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 部分阅读
变成了被别人革命的对象了。此后,迷茫无措的他,被父亲亲自押往了军队,心不甘情不愿地做了一名光荣的革命战士,也终结了他从小就想当航天科学家的梦想。
“我也没想到叔叔家会那样!”继母有些委屈
“闻家攀高枝与我无关,但闻慧从四月起就没主动联系过我,有这样子的未婚夫妻吗?老人家与一零一水火不容到那个地步,人家好歹还在‘五一’的时候,一同在露个脸,我跟她之间算什么?”
“对不起,山东。是我耽搁了你!”
继母眼圈又开始发红,哽哽咽咽地小声说。
前些年闻慧哭着追着想与他结婚,但他觉得她年纪太小,还不适合、不懂得婚姻,关键是自己心里也有所牵挂,所以他婉拒了;最近两年,待他有意娶已经出落得异常靓丽青春且成熟透了的闻慧时,她却拐着弯躲着避着他,还与一些追求者不清不楚的,偏偏又不谈与自己断绝关系的事儿,将自己悬吊在半空中,一下子变成了老大难的超龄青年。
这股子令人无比地恼怒的火气,已经让他憋闷了一年多,见到继母这个双方的牵线月老再度提及此事,他本**大吼几嗓子发泄一番的,但又特别见不得继母婆娑的泪眼和小媳妇式的委屈摸样,只得反过来安慰她道:
“行了,行了,你也是为你们闻家。我不会与她一般见识的!”
“别烦闷了好不好,我给你揉揉肩?”继母讨好地低声祈求道
“不敢当,您是长辈,您太委屈了自己,我做小辈的也承受不起!”
“山东,你怎么一点也不晓得我的心啊!”
继母心里的苦水潮水般外涌,终于耐不住开始嚎啕大哭起来。
18、红色子弟二
省歌剧舞剧院的排练厅是个长方形斜屋顶的一层建筑,位置就在院墙的旁边。下午,秋鲁陪伴着脸上挂满喜悦的继母来到排练厅时,国庆文艺调演的选拔比赛已经开始了。
长方形的排练厅内,两个长边的墙上各钉着一排扶手,扶手后面无窗的墙壁上镶嵌着整面的玻璃镜,此刻沿扶手站了约莫两三排人,既有参与表演和服务的演职员,也有些来观摩的亲朋好友。前后两端,一边是进出排练厅的通道,这时已做了演员的出场口;另一端,是个离地一尺许高的小舞台,台上已摆放了两排桌椅,当做了评委的坐席。
他是来看妹妹秋眉登台表演的。
中午继母闻兰乖巧的小话说了一箩筐,又是哄又是劝的,加之与隔壁贾司令家电话联系没找到人,他才勉强自己走了这一遭。当然,他还有另一重心事,他打算见见以采访名义也到了这里的闻慧,把双方的关系捋清白。
秋鲁和继母闻兰是从舞台后的小门进场的。此时,排练厅天棚上的灯光全部打开了,照射得排练厅如同白昼;而小舞台顶上的灯,只开了寥寥几盏,所以从小舞台上看排练厅里是一清二楚,而下面看舞台上面,只能看到模糊的身影。
评委席第一排还空余着一个位置,桌上有闻兰的铭牌。闻兰走过去时,一个大胖子男人有些谄媚地低声招呼道:“军代表,位子给您留着的,您没过来,我们的评分还没正式开始。刚才不过是彩排了一番。”
闻兰歉意地对前排的几名省歌领导评委笑笑,娉娉婷婷地坐下了。转过头,示意秋鲁坐到她身后的第二排位置,然后对胖子说:“孙主任,开始吧。”
胖子点点头,拍拍麦克风,声音宏亮地宣布道:“宣传主席文艺思想、庆祝文化革命伟大胜利的国庆全省文艺调演,省歌院汇报演出现在正式开始!”
台下传来嗡嗡的嘈杂议论声,过了好一阵子,一个女声从台下的人群中传来:“刚才怎么回事,不算数了吗?”
秋鲁瞧瞧台下发声询问的女人,约莫三十岁左右,正把一条高翘到墙壁上的扶手上,还神情淡漠旁若无人地斜扭着腰肢,做着登台前的身体准备。
“刚才军代表闻主任没来,算是是给大家一个机会彩排。现在才是选拔表演正式开始。”孙主任解释了一句。
“不是说两点就正式开始了吗?那么多人登台,热闹了半天的功夫,就因为一个评委未到就白费劲了?”
牛凤的话让秋鲁有些尴尬。闻兰的迟到是因为自己要午睡造成的。
“牛凤,你是什么态度啊?军代表闻主任是党**和老人家派来的,她不到,你能保证党的文艺路线的正确执行吗?”孙主任怒吼道。
“孙主任,这是哪儿跟哪儿呀,能扯到一堆吗?”
孙主任和牛凤斗口的时候,继母闻兰有些羞惭和微愠,还求助地瞅了秋鲁一眼,秋鲁低声吩咐她说:“你过去赶紧安抚一下,别激化矛盾引发了众怒。让演出赶紧进行。”
汇报演出在继母闻兰走下台,面色和蔼、语调亲切地安抚了众人一番后得以顺利开始。
前面演出的内容很老套,都是些紧密联系时代、讴歌领袖的集体歌舞类节目。继母闻兰可能是受方才小插曲的影响,精神有些不集中,显得兴趣缺缺;秋鲁却看得兴致盎然。毕竟是专业人的专业表演,比他那儿县的业余选手强的太多了。到了下半场,当一个身材壮硕的,胸膛很宽厚一看就象歌唱演员的中年男子登台时,闻兰才有些兴奋的将头后仰,侧面对着秋鲁的耳朵小声解释说:“这是我们团原来的头号美声,男高音吴哲,唱得非常棒!”
吴哲在无伴奏的情况下,以高亢嘹亮的西洋美声,献唱了一曲“北京颂歌”,引来全场围观的演职员热烈的掌声,继母闻兰也不顾忌评委身份,随着大伙起立拍起了掌,这一来,评委席上全看闻兰眼色行事的其他评委,只得都跟着站起来。吴哲的独唱高票入围,连秋鲁这个外行也认为是情理之中的事儿。
吴哲的独唱过后,就是压轴戏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中军民鱼水情那一幕了。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演员入场的时候,秋鲁不仅看到了那个刚才发话挑衅继母,神色有些倨傲的牛凤,也发现了一众群舞女战士中的妹妹秋眉。
“小眉跑上去干嘛?”
混在一群十六七岁的少女芭蕾演员中,十三岁的的妹妹秋眉,除了身材略显消瘦单薄,也看不出来有何区别。她满脸兴奋,正蹦蹦跳跳与周围的同伴叽叽喳喳聊个不停。
“我给她在群舞的女战士安排了个角儿。待会你这个做哥的,可要好好欣赏她表演水平如何。”继母满脸压抑不住地得色。
“她什么时候学会跳芭蕾的?”秋鲁有些诧异地问继母
“开始以后,金陵的学校停课闹革命那会儿。”继母解释道:“我怕她整天无聊学坏了,就在原来部队文工团找了人教她学舞蹈,也好有些正经事箍着她。”说着还娇嗔地瞪了秋鲁一眼,鼓着腮帮子轻声责备道:“你多少年没回了?你心里还关心谁呀,只怕早把我和你妹妹忘光了吧!”
秋鲁把脸扭开只似没看到继母炯炯的眸光。这话让他无法接茬。
台下留声机悠扬美妙的音乐伴奏中,牛凤扮演的女红军吴清华踮着脚尖上场了,但她独舞了一阵,伴奏音乐就停止了。然后,又有个同样装扮的稍微年青的女孩子,也登台跳了同样一段舞蹈。
“怎么都是一样的舞蹈啊?”秋鲁不解地询问到
“说外行话了吧!这台节目是指定的样板戏曲目,必上的。俩人现在是在竞争、B角。”继母有些小得意。能压住知识渊博的秋鲁一头,闻兰很开心
“喔!”
。。。
“小姑!”
