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1 部分阅读
至有些武将都带头笑起来。
看着长公主与南宫城谈笑风生,赵暮的心里就觉得别扭的很,他的头很低,虽说他现在是京城唯一的亲王,可是在内心深处,总有一种自卑感,就像现在,他连大方的说几句话,都做不到。
而捏着酒杯的手,不由的用力,片刻间,酒杯碎的厉害,那酒水顺着他的手,一滴滴的滴在前头的桌子上。
“你不疼吗?”殷盼毕竟是皇族,离着赵暮并不远。对于这样的场合她自然是觉得无趣,正巧一扭头看见了赵暮这一幕,不由的好奇一问。
赵暮看着这一双清澈的眼睛,不由的放下了心中的戒备,他缓缓的摇了摇头,手也慢慢的松开,看着手心都扎了不少酒杯的碎片,不由自嘲的一笑。
殷盼是刻意压低了声音,再加上现在大殿上说话的人也多,旁人肯定是不知道她们在说什么。而且,赵暮是自嘲的一笑,不知道的这么一看,还以为他是在对殷盼笑呢。而长公主的位置,也正好瞧见的是这一幕。
长公主的脸上不由的一沉,都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或许是因为太在乎赵暮,所以他的一举一动,长公主都不能冷静的分析。这会儿只觉得心口闷闷的,只觉得这几日赵暮对她一直冷淡,却突然对殷盼露笑脸,心里总是有些吃味。
长公主在看赵暮,而南宫城却一直在看长公主,他顺着长公主的视线,也看到了殷盼与赵暮。南宫城的眼中闪过一丝复杂,他微微侧身,身后的人马上会意,与他悄悄的说了殷盼与赵暮的身份。
南宫城抬起手,那人赶紧退到了一旁。他不由的勾起嘴角,抬头瞧了一眼目光不悦的长公主,他轻轻的咳了一声。“虞安郡主与永定王,可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啊。”
南宫城这么突兀的来了一句,以至于众人不由的安静下来,所有的眼睛都盯着赵暮与殷盼。殷盼一愣,而头维持原状,正好是能看出她在扭头看赵暮。
而赵暮的手一动,看着手中的猩红,只觉得是有什么心思,就这样露在了众人的眼前,几乎是下意识的低下头,却给人一种默认的感觉。
长公主紧紧的咬着下唇,头猛的扭到一边,心中泛着浓浓的苦楚。
长公主的表情皇帝自是瞧的清楚,其实他现在还不是能理解男女之事,可是长公主对赵暮太特别的,特别到眼睛里永远都会印着赵暮。皇帝的目光又落在殷盼的脸上,殷盼眼中的诧异与不解,让皇帝心思一动,他一笑看着南宫城,“南宫太子误会了,虞安郡主可是朕未来的皇后。”
皇帝的话说完,殷盼的眼中的不解更浓,只是脸上却露出点点红晕。现在的殷盼正是少女怀春的年龄,加上皇帝长的比她都高,两个人又能玩到一块,殷盼的心中对于此事,竟然是有些欣喜。
大臣们又是一惊,不过,殷盼做皇后,对于北唐是有利的。古来这帝王与藩王之间,大多都是相互猜忌或是防备,殷盼做皇后可以说这皇后代表的可是藩王。而富泽王王府就连个男嗣都没有,自不担心将来殷盼生下皇子,他们起旁的心思。
“恭喜皇上,贺喜皇上。”杨文轩这个时候已经探亲回来了,他反应最快,在他的声音落下,众位朝臣马上跟着说道。在众位大臣的恭贺声中,此事竟然就这么定了下来。
殷盼低着头,脸上带着浅浅的笑容,如果她知道以后会发生的事情,或许她就不会选择来京城一遭了。
众人的目光肯定就不会看赵暮了,只是长公主在看着殷盼的时候,心中总会有那么一点不悦。可谁知,造化弄人,将来一直站在殷盼身边的,就只有长公主。
话说间,有一个宫人弯着腰,从后面绕到了长公主的跟前,他的手中拿着一本册子,还有供词,呈给了长公主。长公主随手翻了几页,脸上并没有多大的变化,而是随手放在了皇帝的案前。
皇帝在看到那一张供词的时候,眼睛猛的眯了起来,似乎有些紧张的将手握成了拳头,可始终不敢转头看向长公主。
长公主倒也不急,不过也瞅着时间慢慢的过去,而皇帝却丝毫没有说话的意思,长公主的眉头微微皱起,目光直直的看向杨文轩。“本宫瞧着杨状元近日可忙的很。”
长公主一说话,竟然让皇帝的身子一抖。
“回长公主的话,一路舟车劳累,臣倒还受得。”杨文轩的脸色不变,似乎并不知道长公主即将发难,又或者他是有十足的把握,觉得长公主不会查出什么来。
长公主冷哼一声,“本宫今日遇刺,除了贼人以外,偏偏秦然突然出现,而据秦然所言,他是被你约去的,杨状元作何解释?”长公主说的很平静,可是大臣们一个个却不敢说话。
这朝中谁不知道长公主的性子,胆敢行刺她,怎么可能善了。
“回长公主的话,臣并未约过秦公主。”杨文轩听到长公主提秦然,脸上有一丝惊讶,不过随即又恢复了正常。
啪!长公主猛的一拍桌子,“这是秦然的供词,你好生的看看。”
杨文轩赶紧的应了声,跪在地上细细的看这供词,其实他怎么也没有想到,长公主竟然真的会对付秦家。其实当初他用计,是因为他笃定了,秦然是因为仰慕长公主而选择与他合作,此事肯定对外人说,因为一旦说破,秦然这辈子可能就会与长公主无缘了。可若是不说他的心思,杨文轩肯定是会说,他一个没有背影的穷状元,有什么本事让秦然与他合作。
其实,秦然在看见殷离落对长公主的杀招的时候,就已经后悔了,在加上秦相那么老了,为了他的事,长跪慈宁宫,但凡是有一点良心的心,就不会为了一己私欲,而陷秦府与不义之中。
至于杨文轩的心思,长公主大概能猜到,他引秦然过去,其实就是想让秦府与长公主之间起了隔阂,无论长公主能不能死,总之势力是消除了一些。
而杨若水这边,就会陷入两难的境地,一面是自己的女儿,一面是自己扶持的大臣,动那一个都会为难。
杨文轩的算盘打的好,可唯独没有算准长公主的性子。
“臣还是那句话,臣没有。”杨文轩没想到,每次出手都会败在长公主的手上,他不甘心,可是却没有实力与长公主对抗,只能一直不承认。
“没有?”长公主也不恼,“在本宫遇刺的时候,京兆尹与御林军统领李云的门前,都出现了乞丐聚众闹事的场面,而本宫着人查清楚,是有给了这些乞丐一些银两,让人他们拖延时间。以至于,京兆尹与李统领都没有在第一时间,去营救本宫。”长公主说完,旁边的人拿出一个盒子,里头有些碎银,虽说这银钱加起来不算多,可是乞者也是要乞讨好久在能得到的。
再说,法还不责众呢,他们看着那么多人都围着,肯定一个个都抱着侥幸的心里,两家门口的乞丐是越聚越多。
“还有,这是你在京城,或者说是北唐,近日来所有的花销,已经钱庄取出的银两,加上这些,进出正好合适。”长公主说着,又将一个册子仍在地上。
如今,虽说北唐大部分产业都是殷容莫的,这已经是一个公开的秘密,可是能在这么段的时间内,查出来,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众人后背都一阵发凉,难道这些产业对于每个人或者是每个有头脸的府上的花销都记录着?这样的话,那些行贿的人,岂不是早就被皇帝,或者说是殷容莫掌握于心。
这会儿他们一个个都低着头,谁手底下其实也说不上干净,只是庆幸,没有做出什么傻事来。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杨文轩还是死咬住不认,反正当着南淮人的面,他是笃定长公主不可能将他屈打成招。
“你倒是与那谢氏一样,是个不省心的。”长公主脸上一冷,说的话可是毒,都说死者为大,谢氏人都已经死了,无论她做错了什么也该结束了。
对于长公主提起谢氏,皇帝都不赞同。不过任谁都没有说什么。而杨文轩听到长公主这么说谢氏,心里头肯定是不痛快的,眼睛里的恨意,根本就来不及掩饰。
长公主的心一冷,看着杨文轩的表情,就算是没有这些证据,就算是杨文轩也没有做过这些事情,以后肯定也会闹乱子。“来人,杨氏一门全都斩首示众!”
