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 部分阅读
道,“这个数据直接拿给农经站老王就行,让他根据具体的花生种植面积去订购地膜。”
“潘乡长那我去了。”郑金萍说完拔腿就走。
潘宝山暗自笑了笑,会办公室去,得好好想想黄开建的事。
黄开建要走人,这是个很有价值的信息,看刘江燕的说话那么隐晦,估计黄开建自己还不知道,梁延发也不知道。如此一来,如果向他们透露一下,该是个很好的表现机会。但如何透露、什么时机透露,还得琢磨一下。
而且先告诉谁也要权衡,因为无论是先告诉黄开建还是先告诉梁延发,都有利弊。
“唉,也许是我想多了,缓几天再说,不急这一时半刻。”潘宝山自叹道,“先去吃饭,然后睡个午觉,下午还有会呢,这可是第一次正儿八经地召集会议,精神要饱满。”
第二十三章安排一场
通知两点钟开会,两点半了还缺三个四。
潘宝山看了几次时间,有点不耐烦,问郑金萍是不是把会议时间通知错了。郑金萍说她肯定没搞错,有电话记录可以作证。
“那现在开会,再过来的,全部道前面站着听!”潘宝山说得很严厉。
已经到场的十几个村支书相视一笑,以为潘宝山只是说说狠话转个面子,毕竟召集的会议有人不当回事,不发发狠脸上也不好看。
就连鲁成升也这么想,因为黄开建跟他们讲过,凡事政府口分派的事情,不要太积极,懒散点很正常,闹出动静来也没事,到时由他来解决。黄开建是那么说的,也是那么做的,确实出了几次事,但都被他压制平息。
后来,夹林乡的几个副乡长都有了数,一般不对下面的村支书强烈要求什么,省得弄出不快,自扫颜面。村支书们也因此腰杆硬了起来,反正有黄开建做后台,可以不鸟乡政府的那班人。当然,梁延发除外,凡事只要他亲自出面,也很好使。
晚到半个多小时的几个人,以为潘宝山也跟其他的副乡长一样,根本就没把开会的事放在心上。当他们陆续来到的时候,鲁成升已经开始按计划开始带头表态了,说斜沟村今年保证春花生采用地膜种植的面积,要达到总数的百分之九十以上。
“啥百分之九十啊?”带头进来的大陡岭村村支书王三奎端着个杯子,晃着步子走进来,“鲁成升,可从来没见你这么积极过!”
“你哪个村的,几点开会你知不知道?”潘宝山喊住了王三奎。有话说,冷铁难打,老竹难弯,各个村支书都是老杆子,不好**,不过越是这样就越得真瞪起眼镇一下,否则以后还怎么服众。
“知道啊,两点嘛。”王三奎笑道,“中午有事耽误了会,所以才过来。”
“耽误了会?”潘宝山板着脸皱起眉头,“这会都要开完了你才来,还叫耽误了会,还有没有点组织纪律性?”
“知道结果就行了嘛。”王三奎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他打心底里就没把潘宝山当回事,之前没见过面,只知道他是农经站上来的。
潘宝山对王三奎也不了解,还没下过大陡岭村,不知道他是个什么样的人。“没有过程哪来的结果?”潘宝山瞪起了眼,“现在给你们两个选择,一,到前面去站着把接下来的会开完;二,调头回去,不想开这个会就不要来!”
之所以给出两个选择,潘宝山有他的考虑,也不能把事情做绝对,四十岁的人了,跟小学生一样被罚站,面子太难看。但留下他们又会折了自己的威信,所以干脆再给他们一条还算是有点面子的路,立马走人。
王三奎是个粗人,没什么心眼,被这么一个狠拿心里顿时没了底,他不知道潘宝山到底有什么来头,竟然这么强硬?而且看这架势,肯定不简单,要么这么年纪轻轻的就当上副乡长?“潘乡长,中午真的有事,黄书记找我谈村里发展的问题。”王三奎搬出了黄开建,想挡一下。
“黄书记中午我跟一起吃的饭,离开饭桌他就直接去县里开会了,你跟着他一起去的?”潘宝山质问道。
气氛一下紧张起来。
“没,没有。”王三奎摸了摸额头,有点馁弱。
“那你怎么和黄书记谈村里发展的事?”潘宝山道,“不会是中午喝多了,睡梦中和黄书记交流的吧。”
此话一出,大家都笑了起来,气氛缓和了不少。
瓜坡村村支书范少华也来得最晚,不过他比较圆滑,一看紧张的局势要有所好转,立刻堆着笑脸对潘宝山笑道,“潘乡长,我们记性差,把开会的时间给记错了,所以来得这么迟。”
潘宝山还是绷住脸,“今天我这表现,有人可能会说我爱摆谱,喜欢端架子训人让人下不了台,你们要这么认为,那我也没办法。但是,有几句话我要说,做人起码要有个相互的尊近,你不尊重别人,怎么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人都难免有个事,不能按时到会难道不能打电话请个假?害得大多数人坐着干等,浪费了多少时间?难道我们的时间不重要?其实话说回来,你们这些村书记年龄都比我大,有的跟我父辈的年龄都差不多,按理说不管什么事我都该礼让一些,但工作就是工作,没有二话!”
“潘乡长你说得对,以后我们大家都会注意,类似事情肯定不会再发生!”范少华微欠着身子笑道。
潘宝山点点头,手指敲敲桌子,“说句不上台面的话,刚才王三奎书记说得也有点道理,很多事确实只需要知道个结果就行,用不着动不动就发文件、召集开会,那纯粹是浪费财力物力还有精力,要不国家怎么提出要精简文山会海?不过凡事不能一刀切,有些事还是要大家坐下来一起交流交流,探讨探讨。”
“是的,今天的事是很重要。潘乡长,我插个话。”鲁成升站了起来对范少华说,“潘乡长倡议今年全乡春花生采用地膜种植,好处很多,关键是能增加产量,乡里对这块很重视,农民买地膜还有补贴呢!”
“好,好啊!”范少华立刻附和,“那当然是好!”
“不过有的村民观念可能跟不上,或者有其他想法。”鲁成升道,“所以潘乡长开了这个会,想问问各村的情况,推行的难度有多大。”
“鲁书记已经表态了,他们斜沟村能保证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花生种植面积用地膜。”潘宝山冷眼看着范少华,“你们瓜坡村怎么样?”
“瓜坡村当然不能落后,也保证百分之九十以上!”范少华回答得很干脆。
潘宝山想再趁机问问王三奎,还没来得及开,王三奎已经拍着胸脯表态了,“潘乡长,我们大陡岭村不只是要不落后,而且还要争先进!我保证,咱们村今年春花生全部用上地膜,百分百的,谁家要敢不用,我带人去挑他们家屋脊!”
王三奎的话让大家伙笑了起来,潘宝山也笑了,好一个粗暴的家伙。
“你们都到座位上坐吧。”潘宝山指了指王三奎和范少华他们。
几个人顿时焦促入座
潘宝山顿了顿接着说,“刚才鲁书记的态度和决心很好,但要注意方式方法,现在开展工作要人性化,很多事靠得是说服,而不是强行推进。就说采用地膜种植花生的事,如果在座的大部分都反对,那我也不会一味地坚持。不过像这么个对百姓有利的好事情,我相信大家的判断力,又怎么会反对?”
话一说完潘宝山心里就笑了,这纯粹是耍腔调,没有人是傻子,都能听得出来。不过有些事就是奇怪,大小只要是个领导,说的话就跟皇帝的新装一样。
“潘乡长主张采用地膜种植春花生,我们绝对是支持的……”
“潘乡长说得没错,群众意识不到地膜花生的好处,我们做干部的一定要发挥作用……”
此时潘宝山立刻压了压手,“地膜花生的事就到这里,大家回去后上上紧,下面再说点事情,就是关于小麦抗旱的问题。不怕一冬旱,就是正二三,这都三月下旬了,还不见个雨星子。”
“就是,得抓紧想想办法。”王三奎示好地说,“咱们乡可是产粮大乡,万万不能减产。”
“越是产粮大乡,单纯的粮食生产就越有弊端,因为规模化和机械化跟不上,有些服务到不了地头,一定程度说还是靠天吃饭。”潘宝山表情严肃,“下一步,乡里马上要对农业结构进行规划调整,发展经济作物,到时还希望各位书记多多支持。”
“那是当然的!”鲁成升带头应声,“我们也盼着早点能多元化发展,要不每年就靠小麦稻谷玉米地瓜的,也不是个事。”
“往后会逐步改观。”潘宝山开始露出笑脸,“不管怎么说,今年的小麦抗旱还要一招不让,你们回去后组织村民到麦田耙地。过了惊蛰不耙地,好比蒸馍走了气,这可是宝贵的抗旱保墒经验,这个时候水分散失的快,及时耙地能切断土壤的毛细管,深层的水分泛上来后就能很好地留在小麦根部的土壤层中,对解决小麦的旱情有非常大的作用。”
“嘿嘿,潘乡长懂得还真不少呢。”王三奎摸摸后脑勺,小声对旁边的鲁成升说。
“你以为是闹着玩的?”鲁成升一本正经地说,“以前潘乡长在农经站的时候下村指导,老农们都佩服,人家在学的就是农林专业!”
