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7 部分阅读
“包大成!”柳青青终于忍耐不住,厉声喝道:“你到底去不去!”
“不去!”包大成强忍裤裆中的疼痛,斩钉截铁地说道。
“好!包大成,算你狠!”柳青青起身就走。
包大成腾地跳了起来:“青青,我去!”
柳青青也不回头,自顾往前走,包大成急走两步,裤裆里火烧一般,发出一声哀嚎。
“你受伤了?”柳青青这才发现,包大成行走的姿态十分怪异。
“嗯!”包大成委屈地点点头,那柳青青总算关心起他的伤痛了。
“哪里受伤了?”
“就是……就是……”包大成两腿夹着裤裆,扭扭捏捏。
如果柳青青是个过来人,看见包大成如此扭捏作态,自然心领神会,然而,柳青青乃是是黄花少女,哪里懂的男人的痛楚。况且,此时的柳青青心急火燎,根本无暇顾及包大成的痛楚。
“包大成!你一个大男人怎么一点意志力都没有,一点小伤就哭爹喊娘!对照革命先烈,好好反省反省!”柳青青喝道:“快走!”
包大成伤的实在不是地方,也算是男人的难言之隐,女人的难言之隐可以一洗了之,男人的难言之隐只能是打落门牙肚里吞。没奈何,包大成只得一瘸一拐,咬牙跟着柳青青,行动太过迟缓,柳青青急得跺脚,也顾不得男女大防,扭动腰肢,把包大成架了起来。
包大成趁机靠在柳青青半个酥胸上,顿觉酥胸温润遍体幽香。
在柳青青眼里,包大成就是个中性人,就算是肌肤相亲,也是毫无感觉,更何况,柳青青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把包大成弄进方主任办公室,只要能达此目的,一切都不在乎。所以,柳青青顺势抱住了包大成的腰,以自己娇小的身躯,撑起了包大成这一瘫烂泥。
那包大成暗恋柳青青多年,如此零距离接触,却是头一次,机会难得,包大成十分珍惜,加上裤裆处疼痛难忍,因而,包大成的“伤情”略有加重,全身心贴在了柳青青身上。
那柳青青是个小家碧玉的弱女子,今天也不知是哪里来了力气,硬是把个包大成连拖带背,拖到了疾控中心方主任的办公室门口。
如果包大成脑子稍稍清醒,就应该觉察到,柳青青突然之间变得如此刚强,甚至不惜牺牲了自己半个酥胸,绝对是个反常现象,一定是出大事了!
然而,包大成始终沉浸在柳青青的遍体幽香中,如同梦游,这让他对即将到来的严重危机,毫无心理准备。
且说柳青青架着包大成来到方主任办公室门口,一张花容月貌已经累得变形,张张嘴,却是发不出声音,只得指了指门,示意包大成自己进去。
包大成再没理由和柳青青继续保持零距离接触,只得依依不舍离开了柳青青的身体,抬手敲了敲门。
“请进,”传出一个苍老的声音。
包大成小心地推开门,走了进去,包大成这辈子没见过什么大官,那方主任是疾控中心的领导,虽然只是个处级干部,可在包大成眼里,就是封疆大吏了。
只见诺大的办公室里,一张硕大的大办台上,竖着一个雪白的脑袋。
包大成一楞,几天前他才见过方主任,那方主任虽然年过五十,头发既没有脱落也没有变白,应该是一头青丝。
包大成心中疑惑,刚才明明听见方主任的声音,难道办公室里正在大变活人?
包大成只得问道:“请问……”
那雪白脑袋突然跳了起来,身形矫健,行动敏捷,从包大成眼前一晃而过;如同雪山飞狐。
包大成不禁一声赞叹:“好身手!”
那雪山飞狐跃到门前,咚的一声,关上了门,然后,又是一个跳跃,来到包大成面前。快如闪电,包大成就觉眼前白光闪闪,还没反应过来,那雪山飞狐一把抓住了包大成的双手,沉声说道:“包大成同志,你终于来了!”
包大成定睛一看,吓得魂飞魄散。
那雪山飞狐不仅脑袋雪白,而且面容枯槁,双目血红,不是别人,正是方主任,只是,那是一颗老了二十岁的脑袋。
“方主任,您这是怎么了?”包大成惊问。
方主任紧紧握着包大成的双手:“包大成同志!党和人民考验你的时候到了!”
包大成心头一惊,这才意识到,柳青青不惜牺牲侧胸把他架到方主任的办公室,原来是党和人民要考验他。
包大成气血上涌,裤裆中的疼痛立马消失,昂首挺胸,准备迎接考验。
各位看官,方主任乃是一位真正的“上医”,从事疾控工作三十年,德高望重,修养颇深,平日里温文尔雅,走起路来四平八稳,颇有学者型领导的风度,然而,今天的方主任,不仅一夜白头,而且性情大变,上窜下跳来去如风;成了一只雪山飞狐。这是因为,昨夜十二点,他接到了卫生局孔局长的电话。
电话里,一向比方主任更加有风度的孔局长,气急败坏地告诉方主任:局里收到一封匿名信,声称有确凿证据表明,上江城首例非典患者有假!
方主任大脑血压激增,一阵眩晕,等他清醒过来的时候,头发就全白了。
当初,把包大成强行诊断成非典患者,依据的是疾控中心微生物实验室pcr检验结果,这个结果,是方主任一手策划的,如果包大成假冒非典的事传出去,责任人只有一个——就是方主任。
谁都知道,当时方主任出此下策,是在领导的重压下,不得已而为之。
可是,谁都知道,领导并未明确授意方主任作假,领导只是要求十五位专家继续“诊断”,当然,其精神,专家们都是领悟了的,方主任领悟得尤为深刻:诊断成非典,万事大吉,诊断不成非典,方主任的这个主任就别当了。
然而,一旦事情败露,领导绝对不会承认有这样一个“精神”,十五位专家也绝对不会承认他们领悟了这样一个“精神”。
结果是什么,不言而喻!
上至市领导下到方主任,谁都知道会是一个什么结局,但是,谁都不会挺身而出。从古到今,舍车保帅就是官场潜规则,自从人类有了政治,这个潜规则从来就没有改变,今后也将伴随人类历史而永生。
非典期间,因为瞒报疫情而背撤职查办的的大小官员不胜枚举。
而方主任的问题比瞒报更严重,他是弄虚作假,谎报疫情!
按照疫情报告的潜规则,瞒报是事出有因,情有可原,如果不出大事,各级政府甚至鼓励瞒报,因为,瞒报有利于稳定投资环境。
而谎报则是罪大恶极,伤天害理!
各级领导可以理解瞒报,但绝不能容忍谎报!更不能容忍造假!
所以,方主任面临的将不是撤职,而是牢狱之灾,身败名裂!
从事疾控事业三十多年的方主任,绝对算得上是一位货真价实的“上医”,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这位方主任就进入疾控中心的前身卫生防疫站,从事卫生防疫工作,三十年来,处理各种特大疫情无数,经历大风大浪无数,如今是桃李遍天下,他的学生有的已经是卫生部高官,有的是各省地级卫生厅局的领导。所以,他不仅是“上医”,还是上医的祖师!
可是,这位名震四方的上医即将变成庸医!
任何人和他换位思考一番,就会痛彻心肺,自然就会理解方主任为什么会一夜白头,为什么会上窜下跳。
谁都有自己的难言之隐,包大成的难言之隐是裤裆,方主任的难言之隐是那封匿名信!包大成的难言之隐可以一忍了之,而方主任的难言之隐,忍都忍不住!
