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 部分阅读
周是个极好的销量倍增器,王不负在《狂潮》时意识到了这一点。
“东西带到了,我差不多该走了。”许组长刚刚站起身,结果犹豫片刻,又坐了下去,说:“我觉得应该跟你说件事情。有一家新成立的电子游戏公司,最近正在尝试进入试音管体系。”
王不负一呆,这真不是什么好消息。他可以保证自己的良心。可别人若是打定主意捞一把就走,干出杀鸡取卵的事情怎么办?他赶紧问:“是哪个公司?”
许组长解释:“是龙游国际最近新成立的电子游戏分公司。这家公司能量很大,决定做游戏后,收购了很多小型游戏公司,现在正在上面沟通。我只知道这些消息,说不上话的。”
龙游国际?王不负觉得自己好像在什么地方听过。想了半天,他突然灵光一闪,明白了。在《狂潮》没有发布前,不是有个傻乎乎的青年来找过来,大口一张说要来运作《狂潮》……
这样的人物加入游戏产业,还能有好?王不负心里顿时感觉好像吃了只苍蝇。他却没有什么好办法应对,唯一能做的,只能让自己的游戏质量变得更好而已。
劣币难道注定会驱逐良币么?不一定!
王不负很认真地道谢:“谢谢许组长告诉我这件事。”
“你心里有数就好。”许组长也算是和电子游戏打了段时间的交道了,知道里面的深浅。也不希望因为这些杂七杂八的事情,导致“试音管”被上面叫停。所以才提前说一声,希望王不负能够警醒一些。
许组长离开了。而王不负却在会议室里坐了下来,重新翻开剧本。
一边看着里面的情节,王不负一边回忆着记忆中的美国二战游戏。比如说明年才会发布的《荣誉勋章》,还有后年发布的《战地1942》。
王不负记得自己第一次玩《荣誉勋章》的时候,还是初中学生。那个时候,他简直被屏幕中的火爆战争场面震撼得目瞪口呆。晚上睡不着的时候,还会幻想自己拿起加兰德步枪,潜入敌后偷袭德国鬼子。
如果真的论真实度,这类射击游戏能算是美国版的“二战神剧”。一名战士带上几百发子弹,被击中后扣血条,一场关卡能独自干掉几十上百敌人,然后下个关卡再干掉一两百敌人……而玩家却不会深究这里面的不合理性。
但《我的抗日》,能不能这样做?
王不负现在非常纠结,想要玩家爽快,就必须忽视真实性,搞出一个抗日神剧出来。
但是真的搞出来的话……看看14年后网上对各种“神剧”的骂声吧。
14年后,那些电视剧为了讨好其固定用户群,什么美女特工、日共国三角恋、手榴弹炸飞机,各种遭不住的情节都有。难道导演不知道这样拍电视剧很傻么?难道编剧真的不愿意花时间还原历史么?当然不是,而是这样拍收视率更高,上了年纪的大爷大妈更喜欢看而已。
不看电视剧的年轻人理所当然地会在旁边看笑话,挪揄其中的脑残桥段。
王不负现在的处境,和那些为了收视率而胡编乱造的导演和编剧是一样的。
这款游戏的销量定死了,必须达到一百万以上。要卖出这个量,那么必须要让一百万玩家买账。必须好玩,必须火爆,必须爽快!否则,白送出去,人家都嫌浪费时间。
好玩、火爆、爽快,但稍微明白历史的人都知道,做出来的游戏将会完全经不起推敲。
对于那些不玩游戏的人,就算游戏制作得再毫无破绽,哪怕王不负能重现当年战场上的每一个细节,他们依旧不会去玩的。若是游戏完美无瑕,他们顶多“哦”一声而已。
而假如为了爽快,让游戏牺牲了真实。那么不玩游戏的人就会满怀恶趣味地全部跳出来。骂王不负的人将会铺天盖地。
现在是2000年,陶教授、姚教授还隐藏在阴暗的角落,随时都有可能跳出来咬人。不玩游戏的人非常多。他们把持着社会的方方面面,如果像14年以后年轻人声讨电视剧一样,众口一词地声讨《我的抗日》……不用问,这绝对就是所谓的“严重社会后果”。“试音管”将被叫停。
爽快和真实之间如何拿捏,王不负头疼得一塌糊涂。
……
这个东西只靠想,根本就想不明白。王不负打算寻找一下当年的抗联老兵,尝试着在真实和爽度之间找到平衡。
他回到办公室,柳霓花还在给夏瓷按摩小肚子。王不负接过手,让柳霓花去联络民政局看看,能不能找到。
“为什么要那么麻烦?你不是拿到剧本了么?军旅制片厂可都是大师。”柳霓花不满道。王不负老是指派她做这些没来头的事情。
于是王不负将他的担忧说了出来。
柳霓花可是看着军旅制片厂的老电影长大的,对他们提供的剧本信心十足。出主意道:“你提前告诉大家,这是军旅制片厂提供剧本!我看谁敢多嘴。”
“这个剧本是二十年前的作品了。说实在的,完全照着来的话,玩家应该接受不了。”王不负叹气道。
柳霓花不以为然道:“慢慢来就是了。先做出来,根据玩家的反应,再慢慢调整。以后不玩游戏的人也就慢慢接受了。”
“时不我待啊!”王不负苦笑道:“刚才得到了个消息,试音管可能马上就不是我们独享的政策了。”
“真的?”柳霓花吃惊道。
就算她不玩游戏,也知道试音管对青瓷科技的重要程度。若不是这个政策,《狂潮》根本不会发布。如果一些糟糕的游戏通过这个政策发布出去,引起不好的后果,会不会连累青瓷科技?
王不负继续说:“有钱人那么多,现在又通过《狂潮》看到游戏市场的盈利能力,肯定会蜂拥进来。过段时间,市场上就会出现一大堆鱼龙混杂的游戏。我们必须远远把他们甩在后面,让玩家和上层就算对他们失去信心,也依然能看到我们。”
“找老兵有用么?”柳霓花问。
王不负心里也没底:“我希望能作出一款能让整个社会都接纳的抗日游戏。找到他们,希望能有些用吧。”
第六十九章精神内核
柳霓花跑了一大趟,结果一无所获。民政局、档案馆这些地方,能查到当年东北抗联战士的一些名单,但是几十年内没有跟踪记录,无从得知他们的下落。
王不负想想,于是联络了军旅制片厂,打听当年手上剧本的编剧在什么地方。
老一代的编剧可是非常敬业的,写出来的每一个角色都要有原型,他们应该能掌握一些抗联老兵的下落。
二十年前《杨靖宇》剧本由三位编剧联合编写。其中两位已经作古,还有一位已经年过六十,已经退休了。
那位编剧明白王不负的意思后,二话不说直接就来到南江。和所有编剧一样,他当然不希望自己呕心沥血编写的东西只留于纸上。
虽然青瓷科技不是将其做成电影,而是所谓的“游戏”,但那也无所谓,只要作出来就行了。
对于王不负没有立刻动手制作,反而要再找老兵求证。老编剧非常不解。问:“我们的剧本非常严谨。查证了大量中文和日文的史料,采访了数十位抗联老兵,才写出了这部《杨靖宇》。无论是敌我番号,还是使用的武器装备,包括每一场战斗的细节,都仔细查证了。你还要知道什么?”
王不负解释道:“游戏和电影不一样,为了迎合玩家,必须要有一定程度的失真。但同时又不能胡编乱造,所以我要寻找这里面的平衡。也许亲耳听下老兵当年的经历,能让我有所启发。”
老编剧仍未解惑,但还是掏出一个泛黄的小本子,里面是当年他们采访老兵时的记录。里面有当年老兵们的住址。
王不负让柳霓花去一个个地查,然后仔细将他目前的困境说了给老编剧听。
“你讲了半天,其实连你自己都不明白缺了什么。不过我可算是听明白了。”老编剧摇头笑了:“其实你说的真实性和爽快度,根本就不是问题。这个剧本真正有问题的地方,是精神内核上的东西,太旧了。你才会觉得没自信做。”
王不负愣住了,问:“怎么说?”
“你要做抗日游戏,肯定是真实不起来的。你看美国大片,哪有一部能真的推敲?但你看那些片子,都有一个精神内核,让你能转移注意力,认同它的不真实。你担心别人无法接受的不是你的游戏,而是这个剧本的精神内核你我大家都看腻了。”
王不负眼前豁然开朗,真不愧是老编剧。一下子就说穿了王不负心中的困惑。这个剧本写于八十年代,以王不负的视角看,非常别扭。只是王不负之前看不出别扭在什么地方。
确实,纠结在游戏的真实性和爽快度中间找平衡,只是“术”。而给游戏装进去一个能引起所有人共鸣的精神内核,才是让游戏能左右逢源的“道”。
像这《杨靖宇》剧本,里面的精神内核已经被用了几十年了,无功无过,没有新意。
如果真的像老编剧说的,往里面加上新的思想元素呢?
