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4 部分阅读
,并不一定能了解到实际情况。”冯德锦避开河口是否废弃、土地出让是否违规的话题,只是说看现场。他这么做就是个援兵之计,为了争取一定的缓冲时间,让分管水利的副县长做好应对充分准备。
“既然这样,多走一趟也无妨。”肖华见冯德锦避重就轻,索性先如他愿同意再去现场。
冯德锦亲自陪同前往。
动身前,秘书来到冯德锦身边,问那边的常委会怎么办。冯德锦抓住这个表现机会,厉声道:“这种事还不能处理?很明显嘛,北京来了重要客人,我要全程陪同,常委会朝后推!”
秘书立刻诺诺退到一边。
冯德锦说完好像还很气愤,脸色板得很厉害,不过回头对肖华说话时立马又和颜悦色起来,“肖编导,请吧。”
肖华不动声色,和两名记者上了带来的车子。
冯德锦眼睛一瞄发现是本地车,马上和钟新义联系,报上车牌号,让他查查是哪里的车子。
二十分钟后,几辆车子在富祥河口边停下。
冯德锦先入为主,很豪气地向肖华介绍富祥县城的城市建设成果,尤其指出富祥河口开发建设的重要意义,可以与县城区域呼应,来拉动外城区的建设。
肖华并不否定县城的建设发展,但提出了如何更健康、更好地发展,由此就自然转到了违规划拨河口土地的问题上,提出了几个比较尖锐的问题。
这让冯德锦心生佩服,他觉得肖华确实是个极有能力的女人,如果能借此机会和她搭上关系,也许对自己以后的发展会有很大好处。况且,这个肖华还是个傲气十足的美女。
冯德锦愈发蠢蠢欲动,他琢磨着要是把肖华征服了,是既实惠又有面子的美事。
随着这个念头的升腾,冯德锦越看肖华心越痒,此时,他把丁方芳拿过来相比,觉得以前鹤立鸡群的她,现在竟然也像土鸡土狗一样。
主意已定,冯德锦决意不惜大代价,也要拿下肖华。
在应付采访上,冯德锦自有一套,他本也不是个草包,肚子里有点货,所以动不动就一番大道理,竟然把肖华说得有点插不上嘴。就这么糊弄了一番,冯德锦兜着圈子,把肖华他们带回了县大院。
已经准备充分的分管水利副县长搬出一摞“材料”,十分虔诚地向采访组进行情况说明,把富祥河口的土地出让说得中规中矩,绝无违规操作。
不管怎样,这是官方的说法,肖华他们一时也无法提出能更为切中要害的问题,采访有点打顿。冯德锦抓住机会,及时插话发出邀请,希望采访组能看看富祥的城市建设。
这对双方来说都算是个回旋,自然成事。
在步行商业广场,冯德锦向肖华介绍了那里此前的情况,并拿出老照片进行对比,而且还特别强调了建设的速度和质量。在冯德锦的煽情之下,肖华不住地点头应和。
商业广场临街的一个大门面房是珠宝店,冯德锦有意请肖华进去转转。此时的肖华态度已有所转变,她对冯德锦的热情、能力和排场有点刮目相看,脸色柔和了很多。
进了珠宝店,转了一圈。肖华在一节柜台前停了下来,盯着一个拇指大小的玉佛看了两眼。
“肖编导,对玉器有研究?”冯德锦已然忘了自己的身份,紧陪在肖华左右。
“研究谈不上,只是有点小兴趣。”肖华看了看标价三万八,目光游离,移步走开。
冯德锦的嘴角,闪过一丝诡笑。
中午吃饭在富祥大酒店,按照冯德锦的要求,上了最高规格的接待标准。这是一种态度和诚意,对采访组来说有点震动。
酒桌上,冯德锦颇有发挥,讲话风趣又不下台面,把气氛调节得很好,交流起来也融洽了很多。话谈多了,冯德锦也进一步了解到,肖华还是正儿八经的全日制研究生学历。
这一下,冯德锦对肖华更为着迷,拥有这么个要身份有身份、要学历有学历、要相貌有相貌的女人,那才叫有面子、能耐!
午饭后,采访组被安排到酒店贵宾房休息,一人一间。
肖华的房门很快被敲响,她开门一看,冯德锦的秘书站在门口笑容可掬,递上一个小盒子,说从京城赶来奔波有苦,县里表示点小意思,感谢对富祥的关心。
面对精致的礼品盒,肖华犹豫了下,还是伸手接过来,说了声谢谢。
里面是三万八的玉佛。
肖华打开礼品盒后很惊讶,她开始时还有退回去的念头,但稍一思虑,又安坦地收了起来。
下午两点,肖华和两个随来记者打了招呼,早点回京。
冯德锦一直在关注着肖华的动向,见她这么快就要离开,知道采访的事情已经不是问题。可是,如何拿下肖华,却依旧要动一番脑筋。他决定陪肖华他们到双临机场,亲自送他们回京。
如此盛情,肖华还真有点消受不了,但冯德锦十分坚持,她只好接受。
肖华让记者把商务车停在了松阳酒店,将钥匙交给前台人员,然后联系了邓如美,就这么悄然离去。
邓如美接到电话就知道事情不妙,赶紧把情况告诉了潘宝山。这很出乎潘宝山的意料,他没想到采访组的态度摇摆得那么厉害,竟然被冯德锦一下放倒。
除了采访组的事,还有让潘宝山纳闷的,赵铭的事也没什么动静。
卞德光联合了职工股东代表和七十多名原旅游公司的职工集体签名,把材料反映到了纪委、检察院反贪局。过去多日也没有什么反馈,卞德光他们去询问,得到的回答是在调查了解。
要说这样的答复也正常,毕竟有些案子的调查取证跨度时间很长,但从卞德光那边传来的消息来看很不理想,他说接访受理人员的态度十分冷漠,而且从言语上看明显是在打发人。
这个也不难理解,显然是赵铭找关系压了下来。
赵铭找的是石白海,说有人举报他侵吞国有资产,能不能想想办法压一下。石白海面对赵铭的请求当然不能说不,他告诉赵铭会找严景标说一下,另外他还提醒,只要有被举报的嫌疑之处,赶紧得想办法补救一下,要不事情一旦掀起来谁也帮不了。
更多精彩内容值得期待…
第二百九十章焦灼
这一点赵铭当然是知道的,而且已经开始采取补救行动。
“在座的都在一条船上,有事一起商量,寻求最好的解决办法。”赵铭把六名合谋召集起来,“不过别担心,我们这条船是巨轮,小风小浪算不得什么,倾不了。”
“现在这事有点大发。”有个人很惶恐,“八千万是多么大个数目,一定得趁早想办法,要不谁能担得住?”
