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0 部分阅读
回去的路上,潘宝山的心情有点糟糕,因为有种预感,祁宏益熬不过三年,他在富祥的漏洞太多,补都来不及。潘宝山想保护祁宏益,但是觉得自己还很脆弱,没有可以为他遮风挡雨的能力。
这种沉闷的心情持续了好几天,潘宝山始终提不起精神。直到彭自来顺利成为市公安局副局长的消息传来,才一扫他阴郁的状态。
潘宝山特地去感谢孙华生。
孙华生对待潘宝山像老朋友一样,一点都不见外,还说下一步就解决那个叫王一凡的环保局副局长问题,间隔不会长,也就一两个星期时间。
听到这里,潘宝山的情绪一点点高涨起来,觉得不能老是多愁善感为祁宏益难过,他出不出事还不一定,想太多也没必要。还是应该集中精力抓好眼前的一些事情。
潘宝山想到了接触孔军凯,刚好现在可以上手了,因为有彭自来升副局作为由头。他找欧晓翔出面,请孔军凯吃饭,理由是为朋友彭自来庆贺一下。
欧晓翔出面比较合适,他跟孔军凯虽然没有什么深交,但接触的次数比较多,能说上话。而且他毕竟也是市长徐光放的贴身秘书,面子多少还是有点的。
吃饭那天,孔军凯如约而至,潘宝山当然也到场,他以彭自来朋友的身份参加。
席间,根据事前的谋划,欧晓翔提到了孔军凯的兴趣和爱好,彭自来马上跟着说孔局长在书画方面有一定研究,还是市书法协会的名誉会长。
潘宝山听到这些立刻表现得很惊讶,说没想到孔市长还有这么个特长。刚好,宝剑赠英雄,前几天他在老家弄到一幅字画,好像有点年头,改天送给孔市长玩玩。
孔军凯一听忙摆手,笑说字画那东西可没个谱,弄不好一幅真迹就是几十万上百万。潘宝山听了笑道,说艺术品走上市场成为商品,那是有价的,可以用钱来衡量,但如果作为朋友间的礼品赠送,便是无价的,不能用钱来衡量,那代表的只是一种友谊。
这话说得有点主动,才刚接触,还谈不上友情,不过有些话就是那么一说,当真也真,当不真也不真,就看对方怎么想。
在潘宝山的计划里,不管孔军凯怎么想,事情还是要出来的,把字画送给他。不过潘宝山没有直接送,那不合适。让彭自来行动比较好,这样双方都有回旋的余地。
彭自来去之前问潘宝山,如果发觉机会合适,他可不可以当场开口提李大炮和鱿鱼工作调动的事。潘宝山琢磨了一阵,说如果条件真的允许也可以提一提,不过要以他自己的名义来说,说一个人就可以了,那样会更自然一些,要不显得人为安排的味太浓。彭自来说行,假如可以的话,他就以李大炮朋友的身份说一下从县局调到市局的事。
彭自来人为,事情的成功与否,只要是取决于孔军凯对这幅字画的喜爱程度。
在敲孔军凯办公室门的时候,彭自来一直祷告,希望孔军凯能对字画喜爱有加。
实际上,事实与祷告基本一致,孔军凯看到字画后还真有点爱不释手。
“这是幅真迹,看落款的号是小隐山房主人,应该是出自清末书法名家陈棣生之手。”孔军凯研磨一阵后说道,“陈棣生的真迹被发掘得较晚,有一定研究价值。”
第二百三十四章各就位
孔军凯从小隐山房主人的号,一口说出陈棣生的名字,很让彭自来吃惊。
“孔局长,你书法研究的功底真是深厚,一下就能说出是谁写的。”彭自来很实在地恭维了一句。在公安局内部,一般都喊孔军凯为局长,不喊他市长。那可以标榜是公安内部系统的人,显得亲近。
孔军凯笑笑,“我对明清时期的书法名家有一定关注,但还谈不上研究。”
“孔局长,你的关注对我们来说可是比研究还要深奥啊,都没法跟你交流。”彭自来笑道,“潘市长也是这么个意思,本来他想亲自送过来的,但考虑到就此也谈不出什么,干脆就让我代为转送。”
“哦,说到潘市长我还差点忘了。”孔军凯道,“君子不夺人所爱,这字画我还不能收,你得再带回去给潘市长。”
“孔局长,潘市长让我带这幅字画来的时候说,字画也只有到你手里才能体现出价值。”彭自来道,“他说他不懂欣赏,也不喜欢,只是在老家看到这幅字画差点被填进灶膛当柴火烧了,觉得可惜才带回来,现在得知你有此喜好,刚好送给你,也算是物有所置。”
“哟,要是烧掉的话还真是可惜了。”孔军凯听后,由衷地感叹了一句。
“所以说还是到你手里最合适。”彭自来立马接上话,“孔局长,听潘市长说,等他回老家时还要搜罗一番,可能还会找几幅送过来。”
孔军凯一听脸上下意识地浮现出一丝笑意,但马上就被一股疑虑所代替,他略一思忖,道:“自来,潘市长是你朋友,他是不是有事要我帮忙?有的话你打听一下,能办当然可以,但如果不能办,也好早点回个话让他知道。”
彭自来清楚,孔军凯肯定明白潘宝山的用意,所以才这么朴实地发问,于是答道:“我听潘市长说过,他好像有个熟人在富祥县政府所在地板山镇派出所当指导员,想朝百源区调动一下。”
“哦,这个不算是难事。”孔军凯的神情顿时松弛下来,点了点头道:“等下我打个电话给百源公安分局项局长,到时你把潘市长那熟人的情况跟他说说,尽快办了。事情不大,拖着也没意思。”
“好的孔局长!”彭自来爽朗地应着,再一瞧孔军凯的气色不错,干脆连李大炮的事也一并说出来。他先是做了点样子,面露难色,抬手抓了抓脑袋,小声支吾着问道:“孔,孔局长,我有个多年的朋友,也想挪挪位子,不知方便不方便。”
孔军凯似乎早有预料,歪嘴笑了笑,“想怎么挪?”
“富祥县公安局副局长李大袍,一心想到市局。”彭自来道,“我琢磨了下,治安支队还可以安排个副职的位子,可以平调一下。”
“哦。”孔军凯微微一点头,“治安支队的贾队长马上要到政治部了,确实有个位置。你看李大袍的能力如何,如果可以的话就直接做支队长,副科提个正科也不是不可以。”
彭自来不知道孔军凯说得是真是假,综合考虑了一下,觉得还是稳妥点为好,“孔局长,李大袍能力是有的,不过市级层面上的事他没接触过,再加上治安支队的职责也比较重要,我觉得还是先让他干个副职为好,锻炼锻炼再说。毕竟再怎么帮忙,工作能力还是要摆第一位的,否则出了没问题谁都难看。”
“嗯。”孔军凯看上去对彭自来的回答很满意,“那就照你的意思来,下周局党委会上我提一下,然后让组织人事处跟富祥那边交办。”
李大炮和鱿鱼的事,就这么解决了。
彭自来向潘宝山汇报的时候,情不自禁地感叹,说有关系就是好办事,而且干净利落,绝不拖泥带水。彭自来也没忘说挡了李大炮一下,没有顺着孔军凯的话让他上位正科。潘宝山很理解,说事实的确如此,李大炮需要先适应锻炼一段时间,只要人能过来,提拔的机会还是很多的。
潘宝山也没忘问彭自来,有没有对孔军凯说他还要找几幅字画的事。
“说了,那肯定要说。”彭自来道,“孔局长特别好那一口,一听就高兴。对了,他还说对明清时期的书法名家有研究,拿去的那幅字画,他一口就报出是清末名家陈棣生所作。”
“那就再找几幅明清的,最近我有的是时间。”潘宝山道,“反正这一段时期已经把工作丢一边了,不过该干的也没落下,新村建设的任务,在乡镇换届刚结束那会就已分派下去。”
潘宝山说把工作丢一边,忙于人事安排是一个方面,还有一个方面是受大环境影响。市党代会马上召开,整个市委市政府大院里个个都是心慌慌的,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人人都巴巴地看着严景标到底是不是要回来,浮躁中,似乎有股莫名的兴奋,没心思扑在工作上。
就连徐光放也是如此,当然,他不是要看严景标到底会不会来。严景标来是毋庸置疑的,徐光放是要看他来了会摆出何等架势,以便采取应对措施。
正是如此,徐光放对很重视的新农村建设工作也放了松,潘宝山也才可以有了充足的时间去“调拨”自己的小兵团人马。
因为节奏安排得紧凑,成效不错。现在,潘宝山可以松口气稍微歇歇,他的目标已经实现。
彭自来当上市公安局局长是最早走出来的。在松阳市,这是公安系统中目前官位最高的自己人,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适应,他将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随后就是王一凡到市环保局任副局长。这一枚棋子是潘宝山精心所设。首先,他知道王一凡的本质还不错;再者王一凡处在冯德锦圈子的边缘位置,容易拉拢过来,也不会被注意到。当然,王一凡这枚棋子能起到多大作用,取决于他深入到冯德锦圈子内部的程度。不过,这也是潘宝山所担心的,假如王一凡真的深入进去,出现所谓的“变节”,不知不觉中给他来个反无间道,那危险性和杀伤力也会非常巨大。
潘宝山觉得对王一凡作一些掌控非常有必要,那不能只是靠信任,因为信任这东西有时脆弱得还不如一张薄纸,要想掌控得有一定把握,就必须抓到他的致命弱点。