“长公主殿下可真是孝顺的,别忘了,当今太后娘娘也是姓杨,难不成长公主也要将太后娘娘除掉吗?”杨文轩的心一紧,说这话的时候,心里其实一点底都没有。
“贞康夫人以与杨德安和离,再说,母后已经嫁人,这你就是胡搅蛮缠,单就这一点,足以让你杨府灭门。”长公主说的很平静,仿佛那一条条的根本就不是人命。
皇帝的脸色也很冷,对于杨文轩与秦然的话,他肯定更相信秦然的话。不过,毕竟这么多人命,皇帝的心一时间犹豫的很。
而殷盼更是浑身一哆嗦,富泽王府极为的简单,就算是有下人恣事,最多也就是发卖出去也就罢了!虽说殷盼不知道,杨府有多少人,可总觉得杨若水的娘家,人肯定是少不了的。这么多人,殷盼只只觉长公主这是小题大做,毕竟长公主这不是还没有出事吗。
“长公主三思!”众位朝臣也忍不住开口,别说杨府的罪孽,就是杨府的身份在这里放着呢,再怎么和离,这杨德安是杨若水的生生父亲,可是错不了的。
这外甥女杀了舅父也罢了,连外祖父一门也杀,到底是说不过去的。
“杀!”长公主的脸色不变,可是语气中没有商量的余地。杨文轩还想说什么,却被人一下子捂住了嘴,推出去,当下就斩了。至于江南那边,又长公主的口谕在这里,等京城去了人也都查办了。
当然,长公主下令杀杨府这么多人,一时间名声大噪,有人骂长公主不尊不孝,心狠手辣,左右是什么难听骂什么。可是又畏惧长公主的手段,这话也就只能私下来说,根本不敢拿到台面。
当然,长公主做这样的事情,就只有南宫城是欣赏的,且不说长公主下这命令需要多大的勇气,单就杨府一门,留着始终是祸害。皇家威严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挑衅的。不是有句话说了吗,对敌人心软,就是对自己残忍。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因为处置了杨文轩,这宴会也都草草的结束!长公主出了大殿,直奔慈宁宫去。对于这件事,她的心里也事怕杨若水不支持的,不过因为处置杨文轩,杨若水并没有出手,就说明此事还有转圜的余地。
而长公主去慈宁宫的时候,杨若水已经让秦相去了刑部,将秦然给接走了。但是,却吩咐了话下去,不见长公主。此事,无论杨若水愿不愿意都该做出的态度。
番外 第十一章 心狠
等长公主走了没多久,皇帝便着人来禀报,如今天色已经晚了,殷容莫的意思是让杨若水早点歇息!可杨若水自己的孩子,心中肯定是最了解的,就长公主今日的决定,皇帝心中肯定会别扭。
还不如,有什么话,让皇帝说出来,免得憋在心里不痛快。
皇帝过来的时候,杨若水只着里衣,外头披了一件薄薄的外套。
“这么晚还来叨扰母后,儿臣不孝。”皇帝看着杨若水这番打扮,心中这才反应过来,不免有些内疚,暗暗叹自己太冲动了。
“坐吧。”杨若水摆了摆手,让人将皇帝的椅子,挨着自己放着,娘俩说些体己的话。至于殷容莫,杨若水肯定是不会让他出来的,免得皇帝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殷容莫在肯定是会训斥的。
皇帝始终低着头,手有些紧张的搅着眼前的衣服,似有什么话要说,可又想不好合适的措辞。
“你是为了你皇姐的事才来的吧?”杨若水索性率先打开话夹,目光温和的盯着皇帝,只是心里却泛着点点的惆怅。
皇帝点了点头,“朕确实觉得皇姐的做法有失妥当,虽说杨文轩,不是小舅父做错了什么,可也不至于灭门,若真是气不过,大可以举家流放便是。”皇帝越说越情绪激动,或者他始终不觉得一下子杀这么多人,是合适的。
杨若水就这么静静的听着,就好像当初他说大皇子一样,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杨若水只在心里感叹,这般柔善的性子,着实做不得好皇帝。
“你皇儿的意思呢?”等皇帝说完,杨若水才在这轻轻的问上一句。
皇帝刚抬起的头来,又低了下去,“儿臣知道,皇姐已经下命令,若是朕再改了命令,肯定会让朝臣觉得儿臣与皇姐不和。”皇帝说完又没有声音了。
“所以,你是想让母后出面?”杨若水挑了挑眉,这其实是个折中的法子,杨文轩已经遭了惩罚,至于杨府那边,确实由自己出面最好。而且,这惩罚也不算轻,大概也不算是博了长公主的面子。可由皇帝出面却不同,毕竟长公主是摄政公主,主事的两个人意见都不合,是很容易让朝堂分帮结派的。
杨若水长长的叹了口气,皇帝是聪明的,只是心太软了。杨若水摇了摇头,“你该知道,此事断不是杨文轩一个人可以办成的,别说朝中有人支持,就是杨府,若非就外祖父默许,他杨文轩也不会进京赶考。再来母后与那谢氏是有过节,可是杨文轩那时候也都不到两岁,他如何记得这些事情,分明就是杨府有人挑唆。这样的府邸,留着就始终是个祸害。”
杨若水目光定定的看着皇帝,这些她相信皇帝都明白,可是却心软的,宁可不面对这些。
“还有,胆敢打皇家人的主意,本就是灭九族的大罪,这一点,你该比任何人都明白。”杨若水看着皇帝不说话,这又继续说道。
皇帝叹了口气,瞧着杨若水是赞同长公主的做法的,知道多说无益,便退了下去。
杨若水看着皇帝的背影,只觉得脑门子突突的疼。“不急,他总会有想明白的有日子的。”这会儿殷容莫从杨若水的后边,将杨若水保住。虽说,他心里比谁都清楚,赵南珞其实根本就不适合做皇帝,只是除了他,殷容莫与杨若水没有旁的儿子,不然,但凡有一点选择,也不会让赵南珞做皇帝。
过了几日,杨若水终于让长公主进来了。只是心里头始终惦记皇帝,目光不免有些呆滞。这样的场景,似乎在哪里见过。杨若水的眉头紧皱,她突然想起了当初的郑皇后,大概也遇到这样的难题。
杨若水猛的摇头,只觉得这是在自己吓自己。虽说杨文轩似乎想走殷容莫以前的老路,先考取功名,站于人前,可是杨文轩已经死了不是,所以自己与郑太后是不同的。
“母后,杨府的人,死有余辜。”长公主看着杨若水一声素淡,脸色又不好的很。她以为是因为杨府的事,杨若水心里不痛快,不由的出声说了一句。
杨若水看了长公主一眼,却沉默着没有说话。很久以前她从张嫣然的口中知道了胎教这个东西。有时候她不由的在想,长公主这种冷心的性子,是不是因为自己怀着长公主的时候,见惯了这生死之事,才让她冷血接近于无情。
“秦然那孩子,受的伤很重。”杨若水无意与长公主讨论杨府的事情,此事左右已经成了定论,杨德安的死,也许才是真正的结束了,杨若水心中那份怨恨,那种纠结的情感。
这下该换长公主沉默不做声,秦然的供词她看的清楚,说是为了秦府,其实,明白人都看的清楚,从开始到结束,秦然的心中都是因为长公主。
对于秦然,杨若水是觉得可以另眼相待的,毕竟一个懂得取舍的人,才是最理智,最值得交往的人。
