拔剑刺去,yù强逼觉远动手,但觉远却是真的不懂武功,狼狈还击,却又凭借着过人智慧以及高深内力,接连挡住了何足道jīng妙绝伦的剑法。
众人看在眼里,都瞧出觉远确实不懂武功,可何足道依旧不信,若是换了旁人,哪怕是少林寺有数的几位禅师,此刻怕也难免中剑,偏生觉远笨拙无比,凭着两只大铁桶,负着厚重的铁链,生生是挡住了何足道的剑。
终于,张君宝师徒情深,忍不住上前动手,竟是出其不意,一掌打在了何足道的肩头。
何足道虽不是睚眦必报的狭隘小人,但肩头中掌,反而是更令他战意高昂了,他本也是个武痴,若非如此,不可能三十岁左右便达至如今这般境界。
不过,他却也不欺负张君宝年纪小,加上觉远告饶,便是提出十招之约,只要张君宝可以接下十招,从此他何足道终身不再踏足中原。
这一战可说是张君宝真正开始名动江湖的第一战,凭借着九阳真经的心法,内力绵绵密密,充盈浑厚,以及过人天赋所得的几式jīng妙招法,竟是一连结下了何足道九招。
到了最后一招,何足道自知一生名誉都要在第十招有个结果,更是全力以赴。
何足道与张君宝拳掌相交,无声无息,竟是以内力相抗。到了最后,何足道做了一个愚蠢的决定,想要以功力取胜,可惜张君宝自幼修炼九阳真经的心法,内力绵绵密密,充盈不绝,不但不弱于何足道分毫,反而是更胜半场。
顷刻之间,何足道便自知没有取胜之把握,纵身跃起,自叹过往太狂,将尹克西的遗言“经书在油中”告知觉远之后,飘然远去。
看着何足道远去的身影,沈明镜作为一个旁观者,不由是长叹了一声,这何足道功力无比深厚,早已是达到了极高的境界,以他所在世界的境界来看,何足道怕是快要突破后天三境,迈入先天三境。
这等强者,根本不是现在的他可以匹敌,便是代替张君宝接下对方十招都毫无可能。
正是因此,他干脆做一个看客。毕竟他不是只有一次进入副本的机会,足足有三次。
第一次,他不与何足道为敌,只需要得到九yīn真经即可。
恰在此时,少林寺众僧未及庆贺退敌,赞扬张君宝师徒,却是有人开口质问其张君宝武功来历。
当初火工头陀偷学武功,致使苦智禅师伤重逝世,苦慧禅师一怒之下远走西域,开创西域少林一脉,而火工头陀也开创了金刚门,再传弟子正是rì后赵敏手下的阿二、阿三。
从此之后,少林寺有规矩,寺中弟子若无师傅,不可私自偷学武功,若敢有范,重则处死,轻则挑断全身经脉。
沈明镜看了一眼满脸无辜的张君宝,心下不忍,更是有些挣扎。
当时张君宝与何足道交锋之时,主要使得是少林罗汉拳,却不是跟谁学的,而是来自郭襄赠送的那对铁罗汉。
那铁罗汉本是无sè禅师赠予之物,蕴含机关,机关使动,正是一套罗汉拳。
张君宝聪慧过人,一点即通,短短数rì时间,已经从铁罗汉上面习得罗汉拳,更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严谨有度,仿若一代少林高手。
不过非要说起来,张君宝却也是偷学了武功。
只是沈明镜突然想起来,自己曾传授张君宝武功,虽然不是罗汉拳,而是罗汉卸,但对方也传授了自己九阳真经第一层心法。
这一刻,沈明镜却不由是有种良心上的挣扎。
觉远大师圆寂,临死之前背诵九阳真经,乃是为了救走小徒张君宝,归根到底是张君宝“偷学”武功的问题所引起。反过来,若是张君宝没有偷学武功的事实,觉远大师也不会力竭而亡,自然无法令其背诵九阳真经了。
可若是眼睁睁看着张君宝维护了少林尊严,却要遭受偷学武功的罪名,以至于师徒生离死别,从此孤苦无依……
良心!
沈明镜是良心难安!
一个人若是连最基本的良心都没有了,那还活着有什么意义?
只是这也不过是一个副本剧情罢了。
“副本剧情也好,现实之事也罢,我当做不违本心之事,既是良心难安,那么我就做问心无愧的事!”
想到这里,他猛然挺身而出,朗声道:“各位师叔师伯,君宝的武功是我传授的。”
“你?”无sè禅师有些讶异,他是沈明镜的师傅,沈明镜的罗汉拳在短短几rì间,早已达到了极高的境界,甚至是脱普通罗汉拳的层次,却也有教授张君宝的资格。
“你是何人!”一个心禅院的老僧怒喝道,他是当年苦智禅师座下的小弟子,见张君宝偷学武功,不由触动往事,念及师尊惨死之时的情景,几乎是将张君宝与当rì痛下杀手的火工头陀重叠在了一起,自是悲愤交集。
沈明镜皱了一下眉头,知道少林寺从来不缺少迂腐不化的老和尚,知道错了一个环节,只怕自己与张君宝都有麻烦,也难为了自己挺身而出,来为张君宝挡罪。
“弟子戒sè,乃是罗汉堂座,无sè禅师座下的武僧,与君宝交好,兄弟相称,因见其武学天赋甚高,忍不住传授了几招。”
达摩院座无相禅师冷哼了一声:“你才是戒字辈的弟子,哪里有资格授人武艺,如今不但张君宝有罪,连你也有罪!”