这种做法很小人,让人不耻,潘宝山也知道不光彩,但他宽慰自己所做的一切并不是以害人为目的,只是为了求自保。当然,这事不着急,至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王一凡还是绝对安全的。
不过凡事赶早不赶晚,潘宝山盘算着,等王三奎、李大炮和鱿鱼他们三人到位后,可以上手王一凡的事。
说上手也很快,因为王三奎、李大炮和鱿鱼三人的人事调动落实得也很快。
最讨巧的是王三奎。欧晓翔找到百源区委组织部部长卯冠宾说明了情况,卯冠宾得知是市长助理潘宝山的关系,干脆趁区安全生产监督局局长调离的机会,让王三奎去干了安监局局长,正科。
刚得知这个消息时,王三奎还很紧张,问潘宝山该怎么办,他可是没有一点底子,万一干砸了锅没法收场。潘宝山给他充分鼓劲,问他夹林有个安监站知不知道。王三奎说知道,他干乡综治办主任进班子的时候还分管过。潘宝山说那不就得了,现在百源区安监局的工作,跟夹林乡安监站的事一样,只不过工作量大了些而已。还有,现在他手下兵将多,有副局长、有办公室主任,还有各科的科长、监察大队队长,实在不行有事就交给他们,反正只要保证生产、生活各个方面不出事故就行,说得王三奎连连点头。
李大炮的位置也不错,虽然还是副科,但再怎么说也是到市局了,而且还是治安支队副支队长,管辖范围一下变成了全市,比当富祥县公安局副局长要威风得多。
鱿鱼的境遇也丝毫不差,他成了百源区丰华派出所所长。丰华街道是百源区最繁华的街道,辖区内商贸餐饮、休闲娱乐各业很兴盛,大概占到市区份额的一半,是主城区中的主街道,所以,丰华派出所的所长一直是高配,副科级。这与以前鱿鱼的副科级教导员也算匹配。不过这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丰华派出所所长的头衔。按照惯例,如不出意外,定是要走上区公安分局副局长之类的领导岗位。
但是有人说,当个区公安分局副局长有什么?当丰华派出所所长才叫牛,窝子肥油水厚,一年捞到的各种好处,折合人民币来算最低也要达七位数,否则就是个窝囊废。
这话说得是没错,不过还有一层意思应该看到,丰华派出所所长的位子,是谁都能去做的?捞到的好处如不及时上供,最多一个月就得卷铺盖滚蛋,最后自己能落到多少也难说,要看自己的能耐。
鱿鱼之所以能到这个位子上,是因为孔军凯打了电话,副局长彭自来又亲自递送信息,这让百源区公安分局局长项自成自然是刮目相看,安排起来也丝毫不含糊。
总的来说,一切进行得有条不紊,几个人都在八月底前全部到位。这时,离市党代会召开还有一个多星期。
潘宝山觉得应该把以他为核心的小圈子聚一下,算是总结庆贺,也算是新的开始。
第二百三十五章别让狗得逞
圈子小聚,其实也没几个人,就王三奎、李大炮、鱿鱼还有彭自来。
王一凡是排除在外的,跟他还缺少些深入接触,暂且不能太放开手脚。况且这次小聚的事项之一,就是要商量如何拿一拿他的把柄,以便牵制。伏广波不在考虑范围之内,他性格和胆量不适合群谋大事,就干点自己岗位的工作还行。对他,潘宝山只当他是朋友,能照顾的就照顾着。
小聚的地点选在彭自来一个亲戚开的小酒店里,可以最大限度地避人耳目。
酒杯端起干了两杯,潘宝山说有些称呼得改一下,就算是自己人在一起也尽量不要喊什么绰号了,李大袍就是李大袍,不叫李大炮,尤裕就是尤裕,不叫鱿鱼。毕竟到了新环境要有新气象,否则带着绰号难免会让别人嬉笑,会弱了气场。
这算是个开场白,很快谈论过去,接下来就是彭自来点题,说官场如战场,没有谋划不行、没有对抗不行、没有合作不行,所以形成合力最重要,大家都要紧紧围绕在潘市长周围,服从统一调度,该奉献的时候就要奉献。
这个大家都能接受,李大袍说了句实实在在的话,“交人交心,宝山老弟虽然是市长,但我还是习惯喊他老弟,我感觉到了他的心,值得托付。说句不好听的话,如果哪天有需要我给老弟当垫脚石作出牺牲,我心甘情愿。说得自私实际一点,起码我能知道我的家人会得到很好的照顾,原因是什么,在座的也都明白。”
李大炮的话引起王三奎和鱿鱼的共鸣,尤其是王三奎,说他就是李逵,潘宝山就是宋江,该怎么做、会怎么做不用说,自在行动。
“清楚,你们是怎么想的我都清楚。”潘宝山呵呵地笑了起来,“那些都不用说,有事谈事,眼下就有一件。王一凡是我看好的人,但他的情况比较特殊,没有把握能靠得住,所以想想有什么好法子能牵制一下,起码让他不敢轻易调转矛头。”
话一说完,潘宝山就后悔了。人人都有防备心,万一他们几个认为他在背后也搞了对他们的牵制,那可就不好了。不过再一想也无妨,既然能对他们说这些,这恰恰说明是对他们的信任。
“搞几个王一凡犯罪的证据!”王三奎毫不犹豫地说。
“那样有一定危险,也用不着,弄个能影响他仕途的证据就够了。”鱿鱼道,“风险还低。”
“嗯,是得考虑风险性。”潘宝山道,“其实在这事上我一直很犹豫,到底该不该做,毕竟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我们这么做,万一要是让王一凡知道了,肯定会是弄巧成拙。”
“也不一定,假如事情走漏了风声,到时可以跟王一凡敞开心胸谈谈,只是个防备嘛。”李大炮道,“如果他是真心想靠拢你,也不会太计较。”
“我也这么认为。还有,就像尤裕说的,在牵制王一凡的时候不要太狠,那样不但风险大,而且假如他知道了也会惊心寒心。”彭自来道,“可以搞点不经意的动作,貌似摆到台面上却又能捂下来的。”
“抓嫖嘛。”鱿鱼呵呵一笑,“逮他个正着,然后我们找个人出面摆平,肯定是皆大欢喜。”
“嗯,这法子好。”李大炮道,“把目的淹没在日常工作之中,不显山不露水。不过问题是怎么个抓法?王一凡是不是好那一口,而且什么时候正在吃那一口能让我们知道,掌握起来也不是易事。”
“找个熟人做内线。”鱿鱼道,“应该不难。”
“熟人难找。”潘宝山跟了一句,“王一凡刚到市环保局,身边没什么熟人,特别安插的话痕迹又太明显。”
“我!”王三奎冷不丁瓮声道,“潘市长,王一凡知道我跟你的关系,改天我假装有事找他喝酒,完后请他去逍遥,接下来的事就交给尤裕了。”
“这个……”潘宝山很犹豫,他不忍心让王三奎做火药捻子。
“没事的潘市长。”王三奎笑笑,“说句实话,活这么大还没尝过野味呢。”
大家听了一乐呵,事情也就这么定了下来。
潘宝山说也不用着急行事,一来尤裕刚到岗位,有些情况得熟悉一下,二来党代会马上就要召开,治安扫黄抓得比较紧,别弄不好真的撞到枪口上麻烦就大了。
接下来一段时间比较轻松,就是等党代会召开。期间,潘宝山下去到各县转了一圈,看了看新村建设项目。
重点还是在富祥县,着重关注的乡镇除了夹林,现在又多了个丁锅乡。
杨涛早就去了丁锅乡当乡长,他积极朝潘宝山这边靠拢。局势很明显,他必须多抓根系子,只靠祁宏益是不行的。所以杨涛很用功配合潘宝山工作,选了个经济实力很强的村子做试点,借鉴大陡岭村的建设经验,也轰轰烈烈地搞起了新村建设。
潘宝山特地去丁锅乡看杨涛。杨涛干劲十足,说虽然遇到的困难比较大,但他有信心出色地完成。潘宝山告诉他,这种群众参与性极强的工作一定要稳住了来,不能急功近利,万一引起群众不满导致集体上访,那影响可就坏了。
杨涛说没事,局面能控制好。可刚说完没多会,乡里就来几个农民,说没钱买新房,旧房子马上就要被拆了,希望政府管管,不能让他们无处安身。
潘宝山一看就是强行推进新村建设带来的问题,知道杨涛没有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在没有充分把握的情况下就强行推进,麻烦问题肯定会层出不穷。
鉴于此,潘宝山告诉杨涛,如果能停就先停下来,等拿出一个完备的计划再着手进行,否则事情闹大了场面稳不住,失职的责任可不小。
杨涛心里也慌张,他怕表现不成反倒成了沦陷,那很可悲。于是说行,从现在开始就放慢节奏,再前往夹林乡学习经验。
去夹林乡,潘宝山也有那意愿,他要去找郑金萍,谈一个重要的事情。
现在的郑金萍对潘宝山是越来越佩服,简直是五体投地,眼瞅着他“噌噌”地往上走,已然到了副厅级,对他除了无比钦佩羡慕就是近乎疯狂的崇拜。所以当潘宝山径直找到她办公室来,说想要她做件事的时候,她觉得就是一种恩宠。
“潘市长!”郑金萍在潘宝山面前大多是酥软无骨的,“我一直都把自己当成是你的人来看,你要我做事那不是半句话嘛,而且干什么都行,只要我能做得到,杀人放火也可以!”
