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 部分阅读
氖虑椤S行┦虑槟忝窍卤咭膊皇欠浅5那宄G凹柑欤勖堑囊桓龈笔〕ぬ钙鹚词彼档溃±镒苡行┮欣下衾系娜宋铮怯嗳壤鲜欠⒌貌缓茫狗⒁煌āA斓纪揪」芩档氖焙蛴玫氖且恢挚嫘Φ目谄恍┗疤淅锶慈萌似挠懈写パ健! ≡趺囱裁词焙蚶词±镅健N易罱衷诓妥郎咸搅瞬簧儆腥さ男埃奖愕幕埃苣┕匆黄鹆牧拿础`蓿粤耍褂幸患虑椋≈斓氖虑椋憔捅鹛钠恕K彩牵熘绷说恪1鹜耍≡绲匕才藕退强死扯娜颂柑福菜闶敲装伞D忝看味际亲焐纤荡鹩Φ暮茫詈缶褪遣宦涫担獯文阋欢ㄒ娴模寐穑俊 ∏鞘懒际掷锬米诺缁埃恢碧拍青洁降纳粝炝税胩熘螅虐鸦巴哺帕讼吕础! ∷谧约旱淖狼埃檬种盖崆岬厍昧艘换岫烂妫缓笞テ鹆说缁袄矗本┑囊桓龊怕氩α斯ァ! 〉碧交巴怖锎炊±系纳羰焙颍穆砩系赝淞讼氯ァ! 澳愫茫±希沂撬裳舻男⊥跹健6裕裕浴D硖遄罱购冒伞C挥校冶纠聪氲仁虑槎ㄏ吕粗螅傧蚰惚ǖ摹D辜堑寐穑洗挝姨岬降哪歉鱿愀凵倘说氖虑槁穑慷裕裕褪撬9笾莨蔡牡鞑橄衷诮械绞裁闯潭攘耍课抑溃茫颐钦獗咭欢ㄅ浜稀D俏颐鞘∩媳叩氖虑榛沟门巫拍馨镒攀柰ㄊ柰āD亲匀皇堑摹?炊±夏档摹!彼档秸饫铮难麓沟酶土恕?nbsp 
《夺标》第五章5
从白云机场大厅走出来后,托马斯感到周身上下的燥热,这里的气候又热又潮。 几个年轻人争先恐后地挤到托马斯的面前,分别用广东话和普通话询问着他要去什么地方。 他什么也听不懂,于是他连连摆着手用生硬的汉语说:“不用,不用。” 见有新的客人出来,这些人甩下了托马斯,又冲向了他们。 只有一个年纪比较大的人一直不死心地跟着托马斯,并小声地说:“哈罗,先生你去什么地方?” 托马斯被那个人缠烦了,他停住脚,从行李箱里取出一个笔记本来,问道:“乐团,乐团,你知道?” 出租司机眨眨眼睛,说:“知道,我太熟悉了,就在水荫四横路附近。你去那里?” 托马斯有些小心地看着司机,问:“多少钱?” “打表去。”见托马斯没有听懂,司机把他拉到了出租车前指着计价器说:“按表收费,我不会骗你的。” 就在托马斯仍在犹豫的时候,司机已经帮着他把行李给提上了车,同时说道:“一会儿我们就到了。快点,一会儿警察就来了。” 托马斯没有听明白这个出租司机说些什么,但他还是手里拿着一本中国旅游交通地图册上了出租车。 广州的街道很窄,汽车的喇叭声和商店里的喇叭声,此起彼伏地喧嚣着,溅在道路两旁的混凝土和砖瓦上,谱出一首由噪音为基调的都市交响。 出租汽车在拥挤的街上连续速度飞快地做出各种惊险的动作。在托马斯看来,这不是在做杂耍,而是对人生命的轻视。 “慢点,慢点! ”托马斯一次次地叫着。可令他十分奇怪的是,这位司机却是一幅司空见惯的样子,手里拿着一个车载对讲机,在那里时而慷慨激昂、时而开怀大笑地哇哩哇啦地说着什么。走过全世界这么多的城市,一边载着客人一边在对讲机上这么快乐地聊着天的出租司机还是第一次见到。 看来,车外的噪音已经不算什么了。 托马斯觉得头有些疼。不会是感冒了吧,刚才上车之前来不及脱掉衣服,就从北方那干冷的气候中一下子过渡到这个潮湿而又闷热的环境中,确实有点不太适应。 来广州的决定是不是太匆忙了? 张雪的妈妈回忆说,那时小雪和洪学喜的关系还是很好的时候,当时他们在省城里工作,半夜里两个年轻人不知什么事情吵了嘴,天一亮,洪学喜就再也找不到她了。等了她两天之后,洪学喜从省城找到了娘家,在松阳住了三天,也没有见到她的影子。再接到小雪的电话时,她已经一个人回了省城的家里。后来才知道,那段时间里她去了广州。杨明明是和小雪一起长大的,后来她到广州音乐学院学习,以后就留在那里,嫁了人,目前在广州的一个乐团里担任作曲工作。小雪一直和她保持着联系。小雪这个孩子,表面上很温顺,实际上却犟得要命。 她会不会又去了广州了呢? 小雪长大之后,很多的事情,她宁肯和那个杨明明讲,也不会和我说的。所以我想,如果杨明明也不知道小雪去了什么地方,那这个世界上就不可能有第二个人知道她的去向了。这是她写给你的信,你看一看信上有没有说她去了什么地方。 托马斯从怀里再次拿出那封张雪写给他的信。信纸已经有些黑了。 从张雪妈妈那里得到了杨明明的电话号码之后,托马斯打了过去,先是听到一个男人的声音。 不一会听到了杨明明的声音:你是哪一位?对不起,她的事情我不清楚,我不知道她现在在什么地方?你说什么,我听不懂你说的意思。好吧,我先生懂一点英语,要不你和他说吧。 杨明明的先生说话总是有些迟疑,这让托马斯加重了对他们两个人的怀疑。 当男人听到托马斯要来广州的时候,他的语调开始变得非常的坚决:不,你不要来。你来了,我们也不会接待你。是,张雪是我们的好朋友。对,我们不欢迎你。哐! 〃到了。这就是我们广州市最著名的交响乐团。” “这是哪里?” “水荫四横路三十二号,广州交响乐呀。这就是你说的乐团,肯定的。” 托马斯付了车资,提着行李来到了交响乐团大院的门口。 一个传达室的人拦住了他:“这位外国朋友,你找谁呀?” “杨明明。”托马斯把一张纸条递补递给传达室的人。 “在我的印象中,我们这里好像没有这么个人呀。你要找哪个单位呀?” “杨明明。” “我知道你找杨明明,你找哪个单位的杨明明呀?单位懂吗?哪个乐团?” “对,我要找乐团。” “乐团,广州的乐团多了,你找哪个乐团呀?” 托马斯呆呆地看着传达室的人,在热辣辣的阳光之下,他的头有些晕。  
《夺标》第五章6
托马斯躺在一所医院的病床上,嘴唇干裂,胳膊上打着点滴。 一个医生手里拿着个夹子,站在托马斯的身边,他指着那个点滴的瓶子问一个刚刚进门的护士:“给德卡先生的药加进去了吗?” 护士点了点头。 站在医生身边的护士小问道:“要不要和驻我们这里的领事馆打个电话?” 医生看着护士想了一会儿,问道:“他的烧还没有完全退吧?” “比昨天好一些了。” “还说梦话吗?” 小护士点点头:“我也听不太清说什么,一会儿清楚一会儿模糊的,好像听着他老在说什么雪儿雪儿的。” 医生点点头,问:“那个叫什么杨明明的人找到了吗?” 护士说:“电话局的人正在帮助寻找,听说那个号码可能是赤岗路那边华南歌舞团宿舍的电话。” “待会儿闲的时候,你再给那边去个电话,问问杨明明是不是他们那里的。必要的话,我们让派出所出面找。” 护士点了点头。  
《夺标》第五章7
