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0 部分阅读
“大成你真好!”柳青青一跃而起,在包大成的脸上吧唧一口。
包大成一阵眩晕,不过,很快就清醒过来,因为,柳青青曾经反复告诫他,千万不能假戏真做!柳青青在他脸上吧唧一口,包大成认为,这是在考验他的意志品质。包大成捂着脸,斩钉截铁地说道:“柳青青同志,我能经得起考验!绝不会做假戏真做弄假成真的痴心妄想,请柳青青同志放心!”
包大成暗下决心,一定不能辜负柳青青的重托,把表演坚持到底!把爱意深藏心底!
然而,现在的问题,不是包大成想假戏真做,而是美女柳青青,有了假戏真做的强烈冲动!
各位看官应该早就看出来了,柳青青指责包大成表演很不成功,其实是言不由衷。其实,两人早上的表演,取得了巨大成功,尤其是两人关于“干”的对话,在纤纤消杀和丽丽百货两家公司员工中,引起了巨大反响,广大员工一致认为,包大成和柳青青已经干过了。众人的这一推断,把鸟人宋清风打入了冰窟。
他怎么也想不通,那包大成明明已经把大表姐的肚子“干”大了,柳青青怎么还愿意和他干?更何况,美女柳青青一向目光高远,凭什么就看上了衰哥包大成?
然而,鸟人就是鸟人,鸟人是不会轻易向命运低头的,轻易向命运低头的人肯定不是鸟人,所以,宋清风是鸟人,宣称要扼住命运喉咙的贝多芬,也是一位可敬的鸟人!
宋清风没有沉沦,与当年耳朵聋了的贝多芬一样,直面惨淡的人生,他要扼住命运的喉咙,他要成为真的猛士!
因为,宋清风不是孤军奋战,他的背后,站着纤纤消杀公司总经理肖纤纤!
肖纤纤不是鸟人,但比鸟人脑子清醒。有关包大成把大表姐肚子搞大的传闻,以及包大成与柳青青干过的传说,肖纤纤一概嗤之以鼻。肖纤纤知道,包大成绝对是个有贼心没贼胆的主,所以,宋清风还有机会,而且,机会绝对大!
所以,肖纤纤多次鼓励宋清风,要鼓起生活的勇气,面对逆境,自强不息。肖纤纤列举了古往今来大量自强不息的光辉典范,包括贝多芬、梵高、朱元璋、刘邦、李白、李嘉诚、陈大强和包大成,鼓励宋清风要向这些古圣先贤学习,提高自身的抗击打能力。
宋清风对这些古圣先贤都十分熟悉,唯一让他不解的是,肖纤纤把包大成与这些达人并列,于是,宋清风发出疑问:“肖总,包大成怎么能进入古圣先贤之列?”
肖纤纤摇头叹道:“宋清风,你是包大成的同学,就没有看到他身上的闪光点吗?当初包大成因为教唆嫖。娼,被学校开除,流落街头,一文不名,却丝毫没有妄自菲薄,先是勇救打工妹,然后勇救吉斯吉一氧化碳中毒的『妇』女们,接着,又把一个行将破产的丽丽百货带出了困境,完成了丽丽百货的产业升级,又支撑起纤纤消杀的一片天空!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震古烁今,别说贝多芬梵高朱元璋,就是奥巴马,也不过如此!”
宋清风沮丧地点点头,肖纤纤把包大成抬举得那么高,宋清风产生了严重的自卑感。
“肖总,包大成如此优秀,我还能有什么机会!”宋清风大感绝望。
“此言差矣!”肖纤纤说道:“正因为包大成如此优秀,你才具有无限的机会!”
“此话怎讲?”
“宋清风同志,你好好想想,柳青青比得过包大成优秀吗?”
宋清风想了想,摇摇头:“没有!”按肖纤纤的说法,包大成是震古烁今的第一人,连奥巴马都比不上他,柳青青当然比不上包大成优秀,那柳青青与包大成相比,简直就是萤火虫之于太阳。
“这就对了!”肖纤纤说道:“柳青青比包大成,柳青青是水滴,包大成是大海,柳青青是沙粒,包大成是泰山,柳青青是燕雀,包大成是鸿鹄,柳青青是蟑螂,包大成是恐龙!总之,差距太大,你说说,他们般配吗?”
“不般配!”宋清风若有所悟。
“谁跟柳青青般配?”
“我!是我!只有我配得上柳青青!柳青青是水滴,我也是水滴,柳青青是沙粒,我也是沙粒,柳青青是燕雀,我也是燕雀,柳青青是蟑螂,我也是蟑螂!”宋清风脑子开窍了。
“谁配得上包大成?”肖纤纤进一步开导。
“肖总!是肖总,只有肖总配得上包大成!”鸟人宋清风彻底开窍了,肖纤纤一贯支持宋清风追求柳青青,宋清风一直觉得有些怪,现在终于找到了答案:“包大成是大海,肖总也是大海,包大成是泰山,肖总也是泰山,包大成是鸿鹄,肖总也是鸿鹄,包大成是恐龙,肖总也是恐龙!”
把肖纤纤比作恐龙,不太合适,肖纤纤眉头略为一皱,不过,能和包大成成双成对,当个母恐龙也没啥。
所以,肖纤纤郑重点点头:“所以,宋清风同志,让我们鼓起勇气,勇往直前,为幸福而奋斗!”
肖纤纤伸出手来,与宋清风的手紧紧握在一起:“一、二、三!”
“奋斗!”宋清风和肖纤纤一起发出战斗的号角。
宋清风为柳青青,肖纤纤为了包大成,为了不同的奋斗目标,发出了相同的战斗誓言。
在肖纤纤的鼓励下,宋清风对柳青青的攻势有增无减,也异常惨烈!柳青青与包大成也不得不根据形势,增加表演频次,表演越来越生活化,越来越真实,甚至增加了大庭广众之下相拥相亲的大尺度表演。在纤纤消杀办公室,按照编剧加导演柳青青要求,柳青青全身心投入包大成怀抱,包大成按照导演要求,一手搂住柳青青的小蛮腰,一手扶住柳青青的后脑勺,深情地与柳青青四目相对:“青青,该用痛经停了吧!”
此言一出,当场雷翻了在场的所有员工。
此外,鉴于包大成曾经与某“大表姐”不清不楚,柳青青为了防止包大成真的把大表姐的肚子搞大了,对包大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包大成保持24小时开机,随时听候调遣,并随时汇报行踪。
柳青青这一要求,让包大成大为烦恼。
其实,包大成很愿意随时与柳青青处于表演状态,尽管,他发誓绝不假戏真做。但是,各位看官不要忘了,包大成不属于柳青青一个人的,他还肩负着给陈思思当卧底的重任。
柳青青把包大成看地太紧,严重妨碍了包大成的卧底工作。
第201章 卧底
陈思思费了那么大力气,好不容易策反了包大成,她绝不会搞到一个水痘疫情就罢手,她要的很多。
自从策反包大成之后,又发生了多起暴发疫情,其中有两起风疹暴发,一起流感暴发,风疹和流感都是法定传染病,比非法定传染病的水痘要严重得多,属呼吸道传染病,多发于秋冬季节,传播能力很强,虽然病情一般很轻,但一旦波及范围太广,很难在短期内控制下来。连个水痘都整的鸡飞狗跳,风疹和流感更要全力防控,于是,市疾控中心受命进行现场处理,包大成也参与了这几起疫情的消杀『药』品供应。由于上上下下高度重视,处理结果比较好,三起疫情均在一个潜伏期内得到有效控制,发病数在经过一个短暂高峰后,迅速下降。'www。lwen2。com'
包大成把这三起疫情的处理情况传到了记者陈思思的手里,但不是面对面接头完成的,是通过电子邮件完成的。这段时间,由于柳青青对包大成采取了全天候监控,包大成很难与陈思思直接接头。
不管怎么说,给记者当卧底都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本来,包大成还想临阵脱逃,或者叫自动脱党,他以不方便接头为借口,推脱递交情报,可陈思思绝对是个有魄力的美女,对包大成的情报工作督促得很紧,一旦包大成有怠工意图,电话短信不断,言谈之中,更是软硬兼施,威『逼』利诱,以曝光人民广场上黄桷树下的勾当为大棒,至于胡箩卜,陈思思准备了多种,比如有鲜花短信,有莺声问候,有飞吻图片(只限于电子邮件),并多次要求与包大成共饮柠檬茶。
要是别的帅哥接到魔女陈思思共饮柠檬茶的邀请,立马就会乐晕过去,要知道,和魔女陈思思面对面坐在一个灯光昏暗的包间里,这是天底下最高的奖赏!可是,包大成不敢接受这样的奖赏!