潘宝山听了想大笑,郑金萍的这番表态也太夸张了,但想想她一直差不多都这个样子,现在有所发展也算正常,“嗳,郑书记可不能那么说,咱们可以说是老相识了,我怎么会让你做些为难的事情?”
“我只是想让你知道我的决心!”郑金萍回答得很热切。
“你的决心我早就知道,否则也不会跟你谈这么重要的一件事。”潘宝山不想耽误太多时间,直接说道:“马上市党代会召开,祁书记可能就不得势了,冯德锦的劲头会窜上来,你有什么想法没?”
郑金萍楞了一下,道:“一切听从潘市长安排。”
“你有没有要靠拢冯德锦的意思?”潘宝山问得很毫不掩饰。
“没有。”郑金萍摇着头,回答得倒也干脆,“潘市长,你跟他不是一路的,我是你的人,咋还能靠拢他?”
“嗯。”潘宝山点点头,“不过事情也不是绝对的,假如冯德锦就是对你另眼相看,向你示意有接近的机会,你也可以留意下,把该抓的机会抓住。”潘宝山说到这里很认真地看了郑金萍一眼,道:“抓住,懂不懂?”
郑金萍乍听有点茫然,随即又恍然点起了头,道:“潘市长,你是让我打进冯德锦他们那一伙的内部,做卧底?”
“没那么玄乎,又不是搞地下党工作,就是顺带着打探些消息。”潘宝山笑道,“我觉得他们不是好人,得提防着点。”
“行!”郑金萍有些迫不及待地答道,“这个任务我百分百能完成!”
潘宝山呵地一笑,知道郑金萍原本就有点接近冯德锦的想法,这下正好可以一点都不纠结地去粘乎了。不过也不能让她随意,还是要给她上些规矩。
“郑书记,从今以后,我和你的关系表面上就要生分些了,很多时候要配合演戏,红脸、黑脸都可以上。”潘宝山道,“反过来,你跟冯德锦那帮人的关系看上去要比较热乎,尤其是和冯德锦,走得要更近一些。但是,有一点你要费费脑筋。”
“潘市长你说!”郑金萍用渴望的眼神望着潘宝山。
潘宝山寻思了一阵,道:“你远离梁延发已经不短时间了,一天天看着你的气韵是越来越清越来越纯,这很好,我希望你继续保持。直接点说就是,别让冯德锦脏了你的身体。”
郑金萍毕竟是个女人,听了潘宝山的话脸微微一红。
潘宝山忙补充道:“我不是说你想怎样,而是冯德锦对你不断流口水,再加上他在你面前又是那么强势,所以你得想办法学会保护自己,别让那条狗得逞。”
第二百三十六章放下二郎腿
潘宝山这话,对郑金萍来说其实是一种肯定,她也听得出来。
“办法我肯定要想,因为这不但是潘市长你的指示,同时也是我作为女人对自己的起码要求。”郑金萍说得信誓旦旦。
在潘宝山看来,郑金萍有点蹬鼻子上脸,她还真以为自己是贞洁烈女了。不过这也没什么,人嘛,都有个虚妄劲,取笑不得。他更多的是为郑金萍发愁,如果冯德锦提出合欢要求,她能用什么法子来对付?
“郑书记,你说你肯定会想办法,现在有没有思路?”潘宝山故意发问,他想借机以自己的经验来给她指点一下。当初他用下面做了环割手术来应付邓如美,很成功。
“还没有太好的。”郑金萍摇头道,“我可以说身子上有事不方便。”
“身子上有事一个月也就那么几天,能挡多久?”潘宝山道,“你不妨说你下面有问题,正在治疗。”
“下面有问题,性病?”郑金萍瞪大了眼睛。
“不能说得那么严重。”潘宝山道,“那样会把冯德锦给吓着,哪里还敢近你的身,肯定就不会搭理你了,到时你就说下面在做整形手术。”
“整形手术?”郑金萍的眼瞪得更大。
“对,你就说下面的某个部位先天性肥大,已经影响到日常生活了,没办法只有部分切除整形,那样一来时间就拖长了。”潘宝山道,“等到那段时间过去,你可以再说刀口恢复不理想,有点发炎,正在消炎治疗。就这么一来二去,冯德锦也许就没劲了,因为他会担心你下面真的不利索,有感染的危险。”
“咯咯……”郑金萍捂着嘴笑了,略带羞色,道:“下面哪儿能肥大呢?”
“保护双洞的小部件。”潘宝山道,“没事上网查查相关的关键词,我不能多说。”
“哦,那没问题。”郑金萍放下手来,脸上依旧挂笑,但不见了羞色,“反正只要有那么一段时间拖住他冯德锦,我就可以找机会把一些谈话给录下来,让他有所顾忌,即使后来他发现是我有意不给他占便宜,也不敢随意就把我给踢到一边。”
“可以,适当的主动权还是要抓的,做什么都不能一味地被动。”潘宝山点了下头,忽地又一歪头,“哟,郑书记,你不会对我也要找主动权吧。”
“怎么可能呢潘市长!”郑金萍立刻露出一副委屈的样子,道:“我说过我是你的人,对你自然是真心的,绝不会做那样的事,况且咱们之间根本也就没什么。”
“别当真,玩笑而已。”潘宝山笑了笑,“我可是把你当成真正的朋友看待的,否则也不会跟你说这些。”
“嗯。”郑金萍使劲一点头,面露欣慰之色,不过好像突然又想到了什么,严肃下神情后问道:“潘市长,我又想到了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
“什么?”潘宝山不由得小小一惊。
“万一冯德锦见我下面不行,要是让我用嘴可咋办?”
听了郑金萍这问话,潘宝山真的想骂她几句,但看着她那认真的表情,想想还真是那么回事。再一想,也还真没什么好法子,总不能让她说有牙龈炎,空腔里满是细菌,也会诱发感染吧。
“我倒要个法子。”郑金萍见潘宝山没开口,便又说道:“就是要受点罪。”
“你想怎样?”潘宝山急问,他还真愿意看到郑金萍有神来一笔,想出个妙方。
“牙箍。”郑金萍道,“我就假装是矫正牙齿,戴上固定的牙箍,满嘴金属,估计冯德锦见我一张嘴就要胆颤。”
这一下,潘宝山抖了抖嘴唇差点要笑喷,不过话说回来还真是那么回事,冯德锦肯定不会是个变态,还想在郑金萍的舌头上拴小铃铛。
想到这里,潘宝山突然有了种奇怪的感觉,看着眼前一身职装且极力挺着一副矜持之态的郑金萍,竟然涌出一股邪念。这一刹那,他的脑海中甚至浮现出了沈欣丽的影子,因为到目前为止,只有她用嘴让他**过。
不同的人会不会有不同的滋味?舌尖的粗细、嘴唇的厚薄还有口型的大小,可能都会带来不同的刺激感。
这个念头一出,潘宝山想赶紧离开,去产业园内找邓如美来个一泄如柱,但是当他望向郑金萍,即刻被她火辣炽烈的目光击中,顿时心神迷乱。
潘宝山翘起的二郎腿放了下来,毫不掩饰两腿间巍峨高耸的**。
郑金萍已然是激|情狂溅,她先是把门反锁,尔后来到潘宝山两腿中间蹲了下来,拉开他的裤链。
潘宝山仰头闭眼。
果然,郑金萍带来的感觉,似乎和沈欣丽的真有不同。当然,这也许只是心态在作祟,不过此时什么都不重要,最重要,也是最需要的,就是享受。
世界无物,沉浸在曼妙的感觉中。
不知道过了多久,潘宝山突然察觉到下面没有了动静,他挺起脖子,睁开眼,恰好看了正背对着他的郑金萍,赫然沉下了她那光溜溜的白臀……
在心理上,潘宝山是抗拒的,但此刻身体的渴求让他情愿做个弱者,无力也无法抗拒。
那是怎样的一种感觉?
潘宝山说不清,直到完事之后他还是稀里糊涂。也许,这种事儿每一次除了最后发劲狂飙的快感似曾相识,过程中的其它感觉都会有所差异,而且,也不怎么清晰。
但有一点潘宝山却是很清晰:和一个想得到自己的女人欢爱,完全不同于和一个自己想得到的女人欢爱,那是两种不同的感觉。潘宝山觉得,可能是因为身体和心理上的被动或主动有别所致。
不过没有来得及多琢磨,消性后的潘宝山从狂热中惊醒过来,猛然想到了邓如美给他上的那印象极深的一课,顿时一阵惊慌。万一郑金萍有所预谋,留了证据,岂不是要束手就擒受制于她?
