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辣文小说 > 官路逍遥 > 官路逍遥 第 22 部分阅读

第 22 部分阅读

    八十一章调研

    潘宝山满心欢喜,赶忙到办公室去整理相关材料,仲崇干或者梁延发肯定需要,祁宏益来时少不了汇报。

    刚找了点设施大棚蔬菜项目的资料,手机一阵猛响,潘宝山本不打算理会,张眼望了下是黄开建的,便接起来。

    “小潘!”电话一通黄开建就叫起来,“好事啊,你马上就要入祁宏益书记的法眼了!”

    潘宝山一听就知道,肯定是黄开建也晓得了祁宏益要来夹林调研新型农业发展情况。

    “黄书记,你那边也得到消息了?”潘宝山笑道。

    “局办公室刚接到县委办通知,祁宏益要到你那儿去调研,农业局是重要陪同单位!”黄开建哈哈地笑着,“小潘,准备好好表现一下!”

    “我表现什么,还轮不到我。”

    “咋轮不到你呢,梁***敢表现?”黄开建忿忿地说,“他妈了个比的明显是靠着冯德锦,如果再向祁宏益恬着脸,那还不得给冯德锦攉肿了!仲崇干也不太可能,他一直闷着,图得就是安稳度日熬个退休,应该也不会跳腾。因为他多少也有点眼色,知道在农业发展上祁宏益和冯德锦唱对台戏,他可不想出风头得罪冯德锦。”

    “这么说,我还能露个大脸了!”

    “绝对是个好机会,马上有调研这么一出戏,再加上刘县长的招呼,你来农业局就是百分百的事!”

    “但愿如此。”潘宝山笑道,“黄书记那先不说,我正在找材料,赶紧进一步熟悉下相关情况,等祁书记过来好好汇报汇报!”

    “可别把汇报想得太简单,想坐下来念材料是不行的。”黄开建说,“像这种调研,一定要在现场把情况说全说透,那才见真本事,也才能让祁宏益对你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这么说,看来我还得深下番工夫,现在初步打算选四个亮点,估计能看到三个,但不管怎么说我都得对情况了如指掌。”

    “那不说了,赶紧忙吧,一定要做好准备工作,充分重视起来,这是你人生的一次关键大考!”

    这个电话没白打,潘宝山有所启发,更加认真地搜整这资料。

    半小时后郑金萍来了,表情更加兴奋,一进门差点就要手舞足蹈起来,“潘乡长我说吧,这回祁书记来调研,功劳肯定是你的!”

    “怎么说?”潘宝山能猜出个大八分,应该和黄开建估计的差不多,但还是想亲耳听听。

    “梁乡长听了汇报,先是惊喜了一番,不过很快就平静了,说仲崇干是一把手,上面来调研,咋样安排让他拿决定。”

    “仲崇干决定了没有?”潘宝山问。

    “我去找了仲崇干,他说夹林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新型农业的事,多是在他来之前的搞的,很多东西他并不了解,所以还是让具体抓的领导主导负责。”郑金萍笑道,“潘乡长,那不全都是你的事了嘛,功劳还不全在你头上?”

    潘宝山听后暗暗一笑,果然如黄开建分析得一样,这次还真能拣个巧好好表现一番。

    “郑主任,你马上跟老王、伏广波两人联系下,让他俩抓紧时间到我办公室来,有些情况我得了解下,否则祁书记问起来要是回答不好,就不是丢面子的事了。”

    郑金萍原本想趁着这机会和潘宝山热聊一阵,见他一心扑在了准备工作上,也只好作罢。

    “潘乡长那我走了,有啥事尽管吩咐。”郑金萍娇滴滴地说。

    “行,你去吧,有事再喊你。”潘宝山看了眼郑金萍,觉得该鼓励一下,同时也给她个暗示,“郑主任,这次你做得很好,让我第一个知道了祁书记要来调研。有时候早一步知道消息,会起到关键性作用。”

    “那你就放心吧。”郑金萍破天荒地显出了一丝羞涩,“都说了我是你潘乡长的人,当然会为你把事情办好,有啥机密你肯定是第一个知道!”

    “好好,以后继续。”潘宝山呵呵起来,“现在也再加把劲,赶紧去把老王和伏广波叫过来。还有,通知各个部门,把卫生搞搞好,大院里也要认真清扫一下。”

    “好的!”郑金萍得了赞许自是高兴,乐不颠地退了出来,打电话给老王和伏广波,说有十万火急的事,赶紧到潘乡长办公室。

    老王和伏广波正在洼窑村忙活鲜切花的事,接到消息后知道不是小事,二话不说就奔往潘宝山办公室。

    见到潘宝山,听他一说,两人也很高兴,连忙相互补充着把斜沟村的设施大棚蔬菜、大陡岭村的金银花种植、瓜坡村的畜禽养殖以及洼窑村的鲜切花栽培项目,仔细梳理了一遍,让潘宝山作了详细记录。