一阵子香风伴随着娇嗲嗲的女声从身后传来,秋鲁皱了皱眉头,不用回头,他就知道是那个名义上的未婚娶,军报文艺副刊驻夏江记者站记者闻慧到了。秋鲁懒得主动搭理她,就佯装着没看见,只专注地看着台下的表演。
“哟,是山东回了吖,也不晓得去看看我。”
看你?只怕你躲我都躲不急!秋鲁腹诽了一句。然后才装成刚发现似地侧转过头,克制着自己内心的情绪,勉强对她颔颔首。
这女子眉目间与她堂姑母闻兰有七八分相像,就是显得更妖媚些。尽管穿了一身六五式军装,但草绿色无檐软军帽下的齐肩短发,却烫了与整个时代完全不协调的波浪卷,身上也洒了香水,让秋鲁这种思想正统清心寡**的人特别别扭。
闻慧在中南几省鄂豫军区的地面上,借助她小姑母和姑父的威势,狐假虎威、骄横跋扈的事儿秋鲁也时有所闻,但未婚妻毕竟还算不得自家人,他秋鲁没资格干预也不想管那些闲事。只是在心底又腹诽了一句“缺乏家教!”。
“先看节目吧。眉眉要上场了,有话待会说。”
秋鲁将下巴朝台下点点,不耐烦地示意闻慧暂保持安静。
“小姑妈,我朋友小武比那个牛凤强多了,您看她跳的吴清华,那才叫够水准啊!牛凤什么玩意,老胳膊老腿的,也敢来台上献丑!”
闻慧搂着闻兰的肩膀,旁若无人地撒着娇,明显又在假公济私。
“是啊,是啊。闻记者不愧是专业人士,眼光还是蛮准的。”孙主任在一旁拍着马屁附和着闻慧,还拿眼光询问地看着闻兰,意思是要不要按闻慧的潜台词打分。
“浅薄、缺底蕴,人物塑造苍白无力。我看牛凤无论是内涵还是表演功底,都比那个小丫头强。”秋鲁冷冷地插了一句。
“秋鲁,你怎么对人家年青女同志这样刻薄啊!”闻慧羞恼地瞪着秋鲁。
秋鲁没接腔,柔和的目光投向了扮演快乐女战士上场,跳着群舞的秋眉。
“姑妈,您可别听山东这个外行瞎胡诌,他就是个没定性的人,还不知是不是看上那个半老太婆的妖媚劲儿了。”闻慧大声嚷嚷
闻兰觉得侄女的话有些过了,生怕惹恼秋鲁,正想赶紧拦住她的话头,但秋鲁已经怒目相向地发作了。“我就是个没定性的,所以才会瞎了眼看上个水性杨花的。”说完看也懒得再看闻慧一眼,起身拂袖而去。
“姑妈,秋鲁这德行您今天算见着了吧?咱闻家高攀不上,就此让贤。”
闻慧发完狠话,也一跺脚转身离开。
“闻主任,这是谁呀?连你侄女都不放眼里。”孙主任冲秋鲁的背影示意了一下,悄声问闻兰道。
“秋眉的亲哥,我继子秋鲁。刚从范城县回来。”闻兰苦笑着摇了摇头,将秋水似的双瞳转向了台下起劲舞着的女儿的身上。
“哥,我今天跳得好不好吖?”
“不错!”秋鲁就似未曾中途退场般神色自若地信口回应着。
来剧团的时候,秋鲁与继母闻兰是由司令部的吉普车送过来。回家的时候,一家三口坐上了孙主任特意安排的剧团里的上海牌小车。
刚见到许久未见的哥哥秋鲁,秋眉还有些小姑娘见生人般怯怯的隔膜感,但被哥哥亲昵地抚摸几下淡黄稀疏的头发,拍拍单薄透骨的后脊背,问了一些家常话,马上就活跃如初。搂着哥哥的手臂,不停地说着自己和同学间的趣事,末了还叽叽喳喳问个不休。
“我家秋眉肯定能成舞蹈家。”
秋鲁宠溺地捏捏她的鼻尖,脸上总算有了一丝笑摸样。
哥哥谈到舞蹈家,小丫头跳跃的思维马上转移了,她趴到副驾驶座位的母亲肩膀上,撒娇道:“妈,我想让我老师牛凤当角。”
“怎么又扯到牛凤身上了哇?”继母闻兰问道
“人家牛老师水平可高了,要不是这几天生病,肯定比刚才在台上还要好十倍的。我和几个跳芭蕾的姐姐都在跟她学,而且就服她呢!不像那个小武,自以为巴结上了慧慧姐、孙主任那样的大人物,整天昂着头,得瑟到不得了,一幅爱理不理人的拽像。”小丫头气呼呼的,估计是在为同台的姐妹打抱不平。
“你这是在帮外人啊,你慧慧姐喜欢小武的。你真要那样子帮牛凤,不怕得罪慧慧姐?”
“哥,你得帮我,不准帮慧慧姐。”小丫头眨巴着眼,体味了片刻母亲的话,赶紧向秋鲁示威道。
闻兰笑盈盈地询问秋眉后,双眸却是意味深长地瞥着秋鲁。秋鲁避开她的目光,微不可察地轻点了一下头。
“好,就按我们家眉眉的意思。”
“小眉儿,刚才一直陪在你牛凤老师身旁的男人是谁呀?看你一脸的崇拜样,是不是什么大人物啊!”秋鲁打趣道。
“哎呀,那可是牛老师的老师,是师祖吖!以前留过洋还写过很多书的,姐姐们都叫他大师的。”秋眉夸张地吹嘘道。
那是个剧团所有女孩都喜欢的帅男人,小丫头虽然还不懂男女之事,但她那些伙伴们对那个男人的喜爱她能感觉到,所以趁机帮着吹嘘。
“到底是谁啊?”继母闻兰笑着插了一句
“肇飞啊,你们不认识?孤陋寡闻。告诉你们吧,听说他以前写过一本西方文学艺术史,还写过很多戏剧评论,很有名的呀。”
“哦!想起了。”秋鲁装着恍然大悟地点点头。
继母闻兰嘲笑秋眉道:“瞎吹嘘什么呀,你读过吗?”
“没读过!”
小丫头泄气地摇摇头。
19、大事不妙1
六浦,傍着一条名为浦河的窄窄小河,是沪陵铁路线上的一个半农半渔的小村落。
六浦村在沪陵铁路线以南。村北边几百米外就是东西走向的沪陵线,铁路线再过去几十米,就是“芦荡火种”里描写的那个大湖了。大湖边上长满了了比人还高,一眼望不到尽头的金黄|色的芦苇丛。
二三十户人家的六浦村,有几百亩临湖的水田,水田大致都分布在沪陵铁路线的两侧。由于当地雨水丰沛,四季日照充裕,稻谷一年两熟,因此,在机械化很低的年代,村里人终年都得忙碌于田间地头。农闲的时候,村里人还常沿着村后的小河岔子,划着小渔船,往北穿过铁路桥孔,渡过芦苇荡到湖面上,捕捞些鱼虾补贴家用,所以,六浦村相对其他地方的农村还算比较富裕,家家户户都盖起了大半机砖、青瓦屋顶的房子。
这天早晨天麻麻亮,当村里人习惯地聚集到队部门口,在村干部带领下准备下田劳作,扛着农具走到村口时才发现,一些身穿草绿军装蓝色军裤的战士,已经荷枪实弹将村里四周都封锁起来了。
就在村里人惶惶不安地私下交头接耳时,一名手握红蓝小旗的战士,跑步到了带队的村干部面前,立正敬礼后很庄重地告知他,今天是部队战备演习,请广大贫下中农同志和革命群众各回各家呆着,演习结束前不得串门,不得喧哗,也不许擅自离开自家大门,否则当做反革命份子处理。
村干部与部队上的领导交接了一番,得到了演习期仅为一天,演习过程中损毁的庄稼,也会按照纪律赔付的保证后,就把全村乡民都驱赶回了自家屋里。
这个年代的农民,虽然不太懂得什么革命大道理,但基本的政治觉悟是有的,那就是听党的话,党教干啥就干啥。人民军队是党手中的枪,支持军队就等同支持了党的革命事业。何况不出工也能挣工分呢!
日出后的六浦小村,除了袅袅的炊烟,重新又陷入了一片死寂。
“313同志,为什么你们的人才来了这几个?难道你不知道专列上武装到牙齿,携带着自动步枪、轻重机枪和火箭筒的护卫,就有两百多人?你这不是把我们伟大的革命事业,和我们阶级兄弟的生命视同儿戏吗?”
