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辣文小说 > 商战之极品艳遇 > 商战之极品艳遇 第 17 部分阅读

第 17 部分阅读

    她以为群众是在抓坏人。不管怎么说,陈思思风闻包大成是条色狼,对于这个传说,以前她还将信将疑,此时,看到狼狈逃窜的包大成,她信了七成。

    出于职业素养,她的脑海里闪电般出现了一个标题:“警民携手,齐抓共管,犯罪份子无路可逃。”并飞快地形成了一个腹稿,开头、过渡、结尾用语都是现成的,她只需要把犯罪分子的姓名、年龄、和犯罪事实加上去就行了,和小学生的填空题一样。这样的新闻,虽然比她理想中的“非典”差了无数个档次,但总还叫个新闻。

    于是,陈思思奋不顾身冲入搏斗的人群中,扯住一个惊慌失措的中年妇女进行战地采访。

    这位妇女正是胸脯上挨了包大成一掌败下阵来的黄小菊。

    包大成虽然满脑子武侠,可地地道道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慌乱中出的一掌,力道全无,不像进攻,倒像轻薄,黄小菊捂着胸口,心头咚咚乱跳,脸上青一阵白一阵,惊魂未定,可在陈思思看来,黄小菊是与犯罪份子英勇搏斗耗尽了体力,当下对黄小菊肃然起敬:“黄主任,我是《上江晚报》的记者陈思思。”陈思思曾经化名陈圆圆暗访三自培训班,听过黄小菊的政治课,认识她。

    “记者?”黄小菊觉得眼前这位美女耳熟,捂着胸口惊魂未定,却也没把记者陈思思和妓女陈圆圆联系起来。

    “黄主任勇斗歹徒的先进事迹我都看到了,黄主任的精神深深感动了我,能谈谈你的感受吗?”陈思思说着,打开了笔记本。

    “非礼!”黄小菊脱口而出,马上又大为懊恼。

    “非礼?”陈思思一听这二字,立即向被众人围困的包大成报以鄙夷的眼神:“果然是条屡教不改的色狼!”陈思思顿时怒火中烧,想当初居然还和这条色狼在希尔顿促膝谈心,陈思思想着就恶心。

    陈思思的这个眼神恰恰被即将被押上救护车的包大成捕捉到了,造成了包大成的万念俱灰。

    “不是。”黄主任慌忙否认。黄主任很传统,就算包大成真的非礼了她,她也不好意思当众承认,况且,那一掌的确事出有因。

    “不是什么?”陈思思问道。

    “不是非礼,是非典!”黄小菊急急说道,她得赶快撇清自己。

    黄小菊的话如同在陈思思耳边响起一个炸雷。

    “非——典——!”陈思思的嗓音和警车、救护车的警笛如出一辙,黄小菊以为又有120或者110的车辆到了。

    陈思思的眼泪喷涌而出。

    “记者同志,不要难过,要相信人民群众,相信党和政府,不会放走一个坏人,也不会冤枉一个好人……”黄小菊安慰着陈思思,心中无比感慨:谁说人情冷漠,这个似曾相识的美女,也为包大成同志的安危流下了关心的热泪。

    但是,黄小菊会错了意,陈思思的眼泪绝不是为了包大成,而是因为,“非典”二字发出万丈光芒,照亮了她原本暗淡的前程!

    这时的陈思思,如果能与包大成同志开诚布公地促膝而谈,他们一定会觉得,彼此有着高山流水之默契。因为,虽然他们二人总是不丁对,战斗在完全不同的战线上,有着完全不同的生活背景和生活经历,但是,两个人都心有灵犀地向着同一个目标迈进——非典!他们都是那么热切地盼望着非典的来临,非典是他们人生共同的曙光。而这个“非典”,终于从天上像馅饼一样砸在了陈思思的头上。

    就这样,人生陷入严重危机的陈思思,终于在上江城的冷风凄雨中捡到一个特大爆炸性新闻。

    话说陈思思眼看着包大成被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所淹没,一时间欢欣鼓舞斗志昂扬。在短短半个小时之内,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和黄小菊惊魂未定的叙述,大笔一挥,以“群众擦亮雪亮的眼睛,严防死守非典肆虐”为题,写了一篇内参,急报秦主编。