赶紧望向郑金萍的办公桌,靠里角的地方,她的手机待哪儿没动。潘宝山松了口气,但后怕还在,他迅速整好裤子,对郑金萍歪了歪头,指向门锁。
松垮在一旁的郑金萍,满脸潮红已退,只是喘息还比较急剧。但潘宝山有指示,她也顾不得继续歇息,迅速爬起来整束完毕,开了门锁。
“郑书记,刚才你是不是失忆了?”潘宝山认为有必要画蛇添足地强调一下,让郑金萍知道该怎么看待这事。
此刻,幸福感骤增的郑金萍是极大满足。虽然一直以来她在潘宝山面前都自称是他的人,但总有种自卑感,觉得潘宝山对她有鄙见,瞧不起她。现在不会了,她感觉自己一直拜谒的神,亲手赐给了她一道神谕,将她纳入护法行列。
“我失忆了。”郑金萍明白潘宝山意思,当然会极力迎合,“潘市长你放心,我绝对不会让你失望,不管哪方面。”
郑金萍的话让潘宝山很满意,也不打算再就此多说。
刚好这时吴强过来了,他听到潘宝山来夹林,特地赶过来。“潘市长!”吴强精神状态极佳,“什么时候到的?”
“也就一会儿。”潘宝山笑道,“吴乡长,看到你就想起一个词,春风得意。”
“全是潘市长关照。”吴强不好意思地笑笑,“这点是不能忘的。”
“吴乡长,忘不忘不能挂在嘴上,要见行动,尤其是在工作上要大力配合潘市长的思路和决策。”郑金萍在吴强面前拿出了书记的气度,“刚才潘市长还谈到了新农村建设的问题,咱们夹林可是走在全市之首的,如何保持这个优势,你还得多想想法子。”
“这个问题早就想了,不过还没有满意的思路。”吴强道,“但我认为继续加强新村建设的体量应该没错,因为我们有大陡岭村的典型,有极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新村可以继续建,不过选点一定要准,要确保不出事。”潘宝山道,“来夹林之前,我在丁锅乡视察新村建设工作就发现了一个问题,在条件并不完备的情况下就强行推进,而且速度过快,埋下了不少隐患。所以我就让主抓该项工作的杨涛立刻放缓速度,否则隐患一旦爆发,负面影响可就大了。他也说了,马上再次来夹林取经,到时郑书记和吴乡长要多介绍点经验,也算是扶助吧。”
“对杨乡长我们是很诚心的。”郑金萍道,“毕竟他是祁书记的秘书。”
“郑书记说的是。”吴强道,“上次杨乡长来的时候,我们就已经把经验介绍得很详细了。”
“嗯,夹林在这方面经验是不用说的。”潘宝山道,“这也是你们的一块招牌,所以更要注意把工作做好做足,擦亮这块招牌,任何可能造成不良影响的举措,要慎之又慎。”
“对,这点是毋庸置疑的,我们一定要照潘市长的指示来做。”郑金萍道,“下一步,市委书记人选马上就要见眉目了,虽然新农村建设的大方向不会变,但具体的工作思路到底会是个什么样子还很难说。但不管怎样,我们都应该坚定不移地围着潘市长的指挥棒转!”
郑金萍恭维的话倒不怎样,但她所说的也有点提醒,严景标来了之后,在新农村建设方面会不会和徐光放大唱对台戏?这引起了潘宝山的思虑,不过可以预见,在严景标上任初期的较长一段时间内不会关注新农村建设,他必然要先注重一些形式上的东西,表现出一定的执政强势。
第二百三十七章照片大小
严景标的表现可想而知,大有一番杀回大本营的得天独厚感,他必然要宣示自己强势的存在。
频繁调研是严景标的主要途径,各县区及重点行业企业逐一走访。在刚上任的差不多一个月时间内,天天奔走窜忙,而且要求媒体报道要及时、到位。
这一点,感触最深的是殷益彤。严景标对《松阳日报》的要求极高,他让秘书传话,所有的调研报道都要配图片刊发,他认为这样能起到排山倒海式的效应。
不过图片放得不大,几天过后,严景标觉得没达到理想效果,就把邹恒喜叫到跟前,对照片的运用提出具体意见,说照片的尺寸放得太小,整个版面看起来不大气。
邹恒喜领会很深刻,摆出一副气呼呼的架势把曹文山喊到面前,说严书记有意见了,难道报纸版面有那么紧张,还有什么重要稿件要朝上挤,照片怎么就放不大?他让曹文山立刻跟报社联系,把问题指出来,迅速改正。
曹文山摸着脑袋回到办公室,琢磨了一阵后也端起了架子,一个电话把殷益彤拽到了宣传部。
殷益彤到了曹文山办公室,问有什么指示。曹文山不阴不阳地问她,是不是严书记长得特别难看。殷益彤一头雾水,说严书记戴着眼镜斯斯文文,还有一身儒雅之气,又风度翩翩,很好看。
曹文山点点头,然后歪着下巴问殷益彤那又为什么不把严书记的调研照片放大一些刊登。说完之后不等殷益彤发话,他就拍起了桌子,说严书记找邹部长谈话,告诉他邮票大小的新闻照片干脆就不要上。
殷益彤听到这里总算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不过她很委屈,自从她进入报社以来,几任市委书记都没这个要求,调研报道配照片都是按常规标准来处理的,怎么到了严景标那里就卡了壳。
委屈归委屈,意图当然是要领会并执行到位的。殷益彤回报社后,立刻召开编委会,传达了宣传部的指示,要求所有人在值班期间只要碰到严景标的照片,一律大规格处理。
几期报纸下来后,效果不错,严景标为此特地到报社调研并座谈。
报社是相当重视的,市委书记来报社调研极为少见,一般都是每年年终时作为走访慰问环节来一下,专门调研或视察日常工作的实属凤毛麟角。
调研当天,报社社长许良庭、总编辑殷益彤带队,大小干部十多人在门口等待迎接,再加上各媒体的记者,近三十人夹队鼓掌欢迎。
严景标的车子来到,刚停稳,许良庭就直奔过去拉开车门,极为奉迎。严景标似乎享受惯了如此待遇,下车后很自然地略微点了点头,算是和伸出手的许良庭打招呼,然后就像检阅部队一样,面带微笑从人群夹道中穿过。
落在后面有点发愣的许良庭紧走几步,赶上严景标,和殷益彤陪着他走在最前面,来到电梯间。
电梯已经停开,手动控制,为了让严景标在第一时间顺利上下。
他们先来到采编办公室看了看,又到排版放转了转,然后又到校对室。这些地方都已安排好了员工,规规矩矩地坐着,见到严景标后个个起立,响亮地喊着严书记好。
严景标很满意,挥手示意,也向大家问好。在这同时,严景标很注意摄影记者的站位,总忘不了给几个正面。
一切都像明星作秀,完了之后开始座谈,切入正题,严景标要就报纸的出版谈几点意见。
报社的会议室布置得精美前所未有,仅是桌上摆的水果就足以见用心之极,看不到桔子、香蕉、苹果等常规水果的身影。
不过严景标对这些并不感兴趣,他只是灌输自己的出版宣传意图。他说报纸要把头版打造好,要把重要的新闻放上去,让读者喜欢。
话音一落,掌声一片。
严景标笑着压压手,接着说一般市领导的活动要往后推,到二版三版去,要把有价值的新闻呈现给读者,就算是主要领导的活动也不要一概上头条,也要看其重要性,然后决定是否能上得去。
听上去,严景标讲得很好,从始至终都让在座的佩服,就连办报出身的殷益彤也佩服。
不过座谈会后,严景标的秘书石白海的解读让殷益彤大跌眼镜。石白海说,党领导一切,党委口的事情都具有重要性,而政府是服务型的政府,政务方面的事情要从实际出发,权衡其是否重要。比如,市政府常务会等集体性的会议可以说是重要的,但单体领导人的活动就要慎重考虑加以权衡。
殷益彤一听就明白,直接点说就是凡有严景标参加的活动都可以上头条,而徐光放参加的活动就不一定,除了他召开的政府常务会。
这个意图非常明显,就是从宣传报道上挤压徐光放。
潘宝山得知后很是愤懑,他找了个机会跟徐光放谈及此事,说严景标太过分,做法拙劣而粗暴。
徐光放听了呵呵一笑,“小潘,骡马撒欢由它去,千万不能靠前。这段时期我们要沉下心耐住性子,看他一个人很滑稽地表演。”
“我们是看得出严景标很滑稽,因为我们知道内幕,但别人可不一定这么看。”潘宝山道,“到头来还是我们吃亏,明显是被他给压得抬不起头。”
“不着急应对。”徐光放道,“等他过了嚣张劲,到时再慢慢消遣他。现在我们还是要抓好本职工作,不能让他挑出大毛病来。”
“我这块的新农村建设工作没问题,节奏控制得很好。”潘宝山道,“当然,其中显露的问题也不少,老百姓的观念( 官路逍遥 http://www.xlawen.org/kan/2109/ )
这种沉闷的心情持续了好几天,潘宝山始终提不起精神。直到彭自来顺利成为市公安局副局长的消息传来,才一扫他阴郁的状态。
潘宝山特地去感谢孙华生。