在沪陵铁路线上的浦河铁桥下的隐秘处,两名军官摸样的年轻军人,正神情紧张地交换着彼此的信息和看法。不远处,还有一名军人蹲在草地上的军用地图旁,不时用望远镜四下打量,然后又俯身对照着地图上的坐标。
年纪稍大的领队军官,此刻面色严厉地质问着他身旁的伙伴。他身旁的伙伴苦笑着摊开双手抱怨道:“军委最近下了死命令,部队排以上的调动,要得到大军区的批准;连队以上出动,必须直接得到军委办事组的授权。我这百多号人,还是以各种借口,分成七八拨带出军营的,连要干什么,到哪里去,我至今都没给他们说呢!偷带出配枪就更不可能了,那得另外得到批准才行。”
“那你们现在手里的枪械哪里来的?”
领队军官表示理解的轻点了下头,又问道
“哪里来的?前些时日,以枪械需要修理的名目,转移了十来枝半自动到军械修理所,原来是准备留做备份用的,这不是嘛,派上用场了。”
“火箭筒呢?”
“就一把,也是这样搞出营地的。刚刚才拼凑起来,还不知待会使用时会不会出毛病呢!”说着,年轻些的313又不客气地反问道:“403同志,你们空4那边答应准备的器材呢?”
“不准提到部队番号,你忘记我们的纪律了吗?”
403严厉地扫视了313一眼,出声警告了一句。见同伴313有些悻悻地,又语气稍放柔和地解释道:“高平两用高机、火焰喷射器、无后座都出不了基地,比人管得更严格。炸药零打碎敲勉强搞出来些。”说起炸药,又拿眼睛目测、端详了一番身旁的浦河铁桥,摇摇头说:“炸药的数量估计搞不定它。”
“能够拦截火车的器材,一样也没搞出来,那怎么办?”
年轻些的313有些惊惶地问道。
“怎么办?开个诸葛亮会呗,发挥集体的智慧!”
“这不是儿戏嘛!”
313不满地低声嘟嚷。
待去铁路线西边几公里外侦察地形、布置潜伏哨的同伴回来后,四个参与组织策划的带头人,在铁路桥下的河滩地,围坐在地图旁紧急商议起行动计划的各项细节来。
403看了一下手腕上的表,确认了时间后说:“空中堡垒如果按我们掌握的时间表出行,假如上午离开金陵,中午前后专列应该抵达这里。现在是早晨八点四十分,我们还有大约不到三个小时的准备时间。刚才我已经把面临的困难告知了大家,请同志们各抒己见吧!”
“我已把周围的地形地貌都仔细侦察过了,这个伏击地点选择还是不错的。铁路北边紧邻大湖,湖边是密密麻麻的芦苇荡,适合伏击人员隐藏;铁路南边是大片的水稻田,平整无障碍,视野良好,只要有一组人马在村边那个小高地潜伏,列车上的人不易逃脱。关键是要把浦河上的桥炸了,让列车只能停在这儿。”
负责侦察的军人,介绍了伏击地的基本情况,但未就具体行动方案提出意见。
“就算把桥炸了,专列不去沪江,倒车回金陵怎么办?”
313说着,又挑衅的将目光扫向403,牢骚满腹地抱怨道:“高平两用高机、火焰喷射器、无后座这些打算拦截的器材,一件也没搞到,现有的炸药能不能把铁桥端了也成问题。我是没辙了,你们大伙有什么好主意,我肯定绝对听从,并且保证认真执行。”
“能不能少说怪话,多出点有用的主意?”
403有些不满地瞪了313一眼,点上烟陷入了深思。没有重武器,想拦截下动力强劲、防护严密、装甲厚实的专列确实很难办。
“403,本次行动携带的电台功率不足,与分舰队指挥部联系不上。”
负责行动通讯联络的212,对大伙又抛出个新问题
“怎么回事?不知道确切消息还怎么动手!”403皱眉道
“分舰队基地的距离,超出了行动电台的电波覆盖半径,只有往回走十几公里才能联系上。京都的总部基地就没有可能了。”212解释说。
“你马上携带电台往东南回撤二十公里,在公路边的那座小山上建立通讯点,和这边保持有线电话联系。”
403审阅了一番军用地图,用手指点点地图上的某坐标,果断地命令道
“电话线可能不够用。”
“那就派人来回跑。”
403气坏了,对来自分舰队2组的同伴怒吼道。
几人交换了一番看法,争吵抱怨中,彼此也没得到什么有益的启示。最终由403拍板,除了通讯联络的人手外,将全部可以派上的人员分成了四组,第一组人员负责炸桥和桥头狙击;第二组人员在铁路桥以西三公里处,扒铁轨和负责殿后,并带上唯一的一具火箭筒。如果发现专列前路不通拟倒车返回时,铁轨又没能及时破坏掉,就用火箭筒打尾车;第三组人员携带手雷埋伏在湖边的芦苇丛中,列车一停下就近投弹,将车上人往南撵;第四组在村畔的小土丘上,携带枪械预备打伏击。安排好各组人员的任务并明确指挥者后,403怒气冲冲的返回了六浦村。
所有这些参与行动的人员,几乎全部来至沪江空军各部队,连基本的伏击战的常识都没有,所有的准备工作也不顺利,这让作为本次行动总指挥的他感到特别无奈。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道理他比谁都清楚,“七一”工程已经启动,无论成败,他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但他有一种预感,舰队那个年轻舰长如同儿戏的工程计划,估计要以惨败收场了!
“但愿金陵的江同志行动成功,不要把所有的重负都压在自己的身上!”他在心底不停地向副统帅祷告着。
在他们的两套行动计划中,金陵的江同志是作为第一方案的执行人,准备在金陵得到空中堡垒接见机会时,利用其和空中堡垒的近距离亲密接触,亲自动手实施暗杀行动。第一方案还有个备选计划,就是在合陵铁路旁的油库安放炸药,待专列通过时起爆炸药,炸毁油库的储油罐,利用油气的循爆,摧毁油库周边包括专列在内的一切目标。只有当江同志确无可能靠近空中堡垒身旁实施暗杀行动,专列也未经过油库,又确定东行沪江时,他们现在实施的路途中拦截的备份计划才会启动。
此刻,他既想见到专列到来,这样自己才有建功立业、扬名青史的机会;更害怕列车的到来,因为这间接证明了江同志第一方案行动的失败,同时他对同举义事的同伴,也极度缺乏信心。
一整天,潜伏在浦河铁桥以西陵沪铁路七八公里外,执行前沿观察的暗哨,都没有通过电话传回专列到来的信号。403在浦河村行动指挥部里,来来回回不停走动着,心情极度郁闷和惊惶。
黄昏的时候,分舰队基地指挥部终于传来了消息。
空中堡垒的专列,昨晚就到了金陵,但空中堡垒只在列车上,单独召见了金陵军区尤和尚一个人,双方交谈了十几分钟后,专列没做任何停留就连夜北返了。此刻,京都军区“舰队”的同志已有确定的消息证实,空中堡垒在京城郊外的专列上,正召见着卫戍区和京都军区的李、纪等负责人,有先发制人的可能性,因为卫戍区和京都军区的全部人马,已经处于一级战备状态。
“完蛋个俅了!”
403恨恨地低骂了声难听的,赶紧布置取消本次行动,并叮嘱全体演习人员要销毁一切行动中的痕迹。
秋鲁在家里陪同继母闻兰和妹妹秋眉吃过晚饭后,就起身来到隔壁贾司令员家的小楼,一边陪着贾司令员夫人东扯西拉聊天,一边耐心等候贾司令员回家。过了个把钟头,贾司令员依旧没回,继母闻兰却跟过来了。
“你也放心把眉眉一个人扔下在家!”秋鲁有些责备地对继母说
“眉眉今天累坏了,早早就上了床,这会儿已经睡着啦。”继母歉意的笑笑解释道。
俩女人在一起,自然有说不完的家长里短可以扯,说着说着就不知怎的扯到秋鲁的婚事上来。贾老太用她一口江西乡下土腔,有些不满意的批评秋鲁道:“山东呀,你与那老闻家的闺女是怎么个事啊?那么漂亮的一闺女你还不满意,还想挑挑拣拣到什么时候?别耽搁了人家!”
秋鲁让贾老太的话说得有些哭笑不得。
“伯母,我知道闻慧常到您老这儿串门子,您老可别听她瞎胡诌,是她看不上侄儿我。不然我哪会拖成近三十的大龄青年。”
“慧慧看不上你吗?”
“可不是吗!嫌弃咱没出息。”
贾夫人六十多一乡下老妇,是那种没多少文化,除丈夫和子女外,不再关心其他世事的纯家庭妇女,自然对秋鲁的说法不太相信。她瞅瞅秋鲁,又狐疑地看看闻兰说
“小闻呀,你家秋鲁现在是县团级了吧?”