对于包大成而言,冒然领取这种奖赏,有两个巨大的危险,危险一,被鸟人宋清风抓住把柄,导致表演穿帮,前功尽弃;危险二,也是包大成最害怕的,被柳青青觉察,揭穿他的卧底身份。
所以,在包大成看来,与超一流美女陈思思共饮柠檬茶,这不是奖赏,而是陈思思的要挟!
为了避免与陈思思共饮柠檬茶,包大成只得兢兢业业地当卧底,一有情报,迅速通过电子邮件传给陈思思,丝毫不敢怠慢,稍一怠慢,陈思思就要求去多多茶点面谈!
总之,包大成保质保量完成了陈思思交办的任务,那三起疫情都上了《上江晚报》,当然,陈思思信守诺言,晚报的消息来源,都冠以人民群众反映情况,没有暴『露』包大成。
可是,陈思思的报道有也太专业化了,报道中大量引用了潜伏期、罹患率、发病高峰、传染链、二代病例这些人民群众说不出来的专业术语。这也怪不得陈思思,陈思思是个记者,对流行病学一窍不通,包大成给她的都是疫情处理的专业报告,她不敢『乱』改这些专业术语,怕改错了。
这让卫生局孔局长看出了端倪,一个小小的记者,竟然能说出疾控专业术语来,这里面绝对有问题!有人泄密,而且,这个人应该隐藏在疾控中心内部。
孔局长大感愤怒。孔局长和方主任两位领导对黄小菊的竞争,以孔局长的失败而告终,黄小菊已经彻底倒进了方主任的怀抱,据说,两人正在谈婚论嫁。这让孔局长把个方主任恨得咬牙切齿,而现在,三起疫情泄密,孔局长再次认定,这是方主任的阴谋!目的弘扬疾控中心,也就是弘扬方主任本人,好在黄小菊面前评功摆好!
于是,孔局长以组织上的名义,命令方主任遵守疫情发布纪律,彻查疫情泄密事件,严查内鬼!
方主任对于孔局长的命令,回答的倒也干脆:“群众有反映,我们怎么能堵得住,防民之口胜于防川啊!况且,就算有内鬼,也不一定出在疾控中心,我们的疫情处理报告都是按要求报到局里的。”那意思,这内鬼,局里是不是也该查查。孔局长给噎得说不出话来。
好在这三起报道,倒也没有在市里引起什么大的恐慌,群众倒也泰然处之,只是群众对疾控中心的大名,好像很少跟急救中心混为一谈了。上面找不到证据,也就不了了之。
包大成见一连三起疫情报道都没出事,胆子也大了起来,情报工作做得倒也得心应手。
这天,包大成又被方主任叫到了办公室,与上次不一样,包大成心中虽然忐忑,但考虑到“组织上”已经对他十分信任,还算轻松。
方主任见到包大成,很是热情,招呼包大成坐下,然后和蔼可亲地说道:“包大成同志,经过这段时间的考察,我和黄小菊同志一致认为,你的卧底工作做得非常好!”
包大成顿时惊出一身冷汗,脸『色』唰地一下变得惨败:“方方方主任,我我我卧底……”
方主任大手一挥,打断了包大成的语无伦次:“包大成同志,作为一名党员,就是要潜伏在剥削阶级内部,掌握他们剥削压榨无产阶级的事实,啊!教育广大人民群众!啊!”
包大成这才想起,方主任把肖纤纤和牛丽丽当作是资本家,命令包大成入党,打入资本家内部,搜集其剥削人民的证据。看来,给陈思思当卧底的事,还没有暴『露』,包大成长舒一口气。
“这段时间,包大成同志潜伏在腐朽的资产阶级内部,整日沉浸在资产阶级腐朽的生活方式中,却能够出淤泥而不染,抵。制诱『惑』,始终保持一名无产阶级的生活作风,虽然一度受到资产阶级思想腐蚀,当过嫖客失过足,但是,事实证明,包大成同志知错就改,重新回到了人民的怀抱,已经达到了一名光荣的党员的标准!组织上已经通过,接受包大成同志为一名光荣的预备党员!”
“谢谢组织上的栽培!”包大成大喜过望,虽然,对于包大成而言,入党不入党,与他现在的生活并无实际意义,但是,包大成始终认为,入党就是入了组织,成为组织的一员,是一件无上光荣的事。
“当然了,成为预备党员,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今后,还有更多的考验等着你!大成同志,有信心没有?”
“有!”包大成立正。
“嗯!光有信心还不行,还要学习,提高自身的修养。第一,要学习党的方针政策,第二,要努力钻研业务知识。”方主任说着,从办公桌上拿起一份材料,递给包大成:“大成同志,昨天夜里,一个建筑工地上发生了一起食物中毒事件,我们疾控中心连夜进行了调查处理,忙了一个通晓,结果发现是亚硝酸盐中毒,工地的厨师把亚酸盐盐当成食盐加进了锅里,可怜啊,一死四伤,我们疾控中心的专业技术人员真不简单啊,从现场采样到实验室结果,只用了两个小时,查明了原因,控制了有毒食品,否则,不知道还要倒下多少人。包大成同志,中毒处理虽然不需要消杀『药』械,但是,你作为一名光荣的预备党员,要多学习,开阔自己的视野,在纤纤消杀工作,光熟悉传染病控制是远远不够的。这是我们疾控中心的处理报告,已经上报局里了,你好好看一看,学学别人是怎么处理中毒事件的。当然了,要注意疫情保密,这是纪律,明白了吗?”
“明白了。”包大成接过报告,回到自己的办公室,认真学习起来,感到受益匪浅。
刚学习完,陈思思的短信到了,上书:“速报昨晚建筑工地发生中毒事件真相。”
做任何事情都是有惯『性』的,包大成卧底做惯了,还真的把卧底当成了职业,做起来一丝不苟,把陈思思当成了上级,言听计从。短信就是命令!包大成把方主任交给他的中毒报告一丝不苟地打成电子文档,通过电子邮件传给了陈思思。在报告末尾之处,把方主任的指示也加了上去:“疾控中心的专业技术人员真不简单啊,从现场采样到实验室结果,只用了两个小时,查明了原因,控制了有毒食品,否则,不知道还要倒下多少人。”
第二天,建筑工地亚硝酸盐中毒事件见诸《上江晚报》报端。报道高度赞扬疾控中心专业技术人员高超的专业技术水平、忘我的工作热情、临危不惧的英雄主义精神,同时,报道也揭『露』了农民工悲惨的生存现状,对于有关部门漠视生命、安全管理不到位进行严厉批评,最后,在结尾之处写道:“群众们反映,疾控中心专业技术人员真不简单啊,从现场采样到实验室结果,只用了两个小时,查明了原因,控制了有毒食品,否则,不知道还要倒下多少人!”
陈思思写报道的时候,偷了懒,把包大成的原话,也就是方主任的原话,一字不改地写了上去。
第202章 严重泄密
人啊,都是这样,如果是凭着自己的双手千辛万苦挣来的东西,必然倍感珍惜,可东西来得太容易,就草率了。以前,陈思思千辛万苦化妆采访搞到的新闻,都是自己亲自执笔,一字一句斟酌,一点也不马虎。而现在,新闻来得太容易,陈思思就变懒了,拿着包大成发给她的稿子,随便改几个字就发出去,而秦主编和熊胜利现在完全站在陈思思一边,只要是陈思思写的稿子,一路畅通无阻,所以,陈思思写的稿子上,有太多包大成的痕迹,这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包大成同志在看到报道的同时,收到了陈思思的“胡箩卜”——一束鲜花彩信。'www。lwen2。com'
而方主任在看到报道的时候,深深点了点头,『露』出老。『奸』巨滑的微笑——他看见了他的原话!
