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7 部分阅读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陈大强的一泡屎尿演变成了原子弹爆炸,导致上江城群众全体出逃,更为严重的是,在这起事件当中,已经被广大干部群众评为模范市民的包大成,不幸摔下了天坑,按照程夫子的说法,他“永远离开了我们”!
这个消息,让参与讨论包大成先进事迹的各方代表顿时慌了手脚。
各位看官都知道,这些代表们,大多都曾经欺负过包大成,也就是得罪过包大成,现在,包大成突然成了汪市长的人,而且,还很有可能是汪市长的小舅子,这些人个个心怀鬼胎,唯恐汪市长知道了他们欺负包大成的斑斑劣迹,对他们进行秋后算帐,因而,他们个个都十分卖力地吹捧包大成,希望将功折罪,包大成到汪市长那里替他们美言几句。
可现在包大成死了,那汪市长要是在盛怒之下追究下来,他们个个都跑不了!
最后,众人思来想去,人死不能复活,为了表示对模范市民包大成的敬意,也为了平息汪市长的雷霆之怒,众人决定,为包大成召开一个隆重的追悼会,以表达大家的哀思。
这个追悼会规格极高,按照纪委匡书记的提议,包大成已经被市政府追认为模范市民,这是上江城有史以来的第一位模范市民,应该享受市长待遇,因此,包大成的追悼会,应该和市长的追悼会同等规格。
汪市长表彰包大成,原本是个误会,可是,这个误会已经被上江城广大干部群众所承认,也就成了事实,大家都在热情洋溢地为包大成筹备追悼会,汪市长不好给大家泼冷水,反正,经历了原子弹爆炸之后,上江城百废待兴,也需要一位模范市民来稳定民心,汪市长干脆顺水推舟,同意了匡书记的提议。
得到了汪市长的首肯,市政府马上成立了以“模范市民包大成同志治丧委员会”,副市长宋弗亲自担任治丧委员会主席,四大班子、市属各部门负责人、大成实业公司负责人为治丧委员会委员,积极筹备追悼会。
对于这次追悼会,市政府给予了高度重视,定出的基调是“隆重、热烈、催人奋进但又要保持和谐”。由于上江城的形象代言人包大成不幸身亡,原本准备摄制的《我靠长江》专题片搁浅,电视台立即决定,全程直播模范市民包大成同志的追悼会,取代《我靠长江》。
鉴于此次追悼会要在上江卫视直播,市政府又要求,要通过追悼会体现上江城经济建设的伟大成就和上江人民的精神面貌,要让全世界人民都看到一个和谐、富裕、充满活力的西部内陆城市在改革开放大潮中日新月异的发展,从而吸引更多的世界五百强入驻上江城。
如此盛大的追悼会,必须要有财力支持,市政府没有这一笔专款,治丧委员会经过慎重研究,决定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原则,借鉴国际奥委会的做法,出售追悼会冠名权、转播权和广告赞助。
治丧委员会的这一做法,立即得到了广大厂商的热烈拥护,数百厂商踊跃竞标,转播权很快就被上江卫视夺得,因为上江城只有这一家市级电视台,其他的区县电视台完全没有竞争力。其他插播广告和现场广告也很快销售一空。
而在冠名权归属上,发生了很大的波折。
争夺冠名权的知名企业有十多家,经过十几轮竞价,最后剩下了两家巨型航母型企业。
一家是吉斯吉百货,一家是李氏集团公司。这两家公司互不相让,争夺异常激烈。
各位看官对吉斯吉并不陌生,吉斯吉总裁陈大强和千金陈思思都是本书的主角,在本书中的出镜率极高,大家对于吉斯吉的规模也有一个感性认识,笔者不再赘述。
单表那李氏集团公司,各位看官也有些耳闻,就是肖纤纤的前夫李大南家的。那李氏集团是一家历史悠久的巨型企业,旗下拥有金融、建筑、酒店三大支柱产业,子公司遍布全球,规模具体有多大,连笔者也搞不清楚,反正,吉斯吉这艘商业航母要是和李氏集团比起来,那就是一艘小舢板。
也就是说,吉斯吉与李氏集团相比,原本就不是一个重量级的,不过,在上江城当地人眼里,这两家都是不得了的大公司,没有差别。这有两个原因:第一,李氏集团太大了,以至于大象无形,外人很难看出它到底有多大;第二,一个企业要是做到了吉斯吉那个规模之上,在普通人眼里,规模再大,其实也没有区别了,打个比方,你手里有一万块钱,我手里有一千块钱,你肯定比我有钱。可是,你手里一千亿,我手里有一百亿,在常人看来,一千亿和一百亿没有区别,那都是太他妈的有钱了。
同理,如果吉斯吉与李氏集团争夺的是南海石油开采权,那吉斯吉肯定争不过李氏集团,因为那开采权的售价是数以百亿计,财力雄厚的优势才能显现出来;可是,两家争夺的是一个小小的追悼会冠名权,竞价的低价是一百万,这区区一百万不管是对于吉斯吉还是李氏集团,那就不叫钱,李氏集团的雄厚财力完全无法体现。
结果,原本总体实力处于下风的吉斯吉,在冠名权上,公然与李氏集团叫板,在竞价会上,毫不相让,从低价一百万,一路与李氏集团抬着走,价格一路飙升,竟然叫到八百万。
各位看官要问了,吉斯吉和李氏集团为什么要为了一个追悼会的冠名权争个鱼死网破,两家要想打广告造声势,方法多着呢,犯得着吗?
各位看官,其实,这两家巨型公司各有各的算盘。
先看李氏集团。
本来,李氏集团李家承总裁根本就没把上江城看在眼里,那上江城地处祖国西南,山高水深,又没有出海口,长期以来,被国人看成是祖国的大后方,所谓大后方,说白了,就是打仗的时候人家能想起你,发财的时候就把你抛在脑后。
那李氏集团的业务遍布全球,眼光只盯着经济发达且独领风骚的大城市,这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也包括伦敦、纽约、巴黎、罗马、柏林等等世界经济文化中心。在李氏集团总部的地图上,连莫斯科都没标,更别说地处荒蛮之地的上江城了。
然而,进入二十一世纪,世界形势风云变幻,神州大地日新月异,举国上下形势一片大好,其主要表现就是,以上江城为代表的一大批西部城市异军突起,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而老的一线城市则是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发展疲软,大有油尽灯枯的意思。
李氏集团的业务历来以一线城市为重心,结果,先是亚洲金融风暴,后事美国次贷危机,作为李氏集团支柱的金融业首当其冲,房地产业也遭到政府宏观调控政策阻击,几个回合下来,李氏集团损失惨重,差点伤了元气,集团高层痛定思痛,终于发现,祖国辽阔的西部,原来并不是荒蛮之地,而是遍地黄金,等着他们去挖。
尤其是上江城,被公认为西部龙头,在沿海城市经济增长疲软的时候,上江城却像是一架上足了发条的马达,疯狂旋转,gdp增长率连续五年达到百分之十五以上。
这就意味着,上江城商机无限!