“闲话留到闲时说,现在开会说正事。”潘宝山看了看鲁成升和王三奎,“除了耙地,还有个法子也不错,就是镇实,把麦地表层的土块压碎,一方面能补填土壤表层缝隙,同样可以减少水分散失,另一方面,表层土压紧实后,导热作用加强,还可以提高土壤的温度,减轻冻害。所以,对于时间和人力充足的农户,可以采用耙地和镇实相结合的法子,效果会更好。”
潘宝山的话,让村支书们和信服,他们没想到这么个年轻人还真能讲出点庄稼经来。
会议很圆满地结束,潘宝山很痛快,看这样子,村支书们还都算服贴,起码表面上是。
潘宝山挺着胸走出了会议室。
鲁成升从后面追了上去,“潘乡长,跟你说个情况。”
“嗯,什么事说吧。”
“以前黄书记召集村支书开会,散会后都安排酒桌的。”鲁成升不好意思地说,“我这话没别的意思,如果你也能安排一下,往后他们绝对会听话,因为你事情做得漂亮!”
“嘿。”潘宝山歪头笑了笑,想想也确实是那么回事,立刻对随后跟来的郑金萍说,“郑主任,趁大家伙还没散,跟他们说说,晚上在富贵酒楼坐一坐。”
“好的潘乡长!”郑金萍一晃肩膀,回头进了会议室,把事情说了。
潘宝山听到身后传来一阵叫好声。
声音还没落尽,郑金萍追了上来问:“潘乡长,今晚除了我跟你参加,还要谁去?”
郑金萍这么问是先入为主,要不这么问,潘宝山不一定会让她去,问了,潘宝山就不好意思扫她面子。
这样一来,就有了和他同桌喝酒的机会,到时借着酒劲,散场后加紧进攻一番,争取尽快把他俘虏到两腿之间,如此一来,就可以稳稳地靠上他。
第二十四章失落(两更一)
潘宝山原本没有参加的想法,被郑金萍这么一问倒觉得还真有必要去,要不可就真有摆谱嫌疑,不利于和那些村支书们搞好关系。要知道,以后推行结构调整计划,还需要他们极力配合,要不即使有黄开建撑着,但他们阳奉阴违起来也不好办。
“参加会议的都到,估计两桌也差不多。”潘宝山犹豫了下,“如果有座位宽松,把农技中心主任伏广波也喊上,还有王韬,以后农业结构调整的事,他要多朝下面跑跑。”
“宽松,安排两张大点的桌子就行!”郑金萍一摆腰身,她在潘宝山面前就没个站相。
“那你去安排,别让大桌子给别人订了。”潘宝山说。
“伏广波和王韬谁通知?”
“让老王说好了,你就负责去富贵酒楼要两个大房间。”
郑金萍乐呵呵地走。
“潘乡长,这个郑主任对你好像很钟意啊!”鲁成升看着腰身乱颤的郑金萍问潘宝山。
“哟,鲁书记还真看不出来,你好那口?”
“骆驼吃大树叶,牛羊啃小青草。”鲁成升笑着说,“谁不想沾点腥味?就是层次不一样罢了。当大官发大财的人有能耐,人家玩些高贵的,咱们下面的,也就跟村姑乡妹子耍耍。”
“鲁书记,还是第一次听你说起这个,可让我吃惊不小,以前怎么没听你提起过?”
“以前不是没有现在熟嘛,再说……”
“你不是个婆婆妈妈的人呐,说个话还这么费劲?”
“再说你现在不是副乡长了嘛,是领导了,所以说出来也不怕你笑话。”鲁成升咧嘴笑道。
潘宝山仰头一笑,“鲁书记瞧你这话说的,人与人相处不是看权势财富,而是看脾性和一颗坦诚的心。”
“潘乡长,我就爱听你讲话,有道理!今天也不跟兜圈子,你想不想?”
“想什么?”
“村姑乡妹子啊。”鲁成升嘿嘿笑了一声,“别看她们层次不高,但绝对绿色,原生态的,安全放心!”
“鲁书记你怎么回事?”潘宝山虽然心头大动,但依旧摆出一番正样,“你这不是害我嘛,到时弄得不清不白后悔就晚了你知不知道。”
“不会的,村姑妹子们不赖人的,要不怎么说安全放心呢。”
“那也不行,影响不好。”潘宝山说完,觉得也不能一下堵死口,“关键是现在我还没那个需求,你好意我现在就领了,要是等以后有需要,我会找你的。”潘宝山说完,拍拍鲁成升肩膀。
“行,只要我还在任上,那还不是一句话的事。”鲁成升笑道。
“哈哈……”潘宝山一阵大笑,“鲁书记,刚才都是说笑,可别轻易当真啊,现在可是我刚上任施展的时候,怎么能胡来?”
“是,现在是不能胡来。”鲁成升点点头,“等你有需要的时候再说。”
“好了,准备准备晚上喝酒。”潘宝山再次叮嘱,“不过可别忘了正事,一定要把正事办好,推广地膜种植的事一定不能打折扣。”
正说着话,范少华走来了,立马和潘宝山套起了近乎,“潘乡长是不是说地膜种植春花生的事?”
“是啊,范书记,这件事是我主抓,很上心呐。”潘宝山说,“就怕有人拖了后腿。”
“潘乡长你放心好了,别说这是件利乡利民的大好事了,就算有大坏事让我范少华干,那也绝不带半句推辞的。”范少华表情严肃坚毅。
潘宝山听了不禁暗自感叹起来,多么假的面子话,范少华竟然说得如此堂皇,而他作为听者,也还得附笑应和。
一旁的鲁成升及时插话进来,“范少华瞧你说的,潘乡长怎么会让我们干坏事?这酒还没喝呢,你就说胡话了!”
“呵呵,我这不是在表态嘛。”范少华一下笑起来,对潘宝山说:“”潘乡长,你可别见怪啊。
“见怪什么?”潘宝山也笑了,“说笑说笑嘛,别忘了正事就行。”
“好了,咱们不缠潘乡长了,他事情多呢。”鲁成升对范少华说,“你不是每次开会都带着你们村妇女主任一起嘛,走,看看她去,最近是不是又爱俏了?”
“什么话你这是。”范少华赶紧拉着鲁成升走了。
潘宝山看着他们的背影歪嘴一笑,随即又叹了口气,转身回办公室去。一进门,潘宝山就打电话给老王,问他有没有通知到伏广波晚上喝酒,等会顺便和他一起来办公室一趟,有点事情说说。
老王和伏广波很快就来,问潘宝山什么事。
“有几个技术性问题要跟你们交待一下。”潘宝山说,“今后一段时间你们要配合一下,做好指导工作。”
“潘乡长你还是说地膜花生的事?”老王问。
“对,采用地膜种植花生,并不是简单用塑料薄膜一蒙的事情。”潘宝山说,“认真来讲,确实是个细活,你和伏主任都是行家,应该知道。”
“潘乡长,你先说说,我们有时也考虑不周全。”伏广波的心事虔诚的,作为农技中心主任,以前从来没受过如此重视,谁都不把他当回事,这潘宝山一上来就要他组织了科技助农服务队,现在又要委以春花生地膜种植的技术指导重任,有种被器重的感觉,很振奋。
“那我就班门弄斧,先撂两句。”潘宝山掏出烟散了两根,让老王和伏广波坐下来。
老王呵呵地坐下,似乎想了什么忙又起身,为潘宝山倒了杯水,又倒了两杯与伏广波一起喝。
伏广波也不是呆眼人,没坐等,也站起来,走到潘宝山面前为他点烟。
“不要客气,坐,坐。”潘宝山吸了口烟,又抿了口水,心想还真他妈感觉不错,有人倒水点烟,难怪有些人削尖了脑袋要当官。
“潘乡长,你说说吧,给我们先指导一下,回去也好开展工作。”伏广波说。
“指导谈不上,一起交流探讨。”潘宝山稳了稳,“地膜花生要想收到预期良好效果,三个环节不能少,一是播种前的准备,二是播种时的覆膜,三就是后期的田间管理。”
“潘乡长你等一下,我跟伏主任回去拿纸和笔,你慢慢讲,我们慢慢记下来。”老王很认真地说,“不是吹捧你,我感觉你讲的那些,我跟伏主任还真的好好学习一番。”
“是的潘乡长,以前我们乡里不重视地膜种植,所以对这方面关注得不多,是得好好听听你讲课。”伏广波附和着。
“这么说我就不讲了,不能把我架得太高啊。”潘宝山笑起来,“我就是大概说一下,在具体耕作种植之前,还要开一次技术培训会,把科技助农小组的人都拉过来,先给他们上一课,让他们下去做具体指导。当然,我们也下去,及时掌握情况,争取高效。今天,主要是给你们分分工。”
“分工明确,才能做到最好。”老王点点头。
“老王,农资方面的事交给你办。”潘宝山说,“种子、化肥、农药还有地膜由你负责,用得着统一采购的就兜手全办了,不用统一采购的也要多长长眼,能多把把关最好。”
“没问题!”老王回答得很干脆。
“还有,以后技术指导那一块的事,要慢慢移到伏主任那里,他们农技中心本身就是搞技术的,理应承担起具体指导的职责。”潘宝山接着说,“农经站要回归本位,多考虑全乡的农村经济问题,比如下一步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事情,要围绕那个问题多下功夫。”
“是啊潘乡长,早该这样了,可以前没人理会,瞧瞧咱们站长,装病都半年多了还不来上班,就在外面逍遥着。”说到这里,老王开始抱怨起来。
“老王别急,那事我已经向主要领导汇报过了,应该很快就有结果。站长的位子不能虚空着,得让那些有责任心有资历的人顶上去!”潘宝山边说便用慰藉的眼神看着老王。
老王顿时有点坐不住,歪了歪屁股,不好意思地看看伏广波。
伏广波立刻会意一笑,小声说:“老王,恭喜了!”
