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辣文小说 > 官路逍遥 > 官路逍遥 第 67 部分阅读

第 67 部分阅读

    能有个彻底放松身心的地方。

    邓如美没表态,只是说现在蘑菇生意不错,一年赚一两百万没问题,一时半会还舍不得。潘宝山听邓如美这么说,知道她主意未定,也不再多讲,讲了也没用。

    潘宝山觉得,邓如美对经商的理念还没有认识到位,苦干实干,一年一两百万,确实也不错。但处于大好形势且又有便利条件的情况下,那实在又算不上什么,所以,得想个法子让邓如美认识到。

    午餐时回到乡大院,潘宝山对郑金萍说,到时投资商过来投资,返利要大一些。

    郑金萍能听出道道,说新乡镇建设是个大头,只是街道门面的修缮就要几百万,更不用说居住、工业、商业等功能区的建设了,前前后后加起来估计要几个亿,伸缩性很大。

    潘宝山也不客气,说市里有个领导的亲戚手里有点小钱,也不知道运作,整天就游手好闲就想着钱真的能生钱。如果有机会的话就给点甜头,也算是帮他拉个关系。

    “让他来投资好了,到时给他高返利。”郑金萍道,“有多少?”

    “三百万吧。”潘宝山道,“对投资来说真的是小钱。”

    “一年连本带利给他四百万。”郑金萍道,“五百万也行。”

    “四百吧。”潘宝山不想把事情做过头,道:“什么活都不用干,就是白拿钱,给多了让那人吃到甜头不松口怎么办,到时我们可都会很难办的。”

    “行,那就四百万。”郑金萍道,“不过为了事情好解决,最好钱能早点到位,那样话就好说了。”

    “我尽快联系安排。”潘宝山点点头,恰好从窗户看到失落的周国防从外面走过,于是问道:“现在周国防是个什么情况?”

    “党政办主任。”郑金萍道,“整天蔫了吧唧的没个精气神。”

    潘宝山听了一笑,“郑书记你也真是,怎么让人家有精气神?想想当初他和你是同步起跑的,你现在是什么位置,他是什么位子,心里能好受嘛。”

    “那是他不赶时候。”郑金萍道,“而且能力也确实一般,让他走上领导岗位也不行。”

    “看看有没有闲差,副职的,能推荐就推荐一个。”潘宝山道,“该照顾的要照顾。”其实这事潘宝山找王法泰可以办,但他不愿意,碰到亲戚、朋友,找过去帮忙提拔一下可以,不能随便碰到个人就要求帮忙,那不合适,所以还是让郑金萍从底下想办法。

    提到这种事,陪吃饭的老王乐得心里直泛甜水,他这个乡人大主席团副主席当得可真叫舒服,他觉得实惠有了,面子也有了,很满足。

    饭间,趁着敬酒的机会,老王问潘宝山的副市长名分到底什么时候能下来。

    这话一提,说快也快。

    一个多月后,刚过正月十五没几天,松阳市人代会召开。

    潘宝山毫无意外地当选松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在随后的分工安排上也如预期所料,分管农业和农村经济、水利、防汛抗灾、粮食、供销等工作,还联系气象局、省农垦办和省属农场。

    此刻,潘宝山才觉得真正是副厅级干部,有了名正言顺的副市长头衔,别人在喊他潘市长的时候,觉得自然多了。

    这是件可喜可贺的事情,收到很多当面、电话贺喜。其中有一个人让潘宝山没怎么想到,是他帮忙提上去的富祥县交通局副局长曹建兴。

    不过这刚好也正是个时候,因为潘宝山要用一个人。

    市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赵开元请示,说新增的秘书处处长人选还没定,问他有没有合适人选推荐。

    这个是惯例常规,每个副市长除有一个副秘书长跟班以外,还会有一个秘书处为其服务,设在政府办下面,由政府办统管。潘宝山成为副市长,秘书处自然要增设一个,所以赵开元要向他请示处长人选。一般情况下,领导喜欢用自己人。

    秘书处是正科级建制,到哪里找个合适的科级干部?

