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辣文小说 > 官路逍遥 > 官路逍遥 第 46 部分阅读

第 46 部分阅读

    朱桂波道,“夜长梦多,再加上孔娜个戆货,连敌我都分不清!”

    “是要早点重视起来,不能让潘宝山那么消闲自在,要不就会老是想歪点子整事。”梁延发说到这里叹了口气,“遗憾啊,他跟市报女记者的事现在还不清晰,否则一定上上紧对他采取点措施。”

    “我去找孔娜她姐,让她催何大龙那边早点动手!”朱桂波激动地说道,“何大龙不是说掌握了交通局办公室主任美女嘛,可以对潘宝山设套拿下,让他赶紧动手。”

    朱桂波很义愤地找到孔娜的姐姐哭诉,说孔娜被潘宝山骗得不辨好歹,再那样下去孔娜就毁了。所以得让姐夫何大龙抓点紧,早早地对潘宝山下手,救救孔娜。

    孔娜的姐姐一听当然紧张,立刻盯着何大龙让他赶紧想办法。

    何大龙本身对这事就没放松,他何尝不想早点把潘宝山就倒腾下台去?不过事情得一环接一环地来,能快则快,不能快的也只有坐等。像唐荔提到的保证金一事,早已办得妥妥当当,五十万分文不少打到了她的账户上。但是接下来帮她弟弟唐志弄成城建科正科长一事就急不来,虽然那个正科长也就是个股级,可也需要个步骤。

    这事何大龙已经托钟新义帮忙了,钟新义也答应了下来,但他跟建设局局长没什么来往,不是一手所能操办的,也还要找冯德锦说话,然后再慢慢办理。

    何大龙也找过找钟新义要加点紧,可钟新义明确告诉他,就一个字,等。

    原因很简单,城建科科长在等着升副局,别的科室还不愿意去,所以腾不出位置来。

    “城建科科长不是丁方才嘛。”何大龙道,“城建科虽然是个肥缺,他说不愿意走就不走,本事还不小?”

    “丁方才的姐姐丁方芳你知不知道?”钟新义问。

    “不清楚。”何大龙摇摇头。

    “县广电局局长。”钟新义道,“副的。”

    “不就广电局局长嘛,还是副的。”何大龙轻蔑地一歪嘴。

    “其实跟正副也没关系。”钟新义哼了一声,“她还是某位县主要领导的朋友,好朋友。”

    “哦!”何大龙有点发愣,他明白了是怎么回事,“祁宏益的还是冯县长的?”

    “不需要知道的就别多问,反正事情就这么摆着。”钟新义道,“不过也还好,再过两个月建设局就有人事变动,到时就把唐志的事给办了。”

    “那也只好等了。”何大龙无奈地点点头,“就让潘宝山再段舒服日子。”

    何大龙说得没错,眼下潘宝山是比较舒服,他正筹划产业园挂省级农业园牌子的事情。

    从参加的领导来看,祁宏益和吕光荣是不用担心的,肯定能到场。关键是徐光放,他能不能到场。潘宝山记得很清楚,产业园申报省级农业园,还是徐光放来调研的时候先提出来的,所以为了显示对他的高度重视,挂牌时最好能把他请过来。

    邀请当然必须的,可以通过正常的程序跟市政府秘书处沟通,让他们排一下计划,然后根据徐光放的日程再来安排挂牌事项。不过,这中间需要有人帮腔提醒,也许徐光放并没有把当初的话搁在心上,不当回事。

    潘宝山想到了欧晓翔,打了个电话给他,把想法说了下。

    因为金“福”的缘故,欧晓翔对潘宝山很客气,也愿意帮忙。

    “潘县长放心,我会尽量在徐市长面前提一提的。”欧晓翔道,“提醒他当初产业园的申报是他倡议,现在有了成果,亲临一下表示祝贺也有必要。”

    “那可真是太好了!”潘宝山立刻笑道,“徐市长一到,在媒体上宣传的时候分量可就要重得多,谢谢欧处!”

    “先别谢,事情还不一定呢。”欧晓翔道,“徐市长最近要出国考察,另外事务也比较繁重,我还真是怕他抽不开身。”

    “要是真没时间那也没办法。”潘宝山道,“话说回来,产业园挂牌也不是什么大事。”

    “尽量争取吧。”欧晓翔道,“反正我会尽力。”

    欧晓翔说会尽力,的确也做到了,不过徐光放并没有到场。因为他开始出国考察了,一去一来要估计要十天半月,潘宝山这边等不及,挂牌要乘势乘机而动,公示刚结束时火头旺,吉利。