“今天是几号了?”托马斯用英语问道。 小护士想了想用英语回答:“二十四号。你已经问好几遍了。” 托马斯看着天花板,像是自言自语地说:“如果在波特兰的话,今天晚上就可以坐在圣诞树下和家人换礼物了。” “你说什么?”小护士问道。 托马斯挣扎着坐了起来,从自己的提包里拿出一盒巧克力来,送给小护士,并用英语说道:“祝你圣诞快乐。” 接过礼物,小护士感谢道:“谢谢你,托马斯,教了我这么多的英文。” “我能打个电话吗?”托马斯做了一个打电话的姿势。“打电话。”他用汉语说着。 小护士笑了,说道:“当然,只要买张卡,这里打电话很方便的。” 托马斯拖着无力的腿,在小卖部里买了一张IC卡后,他来到了一个磁卡电话前。 很快地,他拨通了家里的电话。 “南希吗?是我。” “你还活着吗?我的上帝,你还知道这个世界上有个家呀?你不是正在和那个中国女人在一起快乐吧,谢谢你还能想起我们来。” 托马斯把听筒拿到眼睛前,盯着看了一会儿,直到确信那边的抱怨告一段落后,他把话筒又送到了嘴边,小声地说:“祝你们圣诞快乐。” 于是听筒里再次响起了那无穷无尽地抱怨。 托马斯慢慢地把话筒挂上了。接着,他又拨了一串电话号码。 “对不起,你所呼叫的电话已关机,请您稍后再拨。对不起。。。。。。” 托马斯习惯性地闭上了眼睛。想了好一会儿,他继续拨着电话。 很快地,电话里传来的亨利激动的声音。 “上帝呀,是你吗?托马斯,你现在在什么地方?你疯了?你赶快回来吧,工作的事情你还用发愁吗?以你的经历,只要给那些猎头公司打一个电话,第二个月你就可以帮助他们从新的雇主那里挣到佣金的。关键的是你家里的事情,你是怎么打算的?你和南希的问题,我们都很清楚,我想我和周围真心关心你的人一样,都会尊重你的选择的,但问题是为了一个中国的女孩子值得吗?其他的问题你就不考虑了吗?房子,还有孩子。好吧,我会帮助你去处理的。你能给你的律师打个电话吗?” 托马斯默默地放下了电话。 回到病房之后,他一下子倒在了床上,接着用枕头蒙住了自己的脸。 不知过了多久,护士把他脸上的枕头拿开,小声说:“有人来看你了。” 托马斯睁开眼睛,看见了两个陌生的女人站在门口。 一个穿着警服的中年女人年看着托马斯问道:“请问,你是托马斯。德卡先生吗?” 托马斯困惑地看着她点了点头。 那个中年女人笑了笑。 另一个年轻的女士来到了托马斯的床前,小声地说:“真没想到,这么长的时间了,你还在找着我们。” 托马斯没有听懂她的话,于是他沙哑着声音用中文问道:“你是谁?” 女士回答说:“我是杨明明。”  
《夺标》第五章8
在省城一个金壁辉煌的一家餐馆里,人声鼎沸中客人们在一片快乐的气氛中交杯过盏。 穿着下边衩开得很高的旗袍的服务小姐,领着省工业厅的厅长在人群中穿梭着,来到了一个环境优雅的包间前边。 把门推开后,只见吉姆大声地喊道:“唉呀,我们的崔厅长,终于把你给盼来了。你不来,大家谁也不敢动呀。” 崔厅长环视了一下桌子上的来客,几乎全是松阳那边的干部。 待各人寒暄坐定之后,吉姆站起身来,举起手中的酒杯说:“崔厅长、张市长、李主任、朱主任、还有周矿长,多谢一直以来你们对我的关照。”吉姆举起了酒杯来:“来,为了吕家沟矿务局,也为了洛斯蒂尼公司今后与松阳市的合作成功。” 崔厅长笑了笑,说:“行了,林先生,最值得你举杯的是你身上的几个口袋。” 听到这里,包间里的人全都笑了。 市政府办公室的李主任说道:“你知道,为了你的身上的几个口袋,我们这里有多少人明着暗着,给你使劲,特别是我们省工业厅的崔厅长,为了你的事情,一次次地打电话,疏通各各环节、排除种种阻力。要说敬酒的话,你首先要敬咱们的崔厅长。” “李主任说的对,先敬崔厅长。”众人起哄道。 吉姆赶忙举起酒杯走到崔厅长的面前,满怀感情地说:“多余的话我就不想多说了。这样吧,”说着他转过脸来看着桌子边上的人说:“大家都看到了,为了表示对崔厅长的感谢,我这里连干三杯,崔厅长您随意。” 看着吉姆连着干了三杯,众人拍手叫好。 有人又开始起哄:“还有张市长呢。” 张市长对着大家摆摆手,说:“和我就不要连干三杯了,这样,吉姆一杯,我半杯,大家看好不好?” “好!”包间里又发出一阵起哄的声音。 就在这时,崔厅长身上的手机响了起来,他拿起电话来,由于周围的人叫喊声太大,他站起身来,一边示意大家接着喝,一边走出了包间。 “喂,喂?说话呀?” 只见刚才领着他来到包间的小姐,向他微笑着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随着小姐的目光,崔厅长看见了几个陌生人站在不远处,其中一个手里拿着手机的人来到了他的面前,弯弯身子说:“崔厅长,您好,我是省公安厅的。” “省公安厅的?”崔厅长用一种警惕的目光看着来人:“你要干吗?” 来人笑道:“那边的几个同志想和您汇报一些情况。” 崔厅长抬头看了看不远处的几个陌生人。 来人赶紧解释道:“他们一位是从北京公安部来的,另外几位是贵州省公安厅的。” “找我有什么事情?” 尽管崔厅长皱着眉头问道,但还是向那几个人走了过去。 那几个人陪着崔厅长走到一个空的桌子前,坐了下来。 十几分钟之后,崔厅长一脸沉重而严肃地站起身来,他想说什么,犹豫了一下,又止住了嘴。 在那几个人的目光当中,崔厅长再次回到了包间里。 众人依然还在那里频频举杯地欢闹着。 “崔厅长,怎么一个电话打了这么长的时间。”吉姆满脸通红地说道:“李主任赖酒,你给我们评评理。” 崔厅长的表情瞬间竟变得好像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过似地,指着李正通说:“小李呀,这就是你不对了。人家吉姆已经喝了这么多了,你再赖酒就有点不够意思了吧。” “好好好,我喝,我喝,我不就欠着他两杯么。好小子,学会了当着领导那里告刁状了。”说完,李主任笑着把手中的酒倒进了嗓子。 崔厅长站起身来,看着吉姆说:“吉姆,你刚才连敬了我三杯,非常感谢。这里我也敬你一杯,你随意。” “这怎么行呢?”吉姆指着手中的酒杯,对站在不远处的小姐说:“来,把我的酒杯也给满上。” 崔厅长搂了搂身边的吉姆笑了笑,说:“好,我们两个好好地把手中的这杯酒给喝了,到时候再给你讲两个笑话。”  
《夺标》第五章9