不过,瞧着长公主的架势,显然对秦然并没有多少好感。“赵暮那孩子的心思,实在是太重了。”这些话,长公主原本年龄还小,杨若水自不该提的,可是长公主素来是个有主意,且比旁的孩子懂事早。如今看着长公主太将赵暮放在心上了,杨若水这个做母亲的,肯定会担心自己的孩子。
“多谢母后关心。”提起赵暮来,长公主才没有平日里的冷静,只觉得脑子里乱的很,几乎是下意识的避开这个话题。等说完话,才惊觉对杨若水是不尊敬的,不过瞧着杨若水似乎并没有生气,这才放下心来。
“母后,能说动殷离落的人,这世上怕没有几个吧。”母女两个人沉默了一会儿,长公主才问出她心中一直不解的事来。
对于此事,杨若水也陷入了沉思。殷离落对于秦然并没有下杀手,杨若水心里总觉得殷离落或许对自己是有所顾忌的。可若说是有所顾忌,又怎么会对长公主下手。
杨若水眯着眼睛,过了一会,直到下头人禀报说是江南那边飞鸽传书过来,灭杨府满门的时候,又两个丫头逃脱。上头有两个丫头的名字,以及画像。
杨若水听到动静,这才缓过神来了。她扭过头去,看着这两张画像,总觉得面熟的很。仔细一想,这不是当初被她赶出府去的若南与怀蝶吗。
在这一刻,杨若水的脑子似乎越发的清明起来。“原是故人。”杨若水叹了一口气,唤来青瓷低声吩咐了几句,这才看着长公主,“让人将曲府一门,也灭了吧。”
杨若水说话很轻,可就短短的几个字,一百多条人命说没就没了。这曲府还是忠勇侯一脉,历经两朝,忠勇侯府已经愈发的破败,若不是杨若水提起,他们已经淡出京城众人的视线了。
说了一会儿话,正好到了皇帝请安的时辰,按照惯例,都是有妙海直接带进来的。
“母后!”皇帝对着杨若水见了一个礼,只是目光看向长公主的时候,却有淡淡的疏离。
“母后,儿臣先回去了。”皇帝不愿意与长公主多做交谈,长公主也不主动说话,只是禀了杨若水一声,便带着自己的人走了出去。
看着自己这一双儿女,相互闹别扭,杨若水的心中肯定是有说不出的难受的。等长公主走了以后,杨若水第一次对皇帝沉着脸,“皇帝,你该知道,为君者最不能有的就是长情。”杨若水异常的严肃,若是平日里,也就罢了,如今都对长公主开始使脸色的,若是依着皇帝的性子,岂不是这北唐迟早要乱。
“母后,外祖父被皇姐处死,难道您的心中就不难受吗?”皇帝对于此事,心中始终是放不下的,他看着杨若水的一身素衣,话里意有所指。
杨若水一愣,没有想到皇帝会这么问。杨若水沉默不说话,难受吗?她也在轻声问自己,或许是有那么一点吧,时间久了,她的心中似乎就只有两个孩子了,只要长公主能好,即便是杀一儆百,被说是杨府了,即便是让她做什么牺牲,她也会愿意。可是心底里,杨若水的脸上泛起一丝的苦涩。
皇帝瞧着杨若水的样子,心知自己的话杨若水是有所感悟了,这又继续说道,“在儿臣上朝前,姑母曾对儿臣说了一些母后以前的事迹,不过是告诉儿臣母后多么的不容易,可是母后,若不是为了这皇位,有必要做那么大的牺牲吗?若不是为了皇位,这些苦都不会受的。都说体肤之苦是最苦的,可在儿臣看来,远不及心里之苦。”
皇帝一直坚持自己的看法,他始终觉得,做个平凡的人最好,或许会遇到地头蛇,或许是碰到官府欺压,或许日子会过的很清苦,可是却不必要因为所谓的大义,而牺牲自己不愿意牺牲的。
“儿臣言尽于此。”皇帝说完后,便借故离开。
杨若水久久没有回神,外头的鸟儿吱吱喳喳,杨若水抬头看着天空,不知道它们在交流什么,她在想若是这鸟儿也与人一样,说着同样的话,那是不是可以有空的事情,与这鸟儿也可以闲聊。
可是如果终究是如果,这鸟与人从一出生就注定了,不是同一类物种,就像皇帝,从出生就注定他成不了平凡人。杨若水的心中豁然开朗,突然想起殷容莫曾问她,即便他们不做皇帝皇后,赵南珞就会只是一个普通人,假如有一日,他与皇帝同时爱是一个女子,又该如何?
这个问题,杨若水也曾思考,一旦真与当局者有了利益的冲突,那么赵南珞吃亏的可能性更大些。杨若水叹口气,赵南珞还是太年轻了,将外面的世界想的太好了,殊不知,无论在哪里,活着就少不了痛苦。
这会儿青瓷过来禀报,杨若水听后,只是眉头紧锁,不过有些事情,她还是想亲自出手,免得长公主与皇帝之间起了隔阂。“备马,出宫。”杨若水说完,便站了起来,趁着殷容莫今日不在,免得到时候还要多一个人。
杨若水这边一出宫,长公主与皇帝都得了消息,长公主马上备马,也带人跟了出去。
刚出宫门没多久,青瓷就发现有一辆马车跟着她们,禀报了杨若水之后,杨若水只是叹了口气,“如锦那孩子。”便没了话,由着她去了。
马车走的并不算远,是抄小路走到了一个小庵前,杨若水让人扶着下了马车,一步步的朝里头走去。这里香火看上去并不鼎沸,这建筑已经很旧了,或者说是没有什么香火,那烟火的味道很淡。地上还有几片叶子,也是周围却没有一个姑子。
终于由青瓷扶着,走到了一个干净的院子,进入以后,才闻到一股浓浓的烟火味,里头的摆设很简单。正厅的门是打开着的,杨若水进去以后,只瞧着一个姑子正闭着眼睛,正对着门,盘膝而坐。身后却站在两位,明显是俗家弟子的两个婢女。
“你来了!”听到杨若水的脚步声,姑子这才抬起头来。
“对,哀家来了。”杨若水含笑着走进去,身子一动,找了一把干净的椅子坐下,居高临下的看着正在打坐的姑子。“十三年未见,殷三夫人还是老样子。”
对于杨若水的称呼,殷三夫人自不在意,毕竟杨若水已经贵为太后,自不会叫她一个出家为尼的人喊声婶子。殷三夫人手中的念珠轻轻的转动,而她身后站着的,就是从杨府消失的若南与怀蝶。谢氏被当时的太皇太后处死后,杨德安又重新将她们带回杨府,照顾杨文轩。
“夫人遁入空门,就该心无杂念。”杨若水扫了一眼若南与怀蝶,目光冷的就像是在看两具尸体一样。
殷三夫人突然笑了起来,“其实当初郑念心从未害过我三房,这一切都是你设计的对不对?”殷三夫人目光里突然充满了浓浓的恨意。
当时因为殷奕风的死,让殷三夫人万念俱灰,后来她一路修行来了京城,恰巧碰到了当时被萧落秋困住的柳绿。两人相谈之后,在柳绿的嘴里无意中知道了,这一切都不过是杨若水的手段。也就从那开始,被殷三夫人以挑唆,才让柳绿对杨若水开始有了旁的心思。
而对于怀蝶与若南,也是碰巧遇上的,后来三人才合计,出了现在京城这一幕。
对于殷三夫人的质问,杨若水不置一词,当初蛇一事,却也是杨若水为了拉拢,或者是借殷三夫人的手来对付郑念心。“是又如何?别忘了,就算是哀家不设计,没有哀家,你殷家三房也逃脱不了被赵夜华处死的下场。”
杨若水的承认,殷三夫人更觉得气不打一处来,手中的念珠发出清脆的声响,一个个断落在地上。
杨若水站起来,从地上优雅的捡起了一颗念珠。“阿弥陀佛,倒可惜了这念珠了。”杨若水说完,将念珠捏在手心里,瞧的仔细。“让本宫猜猜,你是如何说动殷离落的?”杨若水说着,头突然靠近了殷三夫人,“你不会告诉他,如锦不是本宫的孩子吧?”