    不过欧晓翔的话也起到了一定作用,争取到了市委组织部部长孙华生到场。欧晓翔对徐光放说了产业园获批省级农业园的事,当初是他调研时所倡导,现在成功挂牌,富祥那边非常恳切地希望他能去看看。另外欧晓翔还多了一句,说富祥那边也想趁此机会宣传一下,他要是去了,就有足够的分量。徐光放听了皱着眉头哦了一声,想了一会说出国考察的事他已经决定了,就这两天,有些事还要准备准备挤不出时间,不过他会跟组织部孙部长打个招呼让其前往。

    欧晓翔给潘宝山去了电话,说徐市长马上要出国考察,没时间去富祥参加挂牌仪式,不过他让组织部孙华生部长过去,也足以看出他对事情的重视。

    这个潘宝山知道,一般这种活动市领导不下来,下来的话也多是副市长,孙华生分量确实不算轻,怎么说也是市委常委之一。

    挂牌当天,潘宝山也把沈欣丽请了过来,问她能不能让报道及时见报。沈欣丽说那当然没问题,一般的领导活动并不一定能当天排上版面次日见报,但到了常委级别,只要没有什么意外情况都能及时刊发。潘宝山说好,看来孙华生过来还是很有价值。

    潘宝山也还没忘问朱桂波截留良种补贴的事,能不能曝光出来。沈欣丽说那还真不一定,因为那种事情报道起来要非常谨慎,记者会多方采访以便掌握充分的证据,所以肯定会有惊动。如此一来,朱桂波那边要是找了关系,就不一定能顺利发稿。

    “这么说还有难度?”潘宝山皱起了眉头。

    “换个高度也不难。”沈欣丽道,“可以找相关省级媒体,他们采访起来快速有力,效率要高得多,没准当天采访第二天就能见报,让朱桂波那边反应不过来就事发了。”

    潘宝山一听宽心不少,找省级媒体也不是难事,可以找刘海燕帮忙,她有同学是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托下关系联系个省级媒体的记者并不难。在松阳市,多家省级媒体都设有记者站,而且市委宣传部为了统一宣传口径,以便扎口管理舆论导向,对各家记者站都很重视,在市委市政府大院里免费提供办公场所。

    这事潘宝山没对沈欣丽说,怕她会有不被重视的感觉。不过沈欣丽很主动,所她可以联系下看看,但不一定能成功。潘宝山也不想多麻烦沈欣丽,说不用,到时找找刘海燕,她那边好像有点关系。

    沈欣丽听后点点头也不跟潘宝山过多交流,她现在来富祥比较注意,尽量不和潘宝山多接触,特别是有刘海燕在场的时候。

    今天,刘海燕也来了。

    潘宝山有这默契,给了沈欣丽一个眼神便开始忙自己的,当然他不忘办点私事,给李大炮打了个电话,说时候差不多了,再把采石场开起来,那可是大把的真金白银。

    忙过私事,潘宝山就很规矩地与祁宏益、吕光荣一起,紧跟着孙华生,在挂牌仪式举行之前适时介绍些情况,领导总归是要陪好的。

    挂牌其实没什么事,要的就是个形式,无非就是放个鞭讲几句话,很快就结束。但孙华生也没急着走,来一趟匆来从去显得过于搞形式走过场,这是忌讳的事情,所以,他又对产业园进行了一番“调研”。

    就这么小小一折腾,就中午了。

    午饭没回到县城安排,还是在夹林解决。这两年夹林的发展名声在外,上面来的领导也都愿意留下来到食堂去用餐。

    落座的时候,潘宝山不再和沈欣丽坐一桌,有意避开。而且,他现在级别也上去了,上面领导过来,他在场的话多是也要坐陪。

    潘宝山和刘海燕靠在一起坐,他想谈谈找省级媒体记者的事。

    第一百七十九章反应异常

    刘海燕听潘宝山说要找省级媒体帮忙,当即就表示应该不会有问题,并问潘宝山什么时候需要。

    潘宝山说现时不着急,他还忙着有点事,要利用省级农业园挂牌的机遇召集一个会议,给各乡镇的负责人上上紧,强调一下建农业园的重要性并督促见行动。对这种见政绩的事情,能不放松就要抓紧。

    没想到这一抓紧,事情还都赶上了,大力倡导兴建农业园的行动搞完后,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串通路刚好建成。

    现代农业示范区可是潘宝山第一关注的工作,他觉得应该把朱桂波的事再朝后放一放,先忙示范区的事。

    示范区是祁宏益点头同意的,串通路建成起码要来个剪彩通车,然后让他转一圈对示范区有个概况了解同时,也调研一下现有招商引资的落实情况,发现问题现场会办解决,一定要早点争取项目落地生根。

