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仙侠修真 > 锦绣田园妻 > 锦绣田园妻 第 36 部分阅读

第 36 部分阅读

    这里地方拥挤肮脏不堪,她趴在他耳朵上小声的道:“只有在这种地方我们才能得到最正确最有用的消息,您这大贵人还是忍忍吧?”

    云洛抬眼看她,见她目光如水,有一丝乞求的神色,不由得点了点头,什么都依她,半晌慢慢腾腾的在角落里蹲了下去。

    乐乐却拉着安安在庙里四处转悠,寻找先前包子摊前遇到的那个小女孩,找了一圈终于找到了,见她蜷缩在破庙的一个角落里,身边一个妇人正摸着她的头。

    他高兴的跑过去蹲在她身前叫了声:“妹妹。”

    那小女孩抬头见是他高兴的笑了笑,分别叫乐乐和安安:“哥哥好,姐姐好,你们也来了?”

    二人点点头,见她身边的妇人手中拿着一个包子却不吃,只是抬手摸着她的头,不由得问道:“妹妹,你把包子给你娘亲吃了么?”

    那小女孩摇了摇头:“你给我的那些包子我给娘亲留了一个,其余的都分给邻居们了,娘亲说我们很快就会有吃的了。”

    说完那小女孩又指了指安安和乐乐向那妇人边说边比划了半天,那妇人转过头来对着两个孩子慈祥的笑了笑,向他们表示感谢。

    田流苏离二人的位置不远,刚好看到了这一幕,她站起身走了过来问道:“这位大嫂,不知你们是如何沦落到这般田地的?”

    那妇人看了田流苏一眼,那小女孩忙着跟她说田流苏是安安乐乐的娘亲,才恍然大悟的转头对她笑了笑缓缓开口:“妹子,听你刚才说你是外地来走亲戚的?不知亲戚是哪里的?”

    田流苏一怔,这个她还真的没想好,半晌她才笑了笑尴尬的说道:“大嫂,我是从邻城洛邑来的,我们那里也是遭了灾,这次是来投奔亲戚的,我那亲戚多年不曾来往,我也是第一次来,不想还没找到她家,便听说这里也遭了灾…”

    说到这里她停住了嘴,那妇人会意,心道大概是从未见过面的远亲,平日里素不往来,此次遭了灾才来投奔,不想这里也遭了灾,他们可能还没找到那亲戚吧?

    她看着田流苏悠悠的开口:“听说朝廷的赈灾钦差已经在路上了,再有十天八天大概就会到这里了,到时候朝廷的赈灾粮食拨下来,我们便可以回归家园了。”

    “大嫂如何得知朝廷的钦差已经来了?”

    “知府大人已经发了告示,说等朝廷的赈灾粮食一下来便会将多收我们的租子全部归还的,所以我们再挨个十来八天便能得到失去的粮食了。”

    “大嫂,听说知府大人是去年秋收之后便收了租子,很早便承诺等朝廷的赈灾粮食下来之后就归还租子,但是粮食一直没有下来,很多人扛不住已经离开了垅城到别处逃生去了,为什么你们还守在这里?”

    “不守在这里又能如何?况且,知府大人向来公正无私,说过的话必然会做到的,我们是因为相信他才会一直等待,那些出去的人估计也会陆陆续续的回来的。”

    田流苏没想到孙明玉在百姓心中居然真的口碑这么好,不由得纳闷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既然如此,那孙明玉应当是个爱民如子的好官,怎么会令他治下的百姓流离失所?又觉得他也太过胆大了些,居然敢谎报天灾欺上瞒下,这事若是被纠出来便是杀头大罪。

    “大嫂,那你们对知府大人这样的做法就没有丝毫怨言吗?”

    “怨言?知府大人那是不出世的好官,为垅城百姓做了很多好事,自从知府大人上任以来,他兴修水利,改良农作物新品种,垅城百姓年年粮食大丰收,日子越过越好,而且五年之内一跃成为天启产粮大城,今年会这样完全是因为朝廷下达的命令,而且,知府大人也明确贴了告示说等朝廷的赈灾粮食下来就将多收的租子退还给百姓,是朝廷不讲信用,迟迟不肯拨下来赈灾粮食,岂能怨知府大人?”