“别拿我老头子寻开心!”老王笑了,“不过要真是那么回事,我倒很乐意接受你的恭喜。”
“看潘乡长那意思还会有意外?你就等喜吧!”
潘宝山知道他们两个说什么,但故作不知,“你们有好想法就说出来,别嘀嘀咕咕。”
“没有,目前还没有。”老王激动地看着潘宝山,“潘乡长,不过回去后我跟伏主任会多用心,一定让你满意。”
“老王你跟我表什么态,有点见外了。”潘宝山笑着说,“我把你跟伏主任都没当外人看,因为我觉得比较了解你们,都是能干实事而且愿意干实事的人。”
“潘乡长你夸奖了!”伏广波局促起来,此刻他心里乐开了花,农技中心主任当了好几年,还第一次和领导走这么近。
“好了,废话少说,去富贵酒楼去,趁着有时间甩几把扑克。”潘宝山说,“正好也早点开喝早结束,省得深更半夜那些村支书不回去。”
老王和伏广波连忙起身说好。
来到门外,潘宝山忽然想起件事情,问王韬什么时候过去。老王听了一拍脑袋,“潘乡长,你看我这记性,竟然把他的事给忘了,王韬说有事不能过去。”
潘宝山不由得一阵失落。
第二十五章好像真有事(两更二)
潘宝山认为王韬是他最好的朋友之一,这次因补选副乡长的事闹出了不快,潘宝山很想缓和一下变僵的关系,所以才让老王通知他参加今晚的酒场,没想到他还不领情。
“先做了对不住我的事,还跟我摆架子,算个什么东西!”潘宝山暗骂一句,又问老王:“王韬有没有说什么事?”
“没说。”老王顿了一下,“但他好像没撒谎,人不在乡里。”
“哦。”潘宝山稍稍得了点安慰,“那看来他是真有事了。”
刚好,付广波要先会办公室拿点东西。
老王见他走远,放低了声音对潘宝山说,“宝山,你是不是为补选前的事感到不快?”
“什么事?”潘宝山知道老王的意思,但没接话,假装糊涂。
“就是偷听刘江燕上厕所的事,不是有人说出去了嘛,还弄出了不小的动静。”
“动静是不小。”潘宝山点点头抿了下嘴巴,“那都是过去的事了,无所谓,不提也罢。”
“宝山你就是想得开,有气量。我说句公道话,其实那事也不一定就是王韬说的,没准是有人偷听了去乱说一通的呢。”
“老王你不用说了,明白你的意思。我对王韬没意见,要不也不会让你喊他晚上一起喝酒。”
“那就好,那就好。”老王诶呀了一声,“其实我挺喜欢看你们哥俩和和睦睦打打闹闹的,当然,现在你有了身份,打闹的事不能做了,得讲体面,但和睦还是要的。”
“行了,那事不说,跟郑金萍联系下,看她去富贵酒楼了没,有些事她在场能张罗。”潘宝山道。
郑金萍这会可没到富贵酒楼,她正在宿舍里打扮,还专门在腋窝喷了一般情况下舍不得用的香水,这样在举手抬臂间可以放出味来,她认为那是撩人的气息。
老王打电话给郑金萍,说潘宝山已经忘酒楼去了,赶紧过去招呼,如果时间宽裕可以摸几把扑克。这对郑金萍来说当然是好事,毕竟又多了此机会,“老王,你跟潘乡长说,我马上就过去!”
挂掉电话,郑金萍疯疯张张地跑出来。可刚到大院中心花坛,不想碰到了梁延发,郑金萍顿时感到不妙,但想躲已经来不及了。
“金萍,慌里慌张要去哪里?”梁延发问。
“潘乡,潘宝山要我到富贵酒楼订两个大桌子,我去看看。”郑金萍有点不安,她并不知道潘宝山与梁延发暗中的关系。
“两个大桌子?”梁延发并不了解情况,“今天上面没来人吧。”
“上面没人下来,但下面有人上来。潘宝山召集各村村支书开会推广地膜花生种植,完了请他们喝一场。”
“这小子不简单,还没怎么地就想拉拢人心了,还有什么人?”
“还有农技中心主任伏广波和农经站的老王。”
“小兔崽子,步子走得很稳嘛。”梁延发吐了口唾沫,“金萍,往后给我好好注意点潘宝山的动向。”梁延发觉得有必要防着点潘宝山。
“好的梁乡长,潘宝山不跟你一路,也就是不跟我一路,只要他有异常动向,我肯定第一时间就向你汇报。”郑金萍松了口气,梁延发并没有因她和潘宝山在一起而斥责她。
“记住,不要做得太明显。潘宝山那家伙可鬼得很,别让他察觉出不对劲。”
“梁乡长你放心就是,我有数。”
梁延发点点头,“对了,你去富贵酒楼安排完桌子要留下来吗?”
“潘宝山说所有开会的人都去。”郑金萍隐约觉得,梁延发要有罗嗦事。
“去就去吧,不过可要早点回来。我在办公室等你,有件事要跟你好好商量下。”
“很重要吗?”
“那当然重要,得像个办法把黄开建给弄走,最好是把他给弄下来,要不整天跟他耗着,哪里还有精力来干工作。现在的形势你也不是不知道,不管在什么位置,如果不干出点成绩来,想挪个好位子有多难!”
“哦,这事啊,那,那当然是重要。”郑金萍预感到又要有大事发生,“梁乡长,等酒席开场后,我打个招呼就回来。”
“嗯,越早越好,你要知道黄开建一走,咱们夹林乡的领导班子又会有变动,你的机会也就再次来临。”梁延发停顿了一下,“跟你息息相关啊。”
“我会很快回来的!”郑金萍只要一听到升职,马上就能放下一切,招引潘宝山的事也暂且放一边去,反正有的是机会。
郑金萍赶到富贵酒楼,潘宝山也刚晃过去,范少华正围着他转。郑金萍把房间订好,又找了个房间设好牌局;把潘宝山几人领了进去,“潘乡长,先玩几把吧。”
“好,今天就放松放松。”潘宝山笑呵呵地坐下来,“郑主任,今晚你可以唯一的女同胞啊,到时好好敬敬各位村支书,当然,你只要一死一下就行,否则可撑不住!”
见潘宝山如此爽朗地跟自己说话,郑金萍心下大动,马上一个招展飘到他身后侧,“潘乡长,那你可要保护我一下哟,否则我怎么对付得过来?”
潘宝山闻到一股浓郁的香气,一下就猜到了郑金萍的用意,他可不想和郑金萍有太多交结,否则让梁延发知道那可不是闹着玩的,“郑主任,今晚我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想保护你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自己招架都难呢,那些村支书能放过我?”潘宝山说完开始抓牌。
“那我不要惨了嘛。”郑金萍扭捏着,故意用大腿轻摩潘宝山的腰,“潘乡长,如果真像你说的那样,我可要做逃兵的啊。”
潘宝山被郑金萍大腿一摩,顿时觉得腰身一阵发热,男人就是男人,面对女人的撩骚哪能心平气静?正琢磨照此下去晚上该怎么办时,忽听郑金萍说要当逃兵,立刻有了主意,“行,郑主任,我看也合适,要不村支书们逮着你猛灌,你还真要难看。要不就照你说的,酒席开场后你撒个大网,每桌敬一杯赶紧撤。”
“那可不能走,郑主任,今晚你可以不睬别人,陪好潘乡长就行!”着潘宝山的范少华可不会放过热乎人的机会,“潘乡长,你说是不是?”
“潘乡长要是能让我陪就好了。”郑金萍弯腰一歪头,看着潘宝山道,“是吧潘乡长?”
“诶哟,你们是想让我输牌吧,东一句西一句弄得我没心思看牌了都!”潘宝山对郑金萍说,“郑主任,你看看其他人有没有闲着的,再摆一局大家玩玩,谁输了呆会谁多喝一杯!”
“那我看看去!”郑金萍一回身,借劲一用力,大腿狠狠地在潘宝山后背擦了一下。
潘宝山被推得身子一晃,范少华看在了眼里,偷偷笑了。
“范书记你笑什么?”潘宝山怕范少华胡说八道,让梁延发听到风声不好,故意说:“不能乱笑,更不能乱说捣鬼,否则不管你手中有什么牌,最后肯定让你输!”
范少华是个滑头,听话听音,一下就明白潘宝山的意思,“潘乡长对我还不放心呐,你就是借我十个胆子也不敢啊,那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嘛!”
潘宝山笑笑,“不废话,打牌!”