“张康,所有的人就你沉不住气!”赵铭脸色一沉,“大海航行靠舵手,听我指挥搞一下运作能有什么事?你说要趁早想办法,现在不正想着嘛?”
叫张康的中年人脸上露出尴尬的笑容。
“造一份说明,就说我们在志远公司所持有的股份是代表全体职工的。”赵铭不再理会张康,道:“这就表示咱们是一清二白的。”
“时间能卡得上?”张康问。
“不是说需要运作嘛。”赵铭道,“我负责打通关系办理,你们只要统一口径就行。”
赵铭打通关系是不成问题的,他找石白海商量寻求帮助。石白海就打着严景标的旗号和工商局局长坐到了一起,说现在严景标主张的新区开发正在兴起,但市里有人和严景标对着干,到处找攻击点。现在新区开发的主力军之一鸿途建设公司就被人盯上了,咬住公司的七名股东在另一公司的资产变换中有程序疏忽这一瑕疵不放,想制造事端。
石白海这么一说,事情自然顺当。
很快,一份《关于志远公司工商注册资本说明》的文件说明炮制了出来,说明中称赵铭等七人在志远公司所占的股份,是代表旅游公司全体职工所持有,而且把文件的发布时间前置。
如此一来,千斤重担就卸掉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赵铭他们的勾结已经谈不上侵吞,惟一不妥的就是没有让公司职工知晓“实情”,不过这无足轻重。
可是,张康又提出一个问题,说这样做是很好,但八千万就是不他们的了,往后又怎么操作,而且操作起来又有多大意义?
这是个很实现的问题,但赵铭全然不当回事,因为他有对策。
赵铭决定用减少注册资本的法子,把志远公司的八千万注资减到八百万,这么一操作,就可以把七千二百万挪出来,然后名正言顺地划到他们七人的名下。
不过这事不简单,赵铭很小心,他知道要尽量避免漏洞,否则就会前功尽弃。他指使其他六人各负其责,把财务账目进行彻头彻尾地调整,让公司成立之初的真实财务状况无从查起。
事情做到这里,赵铭就笑了,他甚至要感谢检举揭发的人,要不是有那么一出,还不会有现在的收获。
当然,这个操作中严景标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石白海筹谋划策,让赵铭给严景标写了封信反映情况,说因组建鸿途建设公司参与新区开发,导致有些人眼红,煽动以前所在公司的职工写举报信揭发子虚乌有的事情,给鸿途建设公司的正常运转带来一定阻碍。
严景标心里有数,石白海跟赵铭的关系他也有一定了解,也知道赵铭屁股上不干净。不过他也有想法,眼前新区开发处在节点上,需要各种力量的参与,鸿途建设公司就是一股,应该让它顶上去。
为了新区开发建设,严景标决定帮赵铭说话。他专门召集了纪、组、宣还有公、检、法等相关方面的负责人会议,提出在松阳大发展的关键时期,有一小撮人难免心怀不轨,特别是在新区的开发上,会偏离主流搞小自我,到处无中生有惹是生非。他还拿收到赵铭反映情况的来信来说事,最后强调纪、组、宣、公、检、法是敏感部门,在处置相关对口的问题上一定要慎之又慎,绝不能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当然严景标也不忘强调,如果真发现有问题就要抓,而且要一抓到底不放过,该曝光的曝光,该处理的处理,该查办的查办,绝不能放过包庇、纵容任何不良、违纪违法行为。
这纯粹是此地无银三百两的说法,严景标的意图太过明显,谁都看得出来。
严景标也知道,不过无所谓,他有自己的盘算。因为他跟赵铭没有一点瓜葛,现在暗中帮他说句话,成了很好,可以让他为新区开发添砖加瓦,不成也没关系,反正出事也牵扯不到他。
赵铭被举报的事,就这么悄无声息了。
这让潘宝山小小地感触了一番,有点受打击,不过他并不气馁,事情多不是一帆风顺,有点反复也很正常。他相信总有好时机到来,可以轻而易举地将赵铭击倒。
说到好时机,潘宝山的面前倒摆着一个。常务副市长何易庶要退了,徐光放要他做好准备接任。
潘宝山当着徐光放的面表现出了激动,但实际上他并不抱希望,应该有自知之明,哪能一直像坐火箭一样攀升。
不过人心就像蛇,见象也想吞。潘宝山寻思了几番后,开始莫名地兴奋起来,他觉得面对如此机遇不该不积极,应该奋争。
何易庶在元旦节后转岗人大,赶在节前,市政府举行了一个送行宴会,市长、副市长、市政府正副秘书长参加。
送行宴会放在松阳酒店。
潘宝山前往,没在酒店门厅下车,他让老匡把车子直接开到露天停车场。
十二月的风有点冷,潘宝山下车后点了支烟,竖起衣领。他从未有过这样焦灼的心境,一方面对冯德锦和赵铭的行动以失败告终,有点提不起精神,另一方面又有点亢奋,面对常务副市长职位忐忑窥探所带来的亢奋。
潘宝山琢磨着接替何易庶的人选,副市长这边还真没有什么强势的人,而且就算有,徐光放不提名也没关系。严景标那边,按理说应该有个最合适的,市委秘书长唐凌飞。
市委秘书长跨到常务副市长的位子上算是常规,但唐凌飞没有可能。唐凌飞是郝志勇的人,郝志勇在位时跟徐光放关系还可以,所以唐凌飞与徐光放很交好,那可以为以后的常务副市长过渡打基础。
谁知道郝志勇退二线后,来松阳当市委书记的竟然是严景标。严景标知道了唐凌飞和徐光放的关系后便冷落了他。当然,严景标为了显示不是上来就组建自己的贴身团队,他还继续让唐凌飞做市委秘书长,只是把他最大程度地边缘化。
所以,潘宝山觉得在提名上他占一定优势。不过还有一种可能,严景标会力主一名副市长来跟他搞“竞争”。
没错,严景标确实已经动了这个心思,因为可以一举两得,既可以打压抗击徐光放、潘宝山派系,又可以拉拢团结一个副市长入他的圈子。
哪个副市长会被严景标选中?