    记录整理好后,潘宝山一整天都盯在上面,各个项目的具体做法、前景规划和一些相关数据,全都烂熟于心。

    剩下的时间也没闲着,潘宝山带车把安排的调研路线走了两圈,算是彩排,一遍更好地控制时间进程。

    这两天,潘宝山完全可以称得上是废寝忘食,就连刘江燕的房门也不去敲了,只一门心思想着如何把工作搞好。

    两天后,祁宏益终于来了。

    仲崇干和梁延发领头,在乡大院门口列队欢迎。

    祁宏益乌黑光亮的轿车在门口刚停稳,副驾驶位置上的秘书杨涛就麻溜地钻出,给祁宏益开车门。

    祁宏益出来后,后面政府一号中巴车里陪同采访的人员也都蹦了下来,簇拥在祁宏益后面。

    黄开建夹在人群里,没了往日那种大咧的姿态,只是在跟潘宝山眼神交流的时候,才显出无拘束的豪气来。

    “祁书记好!”

    仲崇干和梁延发飞快地上前,热情问好。仲崇干还想跟祁宏益握握手,但见他没那个意思,也就没硬伸手。

    祁宏益面带微笑,点点头,“好。”

    “祁书记,先到会议室坐坐吧!”梁延发一脸虔诚的微笑。

    “还是先到现场看看,你们夹林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上做得不错,近来市报两次头条报道了相关新型农业发展项目,很好。”祁宏益说。

    “好好,那就先看现场。”仲崇干回头对潘宝山一招呼,“潘乡长,你前头带路,先奔第一站!”

    “哦,潘乡长就是报道里提到的潘宝山吧。”祁宏益问仲崇干。

    “是的,是的。”仲崇干道,“夹林的农业结构调整,是我到任前黄开建书记抓的工作,他去农业局后,就一直交由潘宝山负责。”

    “嗯,不管谁负责,要持续抓牢抓好。农业发展是富祥县现阶段的工作重心,要花大力气去扶持。”祁宏益道,“抓点紧吧,去现场转转。”

    车队不急不缓地行进,很快来到斜坡村设施蔬菜大棚区前。

    潘宝山最先下车,向后走了几步,迎上祁宏益。

    “祁书记好!”潘宝山稍一哈腰,微笑着伸出双手,“欢迎祁书记莅临夹林指导工作,我是小潘,潘宝山!”

    祁宏益抬手和潘宝山握了握,“哦,潘乡长,潘宝山,夹林的新型农业搞得有声有色,在持续抓好项目的同时,也要注意总结经验,争取大踏步前进。”

    “在祁书记的指导和支持下,那是肯定的!”潘宝山响亮地答着,回身指了指蔬菜大棚,这个时候不能只说空话表态,要及时展示成果,“祁书记,这一片温室大棚自去年年中开展以来,项目推展进度很快,现在已出具规模,由当初的十几户发展到现在的近百户。据一季收入测算,种植户年人均收入可逼近万元大关!”

    潘宝山边说边引导祁宏益来到鲁成升的蔬菜大棚前。

    鲁成升正和家人摘脆嫩的黄瓜、鲜红的西红柿,忙得热火朝天。

    “这已经是第二茬了!”鲁成升提着一筐西红柿乐得合不拢嘴,“摘一茬蔬菜就能赶上种一年的粮食!”

    “他是斜沟村村支书。”潘宝山指着鲁成升向祁宏益说,“去年项目开始时,村干部们起了很好的带头作用,在‘先富带动后富’的影响下,村民几乎是争先恐后地加入到设施大棚蔬菜行列中来。预计到今年年底,全村将有一半以上的农户都搞大棚菜,最终全村八成以上家庭都将成为种植户,成为名符其实的蔬菜专业村。”

    “市场引导方面怎么样,有聚就要有疏,菜集中种起来了,销售局面一定要打开,那也是关键一环。”祁宏益环视这蔬菜大棚,感受着浓郁蓬勃的生机。

    “市场销售不成问题,乡里推动种植户成立果蔬种植合作社,发挥了很大作用。”潘宝山说,“现在菜农几乎可以足不出户就可以把蔬菜销售出去,赶上成熟高峰期,每天都有菜商到地头收购。”

    祁宏益点点头,“在引导发展上,乡里有没有进一步打算?”