不过,方主任不『露』声『色』。
孔局长看到报道的时候,火冒三丈。前三起疫情倒也罢了,这次亚硝酸盐中毒事件,严重影响『政府』形象,影响上江城的投资环境,群众反映强烈。孔局长立即给方主任打电话,申斥疾控中心内部管理严重失职,命其彻底清查内鬼。
这一次,孔局长来真格的了,因为,陈思思这篇报道,惊动了汪市长。
道理很简单,陈思思在报道中称,上江城农民工生活现状悲惨,这就是给了上江城市『政府』一个天大的难堪,如今『政府』提倡以人为本,上江城农民工中毒死亡,显然与中。央的精神不符!市『政府』要负责任的!
汪市长震怒,孔局长发火,方主任不敢怠慢,再也不敢强词夺理,急忙亲自来到公共卫生科,命令公共卫生科章华西科长对科内所有人员进行彻底排查,方主任语重心长地教导大家:“同志们,大家都是『政府』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应该为党和『政府』分忧解难,怎么才能为党和『政府』分忧解难呢?就是要遵守纪律,服从领导,不折不扣地执行上级的指示,按规定做事,没有规矩何以成方圆?疫情信息发布是有规定,只有卫生行政部门才能够对社会发布疫情信息,这是铁的纪律,你们都是多年从事疾控工作的老同志了,怎么这点觉悟都没有。查,要好好查,是谁泄『露』出去的,要勇于承担责任!”
公共卫生科科长章华西三十出头,算起来,也是包大成那所名牌医学院的高材生,算是方主任的师弟,包大成的师兄,刚当上科长才一年多,章华西事业心强,学术水平高,领导能力强,是疾控中心重点培养的后备干部,是将来中心主任的重要人选之一。章华西一心扑在事业上,尽管已过而立之年,仍然单身一人,正要大干一场施展才华,没想到遇到这么件要命的泄密事件,顿时大汗淋漓,方主任一走,就把个公共卫生科翻了个底朝天。当然,他一无所获。
章华西垂头丧气来到方主任办公室,准备迎接方主任劈头盖脑的训斥。
然而,方主任听完章华西结结巴巴的汇报之后,叹了口气,说道:“我始终认为,我们疾控中心的干部职工,都是有着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和社会责任感的,这种泄密事件,应该不会发生在中心内部,华西,你再想一想,这中间有没有什么纰漏,比如说,在报告传输上。”
章华西绞尽脑汁想了半天,欲言又止。
“你尽管说,有什么事,有我呢!”方主任鼓励道。
章华西这才说道:“方主任,我觉得吧,报告是我亲自写的,当晚就经你审阅后,就报到了卫生局法监处,法监处是小曾接的,我想,会不会是小曾……。”
“小曾?这个小曾我了解,是医科大学今年的毕业生,刚到局里上班没几天,可能对一些工作要求和纪律还不是太熟悉,出现这样的问题,也不是没有可能,华西,这事涉及到了局里,是咱们的领导部门,这事……。”
“方主任放心,这事到此为止。”章华西心领神会。
“很好,你可以走了。”
于是,方主任向孔局长汇报了中心内部的清查情况,并就报告传输过程中可能存在问题,向孔局长点到为止,把怀疑的矛头直指卫生局法监处。孔局长再次哑巴吃黄连,打不出个喷嚏。
各位看官会问了,这疫情泄『露』之事,完全是方主任自编自导的一幕闹剧,他把情报透『露』给包大成,又在疾控中心煞有其事地追查一番,最后把皮球踢给了卫生局,这方主任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其实,这是方主任的精心设计的圈套,专门套包大成的。
包大成也不想一想,方主任凭什么把一份亚硝酸盐中毒报告交给他学习。包大成是纤纤消杀的人,不属于方主任的下属,他搞的是消杀『药』械供应,跟亚硝酸盐中毒根本搭不上边,亚硝酸盐中毒的处理,不需要消毒也不需要『药』杀虫,关包大成屁事!方主任要培养包大成入党,应该让他学习马列主义经典名著,而不是亚硝酸盐中毒的处理报告。如果包大成脑子稍稍开窍,就能发现这巨大的疑点。
然而,包大成不仅没有发现疑点,反而往方主任的圈套中,越钻越深。
亚硝酸盐中毒事件之后,方主任把克山病、布病、碘缺乏病、麻风病、艾滋病、乙脑、流脑等等一系列报告都交给包大成同志学习。这些疾病报告,很多并不是爆发疫情,而是一般的散发传染病,是疾控中心日常监测任务,目的是随时监控传染病动向,以便提前采取防控措施。所以,大部分报告不涉及现场消杀处理,与纤纤消杀公司的业务根本不搭界。
这些报告,无一例外到了陈思思手里,也无一例外上了《上江晚报》。
疾控中心在群众中的名声大振。
孔局长在卫生局则是如坐针毡。
各位看官,到了这个时候,大家应该明白了方主任的险恶用心了吧。
他这是利用包大成之手,向全社会大力弘扬疾控中心。
方主任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对现行的疫情信息管理制度大为不满。
方主任年过半百,在官场上倒也没有什么野心,只要平平稳稳混到退休,按规矩,可以拿到个副厅级巡视员,这退休后的日子,倒也有保障。所以,他对业绩的追求,本没有包大成那么迫切。
然而,自从黄小菊倩女幽魂频频入梦,方主任突然发现,他需要业绩,需要惊心动魄的业绩!
俗话说的好,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男人的光辉业绩,绝对是在女人的推动下完成的。如果没有女人,包大成一定会自甘平庸,方主任也一定会倚老卖老,成为一位平庸的老上医。
自从和黄小菊对上了眼,方主任就想方设法要黄小菊看到他的闪光点。
更何况,方主任不希望疾控中心这块牌子就这样默默无闻。做为一位老上医,他不希望他的部下,也像他一样,埋头苦干几十年一无所获。
现有的疫情报告制度抹煞了他和他手下的年轻人所做的一切,他们都是没有业绩的人。
当年的两弹一星的功臣们被埋没了几十年,后来,终于得到了党和『政府』的公开承认,他们中的一些人,在人民大会堂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并获得了功勋奖章。但是,得到这些荣誉的,是跟岁月比拼下来还活着的人,那些死了的,都被人遗忘了。
而疾控人将要面对的,是永远不会有人想起。
方主任觉得自己对不起大家。
从一开始,方主任就怀疑包大成是个内鬼。所以,故意把亚硝酸盐中毒事件的报告交给包大成“学习”,包大成果然上当,原封不动把报告传递给陈思思,陈思思又原封不动上了报。如此一来,包大成这个卧底彻底暴『露』。
方主任抓住了内鬼,却是不动声『色』,通过包大成这个这个内鬼,把疾控中心所做的一切业绩都捅了出去。
所以,包大成同志是陈思思的卧底,也是方主任的卧底!
当然,方主任选择包大成这条线,其理由,和柳青青选择包大成演对手戏一样,和陈思思选择包大成做卧底一样,他们都认为,缺乏魄力的包大成同志是让人放心的。
方主任、柳青青、陈思思,他们的判断都非常正确,英雄所见略同啊。
而蒙在鼓里的包大成,的确是在兢兢业业地工作,不管是做卧底还是做假冒情人,都做得很到位,各方面都很满意。
疫情泄密一发不可收拾,从水痘事件开始,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就有十二篇有关疫情的报道见诸报端,而且,无一例外,全部出自美女记者陈思思所在的《上江晚报》。
上江市疾控中心声名大振,美女陈思思声名大振,《上江晚报》声名大振。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上江城领导灰头土脸,上江城卫生局孔局长和处长们灰头土脸。
第203章 严查内鬼
上江城疫情频发,意味着,上江城投资环境不佳,更意味着,上江城主要领导工作的工作不到位。不仅不到位,与其他城市相比,更是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其实,所有的城市都是疫情频发,上江城的经济建设与其他城市相比,或许有差距,但传染病流行状况,与其他城市并无明显差异。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基础卫生设施薄弱,尤其是在城乡结合部,环境问题十分突出,环境问题不解决,传染病就不可能消除。只是,在其他城市,疫情报告纪律得到了严格执行,记者们削尖脑袋也『摸』不着丝毫线索。'www。lwen2。com'
而在上江城,纤纤消杀公司里有包大成这样一位兢兢业业的卧底!