各位看官应该猜到了,这封匿名信,来自吉斯吉。
赵达从吴科长嘴里获得了包大成假冒非典的线索,马上与远在南京的陈大强通了电话,详细汇报了假冒非典的所有细节。这个假冒非典与陈思思大有关联,陈思思这段时间名声大噪,就是因为她报道了上江城首例非典,如果,这个首例非典是假,就等于是给陈思思来了个釜底抽薪。不过,赵达心里并不踏实,他和吴科长有着相同的担心,要是揭开上江城非典造假的盖子,弄不好,就是和整个上江城的官场作对,后果难以预料。
陈大强得知这一线索,就像打了强心针,兴奋得上窜下跳,连夜秘密飞到上江城,入驻市郊的一所秘密别墅里,秘密召见了赵达。经过一番密谈,陈大强指示赵达,不要怕!要干就放手干!
于是,陈大强向上江城的官场开战了!
按照陈大强的指示,赵达马上找到了吴科长,拿到了吴科长早就写好的材料。然后,以一位普通群众的语气,给市卫生局写了一封匿名信。
第116章 当烈士还是当叛徒
这封匿名信故意语焉不详,只是提出几个疑问,其中份量最重的疑问是,为什么非典患者包大成的几位密切接触者没有受到隔离医学观察?
陈大强不愧是老奸巨滑,这封匿名信的目的,是敲山震虎,先看看上江城的反应,如果匿名信石沉大海,那么有关假冒非典之事,恐怕是子虚乌有;如果上江城当局有所行动,甚至是激烈的行动,就说明,他们做贼心虚!因此,这封信没有一下就投到市政府去,而是投到了市卫生局,以便留有余地。
卫生局孔局长看到这封信,吓出一身冷汗,那假非典之事,虽然是方主任所为,可也是卫生局默许的,如果方主任倒了,他也跑不了!孔局长首先想到了包大成,那包大成是当事人,而且,据说还有黑社会背景,莫非,他要拿假非典来要挟政府?
可转念一想,包大成虽说是医学院出身,可从来没干过疾控工作,就算他有心,也写不出如此老辣的材料。
那孔局长也是老疾控出身,那封以普通群众名义写的匿名信,看似语焉不详,可处处点到关键之处,也就是点到孔局长的痛处,如此老辣,没有几十年疾控实践经验,根本写不出来。
那个人一定是隐藏在疾控中心内部!而且,是个老家伙!并且,野心勃勃,妄图借助非典达到他不可告人的目的!
孔局长把疾控中心四十岁以上人老家伙都过了一遍筛子,形迹可疑者竟然多达二十多个,这些人个个都有私心,个个都有野心,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
孔局长唯独没有怀疑吴科长,因为,在他看来,吴科长没有作案动机,他的科长位置做的好好的,由于年龄原因,也不可能再向上走一步,所以,应该属于安分守己安于现状的人物。
孔局长无奈,只得悄悄通知方主任,让他留意身边的人,自己连夜向市里有关领导汇报此事。
方主任虽说是疾控中心一把手,可从骨子里是个学究型人物,学术水平高,政治经验极度缺乏,一听说有人掌握了假冒非典的证据,如同晴天霹雳,越想越害怕,想来想去,唯一的办法,就是赶紧找到当事人包大成,采取一切手段,坑蒙拐骗威逼利诱,堵住包大成的嘴!
他知道,如果上面要追究假冒非典之事,必然要调查非典“患者”包大成。
只要包大成抵制诱惑,坚定立场,咬紧牙关,保守秘密,就有希望。
于是,方主任再次指派柳青青,秘密把包大成请到办公室。
那柳青青是“非典”造假的关键人物,当初,就是她秘密潜入隔离病房中与包大成接头,如果假非典真相大白于天下,柳青青作为主要造假人员,逃不过法律的制裁,所以,柳青青和方主任成了一根藤上蚂蚱,接到命令后,不敢怠慢,直奔葫芦街。
且说方主任派出柳青青,一个人坐在办公室里,那包大成左等不来右等不来,方主任度日如年,身败名裂的恐惧冲上脑海。
道理很简单,包大成不上门,纪检官员就可能上门!
在百姓眼中,2012还很遥远,而在方主任心中,2012就在眼前!
还好,等了八个小时,柳青青总算把包大成带来了。方主任见到包大成,就像婴儿见到父母,激动得上窜下跳,成了一只雪山飞狐。
“包大成同志!党和人民考验你的时候到了!”方主任紧紧握着包大成手,眼含热泪说道。
包大成对匿名信之事一无所知,他活了二十多年,还从来没受到一位领导如此热情洋溢的接待,顿时受宠若惊,高声说道:“方主任,有话您只管说!”
方主任点点头,语重心长地说道:“包大成同志,你身患非典期间,在隔离病房中身残志坚的光辉事迹,在疾控中心全体干部职工广泛传诵,同志们纷纷表示,要以包大成同志为榜样,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包大成受到高度赞扬,心潮澎湃:“方主任,我做的还很不够!”
方主任郑重点点头:“包大成同志谦虚谨慎的工作态度,更加值得我们学习!你患病期间,我曾经托柳青青同志给你送去一本《红岩》,不知道你读完了没有?”方主任说着,冲着包大成眨眨眼。
方主任这是一句双关语,当时,柳青青不仅给包大成送去一本《红岩》,还带去了方主任有关假冒非典的指示。如果包大成足够聪明,就应该明白方主任此话的重点,不在《红岩》,而在“非典”。
“读完了。”包大成郑重说道。
“好!好!”方主任非常满意:“不知包大成同志有何感想?”
“叛徒没有好下场!出卖同志,苟且偷生,最后,难免一死!”包大成想起了叛徒蒲志高。
“好!好!”方主任对包大成的悟性非常满意:“那么革命烈士呢?”
“烈士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咬紧牙关,立场坚定,保守秘密,最后……难免一死!”
“是……是啊。”方主任这才想起,革命烈士最终也被枪毙了。
方主任活了五十多年,崇拜了五十年烈士,今天突然被包大成一语点破,原来烈士和叛徒的下场都一样!
“嗯!”包大成郑重点头:“叛徒死之前,好吃好喝,烈士死之前,坐的是老虎凳喝的凳辣椒水!”
“是……啊,”方主任赞道:“包大成同志,你愿意当叛徒还是当烈士?”
包大成两眼瞪着方主任,半晌无语。这个问题不言自明,如果脑子没进水,在结局完全一样的前提下,当然应该选择当叛徒,可是,这又与主流意识南辕北辙,好像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包大成受到的教育都是当烈士。
回答当叛徒,显然境界不够崇高,选择当烈士,显然智商不够崇高,包大成难以取舍,那方主任是领导,政策水平高,包大成虚心问道:“方主任,您说呢?”
“当然是当叛徒……是不可能的!烈士死了,重于泰山,叛徒死了,轻于鸿毛!”
“您的意思是……”
“要当烈士!包大成同志!要当一名堂堂正正的烈士,脑袋要铁!要经受得住考验!”
“可是,经受了考验,最后还是难逃一死,”包大成低声说道。
方主任心头恼怒,那包大成刻苦阅读《红岩》,竟然读出这么个感想。
方主任强压怒火,凑到包大成耳边,压低嗓门说道:“包大成同志,万一,烈士没死呢?”
“没死就不是烈士了,就是叛徒了。”
“不对,还有第三种选择!”
“第三种?”
“不当叛徒,也不当烈士!”
“那当什么?”
“名士!”
“名士?”
“对,名士!名利双收,荣华富贵,花前月下,金钱美女,豪车美宅……包大成同志,你愿意吗?”
包大成的嘴角流下了哈喇子:“方主任,我愿意!”
“这就好!”方主任长长出了一口气:“只要你咬紧牙关,立场坚定,保守秘密……”
“我不要做烈士!”
“不是烈士!是名士!”方主任纠正:“只要你咬紧牙关,立场坚定,保守秘密,等到胜利的哪一天,金钱会有的,面包会有的,美女会有的!”
“方主任,您要我保守什么秘密?”
方主任凑到包大成耳边:“你明白的!”
“我……我不明白。”
“再想想!”
包大成皱着眉头想了想,摇了摇头。
“使劲想!”