    就在这个时候,曹建兴冒了出来。于是潘宝山告诉赵开元,处长人选缓两天,他要权衡一下。

    潘宝山准备利用去夹林视察城镇建设情况的机会,顺便解决此事。

    第二百六十二章拿出气势

    这一次到富祥,潘宝山是正儿八经的副市长身份,后面蛮跟了几个人。除了欧晓翔,还有两个秘书,媒体也有,但只是报社。电台电视台没有派记者,分管两台的关放鸣有过交待,副市长的活动要看重要程度,一般性的政务活动不用跟队采访。

    这个潘宝山明白,也不是太在乎,现在才刚开始,不着急,该有的总归会有。

    地方接待上,冯德锦竟然躲了,借口不在县城说陪不到。潘宝山也不在乎,有他在旁边还不清净,不来正好。

    祁宏益是不用说的,他肯定要出面,而且极其热情,以前一直是这样。

    迎了潘宝山后,众人到会议室座谈了一会,接着便是要去夹林。

    出发前,潘宝山把祁宏益拦下来,说不用他陪,都是老熟人老套路,不讲那些。祁宏益说也好,那就保持近来一贯的不掺和,不过提出来让刘海燕陪,她毕竟是常务副县长。

    潘宝山听了哈哈一笑,说那不是有点开玩笑嘛,大姨子陪妹夫下乡调研,话题太多。

    说这笑话时,恰好刘海燕回来,她刚送走省文明办的巡视组前往市里。

    听到潘宝山的笑话,刘海燕一点都没回避,场合上她举重若轻。

    “怎么潘市长,是不是嫌我平常话说多了?”刘海燕呵呵一笑,转对祁宏益道:“祁书记,潘市长是从富祥走出来的,回富祥就自由些,不必讲什么规格套路。”

    “也好,也好啊。”祁宏益笑道,“那这样,让法泰部长陪潘市长下去,怎么说地方上得有个人陪着,要不下面一看中间断档了可不好。”

    祁宏益开始打电话给王法泰。刘海燕把潘宝山叫到一边,告诉他一件喜事:刘江燕有了。

    潘宝山听了直眨眼,顿时身形一正,陡然觉得巍峨严正起来,要升级做父亲了,觉得很神圣而又有责任感。刘海燕也很高兴,似是也有些兴奋过头,她看到潘宝山的样子呵呵一笑,竟然破天荒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让他稳住。

    这一下潘宝山可受惊不小,刘海燕拍肩膀的动作对他来说就是亲昵的举动,还从未有过,而且还是在半公共场合。

    潘宝山的反应显然让刘海燕意识到了什么,她的脸暗暗一红,说她也高兴,因为要做姨妈了。

    听了这话,潘宝山才明白刘海燕为何那么激动拍他肩膀,因为她一直没生育,做母亲的渴望可能一直困扰着她,只是平常不说而已。也因此,她可能会无意识地把刘江燕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待,自然免不了要兴奋。

    潘宝山说了声是,望向李海燕笑着,点点头。

    刚好这会祁宏益打完了电话,说已经联系到了王法泰,他马上就到。

    潘宝山借此回过神来,把心思又转到了工作上,他觉得让王法泰陪同正好,可以说说曹建兴的事。

    还没动身的时候,潘宝山见到王法泰先热乎了几句,从祁宏益受困说起。王法泰是祁宏益的老部下,不过因为是组织部长的关系,冯德锦还没对他怎么着。

    “组织上的工作,该怎么干还得怎么干,有时候也没办法。”王法泰道,“冯县长交办的事很多,却也不得不办。”

    “钟新义、梁延发还有王涵,那几个我熟悉的都有位了。”潘宝山道,“不熟悉的可能就更多了。”

    “各个局的局长、副局长换了好一批。”王法泰道,“最典型就是县广电局,非把排名最后的副局长丁方芳提了上去,当了一把手局长。”

    “我听说丁方芳跟冯德锦有点关系。”潘宝山小声道。

    “什么关系,不就是那点关系嘛。”王法泰笑笑,“潘市长,这个先不说了,真是摆不到台面上来。”

    “嗯,好的。”潘宝山一点头,“那就准备出发吧,哦对了,还得叫上几个人,梁延发和王涵。新乡镇建设需要财政上给予一定支持,而且跟农业局关联也很大,另外,县建设局负责人也要去。”

    一旁的欧晓翔听了,马上对县政府办主任下指示,即刻联系。

    很快,人员落实到位。梁延发和王涵赶了过来。建设局方面有点情况,局长出去考察了,由副局长丁方才跟队,随后就到。

    潘宝山一听到丁方才的名字,呵地一笑,对王法泰道:“那不是丁方芳的弟弟嘛,怎么也升职了?”

    “升了。”王法泰道,“不少想不到的都有所变动。”

    “哦,说到变动,有个事还想请王部长搭个话。”潘宝山道,“市政府秘书处有个空位,我想让曹建兴过去,你跟他招呼一下,看他是否乐意。”

    “这……”王法泰一愣,“这还用招呼?天降洪福的事,他曹建兴磕头还无门呢,怎么还用招呼!”

    “那也难讲,人各有志嘛。”潘宝山道,“你问问看,如果他要是愿意,就走走程序,到时我让市政府办主任赵开元方面跟你接洽。”

    “行,绝对没问题!”王法泰笑道,“我顺便也做个大好人!”