卢山峰。
在所有的副市长当中,卢山峰的综合能力较强,无论是工作上还是活动能力上,都还可以。严景标要选就选这样的人,没有能力的他看不中。当然,严景标也不指望卢山峰能真正成为他的左膀右臂,没有深交触,自然不能进入贴身层。
通过石白海,严景标把这个信息传给了卢山峰。卢山峰觉得,他转运的机会终于来了,一定要想方设法抓住这一难得的契机。
卢山峰也知道事情不会一番风顺,徐光放对潘宝山的钟爱大家有目共睹,他已然把潘宝山看作是最大的障碍,想搞点清除行动。
因此,在送行宴会上,卢山峰有意靠近潘宝山,想跟他多谢接触,因为他觉得关系越熟悉越容易下手。
“潘市长,你看我们虽然同在一栋楼里办公,面也经常碰,但坐在一起喝酒的就会可不多。”卢山峰坐到潘宝山身边,笑脸而语:“尤其是像现在这般悠闲的机会。”
“平常的事情一箩筐,工作时间之外又要忙场面上的应酬,确实难得有机会。”潘宝山谦和应话,但并不多说,他对卢山峰一直没什么好感,不想与他有过多交接。
“就是嘛,政府口的事情太多。”卢山峰道,“你看何市长现在就解脱了,马上转岗人大,文山爬得少,会海游得少,更少了些迎来送往的烦人应酬,算是解脱了。”
“解脱不解脱不好说,毕竟每个人的想法不一样,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能得些松闲。”潘宝山笑道,“说到松闲,卢市长,我们这边大事不缺,烦杂小事更多,所以得学会解脱,唐诗说得好,终日错错碎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呐。”
“不错不错。”卢山峰点着头笑道,“潘市长你可真有心境,嗳对了,市强盛集团开发了个小高尔夫球场,老总跟我关系不错,看看给你办个免费贵宾,工作之余可以去放松放松。”
“卢市长谢谢了,那等消遣活我真是没得时间去玩。”潘宝山笑道,“现在肩上的担子不轻,新农村那块的工作很棘手,哪里还能去打高尔夫,否则还不被严书记批个不务正业?”
“呵呵,潘市长你严重了。”卢山峰笑道,“那是正常的业余活动,工作再忙也要休息不是,劳逸结合很重要,刚才你还说要偷得浮生半日闲的嘛。”
“那只是发一通臭感慨罢了,像我这样的要真是忙里偷闲,估计定是要吃不了兜着走喽。”潘宝山说完摇头自笑。
卢山峰见潘宝山真是没那意思,也只好作罢。
~
第二百九十一章应急措施
酒桌上的卢山峰表现有异常,潘宝山能感觉得到,这让他心生警觉。
潘宝山找老匡,让他跟小高联系下,摸摸市委小车班的底,能不能察觉到最近那边有人和卢山峰走得比较近。
这事不难,老匡当即就作了保证,说不管之前小高知不知道,但只要跟他一说,肯定很快就能有确定消息。
老匡的话不假,小高是个忠主的人,对他来说,潘宝山就相当于是主子。小高认主潘宝山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潘宝山帮忙把他弄到了市委小车班,还有把他老婆调到了市公立幼儿园,连同事业编制身份也一并解决。
果真,两天后小高就传来了有利的确切消息,他从石白海的司机处探了话,近期石白海跟卢山峰接触较为频繁,常出来喝茶、吃饭。
潘宝山一下就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卢山峰想鬼迷熟人,先跟他套上近乎然后下绊子。
任何角力,先机至关重要。
在卢山峰的事情上潘宝山毫不犹豫,他决定从卢山峰的身边人下手。霍介达是专职跟卢山峰的副秘书长,传言他因为应酬多且逢酒必唱而导致夫妻关系不睦。潘宝山由此推断,霍介达跟殷益开脾性相近,外边肯定少不了女人。
潘宝山与彭自来、李大炮和鱿鱼商量,能否对霍介达实行跟踪监视,拿住他的致命之举。
这事鱿鱼做起来方便,松阳的声色娱乐场所多是集中在百源区,百源区的又相对积聚在丰华街道。只要霍介达有行动,应该能抓住现行。
如何确定霍介达的行踪是第一步,潘宝山还是通过老匡来实施定位。市政府小车班的人老匡都熟悉,掌握霍介达用车不是难事,尤其是下午下班后。
为了让事情不露痕迹,潘宝山还特地从鲁成升那里弄来一辆车,专门给老匡用于初步跟踪。而且他还决定最近不出去,尽量不用老匡开车,这样就可以让老匡有足够的时间来掌握霍介达的动向。
很碰巧,第二天下午就有了动静。当时潘宝山正在办公室琢磨会馆经营以后的事情,老匡就来电话说霍介达出去了,他正跟着。潘宝山很高兴,他立刻让鱿鱼给老匡打电话,安排人接班跟踪。
霍介达先是在松阳酒店喝酒,有个熟知的公司负责人找他帮忙,并找了几个相对熟悉的人陪酒。酒喝得很透,十点半的样子,他们又到乐不思蜀夜总会嚎歌。
迷颠纵情的霍介达丝毫没有察觉到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他像往常一样,很快就疯狂起来。别人一首歌还没唱完,霍介达便开始了行动,他抱着小姐移到沙发一角,说先来个小战役,然后把手伸进小姐的裙子里拉下小裤,让她坐到腿上来。
陪霍介达的小姐新来不久,跟霍介达并不熟悉,有点不放心,说还是换个地方,这可是唱歌包间,而且旁边还有很多人。
霍介达哈哈大笑起来,说唱歌包间又怎么了,旁边有人又怎么了,各玩各的谁碍着谁的事了?小姐又说不安全,容易出事。霍介达抬起巴掌对准小姐的屁股就是一下,说在松阳,他一定程度上就是安全的代名词。
小姐一看霍介达的气势,也不管那么多,很爽快地就拉开他的裤链,然后坐了上去,摇晃起来。
霍介达仰靠在沙发上,像抽筋一样挺动着。
混乱的房间,没有人注意到房门被推开,几个人如鱼贯入,进去后几部相机“咔咔”拍照。
拍照是全方位的,虽然焦点找不到霍介达,但也被抓了个现行,一两个镜头就够了。
要说鱿鱼也不是神算,怎么就这么准确?当然是有内线协助。在乐不思蜀,安排个小姐做内应,对鱿鱼来说易如反掌,而且还根本不用自己出面。
霍介达等几人的手机被没收,人也被全部带到派出所,隔离起来询问。当事小姐也跑不了,被带回去做笔录。小姐是架不住的,没怎么着就完全如实交待,跟霍介达在包间沙发上发生了关系。
此时的霍介达全然没了威风,他不断哀求民警,说能不能通融通融,他跟百源区公安分局局长项自成是朋友。民警嗤之以鼻,故意反问霍介达是不是跟孔局长也是朋友。
霍介达一听连忙小鸡啄米一样点着头,说差不多差不多,也能算是,因为都在同一栋楼上办公。
民警听后一皱眉,问霍介达跟孔军凯在一栋楼上办公,怎么就不认识公安系统还有他那么个人?