这是上江城“疫情频发”的真正原因。
在两个文明齐抓并进的新时代,在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今天,上江城频发的疫情,无疑是与主弦律不和谐的。
到这个时候,就是傻瓜也知道,上江城绝对出了内鬼。
这个内鬼应该出在与疫情处理有关的三个单位:疾控中心、卫生局、纤纤消杀公司。
以孔局长为代表的有关领导经过严密分析,首先否定了纤纤消杀公司。
前文已经说过了,纤纤消杀公司负责消杀『药』械的供应,按常理,它只能接触到传染病疫情,只有传染病疫情才需要消杀『药』械。而《上江晚报》报道的十二起疫情中,有四起是化学中毒,一起是疫苗异常反应,与消杀『药』械毫无关系,与纤纤消杀毫无瓜葛。所以,这些报道的来源不可能是纤纤消杀公司。
接着,孔局长排除了卫生局。无论方主任如何试图把怀疑的矛头引向卫生局,也无法否认这样一个事实:媒体报道的十二起事件,全是疾控中心的本职工作,而不是卫生局的本职工作。
这十二起事件,分别涉及传染病、职业中毒、地方病、艾滋病等四个领域,这四个领域,是由卫生局四个处室分别负责的。
如果这个内鬼在卫生局,他不可能对四个处室的工作都如此了解。要知道,按照组织原则,四个处的工作条块清楚,人人自扫门前雪,互不往来。
如果那些报道中出现了专业技术上的错误,或者是专业术语的使用不当,倒还能够理解,任何一个内鬼都只能精通自己熟悉的领域。
最后,排除了纤纤消杀和卫生局,孔局长把嫌疑人定在了疾控中心。
孔局长发现,所有的报道,术语科学规范,描述精确到位,语言极为专业,看得出来,这位敬业的内鬼,乃是出自一位对疾控事业异常精通的集大成者,应该说,是一位富有深厚经验和技术成就的顶级专家人物。否则,他不可能把四个领域的工作全部描述得如此精准。打个比方说,他应该是传说中的“中神通”,集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为一身的绝世高手,他是疾控事业的东方不败。
按照这个逻辑,以孔局长为首的广大干部群众的目光聚焦在了一个人身上,不是别人,正是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方主任!
得出这样的结论,是有其科学依据的。
首先,在上江城疾控领域中,方主任绝对是一位“中神通”式的人物。此君毕业于著名医科大学,和包大成同志毕业时的狼狈不堪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作为文。革后首批大学生,方主任是以优异成绩光芒四『射』地新鲜出炉,是个地地道道学有所成报效故乡的天之骄子。方主任在疾控系统『摸』爬滚打了三十年,疾控中心各个工作领域,均有其战斗的足迹,对于传染病、地方病、慢『性』病、『性』病艾滋病、劳动卫生、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全部了如指掌,门生故吏满天下。就算方主任年老体衰,对于各领域的熟悉程度有所下降,可他是疾控中心的主任,所有那十二起事件的报告,也要先经过他的手,才能向卫生局报告。也就是说,能够同时掌握所有那十二起事件核心机密的人,只能是方主任一人。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领导的眼睛也不是用来吃干饭了。对于方主任的怀疑,上至卫生局下至疾控中心普通一员,都是板上钉钉言之凿凿。所差的,只是方主任本人低头认罪。
为此,市卫生局孔局长、柯书记多次找方主任谈话,从党的政策纪律到人生观、世界观,从历史唯物主义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实事求是到诚信做人,从满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到新中国建立的伟大成就,从闭关锁国到改革开放,从社会主义建设的日新月异到国际形式的风云突变,从海湾战争到阿富汗,从谆谆教导到威『逼』利诱,谈话甚至超出了和谐社会之基本框架,发展到了带有虐俘『色』彩之关卡那摩特『色』。
然而,方主任在年少时期就读过《红岩》、《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一系列红『色』经典,是一位特殊材料铸就的党员,在广大干部群众的巨大压力下,可敬的方主任咬紧牙关,一声不吭,大有对抗到底之气慨。这把孔局长和柯书记『逼』得几乎要跳上办公桌。
要知道,市里已经发出了严查内鬼的指令,当然这一条指令的发出是隐晦的,因为,非典过后,中央已经确定了疫情“公开透明”的基本政策,只是,这一政策的具体贯彻实施,在全国各地还是有差别的,或者说,各地对于中央的这一政策,是有抵触情绪的,所以,上江城要严查内鬼,却也不敢大张旗鼓。
汪市长对于卫生局的行动速度大为不满。当然,市里对这所谓“内鬼”的定『性』,还是界定在了人民内部矛盾这一范畴。因此,不能让公检法等专政机构介入。调查基调还是希望这位内鬼,能够在党和人民的感召下,主动站出来交待问题,回到党和『政府』温暖的怀抱中。
正当市卫生局对方主任的正面进攻毫无进展的时候,市里主要领导暗渡陈仓,开辟了第二战场。
市里主要领导将清查内鬼的战场拉到了陈思思所在的《上江晚报》。
按照组织原则,《上江晚报》是上江城『政府』的喉舌,受宣传部直接管辖,按理说,要挖出给《上江晚报》提供疫情线索的线人,只要通过组织程序,命令记者陈思思交出线人的名子就行了,程序应该很简单。
但是,这里面的关系十分微妙,市『政府』在这件事上,不敢大动干戈。
原因是,自从非典发生后,中央对于疫情欣喜的基调是“公开透明”,按照这一基调,任何人不得扣压瞒报疫情信息,各级『政府』应及时准确向公众发布疫情信息。所以,《上江晚报》报道疫情,是符合“公开透明”这一准则的,是无可厚非的,上江『政府』不能以组织程序要求《上江晚报》交出线人,更不能处理记者陈思思。
『政府』的策略是,希望《上江晚报》主动交出线人或者内鬼,阻断《上江晚报》的疫情信息渠道,然后,再找一个借口,以其它方式处理这位隐藏在疾控中心内部的内鬼。当然,这种处理绝不会是“公开透明”。
按照这一策略,『政府』不便直接通过组织程序向《上江晚报》发出揪出线人的命令,而是通过非组织程序,向《上江晚报》发出暗示。
这个暗示,来自熊胜利的父亲,上江城前市委书记,目前已经退休在家的熊老。
熊老是向《上江晚报》发出暗示的最好人选。市里的所有领导都不适合出面,因为,他们是现任领导,领导出面,不管怎么说,都带有官方『色』彩,说起来,就算是『政府』干涉新闻自由。而熊老赋闲在家,没有官职,他出面只能代表个人意见,而以他的地位和威望,他的个人意见,又带有领导『色』彩,《上江晚报》必须高度重视。
熊老站得高看得远,思想深邃,目光敏锐,经验丰富,政治觉悟强,思想境界高,按通行说法,是党和人民的精神财富之一。
熊老认为,新时期上江城的经济建设是卓有成效的,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两个文明建设快速发展,但是机遇与挑战并存,问题与成就同在,关键是,成绩是主流,而所存在的问题,要在发展这个大背景下,一分为二地看待。对于上江城,乃至全国各地出现的各种疫情,应该从这样一个高度加以认识。
常言道,瑕不掩瑜。新闻媒体作为党的喉舌,应该大书特书新时期下党和『政府』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而对于一些不和谐音,应该有所保留,而不能和盘托出。否则,就是以( 商战之极品艳遇 http://www.xlawen.org/kan/1745/ )
包大成一阵眩晕,不过,很快就清醒过来,因为,柳青青曾经反复告诫他,千万不能假戏真做!柳青青在他脸上吧唧一口,包大成认为,这是在考验他的意志品质。包大成捂着脸,斩钉截铁地说道:“柳青青同志,我能经得起考验!绝不会做假戏真做弄假成真的痴心妄想,请柳青青同志放心!”