    说笑间,人员已到齐。

    一行人往夹林赶去。

    郑金萍和吴强搭班配合得不错,有关新乡镇建设的准备工作已经做足,而且个别方面已经着手开工。

    潘宝山提出,在新农村建设这一系统性工程上,夹林有新村建设的“大陡岭村速度”。这一次,在新乡镇建设上,夹林也要为富祥创造一个“夹林速度”,做全省小城镇建设的排头兵。

    此外,潘宝山还叮嘱郑金萍,大陡岭新村作为典型要抓好连贯性管理,始终保持作为典型先进性的一面。这一点郑金萍一直没丢下,她把大陡岭新村作为一个显耀点来擦亮。

    “潘市长,在新乡镇建设项目上,王涵又找了过来,说要介绍承建商和投资商。”郑金萍抽了个空对潘宝山说。

    “可以,哪怕他把夹林的城镇建设都包揽下来才好,我们的目的是建设。”潘宝山道,“大家各取所需,只要不过分就行。不要出现介绍过来的商人是个骗子,搂一把就跑,那是万万不能容忍的。”

    “那个肯定不会。”郑金萍道,“都是知根知底的,不会出那种事,否则他王涵也承受不起。”

    话一说完,郑金萍又想起上次潘宝山和她说过的事,忙问那三百万投资的事怎么样了。潘宝山说有数,就这两天能到位。

    说到投资融资,潘宝山看了看在场的梁延发,他像根腌咸菜,看似软绵无力,其实暗藏筋道。

    “梁局长。”潘宝山声音不大不小地喊了一句。

    梁延发和王涵他们在一起,竟然还假装没听到。

    此时,欧晓翔的作用发挥出来了,他脖子一仰,脸一沉,“梁延发!潘市长叫你了!”

    梁延发小小地一愣,马上走了过来,“哟,潘市长,刚才没听到。”

    “梁局长,你是我的老领导,以前扶住提携过工作,帮助成长,我很感谢。不过是我悟性不高,当时没有跟你多学点东西,结果后来要到市农业局当局长的时候,被人拿了块假手表把我给砸了下来,到现在还不明白是怎么回事。”潘宝山边说边笑,不冷不热,“梁局长,刚才话扯长了,我只是说想感谢支持的事,这以后啊,还得需要你多支持。夹林的新乡镇建设工作是我抓的,很想做好,所以需要县财政的大力支持。”

    “只要财政上允许,那当然是没问题的。”梁延发立马笑着说。

    “嗯,其实工作是大家的,帮别人也就是帮自己。”潘宝山道,“做什么不都有个权衡在里面嘛。”

    潘宝山的话很耐人寻味,大家都听得出来话里有话。

    梁延发看上去是有些尴尬的,只是呵呵地点着头。郑金萍忙打个圆场,说夹林的新乡镇建设是全县、全市的事情,大家都得尽心出力才好。

    王法泰也说不错,最近些年夹林的发展大家有目共睹,那都是上下各级领导班子关心的结果。现在赶上了新乡镇建设,要继续发扬优势,地方上自加压力使劲拼,县里和市里也会给予鼓励和支持,肯定会取得巨大成功。

    场面又好看了起来,梁延发明显也服帖多了。

    潘宝山就是要达到这目的,包括上次来跟冯德锦谈话,得拿出一定气势来,说实际点就要让对手有一定压力,否则不会被重视。

    午餐前,《松阳日报》记者采访。

    跟队采访的是宋双,她工作能力也够强,现在是政教部副主任,主要跑重要市领导活动。但沈欣丽当了副总编后让她专门负责潘宝山的活动,让她专心、充分地把有关潘宝山和他工作的宣传做足。

    宋双是心知肚明的,对潘宝山的采访报道极其用心,她抓住“新乡镇建设”做文章,问了很多问题。

    这让潘宝山想到了一个事情,那会在青干班时讲师曾跟他说以,可以就此写写论文。这事不能丢下,潘宝山决定要尽快抽个时间写一下,然后传给讲师看看,帮忙推荐发表。

    还有件事更着急,就是找邓如美谈个事,让她从公司拿出三百万,投到夹林的新乡镇建设上。当然,这事不能让邓如美出面,潘宝山会另外安排人操办。

    但是现在找邓如美已经远不如以前方便,因公从市里下来,动辄身边就好几个人。

    有些事是需要避嫌的,不能大意。

    第二百六十三章科学发展官

    一时没有更好的办法,潘宝山只能打电话给邓如美把情况说了,问能不能抽出三百万投入到夹林的新乡镇建设中,以获取些回报。邓如美说可以,现在公司流动资金差不多有五百万,能周转过来。