    那妇人本来饿得有气无力,此时听到田流苏这么问,瞬间有如小宇宙爆发一般倒豆子似的语速极快的说出这么一番话,周围的百姓们听到二人的对话也渐渐的围过来,纷纷附和那妇人的话,证明那妇人说的不错。

    “哦,原来如此啊。”

    这下田流苏没法再问下去了,看来孙明玉在垅城的势力很大,而且口碑很好,这样的人要么就是实实在在为百姓做好事的大青天,要么就是沽名钓誉的大奸大恶之人,单看他在百姓中的威望,看来他还是做了些实事的。

    若是这样的话,要动他还真的不容易,她和云洛微服私访看来是访对了,她心中思忖这个孙明玉还真不是简单的人呢,能将一城治理到如此地步也不是常人能为的了,而且他的驭下能力也非常人所能及,能让百姓如此爱戴可见他平日里的思想工作做得也是十分到位的。

    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百姓在明明确确的知道是他下令提高了五倍的租子的情况下能一力支持他到底,在承诺返还租子的期限超过之后还能没有任何怨言的宁可忍饥挨饿也要保全他的名声,可见他在百姓心中的地位,那就是神邸一般的存在,她不由得对孙明玉更加的好奇起来,竟期待着能快些见到他。

    云洛一直在方才众人给他们让出来的地方静坐着听田流苏和那妇人的对话,他微微眯着眼睛,因他这样的人走到哪里便亮到哪里,虽然穿着粗布衣衫,但仍然遮不住他如明珠美玉般的容颜和绝代风华,因为他神色冷冷的坐在庙中不与他人交谈,所以庙中的百姓也不敢靠近他,都离他三尺之外。

    到这里田流苏已经没有必要再待下去了,她起身和那妇人还有那个小女孩告辞,然后看向云洛,云洛会意,起身走到她跟前领着两个孩子一起走了出去,在他们的身后,那妇人拍了拍小女孩的头,对她表示赞许,然后对着田流苏的背影意味深长的笑了笑。

    几人奔波了一早上,对这事才了解了冰上一角,走在路上田流苏问云洛的想法,云洛眼神幽深的看了她半晌没说话,最后决定带着她们在这垅城的街上逛逛。

    虽然是受灾地区,但是该做生意的还得做,毕竟人人都要生存过日子,垅城大街上的店铺照常开着,人群虽然不多,但是稀稀落落的也总有些人在逛街买东西,喝茶听评书,云洛领着她们七拐八拐,一转弯走到了一家说评书的茶楼。

    垅城街道上其它商铺中人都稀稀落落的门可罗雀,但这茶楼中的人却很多,几乎都坐满了客,小二见他们几人进来,忙打起精神喜笑颜开的迎了上来,口中叫道:“客官,里边儿请,有上好的雅间给您备着哪。”

    云洛点了点头在人群中扫了一眼,然后向一间靠着窗户的雅间走去,小二殷勤的在后面跟着。

    “小二哥,来一壶龙井,一碟玫瑰膏,一碟芙蓉千层饼,一碟花生。”坐下后田流苏转头吩咐小二上茶。

    “是。”那小二应了一声下去准备去了,田流苏转过头来问云洛来这里的意图。

    “茶楼中历来是消息来源最多最准确的地方,听说这里新来了个说书的很有些意思,今日我们便听听看。”

    ------题外话------

    亲爱的们,过年回娘家拜年去了,人在外地身不由己,实在没法更新,刚刚回来家里暖气管断了遭了水灾,没法上网码字,所以断更了几天,真心对不住追文的亲们了,过几日等稳定下来我会多更的,求不离,求不弃,求不离不弃……

    010 明月教

    田流苏不置可否,她知道云洛此举必有深意,或许他在来垅城之前已经做了一定的调查了吧,所以点点头同意了他的提议,安心的坐下来等着小二上茶。

    不一会儿,小二便端上来了一壶龙井,几碟小吃放在桌子上,云洛先给两个孩子倒了茶水,让他们喝茶吃点心,然后抬头看向茶楼正中央。

    这间茶楼很大,里面的布置宽敞亮堂,周围是一个个的小雅间,中间搭起了一个类似戏台的台子,台子上放着一张长方桌子,桌子上放着醒木、扇子、手帕这些说书的道具,台下摆着一排排长条凳和桌子,已经坐了很多人了,他们边喝茶边等着说书的人出来。