包大成暗下决心,一定不能辜负柳青青的重托,把表演坚持到底!把爱意深藏心底!
然而,现在的问题,不是包大成想假戏真做,而是美女柳青青,有了假戏真做的强烈冲动!
各位看官应该早就看出来了,柳青青指责包大成表演很不成功,其实是言不由衷。其实,两人早上的表演,取得了巨大成功,尤其是两人关于“干”的对话,在纤纤消杀和丽丽百货两家公司员工中,引起了巨大反响,广大员工一致认为,包大成和柳青青已经干过了。众人的这一推断,把鸟人宋清风打入了冰窟。
他怎么也想不通,那包大成明明已经把大表姐的肚子“干”大了,柳青青怎么还愿意和他干?更何况,美女柳青青一向目光高远,凭什么就看上了衰哥包大成?
然而,鸟人就是鸟人,鸟人是不会轻易向命运低头的,轻易向命运低头的人肯定不是鸟人,所以,宋清风是鸟人,宣称要扼住命运喉咙的贝多芬,也是一位可敬的鸟人!
宋清风没有沉沦,与当年耳朵聋了的贝多芬一样,直面惨淡的人生,他要扼住命运的喉咙,他要成为真的猛士!
因为,宋清风不是孤军奋战,他的背后,站着纤纤消杀公司总经理肖纤纤!
肖纤纤不是鸟人,但比鸟人脑子清醒。有关包大成把大表姐肚子搞大的传闻,以及包大成与柳青青干过的传说,肖纤纤一概嗤之以鼻。肖纤纤知道,包大成绝对是个有贼心没贼胆的主,所以,宋清风还有机会,而且,机会绝对大!
所以,肖纤纤多次鼓励宋清风,要鼓起生活的勇气,面对逆境,自强不息。肖纤纤列举了古往今来大量自强不息的光辉典范,包括贝多芬、梵高、朱元璋、刘邦、李白、李嘉诚、陈大强和包大成,鼓励宋清风要向这些古圣先贤学习,提高自身的抗击打能力。
宋清风对这些古圣先贤都十分熟悉,唯一让他不解的是,肖纤纤把包大成与这些达人并列,于是,宋清风发出疑问:“肖总,包大成怎么能进入古圣先贤之列?”
肖纤纤摇头叹道:“宋清风,你是包大成的同学,就没有看到他身上的闪光点吗?当初包大成因为教唆嫖。娼,被学校开除,流落街头,一文不名,却丝毫没有妄自菲薄,先是勇救打工妹,然后勇救吉斯吉一氧化碳中毒的『妇』女们,接着,又把一个行将破产的丽丽百货带出了困境,完成了丽丽百货的产业升级,又支撑起纤纤消杀的一片天空!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震古烁今,别说贝多芬梵高朱元璋,就是奥巴马,也不过如此!”
宋清风沮丧地点点头,肖纤纤把包大成抬举得那么高,宋清风产生了严重的自卑感。
“肖总,包大成如此优秀,我还能有什么机会!”宋清风大感绝望。
“此言差矣!”肖纤纤说道:“正因为包大成如此优秀,你才具有无限的机会!”
“此话怎讲?”
“宋清风同志,你好好想想,柳青青比得过包大成优秀吗?”
宋清风想了想,摇摇头:“没有!”按肖纤纤的说法,包大成是震古烁今的第一人,连奥巴马都比不上他,柳青青当然比不上包大成优秀,那柳青青与包大成相比,简直就是萤火虫之于太阳。
“这就对了!”肖纤纤说道:“柳青青比包大成,柳青青是水滴,包大成是大海,柳青青是沙粒,包大成是泰山,柳青青是燕雀,包大成是鸿鹄,柳青青是蟑螂,包大成是恐龙!总之,差距太大,你说说,他们般配吗?”
“不般配!”宋清风若有所悟。
“谁跟柳青青般配?”
“我!是我!只有我配得上柳青青!柳青青是水滴,我也是水滴,柳青青是沙粒,我也是沙粒,柳青青是燕雀,我也是燕雀,柳青青是蟑螂,我也是蟑螂!”宋清风脑子开窍了。
“谁配得上包大成?”肖纤纤进一步开导。
“肖总!是肖总,只有肖总配得上包大成!”鸟人宋清风彻底开窍了,肖纤纤一贯支持宋清风追求柳青青,宋清风一直觉得有些怪,现在终于找到了答案:“包大成是大海,肖总也是大海,包大成是泰山,肖总也是泰山,包大成是鸿鹄,肖总也是鸿鹄,包大成是恐龙,肖总也是恐龙!”
把肖纤纤比作恐龙,不太合适,肖纤纤眉头略为一皱,不过,能和包大成成双成对,当个母恐龙也没啥。
所以,肖纤纤郑重点点头:“所以,宋清风同志,让我们鼓起勇气,勇往直前,为幸福而奋斗!”
肖纤纤伸出手来,与宋清风的手紧紧握在一起:“一、二、三!”
“奋斗!”宋清风和肖纤纤一起发出战斗的号角。
宋清风为柳青青,肖纤纤为了包大成,为了不同的奋斗目标,发出了相同的战斗誓言。
在肖纤纤的鼓励下,宋清风对柳青青的攻势有增无减,也异常惨烈!柳青青与包大成也不得不根据形势,增加表演频次,表演越来越生活化,越来越真实,甚至增加了大庭广众之下相拥相亲的大尺度表演。在纤纤消杀办公室,按照编剧加导演柳青青要求,柳青青全身心投入包大成怀抱,包大成按照导演要求,一手搂住柳青青的小蛮腰,一手扶住柳青青的后脑勺,深情地与柳青青四目相对:“青青,该用痛经停了吧!”
此言一出,当场雷翻了在场的所有员工。
此外,鉴于包大成曾经与某“大表姐”不清不楚,柳青青为了防止包大成真的把大表姐的肚子搞大了,对包大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包大成保持24小时开机,随时听候调遣,并随时汇报行踪。
柳青青这一要求,让包大成大为烦恼。
其实,包大成很愿意随时与柳青青处于表演状态,尽管,他发誓绝不假戏真做。但是,各位看官不要忘了,包大成不属于柳青青一个人的,他还肩负着给陈思思当卧底的重任。
柳青青把包大成看地太紧,严重妨碍了包大成的卧底工作。
第201章 卧底
陈思思费了那么大力气,好不容易策反了包大成,她绝不会搞到一个水痘疫情就罢手,她要的很多。
自从策反包大成之后,又发生了多起暴发疫情,其中有两起风疹暴发,一起流感暴发,风疹和流感都是法定传染病,比非法定传染病的水痘要严重得多,属呼吸道传染病,多发于秋冬季节,传播能力很强,虽然病情一般很轻,但一旦波及范围太广,很难在短期内控制下来。连个水痘都整的鸡飞狗跳,风疹和流感更要全力防控,于是,市疾控中心受命进行现场处理,包大成也参与了这几起疫情的消杀『药』品供应。由于上上下下高度重视,处理结果比较好,三起疫情均在一个潜伏期内得到有效控制,发病数在经过一个短暂高峰后,迅速下降。'www。lwen2。com'
包大成把这三起疫情的处理情况传到了记者陈思思的手里,但不是面对面接头完成的,是通过电子邮件完成的。这段时间,由于柳青青对包大成采取了全天候监控,包大成很难与陈思思直接接头。
不管怎么说,给记者当卧底都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本来,包大成还想临阵脱逃,或者叫自动脱党,他以不方便接头为借口,推脱递交情报,可陈思思绝对是个有魄力的美女,对包大成的情报工作督促得很紧,一旦包大成有怠工意图,电话短信不断,言谈之中,更是软硬兼施,威『逼』利诱,以曝光人民广场上黄桷树下的勾当为大棒,至于胡箩卜,陈思思准备了多种,比如有鲜花短信,有莺声问候,有飞吻图片(只限于电子邮件),并多次要求与包大成共饮柠檬茶。
要是别的帅哥接到魔女陈思思共饮柠檬茶的邀请,立马就会乐晕过去,要知道,和魔女陈思思面对面坐在一个灯光昏暗的包间里,这是天底下最高的奖赏!可是,包大成不敢接受这样的奖赏!