霍介达忙说是另外一个系统,孔军凯不还是副市长嘛,在市政府也有办公室,偶尔也去去坐坐,所以也能说在一栋楼上办公。
民警听到这里故意缓和了些口气,问霍介达是哪个单位的。霍介达似乎看到了希望,忙说是市政府的,晚上是应酬陪几个客人,没想到酒喝多之后竟然出了这种事。
话讲到这里,事情似乎平息了。民警把手机还给了霍介达,也没继续为难,让他离开。
霍介达一出派出所就骂了起来,说小民警有眼无珠简直不知死活,竟然在他头上动土。不过骂归骂,只能算是排解一下郁闷之气,霍介达并不敢怎么着,他怕民警一翻脸把事情抖出去,他还真架不住。
但即便是这样,霍介达还是架不住。第二天,他便接到了一个陌生电话,说传达室有他一个文件袋,最好亲启。
霍介达很忐忑,有种预感似是要被敲诈,连忙到传达室取了回来,拆开一看果真让他愕然。文件袋里有他在乐不思蜀包间里的现行照片,有在派出所的录音,还有小姐的口供复印件。霍介达颤抖着回拨刚才的陌生电话号码,问是谁,怎么弄到这些东西的,又想干什么。
对方笑说是谁并不重要,怎么弄来那些东西的也不重要,现在有钱好办事,十万块一张照片,谁都想做这生意。
霍介达头上开始冒汗,他陡然觉得空调的温度调得太高,索性拿起遥控器关掉,然后问对方想干什么,他可以出两倍的价钱买下照片。
对方说不要钱,只要他提供卢山峰的类似物件。
霍介达听了先是一惊,他觉得事情似乎比敲诈要严重得多,不过很快他就暗暗松了口气,觉得事情轻巧了不少,因为他意识到事件的核心不是他而是卢山峰。这一下,霍介达坦然了许多,回答说可以提供卢山峰的相关物件,但要保全他不出事。对方说可以,但要看提供的东西是否有品质和说服力。
这一点霍介达有把握,对卢山峰的一些个秘密,他还是知道的,想做点手脚并不难,而且也做得下去。当然,霍介达也明白那么做纯属忘恩负义,因为卢山峰对他不薄。可是霍介达又为自己开脱,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一切都是迫不得已。
一个星期后,卢山峰和百源区文化局一个女副局长鬼混的照片,摆到了潘宝山面前。
潘宝山还是让鱿鱼行动,安排人把照片寄给卢山峰,再以陌生人致电的方式,提醒卢山峰不要和石白海走得太近,否则保不准照片会在市委市政府大院里乱飞。
卢山峰是个明白人,虽然被照片惊得乱神,但一听说要他别和石白海走得太近,顿时就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他跌坐在椅子上,摇头哀叹确实不如潘宝山来得犀利。
不过卢山峰也并不放弃反手一击,一方面,他称病请了三个月长假,刚好避开严景标,也错开人代会选举;另一方面,他也通过自己的关系,对潘宝山进行“污点取证”。卢山峰认为,想把潘宝山彻底扳倒也不可能,但起码要做到相互掣肘,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否则以后处处受制于他,日子也不好过。
当然,卢山峰也不着急,这种事不能急于求成。眼前急于解决的是如何让严景标对他的“意外”病假不恼火。
卢山峰找市第一人民医院的熟人伪造了一份病例,相当严重。
严景标对此并不怀疑,只是叹了口气,他不是同情卢山峰,而是为自己计划的落空感到遗憾。他决定采取应急措施,叫来了唐凌飞。
“凌飞,我来松阳已经三年了,一直在观察你。”严景标神情很严肃,表明很重视,“你能有条不紊较为独立地开展各项工作,而且能沉得住气,很好,现在看来你已经完全能够独当一面。”
唐凌飞很诧异,他没想到严景标会堂而皇之地说出这么幼稚的话,当然这种想法不能如实反映,还必须表现出兴奋,“严书记,你给我这么高的评价,真是让我不知所措。”
“实事求是嘛。”严景标笑了笑,“顶多再有两个月时间吧,人代会就召开了,有没有什么想法?”
唐凌飞一听,迅即就猜出了个大概,但不主动说出来,而是弓着身子问道:“严书记,请您明示。”
“呵呵。”严景标站了起来,背着手悠闲地踱着步子,“何易庶不是转岗人大了嘛,常务副市长的位子空着,你作为市委秘书长,难道就没有点想法?”
想法当然有,但唐凌飞还真不太敢想,他觉得那是奢望。因为严景标来后虽然把他边缘化,但他也没有因气恼而趁机完全倒向徐光放那边。唐凌飞认为,如果和徐光放走得太近,势必会引起严景标震怒,那样下场会更糟糕,因此这三年来,他跟徐光放也渐渐疏远了。
一直以来,唐凌飞采取的是夹在严景标和徐光放中间的做法,两不靠,来维持着既有的一切。所以,他对常务副市长一职根本就没有什么念想,因为他想不到徐光放或者是严景标会提他的名。
可现在,严景标似乎要把他推到风口浪尖之上。
~
第二百九十二章常务副
唐凌飞对局势分析得很透,知道严景标只是为了借以打压徐光放方面而“垂青”于他。不过无所谓,相互利用各取所需而已,他很乐意。
但是唐凌飞也有担忧,他知道徐光放极力举荐潘宝山,那样一来很有可能会让徐光放不高兴。如果徐光放不高兴,即便他做了常务副市长,日子也舒服不到哪儿去,毕竟徐光放在业务上是直管。
还有潘宝山,唐凌飞对潘宝山也确实是高眼相看,觉得他货真价实,从心底里讲,很认可他。
综合这些考虑,唐凌飞便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不蓄意谋取,也不言放弃,一切交由严景标调腾,成与不成皆能接受。
其实在潜意识里,唐凌飞的这种坦然是源自优势的比较性。唐凌飞知道,常务副市长是他的尽头,绝没有可能再上升。常务副市长是副厅,现在他作为市委秘书长也是副厅,也就是说,从级别上讲他已经没有什么企望了。而且俗话说得好,当官不当副,当副不常务,那个累劲、烦琐劲是可想而知的。这种情况下,倒不如不折腾,还倒得个安稳清闲。
可是,这种状况并不是严景标所乐见,他想的是让唐凌飞勃然兴起,对潘宝山进行内外围的攻击,不断制造麻烦。但近一个月过去了,并不见唐凌飞有任何动静。
严景标有点按不住,又找唐凌飞谈话。
唐凌飞知道严景标的心思,主动说出了近来一直在不动声色地“努力”。他告诉严景标,说通往常务副的道路上还有绊脚石,正在想办法搞点策应动作,力争把障碍扫清。
严景标一下松开了眉头,问进展如何。唐凌飞略微叹了口气,说情况有点复杂,还没理出什么头绪,有点心焦。
这话让严景标很满意,他安慰唐凌飞不要着急,有些事也是可遇不可求,而且机会也并不是在这一两个月,换句话说就是即使这次不能如愿竞争上常务副也无所谓,往后也不是没有机会。
听了这些,唐凌飞暗自高兴,同时也悟出了一个道理,有时领导对下属的满意度不只是看办事成效,态度也可以起到关键作用。
没错,严景标对唐凌飞的态度是很满意,觉得他上了路子,能把心思用到徐光放的亲信潘宝山身上就好。那不管能不能起到作用,起码有一点收获:唐凌飞和徐光放有了决然的割裂。