就好像《拯救大兵瑞恩》,在老旧的“解放欧洲”美式思想的基础上,加上了更加新颖和动人的“兄弟情义、国家信义”这样的东西。二战题材美国人已经看过无数遍,但是加上新的思想后,就变得非常新鲜,使得整个电影都崭新起来了。旧瓶装新酒,然后大卖特卖。
王不负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拯救大兵瑞恩》能大卖,而战争场面同样火爆的《风语者》,却遭遇了滑铁卢。
王不负连忙请教:“那这个剧本里的精神内核该怎么改呢?”
“我也不知道。”老编剧苦笑道:“这是我退休之后,天天看一部美国电影vcd的心得。再多我也不知道。”
王不负顿时无语。说那么热闹,原来你根本没有头绪,还是要我自己去想啊?
这个东西还真不是凭空就能想出来的。在王不负所接触的抗日题材中,无非就是顽强、牺牲这些东西。就算14年后,也鲜少有人能提出什么新东西来。
问题变了个摸样,却更加复杂了。
术道有别。玩家看的是“术”,整个社会看的却是“道”。王不负要是用那种在电视里面一天放两集的主题,改的花里胡哨地让玩家去玩,整个社会不骂死他才怪呢。
但要是同样的题材,却能让社会大众产生新的思考呢?他们接下来再看到游戏里的夸张之处,还会那么在意么?
可是技术好改,王不负脑袋里各种游戏玩法没有一万也没八千。但崭新而又能引发共鸣的理念却难以找到。
王不负苦思冥想,各种各样的画面接连冒出来。半天之后,他终于放弃了。在他的记忆里,国产游戏早已死了,国外大片大作的思想则十多年不变,始终柿油冥煮。根本就没有可以借鉴的东西。
……
两天后。
柳霓花根据泛黄笔记本上的地址,联系了数十个地方政府。老兵们大多故去,或者流落别处,已经失联。终于有一个地方,吉林省的岔河镇,其镇政府传了消息回来,说有一位老人名称相符,至今仍然住在镇上。
“岔河镇?”老编剧似是想起了什么,要回笔记本翻看,看了会,然后说:“这是少数一路军的幸存战士!”
王不负最近也查过,东北抗联当时分成了三路军队。壮烈牺牲的杨靖宇,所率领的正是一路军。一路军损失极为惨重,几乎全军覆没。没想到竟然还是亲历者活着。
说不定这位老兵能说出一些不存史料的东西。
可老编剧却叹了口气:“我记得这位,当年军旅制片厂找到他时,他一句话都不和我们说。我们才问两句话,他就赶人了。不见得问的出来啊。”
“我们去试试看吧!”被老编剧点醒后,王不负这两天死活没想出由头,愁得头发都开始掉了。好不容易联系到了一位,可不能放跑。
“那我跟你去。二十年前没说上话,现在再去试试。”老编剧连忙说,说不定能解决这块心病呢,不行的话就当旅游了。
王不负马上就买了两张当天的机票,把仙仙还给何轻烟,然后直接就过去了。
王不负也就和镇政府说了一声。没想到飞机到了长春,一出接机口,就看到一个大红横幅:“欢迎青瓷科技来吉林考察”。
王不负目瞪口呆,他和镇政府打招呼,就是准备到岔河镇后,直接能找到老兵的家。怎么会连长春的机场就有这么大的排场了?
他可不知道,现在的青瓷科技在别人眼里真的太神奇了。因为青瓷广告,无数搞网站的人,坐在家里动动鼠标,收入就比上班还多。几乎每个城市,都有因为青瓷广告而销量暴涨的企业。
有位伟人不是说么,“先富带动后富”。青瓷科技算是把这六个字贯彻到底了,成立两个多月以来,第一个月富了,然后第二个月带动好多人也跟着富了。简直政治正确到了极点。
而青瓷科技也确实有钱,一年不用说别的,光是广告盈收就有一亿多。而且利润率高的令人发指。
这样的企业哪个政府不心痒痒的?南江周边几个城市都瞪出血来了。吉林这里隔着远,本来也没什么心思,但青瓷科技的王不负突然要来,可不能怠慢了。
王不负心中大汗,他可不是来这里考察的,见了抗日老兵后立刻就走。而且短期内也没有什么实体投资的打算……他低头看能不能混过去,别耽误人家一片好意。
但谁没见过王不负的照片啊,四五双眼睛都盯着呢,一下子就把王不负揪出来了,“那不是青瓷科技的王老板么?王老板,我们是来接你地呀!”
王老板……王不负更汗,这个称谓太别扭了。
“王老板,多亏了你的广告啊,我们这里好几个企业都扭亏为盈,打开销路了。听说你来了,这些企业的老板都要请你吃点饭!”
这帮人除了有岔河镇的人,居然连省政府的人都有。
和东北人喝酒那是嫌命长。王不负连忙推辞:“饭就不吃了,酒更不能喝。我来有正事的,得尽量早点弄好。”
“那行。王老板正事要紧。现在南方天热,可以在这里买栋避暑别墅什么的,又不贵。没事可以去长白山爬爬山。”省政府的人推销道。指望王不负能真在这里买个房子,避暑几个月总得干些事情吧?不就拉到投资了么……
王不负又寒暄两句,才坐上了岔河镇派来的面包车。大概路上要开三个小时。
车上,岔河镇的人都不太清楚王不负这样的“大富豪”,干嘛要找一个素昧平生的老兵。就为了做游戏?瞎编一下不就行了么?反正青瓷科技出的《狂潮》他们多多少少也知道,就是瞎编的游戏。
王不负问镇政府的人:“你们对那位老兵有印象么?性格怎么样?”
镇长这边正在踌躇怎么介绍岔河镇的招商优势呢,闻言连忙答说:“在镇上开间小卖铺,除此之外就没什么印象了。要不是你提起,我们都不知道还有这样一位英雄呢。王老板要不然了解一下我们岔河镇的人口结构?咱们这嘎达可适合开工厂了。”
“……”王不负不知道怎么回答。
第七十章策划完成
王不负谢绝了镇政府的宴请,直接去找那位抗联老兵。
老兵今年已经有八十五岁了,战争结束后,回到家乡岔河镇开了间小卖店。以前是木头平房,现在变成了楼房的沿街门面。
“你们买什么东西?”老人看起来还很硬朗,只是语气有些生硬。
老编剧姓轲,连忙上前:“你还记得我么?二十年前,我来采访过你。”
“记不得,你们来干什么的?”老人不耐烦道。
王不负说:“我们知道你是抗日英雄。想知道当年战争时的故事。我想把他们做出来,让现在的年轻人也能体验到你们当年的情境。”
“走走走。我什么东西都记不起来。”老兵挥手赶人,一句话都不愿意说。
轲编剧可急了:“当年一路军损失惨重,本来幸存者就少。现在六十多年过去,除了你,已经找不到别的亲历者了!难道你真的打算把这段历史藏在心里,让后人无法得知么?”
老兵沉默下来,长长叹了口气之后,脸色极差,垂头不语。
轲编剧也想了解真相,见老人情绪动摇,连忙指着王不负说:“这位小兄弟可是身家上亿的大老板。这次可和二十年前军旅制片厂来时不一样。你生活有没有什么困难?只要你说出来,他动动嘴就能解决了。”
老兵哪会因此而动摇:“没什么要解决的。儿女都在城里,我在乡下卖卖杂货。有什么困难?”
轲编剧没招了,二十年前他们就没说服这位老兵,现在也没什么主意。
王不负还想再劝劝:“老英雄,你所经历的,应该是我们整个民族的记忆啊,你们的牺牲和抗争,应该铭记所有人的心里。不然以后很多年轻人,能知晓‘巴巴罗萨’、‘诺曼底’的每一个细节,却对我们自己的抗日战争只有一个大概而武断的印象。”
“什么巴什么诺?”老人家听不懂。
轲编剧连忙解释:“都是二战中的战役。一场是德国入侵苏联,一场是英美联军反攻德国。”
“都过去多久的事情了,你们还提什么。那些事情,忘光了才好呢。”老人叹着气,不愿说出来。
“怎么能忘?”王不负急了,“那你们流的血岂不是白费了?”
老兵沉默了。片刻之后,又开始赶人:“你们走!我不会和你们说的!”
王不负哪能真走。他从牛皮纸袋中拿出剧本,说:“老英雄,你不愿意说,我们不强求。但我这里有一份剧本,我打算按着里面的情节做出来。你能不能帮忙看看?看看里面有没有不符合常理的地方?”
