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辣文小说 > 影帝之路 > 影帝之路 第 20 部分阅读

第 20 部分阅读

    己之前准备的东西全部报废,也是对自己信心的打击。

    当然,这样用功准备的态度是没错,但方法上,还是要讲究一下。赵丹峰知道虽然自己在燕京,着实也没什么时间跟剧组沟通。从知道自己要来拍这部戏,到进入剧组,前后也有一个多月了。也就跟导演见过一次面,还闲扯了半天。何况更多精力还投入到了那边拍电影上。大部分空闲时间,赵丹峰只是看看剧本,熟悉剧情,对于人物的自我设定,几近于无。

    所以轮到赵丹峰说的时候,赵丹峰清了清嗓子,简单的说道,“这是个自信,理性的高一新生。”

    小伙伴们收藏点起~推荐点起~三江票投起~

    第一百零三章那是我的鸡腿吗

    全场都等着赵丹峰后边的话呢,赵丹峰话锋一转,“对于之后戏里情节的设定,我觉得剧本设计的挺好,人物情绪表达的也很到位。最主要的是还是要看拍摄当时,具体的情况,相信导演会处理好。”

    这就完了?这是所有人脸上写着的话。赵丹峰看着导演,“王导,有什么不足之处,请多批评。”

    王进也懒得多说,这得是拍电视剧的老油子才有的态度啊。要说这交流会吧,重要是重要。但在实际操作中,一些演员,本身就有两三部戏的戏约,早上还在这个剧组演地下党呢,也许晚上就到另一个剧组演蒲志高了。大部分时候,除了主演,很少有配角能一直待在一个剧组。也就不能要求人家多仔细的去钻研这个人物。

    赵丹峰这个人物是主角没错,可是呢,这又不是个特点很突出的人物。学生角色本身相似度就高,毕竟没有经过社会洗礼,短短十几年的人生经历,不会有太大差异。这是学生角色容易引起学生观众共鸣的原因,也是这种角色不容易出彩的地方。鲜有因饰演学生角色拿大奖就是这个原因,谁演不是演呢,不会差太多。

    这样一个角色,就和大多数电视剧里配角一样,模式化很高,有经验的演员,不用怎么琢磨,知道点大概情况也就演了。结果还和琢磨了半天,又是体验生活,又是找人走戏的演员演出来的效果差不多。角色的局限性在这摆着呢,是突破不了的。

    一转头,大部分人也想明白了这个道理。只是对赵丹峰刮目相看了起来,这中戏怎么出了这号人物。要知道从七八级开始,中戏的演员给人的印象一直都是认真敬业,专业性强,是真实的演员,而不是被塑造出来的明星。赵丹峰这架势可不像是这个印象,倒有点像是北电拍了两年戏的老油条了。

    剧组工作人员能明白赵丹峰的想法,不代表身旁这些小演员们能明白这道理。其实过个几年,最多十年,戏拍多了,自然也就明白了。这会小伙伴们想的都是,我准备了一两个月,每天苦读剧本,比读书还认真。准备了一段又一段的内容,还把这些内容都背下来。就等的是开交流会这天给导演留个好印象,结果呢,忽然发现随便说两句,似乎也没什么大不了。这种打击就好似看着同班一个同学,翘了三年课,次次期末考试不及格,天天被老师骂,被同学嘲讽。到了高考时候,人家转身出国留学了。那种极度的不平衡和失落感,瞬间侵袭全身。

    反应最强的就是李辰同学了。哥为了简宁这个角色准备了半个月,结果告诉我换角了。换了就换了吧,我又准备了一个多月。真是把这人物掰碎了,碾成末研究。怎么笑,怎么说话,设计了特殊动作保证自己能在镜头前留下足够印象。结果呢,这家伙说的话,还不如我一个小时总结出来的内容多。不对,一个小时都是抬举他,最多十分钟。好吧,五分钟,不能再多了。

    赵丹峰风轻云淡的说完,还喝了口茶,这让李辰觉得,我怎么就像是个傻一逼呢。所幸导演没有让李辰在这种状态下讲自己的角色定位,不然李辰这会脑袋里满脑子转悠的都是傻一逼这两个字眼,哪还能记起自己准备了什么。王进大概是自己也饿了,说了几句关于简宁这个角色的理解,也算是给了赵丹峰找了个台阶。赵丹峰拾阶而下,顺着话说了两句。两人一唱一和结束一场本不该出现在这年代青春校园电视剧,主创交流会上出现的戏码。

    “吃饭,一点半准点继续开会。”王进拿着杯子,率先走出门。呼呼啦啦,人走了一大半。赵丹峰哪还管这些没过过剧组生活的小伙伴,早就跟在王进身后溜出会议室。不早点领盒饭,剩下的那能吃?说不定鸡腿都被偷走了。

    不知是哪位好心的大妈提醒了句还在犹豫之中的小演员们,“再不去就剩下馒头了。”

    各位小朋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这才发现赵丹峰早就不见了。郝耒拍了拍李辰,做了个自我介绍,紧接着就没好气的说着,“我发现赵丹峰这人一点都不合群。”郝耒话里的意思是,吃饭都不喊自己,有男子汉的样子吗?