无sè禅师皱起眉头,连忙上前一步道:“无相师兄,小徒也是不知寺中规矩,所谓不知者不罪,再者觉远师弟与他徒儿维护了少林尊严,功过相抵,此事便算了吧,君宝是我徒儿授艺,也算我半个弟子了,总不是偷学而来的,也不算触犯寺规。”
第十三章 傅青云
(章节审核火大死了!)
七情恶鬼又额外找了一辆较为宽敞的马车,两车并行,沈明镜、徐静瑄和沈飞雪在一辆马车内休息,大秃子和七丑怪则是在另外一辆马车内休息,至于其余五鬼则是负责驾车。
徐静瑄和沈飞雪早已是有些疲倦了,毕竟从逃命开始,二女轮换休憩,只是在奔波路上,又怎可能睡得安稳。
之所以换了七情恶鬼来驾车,也是掩人耳目,毕竟沈明镜三人太张扬了,相反七情恶鬼虽说是恶名昭彰,可谁会想到这七个沈明镜的仇家,此刻却成了沈明镜的徒弟。
沈明镜也治疗过大秃子和七丑怪,前者还好说,七丑怪功力本就低了一些,又结结实实的挨了沈明镜的铜脚重踢,纵然是有沈明镜以罗汉卸帮忙疗伤,十天内也休想活动筋骨了。
在此期间,沈明镜也是大方的拿出了铜像功第一层传授于七情恶鬼,也仔细讲解了一番,怎奈这七个奇葩着实愚鲁不堪,简直不是习武的料子,也不知道当年乱情魔尊是出于怎么的心思才收下这七个奇葩为嫡子。
最终沈明镜也只能放弃,希望以后罗汉堂落户之后,将这七个笨蛋徒弟交给戒sè和尚烦心。
至于沈明镜自己,则是一刻不停在习武。
他也是意外现,自己肉身修炼内力,运转一个又一个大周天,但jīng神意念却可以dú 1ì开来,遁入jīng神世界的门派内习武。
这却是意外的惊喜。
“我身负三大内功,加上伤势痊愈,慢慢恢复实力,应该很快便能突破到炼气十轮之境,( 大武侠门派系统 http://www.xlawen.org/kan/1730/ )
还真别说,沈明镜对于玉女剑法虽不熟悉,却对此类套路的剑法,别有心得。他是镜月宗的少宗主,而镜月宗一脉向来是女子门派,诸多武学都是与古墓派有几分相似,yīn柔的剑法对少林寺众僧来说,很是罕见,但对沈明镜来说,却是再熟悉不过了,他甚至习有一门《赏月醉酒剑法》。
正是因此,论到对这类剑法的熟悉,沈明镜还要在郭襄这个只向小龙女学了一招半式的野路子之上,自是处处可知,打得郭襄一点脾气也没有。
不过郭襄却也不差,连忙变招,一个东趋西步,变招奇诡异,连削数剑,都是看不出玄妙来,却是一招“四通八达”。
张君宝在旁看得出神,不由咦了一声,三年前杨过在华山之巅将这招传授张君宝,郭襄在旁瞧在眼中,这时便使了出来。当年杨过所授的乃是掌法,这时郭襄变为剑法,威力已减弱了几成,但剑术之奇,却已足使无sè暗暗心惊。
屈指数来,郭襄已连使五招,无sè禅师在旁细细看着,竟瞧不出丝毫头绪。他盛年时纵横江湖,阅历极富,十余年来身任罗汉堂座,更jīng研各家各派的武功,以与本寺的武功相互参照比较,而收截长补短、切磋攻错之效。因此他自信不论是何方高人,数招中必能瞧出他的来历,却偏偏看不出郭襄这小丫头的出身来历。
岂知郭襄料到老和尚要探出自己的来历,有意隐瞒,恰好她父母师兄均是当代第一流高手,她在每个人的武功中截取一招,东拉西扯,只瞧得无sè禅师眼花缭乱,这要是能看出什么端倪,才是叫奇怪呢。
想到这里,无sè禅师向着沈明镜喝道:“戒sè,出全力,须得连番抢攻。”
沈明镜暗暗叫苦,我说师傅啊,徒儿早就尽可能出全力了,他先前是拿内力强攻了一番,其实是唬唬人罢了,希望郭襄有所顾忌,不会反过来猛攻自己。
他虽不想败于郭襄之手,却也没有那般下作,以内力取胜,但刻下却也知道,自己那便宜师傅着急了。
若是任由郭襄这般游刃有余的施展武功,着实是看不出一点头绪了,必须是沈明镜抢攻,给郭襄带来了压力,才是能逼得郭襄仓促应对,露了马脚。
刻下,沈明镜也唯有硬着头皮上,心头转过他所熟知的几门少林武功,心中已经有了答案,微低下头,轻声道:“得罪了。”
只见他脑袋往前一突,竟是连铁头功也使出来了。
郭襄微微一惊,忙是一剑刺出,只是落在沈明镜的脑门之上,只得是叮的一声,竟是无法伤及那铁疙瘩似的脑门。
沈明镜的铁头功本是无双,之前罗汉堂考核的时候,挨了戒空金刚掌的掌力之后,很快恢复不说,竟又是硬朗了三分。
这一震的威力可是非同小可,令得郭襄纤手吃痛不已,只是她仍不叫输,以剑作指,快连点,且巧妙至极,绕过了沈明镜那个大脑门,一口气点向了沈明镜三处要|穴。
这又是一阳指绝学了,尽管她只是学到了一阳指点学法的丁点儿皮毛,肤浅得很,但一指点三|穴的手法,也是jīng妙绝伦。
第十章 内心正派的君子
“是一阳指!”