“我不认字。”老兵摇头拒绝。
“我读给你听!”王不负不放弃,捧起剧本,然后就开始读起来了。
老兵开始还无动于衷,默然地听着。但渐渐地,他的脸上显出了扭曲的神色,似乎在压抑着什么。拳头紧紧捏起,干枯的皮肤显出条条青筋。片刻之后,他实在支撑不住,坐倒在椅子上。
看到这种情况,王不负赶紧住口。别把老人家气到什么地方去了。
这个剧本和所有老电影一样,主角智勇双全,不屈不饶,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只要想想就知道,这是艺术加工,不是战场上的真实情景。看老兵的样子,应该和真实差距非常巨大。
“老英雄,这份剧本能做么?”王不负问。
老兵紧闭眼睛,默然很久,才叹息着说:“当年的事情,我说给你们听吧。”
王不负连忙聚精会神,同时把手伸到口袋里,打开录音器。
而轲编剧也拿出小本,准备速记。
“当年,我们一路军,害死了十万吉林百姓。”老兵一开口,就语出惊人。
王不负和轲编剧都惊呆了,没想到老兵居然会这么说。怎么可能!
原来,当年九一八事变之后,日寇开进中国东北,对中国百姓展开残酷的压迫和剥削,在这样的情况下,自然会引起反抗。这位老兵当年也是因此加入的东北抗联,成为杨靖宇麾下的战士。
但随着一路军的活动越发频繁,日本关东军也展开的残酷的报复。几乎帮助过他们的百姓都受到了迫害。为了复仇,他们向日寇报复,但却因此而让更多无辜百姓遭受了牵连。
每个战士的心中,仇恨、自责、迷茫、恐慌,各种情绪交织。根本没有一个战士能像剧本中那样,真正能做到坚定而无畏。
王不负来之前,也曾经查阅过史料。他不理解,当杨靖宇将军壮烈牺牲之前,明明有机会选择撤退、伺机东山再起,为什么要玉石俱焚?为什么当杨靖宇将军牺牲之后,一路军剩余残部要发起自杀般的进攻?
随着老兵的述说,王不负终于明白。原来,英雄也有情。这些民族英雄们的内心,当年居然承受着这般近乎折磨一般的压力。
一直困扰了王不负很久的难题终于解决了。《我的抗日》中,真实和夸张怎么平衡?答案是:根本不用平衡!
通过老兵的表述,王不负找到了新的精神内核。老生常谈的“保家卫国”之上,有新的东西可以加上去了。
当国家被占领之后,人民面对压迫和剥削,应不应该反抗?如果反抗导致侵略者的迫害更加猖狂,那么应不应该继续反抗?
谁也难以给出答案。但这确实是新的精神内核,最起码就王不负的记忆中,还没有哪个文艺作品真正蕴含了这个问题。
美国人从来都是占领者,他们虽然有探讨“以暴制暴”这样类似主题,但还没有一部大片切实地讨论过这个东西。
中国人对此有所共鸣,但是因为娱乐工业水平,还有固化的思维,也没有人找到这个东西。
有了这个精神内核为基础,游戏有了一个向社会公众的交代。玩法就可以尽可能地讨好玩家,去追求爽快刺激。
王不负原本想留给老兵一笔钱的,不过这位老人家却什么也不接受。倾述过之后,整个人都非常地坦然平静。
于是王不负就赶紧回到南江,和轲编剧一起改编剧本。
精神内核改变之后,所有情节都要微调。游戏的剧情以岔河镇老兵的经历为原型。开始时,主角也是满怀梦想地抗击日寇。
第一次战斗,因为有了枪法入神的主角帮助,一路军获得大胜。但是,很快伪满军和关东军就向无辜百姓展开报复。主角愤怒至极,决定去刺杀指挥“扫荡”的关东军高级长官。主角完成了任务之后,敌人却没有因此而退缩,反而更加疯狂。
看到战友和同胞的牺牲,主角陷入了迷茫。最终决战时,他也打算跟随杨靖宇将军一起与关东军玉石俱焚。只是在战斗中和主力失散,流落回关内。第一章剧情结束。
修改过后,游戏剧本比起电影剧本来说,绝对是更有新意了。那么,王不负就敢把自己知道的各种玩法,全都丢进去了。
……
而这个时候,“试音管”的许组长警告的事情果然成真了。经过运作,龙游国际的电子游戏分公司也取得了“试音管”的宽松审查政策。得到政策的条件和王不负是一样的,必须做一款“主旋律游戏”出来,影响正面,并且大卖。
其负责人是就是和王不负见过一面的付辉。还真学了不少王不负的手段,游戏还没开始做,就吹得满城风雨,自称制作经费为一千五百万,要作出一款惊天动地的游戏。
玩家们冷眼观瞧。他们在98年被《血狮》狠狠坑过一次,现在谁说的都不信。
不少小型游戏制作公司的老板倒是开心得鼻涕泡都出来了。游戏的钱哪是那么好赚的?青瓷科技能赚到,不代表谁都可以。正好有冤大头进场,赶紧脱手。
付辉对游戏也没什么认识,连玩都不怎么玩,别说去做了。还真当传统生意在运作,几十万几百万地一连收购了近十家小型游戏公司,手上也算是有了三四百号人。
光有人不行啊,还得知道游戏该怎么做。和青瓷科技一样,军旅制片厂也给龙游公司送过去了好几份剧本。付辉照单全收,然后又在媒体上吹起来了,说自己的剧情是好几位老艺术家联合编写的,绝对能让玩家感到满意。
不玩游戏的人,都觉得这孩子比王不负靠谱,起码是真想搞出点有教育意义的东西。不像王不负,搞的游戏血呼淋啦的,一点教育意义都没有,还好意思振振有词呢。
而真正会掏钱购买游戏的玩家,听到消息都有些翻白眼。这都什么和什么啊,这游戏到底是怎么玩的?是策略游戏,动作游戏,还是射击游戏?得说明白啊。像青瓷科技就挺好,开宗明义就说了,要做一个专注狙击的射击游戏。
很多喜欢狙击的玩家,已经把钱准备好了,等《我的抗日》一出来就买回去玩。
龙游公司现在也在南江安家,倒不是要和青瓷科技置气,而是因为“试音管”审核小组就在这里,比较方便。
豪华的办公室里,付辉穿着一身笔挺的西装,洋洋得意地坐在老总座,然后就有一位浓妆艳抹的女秘书给倒上咖啡。
付辉摸了一把女秘书的屁股,心说咱也是有秘书的老总了。开心了一会,然后问手下:“怎么样,决定好了做什么游戏么?”
第七十一章游戏音效
“我觉得做角色扮演类的游戏比较容易!我们的技术人员来自九家公司,全都有角色扮演类游戏的制作经验!”
说话的这位以前是项目经理,现在和另外八家游戏公司合并之后,项目经理一共有九个,得先稳固地位再说。
有这样心思的岂止一个?原本都是一言九鼎的管理人员,现在居然还有八个人能和自己平起平坐。这还得了?
于是这些项目经理们纷纷七嘴八舌了。
“青瓷科技做得是射击游戏,我们也要做射击游戏才行。他们是的狙击类,我们不如搞个专注于机关枪的射击游戏吧?
“我觉得搞即时策略的比较容易些。类似《帝国时代》那个样子,方便容易。”
“不是有首歌唱的么,‘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我们可以做个类似魂斗罗那么样的动作游戏,更方便些。”
付辉不知道这帮人其实是在争权夺利呢,还以为真是在为公司怎么做个好游戏出来而群策献计。信心满满,只觉得有这班人马在手,何等大事干不得?
“你们都别争了,我等下把剧本复印一下,你们拿到之后好好看看,有想法的话就做个计划书给我。我到时候选一个。你们出去吧。”
……
王不负这里的纸上策划终于完成,《我的抗日》可以开始制作了。
这段时间,对玩家来说最关心的,就是青瓷科技要做新游戏的消息了。《狂潮》之后,他们的下一部游戏会是什么样的?
而国外玩家则不太关注。很多美国人甚至不知道二战时候还有远东战场这么回事。故事背景并不吸引他们。
但尝过大甜头的维尔福第一时间联络了王不负。李明在网上问,等新的游戏做好之后,能不能再交由维尔福在欧美市场运作。
《狂潮》实在是太成功了。王不负接下来做的游戏就算无法大卖,也肯定亏不到哪里去。
王不负想了想,和李明说:“我这次不再买断了,游戏做好之后,由你们经营欧美市场,仍然定价50美元。利润平分。”
“50美元……这可是远东的战争题材,这个价格定得是不是太高了?”李明小心翼翼地商量。《狂潮》是丧尸题材,卖五十美元天经地义。可《我的抗日》说的是中国战场的战争,除了中国人,谁会买来玩啊?
李明的担忧有一定的道理。若是《我的抗日》和欧美的主流二战射击游戏一样,主角拿着步枪杀杀杀,偶尔操作一下机枪什么的。这种东西欧美玩家玩多了。游戏背景太生僻的话,不会有多少人玩的。
但王不负另辟蹊径,取消了《我的抗日》中其他的玩法,将狙击这一玩点放大到极致。就算见多识广的欧美玩家肯定也吃不消。
王不负很有信心地说:“游戏确实有题材上的隔阂,但是对于全世界的玩家来说,玩游戏的目的都是一样的。我相信这款游戏的玩点能弥补题材的差异。”
李明和老板商量之后,出于对王不负的信任,所以答应了。
王不负又问:“另外,你们现在开始制作《半条命2》了么?”