    “乡里已经着手以斜沟村为中心,打造成规模上水平的设施蔬菜基地。”潘宝山说得很有豪情,“现在正在和投资商洽谈,已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引导蔬菜基地向生态农业园转变,届时园内将进行道路硬化、水电通引、排灌完备等配套设施建设,在此基础上还将筹建一个大型蔬菜批发交易市场。”

    “嚯,好啊。”祁宏益笑道,“那可是个大工程,要好好排个计划,有条不紊地推进各项工作稳步开展。”

    “初步计划已经列出,还有待完善。”潘宝山说完估摸了一下,不能在蔬菜大棚上耽误太多时间,便对祁宏益说起了庭院种植:“祁书记,斜沟村是乡政府驻地,为做大经济强村效应,我们还实施了‘见缝插针’致富模式,充分利用村民闲置的庭院、门前屋后,大力发展庭院经济,种植高效益的蘑菇,还有一些时令果蔬,不但美化了环境,还能带来收益。而且从目前主要种植的菌类情况看,获利很高,下一步乡里将进行扶持,争取把菌类种植当成大类发展项目。”

    “政府驻地村要做强,其他相对经济薄弱的村子也要兼顾,而且从某种程度上说更需要关注,否则贫富差距拉得过大,也是个问题。”

    “下面要看的大陡岭村就是若村,但现在通过金银花种植基地项目,已开始改观!”潘宝山说着,对郑金萍使了个眼色。

    郑金萍赶紧给王三奎打电话,说调研组马上就到,做好准备。

    出发时,祁宏益向潘宝山招招手,喊道:“小潘,来,到我车上。”

    第八十二章含蓄地露骨

    坐进祁宏益的车里,还跟他并排在后座,潘宝山非常拘谨。

    “呵呵。”祁宏益看得出来潘宝山很紧张,“小潘,大陡岭村的金银花种植基地的情况,前几天在报纸上看了,金银花开,流金淌银,效益很直观,金银花成了名符其实的富民花。和市健达医药公司合作开发基地举措也很好,公司、基地、农户三合一运作模式,可以实现健达药业公司药材来源与农户种植收益‘双保险’、‘双丰收’。”

    提起项目情况,潘宝山就有了话题。

    “祁书记你说的是。”潘宝山适时答话交流,“不过报道中没提发展前景,等种植基地面积达到五千亩后,我们准备进一步完善服务,招商引资建设集烘、晾、存于一体的金银花深加工厂,那样产业链将进一步拉长,经济辐射力也就越强!”

    “嗯,那很好,发展项目,重要的是远景。”祁宏益说,“没有远景也没了方向,做什么都不长久,而且也缺少动力。”

    “祁书记,我工作时间不长,经验还很不足,有时怕眼高手低,那样的错误可是很严重的,事关全局。”潘宝山神情庄重,“所以有时难免思前想后畏手畏脚。”

    “年轻人就是要有股闯劲,开顺风船练不出好舵手,前进的道路上挫折是难免的,关键是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能吸取教训,引以为鉴。”祁宏益语重心长,“当然,在做重大决策的时候,还要集思广益,不能一意孤行搞一言堂,那就不是简单的错误问题了,而是能力问题。”

    “祁书记你说得是,今后工作中一定加以注意!”潘宝山表态。

    “呵呵,你们年轻人头脑灵活思维转变得快,是大有作为的。”祁宏益笑道,“小潘,好好干,争取把夹林树成典型。”

    “谢谢祁书记寄予厚望并殷切鼓励,我会把您的厚望转化为希望、鼓励转化为动力,开足马力为夹林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做出自己的贡献!”潘宝山表现出很受鼓舞的样子。

    “嗯,好,不错。”祁宏益笑着点点头。

    潘宝山看着祁宏益,心里闪过一丝冷意,听祁宏益这意思,好像还很认可他继续留在夹林这个小地方。

    正想着,金银花种植基地到了。

    大片金银花开放,到处是村民采摘的忙碌身影,花香飘,笑声扬,好一卷美丽富民的和谐彩图。

    车子还未停稳,潘宝山就已推开车门,他要争取赶在副驾驶位子上的杨涛之前,绕到另一侧去为祁宏益开门。路上杨涛一直没说话,潘宝山觉得他有点阴,不怎么好相处,不过那无所谓,跟他不会打太多交道。

    潘宝山到底没赶上杨涛,他的距离实在有些远。

    杨涛开车门的时候,看似无意地给了潘宝山一下冷笑。

    “***!”潘宝山暗暗骂了一句,愈发觉得杨涛虚诈,是个心胸狭窄之人。

    “潘乡长!”早已等在基地的蒋春雨奔过来,喊了潘宝山一声。

    “哦,蒋助理。”其实潘宝山在私下里已经喊她春雨了,他觉得那份温暖值得珍惜。

    “王书记要激动命!”蒋春雨面如桃花,小声对潘宝山说:“他正带人在地里采摘金银花,想表现一下呢。”

    “他也能摘花?”潘宝山嘿嘿一乐,“摧花还差不多。”

    蒋春雨嘴角一翘,淡淡地来了下妩媚,“宝山哥,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潘宝山听了一愣,这是蒋春雨第一次如此含蓄地露骨。不过这会由不得他多琢磨,祁宏益背着手扫了一圈岭坡上的金银花地后,抬步向地里走去。

    “祁书记小心,地不平整。”潘宝山撇下蒋春雨,来到祁宏益旁边。

    “没事。”祁宏益走得很稳,“金银花花期有多长?”