    田流苏看了一圈,心道这里弄的这么大平日里生意定是不错的,也许真的能从这里听到什么不一样的消息也说不准,正想着,就见一个穿着青色棉袍五十多岁的老者一手撩着袍子,一手拿着一个茶壶吧边喝边走上了台。

    那老者的脸上有一股积年累月而成的沧桑,一看就是常年走南闯北之人,怪不得听书的人这么多,只有见过世面走南闯北之人才能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亲眼所见讲出新颖而吸引人的故事来。

    那老者今日讲的是天启最近兴起的一个教派的故事,这教派叫做“明月教”,所有教众都奉明月为神,教中统一穿月白色教服,是从天启西部紧靠西越国的青龙关兴起的,这个教以造福天下苍生为己任,专门收留贫苦的无家可归的百姓入教,这一口号瞬间吸引了一大批的百姓入教,短短半年的时间,教众已达数十万。

    田流苏是第一次听到这么个教派,半年之前她还被文熙封了本身记忆植入别人的记忆以别人的记忆身份在甜水村懦弱的生活着呢,根本没有机会没有时间听说这些事,今日一听颇觉得新奇,有一种自己亲身进入武侠小说中的感觉。

    前世她闲暇时间唯一的业余活动便是听音乐看小说,尤其痴迷武侠小说,没想到穿越了过来居然亲耳听到了什么教派,似乎历来只有江湖中才会有如此的教派组织吧,她心中有些向往,不知这些古代的教派究竟是怎样的,是否和前世的武侠小说中的描写一样呢?所以她对那老者讲的事也听得分外的认真。

    她抬眼看了一眼云洛,见他没什么表情的听着,好像对这什么明月教很知道的样子,胸有成竹,而安安乐乐两个孩子已经被那老者幽默风趣的语言和口若悬河的说书方式以及故事内容吸引住了,连自己喜欢的点心都不吃了,就呆呆的听着那老者在那里说书讲故事。

    那老者说的是明月教组教半年以来对待教众的各种事迹,有点象在给明月教做宣传,讲的都是大快人心的事,什么明月教在彭州发生水患的时候组织教众拦截河坝,加固河堤,引导民众疏散;什么西越国为了过冬入关抢劫左右使者率领教中精英英勇抵抗数日,一直坚持到朝廷发兵救援才悄然离去;还有惩恶扬善,劫富济贫桩桩件件的事讲得有理有据,还有便是明月教有良田万顷,入教的人平日里都耕种粮食,自给自足,保证教中的粮食来源……

    下面的民众听得热血沸腾,纷纷拍手称快,心中向往,在底下窃窃私语渴望自己也能加入这样的教派,尤其这里是受灾地区,灾民们已经在暗中打听如何加入明月教,想去找那明月教的总坛所在之地。

    “教中一切事物暂由左右使者代理,入教的教众从未见过教主,据说那教主非常神秘,神龙见首不见尾,最是心怀天下慈悲之人,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刚讲到最关键的地方,众人听说了他讲的教主之事正听得入迷,突然听他话音一转接着拍了一下醒木结束了演讲,顿时将众人的胃口掉在半空中不上不下甚是难受,底下的人纷纷站起来向上面的老者表示抗议,让那老者再讲讲关于教主的事。

    那老者却端起茶壶喝了一口茶,从台上姗姗然走了下来,向掌柜的告了辞扬长而去,并不理会众人,众人长吁短叹失望的坐下继续喝茶,悄悄的议论那明月教和教主及教中的人。

    田流苏听完后转过头来看着云洛,见他皱着眉若有所思,有些不明所以,伸手推了他一把。

    “在想什么?”