    李辰理解岔了,一拍手,“对啊,早就发现了,在宿舍也是。我和他一个宿舍的,也不说话,就自己玩自己的。咱们这是个集体呢,一点集体观念都没有。”

    郝耒发现李辰没按自己的路子声讨赵丹峰,也不好说什么,迎合了两句,“走吧,赶紧去吃饭吧,不然真就只剩馒头了。”

    两人带着其他小伙伴赶到时,赵丹峰正啃着一个鸡腿。看见郝耒,还含糊不清的打了个招呼,顺手指了指那边跟垃圾山一样盒饭堆。李辰觉得这就是一个发扬女士优先绅士精神的好机会,抢先一步,帮小伙伴们挑出几盒还算完整的盒饭。郝耒一脸感激的看着李辰,“你真好。”

    李辰大手一挥,“这都不是事,我从小就这样。”

    看小伙伴都吃上了,李辰拿出最后一盒盒饭,找了半天,才找着一双断了一半的筷子。早饭吃得早,这会也真是饿了,迅速打开盒饭,愣了,我去,怎么只有青菜!鸡腿呢!

    扭头四顾的时候,正巧看着赵丹峰啃着鸡腿,这个鸡腿比自己刚才看见他啃的那个要小点,但最重要的是,这是一个完整的鸡腿!

    赵丹峰看李辰看着自己,不对,是看着自己手里的鸡腿,“你要吃吗?但是我咬过了。”

    李辰忍着眼泪摇摇头,默默咽下一口白米饭,感觉这是自己人生里吃过最难吃的一顿饭。

    小伙伴们推荐点起,三江票投起~喜欢的朋友收藏点起~

    第一百零四章事儿都赶上了

    下午继续开会,演员们发表完长篇大论,赵丹峰就很好奇这帮人哪来的那么多话说,真是提前准备好演讲稿了还是怎样。完全不顾及其他人的感受啊,没瞅着照明组的大哥们都困了,哈欠蔓延在整个会议室。特别是李辰,这小童鞋简直就是在开演讲会啊,慷慨激昂,加上长的还不错,颇有些羽扇纶巾的感觉。当然,赵丹峰硬是靠一杯浓茶扛了下来,生生没有打一个哈欠。

    演员们讲完了,当然还有摄影组,以及其他工作人员,有意见的发表一下。加起来讲了七个人,还不到李辰同学一半时间。最后一个人讲完后,大家都卯足了劲鼓掌,大快人心啊。王导再最后总结了一下,无非是精诚协作,共创未来之类的大话。接着就是分发了一下之后五天的拍摄计划,以及明天小演员们去熟悉场地,找找感觉。还有一个简短又不是隆重的开机仪式。也算是休息一天,之后就正式开始拍摄。

    《爱情麻辣烫》其实也有个开机仪式,不过在赵丹峰去之前已经办过了。因为邀请了几位圈内知名明星客串,这就算是一个噱头了。加上男女主角,早早就办过了,赵丹峰是没赶上那次开机仪式。这次算是有机会补上一次开机仪式,有意思的是,这也是赵丹峰经历的第一次开机仪式。拍《孽债》都没经历过,那边剧组根本就没办。

    开完会就是自由活动时间,都刚进剧组,也需要时间处理个人事务。剧组又不是神秘组织,没那么规章限制。对小演员管的严,也是对未成年人认真负责,怕出事。赵丹峰这类的,只能算是躺枪,没瞅着其他工作人员,晚上回去住的都很多。

    吃完晚饭,跟李辰在宿舍里大眼瞪小眼看了一会,觉得实在无聊。就想出门转转,在学校里没走几步,就听着bp机响了,还是胡婧打的传呼。出门找了半天,找到了个公用电话打过去。

    “常老师刚布置了期末汇报作业的事情。”胡婧也没废话,给赵丹峰说着,“这个你必须要参加,不然没分数的。”

    胡婧这么一说,赵丹峰才想起来,似乎去年实验剧演出的时候,说过这事儿。时间久了还给忘了,算算时间,要汇报演出的话,也是要排练了。糟心啊,不参加就没分,以常老太那性格,真能给你个不及格。