    “大概一个月左右,花株进入鼎盛期,一般每年可开三到四次花。”潘宝山抬眼望望,王三奎正瞄着这边,想着他热切的表现欲,便向他招招手。

    王三奎立刻颠颠地跑过来。

    “这是大陡岭村村支书王三奎,在项目刚开始时也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潘宝山笑着说。

    “嗯,基层村组织干部的模范作用还是很明显的。”祁宏益点点头,“现在一亩地,能产出多少?”

    “现在花株还没长足,但一亩地一年也要有四五千的纯收入,比种花生地瓜啥的,要翻好多倍呢!”王三奎裂开大嘴笑道,“等花株长足了,一亩地一年收入就能奔一万去!”

    “争取过万!”祁宏益兴致勃然。

    “在潘乡长的带领下,我们有信心!”王三奎看了眼潘宝山,又对祁宏益说道:“自打去年潘乡长抓农业工作以来,大陡岭村可真是变了天,这个金银花一搞,咱们干一年可比得上以往干十年了!”

    王三奎这么夸夸一通说完,潘宝山好一乐,刚才听蒋春雨说王三奎猴急着想露个脸,无意间给了他个机会,没想到还能受他一下吹捧,挺好。

    “潘乡长的确是农村经济发展带头人,起码在我们夹林乡是这样。”跟过来的蒋春雨跟着说道,“除了我们大陡岭村的金银花,还有斜沟村发展的设施大棚蔬菜、瓜坡村养殖的畜禽,都是他一手打造出来的。哦,现在还有洼窑村种的鲜切花规模种植,看样又能撑出一片天!”

    “哦,呵呵,小潘你看,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祁宏益听后笑道,“干部干与不干、怎么干,底下的人清楚得很。”

    这话说完,旁边的梁延发和仲崇干嘴角一抖,面色不太自然。

    “是啊,祁书记说得是。”潘宝山不敢大意领功,“现在夹林的发展思路,其实是乡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共同努力的结果,从开始的黄开建书记到现在的仲崇干书记,还有一直大力支持的梁延发乡长,都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尽心出力,否则也不会有眼前这么好的局面。”

    祁宏益仰头一笑,呵呵拍拍潘宝山肩膀点头道:“好,小潘,你说得很好!”

    潘宝山能从祁宏益的眼神里看出点什么,但也不十分确定。旁边的蒋春雨望着他,用别人察觉不到的方式对他点了下头,不动声色地竖了下大拇指,意指他说得到位。

    潘宝山这下确信,在另一个层面上又得到了祁宏益的肯定:善于团结。

    团结,尤其对领导班子来说至关重要。班子不团结,共识就难达成,而且还相互操蛋。祁宏益在官场浸淫这么多年,深知其道,刚才听潘宝山那一番朝仲崇干和梁延发头上推功的话,能感觉到他领导思维的成熟度很高。

    “好了,到下个点吧。”祁宏益继续说,“刚才那小姑娘不是还提到畜禽养殖和鲜切花种植嘛,去那里看看!”

    紧拥在后面的人群自然闪开,留出个夹道。

    祁宏益转身,对潘宝山说:“小潘,你还坐我的车。”

    在众人羡妒的眼光中,潘宝山紧跟上了祁宏益。但他没忘记回头看一个人,蒋春雨。

    蒋春雨双目无限欣慰。

    这一刻,潘宝山突生内疚,他不是不明白蒋春雨的心,可从未有过任何一点明确的态度,包括最暧昧的那段时期。

    如果这让蒋春雨还抱有某种希望,对她不公平。

    潘宝山觉得,该找个时候和蒋春雨好好聊聊。

    思忖间,神态有变化。

    祁宏益注意到了,“小潘怎么了?”

    “哦,没怎么!”潘宝山回过神,立刻打起十足的劲头,“祁书记,几天前听说你要来,我就激动得有点失眠。”

    “那可不行啊。”祁宏益笑道,“面对任何形势,稳定的心态很重要,那也是作为领导的一个必备条件。”

    “祁书记,我还得在您的指导下继续锻炼!”潘宝山很谦恭,说话间为祁宏益拉开车门,等他进去坐稳后,轻轻压上。

    “对你来说不成问题,你还很年轻。”祁宏益等潘宝山坐到身边,说道:“对于年轻的干部,上面更看重的是工作本身的能力。对了,小潘,瓜坡村怎么就发展了养殖业?”

    “祁书记,在调整产业结构时,我们注重因势利导,不生硬切入。”潘宝山歪了歪身子,面对着祁宏益以显得尊重,“瓜坡村有养殖基础,乡里顺势进行了一定的扶持,主动在土地流转上做到位,发展集中养殖小区,以扩大积聚效应,而且也能更好地解决养殖带来的污染问题。”

    “那是不错。”祁宏益看上去很满意,“养殖品种多不多?”

