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4 部分阅读
做事没个分寸,都啥时候了还对人吆来喝去。”郑金萍气呼呼地说道,“还质问我生态观光农业的事为何不向他汇报,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长啥模样!”郑金萍说得很激动,停住口后才知道有点过火,忙又说道:“哦,潘局长你跟刘主任先聊着,我去安排办公室。”
郑金萍说完转身就走,潘宝山看着刘江燕一抖肩膀,“看来郑金萍跟梁延发别扭上了。”
“别管人家,还是赶紧把自己的事做好。”刘江燕道,“听说你今天又好出了个风头,夸了不少口,到时完不成目标怎么办?”
“夸口是有点,不过还不至于吹破天,使使劲完全可以达标。”潘宝山笑道,“江燕,你对我还不放心?”
“也不是说不放心,就是觉得这事你有点冒险。”刘江燕道,“假如有了闪失,徐市长和祁书记对你印象就不好了。”
“所以啊,我要坐镇夹林好好干一阵。”潘宝山道,“呵呵,没想到离开不到半年,这里又有了我一席之地,还弄个行政服务中心主任干干。”
“干得越多越不轻松。”刘江燕道,“做不好反而会被拖累住。”
“没错。”潘宝山被这么一提醒立刻慎重起来,“所以得抓紧一切时间,我这就去追郑金萍,把养牛大户集中的事商量一下。”
郑金萍在她办公室隔壁的房间里,指挥着摆布办公桌具,她一看到潘宝山立刻迎着笑脸过来,说把产业园行政服务中心放在她办公室旁边,便于工作上的交流沟通。
潘宝山点点头把她叫到一边,“郑乡长,现在谈个大事。产业园肉畜肉禽养殖区的事情必须尽快做完备,辅助养殖上我安排了范少华把火鸡养殖迁过去,现在要专攻肉牛养殖,这事搞定才算是大头落地。”
“潘局长有思路?”郑金萍问。
“想了一点,需要你来操作。”潘宝山道,“把夹林乡的几个养牛大户工作做通,让他们入园养殖,问题也就解决了。当然,其中有一定难度,关键是优惠政策的提供,费用减免好办,难就难在建养殖大棚上。如果由政府出资建上一批大棚供他们无偿使用,或者说给予一定补贴让他们自建,可能都行。但问题是怎么再争取资金?我们农业局是不可能了,建产业园的时候我已经向黄书记申请了一笔,不能老是张口。你也一样,梁延发那边也不能再伸手。”
“哦,是这么个情况。”郑金萍很严肃地点点头,说道:“办法倒也不是没有,可以通过仲崇干来试试。我向他申请十几二十万的产业园区建设资金,他应该能同意。只要他答应下来,梁延发估计也不会驳他的面子,毕竟那是仲崇干第一次插手,那样一来,事情不就成了?”
“还真有你的!”潘宝山确实没想到这一点,不禁对郑金萍刮目相看起来,“郑乡长,你做事可真有谋略,高啊!”
郑金萍受夸后更加得意,“到时跟仲崇干说的时候,我再把徐市长和县委祁书记的牌子亮出来,他肯定不会不批,最多压缩点数目,但咋说也不能少于十万吧。”
“十万也可以,足够建一批简易养殖棚了。”潘宝山笑道,“郑乡长,那这事就交给你了,一定要尽快,争取早见效!”
“明天就找仲崇干说!”郑金萍道,“明天上午产业园区行政服务中心挂牌后,刚好是个机会。”
“行,郑乡长我相信你的能力!”潘宝山很高兴,他的确相信郑金萍做事的劲头,应该能一炮打响。
好话不宜多说,潘宝山又恭维了郑金萍几句后,回去找刘江燕。
刘江燕已到了宿舍,潘宝山赶过去时兴奋劲还没过,一把抱住她就扑到床上,开始扯她衣带。刘江燕不同意,说一折腾时间就晚了,睡不好第二天没精神,让姐姐刘海燕看到后不好。
潘宝山想想也对,应该以充沛的精力和朝气蓬勃的精神头迎接刘海燕的到来,展示出自己的绝佳状态。这样,充分获得她的认可后,日后可能会更提携一些。
强烈的事业心,能压住男人的**之心。潘宝山真的平息了欲念,自个钻进被窝睡了。
第二天一早,潘宝山就醒过来,起床后好好洗漱一番,一脸的精气神捂都捂不住。
十点多钟的时候,刘海燕来了。仲崇干和梁延发热情相迎,先是把她请进会议室坐了一会,稳了稳后才开始进行揭牌仪式。
仪式由梁延发之处,一番热情洋溢的开场话后,仲崇干开始致辞,他端重地捧着一张发言稿,念一句一抬头,表情十分严肃,看上去认真得有些可爱。
接下来是刘海燕讲话,她先代表县委县政府对夹林乡循环农业高效产业园区行政服务中心的成立表示祝贺,然后就产业园的发展和意义讲了一番,随后又点到服务中心的成立是应运而生,职责重大,最后来了几句勉励和期望。
讲话完毕,掌一阵。
接下来刘海燕和仲崇干共同揭牌,将鲜艳的大红花从泛着金光的铜字牌匾上拽下。
现场响起了更热烈的掌声。
仪式持续时间不算长,二十多分钟结束。
刘海燕见时间还早,要回县里。仲崇干极力挽留,说来到夹林不吃口热饭,让地方上过意不去。刘海燕对宴请向来不感兴趣,执意要走,说机会留到下次。
郑金萍见状,眼睛一转有了主意,忙上前跌着身子说道:“刘县长,今天是服务中心挂牌的好日子,你留下来吃个工作餐,也是对潘局长、潘主任的支持嘛。”
这话一入耳,刘海燕就笑了,没再提出要走。
直到午饭过后,刘海燕才打道回府,仲崇干等一行人将她送出乡大院,一直看着她的车子变成黑点才回头。
“郑乡长,你的嘴真是越来越厉害了。”回办公室的路上,潘宝山对郑金萍说:“一开口就能说到点子上,要不是你,今天中午夹林还留不住刘县长呢。以后啊,我得多向你学习,说话做事要有智慧。”
郑金萍最受不了别人夸奖,顿时扭腰摆臀,“哎唷潘局长你真是过奖了,是我该向你学习才对嘛!”
“好了,现在不是谦虚的时候,还是干工作要紧。”潘宝山没忘正事,“你去找仲崇干看看,养殖大棚建设资金的事有没有路子。”、
郑金萍本来就把这事搁在心上,现在被潘宝山一提,立刻就去了仲崇干办公室。
“仲书记啊。”郑金萍推门进去后,柔声笑道:“有件事要向你汇报一下,希望能得到你的支持。”
“哦,郑乡长,什么事?”仲崇干很客气,“坐下来说吧。”
“不坐了仲书记。”郑金萍掏出一早准备好的报批条,上前两步走到仲崇干办公桌前,朝他面前一放,“产业园肉畜肉禽养殖区目前建设还不够完善,但那又关系到周边秸秆的循环利用问题,徐市长和县委祁书记对此又很重视,所以想从财政拨点款子再建一批养殖大棚,把目前不到百头的养殖规模扩展到三百头以上。”
仲崇干以前不问事,并不知道产业园的运作模式,以为都是政府投资。现在,产业园受到上级的特别重视,追加点投资也理所当然。
“嗯,可以,产业园是夹林的一张名片,一定得打造好!”仲崇干大笔一挥,在批条上签了字。
“仲书记你对产业园这么支持,我一定用心把它发展好,给夹林争光!”郑金萍心花怒放,拿过条子就去财务科,也不找梁延发签字。
郑金萍走后,仲崇干觉得有必要和梁延发打个招呼,昨天刚示意过要问政,今天有事了说一声比较妥当。
仲崇干还是很谦让,亲自到梁延发办公室去,把事情说了。
梁延发听后,脸色一阵发白。
第一百三十章开天眼
梁延发一肚子不高兴,他觉得仲崇干不该不明白情况上来就瞎花钱,眼前夹林乡财政虽说不是捉襟见肘,但也没宽裕到动辄就不把二十万当回事。而且,这钱花在其他地方也就花了,偏偏还花在产业园上,简直是直挠他气门。
可是,就像郑金萍分析的那样,碍于面子,梁延发也不好说什么不是。
仲崇干不傻,从梁延发的表情看出了有点不对劲,问是不是财政上有困难。
“是有点困难。”梁延发赶紧借话,“仲书记,要不这样,那二十万建设资金分期拨付吧,也给财政减轻点压力。”
梁延发的主意是通过分期拨付让事情搁浅,先期弄个三两万意思一下,以后就尽管拖着不拨。
仲崇干不是太明白,说行,有多大能力办多大事,发展固然重要,但还是要考虑财政承受能力,就分期拨付。
梁延发点着头,心情舒畅多了,“仲书记,要不我把财政所孙振旺喊过来,咱们当着面跟他说说?”