    其实示范区现有招商引资这方面的工作完全不用担心,郑金萍已经做得相当到位,她在向潘宝山汇报的四个签订项目上始终紧盯紧抓,凸见实效。

    剪彩仪式现场放在夹林乡。仪式后,潘宝山按照行程计划,陪祁宏益看看示范区内的几个生产基地,顺便再考察一下几个招商引资项目。

    “几个生产基地我知道。”祁宏益道,“夹林的产业园算一个,还有金银花种植,算是个大头,此外还有曲安的鲜切花、兴阳的葡萄以及石店的紫苏种植,都是不错的项目,我一直关注着。”

    潘宝山一听就知道,祁宏益不想在基地项目上考察上耗费时间,不过之前他对此番上报的行程安排并没有提出任何意见,否则就会避开调研几个生产基地环节了。

    事发有点突然,潘宝山立刻调整方向,说道:“祁书记,最近一段时间你一直比较忙,几次想汇报一下示范区前段时间参加省农洽会招商引资的情况都没成,接下来主要以考察招商引资效果为主,不重复调研基地项目情况浪费时间。”

    “嗯,任何工作既要面面俱到,又要抓住重点。”祁宏益道,“那就多看看招商引资的情况。”

    “好的祁书记。”潘宝山道,“已经签订协约的四个项目都已落地见实效,产业园内就有一个,先去看看。”

    “嗯,看来这方面的工作抓得不错。”此时祁宏益意兴勃发,“在发展上,内力固然重要,但外力同样不能忽视,招商引资也就显得尤其重要。在不长的时间内,示范区成功签约四个项目并实现破土动工落实到位,做得很好!只有这样一招不让地抓具体、抓落实,才能把示范区的效应放大,真正地起到示范的作用!”

    “取得如此成果,也要归功于夹林郑金萍郑乡长,从赶赴省农洽会招商之前,她就负责了相当一部分工作,到农洽会结束,一直到现在,她都是一抓到底。”潘宝山看看陪在旁边的郑金萍,不忘给她美言几句。

    祁宏益听后看看郑金萍,“嗯,工作很有成效,我们富祥从来都不缺精明能干的女干部!”

    郑金萍猛然一下受宠若惊,不知所言,只是说诺诺地说领导夸奖了。

    “产业园内是什么项目?”祁宏益笑问。

    “屠宰加工厂!”郑金萍应声而答。

    “哦。”祁宏益的笑容瞬间有点僵硬,不过没引起任何人注意。

    “目前一期工程主要是生产冷鲜肉方面的基建项目,二期冷冻储藏规划正在商讨,目标是做成冷鲜、冷冻肉批发基地,效应覆盖松阳市周边地区,并进一步辐射到省内各大城市。”郑金萍有些迫不及待地回答。

    祁宏益听后点下头,只是象征性地讲了几句,并没有多说。到了现场看了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后,他反应依旧平平。

    这让潘宝山很纳闷,祁宏益怎么一下对招商工作不满了?看来还得想个法子搞搞清楚,不过摸不清具体原因也不好采取什么措施,盲目出手弄不好会适得其反。

    如此一来,也多少打乱了些步骤,本来潘宝山还想趁机向祁宏益隆重推介一下菌类种植区的美味菇业公司发展情况,以便为下一步即将开展的大力扶持举动再一次做些铺垫。但祁宏益的反应异常,让潘宝山觉得还是早点远离产业园,不多言。

    马上,便前往曲安镇鲜切花基地看品种培育研发中心项目。

    十几分钟后到达目的地,面对同样热火的基础工程建设场面,祁宏益又开了脸,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致。

    “这是个科技含量很高的项目,一定要抓好抓实。”祁宏益开口便赞,“硬件投入要跟上,要及时提供各方面的帮助。”

    “投资企业一次性投入两千万。”郑金萍道,“根据发展规划,建成后硬性年利税可达百万以上。

    “是个好项目。”祁宏益道,“地方上要做好跟进,保证企业获得长足发展,实现共赢。”

    潘宝山听了祁宏益这些话,结合之前他在屠宰加工厂上的具体反应,马上开始揣摩起来:是不是祁宏益只看重科技含量极高的项目?

    要时刻掌握领导的意图,否则出力不讨好,潘宝山深知其要义。

    不过在考察了石店镇的紫苏种植扩大投资和兴阳乡葡萄储藏库工程建设后,潘宝山又否定了之前的推断,祁宏益并非只看重科技含量极高的项目。因为这两个项目同屠宰厂差不多,都是以扩大、延伸销售量为主,科技含量并不高,但祁宏益还是非常看好。

    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潘宝山暗下决心,一定要弄清楚原因,看祁宏益到底有何想法。

    几个在建的招商引资项目看完后,时间祁宏益总体上还是很高兴,谈笑有声。陪同的相关部门领导都想表现,尤其是交通局局长苏断言,本来今天开场之事是为现代农业示范区串通路建成剪彩,而这块工作多是交通局作出的贡献,所以他提议回县城去庆贺一下,由交通局安排。