从长沙开往湘西的一列慢车上,每节车厢里都挤着满满的人及其他的生命。那些扛着大包小裹试图找着坐位的人经过不少车厢的联接过道时,总能发现有不少被捆着腿的猪仔在哼哼着,而它们旁边的一些竹篓里,不时地有鸭子的头从缝隙中伸出嘎嘎叫着。 车厢的地上,无数的脚踩在满地的瓜子壳、水果皮、浓痰、烟蒂和脏纸上;车厢的上边,从那些已经变了音调喇叭里传出的的音乐和相声给已经闹哄哄又增加了一层烦燥,飘浮着由种种劣质香烟构成的人选烟雾,正越来越浓地聚集在人们的头上;而车厢的中间是一堆堆人的肉体以及从肉体当中呼出、排放和分泌出来相当复杂的味道。 切身地感受到车厢里的这一切,托马斯才深深地意识到,和北京那些现代化的大都市相比,到了这里你才能真正地理解什么叫发展中的国家。 “杂志、方便面、矿泉水啦! 请大家让一让!”一位推着小车走在拥挤的过道中的女乘务员边走边喊着: “杂志、方便面、矿泉水啦! 请大家让一让!” 这是人干的工作吗?看着那个已经满头大汗却仍在人群中不懈地推销着商品的女乘务员,托马斯内心竟然产生出一种深深的同情和几许敬佩来。 更让托马斯觉得不可思议的是,一个手里拿着一把大笤帚的列车工作人员正在从车厢的一边,将一大堆污秽不堪的垃圾一路扫过来,边扫边喝斥着:“把脚拿开,说你呢,把脚抬起来!” 扫到托马斯跟前时,笤帚下边的污物竟已堆得像座小山了。 很多一直站在过道里的人,只好纷纷地或跳过小垃圾堆或踮着脚站在座位上,后一种行为引来了无数的争吵。 列车员扫到托马斯面前时,抬起头来,擦了一把脸上的汗说:“唉哟,还有老外呢。” 众人把目光投在了托马斯的脸上。 旁边一个乘客说:“你受得了这个吧?” 托马斯听不懂那些带着很浓重的湖南口音,但他知道这是周围的人对自己的关切,于是他操着生硬的汉语说:“没有关系。” 周围的人笑出声来。 托马斯又想了想磁带上的对话,然后补充道:“我没事的。” 旁边的人笑声更大了。 一个脸色黑黑农民模样的人问道:“你去哪儿呀?” 托马斯听懂了,他从口袋里拿出一张纸条来。 旁边的人伸过头来看了看纸条,于是有人说道:“唉哟,那地方可偏呀,听说下了火车不远的地方,就有土匪呀?” 托马斯笑笑说:“对不起,我不懂。” “土匪?懂吗?就是抢东西、绑人的。” 托马斯耸了耸肩,他确实没有不懂别人的意思。 见托马斯什么也听不懂,周围的的人很快也就失去了与他说话的兴致。 托马斯低头看了一会儿手中的纸条,又把目光转向了列车的窗外。 远处,一片湘西的青山绿水,田园风光;近处,一排排的电线杆远远地冲过来,又远远地退下去,最后消失在一片暮霭之中。 那是一个非常偏远的小地方,杨明明一边把一张写着张雪工作地点的纸条放在托马斯的手里,一边说:去那里的一路可能非常辛苦。 张雪去那里不辛苦吗?她生活在那里不是更辛苦吗?不,我一定要去找她,我一定要。 德卡先生,我真的为你这种精神而感动。尽管我的先生一再跟我讲,不要来找你,不要来找你,可当我听到派出所的人说,你病在了医院里时,我还是忍不住来了。 不管张雪是否原谅我,我一定要当着她的面对她说,都是我不好。我并且要对她说,如果你要跟我走的话,我将尽我最大的能力保证你今后的幸福。 杨明明深情地说,真想把发生在这里的一切告诉她。 不,请你千万不要。如果她知道我还在找她的话,她一定又会跑到不知什么地方去了。求求你了,如果她答应今后和我在一起的话,我们一定会来这里看你的,一定会的。 听到这里杨明明眼睛一下子湿润了。 “有买盒饭的吗?一荤两素六块钱了! ”一个男列车员推着一个装着盒饭的小车从站满了人群的过道中走了过来:“有买盒饭的吗?” 托马斯面前的小桌子上摆满了各种塑料袋和杯具,坐在身边的旅客纷纷扭头看着那个在人群中满头大汗的列车员,无动于衷。 托马斯用手指着小车子问道:“多少钱?” “请问这位外国朋友,您准备买几盒呀?” 托马斯没有听懂,而是继续指着餐盒问:“多少钱?” “六块! 一荤两素,六块。”男列车员回答。 “他听不懂你说什么,你跟他比划一下。”边上有旅客插嘴道。 “是六,我知道,他在说六。”说着托马斯伸出五个手指来,另外又伸出一个食指来:“六,是六元,对不对?” 看见托马斯认真的样子,周围的人都笑了起来。  
《夺标》第五章10
这里的站台很小,也就是几间小小的平房。 偶尔几个过往的农人停住脚,好奇地看着托马斯和他脚下那个硕大的行李。 树上的知了在厉声地尖叫着。 树下卧着一只伸着长长舌头皮毛杂乱的灰狗。 几个孩子手里拿着甘蔗在房子的周围欢笑着跑来跑去的。 托马斯手里拿着一张地图,四处张望了一会儿,他来到了一个小卖部前边。 一个中年妇女抑起头来,有点不安地看着这个可能是她一生头一次亲眼见到的黄头发、蓝眼睛。 “请问,怀潭服务专校在什么地方?” 女人不知是听不懂托马斯的话,还是害怕,她赶紧起身走进了房间。 不一会儿,一个脸色很黑的男人走了出来。 托马斯先是笑了笑,然后举起手中的湖南省地图,问道:“请问,怀潭服务专校?” 那个男人没有听懂他说什么,但他走到了托马斯面前,低头看了看他手里的地图,当他看着地图边上写着的几个注着汉语拚音的字时,他点点头说:“你找怀潭服务专校呀,去那边没有专门的车呀。” “我去。我想去。”托马斯问道:“有出租车吗?” “出租车?”男人笑着回过头对身后的女人说道:“我们这里哪有出租车呀?” “要不你送送他。”女人推了推男人的后背说:“你可以跟他商量一个价格。” 托马斯听不懂面前这对男女在商量些什么。 那个黑脸男人非常认真地说:“摩托车,去么?” “摩托车?什么是摩托车?” 见托马斯听不明白,那个男人把他拉到屋后,指着一辆摩托车说:“诺。摩托车,就是那个。” 托马斯回想着磁带上的对话,问道:“要多久,那里?” 男人听懂了他的问题,伸出一个指头来说:“得一个多小时?” “多少钱?” 男人回过头看了看女人,简单地商量了一下后,男人说:“你还回来吗?来回得三十块,光送你去一趟的话,二十。一个多小时呢。” 托马斯没有听懂他说什么,他从口袋里拿出一张五十元的钱来。 男人摇摇头:“不用,不用这么多,我说过是三十块。” 托马斯没有听懂男人说的话,于是又从口袋里找到一张一百元的钱来,说:“这是一百元。” 男人走到托马斯的面前,推回他的那只拿着一百元钱的手:“你现在不用给我钱,到了那里你再给,另外也不用给我们这么多,说好了最多三十。三十,懂吗?” 看着男人伸出三个指头来,托马斯明白三十的意思了。看着这对夫妻,他突然感动地把一百元块送到站在男人身后的女人手里,说道:“这里是一百元,我给你们,我要给你们。” 男人转过身子,将女人手里的钱取回来,再次交还给托马斯,说:“说好了,后收钱的。钱,你拿回去。” 托马斯看着面前的这对中国夫妇,说英语说道:“我真希望那些成天坐在好莱坞办公室里总是妖魔化中国的制片人,能真正地到中国来看一看,看看这里的人民是怎么对待我们的。” 两个中国男女互相吃惊地看了看,又把目光转到了这个外国人的脸上。 托马斯觉得自己有些失态,然后他用中文非常真诚地说道:“我,真的,喜欢中国,中国人,我真的,越来越爱中国了。真的。”  
《夺标》第五章11