    钱的事没问题,人的事还要多想想,这事不能出差错,让谁出面操办才能万无一失很重要。

    潘宝山想来想去,还是让王三奎来经手。因为王三奎和他的关系郑金萍最清楚,他有事托王三奎办理很正常。况且郑金萍对王三奎也算熟识,交接起来会很顺畅。

    事情定了下来,潘宝山准备吃过午饭后稍微歇息下就回去。不过还没坐上桌子,欧晓翔就来到潘宝山身边,说刚接到通知,下午两点半要召开全市处级以上干部大会。

    午饭没吃,潘宝山急着往回赶,这种情况可迟到不得。

    回去的路上,潘宝山琢磨着会有什么大事要宣布,想来想去,估计多是严景标要推行他大搞城建的治市理念,现在差不多已经是时候了。

    两点一刻潘宝山回到市里,稍微缓了一下便前往会议室。刚出办公室恰好碰到了徐光放,他问会议要研究什么问题,动静还不小。

    果然不出所料,是严景标推行他所谓的“施政纲领”,松阳市城市建设发展五年规划。

    会议开了一下午,严景标滔滔不绝讲的唾沫星子直冒。其实说到底也就是徐光放说的,改造旧城区建设新城区。现在城区东侧紧临着一条环城河,叫清河。严景标说,五年后,将再造一个百源主城区,清河将由环城河变成穿城河,清河两岸将会俱繁荣共昌盛。

    雄心总归是可以有的,不否认严景标的“壮志”。会后,潘宝山跟着徐光放来到他办公室说那是吹牛逼时,徐光放说能吹牛逼说明严景标还有牛逼,就看他怎么折腾了。

    徐光放说,修路拉出城市大框架是第一步,规划局拿出方案后,接下来城建部门马上就会忙活起来。

    “严景标已经把戴连山弄到城建局做局长了,刚好赶上步子。”潘宝山道,“应该很得力。”

    “得力也得有方向,严景标多少要考虑发展的连贯性。”徐光放道,“否则一味贪大求洋,把松阳市区变成一个大工地,他这个科学发展‘官’可就难当了。”

    “严景标的科学发展,大多是用到自己身上,所以官路不会宽。”潘宝山道,“不过他自己不是那么想,还野心勃勃。”

    “看得出来。”徐光放道,“他干完这一届任期还有两个年头,如果在松阳作出一番惊天动地的成绩来,也有可能朝上窜一窜。”

    “那只能是个美好的意愿。”潘宝山哼笑了一声,“除了严景标自己,谁会对他有信心?”

    “话不能说满。”徐光放也笑了起来,“几年的时间,说短也短,说长也长,料想不到会有什么事情发生。”

    “嗯,也是。”潘宝山点点头,“反正我们走好自己的路子就行。”

    说走好自己的路子,潘宝山很上紧。离开徐光放办公室后,他就给赵开元打了个电话,说新增秘书处的处长人选他已有意向,是富祥县交通局副局长曹建兴,他已经跟富祥县委组织部打过招呼,估计近期会有相关接洽。

    说是近期,其实也就两天。

    王法泰和赵开元都非常关心此事,所以办起事情来利落得要命,走程序几乎就是打个电话、传真一下,最后碰个面一交接,事情就妥了。

    也就在这两天内,潘宝山也沉下来专心做了件事,把有关新乡镇建设的论文赶了出来,并及时传给讲师,诚恳要求作一些指导。

    两天时间虽然没下去跑,但写论文也不是件轻松的事,一切忙过后,潘宝山想好好休息几天,回富祥陪陪刘江燕。

    恰好,富祥那边也有人发出邀请,是祁春蓓。

    祁春蓓是专门向潘宝山表示感谢的。三年前,潘宝山找到她开拓农业保险市场,今年,终于迎来了明媚的春天。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农业保险,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市场运作、农民自愿的原则,建立起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完善体系。而祁春蓓所在的华元保险公司在这方面走在了前列,所以公司对当初的市场开拓者予以重奖。

    “那恭喜恭喜!”潘宝山一听立刻送上祝贺,“还是祁总你有眼光!”