    回县城来得及,整个剪彩、考察项目用时不多,都是在示范区内,没有什么路程,现在还不到十一点。

    不过郑金萍有想法,串通路建成剪彩是在她夹林乡境内、招商引资的事也多是她负责开展,她觉得由夹林出面安排中午用餐理所当然。

    苏断言和郑金萍相继发出提议请求。

    祁宏益笑了起来,他当然明白其中的种种意思,考虑到两人的面子,一时也不作答。

    潘宝山思量了一番,从事情本身讲,留在夹林是很合适。不过他有两个考虑:第一,祁宏益对产业园的屠宰加工厂有看法,要尽量远离这“是非之地”为好;第二,示范区串通路的修建,确实是多亏苏断言的帮忙,要承他的人情,更要还情,此时帮忙说话,正合时宜。

    想到这里,潘宝山笑着说为了节省祁书记的时间,便于下午工作,还是回县里让苏局长安排。

    苏断言即可应声,连说好好好。

    当然,潘宝山也不忘安抚一下郑金萍,对她使了个眼色。郑金萍开始是很失望,不过这个意见是潘宝山提出,倒也能接受。在她看来,潘宝山的任何行动都有合理之因。

    回县城的时候,潘宝山主动向祁宏益提出,如果方便的话和他同车而返。

    祁宏益似乎也有此意,欣然应允。

    “祁书记,就示范区的招商引资工作,有不足的地方还望您多指出不足。”潘宝山上车后没多会就转到正题,这是他的主要目的,想探探祁宏益在屠宰加工厂上的具体意见,以便及时修正。

    祁宏益笑了笑,并没有什么指向,“总体来说是很好的,足见成效。”

    “那方面的工作我多是交由郑金萍负责,期间各环节关注不多,难免会有所偏差。”潘宝山道,“所以即便有问题存在,一时也不易察觉,毕竟有些能力还待锻炼提高,也需要祁书记多多指导一些。”

    “宝山,你就不用谦虚了,凭我的观察,你在各方面的能力都非常值得肯定。”祁宏益笑道,“就说招商引资一事,你放手让郑金萍去负责,也显示出了你作为领导的一个必备才能,用人。”

    “用人?”潘宝山发出了疑问。

    “对,用人,也就是使用管理下属,说到底就是管人。”祁宏益笑道,“领导干部,在基层的时候要抓微观具体,叫管事,而离开基层之后,相对来讲就要抓宏观全局,叫管人。说白了呢,就是小官管事,大官管人。”

    祁宏益这话,让潘宝山真的很受用,的确,官当大了事情就多了,不可能有那么多精力事事亲躬。

    “祁书记你说得真好,把一种无意识的行为上升总结到了理论的高度!”潘宝山道,“以后还真得要在这方面多下些功夫,注意加强这方面的能力。”

    “当然,也不要过度啊。”祁宏益笑了起来,“并不是说事事都大撒把当起甩手掌柜,有些事还是需要亲力亲为的。”

    “的确是,回去我要好好总结一下,也像你一样从理论的高度来作深层的认识。”潘宝山道,“当然,更要从实践出发,就拿现代农业示范区的这批招商引资项目来说,还要进行一番梳理,要对各个项目进行综合考核,有问题的及时采取补救措施,绝不带病招商,那并不利于长远发展。”

    “嗯,很好!”祁宏益欣慰点头,看着潘宝山道:“富祥的发展,就需要你这样的干部,事事认真负责。”

    此时,坐在副驾驶位子上的杨涛回头看了潘宝山一眼,颇有用意。

    第一百八十章避血光

    潘宝山对杨涛的用意立时就领会到了,但鉴于祁宏益在旁边也不能发问,只是谈了些下一步的工作,广建农业园。

    祁宏益对这项工作很感兴趣,说农业发展需要以积聚带动效应,农业园就是一个很好的载体,要抓好。

    “在前期部署的基础上,前不久又利用产业园挂牌省级农业园的大好时机,再次进行了强调,我想接下来会有明显起色。”潘宝山道,“如果时机成熟,祁书记是不是能给鼓鼓劲,年底就乡镇农业园建设工作搞个表彰会。”

    “可以,那也是很需要的。”祁宏益点头笑道,“对了,以前你好像说过要对菌类种植项目进行扶持,壮大成重点产业,开始着手了没?”