“今天测验的目的很简单,”张雪用她那标准的英文非常缓慢地说着:“我出的题量比较大,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大,但多数题目都不难,主要的目的还是想了解一下你们各位的阅读理解速度怎么样。听懂了吗?如果没有问题的话,就让我们的课代表将卷子发给你们了。” 见学员没有提出异议,张雪示意课代表发卷,同时她继续用英文说道:“好了,希望大家遵守纪律,不要去看别人的卷子。不管是谁先做完了题目,请你先悄悄地离开教室到外边去,不要影响到其他的同学。有什么问题吗?” 见大家都在低头看题目,张雪悄悄地来到教室前边的一张桌子上坐了下来。 看了一会儿正在做着题目的孩子,张雪把目光挪到了窗外。 在那片绿色的竹林里,有黄|色的小鸟在飞舞欢叫着。 远远的天际是一片湛蓝。 北边的天空有雪吗?此刻,我怎么会坐到这里来了呢?张雪的思绪纷飞了起来。 这所服务专业学校的校长是父亲中学的同学。张雪记得小的时候,他还专门到松阳市看过父亲。在张雪的印象中,那是她第一次听到父亲用湖南话与别人交谈,而且在她幼年的印象中,见到来自远方的老友,父亲脸上头一次如此地快乐。 这次离开松阳之后,她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先到杨明明那里去住上一些日子,看看情况再说。可当她听到妈妈说,托马斯一直在发着疯地找着自己的时候,她开始觉得广州的目标太大了。于是她给这位当年父亲最要好的朋友打了个电话。在电话里,说得非常含糊,由于一些个人兴趣的原因,自己想从事一段时间的英语教学活动。校长对她的到来当然表示欢迎,但声明由于一些人事手续方面的问题,她刚来学校里,暂时不能成为正式的教师,但作为代课教师应该没有问题。张雪表示没有关系,不发工资也没有问题。校长笑着说,那你不就成了白求恩了。 来到这个学校几天之后,张雪首先发现,这个为湖南西部大城市服务行业培养各种中高级人才的中专学校,英语教学确实远远地落后于沿海地区。首先是教材,太陈旧了,从听力到泛读,用的还是八十年代的。在教学方式上,也多是采取填鸭式的,很少采取那些生动活泼的情景式教学。于是她决定将学校交给自己的一个班作为英语教学试点。为了更好地把握班上同学的英语程度,她花了几天的时间专门设计了一套试题,她觉得通过让学员在九十分钟之内完成这套试题,她将更好了解学员的缺欠在什么地方,把握好今后的教学。 漫想至此,张雪抬起头来,向教室打量了一番。很快地,她发现了在三十几个学员中至少有五、六个人在试图偷看别人的试卷。 张雪慢慢地站起身来,散步一样地走到了教室的中间,然后用极其温柔的声音提示说:“注意,每个人都做自己的,不要看别人的卷子。” 她想起几年前自己在天津念书的时候,对那些自己不感兴趣的功课,也是东瞟一下、西溜一眼的。现在回想起,当时的老师在教室里走来走去的时候也常常说着同样的话的。看来当年的自己和现在的这些偷看别人试题的孩子是一样的,都以为可以趁老师不注意可以小心地干点儿什么呢。现在终于明白了,其实做老师的只要站起来,课堂里的一举一动都是看得清清楚楚的。嘴里的那些提示,无非是给有自尊心的人留点面子。 她又向教室外边看去,只见一面鲜艳的国旗在学校中央的一个旗杆上高高的迎风飘扬着。 在国旗的旁边不远处的一根高高的杆子上并排着绑着两个高音喇叭,它们在风中微微地晃动着。  
《夺标》第五章12
从摩托车上下来之后,不管那个送他来的男人如何推辞,托马斯还是坚持将五十元钱塞到了他的口袋里。 看着那几座隐蔽在一处深深竹林当中的红色小楼之后,托马斯激动地吸了一口气,将地上那个大大的背包甩在背上,快步地向面前的这所学校走去。 那个从天寒地冻的北方一路南下的女孩子就是躲在这片与世隔绝的竹林之中吗? 远远地,托马斯看到了几个十几岁的男女学生坐在草地上,有的在那里聊着天,有的趴在草地上低头看着书。 见到托马斯走来,聊着天的人停住了话头,看着书的人抬起头来。 越往前走,托马斯心里越紧张。这是怎么了?不要这样,她不会再跑了,不会的! 一个脸上长着青春痘的男生站起身来,冲着托马斯打了个招呼:“哈罗。” 托马斯停住了脚,犹豫着是用英语还是用汉语和眼前这个男生沟通。 “我能帮你做些什么吗?”男生问。 托马斯没有想到对方竟然用非常纯正的英语问话,他马上笑着回答说:“是的,我想找一个人。” 那些学生纷纷站起身来,很显然,这里的年轻人多数能听得懂托马斯说的英文。  
《夺标》第五章13
在学校的电脑室里,一个戴了副深度近视眼镜的年轻人正在那里打着游戏。 有人轻轻地敲了敲玻璃。 深度近视抬起头来,看了看,没有什么动静,于是他继续低头玩起了电子游戏来。 玻璃又被人敲了几下。 深度近视有点不甘心地看了看电脑后,站起身子来,走到大门前,拉开门,只见是一个他认识的学生和另外一个他不认识的中年外国人站在面前。 他有些奇怪地问那个小男生:“刚才是你敲的窗户吗?” 小男生点了点头。 深度近视不高兴地问道:“你怎么不上课呀,跑到这里干吗来了?” “张老师刚才让我们班同学做英语测验,我已经答完题了。”小男生说完向四周看了看,用怯生生地口吻说:“这位是托马斯。德卡先生,他希望你能够帮助他一个忙。” “帮忙,帮什么忙?” “你有广播室的钥匙吗?” “广播室钥匙?你们要干吗?” 小男生看了看托马斯。 托马斯把身后的那个大包放了下来,从里边摸出一盘磁带来,用汉语说:“求求你了。” 深度近视把托马斯的手推开,向后退着:“干吗?你们要干吗?” 小男生说:“那个磁带是音乐,我刚才听了一下,他想让你用广播帮他播一下,就十分钟。” “开什么玩笑,现在都在上课呢?” 托马斯和那男生用英语说了几句。 热心的小男生看着深度近视说道:“德卡先生问你去过北京吗?” “北京?和去北京有什么关系?” “德卡先生说了,如果你帮助他把这盘磁带播了的话,他可以出钱让你来回去一趟北京。” 深度近视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地说:“再说一遍?开什么玩笑?” 小男生和托马斯说了几句。 托马斯马上从身上的钱包里拿出十张一百元的钱,交给了深度近视,然后向他鞠了一个躬,用汉语说:“求求你了。” 深度近视看了看手中的钱,从来到这个学校里之后,他还从来没有一下子手里拿过这么多钱呢?他想了一想后,说:“那好吧。”可刚走了几步,他又停住了脚,说:“不行,我这样干,校长非把我给开了不可。你跟他说,我不干。”说完,他又把钱交给了托马斯。 听完小男生翻译过来的话,托马斯一下子急了,他比手划脚地和小男生讲了一段话。 小男生点点头后,看着深度近视说:“德卡先生说,你放了这盘磁带之后,他保证让你和校长一起去北京。他说了,你放完这盘音乐后,他将和你及另外一个人一起去校长那里解释去。他又问,你去过长城吗?你想当一回好汉吗?作为中国人,你难道不想去看一看那座千年古都里的故宫吗?” 听到这里,深度近视说:“我当然想去北京了。我做梦都想爬一次长城。”说着,他一把拿过托马斯手中的音乐磁带,说道:“出了问题,你帮我去和校长去说。是吧?” 三个人再次一齐向外走,走到门边时,深度近视突然又转身往回走。 “你又怎么了?”小男生厉声地问道。 “播放之前我得先听听,真的像这个老外所说的那样仅仅是一盘音乐吗?世界上还会有这种事?”  