“没有。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
“我是想,你们能不能派一些程序和美工来华,帮助我们一起完成这个游戏?”王不负提出要求,“我可以让一成的分成,欧美市场的销售额我只拿四成。”
看过美国版《狂潮》之后,王不负意识到了美国游戏产业的高度。要赶上他们,闭门造车不行的。要是能踩在他们的肩膀上就好了。
其实维尔福的老板也想让手下感觉下王不负的实力。于是李明答应了:“我们可以派出二十个人,帮你们一个月。但是,你必须安排我们食宿!”
显然,李明对上次来时没有包吃包住的待遇很受伤。
“行。我到时安排你们住五星级宾馆!”王不负现在腰包鼓了,肯定大方。
这次李明他们是公务旅华,签证要久些,大概得下周能到。
……
游戏除了视觉之外,音效也是极为重要的。幸好王不负这里已经储备好了人才,威轨鸣。
这位小胖子这么久都无所事事,白拿工资,上班没事做。没事就晃荡到云润的办公室泡妹子。这家伙好几次被云润的中层干部拎回来了,但依旧死性不改。
好日子现在算是到了头。
王不负将写好的游戏剧本复印一份给他,说:“威轨鸣,你仔细把剧本看一遍。仔细体会剧本里面的人物情绪,还有场景情绪。每变换个场景,就要换一段新的背景音乐。”
“每段的背景音乐要多久时长?”威轨鸣不当回事。让母校的学妹们合演一下,然后改改声音就行了。
“每段起码要半小时,然后重复第二遍。”王不负说。
“这……”威轨鸣目瞪口呆,半个小时,这得去请专门的作曲家,然后再请乐队仔细排练之后,才能录成啊!
“怎么?做不到?”王不负问。
“做是做得到,但是这得花钱啊!”威轨鸣犹豫道。
“这你不用怕,我不设预算上限,别乱花钱就行。”
“那成。”威轨鸣翻着剧本,问:“背景音乐一开始慷慨激扬,然后声调渐渐降低。是这样么?”
没想到威轨鸣这么快就理解了剧本的意思,王不负很满意。但交给威轨鸣的任务不止是背景音乐。王不负说:“另外,你还要做游戏的配音工作。这里面每一个说话的角色,都要加上语音。”
威轨鸣咋舌道:“要搞出这么多音效,游戏的质量是要和国外大作看齐了啊。”
“没错。每个细节都能决定成败。这次《我的抗日》的欧美市场仍然交给维尔福,别让他们再修改了!”王不负说。
“明白了!”威轨鸣虽然知道自己马上就得累成狗,但冲劲十足。他一个大学因为帮女生作弊而退学的人,能找到一份与音乐相关的工作已是难能可贵,更何况现在还能独自负责项目?
……
威轨鸣的行动很快,几天时间,全国各地飞来飞去,联系了数个作曲名家。
其中一个作曲家在音乐学院担任教学工作,平常也没什么人找他,过得很清贫。但威轨鸣来后直接开价,作的曲一分钟一千块,必须时长三十分钟以上。作曲家都有些愣,哪来的二傻子寻咱开心呢?
打听明白了才知道,这位别看年纪轻轻,可是青瓷科技的首席音效师!是为了新的游戏来的。
作曲家顿时信了,翻出自己以前的作品,让威轨鸣看。
曲子有时候和写文章一样,能表达情绪的。作曲家以前没事的时候,也会鼓捣两下。但因为投入也不产出什么回报,所以都没做完。
威轨鸣光看曲谱,脑袋里就能自动将音符转化为声音。翻了几本后,他眼睛一亮,发现挑到的这本谱子悲怆哀伤,正好可以当做背景音乐,很适合主角看到整个村庄被夷为平地时的心情。
“就是这个了。根据曲风,把曲子延续到半个小时,然后寄给我们。每分钟一千,青瓷科技说话算话!”威轨鸣敲定了一个场景,立刻告辞。要去找下一位作曲家。
一分钟一千块,这差不多就是欧美普通作曲家拿到的钱,青瓷科技不缺钱,就用欧美的标准。
几天下来,背景音乐已经敲定十分之**。但是,这些作曲家都穷困潦倒,所以做的曲子都有点悲伤的感觉。威轨鸣没找到能表现游戏刚开始时,主角那种慷慨激昂、冲劲十足的曲子。
……
对于作曲家来说,这简直就是天降横财!每首曲子要求长达三十分钟,那就是三万块钱了!基本等于作曲家两年的工资。原来作曲还能赚到钱呢?
以前的时候,他老听老婆唠叨,别人家发财啊升官啊什么的,却没什么底气辩驳。现在可好,以前打发时间的东西,现在修修补补,就能赚到这么多钱。老婆也温柔了,儿女也崇拜了。
人开心了,作曲家又新写了一首欢快不少的曲子,抱着试试看的机会,又递给了青瓷科技。
结果因为正好符合游戏前期时的主角心情。威轨鸣马上打电话来,要把曲子做完,还是一分钟一千块。
又是三万到手。作曲家眉开眼笑,万幸自己没像同学那样,早早就丢掉了作曲这一爱好。坚持到了现在。
整个社会都很惊异。作曲家们居然会因为游戏而赚钱。想到王不负曾经在央视说,游戏产业会带动许多周边产业。现在看来,果然不假。那么接下来还有哪些群体会受益呢?
龙游公司的付辉可不服了,赶紧宣传,说他要花一百万,请美国最专业的音效公司负责游戏音效。
只是没什么人搭理他。社会和媒体惊异的是作曲家赚到钱了,又不是游戏有音效这回事。游戏本来就应该有音效的。
第七十二章击杀特效
星期六。
青瓷科技有一半员工来了,从周毅手中拿了任务开始干。
游戏制作组现在是周毅在管,这人虽然大学还未毕业,但已经基本不去上课了。主要他觉得在这里学的东西,比上课时要多得多。准备考试的时候露个面就行。
和很多科技公司强制加班不同,青瓷科技这里周末来加班的员工都是自愿的,能要提高自己,还能赚加班费。
青瓷科技这里采用的是任务分配制。员工完成自己任务后,就可以下班回家。任务由轻到重,分成了九个级别。最高级的九段,工资是初段的三倍,工作量也是初段的三倍。
这是因为青瓷科技的员工如今水平已经参差不齐了。同样的任务,最先加入青瓷科技的基本都能做到在下午三点前回家。而后加入的则经常完不成工作量,结果要加班的晚上十一点。
改制之后,很大程度就能解决这个问题,多劳多得,也能激发员工的进取心。现在制作组这里段位最高的员工是四段,工作量比初段员工多出80%来。几乎以一当二。这还是他每晚六点下班的程度呢。
王不负现在也坐到电脑面前。今天早上,手下员工将“击杀特效”做成了短片,通过局域网传给他看。
射出子弹满足特殊条件击中敌人后,就会触发特效击杀特效,这是作为《我的抗日》中最核心的爽点而存在的。
不用设想,王不负脑袋里面就有现成的印象。
慢镜头的子弹从枪口射出,把空气撞出朵朵涟漪,然后射入敌人的脑袋。这个时候,敌人会变成好像解剖学课上的人体横面模型一样,子弹穿透了敌人的头骨,搅动出大量血液肉浆,钻出后带出大量碎骨……敌人死亡。
这个画面必须震撼到极致。因为在《我的抗日》中,“击杀特效”就是个让玩家把游戏一直玩下去的动力源,而且是最重要的动力源。
为了看到击杀特效,玩家会努力花更多时间瞄准,更认真地探索游戏世界寻找好的掩体,甚至是反复重玩,在不同的敌人身上看不同的击杀画面。
千万别以为用段动画作奖励,不如掉落装备来的实际。
其实仔细想想。一个玩家花费数小时去刷怪,然后获得某件装备,从现实角度来说,也没什么正儿八经的意义。玩家其实什么都没有得到,只是心理得到了满足而已。
只要让玩家自以为“努力”了,然后给他们一个回报,那么他们就会感觉到满意。
而“击杀特效”就是这样的回报。加上额外经验、统计次数这样的手段后,玩家会认同这样的奖励。然后在游戏中专注地付出时间和精力,去追求能尽可能多地打出“击杀特效”。
不过目前做出来的画面不尽人意。
王不负反复看了一遍又一遍。试做的击杀特效长度五秒。背景是一片漆黑,子弹从枪口射出,突破音障后击穿日寇脑袋。
无论是音障的渲染,还是敌人的建模,都和王不负记忆中的画面差距极大。这种东西拿给玩家看,会让人笑出来的。
固然因为年代的原因,游戏不可能呈现出高清画面下的所有细节。但不能傻成这样!无论是子弹击穿颅骨,还是脑袋破碎的样子,从头到尾都傻的要命。
这样的击杀特效非常的枯燥,根本不可能让玩家得到“奖励”的感觉。最初的新鲜过后,反而就觉得拖慢了游戏进度,毫无( 重生大玩家 http://www.xlawen.org/kan/1926/ )
“东西带到了,我差不多该走了。”许组长刚刚站起身,结果犹豫片刻,又坐了下去,说:“我觉得应该跟你说件事情。有一家新成立的电子游戏公司,最近正在尝试进入试音管体系。”
王不负一呆,这真不是什么好消息。他可以保证自己的良心。可别人若是打定主意捞一把就走,干出杀鸡取卵的事情怎么办?他赶紧问:“是哪个公司?”