包大成使劲想了想,摇摇头,毕竟,假冒非典之事,对于包大成而言,已经是过眼云烟。
方主任心头暗骂包大成这个棒槌!按照官场潜规则,这种事,只能意会不可言传,孔局长给他打电话的时候,从头到尾就没说出“非典”两个字,更没说出“假冒”两个字,局长用得词是“那事”。
要听懂领导的话,其实是个高难度动作,一要有悟性,二要有长期艰苦的磨练,包大成一没悟性,二没在官场混过。突然让他解这么个难题,也不太现实。
“包大成同志,当初我让柳青青去隔离病房,柳青青是怎么跟你说的?”方主任开始循循善诱。
“潜伏!”
“对,为什么潜伏?”
“防火防盗防记者!”
“为什么防火防盗防记者?”
“为了潜伏!”
方主任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绕了一个大圈子,又回到了起点上,终于忍耐不住,一声爆喝:“包大成,我要你假冒非典!”方主任话一出口,倒把自己吓出一身冷汗。
“对,对,柳青青是这么说的,您要我假冒非典。”包大成恍然大悟。
方主任吓得一把捂住包大成的嘴:“胡说!我没要你假冒,我是要你……啊……”
“您原来不是要我假冒非典?”包大成觉得问题严重了,看来,是错误领会了柳青青的意图:“方主任,我错了,我马上就去向组织上说明情况。”
“不不不,”方主任已经汗流浃背:“我的意思是,你要要假冒非典!”
“方主任,您究竟是什么意思?”
那包大成就是个棒槌,不把话挑明,他永远不知道领导意图。
第117章 忠与义
事到如今,方主任只得一咬牙:“包大成,那假冒非典的事,你必须守口如瓶!如果透露半点风声,我到上面告你!”
方主任突然变脸,包大成吓得一哆嗦:“方主任,我是按照您的指示办的,不关我的事。”
“不关你的事?”方主任冷笑:“包大成,你假冒非典,促销口罩和板蓝根,这是什么行为?这是弄虚作假扰乱市场坑害百姓,别以为工商局饶了你你就没事了,公安局不饶你!”
包大成的冷汗下来了。
包大成脑子再笨,他也知道,哄抬物价触犯的是经济法,假冒非典促销口罩,触犯的是刑法!性质完全不同,后果天差地别。
“我我我我不是故意的。”
“公安局才不管你故意不故意!你小子赚了一大笔钱,这是事实!”方主任喝道:“包大成,我告诉你,已经有人反应情况了,公安局正在调查,你要是守口如瓶,保守秘密,一切作罢,否则,你就等着坐牢吧!”
“方方方主任,我我我冤枉。”
“所以,包大成同志,希望你再接再厉,继续发扬《红岩》精神……”
门外响起了敲门声。
方主任和包大成同时惊呼。方主任一缩头钻到了办公桌下,包大成也想往桌下钻,可有利地势已被方主任占据,包大成急中生智,一闭眼躺在地板上,做晕厥状。
两个人心里都有鬼,方主任以为纪检官员上门,包大成以为公安局上门。两个人意志都不坚定,距离烈士有着很大的差距,距离叛徒都只有一步之遥。所以,两人的第一反应,都是当缩头乌龟。所以,方主任藏在桌子下,包大成藏无可藏,灵机一动,倒地装死。
门开了,上江市卫生局孔局长闪身进来,顺手关上了门,一回头,看见了躺在地上“人事不省”的包大成,方主任不见踪影。
孔局长认识包大成,那是因为,包大成作为上江城首例非典患者,曾经在病房中多次遭到孔局长亲切慰问。
“包大成!”孔局长叫道:“方主任呢?”
包大成的眼角微微蠕动,全无声响。
孔局长大为恼怒:“包大成,少给我装蒜!睁开眼睛!”
包大成和方主任都理所当然地认为,这一次孔局长亲自驾到,是代表专政机构来抓人了。其实不然,试想,如果孔局长真是来抓人的,按照专政机关的工作原则,凡是阶级敌人,就是进了棺材,也要挖出来鞭尸,岂能蒙混过关。由此可见,包大成的智力水平的确不能让人恭维。不过,这也怪不得包大成,那方主任身为疾控中心一把手,关键时刻,尚且以为藏在办公桌下就能躲过双规,作为他的部下的部下,包大成智力水平偏低也情有可原。
孔局长是老疾控出身,也算是个老“上医”,包大成的把戏自然瞒不过他。
包大成被人识破了行藏,只得睁开眼睛,却还躺在地板上,看见办公桌下的方主任正对他挤眉弄眼,包大成心领神会,向方主任做出一个坚定的眼神,然后躺在地上说道:“孔局长早上好。”
“起来说话!”孔局长边说边四处查勘,一副纪委干部办案的作派。
“对不起,”包大成赖在地上不动窝:“方主任不让我起来。”
包大成的话把办公桌下的方主任气得七窍生烟,原来这就是包大成的心领神会。
“方主任不让你起来,我让你起来!”孔局长喝道,一猫腰,发现了办公桌下瑟瑟发抖的方主任:“我说老方,你这是咋的了?”
方主任垂头丧气:“孔局长,我,我在系鞋带,系鞋带。”方局长的脚上,明明穿着一双懒汉布鞋,根本就无鞋带可系。
孔局长点点头,亲切地说道:“老方啊,鞋带系好了就起来说话,还有你,包大成,你,你的鞋带也系好了吧。”孔局长毕竟是局长,工作有水平,讲究方式方法,一看这架势,就知道方主任和包大成二人是在逃避抓捕,人要脸树要皮,尤其是方主任,也算是一位老同志了,岂能当面揭穿不给面子。
方主任这才从办公桌下爬出来,包大成却还是躺在地上不动窝,这让方主任大为激动,对包大成的好感油然而生。
各位看官看到这里,大约都很疑惑:那包大成赖在地上不动窝,至少表现出两大错误:第一,对领导不敬,第二,脑子有问题,这方主任为何反倒心生好感无比激动,莫非方主任也和购买中石油的股民一样,脑子被驴踢了或者被门板夹了?
其实不然,方主任突然发现了包大成身上的闪光点。
疾控中心是卫生局直属单位,卫生局长是正厅级,疾控中心主任是正处级,那孔局长比方主任官大两级,官大一级就压死人,更不要说官大两级了。所以,正常情况下,局长和主任同时发布命令,普通群众,应该不折不扣地执行局长的命令,而主任的命令,仅作参考。
可是,包大成拒绝了孔局长让他起立的命令,严格遵守了方主任让他卧倒的命令(当然,鉴于包大成智商偏低,对于方局长的命令理解不准确,但这无伤大雅),这说明,包大成不是一个聪明人,但又恰恰说明,包大成的眼里没有局长,只有主任。
这个年头,趋炎附势大有人在,不畏权贵者凤毛麟角,已经成了濒危动物,包大成完全可以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方主任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发现了一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他怎能不激动?
不过方主任还是有些不放心,急忙说道:“大成,起来说话。”
方主任话音刚落,包大成噌的一声跳了起来,不折不扣地执行了方主任的命令。
方主任的眼泪差点掉下来,平庸男包大成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忠”,什么是“义”!
要知道,方主任行将落难,要是换了别人,躲之唯恐不及,而包大成不仅不躲,反而无视孔局长的存在,不折不扣地执行方主任的命令,对局长的命令,连参考都不参考,这是何等的情操!
起立卧倒,事情虽小,以小见大,包大成这颗沙里金,发出了万丈光芒,晃得方主任眼冒金花。可是,现在他却到了身败名裂的边缘,自身都顾不了,哪里还顾得上包大成。
方主任眼含热泪,拍拍包大成的肩膀:“大成啊,你受委屈了!”