一直打到六点,准时开席,也没有什么开场白,潘宝山就一句,大家随便喝就叫开了场。
六点半,郑金萍坐不住了,端起酒杯敬了个满桌,然后到另一个房间找潘宝山。
“潘乡长,我来敬酒了。”郑金萍一进门就亮出潘宝山的旗号,“潘乡长说了,我可以撒大网敬大家!”
“撒大网就撒大网吧,反正我们自己会喝好!”范少华讨好死地看了看潘宝山一眼,“潘乡长,我们可不客气,乡里有招待,那可要放开量!”
“是,放开量喝!”郑金萍一举杯干掉,又倒了一点,“单独敬下潘乡长,我就回去了。”
“敬潘乡长怎么就倒那么点,倒满倒满!”范少华起哄。
“倒满就倒满。”郑金萍喝酒一点都不怕,让人拿了酒瓶过来倒满,走到潘宝山面前,“潘乡长,敬完这杯我就先回去了。”
“好,有事就先回去了吧。”潘宝山说完这话,脑海里一个闪灵,看这样,郑金萍似乎真的有事,否则凭对她的了解,绝对不会提前退场。“郑主任,好像你今晚真的有事?”潘宝山问了一句。
郑金萍小小地一怔,摇头道:“没,没有啊,我就是怕酒喝多了难受。你知道,女人其实最怕酒的。”
“嗯,那就早点回吧。”潘宝山看出了郑金萍一闪而过的慌乱,但没有继续追问,因为问也没用,只有暗中观察。
郑金萍走了十几分钟,潘宝山开始想办法找借口离开,此刻不需要太多了解,只要知道郑金萍去了哪儿、跟谁在一起就行。
但这会儿离开还真不合适,在别人看来明显是尾随郑金萍而去。
“如果身边有个贴心的人就好了。”潘宝山暗叹了一声。
“潘乡长,我来敬酒了!”这时,另一桌的王三奎一手端着酒杯,一手提着酒瓶推门进来,“潘乡长,我只代表我自己啊,等会他们要一个一个过来敬你呢!”
“那可不行,搞车轮战我可受不了。”潘宝山起身迎上去,“王书记,我先敬你啊,敬完了我就到你们房间去,得主动点,那样还能少喝点!”
确实如潘宝山所说,他主动过去敬酒还真没喝多少,倒是那些村支书个个来满杯,最后喝得东倒西歪。
十点钟不到,散场。
潘宝山让老王和伏广波在门口送一下,他要先回去,看看郑金萍到底在干什么。
第二十六章借钱(两更一)
初春的夜空,弥散着躁动的气息。
潘宝山踏进乡政府大院,兀然想起了刘江燕,心底涌起一股冲动,想找她表白一番。潘宝山相信应该没有问题,从种种迹象看,刘江燕对他应该有那意思。
此刻潘宝山已然忘了郑金萍的事,直接来到宿舍楼前。
时候还早,各个宿舍的灯都还亮着。潘宝山站在楼下看着刘江燕的房间出神,如果搁在以前,他可能会大着胆子上去敲门,可现在似乎有点不妥,才当副乡长没多长时间,这个时候去有点以势逼人之嫌。
“还是以后吧,时刻准备着,总有更合适的机会。”潘宝山甩了甩头,朝自己宿舍走去,刚开门,后面传来一阵脚步声,是王韬。
怎么这个时候回来,是真有事还是故意躲开酒场?
潘宝山没进门,犹豫了一下,等王韬进屋后他转身走了过去,敲了敲他的门,“王韬,聊两句?”
“聊,聊啊。”王韬看上去很憔悴,对潘宝山的进来稍显惊奇,“进来坐吧。”
潘宝山进去在床边坐下,王韬掏出八块一盒的利群香烟,“没好烟,就这了。”
“能冒烟就行。”潘宝山拿了一支点上,“今天下午开会,晚上留各村村支书吃饭,想让你也过去,但碰巧你有事。”
“是有点事,这不刚回来嘛。”王韬笑了一下,很勉强,“我可不是有意不去喝酒的啊。”
“我知道。”潘宝山吹了口烟,“嗳,王韬,看你好像不开心,是不是今晚谈对象没谈成,你看上了人家,可人家没看上你?”
“唉,怎么会呢。”王韬露出个苦笑,“家里出了点事,老爸要动个手术。”
“多大了?”
“六十三。”
“那也不老,身体扛得住。”潘宝山安慰说,“没事的,不用太担心,要不你这愁眉苦脸的样会给你爸增加心理负担知道么。”
“我担心的不是老爸的身体,唉。”王韬一只胳膊担在桌角,垂下头长长地叹了口气,“手术和医疗费用太高了,一时凑不齐。”
“多少?”
“将近二十万。”
“哦,那还真不少,现在还差多少?”
“家里没什么钱,兄弟姐妹几个凑了十万,又向亲戚借了四五万,还差五六万,关键是医生说手术不能耽搁。”
“明天找同事帮帮,五六万不是大问题,我那有一万多。”
“你存点工资也不容易,还是算了吧,明天到银行看看能不能贷款。”
“什么不容易,现在我用不着,放银行也没意思,拿出来给朋友救个急很合适!”潘宝山起身拍拍王韬肩膀,“事就这么定了,我马上去找老王,他手头上也该有点余钱。”
潘宝山说完就抬脚出去找老王。老王还没回来,屋里依旧黑着。潘宝山估摸着,送个人再怎么耽误,这会也该快回来了,索性去迎他。
拐过巷口,前面有人影摇摇晃晃走过来,正是老王。
“老王,好像你没喝多啊,怎么走路摇晃起来。”潘宝山上前说,“唉,有件事跟你商量下。”
老王满嘴酒气,“送走人之后,我跟伏广波回屋看看,还有半瓶没喝完,两人又坐下来干了。”
“诶哟,就半瓶酒,你们两人还耗上了。”
“也没怎么耗,几口就喝了个光。潘乡长,你刚才说有事商量,什么事?”
“不是说私下不喊乡长的嘛?”潘宝山摇了摇头,“老王你真是喝多了。”
“没怎么多,伏广波多了,我刚把他送回去。”
“他家就在附近还要你送,赶紧回去,真要跟你说件事。”
潘宝山把老王带到自己宿舍,关上门就问他手里有多少余钱。
“余钱有几万,不过我可做不了主,能转动的也就三五千。”
“五千也行,多几个五千也就好办了。”
“怎么了宝山,弄钱想干啥?”老王问。
“王韬要用,他老爸急需动手术,但钱不够愁得很。我不是想着平时关系不错,能帮就帮帮嘛。”
“哦,原来是这事啊,怪不得下午打电话时感觉他死气沉沉。”老王沉默起来,“还要多少?”
“五六万。我这儿有一万多,加上你那五千也就两万,还差三四万。”
“我能拿一万!”老王表情严正起来,“这个时候不帮还什么时候帮?”
“老王你还真仗义!”潘宝山挥手打了一下老王的胳膊,“还有股血性。”
“别夸我,先想办法把问题给解决掉。这年头钱不好借,别说关系一般了,就算是朋友之间,动到上万块也会不干脆。”
“是啊,有时谈到钱就是伤感情。老王,照你的意思说,王韬想朝其他同事借,有困难?”
“有,平时他也就跟你关系还行,跟其他人不怎么深交。我之所以借钱给他,不是因为喝了酒说大话,是因为看着你的关系,否则我还真不太愿意。”
“不管怎么说你是个有爱心的人,嗌,我说老王,能不能在公款里做点手脚?”
“什么意思?”
“马上不是搞什么地膜花生嘛,乡里也同意补贴,能不多报点,弄个一两万出来移给王韬用?”
“啊!”老王一惊,“宝山,凡事关涉到公款,不管多少可都是大事,不出问题没什么,一旦有了意外,那影响绝对不一般!”
“那算了,本来我觉得那都是乡里的吃喝钱,多支点出来也算是直接补贴给老百姓,不失为一件好事。现在听你一说,感觉还挺严重。”
“那主意你就别打了,弄不好还说不清。再加上地膜种植的事是你主张的,没准心怀不轨的人会给你扣上个抠老百姓血汗钱的帽子,那你可就遭了秧!”
“那还是正儿八经地借吧,老王,要不咱们向各自的朋友开开口?”