“也好。”仲崇干点头道,“看来啊,以后的批示签字,还不能一支笔说了算,要党政两支笔,还有,过手的负责人也要签。”
“是啊,以前仲书记你不是不愿动笔嘛。”梁延发拿起电话准备打到财政所去,“很长时间以来程序也就都简化了,都是我一个人签字画押。”
“就是嘛,结果我也受影响了,没提醒郑金萍再找你签字。”仲崇干跟着笑起来,“干什么都有个习惯性啊。”
“嗯,习惯的改变都有个过程,慢慢磨合一段时间再说。”梁延发这么说有用意,他真是习惯了一支笔签字,很多事简直太方便了,像他侄子结婚,买了一大堆电器,**开成办公设备,几万块钱也就从他手里报销掉了,这样的便利怎么能一下就习惯没有了呢?
想到这里,梁延发又有了些犹豫,拿起的电话又放了下来,“仲书记,我看这次就算了吧,你极少批条子,咋说也是个面子问题,不能因为我说财政困难就打了停留,那样我可过意不去了啊。”
“延发乡长,你这么说我就不好意思了。”仲崇干笑道,“乡里的事一直都是你在打理,没想到我这一插手就有点添乱。”
“呵呵,仲书记你这话就不对喽。”梁延发笑得很大度,“不都是为了夹林的发展嘛,产业园是咱们夹林的王牌,理应好好打造。”
“对,我就是觉得产业园是一张能拿得出去的名片,所以才毫不犹豫地批了那二十万建设资金。”仲崇干很高兴,这事的确也是个面子问题,签了字后怎么还能有反复?况且事情本身也无不当之处。
“没错,我再叮嘱一下,让财政所万无要想想办法,尽快把二十万资金拨付到位。”梁延发道,“产业园的发展半步都耽误不得。”
“好,延发乡长,有事你先忙着吧。”该说的都说了,结果也很好,仲崇干便回去了。
仲崇干走后,梁延发抽了支烟喝了杯茶,觉着自己刚才的决定没错,本身产业园的发展建设,看样也是挡不住的,同意拨付那笔资金也很正常。而且如此一来不但能继续给自己创造一支笔签字的便利条件,还能让仲崇干蒙他个人情面子,很划算。
想到这里,梁延发还真是给财政所去了个电话,强调一下抓紧拨款的问题。可是没想到,这个电话一打,又让他心里一阵发堵。
接电话的是姜玲,她说产业园的二十万建设资金已经兑现了!
已经兑现!这么快?
没错,那笔钱的确已经兑现,是潘宝山安排的。他估计梁延发知道此事后可能会横加干涉,搞不好就会搁置下去,所以他让郑金萍拿到批条后立刻去财政所。
财政所那边,潘宝山又找到姜玲把情况说了,想立刻办理。姜玲心知肚明,说到底都是自己人,所以麻利地办理好手续,而且还把所长孙振旺的章也盖了。
盖孙振旺的章并不难,因为孙振旺近期家里盖楼房,忙得很,而所里有些事又离不开,所以就悄悄把印章留给了姜玲,说用盖章的时候就拿出来戳一下,但必须做到及时汇报,让他掌握情况。姜玲也的确做到了,逢事盖章必电话请示。
但这一次,姜玲不会那么做了,那是找麻烦。当然,不请示也不是没有借口,理由很好找,打电话打不通没法汇报,手机通讯信号可没法说,说盲区就盲区。而且,还有仲崇干方面的说辞,他签了字,郑金萍还传话要紧急办理。
如此一来,倒霉的只有孙振旺了,他被梁延发叫到跟前拍桌子掼茶杯好一顿训斥。
开始的时候,孙振旺还不敢说他的印章不在手里,只是以姜玲的话来搪塞,说看到有仲崇干的签字,而且郑金萍又催说他要求快速办理,所以就办了。
梁延发根本就不相信,说以前款项只要超过两万就汇报的,这次二十万怎么一个屁都不放?
孙振旺实在没法,只好说出实情,说他的印章暂且放在了姜玲那里,并不知道此事的办理。
“原来是姜玲那个臭娘们!”梁延发又一拍桌子站起来,气得直歪嘴,“到底是和***黄老邪一派的,尽她妈的作故事惹我生气!”
“梁乡长,由着她作弄估计也没多长时间了。”孙振旺小心翼翼地道,“听说她马上要到农业局财务科去。”
“妈的,那对狗男女,终归要骚到一起去!”梁延发咬起了牙,“也好,让那臭娘们趁早滚蛋,省得添乱!”
就这样,事情也就过了。
这下,潘宝山可高兴得不行,本来打算弄个十万款子也就差不多了,没想到二十万一下到位。
“郑乡长,现在轮到第二个步骤了,你赶紧去做那几个养殖大户的思想工作,就说有免费养殖大棚使用,以丰厚的优惠条件让他们入园!”潘宝山乐滋滋地对郑金萍道,“不过也要注意不要太声张,毕竟其他片区入驻的商户,都是自筹资金建场地的,肉畜肉禽那边要是太高调,可能也会引起些不满。”
没想到郑金萍听了却呵呵一笑,“潘局长,我倒突然想出了个法子,不用给养殖大户们建大棚,也可以让他们乖乖地过来,那样就不用担心别的片区商户会有意见,而且那二十万建设资金也可以随意支配到其他地方。”
潘宝山闻言好一阵发愣,这郑金萍还真是开了天眼,解决起困难来,点子办法层出不穷?
第一百三十一章舔出韭菜叶
不过这次很让潘宝山失望,郑金萍的法子他并不看好。
郑金萍说,她可以去县环保局找找熟人,以环境污染为由对几家肉牛养殖大户严查重罚,用不了几次他们就会坐不住,那时再上门稍微做一下工作,就能省财省力把事情办成。
“不妥,郑乡长,那不妥。”潘宝山听后连连摇头,“好事得做好了,咱们不唱高调,花力气搞产业园谋发展,图个政绩是不假,但也不能坑人。想想那些个养殖大户本来都好好的,要是被那么一整,承受力差的弄不好一下就垮了,那对不住人。”
郑金萍听后一怔,顿时露出点惭愧之色,很认真地点了点头,“潘局长你说得对,是不该那么对待老百姓。”
“郑乡长,其实话说回来你也是对的。”潘宝山不想让郑金萍太难堪,“只不过是我缺少大刀阔斧开展工作的魄力而已。”
“嗯?”郑金萍又是一愣。
“呵呵,对某些特定人群来讲,不是说非要他们先明白为什么然后才去做,而是要他们先去做然后才明白为什么。这就是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差别,也是先知先觉与后知后觉的不同。”潘宝山笑道,“郑乡长,产业园的方向是毋庸置疑的,让养殖大户进园发展当然是好事,符合大潮流,那就是先知。但因为养殖大户的思想观念跟不上,都守着原来的摊子不愿意过来,那就是后知。所以,这个时候适当采用一些行政干预,让他们无意识地踏上大潮流跟上节奏,获得更大的发展也不是不可以嘛。”
原本是安慰郑金萍的话,潘宝山说完后突然觉得很有道理,竟然也动了心思想利用环保制裁来驱使养牛大户进园。不过转念一想还是有些不妥,现在的事主要是求稳,万一真引起个别养殖户的反感情绪闹出事端来可不行。而且,找仲崇干划拨的建设资金已经到位,怎么也得有所表现,要不钱没个去处也不好交代,所以还是要建肉畜肉禽养殖区的大棚。
想到这些,潘宝山又呵呵一笑,告诉郑金萍现在是特殊时期,要稳扎稳打争速度,还是把那笔建设资金给用上,尽早促成养殖区运转。
郑金萍转了面子也很高兴,说那她现在就带人上门找那几个养殖大户做工作,绝对让他们都搬迁到园区。
凡是郑金萍保证过的事,还比较靠谱,潘宝山松了口气,但没有松警惕,又前后想了想产业园的整体情况,有不妥的地方得赶紧想办法弥补。做任何事情都要这样,不断回顾不断找补缺憾,这样才有可能把事做完满。
潘宝山想到了一件事,他撺掇郑金萍从仲崇干手里弄出二十万建设资金,这事估计会让梁延发很不爽,而且梁延发也容易想到他头上,所以,得想办法给自己开脱开脱。
的确是这样,拨款的事刚开始梁延发还没怎么跟潘宝山联系到一起,事后才琢磨出个道道,看来看去都像是潘宝山在背后捣鼓。不过就目前情况看,还不能抹下面子跟潘宝山叫嚷,原因有两个,一是他现在正当红,跟他过不去就是跟祁宏益过不去;二是他毕竟也当过自己的兵,真心真意也好,虚情假意也好,反正表面上关系都还不错,这局面不能随便打破。
说到抹不下面子,其实有一点让梁延发很不能接受,真想跟潘宝山撕破脸皮,那就是看到他和黄开建的关系越来越亲密。
梁延发认为,那分明是潘宝山背信弃义,是人品问题。
潘宝山早就想到了这一点,也一直在找机会糅合梁延发的不快,这次刚好去找他,一并解决。
找梁延发的由头就是建养殖大棚的事。
第二天上午,潘宝山就来到梁延发办公室,问他有没有关系搞建筑的,产业园肉畜肉禽养殖区要建一批大棚,投资虽不多,但多少有点赚头,有亲戚朋友搞这行的可以照顾一下。
还别说,这个切入点抓得还就真准。梁延发立刻想到了冯德锦的秘书王涵,这方面他有所求,可以跟联系让他的大舅哥再来搞一把正合适。
不过梁延发并没有表现出正中下怀的样子,只是呵呵一笑,问投资多少。
“最多二十万吧。”潘宝山暗喜,梁延发这么问,刚好把拨款的事给扯上,“要说这事还得多亏了郑金萍,最近她好像很在状态,做什么都一头劲。”潘宝山道,“前两天不是徐市长来调研嘛,过后她似乎更是不得了,谈起肉畜肉禽养殖区缺钱建大棚时,她说有办法能弄到款项,结果还真是,昨天就找仲书记给办了,真是出乎意料。”
潘宝山这么说,是为了表明郑金萍弄拨款的事跟他无关,至于梁延发信不信是他的事。
一到郑金萍,梁延发的注意力马上就集中到了她身上。
“郑金萍!”梁延发一咬牙根,想骂她臭**破鞋,但想想不妥又把话回来,长长地吐出口气后,缓色说道:“她现在跟上冯县长了。”
“跟上了冯县长?”潘宝山还真是不知道。
“就是徐市长来调研的那天,冯县长不是陪同的嘛,她不知道啥时候逮着机会靠了上去。”梁延发道,“还跟我牛逼哄哄地说,要整理产业园申报省农业产业园的材料,送给冯县长过目。”
“哦,梁乡长,工作上的事呗,无所谓的。”
“不仅仅是工作上。”梁延发手指用力点着办公桌,气呼呼地说道:“郑金萍那货我还不了解?冯县长要她舔屎眼子她都乐意,舔出截韭菜叶来还能香喷喷地嚼着咽下去。”梁延发说得唾沫星子直喷,伸直脖子看着潘宝山,“小潘,你信不信?”