大理段氏的一阳指功夫天下驰名,当代传人一灯大师更是中原五绝之一,无sè禅师自然识得,瞧见郭襄出此一招,一惊之下,连忙呼喊,让戒sèjǐng惕。
沈明镜自是晓得,一灯大师与郭靖黄蓉夫妇关系不凡,加上一灯大师四大弟子之三,渔樵耕读中的农夫武三通的两个儿子,武敦儒和武修文都是郭靖的入室弟子,有这一层关系,郭襄要学到一阳指自然不是难事儿。
不过,沈明镜却也知道,一阳指这等绝学岂是以郭襄这般功力就能驾驭的,手法却有几分火候,实则还是差了许多。
这一阳指是出现在金老多部小说中的绝学,其中shè雕和神雕二书,可算是九yīn真经之下最顶尖的武学了,但是在天龙八部中,与其说一阳指不外如是,倒不如说将一阳指的风头全被六脉神剑盖过去了。
只是眼下沈明镜也无法好高骛远,只得是连连退避,免得被一阳指力点中了要|穴。
一阳指与六脉神剑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重在点|穴,后者则是剑气伤人。
同时一阳指也有一个很明显的缺点,那便是需要以高深内力来驾驭,否则的话,近处倒还好,隔空点|穴的拿手好戏却是不用指望了。
这内力要求还是极高的,比如一灯大师,丈外与十一层龙象神掌遥击,又比如段誉的养父,号称与天龙八部大部分主要女xìng人物的母亲都有不一般关系的段正淳,大概是纵yù过度,给酒sè掏空了身体,天赋不错,却是三尺之外无有效指力,与高手对敌,基本不指望能使出隔空点|穴的jīng妙手法了。
当然,段正淳或许远不如他的哥哥保定帝段正明,也不如恶贯满盈段延庆,更不如一灯大师,却也算得上是个高手,勉强也能跻身一流之境。
这么一个高手,三尺之外尚且无有效指力,还是在其达至中年之时,更不消说是年纪轻轻,只是略懂皮毛的郭襄了。
沈明镜故技重施,凭借着步骑铁腿的反弹力,身躯连连倒退,果不其然,郭襄的一阳指力转眼便是溃散,没有了一丝威胁。
也是欺负郭襄内力消耗不轻,若是全盛时期,不敢说达到段正淳的三尺指力,总不会比现在不济。
趁着郭襄一招不中,沈明镜再是脚下一蹬,纵身掠出,反攻上前,却是一招君道强拳袭来,这是沈明镜最早领悟的太祖拳招式,虽不是威力最强,却是他最易驾驭,此刻使动之际,迅如奔雷,快如闪电,威力更是巨大,隐隐有呼应君王御驾亲征,金戈铁马的气质。
仓促之下,郭襄亦是退避不及,唯有是以宝剑格挡在前。
君道强拳轰击在了短剑之上,短剑夸张的弯曲起来,也幸亏这是颇为不凡的短剑,才是没有折断,只是宝剑之上传递过来的拳劲,痛得郭襄秀眉紧蹙,暗暗着恼沈明镜这个人不知道留情,却也终于拿捏不住这口短剑了。
其实她心底里却是暗暗在惊讶,沈明镜先是以退为进,比之无sè禅师还要敏锐,看穿了自己一阳指功力的虚实,又趁机出手,虽是刚猛至极的拳招,却是好了一样本可以令他直接取胜的要素。
内力!
她之前领教过的两股奇妙内力。
若是刚才那一招,沈明镜使出了全力,再配合九阳真气和六神诀内力,击断郭襄这柄短剑是肯定的了。
但沈明镜并未这么做。
“原来如此,他之前以内力吓唬我,逼得我不敢放开手脚,却是意外的聪明,也是个表面狡诈,内心正派的君子。”
郭襄虽说处于劣势,却反而对沈明镜高看了两眼,心中不由是多了三分好感,只是眼下她却也不能就这么服输了,更不可给无sè禅师看出了自己的身份来历。
当下,她微退几步,既是弃了剑,却也干脆,直接是以双拳迎击。
这一拳打来,令得沈明镜微微一惊,这拳力若有若无,yīn柔无比,自己反攻过去,若是使实了劲力固然不对,使虚了也是极其危险。
沈明镜脑海里立时闪过一套拳法的名号,空明拳!