孙华生对待潘宝山像老朋友一样,一点都不见外,还说下一步就解决那个叫王一凡的环保局副局长问题,间隔不会长,也就一两个星期时间。
听到这里,潘宝山的情绪一点点高涨起来,觉得不能老是多愁善感为祁宏益难过,他出不出事还不一定,想太多也没必要。还是应该集中精力抓好眼前的一些事情。
潘宝山想到了接触孔军凯,刚好现在可以上手了,因为有彭自来升副局作为由头。他找欧晓翔出面,请孔军凯吃饭,理由是为朋友彭自来庆贺一下。
欧晓翔出面比较合适,他跟孔军凯虽然没有什么深交,但接触的次数比较多,能说上话。而且他毕竟也是市长徐光放的贴身秘书,面子多少还是有点的。
吃饭那天,孔军凯如约而至,潘宝山当然也到场,他以彭自来朋友的身份参加。
席间,根据事前的谋划,欧晓翔提到了孔军凯的兴趣和爱好,彭自来马上跟着说孔局长在书画方面有一定研究,还是市书法协会的名誉会长。
潘宝山听到这些立刻表现得很惊讶,说没想到孔市长还有这么个特长。刚好,宝剑赠英雄,前几天他在老家弄到一幅字画,好像有点年头,改天送给孔市长玩玩。
孔军凯一听忙摆手,笑说字画那东西可没个谱,弄不好一幅真迹就是几十万上百万。潘宝山听了笑道,说艺术品走上市场成为商品,那是有价的,可以用钱来衡量,但如果作为朋友间的礼品赠送,便是无价的,不能用钱来衡量,那代表的只是一种友谊。
这话说得有点主动,才刚接触,还谈不上友情,不过有些话就是那么一说,当真也真,当不真也不真,就看对方怎么想。
在潘宝山的计划里,不管孔军凯怎么想,事情还是要出来的,把字画送给他。不过潘宝山没有直接送,那不合适。让彭自来行动比较好,这样双方都有回旋的余地。
彭自来去之前问潘宝山,如果发觉机会合适,他可不可以当场开口提李大炮和鱿鱼工作调动的事。潘宝山琢磨了一阵,说如果条件真的允许也可以提一提,不过要以他自己的名义来说,说一个人就可以了,那样会更自然一些,要不显得人为安排的味太浓。彭自来说行,假如可以的话,他就以李大炮朋友的身份说一下从县局调到市局的事。
彭自来人为,事情的成功与否,只要是取决于孔军凯对这幅字画的喜爱程度。
在敲孔军凯办公室门的时候,彭自来一直祷告,希望孔军凯能对字画喜爱有加。
实际上,事实与祷告基本一致,孔军凯看到字画后还真有点爱不释手。
“这是幅真迹,看落款的号是小隐山房主人,应该是出自清末书法名家陈棣生之手。”孔军凯研磨一阵后说道,“陈棣生的真迹被发掘得较晚,有一定研究价值。”
第二百三十四章各就位
孔军凯从小隐山房主人的号,一口说出陈棣生的名字,很让彭自来吃惊。
“孔局长,你书法研究的功底真是深厚,一下就能说出是谁写的。”彭自来很实在地恭维了一句。在公安局内部,一般都喊孔军凯为局长,不喊他市长。那可以标榜是公安内部系统的人,显得亲近。
孔军凯笑笑,“我对明清时期的书法名家有一定关注,但还谈不上研究。”
“孔局长,你的关注对我们来说可是比研究还要深奥啊,都没法跟你交流。”彭自来笑道,“潘市长也是这么个意思,本来他想亲自送过来的,但考虑到就此也谈不出什么,干脆就让我代为转送。”
“哦,说到潘市长我还差点忘了。”孔军凯道,“君子不夺人所爱,这字画我还不能收,你得再带回去给潘市长。”
“孔局长,潘市长让我带这幅字画来的时候说,字画也只有到你手里才能体现出价值。”彭自来道,“他说他不懂欣赏,也不喜欢,只是在老家看到这幅字画差点被填进灶膛当柴火烧了,觉得可惜才带回来,现在得知你有此喜好,刚好送给你,也算是物有所置。”
“哟,要是烧掉的话还真是可惜了。”孔军凯听后,由衷地感叹了一句。
“所以说还是到你手里最合适。”彭自来立马接上话,“孔局长,听潘市长说,等他回老家时还要搜罗一番,可能还会找几幅送过来。”
孔军凯一听脸上下意识地浮现出一丝笑意,但马上就被一股疑虑所代替,他略一思忖,道:“自来,潘市长是你朋友,他是不是有事要我帮忙?有的话你打听一下,能办当然可以,但如果不能办,也好早点回个话让他知道。”
彭自来清楚,孔军凯肯定明白潘宝山的用意,所以才这么朴实地发问,于是答道:“我听潘市长说过,他好像有个熟人在富祥县政府所在地板山镇派出所当指导员,想朝百源区调动一下。”
“哦,这个不算是难事。”孔军凯的神情顿时松弛下来,点了点头道:“等下我打个电话给百源公安分局项局长,到时你把潘市长那熟人的情况跟他说说,尽快办了。事情不大,拖着也没意思。”
“好的孔局长!”彭自来爽朗地应着,再一瞧孔军凯的气色不错,干脆连李大炮的事也一并说出来。他先是做了点样子,面露难色,抬手抓了抓脑袋,小声支吾着问道:“孔,孔局长,我有个多年的朋友,也想挪挪位子,不知方便不方便。”
孔军凯似乎早有预料,歪嘴笑了笑,“想怎么挪?”
“富祥县公安局副局长李大袍,一心想到市局。”彭自来道,“我琢磨了下,治安支队还可以安排个副职的位子,可以平调一下。”
“哦。”孔军凯微微一点头,“治安支队的贾队长马上要到政治部了,确实有个位置。你看李大袍的能力如何,如果可以的话就直接做支队长,副科提个正科也不是不可以。”
彭自来不知道孔军凯说得是真是假,综合考虑了一下,觉得还是稳妥点为好,“孔局长,李大袍能力是有的,不过市级层面上的事他没接触过,再加上治安支队的职责也比较重要,我觉得还是先让他干个副职为好,锻炼锻炼再说。毕竟再怎么帮忙,工作能力还是要摆第一位的,否则出了没问题谁都难看。”
“嗯。”孔军凯看上去对彭自来的回答很满意,“那就照你的意思来,下周局党委会上我提一下,然后让组织人事处跟富祥那边交办。”
李大炮和鱿鱼的事,就这么解决了。
彭自来向潘宝山汇报的时候,情不自禁地感叹,说有关系就是好办事,而且干净利落,绝不拖泥带水。彭自来也没忘说挡了李大炮一下,没有顺着孔军凯的话让他上位正科。潘宝山很理解,说事实的确如此,李大炮需要先适应锻炼一段时间,只要人能过来,提拔的机会还是很多的。
潘宝山也没忘问彭自来,有没有对孔军凯说他还要找几幅字画的事。
“说了,那肯定要说。”彭自来道,“孔局长特别好那一口,一听就高兴。对了,他还说对明清时期的书法名家有研究,拿去的那幅字画,他一口就报出是清末名家陈棣生所作。”
“那就再找几幅明清的,最近我有的是时间。”潘宝山道,“反正这一段时期已经把工作丢一边了,不过该干的也没落下,新村建设的任务,在乡镇换届刚结束那会就已分派下去。”
潘宝山说把工作丢一边,忙于人事安排是一个方面,还有一个方面是受大环境影响。市党代会马上召开,整个市委市政府大院里个个都是心慌慌的,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人人都巴巴地看着严景标到底是不是要回来,浮躁中,似乎有股莫名的兴奋,没心思扑在工作上。
就连徐光放也是如此,当然,他不是要看严景标到底会不会来。严景标来是毋庸置疑的,徐光放是要看他来了会摆出何等架势,以便采取应对措施。
正是如此,徐光放对很重视的新农村建设工作也放了松,潘宝山也才可以有了充足的时间去“调拨”自己的小兵团人马。
因为节奏安排得紧凑,成效不错。现在,潘宝山可以松口气稍微歇歇,他的目标已经实现。
彭自来当上市公安局局长是最早走出来的。在松阳市,这是公安系统中目前官位最高的自己人,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适应,他将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随后就是王一凡到市环保局任副局长。这一枚棋子是潘宝山精心所设。首先,他知道王一凡的本质还不错;再者王一凡处在冯德锦圈子的边缘位置,容易拉拢过来,也不会被注意到。当然,王一凡这枚棋子能起到多大作用,取决于他深入到冯德锦圈子内部的程度。不过,这也是潘宝山所担心的,假如王一凡真的深入进去,出现所谓的“变节”,不知不觉中给他来个反无间道,那危险性和杀伤力也会非常巨大。
潘宝山觉得对王一凡作一些掌控非常有必要,那不能只是靠信任,因为信任这东西有时脆弱得还不如一张薄纸,要想掌控得有一定把握,就必须抓到他的致命弱点。
这种做法很小人,让人不耻,潘宝山也知道不光彩,但他宽慰自己所做的一切并不是以害人为目的,只是为了求自保。当然,这事不着急,至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王一凡还是绝对安全的。