潘宝山对这话挺反感,觉得梁延发把郑金萍说得过于奴颜,开玩笑说说也就罢了,可他却说得如此一本正经。
“可能吧,我对郑金萍不是太了解。”潘宝山笑笑,他不好说别的。
这会儿,梁延发也突然意识到有点失态,也跟着笑起来,“当然了,郑金萍的做法那也可以理解,无非是为自己谋求发展,大多数人都这样。”
说到这里,潘宝山立刻说起自己,一来把郑金萍的话题避开,二来也说说他跟黄开建的事。
“梁乡长你说得对,人都是自私的,有时为了获取一定的发展空间,做起事来会身不由己。”潘宝山道,“就说我去农业局吧,为的是给自己创造更好的上升机会,但同时也避不开一个问题,要处理好和黄开建之间的关系,有时不想说的话要说,不想做的事也要做,是不是?”
“嗯。”梁延发点点头,“小潘,我很理解,很理解啊。”
“那是梁乡长你开明。”潘宝山道,“你要是不理解,那就会是个大误解,以为我潘宝山是根墙头草,以前在夹林靠着你,现在到了农业局又上了黄开建,完全没有个立场。”
“不会不会,那绝对不会。”梁延发摇头,把手中的烟屁股扔到垃圾桶里,说道:“小潘,你的为人我还是很相信的。”
“多谢梁乡长的认可,有这点我就满足了。”潘宝山道,“其实不管怎么说,我潘宝山没有害人之心,如果别人不先下手,我绝对不会搞截然对立去害别人。”
“是啊,做人就得做到与人为善。”梁延发跟了一句。
这句话一跟,潘宝山马上就此展开,“没错,梁乡长你说得太好了,做人是要本着善心宽容大度,而且你也做到了!”潘宝山说着,又掏出香烟给梁延发递上并点了火,说道:“就拿我来说吧,工作上我跟黄开建难免要频繁接触,你就很理解很大度,没有埋怨我跟黄开建走得太近,更没有提出要我不跟黄开建瞎掺和。可是反过来,要是换作黄开建就会完全不同,他肯定会告诫我不要跟你怎么怎么样。”
潘宝山这么一强调,梁延发被架到了一定高度,自然要摆出姿态来。
“小潘,就是说嘛,人不能老是盯着自己脚下的路,还要照顾下别人。”梁延发道,“按道理讲,我不愿意你在农业局做出多大成绩,因为那无形中就给黄老邪脸上添了光,可是再想想,如果你不做出一番成绩来,对你的成长也不利,所以,我可是一直都暗暗支持你的!”
“梁乡长你说得是!”潘宝山道,“那感觉是很明显的,人心比人心啊,要不这次建大棚的事我怎么就来找你了?其实黄开建那边也有路子,祁书记的秘书杨涛找他打过招呼,也想揽工程。”
“小潘,你做得不错!”梁延发猛然一听还真有点感动,“以后啊,放开手脚在夹林好好干,有啥困难跟我说!”
“困难嘛。”潘宝山抓抓头,“一时半会是有点,不过能不麻烦梁乡长就不麻烦,平常你工作就够忙的,不能添乱。”
“说这话干啥?”梁延发很豪气地把烟头一弹,“我知道,产业园很需要资金投入,仲崇干能拨二十万,我也能!回头你就打个申请,到这里来我签字。”
“好的梁乡长,我马上就去弄申请!”潘宝山知道这是梁延发一时头脑发热,冷静下来可能就要打顿,所以赶紧缓了一扣,好把话说死,“不过梁乡长,二十万数目不算小,我看还是牢靠一点,减半,就十万吧。”
第一百三十二章雄心不能淫
“就二十万!”梁延发很坚决。
“那行,梁乡长,我这就去中心写个申请。”潘宝山见梁延发上了倔,边说边拔脚就走,这会可不能耽误,得赶在他没改变主意前把事情搞定。
服务中心办公室离得很近,不到十分钟潘宝山就折回头,手上拿着申请条,朝梁延发面前一放。
这一下,潘宝山深深体会到了,什么叫争分夺秒。
仅仅过了不到十分钟,现在的梁延发就有点反悔了,他拿起笔准备签字的时候皱了皱眉头。
潘宝山忙问是不是哪儿写得不妥。
“不是。”梁延发放下笔,拿起香烟点了,“仲崇干昨天刚经手批给郑金萍二十万,今天我要是再批二十万给你,是不是有点跟他叫板的意思?”
潘宝山一听知道事情不妙,可也不能由着梁延发进退,趁着板凳窝还没凉,得赶紧将他一军,“我说嘛梁乡长,还是不要二十万,就减半,弄个十万就没叫板的意思了。”
说完,潘宝山也不客气,从笔筒里抽出支笔,拖过一张白纸“唰唰”写了张十万的批条。然后把那二十万的条子撕得粉碎,扔进垃圾桶。
这么一弄,梁延发有点下不了台,也为了表现一下气概,便不加犹豫就把字签了。
拿着批条离开后的潘宝山,咬着牙闷喜,也庆幸自己动作快,要是再晚几分钟,没准梁延发彻底变卦,连一分钱都拿不到。
这钱怎么用?
潘宝山寻思着,不能都投在建养殖大棚上,可以拿出三万给邓如美投到菌类种植上,理由是进场时的基建补贴,别人也说不上什么。
邓如美建议不要这三万块钱,说这很敏感。
“一切都按程序走,能有什么敏感?”潘宝山道,“现在公司刚起步,处处要钱,适当补贴点完全可以,下一步不但要丰富品种聚齐‘七仙姑’,而且还要充分融入科技含量,提高产品附加值。这几天我考虑过,产业园要想出大效应,就得加大科技投入,就这一点,我还要找老王和伏广波商量一下。”
“那好吧,既然这样我也不多说了。”邓如美道,“宝山,以后工作忙就不要分心公司的事了,我会做好的,现在越来越有信心。”
“我对你一直都有信心。”潘宝山笑道,“邓姐,我有种预感,用不了几年美味菇业公司就会壮大起来,等钱多了,咱们转行再干点别的。”
“野心倒不小。”邓如美笑道,“你啊,还是一心一意地当官吧,我看你就合适在官场里混。”
“官场如战场,没准什么时候就倒下了。”潘宝山笑道,“所以还是得捞点实惠,把钱给赚足了,也好有个退路。”
“那你对自己也太没信心了,要把自己看成是不倒翁。”邓如美笑道,“什么时候都屹立不倒。”
正说着,郑金萍出现在园区门口,还带着两个人。
一看到郑金萍,潘宝山不由地叹了口气。
“怎么了?”邓如美问道,“和郑金萍有矛盾?”
“没有。”
“那你怎么看到她就有些不快?”
“我听梁延发说,郑金萍那家伙勾搭上了冯德锦,不知是真是假。”潘宝山很玩味地说。
“呵呵。”邓如美一听笑了起来。
“你笑什么?”
“宝山,你说实话,有没有和郑金萍搞过那事?”邓如美说这些很坦然。
“没,绝绝对对没有!”
“我知道,你不想沾她的身子。”邓如美笑道,“是不是?”
“那,那当然是不能沾了。”
“男人都很自私,自己不想碰的女人,也看不得被别人碰。”邓如美笑道,“你也是这种情况吧?”
“你这是说哪儿的话。”潘宝山被说得嘿嘿一笑,“邓姐,我怎么就看不得她郑金萍被别人碰?”