空明拳名字听上去普通,至少不如一阳指、降龙十八掌、弹指神通之类名头响亮,却也是当世顶尖的拳法,乃是老顽童周伯通所创,号称是天下至柔的拳法,以“空”、“柔”为主,以虚击实,以不足胜有余。
这门拳法在老顽童手中创出之后,传给了他的结拜兄弟郭靖,后又传给了徒弟耶律齐。这两人一个是郭襄的老爹,一个是郭襄的姐夫,她只怕是得了这拳法的真传了。
直接论到威力,空明拳却也不外如是,内力高的话便强,内力不行自然也就不强,但真要如此,空明拳也就和普通的武功拳术没什么区别了。
所谓以虚击实,以不足胜有余,简单来说却是以弱胜强,以柔克刚的武学道理。
只不过空明拳又与太极拳不同的地方,却是在于它一拳使动出来,虚则实之,实则虚之,正如沈明镜适才的感觉,拳力若有若无,自己贸然回击,力道使实了固然不对,使虚了也是极其危险。
也正是因此,郭襄随意施展开来,却是逼得沈明镜连连爆退,不敢仓促迎击。
昔rì神雕大侠杨过破了老顽童的空明拳,却是凭借着他自创的黯然**掌,那掌法诡异奇特还是其次,厉害之处却全在内力,更兼有杨过多年来思念小女龙的肝肠寸断之心,黯然**者,唯别而已矣。
如此才是有了黯然**掌破解空明拳的道理,而沈明镜暗自皱眉,他却没有黯然**掌这般jīng妙绝伦的掌法。
“郭襄也不是老顽童,纵使空明拳得了真传,却也未必没有破解之法……”
一念及此,沈明镜连连退避,心头微动,竟是复又使出了罗汉拳。
沈明镜的罗汉拳因为jīng神空间成,其实却相当于是一门心思苦练了六七年的罗汉拳,早已脱了少林罗汉拳单纯的刚猛路子,臻至刚柔并济,刚如铁,柔若水的境界。
此刻,沈明镜使出刚柔并济的罗汉拳,却是有几分空明拳的味道。
郭襄咦了一声,心中不由惊讶起来,她自是识得罗汉拳的招式,却怎料到,这罗汉拳在沈明镜手中使出来,竟也有几分空明拳的味道。
不过,郭襄对空明拳颇为自信,不以为意,而沈明镜将这些看在眼里,却是暗暗运劲,终于是向着郭襄攻去。
“来得好!”郭襄轻喝一声,却是没有半点畏惧之sè,空明拳一大妙处便是要在对方攻击之时,以虚击实,从而是给予制胜一击。
然而眼看双方拳招相触之际,沈明镜招式猛然一变,却是由罗汉拳猛然变招,使出了六神诀的罗汉卸!
罗汉卸的奥妙是卸力,本该是防御的招式才对,此刻沈明镜却是拿来攻击,且并非是独自使出来,而是融合到了罗汉拳的柔劲中,令得郭襄生出了一种奇妙的感觉,这拳术刚猛可破一切技巧,yīn柔可卸一切劲力。
最重要的是,这虚实变化的感觉,颇有一种空明拳的味道。
这却是令郭襄心绪震惊,沈明镜显然是不懂空明拳,只是他天赋高绝,从自己的空明拳中窥见到了一丝虚实结合的妙旨,遂是将几式招法相融,以空明拳的道理创出了一种与空明拳道理相若,却又截然不同的拳法。
他这刚猛拳劲破的是空明拳的虚劲,yīn柔卸力应对的是实劲。
这般拳术之下,郭襄唯有是收拳回退,又是连忙变招,弃刚从柔,使出了铁掌功。
这一招她是从武修文之妻完颜萍处学来,是当年铁掌水上飘裘千仞传下来的心法。
不同于空明拳的yīn柔空明,铁掌功却是刚猛至极的掌法,比之天下第一刚猛的掌法,降龙十八掌只是逊sè半分,且多了许多jīng妙招式,真要论起来未必就不如降龙十八掌了。
沈明镜的罗汉拳刚柔并济,看上去是厉害,却也因为柔劲坏了刚猛的威能,所以郭襄才是立时想到,以刚克制刚柔。不过,若是在这儿使出了降龙十八掌,却有可能被柔劲克制,虽说降龙十八掌是天底下最刚猛的掌法,以力破巧,甭管对手是什么招式,一掌之下,对方要是接了,那便破了。
不过,郭襄终究是没有郭靖、洪七公那般雄厚掌力,唯有是退而求其次,以裘千仞的铁掌功对敌,刚猛之外,更兼招式jīng妙,以这变化来对付柔劲。
只是恰在此时,沈明镜身躯猛然一个摇摆,很是诡异的倾倒了身躯,浑像是个喝醉酒的醉汉。
这是沈明镜老本行,镜月宗的剑法《赏月醉酒剑法》的一式,大醉如梦,乃是先躲后攻的剑招。
一时之间,郭襄的招式已经是收不住,铁掌功狂猛至极的向前打出,而沈明镜却是向着地面倾倒,同时落地瞬间,一个滑身,竟是从郭襄双腿之间穿了过去,再起身已经到了郭襄身后,不等郭襄转身应对,沈明镜手脚并用,直接拿捏住了郭襄的双手,紧贴在他的身后,终于是制服了这个小东邪。
“你放开我!”郭襄感受到紧贴自己的男儿气息,不由是俏脸微红,微微扭捏,也就是这时候,只听铮的一声,却是郭襄身躯扭动和沈明镜按压之际,从身上掉下了一件物事。
无sè禅师低头一看,恍然大悟:“原来如此,我知道女施主是谁了,戒sè,还不放开郭二姑娘?”