    “因为在技术方面还比较薄弱,所以没有进行多品种养殖。”潘宝山说,“目前是以鸡鸭为主,侧重养鸭,而且已经初见成效。已经跟省内农业龙头企业立春集团建立了初步合作,进行蛋鸭养殖,打立春的牌子。估计在一两年时间内,就可以发展成为省内最大的蛋鸭养殖基地。”

    “不错不错。”祁宏益点着头,感叹了一句,“这几个项目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是个耗时耗力的工程,后续发展是很重要的,就怕断档啊。”

    这话潘宝山爱听,既然祁宏益考虑到了后续发展、又怕断档,就说明没有要让他在夹林负责到底的意思。

    想到这里,潘宝山不由得一乐。

    “祁书记,乡镇的工作,基本上是靠县委县政府的引导和指导,绝大多数工作的连贯性是应该有保证的。”潘宝山说。

    祁宏益呵呵笑了,向潘宝山投去赞赏的目光。

    这目光,在考察了瓜坡村的畜禽养殖和洼窑村的鲜切花项目后,更为笃信。

    没错,祁宏益很赞赏潘宝山的工作能力。

    四个项目全部看完后,已近中午。

    祁宏益兴致不错,说午饭就到乡大院食堂吃个工作餐。

    “宝山,来!”回去的时候,祁宏益依旧招呼潘宝山坐他的车子。

    第八十三章攻城掠池

    称呼的变化直接反映出情感递进,祁宏益喊潘宝山,从开始的潘乡长到小潘再到宝山,是一种亲切。

    领导对下属的亲切,就是充分的认可。

    “自祁书记来富祥,到乡镇调研还没在下面用过餐。”杨涛上车后扭头对潘宝山说。

    “多谢祁书记对夹林的厚爱!”潘宝山极力表现出一副受宠若惊的样子,“这是我们夹林的荣幸。”

    潘宝山受惊是装的,真正受惊的是仲崇干和梁延发,两人琢磨着在工作上没呈现出好状态,在招待上再不拿点样出来真就说不过去了。

    “我那还有几瓶茅台,到时拿过去。”梁延发对仲崇干说,“烟也是现成的,软中华。”

    “你的茅台几年陈?”仲崇干问。

    “五年。”

    “我有一瓶十年陈的,还有一瓶是十五年。”

    “十五年的给祁书记喝吧。”梁延发想了下,“十年的那瓶你还留着。”

    仲崇干没说话,他现在几乎不问事,水路很少,弄瓶十年陈往上的茅台不容易。

    搞招待关键是酒,但菜肴也同样要重视。梁延发赶紧打电话给食堂,要举全乡之力把中午的饭菜搞好。

    午饭吃得很热闹,一共两桌。

    酒喝得很好,但都没喝倒,毕竟有祁宏益压着,到了兴就行。

    潘宝山被祁宏益点名到他的桌上。理所当然,他是要敞开了胃,虽然没喝趴下,但也两腿发软。

    送走祁宏益后,潘宝山回宿舍倒头扑在床上,这两天的确是紧张了些。

    不过绷紧的神经骤然松弛下来,容易兴奋。这会潘宝山就是,躺了几分钟不到,就像炉子上的水,热腾了,抓起手机打给了刘江燕。

    “江燕,是你下来还是我上去?”潘宝山摸着肚皮抖着脚板,“这几天忙得找不着北,都没去敲你的门,这下忙完了,得好好热乎一番了吧。”

    “谁规定热乎还要有期限呀。”刘江燕撒着小娇,“我可不下去,你也别上来。”

    “我今天太高兴了,浑身都是劲!”潘宝山说,“得活动活动。”