    秦主编奉陈大强总裁之命,对陈思思进行刻意打压,可是,那也要分个孰轻孰重。陈思思这篇内参报道涉及的不是凡人小事,更不是花边新闻,而是让全国人民神经都高度紧张的“非典”!这样的内参报道,借给秦主编十个胆子,他也不敢打压。

    秦主编不敢怠慢,立即将稿子一字不动地转发给了宣传部,宣传部更不敢怠慢,层层上传,到了分管科教文卫的副市长宋弗手里。宋副市长不敢做主,立即传给汪市长。前后不过一刻钟,市里主要领导全都知道了上江城发生“非典”。

    汪市长一看“非典”二字,吓得一阵哆嗦。那个年头,就是爆炸了原子弹,也比不上一个非典的利害。

    汪市长一方面亲自前往上江城传染病医院,现场督导非典患者的隔离治疗,另一方面,紧急向省里抗非指挥部报告。于是,陈思思的内参,又到了省抗非指挥部主要领导手里。

    省里领导一看,如同爆炸一颗重磅炸弹,炸得他晕乎晕乎的。

    上江城远在祖国西南边陲,距离伟大祖国首都有数千里之遥,在这之前的抗非斗争中,谁也没把上江城放在眼里。

    可是现在,上江城突然冒出一个非典,那意味着,后院起火。省领导心中大急,无论如何,上江城的事不能闹大了,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正坐镇北京,这些金发碧眼的老外们正居心叵测地严密关注中国的防控措施是否有效。这首都的疫情还没按下去,西南又出了事,这还了得。头晕脑胀的领导想也没想,大笔一挥,严令上江城严防死守,可以有首例,不能有第二例,同时批了一大笔防控经费,星夜到达上江城。从陈思思采访黄主任,到领导批示到达上江城,整个过程不到两个小时。这样的效率,可以说是跨时代的。

    然而,两个小时实在太快了,大大超过了上江城的行动速度。

    因为,这个时候,包大成的隔离治疗工作还没开始,别说治疗,连诊断都还没来得及做。

    第074章 专家会诊

    就在陈思思的内参一路坐着火箭在大小领导中穿越的时候,包大成正坐着救护车,被全副武装的医护人员押往传染病医院。

    上江城的传染病院远在市郊的云雾山上,那里风景秀丽空气清新,可离市区实在太远,道路崎岖难行,从某种意义上讲,上江城选择云雾山作为传染病医院的院址,是按照监狱的标准选择的。管理传染病人和管理犯人的基本原则一致,就是不能让他跑了。这样一来,押运包大成的救护车,花了将近一个小时才到达传染病医院。

    救护车一到医院,医院里闹开了锅。按程序,首先应把包大成送进隔离病房,而隔离病房从建成到现在,竟然从来就没启用过,临到用的时候,才发现负压系统不工作。

    那负压系统属于高科技产品,医生护士开膛的本事有,开机器的本事全无。院长大急,只得急调工程技术人员,这些人远在市区,从市区赶过来又是一个小时。

    好不容易维修人员到达,开始检修,才发现,负压系统的风道里成了耗子窝,这群耗子对于即将到来的包大成很是不满,上窜下跳强烈抗议。这也怪不得人家,虽然它们的住宅属于违章建筑,可要对它们实行强拆,事先总得先通知一声,让人家先找到安置房,这下害得人家拖儿带女,一时又找不到廉租房,眼看就要露宿街头,耗子们如何能服气。

    跟着包大成一同到来的汪市长被这群耗子惹得大为光火,耗子横行,传染病病院简直成了传染病的疫源地。汪市长的盛怒,迫使院长马上调整工作重点,将工作重点从隔离包大成调整到爱国卫生运动,把个包大成锁在了救护车里,全院上下齐心协力,大力开展除四害。

    包大成经过这场折腾,严重内急,可全院上下爱国卫生运动正轰轰烈烈,没人顾得上他。包大成被憋得脸色发黄,头冒虚汗。

    又是两个小时过去了,终于有人发现了几乎要被憋晕过去的包大成,大惊,向汪市长报告:“患者脸色发黄,处于半休克状态,病情迅速恶化,恐有生命危险。”