继母闻兰轻轻颔首表示是事实。
“山东那么大的学问,长的一表人才,年轻轻就到了县团级,怎么就配不上你老闻家的人呢?”贾夫人有些岔岔不平了。
继母闻兰有些尴尬。
她也是个不怎么关心国家大事,以家庭为重的贤惠女人,所以才积极地为娘家的堂侄女,和夫家的继子撮合着。前几年秋鲁冷淡侄女闻慧的事,她听家里人都说过,但近两年闻慧对秋鲁的疏远和躲避,她就有些不明白了。她隐约知道一些闻家与其他政治势力走近的事儿,甚至听到家族有把闻慧另行许配的传言。大家族通过联姻方式互相融合,不同势力间保持一定的接触,以寻求多元化发展,她认为这都很正常,但那不至于造成在秋家正处仕途顶峰的当下,闻家没和秋家断绝联系就另寻它途啊?
闻兰确实是对秋鲁与闻慧关系日渐疏离有些不解,回答不上贾夫人的质询,秋鲁却是根本就不想谈这事儿,一谈起会让他感觉太憋闷。
“也许。。。是不是闻慧又看上了别人?”
闻兰帮着贾夫人向秋鲁抛出了问题。她确实也想知道到底为什么。
。。。
“伯母,听说你家海南又进步了?年轻轻就当上了正连职,您老也不多说说,让我们一起高兴高兴!”
秋鲁将话题赶紧转到贾司令员小儿子贾海南的身上。贾海南是四野南下琼州海峡,攻打海南岛时候出生的,目前也在沪江的空4军服役。
“海南那小坏蛋呀?可不是吗,小时候最喜欢逗弄你家眉眉了,经常搞得眉眉哭着跑我这来告状,不让我在海南屁股上抽几家伙不罢休的。现在总算有些出息了!”
都说老母疼幺儿。秋鲁的打岔果然有效,老太太提起幺儿贾海南,思路马上转移到自家事儿上。俩女人又找到合适的话题,再次热火朝天地侃起儿女来。
女人们聊天,秋鲁只偶尔插几句话,心不在焉地应付着,眼睛却不停地看着墙上指针快到十一点了的挂钟,心底渐渐沉重起来。
“伯母,伯伯经常这样晚不回吗?”
老太太打着哈欠看看挂钟,摇头说:“好久没这样了,一般就是晚了会儿,也会给家里来一个电话的。今日好像有些不对劲啊。”
“那您老先歇着,明早我再过来。”
20、大事不妙2
一晚上都没听见司令部家属小院响起汽车声。
秋鲁整晚辗转反侧睡不踏实,迷迷糊糊中,他又做了十六岁那年同样的梦。梦里他与一个长得像极了未婚妻闻慧的女子缠绵着,女子似哭又笑地搂抱着他,不停地轻吻着他的脸颊、脖颈、胸腹,直至。他也**地回应着体态丰盈胸脯饱满的女子,到最后他终于按捺不住了,任由下腹的岩浆喷涌而出。
小院传来汽车轰鸣时,他一骨碌跳下床,披上外衣,来不及套上裤子,光着腚就将头向窗外瞥去,恰好看到白发苍苍的贾司令员,正从嘎斯吉普上疲惫不堪地下来,虚弱的身体若不是警卫员搀扶着,只怕一阵风刮过就会给吹倒。
“贾伯伯,您老回来终于了!”
秋鲁小跑着迎上去,恭敬地问候着。
“唉!山东你回来了?”贾司令员的声音有气无力的。
“昨天就回来了,一直等着拜见您老呢。”
“有事找我吧?”
秋鲁赶紧三言两语说了县里成立党委,打算邀请省里领导出席等一干事宜。
“恐怕去不了嘞。”
贾司令员摇着头,思绪已经飘走了。呆立了片刻,他把警卫员打发走,把秋鲁拉到了小院的角落,四下里打望了一番,确认无人这才叹着气小声说:“山东,出大事儿了!”
“怎么了,伯伯?”
“你爸这个军区副司令兼空军司令员,在大白山上赖着总不肯下来,昨晚全国空域管制,机场由陆军接管,所有飞机停飞,我这个大司令只好替他上阵值班顶上了。这不,守候了一宿,令刚解除。”
“发生什么事儿了吗?”秋鲁脸色发白地问道
“还不太清楚。但肯定是特别大的事儿!几十年都没这么干了。”
秋鲁将颤栗的嘴唇贴近老将军的耳朵,用只有他才能听见的声音说:“是不是那上边的俩干上了?”
老将军沉思了一会,表示否定的摇了摇头。“如果真干上了,不会这么快解除的。”
自言自语否定了秋鲁的判断后,老将军倚在秋鲁身上发了会愣,又点了点头说。“这种可能性也是有的。不管是不是,陆军接管机场这事儿说明,空军这边肯定是已经不受信任了。”老将军说完拍拍秋鲁的肩膀,饱含深情地叮嘱秋鲁道:“山东呀,这几天你想法上山见一下你爸那个犟老头,劝劝他站好队啊!”
“我听伯伯的!”
“你自己也算基本脱离军队了,影响不会大的。今后与你无关的事儿少参合,懂了吧?”
“谢谢伯伯教诲!”
“海南那个兵我认为也不用当了,我想让他今后到地方,你看行吗?”
“只要伯伯还认我这个侄儿,有用得上的地方,伯伯尽管吩咐!”
秋鲁眼圈发酸,强忍着想要滑落的泪水,用劲点了点头,又拍了拍胸口。
“老头子我快熬不住了,我先回屋睡会儿。”
老将军说完,推开秋鲁的搀扶,蹒跚着向小楼走去。
周宇从大前天的深夜起,就守候在空35军基地的保密室内,等候着那个宣示起事成功或失败的消息,但电话那头一直没有任何音讯传来,似乎已经把他这小人物给遗忘了。
昨天应该是发动起义的正经日子,他在保密室里徘徊往复,坐卧不宁,还时不时像个疯子式的沉思一会儿,又大笑几声。
他是个有信仰的投机者。虽然他觉得自己起初加入舰队小组织,确实有些机会主义的因素在其中,否则在军队这个最讲究血统和背景的地方,无根基、缺依靠的他,不可能三十来岁不到四十就爬到正师级的地位,但他更认为自己是出于信仰的缘故,才最终下定决心参与起义的。
这个国家现在身陷黑暗的泥沼地里,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无**状况和狂热的社会思维模式,已经到了不得不用非和平演变的方式加以解决了。乱世用重典,沉疴靠猛药!他是这样为舰队的起义行动下定义的。
他不害怕起义失败,因为失败早就在他的设计好的范围内。但他害怕等候,特别是非自己掌控范围外的等候。不能直接参与起义行动,苦苦等候一帮子自己不了解品行、能力的所谓同志去执行起义任务,他认为成功的机遇太难以把握,成功的概率也太飘渺。
心理焦灼的等候过程中,他有了很多次起事失败的不好预感,所以他抓紧一切的机会在销毁相关文件和资料,包括计划、地图、器械、联络方式地址等等,甚至能找到的凡是写写划划过的草稿纸都销毁了。所以,当昨天半夜那个不好的消息辗转传来时,他的心里边反而很平静。
传来的音讯很简单,还是沪江那边一个熟悉的组织核心成员311辗转传来的。该同志用暗语很惶恐地告诉自己:起义失败,舰长和统帅已经北飞,其余同志转入地下潜伏。
开什么国际玩笑!在现今这样的的时代,老百姓连思维都被同化,亲属间都靠相互揭发自保的情况下,有什么地方可能潜伏的呢?所谓潜伏就等同于树倒猢狲散,大乱临头各自飞。于是他连询问打听一下起义失败原因,和舰长及统帅行踪的好奇心都没了。
在床上安安静静休息了几个小时,舒缓了一下因长久等待消息而疲惫不堪的神经。早上起来后,他收拾干净自己的仪容,背上军用书包,对基地办公室自己的下属交代了一番,施施然走出了基地。
他没有开自己的嘎斯吉普,开了吉普出去就等于告知了别人他的下落。他爬上了基地到古城县拉给养的一辆解放大卡,在一帮押车战士好奇的目光下,安稳地坐在副驾驶座位上。坐顺风车走了一段,他又在半途一个岔路口下来,目送解放大卡消逝在尘土中后,他招手拦下了一辆路过的地方上的货运卡车,打听清楚卡车会路过范城县,他与司机沟通了几句,然后登上了卡车。卡车在颠簸的路面( 第五号交响曲 命运 http://www.xlawen.org/kan/1898/ )
“我也没想到叔叔家会那样!”继母有些委屈
“闻家攀高枝与我无关,但闻慧从四月起就没主动联系过我,有这样子的未婚夫妻吗?老人家与一零一水火不容到那个地步,人家好歹还在‘五一’的时候,一同在露个脸,我跟她之间算什么?”