    “其他人怎么分配角色的?”赵丹峰得先看看其他同学的安排。

    “这不都没想好呢,反正袁湶说她不愿意演虞姬。梓怡,梅亭,秦海露都挺想演。”胡婧简单介绍着,“男生那边刘晔觉得他服务员的角色理解的不错,想要继续演,暂时也没人跟他争。就是男主角薛平贵这个,牛清峰,田争,党浩都想演。你什么想法?在剧组也没办法和大家一起排。”

    “那就找个戏份不怎么重要,台词不多,对手戏不多的角色。”赵丹峰想了想,这样的角色也就不用花太多时间去排练。估计自己之前想的演那个原创角色,还有点可能。

    “想得倒美,有这样一个角色,那帮男生还不得抢破脑袋了。等过两天周末了,我把新版的剧本拿给你看,你自己想想,再帮我想个角色,这样我能抽时间帮你排戏,会好一点。”胡婧想的很周到,赵丹峰想了想似乎也没其他办法,“行,晚上戏不多,周末的话,下午来就行,晚上就送你回去。”

    跟胡婧打完电话,赵丹峰揉揉脑袋,考虑不周啊,忘了这事儿了。看来是要好好看看新剧本了,也不知道那帮人把剧本改成什么样了。

    赵丹峰思考着剧本的事,学校里,也有一帮人在思考着剧本的事。在赵丹峰的心里,被丰富了剧情的《拿什么说爱你》更像是一次正常的作业。而不是当初那个只是为了让袁湶高兴,也是为了让自己爽的娱乐作品。对这样一部作品,可以抱着更为客观的态度审视故事,审视剧本。所以赵丹峰自己想来,演不演主角都无所谓,有上舞台的机会就行了。自己都拍电影,电视剧了,这种能被导演关注到的机会还是留给其他同学吧。

    不能说人心险恶,但确实有那么些人在头疼着赵丹峰要是想演主角怎么办。这也是很正常的心理,最初的故事是赵丹峰想的,目前为止最好的薛平贵也是他演的,那么继续演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是个正常人都会这么想,所以也不能怪同学们有这样的考虑。何况赵丹峰也没跟小伙伴沟通过,谁知道他的想法。

    田争撑着脑袋想了半天,“我觉得赵丹峰还是不要演薛平贵的好,他也没多少时间排练不是。”

    刘晔随手翻着剧本,想看看这个新鲜出炉的剧本,自己的戏有没有新变化。听着田争挣扎了半天,“他也可以晚上赶回来排练不是,九四级的学长不是经常通宵排练吗。”

    “那咱们还得晚上等着他回来再排练?再说了,第二天他不拍戏了?”党浩倒是说了句公道话,这也是赵丹峰不愿意演主角的另一个原因。哪有那么多时间跑来跑去,要在中戏拍那还行,这在外边拍,一个来回就得快两个小时,时间都浪费在路上了。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于情于理,咱们不得让他先选吗?”党浩倒不是为赵丹峰说话,只是觉得抛开一个人做决定,对于这个人是不公平的。咱们也不是商量什么事关前途命运的大事,多么难以抉择,迟早女生要给赵丹峰说这事儿。到时候再听听他的意见,不挺好?就算他想演主角,不也可以摆清事实告诉丫的,你又不是超人,就算了吧。

    心里这话没讲,党浩也不愿让同学们觉得自己像是跟赵丹峰一伙似的,老跟大集体作对是什么个意思?

    小伙伴推荐点起,三江投起~~~喜欢的朋友,收藏点起~

    第一百零五章第一次开机仪式

    “故事现在丰富了,不光十八年前只是走过场的前男女朋友戏份多了,还加上两位同事,这样故事倒是圆润了,其实我觉得效果性反而不足了。”秦浩忽然冒出一句,让一帮男生抬起头看了他一眼,也思考起这个问题来。

    秦浩看大家没有反对,继续说着,“本来这故事最初就是一个作业,没有其他什么想法,赵丹峰就是想把这个作业做的独特一点,几乎所有的爆点都在十八年后相遇这里。现在要把这个作业改成一个内容丰富的短剧,我个人是觉得经验还是差了点,剧本有些为了把所有人都弄进去,生搬硬套了些角色。这些角色反而抢走了本该出彩的主人公的戏。你们觉得呢?我只是说说,别这么看着我。”秦昊看大家都看着自己,有点儿不好意思。

    剧本创作田争有参与,脸色微微有点不好看,仔细想了想,秦浩说的也有道理。本来这就是个段子,也就是在那一段引爆了很有意思,铺开到全剧,反而有些重点得不到突出。而且人物太多了,造成|人物特色不鲜明的问题也凸显了出来。挠挠头,“那怎么办,总不能又把剧本推翻重来吧,这不又得好长时间,那咱们期末还上不上了?”