第十一章 由繁入简,万象罗汉
一声郭二小姐,显是道出了郭襄的身份来历,当今中原武林谁人不晓得郭靖黄蓉夫妇的厉害,不单单是在江湖上有赫赫威名,更兼驻守襄阳,保家卫国,正所谓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郭靖此人,看似笨拙,却是一个真正的侠者,如今也在新华山论剑之上,得了北侠的称号,为当世第一流的高手。
郭襄顿时郁闷不已,瞥了一眼落在地上的物事,才是恍然大悟,这却是一对铁罗汉,机关使动,正是一套少林罗汉拳,本就是无sè禅师托人赠予郭襄的礼物,而今遇到了正主儿,岂会不晓得。
终究是被拆穿身份,郭襄倒也不矫情,干脆直接询问起了无sè禅师关于杨过的事情。
行走江湖,郭襄所求不过是见一见她的大哥哥杨过,可惜杨过知她心意,不愿害了她一生,故意避而不见,而无sè禅师足不出少林,又怎知杨过的去处,也注定了郭襄一无所获。
有了无sè禅师做和事老,郭襄与少林众僧的矛盾也开始化解,始才知道觉远大师是因为给尹克西、潇湘子二人偷去了经书,不得不受过,但也不全是受过,闭口不言,心无杂念,修为自是易于jīng进,上镣跳水,也可强身健体,算是一种练功。
郭襄本是豪爽的江湖女子,解开迷惑,便也不再计较什么,反而笑称是自己多事了。
临行之前,郭襄没能达成此行的真正目的,自是说不出的落寞,将一对铁罗汉赠予了张君宝,也不多看众僧一眼,骑着青驴而去。
无sè禅师自然是一路相送,同时也道出了另外一件事情,那便是一张“挑战书”。
“少林派武功,称雄中原西域有年,昆仑三圣前来一并领教。”
这事儿恰好是郭襄在外面与群僧争斗之时,纸条莫名出现在了降龙罗汉的手指之上,神不知鬼不觉,没人看到是谁留的纸条。
起初无sè禅师却是怀疑郭襄与之一内一外,相互配合,此刻与郭襄对质过后,自然辨明了清白。
不得不说,这昆仑三圣的挑战书显得有些猖狂了,一并领教,仿佛是在说少林一个人要领教少林寺七十二绝技,众多高僧。
如此一来,少林寺的和尚们也是激动了,暗暗不忿。
其实昆仑三圣的意思却并非如此,前半句话“少林寺武功,称雄中原西域有年”,其实不是单指少林寺,也是指西域少林一脉,而此事真要说起来,还是西域少林一脉也要挑战昆仑三圣。
所以,这是昆仑三圣的应战,一并领教是指中原少林和西域少林,一并领教,而不是要挑战少林群僧,也不是要见识少林七十二绝技。
只可惜少林众僧不知个中缘由,也就下意识以为昆仑三圣嚣张跋扈了。
郭襄则是起了好奇心,准备十rì内来看好戏,暂且别过。
事情暂时告一段落,沈明镜也回到了自己的房间,开始闭门苦思起来。
此次他与郭襄一战,看似简单,不到十招的交锋而已,却是凶险万丰,也称得上他一生中最凶险的战斗之一。
郭襄身边尽是当时第一流的大高手,耳濡目染,武学道理早就通了七七八八,博百家之长虽不至于,十几家之长还是有的,加上她聪慧如母,是小东邪何尝不是小黄蓉,与她的草包姐姐有天壤之别。
也正是因此,脱胎于落英神剑掌的落英剑法、全真剑法、打狗棒法、一阳指、空明拳、铁掌功……虽说都只是一招半式,甚至只是皮毛,却是奥妙无穷,比起沈明镜过去接触的武学都要深奥得多,恐怕也唯有罗汉卸的品级方可与这些武功一较高下,相提并论。
也正是因此,沈明镜才是觉得获益匪浅,与郭襄一战,领略到了诸多高深莫测的武学招式,对他来说,何尝不是一种仰望高山之感,虽只能窥见冰山一角,却也如醍醐灌顶一般,令他整个人都豁然开朗了。
不过,最让沈明镜感到收获巨大的,乃是最后他取胜的一招,以罗汉拳糅合罗汉卸,随后又是糅合了《赏月醉酒剑法》的大醉如梦。
“武学之道,由简入繁,由繁入简……”
世间有高手通过鸟兽轻描淡写的动作,创出蕴含无数变化的jīng妙招法,也有高手将千万种变化,化为区区一招,包含诸般道理。
武学之道,本是玄妙至极,看的是一个人关注点在哪里。
曾有一个剑客使出快剑,眼花缭乱,问他两个徒弟,他出了几剑。