    “说到眼光那得归功于你。”祁春蓓笑道,“如果不是你当初建议,那会有今天。”

    “建议只是建议。”潘宝山道,“如果当初换了别人不是你,没准还不采纳呢。”

    “潘市长你真是夸奖了。”祁春蓓道,“喝水不忘掘井人,过段时间我有可能到松阳分公司任副总,不感谢你当然是说不过去的。另外,到时还要请潘市长多多关照。”

    “只要是力所能及的事情当然没问题。”潘宝山不想把话题扯远,否则祁春蓓要是叫开了场面乱提要求,不答应面子上不好看,可答应了要是办不到就更没面子,所以还是让话题回归,“祁总,现在有了政府保费补贴政策的支持,农业保险市场局面应该能容易打开吧。”

    “那是肯定的。”祁春蓓道,“潘市长,不过也正是因为有了政府补贴,市场容易打开,所以竞争力也跟着加剧,市场份额可能会有一定萎缩。所以我想如果潘市长要是能通过行政手段来进行一些辅助,那我们的市场份额肯定是会大幅增加的。”

    “哦。”潘宝山略一沉思,“嗯,政策性农业保险是把财政手段与市场机制融合起来的政府救灾创新方式,可以有一定的政策干预。不过干预的程度高低,效果的大小我不能保证。”

    “潘市长你放心,我只是提一下请求,如果事情难办也没关系。”祁春蓓笑道,“其实在找你之前,我跟我哥通过气,他让我不要找你。但是我觉得还是跟你说一下好,假如能顺上你的工作思路,那何乐而不为?”

    “嗯,你的想法很对。”潘宝山笑道,“我跟祁书记不是外人,所以也不把你当外人,有些事相互透个底,没准什么时候就能顺上路子。”

    “潘市长你这么说最好!”祁春蓓道,“开口前我担心会给你带来一定压力,但现在看来完全不会。”

    “的确。”潘宝山笑了笑,“你刚开口时我还真有些压力,毕竟你开口了,如果帮不上的话面子会不好看,可刚才经你一说,的确是放松了下来。”

    “这正是我想看到的结果。”祁春蓓笑道,“这样吧,不管怎么说感谢还是必须的,潘市长,我请你吃饭。”

    “吃饭就免了吧,以后你到市里后见面的机会很多。”潘宝山道,“今天来富祥还有别的事情。”

    潘宝山这么说是不想把难得的消闲时光花在陪别人吃饭喝酒上,这几天他要专门陪已有身孕的刘江燕。

    不过事情赶巧,就在潘宝山话音刚落的时候,刘海燕给他打来了电话,问晚上回不回富祥,有个酒场需要他参加一下。潘宝山当即应承,说没问题,肯定到。当然,回答的时候潘宝山没多问也没多说,刚好借此脱身。

    “祁总你看,那边的事情电话又催了,我说肯定会到的。”潘宝山挂了电话,起身笑着说。

    “那好吧,既然潘市长这么忙今天就算了。”祁春蓓把潘宝山送到公司外,“等我调到市分公司,还请潘市长过去指导一下,帮我脸上增添些光彩,让我长长面子。”

    “去肯定是要去,指导谈不上,能不能帮你长面子也没法说。”潘宝山笑道,“不过到时我会找些人,请你们公司的领导坐一坐。”

    这话祁春蓓一听自然是高兴,但也没有表现出得意洋洋的样子,场面上一定要稳得住,她知道。

    离开保险公司,潘宝山立马回了个电话给刘海燕,说刚才正见一个有事相求的朋友,电话里没多问,不知道晚上的酒场事关哪方面的工作大局。

    刘海燕说跟工作无关,完全是私人关系,她要请蒋春雨吃饭。

    请蒋春雨吃饭?潘宝山下巴一耷拉,那是万万都想不到的事情。

    “小蒋参加了省公务员招考,顺利过关,马上就要到省里去了,我要为她饯行。”刘海燕说。

    这一下,潘宝山真的是惊得差点彻底掉了下巴,一点动静都没有,蒋春雨竟然考取了省级公务员。不过再想想也确实是这么回事,自从蒋春雨到了刘海燕身边做秘书,他几乎就把她给抛在了脑后,对她根本就没有什么关注。

    “哦,那好啊,蒋春雨以前在大陡岭村当村官的时候,我就发现她能力很强。”潘宝山缓了缓神,“考到哪儿了?”

    “省广电局。”刘海燕道,“挺不错的单位。”

    “嗯,是很好。”潘宝山笑了笑,问道:“蒋春雨怎么突然想起要考省级公务员了?好像在职公务员不可以再报考公务员吧。”

    “哪有绝对的事情。”刘海燕笑道,“用得着的程序和手续,我这边能帮她全安排好,没有前障,也没有后顾之忧。”

    “嚯,也是。”潘宝山听刘海燕这么一说,事情差不多也就明白了,蒋春雨考省级公务员,多是她主张建议。

    唉,真是用心良苦。

    第二百六十四章第一个提出

    明白了刘海燕的用意,潘宝山在参加酒宴的时候更为小心,尽量不对蒋春雨有任何流露。

    蒋春雨表现得也很好,不过潘宝山还是从她眼中看到了一丝不易觉察的自由遐思。被刘海燕看在身边那么久,一下迈到省里去,这也可以说是一种释放。

    说是释放,其实也不准确。刘海燕把蒋春雨要到身边做秘书,貌似是看着她,但实际上并没跟她说任何一句哪怕是暗示性的话。刘海燕要的只是蒋春雨的自制,她相信蒋春雨能意会并且能做到,如果做不到,她也不会采取什么报复性措施,甚至连话都不会多说。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很多时候即使错了付出一定的代价也心甘情愿,并不需要别人来为自己“谋划”。