“表情,你的表情说明了一切。”邓如美笑道,“其实那也没什么,起码能说明你雄心十足,不是件坏事。当然,雄心不能淫,应该转用到事业上,成功男人就是这样炼成的,男人也只有成功之后,才能更体现自己的价值。”
潘宝山低头抓抓耳垂,邓如美说得没错,他对郑金萍靠上冯德锦一事,心里的确泛着点酸意。不过现在一丁点都没了,因为邓如美最后那句话说得好,男人应该把雄心用到事业上,不能把雄心变成淫心。
“邓姐,你简直就是伟大的导师!”潘宝山向邓如美竖起大拇指,“现在我可是神清气爽。”
说完,潘宝山举步向郑金萍走去,看看她带人过来有什么情况。
郑金萍现在真是一头劲抓工作,说服养殖户的事已经大功告成一半,短短半天时间,她就说动了两个养殖大户,带着他们来看场地了。
“郑乡长,你这工作效率可真叫一个高!”潘宝山夸奖道,“看来只要有你在,产业园就不愁发展不起来。”
“哎呀潘局长,你这就给我加压力了。”
“我哪敢,压力只有上级领导才能加。”潘宝山笑道,“对了郑乡长,你找仲书记的那二十万资金,就全投在大棚建设上吧,工程具体由王涵那边的人来做。”
“梁延发找你的?”郑金萍问。
“谁找谁就不说了。”潘宝山笑道,“还有,我又从梁延发那里弄到十万款子。”
“从他那里?”郑金萍简直不敢相信,“潘局长,你可真有能耐啊。”
“能耐不能耐就不说了,这十万款子我打算拿出来稍稍补助点蛋禽养殖区和菌类种植区的商户,要不他们看到肉畜肉禽养殖区免费使用大棚,那意见还不大了去,到时弄得唧唧歪歪也不好。”
“哦,也是。”郑金萍道,“设施蔬菜大棚区呢?”
“那个就算了,说起来应该都是老项目。”潘宝山道,“即使要补的话,也就是象征性一点。”
“还是补点吧。”郑金萍道,“老百姓就这心理,多少有点,也就平衡了。”
“行,你说得也对,就照你意思办理。”潘宝山道,“郑乡长,以后产业园的发展就需要你拿出这样的主动性。当然了,不只是在产业园上,生态观光农业项目上也一样。”
说到生态观光农业,郑金萍连连点头,说等等肉畜肉禽养殖区的事安顿好了,得下去走一趟,把相关的点踩一踩,摸摸底看进展到了什么程度。
这话有道理,潘宝山说正好,最近些天他也不回县里,把产业园的其他事忙忙,然后一起下去踩点,现在暂且分头各忙各的。
郑金萍还是继续肉畜肉禽区的工作,一心扑在养殖大户动员上。
潘宝山则找老王和伏广波座谈了一番,主要强调要在蔬菜种植上加大科技含量,重点方向是摸索秸秆粉碎后与有机肥混合发酵,如果能捣腾出一套经验来,意义就非同寻常了。
另外,几个主打品种的蔬菜,要做好申报无公害认证工作,打造出拳头产品。
这些事看起来并不多,但现场看看说说议议也很耗时间,再加上商户基建设施补偿的事,前后用了一个多星期才处理完。
此时郑金萍那边的工作也完成的差不多了,共有五个养殖大户同意入园,能使养牛存栏头数达到四百多头,也能算得上具备一定规模。
形势不错,潘宝山立刻找梁延发,问建大棚的事联系如何了。梁延发说已经跟王涵沟通过,他大舅哥随时可带人进场开工。
“那就现在吧,养殖户都敲定下来了,只等养殖大棚。”潘宝山说。
“那还不是一句话。”梁延发说完立刻给王涵去了个电话。
当天下午,王涵的大舅哥就带人来到了产业园进行布置,并把建筑材料运送到场。
次日,几十个工人热火开工。
“郑乡长,现在看来,产业园的发展是万事俱备,连东风都不欠了!”潘宝山和郑金萍也来到现场,“估算一下,顶多两个星期,肉畜肉禽养殖区大棚就能建好,接下来就能正常运转了。”
“就是,这下悬着的心就能放下喽。”郑金萍也很满意。
“郑乡长,高兴之余不能松弦,生态观光农业的事还得抓上来。”潘宝山道,“其实那也没多少事情,金银花种植基地早已成型不用担心。综合中药基地还可以,鲁少良抓得也比较紧。水库开发的事不着急,急也没用,那都大的系统性工程。最让我担心就是王三奎负责的特色山坡林果,搞不定的话就会让生态观光农业项目大打折扣。”
“那就明天去看看,种果林倒不费事,但修整进山的路却很麻烦。”郑金萍道,“开始拨给他的三万块钱可能早就用光了,不知道现在整体进展情况如何。”
“嗯,是该去看看,实在不行从产业园那边的经费里划点出来。”潘宝山道,“怎么说也还没出夹林,钱花在哪儿也都是自家的,关键要用在刀刃上,要力保特色山坡林果早日促成。”
第二天,当潘宝山和郑金萍来到山坡林果地时,各种担心全无。
第一百三十三章单独行动
山坡上,三条上山路已经有了雏形,回绕山路进展也不慢,在原有进山的基础上,也已经整理出了近六千米。
“潘局长,咋有空过来了?”王三奎一身粗布衣服,和一帮村民干得热火朝天,“按照计划,还要整两条上山的路。”王三奎指着山坡上大片林果地,继续说道:“就围着果树地修,到时进出有好几条路,方便得很。回绕山路更要弄,起码还要整一万米出来,可以随便串着走。”
“哎哟,这么大干劲,一个人每天多少钱?”郑金萍问。
“就管饭,没其他钱。这事是潘局长给村里指的致富路,前期忙忙也是应该的。”王三奎笑道,“上次乡里拨的三万块,就留下了一万块做伙食费,其余两万全买了大果树栽种,翻过年头逢春就能扬花!”
“郑乡长看到没,王书记这干劲多大,要是乡里的村支书都像他这样,夹林那还不早就富得流油了!”潘宝山笑道。
“潘局长夸奖,夸奖了。”王三奎说着开始打电话,要蒋春雨拿几盒好烟送过来。
“我这有,还送什么烟。”潘宝山掏出硬中华,连盒丢给王三奎。
“你有是你的,到我这地头来就得抽我的,还有,正好也见见蒋春雨嘛。”王三奎嘿嘿直笑。
这话让潘宝山不太自在,毕竟还有郑金萍在场。
的确,郑金萍在这种事上耳朵尖得很,听了王三奎的话后,立刻瞄笑起来看着潘宝山,她感觉其中大有故事。
王三奎一看这场面,知道自己说过了嘴,忙低下头来使劲抽烟,不敢看潘宝山。
过了一会,蒋春雨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手上拿着两盒香烟,到潘宝山面前递到他手上,尔后抬起两眼望向潘宝山,不经意间就漫出一帘春水。
王三奎早已有了打算,不能让潘宝山别扭,使劲咳嗽了一声,对蒋春雨道:“小蒋,现在没事了,你先回去吧!”
这让蒋春雨很意外,愣了一下。
“刚跑过来挺累人的,歇会再走嘛。”郑金萍笑了起来,特意问潘宝山:“是不是潘局长?”
蒋春雨是什么人,灵气十足,一看郑金萍说话这样,立刻就明白了个大概。
“那我先回去了,潘局长还有郑乡长。”蒋春雨笑着招呼了一声,转身离开。
“呵呵,好个小姑娘,真是精灵。”郑金萍望着蒋春雨摇头笑道。
这时,王三奎不好意思地靠到潘宝山跟前,小声道:“潘局长,实在不好意思,话说冒了。”
“冒什么?你没说冒。”潘宝山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这种情况就得处之泰然若无其事,否则越抹越黑,本来没啥事的也被郑金萍造出些事来,“瞧这山坡林果地整得这么好,进山路也开了,跟当初你说的目标一样,没冒!”
王三奎性子直不是傻,明白潘宝山的意思,一摸脑袋笑道:“潘局长,要我说也差不了,自打你下了指示后,我别的可几乎都没干,就一门心思扑在这上面了,不谦虚地说真是尽了最大的努力。”
这点潘宝山完全相信,那么大工作量摆在面前,由不得不信。
瞅着一脸疲惫的王三奎,潘宝山突然觉得像他这么忠于自己的人,应该得到很好的照顾。王三奎现在虽然是村支书,但身份真正讲起来什么都不是,哪天不干村支书,就平民一个。
回乡政府的路上,潘宝山问郑金萍,产业园区服务中心能不能要个事业编制。
“潘局长想安排谁?”郑金萍直问,“是蒋春雨吗?”
“你想哪儿去了,不是她,是王三奎。”潘宝山道,“王三奎可帮了不少忙,特色山坡林果不说,只是坳子村徐金生的事就足够立一等功的。”
“应该没问题。”郑金萍道,“不过一时半会也办不成,这要跟县人事局申请,得到他们的批准。”
“那看来得春节后了。”潘宝山道,“这都快一月中旬了,今年二月一号就过大年,时间可能赶不上。”
“年前肯定来不及。”郑金萍道,“潘局长,等等也没关系,又不是什么急事。”
“行,不过也别拖延,一过春节我就向乡里建议让王三奎进服务中心,然后你就打报告申请。”潘宝山道,“能不拖的事情就不要拖,事情虽然不大,但积压多了也累人。”
“潘局长你安排的事,我郑( 官路逍遥 http://www.xlawen.org/kan/2109/ )
郑金萍说完转身就走,潘宝山看着刘江燕一抖肩膀,“看来郑金萍跟梁延发别扭上了。”
“别管人家,还是赶紧把自己的事做好。”刘江燕道,“听说你今天又好出了个风头,夸了不少口,到时完不成目标怎么办?”