    “这个突然冒出来的明月教好像来头很大。”

    “哦,你了解这个教派?”田流苏并不诧异,他知道这事很正常,虽然半年前他人还在边关,但是他在朝中多年经营,情报网应该很强大,这个消息他应该是知道的。

    “不甚了解,这个教兴起过快,短短半年时间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朝廷毫无防备的状态下发展教众数十万人,这不是一般的土匪流寇乌合之众能组建起来的,按照这教中的行事及口碑,他们的幕后必有众多能人异士和完整的组织系统。”

    “听你这样说,好像是的,难道说这就是江湖?明月教?不知比日月神教如何?”田流苏眼神一亮,不知不觉的嘟囔起来。

    “日月神教?那是什么教?和这明月教倒是异曲同工。”云洛脑中思索各国教派,并没发现有一个什么日月神教。

    “大叔,日月神教是个邪教,和那说书中的明月教根本不是一个档次的。”安安乐乐因为听田流苏讲过笑傲江湖,所以对里面的人物和日月神教特别熟悉,所以一听到这个说书的说明月教的事才会特别认真的听。

    “你们也知道日月神教?”云洛眯了眯眼看着乐乐,又看了田流苏一眼,觉得这娘三定是有什么事将他排斥到了外面。

    “自然,日月神教的事是娘亲给我们讲的,和这个明月教差不多,也是一个教中有好多人。”安安歪着头回答他。

    云洛又看向田流苏,以前他对她的了解只局限于耳闻,现在和她天天在一起后,他越来越觉得捉摸不透她了,尤其是她那向来奇特的思维和不知从哪看来的那些古里古怪的事情,他突然发现自己对她的了解好像还很浅很浅,自己离她还很遥远。

    田流苏见他思绪漂游,不由得干笑了一声:“那个,这事等以后我会慢慢向你解释的,现在时机还不成熟,再说,我也不知该怎么说。”

    她自小穿越而来,占据了本尊的身体之事是天大的秘密,谁都不知道,这些年和文熙的相处中他对她一定是怀疑的,但是他从来都没有向她问过什么,这便说明了无论她是谁,他都认可了她,若有朝一日云洛知道她的真实身份,不知道会不会相信这样匪夷所思的事呢?

    云洛见她言辞躲闪,有隐瞒的意思,不禁心中有些不快,她终究对他还不是完全信任,对他还是有所提防的,有些事情还是瞒着他,不愿意他知道的。

    二人各想各的心事,也坐着没动,仍然慢慢的品着茶,那老者走了之后,下面喝茶的人便开始闲聊,聊着聊着便说到了垅城受灾的事了。

    “哎,你们听说了没有,朝廷的钦差大人已经到了垅城了,这下好了,粮食估计随后也能跟着到了,到时候我们多交的粮食便会全部归还给我们的。”一人边喝茶边向周围的几个人说道。

    “是啊,昨日知府大人率领垅城治下的官员和垅城大户出城迎接钦差大人了,听说钦差大人是天启长安王府的云世子,将关外异族打得一退三千里的云世子啊。”

    “恩,但愿这云世子来了能压得住知府大人,将多收我们的租子退还给我们啊…”

    “瞎说什么?知府大人岂是你能随便编排的?若被人发现,你又要无声无息的失踪了…”一个人听完那人说的话后忙伸手捂住了他的嘴,不让他继续说,然后又四周看了一圈,确定周围没有可疑的人之后才放开了他,伸手在他脑门上戳了一指,骂他糊涂。

    那人像是刚醒悟过来似的连连点头,也有些害怕的四周看了一圈,才慢慢放下了心。

    “哎,可怜我垅城偌大的地方,居然被知府大人一手把持,控制的密不透风,我们稍微有些微词便会被不知从哪儿冒出来的密探知晓,然后我们的大限也便到了。”

    “都别说了,小心隔墙有耳,知府大人严令百姓不得私自议论此次赈灾之事,这也怨不得知府大人,他为政以来为百姓也做了不少实事的,这一次怕是事出有因,要怪也是怪朝廷,迟迟不肯拨下来赈灾粮食…”

    几个人议论纷纷了一阵,便站起身摇头叹气的走了,田流苏和云洛对望了一眼,总算听到真话了。

    “你怎么看?”半晌田流苏问云洛。

    “这事很复杂,孙明玉和贾含章为官期间的口碑都不错,他与贾含章二人交好,他们二人治下的百姓都生活富足,这两人很有共同之处。”

    云洛答非所问的回答田流苏。

    “听他们这么说,孙明玉和贾含章应该是早就向朝廷上报灾情了,为何一直拖到现在才知道?”田流苏疑惑的问出口。

    “大概是奏折被人压下了吧?直到后来灾民到处流窜,引起恐慌,压不住了才被揭出来。”

    “还有一事,明明是朝廷下了征集令,向垅城和洛邑两大产粮大城多收了五倍的租子用作军粮,为何要上报朝廷说遭了水灾和旱灾?”