杨若水说的似乎是一句玩笑之言,却让殷三夫人身子一颤,有些不敢置信的看着杨若水。
杨若水一看到殷三夫人的样子,心中就有了定论。“高中状元?”杨若水冷哼一声,“这计不错,不过可惜了,你压错了宝。”杨若水说着,将手中的念珠,放在了旁边的桌子上。
对于殷三夫人,她着实算不上聪明,而若南是个心思中的,手段还略显稚嫩。从大局上,她们是学习了当初殷容莫夺位的计策,只是当初殷容莫是因为掌握着北唐的钱脉,而殷三夫人她们,是想压秦府,不过可惜了,在杨若水的心中,秦府还真不是无可替代的。
“成王败寇,我没什么好说的。今日就算我死又如何,杨若水你做了这么多坏事,我在下头等着,等着看你怎么死?”殷三夫人突然睁大了眼睛,而青瓷的剑已经划破了喉咙。
若南与怀蝶脸色一变,可是还不等两个人说话,便没了气息。
杨若水低着头,看着那血掩住旁边的念珠,慢慢的染成了红色。“哀家今日来,也算是全了当初的情分。”杨若水说完,便转头离开。
杨若水出来以后,正好看着长公主与皇帝也到了,他们站在不远处,却能将屋里的动静都看的清楚。杨若水的面上没有什么变化,倒是皇帝的脸色很白,也不知道是第一次听见有着这么诅咒杨若水,又或者亲眼看着杨若水眼皮都不眨的处死曾经与她有交情的人。
“母后,你的手怎么也很红?”皇帝的唇慢慢也变白了,他虽然不知道杨府的事,可是对殷府事却还是知道的,从他听到杨若水口中喊着殷三夫人的时候,就无比的紧张,在他看来,殷容莫能有今日,到底是全靠殷府,对于殷府的人,该格外开恩。
番外 第十二章 求娶
听到皇帝这话,杨若水的眼神猛的一变,已经没有了刚才的和善。
皇帝这才觉出自己的不妥,只能将头低下来,他自己也不知道怎么会说出这样的话。或许因为长公主对自己的亲人下手,又或者是因为殷盼的缘由,他的心里始终对殷家的人,或者对杀人这件事,有着不一样的感觉。
“南珞,你该知道,从你出生,有些东西就是不可选择的。”杨若水沉着脸,第一次当着这多人面的,口气极为的严厉。不过却是直呼皇帝的名讳,也是告诉他,这是一个母亲对他的悲哀。
长公主站在一旁的脸色也不好看,或许她始终不理解,不过是几个贼人,有必要这么大的感触吗?不过,皇帝始终是她的亲弟弟,看见皇帝难受,她心里也是不好受的。
长公主心里也更是后悔,早知道就不带赵南珞过来了。因为她处置杨府的事,赵南珞对她心中是有不满的,长公主心里不愿意,这次杨若水出宫,她心里比谁都清楚,肯定是要处置幕后之人了,一赌气,就将赵南珞给带来了,让他看看,当权者该有的手段。
“走吧。”杨若水看着皇帝不说话,叹了口气,让青瓷扶着,朝外头走去。心里却复杂的很,都说慈母多败儿,或许就是因为杨若水太喜欢保护皇帝了,才将他养成现在的性子。就跟当初大皇子的事,杨若水都有些怪殷容莫,处置的太重了,怕皇帝心里头难受。
长公主看了一眼赵南珞,默默的跟在了杨若水的后头,与杨若水上了一辆马车。皇帝低头想了一会儿,也跟了上去,母子三人坐定后,谁也没有开口说话。
“太后娘娘,有人在京城发现了殷离落的踪影。”马车快到皇宫的时候,妙海在外头小心的禀报。
杨若水原本闭目养神,在听到这句话的时候,猛的睁开眼睛,“杀无赦。”杨若水的口气很冷,一点没有转圜的余地。
“母后。”皇帝也说不清为什么,在一旁不由的唤了一声。
“怎么?”杨若水扫了一眼皇帝,面上没有多余的表情。
皇帝的声音一顿,给杀他长姐的人求情,确实不妥,可是。皇帝始终是转不过这个弯来,对于以前殷离落的事迹,或者说,殷离落对杨若水与殷容莫登基,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劳,“他到底是殷盼的父亲啊。”皇帝想了一会儿,却想出这么个借口。
“哀家不管他是谁的父亲,哀家只知道,伤我如锦,就该死。”杨若水的口气有着毋庸置疑的肯定,对皇帝现在的表现,越来越不赞同。她更加觉得,殷容莫还是有先见之明的,毕竟就皇帝的性子,真等到自己与殷容莫来了再登基,怕这北唐的江山,就要败在他的手上。
对于殷离落,杨若水觉得十二年前,已经给过他机会了,现在殷离落的心思,杨若水已经不想再费心揣摩了。无论他是不是真被殷三夫人利用了,都没有活着的必要了,左右是个愚蠢的。
经历了这么多人,杨若水自问并没有做到什么心狠手辣,她对谁也但凡能留一点情面,都留一点。只是有的人,你给他机会,他却不珍惜,反而反过头来又兴风作浪,这样的人,还不如除了自在。
或许是因为皇帝与杨若水经历的不同,毕竟他一出生大概就一帆风顺,即便有什么事,除了杨若水,还有长公主在前头护着,并没有见过人性最丑陋的一面。
到了皇宫后,殷盼早就等在那里。或许她已经预感到了什么,殷离落到底是她的父亲,即便他不配,可是血缘这东西是最难解说的缘分。
“太后,皇上,长公主。”殷盼福下身去,没有以往的笑容,面上带着几分的忧愁,不过不敢试探长公主与杨若水,而是将目光放在了皇帝的脸上。
“走吧,哀家乏了。”杨若水摆了摆手,示意她起身。却觉得头疼的厉害,没有心思却管这些事,说了这么一句,便带头朝慈宁宫去,没有理会众人。
殷盼总是担心殷离落,也就没有跟过去,而是陪在皇帝的身边。
可是,从外头回来,皇帝就病了。说不上什么病,整日里都浑浑噩噩的没有精神,整日里就睡了吃吃了睡,慢慢的人瘦了很多,饭自然也就吃的少了。
杨若水与殷容莫一次次的让太医诊治,可是也都只能说句,心病还需心药医。也都没了法子。
杨若水看着皇帝这样也心疼,可是却没有别的法子。若想做皇帝,这一关肯定是要过的。而且,杨若水与殷容莫又没有旁的儿子,除了皇帝以外,这皇位还真没有合适的人选继承。
长公主也想了些法子,本来是想让张嫣然入宫劝劝的,可是四海说,从皇帝早朝开始,张嫣然就离开京城去散心了,这会儿就算是回来,也要半个月。这下只能干着急了,长公主与杨若水无事的时候,都过来与皇帝说说话什么的,可一直不见好转。
且登基的日子越来越近了,封地进贡的东西也都到了,再加上还有南淮太子也在,若是出什么变故,肯定是会因为北唐内外的骚动的。
而皇帝的榻前,一直是殷盼在照顾。这日,待杨若水等人都离开后,殷盼将皇帝的药放在一旁,脸随即冷了下来。“皇上,你还要装的什么时候?”