《夺标》第五章14
张雪坐在教室前边的桌前,抬头看了看下边做着题的孩子们,又看了看手表,说:“还有二十分钟。你们不用着急,做不完也没有关系,今天仅仅是个测验。我主要还是想了解一下你们对现代服务行业英语理解的程度。” 说完,张雪又低头看着桌子上的那张纸,然后默默地读了起来: 妈妈,我一切都好。我不想给你打电话,主要是我暂时还不想让你知道我具体在什么地方。我走得那么匆忙,以至没有告诉你我去了什么地方,请你原谅我。不过我想,你可能也能猜到了我去了哪里。妈妈,真的对不起你,我想也许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可能不会来看你了,也不能为你煎中药了,请你一切多保重吧。希望你能理解我,妈妈,我可能得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来恢复自己的心情,养好自己的伤口。我真的没有想到,这次我受到的伤害竟是这么的深。妈妈,也许我永远也不可能再回到松阳来了。我不知道今生我会漂泊到什么地方,真的,这个世界上,我没有什么牵挂的,除了你,还有一个人。妈妈,我想你猜得出那个人是谁,我记得,他的琴声曾经让你哭过。这些天里,我也有好多次在梦中听到过他的琴声,每次听到从他那颤抖的手指下飘出的旋律时,我都会流下眼泪来。妈妈,我不知道,这一切是怎么回事。我总是梦到他,梦到他的琴声。。。。。。 张雪闭上了眼睛,她仿佛又听到了那只大提琴的哭声,从那遥远世界里漂来,漂来。。。。。。 琴声越来越近,越来越响。 张雪睁开了眼睛,抬起头来,她发现全?( 惊心动魄跨国商战--夺标 http://www.xlawen.org/kan/1837/ )
《夺标》第五章5
从白云机场大厅走出来后,托马斯感到周身上下的燥热,这里的气候又热又潮。 几个年轻人争先恐后地挤到托马斯的面前,分别用广东话和普通话询问着他要去什么地方。 他什么也听不懂,于是他连连摆着手用生硬的汉语说:“不用,不用。” 见有新的客人出来,这些人甩下了托马斯,又冲向了他们。 只有一个年纪比较大的人一直不死心地跟着托马斯,并小声地说:“哈罗,先生你去什么地方?” 托马斯被那个人缠烦了,他停住脚,从行李箱里取出一个笔记本来,问道:“乐团,乐团,你知道?” 出租司机眨眨眼睛,说:“知道,我太熟悉了,就在水荫四横路附近。你去那里?” 托马斯有些小心地看着司机,问:“多少钱?” “打表去。”见托马斯没有听懂,司机把他拉到了出租车前指着计价器说:“按表收费,我不会骗你的。” 就在托马斯仍在犹豫的时候,司机已经帮着他把行李给提上了车,同时说道:“一会儿我们就到了。快点,一会儿警察就来了。” 托马斯没有听明白这个出租司机说些什么,但他还是手里拿着一本中国旅游交通地图册上了出租车。 广州的街道很窄,汽车的喇叭声和商店里的喇叭声,此起彼伏地喧嚣着,溅在道路两旁的混凝土和砖瓦上,谱出一首由噪音为基调的都市交响。 出租汽车在拥挤的街上连续速度飞快地做出各种惊险的动作。在托马斯看来,这不是在做杂耍,而是对人生命的轻视。 “慢点,慢点! ”托马斯一次次地叫着。可令他十分奇怪的是,这位司机却是一幅司空见惯的样子,手里拿着一个车载对讲机,在那里时而慷慨激昂、时而开怀大笑地哇哩哇啦地说着什么。走过全世界这么多的城市,一边载着客人一边在对讲机上这么快乐地聊着天的出租司机还是第一次见到。 看来,车外的噪音已经不算什么了。 托马斯觉得头有些疼。不会是感冒了吧,刚才上车之前来不及脱掉衣服,就从北方那干冷的气候中一下子过渡到这个潮湿而又闷热的环境中,确实有点不太适应。 来广州的决定是不是太匆忙了? 张雪的妈妈回忆说,那时小雪和洪学喜的关系还是很好的时候,当时他们在省城里工作,半夜里两个年轻人不知什么事情吵了嘴,天一亮,洪学喜就再也找不到她了。等了她两天之后,洪学喜从省城找到了娘家,在松阳住了三天,也没有见到她的影子。再接到小雪的电话时,她已经一个人回了省城的家里。后来才知道,那段时间里她去了广州。杨明明是和小雪一起长大的,后来她到广州音乐学院学习,以后就留在那里,嫁了人,目前在广州的一个乐团里担任作曲工作。小雪一直和她保持着联系。小雪这个孩子,表面上很温顺,实际上却犟得要命。 她会不会又去了广州了呢? 小雪长大之后,很多的事情,她宁肯和那个杨明明讲,也不会和我说的。所以我想,如果杨明明也不知道小雪去了什么地方,那这个世界上就不可能有第二个人知道她的去向了。这是她写给你的信,你看一看信上有没有说她去了什么地方。 托马斯从怀里再次拿出那封张雪写给他的信。信纸已经有些黑了。 从张雪妈妈那里得到了杨明明的电话号码之后,托马斯打了过去,先是听到一个男人的声音。 不一会听到了杨明明的声音:你是哪一位?对不起,她的事情我不清楚,我不知道她现在在什么地方?你说什么,我听不懂你说的意思。好吧,我先生懂一点英语,要不你和他说吧。 杨明明的先生说话总是有些迟疑,这让托马斯加重了对他们两个人的怀疑。 当男人听到托马斯要来广州的时候,他的语调开始变得非常的坚决:不,你不要来。你来了,我们也不会接待你。是,张雪是我们的好朋友。对,我们不欢迎你。哐! 〃到了。这就是我们广州市最著名的交响乐团。” “这是哪里?” “水荫四横路三十二号,广州交响乐呀。这就是你说的乐团,肯定的。” 托马斯付了车资,提着行李来到了交响乐团大院的门口。 一个传达室的人拦住了他:“这位外国朋友,你找谁呀?” “杨明明。”托马斯把一张纸条递补递给传达室的人。 “在我的印象中,我们这里好像没有这么个人呀。你要找哪个单位呀?” “杨明明。” “我知道你找杨明明,你找哪个单位的杨明明呀?单位懂吗?哪个乐团?” “对,我要找乐团。” “乐团,广州的乐团多了,你找哪个乐团呀?” 托马斯呆呆地看着传达室的人,在热辣辣的阳光之下,他的头有些晕。  
《夺标》第五章6
托马斯躺在一所医院的病床上,嘴唇干裂,胳膊上打着点滴。 一个医生手里拿着个夹子,站在托马斯的身边,他指着那个点滴的瓶子问一个刚刚进门的护士:“给德卡先生的药加进去了吗?” 护士点了点头。 站在医生身边的护士小问道:“要不要和驻我们这里的领事馆打个电话?” 医生看着护士想了一会儿,问道:“他的烧还没有完全退吧?” “比昨天好一些了。” “还说梦话吗?” 小护士点点头:“我也听不太清说什么,一会儿清楚一会儿模糊的,好像听着他老在说什么雪儿雪儿的。” 医生点点头,问:“那个叫什么杨明明的人找到了吗?” 护士说:“电话局的人正在帮助寻找,听说那个号码可能是赤岗路那边华南歌舞团宿舍的电话。” “待会儿闲的时候,你再给那边去个电话,问问杨明明是不是他们那里的。必要的话,我们让派出所出面找。” 护士点了点头。  
《夺标》第五章7