“夸口是有点,不过还不至于吹破天,使使劲完全可以达标。”潘宝山笑道,“江燕,你对我还不放心?”
“也不是说不放心,就是觉得这事你有点冒险。”刘江燕道,“假如有了闪失,徐市长和祁书记对你印象就不好了。”
“所以啊,我要坐镇夹林好好干一阵。”潘宝山道,“呵呵,没想到离开不到半年,这里又有了我一席之地,还弄个行政服务中心主任干干。”
“干得越多越不轻松。”刘江燕道,“做不好反而会被拖累住。”
“没错。”潘宝山被这么一提醒立刻慎重起来,“所以得抓紧一切时间,我这就去追郑金萍,把养牛大户集中的事商量一下。”
郑金萍在她办公室隔壁的房间里,指挥着摆布办公桌具,她一看到潘宝山立刻迎着笑脸过来,说把产业园行政服务中心放在她办公室旁边,便于工作上的交流沟通。
潘宝山点点头把她叫到一边,“郑乡长,现在谈个大事。产业园肉畜肉禽养殖区的事情必须尽快做完备,辅助养殖上我安排了范少华把火鸡养殖迁过去,现在要专攻肉牛养殖,这事搞定才算是大头落地。”
“潘局长有思路?”郑金萍问。
“想了一点,需要你来操作。”潘宝山道,“把夹林乡的几个养牛大户工作做通,让他们入园养殖,问题也就解决了。当然,其中有一定难度,关键是优惠政策的提供,费用减免好办,难就难在建养殖大棚上。如果由政府出资建上一批大棚供他们无偿使用,或者说给予一定补贴让他们自建,可能都行。但问题是怎么再争取资金?我们农业局是不可能了,建产业园的时候我已经向黄书记申请了一笔,不能老是张口。你也一样,梁延发那边也不能再伸手。”
“哦,是这么个情况。”郑金萍很严肃地点点头,说道:“办法倒也不是没有,可以通过仲崇干来试试。我向他申请十几二十万的产业园区建设资金,他应该能同意。只要他答应下来,梁延发估计也不会驳他的面子,毕竟那是仲崇干第一次插手,那样一来,事情不就成了?”
“还真有你的!”潘宝山确实没想到这一点,不禁对郑金萍刮目相看起来,“郑乡长,你做事可真有谋略,高啊!”
郑金萍受夸后更加得意,“到时跟仲崇干说的时候,我再把徐市长和县委祁书记的牌子亮出来,他肯定不会不批,最多压缩点数目,但咋说也不能少于十万吧。”
“十万也可以,足够建一批简易养殖棚了。”潘宝山笑道,“郑乡长,那这事就交给你了,一定要尽快,争取早见效!”
“明天就找仲崇干说!”郑金萍道,“明天上午产业园区行政服务中心挂牌后,刚好是个机会。”
“行,郑乡长我相信你的能力!”潘宝山很高兴,他的确相信郑金萍做事的劲头,应该能一炮打响。
好话不宜多说,潘宝山又恭维了郑金萍几句后,回去找刘江燕。
刘江燕已到了宿舍,潘宝山赶过去时兴奋劲还没过,一把抱住她就扑到床上,开始扯她衣带。刘江燕不同意,说一折腾时间就晚了,睡不好第二天没精神,让姐姐刘海燕看到后不好。
潘宝山想想也对,应该以充沛的精力和朝气蓬勃的精神头迎接刘海燕的到来,展示出自己的绝佳状态。这样,充分获得她的认可后,日后可能会更提携一些。
强烈的事业心,能压住男人的**之心。潘宝山真的平息了欲念,自个钻进被窝睡了。
第二天一早,潘宝山就醒过来,起床后好好洗漱一番,一脸的精气神捂都捂不住。
十点多钟的时候,刘海燕来了。仲崇干和梁延发热情相迎,先是把她请进会议室坐了一会,稳了稳后才开始进行揭牌仪式。
仪式由梁延发之处,一番热情洋溢的开场话后,仲崇干开始致辞,他端重地捧着一张发言稿,念一句一抬头,表情十分严肃,看上去认真得有些可爱。
接下来是刘海燕讲话,她先代表县委县政府对夹林乡循环农业高效产业园区行政服务中心的成立表示祝贺,然后就产业园的发展和意义讲了一番,随后又点到服务中心的成立是应运而生,职责重大,最后来了几句勉励和期望。
讲话完毕,掌一阵。
接下来刘海燕和仲崇干共同揭牌,将鲜艳的大红花从泛着金光的铜字牌匾上拽下。
现场响起了更热烈的掌声。
仪式持续时间不算长,二十多分钟结束。
刘海燕见时间还早,要回县里。仲崇干极力挽留,说来到夹林不吃口热饭,让地方上过意不去。刘海燕对宴请向来不感兴趣,执意要走,说机会留到下次。
郑金萍见状,眼睛一转有了主意,忙上前跌着身子说道:“刘县长,今天是服务中心挂牌的好日子,你留下来吃个工作餐,也是对潘局长、潘主任的支持嘛。”
这话一入耳,刘海燕就笑了,没再提出要走。
直到午饭过后,刘海燕才打道回府,仲崇干等一行人将她送出乡大院,一直看着她的车子变成黑点才回头。
“郑乡长,你的嘴真是越来越厉害了。”回办公室的路上,潘宝山对郑金萍说:“一开口就能说到点子上,要不是你,今天中午夹林还留不住刘县长呢。以后啊,我得多向你学习,说话做事要有智慧。”
郑金萍最受不了别人夸奖,顿时扭腰摆臀,“哎唷潘局长你真是过奖了,是我该向你学习才对嘛!”
“好了,现在不是谦虚的时候,还是干工作要紧。”潘宝山没忘正事,“你去找仲崇干看看,养殖大棚建设资金的事有没有路子。”、
郑金萍本来就把这事搁在心上,现在被潘宝山一提,立刻就去了仲崇干办公室。
“仲书记啊。”郑金萍推门进去后,柔声笑道:“有件事要向你汇报一下,希望能得到你的支持。”
“哦,郑乡长,什么事?”仲崇干很客气,“坐下来说吧。”
“不坐了仲书记。”郑金萍掏出一早准备好的报批条,上前两步走到仲崇干办公桌前,朝他面前一放,“产业园肉畜肉禽养殖区目前建设还不够完善,但那又关系到周边秸秆的循环利用问题,徐市长和县委祁书记对此又很重视,所以想从财政拨点款子再建一批养殖大棚,把目前不到百头的养殖规模扩展到三百头以上。”
仲崇干以前不问事,并不知道产业园的运作模式,以为都是政府投资。现在,产业园受到上级的特别重视,追加点投资也理所当然。
“嗯,可以,产业园是夹林的一张名片,一定得打造好!”仲崇干大笔一挥,在批条上签了字。
“仲书记你对产业园这么支持,我一定用心把它发展好,给夹林争光!”郑金萍心花怒放,拿过条子就去财务科,也不找梁延发签字。
郑金萍走后,仲崇干觉得有必要和梁延发打个招呼,昨天刚示意过要问政,今天有事了说一声比较妥当。
仲崇干还是很谦让,亲自到梁延发办公室去,把事情说了。
梁延发听后,脸色一阵发白。
第一百三十章开天眼
梁延发一肚子不高兴,他觉得仲崇干不该不明白情况上来就瞎花钱,眼前夹林乡财政虽说不是捉襟见肘,但也没宽裕到动辄就不把二十万当回事。而且,这钱花在其他地方也就花了,偏偏还花在产业园上,简直是直挠他气门。
可是,就像郑金萍分析的那样,碍于面子,梁延发也不好说什么不是。
仲崇干不傻,从梁延发的表情看出了有点不对劲,问是不是财政上有困难。
“是有点困难。”梁延发赶紧借话,“仲书记,要不这样,那二十万建设资金分期拨付吧,也给财政减轻点压力。”
梁延发的主意是通过分期拨付让事情搁浅,先期弄个三两万意思一下,以后就尽管拖着不拨。
仲崇干不是太明白,说行,有多大能力办多大事,发展固然重要,但还是要考虑财政承受能力,就分期拨付。
梁延发点着头,心情舒畅多了,“仲书记,要不我把财政所孙振旺喊过来,咱们当着面跟他说说?”
“也好。”仲崇干点头道,“看来啊,以后的批示签字,还不能一支笔说了算,要党政两支笔,还有,过手的负责人也要签。”
“是啊,以前仲书记你不是不愿动笔嘛。”梁延发拿起电话准备打到财政所去,“很长时间以来程序也就都简化了,都是我一个人签字画押。”
“就是嘛,结果我也受影响了,没提醒郑金萍再找你签字。”仲崇干跟着笑起来,“干什么都有个习惯性啊。”
“嗯,习惯的改变都有个过程,慢慢磨合一段时间再说。”梁延发这么说有用意,他真是习惯了一支笔签字,很多事简直太方便了,像他侄子结婚,买了一大堆电器,**开成办公设备,几万块钱也就从他手里报销掉了,这样的便利怎么能一下就习惯没有了呢?