听到殷盼这么说,皇帝的嘴撇了一下,这才坐起身来,不过却一直不说话。其实皇帝这根本就没有病,是不解不开自己的结,这才想了这法子一日日的拖下去。
再来这办法,本来也是殷盼想出来的,她在王府的时候,京城捉弄王府的人。原本她也只是闹着玩玩,可是看皇帝是根本就没有打算好起来,这才忍不住了。
“皇上,你的心思我也明白,只是你这样也不是个办法了,如今皇后娘娘是铁了心,无论是出什么事情,估计她也不会改变主意的,语气这样,你还不如好好的做你的皇帝,只有你做皇帝才能按自己的心思做啊,才能废除你看着不合理的律法啊。”殷盼到底是个聪明的,她脑子里的小心思多,是个不知道畏惧的。
这话也只有殷盼才会说出来,可是也只有这样的话,才对皇帝的胃口。
皇帝如今正是有自己心思的时候,有时候杨若水的话他不是很愿意听,可是换一个与他年纪相仿的,这脑子就很快转过来了。或者说,逃避了这么长时间,心里头的不悦也慢慢的散去不少。
不过,这也不过是两个孩子之间的戏言,后来,却让皇帝一直当成信念,一直以这样信条为目标。
“只是你父亲?”皇帝想开后,趁着无人,让殷盼给他寻了些吃了过来,不过心里头还惦记着殷离落。
殷盼摇了摇头,“生死有命。”她说的极为的无奈,“在我来的时候,娘说着世上最不能惹的就是太后娘娘,若是太后娘娘下了决定的事,能做的就是接受。”殷盼说的很平静,不过她的心里却觉得,清韵郡主是错的,这世上最不能惹的就是长公主。
至于殷离落,殷盼也没有办法,尤其是在嬷嬷们在殷盼耳边念叨了好几日。都是告诉她,伤害长公主有多大的罪,这是律法,是不可能因为谁来改变的。
殷盼随口的一句话,却让( 嫡女若水 http://www.xlawen.org/kan/2056/ )
看着长公主与南宫城谈笑风生,赵暮的心里就觉得别扭的很,他的头很低,虽说他现在是京城唯一的亲王,可是在内心深处,总有一种自卑感,就像现在,他连大方的说几句话,都做不到。
而捏着酒杯的手,不由的用力,片刻间,酒杯碎的厉害,那酒水顺着他的手,一滴滴的滴在前头的桌子上。
“你不疼吗?”殷盼毕竟是皇族,离着赵暮并不远。对于这样的场合她自然是觉得无趣,正巧一扭头看见了赵暮这一幕,不由的好奇一问。
赵暮看着这一双清澈的眼睛,不由的放下了心中的戒备,他缓缓的摇了摇头,手也慢慢的松开,看着手心都扎了不少酒杯的碎片,不由自嘲的一笑。
殷盼是刻意压低了声音,再加上现在大殿上说话的人也多,旁人肯定是不知道她们在说什么。而且,赵暮是自嘲的一笑,不知道的这么一看,还以为他是在对殷盼笑呢。而长公主的位置,也正好瞧见的是这一幕。
长公主的脸上不由的一沉,都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或许是因为太在乎赵暮,所以他的一举一动,长公主都不能冷静的分析。这会儿只觉得心口闷闷的,只觉得这几日赵暮对她一直冷淡,却突然对殷盼露笑脸,心里总是有些吃味。
长公主在看赵暮,而南宫城却一直在看长公主,他顺着长公主的视线,也看到了殷盼与赵暮。南宫城的眼中闪过一丝复杂,他微微侧身,身后的人马上会意,与他悄悄的说了殷盼与赵暮的身份。
南宫城抬起手,那人赶紧退到了一旁。他不由的勾起嘴角,抬头瞧了一眼目光不悦的长公主,他轻轻的咳了一声。“虞安郡主与永定王,可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啊。”
南宫城这么突兀的来了一句,以至于众人不由的安静下来,所有的眼睛都盯着赵暮与殷盼。殷盼一愣,而头维持原状,正好是能看出她在扭头看赵暮。
而赵暮的手一动,看着手中的猩红,只觉得是有什么心思,就这样露在了众人的眼前,几乎是下意识的低下头,却给人一种默认的感觉。
长公主紧紧的咬着下唇,头猛的扭到一边,心中泛着浓浓的苦楚。
长公主的表情皇帝自是瞧的清楚,其实他现在还不是能理解男女之事,可是长公主对赵暮太特别的,特别到眼睛里永远都会印着赵暮。皇帝的目光又落在殷盼的脸上,殷盼眼中的诧异与不解,让皇帝心思一动,他一笑看着南宫城,“南宫太子误会了,虞安郡主可是朕未来的皇后。”
皇帝的话说完,殷盼的眼中的不解更浓,只是脸上却露出点点红晕。现在的殷盼正是少女怀春的年龄,加上皇帝长的比她都高,两个人又能玩到一块,殷盼的心中对于此事,竟然是有些欣喜。
大臣们又是一惊,不过,殷盼做皇后,对于北唐是有利的。古来这帝王与藩王之间,大多都是相互猜忌或是防备,殷盼做皇后可以说这皇后代表的可是藩王。而富泽王王府就连个男嗣都没有,自不担心将来殷盼生下皇子,他们起旁的心思。
“恭喜皇上,贺喜皇上。”杨文轩这个时候已经探亲回来了,他反应最快,在他的声音落下,众位朝臣马上跟着说道。在众位大臣的恭贺声中,此事竟然就这么定了下来。
殷盼低着头,脸上带着浅浅的笑容,如果她知道以后会发生的事情,或许她就不会选择来京城一遭了。
众人的目光肯定就不会看赵暮了,只是长公主在看着殷盼的时候,心中总会有那么一点不悦。可谁知,造化弄人,将来一直站在殷盼身边的,就只有长公主。
话说间,有一个宫人弯着腰,从后面绕到了长公主的跟前,他的手中拿着一本册子,还有供词,呈给了长公主。长公主随手翻了几页,脸上并没有多大的变化,而是随手放在了皇帝的案前。
皇帝在看到那一张供词的时候,眼睛猛的眯了起来,似乎有些紧张的将手握成了拳头,可始终不敢转头看向长公主。
长公主倒也不急,不过也瞅着时间慢慢的过去,而皇帝却丝毫没有说话的意思,长公主的眉头微微皱起,目光直直的看向杨文轩。“本宫瞧着杨状元近日可忙的很。”
长公主一说话,竟然让皇帝的身子一抖。
“回长公主的话,一路舟车劳累,臣倒还受得。”杨文轩的脸色不变,似乎并不知道长公主即将发难,又或者他是有十足的把握,觉得长公主不会查出什么来。
长公主冷哼一声,“本宫今日遇刺,除了贼人以外,偏偏秦然突然出现,而据秦然所言,他是被你约去的,杨状元作何解释?”长公主说的很平静,可是大臣们一个个却不敢说话。
这朝中谁不知道长公主的性子,胆敢行刺她,怎么可能善了。
“回长公主的话,臣并未约过秦公主。”杨文轩听到长公主提秦然,脸上有一丝惊讶,不过随即又恢复了正常。
啪!长公主猛的一拍桌子,“这是秦然的供词,你好生的看看。”
杨文轩赶紧的应了声,跪在地上细细的看这供词,其实他怎么也没有想到,长公主竟然真的会对付秦家。其实当初他用计,是因为他笃定了,秦然是因为仰慕长公主而选择与他合作,此事肯定对外人说,因为一旦说破,秦然这辈子可能就会与长公主无缘了。可若是不说他的心思,杨文轩肯定是会说,他一个没有背影的穷状元,有什么本事让秦然与他合作。
其实,秦然在看见殷离落对长公主的杀招的时候,就已经后悔了,在加上秦相那么老了,为了他的事,长跪慈宁宫,但凡是有一点良心的心,就不会为了一己私欲,而陷秦府与不义之中。
至于杨文轩的心思,长公主大概能猜到,他引秦然过去,其实就是想让秦府与长公主之间起了隔阂,无论长公主能不能死,总之势力是消除了一些。
而杨若水这边,就会陷入两难的境地,一面是自己的女儿,一面是自己扶持的大臣,动那一个都会为难。
杨文轩的算盘打的好,可唯独没有算准长公主的性子。
“臣还是那句话,臣没有。”杨文轩没想到,每次出手都会败在长公主的手上,他不甘心,可是却没有实力与长公主对抗,只能一直不承认。
“没有?”长公主也不恼,“在本宫遇刺的时候,京兆尹与御林军统领李云的门前,都出现了乞丐聚众闹事的场面,而本宫着人查清楚,是有给了这些乞丐一些银两,让人他们拖延时间。以至于,京兆尹与李统领都没有在第一时间,去营救本宫。”长公主说完,旁边的人拿出一个盒子,里头有些碎银,虽说这银钱加起来不算多,可是乞者也是要乞讨好久在能得到的。
再说,法还不责众呢,他们看着那么多人都围着,肯定一个个都抱着侥幸的心里,两家门口的乞丐是越聚越多。
“还有,这是你在京城,或者说是北唐,近日来所有的花销,已经钱庄取出的银两,加上这些,进出正好合适。”长公主说着,又将一个册子仍在地上。
如今,虽说北唐大部分产业都是殷容莫的,这已经是一个公开的秘密,可是能在这么段的时间内,查出来,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众人后背都一阵发凉,难道这些产业对于每个人或者是每个有头脸的府上的花销都记录着?这样的话,那些行贿的人,岂不是早就被皇帝,或者说是殷容莫掌握于心。
这会儿他们一个个都低着头,谁手底下其实也说不上干净,只是庆幸,没有做出什么傻事来。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杨文轩还是死咬住不认,反正当着南淮人的面,他是笃定长公主不可能将他屈打成招。
“你倒是与那谢氏一样,是个不省心的。”长公主脸上一冷,说的话可是毒,都说死者为大,谢氏人都已经死了,无论她做错了什么也该结束了。
对于长公主提起谢氏,皇帝都不赞同。不过任谁都没有说什么。而杨文轩听到长公主这么说谢氏,心里头肯定是不痛快的,眼睛里的恨意,根本就来不及掩饰。
长公主的心一冷,看着杨文轩的表情,就算是没有这些证据,就算是杨文轩也没有做过这些事情,以后肯定也会闹乱子。“来人,杨氏一门全都斩首示众!”