不过凡事赶早不赶晚,潘宝山盘算着,等王三奎、李大炮和鱿鱼他们三人到位后,可以上手王一凡的事。
说上手也很快,因为王三奎、李大炮和鱿鱼三人的人事调动落实得也很快。
最讨巧的是王三奎。欧晓翔找到百源区委组织部部长卯冠宾说明了情况,卯冠宾得知是市长助理潘宝山的关系,干脆趁区安全生产监督局局长调离的机会,让王三奎去干了安监局局长,正科。
刚得知这个消息时,王三奎还很紧张,问潘宝山该怎么办,他可是没有一点底子,万一干砸了锅没法收场。潘宝山给他充分鼓劲,问他夹林有个安监站知不知道。王三奎说知道,他干乡综治办主任进班子的时候还分管过。潘宝山说那不就得了,现在百源区安监局的工作,跟夹林乡安监站的事一样,只不过工作量大了些而已。还有,现在他手下兵将多,有副局长、有办公室主任,还有各科的科长、监察大队队长,实在不行有事就交给他们,反正只要保证生产、生活各个方面不出事故就行,说得王三奎连连点头。
李大炮的位置也不错,虽然还是副科,但再怎么说也是到市局了,而且还是治安支队副支队长,管辖范围一下变成了全市,比当富祥县公安局副局长要威风得多。
鱿鱼的境遇也丝毫不差,他成了百源区丰华派出所所长。丰华街道是百源区最繁华的街道,辖区内商贸餐饮、休闲娱乐各业很兴盛,大概占到市区份额的一半,是主城区中的主街道,所以,丰华派出所的所长一直是高配,副科级。这与以前鱿鱼的副科级教导员也算匹配。不过这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丰华派出所所长的头衔。按照惯例,如不出意外,定是要走上区公安分局副局长之类的领导岗位。
但是有人说,当个区公安分局副局长有什么?当丰华派出所所长才叫牛,窝子肥油水厚,一年捞到的各种好处,折合人民币来算最低也要达七位数,否则就是个窝囊废。
这话说得是没错,不过还有一层意思应该看到,丰华派出所所长的位子,是谁都能去做的?捞到的好处如不及时上供,最多一个月就得卷铺盖滚蛋,最后自己能落到多少也难说,要看自己的能耐。
鱿鱼之所以能到这个位子上,是因为孔军凯打了电话,副局长彭自来又亲自递送信息,这让百源区公安分局局长项自成自然是刮目相看,安排起来也丝毫不含糊。
总的来说,一切进行得有条不紊,几个人都在八月底前全部到位。这时,离市党代会召开还有一个多星期。
潘宝山觉得应该把以他为核心的小圈子聚一下,算是总结庆贺,也算是新的开始。
第二百三十五章别让狗得逞
圈子小聚,其实也没几个人,就王三奎、李大炮、鱿鱼还有彭自来。
王一凡是排除在外的,跟他还缺少些深入接触,暂且不能太放开手脚。况且这次小聚的事项之一,就是要商量如何拿一拿他的把柄,以便牵制。伏广波不在考虑范围之内,他性格和胆量不适合群谋大事,就干点自己岗位的工作还行。对他,潘宝山只当他是朋友,能照顾的就照顾着。
小聚的地点选在彭自来一个亲戚开的小酒店里,可以最大限度地避人耳目。
酒杯端起干了两杯,潘宝山说有些称呼得改一下,就算是自己人在一起也尽量不要喊什么绰号了,李大袍就是李大袍,不叫李大炮,尤裕就是尤裕,不叫鱿鱼。毕竟到了新环境要有新气象,否则带着绰号难免会让别人嬉笑,会弱了气场。
这算是个开场白,很快谈论过去,接下来就是彭自来点题,说官场如战场,没有谋划不行、没有对抗不行、没有合作不行,所以形成合力最重要,大家都要紧紧围绕在潘市长周围,服从统一调度,该奉献的时候就要奉献。
这个大家都能接受,李大袍说了句实实在在的话,“交人交心,宝山老弟虽然是市长,但我还是习惯喊他老弟,我感觉到了他的心,值得托付。说句不好听的话,如果哪天有需要我给老弟当垫脚石作出牺牲,我心甘情愿。说得自私实际一点,起码我能知道我的家人会得到很好的照顾,原因是什么,在座的也都明白。”
李大炮的话引起王三奎和鱿鱼的共鸣,尤其是王三奎,说他就是李逵,潘宝山就是宋江,该怎么做、会怎么做不用说,自在行动。
“清楚,你们是怎么想的我都清楚。”潘宝山呵呵地笑了起来,“那些都不用说,有事谈事,眼下就有一件。王一凡是我看好的人,但他的情况比较特殊,没有把握能靠得住,所以想想有什么好法子能牵制一下,起码让他不敢轻易调转矛头。”
话一说完,潘宝山就后悔了。人人都有防备心,万一他们几个认为他在背后也搞了对他们的牵制,那可就不好了。不过再一想也无妨,既然能对他们说这些,这恰恰说明是对他们的信任。
“搞几个王一凡犯罪的证据!”王三奎毫不犹豫地说。
“那样有一定危险,也用不着,弄个能影响他仕途的证据就够了。”鱿鱼道,“风险还低。”
“嗯,是得考虑风险性。”潘宝山道,“其实在这事上我一直很犹豫,到底该不该做,毕竟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我们这么做,万一要是让王一凡知道了,肯定会是弄巧成拙。”
“也不一定,假如事情走漏了风声,到时可以跟王一凡敞开心胸谈谈,只是个防备嘛。”李大炮道,“如果他是真心想靠拢你,也不会太计较。”
“我也这么认为。还有,就像尤裕说的,在牵制王一凡的时候不要太狠,那样不但风险大,而且假如他知道了也会惊心寒心。”彭自来道,“可以搞点不经意的动作,貌似摆到台面上却又能捂下来的。”
“抓嫖嘛。”鱿鱼呵呵一笑,“逮他个正着,然后我们找个人出面摆平,肯定是皆大欢喜。”
“嗯,这法子好。”李大炮道,“把目的淹没在日常工作之中,不显山不露水。不过问题是怎么个抓法?王一凡是不是好那一口,而且什么时候正在吃那一口能让我们知道,掌握起来也不是易事。”
“找个熟人做内线。”鱿鱼道,“应该不难。”
“熟人难找。”潘宝山跟了一句,“王一凡刚到市环保局,身边没什么熟人,特别安插的话痕迹又太明显。”
“我!”王三奎冷不丁瓮声道,“潘市长,王一凡知道我跟你的关系,改天我假装有事找他喝酒,完后请他去逍遥,接下来的事就交给尤裕了。”
“这个……”潘宝山很犹豫,他不忍心让王三奎做火药捻子。
“没事的潘市长。”王三奎笑笑,“说句实话,活这么大还没尝过野味呢。”
大家听了一乐呵,事情也就这么定了下来。
潘宝山说也不用着急行事,一来尤裕刚到岗位,有些情况得熟悉一下,二来党代会马上就要召开,治安扫黄抓得比较紧,别弄不好真的撞到枪口上麻烦就大了。
接下来一段时间比较轻松,就是等党代会召开。期间,潘宝山下去到各县转了一圈,看了看新村建设项目。
重点还是在富祥县,着重关注的乡镇除了夹林,现在又多了个丁锅乡。
杨涛早就去了丁锅乡当乡长,他积极朝潘宝山这边靠拢。局势很明显,他必须多抓根系子,只靠祁宏益是不行的。所以杨涛很用功配合潘宝山工作,选了个经济实力很强的村子做试点,借鉴大陡岭村的建设经验,也轰轰烈烈地搞起了新村建设。
潘宝山特地去丁锅乡看杨涛。杨涛干劲十足,说虽然遇到的困难比较大,但他有信心出色地完成。潘宝山告诉他,这种群众参与性极强的工作一定要稳住了来,不能急功近利,万一引起群众不满导致集体上访,那影响可就坏了。
杨涛说没事,局面能控制好。可刚说完没多会,乡里就来几个农民,说没钱买新房,旧房子马上就要被拆了,希望政府管管,不能让他们无处安身。
潘宝山一看就是强行推进新村建设带来的问题,知道杨涛没有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在没有充分把握的情况下就强行推进,麻烦问题肯定会层出不穷。
鉴于此,潘宝山告诉杨涛,如果能停就先停下来,等拿出一个完备的计划再着手进行,否则事情闹大了场面稳不住,失职的责任可不小。
杨涛心里也慌张,他怕表现不成反倒成了沦陷,那很可悲。于是说行,从现在开始就放慢节奏,再前往夹林乡学习经验。
去夹林乡,潘宝山也有那意愿,他要去找郑金萍,谈一个重要的事情。
现在的郑金萍对潘宝山是越来越佩服,简直是五体投地,眼瞅着他“噌噌”地往上走,已然到了副厅级,对他除了无比钦佩羡慕就是近乎疯狂的崇拜。所以当潘宝山径直找到她办公室来,说想要她做件事的时候,她觉得就是一种恩宠。
“潘市长!”郑金萍在潘宝山面前大多是酥软无骨的,“我一直都把自己当成是你的人来看,你要我做事那不是半句话嘛,而且干什么都行,只要我能做得到,杀人放火也可以!”