许组长解释:“是龙游国际最近新成立的电子游戏分公司。这家公司能量很大,决定做游戏后,收购了很多小型游戏公司,现在正在上面沟通。我只知道这些消息,说不上话的。”
龙游国际?王不负觉得自己好像在什么地方听过。想了半天,他突然灵光一闪,明白了。在《狂潮》没有发布前,不是有个傻乎乎的青年来找过来,大口一张说要来运作《狂潮》……
这样的人物加入游戏产业,还能有好?王不负心里顿时感觉好像吃了只苍蝇。他却没有什么好办法应对,唯一能做的,只能让自己的游戏质量变得更好而已。
劣币难道注定会驱逐良币么?不一定!
王不负很认真地道谢:“谢谢许组长告诉我这件事。”
“你心里有数就好。”许组长也算是和电子游戏打了段时间的交道了,知道里面的深浅。也不希望因为这些杂七杂八的事情,导致“试音管”被上面叫停。所以才提前说一声,希望王不负能够警醒一些。
许组长离开了。而王不负却在会议室里坐了下来,重新翻开剧本。
一边看着里面的情节,王不负一边回忆着记忆中的美国二战游戏。比如说明年才会发布的《荣誉勋章》,还有后年发布的《战地1942》。
王不负记得自己第一次玩《荣誉勋章》的时候,还是初中学生。那个时候,他简直被屏幕中的火爆战争场面震撼得目瞪口呆。晚上睡不着的时候,还会幻想自己拿起加兰德步枪,潜入敌后偷袭德国鬼子。
如果真的论真实度,这类射击游戏能算是美国版的“二战神剧”。一名战士带上几百发子弹,被击中后扣血条,一场关卡能独自干掉几十上百敌人,然后下个关卡再干掉一两百敌人……而玩家却不会深究这里面的不合理性。
但《我的抗日》,能不能这样做?
王不负现在非常纠结,想要玩家爽快,就必须忽视真实性,搞出一个抗日神剧出来。
但是真的搞出来的话……看看14年后网上对各种“神剧”的骂声吧。
14年后,那些电视剧为了讨好其固定用户群,什么美女特工、日共国三角恋、手榴弹炸飞机,各种遭不住的情节都有。难道导演不知道这样拍电视剧很傻么?难道编剧真的不愿意花时间还原历史么?当然不是,而是这样拍收视率更高,上了年纪的大爷大妈更喜欢看而已。
不看电视剧的年轻人理所当然地会在旁边看笑话,挪揄其中的脑残桥段。
王不负现在的处境,和那些为了收视率而胡编乱造的导演和编剧是一样的。
这款游戏的销量定死了,必须达到一百万以上。要卖出这个量,那么必须要让一百万玩家买账。必须好玩,必须火爆,必须爽快!否则,白送出去,人家都嫌浪费时间。
好玩、火爆、爽快,但稍微明白历史的人都知道,做出来的游戏将会完全经不起推敲。
对于那些不玩游戏的人,就算游戏制作得再毫无破绽,哪怕王不负能重现当年战场上的每一个细节,他们依旧不会去玩的。若是游戏完美无瑕,他们顶多“哦”一声而已。
而假如为了爽快,让游戏牺牲了真实。那么不玩游戏的人就会满怀恶趣味地全部跳出来。骂王不负的人将会铺天盖地。
现在是2000年,陶教授、姚教授还隐藏在阴暗的角落,随时都有可能跳出来咬人。不玩游戏的人非常多。他们把持着社会的方方面面,如果像14年以后年轻人声讨电视剧一样,众口一词地声讨《我的抗日》……不用问,这绝对就是所谓的“严重社会后果”。“试音管”将被叫停。
爽快和真实之间如何拿捏,王不负头疼得一塌糊涂。
……
这个东西只靠想,根本就想不明白。王不负打算寻找一下当年的抗联老兵,尝试着在真实和爽度之间找到平衡。
他回到办公室,柳霓花还在给夏瓷按摩小肚子。王不负接过手,让柳霓花去联络民政局看看,能不能找到。
“为什么要那么麻烦?你不是拿到剧本了么?军旅制片厂可都是大师。”柳霓花不满道。王不负老是指派她做这些没来头的事情。
于是王不负将他的担忧说了出来。
柳霓花可是看着军旅制片厂的老电影长大的,对他们提供的剧本信心十足。出主意道:“你提前告诉大家,这是军旅制片厂提供剧本!我看谁敢多嘴。”
“这个剧本是二十年前的作品了。说实在的,完全照着来的话,玩家应该接受不了。”王不负叹气道。
柳霓花不以为然道:“慢慢来就是了。先做出来,根据玩家的反应,再慢慢调整。以后不玩游戏的人也就慢慢接受了。”
“时不我待啊!”王不负苦笑道:“刚才得到了个消息,试音管可能马上就不是我们独享的政策了。”
“真的?”柳霓花吃惊道。
就算她不玩游戏,也知道试音管对青瓷科技的重要程度。若不是这个政策,《狂潮》根本不会发布。如果一些糟糕的游戏通过这个政策发布出去,引起不好的后果,会不会连累青瓷科技?
王不负继续说:“有钱人那么多,现在又通过《狂潮》看到游戏市场的盈利能力,肯定会蜂拥进来。过段时间,市场上就会出现一大堆鱼龙混杂的游戏。我们必须远远把他们甩在后面,让玩家和上层就算对他们失去信心,也依然能看到我们。”
“找老兵有用么?”柳霓花问。
王不负心里也没底:“我希望能作出一款能让整个社会都接纳的抗日游戏。找到他们,希望能有些用吧。”
第六十九章精神内核
柳霓花跑了一大趟,结果一无所获。民政局、档案馆这些地方,能查到当年东北抗联战士的一些名单,但是几十年内没有跟踪记录,无从得知他们的下落。
王不负想想,于是联络了军旅制片厂,打听当年手上剧本的编剧在什么地方。
老一代的编剧可是非常敬业的,写出来的每一个角色都要有原型,他们应该能掌握一些抗联老兵的下落。
二十年前《杨靖宇》剧本由三位编剧联合编写。其中两位已经作古,还有一位已经年过六十,已经退休了。
那位编剧明白王不负的意思后,二话不说直接就来到南江。和所有编剧一样,他当然不希望自己呕心沥血编写的东西只留于纸上。
虽然青瓷科技不是将其做成电影,而是所谓的“游戏”,但那也无所谓,只要作出来就行了。
对于王不负没有立刻动手制作,反而要再找老兵求证。老编剧非常不解。问:“我们的剧本非常严谨。查证了大量中文和日文的史料,采访了数十位抗联老兵,才写出了这部《杨靖宇》。无论是敌我番号,还是使用的武器装备,包括每一场战斗的细节,都仔细查证了。你还要知道什么?”
王不负解释道:“游戏和电影不一样,为了迎合玩家,必须要有一定程度的失真。但同时又不能胡编乱造,所以我要寻找这里面的平衡。也许亲耳听下老兵当年的经历,能让我有所启发。”
老编剧仍未解惑,但还是掏出一个泛黄的小本子,里面是当年他们采访老兵时的记录。里面有当年老兵们的住址。
王不负让柳霓花去一个个地查,然后仔细将他目前的困境说了给老编剧听。
“你讲了半天,其实连你自己都不明白缺了什么。不过我可算是听明白了。”老编剧摇头笑了:“其实你说的真实性和爽快度,根本就不是问题。这个剧本真正有问题的地方,是精神内核上的东西,太旧了。你才会觉得没自信做。”
王不负愣住了,问:“怎么说?”
“你要做抗日游戏,肯定是真实不起来的。你看美国大片,哪有一部能真的推敲?但你看那些片子,都有一个精神内核,让你能转移注意力,认同它的不真实。你担心别人无法接受的不是你的游戏,而是这个剧本的精神内核你我大家都看腻了。”
王不负眼前豁然开朗,真不愧是老编剧。一下子就说穿了王不负心中的困惑。这个剧本写于八十年代,以王不负的视角看,非常别扭。只是王不负之前看不出别扭在什么地方。
确实,纠结在游戏的真实性和爽快度中间找平衡,只是“术”。而给游戏装进去一个能引起所有人共鸣的精神内核,才是让游戏能左右逢源的“道”。
像这《杨靖宇》剧本,里面的精神内核已经被用了几十年了,无功无过,没有新意。
如果真的像老编剧说的,往里面加上新的思想元素呢?