“对不起,山东。是我耽搁了你!”
继母眼圈又开始发红,哽哽咽咽地小声说。
前些年闻慧哭着追着想与他结婚,但他觉得她年纪太小,还不适合、不懂得婚姻,关键是自己心里也有所牵挂,所以他婉拒了;最近两年,待他有意娶已经出落得异常靓丽青春且成熟透了的闻慧时,她却拐着弯躲着避着他,还与一些追求者不清不楚的,偏偏又不谈与自己断绝关系的事儿,将自己悬吊在半空中,一下子变成了老大难的超龄青年。
这股子令人无比地恼怒的火气,已经让他憋闷了一年多,见到继母这个双方的牵线月老再度提及此事,他本**大吼几嗓子发泄一番的,但又特别见不得继母婆娑的泪眼和小媳妇式的委屈摸样,只得反过来安慰她道:
“行了,行了,你也是为你们闻家。我不会与她一般见识的!”
“别烦闷了好不好,我给你揉揉肩?”继母讨好地低声祈求道
“不敢当,您是长辈,您太委屈了自己,我做小辈的也承受不起!”
“山东,你怎么一点也不晓得我的心啊!”
继母心里的苦水潮水般外涌,终于耐不住开始嚎啕大哭起来。
18、红色子弟二
省歌剧舞剧院的排练厅是个长方形斜屋顶的一层建筑,位置就在院墙的旁边。下午,秋鲁陪伴着脸上挂满喜悦的继母来到排练厅时,国庆文艺调演的选拔比赛已经开始了。
长方形的排练厅内,两个长边的墙上各钉着一排扶手,扶手后面无窗的墙壁上镶嵌着整面的玻璃镜,此刻沿扶手站了约莫两三排人,既有参与表演和服务的演职员,也有些来观摩的亲朋好友。前后两端,一边是进出排练厅的通道,这时已做了演员的出场口;另一端,是个离地一尺许高的小舞台,台上已摆放了两排桌椅,当做了评委的坐席。
他是来看妹妹秋眉登台表演的。
中午继母闻兰乖巧的小话说了一箩筐,又是哄又是劝的,加之与隔壁贾司令家电话联系没找到人,他才勉强自己走了这一遭。当然,他还有另一重心事,他打算见见以采访名义也到了这里的闻慧,把双方的关系捋清白。
秋鲁和继母闻兰是从舞台后的小门进场的。此时,排练厅天棚上的灯光全部打开了,照射得排练厅如同白昼;而小舞台顶上的灯,只开了寥寥几盏,所以从小舞台上看排练厅里是一清二楚,而下面看舞台上面,只能看到模糊的身影。
评委席第一排还空余着一个位置,桌上有闻兰的铭牌。闻兰走过去时,一个大胖子男人有些谄媚地低声招呼道:“军代表,位子给您留着的,您没过来,我们的评分还没正式开始。刚才不过是彩排了一番。”
闻兰歉意地对前排的几名省歌领导评委笑笑,娉娉婷婷地坐下了。转过头,示意秋鲁坐到她身后的第二排位置,然后对胖子说:“孙主任,开始吧。”
胖子点点头,拍拍麦克风,声音宏亮地宣布道:“宣传主席文艺思想、庆祝文化革命伟大胜利的国庆全省文艺调演,省歌院汇报演出现在正式开始!”
台下传来嗡嗡的嘈杂议论声,过了好一阵子,一个女声从台下的人群中传来:“刚才怎么回事,不算数了吗?”
秋鲁瞧瞧台下发声询问的女人,约莫三十岁左右,正把一条高翘到墙壁上的扶手上,还神情淡漠旁若无人地斜扭着腰肢,做着登台前的身体准备。
“刚才军代表闻主任没来,算是是给大家一个机会彩排。现在才是选拔表演正式开始。”孙主任解释了一句。
“不是说两点就正式开始了吗?那么多人登台,热闹了半天的功夫,就因为一个评委未到就白费劲了?”
牛凤的话让秋鲁有些尴尬。闻兰的迟到是因为自己要午睡造成的。
“牛凤,你是什么态度啊?军代表闻主任是党**和老人家派来的,她不到,你能保证党的文艺路线的正确执行吗?”孙主任怒吼道。
“孙主任,这是哪儿跟哪儿呀,能扯到一堆吗?”
孙主任和牛凤斗口的时候,继母闻兰有些羞惭和微愠,还求助地瞅了秋鲁一眼,秋鲁低声吩咐她说:“你过去赶紧安抚一下,别激化矛盾引发了众怒。让演出赶紧进行。”
汇报演出在继母闻兰走下台,面色和蔼、语调亲切地安抚了众人一番后得以顺利开始。
前面演出的内容很老套,都是些紧密联系时代、讴歌领袖的集体歌舞类节目。继母闻兰可能是受方才小插曲的影响,精神有些不集中,显得兴趣缺缺;秋鲁却看得兴致盎然。毕竟是专业人的专业表演,比他那儿县的业余选手强的太多了。到了下半场,当一个身材壮硕的,胸膛很宽厚一看就象歌唱演员的中年男子登台时,闻兰才有些兴奋的将头后仰,侧面对着秋鲁的耳朵小声解释说:“这是我们团原来的头号美声,男高音吴哲,唱得非常棒!”
吴哲在无伴奏的情况下,以高亢嘹亮的西洋美声,献唱了一曲“北京颂歌”,引来全场围观的演职员热烈的掌声,继母闻兰也不顾忌评委身份,随着大伙起立拍起了掌,这一来,评委席上全看闻兰眼色行事的其他评委,只得都跟着站起来。吴哲的独唱高票入围,连秋鲁这个外行也认为是情理之中的事儿。
吴哲的独唱过后,就是压轴戏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中军民鱼水情那一幕了。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演员入场的时候,秋鲁不仅看到了那个刚才发话挑衅继母,神色有些倨傲的牛凤,也发现了一众群舞女战士中的妹妹秋眉。
“小眉跑上去干嘛?”
混在一群十六七岁的少女芭蕾演员中,十三岁的的妹妹秋眉,除了身材略显消瘦单薄,也看不出来有何区别。她满脸兴奋,正蹦蹦跳跳与周围的同伴叽叽喳喳聊个不停。
“我给她在群舞的女战士安排了个角儿。待会你这个做哥的,可要好好欣赏她表演水平如何。”继母满脸压抑不住地得色。
“她什么时候学会跳芭蕾的?”秋鲁有些诧异地问继母
“开始以后,金陵的学校停课闹革命那会儿。”继母解释道:“我怕她整天无聊学坏了,就在原来部队文工团找了人教她学舞蹈,也好有些正经事箍着她。”说着还娇嗔地瞪了秋鲁一眼,鼓着腮帮子轻声责备道:“你多少年没回了?你心里还关心谁呀,只怕早把我和你妹妹忘光了吧!”
秋鲁把脸扭开只似没看到继母炯炯的眸光。这话让他无法接茬。
台下留声机悠扬美妙的音乐伴奏中,牛凤扮演的女红军吴清华踮着脚尖上场了,但她独舞了一阵,伴奏音乐就停止了。然后,又有个同样装扮的稍微年青的女孩子,也登台跳了同样一段舞蹈。
“怎么都是一样的舞蹈啊?”秋鲁不解地询问到
“说外行话了吧!这台节目是指定的样板戏曲目,必上的。俩人现在是在竞争、B角。”继母有些小得意。能压住知识渊博的秋鲁一头,闻兰很开心
“喔!”
。。。
“小姑!”