    汪市长这才想起此行的目的是隔离治疗“非典”患者,而不是爱国卫生运动。又听说要死人,吓出一身冷汗。急令迅速转移病人。憋了两个小时的包大成才得以离开救护车。

    包大成下了救护车,却不敢走路,他怕动一下,下半身就要出事。还好,不用他走,四个武装到了牙齿的护工用担架把他抬进了隔离病房,一放下他,立即作鸟兽散。病房条件倒还不错,是个标准间,包大成挣扎着爬进了卫生间,一阵发泄,痛快淋漓。

    于是,医生们给出了包大成的第一个检查结果:患者行动失调,严重腹泻。

    这第一个检查结果出来的时候,距离包大成就擒已经过去了四个小时。而省领导关于上江城发现首例非典的批示,已经在一个小时前到达了上江城。而此时,对于疑似非典患者包大成的临床诊断还没有开始。

    各位看官,大家应该都看出来了,包大成同志的被捕,纯粹就是一场误会。

    这都怪他一口纯正的普通话以及不争气的嗓子眼。

    按理说,这场误会很容易消除。只要包大成进了医院,经过随便哪个大夫,哪怕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实习小医生,甚至是江湖游医给他瞧瞧,听听胸音把把脉,一切就会真相大白,包大成就可以昂首挺胸走出医院隔离病房的大门,回到葫芦街重新做人。

    然而,事物的发展往往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包大成不仅没能走出病房,反而病情加剧,卧床不起了。

    其实,包大成的身体状况,并没有发生任何实质性变化。从葫芦街到传染病医院的空间改变,并没有改变包大成同志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基本生理状态。

    但是,进了传染病医院的包大成身不由己,他真的病倒了,而且一病不起,再也回不到牛丽丽的杂货店了。

    原因是,奉命给他看病的,不是名不见经传的实习小医生,更不是江湖游医,而是上江城响当当的十五位顶级传染病和流行病学专家,其中不乏包大成的校友,也就是毕业于那所医学名校的高材生,个个都是资深名医,绝不带半个“伪”字。

    各位看官大约有些疑惑了,怎么资深名医还会把一个健康人看得卧床不起?

    且听笔者慢慢道来。

    话说省领导的批示和防控经费连夜到了上江城,让汪市长深深感到问题的严重性和责任的重大。

    省领导的批示充满了鼓励和希望,字里行间温情脉脉却又斩钉截铁没有回旋余地,特全文录入如下,以飨读着:

    “上江城发现首例非典病例,行动果断、措施得力,为全国的防非抗非斗争取得最后的胜利,做出了贡献,难能可贵。希上江城党政领导继续依靠群众,真抓实干,为取得抗击非典的胜利继续努力!对患者要加强隔离治疗,确保不发生二代病例,争取实现非典零死亡。”

    汪市长接到这个批示,大为兴奋,省领导的批示表明,上级领导对上江城的工作无疑是满意的,防控经费连夜到达,也说明,上级对上江城无疑是高度重视的。总之,满意加重视,说明上江城的工作是与全国的形势和方向高度一致,上江城领导与省领导高度一致。身在其中的人当然最清楚这里面所蕴藏的重大政治意义。

    可是,就在这个时候,秘书在一旁不合时宜地提醒了一句:“患者还没有确诊。”

    沉浸在喜悦中的汪市长如同挨了当头一棒,楞了半天,一把抓起批示,仔细一看,上面明明写着:“上江城发现首例非典病例……。”“非典”前面没有“疑似”二字!

    没有“疑似”就意味着“确诊”!

    “搞错了,马上请示,更正过来,应该是疑似非典病例。”汪市长脱口而出。

    秘书站着没动。

    “快去,这事开不得玩笑!”

    秘书凑到汪市长耳边:“这事,是不是再斟酌一下?”

    “斟酌什么?错了就是错了……。”汪市长挥手说道,胳膊挥到半空中,停了,又怏怏地落了下来:“你说说,怎么斟酌。”

    汪市长是个聪明人,马上听出了秘书的弦外之音。

    “上面的批示怎么会错呢?”秘书小声说道。

    “是呀!怎么会……错?”汪市长冒虚汗了。上面错了,那应该是下面先错了!

    汪市长毕竟是领导,临危不乱,立即指示:“马上会诊!”