就好像《拯救大兵瑞恩》,在老旧的“解放欧洲”美式思想的基础上,加上了更加新颖和动人的“兄弟情义、国家信义”这样的东西。二战题材美国人已经看过无数遍,但是加上新的思想后,就变得非常新鲜,使得整个电影都崭新起来了。旧瓶装新酒,然后大卖特卖。
王不负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拯救大兵瑞恩》能大卖,而战争场面同样火爆的《风语者》,却遭遇了滑铁卢。
王不负连忙请教:“那这个剧本里的精神内核该怎么改呢?”
“我也不知道。”老编剧苦笑道:“这是我退休之后,天天看一部美国电影vcd的心得。再多我也不知道。”
王不负顿时无语。说那么热闹,原来你根本没有头绪,还是要我自己去想啊?
这个东西还真不是凭空就能想出来的。在王不负所接触的抗日题材中,无非就是顽强、牺牲这些东西。就算14年后,也鲜少有人能提出什么新东西来。
问题变了个摸样,却更加复杂了。
术道有别。玩家看的是“术”,整个社会看的却是“道”。王不负要是用那种在电视里面一天放两集的主题,改的花里胡哨地让玩家去玩,整个社会不骂死他才怪呢。
但要是同样的题材,却能让社会大众产生新的思考呢?他们接下来再看到游戏里的夸张之处,还会那么在意么?
可是技术好改,王不负脑袋里各种游戏玩法没有一万也没八千。但崭新而又能引发共鸣的理念却难以找到。
王不负苦思冥想,各种各样的画面接连冒出来。半天之后,他终于放弃了。在他的记忆里,国产游戏早已死了,国外大片大作的思想则十多年不变,始终柿油冥煮。根本就没有可以借鉴的东西。
……
两天后。
柳霓花根据泛黄笔记本上的地址,联系了数十个地方政府。老兵们大多故去,或者流落别处,已经失联。终于有一个地方,吉林省的岔河镇,其镇政府传了消息回来,说有一位老人名称相符,至今仍然住在镇上。
“岔河镇?”老编剧似是想起了什么,要回笔记本翻看,看了会,然后说:“这是少数一路军的幸存战士!”
王不负最近也查过,东北抗联当时分成了三路军队。壮烈牺牲的杨靖宇,所率领的正是一路军。一路军损失极为惨重,几乎全军覆没。没想到竟然还是亲历者活着。
说不定这位老兵能说出一些不存史料的东西。
可老编剧却叹了口气:“我记得这位,当年军旅制片厂找到他时,他一句话都不和我们说。我们才问两句话,他就赶人了。不见得问的出来啊。”
“我们去试试看吧!”被老编剧点醒后,王不负这两天死活没想出由头,愁得头发都开始掉了。好不容易联系到了一位,可不能放跑。
“那我跟你去。二十年前没说上话,现在再去试试。”老编剧连忙说,说不定能解决这块心病呢,不行的话就当旅游了。
王不负马上就买了两张当天的机票,把仙仙还给何轻烟,然后直接就过去了。
王不负也就和镇政府说了一声。没想到飞机到了长春,一出接机口,就看到一个大红横幅:“欢迎青瓷科技来吉林考察”。
王不负目瞪口呆,他和镇政府打招呼,就是准备到岔河镇后,直接能找到老兵的家。怎么会连长春的机场就有这么大的排场了?
他可不知道,现在的青瓷科技在别人眼里真的太神奇了。因为青瓷广告,无数搞网站的人,坐在家里动动鼠标,收入就比上班还多。几乎每个城市,都有因为青瓷广告而销量暴涨的企业。
有位伟人不是说么,“先富带动后富”。青瓷科技算是把这六个字贯彻到底了,成立两个多月以来,第一个月富了,然后第二个月带动好多人也跟着富了。简直政治正确到了极点。
而青瓷科技也确实有钱,一年不用说别的,光是广告盈收就有一亿多。而且利润率高的令人发指。
这样的企业哪个政府不心痒痒的?南江周边几个城市都瞪出血来了。吉林这里隔着远,本来也没什么心思,但青瓷科技的王不负突然要来,可不能怠慢了。
王不负心中大汗,他可不是来这里考察的,见了抗日老兵后立刻就走。而且短期内也没有什么实体投资的打算……他低头看能不能混过去,别耽误人家一片好意。
但谁没见过王不负的照片啊,四五双眼睛都盯着呢,一下子就把王不负揪出来了,“那不是青瓷科技的王老板么?王老板,我们是来接你地呀!”
王老板……王不负更汗,这个称谓太别扭了。
“王老板,多亏了你的广告啊,我们这里好几个企业都扭亏为盈,打开销路了。听说你来了,这些企业的老板都要请你吃点饭!”
这帮人除了有岔河镇的人,居然连省政府的人都有。
和东北人喝酒那是嫌命长。王不负连忙推辞:“饭就不吃了,酒更不能喝。我来有正事的,得尽量早点弄好。”
“那行。王老板正事要紧。现在南方天热,可以在这里买栋避暑别墅什么的,又不贵。没事可以去长白山爬爬山。”省政府的人推销道。指望王不负能真在这里买个房子,避暑几个月总得干些事情吧?不就拉到投资了么……
王不负又寒暄两句,才坐上了岔河镇派来的面包车。大概路上要开三个小时。
车上,岔河镇的人都不太清楚王不负这样的“大富豪”,干嘛要找一个素昧平生的老兵。就为了做游戏?瞎编一下不就行了么?反正青瓷科技出的《狂潮》他们多多少少也知道,就是瞎编的游戏。
王不负问镇政府的人:“你们对那位老兵有印象么?性格怎么样?”
镇长这边正在踌躇怎么介绍岔河镇的招商优势呢,闻言连忙答说:“在镇上开间小卖铺,除此之外就没什么印象了。要不是你提起,我们都不知道还有这样一位英雄呢。王老板要不然了解一下我们岔河镇的人口结构?咱们这嘎达可适合开工厂了。”
“……”王不负不知道怎么回答。
第七十章策划完成
王不负谢绝了镇政府的宴请,直接去找那位抗联老兵。
老兵今年已经有八十五岁了,战争结束后,回到家乡岔河镇开了间小卖店。以前是木头平房,现在变成了楼房的沿街门面。
“你们买什么东西?”老人看起来还很硬朗,只是语气有些生硬。
老编剧姓轲,连忙上前:“你还记得我么?二十年前,我来采访过你。”
“记不得,你们来干什么的?”老人不耐烦道。
王不负说:“我们知道你是抗日英雄。想知道当年战争时的故事。我想把他们做出来,让现在的年轻人也能体验到你们当年的情境。”
“走走走。我什么东西都记不起来。”老兵挥手赶人,一句话都不愿意说。
轲编剧可急了:“当年一路军损失惨重,本来幸存者就少。现在六十多年过去,除了你,已经找不到别的亲历者了!难道你真的打算把这段历史藏在心里,让后人无法得知么?”
老兵沉默下来,长长叹了口气之后,脸色极差,垂头不语。
轲编剧也想了解真相,见老人情绪动摇,连忙指着王不负说:“这位小兄弟可是身家上亿的大老板。这次可和二十年前军旅制片厂来时不一样。你生活有没有什么困难?只要你说出来,他动动嘴就能解决了。”
老兵哪会因此而动摇:“没什么要解决的。儿女都在城里,我在乡下卖卖杂货。有什么困难?”
轲编剧没招了,二十年前他们就没说服这位老兵,现在也没什么主意。
王不负还想再劝劝:“老英雄,你所经历的,应该是我们整个民族的记忆啊,你们的牺牲和抗争,应该铭记所有人的心里。不然以后很多年轻人,能知晓‘巴巴罗萨’、‘诺曼底’的每一个细节,却对我们自己的抗日战争只有一个大概而武断的印象。”
“什么巴什么诺?”老人家听不懂。
轲编剧连忙解释:“都是二战中的战役。一场是德国入侵苏联,一场是英美联军反攻德国。”
“都过去多久的事情了,你们还提什么。那些事情,忘光了才好呢。”老人叹着气,不愿说出来。
“怎么能忘?”王不负急了,“那你们流的血岂不是白费了?”
老兵沉默了。片刻之后,又开始赶人:“你们走!我不会和你们说的!”
王不负哪能真走。他从牛皮纸袋中拿出剧本,说:“老英雄,你不愿意说,我们不强求。但我这里有一份剧本,我打算按着里面的情节做出来。你能不能帮忙看看?看看里面有没有不符合常理的地方?”