包大成对于方主任的情绪波动并没有思想准备,更不知道他的卧倒起立,给方主任留下如此刻骨铭心的印象,见方主任眼眶发红,还以为是方主任眼里进了沙子,急忙说道:“方主任,我给你吹吹。”
方主任鳏居多年,儿子在美国,一年回来一次,方主任孑然一身,孤苦伶仃,一听包大成此言,感动得眼泪夺眶而出,对孔局长说道:“孔局长,‘那事’,全是我一人所为,与包大成无关,我愿意接受组织上的任何处理,但恳请组织上慎重考虑包大成同志,他是身不由己……”方主任开始交待临终遗言。
孔局长被方主任的情绪感染,紧紧握住方主任的双手:“放心吧,老方,祖国和人民不会忘记你的,上江城九百万人民群众不会忘记你的,疾控战线广大干部职工一定会继承你的……”
孔局长幡然醒悟,总算没把“遗志”两个字吐出来。
孔局长此来,当然不是来对方主任实行双规的,如果要双规方主任,也不该孔局长来,而是纪委书记来,更何况,孔局长是只身而来,连个秘书都没带。
孔局长眼看局势发展到如此煽情,有些失控,严重违背了他来此地的初衷,还差点把他带进沟里,心里暗骂方主任意志薄弱,这种人要是进了白公馆渣滓洞,不用动刑,就会滔滔不绝,把上级的名子下级的名子同级的名子如数家珍一般全部倒出来。
想到这里,孔局长暗暗佩服,汪市长的决策远见卓识,高瞻远瞩,具有很强的预见性和现实指导意义。
孔局长此来,就是向方主任传达汪市长有关“包大成身患非典”的决策。
汪市长在听取了孔局长有关匿名信的情况汇报后,做出了重要指示:“上江城首例非典经集体诊断,科学治疗,群众参与,全民防控,取得了阶段性胜利,这是不争的事实!没有任何理由怀疑这一伟大的胜利果实,当然,鉴于复杂的国际形势,尤其是美国911事件后,国际上的敌对势力以及国内极少数阶级敌人,害怕中国人民的撅起,妄图用各种手段贬低和抹煞中国的经济建设成就和非典防控成绩,以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故意散播流言蜚语或者匿名信,但是,在铁的事实面前,这些流言蜚语不值一驳,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让别人说去吧,如果有一小撮心怀鬼胎的人妄图借机生事,破坏和谐社会,政府绝不会坐视不管!”
第118章 供应商
汪市长的指示,以社论形势,在今天的《上江日报》刊发。只是,方主任情绪低落,还没来得及看这篇社论。他要是早看见了,何至于如此萎靡。
汪市长的指示,传递两条重要信息,第一,包大成这位非典患者,不是疾控中心方主任一个人定的,是集体研究决定的,这包括十五位专家、领导和葫芦街奋勇捉拿包大成的广大群众。这是给方主任看的。第二,谁要胆敢怀疑这个结果,就是怀疑专家、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就是妄图破坏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敌对份子!这是给那个写匿名信的家伙看的。
第一条信息安了方主任的心,第二条信息极大地威慑了写匿名信的人,如果那家伙是是个聪明人,就该知道该怎么做。
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其实,汪市长之所以如此表态,也是万般无奈。
上江城首例非典有假,上面早有风闻,试想,上江城的十五位专家可以作假,可他们的作假,哪里瞒得过几十位国家级专家,每一例非典患者的病历、流行病学调查材料、实验室检测资料,都要上报到国家层面,上面的“上医”可不是吃干饭的。只是,当国家层面发现上江城非典病例有问题的时候,有关上江城首例病例的消息,早已通过陈思思那篇报道,传遍了祖国大江南北黄河上下,以及台湾、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并通报给了世界卫生组织,覆水难收。
而且,当时非典防控形势仍然严峻,首都疫情尚无减缓的趋势,百姓情绪恐慌,媒体推波助澜,此时若要宣布上江城造假,不知道会引起什么样的后果,弄不好,会引发更大的混乱,谁也不敢负这个责任。所以,上面只好将错就错,睁只眼闭只眼,反正,全国非典病例那么多,多一个包大成也所谓,况且,假冒非典,最多也就是浪费一点医疗资源,对群众身体健康,倒也没有坏处,相反,还能调动群众防非抗非积极性,凡事都要一分为二嘛。
上面不愿追究此事,上江城当然更不愿把这事捅破,事情捅破了,虽然可以把责任推给疾控中心方主任,可话又说回来了,从卫生局到市政府,一连串领导谁也脱不了领导责任!
所以,汪市长听取了孔局长有关匿名信的情况汇报,当机立断,必须力保疾控中心方大明主任不出事,他要是出了事当了叛徒,从上到下谁也没好日子过。要知道,上江城的非典,是汪市长亲自抓的,非典有问题,汪市长肯定跑不了。
这就是政治。凡是有政治敏感性的人,都会预见到,方主任处于台风眼,台风眼最为风平浪静,也是最安全的。只是,方主任是个“上医”,但不是政治家,政治上的严重不成熟,导致了他钻到桌子底下。
汪市长不仅做出了正确的决断,而且,准确地预见到了,疾控中心方主任意志薄弱,很可能会经不起考验,惊慌失措而吐露风声,导致事态一发不可收拾。于是,汪市长指示孔局长,亲自前往市疾控中心,向方主任传达“精神”,注意,传达的是“精神”而不是“事实”。这一点非常重要。
于是,孔局长开始向方主任传达领导精神:“老方,市领导对疾控中心在抗击非典中的工作非常满意,领导认为,市疾控中心能够做出如此成就,与你的领导是分不开的。在目前情况下,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将越来越多地面对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挑战,因此,我市疾控战线上,离不开以方主任为代表的广大疾控工作者!”
方主任虽然不是政治家,可当了几十年的官,还是能够通过领导讲话的字里行间,领会到领导的“精神”。
市领导的“精神”清清楚楚——上江市不能没有方主任!
方主任差点晕过去,这一次,不是因为大悲,而是因为大喜,从大悲到大喜,来得实在太突然了,连个过渡都没有,的确对方主任的心脏赞成严峻考验。
“当然了,工作还有进一步提高的余地,这个……”孔局长瞄了一眼包大成。孔局长稳住了方主任,现在的工作重点,是稳住当事人包大成。
包大成从来没进过官场,没有方主任那样的悟性,很难很快领会市领导的“精神”,孔局长的话云山雾罩,听得他眼皮子打架,昏昏欲睡。
方主任马上又领会到了孔局长的“精神”,急忙说道:“包大成同志,有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你不要有任何顾虑!”
方主任的“精神”,包大成仍然似懂非懂:“方主任,我真的不是故意假冒非典的!”
孔局长急忙插言:“包大成同志,你在非典期间的表现,得到了领导和群众的一致好评,广大干部群众一致认为,包大成同志在重病期间,强忍非典的非人折磨,仍然心忧天下,积极组织口罩板蓝根等抗非物资投放市场,稳定了物价,平息了市民的恐慌,为我市抗非防非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总之,包大成同志为上江城立了大功,这个事实,是任何人都不能动摇的!”
包大成倒卖口罩板蓝根的行为,被孔局长上升到了“稳定物价,平息恐慌”的高度,不仅无过,反而有功,包大成大喜:“孔局长,我做的还很不够,不过,我听说,有人反映……。”
“嗯!”孔局长点点头,拍拍包大成的肩膀:“小包啊,有人反映问题,很正常嘛,有些人就是唯恐天下不乱,天下大乱,他们就好浑水摸鱼!非典就是非典,患病就是患病,患病就医,天经地义!小包啊,不要害怕流言蜚语,要坚定信念,站稳立场,人民群众是站在我们一边的!”
孔局长毕竟是局长,站得高看得远,寥寥数语就打消了包大成的顾虑。
方主任趁热打铁:“小包,知道该怎么做了吧?”