起初,二人都说是十剑。
接下来,剑客再使快剑,更快了,更加眼花缭乱,再问两个徒弟,出了几剑。
一个徒儿说是二十剑,另一个徒儿却说是一剑。
再来一次。
一个徒儿说是五十剑,另一个徒儿依旧说是一剑。
最后一次。
一个徒儿说是一百剑,另一个徒儿还是说只有一剑。
这是沈明镜今生的母亲沈碧霞曾与他提起过的故事,说里面蕴含了一个武学道理,但并未细说,而是要沈明镜自己去理解,当时以沈明镜两世为人的智慧,也没能完全领会。
刻下,他境界终于是到了,渐渐明白。
第一个徒儿说的不错,在他眼中,师傅出了几剑即是几剑,说明他心中唯有剑道,不为外物所动,方可清清楚楚的看到每一剑,每一招每一式变化,都不放过。
这就是一种繁。
第二个徒儿越说越少,到最后眼里只有一剑了,他看到的不是剑法的招式变化,而是一种剑的感觉,剑的意境,他可以是十剑、二十剑、五十剑、一百剑、一千剑、一万剑……
然而,他终究只是一柄剑的剑术,究其根本,是一,所谓大道殊途同归,一切最终都是归一,自然唯有一剑。
这是一种简。
也正是归一,由繁入简,由简入繁,却也不可说谁更高明,更有道理,唯有的是适合。
有些人就像是第一个徒儿,看的是繁,有些人则是第二个徒儿,看的是简。
而沈明镜正是领略到了由繁入简的意境,早在推演出太祖拳之际,他便是如此,七八式招法熔炼成一招,不是由繁入简又是什么。
如今他却是对罗汉拳也有了自己的想法,一样是由繁入简。
半rì之后,他摸索出由繁入简的罗汉拳,也算是他个人独有的罗汉拳,又称万象罗汉拳。
第一式,醉罗汉。只是他当rì击败郭襄的一招,与其说是攻杀之法,倒不如说是一种身法更为恰当,似醉似醒,变化莫测,无法预料。
第二式,睡罗汉。朦朦胧胧,如梦似幻,招若行云流水有意无意之间,防不胜防。
第三式,铁罗汉。至刚至阳,百无禁忌,威猛无双。
第四式,空罗汉。以空而明,取了空明拳的道理,yīn柔无比,以虚击实,以不足胜有余。
第五式,天罗汉。天道苍茫,包容万物,是以刚柔并济,也可算是罗汉拳所有招式熔炼而成的最强一招。
这一套拳法的前四式都已经达到了顶尖中乘武学的层次,而最后一式天罗汉,更是堪称上乘武学。
若是有人在这儿,定然惊讶于沈明镜的成就。
不过若是换成沈明镜,定然也能理解。且不说他本就武功底子极好,天赋上佳,初学罗汉拳之时,以jīng神空间的成之法,只是一瞬之间,却仿佛过了六七年之久。
六七年间,沈明镜不吃不喝,心无旁骛,物我两忘,只是修炼一门罗汉拳而已,别无其他,自然是有千百万的感想和心得。
当然,沈明镜并未真正过了六七年时间,只是jīng神空间的感官宛如真实,自然效果也如苦修了六七年一般。
接下来几rì,沈明镜完善万象罗汉拳之余,也不忘演练太祖拳,同时也是在不断修炼内功,提升修为。
当rì他杀出rì月剑宗的围剿之时,不断压迫自身潜力,重伤自不多说,也几乎是令他沦为废人,凭借着罗汉卸的疗效,好了个七七八八,但毕竟没有痊愈,修为也无法直接恢复,只得是重新修炼。
也正是因此,对于如今的他来说,最重要的却是时间,偏偏这时间对他来说又是最难得的。
不过在剧情副本内,他现自己获得了梦寐以求的时间。
他早已试探过,随时都可以离开副本,只是离开之后,等若是副本失败,下次进来则是要重新开始了。
相应的,他在剧情副本里无论过了多久,在外面也就了一瞬之间而已。
虽然剧情副本的时间不会太长,比如经在油中这个副本,沈明镜之前也就是两三天,与郭襄告别之后,再过十rì,昆仑三圣何足道便会来拜访少林,郭襄也会重上少林,副本落幕。
不算长,却也不算短,十几rì时间,相比起外面世界只是一瞬之间,可谓是占了天大的便宜。
时间匆匆,沈明镜伤势rì渐恢复,几乎痊愈,功力也是节节攀升,本就有气海七轮之境的底子,如今又是修炼了《九阳真经》第一层和《六神诀》第一层,沈明镜恢复得也是极快,已经是恢复到炼气七轮之境。
终于,西域少林寺的三位天字辈俗家弟子来了,九阳真经还会远吗?