    市卫生局连夜召集全市呼吸道和流行病学顶级专家十五名,对包大成的病情进行会诊。这些专家被集中在传染病医院的会议室里,没有领导批准,不得外出,不得请假,吃喝由专人送,睡觉只能靠在椅子上打盹。汪市长和市卫生局孔局长亲自坐镇传染病医院,督导专家们的诊断工作。

    凡是去过医院的人都知道,要想挂一个专家号,必须起早摸黑,顶星星戴月亮,在医院挂号室排上数小时甚至是十数小时,才有可能拿到一张弥足珍贵的挂号单。而且,就算拿到专家号,也得在候诊室里再耐心等待数小时,才能等到专家医生的聊聊数语。于是,很多精英人物是不挂号的,他们一般会通过转了七八道弯的关系,请上数台酒席,花上数千元现金,请专家应诊。包大成肯定不是属于精英人物,他的关系就是传上二十道弯,也到不了专家医生那里。但是,不排队,不请客,他享受到了不是一位专家,而是十五位顶级专家的精心诊断,真是三生有幸。

    可是,随着包大成的检查结果一项项上报,专家们的眉头越皱越紧,汪市长更是愁眉不展。

    第075章 非典确诊

    第一项检查结果,包大成出现严重腹泻。这是最快的一项检查结果,虽然不是非典的典型症状,好歹证明包大成的确有病。汪市长点头,愁眉舒展。

    第二项检查结果,包大成没有发烧,体温正常。孔局长解释,发烧虽然是非典的典型症状,但少数患者也不发烧。汪市长点头,心中忐忑。

    第三项检查,包大成咽部有轻微红肿。专家意见:咽部红肿,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非典的典型症状。汪市长深深点头。

    第四项检查,包大成血象不高,白细胞正常,淋巴细胞分型未见异常。专家意见:非典作为病毒性感染,大多血象不高。汪市长再次点头。

    第五项检查,包大成x线摄片结果,肺部未见阴影。孔局长大惊:“从未见过肺部没有阴影的肺炎!”汪市长愕然。孔局长沉吟半晌,再次发言:“不排除隐形感染的可能性,也就是说,患者被冠状病毒感染,但没有发病。”

    “你是说,这个包大成没病?他不是腹泻吗?”汪市长问道。

    “严格说来,隐性感染也……,”孔局长看了看汪市长,发现汪市长脸色不善:“也叫有病。有没有感染,要看实验室结果。”

    五个小时之后,实验室检验结果出来了,包大成的血检、咽拭子样品经pcr和病毒分离,均未检出冠状病毒的抗原和抗体。

    “这是什么意思?”汪市长坐不住了。

    十五名专家们面面相觑,无人接话,孔局长耷拉着脑袋,不敢仰视。

    “什么意思?”汪市长再次发问。

    疾控中心方主任站起身来,小声说道:“这可能是,患者没有被冠状病毒感染过。”

    “可能是?”汪市长声色俱厉。

    “也有可能,实验室结果出了偏差,没能检出来。”孔局长瞪着方主任,厉声说道。

    “应该没错……”方主任脑子没转过弯来。

    “继续检查。”汪市长说罢,拂袖而去。专家们面面相觑。

    临床医生开始对包大成进行彻底检查,ct、心电图、脑电图、b超、血管造影、肝功、肾功、全血检查,总之,医生们能想到的检查全部做了一边。结果不仅没发现疾病,反而把包大成唯一的症状“腹泻”也推翻了,事实证明,所谓腹泻,就是内急。事实证明,包大成生命体征正常,从大脑到生×器,均显示包大成是一个精力旺盛欲望强烈的青年俊杰。

    对于这样一个结果,专家们噤若寒蝉,谁也不敢说话了。全国人民都知道上江城发现了首例非典患者,全国人民都知道为了抗击非典上面给上江城拨了一笔巨款,全国人民都知道上级领导对上江城的工作非常满意。可如今,这个非典患者包大成一切正常。

    众专家被关在会议室里,坐了八个小时,到了凌晨五点,个个如同霜打的茄子。诊断到此,应该出正式结果并宣布散会了,但是,孔局长迟迟不宣布散会。

    最后,倒是传染病医院的蒋院长脑子清醒一点,凑到方主任身边,低声下气:“方主任,你看,你来说两句?”