“知道,不过,要是真有人问起来……”包大成还不放心。
孔局长没有接包大成的话,而是转向了方主任?( 商战之极品艳遇 http://www.xlawen.org/kan/1745/ )
“不去!”包大成强忍裤裆中的疼痛,斩钉截铁地说道。
“好!包大成,算你狠!”柳青青起身就走。
包大成腾地跳了起来:“青青,我去!”
柳青青也不回头,自顾往前走,包大成急走两步,裤裆里火烧一般,发出一声哀嚎。
“你受伤了?”柳青青这才发现,包大成行走的姿态十分怪异。
“嗯!”包大成委屈地点点头,那柳青青总算关心起他的伤痛了。
“哪里受伤了?”
“就是……就是……”包大成两腿夹着裤裆,扭扭捏捏。
如果柳青青是个过来人,看见包大成如此扭捏作态,自然心领神会,然而,柳青青乃是是黄花少女,哪里懂的男人的痛楚。况且,此时的柳青青心急火燎,根本无暇顾及包大成的痛楚。
“包大成!你一个大男人怎么一点意志力都没有,一点小伤就哭爹喊娘!对照革命先烈,好好反省反省!”柳青青喝道:“快走!”
包大成伤的实在不是地方,也算是男人的难言之隐,女人的难言之隐可以一洗了之,男人的难言之隐只能是打落门牙肚里吞。没奈何,包大成只得一瘸一拐,咬牙跟着柳青青,行动太过迟缓,柳青青急得跺脚,也顾不得男女大防,扭动腰肢,把包大成架了起来。
包大成趁机靠在柳青青半个酥胸上,顿觉酥胸温润遍体幽香。
在柳青青眼里,包大成就是个中性人,就算是肌肤相亲,也是毫无感觉,更何况,柳青青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把包大成弄进方主任办公室,只要能达此目的,一切都不在乎。所以,柳青青顺势抱住了包大成的腰,以自己娇小的身躯,撑起了包大成这一瘫烂泥。
那包大成暗恋柳青青多年,如此零距离接触,却是头一次,机会难得,包大成十分珍惜,加上裤裆处疼痛难忍,因而,包大成的“伤情”略有加重,全身心贴在了柳青青身上。
那柳青青是个小家碧玉的弱女子,今天也不知是哪里来了力气,硬是把个包大成连拖带背,拖到了疾控中心方主任的办公室门口。
如果包大成脑子稍稍清醒,就应该觉察到,柳青青突然之间变得如此刚强,甚至不惜牺牲了自己半个酥胸,绝对是个反常现象,一定是出大事了!
然而,包大成始终沉浸在柳青青的遍体幽香中,如同梦游,这让他对即将到来的严重危机,毫无心理准备。
且说柳青青架着包大成来到方主任办公室门口,一张花容月貌已经累得变形,张张嘴,却是发不出声音,只得指了指门,示意包大成自己进去。
包大成再没理由和柳青青继续保持零距离接触,只得依依不舍离开了柳青青的身体,抬手敲了敲门。
“请进,”传出一个苍老的声音。
包大成小心地推开门,走了进去,包大成这辈子没见过什么大官,那方主任是疾控中心的领导,虽然只是个处级干部,可在包大成眼里,就是封疆大吏了。
只见诺大的办公室里,一张硕大的大办台上,竖着一个雪白的脑袋。
包大成一楞,几天前他才见过方主任,那方主任虽然年过五十,头发既没有脱落也没有变白,应该是一头青丝。
包大成心中疑惑,刚才明明听见方主任的声音,难道办公室里正在大变活人?
包大成只得问道:“请问……”
那雪白脑袋突然跳了起来,身形矫健,行动敏捷,从包大成眼前一晃而过;如同雪山飞狐。
包大成不禁一声赞叹:“好身手!”
那雪山飞狐跃到门前,咚的一声,关上了门,然后,又是一个跳跃,来到包大成面前。快如闪电,包大成就觉眼前白光闪闪,还没反应过来,那雪山飞狐一把抓住了包大成的双手,沉声说道:“包大成同志,你终于来了!”
包大成定睛一看,吓得魂飞魄散。
那雪山飞狐不仅脑袋雪白,而且面容枯槁,双目血红,不是别人,正是方主任,只是,那是一颗老了二十岁的脑袋。
“方主任,您这是怎么了?”包大成惊问。
方主任紧紧握着包大成的双手:“包大成同志!党和人民考验你的时候到了!”
包大成心头一惊,这才意识到,柳青青不惜牺牲侧胸把他架到方主任的办公室,原来是党和人民要考验他。
包大成气血上涌,裤裆中的疼痛立马消失,昂首挺胸,准备迎接考验。
各位看官,方主任乃是一位真正的“上医”,从事疾控工作三十年,德高望重,修养颇深,平日里温文尔雅,走起路来四平八稳,颇有学者型领导的风度,然而,今天的方主任,不仅一夜白头,而且性情大变,上窜下跳来去如风;成了一只雪山飞狐。这是因为,昨夜十二点,他接到了卫生局孔局长的电话。
电话里,一向比方主任更加有风度的孔局长,气急败坏地告诉方主任:局里收到一封匿名信,声称有确凿证据表明,上江城首例非典患者有假!
方主任大脑血压激增,一阵眩晕,等他清醒过来的时候,头发就全白了。
当初,把包大成强行诊断成非典患者,依据的是疾控中心微生物实验室pcr检验结果,这个结果,是方主任一手策划的,如果包大成假冒非典的事传出去,责任人只有一个——就是方主任。
谁都知道,当时方主任出此下策,是在领导的重压下,不得已而为之。
可是,谁都知道,领导并未明确授意方主任作假,领导只是要求十五位专家继续“诊断”,当然,其精神,专家们都是领悟了的,方主任领悟得尤为深刻:诊断成非典,万事大吉,诊断不成非典,方主任的这个主任就别当了。
然而,一旦事情败露,领导绝对不会承认有这样一个“精神”,十五位专家也绝对不会承认他们领悟了这样一个“精神”。
结果是什么,不言而喻!
上至市领导下到方主任,谁都知道会是一个什么结局,但是,谁都不会挺身而出。从古到今,舍车保帅就是官场潜规则,自从人类有了政治,这个潜规则从来就没有改变,今后也将伴随人类历史而永生。
非典期间,因为瞒报疫情而背撤职查办的的大小官员不胜枚举。
而方主任的问题比瞒报更严重,他是弄虚作假,谎报疫情!
按照疫情报告的潜规则,瞒报是事出有因,情有可原,如果不出大事,各级政府甚至鼓励瞒报,因为,瞒报有利于稳定投资环境。
而谎报则是罪大恶极,伤天害理!
各级领导可以理解瞒报,但绝不能容忍谎报!更不能容忍造假!
所以,方主任面临的将不是撤职,而是牢狱之灾,身败名裂!
从事疾控事业三十多年的方主任,绝对算得上是一位货真价实的“上医”,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这位方主任就进入疾控中心的前身卫生防疫站,从事卫生防疫工作,三十年来,处理各种特大疫情无数,经历大风大浪无数,如今是桃李遍天下,他的学生有的已经是卫生部高官,有的是各省地级卫生厅局的领导。所以,他不仅是“上医”,还是上医的祖师!
可是,这位名震四方的上医即将变成庸医!
任何人和他换位思考一番,就会痛彻心肺,自然就会理解方主任为什么会一夜白头,为什么会上窜下跳。
谁都有自己的难言之隐,包大成的难言之隐是裤裆,方主任的难言之隐是那封匿名信!包大成的难言之隐可以一忍了之,而方主任的难言之隐,忍都忍不住!