“宝山,不是我愿意帮那个忙,以我的情况,开口借钱还真不太好,能不能借到是一回事,让家里那口子知道又是另外一回事。”
“哦,我懂了老王,那就由我来想办法。”
“你就多想想吧,反正我那一万有保证,明天上午就给你。”
“行,越快越好。早点回去歇着,我一个人静一静,想想办法。”
老王站起身来,眉头一皱,“我说宝山,王韬那边什么意思?别到时他不领情弄我们个难堪。”
“不会的,现在他是一筹莫展,而且就算是不领情也没什么,大不了把钱拿回来就是。”
“嗯,你说的也是。”老王点点头离去。
潘宝山鞋子没脱歪倒在床上,还差两三万,应该不成问题,实在不行就找黄开建说说情,让乡里先拿出那部分钱,以后在王韬的工资里慢慢扣就是。
当然,还有一个办法可以试试,朝刘江燕借和郑金萍借一下。潘宝山觉得,利用这个机会向刘江燕借钱,还可以达到另外一个目的,看她( 官路逍遥 http://www.xlawen.org/kan/2109/ )
“潘乡长那我去了。”郑金萍说完拔腿就走。
潘宝山暗自笑了笑,会办公室去,得好好想想黄开建的事。
黄开建要走人,这是个很有价值的信息,看刘江燕的说话那么隐晦,估计黄开建自己还不知道,梁延发也不知道。如此一来,如果向他们透露一下,该是个很好的表现机会。但如何透露、什么时机透露,还得琢磨一下。
而且先告诉谁也要权衡,因为无论是先告诉黄开建还是先告诉梁延发,都有利弊。
“唉,也许是我想多了,缓几天再说,不急这一时半刻。”潘宝山自叹道,“先去吃饭,然后睡个午觉,下午还有会呢,这可是第一次正儿八经地召集会议,精神要饱满。”
第二十三章安排一场
通知两点钟开会,两点半了还缺三个四。
潘宝山看了几次时间,有点不耐烦,问郑金萍是不是把会议时间通知错了。郑金萍说她肯定没搞错,有电话记录可以作证。
“那现在开会,再过来的,全部道前面站着听!”潘宝山说得很严厉。
已经到场的十几个村支书相视一笑,以为潘宝山只是说说狠话转个面子,毕竟召集的会议有人不当回事,不发发狠脸上也不好看。
就连鲁成升也这么想,因为黄开建跟他们讲过,凡事政府口分派的事情,不要太积极,懒散点很正常,闹出动静来也没事,到时由他来解决。黄开建是那么说的,也是那么做的,确实出了几次事,但都被他压制平息。
后来,夹林乡的几个副乡长都有了数,一般不对下面的村支书强烈要求什么,省得弄出不快,自扫颜面。村支书们也因此腰杆硬了起来,反正有黄开建做后台,可以不鸟乡政府的那班人。当然,梁延发除外,凡事只要他亲自出面,也很好使。
晚到半个多小时的几个人,以为潘宝山也跟其他的副乡长一样,根本就没把开会的事放在心上。当他们陆续来到的时候,鲁成升已经开始按计划开始带头表态了,说斜沟村今年保证春花生采用地膜种植的面积,要达到总数的百分之九十以上。
“啥百分之九十啊?”带头进来的大陡岭村村支书王三奎端着个杯子,晃着步子走进来,“鲁成升,可从来没见你这么积极过!”
“你哪个村的,几点开会你知不知道?”潘宝山喊住了王三奎。有话说,冷铁难打,老竹难弯,各个村支书都是老杆子,不好**,不过越是这样就越得真瞪起眼镇一下,否则以后还怎么服众。
“知道啊,两点嘛。”王三奎笑道,“中午有事耽误了会,所以才过来。”
“耽误了会?”潘宝山板着脸皱起眉头,“这会都要开完了你才来,还叫耽误了会,还有没有点组织纪律性?”
“知道结果就行了嘛。”王三奎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他打心底里就没把潘宝山当回事,之前没见过面,只知道他是农经站上来的。
潘宝山对王三奎也不了解,还没下过大陡岭村,不知道他是个什么样的人。“没有过程哪来的结果?”潘宝山瞪起了眼,“现在给你们两个选择,一,到前面去站着把接下来的会开完;二,调头回去,不想开这个会就不要来!”
之所以给出两个选择,潘宝山有他的考虑,也不能把事情做绝对,四十岁的人了,跟小学生一样被罚站,面子太难看。但留下他们又会折了自己的威信,所以干脆再给他们一条还算是有点面子的路,立马走人。
王三奎是个粗人,没什么心眼,被这么一个狠拿心里顿时没了底,他不知道潘宝山到底有什么来头,竟然这么强硬?而且看这架势,肯定不简单,要么这么年纪轻轻的就当上副乡长?“潘乡长,中午真的有事,黄书记找我谈村里发展的问题。”王三奎搬出了黄开建,想挡一下。
“黄书记中午我跟一起吃的饭,离开饭桌他就直接去县里开会了,你跟着他一起去的?”潘宝山质问道。
气氛一下紧张起来。
“没,没有。”王三奎摸了摸额头,有点馁弱。
“那你怎么和黄书记谈村里发展的事?”潘宝山道,“不会是中午喝多了,睡梦中和黄书记交流的吧。”
此话一出,大家都笑了起来,气氛缓和了不少。
瓜坡村村支书范少华也来得最晚,不过他比较圆滑,一看紧张的局势要有所好转,立刻堆着笑脸对潘宝山笑道,“潘乡长,我们记性差,把开会的时间给记错了,所以来得这么迟。”
潘宝山还是绷住脸,“今天我这表现,有人可能会说我爱摆谱,喜欢端架子训人让人下不了台,你们要这么认为,那我也没办法。但是,有几句话我要说,做人起码要有个相互的尊近,你不尊重别人,怎么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人都难免有个事,不能按时到会难道不能打电话请个假?害得大多数人坐着干等,浪费了多少时间?难道我们的时间不重要?其实话说回来,你们这些村书记年龄都比我大,有的跟我父辈的年龄都差不多,按理说不管什么事我都该礼让一些,但工作就是工作,没有二话!”
“潘乡长你说得对,以后我们大家都会注意,类似事情肯定不会再发生!”范少华微欠着身子笑道。
潘宝山点点头,手指敲敲桌子,“说句不上台面的话,刚才王三奎书记说得也有点道理,很多事确实只需要知道个结果就行,用不着动不动就发文件、召集开会,那纯粹是浪费财力物力还有精力,要不国家怎么提出要精简文山会海?不过凡事不能一刀切,有些事还是要大家坐下来一起交流交流,探讨探讨。”
“是的,今天的事是很重要。潘乡长,我插个话。”鲁成升站了起来对范少华说,“潘乡长倡议今年全乡春花生采用地膜种植,好处很多,关键是能增加产量,乡里对这块很重视,农民买地膜还有补贴呢!”
“好,好啊!”范少华立刻附和,“那当然是好!”
“不过有的村民观念可能跟不上,或者有其他想法。”鲁成升道,“所以潘乡长开了这个会,想问问各村的情况,推行的难度有多大。”
“鲁书记已经表态了,他们斜沟村能保证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花生种植面积用地膜。”潘宝山冷眼看着范少华,“你们瓜坡村怎么样?”
“瓜坡村当然不能落后,也保证百分之九十以上!”范少华回答得很干脆。
潘宝山想再趁机问问王三奎,还没来得及开,王三奎已经拍着胸脯表态了,“潘乡长,我们大陡岭村不只是要不落后,而且还要争先进!我保证,咱们村今年春花生全部用上地膜,百分百的,谁家要敢不用,我带人去挑他们家屋脊!”
王三奎的话让大家伙笑了起来,潘宝山也笑了,好一个粗暴的家伙。
“你们都到座位上坐吧。”潘宝山指了指王三奎和范少华他们。
几个人顿时焦促入座
潘宝山顿了顿接着说,“刚才鲁书记的态度和决心很好,但要注意方式方法,现在开展工作要人性化,很多事靠得是说服,而不是强行推进。就说采用地膜种植花生的事,如果在座的大部分都反对,那我也不会一味地坚持。不过像这么个对百姓有利的好事情,我相信大家的判断力,又怎么会反对?”
话一说完潘宝山心里就笑了,这纯粹是耍腔调,没有人是傻子,都能听得出来。不过有些事就是奇怪,大小只要是个领导,说的话就跟皇帝的新装一样。
“潘乡长主张采用地膜种植春花生,我们绝对是支持的……”
“潘乡长说得没错,群众意识不到地膜花生的好处,我们做干部的一定要发挥作用……”
此时潘宝山立刻压了压手,“地膜花生的事就到这里,大家回去后上上紧,下面再说点事情,就是关于小麦抗旱的问题。不怕一冬旱,就是正二三,这都三月下旬了,还不见个雨星子。”
“就是,得抓紧想想办法。”王三奎示好地说,“咱们乡可是产粮大乡,万万不能减产。”
“越是产粮大乡,单纯的粮食生产就越有弊端,因为规模化和机械化跟不上,有些服务到不了地头,一定程度说还是靠天吃饭。”潘宝山表情严肃,“下一步,乡里马上要对农业结构进行规划调整,发展经济作物,到时还希望各位书记多多支持。”
“那是当然的!”鲁成升带头应声,“我们也盼着早点能多元化发展,要不每年就靠小麦稻谷玉米地瓜的,也不是个事。”
“往后会逐步改观。”潘宝山开始露出笑脸,“不管怎么说,今年的小麦抗旱还要一招不让,你们回去后组织村民到麦田耙地。过了惊蛰不耙地,好比蒸馍走了气,这可是宝贵的抗旱保墒经验,这个时候水分散失的快,及时耙地能切断土壤的毛细管,深层的水分泛上来后就能很好地留在小麦根部的土壤层中,对解决小麦的旱情有非常大的作用。”
“嘿嘿,潘乡长懂得还真不少呢。”王三奎摸摸后脑勺,小声对旁边的鲁成升说。
“你以为是闹着玩的?”鲁成升一本正经地说,“以前潘乡长在农经站的时候下村指导,老农们都佩服,人家在学的就是农林专业!”