    “皇上并没有下过这样的命令。”说起来这事云洛的面色突然变得很难看,他似乎有些忍不住便要发作。

    “什么?那是何人如此大胆,敢假传圣旨?”田流苏有些震惊,景成帝并没有年老昏聩,怎么会容得别人明目张胆的假传圣旨征收军粮造成百姓流离失所引发朝局动荡不安?

    “若是这次皇上不是派我来赈灾,那这假传圣旨之人一定就是我了。”云洛面色阴沉,不由得握紧了拳头。

    田流苏心念电转,细细思索他话中之意,猛然反应过来。

    “你是说,有人向垅城和洛邑以征集军粮为名征收了那些粮食,然后将征集军粮的罪名扣在你头上?而孙明玉为了安抚百姓只好向他们承诺已经上报朝廷遭了灾,等赈灾粮食下来便再补还给他们?”

    “对,历来军中征集军粮必须通过我的审批,我此次大胜回朝后还未曾向皇上正式交了军权,所以那人才用了这一招,若是孙明玉和贾含章二人联手上奏是军中征收军粮才另百姓受灾,皇上必然会大怒撤了我的职,重则还可能招致杀身之祸,而皇上此时心中对我大概也是有所猜忌的,若此事真成定局,他可能还会认为我私自征集军粮准备造反也不一定。”

    云洛丝丝入扣的向田流苏分析着整件事情,田流苏听得头都要大了,这些朝堂争斗之事她着实心烦,不想过多的参与其中,不想这件事居然是征对的云洛,究竟是谁和他有这样的深仇大恨,欲置之死地而后快?

    “但是,那人却算漏了一点,便是孙明玉和贾含章也不是好糊弄之人,他们大概察觉了阴谋,所以并未如实向朝廷上报原因,而是含糊的以受灾报了上去,却不得那陷害你之人的心意,所以才压着他们的奏折迟迟不肯上报给皇上?”

    “恩,向来的确是如此。”

    “究竟是谁会这么做?”田流苏心中已经隐隐的猜到一个人,但是她还是没有直接说出口。

    “放眼京城之中,我真正的政敌便只有一个。”云洛周身瞬间冷气散发,有杀气腾腾的冒出来。

    “是我父亲田敬?”田流苏叹了口气回到。

    云洛转头向她看了过来,目光深幽,看着她摇了摇头。

    “光他一人做不成此事。”

    “那还有谁?”

    “还有一个帮他出谋划策的人。”

    011 受灾真相

    “帮他谋划的人?是谁?我父亲在朝中势力强大,盘根错节,还需要别人帮他谋划吗?”

    田流苏皱起了眉头,光一个田敬便将朝廷搞得乌烟瘴气,连皇帝都得让着他三分,若他再有一个帮忙出谋划策之人,那岂不是如虎添翼,天下无敌了?

    “他们应该不是同盟,只是互相利用,各取所需。”云洛捏着茶杯在思考着。

    “那和我父亲同谋之人必然也是朝中掌握大权之人了?否则谁会有那个本事压着如此重要的奏折不上报?”

    “恩,的确如此。”云洛说完站起身来,看样子是准备离开了。

    田流苏将两个孩子从椅子上抱下来,一左一右的拉着他们跟着云洛往出走。

    “我们回去,这下可以接见垅城百官了,想必洛邑那边和这里的情况也差不多,文熙一定能处理好。”云洛看了田流苏一眼,看她的反应如何。

    “恩,文熙是要从那边的富商大户中捐出钱来另外购买粮食,不知此事他行不行得通?”