一阵子香风伴随着娇嗲嗲的女声从身后传来,秋鲁皱了皱眉头,不用回头,他就知道是那个名义上的未婚娶,军报文艺副刊驻夏江记者站记者闻慧到了。秋鲁懒得主动搭理她,就佯装着没看见,只专注地看着台下的表演。
“哟,是山东回了吖,也不晓得去看看我。”
看你?只怕你躲我都躲不急!秋鲁腹诽了一句。然后才装成刚发现似地侧转过头,克制着自己内心的情绪,勉强对她颔颔首。
这女子眉目间与她堂姑母闻兰有七八分相像,就是显得更妖媚些。尽管穿了一身六五式军装,但草绿色无檐软军帽下的齐肩短发,却烫了与整个时代完全不协调的波浪卷,身上也洒了香水,让秋鲁这种思想正统清心寡**的人特别别扭。
闻慧在中南几省鄂豫军区的地面上,借助她小姑母和姑父的威势,狐假虎威、骄横跋扈的事儿秋鲁也时有所闻,但未婚妻毕竟还算不得自家人,他秋鲁没资格干预也不想管那些闲事。只是在心底又腹诽了一句“缺乏家教!”。
“先看节目吧。眉眉要上场了,有话待会说。”
秋鲁将下巴朝台下点点,不耐烦地示意闻慧暂保持安静。
“小姑妈,我朋友小武比那个牛凤强多了,您看她跳的吴清华,那才叫够水准啊!牛凤什么玩意,老胳膊老腿的,也敢来台上献丑!”
闻慧搂着闻兰的肩膀,旁若无人地撒着娇,明显又在假公济私。
“是啊,是啊。闻记者不愧是专业人士,眼光还是蛮准的。”孙主任在一旁拍着马屁附和着闻慧,还拿眼光询问地看着闻兰,意思是要不要按闻慧的潜台词打分。
“浅薄、缺底蕴,人物塑造苍白无力。我看牛凤无论是内涵还是表演功底,都比那个小丫头强。”秋鲁冷冷地插了一句。
“秋鲁,你怎么对人家年青女同志这样刻薄啊!”闻慧羞恼地瞪着秋鲁。
秋鲁没接腔,柔和的目光投向了扮演快乐女战士上场,跳着群舞的秋眉。
“姑妈,您可别听山东这个外行瞎胡诌,他就是个没定性的人,还不知是不是看上那个半老太婆的妖媚劲儿了。”闻慧大声嚷嚷
闻兰觉得侄女的话有些过了,生怕惹恼秋鲁,正想赶紧拦住她的话头,但秋鲁已经怒目相向地发作了。“我就是个没定性的,所以才会瞎了眼看上个水性杨花的。”说完看也懒得再看闻慧一眼,起身拂袖而去。
“姑妈,秋鲁这德行您今天算见着了吧?咱闻家高攀不上,就此让贤。”
闻慧发完狠话,也一跺脚转身离开。
“闻主任,这是谁呀?连你侄女都不放眼里。”孙主任冲秋鲁的背影示意了一下,悄声问闻兰道。
“秋眉的亲哥,我继子秋鲁。刚从范城县回来。”闻兰苦笑着摇了摇头,将秋水似的双瞳转向了台下起劲舞着的女儿的身上。
“哥,我今天跳得好不好吖?”
“不错!”秋鲁就似未曾中途退场般神色自若地信口回应着。
来剧团的时候,秋鲁与继母闻兰是由司令部的吉普车送过来。回家的时候,一家三口坐上了孙主任特意安排的剧团里的上海牌小车。
刚见到许久未见的哥哥秋鲁,秋眉还有些小姑娘见生人般怯怯的隔膜感,但被哥哥亲昵地抚摸几下淡黄稀疏的头发,拍拍单薄透骨的后脊背,问了一些家常话,马上就活跃如初。搂着哥哥的手臂,不停地说着自己和同学间的趣事,末了还叽叽喳喳问个不休。
“我家秋眉肯定能成舞蹈家。”
秋鲁宠溺地捏捏她的鼻尖,脸上总算有了一丝笑摸样。
哥哥谈到舞蹈家,小丫头跳跃的思维马上转移了,她趴到副驾驶座位的母亲肩膀上,撒娇道:“妈,我想让我老师牛凤当角。”
“怎么又扯到牛凤身上了哇?”继母闻兰问道
“人家牛老师水平可高了,要不是这几天生病,肯定比刚才在台上还要好十倍的。我和几个跳芭蕾的姐姐都在跟她学,而且就服她呢!不像那个小武,自以为巴结上了慧慧姐、孙主任那样的大人物,整天昂着头,得瑟到不得了,一幅爱理不理人的拽像。”小丫头气呼呼的,估计是在为同台的姐妹打抱不平。
“你这是在帮外人啊,你慧慧姐喜欢小武的。你真要那样子帮牛凤,不怕得罪慧慧姐?”
“哥,你得帮我,不准帮慧慧姐。”小丫头眨巴着眼,体味了片刻母亲的话,赶紧向秋鲁示威道。
闻兰笑盈盈地询问秋眉后,双眸却是意味深长地瞥着秋鲁。秋鲁避开她的目光,微不可察地轻点了一下头。
“好,就按我们家眉眉的意思。”
“小眉儿,刚才一直陪在你牛凤老师身旁的男人是谁呀?看你一脸的崇拜样,是不是什么大人物啊!”秋鲁打趣道。
“哎呀,那可是牛老师的老师,是师祖吖!以前留过洋还写过很多书的,姐姐们都叫他大师的。”秋眉夸张地吹嘘道。
那是个剧团所有女孩都喜欢的帅男人,小丫头虽然还不懂男女之事,但她那些伙伴们对那个男人的喜爱她能感觉到,所以趁机帮着吹嘘。
“到底是谁啊?”继母闻兰笑着插了一句
“肇飞啊,你们不认识?孤陋寡闻。告诉你们吧,听说他以前写过一本西方文学艺术史,还写过很多戏剧评论,很有名的呀。”
“哦!想起了。”秋鲁装着恍然大悟地点点头。
继母闻兰嘲笑秋眉道:“瞎吹嘘什么呀,你读过吗?”
“没读过!”
小丫头泄气地摇摇头。
19、大事不妙1
六浦,傍着一条名为浦河的窄窄小河,是沪陵铁路线上的一个半农半渔的小村落。
六浦村在沪陵铁路线以南。村北边几百米外就是东西走向的沪陵线,铁路线再过去几十米,就是“芦荡火种”里描写的那个大湖了。大湖边上长满了了比人还高,一眼望不到尽头的金黄|色的芦苇丛。
二三十户人家的六浦村,有几百亩临湖的水田,水田大致都分布在沪陵铁路线的两侧。由于当地雨水丰沛,四季日照充裕,稻谷一年两熟,因此,在机械化很低的年代,村里人终年都得忙碌于田间地头。农闲的时候,村里人还常沿着村后的小河岔子,划着小渔船,往北穿过铁路桥孔,渡过芦苇荡到湖面上,捕捞些鱼虾补贴家用,所以,六浦村相对其他地方的农村还算比较富裕,家家户户都盖起了大半机砖、青瓦屋顶的房子。
这天早晨天麻麻亮,当村里人习惯地聚集到队部门口,在村干部带领下准备下田劳作,扛着农具走到村口时才发现,一些身穿草绿军装蓝色军裤的战士,已经荷枪实弹将村里四周都封锁起来了。
就在村里人惶惶不安地私下交头接耳时,一名手握红蓝小旗的战士,跑步到了带队的村干部面前,立正敬礼后很庄重地告知他,今天是部队战备演习,请广大贫下中农同志和革命群众各回各家呆着,演习结束前不得串门,不得喧哗,也不许擅自离开自家大门,否则当做反革命份子处理。
村干部与部队上的领导交接了一番,得到了演习期仅为一天,演习过程中损毁的庄稼,也会按照纪律赔付的保证后,就把全村乡民都驱赶回了自家屋里。
这个年代的农民,虽然不太懂得什么革命大道理,但基本的政治觉悟是有的,那就是听党的话,党教干啥就干啥。人民军队是党手中的枪,支持军队就等同支持了党的革命事业。何况不出工也能挣工分呢!
日出后的六浦小村,除了袅袅的炊烟,重新又陷入了一片死寂。
“313同志,为什么你们的人才来了这几个?难道你不知道专列上武装到牙齿,携带着自动步枪、轻重机枪和火箭筒的护卫,就有两百多人?你这不是把我们伟大的革命事业,和我们阶级兄弟的生命视同儿戏吗?”
在沪陵铁路线上的浦河铁桥下的隐秘处,两名军官摸样的年轻军人,正神情紧张地交换着彼此的信息和看法。不远处,还有一名军人蹲在草地上的军用地图旁,不时用望远镜四下打量,然后又俯身对照着地图上的坐标。
年纪稍大的领队军官,此刻面色严厉地质问着他身旁的伙伴。他身旁的伙伴苦笑着摊开双手抱怨道:“军委最近下了死命令,部队排以上的调动,要得到大军区的批准;连队以上出动,必须直接得到军委办事组的授权。我这百多号人,还是以各种借口,分成七八拨带出军营的,连要干什么,到哪里去,我至今都没给他们说呢!偷带出配枪就更不可能了,那得另外得到批准才行。”
“那你们现在手里的枪械哪里来的?”