    男生又一琢磨,也是,挑毛病谁都会,抗事儿那就不是一个简单的事了。党浩一拍桌子,“咱们在这瞎想也不是个办法,又不是光男生演,不还有女生吗,去找女生商量商量,也了解一下她们的意见。”

    这不,晚上九六班除赵丹峰之外,全员开了个班会,还包括两名留学生列席旁听。这两位不参与这次期末汇演,她们有自己的作业。男生由秦浩上台发表意见,谁让这家伙刚说到头头是道的,那你就上去说吧。

    女生这边代表是秦海露,姑娘还准备了一张纸,看了眼全班人,清了清嗓子,“女生对这次期末汇演暨期末作业剧有以下几点看法。首先,我们认为新剧本添加人物刻画是不全面的,脸谱性太强,很难出彩。其次,在原故事基础上扩展出来的剧本在故事性上是头重脚轻,重点只是在十八年后相遇,但之前和之后的戏加起来时间又太长。最后,女生对谁来演虞姬,意见不能统一。”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这事儿还真不是容易解决的事。又将目光投向敬爱的班长吴国桦同学,吴国桦哪有什么办法,想了想,“要不咱们问问赵丹峰?”

    大伙想了想,既没摇头也没点头,那就算是默认了。章梓怡不开心了,“剧本的事能问他,谁演什么角色有必要问他吗?现在就决定一下谁演虞姬吧。”

    吴国桦拍着额头,“要么投票?”

    章梓怡眼珠子转了转,“投票算哪门子事,咱们是学表演的,那就用表演说话。这样,既然决定不出谁演虞姬。那就男生里选出想演薛平贵的,咱们拍五分钟的戏,哪对感觉对了,就是哪对不就行了。”

    男生们点点头,这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赵丹峰一定想不到自己几个月前的无心之作,在今天会掀起如此波澜,更不会知道因为此事还掀起诸多曲折。这是后话不提,现在的赵丹峰正专心致志享受着开机仪式带来的快乐。

    大多数开机仪式都是程序,无聊,长篇大论的代名词。《十七岁不哭》也是如此,一圈领导排排坐吃果果,等着剪彩。和普通剪彩的区别,只不过红绸是系在一部摄影机上而已。各路领导都要讲话致谢,发表感言。从民族命运到个人前途,吹的这部电视剧能救人水火一样。除了一句收视长虹,其他都可以当做没听见。

    能从这种仪式里感受到快乐的,一定得是奇葩,赵丹峰就是这样一个奇葩了。认真看着,记着这些领导剪彩的流程,动作。说话的语气语调,遣词造句。赵丹峰觉得自己肯定用的到,等到自己也有面子剪彩的那天,一定得把场下的记者都给喷晕了不可。

    说到记者,的确是来了些。不同于打着各式旗号的娱乐记者,今天的开机仪式来的都是正规媒体。市区媒体就不说了,央视自己人也来了。反而是最该来的娱乐媒体就来了两三家,还全都是杂志。

    这也是赵丹峰要求高,本身这年头内地娱乐圈都还没这个叫法,现在是真正的演艺圈。兴起娱乐圈的叫法那得是世纪末的事情了,当然,也就是这一两年了。以两千年为一个标志的话,从九八年第一档电视娱乐新闻节目在民营频道开播,到之后各大卫视纷纷跟进,九七年只能算是孵化期。成熟的娱乐记者还在自我孕育中,新闻体系都还在摸索中前进。特别在记者探班,找新闻这一块,要一直到章梓怡拍《卧虎藏龙》开始,引入好莱坞流程,才算是有了一个套路。

    现在一条娱乐类新闻出来,要么得演员自个去找记者,说,我这拍一片子呢,我找一哥们带你进剧组拍几张新闻照片。要么得电影制片厂,电视剧制作公司,文化公司说,哥们,我们这一新片要拍了,内容是什么什么,表现的是什么什么,亮点是什么什么,你来写个报道吧。从这就看得出来,这年头的娱乐记者其实就是正规杂志社的记者,不是随便给了点钱就拿着机器偷拍的狗仔。他们既按照长久以来记者的工作方式工作,也开始探索起了新的工作方式。

    总之,就来了这么几个老弱病残,很正常。国内现在只要不是合资的片子,甭管你是谁导演,谁主角,剧本哪怕改编自诺贝尔文学奖,也都这待遇。

    记者们主要目标当然是放在领导身上,这都是可以留档的素材。当然,也忘不了小演员们。剧组主创人员大合照,便是将几位领导安排在中间,小演员们蹲在前边,用这画面拍摄的一张照片。之后赵丹峰还收到了这张照片,结局是被赵岩很细心的装相框里,挂在墙上。