    刘海燕算是帮蒋春雨“谋划”了,不过仅仅是作为一种尝试、一种努力,有效果很好,没有效果也不会抓狂,她只是想尽自己该尽的力。就像建议蒋春雨考省级公务员换个全新的工作、生活环境,也只是一种希望。因为刘海燕知道,蒋春雨就是到了省里,也不一定就能找到真爱从而淡化对潘宝山的思盼,甚至,也许那还会适得其反,距离的变远反而会更拉近他们心的距离,从而让关系疾速升温发生质变。

    总之,该做的做了,便无遗憾,这是刘海燕的观点,所以她很主动地让潘宝山来参加酒宴。刘海燕很坦然,如果蒋春雨和他无事,便会无事,如果有事,那也是命中注定,归根到底一句话,一切顺其自然。至于下一步会导致什么后果,不是她的能力所能左右。

    潘宝山的能力,可以左右。如果说以前是有能力没定力,但是现在,潘宝山也有了定力。不但是对蒋春雨有定力,对其她心有痒手挠之的女人都有定力,至少目前是这样。原因只有一个,他觉得是一名准父亲了,应该有一个严正巍峨的形象。

    心态归整,没有半点怪力乱神之念,所以言行丝丝入扣,酒宴顺风顺水,进行得愉快而柔和。

    只是在散场的时候,蒋春雨的眼神让潘宝山有点难以招架,里面信息太丰富,假如要是按照喜好来进行选择性取舍,最后剩下的恐怕就只有男女间的那点事了。

    回去后,潘宝山的心思多少有点乱,眼前老是浮想着蒋春雨的影子,从大陡岭村的见面开始,一幕一幕。不过想归想,离失控还早,尤其是接到一个电话后,他彻底抛却了一切杂念。

    电话是青干班讲师打过来的,说有关新乡镇建设的论文就先放放,过段时间再说。潘宝山以为写的质量不行,要讲师赐教一番,他再认真改改。讲师笑叹一声,说不是写得不行,从论文本身看非常优秀,问题的关键是已经有了相同观点的论文,已经在排版等待付印了。

    潘宝山一听小小地惊讶了一下,在新乡镇建设上还有所见略同的英雄,随即一笑,说那就算了,观点嘛,谁都可以提。

    不过,当讲师说出论文的作者时,潘宝山就不笑了,因为作者是万军。

    潘宝山对万军没有好印象,这事关涉到他,让人心里多少有些不舒服。当然,就论文事情的本身,潘宝山并不觉得万军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不管观点从何而来,人人可以持有,谁抓紧了、赶巧了说在前头,谁就能被冠以“第一个提出”的荣号。如果运气好的话,那就是一个带着光环的成果。

    万军就是那么有运气的人,因为他的爸爸是万少泉。万少泉想帮儿子谋取点所谓的政治资本,所以对万军的“新乡镇建设”观点暗中极力配合。

    在万军的论文发表不到半个月时间,省财政厅就派出了“新乡镇建设”专题调研组,就乡镇的小城镇建设情况进行摸底,以加大财政投入扶持力度。

    潘宝山能敏锐地感触到,这事是由万少泉主张的,他是想通过现实的成功事例,来论证万军“新乡镇建设”观点的正确性和可行性。想到这里,潘宝山由不得喟然而叹,既叹万少泉权私之危重,又叹其爱子之心切。

    不过潘宝山告诉自己,那事不能想太多,从某种角度上来看也算正常,而且就“新乡镇建设”一事来说,说到底只不过是个发展的理念,而且他还是此理念的真正首倡,从大的方面来讲,理应高兴。

    让潘宝山更高兴的是,专题调研组第一个调研点竟然是夹林乡。夹林乡的小城镇建设已有相关报道,是个先行点,名声已在外。

    此事让潘宝山颇得安慰,这就是老天有眼,好处也还倾斜到了他这边一点,起码对夹林的新乡镇建设有好处,那是他抓的工作。

    调研组来的时候,根据条块工作分工,市领导这边有潘宝山陪同。

    出发前,潘宝山犹豫了一番,还是决定找来了欧晓翔,进行了一场“推心置腹”的谈话。

    潘宝山的态度放得很低,与欧晓翔并肩坐在会客沙发上,说:“欧处,每次我下去你都跟着,其实这让我很不自在,你也应该知道为什么。”

    欧晓翔听了只是微微一愣,随即笑了,道:“潘市长,你想哪儿去了?”