严景标当然不会想到,唐凌飞所说的一切只是托辞,因为他相信唐凌飞肯定会把自己升常务副的机会看得比一切都重,会不顾一切扑上去,所以,他还抱有一丝希望,想看到在人代会召开前唐凌飞陡然发力,把潘宝山拱到一边。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潘宝山顺风顺水。二月底,松阳市人代会如期举行,他毫无悬念当选常务副市长。
其实此结果在人代会召开前的一个星期,严景标就已经接受了,因为省里有人为潘宝山说话。那会儿,他正和徐光放争论不休,为提名常务副的事都板起了脸,最后他们把潘宝山和唐凌飞都报了上去,但省里反馈回来的消息是保留潘宝山。
当时严景标颇有点诧异,市委秘书长还竞争不过一个新晋副市长?他找老关系省委秘书长万少泉了解情况,得知是省长郁长丰力挺潘宝山。这让严景标很纳闷,他实在不知道潘宝山和郁长丰是什么关系,不过那无所谓,现实要接受,潘宝山赢了。
如愿以偿的潘宝山有种做梦的感觉,他时不时提醒不是在做梦,自己已经是松阳市常务副市长了,进市委常委班子。
潘宝山在办公室扒着指头算年龄,今年三十三。没有根系,三十三岁便有了现在这位子,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他觉得自己确实是能耐。
小小地骄傲一下没关系,关键是不能翘尾巴,否则会被敌视者戳屁股的机会,这一点潘宝山有清醒的认识,夹着尾巴做人最安稳。
徐光放也适时提醒,说人生得意须尽欢,升职是值得高兴的事,但不能忘乎所以,心思要尽快转到工作上,现在要跳出“三农”眼界,协助他抓抓大局工作,及早地亮个彩。
潘宝山也觉得新位要有新为,确实该有点动静。但是一想到严景标,他又有点偃旗息鼓,阻挠太大干事不容易,别说出新出彩了,能安安稳稳地搞个工作就不错了。徐光放点拨说,不能那么消极,伟大的胜利都是在艰难的斗争中历练出来的,风调雨顺获取丰收,不会被人认为有多大出息。
徐光放只是寥寥几句,潘宝山便从中获得不少鼓舞,他向徐光放保证以后绝不会再有这种状态,无论做什么都会信心十足。
“嗯,这才对路。”徐光放满意地笑道,“你要有心理准备,严景标这次没能如愿,可能会把一些难题交给你,他则来个双收益:如果你办不好,他会趁机借以说事打压你;如果你办好了,他便坐享其成把成绩揽到自己头上,达到利用你的目的。”
“那我该如何?”潘宝山道,“总不能让严景标轻易如了愿。”
“干,还是要不遗余力地干好。”徐光放道,“你要知道,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上面的眼睛也是雪亮的,下面谁干得多谁干得少以及干得好与不好,都有数。”
“那我得稳住了来。”潘宝山道,“还不能有闪失。”
“有闪失没事,换个思维看问题,有闪失说明干劲大、创新勤。”徐光放道,“束手束脚打着仙人板板唱四季平安歌,上面的领导一般还看不上眼。”
“徐市长我知道了。”潘宝山道,“我会把严景标那边的阻力变为动力,争取让他的算盘拨弄得不是那么如意,尽量给他造成一定的反打击。”
“主要的出发点是把自己的工作干好,给自己增加筹码。”徐光放道,“让严景标遭受打击,要摆在次要位置。”
“嗯,心态摆正,凡事尽力而为。”潘宝山点点头,“而且我也觉得有些事并不是只为严景标而做。”
“这就对了。”徐光放点头笑道,“严景标的一举一动,背后关乎的是整个松阳市。我们不讲大道理,要起码的良心要讲,也就是所谓的在其位要谋其职,不能只想着自己如何得道升天,老百姓的冷暖也要放在心上。狭隘一点说,我现在是松阳市市长,我就要为松阳市的老百姓谋福利,像周边的友同市、咸中市还有驻柳市等,那我就不管了。进一步说,如果我当上了瑞东省省长,那我就要为全省十一个地级市的老百姓负责,。”
“徐市长,你说的我懂。”潘宝山道,“其实这也不叫狭隘,恰恰是在其位谋其职的生动解释。”
“也是,也是啊。”徐光放笑了起来,“不过这种观念也不要太根深蒂固,毕竟我们做的事一盘大棋,更大的大局观万万不能缺失。”
“嗯,在关键的问题上,还是要和上级保持高度一致,听从指挥。”潘宝山笑道,“但在个别的事情上,还是要对本身的职务负责,该为松阳争取的就不能客气。”
潘宝山这话,很快就得到了验践。
四月中旬,严景标派给他一个任务,让他去省里争取防汛投资。事情本身无所谓,省政府有防汛投资下发,谁去参会争取都可以,但这应该是徐光放的事,潘宝山觉得严景标不该直接分派。
不过话又说回来,事情是严景标在市委常委会上说的,也算是合适。因为潘宝山还有更重要的一个身份,市委常委,从归口上说,严景标刚好是直管领导,有事有话当然能说得上。
潘宝山也理解,很痛快地领命而去,到省里参加防汛投资分配会。
陪潘宝山一起前往的还是曹建兴。按道理讲,跟随的人应该是欧晓翔。何易庶转岗后,市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赵开元也跟着他去了人大,这位子空一下来,括弧正处的欧晓翔自然就顶了上去,名正言顺地拿掉了括弧。现在,欧晓翔已经兼市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两职了。
市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服务常务副市长是常规。但是潘宝山还是用以前的理由推掉,继续用曹建兴。当然,用曹建兴也不算突破常规,因为赵开元走后刚好腾出一个副秘书长的位子,曹建兴就移了上去,他现在是市政府副秘书长,好歹也是个副处级。
升到副处,曹建兴心满意足,想想之前在富祥县交通局那会,连个副科都不太敢想。后来被潘宝山一拨溜,当上副局长解决了副科,高兴劲还没过去,又被他调到了市里随班服务,到现在才多长时间,已经是副处了。
死心塌地,曹建兴每每想起要以如何态度回报潘宝山,总是想到这四个字。
潘宝山能感觉得到,所以一直用他,而且还时常进行点拨,要他注意锻炼单独处事的能力,因为早晚有一天要单飞出去,如果能力锻炼不上去,即使有了机会也难抓住。
~
第二百九十三章主动凑上前
潘宝山为曹建兴的着想,更让曹建兴感动,也更对他死心塌地,凡事总能先为他想一想。
这一次去省里争取防汛投资,曹建兴就有话,说严景标给了这么个任务就是想找茬,因为这个任务要想按他的意愿完成几乎不可能。
“我查看了资料,松阳市已经连续几年没有争取到防汛投资了。”曹建兴道,“严景标就是想利用这找机会,以争取不到资金为由来责怪潘市长您工作不力。”
“严景标的心思歪了,算盘拨得不正。”潘宝山道,“不过就眼前这项任务,我还不把他严景标的喜怒当参考,我会全力以赴据理力争,不是怕他责怪,而是打心底里把这项任务看成是为松阳市老百姓谋点福利。”
“潘市长,你可真是……”曹建兴抿了抿嘴,道:“我真的是佩服您!”