第十二章 昆仑三圣,触犯寺规
本来何足道从西域远道而来,只不顾是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从未想过要挑战少林,传句话便走。
偏偏他在西域威名显赫,有好事的朋友给他取了“琴圣、棋圣、剑圣”的名号,琴棋剑三圣,听起来是厉害,只是何足道自己都觉得太过张狂嚣张,遂是改了名字,为何足道,于是外号连带上名字,便成了昆仑三圣何足道,也算是小小的谦虚。
只是西域少林的潘天耕三人不依不饶,非说何足道自称是“琴圣、棋圣”没问题,“剑圣”却是太嚣张了,他们要何足道去了剑圣,只作昆仑二圣,矛盾由此而来。
这三人也是自信满满,一心要拦住这个自称“琴棋剑三圣”的家伙,打得他未进寺门,先就倒爬着回去,然后再回寺来和众僧侣较量一下,要令西域少林派压得中原少林派从此抬不起头来。
可惜天不遂人愿,山下石亭,潘天耕师兄弟三人先是与郭襄起了争执,随后引来何足道,一战惨败,且何足道才是出了半力。
如今西域少林三人复又上山,提及何足道的厉害,全寺上下立刻躁动起来,可谓是高手尽出,统统到了山门之外。
同时,何足道正与郭襄相伴而来,本已没有了战意。
郭襄是觉得何足道是朋友,无sè禅师也是朋友,两边若是打起来,心中不愿。
至于何足道本就不是什么争强好胜之人,此次来了只为传话而已,将尹克西的遗言告诉觉远禅师,如今与西域少林三人也切磋过了,更是无意争执。
可惜何足道愿意息事宁人,少林寺这边却是亿万个不愿意了。
西域少林与中原少林虽不至于一心同体,要为潘天耕师兄弟三人出头,但毕竟都是少林,若是传出去少林武功输给了何足道,那岂不是令整个少林寺都蒙羞了?
瞧见少林众僧气势汹汹,何足道一言不,拾起一块尖角石子,随手便在寺前青石板上一道又一道刻划起来,横纵交错,各有一十九道,却是一张大棋盘。
棋盘经纬线笔直,犹如用界尺界成一般,每一道线都是深入石板半寸有余。
这石板乃以少室山的青石铺成,坚硬如铁,数百年人来人往,亦无多少磨耗,他随手以一块尖石挥划,竟然深陷盈寸,这份内功实是世间罕有,只听他笑道:“比剑嫌霸道,琴音无法比拚,大和尚既然高兴,咱们便来下一局棋如何?”
众僧定睛一看,无不惊讶,面面相觑,他们知道此人这般浑厚的内力,寺中恐怕无人能及,无声叹息,正是要开口认输之际,忽听得铁链拖地之声,叮叮当当的传来。
来人正是上镣跳水的觉远大师,身后跟着他的小徒张君宝,他过来本是要听何足道为尹克西传话。
只是觉远见了大棋盘之后,心下恍然,二话不说,却是踏足而上,在那棋局的界线上一步步的走了过去。只见他脚上铁链拖过,石板上便现出一条五寸来宽的印痕,何足道所划的界线登时抹去。
老和尚修炼九阳真经数十年,距离最高境界也只差临门一脚,功力自然浑厚得惊人,加上身上两只大铁桶以及一身铁链,足有四百多斤,无形间也成了一道助力。
不用说,这比拼内力,自然是何足道输了。
何足道见猎心喜,当即是要与觉远大师比试剑法,可惜觉远大师只是偶然练了九阳真经罢了,根本不懂武功,坦然相告,但何足道哪里肯信。
试问天地间哪里有这般内力浑厚之人,却不懂武功?
嘿然冷笑一声,何足道拔剑刺去,yù强逼觉远动手,但觉远却是真的不懂武功,狼狈还击,却又凭借着过人智慧以及高深内力,接连挡住了何足道jīng妙绝伦的剑法。
众人看在眼里,都瞧出觉远确实不懂武功,可何足道依旧不信,若是换了旁人,哪怕是少林寺有数的几位禅师,此刻怕也难免中剑,偏生觉远笨拙无比,凭着两只大铁桶,负着厚重的铁链,生生是挡住了何足道的剑。
终于,张君宝师徒情深,忍不住上前动手,竟是出其不意,一掌打在了何足道的肩头。
何足道虽不是睚眦必报的狭隘小人,但肩头中掌,反而是更令他战意高昂了,他本也是个武痴,若非如此,不可能三十岁左右便达至如今这般境界。
不过,他却也不欺负张君宝年纪小,加上觉远告饶,便是提出十招之约,只要张君宝可以接下十招,从此他何足道终身不再踏足中原。
这一战可说是张君宝真正开始名动江湖的第一战,凭借着九阳真经的心法,内力绵绵密密,充盈浑厚,以及过人天赋所得的几式jīng妙招法,竟是一连结下了何足道九招。
到了最后一招,何足道自知一生名誉都要在第十招有个结果,更是全力以赴。
何足道与张君宝拳掌相交,无声无息,竟是以内力相抗。到了最后,何足道做了一个愚蠢的决定,想要以功力取胜,可惜张君宝自幼修炼九阳真经的心法,内力绵绵密密,充盈不绝,不但不弱于何足道分毫,反而是更胜半场。
顷刻之间,何足道便自知没有取胜之把握,纵身跃起,自叹过往太狂,将尹克西的遗言“经书在油中”告知觉远之后,飘然远去。
看着何足道远去的身影,沈明镜作为一个旁观者,不由是长叹了一声,这何足道功力无比深厚,早已是达到了极高的境界,以他所在世界的境界来看,何足道怕是快要突破后天三境,迈入先天三境。