    祁宏益把话主动说到了心坎上,潘宝山暗自好一番激动,“扶持方案已经做好,等抓好这一阵产业园兴建项目后,就准备开始菌类种植扶持推广。祁书记,那可是个潜力非常巨大的项目,很有扶持的价值。”

    “嗯,该投入的要投入。”祁宏益道,“并不是所有的项目都是低投入、见效快,有些项目是需要高投入的,而且见效也慢,可一旦见效后,回报也相当可观。”

    “祁书记,还是你站得高看得远,也看得清!”潘宝山及时拍上一句。

    祁宏益得意一笑,刚好来了个电话,是他妹妹祁春蓓打来的。

    祁春蓓告诉祁宏益,她从华元保险松阳分公司,调到了富祥支公司,任副总经理,主要工作是开拓市场,干好了可以获得提升的机会。祁宏益说很好,他会安排人跟富祥保险行业协会的负责人打打招呼,尽量介绍多一点的业务。

    这事潘宝山一听顿时心头一喜,立刻就想到了农业保险。其实他老早就有那个念头,当初在夹林的时候,庄稼逢旱涝歉收,看着农民因此而满面愁容时,他就曾想到过利用开展保险的办法来进行一定的保护,但当时开展的决心不大,而且通过间接了解,保险公司对这块业务操作还不十分成熟,大多数保险公司甚至还没有开展那方面的业务,所以也就作罢。

    而现在,似乎是恰逢其时应运而来。当然,潘宝山没有立刻当着祁宏益的面表态,这种事情最好是做在背后效果会更好一些,反正他早晚会知道。

    不过这事也不着急,潘宝山知道要分清轻重缓急,现在重要的是弄清祁宏益为何对屠宰加工厂有点“感冒”。

    原本打算到县城后找个机会问问杨涛,潘宝山从他的眼神中看出,他应该知道些情况。但是到县城下车后,苏断言又跟进,让他随陪祁宏益,所以一直没机会跟杨涛交流,只好也朝后推一推。毕竟眼皮子底下的事最重要,陪好祁宏益是一件重大的政治任务。

    苏断言把用餐安排在交通局食堂最大最豪华的包间,这是专门接待县市领导和省交通局业务系统领导的。

    桌子不小,最多可坐十六个人,但苏断言尽量做到人员精致,同时也不显稀少。他叫来了局里的一个女副局长,还有唐荔,一桌十二个人。

    酒桌上不再谈工作之事,再加上祁宏益性格比较直爽,喝酒显豪气,也不专注于哪个人,而是统领全桌,所以整个氛围很不错,大家都很高兴。

    尤其是唐荔,落座时她故意坐到潘宝山身边,她正好借机同潘宝山加深一下交流,以便为下一步计划实施打好基础。

    “潘县长,改天能不能劳请你赏个面子?”唐荔温柔一笑。

    “呵呵,我面子还不大,还不够赏的份上,你这么说我可不敢答应。”潘宝山对隐约显露出无限诱光的唐荔颇有一番感觉,回答起话来也略显俏皮些。

    这引得唐荔微微一个前仰后合,“潘县长,我可是来真的,有个朋友做农产品收购生意,想了解下咱们县农作物种植方面的信息。本来嘛,这些事情是不需要麻烦潘县长的,找农业部门了解就行,不过还有另外个情况,我觉得还离不开潘县长。”

    “哦,什么情况说说看?”潘宝山问。

    “那朋友收购的是粮油作物,直接经济效益比较高。”唐荔道,“如果有可能的话,县里能加强点引导,鼓励丘陵地区多种些花生和大豆之类的农作物。”

    “嗯,农民种什么其实没有定向选择,只要能增加收入他们都愿意。”潘宝山道,“我觉得还行,可以来个双赢。不过现在还不能敲定,毕竟还没有进行了解,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嘛,万一有什么意外行不通,那我可没法兑现承诺。”

    “潘县长你可真讲究,承诺是态度问题,体现主观性,能不能办成则是现实问题,体现的是客观性。”

    “唐主任你还真行,一个简单的事情竟然都上到了理论高度。”潘宝山笑道,“反正我尽力就是,成|人之美嘛。”

    “那好,我先代我朋友感谢你,等会喝完酒我请你喝杯茶。”唐荔小声笑道,“潘县长,仅仅是一杯下午茶而已哦,不会不敢答应吧?”