于是,以李家承总裁为首的公司决策层,毅然决定,以旅游酒店业为抓手,向上江城进军。
李氏集团的第一步棋就是在上江城搞了个希尔顿酒店。对于庞大的李氏集团而言,希尔顿酒店只能算是颗芝麻,可是,这颗芝麻意义十分重大,它是李氏集团在上江城的桥头堡,是李氏集团对上江城的一次火力侦察,关系到整个李氏集团的未来。
第245章 鬼头刀李大北
'正文'第245章 鬼头刀李大北
然而,如此意义重大的希尔顿酒店,却被李大南这个花花公子拱手送给了肖纤纤,搞得李氏集团在上江城大败亏输,连骨头带汤都赔了个精光。为此,李家承心脏病暴发,差点撒手人寰。
刚开始,李家承对三公子李大南和前三儿媳肖纤纤还心存幻想,希望肖纤纤能看在与李大南夫妻一场的份上,把希尔顿酒店还给李家,所以,李家承指示李大南留在上江城,跟肖纤纤软磨硬泡。可大半年过去了,那李大南不愧是个棒槌,整天在上江城打望美女,正事一点也没干,而肖纤纤更是铁了心,吃定了希尔顿。把个李家承气得差点又犯病。
其实,这也怪不得肖纤纤无情,在商场上,吃进去的东西哪有吐出来的道理,这事要是换了他李家承,也绝不会放手的。
李家承对肖纤纤恨得咬牙切齿,又佩服得五体投地,因为,肖纤纤的绝情,在李家承看来,恰恰是一位商业精英应有的素质,正所谓慈不掌兵义不掌财,做生意嘛,就应该像肖纤纤这样无情无义斩钉截铁。
所以,李家承越发认定,肖纤纤是一位出类拔萃的商业精英,他的宝贝儿子李大南根本不是肖纤纤的对手。
事到如今,李家承决定,派遣他的二公子李大北到上江城,全面接管李大南的工作,采取一切手段,势必夺回希尔顿。到这个时候,李家算是与肖纤纤彻底撕破脸了。
李氏集团的一号人物是李家承,二号人物是大公子李大东,三号人物就是李大北。李氏集团内的人物排名,其实与血缘无关,靠的是实力。李大南虽然是李家的三公子,而在集团内排名,要排到二十位之后去了。
李大北这个三号人物,不是靠二公子的地位换来的,而是靠打拼挣来的。李大北也是一位总裁,他是李氏房集团下属的地产公司总裁,在商界摸爬滚打了二十年,混得一个绰号——鬼头刀,所谓鬼头刀,就是刀背刀刃都能砍人,且翻脸就不认人,刀刀见血,见血封喉。李家的半壁江山,就是李大北拼出来的。
肖纤纤绝情,李大北翻脸不认人,在李家承看来,李大北的鬼头刀精神,正好可以克制肖纤纤。夺回希尔顿的重任,非李大北不可。
李大北慨然受命,只身来到上江城,向肖纤纤宣战。
话说鬼头刀李大北杀到上江城,一下飞机,就给肖纤纤下了一封战书,全文抄录如下:“尊敬的前弟媳肖纤纤女士,你已与我弟恩断义绝,就是与我李大北恩断义绝,从即日起,你我双方就是敌国,鱼死网破不共戴天势不两立,在下已经秣马厉兵,专等肖女士放马过来,大战三百合,要么在下斩你头颅奉于家父案前,要么肖女士斩我头颅悬于上江城头,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不灭匈奴誓不还家!”
各位看官,那李大北性情刚毅,且足智多谋,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商业奇才,只是有一个爱好,喜欢看戏,戏看多了,不知不觉就进入了角色,原本就是夺回希尔顿的商业战书,被他写成了张飞和马超的决斗。
不过,李大北虽然作风强硬,可也是粗中有细,这封杀气腾腾的战书,其实是一场攻心战,李大北希望借这封战书,先给肖纤纤一个下马威,击垮肖纤纤的士气。
肖纤纤看到这封战书,果然心虚了半截,她在李家生活了五年,太了解这位二公子的脾气了,这李大北可谓性情中人,为人倒也讲义气,如果你是他亲朋好友,那他必定为你两肋插刀,可你要是他的敌人,那就往死里整,决不手软。在李家,肖纤纤最怕李家承,其次就是李大北。
所以,双方尚未开战,肖纤纤就输了气势。幸好有宋清风给她打气,那宋清风如今已经与肖纤纤做成了一对,双方虽然还未正式订婚,但已经心灵相通达成默契,宋清风告诉肖纤纤,不管那李大北是天王老子还是妖魔鬼怪,宋家都坚定地站在肖纤纤一边!
各位看官,宋清风说的是“宋家”,这就意味着,肖纤纤的背后,站着上江城副市长宋弗。
有了宋副市长做后盾,肖纤纤信心大增,当即给李大北回了一封信:“二哥,我现在还称呼你二哥,是看在我们亲戚一场的份上,不忍恩断义绝。可是,如果二哥逼人太甚,我肖纤纤只得应战,我知道,二哥足智多谋,李家实力强劲,我肖纤纤原不该与二哥叫板,但是,我的背后,还有民营企业家牛丽丽、大成实业公司包大成、居委会主任黄小菊、报业大亨郝玉秀,以及千千万万上江城善良勇敢的人民群众做我的坚强后盾,还有市政fǔ领导的英明领导,就算我要投降,群众也不答应,市政fǔ也不答应!请二哥放马过来,我肖纤纤恭候!”
其实,肖纤纤这封信纯粹是拉大旗做虎皮,她现在身边只有一个宋清风以及宋清风背后的宋弗,当初她开除了包大成,牛丽丽、包大成、黄小菊、郝玉秀以及千千万万上江城善良勇敢的人民群众,全都离她而去,跟她没有了关系,这些人根本不可能站在她那一边。这也是肖纤纤的障眼法,她是要先把李大北的视线搞乱,扰乱李大北的战略战术。
第一个回合,双方打了一场文攻,战成了平手。
然而,李大北就是李大北,他不是李大南!
那李大北不理会肖纤纤的障眼法,他根本就没纠缠于包大成,牛丽丽、包大成、黄小菊、郝玉秀这些无名之辈,至于千千万万上江城善良勇敢的人民群众,对李大北起不到任何威慑作用。李大北是商人,也学过政治学,他知道,统治者喜欢以人民的名义发号施令,肖纤纤搬出上江城千千万万群众来压他,其实也就是强。奸民意而已。
李大北直接跑到市政fǔ,找到了汪市长,告了肖纤纤一状。
李大北控告肖纤纤以及其名下的希尔顿酒店,偷税漏税、垄断经营、不正当竞争、坑害消费者、只有四星的服务要却按五星的标准收费,挂羊头卖狗肉,餐厅里有苍蝇、房间里有蟑螂,歌厅里有小姐,酒吧里有盗版图书……凡是李大北能想到的罪名,全部罗列出来,一共罗列了二十条罪状。罪名十分充分,但却没有拿出一条证据。
李大北不需要证据,他只需要罪名。
因为,这些罪名只是要向汪市长表明一个态度——李氏集团与肖纤纤有仇。
只要汪市长能听懂这些罪名的话外音就行了。
李大北指控完希尔顿,话锋一转,大谈起了上江城未来的宏大蓝图,诸如大桥通南北,天堑变通途,高楼平地起,轻轨天上飞,高速地上走,金融通天下,海客谈瀛洲,山清水又秀等等等等。
那汪市长是何等聪明之人,李大北一番前言不搭后语的高谈阔论之后,汪市长心里马上明白了**分。
那李大北的话貌似前后毫无关联,其实是明白无误地表达出两条重要信息。
第一,李氏集团与上江城希尔顿不共戴天!
第二,李氏集团将要大举进军上江城,而进军的主要领域是在交通、房地产和金融业。
而能够将这两条信息联系在一起的前提是,上江城的希尔顿酒店必须改换门庭。
各位看官,在汪市长与吉斯吉总裁陈大强的交往中,大家应该已经明白了一个道理,这年头,总裁比市长利害,越有钱的总裁越利害。那吉斯吉的实力只相当于李氏集团的五分之一,都能左右汪市长,更不要说庞大的李氏集团了。
所以,汪市长对李大北的发言高度重视。在汪市长眼里,吉斯吉算是财主,而李氏集团就是财神。当初,为了把吉斯吉招到上江城,汪市长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现在,比吉斯吉更加庞大的李氏集团主动上门来,那岂能得罪?如果李氏集团能够大举进军上江城,那就是汪市长一个天大的政绩。
更何况,那李大北对于上江城未来的蓝图构想,绝不是信口雌黄,他对于上江城的投资意向,绝对是建立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有的放矢。
交通、房地产、金融正是上江城急需发展的重要领域,上江城地处西南山区,长江穿城而过,把上江一分为二,交通成了阻碍上江城发展的瓶颈,而房地产是政fǔ财政收入重要来源,金融则是奠定上江城在西部领头羊地位的基础。这么多年来,上江城的发展不可谓不快,可在这三个关键领域,进展十分缓慢,原因只有一个——没钱。
那李氏集团要在这三个领域投资,对于上江城而言,简直就是雪中送炭。
这不能不让汪市长动心。
于是,汪市长心领神会,与李大北达成了默契。
一天之后,上江城工商、税务、卫生、公安、环保、民政、市政、城管、旅游、消防、规划、文化等等无数部门的执法人员一窝蜂扑向了希尔顿,以各种合理合法的名目,对希尔顿酒店进行全面执法检查。查得希尔顿鸡飞狗跳。
第246章 杀回上江城
只三天下来,诺大个希尔顿酒店,一个房间也没订出去。
那李大北果然铁腕,趁着肖纤纤疲于应付,一纸诉状,又把肖纤纤告上了法庭,控告肖纤纤以欺诈手段获得了希尔顿的股权。
与此同时,李大北与希尔顿总部取得联系,达成秘密协议,希尔顿集团单方面宣布终止与肖纤纤的合作。
三管齐下,肖纤纤终于招架不住。
到了这个时候,肖纤纤才知道,在她与李大北的争斗中,所谓的上江城广大人民群众,根本起不了作用,而所谓市政fu的正确领导,也不过是水中月镜中花。肖纤纤依仗的是副市长宋弗,李大北动员的是一把手汪市长,那宋弗哪里敢跟汪市长叫板!