“今天是几号了?”托马斯用英语问道。 小护士想了想用英语回答:“二十四号。你已经问好几遍了。” 托马斯看着天花板,像是自言自语地说:“如果在波特兰的话,今天晚上就可以坐在圣诞树下和家人换礼物了。” “你说什么?”小护士问道。 托马斯挣扎着坐了起来,从自己的提包里拿出一盒巧克力来,送给小护士,并用英语说道:“祝你圣诞快乐。” 接过礼物,小护士感谢道:“谢谢你,托马斯,教了我这么多的英文。” “我能打个电话吗?”托马斯做了一个打电话的姿势。“打电话。”他用汉语说着。 小护士笑了,说道:“当然,只要买张卡,这里打电话很方便的。” 托马斯拖着无力的腿,在小卖部里买了一张IC卡后,他来到了一个磁卡电话前。 很快地,他拨通了家里的电话。 “南希吗?是我。” “你还活着吗?我的上帝,你还知道这个世界上有个家呀?你不是正在和那个中国女人在一起快乐吧,谢谢你还能想起我们来。” 托马斯把听筒拿到眼睛前,盯着看了一会儿,直到确信那边的抱怨告一段落后,他把话筒又送到了嘴边,小声地说:“祝你们圣诞快乐。” 于是听筒里再次响起了那无穷无尽地抱怨。 托马斯慢慢地把话筒挂上了。接着,他又拨了一串电话号码。 “对不起,你所呼叫的电话已关机,请您稍后再拨。对不起。。。。。。” 托马斯习惯性地闭上了眼睛。想了好一会儿,他继续拨着电话。 很快地,电话里传来的亨利激动的声音。 “上帝呀,是你吗?托马斯,你现在在什么地方?你疯了?你赶快回来吧,工作的事情你还用发愁吗?以你的经历,只要给那些猎头公司打一个电话,第二个月你就可以帮助他们从新的雇主那里挣到佣金的。关键的是你家里的事情,你是怎么打算的?你和南希的问题,我们都很清楚,我想我和周围真心关心你的人一样,都会尊重你的选择的,但问题是为了一个中国的女孩子值得吗?其他的问题你就不考虑了吗?房子,还有孩子。好吧,我会帮助你去处理的。你能给你的律师打个电话吗?” 托马斯默默地放下了电话。 回到病房之后,他一下子倒在了床上,接着用枕头蒙住了自己的脸。 不知过了多久,护士把他脸上的枕头拿开,小声说:“有人来看你了。” 托马斯睁开眼睛,看见了两个陌生的女人站在门口。 一个穿着警服的中年女人年看着托马斯问道:“请问,你是托马斯。德卡先生吗?” 托马斯困惑地看着她点了点头。 那个中年女人笑了笑。 另一个年轻的女士来到了托马斯的床前,小声地说:“真没想到,这么长的时间了,你还在找着我们。” 托马斯没有听懂她的话,于是他沙哑着声音用中文问道:“你是谁?” 女士回答说:“我是杨明明。”  
《夺标》第五章8
在省城一个金壁辉煌的一家餐馆里,人声鼎沸中客人们在一片快乐的气氛中交杯过盏。 穿着下边衩开得很高的旗袍的服务小姐,领着省工业厅的厅长在人群中穿梭着,来到了一个环境优雅的包间前边。 把门推开后,只见吉姆大声地喊道:“唉呀,我们的崔厅长,终于把你给盼来了。你不来,大家谁也不敢动呀。” 崔厅长环视了一下桌子上的来客,几乎全是松阳那边的干部。 待各人寒暄坐定之后,吉姆站起身来,举起手中的酒杯说:“崔厅长、张市长、李主任、朱主任、还有周矿长,多谢一直以来你们对我的关照。”吉姆举起了酒杯来:“来,为了吕家沟矿务局,也为了洛斯蒂尼公司今后与松阳市的合作成功。” 崔厅长笑了笑,说:“行了,林先生,最值得你举杯的是你身上的几个口袋。” 听到这里,包间里的人全都笑了。 市政府办公室的李主任说道:“你知道,为了你的身上的几个口袋,我们这里有多少人明着暗着,给你使劲,特别是我们省工业厅的崔厅长,为了你的事情,一次次地打电话,疏通各各环节、排除种种阻力。要说敬酒的话,你首先要敬咱们的崔厅长。” “李主任说的对,先敬崔厅长。”众人起哄道。 吉姆赶忙举起酒杯走到崔厅长的面前,满怀感情地说:“多余的话我就不想多说了。这样吧,”说着他转过脸来看着桌子边上的人说:“大家都看到了,为了表示对崔厅长的感谢,我这里连干三杯,崔厅长您随意。” 看着吉姆连着干了三杯,众人拍手叫好。 有人又开始起哄:“还有张市长呢。” 张市长对着大家摆摆手,说:“和我就不要连干三杯了,这样,吉姆一杯,我半杯,大家看好不好?” “好!”包间里又发出一阵起哄的声音。 就在这时,崔厅长身上的手机响了起来,他拿起电话来,由于周围的人叫喊声太大,他站起身来,一边示意大家接着喝,一边走出了包间。 “喂,喂?说话呀?” 只见刚才领着他来到包间的小姐,向他微笑着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随着小姐的目光,崔厅长看见了几个陌生人站在不远处,其中一个手里拿着手机的人来到了他的面前,弯弯身子说:“崔厅长,您好,我是省公安厅的。” “省公安厅的?”崔厅长用一种警惕的目光看着来人:“你要干吗?” 来人笑道:“那边的几个同志想和您汇报一些情况。” 崔厅长抬头看了看不远处的几个陌生人。 来人赶紧解释道:“他们一位是从北京公安部来的,另外几位是贵州省公安厅的。” “找我有什么事情?” 尽管崔厅长皱着眉头问道,但还是向那几个人走了过去。 那几个人陪着崔厅长走到一个空的桌子前,坐了下来。 十几分钟之后,崔厅长一脸沉重而严肃地站起身来,他想说什么,犹豫了一下,又止住了嘴。 在那几个人的目光当中,崔厅长再次回到了包间里。 众人依然还在那里频频举杯地欢闹着。 “崔厅长,怎么一个电话打了这么长的时间。”吉姆满脸通红地说道:“李主任赖酒,你给我们评评理。” 崔厅长的表情瞬间竟变得好像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过似地,指着李正通说:“小李呀,这就是你不对了。人家吉姆已经喝了这么多了,你再赖酒就有点不够意思了吧。” “好好好,我喝,我喝,我不就欠着他两杯么。好小子,学会了当着领导那里告刁状了。”说完,李主任笑着把手中的酒倒进了嗓子。 崔厅长站起身来,看着吉姆说:“吉姆,你刚才连敬了我三杯,非常感谢。这里我也敬你一杯,你随意。” “这怎么行呢?”吉姆指着手中的酒杯,对站在不远处的小姐说:“来,把我的酒杯也给满上。” 崔厅长搂了搂身边的吉姆笑了笑,说:“好,我们两个好好地把手中的这杯酒给喝了,到时候再给你讲两个笑话。”  
《夺标》第五章9
从长沙开往湘西的一列慢车上,每节车厢里都挤着满满的人及其他的生命。那些扛着大包小裹试图找着坐位的人经过不少车厢的联接过道时,总能发现有不少被捆着腿的猪仔在哼哼着,而它们旁边的一些竹篓里,不时地有鸭子的头从缝隙中伸出嘎嘎叫着。 车厢的地上,无数的脚踩在满地的瓜子壳、水果皮、浓痰、烟蒂和脏纸上;车厢的上边,从那些已经变了音调喇叭里传出的的音乐和相声给已经闹哄哄又增加了一层烦燥,飘浮着由种种劣质香烟构成的人选烟雾,正越来越浓地聚集在人们的头上;而车厢的中间是一堆堆人的肉体以及从肉体当中呼出、排放和分泌出来相当复杂的味道。 切身地感受到车厢里的这一切,托马斯才深深地意识到,和北京那些现代化的大都市相比,到了这里你才能真正地理解什么叫发展中的国家。 “杂志、方便面、矿泉水啦! 请大家让一让!”一位推着小车走在拥挤的过道中的女乘务员边走边喊着: “杂志、方便面、矿泉水啦! 请大家让一让!” 这是人干的工作吗?看着那个已经满头大汗却仍在人群中不懈地推销着商品的女乘务员,托马斯内心竟然产生出一种深深的同情和几许敬佩来。 更让托马斯觉得不可思议的是,一个手里拿着一把大笤帚的列车工作人员正在从车厢的一边,将一大堆污秽不堪的垃圾一路扫过来,边扫边喝斥着:“把脚拿开,说你呢,把脚抬起来!” 扫到托马斯跟前时,笤帚下边的污物竟已堆得像座小山了。 很多一直站在过道里的人,只好纷纷地或跳过小垃圾堆或踮着脚站在座位上,后一种行为引来了无数的争吵。 列车员扫到托马斯面前时,抬起头来,擦了一把脸上的汗说:“唉哟,还有老外呢。” 众人把目光投在了托马斯的脸上。 