对于包大成而言,冒然领取这种奖赏,有两个巨大的危险,危险一,被鸟人宋清风抓住把柄,导致表演穿帮,前功尽弃;危险二,也是包大成最害怕的,被柳青青觉察,揭穿他的卧底身份。
所以,在包大成看来,与超一流美女陈思思共饮柠檬茶,这不是奖赏,而是陈思思的要挟!
为了避免与陈思思共饮柠檬茶,包大成只得兢兢业业地当卧底,一有情报,迅速通过电子邮件传给陈思思,丝毫不敢怠慢,稍一怠慢,陈思思就要求去多多茶点面谈!
总之,包大成保质保量完成了陈思思交办的任务,那三起疫情都上了《上江晚报》,当然,陈思思信守诺言,晚报的消息来源,都冠以人民群众反映情况,没有暴『露』包大成。
可是,陈思思的报道有也太专业化了,报道中大量引用了潜伏期、罹患率、发病高峰、传染链、二代病例这些人民群众说不出来的专业术语。这也怪不得陈思思,陈思思是个记者,对流行病学一窍不通,包大成给她的都是疫情处理的专业报告,她不敢『乱』改这些专业术语,怕改错了。
这让卫生局孔局长看出了端倪,一个小小的记者,竟然能说出疾控专业术语来,这里面绝对有问题!有人泄密,而且,这个人应该隐藏在疾控中心内部。
孔局长大感愤怒。孔局长和方主任两位领导对黄小菊的竞争,以孔局长的失败而告终,黄小菊已经彻底倒进了方主任的怀抱,据说,两人正在谈婚论嫁。这让孔局长把个方主任恨得咬牙切齿,而现在,三起疫情泄密,孔局长再次认定,这是方主任的阴谋!目的弘扬疾控中心,也就是弘扬方主任本人,好在黄小菊面前评功摆好!
于是,孔局长以组织上的名义,命令方主任遵守疫情发布纪律,彻查疫情泄密事件,严查内鬼!
方主任对于孔局长的命令,回答的倒也干脆:“群众有反映,我们怎么能堵得住,防民之口胜于防川啊!况且,就算有内鬼,也不一定出在疾控中心,我们的疫情处理报告都是按要求报到局里的。”那意思,这内鬼,局里是不是也该查查。孔局长给噎得说不出话来。
好在这三起报道,倒也没有在市里引起什么大的恐慌,群众倒也泰然处之,只是群众对疾控中心的大名,好像很少跟急救中心混为一谈了。上面找不到证据,也就不了了之。
包大成见一连三起疫情报道都没出事,胆子也大了起来,情报工作做得倒也得心应手。
这天,包大成又被方主任叫到了办公室,与上次不一样,包大成心中虽然忐忑,但考虑到“组织上”已经对他十分信任,还算轻松。
方主任见到包大成,很是热情,招呼包大成坐下,然后和蔼可亲地说道:“包大成同志,经过这段时间的考察,我和黄小菊同志一致认为,你的卧底工作做得非常好!”
包大成顿时惊出一身冷汗,脸『色』唰地一下变得惨败:“方方方主任,我我我卧底……”
方主任大手一挥,打断了包大成的语无伦次:“包大成同志,作为一名党员,就是要潜伏在剥削阶级内部,掌握他们剥削压榨无产阶级的事实,啊!教育广大人民群众!啊!”
包大成这才想起,方主任把肖纤纤和牛丽丽当作是资本家,命令包大成入党,打入资本家内部,搜集其剥削人民的证据。看来,给陈思思当卧底的事,还没有暴『露』,包大成长舒一口气。
“这段时间,包大成同志潜伏在腐朽的资产阶级内部,整日沉浸在资产阶级腐朽的生活方式中,却能够出淤泥而不染,抵。制诱『惑』,始终保持一名无产阶级的生活作风,虽然一度受到资产阶级思想腐蚀,当过嫖客失过足,但是,事实证明,包大成同志知错就改,重新回到了人民的怀抱,已经达到了一名光荣的党员的标准!组织上已经通过,接受包大成同志为一名光荣的预备党员!”
“谢谢组织上的栽培!”包大成大喜过望,虽然,对于包大成而言,入党不入党,与他现在的生活并无实际意义,但是,包大成始终认为,入党就是入了组织,成为组织的一员,是一件无上光荣的事。
“当然了,成为预备党员,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今后,还有更多的考验等着你!大成同志,有信心没有?”
“有!”包大成立正。
“嗯!光有信心还不行,还要学习,提高自身的修养。第一,要学习党的方针政策,第二,要努力钻研业务知识。”方主任说着,从办公桌上拿起一份材料,递给包大成:“大成同志,昨天夜里,一个建筑工地上发生了一起食物中毒事件,我们疾控中心连夜进行了调查处理,忙了一个通晓,结果发现是亚硝酸盐中毒,工地的厨师把亚酸盐盐当成食盐加进了锅里,可怜啊,一死四伤,我们疾控中心的专业技术人员真不简单啊,从现场采样到实验室结果,只用了两个小时,查明了原因,控制了有毒食品,否则,不知道还要倒下多少人。包大成同志,中毒处理虽然不需要消杀『药』械,但是,你作为一名光荣的预备党员,要多学习,开阔自己的视野,在纤纤消杀工作,光熟悉传染病控制是远远不够的。这是我们疾控中心的处理报告,已经上报局里了,你好好看一看,学学别人是怎么处理中毒事件的。当然了,要注意疫情保密,这是纪律,明白了吗?”
“明白了。”包大成接过报告,回到自己的办公室,认真学习起来,感到受益匪浅。
刚学习完,陈思思的短信到了,上书:“速报昨晚建筑工地发生中毒事件真相。”
做任何事情都是有惯『性』的,包大成卧底做惯了,还真的把卧底当成了职业,做起来一丝不苟,把陈思思当成了上级,言听计从。短信就是命令!包大成把方主任交给他的中毒报告一丝不苟地打成电子文档,通过电子邮件传给了陈思思。在报告末尾之处,把方主任的指示也加了上去:“疾控中心的专业技术人员真不简单啊,从现场采样到实验室结果,只用了两个小时,查明了原因,控制了有毒食品,否则,不知道还要倒下多少人。”
第二天,建筑工地亚硝酸盐中毒事件见诸《上江晚报》报端。报道高度赞扬疾控中心专业技术人员高超的专业技术水平、忘我的工作热情、临危不惧的英雄主义精神,同时,报道也揭『露』了农民工悲惨的生存现状,对于有关部门漠视生命、安全管理不到位进行严厉批评,最后,在结尾之处写道:“群众们反映,疾控中心专业技术人员真不简单啊,从现场采样到实验室结果,只用了两个小时,查明了原因,控制了有毒食品,否则,不知道还要倒下多少人!”
陈思思写报道的时候,偷了懒,把包大成的原话,也就是方主任的原话,一字不改地写了上去。
第202章 严重泄密
人啊,都是这样,如果是凭着自己的双手千辛万苦挣来的东西,必然倍感珍惜,可东西来得太容易,就草率了。以前,陈思思千辛万苦化妆采访搞到的新闻,都是自己亲自执笔,一字一句斟酌,一点也不马虎。而现在,新闻来得太容易,陈思思就变懒了,拿着包大成发给她的稿子,随便改几个字就发出去,而秦主编和熊胜利现在完全站在陈思思一边,只要是陈思思写的稿子,一路畅通无阻,所以,陈思思写的稿子上,有太多包大成的痕迹,这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包大成同志在看到报道的同时,收到了陈思思的“胡箩卜”——一束鲜花彩信。'www。lwen2。com'
而方主任在看到报道的时候,深深点了点头,『露』出老。『奸』巨滑的微笑——他看见了他的原话!