    其实刘江燕也高兴得很,祁宏益的调研可让潘宝山好风光了一下。郑金萍到办公室说,不但在场的其他部门领导都眼红,就连梁延发也妒意大声。

    “宝山你高兴就高兴呗,还要活动什么。”刘江燕说得有点羞涩。

    潘宝山听得出来,也不多说,挂了电话就上楼直闯。

    “说让你不上来,怎么还来了?”刘江燕开门后,把着路不给进。

    潘宝山借着酒劲,架起刘江燕的腋窝将她抵进去,回腿一摆脚踢上门,又腾出一只手上了锁,之后挟着她滚到了床上。

    这已是第八次亲密接触,保证书的“条条杠杠”早已被模糊掉了。一切只差扒下刘江燕那神圣的小衩裤,然后进行一次稳准而执拗的一挺,事情就能完满。

    潘宝山二话不说,埋头哼哧哼哧地开始一件件扯褪刘江燕的衣物,直到最后一道防线,仍没有要停手的意思。

    显然刘江燕还没做好充分准备,她两手死死压住小腹,极力防守小衩裤的阵地。

    潘宝山不懈。

    “不能啊,宝山。”刘江燕亦不放弃抵抗,但脸上却不见惊慌之色。

    潘宝山嚯地一笑,“江燕你什么意思,我不能,那还有谁能!”说完,把刘江燕一掀。

    刘江燕的手只顾压在前面不放,身子被潘宝山突然一翻转,面朝下趴着,两只手顿时被压住,没及时抽出来。

    也就是这一秒半秒的工夫,潘宝山伸手“”的一拽,刘江燕的后线防事完全失守。

    “啊!”刘江燕失声一叫,这会才急忙抽出两手绕到背后,紧紧捂住两瓣光滑圆润的堡垒。

    潘宝山咧嘴一乐,立刻又把刘江燕的身子一扳,让她仰面朝上。

    这一下,刘江燕的双手,又被压在了身下。

    机会稍纵即逝,潘宝山没等刘江燕来得及对前线采取保护措施,抬起胳膊,手指一勾一拉,又将她前沿掳破。

    一丛黝亮的沃草,羞雅地呈现在眼前。

    潘宝山一下痉挛了。

    而此时的刘江燕,胸口剧烈起伏,两手除了捂住通红的脸外,哪儿也顾不上。

    怎么能无动于衷?

    潘宝山颤抖地伸出手来。

    五指如梳,如耙。

    一遍遍打理着那一小块芳草地,极尽呵护。

    刘江燕渐渐平息,似熟睡般安静。要

    然而当潘宝山收手,翻身而上,换了劳作工具,准备深耕的时候,刘江燕立刻收紧了两腿,算是对最后关口在即将失守前的一种守护态度。

    态度只是态度,有时和行动是两码事。在潘宝山的执拗下,很快,刘江燕紧夹着的双腿松动了。

    执拗,潘宝山是做到了,但在稳准方面还欠火候,像小牛拉犁,总不得要领,摸不着正路。

    不过耕牛终能上套,男人总会上道。

    最后,潘宝山还是彻彻底底地完成了他人生中,作为终结男孩身的那极富意义的一挺。

    对于刘江燕来说,也同样有着意义,只不过她在承受这一挺的过程中,觉得漫长且充满艰辛。但传统的美德让她默默地忍受着,包括随之而来的一次又一次深度撞击所带来的不适抑或是痛楚。

    潘宝山则不然,恰似渴骥奔泉,沐雨浴露,在反反复复的煅烧与淬火中,最终达到了刚与韧的完美锤炼!

    当潘宝山喘息着从刘江燕上面翻身而下时,刘江燕勾头看看床单。

    这一次,床单不用再洗了,上面殷红的梅花图案,或许可以成为永不磨灭的记证。

    刘江燕放下头来,像一条温顺的海鳗,躲在潘宝山怀中。

    潘宝山很满足,很快带着微笑进入梦乡。刘江燕合不上眼,下体胀裂又被反复冲撞带来的灼痛感,余波未消。

    熬过一个多小时,刘江燕起来简单清洗了一下,穿好衣服喊潘宝山准备上班。

    “再睡会,太困了。”潘宝山翻了个身说。

    刘江燕没再喊,给潘宝山调了个半小时的闹铃,自己先走了。

    闹铃没管用,响的时候潘宝山直接关了,蒙头再睡。不过也没睡多长时间,黄开建打来了电话,说他中午也喝多了,回去一直睡到现在。

    “黄书记有什么指示,醒来第一件事就找我?”潘宝山倚在床头点了支烟,很是悠哉,今天日子不错,得到了县委书记充分认可不说,在男女间的事情上也得到了质的飞跃。

    “好好准备吧,把到农业局后的工作好好盘算下。”黄开建笑道,“马上我就去找王法泰,让他向祁书记提一下,农业系统正缺你这样的人才。看得出来,祁书记对你的表现很满意,应该会同意你到农业局发挥更大的作用。”

    “王部长要是能办成那事,也就不用刘江燕她姐说话了。”潘宝山说,“我不想让她费事去找祁书记。”

    “刘副县长找祁书记就一句话的事。”黄开建说,“不是你想得那样,会很费事。”

    “呵呵,黄书记,我也只是说说。”潘宝山笑了笑,知道黄开建不会明白他的意思,也不深说,只是强调了下王法泰帮忙的事,“黄书记,那你抓抓紧,让王部长那边的行动能快速有效。”

    “打铁要趁热,说事要逢时。现在是好机会,我马上就跟王法泰说说,让他尽快去找祁书记,只要他点个头,事情马上就能办理!”

    黄开建说做就做,立刻就联系上了王法泰。

    “法泰,我就不喊你王部长了,看在咱们老关系的份上,你咋也得帮我这个忙,去找祁书记说说潘宝山调动的事。”黄开建说,“只要祁书记一点头,梁***还敢不放人?”