各位看官应该猜到了,这封匿名信,来自吉斯吉。
赵达从吴科长嘴里获得了包大成假冒非典的线索,马上与远在南京的陈大强通了电话,详细汇报了假冒非典的所有细节。这个假冒非典与陈思思大有关联,陈思思这段时间名声大噪,就是因为她报道了上江城首例非典,如果,这个首例非典是假,就等于是给陈思思来了个釜底抽薪。不过,赵达心里并不踏实,他和吴科长有着相同的担心,要是揭开上江城非典造假的盖子,弄不好,就是和整个上江城的官场作对,后果难以预料。
陈大强得知这一线索,就像打了强心针,兴奋得上窜下跳,连夜秘密飞到上江城,入驻市郊的一所秘密别墅里,秘密召见了赵达。经过一番密谈,陈大强指示赵达,不要怕!要干就放手干!
于是,陈大强向上江城的官场开战了!
按照陈大强的指示,赵达马上找到了吴科长,拿到了吴科长早就写好的材料。然后,以一位普通群众的语气,给市卫生局写了一封匿名信。
第116章 当烈士还是当叛徒
这封匿名信故意语焉不详,只是提出几个疑问,其中份量最重的疑问是,为什么非典患者包大成的几位密切接触者没有受到隔离医学观察?
陈大强不愧是老奸巨滑,这封匿名信的目的,是敲山震虎,先看看上江城的反应,如果匿名信石沉大海,那么有关假冒非典之事,恐怕是子虚乌有;如果上江城当局有所行动,甚至是激烈的行动,就说明,他们做贼心虚!因此,这封信没有一下就投到市政府去,而是投到了市卫生局,以便留有余地。
卫生局孔局长看到这封信,吓出一身冷汗,那假非典之事,虽然是方主任所为,可也是卫生局默许的,如果方主任倒了,他也跑不了!孔局长首先想到了包大成,那包大成是当事人,而且,据说还有黑社会背景,莫非,他要拿假非典来要挟政府?
可转念一想,包大成虽说是医学院出身,可从来没干过疾控工作,就算他有心,也写不出如此老辣的材料。
那孔局长也是老疾控出身,那封以普通群众名义写的匿名信,看似语焉不详,可处处点到关键之处,也就是点到孔局长的痛处,如此老辣,没有几十年疾控实践经验,根本写不出来。
那个人一定是隐藏在疾控中心内部!而且,是个老家伙!并且,野心勃勃,妄图借助非典达到他不可告人的目的!
孔局长把疾控中心四十岁以上人老家伙都过了一遍筛子,形迹可疑者竟然多达二十多个,这些人个个都有私心,个个都有野心,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
孔局长唯独没有怀疑吴科长,因为,在他看来,吴科长没有作案动机,他的科长位置做的好好的,由于年龄原因,也不可能再向上走一步,所以,应该属于安分守己安于现状的人物。
孔局长无奈,只得悄悄通知方主任,让他留意身边的人,自己连夜向市里有关领导汇报此事。
方主任虽说是疾控中心一把手,可从骨子里是个学究型人物,学术水平高,政治经验极度缺乏,一听说有人掌握了假冒非典的证据,如同晴天霹雳,越想越害怕,想来想去,唯一的办法,就是赶紧找到当事人包大成,采取一切手段,坑蒙拐骗威逼利诱,堵住包大成的嘴!
他知道,如果上面要追究假冒非典之事,必然要调查非典“患者”包大成。
只要包大成抵制诱惑,坚定立场,咬紧牙关,保守秘密,就有希望。
于是,方主任再次指派柳青青,秘密把包大成请到办公室。
那柳青青是“非典”造假的关键人物,当初,就是她秘密潜入隔离病房中与包大成接头,如果假非典真相大白于天下,柳青青作为主要造假人员,逃不过法律的制裁,所以,柳青青和方主任成了一根藤上蚂蚱,接到命令后,不敢怠慢,直奔葫芦街。
且说方主任派出柳青青,一个人坐在办公室里,那包大成左等不来右等不来,方主任度日如年,身败名裂的恐惧冲上脑海。
道理很简单,包大成不上门,纪检官员就可能上门!
在百姓眼中,2012还很遥远,而在方主任心中,2012就在眼前!
还好,等了八个小时,柳青青总算把包大成带来了。方主任见到包大成,就像婴儿见到父母,激动得上窜下跳,成了一只雪山飞狐。
“包大成同志!党和人民考验你的时候到了!”方主任紧紧握着包大成手,眼含热泪说道。
包大成对匿名信之事一无所知,他活了二十多年,还从来没受到一位领导如此热情洋溢的接待,顿时受宠若惊,高声说道:“方主任,有话您只管说!”
方主任点点头,语重心长地说道:“包大成同志,你身患非典期间,在隔离病房中身残志坚的光辉事迹,在疾控中心全体干部职工广泛传诵,同志们纷纷表示,要以包大成同志为榜样,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包大成受到高度赞扬,心潮澎湃:“方主任,我做的还很不够!”
方主任郑重点点头:“包大成同志谦虚谨慎的工作态度,更加值得我们学习!你患病期间,我曾经托柳青青同志给你送去一本《红岩》,不知道你读完了没有?”方主任说着,冲着包大成眨眨眼。
方主任这是一句双关语,当时,柳青青不仅给包大成送去一本《红岩》,还带去了方主任有关假冒非典的指示。如果包大成足够聪明,就应该明白方主任此话的重点,不在《红岩》,而在“非典”。
“读完了。”包大成郑重说道。
“好!好!”方主任非常满意:“不知包大成同志有何感想?”
“叛徒没有好下场!出卖同志,苟且偷生,最后,难免一死!”包大成想起了叛徒蒲志高。
“好!好!”方主任对包大成的悟性非常满意:“那么革命烈士呢?”
“烈士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咬紧牙关,立场坚定,保守秘密,最后……难免一死!”
“是……是啊。”方主任这才想起,革命烈士最终也被枪毙了。
方主任活了五十多年,崇拜了五十年烈士,今天突然被包大成一语点破,原来烈士和叛徒的下场都一样!
“嗯!”包大成郑重点头:“叛徒死之前,好吃好喝,烈士死之前,坐的是老虎凳喝的凳辣椒水!”
“是……啊,”方主任赞道:“包大成同志,你愿意当叛徒还是当烈士?”
包大成两眼瞪着方主任,半晌无语。这个问题不言自明,如果脑子没进水,在结局完全一样的前提下,当然应该选择当叛徒,可是,这又与主流意识南辕北辙,好像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包大成受到的教育都是当烈士。
回答当叛徒,显然境界不够崇高,选择当烈士,显然智商不够崇高,包大成难以取舍,那方主任是领导,政策水平高,包大成虚心问道:“方主任,您说呢?”
“当然是当叛徒……是不可能的!烈士死了,重于泰山,叛徒死了,轻于鸿毛!”
“您的意思是……”
“要当烈士!包大成同志!要当一名堂堂正正的烈士,脑袋要铁!要经受得住考验!”
“可是,经受了考验,最后还是难逃一死,”包大成低声说道。
方主任心头恼怒,那包大成刻苦阅读《红岩》,竟然读出这么个感想。
方主任强压怒火,凑到包大成耳边,压低嗓门说道:“包大成同志,万一,烈士没死呢?”
“没死就不是烈士了,就是叛徒了。”
“不对,还有第三种选择!”
“第三种?”
“不当叛徒,也不当烈士!”
“那当什么?”
“名士!”
“名士?”
“对,名士!名利双收,荣华富贵,花前月下,金钱美女,豪车美宅……包大成同志,你愿意吗?”
包大成的嘴角流下了哈喇子:“方主任,我愿意!”
“这就好!”方主任长长出了一口气:“只要你咬紧牙关,立场坚定,保守秘密……”
“我不要做烈士!”
“不是烈士!是名士!”方主任纠正:“只要你咬紧牙关,立场坚定,保守秘密,等到胜利的哪一天,金钱会有的,面包会有的,美女会有的!”
“方主任,您要我保守什么秘密?”
方主任凑到包大成耳边:“你明白的!”
“我……我不明白。”
“再想想!”
包大成皱着眉头想了想,摇了摇头。
“使劲想!”