这等强者,根本不是现在的他可以匹敌,便是代替张君宝接下对方十招都毫无可能。
正是因此,他干脆做一个看客。毕竟他不是只有一次进入副本的机会,足足有三次。
第一次,他不与何足道为敌,只需要得到九yīn真经即可。
恰在此时,少林寺众僧未及庆贺退敌,赞扬张君宝师徒,却是有人开口质问其张君宝武功来历。
当初火工头陀偷学武功,致使苦智禅师伤重逝世,苦慧禅师一怒之下远走西域,开创西域少林一脉,而火工头陀也开创了金刚门,再传弟子正是rì后赵敏手下的阿二、阿三。
从此之后,少林寺有规矩,寺中弟子若无师傅,不可私自偷学武功,若敢有范,重则处死,轻则挑断全身经脉。
沈明镜看了一眼满脸无辜的张君宝,心下不忍,更是有些挣扎。
当时张君宝与何足道交锋之时,主要使得是少林罗汉拳,却不是跟谁学的,而是来自郭襄赠送的那对铁罗汉。
那铁罗汉本是无sè禅师赠予之物,蕴含机关,机关使动,正是一套罗汉拳。
张君宝聪慧过人,一点即通,短短数rì时间,已经从铁罗汉上面习得罗汉拳,更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严谨有度,仿若一代少林高手。
不过非要说起来,张君宝却也是偷学了武功。
只是沈明镜突然想起来,自己曾传授张君宝武功,虽然不是罗汉拳,而是罗汉卸,但对方也传授了自己九阳真经第一层心法。
这一刻,沈明镜却不由是有种良心上的挣扎。
觉远大师圆寂,临死之前背诵九阳真经,乃是为了救走小徒张君宝,归根到底是张君宝“偷学”武功的问题所引起。反过来,若是张君宝没有偷学武功的事实,觉远大师也不会力竭而亡,自然无法令其背诵九阳真经了。
可若是眼睁睁看着张君宝维护了少林尊严,却要遭受偷学武功的罪名,以至于师徒生离死别,从此孤苦无依……
良心!
沈明镜是良心难安!
一个人若是连最基本的良心都没有了,那还活着有什么意义?
只是这也不过是一个副本剧情罢了。
“副本剧情也好,现实之事也罢,我当做不违本心之事,既是良心难安,那么我就做问心无愧的事!”
想到这里,他猛然挺身而出,朗声道:“各位师叔师伯,君宝的武功是我传授的。”
“你?”无sè禅师有些讶异,他是沈明镜的师傅,沈明镜的罗汉拳在短短几rì间,早已达到了极高的境界,甚至是脱普通罗汉拳的层次,却也有教授张君宝的资格。
“你是何人!”一个心禅院的老僧怒喝道,他是当年苦智禅师座下的小弟子,见张君宝偷学武功,不由触动往事,念及师尊惨死之时的情景,几乎是将张君宝与当rì痛下杀手的火工头陀重叠在了一起,自是悲愤交集。
沈明镜皱了一下眉头,知道少林寺从来不缺少迂腐不化的老和尚,知道错了一个环节,只怕自己与张君宝都有麻烦,也难为了自己挺身而出,来为张君宝挡罪。
“弟子戒sè,乃是罗汉堂座,无sè禅师座下的武僧,与君宝交好,兄弟相称,因见其武学天赋甚高,忍不住传授了几招。”
达摩院座无相禅师冷哼了一声:“你才是戒字辈的弟子,哪里有资格授人武艺,如今不但张君宝有罪,连你也有罪!”
无sè禅师皱起眉头,连忙上前一步道:“无相师兄,小徒也是不知寺中规矩,所谓不知者不罪,再者觉远师弟与他徒儿维护了少林尊严,功过相抵,此事便算了吧,君宝是我徒儿授艺,也算我半个弟子了,总不是偷学而来的,也不算触犯寺规。”
第十三章 傅青云
(章节审核火大死了!)
七情恶鬼又额外找了一辆较为宽敞的马车,两车并行,沈明镜、徐静瑄和沈飞雪在一辆马车内休息,大秃子和七丑怪则是在另外一辆马车内休息,至于其余五鬼则是负责驾车。
徐静瑄和沈飞雪早已是有些疲倦了,毕竟从逃命开始,二女轮换休憩,只是在奔波路上,又怎可能睡得安稳。
之所以换了七情恶鬼来驾车,也是掩人耳目,毕竟沈明镜三人太张扬了,相反七情恶鬼虽说是恶名昭彰,可谁会想到这七个沈明镜的仇家,此刻却成了沈明镜的徒弟。
沈明镜也治疗过大秃子和七丑怪,前者还好说,七丑怪功力本就低了一些,又结结实实的挨了沈明镜的铜脚重踢,纵然是有沈明镜以罗汉卸帮忙疗伤,十天内也休想活动筋骨了。
在此期间,沈明镜也是大方的拿出了铜像功第一层传授于七情恶鬼,也仔细讲解了一番,怎奈这七个奇葩着实愚鲁不堪,简直不是习武的料子,也不知道当年乱情魔尊是出于怎么的心思才收下这七个奇葩为嫡子。
最终沈明镜也只能放弃,希望以后罗汉堂落户之后,将这七个笨蛋徒弟交给戒sè和尚烦心。
至于沈明镜自己,则是一刻不停在习武。
他也是意外现,自己肉身修炼内力,运转一个又一个大周天,但jīng神意念却可以dú 1ì开来,遁入jīng神世界的门派内习武。
这却是意外的惊喜。
“我身负三大内功,加上伤势痊愈,慢慢恢复实力,应该很快便能突破到炼气十轮之境,( 大武侠门派系统 http://www.xlawen.org/kan/17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