旁边一个乘客说:“你受得了这个吧?” 托马斯听不懂那些带着很浓重的湖南口音,但他知道这是周围的人对自己的关切,于是他操着生硬的汉语说:“没有关系。” 周围的人笑出声来。 托马斯又想了想磁带上的对话,然后补充道:“我没事的。” 旁边的人笑声更大了。 一个脸色黑黑农民模样的人问道:“你去哪儿呀?” 托马斯听懂了,他从口袋里拿出一张纸条来。 旁边的人伸过头来看了看纸条,于是有人说道:“唉哟,那地方可偏呀,听说下了火车不远的地方,就有土匪呀?” 托马斯笑笑说:“对不起,我不懂。” “土匪?懂吗?就是抢东西、绑人的。” 托马斯耸了耸肩,他确实没有不懂别人的意思。 见托马斯什么也听不懂,周围的的人很快也就失去了与他说话的兴致。 托马斯低头看了一会儿手中的纸条,又把目光转向了列车的窗外。 远处,一片湘西的青山绿水,田园风光;近处,一排排的电线杆远远地冲过来,又远远地退下去,最后消失在一片暮霭之中。 那是一个非常偏远的小地方,杨明明一边把一张写着张雪工作地点的纸条放在托马斯的手里,一边说:去那里的一路可能非常辛苦。 张雪去那里不辛苦吗?她生活在那里不是更辛苦吗?不,我一定要去找她,我一定要。 德卡先生,我真的为你这种精神而感动。尽管我的先生一再跟我讲,不要来找你,不要来找你,可当我听到派出所的人说,你病在了医院里时,我还是忍不住来了。 不管张雪是否原谅我,我一定要当着她的面对她说,都是我不好。我并且要对她说,如果你要跟我走的话,我将尽我最大的能力保证你今后的幸福。 杨明明深情地说,真想把发生在这里的一切告诉她。 不,请你千万不要。如果她知道我还在找她的话,她一定又会跑到不知什么地方去了。求求你了,如果她答应今后和我在一起的话,我们一定会来这里看你的,一定会的。 听到这里杨明明眼睛一下子湿润了。 “有买盒饭的吗?一荤两素六块钱了! ”一个男列车员推着一个装着盒饭的小车从站满了人群的过道中走了过来:“有买盒饭的吗?” 托马斯面前的小桌子上摆满了各种塑料袋和杯具,坐在身边的旅客纷纷扭头看着那个在人群中满头大汗的列车员,无动于衷。 托马斯用手指着小车子问道:“多少钱?” “请问这位外国朋友,您准备买几盒呀?” 托马斯没有听懂,而是继续指着餐盒问:“多少钱?” “六块! 一荤两素,六块。”男列车员回答。 “他听不懂你说什么,你跟他比划一下。”边上有旅客插嘴道。 “是六,我知道,他在说六。”说着托马斯伸出五个手指来,另外又伸出一个食指来:“六,是六元,对不对?” 看见托马斯认真的样子,周围的人都笑了起来。  
《夺标》第五章10
这里的站台很小,也就是几间小小的平房。 偶尔几个过往的农人停住脚,好奇地看着托马斯和他脚下那个硕大的行李。 树上的知了在厉声地尖叫着。 树下卧着一只伸着长长舌头皮毛杂乱的灰狗。 几个孩子手里拿着甘蔗在房子的周围欢笑着跑来跑去的。 托马斯手里拿着一张地图,四处张望了一会儿,他来到了一个小卖部前边。 一个中年妇女抑起头来,有点不安地看着这个可能是她一生头一次亲眼见到的黄头发、蓝眼睛。 “请问,怀潭服务专校在什么地方?” 女人不知是听不懂托马斯的话,还是害怕,她赶紧起身走进了房间。 不一会儿,一个脸色很黑的男人走了出来。 托马斯先是笑了笑,然后举起手中的湖南省地图,问道:“请问,怀潭服务专校?” 那个男人没有听懂他说什么,但他走到了托马斯面前,低头看了看他手里的地图,当他看着地图边上写着的几个注着汉语拚音的字时,他点点头说:“你找怀潭服务专校呀,去那边没有专门的车呀。” “我去。我想去。”托马斯问道:“有出租车吗?” “出租车?”男人笑着回过头对身后的女人说道:“我们这里哪有出租车呀?” “要不你送送他。”女人推了推男人的后背说:“你可以跟他商量一个价格。” 托马斯听不懂面前这对男女在商量些什么。 那个黑脸男人非常认真地说:“摩托车,去么?” “摩托车?什么是摩托车?” 见托马斯听不明白,那个男人把他拉到屋后,指着一辆摩托车说:“诺。摩托车,就是那个。” 托马斯回想着磁带上的对话,问道:“要多久,那里?” 男人听懂了他的问题,伸出一个指头来说:“得一个多小时?” “多少钱?” 男人回过头看了看女人,简单地商量了一下后,男人说:“你还回来吗?来回得三十块,光送你去一趟的话,二十。一个多小时呢。” 托马斯没有听懂他说什么,他从口袋里拿出一张五十元的钱来。 男人摇摇头:“不用,不用这么多,我说过是三十块。” 托马斯没有听懂男人说的话,于是又从口袋里找到一张一百元的钱来,说:“这是一百元。” 男人走到托马斯的面前,推回他的那只拿着一百元钱的手:“你现在不用给我钱,到了那里你再给,另外也不用给我们这么多,说好了最多三十。三十,懂吗?” 看着男人伸出三个指头来,托马斯明白三十的意思了。看着这对夫妻,他突然感动地把一百元块送到站在男人身后的女人手里,说道:“这里是一百元,我给你们,我要给你们。” 男人转过身子,将女人手里的钱取回来,再次交还给托马斯,说:“说好了,后收钱的。钱,你拿回去。” 托马斯看着面前的这对中国夫妇,说英语说道:“我真希望那些成天坐在好莱坞办公室里总是妖魔化中国的制片人,能真正地到中国来看一看,看看这里的人民是怎么对待我们的。” 两个中国男女互相吃惊地看了看,又把目光转到了这个外国人的脸上。 托马斯觉得自己有些失态,然后他用中文非常真诚地说道:“我,真的,喜欢中国,中国人,我真的,越来越爱中国了。真的。”  
《夺标》第五章11
“今天测验的目的很简单,”张雪用她那标准的英文非常缓慢地说着:“我出的题量比较大,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大,但多数题目都不难,主要的目的还是想了解一下你们各位的阅读理解速度怎么样。听懂了吗?如果没有问题的话,就让我们的课代表将卷子发给你们了。” 见学员没有提出异议,张雪示意课代表发卷,同时她继续用英文说道:“好了,希望大家遵守纪律,不要去看别人的卷子。不管是谁先做完了题目,请你先悄悄地离开教室到外边去,不要影响到其他的同学。有什么问题吗?” 见大家都在低头看题目,张雪悄悄地来到教室前边的一张桌子上坐了下来。 看了一会儿正在做着题目的孩子,张雪把目光挪到了窗外。 在那片绿色的竹林里,有黄|色的小鸟在飞舞欢叫着。 远远的天际是一片湛蓝。 北边的天空有雪吗?此刻,我怎么会坐到这里来了呢?张雪的思绪纷飞了起来。 这所服务专业学校的校长是父亲中学的同学。张雪记得小的时候,他还专门到松阳市看过父亲。在张雪的印象中,那是她第一次听到父亲用湖南话与别人交谈,而且在她幼年的印象中,见到来自远方的老友,父亲脸上头一次如此地快乐。 这次离开松阳之后,她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先到杨明明那里去住上一些日子,看看情况再说。可当她听到妈妈说,托马斯一直在发着疯地找着自己的时候,她开始觉得广州的目标太大了。于是她给这位当年父亲最要好的朋友打了个电话。在电话里,说得非常含糊,由于一些个人兴趣的原因,自己想从事一段时间的英语教学活动。校长对她的到来当然表示欢迎,但声明由于一些人事手续方面的问题,她刚来学校里,暂时不能成为正式的教师,但作为代课教师应该没有问题。张雪表示没有关系,不发工资也没有问题。校长笑着说,那你不就成了白求恩了。 