    小伙伴们推荐点起,三江投起~~~~~~~喜欢的书友收藏点起~~

    第一百零六章他校遇故知

    开机仪式最后不是切猪上香,摆二爷。内地现在不玩那一套,最后要用挂着红绸的那台摄影机,拍一个镜头。其实里边胶卷都没有,灯光师都没出马,只是要走那么个流程,摆个花架子。赵丹峰开始还以为是演员要过一下镜头意思意思,结果是领导在摄影机前摆了几个动作,就算是大功告成了。

    总算是把人生第一次开机仪式给补上了,赵丹峰有些意犹未尽。身旁的小伙伴们却是遭不住了,纷纷吐槽如此冗长,无聊,形式主义的玩意究竟有什么意义。李辰和郝耒对此意见一致,都觉得太浪费时间。赵丹峰倒是发现这几个年轻人单纯可爱的一面,也许几年后他们吐槽的词汇会更丰富一点。但现在,除了让无聊两个字频繁出现,也没有太多言语上的攻击。这让吐槽看起来更像是婆婆妈妈的絮叨,娘的不行。

    折滕了一早的开机仪式,吸引力绝对比不过中午的聚餐。这次不是盒饭,是区上主办,街道办和学校协办的正餐。演员们哪有喝酒的命,早早吃了便被带去准备看其他几个拍摄场地。

    校园戏嘛,宿舍,教室,操场,这三地方场景最多。这部戏里也是如此,不过三部分却是在三个学校拍的。原因无他,现在学生还在上课呢,总不能因为拍摄就把正上课的学生撵了吧。能腾出宿舍的,没教室,能让出教室的没宿舍。特别是操一蛋的校园里边的戏和操场的戏,更是被切碎成了好几段。

    下午每人领到了一声迷彩服,对不起,这不是工作服,这是戏服,因为明天第一场就是拍军训。条件所限,拍这军训,真从附近驻防部队找了一个班来客串一下,所以时间有限,得赶紧先拍。也是因为要迎合拍摄任务,主要看的场地以操场为主。赵丹峰看了看天气,觉得明天得擦防晒霜。

    这不是赵丹峰矫情,对春末夏初的太阳畏惧如斯。第一天就拍军训,那是得站那晒的。晒黑了,拍后边戏那不是短时间白的回来的。这在镜头里就从英俊小生变沙滩青年了,明显是不符合剧本要求的嘛。这主人公虽然热爱体育运动,但也不是准备立志考北体的体育生。镜头里黑成那样,算什么个事。

    就算其他小伙伴不懂,剧组的人也会提醒,并且在上妆的时候,擦一些防晒霜。当然,拍军训也不是真让人站太阳里军训。只是要拍几个有代表性的镜头,把军训这个故事特征表现出来。赵丹峰后来看片子的时候就发现,那是真没汗啊,想想剧情里大热天的,穿着长衣长裤,带着帽子,太阳里晒着,竟然不出汗。这帮人披的可不是狗皮,不出汗就说明拍的时候天气也确实不热,活动量不大。

    看完了操场,又被车拉着去看教室。这所中学不光有教室,还有几间文体教室提供。赵丹峰来这学校的路上就觉得这路好像自己走过,还觉得奇怪呢。自己又没在燕京上过学,怎么会觉得去学校的路走过呢?到了学校门口,赵丹峰这才恍然大悟,这是高媛媛上学的那所高中啊。

    剧组也就来了个中巴,拉着几个演员和几个工作人员。开始并没有引起学校学生的注意,但这世上吧,总有些喜欢刨根问底,寻根觅祖的人好奇心无穷。这就凑过来打听打听,你是干嘛的啊。这事儿又不是什么国家机密,以后都要在这拍呢,迟早学生也要知道。就有大大咧咧的告诉了来咨询的学生,其中代表就是李辰。小姑娘对着这家伙羞涩问了句,“你是哪个学校的啊?”

    小李同学随后大概把自己祖上从事什么,到自己未来三十年人生规划都跟小姑娘说了一遍,侃的小姑娘都有些脸部抽筋,白眼仁比黑眼仁多了。好在在一个地没停留多久,不然赵丹峰估摸着,这姑娘就交代在这了。

    小道消息总是会比官方新闻传的快,剧组的人还在给小演员们介绍一些之后拍摄时机位摆放的原则。教室外就已经黑压压的围观上了一票人,瞅着那一脸兴高采烈的神情,就知道准是以为是哪位明星来了。其实就是来了几个不知名的青年演员,其中一多半连专业经历都没有,跟窗外的一样是**。

    赵丹峰倒是还能坦然自若,小李就不行了,还是有不少美女在围观的。小脸嗖就红了起来,像是打上了一层腮红,娇艳可爱的不行。开始赵丹峰是没觉得有什么,但是待着待着,就觉得脸上跟被狙击步枪激光小圆点锁定了一样,浑身不自在。出教室的时候,心里一揪,真是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小姑奶奶跟几个同学正对着自己指指点点呢。反正都是死不是,赵丹峰也就认命了,冲高媛媛挥挥手。