想到这里,梁延发又有了些犹豫,拿起的电话又放了下来,“仲书记,我看这次就算了吧,你极少批条子,咋说也是个面子问题,不能因为我说财政困难就打了停留,那样我可过意不去了啊。”
“延发乡长,你这么说我就不好意思了。”仲崇干笑道,“乡里的事一直都是你在打理,没想到我这一插手就有点添乱。”
“呵呵,仲书记你这话就不对喽。”梁延发笑得很大度,“不都是为了夹林的发展嘛,产业园是咱们夹林的王牌,理应好好打造。”
“对,我就是觉得产业园是一张能拿得出去的名片,所以才毫不犹豫地批了那二十万建设资金。”仲崇干很高兴,这事的确也是个面子问题,签了字后怎么还能有反复?况且事情本身也无不当之处。
“没错,我再叮嘱一下,让财政所万无要想想办法,尽快把二十万资金拨付到位。”梁延发道,“产业园的发展半步都耽误不得。”
“好,延发乡长,有事你先忙着吧。”该说的都说了,结果也很好,仲崇干便回去了。
仲崇干走后,梁延发抽了支烟喝了杯茶,觉着自己刚才的决定没错,本身产业园的发展建设,看样也是挡不住的,同意拨付那笔资金也很正常。而且如此一来不但能继续给自己创造一支笔签字的便利条件,还能让仲崇干蒙他个人情面子,很划算。
想到这里,梁延发还真是给财政所去了个电话,强调一下抓紧拨款的问题。可是没想到,这个电话一打,又让他心里一阵发堵。
接电话的是姜玲,她说产业园的二十万建设资金已经兑现了!
已经兑现!这么快?
没错,那笔钱的确已经兑现,是潘宝山安排的。他估计梁延发知道此事后可能会横加干涉,搞不好就会搁置下去,所以他让郑金萍拿到批条后立刻去财政所。
财政所那边,潘宝山又找到姜玲把情况说了,想立刻办理。姜玲心知肚明,说到底都是自己人,所以麻利地办理好手续,而且还把所长孙振旺的章也盖了。
盖孙振旺的章并不难,因为孙振旺近期家里盖楼房,忙得很,而所里有些事又离不开,所以就悄悄把印章留给了姜玲,说用盖章的时候就拿出来戳一下,但必须做到及时汇报,让他掌握情况。姜玲也的确做到了,逢事盖章必电话请示。
但这一次,姜玲不会那么做了,那是找麻烦。当然,不请示也不是没有借口,理由很好找,打电话打不通没法汇报,手机通讯信号可没法说,说盲区就盲区。而且,还有仲崇干方面的说辞,他签了字,郑金萍还传话要紧急办理。
如此一来,倒霉的只有孙振旺了,他被梁延发叫到跟前拍桌子掼茶杯好一顿训斥。
开始的时候,孙振旺还不敢说他的印章不在手里,只是以姜玲的话来搪塞,说看到有仲崇干的签字,而且郑金萍又催说他要求快速办理,所以就办了。
梁延发根本就不相信,说以前款项只要超过两万就汇报的,这次二十万怎么一个屁都不放?
孙振旺实在没法,只好说出实情,说他的印章暂且放在了姜玲那里,并不知道此事的办理。
“原来是姜玲那个臭娘们!”梁延发又一拍桌子站起来,气得直歪嘴,“到底是和***黄老邪一派的,尽她妈的作故事惹我生气!”
“梁乡长,由着她作弄估计也没多长时间了。”孙振旺小心翼翼地道,“听说她马上要到农业局财务科去。”
“妈的,那对狗男女,终归要骚到一起去!”梁延发咬起了牙,“也好,让那臭娘们趁早滚蛋,省得添乱!”
就这样,事情也就过了。
这下,潘宝山可高兴得不行,本来打算弄个十万款子也就差不多了,没想到二十万一下到位。
“郑乡长,现在轮到第二个步骤了,你赶紧去做那几个养殖大户的思想工作,就说有免费养殖大棚使用,以丰厚的优惠条件让他们入园!”潘宝山乐滋滋地对郑金萍道,“不过也要注意不要太声张,毕竟其他片区入驻的商户,都是自筹资金建场地的,肉畜肉禽那边要是太高调,可能也会引起些不满。”
没想到郑金萍听了却呵呵一笑,“潘局长,我倒突然想出了个法子,不用给养殖大户们建大棚,也可以让他们乖乖地过来,那样就不用担心别的片区商户会有意见,而且那二十万建设资金也可以随意支配到其他地方。”
潘宝山闻言好一阵发愣,这郑金萍还真是开了天眼,解决起困难来,点子办法层出不穷?
第一百三十一章舔出韭菜叶
不过这次很让潘宝山失望,郑金萍的法子他并不看好。
郑金萍说,她可以去县环保局找找熟人,以环境污染为由对几家肉牛养殖大户严查重罚,用不了几次他们就会坐不住,那时再上门稍微做一下工作,就能省财省力把事情办成。
“不妥,郑乡长,那不妥。”潘宝山听后连连摇头,“好事得做好了,咱们不唱高调,花力气搞产业园谋发展,图个政绩是不假,但也不能坑人。想想那些个养殖大户本来都好好的,要是被那么一整,承受力差的弄不好一下就垮了,那对不住人。”
郑金萍听后一怔,顿时露出点惭愧之色,很认真地点了点头,“潘局长你说得对,是不该那么对待老百姓。”
“郑乡长,其实话说回来你也是对的。”潘宝山不想让郑金萍太难堪,“只不过是我缺少大刀阔斧开展工作的魄力而已。”
“嗯?”郑金萍又是一愣。
“呵呵,对某些特定人群来讲,不是说非要他们先明白为什么然后才去做,而是要他们先去做然后才明白为什么。这就是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差别,也是先知先觉与后知后觉的不同。”潘宝山笑道,“郑乡长,产业园的方向是毋庸置疑的,让养殖大户进园发展当然是好事,符合大潮流,那就是先知。但因为养殖大户的思想观念跟不上,都守着原来的摊子不愿意过来,那就是后知。所以,这个时候适当采用一些行政干预,让他们无意识地踏上大潮流跟上节奏,获得更大的发展也不是不可以嘛。”
原本是安慰郑金萍的话,潘宝山说完后突然觉得很有道理,竟然也动了心思想利用环保制裁来驱使养牛大户进园。不过转念一想还是有些不妥,现在的事主要是求稳,万一真引起个别养殖户的反感情绪闹出事端来可不行。而且,找仲崇干划拨的建设资金已经到位,怎么也得有所表现,要不钱没个去处也不好交代,所以还是要建肉畜肉禽养殖区的大棚。
想到这些,潘宝山又呵呵一笑,告诉郑金萍现在是特殊时期,要稳扎稳打争速度,还是把那笔建设资金给用上,尽早促成养殖区运转。
郑金萍转了面子也很高兴,说那她现在就带人上门找那几个养殖大户做工作,绝对让他们都搬迁到园区。
凡是郑金萍保证过的事,还比较靠谱,潘宝山松了口气,但没有松警惕,又前后想了想产业园的整体情况,有不妥的地方得赶紧想办法弥补。做任何事情都要这样,不断回顾不断找补缺憾,这样才有可能把事做完满。
潘宝山想到了一件事,他撺掇郑金萍从仲崇干手里弄出二十万建设资金,这事估计会让梁延发很不爽,而且梁延发也容易想到他头上,所以,得想办法给自己开脱开脱。
的确是这样,拨款的事刚开始梁延发还没怎么跟潘宝山联系到一起,事后才琢磨出个道道,看来看去都像是潘宝山在背后捣鼓。不过就目前情况看,还不能抹下面子跟潘宝山叫嚷,原因有两个,一是他现在正当红,跟他过不去就是跟祁宏益过不去;二是他毕竟也当过自己的兵,真心真意也好,虚情假意也好,反正表面上关系都还不错,这局面不能随便打破。
说到抹不下面子,其实有一点让梁延发很不能接受,真想跟潘宝山撕破脸皮,那就是看到他和黄开建的关系越来越亲密。
梁延发认为,那分明是潘宝山背信弃义,是人品问题。
潘宝山早就想到了这一点,也一直在找机会糅合梁延发的不快,这次刚好去找他,一并解决。
找梁延发的由头就是建养殖大棚的事。
第二天上午,潘宝山就来到梁延发办公室,问他有没有关系搞建筑的,产业园肉畜肉禽养殖区要建一批大棚,投资虽不多,但多少有点赚头,有亲戚朋友搞这行的可以照顾一下。
还别说,这个切入点抓得还就真准。梁延发立刻想到了冯德锦的秘书王涵,这方面他有所求,可以跟联系让他的大舅哥再来搞一把正合适。
不过梁延发并没有表现出正中下怀的样子,只是呵呵一笑,问投资多少。
“最多二十万吧。”潘宝山暗喜,梁延发这么问,刚好把拨款的事给扯上,“要说这事还得多亏了郑金萍,最近她好像很在状态,做什么都一头劲。”潘宝山道,“前两天不是徐市长来调研嘛,过后她似乎更是不得了,谈起肉畜肉禽养殖区缺钱建大棚时,她说有办法能弄到款项,结果还真是,昨天就找仲书记给办了,真是出乎意料。”
潘宝山这么说,是为了表明郑金萍弄拨款的事跟他无关,至于梁延发信不信是他的事。
一到郑金萍,梁延发的注意力马上就集中到了她身上。
“郑金萍!”梁延发一咬牙根,想骂她臭**破鞋,但想想不妥又把话回来,长长地吐出口气后,缓色说道:“她现在跟上冯县长了。”
“跟上了冯县长?”潘宝山还真是不知道。
“就是徐市长来调研的那天,冯县长不是陪同的嘛,她不知道啥时候逮着机会靠了上去。”梁延发道,“还跟我牛逼哄哄地说,要整理产业园申报省农业产业园的材料,送给冯县长过目。”
“哦,梁乡长,工作上的事呗,无所谓的。”
“不仅仅是工作上。”梁延发手指用力点着办公桌,气呼呼地说道:“郑金萍那货我还不了解?冯县长要她舔屎眼子她都乐意,舔出截韭菜叶来还能香喷喷地嚼着咽下去。”梁延发说得唾沫星子直喷,伸直脖子看着潘宝山,“小潘,你信不信?”