“长公主殿下可真是孝顺的,别忘了,当今太后娘娘也是姓杨,难不成长公主也要将太后娘娘除掉吗?”杨文轩的心一紧,说这话的时候,心里其实一点底都没有。
“贞康夫人以与杨德安和离,再说,母后已经嫁人,这你就是胡搅蛮缠,单就这一点,足以让你杨府灭门。”长公主说的很平静,仿佛那一条条的根本就不是人命。
皇帝的脸色也很冷,对于杨文轩与秦然的话,他肯定更相信秦然的话。不过,毕竟这么多人命,皇帝的心一时间犹豫的很。
而殷盼更是浑身一哆嗦,富泽王府极为的简单,就算是有下人恣事,最多也就是发卖出去也就罢了!虽说殷盼不知道,杨府有多少人,可总觉得杨若水的娘家,人肯定是少不了的。这么多人,殷盼只只觉长公主这是小题大做,毕竟长公主这不是还没有出事吗。
“长公主三思!”众位朝臣也忍不住开口,别说杨府的罪孽,就是杨府的身份在这里放着呢,再怎么和离,这杨德安是杨若水的生生父亲,可是错不了的。
这外甥女杀了舅父也罢了,连外祖父一门也杀,到底是说不过去的。
“杀!”长公主的脸色不变,可是语气中没有商量的余地。杨文轩还想说什么,却被人一下子捂住了嘴,推出去,当下就斩了。至于江南那边,又长公主的口谕在这里,等京城去了人也都查办了。
当然,长公主下令杀杨府这么多人,一时间名声大噪,有人骂长公主不尊不孝,心狠手辣,左右是什么难听骂什么。可是又畏惧长公主的手段,这话也就只能私下来说,根本不敢拿到台面。
当然,长公主做这样的事情,就只有南宫城是欣赏的,且不说长公主下这命令需要多大的勇气,单就杨府一门,留着始终是祸害。皇家威严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挑衅的。不是有句话说了吗,对敌人心软,就是对自己残忍。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因为处置了杨文轩,这宴会也都草草的结束!长公主出了大殿,直奔慈宁宫去。对于这件事,她的心里也事怕杨若水不支持的,不过因为处置杨文轩,杨若水并没有出手,就说明此事还有转圜的余地。
而长公主去慈宁宫的时候,杨若水已经让秦相去了刑部,将秦然给接走了。但是,却吩咐了话下去,不见长公主。此事,无论杨若水愿不愿意都该做出的态度。
番外 第十一章 心狠
等长公主走了没多久,皇帝便着人来禀报,如今天色已经晚了,殷容莫的意思是让杨若水早点歇息!可杨若水自己的孩子,心中肯定是最了解的,就长公主今日的决定,皇帝心中肯定会别扭。
还不如,有什么话,让皇帝说出来,免得憋在心里不痛快。
皇帝过来的时候,杨若水只着里衣,外头披了一件薄薄的外套。
“这么晚还来叨扰母后,儿臣不孝。”皇帝看着杨若水这番打扮,心中这才反应过来,不免有些内疚,暗暗叹自己太冲动了。
“坐吧。”杨若水摆了摆手,让人将皇帝的椅子,挨着自己放着,娘俩说些体己的话。至于殷容莫,杨若水肯定是不会让他出来的,免得皇帝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殷容莫在肯定是会训斥的。
皇帝始终低着头,手有些紧张的搅着眼前的衣服,似有什么话要说,可又想不好合适的措辞。
“你是为了你皇姐的事才来的吧?”杨若水索性率先打开话夹,目光温和的盯着皇帝,只是心里却泛着点点的惆怅。
皇帝点了点头,“朕确实觉得皇姐的做法有失妥当,虽说杨文轩,不是小舅父做错了什么,可也不至于灭门,若真是气不过,大可以举家流放便是。”皇帝越说越情绪激动,或者他始终不觉得一下子杀这么多人,是合适的。
杨若水就这么静静的听着,就好像当初他说大皇子一样,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杨若水只在心里感叹,这般柔善的性子,着实做不得好皇帝。
“你皇儿的意思呢?”等皇帝说完,杨若水才在这轻轻的问上一句。
皇帝刚抬起的头来,又低了下去,“儿臣知道,皇姐已经下命令,若是朕再改了命令,肯定会让朝臣觉得儿臣与皇姐不和。”皇帝说完又没有声音了。
“所以,你是想让母后出面?”杨若水挑了挑眉,这其实是个折中的法子,杨文轩已经遭了惩罚,至于杨府那边,确实由自己出面最好。而且,这惩罚也不算轻,大概也不算是博了长公主的面子。可由皇帝出面却不同,毕竟长公主是摄政公主,主事的两个人意见都不合,是很容易让朝堂分帮结派的。
杨若水长长的叹了口气,皇帝是聪明的,只是心太软了。杨若水摇了摇头,“你该知道,此事断不是杨文轩一个人可以办成的,别说朝中有人支持,就是杨府,若非就外祖父默许,他杨文轩也不会进京赶考。再来母后与那谢氏是有过节,可是杨文轩那时候也都不到两岁,他如何记得这些事情,分明就是杨府有人挑唆。这样的府邸,留着就始终是个祸害。”
杨若水目光定定的看着皇帝,这些她相信皇帝都明白,可是却心软的,宁可不面对这些。
“还有,胆敢打皇家人的主意,本就是灭九族的大罪,这一点,你该比任何人都明白。”杨若水看着皇帝不说话,这又继续说道。
皇帝叹了口气,瞧着杨若水是赞同长公主的做法的,知道多说无益,便退了下去。
杨若水看着皇帝的背影,只觉得脑门子突突的疼。“不急,他总会有想明白的有日子的。”这会儿殷容莫从杨若水的后边,将杨若水保住。虽说,他心里比谁都清楚,赵南珞其实根本就不适合做皇帝,只是除了他,殷容莫与杨若水没有旁的儿子,不然,但凡有一点选择,也不会让赵南珞做皇帝。
过了几日,杨若水终于让长公主进来了。只是心里头始终惦记皇帝,目光不免有些呆滞。这样的场景,似乎在哪里见过。杨若水的眉头紧皱,她突然想起了当初的郑皇后,大概也遇到这样的难题。
杨若水猛的摇头,只觉得这是在自己吓自己。虽说杨文轩似乎想走殷容莫以前的老路,先考取功名,站于人前,可是杨文轩已经死了不是,所以自己与郑太后是不同的。
“母后,杨府的人,死有余辜。”长公主看着杨若水一声素淡,脸色又不好的很。她以为是因为杨府的事,杨若水心里不痛快,不由的出声说了一句。
杨若水看了长公主一眼,却沉默着没有说话。很久以前她从张嫣然的口中知道了胎教这个东西。有时候她不由的在想,长公主这种冷心的性子,是不是因为自己怀着长公主的时候,见惯了这生死之事,才让她冷血接近于无情。
“秦然那孩子,受的伤很重。”杨若水无意与长公主讨论杨府的事情,此事左右已经成了定论,杨德安的死,也许才是真正的结束了,杨若水心中那份怨恨,那种纠结的情感。
这下该换长公主沉默不做声,秦然的供词她看的清楚,说是为了秦府,其实,明白人都看的清楚,从开始到结束,秦然的心中都是因为长公主。
对于秦然,杨若水是觉得可以另眼相待的,毕竟一个懂得取舍的人,才是最理智,最值得交往的人。