庞大的李氏集团一旦动了真格,一百个肖纤纤加起来,也不够人家塞牙缝。
前后不到一个星期,肖纤纤就大败亏输,输的毫无悬念。
希尔顿酒店很快易主。李氏集团低价收回了肖纤纤所有的股权,把肖纤纤扫地出门。李大北以李氏集团房地产公司总裁的身份,亲自兼任希尔顿酒店总经理,
那李大北做人的理念是,对待朋友如春天般温暖,对待敌人如秋风扫落叶一般残酷无情。现在,他既然把肖纤纤看成了敌人,就毫不手软。把肖纤纤赶出了希尔顿酒店,李大北仍然不肯罢手,对肖纤纤手里的纤纤消杀和丽丽百货展开穷追猛打,势必要痛打落水狗,他要让肖纤纤永世不得翻身。
于是,李大北以纤纤消杀和丽丽百货的投资来源于希尔顿酒店为借口,对这两家小公司进行悍然下手,追讨肖纤纤在这两家公司的投资,失去了希尔顿的肖纤纤,马上又面临失去纤纤消杀和丽丽百货的危局。
一旦失去了这两家小公司,肖纤纤就算彻底栽了。
当然,肖纤纤还没有沦落到流落街头的地步,她身边还有一位矢志不渝的宋清风,在肖纤纤最倒霉的时候,那宋清风突然迸发出义薄云天的气质,对肖纤纤不弃不离,同甘苦共患难。这是因为,鸟人宋清风在包大成的潜移默化下,思想上取得了极大的进步,逐渐凸显出男人的英雄面。
但是,面对李大北的强劲攻势,不管是宋清风还是宋弗,都是束手无策。宋清风唯一能做的,就是拍着胸口向肖纤纤保证:宋清风永远守候在她身边,哪怕是出去要饭。
肖纤纤的确也做好了出去要饭的思想准备。因为,没过多久,纤纤消杀就因为资不抵债而破产,剩下一个丽丽百货,也是摇摇欲坠。
按下肖纤纤不表。
话说鬼头刀李大北三下五除二就解决了肖纤纤,完成了李大南半年也没完成的任务,然后亲自坐镇希尔顿酒店,开始了李氏集团雄心勃勃的投资计划。
那李大北虽然是把鬼头刀,可也不是一个二杆子。他知道,上江城已经不是什么未开垦的Chu女地,很多有远见的大企业大公司已经先于李氏集团在上江登陆,拥有了自己的地盘和人脉,而李氏集团虽然实力雄厚,可初来乍到上江城,人生地不熟,也没有什么影响力,虽有汪市长撑腰,可基础稍嫌薄弱,与其他公司相比,存在着巨大的劣势。
更为糟糕的是,李氏集团以不正当手段夺了肖纤纤的希尔顿,第一次登场,就给上江人民留下了一个有些发黑的第一印象,这非常不利于集团的长远发展。
所以,当务之急不是拉业务搞项目,而是塑造集团形象,拉近李氏集团与上江人民的感情距离。
按照李大北的设想,李氏集团的公众形象应该定位在亲民爱民,具有崇高社会责任感的现代化国际化企业。而要短期内塑造这一形象,李氏集团应该搞一个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公益活动,扩大影响,感染市民,让大家都看到李氏集团的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
所以,当李大北得知市政fu要为模范市民包大成举办一个隆重的追悼会时,而且,这个追悼会要通过卫星电视向全国直播,他立即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重塑集团形象的大好时机。
于是,李大北指令公司企划部,必须拿到包大成追悼会的冠名权。
按照李大北的设想,以李氏集团的实力,一个小小的追悼会冠名权,完全可以信手拈来,所以,他给了参加冠名权竞拍的企划部经理五百万的授权。其实,这五百万都是属于大炮打蚊子,按照他的预想,就是给搞国葬,五百万都够了,而那包大成只是个无名之辈,能享受五十万的市葬就差不多了。
所以,李大北并没有出席竞拍会,而是坐镇希尔顿酒店,静候佳音。
可没想到,参加竞拍会的企划部经理突然打来电话,说五百万不够,有人已经出到了五百五十万!
李大北闻言大怒,对着电话吼道:“谁他妈的拿五百五十万买一个追悼会的冠名权,他脑子被驴踢了!”李大北说话没过脑子,人家花五百五十万,你就说人家脑子被驴踢了,你自己花五百万,那你的脑子就算不是被驴踢了,也是被门板夹了。
“是吉斯吉!”
李大北这才吃了一惊,他在商场混了这么多年,早就听说过吉斯吉陈大强总裁的名头,虽然吉斯吉的实力不如李氏集团,但陈大强绝对是一个利害角色。而且,听说那吉斯吉已经拿到了上江城中央商务区的开发权,在上江城风头正盛,极有号召力。就总体实力而言,吉斯吉实力不如李氏集团,但在上江城,吉斯吉的影响力绝对盖过李氏集团。
李大北这才意识到情况不妙,大吼一声:“不惜一切代价把冠名权夺回来!”放下电话,驱车直奔竞拍现场。
李大北到了现场,双方竞价已经到了八百万!那吉斯吉丝毫没有放弃的意思。看那吉斯吉的架势,不是跟李氏集团竞拍冠名权,好像是专门来与李氏集团叫板的!
这让李大北又是恼怒又是疑惑。
恼怒的是,吉斯吉竟敢太岁头上动土;疑惑的是,李氏集团与吉斯吉往日无寃近日无仇,吉斯吉干吗要跟李氏集团过不去?
其实,李大北冤枉了吉斯吉。
吉斯吉的确是志在必得包大成追悼会的冠名权,但不是要跟李氏集团过不去。
吉斯吉方面,负责现场竞拍的是上江城吉斯吉商场总经理兼总裁助理赵达,而赵达的背后,是陈思思。
各位看官还记得,当初在多多茶点,陈思思从包大成嘴里印证了她老爹陈大强将要不久于人世的噩耗,毅然决定,辞去《上江晚报》记者的职位,回到南京吉斯吉总部,继承陈大强未竟的事业。
然而,当陈思思回到南京后,这才发现,老爹陈大强一场大病之后,身体强壮心情愉悦精力充沛斗志昂扬,简直就是凤凰涅磐浴火重生,不仅在近期不会死,在遥远的将来,也看不出任何死相。
陈思思大呼中计!参与这条阴险歹毒的阴谋诡计的,不仅有一向阴险狡诈的老爹陈大强,还有一向以诚实善良著称的包大成!两个人狼狈为奸,欺骗了陈思思善良的眼泪!
陈思思怒发冲冠,当即决定,恢复辣手甜妞的本色,杀回上江城,打烂包大成的狗头!
辣手甜妞陈思思最不能容忍的是欺骗,更不能容忍一向以诚实自居的包大成的欺骗!所以,陈思思二话没说,操起三自铁棒(这三自牌铁棒,是陈思思在上江城唯一留下的纪念品),直奔飞机场。
到了机场才发现,飞往上江城的飞机全部停飞,原因是,上江城发生了“原子弹爆炸!”
当然,不管是民航总局还是南京机场,包括陈思思本人,都不相信这个荒诞的传言,可问题是,上江城机场所有工作人员都加入到了逃难的洪流中,机场没人上班,空无一人,什么飞机都不敢降落到无人导航的机场上,除非是海豹突击队。
陈思思咬牙切齿,守着机场不回家,她要等到“原子弹爆炸”事件结束后,乘坐第一架飞机直飞上江城,在第一时间杀回上江,杀包大成一个措手不及的回马枪!