领队军官表示理解的轻点了下头,又问道
“哪里来的?前些时日,以枪械需要修理的名目,转移了十来枝半自动到军械修理所,原来是准备留做备份用的,这不是嘛,派上用场了。”
“火箭筒呢?”
“就一把,也是这样搞出营地的。刚刚才拼凑起来,还不知待会使用时会不会出毛病呢!”说着,年轻些的313又不客气地反问道:“403同志,你们空4那边答应准备的器材呢?”
“不准提到部队番号,你忘记我们的纪律了吗?”
403严厉地扫视了313一眼,出声警告了一句。见同伴313有些悻悻地,又语气稍放柔和地解释道:“高平两用高机、火焰喷射器、无后座都出不了基地,比人管得更严格。炸药零打碎敲勉强搞出来些。”说起炸药,又拿眼睛目测、端详了一番身旁的浦河铁桥,摇摇头说:“炸药的数量估计搞不定它。”
“能够拦截火车的器材,一样也没搞出来,那怎么办?”
年轻些的313有些惊惶地问道。
“怎么办?开个诸葛亮会呗,发挥集体的智慧!”
“这不是儿戏嘛!”
313不满地低声嘟嚷。
待去铁路线西边几公里外侦察地形、布置潜伏哨的同伴回来后,四个参与组织策划的带头人,在铁路桥下的河滩地,围坐在地图旁紧急商议起行动计划的各项细节来。
403看了一下手腕上的表,确认了时间后说:“空中堡垒如果按我们掌握的时间表出行,假如上午离开金陵,中午前后专列应该抵达这里。现在是早晨八点四十分,我们还有大约不到三个小时的准备时间。刚才我已经把面临的困难告知了大家,请同志们各抒己见吧!”
“我已把周围的地形地貌都仔细侦察过了,这个伏击地点选择还是不错的。铁路北边紧邻大湖,湖边是密密麻麻的芦苇荡,适合伏击人员隐藏;铁路南边是大片的水稻田,平整无障碍,视野良好,只要有一组人马在村边那个小高地潜伏,列车上的人不易逃脱。关键是要把浦河上的桥炸了,让列车只能停在这儿。”
负责侦察的军人,介绍了伏击地的基本情况,但未就具体行动方案提出意见。
“就算把桥炸了,专列不去沪江,倒车回金陵怎么办?”
313说着,又挑衅的将目光扫向403,牢骚满腹地抱怨道:“高平两用高机、火焰喷射器、无后座这些打算拦截的器材,一件也没搞到,现有的炸药能不能把铁桥端了也成问题。我是没辙了,你们大伙有什么好主意,我肯定绝对听从,并且保证认真执行。”
“能不能少说怪话,多出点有用的主意?”
403有些不满地瞪了313一眼,点上烟陷入了深思。没有重武器,想拦截下动力强劲、防护严密、装甲厚实的专列确实很难办。
“403,本次行动携带的电台功率不足,与分舰队指挥部联系不上。”
负责行动通讯联络的212,对大伙又抛出个新问题
“怎么回事?不知道确切消息还怎么动手!”403皱眉道
“分舰队基地的距离,超出了行动电台的电波覆盖半径,只有往回走十几公里才能联系上。京都的总部基地就没有可能了。”212解释说。
“你马上携带电台往东南回撤二十公里,在公路边的那座小山上建立通讯点,和这边保持有线电话联系。”
403审阅了一番军用地图,用手指点点地图上的某坐标,果断地命令道
“电话线可能不够用。”
“那就派人来回跑。”
403气坏了,对来自分舰队2组的同伴怒吼道。
几人交换了一番看法,争吵抱怨中,彼此也没得到什么有益的启示。最终由403拍板,除了通讯联络的人手外,将全部可以派上的人员分成了四组,第一组人员负责炸桥和桥头狙击;第二组人员在铁路桥以西三公里处,扒铁轨和负责殿后,并带上唯一的一具火箭筒。如果发现专列前路不通拟倒车返回时,铁轨又没能及时破坏掉,就用火箭筒打尾车;第三组人员携带手雷埋伏在湖边的芦苇丛中,列车一停下就近投弹,将车上人往南撵;第四组在村畔的小土丘上,携带枪械预备打伏击。安排好各组人员的任务并明确指挥者后,403怒气冲冲的返回了六浦村。
所有这些参与行动的人员,几乎全部来至沪江空军各部队,连基本的伏击战的常识都没有,所有的准备工作也不顺利,这让作为本次行动总指挥的他感到特别无奈。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道理他比谁都清楚,“七一”工程已经启动,无论成败,他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但他有一种预感,舰队那个年轻舰长如同儿戏的工程计划,估计要以惨败收场了!
“但愿金陵的江同志行动成功,不要把所有的重负都压在自己的身上!”他在心底不停地向副统帅祷告着。
在他们的两套行动计划中,金陵的江同志是作为第一方案的执行人,准备在金陵得到空中堡垒接见机会时,利用其和空中堡垒的近距离亲密接触,亲自动手实施暗杀行动。第一方案还有个备选计划,就是在合陵铁路旁的油库安放炸药,待专列通过时起爆炸药,炸毁油库的储油罐,利用油气的循爆,摧毁油库周边包括专列在内的一切目标。只有当江同志确无可能靠近空中堡垒身旁实施暗杀行动,专列也未经过油库,又确定东行沪江时,他们现在实施的路途中拦截的备份计划才会启动。
此刻,他既想见到专列到来,这样自己才有建功立业、扬名青史的机会;更害怕列车的到来,因为这间接证明了江同志第一方案行动的失败,同时他对同举义事的同伴,也极度缺乏信心。
一整天,潜伏在浦河铁桥以西陵沪铁路七八公里外,执行前沿观察的暗哨,都没有通过电话传回专列到来的信号。403在浦河村行动指挥部里,来来回回不停走动着,心情极度郁闷和惊惶。
黄昏的时候,分舰队基地指挥部终于传来了消息。
空中堡垒的专列,昨晚就到了金陵,但空中堡垒只在列车上,单独召见了金陵军区尤和尚一个人,双方交谈了十几分钟后,专列没做任何停留就连夜北返了。此刻,京都军区“舰队”的同志已有确定的消息证实,空中堡垒在京城郊外的专列上,正召见着卫戍区和京都军区的李、纪等负责人,有先发制人的可能性,因为卫戍区和京都军区的全部人马,已经处于一级战备状态。
“完蛋个俅了!”
403恨恨地低骂了声难听的,赶紧布置取消本次行动,并叮嘱全体演习人员要销毁一切行动中的痕迹。
秋鲁在家里陪同继母闻兰和妹妹秋眉吃过晚饭后,就起身来到隔壁贾司令员家的小楼,一边陪着贾司令员夫人东扯西拉聊天,一边耐心等候贾司令员回家。过了个把钟头,贾司令员依旧没回,继母闻兰却跟过来了。
“你也放心把眉眉一个人扔下在家!”秋鲁有些责备地对继母说
“眉眉今天累坏了,早早就上了床,这会儿已经睡着啦。”继母歉意的笑笑解释道。
俩女人在一起,自然有说不完的家长里短可以扯,说着说着就不知怎的扯到秋鲁的婚事上来。贾老太用她一口江西乡下土腔,有些不满意的批评秋鲁道:“山东呀,你与那老闻家的闺女是怎么个事啊?那么漂亮的一闺女你还不满意,还想挑挑拣拣到什么时候?别耽搁了人家!”
秋鲁让贾老太的话说得有些哭笑不得。
“伯母,我知道闻慧常到您老这儿串门子,您老可别听她瞎胡诌,是她看不上侄儿我。不然我哪会拖成近三十的大龄青年。”
“慧慧看不上你吗?”
“可不是吗!嫌弃咱没出息。”
贾夫人六十多一乡下老妇,是那种没多少文化,除丈夫和子女外,不再关心其他世事的纯家庭妇女,自然对秋鲁的说法不太相信。她瞅瞅秋鲁,又狐疑地看看闻兰说
“小闻呀,你家秋鲁现在是县团级了吧?”