    “放心,我已接到消息,他今日也在洛邑接见贾含章及他治下的官员,相信是成竹在胸才会如此做,别小瞧他的能力,他的事连我都知之甚少。”

    云洛见田流苏一副为文熙焦急的样子颇有些懊恼,每每想起她们青梅竹马长大的情谊便心中嫉妒愤恨不已。

    田流苏瞟了他一眼,再未答话,领着两个孩子跟着他默默的走了出去。

    垅城官员被青离和墨离赶出驿馆之后仍然不死心,众人衣不解带轮番换班守在外面整整一夜,第二日一早穿戴整齐来到驿馆门口等着云洛接见他们,谁知日上三竿仍然没见到他的踪影,不由得怒气冲天,一个商户模样的人冲到驿馆门口大声嚷嚷起来。

    “钦差大人,您这是什么意思?垅城去年便遭了灾,知府大人上报朝廷后朝廷一直迟迟不肯拨赈灾粮食下来,今年好不容易派来了您,而您到了灾区后却对垅城治下的一众官员和商户避而不见是什么意思?您是真的来赈灾的么?”

    那商户嚷嚷的声音很大,就算里面的人正在睡觉,也被他这如钟声洪亮的嗓音给吵醒了。

    “大胆,你一庶民居然敢对钦差大人如此无礼?大人想什么时候见你们便什么时候见,难道他的事还要你们来决定不成?”

    青离毕竟跟在云洛身边多年,一言一行也学了他的两三成颇有气势,他这样义正言辞的一出口,那商户便呐呐的低语了几声又退了开去,毕竟他只是个平民百姓,是没有资格对着当朝钦差大呼小叫的。

    “钦差大人到底什么时候接见我们啊?知府大人昨夜忧心垅城灾情整夜未睡,积劳成疾,钦差大人却好好的安睡,这像什么样子?”一位官员开口质问青离。

    这人一开口,外面的人都沸腾起来,他们在垅城待了这么长时间几乎天天要压制着灾民们,防止他们发生暴动,好不容易盼来了钦差,却又见不到他的人影,这些人顿时不淡定了,纷纷冲上来拍打着驿馆的大门,想要强行进去见云洛。

    云洛和田流苏回来的时候,外面正闹得不可开交,垅城官员几乎要破门而入,青离和墨离还有钦差卫队尽力拦着,不让他们进来,这些官员真正闹起来也让他们头疼,打不得关不得,只能和他们对峙着。

    进屋后,云洛和田流苏迅速换过衣服,然后他让田流苏领着两个孩子,他起身去了外面。

    “青离,外面什么人在喧哗?好生厌烦。”

    云洛故意装着刚睡醒的样子站在门口向院中堵大门的青离淡淡开口。

    听到云洛清冷的声音,一众官员顿时冷静了下来,他们在外面闹了这么长时间,云洛都无动于衷,他们原本还以为他不在呢,所以才叫嚣着想要闯进去一探究竟,不想他居然在,而且还如此沉得住气,那么长时间不现身,顿时有些后怕起来。

    “大人,这些官员欲破门闯入,我们拦都拦不住。”云洛此时是钦差大臣,所以青离也称呼他为大人。

    “哦?素闻垅城知府孙明玉驭下严谨,治下官员也都精明能干,持重有礼,今日一见果然传闻不可信啊。”

    云洛虽然低沉冷淡,但无形中散发出来的冷意与强大气场却不容忽视,众官员虽然人在门外,与他隔着门,也仍能感到一丝冰冷传出来。

    “你们怎么在这里?都退下!”正在此时门外传来一声怒喝,众人纷纷回头,只见孙明玉一身官服,丰神俊朗的站在驿馆门口,身后跟着一群衙役。

    “知府大人。”众人见孙明玉到来,纷纷停止拍门,都转身向孙明玉行礼。

    “本官昨夜彻夜研究缓解灾情方案,没工夫理会你们,今日凌晨觉得困顿稍微眯了一会儿,不想你们就私自集结来此闹事,真是岂有此理,本官平日里是如何教导你们的?”