“闲话留到闲时说,现在开会说正事。”潘宝山看了看鲁成升和王三奎,“除了耙地,还有个法子也不错,就是镇实,把麦地表层的土块压碎,一方面能补填土壤表层缝隙,同样可以减少水分散失,另一方面,表层土压紧实后,导热作用加强,还可以提高土壤的温度,减轻冻害。所以,对于时间和人力充足的农户,可以采用耙地和镇实相结合的法子,效果会更好。”
潘宝山的话,让村支书们和信服,他们没想到这么个年轻人还真能讲出点庄稼经来。
会议很圆满地结束,潘宝山很痛快,看这样子,村支书们还都算服贴,起码表面上是。
潘宝山挺着胸走出了会议室。
鲁成升从后面追了上去,“潘乡长,跟你说个情况。”
“嗯,什么事说吧。”
“以前黄书记召集村支书开会,散会后都安排酒桌的。”鲁成升不好意思地说,“我这话没别的意思,如果你也能安排一下,往后他们绝对会听话,因为你事情做得漂亮!”
“嘿。”潘宝山歪头笑了笑,想想也确实是那么回事,立刻对随后跟来的郑金萍说,“郑主任,趁大家伙还没散,跟他们说说,晚上在富贵酒楼坐一坐。”
“好的潘乡长!”郑金萍一晃肩膀,回头进了会议室,把事情说了。
潘宝山听到身后传来一阵叫好声。
声音还没落尽,郑金萍追了上来问:“潘乡长,今晚除了我跟你参加,还要谁去?”
郑金萍这么问是先入为主,要不这么问,潘宝山不一定会让她去,问了,潘宝山就不好意思扫她面子。
这样一来,就有了和他同桌喝酒的机会,到时借着酒劲,散场后加紧进攻一番,争取尽快把他俘虏到两腿之间,如此一来,就可以稳稳地靠上他。
第二十四章失落(两更一)
潘宝山原本没有参加的想法,被郑金萍这么一问倒觉得还真有必要去,要不可就真有摆谱嫌疑,不利于和那些村支书们搞好关系。要知道,以后推行结构调整计划,还需要他们极力配合,要不即使有黄开建撑着,但他们阳奉阴违起来也不好办。
“参加会议的都到,估计两桌也差不多。”潘宝山犹豫了下,“如果有座位宽松,把农技中心主任伏广波也喊上,还有王韬,以后农业结构调整的事,他要多朝下面跑跑。”
“宽松,安排两张大点的桌子就行!”郑金萍一摆腰身,她在潘宝山面前就没个站相。
“那你去安排,别让大桌子给别人订了。”潘宝山说。
“伏广波和王韬谁通知?”
“让老王说好了,你就负责去富贵酒楼要两个大房间。”
郑金萍乐呵呵地走。
“潘乡长,这个郑主任对你好像很钟意啊!”鲁成升看着腰身乱颤的郑金萍问潘宝山。
“哟,鲁书记还真看不出来,你好那口?”
“骆驼吃大树叶,牛羊啃小青草。”鲁成升笑着说,“谁不想沾点腥味?就是层次不一样罢了。当大官发大财的人有能耐,人家玩些高贵的,咱们下面的,也就跟村姑乡妹子耍耍。”
“鲁书记,还是第一次听你说起这个,可让我吃惊不小,以前怎么没听你提起过?”
“以前不是没有现在熟嘛,再说……”
“你不是个婆婆妈妈的人呐,说个话还这么费劲?”
“再说你现在不是副乡长了嘛,是领导了,所以说出来也不怕你笑话。”鲁成升咧嘴笑道。
潘宝山仰头一笑,“鲁书记瞧你这话说的,人与人相处不是看权势财富,而是看脾性和一颗坦诚的心。”
“潘乡长,我就爱听你讲话,有道理!今天也不跟兜圈子,你想不想?”
“想什么?”
“村姑乡妹子啊。”鲁成升嘿嘿笑了一声,“别看她们层次不高,但绝对绿色,原生态的,安全放心!”
“鲁书记你怎么回事?”潘宝山虽然心头大动,但依旧摆出一番正样,“你这不是害我嘛,到时弄得不清不白后悔就晚了你知不知道。”
“不会的,村姑妹子们不赖人的,要不怎么说安全放心呢。”
“那也不行,影响不好。”潘宝山说完,觉得也不能一下堵死口,“关键是现在我还没那个需求,你好意我现在就领了,要是等以后有需要,我会找你的。”潘宝山说完,拍拍鲁成升肩膀。
“行,只要我还在任上,那还不是一句话的事。”鲁成升笑道。
“哈哈……”潘宝山一阵大笑,“鲁书记,刚才都是说笑,可别轻易当真啊,现在可是我刚上任施展的时候,怎么能胡来?”
“是,现在是不能胡来。”鲁成升点点头,“等你有需要的时候再说。”
“好了,准备准备晚上喝酒。”潘宝山再次叮嘱,“不过可别忘了正事,一定要把正事办好,推广地膜种植的事一定不能打折扣。”
正说着话,范少华走来了,立马和潘宝山套起了近乎,“潘乡长是不是说地膜种植春花生的事?”
“是啊,范书记,这件事是我主抓,很上心呐。”潘宝山说,“就怕有人拖了后腿。”
“潘乡长你放心好了,别说这是件利乡利民的大好事了,就算有大坏事让我范少华干,那也绝不带半句推辞的。”范少华表情严肃坚毅。
潘宝山听了不禁暗自感叹起来,多么假的面子话,范少华竟然说得如此堂皇,而他作为听者,也还得附笑应和。
一旁的鲁成升及时插话进来,“范少华瞧你说的,潘乡长怎么会让我们干坏事?这酒还没喝呢,你就说胡话了!”
“呵呵,我这不是在表态嘛。”范少华一下笑起来,对潘宝山说:“”潘乡长,你可别见怪啊。
“见怪什么?”潘宝山也笑了,“说笑说笑嘛,别忘了正事就行。”
“好了,咱们不缠潘乡长了,他事情多呢。”鲁成升对范少华说,“你不是每次开会都带着你们村妇女主任一起嘛,走,看看她去,最近是不是又爱俏了?”
“什么话你这是。”范少华赶紧拉着鲁成升走了。
潘宝山看着他们的背影歪嘴一笑,随即又叹了口气,转身回办公室去。一进门,潘宝山就打电话给老王,问他有没有通知到伏广波晚上喝酒,等会顺便和他一起来办公室一趟,有点事情说说。
老王和伏广波很快就来,问潘宝山什么事。
“有几个技术性问题要跟你们交待一下。”潘宝山说,“今后一段时间你们要配合一下,做好指导工作。”
“潘乡长你还是说地膜花生的事?”老王问。
“对,采用地膜种植花生,并不是简单用塑料薄膜一蒙的事情。”潘宝山说,“认真来讲,确实是个细活,你和伏主任都是行家,应该知道。”
“潘乡长,你先说说,我们有时也考虑不周全。”伏广波的心事虔诚的,作为农技中心主任,以前从来没受过如此重视,谁都不把他当回事,这潘宝山一上来就要他组织了科技助农服务队,现在又要委以春花生地膜种植的技术指导重任,有种被器重的感觉,很振奋。
“那我就班门弄斧,先撂两句。”潘宝山掏出烟散了两根,让老王和伏广波坐下来。
老王呵呵地坐下,似乎想了什么忙又起身,为潘宝山倒了杯水,又倒了两杯与伏广波一起喝。
伏广波也不是呆眼人,没坐等,也站起来,走到潘宝山面前为他点烟。
“不要客气,坐,坐。”潘宝山吸了口烟,又抿了口水,心想还真他妈感觉不错,有人倒水点烟,难怪有些人削尖了脑袋要当官。
“潘乡长,你说说吧,给我们先指导一下,回去也好开展工作。”伏广波说。
“指导谈不上,一起交流探讨。”潘宝山稳了稳,“地膜花生要想收到预期良好效果,三个环节不能少,一是播种前的准备,二是播种时的覆膜,三就是后期的田间管理。”
“潘乡长你等一下,我跟伏主任回去拿纸和笔,你慢慢讲,我们慢慢记下来。”老王很认真地说,“不是吹捧你,我感觉你讲的那些,我跟伏主任还真的好好学习一番。”
“是的潘乡长,以前我们乡里不重视地膜种植,所以对这方面关注得不多,是得好好听听你讲课。”伏广波附和着。
“这么说我就不讲了,不能把我架得太高啊。”潘宝山笑起来,“我就是大概说一下,在具体耕作种植之前,还要开一次技术培训会,把科技助农小组的人都拉过来,先给他们上一课,让他们下去做具体指导。当然,我们也下去,及时掌握情况,争取高效。今天,主要是给你们分分工。”
“分工明确,才能做到最好。”老王点点头。
“老王,农资方面的事交给你办。”潘宝山说,“种子、化肥、农药还有地膜由你负责,用得着统一采购的就兜手全办了,不用统一采购的也要多长长眼,能多把把关最好。”
“没问题!”老王回答得很干脆。
“还有,以后技术指导那一块的事,要慢慢移到伏主任那里,他们农技中心本身就是搞技术的,理应承担起具体指导的职责。”潘宝山接着说,“农经站要回归本位,多考虑全乡的农村经济问题,比如下一步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事情,要围绕那个问题多下功夫。”
“是啊潘乡长,早该这样了,可以前没人理会,瞧瞧咱们站长,装病都半年多了还不来上班,就在外面逍遥着。”说到这里,老王开始抱怨起来。
“老王别急,那事我已经向主要领导汇报过了,应该很快就有结果。站长的位子不能虚空着,得让那些有责任心有资历的人顶上去!”潘宝山边说便用慰藉的眼神看着老王。
老王顿时有点坐不住,歪了歪屁股,不好意思地看看伏广波。
伏广波立刻会意一笑,小声说:“老王,恭喜了!”