    瞬间几个小姑娘一捂脸就躲在人群里去了,赵丹峰有些尴尬的放下手。不就打个招呼吗,又不是皇上选妃,至于这么害羞吗。

    赵丹峰是不知道刚高媛媛在跟小姐们说什么,不然就会明白了。回溯到十分钟前,得到消息之后的高媛媛本来是跟着小伙伴一起来围观一下。结果就看到赵丹峰了,得意的一拍胸脯,“那是我老师,我两刚拍了一部电影,到时候你们等着看吧。帅不帅?要不要我介绍给你们认识啊,不过才大两岁而已。”

    小姑娘们就此展开话题,逐渐偏离本次活动的主线。赵丹峰一挥手,也不知道是自己花痴了,还是觉得赵丹峰花痴了,高媛媛这就害羞的躲了。躲完了才想起来,我躲个什么劲啊。我也是演员好吗?应该是可以大大方方打个招呼的嘛,再说了,这事儿也挺有面子的不是。

    小伙伴们推荐点起,三江投起~收藏点起~

    第一百零七章开拍伊始

    高媛媛倒是以为还有机会可以重新打个招呼,让自己看起来不像个小姑娘。可惜等了一周都没等到,因为未来一周赵丹峰都没有这部分的拍摄任务,自然也就不会来学校。

    回去的路上,李辰拉着郝耒小声说着,“刚在学校里,我瞅着赵丹峰跟几个女生打招呼,人家都不理他,转身就走了。”

    郝耒一乐,赵丹峰还有这德行呢,好奇的问着,“那不是很尴尬,好歹也是一小帅哥,就这么被无视了?”

    “我觉得吧,这就是太自负了。”李辰认真的分析着,“你想,他又写诗,又写歌,拍了电影接着拍电视剧。估计是觉得自己已经和姜炆差不多了,挥挥手就有小姑娘欲拒还迎。说呢,你有男朋友了吧?这么漂亮,肯定是校花吧。”

    不得不说,李辰同学小嘴真是甜,赵丹峰都能听到后边不远郝耒咯咯的笑声。回头瞅了眼,两人正说着什么,神色愉快。扭头看了眼身旁的牛朦朦同学,赵丹峰觉得要是自己坐郝耒旁边,也能这样逗姑娘笑。唉,实在是剧组里就这么一个能献殷勤的姑娘,也没其他选择了。

    “瞎说,我们学校里漂亮的学姐多了去了。”郝耒这么说,算是默认一半姐姐我就是我们班最漂亮的。

    “我就觉得气质不同。”李辰开始阐述自己的理由,听的郝耒一愣愣的,“你看,你是东北人对吧。但在南方上学,这北方人的大气,和南方人的秀气就算是融汇在一起了。这种独特的气质很少见的,我学校在燕京,没什么南方同学,漂亮女生不少,但是你这种性格的却是第一次见。”

    郝耒都听的有点不好意思了,摸了摸脸颊,还有点发烫呢,“赵丹峰是明珠市人,这不在北方读书,还不是一样。”

    李辰摇摇头,“男生不一样,所谓江山易改禀性难移,男人走哪都一样。根子里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你看他那莫名其妙的傲气,还跟小女生打招呼呢,这就是明星架子,哪有中戏学生的样子。”

    “唉,也不能这么说,人家出名早,在圈子里也算是挂上号的人物。有点儿傲气正常的,我要有这名气有写歌那份才气,我还演什么戏啊,写歌不就完了。赚的不比演戏少,还没这么累。”郝耒想着自己拍部戏光坐火车都是一晚上,不免也有些感慨,是啊,赵丹峰图的是什么呢,要我早不上了,还学哪门子表演。

    “这就是矫情,我算是看出来了,他那人就是这种性子。喜欢别人捧着,你得宠着他,惯着他。从小顺利惯了,没受过什么挫折,又有点成绩,就这样。”李辰给下了个结论。

    郝耒默默点点头,要说还是年轻,小姑娘还不懂什么叫一面之词,还不懂什么叫用自己的眼睛发现世界。这年纪受到他人的影响还是很大,这不李辰忽悠了一阵,再看赵丹峰,也觉得李辰说的有那么点道理。

    当然有道理,从表面上看人,也许看不清这个人的本质,但也能看到一些东西。要说李辰同学也是个很有天赋的演员,起码观察力这一点上是及格的。赵丹峰这人自己都觉得,自己需要人捧着,得哄着,要不怎么喜欢自称陛下呢。当然,赵丹峰并不是自大,只是喜欢这种戏如人生的感觉,时不时把自己代入到这种场景里。听爱妃,喊一声大王,听苏沫儿喊一声皇上,心都酥了。