    孙明玉声音有些沙哑,双眼泛红,看起来真的好像一夜未睡的样子,众人被他一喝纷纷低下了头不敢再说话,这知府大人虽然年纪轻轻,但却是状元出身,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这几年垅城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富强,官员和百姓都是有目共睹的,所以大多官员对他也是打心眼里佩服的。

    孙明玉见官员们低下了头,瞥了一眼不再看他们,对着门施了一礼道:“不知钦差大人昨夜歇息得可好?今日一早下官接到衙役来报,说北郊的灾民聚众闹事,砸了本城一家大户的粮铺,抢了粮食,那户家主已经告到府衙来了,既有钦差大人在此,下官也不好做主,所以前来问问钦差大人对此事的意见。”

    云洛站在里面听得明白,心道这孙明玉果然不简单,他这样来问他明着是对他的尊敬,实际上却是将难题丢给了他,使他不能再避而不见,而自己这次来并没有从京中带来赈灾粮食,而是要从当地的粮库中开仓赈粮,再就是从当地富户中征集一部分粮食,他此时还没查明当地的粮库中究竟有多少存粮,那批以朝廷征集军粮的名义被征收走的粮食又去了哪里,岂能轻易见他?

    他皱着眉头思忖了半晌又逐渐的舒展开,总归是要见他的,根据他们上午打探的消息,这孙明玉应该是有难言之隐,且听听他如何说再做打算,云洛心中计议已定,转身走向驿馆的议事厅。

    “青离墨离,将门打开,让孙知府和垅城官员都进来吧。”

    云洛走向厅中主位坐下,他没打算去府衙接见他们,这议事厅屏风后连着田流苏的住处,他们在这里议事田流苏站在屏风后便能听到,皇上特意下令让她跟着他,可以在赈灾过程中提出建议,所以,这些事他都有必要让她知道,虽然,他可以让她和他一起接见他们,但是他私心里不想让她的容颜被别人所窥,所以便想了这样的办法。

    门外的人听到云洛让他们进去,也并没有怪罪他们私闯驿馆之罪,都齐齐舒了口气,迅速在外整理了一下仪容,分成两列跟在孙明玉身后走了进来。

    “龙城知府孙明玉率之下官员参见钦差大人。”孙明玉领着众位官员向云洛跪下行大礼。

    “孙知府及各位官员请起。”云洛抬了抬手,不见十分热络,也不见很冷淡,只是摆着一副官腔。

    众人听了他的话齐齐站了起来。

    田流苏站在屏风后从不引人注目的角度悄悄往孙明玉的方向看去,见他年纪不大,居然十分俊朗,身材欣长结实,目光冷峻,没有文官应有的文弱之气,居然有点武官的样子。

    孙明玉抬头看了一眼座上的云洛,见他气质超然,如明珠美玉般风华绝代,被他的风采所慑,又低下了头,不经意的往田流苏藏身之处瞥了一眼,露出意味不明的神色。

    “孙知府,皇上这次派我前来是为了垅城遭遇大旱之事,许我便宜行事的权力,你将垅城的情况先详细的汇报一番吧。”

    云洛并不绕弯子,开门见山便直奔主题,孙明玉这样的人,是很聪明通透的,若是和他绕弯子,他也许会觉得他有别的用意,在述说的时候便会打折扣。

    “是。”孙明玉听云洛说皇上许他便宜行事的权力,心中一震,看来皇上对云洛是十分信任的,便宜行事这个权力说起来轻巧,但是用起来权力很大,他斟酌着到底该不该将实情全部向他和盘托出?

    “孙知府,皇上对此次垅城和洛邑受灾的事心中存有疑虑,你和洛邑府尹贾含章上报的奏折被压了下来,直到前些日子才报了上去,所以朝廷的赈灾令迟迟未发下来。”

    “大人,请恕下官死罪啊。”孙明玉一撩官袍跪了下去,背脊挺直,有一种宁死不屈之态。

    “有什么隐情你便光明正大的直说,本钦差在这里,定能保你无忧。”

    “垅城并不是大旱,相反今年还是大丰收。”孙明玉略微有些激动的说道。

    “恩?如何说?”云洛急道。

    “下官麾下有一位十分懂得种田之人今年研究出了新型种子,下官命人将种子免费发放给垅城的百姓,种下去之后粮食果然高产,这事不知为何被军中之人知晓,待秋收后紫衣卫首领唐林前来垅城下了密令给下官,说军中征集军粮,让下官比平时征收五倍的租子做为军粮上缴,下官不敢违抗,所以才做了此事,令百姓倾家荡产,民不聊生。”