来到这个学校几天之后,张雪首先发现,这个为湖南西部大城市服务行业培养各种中高级人才的中专学校,英语教学确实远远地落后于沿海地区。首先是教材,太陈旧了,从听力到泛读,用的还是八十年代的。在教学方式上,也多是采取填鸭式的,很少采取那些生动活泼的情景式教学。于是她决定将学校交给自己的一个班作为英语教学试点。为了更好地把握班上同学的英语程度,她花了几天的时间专门设计了一套试题,她觉得通过让学员在九十分钟之内完成这套试题,她将更好了解学员的缺欠在什么地方,把握好今后的教学。 漫想至此,张雪抬起头来,向教室打量了一番。很快地,她发现了在三十几个学员中至少有五、六个人在试图偷看别人的试卷。 张雪慢慢地站起身来,散步一样地走到了教室的中间,然后用极其温柔的声音提示说:“注意,每个人都做自己的,不要看别人的卷子。” 她想起几年前自己在天津念书的时候,对那些自己不感兴趣的功课,也是东瞟一下、西溜一眼的。现在回想起,当时的老师在教室里走来走去的时候也常常说着同样的话的。看来当年的自己和现在的这些偷看别人试题的孩子是一样的,都以为可以趁老师不注意可以小心地干点儿什么呢。现在终于明白了,其实做老师的只要站起来,课堂里的一举一动都是看得清清楚楚的。嘴里的那些提示,无非是给有自尊心的人留点面子。 她又向教室外边看去,只见一面鲜艳的国旗在学校中央的一个旗杆上高高的迎风飘扬着。 在国旗的旁边不远处的一根高高的杆子上并排着绑着两个高音喇叭,它们在风中微微地晃动着。  
《夺标》第五章12
从摩托车上下来之后,不管那个送他来的男人如何推辞,托马斯还是坚持将五十元钱塞到了他的口袋里。 看着那几座隐蔽在一处深深竹林当中的红色小楼之后,托马斯激动地吸了一口气,将地上那个大大的背包甩在背上,快步地向面前的这所学校走去。 那个从天寒地冻的北方一路南下的女孩子就是躲在这片与世隔绝的竹林之中吗? 远远地,托马斯看到了几个十几岁的男女学生坐在草地上,有的在那里聊着天,有的趴在草地上低头看着书。 见到托马斯走来,聊着天的人停住了话头,看着书的人抬起头来。 越往前走,托马斯心里越紧张。这是怎么了?不要这样,她不会再跑了,不会的! 一个脸上长着青春痘的男生站起身来,冲着托马斯打了个招呼:“哈罗。” 托马斯停住了脚,犹豫着是用英语还是用汉语和眼前这个男生沟通。 “我能帮你做些什么吗?”男生问。 托马斯没有想到对方竟然用非常纯正的英语问话,他马上笑着回答说:“是的,我想找一个人。” 那些学生纷纷站起身来,很显然,这里的年轻人多数能听得懂托马斯说的英文。  
《夺标》第五章13
在学校的电脑室里,一个戴了副深度近视眼镜的年轻人正在那里打着游戏。 有人轻轻地敲了敲玻璃。 深度近视抬起头来,看了看,没有什么动静,于是他继续低头玩起了电子游戏来。 玻璃又被人敲了几下。 深度近视有点不甘心地看了看电脑后,站起身子来,走到大门前,拉开门,只见是一个他认识的学生和另外一个他不认识的中年外国人站在面前。 他有些奇怪地问那个小男生:“刚才是你敲的窗户吗?” 小男生点了点头。 深度近视不高兴地问道:“你怎么不上课呀,跑到这里干吗来了?” “张老师刚才让我们班同学做英语测验,我已经答完题了。”小男生说完向四周看了看,用怯生生地口吻说:“这位是托马斯。德卡先生,他希望你能够帮助他一个忙。” “帮忙,帮什么忙?” “你有广播室的钥匙吗?” “广播室钥匙?你们要干吗?” 小男生看了看托马斯。 托马斯把身后的那个大包放了下来,从里边摸出一盘磁带来,用汉语说:“求求你了。” 深度近视把托马斯的手推开,向后退着:“干吗?你们要干吗?” 小男生说:“那个磁带是音乐,我刚才听了一下,他想让你用广播帮他播一下,就十分钟。” “开什么玩笑,现在都在上课呢?” 托马斯和那男生用英语说了几句。 热心的小男生看着深度近视说道:“德卡先生问你去过北京吗?” “北京?和去北京有什么关系?” “德卡先生说了,如果你帮助他把这盘磁带播了的话,他可以出钱让你来回去一趟北京。” 深度近视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地说:“再说一遍?开什么玩笑?” 小男生和托马斯说了几句。 托马斯马上从身上的钱包里拿出十张一百元的钱,交给了深度近视,然后向他鞠了一个躬,用汉语说:“求求你了。” 深度近视看了看手中的钱,从来到这个学校里之后,他还从来没有一下子手里拿过这么多钱呢?他想了一想后,说:“那好吧。”可刚走了几步,他又停住了脚,说:“不行,我这样干,校长非把我给开了不可。你跟他说,我不干。”说完,他又把钱交给了托马斯。 听完小男生翻译过来的话,托马斯一下子急了,他比手划脚地和小男生讲了一段话。 小男生点点头后,看着深度近视说:“德卡先生说,你放了这盘磁带之后,他保证让你和校长一起去北京。他说了,你放完这盘音乐后,他将和你及另外一个人一起去校长那里解释去。他又问,你去过长城吗?你想当一回好汉吗?作为中国人,你难道不想去看一看那座千年古都里的故宫吗?” 听到这里,深度近视说:“我当然想去北京了。我做梦都想爬一次长城。”说着,他一把拿过托马斯手中的音乐磁带,说道:“出了问题,你帮我去和校长去说。是吧?” 三个人再次一齐向外走,走到门边时,深度近视突然又转身往回走。 “你又怎么了?”小男生厉声地问道。 “播放之前我得先听听,真的像这个老外所说的那样仅仅是一盘音乐吗?世界上还会有这种事?”  
《夺标》第五章14
张雪坐在教室前边的桌前,抬头看了看下边做着题的孩子们,又看了看手表,说:“还有二十分钟。你们不用着急,做不完也没有关系,今天仅仅是个测验。我主要还是想了解一下你们对现代服务行业英语理解的程度。” 说完,张雪又低头看着桌子上的那张纸,然后默默地读了起来: 妈妈,我一切都好。我不想给你打电话,主要是我暂时还不想让你知道我具体在什么地方。我走得那么匆忙,以至没有告诉你我去了什么地方,请你原谅我。不过我想,你可能也能猜到了我去了哪里。妈妈,真的对不起你,我想也许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可能不会来看你了,也不能为你煎中药了,请你一切多保重吧。希望你能理解我,妈妈,我可能得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来恢复自己的心情,养好自己的伤口。我真的没有想到,这次我受到的伤害竟是这么的深。妈妈,也许我永远也不可能再回到松阳来了。我不知道今生我会漂泊到什么地方,真的,这个世界上,我没有什么牵挂的,除了你,还有一个人。妈妈,我想你猜得出那个人是谁,我记得,他的琴声曾经让你哭过。这些天里,我也有好多次在梦中听到过他的琴声,每次听到从他那颤抖的手指下飘出的旋律时,我都会流下眼泪来。妈妈,我不知道,这一切是怎么回事。我总是梦到他,梦到他的琴声。。。。。。 张雪闭上了眼睛,她仿佛又听到了那只大提琴的哭声,从那遥远世界里漂来,漂来。。。。。。 琴声越来越近,越来越响。 张雪睁开了眼睛,抬起头来,她发现全?( 惊心动魄跨国商战--夺标 http://www.xlawen.org/kan/18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