“嚯。”潘宝山仰头一笑,“你佩服我应该不是一天两天了吧。”
曹建兴笑了,由衷感叹潘宝山对恭维之辞的掌控能耐,亦庄亦谐,游刃有余。他希望潘宝山在争取防汛投资上也能游刃有余,把事情做圆满。
在这件事上,潘宝山是有信心的,他知道主持会议的肯定是分管农林水利工作的副省长刘宽明。对刘宽明,潘宝山算是比较熟悉。去年四月,全省新农村建设现场会在大陡岭村召开,他和刘宽明见了第一面,虽然交谈不多,但句句都有点分量,印象是有的。紧接着下半年,在瑞北地区引水站建设无息贷款认领签字会上,又和刘宽明见了第二面。
这一次是第三回碰面,潘宝山觉得如果有机会可以跟他私下里唠几句,可能会对争取投资有帮助。
会议是上午十点钟开,潘宝山头一天晚上便赶到双临。提前这么早,潘宝山倒不是想找单独的时间见刘宽明,只是为争取第二天早晨到十点钟开会前那段时间内能碰上刘宽明的那几分钟,也许说不了几句话,仅仅是一个招呼。但潘宝山觉得,即便是一个招呼,也已足够,那说明他极度认真、重视。
天色快要暗下来的时候,潘宝山找谭进文,准备晚上喝两杯。谭进文一见潘宝山就呵呵地笑了,问怎么这次没和邓总一起过来。
潘宝山摆摆手,笑说那不是正事,这次来是开会争取防汛投资的,压力很大,没什么心思放松。谭进文见潘宝山说得认真,问主持会议的是不是副省长刘宽明。
“应该是刘省长,他分管农林水利嘛。”潘宝山道,“我们松阳好( 官路逍遥 http://www.xlawen.org/kan/2109/ )
“既然这样,多走一趟也无妨。”肖华见冯德锦避重就轻,索性先如他愿同意再去现场。
冯德锦亲自陪同前往。
动身前,秘书来到冯德锦身边,问那边的常委会怎么办。冯德锦抓住这个表现机会,厉声道:“这种事还不能处理?很明显嘛,北京来了重要客人,我要全程陪同,常委会朝后推!”
秘书立刻诺诺退到一边。
冯德锦说完好像还很气愤,脸色板得很厉害,不过回头对肖华说话时立马又和颜悦色起来,“肖编导,请吧。”
肖华不动声色,和两名记者上了带来的车子。
冯德锦眼睛一瞄发现是本地车,马上和钟新义联系,报上车牌号,让他查查是哪里的车子。
二十分钟后,几辆车子在富祥河口边停下。
冯德锦先入为主,很豪气地向肖华介绍富祥县城的城市建设成果,尤其指出富祥河口开发建设的重要意义,可以与县城区域呼应,来拉动外城区的建设。
肖华并不否定县城的建设发展,但提出了如何更健康、更好地发展,由此就自然转到了违规划拨河口土地的问题上,提出了几个比较尖锐的问题。
这让冯德锦心生佩服,他觉得肖华确实是个极有能力的女人,如果能借此机会和她搭上关系,也许对自己以后的发展会有很大好处。况且,这个肖华还是个傲气十足的美女。
冯德锦愈发蠢蠢欲动,他琢磨着要是把肖华征服了,是既实惠又有面子的美事。
随着这个念头的升腾,冯德锦越看肖华心越痒,此时,他把丁方芳拿过来相比,觉得以前鹤立鸡群的她,现在竟然也像土鸡土狗一样。
主意已定,冯德锦决意不惜大代价,也要拿下肖华。
在应付采访上,冯德锦自有一套,他本也不是个草包,肚子里有点货,所以动不动就一番大道理,竟然把肖华说得有点插不上嘴。就这么糊弄了一番,冯德锦兜着圈子,把肖华他们带回了县大院。
已经准备充分的分管水利副县长搬出一摞“材料”,十分虔诚地向采访组进行情况说明,把富祥河口的土地出让说得中规中矩,绝无违规操作。
不管怎样,这是官方的说法,肖华他们一时也无法提出能更为切中要害的问题,采访有点打顿。冯德锦抓住机会,及时插话发出邀请,希望采访组能看看富祥的城市建设。
这对双方来说都算是个回旋,自然成事。
在步行商业广场,冯德锦向肖华介绍了那里此前的情况,并拿出老照片进行对比,而且还特别强调了建设的速度和质量。在冯德锦的煽情之下,肖华不住地点头应和。
商业广场临街的一个大门面房是珠宝店,冯德锦有意请肖华进去转转。此时的肖华态度已有所转变,她对冯德锦的热情、能力和排场有点刮目相看,脸色柔和了很多。
进了珠宝店,转了一圈。肖华在一节柜台前停了下来,盯着一个拇指大小的玉佛看了两眼。
“肖编导,对玉器有研究?”冯德锦已然忘了自己的身份,紧陪在肖华左右。
“研究谈不上,只是有点小兴趣。”肖华看了看标价三万八,目光游离,移步走开。
冯德锦的嘴角,闪过一丝诡笑。
中午吃饭在富祥大酒店,按照冯德锦的要求,上了最高规格的接待标准。这是一种态度和诚意,对采访组来说有点震动。
酒桌上,冯德锦颇有发挥,讲话风趣又不下台面,把气氛调节得很好,交流起来也融洽了很多。话谈多了,冯德锦也进一步了解到,肖华还是正儿八经的全日制研究生学历。
这一下,冯德锦对肖华更为着迷,拥有这么个要身份有身份、要学历有学历、要相貌有相貌的女人,那才叫有面子、能耐!