    “我说什么?”方主任心头恼怒。刚才孔局长怀疑疾控中心的实验结果,摆明了,是让疾控中心修改实验结果。

    “那实验结果……”蒋院长把话递出一半。

    pcr检测和病毒分离,是疾控中心负责做的,医院只负责临床检查。蒋院长把这皮球踢给方主任,方主任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一时间,呆在了那里。

    “方主任,这首例非典已经上报了,改是改不了了,方主任,您拿个意见?”蒋院长小心地说道。

    众位专家的眼睛齐刷刷盯着方主任。方主任沉吟片刻,咬着牙说道:“疾控中心微生物实验室这次使用的试剂有点问题,需要对样品进行复检。当然,传染病医院在样品采集上,是不是也需要进一步提高?”方主任这是要把传染病医院也拉进来,两个人顶着,比一个人顶着好受一点。

    蒋院长一听这话,心中暗骂方主任老奸巨滑,却也只得接招,脸上微笑:“当然,当然,我们的护士在采集样品的时候,也有疏忽,也有疏忽。我们马上重新采样,重新采样。”

    十五位专家个个心领神会。孔局长大悦:“很好,马上重新采样,重新检测!散会!”

    就这样,包大成被再次抽了一道血,鼻咽再次遭受棉签的穿插。痛得包大成哭爹喊娘。

    各位看官,这不怪包大成意志薄弱,受不得苦。包大成虽然平庸,挨一针抽点血的勇气还是有的,问题是,不仅仅采血,还要采鼻咽拭子样。那鼻咽拭子是怎么回事,我说了大家就明白了。

    采鼻咽拭子样,是用一根棉签,从鼻孔里插进去,直达咽部,咽部在哪里,大家回去自己摸一摸就知道了,在耳根子下面。也就是说,那根棉签要从鼻孔一直插到耳根子下。这滋味,笔者虽没尝试过,但想一想也冒冷汗。包大成同志在五个小时内,连续两次被棉签穿插鼻咽,你们说,他叫一声苦该不该?

    第二天一大早,孔局长向汪市长提交了一份报告:“由于传染病医院在采集病人样品时操作不当,也由于疾控中心实验室检测试剂敏感度不高,使得第一次检测给出了错误的阴性结果。经再次采样检测,结果表明,包大成样品中检出冠状病毒抗原及抗体。包大成目前虽无症状,但属隐形感染。隐形感染者仍然具有传染性,因此,须对包大成隔离治疗,直至转阴,隔离期间,所有医务人员要加强个人防护,穿戴一级隔离服。”

    汪市长对这样的诊断报告非常满意,立即批示,要科学规范防控非典,给予确诊患者包大成最好的医疗条件,确保患者身体康复,向全市人民交出一份完美的抗非答卷。

    就这样,包大成被隔离在传染病医院里,卧床不起,寸步难行。在此期间,市里主要领导、各政府部门领导、社会各界群众、各大媒体记者,络绎不绝来到传染病医院,亲切探望包大成同志,鼓励包大成同志安心养病;树立信心,增强与病魔抗争的勇气。无数志愿者们来到传染病医院,在隔离病房外打出巨幅标语:“我们永远和你在一起!”摇旗呐喊,给包大成送来巨大的精神动力。

    从此之后,包大成身陷隔离病房,开始了漫长的隔离生涯。

    按下包大成不表。

    且说黑九,目睹包大成被捉拿进了传染病医院,并且,确诊为非典患者,这就意味着,包大成一时半会回不了杂货店,牛丽丽断了左膀右臂。黑九害怕夜长梦多,第二天就带着一帮手下,带着支票和钻戒,直奔杂货店,要跟牛丽丽摊牌。

    黑九此行,可谓春风得意,那牛丽丽债台高筑,除了卖身,别无他法,黑九及时出现,不是乘人之危,而是雪中送炭,牛丽丽没有理由拒绝他。

    所以,黑九刻意打扮了一番,穿着一身雪白的西装,披着一件黑色呢子大衣,脖子上挂条白围巾,一副发哥装扮,一路哼着小曲,穿过葫芦街熙熙攘攘的人流,但见所过之处,人人脸上都戴着大大的口罩,只留出两只眼睛,大街小巷一夜之间,成了忍者的天下。

    第076章 大赚一把

    黑九心头疑惑,毕竟喜事临门,也没多想,带人来到杂货店门口,却见店门口处人山人海,个个情绪激动,冲着里面大呼小叫上窜下跳,店门处挤得水泄不通,人声鼎沸。

    不用问,是讨债的上门来了。黑九知道牛丽丽欠了不少债,可也没想到有这么多债主。黑九暗暗得意,债主越多越好,债主越多,牛丽丽就越走投无路,黑九的到来,就显得越是及时越是令人感恩戴德。

    一个马仔扯着嗓门大叫一声:“黑董事长驾到!”