    “没想哪儿去,就是说说内心的真实感受。”潘宝山道,“你想想我们是怎么开始接触的?虽然现在我是副市长,但从感情上来说,在你面前我还没把自己当副市长看,因为咱们的关系不一般,所以每每看到你陪侍在左右,我就觉得特别扭。”

    “这……”欧晓翔打了顿。

    潘宝山一看欧晓翔的样子就知道,他平时肯定也想过这事,刚好两下相投,“欧处,不要这啊那的,我看以后你能不跟就不跟,平常的活动让曹建兴跟着就行。当然,逢到特别正规的场合,出于形式的需要,那是另外一回事。”

    “让曹建兴跟着?”欧晓翔道,“他只是个正科。”

    “无所谓。”潘宝山道,“我不讲那排场,再说就是讲排场的话也不能拉着你来垫高。”

    “这,嗐,潘市长你可让我怎么说才好。”欧晓翔摆出一脸的为难,“其实我根本就无所谓,可你说觉得特别扭,让我还没法定决。”

    “怎么没法定决,很简单的事。”潘宝山道,“就是按我刚才说的做就行。”

    “那,那也行吧。”欧晓翔道,“反正我就是专门辅助你工作的,该做好的肯定会不打任何折扣完成,另外,有什么事你尽管吩咐就行。”

    “行,就这么定了。”潘宝山话一出口,心里顿感轻松。

    效果是立竿见影的,这次陪调研组下去到夹林,欧晓翔就没去,有曹建兴跟着。

    市里同陪的还有财政局局长崔奋为,他早已经取代了萧卫。

    调研组及陪同一行去夹林,富祥是必经一站。

    到了富祥,冯德锦高调出陪,后面还跟着一帮人。

    这里面都是有道道的,“新乡镇建设”调研扶持是万少泉主张的事,严景标能不重视?严景标一重视,冯德锦还不颠断腿地前后跑?冯德锦一动起来,什么梁延发、王涵等人肯定是巴不得提着鞋跟在后面转。尤其是梁延发,还有财政系统内的省、市领导关系,更是左右团转,窜得要命。

    调研组组长是省财政厅副厅长阚望,他在这事上没有什么立场,副厅级干部,在省官里头还没有站队的迫切性,大都是处于观望状态。这次担任“新乡镇建设”调研组组长,只是受厅里的委派而已,没有夹杂其他的东西。所以,阚望对崔奋为、冯德锦等人的热情回应有度,并不显得簇成一团打成一片。

    也正是这样,冯德锦他们就越是极力贴身上去,仿佛这样就能把潘宝山晾在一旁,能给他点颜色看。

    潘宝山对这些根本就不在乎,他不关心别的,就关心省财政能支持多少钱,只要夹林的小城镇建设能尽早尽好地见效就成。

    冯德锦对潘宝山的“孤立”,阚望稍一用心就清晰地察觉到了,这种事情他见得太多,而且,他从来不掺和其中。都说斗转星移,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对于政界的人来说,时势变幻更是莫测,有时就是三年河东三年河西。没准今天见到的人很落寞,可能下一次见面时就腾达了,没个准头。

    因此,阚望有意把注意力放到调研上,把场面活跃开来。

    其实调研也就是走个形式,事情是很显眼的,无非是为拨款扶助找个堂皇的理由而已。

    事情走形式大都不耗时间,一上午很快过去,调研也完美落幕。

    午饭没有在夹林解决,冯德锦为了显示对阚望的重视,把场子放在县城。坐桌陪酒的时候,冯德锦也有讲究,县里副处级以下的不上桌。

    梁延发为了表示对系统领导的拥护,把县财政局的领导班子都喊了过来,陪市财政局、省财政厅随来的其他工作人员喝酒。

    这一下场子可不小,四桌还差点没坐下。

    第二百六十五章同盟

    坐桌的时候出现了点小问题。

    冯德锦自恃了得竟然头脑一时短路,觉得来到富祥他就是主人,所以毫不客气,径直朝主人的位子移了过去,心下觉得让阚望坐主宾席,让潘宝山坐次宾席。冯德锦觉得这也合适,因为阚望是省里来的,算是客人,坐主宾位理所当然,潘宝山也说不出什么。

    倒是随来的钟新义及时给冯德锦提了个醒。

    钟新义重任县公安局局长后,又被冯德锦弄成了县委常委,级别达到了副处,也能上桌作陪。他告诉冯德锦,说从阚望的角度来看,他来到松阳不管在哪里吃饭,在座的松阳市领导应该是主人,不能说在富祥吃饭,富祥方面的领导就成了主人。