午饭后,采访组被安排到酒店贵宾房休息,一人一间。
肖华的房门很快被敲响,她开门一看,冯德锦的秘书站在门口笑容可掬,递上一个小盒子,说从京城赶来奔波有苦,县里表示点小意思,感谢对富祥的关心。
面对精致的礼品盒,肖华犹豫了下,还是伸手接过来,说了声谢谢。
里面是三万八的玉佛。
肖华打开礼品盒后很惊讶,她开始时还有退回去的念头,但稍一思虑,又安坦地收了起来。
下午两点,肖华和两个随来记者打了招呼,早点回京。
冯德锦一直在关注着肖华的动向,见她这么快就要离开,知道采访的事情已经不是问题。可是,如何拿下肖华,却依旧要动一番脑筋。他决定陪肖华他们到双临机场,亲自送他们回京。
如此盛情,肖华还真有点消受不了,但冯德锦十分坚持,她只好接受。
肖华让记者把商务车停在了松阳酒店,将钥匙交给前台人员,然后联系了邓如美,就这么悄然离去。
邓如美接到电话就知道事情不妙,赶紧把情况告诉了潘宝山。这很出乎潘宝山的意料,他没想到采访组的态度摇摆得那么厉害,竟然被冯德锦一下放倒。
除了采访组的事,还有让潘宝山纳闷的,赵铭的事也没什么动静。
卞德光联合了职工股东代表和七十多名原旅游公司的职工集体签名,把材料反映到了纪委、检察院反贪局。过去多日也没有什么反馈,卞德光他们去询问,得到的回答是在调查了解。
要说这样的答复也正常,毕竟有些案子的调查取证跨度时间很长,但从卞德光那边传来的消息来看很不理想,他说接访受理人员的态度十分冷漠,而且从言语上看明显是在打发人。
这个也不难理解,显然是赵铭找关系压了下来。
赵铭找的是石白海,说有人举报他侵吞国有资产,能不能想想办法压一下。石白海面对赵铭的请求当然不能说不,他告诉赵铭会找严景标说一下,另外他还提醒,只要有被举报的嫌疑之处,赶紧得想办法补救一下,要不事情一旦掀起来谁也帮不了。
更多精彩内容值得期待…
第二百九十章焦灼
这一点赵铭当然是知道的,而且已经开始采取补救行动。
“在座的都在一条船上,有事一起商量,寻求最好的解决办法。”赵铭把六名合谋召集起来,“不过别担心,我们这条船是巨轮,小风小浪算不得什么,倾不了。”
“现在这事有点大发。”有个人很惶恐,“八千万是多么大个数目,一定得趁早想办法,要不谁能担得住?”
“张康,所有的人就你沉不住气!”赵铭脸色一沉,“大海航行靠舵手,听我指挥搞一下运作能有什么事?你说要趁早想办法,现在不正想着嘛?”
叫张康的中年人脸上露出尴尬的笑容。
“造一份说明,就说我们在志远公司所持有的股份是代表全体职工的。”赵铭不再理会张康,道:“这就表示咱们是一清二白的。”
“时间能卡得上?”张康问。
“不是说需要运作嘛。”赵铭道,“我负责打通关系办理,你们只要统一口径就行。”
赵铭打通关系是不成问题的,他找石白海商量寻求帮助。石白海就打着严景标的旗号和工商局局长坐到了一起,说现在严景标主张的新区开发正在兴起,但市里有人和严景标对着干,到处找攻击点。现在新区开发的主力军之一鸿途建设公司就被人盯上了,咬住公司的七名股东在另一公司的资产变换中有程序疏忽这一瑕疵不放,想制造事端。
石白海这么一说,事情自然顺当。
很快,一份《关于志远公司工商注册资本说明》的文件说明炮制了出来,说明中称赵铭等七人在志远公司所占的股份,是代表旅游公司全体职工所持有,而且把文件的发布时间前置。
如此一来,千斤重担就卸掉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赵铭他们的勾结已经谈不上侵吞,惟一不妥的就是没有让公司职工知晓“实情”,不过这无足轻重。
可是,张康又提出一个问题,说这样做是很好,但八千万就是不他们的了,往后又怎么操作,而且操作起来又有多大意义?