    门口的人群却是纹丝不动,对于马仔的吼叫充耳不闻,没一个回头,更没人避让,全部伸着脑袋往里面钻,像是里面有块磁铁,紧紧吸着这帮铁脑袋。

    “黑董事长来了!都给我让开!”马仔不耐烦起来。

    人群依旧毫无松动。

    黑九冷笑:“告诉他们,我黑九来替牛丽丽还账。”

    “黑董事长说了,牛丽丽的债务,包在咱们黑董事长身上!请大家排好队,一个一个登记领取钱款,注意秩序。”马仔大叫。

    马仔话音刚落,就听轰隆一声,人群炸开一个缺口,一个五大三粗的汉子抱着一个大纸箱子,满头大汗冲出了人群,没头没脑闯了出来,迎头和黑九撞了个满怀,黑九猝不及防,扑通一声被撞了四脚朝天,那汉子也不顾黑九,抱着箱子狂奔而去。

    人群顿时像是炸开锅,蜂涌而出,这些人像是没头苍蝇,全然不顾倒在地上的黑九,如同泄洪一般。黑九顿时被踩得哭爹喊娘,呢子大衣不知去向,一身雪白的西服成了花斑豹。两个不长眼的马仔试图救黑九,结果也被人群无情地践踏在地,其他马仔见势不妙,吓得四处躲藏。

    “我,我是黑九,哎呀,哇……”黑九在人群的脚底下发出声嘶力竭的呼喊。

    人群却是充耳不闻,一浪高过一浪,向着那抱纸盒子的汉子追了过去。好一会,人流过尽,黑九和两个被踩得不成|人形的马仔,才挣扎着爬了起来,却见杂货店柜台边,还剩下一个老太太带着一个三岁小丫头,正和里面的牛丽丽理论着什么。

    黑九的精心打扮毁于一旦,心头恼怒,也顾不得一身污泥浊水,一脸乌血,大踏步迈进杂货店,厉声喝道:“不要为难丽丽!有种找我!”一副英雄救美的模样。

    柜台前是一个老太太,拉着一个七八岁的小丫头,看见黑九一脸乌血,满身花斑,吓得一个哆嗦,还是那小丫头胆子大,叫道:“找你干什么?”

    “我有钱!我有很多钱!”黑九喝道。

    “你有口罩吗?”小姑娘问到。

    “口罩?”黑九不解:“我干吗要有口罩。”

    小丫头斜了黑九一眼,转向牛丽丽:“阿姨,求求你了,卖给我们两只口罩吧,多少钱都行。”

    “没有了!”牛丽丽苦着一张脸:“真的没有了,你们都看见了,最后一箱口罩都让那个家伙买走了,我也没办法,那家伙哪里是买,简直就是抢,狗日的!”

    原来,包大成因不明原因肺炎;也就是非典,被隔离的消息,不胫而走,一夜之间传遍了上江城的大街小巷。城里的口罩和板蓝根一夜之间脱销。从昨天晚上开始,买口罩的人群就包围了牛丽丽的杂货店,口罩先是卖一块五,板蓝根卖一块,一个小时后,就涨到了两块,接着涨到了五块,卖了一个通晓,到了早晨,口罩卖成了十块钱一只,板蓝根卖成了八块钱一板。包大成进的十万块钱的货,卖了个一干二净,五万块的本钱,现在变成了四十万,而且全是现金,没有白条。