    “喝茶啊。”潘宝山笑笑,“我对茶真是不感兴趣,要不还是哪天喝酒吧。”

    潘宝山这么说是在拒绝,他觉得唐荔有点郑金萍般的生猛,对那样的女人不能太痛快答应事情,否则不容易把握事态。

    “呵,潘县长是不是有事?那样的话我当然不会耽误你。”唐荔笑语间眼角闪过一丝媚影。

    潘宝山连忙低头咳嗽两下,道:“的确还有点事要马上解决。”

    唐荔听潘宝山如此回答也不便再要求,“潘县长这么说,我可不敢再提请求了,那就另找时间再向潘县长表示感谢吧。”

    潘宝山笑笑没回答,事情还没开始办就表示感谢,口头说说作为客套也不是不可以,但如果一定要拿出行动来似乎也不妥,因为在表示心存感激的同时,似乎也有点强人所难之感。

    而且,潘宝山从唐荔火辣的眼神里,隐约还看到了一丝捉摸不定的迹象。掌控不了的事物,总是令人心存畏戒。

    不过潘宝山并不打算去畏戒,因为他根本不想去掌控唐荔,眼下重要的事情还不少,没有工夫去揽事分神,况且还不知道事情背后还没有事情。

    到了一定位置,要学会习惯性防范,最根本的做法就是质疑,遇事不管好坏,前因后果要想三遍再决定行动。就像上午祁宏益对屠宰加工项目表现出了冷淡一事,潘宝山琢磨再三认为还是要弄个清楚,捷径就是找杨涛聊聊。

    所以,酒席散场后潘宝山就借口叫住了杨涛,说要和他去办公室喝杯茶聊一会。

    杨涛当然不会拒绝,他也能猜得出来潘宝山要跟他聊什么,想着要好好拍一下潘宝山,干脆主动说出来。

    “潘县长,有件事我也正想跟你说说。”来到潘宝山办公室,杨涛动手泡了两杯茶后,笑呵呵地对潘宝山道,“招商引资的那几个项目,有一个祁书记是不中意的。”

    潘宝山听了随即一笑,“我就是想问问那事,很让人纳闷,祁书记在听到屠宰加工厂项目后的确是表现出了很不快。”

    “原因嘛……”杨涛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祁书记最近看了位先生。”

    “哦!”潘宝山一听真是纳闷了,“看先生,什么先生?”

    “风水先生。”杨涛道,“祁书记近一段时间老是做恶梦,有点发慌,后来经人介绍找了位据说向来推算都很准的风水先生给把了一下,。”

    “怎么说?”

    “今年要力避血光之事。”杨涛神秘地说道。

    这一下,潘宝山是彻底明白了,屠宰加工厂项目,就是整天要杀猪宰牛动刀见血,是十足的血光。祁宏益要是点头同意,那不是实打实地冲血光嘛。

    不过他也真就不明白,怎么现在的领导干部不信马列却信起了迷信?

    不明白归不明白,事情得办妥了。

    第二天,潘宝山就风急火燎地来到夹林,直奔郑金萍办公室。

    “欸哟潘县长,来之前咋不通知一声?”郑金萍很惊喜潘宝山的突然造访,“潘县长,昨天的考察效果还可以吧,这次参加农洽会是对路了!”

    “郑乡长,我就为招商项目来的,情况有点意外。”潘宝山道,“市环保局昨天下午跟我们打了个招呼,说屠宰加工项目在环保审批上要求很严格,要求先报环保审批材料。”

    “现在就要环保审批?”郑金萍道,“一般不都是建成投产嘛,不达标不开工就是,咋现在提前那么多?”

    “里面有蹊跷的。”潘宝山道,“有市领导想插手这个领域,故意借环保局说话而已,郑乡长,以你的聪明,应该能知道是怎么回事。”

    郑金萍一脸茫然,想了好一阵才说道:“潘县长,你是说有市领导想搞屠宰加工项目?”

    “嗯,可以这么说。”潘宝山道,“据我目前所了解到的,有市领导的亲戚就是做畜禽屠宰批发生意的,想接手这一块。”

    “这,这可咋办?”郑金萍道,“产业园跟现在投资商已经签订合同了。”

    “不管怎样都得办啊,忍痛割肉也得办。”潘宝山道,“说到底,现在毁约无非就是个项目嘛,可要是得罪了领导,万一撞到枪口上可就不只是个项目问题了。”

    第一百八十一章打鸣

    听潘宝山这么一说,郑金萍下意识地摸了摸额头,“哦,的确是那么回事,是得赶紧想办法。现在基建投资已经好几十万了,得赶紧叫停,然后想法解约。”

    “一定要安抚好客商。”潘宝山道,“否则客商一闹腾,影响富祥的投资大环境也不得了。”

    “赔偿是免不掉的。”郑金萍道,“不过我跟投资的客商还比较熟,在省里参加农洽会的时候,吃过好几顿饭,看能不能少赔点。”

    潘宝山一听真想奚落郑金萍几句,农洽会一共才几天,就跟人家吃了好几顿饭,中间是怎么回事不用猜也能知道个差不多。不过转念一想也不能这么揣测郑金萍,仅仅是招商而已,她应该不会那么奉献,再说就是奉献,那也是为了工作,大形势所趋。

    “哦,那样事情就好办多了。”潘宝山道,“郑乡长,你就费费心吧,越早解决越好。”