    孙明玉简洁的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向云洛说了一遍。

    “紫衣卫?那不是靖王的贴身卫队么?”云洛皱了眉头,此事居然是靖王下的命令?他不由得意味深长起来,怪不得,他在查菱悦的事的时候他便干扰过,看来,他也在军中布了不少眼线,也想着兵权呢。

    “是,就是因为靖王爷是皇上的至亲兄弟,下官才不得不听了他的命令啊。”

    “那你为何要谎报灾情?这可是欺君之罪。”云洛现出威严,这话一出,下面的官员又跪了下去,若是皇上定了孙明玉欺君之罪,那他们也会跟着遭殃,所以他们纷纷跪下求情。

    “大人容禀,下官数次派人上京向皇上递上秘折都无功而返,几次下来之后下官终知道若是将这事的真相直接上报定会遭到有心人的阻拦,所以下官最终才决定谎称垅城受灾,期待朝廷派人前来好将真相告知,且下官的奏折是折中折,在那奏折里有一个夹层…”孙明玉说道这里住了口。

    “夹层?你是说你那奏折里还有另外的奏折说明了此事的原委?”

    “没有,微臣害怕夹层也会被人发现扣留,所以夹层中只是向陛下请罪并隐晦的说明了受灾之事另有蹊跷,期待他能派信任之人前来赈灾…”

    “原来如此。”此时云洛终于明白了皇帝为何要急急召他和文熙回京了,原来竟是这样,放眼朝廷,皇帝已经没有可用之人了么?而且临行时他给他们的密旨也让他们好好查探此事,说明皇帝看到了孙明玉的折中折。

    “那粮食是如何运送出去的?都运到哪儿去了?”云洛心道孙明玉既有这样的胆量智商必然会偷偷跟随查探这批粮食的出处的。

    “是一个商队前来运送的,下官派得力助手前去跟踪,发现粮食确实被运到了军中。”

    “什么?”云洛一惊,他原本以为征收军粮只是一个借口,没想到这些粮食还真的运到了军中,好一个一箭双雕。

    若是这件事被压下来,以后若是东窗事发,这征收军粮的责任便会落到他头上,他现在还是军中主帅,并未卸职,到时候被问罪的一定是他,而这军粮也是实实在在被征收走了,至于用到了哪儿到时候可以随便编个理由蒙混过关,历代皇帝对军中的吃穿用度总是很宽待的,并不会过多的计较细节。

    他思及此事心中大怒,他觉得不能再忍下去了,这一回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将陷害他和田流苏的人一网打尽,以泄心头之恨。

    ------题外话------

    感谢妞们投的月票,还有上个月所有投票的妞们,爱你们。6945745421票、新屁屁1票、okkitty1票

    这几天更新少又不稳定,不好意思求票,等过几日我恢复状态更得多了妞们一定要记得投我一票啊,过年的糟心事真多,求妞们不离不弃啊,么么哒。

    012 粮库亏空

    孙明玉将这事的原委说清楚后便低下了头,等待云洛下达命令。

    田流苏在屏风后听了事情的经过后,对朝堂之争风云变幻着实厌烦,她听孙明玉说了半天对朝堂之事并没有太多的关注,这些事有云洛处理,她对他的能力是十分信任的,她关注的是他说的那一句他麾下有一个十分懂得种田之人,而且垅城之所以能够成为天启产量大城,是因为他手下那人研究出了新型种子。

    她不由得站在屏风之后思索了起来,她得到的那本《百科农经》里有一些高深莫测的育苗方法她虽然学的差不多,但都是照猫画虎,对于里面的原理一窍不通,若是能见到这人问问他,不知道他能否解答?

    想到这里她心中暗暗决定,待会儿散了之后,她要单独见见这孙明玉,问问他这事。

    云洛见孙明玉低下了头不再说话,心中虽然还有疑惑的地方,但也没有再问,他思索片刻下了命令。

    “孙知府,你将垅城受灾的真实情况详细写成一份奏折,再让垅城治下所有官员和今日到场的富户署名作证,然后交给我,待我回京后如实上报皇上。”

    “是。” 孙明玉心中有些佩服,不愧是多年浸淫在朝堂之中的人,云洛这样的处理方式很恰当,让今日到场的所有人都署名可以防止今日的谈话内容( 锦绣田园妻 http://www.xlawen.org/kan/1921/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