然而,陈思思在机场等了整整一天,等来了模范市民包大成不幸身亡的消息。
这个消息与“原子弹爆炸”的消息一样,立马被陈思思认定是假新闻。陈思思想当然地认为,这是包大成诈死,以躲避她的回马枪。
然而,各方面的消息逐渐汇总到陈思思耳朵里,以不可辩驳的事实证明,包大成的确是掉下了万丈深渊,有去无回。这里面有官方报道,也有赵达从上江城发回来的公司内部消息,以及秦主编、熊胜利发过来的民间消息,这二位已经因为“原子弹爆炸”事件遭到停职处分,现在成了无业游民。
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把魔女陈思思定在了机场大厅里,没了意识。
第247章 充气俏娇娃音容宛在浩气长存
过了半个小时,陈思思才稍稍回过神来。
陈思思的第一反应是轻松到了极点,包大成死了,她就用不着坐飞机杀回上江城去打烂他的狗头了。
然而,轻松的感觉一闪即逝,紧接着,她被撕心裂肺的疼痛彻底击垮了。
邻居银大妈的一句话,真把包大成咒成了“已故男人”!
失魂落魄的陈思思被二哥陈小梁扶回了家。
三天之后,陈思思出任吉斯吉公司副总裁。魔女陈思思懂得一个道理,好马不吃回头草,好人不吃隔夜菜。
既然已经辞去了《上江晚报》的职位,即使是中计,也不能再回头了。
从这天起,辣手甜妞陈思思正式从商,而且起点极高,以吉斯吉二号人物的身份昂首垮跨入商界。
她向老爹陈大强提出的唯一条件就是,吉斯吉公司必须拿到包大成追悼会的冠名权。
这个冠名权寄托了陈思思对“已故男人”的无限思念,也是对陈思思在上江城一年经历的一个总结。
陈思思要把自己破灭的记者梦,随着包大成一起埋入黄土。
她彻底原谅了包大成,原谅了他把她看成是风尘女子,也原谅了他和陈大强沆瀣一气斩断了她的记者梦。相反,她和包大成的一切恩恩怨怨,现在回想起来,竟然都是那么美好,那么浪漫。陈思思甚至后悔自己生在了豪门,如果有下辈子,她真的想做一个流落街头的风尘女子,站在上江城的冷风凄雨中,等着包大成去拯救。
对于实力雄厚的吉斯吉而言,陈思思的要求根本就不算个事,一个追悼会的冠名权,原本就是小菜一碟,就算那是一道难以下咽的大菜,陈大强也会全力以赴去努力争取。
这是因为,那陈大强不能不给宝贝女儿兼副总裁陈思思面子,二则,陈大强对包大成也是心有戚戚焉。
陈大强虽然和包大成有过一些不愉快,尤其是在唐家沱被包大成当鬼捉了,挨打又丢面子,但是,正是包大成,将他从癌症的痛苦中解救了出来,又是包大成,协助他把陈思思拉回了吉斯吉,完成了他毕生的心愿。所以,总体来看,陈大强对包大成的好感多于恶感。如今包大成撒手归西,陈大强感慨天妒英才,不由得留下几滴惺惺相惜的眼泪。
于是,陈大强命令坐镇上江城的赵达,不惜一切代价,拿到包大成追悼会的冠名权,以寄托吉斯吉全体员工对模范市民包大成的沉痛哀思。
就这样,吉斯吉与李氏集团在追悼会冠名权上,展开了激烈的争夺。
两家实力雄厚的公司,各有各的目的。
李氏集团的目的十分功力,是借模范市民包大成的名头扬名立万,而吉斯吉的目的却非常人性化,完全是出于人道主义和对故人的怀念。
目的虽然不同,标的物却只有一个,于是,两家实力雄厚的大公司碰撞出激烈的火花。
双方互不相让,在竞拍会上,一方是李氏集团的三号人物鬼头刀李大北,另一方是得到总裁全权委托的总裁助理赵达,双方都有着绝对的权力,可以调动公司的一切资源。因而,双方都用不着向上面请示,可以直接报价。
没多久,冠名权就叫到了一千五百万,把竞拍现场的嘉宾和其他公司代表看得目瞪口呆。
各位看官,冠名权价格的高低,要看冠的是什么东西,如果是中超、cb,一千五百万不算个什么,可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个追悼会的冠名权,而且,事主包大成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毫无社会影响力,给这么个追悼会冠名,广告效应十分有限。所以,当两家公司为了这么个冠名权斗得热火朝天的时候,围观者很快达成共识:这两家公司的老总,大概脑袋都被门板夹了,纷纷露出不懈的神情。
且说鬼头刀李大北气血上涌,从一千五百万一口气叫到了两千万,一口就加了五百万,原以为一鼓作气把对手打趴下,没想到,吉斯吉毫不犹豫回了一口价:四千万!
李大北气得七窍生烟,正要发作,要加到五千万,身后的企划部部长悄悄拽了拽他的袖子,看了看四周,给出一个眼色。
李大北顺着企划部经理的眼神,扫了一眼周围,这才发现,围观者个个保持沉默,会场极度寂静,可这些围观者却是个个一副看笑话的表情。
李大北的脑子这才清醒过来,再这样叫下去,就算能拿到冠名权,恐怕也不能扬名立万,反而会给李氏集团抹黑,因为,所有人都会认为,李大北为了个追悼会冠名权花了五千万,他一定是个猪脑子。
李大北无可奈何地放下了手。
于是,模范市民包大成的追悼会冠名权,以四千万的价格,被吉斯吉夺得。
冠名权加上广告收入,治丧委员会总共筹集到了四千三百万,也就是说,电视插播广告和现场广告总共才卖了三百万,一个冠名权竟然卖了四千万,实在是委员会始料不及。
有了钱,追悼会的准备工作进展神速。
一个星期后,模范市民包大成同志追悼会在葫芦街劳务市场大厅内隆重召开。
本来,如此规格的追悼会,应该在政fu礼堂召开。但是,葫芦街居委会主任强烈要求把追悼会的地点定在葫芦街,因为,这是包大成同志生前战斗过的地方,而且,劳务市场大厅,又是包大成|人生的重要起点,在这里,包大成拯救了打工妹陈圆圆,从此,开始了他光荣的战斗历程。治丧委员会把追悼会定在这里召开,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因为,比照包大成光辉战斗的一生,可以教育广大农民工和衰哥们,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有困难不要向政fu伸手,只要努力进取,凭着自己勤劳的双手,衰哥可以变帅哥,破落户可以变总裁!
追到会现场肃穆庄严,主席台正中央,高高悬挂包大成同志的巨幅黑框遗像,黑框中,包大成似笑非笑,似哭非哭,音容笑貌十分平庸。这是包大成被学校开除的时候照的,那个时候,他的印堂发黑,整个就是一副倒霉像。所以,广大市民们见到包大成的遗像时,达成了一个共识:此人英年早逝,倒也是命中注定。
遗像上面,一排黑字横幅:吉斯吉杯模范市民包大成同志追悼会。两旁一副挽联,上联:滋阴口服液流芳百世遗爱千秋,下联:充气俏娇娃音容宛在浩气长存!
遗像之下,是一面鲜艳的红旗,覆盖在一只骨灰盒上,当然骨灰盒是空的,包大成坠下天坑,尸骨无存。不过,红旗之上,左面摆放着一包卫生巾,上有一行小字:恒安夜用卫生巾——守卫包大成同志高枕无忧;右边摆放着一部智能手机:iphone5——永远等着包大成来自彼岸的声音。
骨灰盒周围,簇拥着香水、橄榄油、唇膏、丰胸膏、洗面奶、防晒霜、精华素、脑白金、深海鱼油、太太口服液等等各种化妆品,玲琅满目,两排花圈分八字排开,花圈上点缀着各种知名品牌的汽车、摩托车、电视、挖掘机、橱柜、抽油烟机、热水器、电饭煲、洗衣机等等家用电器设备模型。
主席台下,庄严肃穆的哀乐声中,干部群众代表三千多人向着包大成低头默哀。
参加追悼会的人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与包大成生前有仇的,一类是他的亲朋好友。亲朋好?( 商战之极品艳遇 http://www.xlawen.org/kan/1745/ )
这个消息,让参与讨论包大成先进事迹的各方代表顿时慌了手脚。
各位看官都知道,这些代表们,大多都曾经欺负过包大成,也就是得罪过包大成,现在,包大成突然成了汪市长的人,而且,还很有可能是汪市长的小舅子,这些人个个心怀鬼胎,唯恐汪市长知道了他们欺负包大成的斑斑劣迹,对他们进行秋后算帐,因而,他们个个都十分卖力地吹捧包大成,希望将功折罪,包大成到汪市长那里替他们美言几句。
可现在包大成死了,那汪市长要是在盛怒之下追究下来,他们个个都跑不了!