    说起来,这还是托了黑九的福。正是黑九把包大成整成了非典,导致全市人民防非抗非的意识大大增强,哭着喊着要口罩,而包大成也算是用自己的身体,做了一次成功的促销。若干年后,包大成成名之后,这个案例成为一个经典案例,无数著名经济学家、包括曾经采访过郭美美的大牌经济学家,对这一案例进行了深刻解读,经济学们严肃地指出,包大成是一位头脑清晰思路敏捷嗅觉灵敏的优秀营销天才,这种人才就像物理界的爱因斯坦,歌唱界的帕瓦罗蒂、美术界的梵高、文学界的唐家三少,都是人类历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古往今来,古今中外,能够与之媲美的商业人才,只有吉斯吉百货的总裁陈大强一人。

    这是后话,暂且不表。

    且说黑九得知牛丽丽因为包大成患了非典,大赚了一把,顿时五雷轰顶,这才知道,自己干了一件成|人之美的蠢事!再一看自己被踩成了花斑豹,不,不是花斑豹,倒像是一条斑点驴。

    马仔脑子还不开窍:“黑董事长愿意承担丽丽百货的所有债务!”

    “债务个屁!”黑九怒骂一声,披着一身豹纹落荒而去。

    “阿姨,求求你,卖给我们两只口罩吧,要不就一只,给我奶奶。”小丫头央求牛丽丽。

    牛丽丽一弯腰,从柜台下面摸出一只口罩,递给小丫头:“拿去,不要钱!”那是她给自己留的口罩。

    价值十万块的口罩和板蓝根销售一空,整个丽丽百货,只剩下柜台下面的一只口罩,那是她留给包大成的。

    包大成在传染病医院的隔离病房中好吃好喝好住,那隔离病房是双向防控的,里面的病毒传不出来,外面的病毒也传不进去,包大成现在是全世界最安全的,根本就不需要口罩,需要口罩的是满大街抢口罩的人。

    这个道理,牛丽丽不懂。她只懂得,作为小姨,宁肯自己不戴口罩,也要保护好侄儿包大成的口罩。

    上江城全体人民群众一夜之间被动员了起来,防非抗非热情高涨,大街小巷满是身着防护服的白衣人,戒备森严,所有进出城的路口都设立了消毒站,对过往车辆进行消毒,对行人进行测体温,严密排查。

    没有买到口罩的人们集体冲击医药公司大门,医药公司经理肠子都悔青了,不该鼠目寸光,把口罩都卖给了包大成,公司里没了存货。

    第二天,满城皆戴白口罩,全城一片雪白。

    买不到口罩的人们,则是自我隔离在家里,成了宅男宅女。

    第077章 青青来访

    包大成躺在传染病医院的隔离病房里,寸步难行,他没有戴口罩,但是,凡是接近他的人,都戴着大口罩,还是两层的,来的最多的是护士小姐。

    护士里面美女大有人在,其中不乏“被艳照”的小护士,然而,进入病房的护士都是装备精良,里面穿着蓝色的隔离服,外面又套上一层白色的防护服,脸上是医用纱布口罩再加一层n95口罩,眼睛上还有护目镜,原本二十出头水灵灵的小姑娘,个个成了类似悍妇牛丽丽的“环肥”型美女,体态臃肿,如同二战时喷气式战斗机飞行员。包大成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摸不着,这让他大感失望。

    除了全副武装的护士小姐,在隔离病房外,每天还有无数的领导和群众亲切探望非典患者包大成。

    包大成住在负压隔离病房里,所谓负压,就是空气只能向内流动,不能向外流动,从科学上讲,病原微生物,也就是包大成同志“被携带”的冠状病毒不可能扩散到病房外的过道中。所以,在玻璃幕墙外,应该属于安全区,用不着个体防护。但是,大家也知道,传染病医院的负压系统自从被一群耗子当成了廉租房,就不起作用了。所以,在玻璃幕墙之外的领导和群众个个穿着厚厚的防护服,从头到脚裹得严严实实的,从包大成病房前的玻璃幕墙前鱼贯而过,虽然脸上戴着大口罩,包大成看不见他们的脸,但是,从护目镜的背后,包大成还是看见了一双双忧虑、同情、悲痛的眼睛,如同向遗体告别。