潘宝山听了想大笑,郑金萍的这番表态也太夸张了,但想想她一直差不多都这个样子,现在有所发展也算正常,“嗳,郑书记可不能那么说,咱们可以说是老相识了,我怎么会让你做些为难的事情?”
“我只是想让你知道我的决心!”郑金萍回答得很热切。
“你的决心我早就知道,否则也不会跟你谈这么重要的一件事。”潘宝山不想耽误太多时间,直接说道:“马上市党代会召开,祁书记可能就不得势了,冯德锦的劲头会窜上来,你有什么想法没?”
郑金萍楞了一下,道:“一切听从潘市长安排。”
“你有没有要靠拢冯德锦的意思?”潘宝山问得很毫不掩饰。
“没有。”郑金萍摇着头,回答得倒也干脆,“潘市长,你跟他不是一路的,我是你的人,咋还能靠拢他?”
“嗯。”潘宝山点点头,“不过事情也不是绝对的,假如冯德锦就是对你另眼相看,向你示意有接近的机会,你也可以留意下,把该抓的机会抓住。”潘宝山说到这里很认真地看了郑金萍一眼,道:“抓住,懂不懂?”
郑金萍乍听有点茫然,随即又恍然点起了头,道:“潘市长,你是让我打进冯德锦他们那一伙的内部,做卧底?”
“没那么玄乎,又不是搞地下党工作,就是顺带着打探些消息。”潘宝山笑道,“我觉得他们不是好人,得提防着点。”
“行!”郑金萍有些迫不及待地答道,“这个任务我百分百能完成!”
潘宝山呵地一笑,知道郑金萍原本就有点接近冯德锦的想法,这下正好可以一点都不纠结地去粘乎了。不过也不能让她随意,还是要给她上些规矩。
“郑书记,从今以后,我和你的关系表面上就要生分些了,很多时候要配合演戏,红脸、黑脸都可以上。”潘宝山道,“反过来,你跟冯德锦那帮人的关系看上去要比较热乎,尤其是和冯德锦,走得要更近一些。但是,有一点你要费费脑筋。”
“潘市长你说!”郑金萍用渴望的眼神望着潘宝山。
潘宝山寻思了一阵,道:“你远离梁延发已经不短时间了,一天天看着你的气韵是越来越清越来越纯,这很好,我希望你继续保持。直接点说就是,别让冯德锦脏了你的身体。”
郑金萍毕竟是个女人,听了潘宝山的话脸微微一红。
潘宝山忙补充道:“我不是说你想怎样,而是冯德锦对你不断流口水,再加上他在你面前又是那么强势,所以你得想办法学会保护自己,别让那条狗得逞。”
第二百三十六章放下二郎腿
潘宝山这话,对郑金萍来说其实是一种肯定,她也听得出来。
“办法我肯定要想,因为这不但是潘市长你的指示,同时也是我作为女人对自己的起码要求。”郑金萍说得信誓旦旦。
在潘宝山看来,郑金萍有点蹬鼻子上脸,她还真以为自己是贞洁烈女了。不过这也没什么,人嘛,都有个虚妄劲,取笑不得。他更多的是为郑金萍发愁,如果冯德锦提出合欢要求,她能用什么法子来对付?
“郑书记,你说你肯定会想办法,现在有没有思路?”潘宝山故意发问,他想借机以自己的经验来给她指点一下。当初他用下面做了环割手术来应付邓如美,很成功。
“还没有太好的。”郑金萍摇头道,“我可以说身子上有事不方便。”
“身子上有事一个月也就那么几天,能挡多久?”潘宝山道,“你不妨说你下面有问题,正在治疗。”
“下面有问题,性病?”郑金萍瞪大了眼睛。
“不能说得那么严重。”潘宝山道,“那样会把冯德锦给吓着,哪里还敢近你的身,肯定就不会搭理你了,到时你就说下面在做整形手术。”
“整形手术?”郑金萍的眼瞪得更大。
“对,你就说下面的某个部位先天性肥大,已经影响到日常生活了,没办法只有部分切除整形,那样一来时间就拖长了。”潘宝山道,“等到那段时间过去,你可以再说刀口恢复不理想,有点发炎,正在消炎治疗。就这么一来二去,冯德锦也许就没劲了,因为他会担心你下面真的不利索,有感染的危险。”
“咯咯……”郑金萍捂着嘴笑了,略带羞色,道:“下面哪儿能肥大呢?”
“保护双洞的小部件。”潘宝山道,“没事上网查查相关的关键词,我不能多说。”
“哦,那没问题。”郑金萍放下手来,脸上依旧挂笑,但不见了羞色,“反正只要有那么一段时间拖住他冯德锦,我就可以找机会把一些谈话给录下来,让他有所顾忌,即使后来他发现是我有意不给他占便宜,也不敢随意就把我给踢到一边。”
“可以,适当的主动权还是要抓的,做什么都不能一味地被动。”潘宝山点了下头,忽地又一歪头,“哟,郑书记,你不会对我也要找主动权吧。”
“怎么可能呢潘市长!”郑金萍立刻露出一副委屈的样子,道:“我说过我是你的人,对你自然是真心的,绝不会做那样的事,况且咱们之间根本也就没什么。”
“别当真,玩笑而已。”潘宝山笑了笑,“我可是把你当成真正的朋友看待的,否则也不会跟你说这些。”
“嗯。”郑金萍使劲一点头,面露欣慰之色,不过好像突然又想到了什么,严肃下神情后问道:“潘市长,我又想到了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
“什么?”潘宝山不由得小小一惊。
“万一冯德锦见我下面不行,要是让我用嘴可咋办?”
听了郑金萍这问话,潘宝山真的想骂她几句,但看着她那认真的表情,想想还真是那么回事。再一想,也还真没什么好法子,总不能让她说有牙龈炎,空腔里满是细菌,也会诱发感染吧。
“我倒要个法子。”郑金萍见潘宝山没开口,便又说道:“就是要受点罪。”
“你想怎样?”潘宝山急问,他还真愿意看到郑金萍有神来一笔,想出个妙方。
“牙箍。”郑金萍道,“我就假装是矫正牙齿,戴上固定的牙箍,满嘴金属,估计冯德锦见我一张嘴就要胆颤。”
这一下,潘宝山抖了抖嘴唇差点要笑喷,不过话说回来还真是那么回事,冯德锦肯定不会是个变态,还想在郑金萍的舌头上拴小铃铛。
想到这里,潘宝山突然有了种奇怪的感觉,看着眼前一身职装且极力挺着一副矜持之态的郑金萍,竟然涌出一股邪念。这一刹那,他的脑海中甚至浮现出了沈欣丽的影子,因为到目前为止,只有她用嘴让他**过。
不同的人会不会有不同的滋味?舌尖的粗细、嘴唇的厚薄还有口型的大小,可能都会带来不同的刺激感。
这个念头一出,潘宝山想赶紧离开,去产业园内找邓如美来个一泄如柱,但是当他望向郑金萍,即刻被她火辣炽烈的目光击中,顿时心神迷乱。
潘宝山翘起的二郎腿放了下来,毫不掩饰两腿间巍峨高耸的**。
郑金萍已然是激|情狂溅,她先是把门反锁,尔后来到潘宝山两腿中间蹲了下来,拉开他的裤链。
潘宝山仰头闭眼。
果然,郑金萍带来的感觉,似乎和沈欣丽的真有不同。当然,这也许只是心态在作祟,不过此时什么都不重要,最重要,也是最需要的,就是享受。
世界无物,沉浸在曼妙的感觉中。
不知道过了多久,潘宝山突然察觉到下面没有了动静,他挺起脖子,睁开眼,恰好看了正背对着他的郑金萍,赫然沉下了她那光溜溜的白臀……
在心理上,潘宝山是抗拒的,但此刻身体的渴求让他情愿做个弱者,无力也无法抗拒。
那是怎样的一种感觉?
潘宝山说不清,直到完事之后他还是稀里糊涂。也许,这种事儿每一次除了最后发劲狂飙的快感似曾相识,过程中的其它感觉都会有所差异,而且,也不怎么清晰。
但有一点潘宝山却是很清晰:和一个想得到自己的女人欢爱,完全不同于和一个自己想得到的女人欢爱,那是两种不同的感觉。潘宝山觉得,可能是因为身体和心理上的被动或主动有别所致。
不过没有来得及多琢磨,消性后的潘宝山从狂热中惊醒过来,猛然想到了邓如美给他上的那印象极深的一课,顿时一阵惊慌。万一郑金萍有所预谋,留了证据,岂不是要束手就擒受制于她?