包大成使劲想了想,摇摇头,毕竟,假冒非典之事,对于包大成而言,已经是过眼云烟。
方主任心头暗骂包大成这个棒槌!按照官场潜规则,这种事,只能意会不可言传,孔局长给他打电话的时候,从头到尾就没说出“非典”两个字,更没说出“假冒”两个字,局长用得词是“那事”。
要听懂领导的话,其实是个高难度动作,一要有悟性,二要有长期艰苦的磨练,包大成一没悟性,二没在官场混过。突然让他解这么个难题,也不太现实。
“包大成同志,当初我让柳青青去隔离病房,柳青青是怎么跟你说的?”方主任开始循循善诱。
“潜伏!”
“对,为什么潜伏?”
“防火防盗防记者!”
“为什么防火防盗防记者?”
“为了潜伏!”
方主任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绕了一个大圈子,又回到了起点上,终于忍耐不住,一声爆喝:“包大成,我要你假冒非典!”方主任话一出口,倒把自己吓出一身冷汗。
“对,对,柳青青是这么说的,您要我假冒非典。”包大成恍然大悟。
方主任吓得一把捂住包大成的嘴:“胡说!我没要你假冒,我是要你……啊……”
“您原来不是要我假冒非典?”包大成觉得问题严重了,看来,是错误领会了柳青青的意图:“方主任,我错了,我马上就去向组织上说明情况。”
“不不不,”方主任已经汗流浃背:“我的意思是,你要要假冒非典!”
“方主任,您究竟是什么意思?”
那包大成就是个棒槌,不把话挑明,他永远不知道领导意图。
第117章 忠与义
事到如今,方主任只得一咬牙:“包大成,那假冒非典的事,你必须守口如瓶!如果透露半点风声,我到上面告你!”
方主任突然变脸,包大成吓得一哆嗦:“方主任,我是按照您的指示办的,不关我的事。”
“不关你的事?”方主任冷笑:“包大成,你假冒非典,促销口罩和板蓝根,这是什么行为?这是弄虚作假扰乱市场坑害百姓,别以为工商局饶了你你就没事了,公安局不饶你!”
包大成的冷汗下来了。
包大成脑子再笨,他也知道,哄抬物价触犯的是经济法,假冒非典促销口罩,触犯的是刑法!性质完全不同,后果天差地别。
“我我我我不是故意的。”
“公安局才不管你故意不故意!你小子赚了一大笔钱,这是事实!”方主任喝道:“包大成,我告诉你,已经有人反应情况了,公安局正在调查,你要是守口如瓶,保守秘密,一切作罢,否则,你就等着坐牢吧!”
“方方方主任,我我我冤枉。”
“所以,包大成同志,希望你再接再厉,继续发扬《红岩》精神……”
门外响起了敲门声。
方主任和包大成同时惊呼。方主任一缩头钻到了办公桌下,包大成也想往桌下钻,可有利地势已被方主任占据,包大成急中生智,一闭眼躺在地板上,做晕厥状。
两个人心里都有鬼,方主任以为纪检官员上门,包大成以为公安局上门。两个人意志都不坚定,距离烈士有着很大的差距,距离叛徒都只有一步之遥。所以,两人的第一反应,都是当缩头乌龟。所以,方主任藏在桌子下,包大成藏无可藏,灵机一动,倒地装死。
门开了,上江市卫生局孔局长闪身进来,顺手关上了门,一回头,看见了躺在地上“人事不省”的包大成,方主任不见踪影。
孔局长认识包大成,那是因为,包大成作为上江城首例非典患者,曾经在病房中多次遭到孔局长亲切慰问。
“包大成!”孔局长叫道:“方主任呢?”
包大成的眼角微微蠕动,全无声响。
孔局长大为恼怒:“包大成,少给我装蒜!睁开眼睛!”
包大成和方主任都理所当然地认为,这一次孔局长亲自驾到,是代表专政机构来抓人了。其实不然,试想,如果孔局长真是来抓人的,按照专政机关的工作原则,凡是阶级敌人,就是进了棺材,也要挖出来鞭尸,岂能蒙混过关。由此可见,包大成的智力水平的确不能让人恭维。不过,这也怪不得包大成,那方主任身为疾控中心一把手,关键时刻,尚且以为藏在办公桌下就能躲过双规,作为他的部下的部下,包大成智力水平偏低也情有可原。
孔局长是老疾控出身,也算是个老“上医”,包大成的把戏自然瞒不过他。
包大成被人识破了行藏,只得睁开眼睛,却还躺在地板上,看见办公桌下的方主任正对他挤眉弄眼,包大成心领神会,向方主任做出一个坚定的眼神,然后躺在地上说道:“孔局长早上好。”
“起来说话!”孔局长边说边四处查勘,一副纪委干部办案的作派。
“对不起,”包大成赖在地上不动窝:“方主任不让我起来。”
包大成的话把办公桌下的方主任气得七窍生烟,原来这就是包大成的心领神会。
“方主任不让你起来,我让你起来!”孔局长喝道,一猫腰,发现了办公桌下瑟瑟发抖的方主任:“我说老方,你这是咋的了?”
方主任垂头丧气:“孔局长,我,我在系鞋带,系鞋带。”方局长的脚上,明明穿着一双懒汉布鞋,根本就无鞋带可系。
孔局长点点头,亲切地说道:“老方啊,鞋带系好了就起来说话,还有你,包大成,你,你的鞋带也系好了吧。”孔局长毕竟是局长,工作有水平,讲究方式方法,一看这架势,就知道方主任和包大成二人是在逃避抓捕,人要脸树要皮,尤其是方主任,也算是一位老同志了,岂能当面揭穿不给面子。
方主任这才从办公桌下爬出来,包大成却还是躺在地上不动窝,这让方主任大为激动,对包大成的好感油然而生。
各位看官看到这里,大约都很疑惑:那包大成赖在地上不动窝,至少表现出两大错误:第一,对领导不敬,第二,脑子有问题,这方主任为何反倒心生好感无比激动,莫非方主任也和购买中石油的股民一样,脑子被驴踢了或者被门板夹了?
其实不然,方主任突然发现了包大成身上的闪光点。
疾控中心是卫生局直属单位,卫生局长是正厅级,疾控中心主任是正处级,那孔局长比方主任官大两级,官大一级就压死人,更不要说官大两级了。所以,正常情况下,局长和主任同时发布命令,普通群众,应该不折不扣地执行局长的命令,而主任的命令,仅作参考。
可是,包大成拒绝了孔局长让他起立的命令,严格遵守了方主任让他卧倒的命令(当然,鉴于包大成智商偏低,对于方局长的命令理解不准确,但这无伤大雅),这说明,包大成不是一个聪明人,但又恰恰说明,包大成的眼里没有局长,只有主任。
这个年头,趋炎附势大有人在,不畏权贵者凤毛麟角,已经成了濒危动物,包大成完全可以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方主任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发现了一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他怎能不激动?
不过方主任还是有些不放心,急忙说道:“大成,起来说话。”
方主任话音刚落,包大成噌的一声跳了起来,不折不扣地执行了方主任的命令。
方主任的眼泪差点掉下来,平庸男包大成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忠”,什么是“义”!
要知道,方主任行将落难,要是换了别人,躲之唯恐不及,而包大成不仅不躲,反而无视孔局长的存在,不折不扣地执行方主任的命令,对局长的命令,连参考都不参考,这是何等的情操!
起立卧倒,事情虽小,以小见大,包大成这颗沙里金,发出了万丈光芒,晃得方主任眼冒金花。可是,现在他却到了身败名裂的边缘,自身都顾不了,哪里还顾得上包大成。
方主任眼含热泪,拍拍包大成的肩膀:“大成啊,你受委屈了!”