潘宝山对这话挺反感,觉得梁延发把郑金萍说得过于奴颜,开玩笑说说也就罢了,可他却说得如此一本正经。
“可能吧,我对郑金萍不是太了解。”潘宝山笑笑,他不好说别的。
这会儿,梁延发也突然意识到有点失态,也跟着笑起来,“当然了,郑金萍的做法那也可以理解,无非是为自己谋求发展,大多数人都这样。”
说到这里,潘宝山立刻说起自己,一来把郑金萍的话题避开,二来也说说他跟黄开建的事。
“梁乡长你说得对,人都是自私的,有时为了获取一定的发展空间,做起事来会身不由己。”潘宝山道,“就说我去农业局吧,为的是给自己创造更好的上升机会,但同时也避不开一个问题,要处理好和黄开建之间的关系,有时不想说的话要说,不想做的事也要做,是不是?”
“嗯。”梁延发点点头,“小潘,我很理解,很理解啊。”
“那是梁乡长你开明。”潘宝山道,“你要是不理解,那就会是个大误解,以为我潘宝山是根墙头草,以前在夹林靠着你,现在到了农业局又上了黄开建,完全没有个立场。”
“不会不会,那绝对不会。”梁延发摇头,把手中的烟屁股扔到垃圾桶里,说道:“小潘,你的为人我还是很相信的。”
“多谢梁乡长的认可,有这点我就满足了。”潘宝山道,“其实不管怎么说,我潘宝山没有害人之心,如果别人不先下手,我绝对不会搞截然对立去害别人。”
“是啊,做人就得做到与人为善。”梁延发跟了一句。
这句话一跟,潘宝山马上就此展开,“没错,梁乡长你说得太好了,做人是要本着善心宽容大度,而且你也做到了!”潘宝山说着,又掏出香烟给梁延发递上并点了火,说道:“就拿我来说吧,工作上我跟黄开建难免要频繁接触,你就很理解很大度,没有埋怨我跟黄开建走得太近,更没有提出要我不跟黄开建瞎掺和。可是反过来,要是换作黄开建就会完全不同,他肯定会告诫我不要跟你怎么怎么样。”
潘宝山这么一强调,梁延发被架到了一定高度,自然要摆出姿态来。
“小潘,就是说嘛,人不能老是盯着自己脚下的路,还要照顾下别人。”梁延发道,“按道理讲,我不愿意你在农业局做出多大成绩,因为那无形中就给黄老邪脸上添了光,可是再想想,如果你不做出一番成绩来,对你的成长也不利,所以,我可是一直都暗暗支持你的!”
“梁乡长你说得是!”潘宝山道,“那感觉是很明显的,人心比人心啊,要不这次建大棚的事我怎么就来找你了?其实黄开建那边也有路子,祁书记的秘书杨涛找他打过招呼,也想揽工程。”
“小潘,你做得不错!”梁延发猛然一听还真有点感动,“以后啊,放开手脚在夹林好好干,有啥困难跟我说!”
“困难嘛。”潘宝山抓抓头,“一时半会是有点,不过能不麻烦梁乡长就不麻烦,平常你工作就够忙的,不能添乱。”
“说这话干啥?”梁延发很豪气地把烟头一弹,“我知道,产业园很需要资金投入,仲崇干能拨二十万,我也能!回头你就打个申请,到这里来我签字。”
“好的梁乡长,我马上就去弄申请!”潘宝山知道这是梁延发一时头脑发热,冷静下来可能就要打顿,所以赶紧缓了一扣,好把话说死,“不过梁乡长,二十万数目不算小,我看还是牢靠一点,减半,就十万吧。”
第一百三十二章雄心不能淫
“就二十万!”梁延发很坚决。
“那行,梁乡长,我这就去中心写个申请。”潘宝山见梁延发上了倔,边说边拔脚就走,这会可不能耽误,得赶在他没改变主意前把事情搞定。
服务中心办公室离得很近,不到十分钟潘宝山就折回头,手上拿着申请条,朝梁延发面前一放。
这一下,潘宝山深深体会到了,什么叫争分夺秒。
仅仅过了不到十分钟,现在的梁延发就有点反悔了,他拿起笔准备签字的时候皱了皱眉头。
潘宝山忙问是不是哪儿写得不妥。
“不是。”梁延发放下笔,拿起香烟点了,“仲崇干昨天刚经手批给郑金萍二十万,今天我要是再批二十万给你,是不是有点跟他叫板的意思?”
潘宝山一听知道事情不妙,可也不能由着梁延发进退,趁着板凳窝还没凉,得赶紧将他一军,“我说嘛梁乡长,还是不要二十万,就减半,弄个十万就没叫板的意思了。”
说完,潘宝山也不客气,从笔筒里抽出支笔,拖过一张白纸“唰唰”写了张十万的批条。然后把那二十万的条子撕得粉碎,扔进垃圾桶。
这么一弄,梁延发有点下不了台,也为了表现一下气概,便不加犹豫就把字签了。
拿着批条离开后的潘宝山,咬着牙闷喜,也庆幸自己动作快,要是再晚几分钟,没准梁延发彻底变卦,连一分钱都拿不到。
这钱怎么用?
潘宝山寻思着,不能都投在建养殖大棚上,可以拿出三万给邓如美投到菌类种植上,理由是进场时的基建补贴,别人也说不上什么。
邓如美建议不要这三万块钱,说这很敏感。
“一切都按程序走,能有什么敏感?”潘宝山道,“现在公司刚起步,处处要钱,适当补贴点完全可以,下一步不但要丰富品种聚齐‘七仙姑’,而且还要充分融入科技含量,提高产品附加值。这几天我考虑过,产业园要想出大效应,就得加大科技投入,就这一点,我还要找老王和伏广波商量一下。”
“那好吧,既然这样我也不多说了。”邓如美道,“宝山,以后工作忙就不要分心公司的事了,我会做好的,现在越来越有信心。”
“我对你一直都有信心。”潘宝山笑道,“邓姐,我有种预感,用不了几年美味菇业公司就会壮大起来,等钱多了,咱们转行再干点别的。”
“野心倒不小。”邓如美笑道,“你啊,还是一心一意地当官吧,我看你就合适在官场里混。”
“官场如战场,没准什么时候就倒下了。”潘宝山笑道,“所以还是得捞点实惠,把钱给赚足了,也好有个退路。”
“那你对自己也太没信心了,要把自己看成是不倒翁。”邓如美笑道,“什么时候都屹立不倒。”
正说着,郑金萍出现在园区门口,还带着两个人。
一看到郑金萍,潘宝山不由地叹了口气。
“怎么了?”邓如美问道,“和郑金萍有矛盾?”
“没有。”
“那你怎么看到她就有些不快?”
“我听梁延发说,郑金萍那家伙勾搭上了冯德锦,不知是真是假。”潘宝山很玩味地说。
“呵呵。”邓如美一听笑了起来。
“你笑什么?”
“宝山,你说实话,有没有和郑金萍搞过那事?”邓如美说这些很坦然。
“没,绝绝对对没有!”
“我知道,你不想沾她的身子。”邓如美笑道,“是不是?”
“那,那当然是不能沾了。”
“男人都很自私,自己不想碰的女人,也看不得被别人碰。”邓如美笑道,“你也是这种情况吧?”
“你这是说哪儿的话。”潘宝山被说得嘿嘿一笑,“邓姐,我怎么就看不得她郑金萍被别人碰?”