最后,众人思来想去,人死不能复活,为了表示对模范市民包大成的敬意,也为了平息汪市长的雷霆之怒,众人决定,为包大成召开一个隆重的追悼会,以表达大家的哀思。
这个追悼会规格极高,按照纪委匡书记的提议,包大成已经被市政府追认为模范市民,这是上江城有史以来的第一位模范市民,应该享受市长待遇,因此,包大成的追悼会,应该和市长的追悼会同等规格。
汪市长表彰包大成,原本是个误会,可是,这个误会已经被上江城广大干部群众所承认,也就成了事实,大家都在热情洋溢地为包大成筹备追悼会,汪市长不好给大家泼冷水,反正,经历了原子弹爆炸之后,上江城百废待兴,也需要一位模范市民来稳定民心,汪市长干脆顺水推舟,同意了匡书记的提议。
得到了汪市长的首肯,市政府马上成立了以“模范市民包大成同志治丧委员会”,副市长宋弗亲自担任治丧委员会主席,四大班子、市属各部门负责人、大成实业公司负责人为治丧委员会委员,积极筹备追悼会。
对于这次追悼会,市政府给予了高度重视,定出的基调是“隆重、热烈、催人奋进但又要保持和谐”。由于上江城的形象代言人包大成不幸身亡,原本准备摄制的《我靠长江》专题片搁浅,电视台立即决定,全程直播模范市民包大成同志的追悼会,取代《我靠长江》。
鉴于此次追悼会要在上江卫视直播,市政府又要求,要通过追悼会体现上江城经济建设的伟大成就和上江人民的精神面貌,要让全世界人民都看到一个和谐、富裕、充满活力的西部内陆城市在改革开放大潮中日新月异的发展,从而吸引更多的世界五百强入驻上江城。
如此盛大的追悼会,必须要有财力支持,市政府没有这一笔专款,治丧委员会经过慎重研究,决定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原则,借鉴国际奥委会的做法,出售追悼会冠名权、转播权和广告赞助。
治丧委员会的这一做法,立即得到了广大厂商的热烈拥护,数百厂商踊跃竞标,转播权很快就被上江卫视夺得,因为上江城只有这一家市级电视台,其他的区县电视台完全没有竞争力。其他插播广告和现场广告也很快销售一空。
而在冠名权归属上,发生了很大的波折。
争夺冠名权的知名企业有十多家,经过十几轮竞价,最后剩下了两家巨型航母型企业。
一家是吉斯吉百货,一家是李氏集团公司。这两家公司互不相让,争夺异常激烈。
各位看官对吉斯吉并不陌生,吉斯吉总裁陈大强和千金陈思思都是本书的主角,在本书中的出镜率极高,大家对于吉斯吉的规模也有一个感性认识,笔者不再赘述。
单表那李氏集团公司,各位看官也有些耳闻,就是肖纤纤的前夫李大南家的。那李氏集团是一家历史悠久的巨型企业,旗下拥有金融、建筑、酒店三大支柱产业,子公司遍布全球,规模具体有多大,连笔者也搞不清楚,反正,吉斯吉这艘商业航母要是和李氏集团比起来,那就是一艘小舢板。
也就是说,吉斯吉与李氏集团相比,原本就不是一个重量级的,不过,在上江城当地人眼里,这两家都是不得了的大公司,没有差别。这有两个原因:第一,李氏集团太大了,以至于大象无形,外人很难看出它到底有多大;第二,一个企业要是做到了吉斯吉那个规模之上,在普通人眼里,规模再大,其实也没有区别了,打个比方,你手里有一万块钱,我手里有一千块钱,你肯定比我有钱。可是,你手里一千亿,我手里有一百亿,在常人看来,一千亿和一百亿没有区别,那都是太他妈的有钱了。
同理,如果吉斯吉与李氏集团争夺的是南海石油开采权,那吉斯吉肯定争不过李氏集团,因为那开采权的售价是数以百亿计,财力雄厚的优势才能显现出来;可是,两家争夺的是一个小小的追悼会冠名权,竞价的低价是一百万,这区区一百万不管是对于吉斯吉还是李氏集团,那就不叫钱,李氏集团的雄厚财力完全无法体现。
结果,原本总体实力处于下风的吉斯吉,在冠名权上,公然与李氏集团叫板,在竞价会上,毫不相让,从低价一百万,一路与李氏集团抬着走,价格一路飙升,竟然叫到八百万。
各位看官要问了,吉斯吉和李氏集团为什么要为了一个追悼会的冠名权争个鱼死网破,两家要想打广告造声势,方法多着呢,犯得着吗?
各位看官,其实,这两家巨型公司各有各的算盘。
先看李氏集团。
本来,李氏集团李家承总裁根本就没把上江城看在眼里,那上江城地处祖国西南,山高水深,又没有出海口,长期以来,被国人看成是祖国的大后方,所谓大后方,说白了,就是打仗的时候人家能想起你,发财的时候就把你抛在脑后。
那李氏集团的业务遍布全球,眼光只盯着经济发达且独领风骚的大城市,这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也包括伦敦、纽约、巴黎、罗马、柏林等等世界经济文化中心。在李氏集团总部的地图上,连莫斯科都没标,更别说地处荒蛮之地的上江城了。
然而,进入二十一世纪,世界形势风云变幻,神州大地日新月异,举国上下形势一片大好,其主要表现就是,以上江城为代表的一大批西部城市异军突起,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而老的一线城市则是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发展疲软,大有油尽灯枯的意思。
李氏集团的业务历来以一线城市为重心,结果,先是亚洲金融风暴,后事美国次贷危机,作为李氏集团支柱的金融业首当其冲,房地产业也遭到政府宏观调控政策阻击,几个回合下来,李氏集团损失惨重,差点伤了元气,集团高层痛定思痛,终于发现,祖国辽阔的西部,原来并不是荒蛮之地,而是遍地黄金,等着他们去挖。
尤其是上江城,被公认为西部龙头,在沿海城市经济增长疲软的时候,上江城却像是一架上足了发条的马达,疯狂旋转,gdp增长率连续五年达到百分之十五以上。
这就意味着,上江城商机无限!