    冯德锦一听恍然一拍脑袋,不但是从阚望的角度来看,就是从潘宝山的立场考虑也应该由他来担当酒宴的主人。

    当下,冯德锦把潘宝山让到主人的位子上,然后各自落座。

    潘宝山坐下来后并不是太痛快,显然冯德锦没把他当回事。不过这也没什么,两个路子上的人就这样,只是他觉得冯德锦有些得意忘形,连起码的场面竟然也差点失去了照应,但好在最后还没出问题。

    很快,酒场开喝,气氛还说得过去。

    喝到一半的时候,潘宝山接到个电话,脸色顿时一沉,起身离开。刚走两步又折回来,端起自己的酒杯,和阚望打了个招呼,说到隔壁敬杯酒。

    隔壁的房间,梁延发正在劝刘江燕敬省财政厅的一个科长两杯酒。搁在平时,刘江燕多少会陪一点,喝两小杯意思意思。但现在怀有身孕,她滴酒不沾。

    这么一来,梁延发觉得很没面子,还非要刘江燕喝。刘江燕说那就以水代酒。梁延发一时上了性子,说喝水也行,得一大杯。

    旁人一看场面不太好,都说笑着圆场。可梁延发不甘心,还就认准了刘江燕。他觉得该拿刘江燕出出气,因为前几次被潘宝山不阴不阳弄得难受。

    坐在一桌上的还有曹建兴,他一直在帮刘江燕说话,最后看情况不对劲,只好出来打电话给潘宝山,把事情说了。

    潘宝山听了真是气不打一处来,决意要给梁延发个难堪。

    来到梁延发所在的房间,潘宝山直奔过去,对梁延发道:“梁局长,我来敬杯酒,咱们先喝一杯。”

    “还是先敬客人为好。”梁延发笑笑,此刻他彻底清醒了过来,意识到硬劝刘江燕喝酒一事欠妥。

    潘宝山不管梁延发说什么,自个先干了。梁延发一见,只好陪着。

    喝过之后,潘宝山又走到刘江燕旁边,端起她面前的酒杯,返身回到梁延发身旁,“梁局长,这杯酒我帮刘局长代了,还是敬你。”

    “不能不能。”这下梁延发还真不敢接招了,“潘市长,要敬也得我敬你,而且有酒也不能让你代呐。”

    “我不代,你代?”潘宝山冷笑一声。

    “我代,我代。”梁延发连连点着头。

    接下来潘宝山什么也不说,只是一抖手腕,“噗”地一声,把酒泼在了梁延发脸上。

    梁延发被泼得打了个寒战,傻愣愣地站着不动。

    这一幕来得太突然,而且也超乎大家所想,有点不可思议。不过众人也都明白是怎么回事,开始喝酒的时候有过介绍,知道刘江燕是潘宝山的老婆。

    潘宝山的这番举动,被刘海燕批评为失控、失态。不过潘宝山并不这么认为,他说做人是要圆通一些,但在有些事上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该刺锥凸现就要毫不犹豫地戳出来。

    “梁延发逼着江燕喝酒,我对他进行回应,说到底是我在捍卫作为一个男人、作为刘江燕的男人的尊严。”潘宝山对刘海燕道,“这话也许我说得有点过,但就是那么个意思,有些事是不能忍让的。”

    “不只是说得有点过,做得也过了,你当众泼梁延发酒,让他下不了台。”刘海燕道,“他对你的忌恨也就没法消融了。”

    “梁延发对我的忌恨可以说是先天性的,本就没法消融。”潘宝山道,“不管怎么说,都是他咎由自取,他要为自己的不明智付出一定代价。”

    “其实我也理解你。”刘海燕点点头,“只是以后江燕要多加小心,工作上的事你也知道,闲能闲死,累也能累死。”

    “你是说梁延发会给江燕穿小鞋?”潘宝山哼地一笑,“大姐你放心,没事的,梁延发如果敢对江燕有半点为难,他的好日子也就过到头了。”

    “你可别乱来。”刘海燕道,“工作上的事再怎么着也只是工作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

    “我肯定不会乱来,做事都是要有板有眼的。”潘宝山顿了下,道:“干脆我来个先下手为强。”

    “你到底想干什么?”刘海燕惊问。

    “拿下梁延发。”潘宝山说得胸有成竹,“我对他已经是仁至义尽,也是时候动手了,而且那还能打打冯德锦的嚣张气焰。”

    “看样你已经有法子了。”刘海燕道,“你决定下来的事我也不好说什么,只是不要给自己惹上麻烦就行。”

    这方面,潘宝山有绝对的把握,有些事他( 官路逍遥 http://www.xlawen.org/kan/2109/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