“我不认字。”老兵摇头拒绝。
“我读给你听!”王不负不放弃,捧起剧本,然后就开始读起来了。
老兵开始还无动于衷,默然地听着。但渐渐地,他的脸上显出了扭曲的神色,似乎在压抑着什么。拳头紧紧捏起,干枯的皮肤显出条条青筋。片刻之后,他实在支撑不住,坐倒在椅子上。
看到这种情况,王不负赶紧住口。别把老人家气到什么地方去了。
这个剧本和所有老电影一样,主角智勇双全,不屈不饶,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只要想想就知道,这是艺术加工,不是战场上的真实情景。看老兵的样子,应该和真实差距非常巨大。
“老英雄,这份剧本能做么?”王不负问。
老兵紧闭眼睛,默然很久,才叹息着说:“当年的事情,我说给你们听吧。”
王不负连忙聚精会神,同时把手伸到口袋里,打开录音器。
而轲编剧也拿出小本,准备速记。
“当年,我们一路军,害死了十万吉林百姓。”老兵一开口,就语出惊人。
王不负和轲编剧都惊呆了,没想到老兵居然会这么说。怎么可能!
原来,当年九一八事变之后,日寇开进中国东北,对中国百姓展开残酷的压迫和剥削,在这样的情况下,自然会引起反抗。这位老兵当年也是因此加入的东北抗联,成为杨靖宇麾下的战士。
但随着一路军的活动越发频繁,日本关东军也展开的残酷的报复。几乎帮助过他们的百姓都受到了迫害。为了复仇,他们向日寇报复,但却因此而让更多无辜百姓遭受了牵连。
每个战士的心中,仇恨、自责、迷茫、恐慌,各种情绪交织。根本没有一个战士能像剧本中那样,真正能做到坚定而无畏。
王不负来之前,也曾经查阅过史料。他不理解,当杨靖宇将军壮烈牺牲之前,明明有机会选择撤退、伺机东山再起,为什么要玉石俱焚?为什么当杨靖宇将军牺牲之后,一路军剩余残部要发起自杀般的进攻?
随着老兵的述说,王不负终于明白。原来,英雄也有情。这些民族英雄们的内心,当年居然承受着这般近乎折磨一般的压力。
一直困扰了王不负很久的难题终于解决了。《我的抗日》中,真实和夸张怎么平衡?答案是:根本不用平衡!
通过老兵的表述,王不负找到了新的精神内核。老生常谈的“保家卫国”之上,有新的东西可以加上去了。
当国家被占领之后,人民面对压迫和剥削,应不应该反抗?如果反抗导致侵略者的迫害更加猖狂,那么应不应该继续反抗?
谁也难以给出答案。但这确实是新的精神内核,最起码就王不负的记忆中,还没有哪个文艺作品真正蕴含了这个问题。
美国人从来都是占领者,他们虽然有探讨“以暴制暴”这样类似主题,但还没有一部大片切实地讨论过这个东西。
中国人对此有所共鸣,但是因为娱乐工业水平,还有固化的思维,也没有人找到这个东西。
有了这个精神内核为基础,游戏有了一个向社会公众的交代。玩法就可以尽可能地讨好玩家,去追求爽快刺激。
王不负原本想留给老兵一笔钱的,不过这位老人家却什么也不接受。倾述过之后,整个人都非常地坦然平静。
于是王不负就赶紧回到南江,和轲编剧一起改编剧本。
精神内核改变之后,所有情节都要微调。游戏的剧情以岔河镇老兵的经历为原型。开始时,主角也是满怀梦想地抗击日寇。
第一次战斗,因为有了枪法入神的主角帮助,一路军获得大胜。但是,很快伪满军和关东军就向无辜百姓展开报复。主角愤怒至极,决定去刺杀指挥“扫荡”的关东军高级长官。主角完成了任务之后,敌人却没有因此而退缩,反而更加疯狂。
看到战友和同胞的牺牲,主角陷入了迷茫。最终决战时,他也打算跟随杨靖宇将军一起与关东军玉石俱焚。只是在战斗中和主力失散,流落回关内。第一章剧情结束。
修改过后,游戏剧本比起电影剧本来说,绝对是更有新意了。那么,王不负就敢把自己知道的各种玩法,全都丢进去了。
……
而这个时候,“试音管”的许组长警告的事情果然成真了。经过运作,龙游国际的电子游戏分公司也取得了“试音管”的宽松审查政策。得到政策的条件和王不负是一样的,必须做一款“主旋律游戏”出来,影响正面,并且大卖。
其负责人是就是和王不负见过一面的付辉。还真学了不少王不负的手段,游戏还没开始做,就吹得满城风雨,自称制作经费为一千五百万,要作出一款惊天动地的游戏。
玩家们冷眼观瞧。他们在98年被《血狮》狠狠坑过一次,现在谁说的都不信。
不少小型游戏制作公司的老板倒是开心得鼻涕泡都出来了。游戏的钱哪是那么好赚的?青瓷科技能赚到,不代表谁都可以。正好有冤大头进场,赶紧脱手。
付辉对游戏也没什么认识,连玩都不怎么玩,别说去做了。还真当传统生意在运作,几十万几百万地一连收购了近十家小型游戏公司,手上也算是有了三四百号人。
光有人不行啊,还得知道游戏该怎么做。和青瓷科技一样,军旅制片厂也给龙游公司送过去了好几份剧本。付辉照单全收,然后又在媒体上吹起来了,说自己的剧情是好几位老艺术家联合编写的,绝对能让玩家感到满意。
不玩游戏的人,都觉得这孩子比王不负靠谱,起码是真想搞出点有教育意义的东西。不像王不负,搞的游戏血呼淋啦的,一点教育意义都没有,还好意思振振有词呢。
而真正会掏钱购买游戏的玩家,听到消息都有些翻白眼。这都什么和什么啊,这游戏到底是怎么玩的?是策略游戏,动作游戏,还是射击游戏?得说明白啊。像青瓷科技就挺好,开宗明义就说了,要做一个专注狙击的射击游戏。
很多喜欢狙击的玩家,已经把钱准备好了,等《我的抗日》一出来就买回去玩。
龙游公司现在也在南江安家,倒不是要和青瓷科技置气,而是因为“试音管”审核小组就在这里,比较方便。
豪华的办公室里,付辉穿着一身笔挺的西装,洋洋得意地坐在老总座,然后就有一位浓妆艳抹的女秘书给倒上咖啡。
付辉摸了一把女秘书的屁股,心说咱也是有秘书的老总了。开心了一会,然后问手下:“怎么样,决定好了做什么游戏么?”
第七十一章游戏音效
“我觉得做角色扮演类的游戏比较容易!我们的技术人员来自九家公司,全都有角色扮演类游戏的制作经验!”
说话的这位以前是项目经理,现在和另外八家游戏公司合并之后,项目经理一共有九个,得先稳固地位再说。
有这样心思的岂止一个?原本都是一言九鼎的管理人员,现在居然还有八个人能和自己平起平坐。这还得了?
于是这些项目经理们纷纷七嘴八舌了。
“青瓷科技做得是射击游戏,我们也要做射击游戏才行。他们是的狙击类,我们不如搞个专注于机关枪的射击游戏吧?
“我觉得搞即时策略的比较容易些。类似《帝国时代》那个样子,方便容易。”
“不是有首歌唱的么,‘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我们可以做个类似魂斗罗那么样的动作游戏,更方便些。”
付辉不知道这帮人其实是在争权夺利呢,还以为真是在为公司怎么做个好游戏出来而群策献计。信心满满,只觉得有这班人马在手,何等大事干不得?
“你们都别争了,我等下把剧本复印一下,你们拿到之后好好看看,有想法的话就做个计划书给我。我到时候选一个。你们出去吧。”
……
王不负这里的纸上策划终于完成,《我的抗日》可以开始制作了。
这段时间,对玩家来说最关心的,就是青瓷科技要做新游戏的消息了。《狂潮》之后,他们的下一部游戏会是什么样的?
而国外玩家则不太关注。很多美国人甚至不知道二战时候还有远东战场这么回事。故事背景并不吸引他们。
但尝过大甜头的维尔福第一时间联络了王不负。李明在网上问,等新的游戏做好之后,能不能再交由维尔福在欧美市场运作。
《狂潮》实在是太成功了。王不负接下来做的游戏就算无法大卖,也肯定亏不到哪里去。
王不负想了想,和李明说:“我这次不再买断了,游戏做好之后,由你们经营欧美市场,仍然定价50美元。利润平分。”
“50美元……这可是远东的战争题材,这个价格定得是不是太高了?”李明小心翼翼地商量。《狂潮》是丧尸题材,卖五十美元天经地义。可《我的抗日》说的是中国战场的战争,除了中国人,谁会买来玩啊?
李明的担忧有一定的道理。若是《我的抗日》和欧美的主流二战射击游戏一样,主角拿着步枪杀杀杀,偶尔操作一下机枪什么的。这种东西欧美玩家玩多了。游戏背景太生僻的话,不会有多少人玩的。
但王不负另辟蹊径,取消了《我的抗日》中其他的玩法,将狙击这一玩点放大到极致。就算见多识广的欧美玩家肯定也吃不消。
王不负很有信心地说:“游戏确实有题材上的隔阂,但是对于全世界的玩家来说,玩游戏的目的都是一样的。我相信这款游戏的玩点能弥补题材的差异。”
李明和老板商量之后,出于对王不负的信任,所以答应了。
王不负又问:“另外,你们现在开始制作《半条命2》了么?”