赶紧望向郑金萍的办公桌,靠里角的地方,她的手机待哪儿没动。潘宝山松了口气,但后怕还在,他迅速整好裤子,对郑金萍歪了歪头,指向门锁。
松垮在一旁的郑金萍,满脸潮红已退,只是喘息还比较急剧。但潘宝山有指示,她也顾不得继续歇息,迅速爬起来整束完毕,开了门锁。
“郑书记,刚才你是不是失忆了?”潘宝山认为有必要画蛇添足地强调一下,让郑金萍知道该怎么看待这事。
此刻,幸福感骤增的郑金萍是极大满足。虽然一直以来她在潘宝山面前都自称是他的人,但总有种自卑感,觉得潘宝山对她有鄙见,瞧不起她。现在不会了,她感觉自己一直拜谒的神,亲手赐给了她一道神谕,将她纳入护法行列。
“我失忆了。”郑金萍明白潘宝山意思,当然会极力迎合,“潘市长你放心,我绝对不会让你失望,不管哪方面。”
郑金萍的话让潘宝山很满意,也不打算再就此多说。
刚好这时吴强过来了,他听到潘宝山来夹林,特地赶过来。“潘市长!”吴强精神状态极佳,“什么时候到的?”
“也就一会儿。”潘宝山笑道,“吴乡长,看到你就想起一个词,春风得意。”
“全是潘市长关照。”吴强不好意思地笑笑,“这点是不能忘的。”
“吴乡长,忘不忘不能挂在嘴上,要见行动,尤其是在工作上要大力配合潘市长的思路和决策。”郑金萍在吴强面前拿出了书记的气度,“刚才潘市长还谈到了新农村建设的问题,咱们夹林可是走在全市之首的,如何保持这个优势,你还得多想想法子。”
“这个问题早就想了,不过还没有满意的思路。”吴强道,“但我认为继续加强新村建设的体量应该没错,因为我们有大陡岭村的典型,有极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新村可以继续建,不过选点一定要准,要确保不出事。”潘宝山道,“来夹林之前,我在丁锅乡视察新村建设工作就发现了一个问题,在条件并不完备的情况下就强行推进,而且速度过快,埋下了不少隐患。所以我就让主抓该项工作的杨涛立刻放缓速度,否则隐患一旦爆发,负面影响可就大了。他也说了,马上再次来夹林取经,到时郑书记和吴乡长要多介绍点经验,也算是扶助吧。”
“对杨乡长我们是很诚心的。”郑金萍道,“毕竟他是祁书记的秘书。”
“郑书记说的是。”吴强道,“上次杨乡长来的时候,我们就已经把经验介绍得很详细了。”
“嗯,夹林在这方面经验是不用说的。”潘宝山道,“这也是你们的一块招牌,所以更要注意把工作做好做足,擦亮这块招牌,任何可能造成不良影响的举措,要慎之又慎。”
“对,这点是毋庸置疑的,我们一定要照潘市长的指示来做。”郑金萍道,“下一步,市委书记人选马上就要见眉目了,虽然新农村建设的大方向不会变,但具体的工作思路到底会是个什么样子还很难说。但不管怎样,我们都应该坚定不移地围着潘市长的指挥棒转!”
郑金萍恭维的话倒不怎样,但她所说的也有点提醒,严景标来了之后,在新农村建设方面会不会和徐光放大唱对台戏?这引起了潘宝山的思虑,不过可以预见,在严景标上任初期的较长一段时间内不会关注新农村建设,他必然要先注重一些形式上的东西,表现出一定的执政强势。
第二百三十七章照片大小
严景标的表现可想而知,大有一番杀回大本营的得天独厚感,他必然要宣示自己强势的存在。
频繁调研是严景标的主要途径,各县区及重点行业企业逐一走访。在刚上任的差不多一个月时间内,天天奔走窜忙,而且要求媒体报道要及时、到位。
这一点,感触最深的是殷益彤。严景标对《松阳日报》的要求极高,他让秘书传话,所有的调研报道都要配图片刊发,他认为这样能起到排山倒海式的效应。
不过图片放得不大,几天过后,严景标觉得没达到理想效果,就把邹恒喜叫到跟前,对照片的运用提出具体意见,说照片的尺寸放得太小,整个版面看起来不大气。
邹恒喜领会很深刻,摆出一副气呼呼的架势把曹文山喊到面前,说严书记有意见了,难道报纸版面有那么紧张,还有什么重要稿件要朝上挤,照片怎么就放不大?他让曹文山立刻跟报社联系,把问题指出来,迅速改正。
曹文山摸着脑袋回到办公室,琢磨了一阵后也端起了架子,一个电话把殷益彤拽到了宣传部。
殷益彤到了曹文山办公室,问有什么指示。曹文山不阴不阳地问她,是不是严书记长得特别难看。殷益彤一头雾水,说严书记戴着眼镜斯斯文文,还有一身儒雅之气,又风度翩翩,很好看。
曹文山点点头,然后歪着下巴问殷益彤那又为什么不把严书记的调研照片放大一些刊登。说完之后不等殷益彤发话,他就拍起了桌子,说严书记找邹部长谈话,告诉他邮票大小的新闻照片干脆就不要上。
殷益彤听到这里总算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不过她很委屈,自从她进入报社以来,几任市委书记都没这个要求,调研报道配照片都是按常规标准来处理的,怎么到了严景标那里就卡了壳。
委屈归委屈,意图当然是要领会并执行到位的。殷益彤回报社后,立刻召开编委会,传达了宣传部的指示,要求所有人在值班期间只要碰到严景标的照片,一律大规格处理。
几期报纸下来后,效果不错,严景标为此特地到报社调研并座谈。
报社是相当重视的,市委书记来报社调研极为少见,一般都是每年年终时作为走访慰问环节来一下,专门调研或视察日常工作的实属凤毛麟角。
调研当天,报社社长许良庭、总编辑殷益彤带队,大小干部十多人在门口等待迎接,再加上各媒体的记者,近三十人夹队鼓掌欢迎。
严景标的车子来到,刚停稳,许良庭就直奔过去拉开车门,极为奉迎。严景标似乎享受惯了如此待遇,下车后很自然地略微点了点头,算是和伸出手的许良庭打招呼,然后就像检阅部队一样,面带微笑从人群夹道中穿过。
落在后面有点发愣的许良庭紧走几步,赶上严景标,和殷益彤陪着他走在最前面,来到电梯间。
电梯已经停开,手动控制,为了让严景标在第一时间顺利上下。
他们先来到采编办公室看了看,又到排版放转了转,然后又到校对室。这些地方都已安排好了员工,规规矩矩地坐着,见到严景标后个个起立,响亮地喊着严书记好。
严景标很满意,挥手示意,也向大家问好。在这同时,严景标很注意摄影记者的站位,总忘不了给几个正面。
一切都像明星作秀,完了之后开始座谈,切入正题,严景标要就报纸的出版谈几点意见。
报社的会议室布置得精美前所未有,仅是桌上摆的水果就足以见用心之极,看不到桔子、香蕉、苹果等常规水果的身影。
不过严景标对这些并不感兴趣,他只是灌输自己的出版宣传意图。他说报纸要把头版打造好,要把重要的新闻放上去,让读者喜欢。
话音一落,掌声一片。
严景标笑着压压手,接着说一般市领导的活动要往后推,到二版三版去,要把有价值的新闻呈现给读者,就算是主要领导的活动也不要一概上头条,也要看其重要性,然后决定是否能上得去。
听上去,严景标讲得很好,从始至终都让在座的佩服,就连办报出身的殷益彤也佩服。
不过座谈会后,严景标的秘书石白海的解读让殷益彤大跌眼镜。石白海说,党领导一切,党委口的事情都具有重要性,而政府是服务型的政府,政务方面的事情要从实际出发,权衡其是否重要。比如,市政府常务会等集体性的会议可以说是重要的,但单体领导人的活动就要慎重考虑加以权衡。
殷益彤一听就明白,直接点说就是凡有严景标参加的活动都可以上头条,而徐光放参加的活动就不一定,除了他召开的政府常务会。
这个意图非常明显,就是从宣传报道上挤压徐光放。
潘宝山得知后很是愤懑,他找了个机会跟徐光放谈及此事,说严景标太过分,做法拙劣而粗暴。
徐光放听了呵呵一笑,“小潘,骡马撒欢由它去,千万不能靠前。这段时期我们要沉下心耐住性子,看他一个人很滑稽地表演。”
“我们是看得出严景标很滑稽,因为我们知道内幕,但别人可不一定这么看。”潘宝山道,“到头来还是我们吃亏,明显是被他给压得抬不起头。”
“不着急应对。”徐光放道,“等他过了嚣张劲,到时再慢慢消遣他。现在我们还是要抓好本职工作,不能让他挑出大毛病来。”
“我这块的新农村建设工作没问题,节奏控制得很好。”潘宝山道,“当然,其中显露的问题也不少,老百姓的观念( 官路逍遥 http://www.xlawen.org/kan/2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