    表面上的真实,让李辰坚信自己的观察判定,也越发觉得赵丹峰这人真不是个好人,幸好只是拍这一部戏,以后咱们最好不见。要说年轻人心底里还是淳朴的,遇上自己不喜欢的人,也只不过是想着以后不要见面的好。这就是赵丹峰无比留恋大学生活的最重要原因,那帮让自己可以放下心防的年轻人,可以让自己时刻保持着青春的状态。

    第二天一早,穿上迷彩服,赵丹峰早早去吃了早餐,抱着茶杯跟演了二十年戏的老演员一样,找了个地方坐着,静静看剧组在操场里摆机器。这时候不要让自己太热情,帮个忙什么的。俗话说越帮越忙,就是这个道理。一个内行,在那指手画脚会讨人厌。一个外行,因为热情想要帮忙,结果把事情搞砸,那就是招人恨。所以赵丹峰乐呵呵看着李辰过来之后在摄影组,灯光组跑来跑去想要帮忙,却被婉拒还不甘心,心里就一个劲乐,多年轻。

    化妆师来给几位演员上了个妆,果然看赵丹峰自己已经擦好防晒霜了,表示真是给自己省事。几位临演,其实就是学校的学生在服装师那挑好迷彩服,也享受一次化妆的过程,只是没有防晒霜了。黑点就黑点吧,黑一点健康。

    没一会,穿着作训服的另一帮临演也来了,看走路姿势,那架势就知道是真军人。导演还特意让排长带着几个兵哥哥列队,展示了一下军姿和队列。其实也是要挑一个出镜的班长,也就是这一班军训的教官了。很快导演就挑了个个子不高,但长的有棱有角,喊起口号也是铿锵有力的志愿兵。

    召集起小演员和临演,王进给大家讲戏,讲完了指挥大家,“走一遍戏,自己先找找感觉。”

    这场戏就是一帮男生站一起,先是吊儿郎当,不当回事,看不起教官,后边站在队列里,又说悄悄话的戏。这场戏镜头分割的比较碎,镜头少了容易穿帮,因为操场上可是清了场的,只有这么些演员在这拍戏。完全没有开学季,军训时壮观的场面。另一个原因就是这场戏临演太多,长镜头明显不靠谱。至于另外一场学生在操场集合准备军训的戏,早就拉着部队的军人过来直接拍过了。那镜头让学生拍,太慢。

    小伙伴们推荐点起,三江点起~收藏点起~

    第一百零八章我要飙演技

    走了两遍戏,算是让临演知道自己该怎么站位,演员知道过程怎么走。副导讲的口干舌燥,教官还好说,说什么让干什么,事情也比较简单。那十几个学生是真不让人省心,能不老去瞅镜头吗?这毛病怎么就改不了呢。至于什么轻松一点,这是一场吊儿郎当的戏,不是让你们站的跟小白杨一样笔挺。副导都绝望了,懒得说了,只盼着拍的时候镜头少带一些这些学生的镜头。

    正式开拍,第一个镜头,便是简宁,罗阳站在一起,打打闹闹,没把教官的话当回事的镜头。镜头不长,赵丹峰加起来三个动作,回头跟身后的男生说话,看了眼身旁的同学,最后看向教官站好。这是一个铺陈的镜头,没什么特别的。拍了两遍就过了,镜头就是要求学生随意,所以乱点就乱点,跟情景正好符合。

    从第二段戏开始,赵丹峰就有点走神。第二段有大段教官特写独白,主要是表现军训的意义和对于纪律要求的严肃性。毕竟是校园作品嘛,正面的教育意义还是要时刻体现的。也正是因为如此,这一部分大段的事跟自己实在没什么关系。跟临演也没什么区别,就是站那当个背景帝。其中一段,教官要让学生出列检验初中军训的成果。走个正步,走个齐步。最长的一个镜头,虽然自己要走,但这个镜头那么远,脸都看不清。赵丹峰晒着太阳就有点困了,早上起来是有点早了。

    这到第三个镜头,教官问听清楚没有时候,赵丹峰无精打采的说着听清楚了,就显的真实无比。王进心里琢磨,这小子是有点实力的,演的是真像,要是这角色是个学校里的**,赵丹峰能发挥地方还要大一点。可惜是个好学生,也就只能从这些犄角里找点闪光点了。

    倒是李辰这角色其实闪光点比赵丹峰的角色多多了,毕竟雷蒙这个角色算是班级里调皮捣蛋的人物。这种人性格就要张扬,张扬起来在都是扑克牌脸的校园戏里,就会显的突出。这不,李辰第一场戏就是大家都穿着迷彩服站着,他穿着自己的短衣短裤就来了,只带着个军帽。只是这一个对比,就把雷蒙的性格展示了出来。从这里看,赵丹峰对编剧还是放心的,基本功很是扎实。