不过,方主任不『露』声『色』。
孔局长看到报道的时候,火冒三丈。前三起疫情倒也罢了,这次亚硝酸盐中毒事件,严重影响『政府』形象,影响上江城的投资环境,群众反映强烈。孔局长立即给方主任打电话,申斥疾控中心内部管理严重失职,命其彻底清查内鬼。
这一次,孔局长来真格的了,因为,陈思思这篇报道,惊动了汪市长。
道理很简单,陈思思在报道中称,上江城农民工生活现状悲惨,这就是给了上江城市『政府』一个天大的难堪,如今『政府』提倡以人为本,上江城农民工中毒死亡,显然与中。央的精神不符!市『政府』要负责任的!
汪市长震怒,孔局长发火,方主任不敢怠慢,再也不敢强词夺理,急忙亲自来到公共卫生科,命令公共卫生科章华西科长对科内所有人员进行彻底排查,方主任语重心长地教导大家:“同志们,大家都是『政府』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应该为党和『政府』分忧解难,怎么才能为党和『政府』分忧解难呢?就是要遵守纪律,服从领导,不折不扣地执行上级的指示,按规定做事,没有规矩何以成方圆?疫情信息发布是有规定,只有卫生行政部门才能够对社会发布疫情信息,这是铁的纪律,你们都是多年从事疾控工作的老同志了,怎么这点觉悟都没有。查,要好好查,是谁泄『露』出去的,要勇于承担责任!”
公共卫生科科长章华西三十出头,算起来,也是包大成那所名牌医学院的高材生,算是方主任的师弟,包大成的师兄,刚当上科长才一年多,章华西事业心强,学术水平高,领导能力强,是疾控中心重点培养的后备干部,是将来中心主任的重要人选之一。章华西一心扑在事业上,尽管已过而立之年,仍然单身一人,正要大干一场施展才华,没想到遇到这么件要命的泄密事件,顿时大汗淋漓,方主任一走,就把个公共卫生科翻了个底朝天。当然,他一无所获。
章华西垂头丧气来到方主任办公室,准备迎接方主任劈头盖脑的训斥。
然而,方主任听完章华西结结巴巴的汇报之后,叹了口气,说道:“我始终认为,我们疾控中心的干部职工,都是有着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和社会责任感的,这种泄密事件,应该不会发生在中心内部,华西,你再想一想,这中间有没有什么纰漏,比如说,在报告传输上。”
章华西绞尽脑汁想了半天,欲言又止。
“你尽管说,有什么事,有我呢!”方主任鼓励道。
章华西这才说道:“方主任,我觉得吧,报告是我亲自写的,当晚就经你审阅后,就报到了卫生局法监处,法监处是小曾接的,我想,会不会是小曾……。”
“小曾?这个小曾我了解,是医科大学今年的毕业生,刚到局里上班没几天,可能对一些工作要求和纪律还不是太熟悉,出现这样的问题,也不是没有可能,华西,这事涉及到了局里,是咱们的领导部门,这事……。”
“方主任放心,这事到此为止。”章华西心领神会。
“很好,你可以走了。”
于是,方主任向孔局长汇报了中心内部的清查情况,并就报告传输过程中可能存在问题,向孔局长点到为止,把怀疑的矛头直指卫生局法监处。孔局长再次哑巴吃黄连,打不出个喷嚏。
各位看官会问了,这疫情泄『露』之事,完全是方主任自编自导的一幕闹剧,他把情报透『露』给包大成,又在疾控中心煞有其事地追查一番,最后把皮球踢给了卫生局,这方主任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其实,这是方主任的精心设计的圈套,专门套包大成的。
包大成也不想一想,方主任凭什么把一份亚硝酸盐中毒报告交给他学习。包大成是纤纤消杀的人,不属于方主任的下属,他搞的是消杀『药』械供应,跟亚硝酸盐中毒根本搭不上边,亚硝酸盐中毒的处理,不需要消毒也不需要『药』杀虫,关包大成屁事!方主任要培养包大成入党,应该让他学习马列主义经典名著,而不是亚硝酸盐中毒的处理报告。如果包大成脑子稍稍开窍,就能发现这巨大的疑点。
然而,包大成不仅没有发现疑点,反而往方主任的圈套中,越钻越深。
亚硝酸盐中毒事件之后,方主任把克山病、布病、碘缺乏病、麻风病、艾滋病、乙脑、流脑等等一系列报告都交给包大成同志学习。这些疾病报告,很多并不是爆发疫情,而是一般的散发传染病,是疾控中心日常监测任务,目的是随时监控传染病动向,以便提前采取防控措施。所以,大部分报告不涉及现场消杀处理,与纤纤消杀公司的业务根本不搭界。
这些报告,无一例外到了陈思思手里,也无一例外上了《上江晚报》。
疾控中心在群众中的名声大振。
孔局长在卫生局则是如坐针毡。
各位看官,到了这个时候,大家应该明白了方主任的险恶用心了吧。
他这是利用包大成之手,向全社会大力弘扬疾控中心。
方主任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对现行的疫情信息管理制度大为不满。
方主任年过半百,在官场上倒也没有什么野心,只要平平稳稳混到退休,按规矩,可以拿到个副厅级巡视员,这退休后的日子,倒也有保障。所以,他对业绩的追求,本没有包大成那么迫切。
然而,自从黄小菊倩女幽魂频频入梦,方主任突然发现,他需要业绩,需要惊心动魄的业绩!
俗话说的好,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男人的光辉业绩,绝对是在女人的推动下完成的。如果没有女人,包大成一定会自甘平庸,方主任也一定会倚老卖老,成为一位平庸的老上医。
自从和黄小菊对上了眼,方主任就想方设法要黄小菊看到他的闪光点。
更何况,方主任不希望疾控中心这块牌子就这样默默无闻。做为一位老上医,他不希望他的部下,也像他一样,埋头苦干几十年一无所获。
现有的疫情报告制度抹煞了他和他手下的年轻人所做的一切,他们都是没有业绩的人。
当年的两弹一星的功臣们被埋没了几十年,后来,终于得到了党和『政府』的公开承认,他们中的一些人,在人民大会堂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并获得了功勋奖章。但是,得到这些荣誉的,是跟岁月比拼下来还活着的人,那些死了的,都被人遗忘了。
而疾控人将要面对的,是永远不会有人想起。
方主任觉得自己对不起大家。
从一开始,方主任就怀疑包大成是个内鬼。所以,故意把亚硝酸盐中毒事件的报告交给包大成“学习”,包大成果然上当,原封不动把报告传递给陈思思,陈思思又原封不动上了报。如此一来,包大成这个卧底彻底暴『露』。
方主任抓住了内鬼,却是不动声『色』,通过包大成这个这个内鬼,把疾控中心所做的一切业绩都捅了出去。
所以,包大成同志是陈思思的卧底,也是方主任的卧底!
当然,方主任选择包大成这条线,其理由,和柳青青选择包大成演对手戏一样,和陈思思选择包大成做卧底一样,他们都认为,缺乏魄力的包大成同志是让人放心的。
方主任、柳青青、陈思思,他们的判断都非常正确,英雄所见略同啊。
而蒙在鼓里的包大成,的确是在兢兢业业地工作,不管是做卧底还是做假冒情人,都做得很到位,各方面都很满意。
疫情泄密一发不可收拾,从水痘事件开始,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就有十二篇有关疫情的报道见诸报端,而且,无一例外,全部出自美女记者陈思思所在的《上江晚报》。
上江市疾控中心声名大振,美女陈思思声名大振,《上江晚报》声名大振。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上江城领导灰头土脸,上江城卫生局孔局长和处长们灰头土脸。
第203章 严查内鬼
上江城疫情频发,意味着,上江城投资环境不佳,更意味着,上江城主要领导工作的工作不到位。不仅不到位,与其他城市相比,更是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其实,所有的城市都是疫情频发,上江城的经济建设与其他城市相比,或许有差距,但传染病流行状况,与其他城市并无明显差异。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基础卫生设施薄弱,尤其是在城乡结合部,环境问题十分突出,环境问题不解决,传染病就不可能消除。只是,在其他城市,疫情报告纪律得到了严格执行,记者们削尖脑袋也『摸』不着丝毫线索。'www。lwen2。com'
而在上江城,纤纤消杀公司里有包大成这样一位兢兢业业的卧底!