包大成对于方主任的情绪波动并没有思想准备,更不知道他的卧倒起立,给方主任留下如此刻骨铭心的印象,见方主任眼眶发红,还以为是方主任眼里进了沙子,急忙说道:“方主任,我给你吹吹。”
方主任鳏居多年,儿子在美国,一年回来一次,方主任孑然一身,孤苦伶仃,一听包大成此言,感动得眼泪夺眶而出,对孔局长说道:“孔局长,‘那事’,全是我一人所为,与包大成无关,我愿意接受组织上的任何处理,但恳请组织上慎重考虑包大成同志,他是身不由己……”方主任开始交待临终遗言。
孔局长被方主任的情绪感染,紧紧握住方主任的双手:“放心吧,老方,祖国和人民不会忘记你的,上江城九百万人民群众不会忘记你的,疾控战线广大干部职工一定会继承你的……”
孔局长幡然醒悟,总算没把“遗志”两个字吐出来。
孔局长此来,当然不是来对方主任实行双规的,如果要双规方主任,也不该孔局长来,而是纪委书记来,更何况,孔局长是只身而来,连个秘书都没带。
孔局长眼看局势发展到如此煽情,有些失控,严重违背了他来此地的初衷,还差点把他带进沟里,心里暗骂方主任意志薄弱,这种人要是进了白公馆渣滓洞,不用动刑,就会滔滔不绝,把上级的名子下级的名子同级的名子如数家珍一般全部倒出来。
想到这里,孔局长暗暗佩服,汪市长的决策远见卓识,高瞻远瞩,具有很强的预见性和现实指导意义。
孔局长此来,就是向方主任传达汪市长有关“包大成身患非典”的决策。
汪市长在听取了孔局长有关匿名信的情况汇报后,做出了重要指示:“上江城首例非典经集体诊断,科学治疗,群众参与,全民防控,取得了阶段性胜利,这是不争的事实!没有任何理由怀疑这一伟大的胜利果实,当然,鉴于复杂的国际形势,尤其是美国911事件后,国际上的敌对势力以及国内极少数阶级敌人,害怕中国人民的撅起,妄图用各种手段贬低和抹煞中国的经济建设成就和非典防控成绩,以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故意散播流言蜚语或者匿名信,但是,在铁的事实面前,这些流言蜚语不值一驳,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让别人说去吧,如果有一小撮心怀鬼胎的人妄图借机生事,破坏和谐社会,政府绝不会坐视不管!”
第118章 供应商
汪市长的指示,以社论形势,在今天的《上江日报》刊发。只是,方主任情绪低落,还没来得及看这篇社论。他要是早看见了,何至于如此萎靡。
汪市长的指示,传递两条重要信息,第一,包大成这位非典患者,不是疾控中心方主任一个人定的,是集体研究决定的,这包括十五位专家、领导和葫芦街奋勇捉拿包大成的广大群众。这是给方主任看的。第二,谁要胆敢怀疑这个结果,就是怀疑专家、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就是妄图破坏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敌对份子!这是给那个写匿名信的家伙看的。
第一条信息安了方主任的心,第二条信息极大地威慑了写匿名信的人,如果那家伙是是个聪明人,就该知道该怎么做。
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其实,汪市长之所以如此表态,也是万般无奈。
上江城首例非典有假,上面早有风闻,试想,上江城的十五位专家可以作假,可他们的作假,哪里瞒得过几十位国家级专家,每一例非典患者的病历、流行病学调查材料、实验室检测资料,都要上报到国家层面,上面的“上医”可不是吃干饭的。只是,当国家层面发现上江城非典病例有问题的时候,有关上江城首例病例的消息,早已通过陈思思那篇报道,传遍了祖国大江南北黄河上下,以及台湾、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并通报给了世界卫生组织,覆水难收。
而且,当时非典防控形势仍然严峻,首都疫情尚无减缓的趋势,百姓情绪恐慌,媒体推波助澜,此时若要宣布上江城造假,不知道会引起什么样的后果,弄不好,会引发更大的混乱,谁也不敢负这个责任。所以,上面只好将错就错,睁只眼闭只眼,反正,全国非典病例那么多,多一个包大成也所谓,况且,假冒非典,最多也就是浪费一点医疗资源,对群众身体健康,倒也没有坏处,相反,还能调动群众防非抗非积极性,凡事都要一分为二嘛。
上面不愿追究此事,上江城当然更不愿把这事捅破,事情捅破了,虽然可以把责任推给疾控中心方主任,可话又说回来了,从卫生局到市政府,一连串领导谁也脱不了领导责任!
所以,汪市长听取了孔局长有关匿名信的情况汇报,当机立断,必须力保疾控中心方大明主任不出事,他要是出了事当了叛徒,从上到下谁也没好日子过。要知道,上江城的非典,是汪市长亲自抓的,非典有问题,汪市长肯定跑不了。
这就是政治。凡是有政治敏感性的人,都会预见到,方主任处于台风眼,台风眼最为风平浪静,也是最安全的。只是,方主任是个“上医”,但不是政治家,政治上的严重不成熟,导致了他钻到桌子底下。
汪市长不仅做出了正确的决断,而且,准确地预见到了,疾控中心方主任意志薄弱,很可能会经不起考验,惊慌失措而吐露风声,导致事态一发不可收拾。于是,汪市长指示孔局长,亲自前往市疾控中心,向方主任传达“精神”,注意,传达的是“精神”而不是“事实”。这一点非常重要。
于是,孔局长开始向方主任传达领导精神:“老方,市领导对疾控中心在抗击非典中的工作非常满意,领导认为,市疾控中心能够做出如此成就,与你的领导是分不开的。在目前情况下,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将越来越多地面对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挑战,因此,我市疾控战线上,离不开以方主任为代表的广大疾控工作者!”
方主任虽然不是政治家,可当了几十年的官,还是能够通过领导讲话的字里行间,领会到领导的“精神”。
市领导的“精神”清清楚楚——上江市不能没有方主任!
方主任差点晕过去,这一次,不是因为大悲,而是因为大喜,从大悲到大喜,来得实在太突然了,连个过渡都没有,的确对方主任的心脏赞成严峻考验。
“当然了,工作还有进一步提高的余地,这个……”孔局长瞄了一眼包大成。孔局长稳住了方主任,现在的工作重点,是稳住当事人包大成。
包大成从来没进过官场,没有方主任那样的悟性,很难很快领会市领导的“精神”,孔局长的话云山雾罩,听得他眼皮子打架,昏昏欲睡。
方主任马上又领会到了孔局长的“精神”,急忙说道:“包大成同志,有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你不要有任何顾虑!”
方主任的“精神”,包大成仍然似懂非懂:“方主任,我真的不是故意假冒非典的!”
孔局长急忙插言:“包大成同志,你在非典期间的表现,得到了领导和群众的一致好评,广大干部群众一致认为,包大成同志在重病期间,强忍非典的非人折磨,仍然心忧天下,积极组织口罩板蓝根等抗非物资投放市场,稳定了物价,平息了市民的恐慌,为我市抗非防非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总之,包大成同志为上江城立了大功,这个事实,是任何人都不能动摇的!”
包大成倒卖口罩板蓝根的行为,被孔局长上升到了“稳定物价,平息恐慌”的高度,不仅无过,反而有功,包大成大喜:“孔局长,我做的还很不够,不过,我听说,有人反映……。”
“嗯!”孔局长点点头,拍拍包大成的肩膀:“小包啊,有人反映问题,很正常嘛,有些人就是唯恐天下不乱,天下大乱,他们就好浑水摸鱼!非典就是非典,患病就是患病,患病就医,天经地义!小包啊,不要害怕流言蜚语,要坚定信念,站稳立场,人民群众是站在我们一边的!”
孔局长毕竟是局长,站得高看得远,寥寥数语就打消了包大成的顾虑。
方主任趁热打铁:“小包,知道该怎么做了吧?”
“知道,不过,要是真有人问起来……”包大成还不放心。
孔局长没有接包大成的话,而是转向了方主任?( 商战之极品艳遇 http://www.xlawen.org/kan/17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