继母闻兰轻轻颔首表示是事实。
“山东那么大的学问,长的一表人才,年轻轻就到了县团级,怎么就配不上你老闻家的人呢?”贾夫人有些岔岔不平了。
继母闻兰有些尴尬。
她也是个不怎么关心国家大事,以家庭为重的贤惠女人,所以才积极地为娘家的堂侄女,和夫家的继子撮合着。前几年秋鲁冷淡侄女闻慧的事,她听家里人都说过,但近两年闻慧对秋鲁的疏远和躲避,她就有些不明白了。她隐约知道一些闻家与其他政治势力走近的事儿,甚至听到家族有把闻慧另行许配的传言。大家族通过联姻方式互相融合,不同势力间保持一定的接触,以寻求多元化发展,她认为这都很正常,但那不至于造成在秋家正处仕途顶峰的当下,闻家没和秋家断绝联系就另寻它途啊?
闻兰确实是对秋鲁与闻慧关系日渐疏离有些不解,回答不上贾夫人的质询,秋鲁却是根本就不想谈这事儿,一谈起会让他感觉太憋闷。
“也许。。。是不是闻慧又看上了别人?”
闻兰帮着贾夫人向秋鲁抛出了问题。她确实也想知道到底为什么。
。。。
“伯母,听说你家海南又进步了?年轻轻就当上了正连职,您老也不多说说,让我们一起高兴高兴!”
秋鲁将话题赶紧转到贾司令员小儿子贾海南的身上。贾海南是四野南下琼州海峡,攻打海南岛时候出生的,目前也在沪江的空4军服役。
“海南那小坏蛋呀?可不是吗,小时候最喜欢逗弄你家眉眉了,经常搞得眉眉哭着跑我这来告状,不让我在海南屁股上抽几家伙不罢休的。现在总算有些出息了!”
都说老母疼幺儿。秋鲁的打岔果然有效,老太太提起幺儿贾海南,思路马上转移到自家事儿上。俩女人又找到合适的话题,再次热火朝天地侃起儿女来。
女人们聊天,秋鲁只偶尔插几句话,心不在焉地应付着,眼睛却不停地看着墙上指针快到十一点了的挂钟,心底渐渐沉重起来。
“伯母,伯伯经常这样晚不回吗?”
老太太打着哈欠看看挂钟,摇头说:“好久没这样了,一般就是晚了会儿,也会给家里来一个电话的。今日好像有些不对劲啊。”
“那您老先歇着,明早我再过来。”
20、大事不妙2
一晚上都没听见司令部家属小院响起汽车声。
秋鲁整晚辗转反侧睡不踏实,迷迷糊糊中,他又做了十六岁那年同样的梦。梦里他与一个长得像极了未婚妻闻慧的女子缠绵着,女子似哭又笑地搂抱着他,不停地轻吻着他的脸颊、脖颈、胸腹,直至。他也**地回应着体态丰盈胸脯饱满的女子,到最后他终于按捺不住了,任由下腹的岩浆喷涌而出。
小院传来汽车轰鸣时,他一骨碌跳下床,披上外衣,来不及套上裤子,光着腚就将头向窗外瞥去,恰好看到白发苍苍的贾司令员,正从嘎斯吉普上疲惫不堪地下来,虚弱的身体若不是警卫员搀扶着,只怕一阵风刮过就会给吹倒。
“贾伯伯,您老回来终于了!”
秋鲁小跑着迎上去,恭敬地问候着。
“唉!山东你回来了?”贾司令员的声音有气无力的。
“昨天就回来了,一直等着拜见您老呢。”
“有事找我吧?”
秋鲁赶紧三言两语说了县里成立党委,打算邀请省里领导出席等一干事宜。
“恐怕去不了嘞。”
贾司令员摇着头,思绪已经飘走了。呆立了片刻,他把警卫员打发走,把秋鲁拉到了小院的角落,四下里打望了一番,确认无人这才叹着气小声说:“山东,出大事儿了!”
“怎么了,伯伯?”
“你爸这个军区副司令兼空军司令员,在大白山上赖着总不肯下来,昨晚全国空域管制,机场由陆军接管,所有飞机停飞,我这个大司令只好替他上阵值班顶上了。这不,守候了一宿,令刚解除。”
“发生什么事儿了吗?”秋鲁脸色发白地问道
“还不太清楚。但肯定是特别大的事儿!几十年都没这么干了。”
秋鲁将颤栗的嘴唇贴近老将军的耳朵,用只有他才能听见的声音说:“是不是那上边的俩干上了?”
老将军沉思了一会,表示否定的摇了摇头。“如果真干上了,不会这么快解除的。”
自言自语否定了秋鲁的判断后,老将军倚在秋鲁身上发了会愣,又点了点头说。“这种可能性也是有的。不管是不是,陆军接管机场这事儿说明,空军这边肯定是已经不受信任了。”老将军说完拍拍秋鲁的肩膀,饱含深情地叮嘱秋鲁道:“山东呀,这几天你想法上山见一下你爸那个犟老头,劝劝他站好队啊!”
“我听伯伯的!”
“你自己也算基本脱离军队了,影响不会大的。今后与你无关的事儿少参合,懂了吧?”
“谢谢伯伯教诲!”
“海南那个兵我认为也不用当了,我想让他今后到地方,你看行吗?”
“只要伯伯还认我这个侄儿,有用得上的地方,伯伯尽管吩咐!”
秋鲁眼圈发酸,强忍着想要滑落的泪水,用劲点了点头,又拍了拍胸口。
“老头子我快熬不住了,我先回屋睡会儿。”
老将军说完,推开秋鲁的搀扶,蹒跚着向小楼走去。
周宇从大前天的深夜起,就守候在空35军基地的保密室内,等候着那个宣示起事成功或失败的消息,但电话那头一直没有任何音讯传来,似乎已经把他这小人物给遗忘了。
昨天应该是发动起义的正经日子,他在保密室里徘徊往复,坐卧不宁,还时不时像个疯子式的沉思一会儿,又大笑几声。
他是个有信仰的投机者。虽然他觉得自己起初加入舰队小组织,确实有些机会主义的因素在其中,否则在军队这个最讲究血统和背景的地方,无根基、缺依靠的他,不可能三十来岁不到四十就爬到正师级的地位,但他更认为自己是出于信仰的缘故,才最终下定决心参与起义的。
这个国家现在身陷黑暗的泥沼地里,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无**状况和狂热的社会思维模式,已经到了不得不用非和平演变的方式加以解决了。乱世用重典,沉疴靠猛药!他是这样为舰队的起义行动下定义的。
他不害怕起义失败,因为失败早就在他的设计好的范围内。但他害怕等候,特别是非自己掌控范围外的等候。不能直接参与起义行动,苦苦等候一帮子自己不了解品行、能力的所谓同志去执行起义任务,他认为成功的机遇太难以把握,成功的概率也太飘渺。
心理焦灼的等候过程中,他有了很多次起事失败的不好预感,所以他抓紧一切的机会在销毁相关文件和资料,包括计划、地图、器械、联络方式地址等等,甚至能找到的凡是写写划划过的草稿纸都销毁了。所以,当昨天半夜那个不好的消息辗转传来时,他的心里边反而很平静。
传来的音讯很简单,还是沪江那边一个熟悉的组织核心成员311辗转传来的。该同志用暗语很惶恐地告诉自己:起义失败,舰长和统帅已经北飞,其余同志转入地下潜伏。
开什么国际玩笑!在现今这样的的时代,老百姓连思维都被同化,亲属间都靠相互揭发自保的情况下,有什么地方可能潜伏的呢?所谓潜伏就等同于树倒猢狲散,大乱临头各自飞。于是他连询问打听一下起义失败原因,和舰长及统帅行踪的好奇心都没了。
在床上安安静静休息了几个小时,舒缓了一下因长久等待消息而疲惫不堪的神经。早上起来后,他收拾干净自己的仪容,背上军用书包,对基地办公室自己的下属交代了一番,施施然走出了基地。
他没有开自己的嘎斯吉普,开了吉普出去就等于告知了别人他的下落。他爬上了基地到古城县拉给养的一辆解放大卡,在一帮押车战士好奇的目光下,安稳地坐在副驾驶座位上。坐顺风车走了一段,他又在半途一个岔路口下来,目送解放大卡消逝在尘土中后,他招手拦下了一辆路过的地方上的货运卡车,打听清楚卡车会路过范城县,他与司机沟通了几句,然后登上了卡车。卡车在颠簸的路面( 第五号交响曲 命运 http://www.xlawen.org/kan/18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