不过,瞧着长公主的架势,显然对秦然并没有多少好感。“赵暮那孩子的心思,实在是太重了。”这些话,长公主原本年龄还小,杨若水自不该提的,可是长公主素来是个有主意,且比旁的孩子懂事早。如今看着长公主太将赵暮放在心上了,杨若水这个做母亲的,肯定会担心自己的孩子。
“多谢母后关心。”提起赵暮来,长公主才没有平日里的冷静,只觉得脑子里乱的很,几乎是下意识的避开这个话题。等说完话,才惊觉对杨若水是不尊敬的,不过瞧着杨若水似乎并没有生气,这才放下心来。
“母后,能说动殷离落的人,这世上怕没有几个吧。”母女两个人沉默了一会儿,长公主才问出她心中一直不解的事来。
对于此事,杨若水也陷入了沉思。殷离落对于秦然并没有下杀手,杨若水心里总觉得殷离落或许对自己是有所顾忌的。可若说是有所顾忌,又怎么会对长公主下手。
杨若水眯着眼睛,过了一会,直到下头人禀报说是江南那边飞鸽传书过来,灭杨府满门的时候,又两个丫头逃脱。上头有两个丫头的名字,以及画像。
杨若水听到动静,这才缓过神来了。她扭过头去,看着这两张画像,总觉得面熟的很。仔细一想,这不是当初被她赶出府去的若南与怀蝶吗。
在这一刻,杨若水的脑子似乎越发的清明起来。“原是故人。”杨若水叹了一口气,唤来青瓷低声吩咐了几句,这才看着长公主,“让人将曲府一门,也灭了吧。”
杨若水说话很轻,可就短短的几个字,一百多条人命说没就没了。这曲府还是忠勇侯一脉,历经两朝,忠勇侯府已经愈发的破败,若不是杨若水提起,他们已经淡出京城众人的视线了。
说了一会儿话,正好到了皇帝请安的时辰,按照惯例,都是有妙海直接带进来的。
“母后!”皇帝对着杨若水见了一个礼,只是目光看向长公主的时候,却有淡淡的疏离。
“母后,儿臣先回去了。”皇帝不愿意与长公主多做交谈,长公主也不主动说话,只是禀了杨若水一声,便带着自己的人走了出去。
看着自己这一双儿女,相互闹别扭,杨若水的心中肯定是有说不出的难受的。等长公主走了以后,杨若水第一次对皇帝沉着脸,“皇帝,你该知道,为君者最不能有的就是长情。”杨若水异常的严肃,若是平日里,也就罢了,如今都对长公主开始使脸色的,若是依着皇帝的性子,岂不是这北唐迟早要乱。
“母后,外祖父被皇姐处死,难道您的心中就不难受吗?”皇帝对于此事,心中始终是放不下的,他看着杨若水的一身素衣,话里意有所指。
杨若水一愣,没有想到皇帝会这么问。杨若水沉默不说话,难受吗?她也在轻声问自己,或许是有那么一点吧,时间久了,她的心中似乎就只有两个孩子了,只要长公主能好,即便是杀一儆百,被说是杨府了,即便是让她做什么牺牲,她也会愿意。可是心底里,杨若水的脸上泛起一丝的苦涩。
皇帝瞧着杨若水的样子,心知自己的话杨若水是有所感悟了,这又继续说道,“在儿臣上朝前,姑母曾对儿臣说了一些母后以前的事迹,不过是告诉儿臣母后多么的不容易,可是母后,若不是为了这皇位,有必要做那么大的牺牲吗?若不是为了皇位,这些苦都不会受的。都说体肤之苦是最苦的,可在儿臣看来,远不及心里之苦。”
皇帝一直坚持自己的看法,他始终觉得,做个平凡的人最好,或许会遇到地头蛇,或许是碰到官府欺压,或许日子会过的很清苦,可是却不必要因为所谓的大义,而牺牲自己不愿意牺牲的。
“儿臣言尽于此。”皇帝说完后,便借故离开。
杨若水久久没有回神,外头的鸟儿吱吱喳喳,杨若水抬头看着天空,不知道它们在交流什么,她在想若是这鸟儿也与人一样,说着同样的话,那是不是可以有空的事情,与这鸟儿也可以闲聊。
可是如果终究是如果,这鸟与人从一出生就注定了,不是同一类物种,就像皇帝,从出生就注定他成不了平凡人。杨若水的心中豁然开朗,突然想起殷容莫曾问她,即便他们不做皇帝皇后,赵南珞就会只是一个普通人,假如有一日,他与皇帝同时爱是一个女子,又该如何?
这个问题,杨若水也曾思考,一旦真与当局者有了利益的冲突,那么赵南珞吃亏的可能性更大些。杨若水叹口气,赵南珞还是太年轻了,将外面的世界想的太好了,殊不知,无论在哪里,活着就少不了痛苦。
这会儿青瓷过来禀报,杨若水听后,只是眉头紧锁,不过有些事情,她还是想亲自出手,免得长公主与皇帝之间起了隔阂。“备马,出宫。”杨若水说完,便站了起来,趁着殷容莫今日不在,免得到时候还要多一个人。
杨若水这边一出宫,长公主与皇帝都得了消息,长公主马上备马,也带人跟了出去。
刚出宫门没多久,青瓷就发现有一辆马车跟着她们,禀报了杨若水之后,杨若水只是叹了口气,“如锦那孩子。”便没了话,由着她去了。
马车走的并不算远,是抄小路走到了一个小庵前,杨若水让人扶着下了马车,一步步的朝里头走去。这里香火看上去并不鼎沸,这建筑已经很旧了,或者说是没有什么香火,那烟火的味道很淡。地上还有几片叶子,也是周围却没有一个姑子。
终于由青瓷扶着,走到了一个干净的院子,进入以后,才闻到一股浓浓的烟火味,里头的摆设很简单。正厅的门是打开着的,杨若水进去以后,只瞧着一个姑子正闭着眼睛,正对着门,盘膝而坐。身后却站在两位,明显是俗家弟子的两个婢女。
“你来了!”听到杨若水的脚步声,姑子这才抬起头来。
“对,哀家来了。”杨若水含笑着走进去,身子一动,找了一把干净的椅子坐下,居高临下的看着正在打坐的姑子。“十三年未见,殷三夫人还是老样子。”
对于杨若水的称呼,殷三夫人自不在意,毕竟杨若水已经贵为太后,自不会叫她一个出家为尼的人喊声婶子。殷三夫人手中的念珠轻轻的转动,而她身后站着的,就是从杨府消失的若南与怀蝶。谢氏被当时的太皇太后处死后,杨德安又重新将她们带回杨府,照顾杨文轩。
“夫人遁入空门,就该心无杂念。”杨若水扫了一眼若南与怀蝶,目光冷的就像是在看两具尸体一样。
殷三夫人突然笑了起来,“其实当初郑念心从未害过我三房,这一切都是你设计的对不对?”殷三夫人目光里突然充满了浓浓的恨意。
当时因为殷奕风的死,让殷三夫人万念俱灰,后来她一路修行来了京城,恰巧碰到了当时被萧落秋困住的柳绿。两人相谈之后,在柳绿的嘴里无意中知道了,这一切都不过是杨若水的手段。也就从那开始,被殷三夫人以挑唆,才让柳绿对杨若水开始有了旁的心思。
而对于怀蝶与若南,也是碰巧遇上的,后来三人才合计,出了现在京城这一幕。
对于殷三夫人的质问,杨若水不置一词,当初蛇一事,却也是杨若水为了拉拢,或者是借殷三夫人的手来对付郑念心。“是又如何?别忘了,就算是哀家不设计,没有哀家,你殷家三房也逃脱不了被赵夜华处死的下场。”
杨若水的承认,殷三夫人更觉得气不打一处来,手中的念珠发出清脆的声响,一个个断落在地上。
杨若水站起来,从地上优雅的捡起了一颗念珠。“阿弥陀佛,倒可惜了这念珠了。”杨若水说完,将念珠捏在手心里,瞧的仔细。“让本宫猜猜,你是如何说动殷离落的?”杨若水说着,头突然靠近了殷三夫人,“你不会告诉他,如锦不是本宫的孩子吧?”