于是,以李家承总裁为首的公司决策层,毅然决定,以旅游酒店业为抓手,向上江城进军。
李氏集团的第一步棋就是在上江城搞了个希尔顿酒店。对于庞大的李氏集团而言,希尔顿酒店只能算是颗芝麻,可是,这颗芝麻意义十分重大,它是李氏集团在上江城的桥头堡,是李氏集团对上江城的一次火力侦察,关系到整个李氏集团的未来。
第245章 鬼头刀李大北
'正文'第245章 鬼头刀李大北
然而,如此意义重大的希尔顿酒店,却被李大南这个花花公子拱手送给了肖纤纤,搞得李氏集团在上江城大败亏输,连骨头带汤都赔了个精光。为此,李家承心脏病暴发,差点撒手人寰。
刚开始,李家承对三公子李大南和前三儿媳肖纤纤还心存幻想,希望肖纤纤能看在与李大南夫妻一场的份上,把希尔顿酒店还给李家,所以,李家承指示李大南留在上江城,跟肖纤纤软磨硬泡。可大半年过去了,那李大南不愧是个棒槌,整天在上江城打望美女,正事一点也没干,而肖纤纤更是铁了心,吃定了希尔顿。把个李家承气得差点又犯病。
其实,这也怪不得肖纤纤无情,在商场上,吃进去的东西哪有吐出来的道理,这事要是换了他李家承,也绝不会放手的。
李家承对肖纤纤恨得咬牙切齿,又佩服得五体投地,因为,肖纤纤的绝情,在李家承看来,恰恰是一位商业精英应有的素质,正所谓慈不掌兵义不掌财,做生意嘛,就应该像肖纤纤这样无情无义斩钉截铁。
所以,李家承越发认定,肖纤纤是一位出类拔萃的商业精英,他的宝贝儿子李大南根本不是肖纤纤的对手。
事到如今,李家承决定,派遣他的二公子李大北到上江城,全面接管李大南的工作,采取一切手段,势必夺回希尔顿。到这个时候,李家算是与肖纤纤彻底撕破脸了。
李氏集团的一号人物是李家承,二号人物是大公子李大东,三号人物就是李大北。李氏集团内的人物排名,其实与血缘无关,靠的是实力。李大南虽然是李家的三公子,而在集团内排名,要排到二十位之后去了。
李大北这个三号人物,不是靠二公子的地位换来的,而是靠打拼挣来的。李大北也是一位总裁,他是李氏房集团下属的地产公司总裁,在商界摸爬滚打了二十年,混得一个绰号——鬼头刀,所谓鬼头刀,就是刀背刀刃都能砍人,且翻脸就不认人,刀刀见血,见血封喉。李家的半壁江山,就是李大北拼出来的。
肖纤纤绝情,李大北翻脸不认人,在李家承看来,李大北的鬼头刀精神,正好可以克制肖纤纤。夺回希尔顿的重任,非李大北不可。
李大北慨然受命,只身来到上江城,向肖纤纤宣战。
话说鬼头刀李大北杀到上江城,一下飞机,就给肖纤纤下了一封战书,全文抄录如下:“尊敬的前弟媳肖纤纤女士,你已与我弟恩断义绝,就是与我李大北恩断义绝,从即日起,你我双方就是敌国,鱼死网破不共戴天势不两立,在下已经秣马厉兵,专等肖女士放马过来,大战三百合,要么在下斩你头颅奉于家父案前,要么肖女士斩我头颅悬于上江城头,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不灭匈奴誓不还家!”
各位看官,那李大北性情刚毅,且足智多谋,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商业奇才,只是有一个爱好,喜欢看戏,戏看多了,不知不觉就进入了角色,原本就是夺回希尔顿的商业战书,被他写成了张飞和马超的决斗。
不过,李大北虽然作风强硬,可也是粗中有细,这封杀气腾腾的战书,其实是一场攻心战,李大北希望借这封战书,先给肖纤纤一个下马威,击垮肖纤纤的士气。
肖纤纤看到这封战书,果然心虚了半截,她在李家生活了五年,太了解这位二公子的脾气了,这李大北可谓性情中人,为人倒也讲义气,如果你是他亲朋好友,那他必定为你两肋插刀,可你要是他的敌人,那就往死里整,决不手软。在李家,肖纤纤最怕李家承,其次就是李大北。
所以,双方尚未开战,肖纤纤就输了气势。幸好有宋清风给她打气,那宋清风如今已经与肖纤纤做成了一对,双方虽然还未正式订婚,但已经心灵相通达成默契,宋清风告诉肖纤纤,不管那李大北是天王老子还是妖魔鬼怪,宋家都坚定地站在肖纤纤一边!
各位看官,宋清风说的是“宋家”,这就意味着,肖纤纤的背后,站着上江城副市长宋弗。
有了宋副市长做后盾,肖纤纤信心大增,当即给李大北回了一封信:“二哥,我现在还称呼你二哥,是看在我们亲戚一场的份上,不忍恩断义绝。可是,如果二哥逼人太甚,我肖纤纤只得应战,我知道,二哥足智多谋,李家实力强劲,我肖纤纤原不该与二哥叫板,但是,我的背后,还有民营企业家牛丽丽、大成实业公司包大成、居委会主任黄小菊、报业大亨郝玉秀,以及千千万万上江城善良勇敢的人民群众做我的坚强后盾,还有市政fǔ领导的英明领导,就算我要投降,群众也不答应,市政fǔ也不答应!请二哥放马过来,我肖纤纤恭候!”
其实,肖纤纤这封信纯粹是拉大旗做虎皮,她现在身边只有一个宋清风以及宋清风背后的宋弗,当初她开除了包大成,牛丽丽、包大成、黄小菊、郝玉秀以及千千万万上江城善良勇敢的人民群众,全都离她而去,跟她没有了关系,这些人根本不可能站在她那一边。这也是肖纤纤的障眼法,她是要先把李大北的视线搞乱,扰乱李大北的战略战术。
第一个回合,双方打了一场文攻,战成了平手。
然而,李大北就是李大北,他不是李大南!
那李大北不理会肖纤纤的障眼法,他根本就没纠缠于包大成,牛丽丽、包大成、黄小菊、郝玉秀这些无名之辈,至于千千万万上江城善良勇敢的人民群众,对李大北起不到任何威慑作用。李大北是商人,也学过政治学,他知道,统治者喜欢以人民的名义发号施令,肖纤纤搬出上江城千千万万群众来压他,其实也就是强。奸民意而已。
李大北直接跑到市政fǔ,找到了汪市长,告了肖纤纤一状。
李大北控告肖纤纤以及其名下的希尔顿酒店,偷税漏税、垄断经营、不正当竞争、坑害消费者、只有四星的服务要却按五星的标准收费,挂羊头卖狗肉,餐厅里有苍蝇、房间里有蟑螂,歌厅里有小姐,酒吧里有盗版图书……凡是李大北能想到的罪名,全部罗列出来,一共罗列了二十条罪状。罪名十分充分,但却没有拿出一条证据。
李大北不需要证据,他只需要罪名。
因为,这些罪名只是要向汪市长表明一个态度——李氏集团与肖纤纤有仇。
只要汪市长能听懂这些罪名的话外音就行了。
李大北指控完希尔顿,话锋一转,大谈起了上江城未来的宏大蓝图,诸如大桥通南北,天堑变通途,高楼平地起,轻轨天上飞,高速地上走,金融通天下,海客谈瀛洲,山清水又秀等等等等。
那汪市长是何等聪明之人,李大北一番前言不搭后语的高谈阔论之后,汪市长心里马上明白了**分。
那李大北的话貌似前后毫无关联,其实是明白无误地表达出两条重要信息。
第一,李氏集团与上江城希尔顿不共戴天!
第二,李氏集团将要大举进军上江城,而进军的主要领域是在交通、房地产和金融业。
而能够将这两条信息联系在一起的前提是,上江城的希尔顿酒店必须改换门庭。
各位看官,在汪市长与吉斯吉总裁陈大强的交往中,大家应该已经明白了一个道理,这年头,总裁比市长利害,越有钱的总裁越利害。那吉斯吉的实力只相当于李氏集团的五分之一,都能左右汪市长,更不要说庞大的李氏集团了。
所以,汪市长对李大北的发言高度重视。在汪市长眼里,吉斯吉算是财主,而李氏集团就是财神。当初,为了把吉斯吉招到上江城,汪市长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现在,比吉斯吉更加庞大的李氏集团主动上门来,那岂能得罪?如果李氏集团能够大举进军上江城,那就是汪市长一个天大的政绩。
更何况,那李大北对于上江城未来的蓝图构想,绝不是信口雌黄,他对于上江城的投资意向,绝对是建立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有的放矢。
交通、房地产、金融正是上江城急需发展的重要领域,上江城地处西南山区,长江穿城而过,把上江一分为二,交通成了阻碍上江城发展的瓶颈,而房地产是政fǔ财政收入重要来源,金融则是奠定上江城在西部领头羊地位的基础。这么多年来,上江城的发展不可谓不快,可在这三个关键领域,进展十分缓慢,原因只有一个——没钱。
那李氏集团要在这三个领域投资,对于上江城而言,简直就是雪中送炭。
这不能不让汪市长动心。
于是,汪市长心领神会,与李大北达成了默契。
一天之后,上江城工商、税务、卫生、公安、环保、民政、市政、城管、旅游、消防、规划、文化等等无数部门的执法人员一窝蜂扑向了希尔顿,以各种合理合法的名目,对希尔顿酒店进行全面执法检查。查得希尔顿鸡飞狗跳。
第246章 杀回上江城
只三天下来,诺大个希尔顿酒店,一个房间也没订出去。
那李大北果然铁腕,趁着肖纤纤疲于应付,一纸诉状,又把肖纤纤告上了法庭,控告肖纤纤以欺诈手段获得了希尔顿的股权。
与此同时,李大北与希尔顿总部取得联系,达成秘密协议,希尔顿集团单方面宣布终止与肖纤纤的合作。
三管齐下,肖纤纤终于招架不住。
到了这个时候,肖纤纤才知道,在她与李大北的争斗中,所谓的上江城广大人民群众,根本起不了作用,而所谓市政fu的正确领导,也不过是水中月镜中花。肖纤纤依仗的是副市长宋弗,李大北动员的是一把手汪市长,那宋弗哪里敢跟汪市长叫板!