    不过,让包大成感到万分欣慰的是,妈妈郝玉秀和小姨牛丽丽都来了,她们站在玻璃幕墙后面,眼含热泪,哭着向包大成汇报了近日丽丽百货和报刊亭的工作进展。牛丽丽那边,除了还清了医药公司的债务,赚了二十八万,妈妈郝玉秀那边,有一个陌生小丫头天天带着一大群人来买报刊杂志,营业额高达每天三百块,净赚一百块。现在,妈妈和小姨都脱贫奔小康了。

    郝玉秀和牛丽丽汇报完工作,向包大成请示下一步工作重点。现在,包大成已经成了她们心目中的董事长了,凡事均要向包大成请示汇报。包大成指示妈妈和小姨,要化悲痛为力量,努力工作,以不变应万变,安心等他病愈归来。

    包大成不懂什么是非典,那个时候,全中国没几个人懂非典,包括卫生部的专家们。所以,当临床诊断结果摆在他面前时,包大成也就真的以为自己患了非典。只是,这非典看上去没那么利害,包大成能吃能喝能睡能拉,按包大成自己的估计,最多也就三天,他就可以光荣出院了。

    然而,隔离生活刚刚进入第二天,百无聊赖的包大成迎来了一位装备精良的护士小姐。包大成对于自己这样的处境很有自知之明,护士小姐的光临,对于他暗淡的人生,并无实际意义。就算这位护士倾国倾城,也与包大成毫无关系,虽然相隔咫尺,他连看一眼真容的福分都没有,更不要说其他的非分只想了。

    包大成老老实实躺在病床上,等待护士小姐职业性的甜言蜜语。

    “包大成!”护士小姐凑到包大成枕边叫道,语调并不像包大成预想的温柔,反而有些尖利。

    “嗯。”包大成有气无力地回答着,对于护士的工作态度,很不认可。

    那护士小姐却没有继续说话,而是巡视了一眼四周,神态诡秘。

    四周并无他人,玻璃幕墙后也是空荡荡的。

    包大成心中起疑,正要发问,那护士扯掉了嘴上的口罩,露出一张花容玉貌。

    “柳青青!”包大成吃了一惊,腾地跳将起来。那柳青青眼疾手快,张开双臂,把包大成死死压在病床上,一张粉脸,几乎贴在包大成的脸上,一股刺鼻的幽香窜入包大成的鼻孔,包大成一个哆嗦,“阿嚏”打出一个惊天动地的喷嚏,柳青青的脸上就像下了一场暴雨。

    各位看官,这其实怪不得包大成举止粗鲁。要知道,自从三自培训班垮台,包大成这是第一次与柳青青如此贴近,其实,就是在三自培训班上,包大成也没机会和柳青青脸贴脸,所以,刺激来得太突然了,包大成完全没有思想准备。更为糟糕的是,柳青青虽然有了一只gucci,但这一只gucci,还仅仅是她追求国际名牌万里长征迈出的第一步,她的身上,尤其是她用的香水,还是中国人民自主创新的产品,这种产品异香扑鼻,极具刺激性,导致包大成鼻腔粘膜受到严重刺激,打出一个水淋淋的喷嚏,把柳青青搞成了梨花带雨。

    那个年头,要是脸上挨了非典患者的喷嚏,当时就要吓晕过去,极少数没有被吓晕的人,也是以刘翔的速度落荒而逃。然而,柳青青不仅没有逃跑,反而伸出雪白的小手,闪电般按在了包大成的大嘴上,回头又是一番巡视,神情更诡秘,对满脸的非典患者的吐沫星子反倒并不是很在意。

    包大成被柳青青细嫩的手指搞得心神不宁,荷尔蒙加速分泌,嘴巴不知不觉流出了口水,粘在柳青青的手指上,柳青青似乎有些心神不宁,松开了手,竟未发现手指上包大成口中流出的不洁之物。

    “包大成,您受苦了!”柳青青神情庄重。

    柳青青问话的方式与地下工作者久别重逢很是相似,肃穆庄严紧张警惕,包大成立即被带入了危机四伏的语境中,急忙说道:“青青,您也受苦了!”

    “嗯!”柳青青满怀感慨。这段时间,柳青青的心情随着那失而复得的gucci大起大落,的确也是倍受煎熬,吃了大苦。

    “青青,你怎么来了?”包大成问到。

    “嘘……”柳青青指着嘴,又站起身来,走到玻璃幕?( 商战之极品艳遇 http://www.xlawen.org/kan/1745/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