杨若水说的似乎是一句玩笑之言,却让殷三夫人身子一颤,有些不敢置信的看着杨若水。
杨若水一看到殷三夫人的样子,心中就有了定论。“高中状元?”杨若水冷哼一声,“这计不错,不过可惜了,你压错了宝。”杨若水说着,将手中的念珠,放在了旁边的桌子上。
对于殷三夫人,她着实算不上聪明,而若南是个心思中的,手段还略显稚嫩。从大局上,她们是学习了当初殷容莫夺位的计策,只是当初殷容莫是因为掌握着北唐的钱脉,而殷三夫人她们,是想压秦府,不过可惜了,在杨若水的心中,秦府还真不是无可替代的。
“成王败寇,我没什么好说的。今日就算我死又如何,杨若水你做了这么多坏事,我在下头等着,等着看你怎么死?”殷三夫人突然睁大了眼睛,而青瓷的剑已经划破了喉咙。
若南与怀蝶脸色一变,可是还不等两个人说话,便没了气息。
杨若水低着头,看着那血掩住旁边的念珠,慢慢的染成了红色。“哀家今日来,也算是全了当初的情分。”杨若水说完,便转头离开。
杨若水出来以后,正好看着长公主与皇帝也到了,他们站在不远处,却能将屋里的动静都看的清楚。杨若水的面上没有什么变化,倒是皇帝的脸色很白,也不知道是第一次听见有着这么诅咒杨若水,又或者亲眼看着杨若水眼皮都不眨的处死曾经与她有交情的人。
“母后,你的手怎么也很红?”皇帝的唇慢慢也变白了,他虽然不知道杨府的事,可是对殷府事却还是知道的,从他听到杨若水口中喊着殷三夫人的时候,就无比的紧张,在他看来,殷容莫能有今日,到底是全靠殷府,对于殷府的人,该格外开恩。
番外 第十二章 求娶
听到皇帝这话,杨若水的眼神猛的一变,已经没有了刚才的和善。
皇帝这才觉出自己的不妥,只能将头低下来,他自己也不知道怎么会说出这样的话。或许因为长公主对自己的亲人下手,又或者是因为殷盼的缘由,他的心里始终对殷家的人,或者对杀人这件事,有着不一样的感觉。
“南珞,你该知道,从你出生,有些东西就是不可选择的。”杨若水沉着脸,第一次当着这多人面的,口气极为的严厉。不过却是直呼皇帝的名讳,也是告诉他,这是一个母亲对他的悲哀。
长公主站在一旁的脸色也不好看,或许她始终不理解,不过是几个贼人,有必要这么大的感触吗?不过,皇帝始终是她的亲弟弟,看见皇帝难受,她心里也是不好受的。
长公主心里也更是后悔,早知道就不带赵南珞过来了。因为她处置杨府的事,赵南珞对她心中是有不满的,长公主心里不愿意,这次杨若水出宫,她心里比谁都清楚,肯定是要处置幕后之人了,一赌气,就将赵南珞给带来了,让他看看,当权者该有的手段。
“走吧。”杨若水看着皇帝不说话,叹了口气,让青瓷扶着,朝外头走去。心里却复杂的很,都说慈母多败儿,或许就是因为杨若水太喜欢保护皇帝了,才将他养成现在的性子。就跟当初大皇子的事,杨若水都有些怪殷容莫,处置的太重了,怕皇帝心里头难受。
长公主看了一眼赵南珞,默默的跟在了杨若水的后头,与杨若水上了一辆马车。皇帝低头想了一会儿,也跟了上去,母子三人坐定后,谁也没有开口说话。
“太后娘娘,有人在京城发现了殷离落的踪影。”马车快到皇宫的时候,妙海在外头小心的禀报。
杨若水原本闭目养神,在听到这句话的时候,猛的睁开眼睛,“杀无赦。”杨若水的口气很冷,一点没有转圜的余地。
“母后。”皇帝也说不清为什么,在一旁不由的唤了一声。
“怎么?”杨若水扫了一眼皇帝,面上没有多余的表情。
皇帝的声音一顿,给杀他长姐的人求情,确实不妥,可是。皇帝始终是转不过这个弯来,对于以前殷离落的事迹,或者说,殷离落对杨若水与殷容莫登基,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劳,“他到底是殷盼的父亲啊。”皇帝想了一会儿,却想出这么个借口。
“哀家不管他是谁的父亲,哀家只知道,伤我如锦,就该死。”杨若水的口气有着毋庸置疑的肯定,对皇帝现在的表现,越来越不赞同。她更加觉得,殷容莫还是有先见之明的,毕竟就皇帝的性子,真等到自己与殷容莫来了再登基,怕这北唐的江山,就要败在他的手上。
对于殷离落,杨若水觉得十二年前,已经给过他机会了,现在殷离落的心思,杨若水已经不想再费心揣摩了。无论他是不是真被殷三夫人利用了,都没有活着的必要了,左右是个愚蠢的。
经历了这么多人,杨若水自问并没有做到什么心狠手辣,她对谁也但凡能留一点情面,都留一点。只是有的人,你给他机会,他却不珍惜,反而反过头来又兴风作浪,这样的人,还不如除了自在。
或许是因为皇帝与杨若水经历的不同,毕竟他一出生大概就一帆风顺,即便有什么事,除了杨若水,还有长公主在前头护着,并没有见过人性最丑陋的一面。
到了皇宫后,殷盼早就等在那里。或许她已经预感到了什么,殷离落到底是她的父亲,即便他不配,可是血缘这东西是最难解说的缘分。
“太后,皇上,长公主。”殷盼福下身去,没有以往的笑容,面上带着几分的忧愁,不过不敢试探长公主与杨若水,而是将目光放在了皇帝的脸上。
“走吧,哀家乏了。”杨若水摆了摆手,示意她起身。却觉得头疼的厉害,没有心思却管这些事,说了这么一句,便带头朝慈宁宫去,没有理会众人。
殷盼总是担心殷离落,也就没有跟过去,而是陪在皇帝的身边。
可是,从外头回来,皇帝就病了。说不上什么病,整日里都浑浑噩噩的没有精神,整日里就睡了吃吃了睡,慢慢的人瘦了很多,饭自然也就吃的少了。
杨若水与殷容莫一次次的让太医诊治,可是也都只能说句,心病还需心药医。也都没了法子。
杨若水看着皇帝这样也心疼,可是却没有别的法子。若想做皇帝,这一关肯定是要过的。而且,杨若水与殷容莫又没有旁的儿子,除了皇帝以外,这皇位还真没有合适的人选继承。
长公主也想了些法子,本来是想让张嫣然入宫劝劝的,可是四海说,从皇帝早朝开始,张嫣然就离开京城去散心了,这会儿就算是回来,也要半个月。这下只能干着急了,长公主与杨若水无事的时候,都过来与皇帝说说话什么的,可一直不见好转。
且登基的日子越来越近了,封地进贡的东西也都到了,再加上还有南淮太子也在,若是出什么变故,肯定是会因为北唐内外的骚动的。
而皇帝的榻前,一直是殷盼在照顾。这日,待杨若水等人都离开后,殷盼将皇帝的药放在一旁,脸随即冷了下来。“皇上,你还要装的什么时候?”
听到殷盼这么说,皇帝的嘴撇了一下,这才坐起身来,不过却一直不说话。其实皇帝这根本就没有病,是不解不开自己的结,这才想了这法子一日日的拖下去。
再来这办法,本来也是殷盼想出来的,她在王府的时候,京城捉弄王府的人。原本她也只是闹着玩玩,可是看皇帝是根本就没有打算好起来,这才忍不住了。
“皇上,你的心思我也明白,只是你这样也不是个办法了,如今皇后娘娘是铁了心,无论是出什么事情,估计她也不会改变主意的,语气这样,你还不如好好的做你的皇帝,只有你做皇帝才能按自己的心思做啊,才能废除你看着不合理的律法啊。”殷盼到底是个聪明的,她脑子里的小心思多,是个不知道畏惧的。
这话也只有殷盼才会说出来,可是也只有这样的话,才对皇帝的胃口。
皇帝如今正是有自己心思的时候,有时候杨若水的话他不是很愿意听,可是换一个与他年纪相仿的,这脑子就很快转过来了。或者说,逃避了这么长时间,心里头的不悦也慢慢的散去不少。
不过,这也不过是两个孩子之间的戏言,后来,却让皇帝一直当成信念,一直以这样信条为目标。
“只是你父亲?”皇帝想开后,趁着无人,让殷盼给他寻了些吃了过来,不过心里头还惦记着殷离落。
殷盼摇了摇头,“生死有命。”她说的极为的无奈,“在我来的时候,娘说着世上最不能惹的就是太后娘娘,若是太后娘娘下了决定的事,能做的就是接受。”殷盼说的很平静,不过她的心里却觉得,清韵郡主是错的,这世上最不能惹的就是长公主。
至于殷离落,殷盼也没有办法,尤其是在嬷嬷们在殷盼耳边念叨了好几日。都是告诉她,伤害长公主有多大的罪,这是律法,是不可能因为谁来改变的。
殷盼随口的一句话,却让( 嫡女若水 http://www.xlawen.org/kan/205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