庞大的李氏集团一旦动了真格,一百个肖纤纤加起来,也不够人家塞牙缝。
前后不到一个星期,肖纤纤就大败亏输,输的毫无悬念。
希尔顿酒店很快易主。李氏集团低价收回了肖纤纤所有的股权,把肖纤纤扫地出门。李大北以李氏集团房地产公司总裁的身份,亲自兼任希尔顿酒店总经理,
那李大北做人的理念是,对待朋友如春天般温暖,对待敌人如秋风扫落叶一般残酷无情。现在,他既然把肖纤纤看成了敌人,就毫不手软。把肖纤纤赶出了希尔顿酒店,李大北仍然不肯罢手,对肖纤纤手里的纤纤消杀和丽丽百货展开穷追猛打,势必要痛打落水狗,他要让肖纤纤永世不得翻身。
于是,李大北以纤纤消杀和丽丽百货的投资来源于希尔顿酒店为借口,对这两家小公司进行悍然下手,追讨肖纤纤在这两家公司的投资,失去了希尔顿的肖纤纤,马上又面临失去纤纤消杀和丽丽百货的危局。
一旦失去了这两家小公司,肖纤纤就算彻底栽了。
当然,肖纤纤还没有沦落到流落街头的地步,她身边还有一位矢志不渝的宋清风,在肖纤纤最倒霉的时候,那宋清风突然迸发出义薄云天的气质,对肖纤纤不弃不离,同甘苦共患难。这是因为,鸟人宋清风在包大成的潜移默化下,思想上取得了极大的进步,逐渐凸显出男人的英雄面。
但是,面对李大北的强劲攻势,不管是宋清风还是宋弗,都是束手无策。宋清风唯一能做的,就是拍着胸口向肖纤纤保证:宋清风永远守候在她身边,哪怕是出去要饭。
肖纤纤的确也做好了出去要饭的思想准备。因为,没过多久,纤纤消杀就因为资不抵债而破产,剩下一个丽丽百货,也是摇摇欲坠。
按下肖纤纤不表。
话说鬼头刀李大北三下五除二就解决了肖纤纤,完成了李大南半年也没完成的任务,然后亲自坐镇希尔顿酒店,开始了李氏集团雄心勃勃的投资计划。
那李大北虽然是把鬼头刀,可也不是一个二杆子。他知道,上江城已经不是什么未开垦的Chu女地,很多有远见的大企业大公司已经先于李氏集团在上江登陆,拥有了自己的地盘和人脉,而李氏集团虽然实力雄厚,可初来乍到上江城,人生地不熟,也没有什么影响力,虽有汪市长撑腰,可基础稍嫌薄弱,与其他公司相比,存在着巨大的劣势。
更为糟糕的是,李氏集团以不正当手段夺了肖纤纤的希尔顿,第一次登场,就给上江人民留下了一个有些发黑的第一印象,这非常不利于集团的长远发展。
所以,当务之急不是拉业务搞项目,而是塑造集团形象,拉近李氏集团与上江人民的感情距离。
按照李大北的设想,李氏集团的公众形象应该定位在亲民爱民,具有崇高社会责任感的现代化国际化企业。而要短期内塑造这一形象,李氏集团应该搞一个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公益活动,扩大影响,感染市民,让大家都看到李氏集团的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
所以,当李大北得知市政fu要为模范市民包大成举办一个隆重的追悼会时,而且,这个追悼会要通过卫星电视向全国直播,他立即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重塑集团形象的大好时机。
于是,李大北指令公司企划部,必须拿到包大成追悼会的冠名权。
按照李大北的设想,以李氏集团的实力,一个小小的追悼会冠名权,完全可以信手拈来,所以,他给了参加冠名权竞拍的企划部经理五百万的授权。其实,这五百万都是属于大炮打蚊子,按照他的预想,就是给搞国葬,五百万都够了,而那包大成只是个无名之辈,能享受五十万的市葬就差不多了。
所以,李大北并没有出席竞拍会,而是坐镇希尔顿酒店,静候佳音。
可没想到,参加竞拍会的企划部经理突然打来电话,说五百万不够,有人已经出到了五百五十万!
李大北闻言大怒,对着电话吼道:“谁他妈的拿五百五十万买一个追悼会的冠名权,他脑子被驴踢了!”李大北说话没过脑子,人家花五百五十万,你就说人家脑子被驴踢了,你自己花五百万,那你的脑子就算不是被驴踢了,也是被门板夹了。
“是吉斯吉!”
李大北这才吃了一惊,他在商场混了这么多年,早就听说过吉斯吉陈大强总裁的名头,虽然吉斯吉的实力不如李氏集团,但陈大强绝对是一个利害角色。而且,听说那吉斯吉已经拿到了上江城中央商务区的开发权,在上江城风头正盛,极有号召力。就总体实力而言,吉斯吉实力不如李氏集团,但在上江城,吉斯吉的影响力绝对盖过李氏集团。
李大北这才意识到情况不妙,大吼一声:“不惜一切代价把冠名权夺回来!”放下电话,驱车直奔竞拍现场。
李大北到了现场,双方竞价已经到了八百万!那吉斯吉丝毫没有放弃的意思。看那吉斯吉的架势,不是跟李氏集团竞拍冠名权,好像是专门来与李氏集团叫板的!
这让李大北又是恼怒又是疑惑。
恼怒的是,吉斯吉竟敢太岁头上动土;疑惑的是,李氏集团与吉斯吉往日无寃近日无仇,吉斯吉干吗要跟李氏集团过不去?
其实,李大北冤枉了吉斯吉。
吉斯吉的确是志在必得包大成追悼会的冠名权,但不是要跟李氏集团过不去。
吉斯吉方面,负责现场竞拍的是上江城吉斯吉商场总经理兼总裁助理赵达,而赵达的背后,是陈思思。
各位看官还记得,当初在多多茶点,陈思思从包大成嘴里印证了她老爹陈大强将要不久于人世的噩耗,毅然决定,辞去《上江晚报》记者的职位,回到南京吉斯吉总部,继承陈大强未竟的事业。
然而,当陈思思回到南京后,这才发现,老爹陈大强一场大病之后,身体强壮心情愉悦精力充沛斗志昂扬,简直就是凤凰涅磐浴火重生,不仅在近期不会死,在遥远的将来,也看不出任何死相。
陈思思大呼中计!参与这条阴险歹毒的阴谋诡计的,不仅有一向阴险狡诈的老爹陈大强,还有一向以诚实善良著称的包大成!两个人狼狈为奸,欺骗了陈思思善良的眼泪!
陈思思怒发冲冠,当即决定,恢复辣手甜妞的本色,杀回上江城,打烂包大成的狗头!
辣手甜妞陈思思最不能容忍的是欺骗,更不能容忍一向以诚实自居的包大成的欺骗!所以,陈思思二话没说,操起三自铁棒(这三自牌铁棒,是陈思思在上江城唯一留下的纪念品),直奔飞机场。
到了机场才发现,飞往上江城的飞机全部停飞,原因是,上江城发生了“原子弹爆炸!”
当然,不管是民航总局还是南京机场,包括陈思思本人,都不相信这个荒诞的传言,可问题是,上江城机场所有工作人员都加入到了逃难的洪流中,机场没人上班,空无一人,什么飞机都不敢降落到无人导航的机场上,除非是海豹突击队。
陈思思咬牙切齿,守着机场不回家,她要等到“原子弹爆炸”事件结束后,乘坐第一架飞机直飞上江城,在第一时间杀回上江,杀包大成一个措手不及的回马枪!