“表情,你的表情说明了一切。”邓如美笑道,“其实那也没什么,起码能说明你雄心十足,不是件坏事。当然,雄心不能淫,应该转用到事业上,成功男人就是这样炼成的,男人也只有成功之后,才能更体现自己的价值。”
潘宝山低头抓抓耳垂,邓如美说得没错,他对郑金萍靠上冯德锦一事,心里的确泛着点酸意。不过现在一丁点都没了,因为邓如美最后那句话说得好,男人应该把雄心用到事业上,不能把雄心变成淫心。
“邓姐,你简直就是伟大的导师!”潘宝山向邓如美竖起大拇指,“现在我可是神清气爽。”
说完,潘宝山举步向郑金萍走去,看看她带人过来有什么情况。
郑金萍现在真是一头劲抓工作,说服养殖户的事已经大功告成一半,短短半天时间,她就说动了两个养殖大户,带着他们来看场地了。
“郑乡长,你这工作效率可真叫一个高!”潘宝山夸奖道,“看来只要有你在,产业园就不愁发展不起来。”
“哎呀潘局长,你这就给我加压力了。”
“我哪敢,压力只有上级领导才能加。”潘宝山笑道,“对了郑乡长,你找仲书记的那二十万资金,就全投在大棚建设上吧,工程具体由王涵那边的人来做。”
“梁延发找你的?”郑金萍问。
“谁找谁就不说了。”潘宝山笑道,“还有,我又从梁延发那里弄到十万款子。”
“从他那里?”郑金萍简直不敢相信,“潘局长,你可真有能耐啊。”
“能耐不能耐就不说了,这十万款子我打算拿出来稍稍补助点蛋禽养殖区和菌类种植区的商户,要不他们看到肉畜肉禽养殖区免费使用大棚,那意见还不大了去,到时弄得唧唧歪歪也不好。”
“哦,也是。”郑金萍道,“设施蔬菜大棚区呢?”
“那个就算了,说起来应该都是老项目。”潘宝山道,“即使要补的话,也就是象征性一点。”
“还是补点吧。”郑金萍道,“老百姓就这心理,多少有点,也就平衡了。”
“行,你说得也对,就照你意思办理。”潘宝山道,“郑乡长,以后产业园的发展就需要你拿出这样的主动性。当然了,不只是在产业园上,生态观光农业项目上也一样。”
说到生态观光农业,郑金萍连连点头,说等等肉畜肉禽养殖区的事安顿好了,得下去走一趟,把相关的点踩一踩,摸摸底看进展到了什么程度。
这话有道理,潘宝山说正好,最近些天他也不回县里,把产业园的其他事忙忙,然后一起下去踩点,现在暂且分头各忙各的。
郑金萍还是继续肉畜肉禽区的工作,一心扑在养殖大户动员上。
潘宝山则找老王和伏广波座谈了一番,主要强调要在蔬菜种植上加大科技含量,重点方向是摸索秸秆粉碎后与有机肥混合发酵,如果能捣腾出一套经验来,意义就非同寻常了。
另外,几个主打品种的蔬菜,要做好申报无公害认证工作,打造出拳头产品。
这些事看起来并不多,但现场看看说说议议也很耗时间,再加上商户基建设施补偿的事,前后用了一个多星期才处理完。
此时郑金萍那边的工作也完成的差不多了,共有五个养殖大户同意入园,能使养牛存栏头数达到四百多头,也能算得上具备一定规模。
形势不错,潘宝山立刻找梁延发,问建大棚的事联系如何了。梁延发说已经跟王涵沟通过,他大舅哥随时可带人进场开工。
“那就现在吧,养殖户都敲定下来了,只等养殖大棚。”潘宝山说。
“那还不是一句话。”梁延发说完立刻给王涵去了个电话。
当天下午,王涵的大舅哥就带人来到了产业园进行布置,并把建筑材料运送到场。
次日,几十个工人热火开工。
“郑乡长,现在看来,产业园的发展是万事俱备,连东风都不欠了!”潘宝山和郑金萍也来到现场,“估算一下,顶多两个星期,肉畜肉禽养殖区大棚就能建好,接下来就能正常运转了。”
“就是,这下悬着的心就能放下喽。”郑金萍也很满意。
“郑乡长,高兴之余不能松弦,生态观光农业的事还得抓上来。”潘宝山道,“其实那也没多少事情,金银花种植基地早已成型不用担心。综合中药基地还可以,鲁少良抓得也比较紧。水库开发的事不着急,急也没用,那都大的系统性工程。最让我担心就是王三奎负责的特色山坡林果,搞不定的话就会让生态观光农业项目大打折扣。”
“那就明天去看看,种果林倒不费事,但修整进山的路却很麻烦。”郑金萍道,“开始拨给他的三万块钱可能早就用光了,不知道现在整体进展情况如何。”
“嗯,是该去看看,实在不行从产业园那边的经费里划点出来。”潘宝山道,“怎么说也还没出夹林,钱花在哪儿也都是自家的,关键要用在刀刃上,要力保特色山坡林果早日促成。”
第二天,当潘宝山和郑金萍来到山坡林果地时,各种担心全无。
第一百三十三章单独行动
山坡上,三条上山路已经有了雏形,回绕山路进展也不慢,在原有进山的基础上,也已经整理出了近六千米。
“潘局长,咋有空过来了?”王三奎一身粗布衣服,和一帮村民干得热火朝天,“按照计划,还要整两条上山的路。”王三奎指着山坡上大片林果地,继续说道:“就围着果树地修,到时进出有好几条路,方便得很。回绕山路更要弄,起码还要整一万米出来,可以随便串着走。”
“哎哟,这么大干劲,一个人每天多少钱?”郑金萍问。
“就管饭,没其他钱。这事是潘局长给村里指的致富路,前期忙忙也是应该的。”王三奎笑道,“上次乡里拨的三万块,就留下了一万块做伙食费,其余两万全买了大果树栽种,翻过年头逢春就能扬花!”
“郑乡长看到没,王书记这干劲多大,要是乡里的村支书都像他这样,夹林那还不早就富得流油了!”潘宝山笑道。
“潘局长夸奖,夸奖了。”王三奎说着开始打电话,要蒋春雨拿几盒好烟送过来。
“我这有,还送什么烟。”潘宝山掏出硬中华,连盒丢给王三奎。
“你有是你的,到我这地头来就得抽我的,还有,正好也见见蒋春雨嘛。”王三奎嘿嘿直笑。
这话让潘宝山不太自在,毕竟还有郑金萍在场。
的确,郑金萍在这种事上耳朵尖得很,听了王三奎的话后,立刻瞄笑起来看着潘宝山,她感觉其中大有故事。
王三奎一看这场面,知道自己说过了嘴,忙低下头来使劲抽烟,不敢看潘宝山。
过了一会,蒋春雨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手上拿着两盒香烟,到潘宝山面前递到他手上,尔后抬起两眼望向潘宝山,不经意间就漫出一帘春水。
王三奎早已有了打算,不能让潘宝山别扭,使劲咳嗽了一声,对蒋春雨道:“小蒋,现在没事了,你先回去吧!”
这让蒋春雨很意外,愣了一下。
“刚跑过来挺累人的,歇会再走嘛。”郑金萍笑了起来,特意问潘宝山:“是不是潘局长?”
蒋春雨是什么人,灵气十足,一看郑金萍说话这样,立刻就明白了个大概。
“那我先回去了,潘局长还有郑乡长。”蒋春雨笑着招呼了一声,转身离开。
“呵呵,好个小姑娘,真是精灵。”郑金萍望着蒋春雨摇头笑道。
这时,王三奎不好意思地靠到潘宝山跟前,小声道:“潘局长,实在不好意思,话说冒了。”
“冒什么?你没说冒。”潘宝山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这种情况就得处之泰然若无其事,否则越抹越黑,本来没啥事的也被郑金萍造出些事来,“瞧这山坡林果地整得这么好,进山路也开了,跟当初你说的目标一样,没冒!”
王三奎性子直不是傻,明白潘宝山的意思,一摸脑袋笑道:“潘局长,要我说也差不了,自打你下了指示后,我别的可几乎都没干,就一门心思扑在这上面了,不谦虚地说真是尽了最大的努力。”
这点潘宝山完全相信,那么大工作量摆在面前,由不得不信。
瞅着一脸疲惫的王三奎,潘宝山突然觉得像他这么忠于自己的人,应该得到很好的照顾。王三奎现在虽然是村支书,但身份真正讲起来什么都不是,哪天不干村支书,就平民一个。
回乡政府的路上,潘宝山问郑金萍,产业园区服务中心能不能要个事业编制。
“潘局长想安排谁?”郑金萍直问,“是蒋春雨吗?”
“你想哪儿去了,不是她,是王三奎。”潘宝山道,“王三奎可帮了不少忙,特色山坡林果不说,只是坳子村徐金生的事就足够立一等功的。”
“应该没问题。”郑金萍道,“不过一时半会也办不成,这要跟县人事局申请,得到他们的批准。”
“那看来得春节后了。”潘宝山道,“这都快一月中旬了,今年二月一号就过大年,时间可能赶不上。”
“年前肯定来不及。”郑金萍道,“潘局长,等等也没关系,又不是什么急事。”
“行,不过也别拖延,一过春节我就向乡里建议让王三奎进服务中心,然后你就打报告申请。”潘宝山道,“能不拖的事情就不要拖,事情虽然不大,但积压多了也累人。”
“潘局长你安排的事,我郑( 官路逍遥 http://www.xlawen.org/kan/2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