    王法泰知道祁宏益去夹林调研的情况,觉得时机的确也还可以,便答应了,说下午刚好有个常委会,可以私下里跟祁宏益提一下。

    这话不是敷衍黄开建的,下午常委会后,王法泰真找了个机会,把农业局想调用潘宝山到农业局当副局长,潘宝山也有意愿,就是夹林乡一直不放人的事说了。

    “现在,农业局黄局长又找到了我,让我在祁书记你面前提提,看能不能把潘宝山调到农业局去,让他发挥更大的作用。”

    祁宏益听到了这话,眉头一皱,想了好一会才对王法泰说,潘宝山可以到农业局去。

    就这一句话,足够。下面的事操作起来就顺理成章。

    几天后,消息传到了梁延发耳中,他马上给王涵打电话,说组织部正在操作调动潘宝山去农业局的事,冯县长那边要不要行动行动,他这边看样是拦不住了。

    “梁乡长,冯县长这边已经调整了战略,跟祁宏益不再进行刚性斗争,而是尽量采取迂回战术。”王涵说,“所以有些事不会搞明显对立,那个什么潘宝山要去农业局的事,是祁宏益点过头的,就让他去吧。”

    “那朱桂波的副局不是要搁置了嘛。”梁延发很不甘心放走潘宝山,明知不太可能挽回局势,但还是忍不住提起了朱桂波,希望冯德锦会再想点办法,或许还能有那么一丝丝转机。

    第八十四章清水鼻涕

    梁延发想要的转机,一点都不存在。王涵告诉他,朱桂波在冯德锦的大盘子里,只不过是一片小菜叶,根本就牵不动什么,他早点晚点当副局,无所谓。

    这一下梁延发彻底死了心,看来潘宝山到农业局去已经定弦。

    但过了几天后,梁延发再想想也不全是坏事,起码能腾出个位子,可以把郑金萍的问题给解决掉。

    “金萍,到我办公室来一下。”梁延发乐滋滋地郑金萍拨了个电话,“把手头的急事处理一下,其他的先放一放。”

    郑金萍听了直皱眉头,这话是个信号,梁延发让她到办公室极尽侍弄之事时,就会说类似的话。可是现在她的心态变了,面对梁延发甚至觉得他都有点恶心。

    不过在没出头之前,还是得很听话,而且凭直觉,她觉得梁延发这次喊她是有好事要说,而且很可能是提拔的事。

    “梁乡长,我马上就去!”郑金萍爽快地答应着。

    梁延发放下电话很是自得,喝了口水点了支烟,手一撑办公桌,把躺椅转了个方向,以腾出大点的位置,好让郑金萍有足够大的空间蹲下来。如今他喜欢上了郑金萍的嘴,觉得那样搞起来省事省力又过瘾。

    而郑金萍恰恰相反,如今每次她蹲下来面对梁延发那黑了吧唧又小又软的鸟玩意儿,都很反胃。她倒是想两眼一闭头一歪,只管屁股一撅或者两腿一分,让梁延发自己折腾去,完事后提裤走人。

    其实梁延发何尝不想积极主动深陷沙场,来个千进千出,一展雄风?可没办法,身体不行顶不住,肾亏了气短了,活动几下便气喘吁吁,而且还软溜溜的弄不起劲。这种情形只有采用被动式,不管怎么说先满足自我生理需求,至于心理上的事,无非是个习惯,时间久了次数多了也无所谓,什么雄风不雄风的,到年龄了都差不多,图个爽就行了。

    早早地,梁延发就解开了裤腰带,仰面躺着等郑金萍到来。

    “砰砰砰”门响了。

    “赶紧进来吧,还敲啥门!”梁延发掀起衣服摸着肚皮,“都等你老半天了。”

    “梁乡长,你知道我要过来?”没想到的是,潘宝山推开门呵呵地站在了门口。

    梁延发大惊,慌忙放下衣服,使劲向下拉了拉,尽量盖住已经松开的裤腰带。“小潘,你,你咋来了?”梁延发抬起身子,两脚一顶地,把椅子转正,将下半身挡在办公桌下。

    “梁乡长,我来汇报下洼窑村鲜切花的事,要朝基地化发展,就需要加强下硬件设施,需要投入一笔资金。”潘宝山说,“上次祁书记来调研,比较关注那个项目。”

    “不是说这种事都找仲崇干的嘛。”受惊的梁延发有点气急败坏,不过也不好意思对潘宝山发作。

    “那事仲书记做不了主。”潘宝山看出了梁延发的不高兴,他也没想到会碰上这么个茬。

    其实汇报的事根本无关紧要,那事用不着来找梁延发,潘宝山过来是为了探探风声。黄开建早就告诉他,祁宏益已经点头他到农业局的事了,可梁延发这边一直还没什么动静,好像很沉得住。

    “真是个白吃的货,什么事都做不了主。”梁延发把气头发到了仲崇干身上,“夹林可不是养老送终的地方,让他仲崇干来吃啥白食!”