“别拿我老头子寻开心!”老王笑了,“不过要真是那么回事,我倒很乐意接受你的恭喜。”
“看潘乡长那意思还会有意外?你就等喜吧!”
潘宝山知道他们两个说什么,但故作不知,“你们有好想法就说出来,别嘀嘀咕咕。”
“没有,目前还没有。”老王激动地看着潘宝山,“潘乡长,不过回去后我跟伏主任会多用心,一定让你满意。”
“老王你跟我表什么态,有点见外了。”潘宝山笑着说,“我把你跟伏主任都没当外人看,因为我觉得比较了解你们,都是能干实事而且愿意干实事的人。”
“潘乡长你夸奖了!”伏广波局促起来,此刻他心里乐开了花,农技中心主任当了好几年,还第一次和领导走这么近。
“好了,废话少说,去富贵酒楼去,趁着有时间甩几把扑克。”潘宝山说,“正好也早点开喝早结束,省得深更半夜那些村支书不回去。”
老王和伏广波连忙起身说好。
来到门外,潘宝山忽然想起件事情,问王韬什么时候过去。老王听了一拍脑袋,“潘乡长,你看我这记性,竟然把他的事给忘了,王韬说有事不能过去。”
潘宝山不由得一阵失落。
第二十五章好像真有事(两更二)
潘宝山认为王韬是他最好的朋友之一,这次因补选副乡长的事闹出了不快,潘宝山很想缓和一下变僵的关系,所以才让老王通知他参加今晚的酒场,没想到他还不领情。
“先做了对不住我的事,还跟我摆架子,算个什么东西!”潘宝山暗骂一句,又问老王:“王韬有没有说什么事?”
“没说。”老王顿了一下,“但他好像没撒谎,人不在乡里。”
“哦。”潘宝山稍稍得了点安慰,“那看来他是真有事了。”
刚好,付广波要先会办公室拿点东西。
老王见他走远,放低了声音对潘宝山说,“宝山,你是不是为补选前的事感到不快?”
“什么事?”潘宝山知道老王的意思,但没接话,假装糊涂。
“就是偷听刘江燕上厕所的事,不是有人说出去了嘛,还弄出了不小的动静。”
“动静是不小。”潘宝山点点头抿了下嘴巴,“那都是过去的事了,无所谓,不提也罢。”
“宝山你就是想得开,有气量。我说句公道话,其实那事也不一定就是王韬说的,没准是有人偷听了去乱说一通的呢。”
“老王你不用说了,明白你的意思。我对王韬没意见,要不也不会让你喊他晚上一起喝酒。”
“那就好,那就好。”老王诶呀了一声,“其实我挺喜欢看你们哥俩和和睦睦打打闹闹的,当然,现在你有了身份,打闹的事不能做了,得讲体面,但和睦还是要的。”
“行了,那事不说,跟郑金萍联系下,看她去富贵酒楼了没,有些事她在场能张罗。”潘宝山道。
郑金萍这会可没到富贵酒楼,她正在宿舍里打扮,还专门在腋窝喷了一般情况下舍不得用的香水,这样在举手抬臂间可以放出味来,她认为那是撩人的气息。
老王打电话给郑金萍,说潘宝山已经忘酒楼去了,赶紧过去招呼,如果时间宽裕可以摸几把扑克。这对郑金萍来说当然是好事,毕竟又多了此机会,“老王,你跟潘乡长说,我马上就过去!”
挂掉电话,郑金萍疯疯张张地跑出来。可刚到大院中心花坛,不想碰到了梁延发,郑金萍顿时感到不妙,但想躲已经来不及了。
“金萍,慌里慌张要去哪里?”梁延发问。
“潘乡,潘宝山要我到富贵酒楼订两个大桌子,我去看看。”郑金萍有点不安,她并不知道潘宝山与梁延发暗中的关系。
“两个大桌子?”梁延发并不了解情况,“今天上面没来人吧。”
“上面没人下来,但下面有人上来。潘宝山召集各村村支书开会推广地膜花生种植,完了请他们喝一场。”
“这小子不简单,还没怎么地就想拉拢人心了,还有什么人?”
“还有农技中心主任伏广波和农经站的老王。”
“小兔崽子,步子走得很稳嘛。”梁延发吐了口唾沫,“金萍,往后给我好好注意点潘宝山的动向。”梁延发觉得有必要防着点潘宝山。
“好的梁乡长,潘宝山不跟你一路,也就是不跟我一路,只要他有异常动向,我肯定第一时间就向你汇报。”郑金萍松了口气,梁延发并没有因她和潘宝山在一起而斥责她。
“记住,不要做得太明显。潘宝山那家伙可鬼得很,别让他察觉出不对劲。”
“梁乡长你放心就是,我有数。”
梁延发点点头,“对了,你去富贵酒楼安排完桌子要留下来吗?”
“潘宝山说所有开会的人都去。”郑金萍隐约觉得,梁延发要有罗嗦事。
“去就去吧,不过可要早点回来。我在办公室等你,有件事要跟你好好商量下。”
“很重要吗?”
“那当然重要,得像个办法把黄开建给弄走,最好是把他给弄下来,要不整天跟他耗着,哪里还有精力来干工作。现在的形势你也不是不知道,不管在什么位置,如果不干出点成绩来,想挪个好位子有多难!”
“哦,这事啊,那,那当然是重要。”郑金萍预感到又要有大事发生,“梁乡长,等酒席开场后,我打个招呼就回来。”
“嗯,越早越好,你要知道黄开建一走,咱们夹林乡的领导班子又会有变动,你的机会也就再次来临。”梁延发停顿了一下,“跟你息息相关啊。”
“我会很快回来的!”郑金萍只要一听到升职,马上就能放下一切,招引潘宝山的事也暂且放一边去,反正有的是机会。
郑金萍赶到富贵酒楼,潘宝山也刚晃过去,范少华正围着他转。郑金萍把房间订好,又找了个房间设好牌局;把潘宝山几人领了进去,“潘乡长,先玩几把吧。”
“好,今天就放松放松。”潘宝山笑呵呵地坐下来,“郑主任,今晚你可以唯一的女同胞啊,到时好好敬敬各位村支书,当然,你只要一死一下就行,否则可撑不住!”
见潘宝山如此爽朗地跟自己说话,郑金萍心下大动,马上一个招展飘到他身后侧,“潘乡长,那你可要保护我一下哟,否则我怎么对付得过来?”
潘宝山闻到一股浓郁的香气,一下就猜到了郑金萍的用意,他可不想和郑金萍有太多交结,否则让梁延发知道那可不是闹着玩的,“郑主任,今晚我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想保护你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自己招架都难呢,那些村支书能放过我?”潘宝山说完开始抓牌。
“那我不要惨了嘛。”郑金萍扭捏着,故意用大腿轻摩潘宝山的腰,“潘乡长,如果真像你说的那样,我可要做逃兵的啊。”
潘宝山被郑金萍大腿一摩,顿时觉得腰身一阵发热,男人就是男人,面对女人的撩骚哪能心平气静?正琢磨照此下去晚上该怎么办时,忽听郑金萍说要当逃兵,立刻有了主意,“行,郑主任,我看也合适,要不村支书们逮着你猛灌,你还真要难看。要不就照你说的,酒席开场后你撒个大网,每桌敬一杯赶紧撤。”
“那可不能走,郑主任,今晚你可以不睬别人,陪好潘乡长就行!”着潘宝山的范少华可不会放过热乎人的机会,“潘乡长,你说是不是?”
“潘乡长要是能让我陪就好了。”郑金萍弯腰一歪头,看着潘宝山道,“是吧潘乡长?”
“诶哟,你们是想让我输牌吧,东一句西一句弄得我没心思看牌了都!”潘宝山对郑金萍说,“郑主任,你看看其他人有没有闲着的,再摆一局大家玩玩,谁输了呆会谁多喝一杯!”
“那我看看去!”郑金萍一回身,借劲一用力,大腿狠狠地在潘宝山后背擦了一下。
潘宝山被推得身子一晃,范少华看在了眼里,偷偷笑了。
“范书记你笑什么?”潘宝山怕范少华胡说八道,让梁延发听到风声不好,故意说:“不能乱笑,更不能乱说捣鬼,否则不管你手中有什么牌,最后肯定让你输!”
范少华是个滑头,听话听音,一下就明白潘宝山的意思,“潘乡长对我还不放心呐,你就是借我十个胆子也不敢啊,那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嘛!”
潘宝山笑笑,“不废话,打牌!”