    军训戏重点那女生那,赵丹峰这边拍了三场戏,宣布休息了,女生那边还在拍着,原因无他,女生军训戏特写镜头多。女性柔软,一点眼泪,一点哀伤,都容易引起观众的同情心泛滥。

    李辰戏多,一早上拍下来,已经在一帮小演员里有了点威信,吃饭的时候身后跟了一帮小伙伴。赵丹峰看着李辰,倒不是嫉妒,但心里就开始琢磨事了,这不行啊。这角色的人物性格变化是个渐进的过程,前边就是个好好学生,到后来才慢慢开朗起来。这样的人物,前边太被抢戏了,自己真是得给这人物加点料啊。

    一顿饭吃的没滋没味,李辰倒是看着赵丹峰眼神飘忽,有些走神的样子。心里就得意了,准是觉得的戏无聊了。哼,要让我演,才不会显的那么苍白。

    主意赵丹峰还真有,而且这事儿也不算是难事。很多演员在拍戏的时候,会产生和刚拿到剧本时不一样的想法,这是很正常的事情。拿到剧本时候,以往的经历,你的阅历都会对故事有一个自我判断,再到和导演编剧沟通,产生一个清晰的画面。

    这种画面并不是固定的,也会经历很多次自我修订。实际拍摄场景对意识的影响,其他演员对故事的理解,导演新鲜的想法。甚至演对手戏演员的长相,拍摄当天的心情,都会对自我认识产生改变。这是演员二次创作的过程,很多有经验的演员会将这种认识再次和导演沟通,互相激发灵感。

    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老谋子拍《红高粱》,姜炆这人自我意识多强,真是恨不得我自己导,我自己演,就差没有一双眼睛,我自己拍。面对姜炆层出不穷的点子,对于故事的认识,初出茅庐的老谋子也是很谦逊的参与到讨论之中。两人互相激发认识,进行二次创作。这部戏能成功,头脑风暴的作用可见一斑。

    当然,这种演员的二次创作,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不守规矩的一种体现。对于现有剧本的改变和认识,都会给剧组造成很大的麻烦。毕竟不是人人都叫王家卫,拍戏想到哪拍到哪。坑投资人这种事,要是人人都这么做,早没人投资了。既有的预算,拍摄计划,甚至雇佣人员的工期都是计划好的东西。像一台机器,一旦运转起来,一个零件膨胀了,全剧组都得停下来。大多数时候,导演可以容忍你有想法,这是对角色认真的态度,值得欣慰和鼓励。但是请按照剧本演,谢谢。

    在拍电影的时候随时改剧本的情况还不算罕见,但在拍电视剧里,这事儿就算是小概率事件了。工期紧,制作成本有限,最重要的是,电视剧故事一环扣一环的,你自我创作个屁啊,有这心思早点改剧本就行了啊。

    赵丹峰是有主意了,但和二次创作差的远。何况这角色实际上也不允许二次创作。剧中人物性格是对立统一的整体,每一个都都像是一个符号,代表着一类人。雷蒙代表个性张扬调皮捣蛋的,杨宇凌代表着热情正义,简宁自然代表着那部分性格温和的学霸。故事要求的就是这样的性格和行为习惯,容易让观众从中找到共鸣。既然人物很难进行改变,说话激烈点吧,不就和雷蒙交叉了。热情点吧,就和杨宇凌类似。温文尔雅,就是这个人物的特点。也是因为这个特点,角色缺乏爆点。

    小伙伴们推荐点起,三江投起~收藏点起~

    第一百零九章开发眼神

    不能改变,但不意味着不能粉饰自己。好比你不能容忍女朋友去整容,但可以接受她化妆。有限的粉饰,导演是可以接受的。不就是演员自己给自己加戏嘛,只要同组其他演员没问题,那就没问题。大家都觉得有问题,你觉得没问题,肯定就是你的问题。

    给这个角色加个口头禅和一个标志性动作,这便是赵丹峰能想到的主意。这主意很容易想到,因为很多演员都在用。而且是不管剧本里有没有这样的设计,都要自己加。观众能对一个人物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人物在故事里的表现。这个感觉很笼统,是存在感和故事张力的统一体现。比如看一部印象深刻的电影,十年之后再提起这部电影,脑海里想起来的必然是这个角色戏中的一个场景或是一段戏。包括着对白,动作,甚至是音乐,画面。

    而其中,口头禅和标志动作则是最容易勾起( 影帝之路 http://www.xlawen.org/kan/2063/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