    “肯定是全力以赴。”郑金萍道,“不过就是把握不准赔偿的额度,现在我也没个底。”

    “需要的赔偿夹林先垫付,往后慢慢从县财政划拨资金给你们补齐。”潘宝山道,“所以你要扛得住困难,但也不要有压力。”

    “我知道潘县长,怎么说都是工作嘛。”郑金萍道,“困难摆到眼前总得想法子去克服。”

    “郑乡长,你办事我就是省心!”潘宝山夸了一句便离开,他还要找邓如美,最近没捞到跟她长谈,昨天陪祁宏益来剪彩考察投资项目,也没抽出时间跟她说说蘑菇种植推广的事情。

    蘑菇种植形势大好,扩大规模已然开始。邓如美老早就找郑金萍操作了程序,又征了一百多亩用地。

    “邓姐,前一阵子看来我的想法并不正确。”潘宝山来到产业园,见到正在埋头统计销售账目的邓如美说。

    现在的邓如美已然是一副女企业家的形象,流露出的气质已非在接待办时的神采,傲然而多姿,看得潘宝山一阵萌动。

    “哦?”邓如美嘴角挂笑,起身走到潘宝山面前,“大县长又什么新思路?”

    “也没有。”潘宝山道,“就是前一阵子到省里参加农洽会的事,我跟郑金萍说不要带你过去,因为我怕有客商来了会切分属于我们的蛋糕。现在想想还真不是那回事,蘑菇这个市场大蛋糕很大,也完全可以借助外力放大收益。”

    “我就知道你的心思。”邓如美道,“但是怕提出不同意见扰了你的心神,所以尽管我也有点那方面的想法也没跟你说,事实上还是应该去的。”

    “私心影响下,我的思维小农了。”潘宝山笑道,“好在内生动力也还有,再过个把月,等到八月份的时候一系列扶持措施会陆续开展,我已经拿出了方案,等有机会先让祁书记过目一下。”

    “好啊,快点开展起来看看效果。”邓如美道,“不过也不要有负担,现在也很不错,还是跟你说过的,靠自身力量也可以稳步发展。”

    “好中求更好嘛。”潘宝山道,“经商和从政一样,要永不知足,那样才有奋进的动力。我想等有了一定资本,还得把触角伸向城里,总不能让你一辈子都坐在蘑菇堆里吧。”

    “有钱就行呗。”邓如美笑道,“现在我把赚钱当成是最大的乐趣,别的也不多想。哦对了,前段时间我以公司的名义弄了辆车,谈生意时方便点,也没向你请示。”

    “那种事还用跟我说?”潘宝山道,“公司的事你做主。”

    “可别这么讲。”邓如美道,“公司是你的,我只是帮你打工而已。”

    “嗨,在这公司的事上根本就不分你我。”潘宝山笑了笑,“我们是共同体。”

    “你情商可真高,说得我这心里头热融融的。”邓如美笑道,“好像一直都如此。”

    “别夸我了,走吧,看看车去。”潘宝山道,“有时间的话就带我体验一下。”

    “你看过的。”邓如美道,“就是以前我开过的那辆红色马六,朋友到外地去了,我出几万拿了下来。”

    “那车子不是很新嘛。”潘宝山道,“你朋友可真够大方。”

    “都是好姐妹。”邓如美道,“在接待办时认识的,人家现在去省里了。”

    “有路子啊。”潘宝山道。

    “不是有路子,是有肚子。”邓如美道,“怀上了省官的孩子,现在去住别墅当起了隐性阔太太。”

    “哦!”潘宝山一声慨叹,“那也是一种生活。”

    “个人所好吧。”邓如美道,“一场冒险的交易,以后怎样很难说的。”

    “也许人家是真心相爱,那就不是交易了。”潘宝山笑道,“就算有风险也在所不惜,一切都心甘情愿嘛。”

    “相爱?”邓如美呵呵一笑,“不经风雨,纵然有爱也是一时之欢。”

    “人生得意须尽欢,不欢到老也玩完。”潘宝山大笑起来。

    “郑金萍的话怎么成了你挂在嘴上的名言?”邓如美捂嘴哈腰笑了,“那次陪殷益开喝酒,然后唱歌,唱完了又要去吃烧烤时郑金萍说的嘛。那会的事我记得清楚着呢,那时你就是个小雏鸟,在酒店房间里可被我挑得不轻吧。”

    一提那事,潘宝山体内顿时涌起股燥热,“嗐,别提那次了,你表现可真够猛辣,我在外面打电话,你在门口内脱了长裤,就穿一短衩,两条白腿晃悠着,当时我可真受不了。”

    “但你定力还行啊,当时你不是说刚做过环切手术嘛,我还真就信了。”邓如美似乎也沉浸在回忆中自得其乐,“宝山,你说真话,是不是真做手术了?”