一直打到六点,准时开席,也没有什么开场白,潘宝山就一句,大家随便喝就叫开了场。
六点半,郑金萍坐不住了,端起酒杯敬了个满桌,然后到另一个房间找潘宝山。
“潘乡长,我来敬酒了。”郑金萍一进门就亮出潘宝山的旗号,“潘乡长说了,我可以撒大网敬大家!”
“撒大网就撒大网吧,反正我们自己会喝好!”范少华讨好死地看了看潘宝山一眼,“潘乡长,我们可不客气,乡里有招待,那可要放开量!”
“是,放开量喝!”郑金萍一举杯干掉,又倒了一点,“单独敬下潘乡长,我就回去了。”
“敬潘乡长怎么就倒那么点,倒满倒满!”范少华起哄。
“倒满就倒满。”郑金萍喝酒一点都不怕,让人拿了酒瓶过来倒满,走到潘宝山面前,“潘乡长,敬完这杯我就先回去了。”
“好,有事就先回去了吧。”潘宝山说完这话,脑海里一个闪灵,看这样,郑金萍似乎真的有事,否则凭对她的了解,绝对不会提前退场。“郑主任,好像你今晚真的有事?”潘宝山问了一句。
郑金萍小小地一怔,摇头道:“没,没有啊,我就是怕酒喝多了难受。你知道,女人其实最怕酒的。”
“嗯,那就早点回吧。”潘宝山看出了郑金萍一闪而过的慌乱,但没有继续追问,因为问也没用,只有暗中观察。
郑金萍走了十几分钟,潘宝山开始想办法找借口离开,此刻不需要太多了解,只要知道郑金萍去了哪儿、跟谁在一起就行。
但这会儿离开还真不合适,在别人看来明显是尾随郑金萍而去。
“如果身边有个贴心的人就好了。”潘宝山暗叹了一声。
“潘乡长,我来敬酒了!”这时,另一桌的王三奎一手端着酒杯,一手提着酒瓶推门进来,“潘乡长,我只代表我自己啊,等会他们要一个一个过来敬你呢!”
“那可不行,搞车轮战我可受不了。”潘宝山起身迎上去,“王书记,我先敬你啊,敬完了我就到你们房间去,得主动点,那样还能少喝点!”
确实如潘宝山所说,他主动过去敬酒还真没喝多少,倒是那些村支书个个来满杯,最后喝得东倒西歪。
十点钟不到,散场。
潘宝山让老王和伏广波在门口送一下,他要先回去,看看郑金萍到底在干什么。
第二十六章借钱(两更一)
初春的夜空,弥散着躁动的气息。
潘宝山踏进乡政府大院,兀然想起了刘江燕,心底涌起一股冲动,想找她表白一番。潘宝山相信应该没有问题,从种种迹象看,刘江燕对他应该有那意思。
此刻潘宝山已然忘了郑金萍的事,直接来到宿舍楼前。
时候还早,各个宿舍的灯都还亮着。潘宝山站在楼下看着刘江燕的房间出神,如果搁在以前,他可能会大着胆子上去敲门,可现在似乎有点不妥,才当副乡长没多长时间,这个时候去有点以势逼人之嫌。
“还是以后吧,时刻准备着,总有更合适的机会。”潘宝山甩了甩头,朝自己宿舍走去,刚开门,后面传来一阵脚步声,是王韬。
怎么这个时候回来,是真有事还是故意躲开酒场?
潘宝山没进门,犹豫了一下,等王韬进屋后他转身走了过去,敲了敲他的门,“王韬,聊两句?”
“聊,聊啊。”王韬看上去很憔悴,对潘宝山的进来稍显惊奇,“进来坐吧。”
潘宝山进去在床边坐下,王韬掏出八块一盒的利群香烟,“没好烟,就这了。”
“能冒烟就行。”潘宝山拿了一支点上,“今天下午开会,晚上留各村村支书吃饭,想让你也过去,但碰巧你有事。”
“是有点事,这不刚回来嘛。”王韬笑了一下,很勉强,“我可不是有意不去喝酒的啊。”
“我知道。”潘宝山吹了口烟,“嗳,王韬,看你好像不开心,是不是今晚谈对象没谈成,你看上了人家,可人家没看上你?”
“唉,怎么会呢。”王韬露出个苦笑,“家里出了点事,老爸要动个手术。”
“多大了?”
“六十三。”
“那也不老,身体扛得住。”潘宝山安慰说,“没事的,不用太担心,要不你这愁眉苦脸的样会给你爸增加心理负担知道么。”
“我担心的不是老爸的身体,唉。”王韬一只胳膊担在桌角,垂下头长长地叹了口气,“手术和医疗费用太高了,一时凑不齐。”
“多少?”
“将近二十万。”
“哦,那还真不少,现在还差多少?”
“家里没什么钱,兄弟姐妹几个凑了十万,又向亲戚借了四五万,还差五六万,关键是医生说手术不能耽搁。”
“明天找同事帮帮,五六万不是大问题,我那有一万多。”
“你存点工资也不容易,还是算了吧,明天到银行看看能不能贷款。”
“什么不容易,现在我用不着,放银行也没意思,拿出来给朋友救个急很合适!”潘宝山起身拍拍王韬肩膀,“事就这么定了,我马上去找老王,他手头上也该有点余钱。”
潘宝山说完就抬脚出去找老王。老王还没回来,屋里依旧黑着。潘宝山估摸着,送个人再怎么耽误,这会也该快回来了,索性去迎他。
拐过巷口,前面有人影摇摇晃晃走过来,正是老王。
“老王,好像你没喝多啊,怎么走路摇晃起来。”潘宝山上前说,“唉,有件事跟你商量下。”
老王满嘴酒气,“送走人之后,我跟伏广波回屋看看,还有半瓶没喝完,两人又坐下来干了。”
“诶哟,就半瓶酒,你们两人还耗上了。”
“也没怎么耗,几口就喝了个光。潘乡长,你刚才说有事商量,什么事?”
“不是说私下不喊乡长的嘛?”潘宝山摇了摇头,“老王你真是喝多了。”
“没怎么多,伏广波多了,我刚把他送回去。”
“他家就在附近还要你送,赶紧回去,真要跟你说件事。”
潘宝山把老王带到自己宿舍,关上门就问他手里有多少余钱。
“余钱有几万,不过我可做不了主,能转动的也就三五千。”
“五千也行,多几个五千也就好办了。”
“怎么了宝山,弄钱想干啥?”老王问。
“王韬要用,他老爸急需动手术,但钱不够愁得很。我不是想着平时关系不错,能帮就帮帮嘛。”
“哦,原来是这事啊,怪不得下午打电话时感觉他死气沉沉。”老王沉默起来,“还要多少?”
“五六万。我这儿有一万多,加上你那五千也就两万,还差三四万。”
“我能拿一万!”老王表情严正起来,“这个时候不帮还什么时候帮?”
“老王你还真仗义!”潘宝山挥手打了一下老王的胳膊,“还有股血性。”
“别夸我,先想办法把问题给解决掉。这年头钱不好借,别说关系一般了,就算是朋友之间,动到上万块也会不干脆。”
“是啊,有时谈到钱就是伤感情。老王,照你的意思说,王韬想朝其他同事借,有困难?”
“有,平时他也就跟你关系还行,跟其他人不怎么深交。我之所以借钱给他,不是因为喝了酒说大话,是因为看着你的关系,否则我还真不太愿意。”
“不管怎么说你是个有爱心的人,嗌,我说老王,能不能在公款里做点手脚?”
“什么意思?”
“马上不是搞什么地膜花生嘛,乡里也同意补贴,能不多报点,弄个一两万出来移给王韬用?”
“啊!”老王一惊,“宝山,凡事关涉到公款,不管多少可都是大事,不出问题没什么,一旦有了意外,那影响绝对不一般!”
“那算了,本来我觉得那都是乡里的吃喝钱,多支点出来也算是直接补贴给老百姓,不失为一件好事。现在听你一说,感觉还挺严重。”
“那主意你就别打了,弄不好还说不清。再加上地膜种植的事是你主张的,没准心怀不轨的人会给你扣上个抠老百姓血汗钱的帽子,那你可就遭了秧!”
“那还是正儿八经地借吧,老王,要不咱们向各自的朋友开开口?”
“宝山,不是我愿意帮那个忙,以我的情况,开口借钱还真不太好,能不能借到是一回事,让家里那口子知道又是另外一回事。”
“哦,我懂了老王,那就由我来想办法。”
“你就多想想吧,反正我那一万有保证,明天上午就给你。”
“行,越快越好。早点回去歇着,我一个人静一静,想想办法。”
老王站起身来,眉头一皱,“我说宝山,王韬那边什么意思?别到时他不领情弄我们个难堪。”
“不会的,现在他是一筹莫展,而且就算是不领情也没什么,大不了把钱拿回来就是。”
“嗯,你说的也是。”老王点点头离去。
潘宝山鞋子没脱歪倒在床上,还差两三万,应该不成问题,实在不行就找黄开建说说情,让乡里先拿出那部分钱,以后在王韬的工资里慢慢扣就是。
当然,还有一个办法可以试试,朝刘江燕借和郑金萍借一下。潘宝山觉得,利用这个机会向刘江燕借钱,还可以达到另外一个目的,看她( 官路逍遥 http://www.xlawen.org/kan/2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