然而,陈思思在机场等了整整一天,等来了模范市民包大成不幸身亡的消息。
这个消息与“原子弹爆炸”的消息一样,立马被陈思思认定是假新闻。陈思思想当然地认为,这是包大成诈死,以躲避她的回马枪。
然而,各方面的消息逐渐汇总到陈思思耳朵里,以不可辩驳的事实证明,包大成的确是掉下了万丈深渊,有去无回。这里面有官方报道,也有赵达从上江城发回来的公司内部消息,以及秦主编、熊胜利发过来的民间消息,这二位已经因为“原子弹爆炸”事件遭到停职处分,现在成了无业游民。
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把魔女陈思思定在了机场大厅里,没了意识。
第247章 充气俏娇娃音容宛在浩气长存
过了半个小时,陈思思才稍稍回过神来。
陈思思的第一反应是轻松到了极点,包大成死了,她就用不着坐飞机杀回上江城去打烂他的狗头了。
然而,轻松的感觉一闪即逝,紧接着,她被撕心裂肺的疼痛彻底击垮了。
邻居银大妈的一句话,真把包大成咒成了“已故男人”!
失魂落魄的陈思思被二哥陈小梁扶回了家。
三天之后,陈思思出任吉斯吉公司副总裁。魔女陈思思懂得一个道理,好马不吃回头草,好人不吃隔夜菜。
既然已经辞去了《上江晚报》的职位,即使是中计,也不能再回头了。
从这天起,辣手甜妞陈思思正式从商,而且起点极高,以吉斯吉二号人物的身份昂首垮跨入商界。
她向老爹陈大强提出的唯一条件就是,吉斯吉公司必须拿到包大成追悼会的冠名权。
这个冠名权寄托了陈思思对“已故男人”的无限思念,也是对陈思思在上江城一年经历的一个总结。
陈思思要把自己破灭的记者梦,随着包大成一起埋入黄土。
她彻底原谅了包大成,原谅了他把她看成是风尘女子,也原谅了他和陈大强沆瀣一气斩断了她的记者梦。相反,她和包大成的一切恩恩怨怨,现在回想起来,竟然都是那么美好,那么浪漫。陈思思甚至后悔自己生在了豪门,如果有下辈子,她真的想做一个流落街头的风尘女子,站在上江城的冷风凄雨中,等着包大成去拯救。
对于实力雄厚的吉斯吉而言,陈思思的要求根本就不算个事,一个追悼会的冠名权,原本就是小菜一碟,就算那是一道难以下咽的大菜,陈大强也会全力以赴去努力争取。
这是因为,那陈大强不能不给宝贝女儿兼副总裁陈思思面子,二则,陈大强对包大成也是心有戚戚焉。
陈大强虽然和包大成有过一些不愉快,尤其是在唐家沱被包大成当鬼捉了,挨打又丢面子,但是,正是包大成,将他从癌症的痛苦中解救了出来,又是包大成,协助他把陈思思拉回了吉斯吉,完成了他毕生的心愿。所以,总体来看,陈大强对包大成的好感多于恶感。如今包大成撒手归西,陈大强感慨天妒英才,不由得留下几滴惺惺相惜的眼泪。
于是,陈大强命令坐镇上江城的赵达,不惜一切代价,拿到包大成追悼会的冠名权,以寄托吉斯吉全体员工对模范市民包大成的沉痛哀思。
就这样,吉斯吉与李氏集团在追悼会冠名权上,展开了激烈的争夺。
两家实力雄厚的公司,各有各的目的。
李氏集团的目的十分功力,是借模范市民包大成的名头扬名立万,而吉斯吉的目的却非常人性化,完全是出于人道主义和对故人的怀念。
目的虽然不同,标的物却只有一个,于是,两家实力雄厚的大公司碰撞出激烈的火花。
双方互不相让,在竞拍会上,一方是李氏集团的三号人物鬼头刀李大北,另一方是得到总裁全权委托的总裁助理赵达,双方都有着绝对的权力,可以调动公司的一切资源。因而,双方都用不着向上面请示,可以直接报价。
没多久,冠名权就叫到了一千五百万,把竞拍现场的嘉宾和其他公司代表看得目瞪口呆。
各位看官,冠名权价格的高低,要看冠的是什么东西,如果是中超、cb,一千五百万不算个什么,可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个追悼会的冠名权,而且,事主包大成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毫无社会影响力,给这么个追悼会冠名,广告效应十分有限。所以,当两家公司为了这么个冠名权斗得热火朝天的时候,围观者很快达成共识:这两家公司的老总,大概脑袋都被门板夹了,纷纷露出不懈的神情。
且说鬼头刀李大北气血上涌,从一千五百万一口气叫到了两千万,一口就加了五百万,原以为一鼓作气把对手打趴下,没想到,吉斯吉毫不犹豫回了一口价:四千万!
李大北气得七窍生烟,正要发作,要加到五千万,身后的企划部部长悄悄拽了拽他的袖子,看了看四周,给出一个眼色。
李大北顺着企划部经理的眼神,扫了一眼周围,这才发现,围观者个个保持沉默,会场极度寂静,可这些围观者却是个个一副看笑话的表情。
李大北的脑子这才清醒过来,再这样叫下去,就算能拿到冠名权,恐怕也不能扬名立万,反而会给李氏集团抹黑,因为,所有人都会认为,李大北为了个追悼会冠名权花了五千万,他一定是个猪脑子。
李大北无可奈何地放下了手。
于是,模范市民包大成的追悼会冠名权,以四千万的价格,被吉斯吉夺得。
冠名权加上广告收入,治丧委员会总共筹集到了四千三百万,也就是说,电视插播广告和现场广告总共才卖了三百万,一个冠名权竟然卖了四千万,实在是委员会始料不及。
有了钱,追悼会的准备工作进展神速。
一个星期后,模范市民包大成同志追悼会在葫芦街劳务市场大厅内隆重召开。
本来,如此规格的追悼会,应该在政fu礼堂召开。但是,葫芦街居委会主任强烈要求把追悼会的地点定在葫芦街,因为,这是包大成同志生前战斗过的地方,而且,劳务市场大厅,又是包大成|人生的重要起点,在这里,包大成拯救了打工妹陈圆圆,从此,开始了他光荣的战斗历程。治丧委员会把追悼会定在这里召开,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因为,比照包大成光辉战斗的一生,可以教育广大农民工和衰哥们,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有困难不要向政fu伸手,只要努力进取,凭着自己勤劳的双手,衰哥可以变帅哥,破落户可以变总裁!
追到会现场肃穆庄严,主席台正中央,高高悬挂包大成同志的巨幅黑框遗像,黑框中,包大成似笑非笑,似哭非哭,音容笑貌十分平庸。这是包大成被学校开除的时候照的,那个时候,他的印堂发黑,整个就是一副倒霉像。所以,广大市民们见到包大成的遗像时,达成了一个共识:此人英年早逝,倒也是命中注定。
遗像上面,一排黑字横幅:吉斯吉杯模范市民包大成同志追悼会。两旁一副挽联,上联:滋阴口服液流芳百世遗爱千秋,下联:充气俏娇娃音容宛在浩气长存!
遗像之下,是一面鲜艳的红旗,覆盖在一只骨灰盒上,当然骨灰盒是空的,包大成坠下天坑,尸骨无存。不过,红旗之上,左面摆放着一包卫生巾,上有一行小字:恒安夜用卫生巾——守卫包大成同志高枕无忧;右边摆放着一部智能手机:iphone5——永远等着包大成来自彼岸的声音。
骨灰盒周围,簇拥着香水、橄榄油、唇膏、丰胸膏、洗面奶、防晒霜、精华素、脑白金、深海鱼油、太太口服液等等各种化妆品,玲琅满目,两排花圈分八字排开,花圈上点缀着各种知名品牌的汽车、摩托车、电视、挖掘机、橱柜、抽油烟机、热水器、电饭煲、洗衣机等等家用电器设备模型。
主席台下,庄严肃穆的哀乐声中,干部群众代表三千多人向着包大成低头默哀。
参加追悼会的人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与包大成生前有仇的,一类是他的亲朋好友。亲朋好?( 商战之极品艳遇 http://www.xlawen.org/kan/17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