“没有。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
“我是想,你们能不能派一些程序和美工来华,帮助我们一起完成这个游戏?”王不负提出要求,“我可以让一成的分成,欧美市场的销售额我只拿四成。”
看过美国版《狂潮》之后,王不负意识到了美国游戏产业的高度。要赶上他们,闭门造车不行的。要是能踩在他们的肩膀上就好了。
其实维尔福的老板也想让手下感觉下王不负的实力。于是李明答应了:“我们可以派出二十个人,帮你们一个月。但是,你必须安排我们食宿!”
显然,李明对上次来时没有包吃包住的待遇很受伤。
“行。我到时安排你们住五星级宾馆!”王不负现在腰包鼓了,肯定大方。
这次李明他们是公务旅华,签证要久些,大概得下周能到。
……
游戏除了视觉之外,音效也是极为重要的。幸好王不负这里已经储备好了人才,威轨鸣。
这位小胖子这么久都无所事事,白拿工资,上班没事做。没事就晃荡到云润的办公室泡妹子。这家伙好几次被云润的中层干部拎回来了,但依旧死性不改。
好日子现在算是到了头。
王不负将写好的游戏剧本复印一份给他,说:“威轨鸣,你仔细把剧本看一遍。仔细体会剧本里面的人物情绪,还有场景情绪。每变换个场景,就要换一段新的背景音乐。”
“每段的背景音乐要多久时长?”威轨鸣不当回事。让母校的学妹们合演一下,然后改改声音就行了。
“每段起码要半小时,然后重复第二遍。”王不负说。
“这……”威轨鸣目瞪口呆,半个小时,这得去请专门的作曲家,然后再请乐队仔细排练之后,才能录成啊!
“怎么?做不到?”王不负问。
“做是做得到,但是这得花钱啊!”威轨鸣犹豫道。
“这你不用怕,我不设预算上限,别乱花钱就行。”
“那成。”威轨鸣翻着剧本,问:“背景音乐一开始慷慨激扬,然后声调渐渐降低。是这样么?”
没想到威轨鸣这么快就理解了剧本的意思,王不负很满意。但交给威轨鸣的任务不止是背景音乐。王不负说:“另外,你还要做游戏的配音工作。这里面每一个说话的角色,都要加上语音。”
威轨鸣咋舌道:“要搞出这么多音效,游戏的质量是要和国外大作看齐了啊。”
“没错。每个细节都能决定成败。这次《我的抗日》的欧美市场仍然交给维尔福,别让他们再修改了!”王不负说。
“明白了!”威轨鸣虽然知道自己马上就得累成狗,但冲劲十足。他一个大学因为帮女生作弊而退学的人,能找到一份与音乐相关的工作已是难能可贵,更何况现在还能独自负责项目?
……
威轨鸣的行动很快,几天时间,全国各地飞来飞去,联系了数个作曲名家。
其中一个作曲家在音乐学院担任教学工作,平常也没什么人找他,过得很清贫。但威轨鸣来后直接开价,作的曲一分钟一千块,必须时长三十分钟以上。作曲家都有些愣,哪来的二傻子寻咱开心呢?
打听明白了才知道,这位别看年纪轻轻,可是青瓷科技的首席音效师!是为了新的游戏来的。
作曲家顿时信了,翻出自己以前的作品,让威轨鸣看。
曲子有时候和写文章一样,能表达情绪的。作曲家以前没事的时候,也会鼓捣两下。但因为投入也不产出什么回报,所以都没做完。
威轨鸣光看曲谱,脑袋里就能自动将音符转化为声音。翻了几本后,他眼睛一亮,发现挑到的这本谱子悲怆哀伤,正好可以当做背景音乐,很适合主角看到整个村庄被夷为平地时的心情。
“就是这个了。根据曲风,把曲子延续到半个小时,然后寄给我们。每分钟一千,青瓷科技说话算话!”威轨鸣敲定了一个场景,立刻告辞。要去找下一位作曲家。
一分钟一千块,这差不多就是欧美普通作曲家拿到的钱,青瓷科技不缺钱,就用欧美的标准。
几天下来,背景音乐已经敲定十分之**。但是,这些作曲家都穷困潦倒,所以做的曲子都有点悲伤的感觉。威轨鸣没找到能表现游戏刚开始时,主角那种慷慨激昂、冲劲十足的曲子。
……
对于作曲家来说,这简直就是天降横财!每首曲子要求长达三十分钟,那就是三万块钱了!基本等于作曲家两年的工资。原来作曲还能赚到钱呢?
以前的时候,他老听老婆唠叨,别人家发财啊升官啊什么的,却没什么底气辩驳。现在可好,以前打发时间的东西,现在修修补补,就能赚到这么多钱。老婆也温柔了,儿女也崇拜了。
人开心了,作曲家又新写了一首欢快不少的曲子,抱着试试看的机会,又递给了青瓷科技。
结果因为正好符合游戏前期时的主角心情。威轨鸣马上打电话来,要把曲子做完,还是一分钟一千块。
又是三万到手。作曲家眉开眼笑,万幸自己没像同学那样,早早就丢掉了作曲这一爱好。坚持到了现在。
整个社会都很惊异。作曲家们居然会因为游戏而赚钱。想到王不负曾经在央视说,游戏产业会带动许多周边产业。现在看来,果然不假。那么接下来还有哪些群体会受益呢?
龙游公司的付辉可不服了,赶紧宣传,说他要花一百万,请美国最专业的音效公司负责游戏音效。
只是没什么人搭理他。社会和媒体惊异的是作曲家赚到钱了,又不是游戏有音效这回事。游戏本来就应该有音效的。
第七十二章击杀特效
星期六。
青瓷科技有一半员工来了,从周毅手中拿了任务开始干。
游戏制作组现在是周毅在管,这人虽然大学还未毕业,但已经基本不去上课了。主要他觉得在这里学的东西,比上课时要多得多。准备考试的时候露个面就行。
和很多科技公司强制加班不同,青瓷科技这里周末来加班的员工都是自愿的,能要提高自己,还能赚加班费。
青瓷科技这里采用的是任务分配制。员工完成自己任务后,就可以下班回家。任务由轻到重,分成了九个级别。最高级的九段,工资是初段的三倍,工作量也是初段的三倍。
这是因为青瓷科技的员工如今水平已经参差不齐了。同样的任务,最先加入青瓷科技的基本都能做到在下午三点前回家。而后加入的则经常完不成工作量,结果要加班的晚上十一点。
改制之后,很大程度就能解决这个问题,多劳多得,也能激发员工的进取心。现在制作组这里段位最高的员工是四段,工作量比初段员工多出80%来。几乎以一当二。这还是他每晚六点下班的程度呢。
王不负现在也坐到电脑面前。今天早上,手下员工将“击杀特效”做成了短片,通过局域网传给他看。
射出子弹满足特殊条件击中敌人后,就会触发特效击杀特效,这是作为《我的抗日》中最核心的爽点而存在的。
不用设想,王不负脑袋里面就有现成的印象。
慢镜头的子弹从枪口射出,把空气撞出朵朵涟漪,然后射入敌人的脑袋。这个时候,敌人会变成好像解剖学课上的人体横面模型一样,子弹穿透了敌人的头骨,搅动出大量血液肉浆,钻出后带出大量碎骨……敌人死亡。
这个画面必须震撼到极致。因为在《我的抗日》中,“击杀特效”就是个让玩家把游戏一直玩下去的动力源,而且是最重要的动力源。
为了看到击杀特效,玩家会努力花更多时间瞄准,更认真地探索游戏世界寻找好的掩体,甚至是反复重玩,在不同的敌人身上看不同的击杀画面。
千万别以为用段动画作奖励,不如掉落装备来的实际。
其实仔细想想。一个玩家花费数小时去刷怪,然后获得某件装备,从现实角度来说,也没什么正儿八经的意义。玩家其实什么都没有得到,只是心理得到了满足而已。
只要让玩家自以为“努力”了,然后给他们一个回报,那么他们就会感觉到满意。
而“击杀特效”就是这样的回报。加上额外经验、统计次数这样的手段后,玩家会认同这样的奖励。然后在游戏中专注地付出时间和精力,去追求能尽可能多地打出“击杀特效”。
不过目前做出来的画面不尽人意。
王不负反复看了一遍又一遍。试做的击杀特效长度五秒。背景是一片漆黑,子弹从枪口射出,突破音障后击穿日寇脑袋。
无论是音障的渲染,还是敌人的建模,都和王不负记忆中的画面差距极大。这种东西拿给玩家看,会让人笑出来的。
固然因为年代的原因,游戏不可能呈现出高清画面下的所有细节。但不能傻成这样!无论是子弹击穿颅骨,还是脑袋破碎的样子,从头到尾都傻的要命。
这样的击杀特效非常的枯燥,根本不可能让玩家得到“奖励”的感觉。最初的新鲜过后,反而就觉得拖慢了游戏进度,毫无( 重生大玩家 http://www.xlawen.org/kan/19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