这是上江城“疫情频发”的真正原因。
在两个文明齐抓并进的新时代,在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今天,上江城频发的疫情,无疑是与主弦律不和谐的。
到这个时候,就是傻瓜也知道,上江城绝对出了内鬼。
这个内鬼应该出在与疫情处理有关的三个单位:疾控中心、卫生局、纤纤消杀公司。
以孔局长为代表的有关领导经过严密分析,首先否定了纤纤消杀公司。
前文已经说过了,纤纤消杀公司负责消杀『药』械的供应,按常理,它只能接触到传染病疫情,只有传染病疫情才需要消杀『药』械。而《上江晚报》报道的十二起疫情中,有四起是化学中毒,一起是疫苗异常反应,与消杀『药』械毫无关系,与纤纤消杀毫无瓜葛。所以,这些报道的来源不可能是纤纤消杀公司。
接着,孔局长排除了卫生局。无论方主任如何试图把怀疑的矛头引向卫生局,也无法否认这样一个事实:媒体报道的十二起事件,全是疾控中心的本职工作,而不是卫生局的本职工作。
这十二起事件,分别涉及传染病、职业中毒、地方病、艾滋病等四个领域,这四个领域,是由卫生局四个处室分别负责的。
如果这个内鬼在卫生局,他不可能对四个处室的工作都如此了解。要知道,按照组织原则,四个处的工作条块清楚,人人自扫门前雪,互不往来。
如果那些报道中出现了专业技术上的错误,或者是专业术语的使用不当,倒还能够理解,任何一个内鬼都只能精通自己熟悉的领域。
最后,排除了纤纤消杀和卫生局,孔局长把嫌疑人定在了疾控中心。
孔局长发现,所有的报道,术语科学规范,描述精确到位,语言极为专业,看得出来,这位敬业的内鬼,乃是出自一位对疾控事业异常精通的集大成者,应该说,是一位富有深厚经验和技术成就的顶级专家人物。否则,他不可能把四个领域的工作全部描述得如此精准。打个比方说,他应该是传说中的“中神通”,集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为一身的绝世高手,他是疾控事业的东方不败。
按照这个逻辑,以孔局长为首的广大干部群众的目光聚焦在了一个人身上,不是别人,正是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方主任!
得出这样的结论,是有其科学依据的。
首先,在上江城疾控领域中,方主任绝对是一位“中神通”式的人物。此君毕业于著名医科大学,和包大成同志毕业时的狼狈不堪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作为文。革后首批大学生,方主任是以优异成绩光芒四『射』地新鲜出炉,是个地地道道学有所成报效故乡的天之骄子。方主任在疾控系统『摸』爬滚打了三十年,疾控中心各个工作领域,均有其战斗的足迹,对于传染病、地方病、慢『性』病、『性』病艾滋病、劳动卫生、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全部了如指掌,门生故吏满天下。就算方主任年老体衰,对于各领域的熟悉程度有所下降,可他是疾控中心的主任,所有那十二起事件的报告,也要先经过他的手,才能向卫生局报告。也就是说,能够同时掌握所有那十二起事件核心机密的人,只能是方主任一人。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领导的眼睛也不是用来吃干饭了。对于方主任的怀疑,上至卫生局下至疾控中心普通一员,都是板上钉钉言之凿凿。所差的,只是方主任本人低头认罪。
为此,市卫生局孔局长、柯书记多次找方主任谈话,从党的政策纪律到人生观、世界观,从历史唯物主义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实事求是到诚信做人,从满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到新中国建立的伟大成就,从闭关锁国到改革开放,从社会主义建设的日新月异到国际形式的风云突变,从海湾战争到阿富汗,从谆谆教导到威『逼』利诱,谈话甚至超出了和谐社会之基本框架,发展到了带有虐俘『色』彩之关卡那摩特『色』。
然而,方主任在年少时期就读过《红岩》、《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一系列红『色』经典,是一位特殊材料铸就的党员,在广大干部群众的巨大压力下,可敬的方主任咬紧牙关,一声不吭,大有对抗到底之气慨。这把孔局长和柯书记『逼』得几乎要跳上办公桌。
要知道,市里已经发出了严查内鬼的指令,当然这一条指令的发出是隐晦的,因为,非典过后,中央已经确定了疫情“公开透明”的基本政策,只是,这一政策的具体贯彻实施,在全国各地还是有差别的,或者说,各地对于中央的这一政策,是有抵触情绪的,所以,上江城要严查内鬼,却也不敢大张旗鼓。
汪市长对于卫生局的行动速度大为不满。当然,市里对这所谓“内鬼”的定『性』,还是界定在了人民内部矛盾这一范畴。因此,不能让公检法等专政机构介入。调查基调还是希望这位内鬼,能够在党和人民的感召下,主动站出来交待问题,回到党和『政府』温暖的怀抱中。
正当市卫生局对方主任的正面进攻毫无进展的时候,市里主要领导暗渡陈仓,开辟了第二战场。
市里主要领导将清查内鬼的战场拉到了陈思思所在的《上江晚报》。
按照组织原则,《上江晚报》是上江城『政府』的喉舌,受宣传部直接管辖,按理说,要挖出给《上江晚报》提供疫情线索的线人,只要通过组织程序,命令记者陈思思交出线人的名子就行了,程序应该很简单。
但是,这里面的关系十分微妙,市『政府』在这件事上,不敢大动干戈。
原因是,自从非典发生后,中央对于疫情欣喜的基调是“公开透明”,按照这一基调,任何人不得扣压瞒报疫情信息,各级『政府』应及时准确向公众发布疫情信息。所以,《上江晚报》报道疫情,是符合“公开透明”这一准则的,是无可厚非的,上江『政府』不能以组织程序要求《上江晚报》交出线人,更不能处理记者陈思思。
『政府』的策略是,希望《上江晚报》主动交出线人或者内鬼,阻断《上江晚报》的疫情信息渠道,然后,再找一个借口,以其它方式处理这位隐藏在疾控中心内部的内鬼。当然,这种处理绝不会是“公开透明”。
按照这一策略,『政府』不便直接通过组织程序向《上江晚报》发出揪出线人的命令,而是通过非组织程序,向《上江晚报》发出暗示。
这个暗示,来自熊胜利的父亲,上江城前市委书记,目前已经退休在家的熊老。
熊老是向《上江晚报》发出暗示的最好人选。市里的所有领导都不适合出面,因为,他们是现任领导,领导出面,不管怎么说,都带有官方『色』彩,说起来,就算是『政府』干涉新闻自由。而熊老赋闲在家,没有官职,他出面只能代表个人意见,而以他的地位和威望,他的个人意见,又带有领导『色』彩,《上江晚报》必须高度重视。
熊老站得高看得远,思想深邃,目光敏锐,经验丰富,政治觉悟强,思想境界高,按通行说法,是党和人民的精神财富之一。
熊老认为,新时期上江城的经济建设是卓有成效的,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两个文明建设快速发展,但是机遇与挑战并存,问题与成就同在,关键是,成绩是主流,而所存在的问题,要在发展这个大背景下,一分为二地看待。对于上江城,乃至全国各地出现的各种疫情,应该从这样一个高度加以认识。
常言道,瑕不掩瑜。新闻媒体作为党的喉舌,应该大书特书新时期下党和『政府』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而对于一些不和谐音,应该有所保留,而不能和盘托出。否则,就是以( 商战之极品艳遇 http://www.xlawen.org/kan/17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