    “梁乡长,那我再找找仲书记,让他拿决定,不能让他清闲了。”潘宝山转身要走。

    “算了,就别给他出难题了,啥情况还是跟我说说吧。”梁延发喊住潘宝山,他想到了冯德锦已经调整战略,既然不跟祁宏益搞刚性斗争,那么在农业发展上也就不会有过多束缚。如此一来,他就可以关注关注夹林的这几个项目,一方面冯德锦也不会介意,另一方面也能得到祁宏益的多一点认可,两方面得好的事情凭什么不做?

    “好的梁乡长。”潘宝山说,“鲜切花基地的硬件投入,算了下,如果要搞得稍微像点样,大概要投入五十万。”

    “五十万?”梁延发一抬眉头,“简化点呢?”

    “也要二十多万。”

    “那就简化点。”梁延发说,“即便这样,也还得等财政计划,现在乡财政上没有钱,不负债就不错了。你看看其他乡镇,欠债多着呢,几百万的多的是,上千万也有。咱们夹林还算可以,而且照现在的发展势头看,用不了两年日子就会很滋润。”

    “好,那就等财政计划,有方向就行,我回去跟洼窑那边说说,让村里准备好前提工作,该配合的要配合好。”潘宝山还是急着要走,他猜得出来,梁延发是在等郑金萍。

    “哦,等等,还有个事。”梁延发又叫住潘宝山,他觉得既然被惊扰了,干脆就顺便谈点正事,挡不住潘宝山去农业局,怎么也得卖足人情,“小潘,最近我一直考虑一件事,就是你的去向问题。”梁延发故作深沉。

    “梁乡长,你的意思是?”潘宝山一听立刻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但只能装作不知。

    “就是你去农业局的事。”梁延发深深地叹了口气,“从个人情感上说,我真不愿意你去,毕竟有你在夹林,我就不愁地方发展,而且你到农业局去,也便宜了黄老邪那个狗东西。”

    “我也觉得跟梁乡长配合和默契,各方面都很顺畅。”潘宝山笑笑,不多说,下面梁延发还等着呢。

    “是啊,小潘,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工作外,我们配合得都很好。”梁延发笑叹起来,“不过我不能太自私,只顾着自己工作顺手,却不顾了你的前途。”

    “梁乡长,听你这意思,是要让我去农业局?”潘宝山赶紧接话,装憨要有度,现在梁延发的意思很明显,不能再卖愣。

    “对,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我觉得还是要忍痛割爱,放你走!”梁延发口气很豪爽,手一按桌子要起来,但刚站了一半才想起裤腰带还没系,又坐了下来,顺势斜下身子拉开抽屉假装找东西,翻了两下后,拿出一盒外烟扔给潘宝山,“这烟是朋友出国带的,尝尝。”

    潘宝山伸手接住。

    梁延发坐正了身子笑道:“接着刚才说,我之所以舍得放你走,是为你的前途发展考虑,毕竟去局后,面对的是全县范围的农业,好好努力是会很作为大的,比在夹林要好得多。”

    “梁乡长你真是……”潘宝山摆出一副言语无以为谢的样子。

    “不用多说了,好好干吧,要放开手脚,要不可就辜负了我一片好意!”梁延发道,“我已经跟组织部王法泰部长说了,只要有需要,随时可以调任,我这边绿灯大开。”

    正说着,门突然被推开,郑金萍一脸妩笑闯了进来,嘴里嗲声嗲气地喊着,“梁乡长我来啦!”

    潘宝山一看,赶紧对梁延发说,“梁乡长那我走了,刚好还要找老王商量个事。”

    “好好,去吧。”梁延发扫扫手。

    郑金萍没想到潘宝山会在屋里,一下很尴尬,而且也很懊悔。对梁延发表现出这股媚态,只不过是想迎合他一下而已,绝对不是她本意。可偏偏就给潘宝山遇到了,这与之前在他面前表现出的对梁延发的冰冷态度,差别太大。

    会不会让潘宝山觉得她一直在演戏?郑金萍真的很沮丧,她不想给潘宝山留下虚伪轻浮的印象。

    “潘,潘乡长好。”郑金萍在潘宝山经过身边时问了一句。

    “郑主任好。”潘宝山很客气地回应着,加快脚步走了出去。

    梁延发看到了郑金萍的局促不安,呵呵一笑,歪了歪下巴,示意她把门关好。

    “金萍,瞧你慌的。”梁延发这时站了起来,离开座椅,裤腰带耷拉到膝盖上也不管,全然不顾形象,“放心,没事的。”

    “哦,那就好。”郑金萍看着梁延发( 官路逍遥 http://www.xlawen.org/kan/2109/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