    “没,没有。”潘宝山摸摸后脑勺,不好意思地笑道:“当时我对你不了解,怕出事,还包括后来一次在KTV的卫生间里,也是怕出事,要不还能留着你?”

    邓如美听潘宝山这么一说,脸不由得一阵发红,“唉,那时的生活状态有点乱,现在想想真是不可思议。”

    “生活就是这个样子。”潘宝山眼神变得混浊起来,盯着邓如美,“机遇总是会错位,如果现在你有那时的十分之一表现,你猜会怎样?”

    邓如美看着潘宝山,抿嘴笑了,抬手指指他下面,“你是不是要打鸣了啊。”

    潘宝山低头看不到脚尖,顿时也乐了,“本能压抑不住的。”

    “但该掩盖时也还是要遮一遮的。”邓如美笑道,“你坐一会吧,就别站着了,要不被别人看到还不知怎么回事呢。”

    “呵呵。”潘宝山退到椅子上坐了下来,“是啊,要是别人看到我们有这言行场景,谁会相信我们之间还是一张白纸?”

    “我们相信就行了嘛。”邓如美慨然而笑,“那是个别有韵味的感觉。”

    “韵味得有些折磨人啊。”潘宝山直望着邓如美,欲念波涌,“我猜你某个地方现在应该很润滑了。”

    “打住,打住了。”邓如美做了个停止的手势,“以后也不谈这些,现在我跟刘江燕是朋友。”

    一提刘江燕,潘宝山垂头一笑,良久说道:“邓姐你这话还真狠,摸准我要害了。”

    “要不怎么说你是好男人呢。”邓如美笑道。

    “那你也不能欺负好人吧。”潘宝山道,“以后逢到这样的情况,能不能不提刘江燕?”

    邓如美歪起嘴角,笑靥微荡,“环境允许的情况下,我也想不起来提啊。”说完,指指潘宝山坐的椅子,“刘江燕就在那椅子上坐过好几次,我们一起聊天很开心,她是纯得让人心疼的女人。”

    “你对她的好感似乎有点超出正常水平。”潘宝山无奈地笑道,“该不会你的取向有点异常吧。”

    “那么说来,你应该有危机感了。”邓如美斜眯着眼道。

    潘宝山听了真是一惊,像邓如美这般深谙两性风情之人,这么长时间不跟异**合,是不是体内系统紊乱调导致激素分泌失调,真的在性取向上发生了改变?

    “呵,瞧你愣神的样子,吓坏了吧。”邓如美见潘宝山发有点呆,笑着说道:“不开玩笑了,还是说说公司的事,今年年初,公司蘑菇种植区已经申报了省无公害蘑菇生产基地,估计没什么问题。”

    “那正好,如果能赶上扶持推介措施实施,也可以作一番文章。”潘宝山松了口气,道:“等等我跟市农业局局长吕光荣说一下,看能不能跟省农林厅疏通一下关系,能快则快。”

    谈到正事,潘宝山渐渐收拢了乱心,毕竟从邓如美的话中也多少能读出些信息来,她可能不是不想,只是环境条件还不合适,希望还是有的。

    “有希望就有劲头啊。”离开产业园的时候,潘宝山对邓如美满怀寓意地说道:“下次有机会不在夹林的时候,我们再好好聊聊。”

    “聊什么?”邓如美故意装糊涂。

    “想聊什么就聊什么。”潘宝山也来了个迂回,哈哈笑道:“一切随心随性,总之人生得意须尽欢,不欢到老也玩完啊。”

    邓如美摇头笑而不语,把潘宝山送走后,她返到办公室躺在座椅里,却也回味悠然。

    第一百八十二章介绍业务

    离开后的潘宝山可没那份悠然之心,他已经觉得自己像是台停不下来的机器,要做的事情太多。

    产业园的发展、农业园的兴建还有涉农招商的后续,都事关工作大局彰显政绩,要抓紧抓好。另外还要注意梁延发那边的动向,也是丝毫不能松懈。

    当然,大事不能急要循序渐进,否则容易乱步子。不过小事还要紧抓紧上,找祁春蓓谈农业保险是越快越好。

    潘宝山以公职身份造访华元保险富祥支公司,约见副总经理祁春蓓。

    祁春蓓开始以为是祁宏益关系安排,谈了几句后才察觉不是,而且也感觉到了眼前这个叫潘宝山的年轻人,在保险业务的开拓上真是有一番见地。

    “祁总,任何业务的开展开拓,离不开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的指引,保险行业也是如此。”潘宝山身子坐得很正,小小地翘了个二郎腿,多少摆了点架( 官路逍遥 http://www.xlawen.org/kan/2109/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