这是个很实现的问题,但赵铭全然不当回事,因为他有对策。
赵铭决定用减少注册资本的法子,把志远公司的八千万注资减到八百万,这么一操作,就可以把七千二百万挪出来,然后名正言顺地划到他们七人的名下。
不过这事不简单,赵铭很小心,他知道要尽量避免漏洞,否则就会前功尽弃。他指使其他六人各负其责,把财务账目进行彻头彻尾地调整,让公司成立之初的真实财务状况无从查起。
事情做到这里,赵铭就笑了,他甚至要感谢检举揭发的人,要不是有那么一出,还不会有现在的收获。
当然,这个操作中严景标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石白海筹谋划策,让赵铭给严景标写了封信反映情况,说因组建鸿途建设公司参与新区开发,导致有些人眼红,煽动以前所在公司的职工写举报信揭发子虚乌有的事情,给鸿途建设公司的正常运转带来一定阻碍。
严景标心里有数,石白海跟赵铭的关系他也有一定了解,也知道赵铭屁股上不干净。不过他也有想法,眼前新区开发处在节点上,需要各种力量的参与,鸿途建设公司就是一股,应该让它顶上去。
为了新区开发建设,严景标决定帮赵铭说话。他专门召集了纪、组、宣还有公、检、法等相关方面的负责人会议,提出在松阳大发展的关键时期,有一小撮人难免心怀不轨,特别是在新区的开发上,会偏离主流搞小自我,到处无中生有惹是生非。他还拿收到赵铭反映情况的来信来说事,最后强调纪、组、宣、公、检、法是敏感部门,在处置相关对口的问题上一定要慎之又慎,绝不能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当然严景标也不忘强调,如果真发现有问题就要抓,而且要一抓到底不放过,该曝光的曝光,该处理的处理,该查办的查办,绝不能放过包庇、纵容任何不良、违纪违法行为。
这纯粹是此地无银三百两的说法,严景标的意图太过明显,谁都看得出来。
严景标也知道,不过无所谓,他有自己的盘算。因为他跟赵铭没有一点瓜葛,现在暗中帮他说句话,成了很好,可以让他为新区开发添砖加瓦,不成也没关系,反正出事也牵扯不到他。
赵铭被举报的事,就这么悄无声息了。
这让潘宝山小小地感触了一番,有点受打击,不过他并不气馁,事情多不是一帆风顺,有点反复也很正常。他相信总有好时机到来,可以轻而易举地将赵铭击倒。
说到好时机,潘宝山的面前倒摆着一个。常务副市长何易庶要退了,徐光放要他做好准备接任。
潘宝山当着徐光放的面表现出了激动,但实际上他并不抱希望,应该有自知之明,哪能一直像坐火箭一样攀升。
不过人心就像蛇,见象也想吞。潘宝山寻思了几番后,开始莫名地兴奋起来,他觉得面对如此机遇不该不积极,应该奋争。
何易庶在元旦节后转岗人大,赶在节前,市政府举行了一个送行宴会,市长、副市长、市政府正副秘书长参加。
送行宴会放在松阳酒店。
潘宝山前往,没在酒店门厅下车,他让老匡把车子直接开到露天停车场。
十二月的风有点冷,潘宝山下车后点了支烟,竖起衣领。他从未有过这样焦灼的心境,一方面对冯德锦和赵铭的行动以失败告终,有点提不起精神,另一方面又有点亢奋,面对常务副市长职位忐忑窥探所带来的亢奋。
潘宝山琢磨着接替何易庶的人选,副市长这边还真没有什么强势的人,而且就算有,徐光放不提名也没关系。严景标那边,按理说应该有个最合适的,市委秘书长唐凌飞。
市委秘书长跨到常务副市长的位子上算是常规,但唐凌飞没有可能。唐凌飞是郝志勇的人,郝志勇在位时跟徐光放关系还可以,所以唐凌飞与徐光放很交好,那可以为以后的常务副市长过渡打基础。
谁知道郝志勇退二线后,来松阳当市委书记的竟然是严景标。严景标知道了唐凌飞和徐光放的关系后便冷落了他。当然,严景标为了显示不是上来就组建自己的贴身团队,他还继续让唐凌飞做市委秘书长,只是把他最大程度地边缘化。
所以,潘宝山觉得在提名上他占一定优势。不过还有一种可能,严景标会力主一名副市长来跟他搞“竞争”。
没错,严景标确实已经动了这个心思,因为可以一举两得,既可以打压抗击徐光放、潘宝山派系,又可以拉拢团结一个副市长入他的圈子。
哪个副市长会被严景标选中?
卢山峰。
在所有的副市长当中,卢山峰的综合能力较强,无论是工作上还是活动能力上,都还可以。严景标要选就选这样的人,没有能力的他看不中。当然,严景标也不指望卢山峰能真正成为他的左膀右臂,没有深交触,自然不能进入贴身层。
通过石白海,严景标把这个信息传给了卢山峰。卢山峰觉得,他转运的机会终于来了,一定要想方设法抓住这一难得的契机。
卢山峰也知道事情不会一番风顺,徐光放对潘宝山的钟爱大家有目共睹,他已然把潘宝山看作是最大的障碍,想搞点清除行动。
因此,在送行宴会上,卢山峰有意靠近潘宝山,想跟他多谢接触,因为他觉得关系越熟悉越容易下手。
“潘市长,你看我们虽然同在一栋楼里办公,面也经常碰,但坐在一起喝酒的就会可不多。”卢山峰坐到潘宝山身边,笑脸而语:“尤其是像现在这般悠闲的机会。”
“平常的事情一箩筐,工作时间之外又要忙场面上的应酬,确实难得有机会。”潘宝山谦和应话,但并不多说,他对卢山峰一直没什么好感,不想与他有过多交接。
“就是嘛,政府口的事情太多。”卢山峰道,“你看何市长现在就解脱了,马上转岗人大,文山爬得少,会海游得少,更少了些迎来送往的烦人应酬,算是解脱了。”
“解脱不解脱不好说,毕竟每个人的想法不一样,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能得些松闲。”潘宝山笑道,“说到松闲,卢市长,我们这边大事不缺,烦杂小事更多,所以得学会解脱,唐诗说得好,终日错错碎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呐。”
“不错不错。”卢山峰点着头笑道,“潘市长你可真有心境,嗳对了,市强盛集团开发了个小高尔夫球场,老总跟我关系不错,看看给你办个免费贵宾,工作之余可以去放松放松。”
“卢市长谢谢了,那等消遣活我真是没得时间去玩。”潘宝山笑道,“现在肩上的担子不轻,新农村那块的工作很棘手,哪里还能去打高尔夫,否则还不被严书记批个不务正业?”
“呵呵,潘市长你严重了。”卢山峰笑道,“那是正常的业余活动,工作再忙也要休息不是,劳逸结合很重要,刚才你还说要偷得浮生半日闲的嘛。”
“那只是发一通臭感慨罢了,像我这样的要真是忙里偷闲,估计定是要吃不了兜着走喽。”潘宝山说完摇头自笑。
卢山峰见潘宝山真是没那意思,也只好作罢。
~
第二百九十一章应急措施
酒桌上的卢山峰表现有异常,潘宝山能感觉得到,这让他心生警觉。
潘宝山找老匡,让他跟小高联系下,摸摸市委小车班的底,能不能察觉到最近那边有人和卢山峰走得比较近。
这事不难,老匡当即就作了保证,说不管之前小高知不知道,但只要跟他一说,肯定很快就能有确定消息。
老匡的话不假,小高是个忠主的人,对他来说,潘宝山就相当于是主子。小高认主潘宝山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潘宝山帮忙把他弄到了市委小车班,还有把他老婆调到了市公立幼儿园,连同事业编制身份也一并解决。
果真,两天后小高就传来了有利的确切消息,他从石白海的司机处探了话,近期石白海跟卢山峰接触较为频繁,常出来喝茶、吃饭。
潘宝山一下就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卢山峰想鬼迷熟人,先跟他套上近乎然后下绊子。
任何角力,先机至关重要。
在卢山峰的事情上潘宝山毫不犹豫,他决定从卢山峰的身边人下手。霍介达是专职跟卢山峰的副秘书长,传言他因为应酬多且逢酒必唱而导致夫妻关系不睦。潘宝山由此推断,霍介达跟殷益开脾性相近,外边肯定少不了女人。
潘宝山与彭自来、李大炮和鱿鱼商量,能否对霍介达实行跟踪监视,拿住他的致命之举。
这事鱿鱼做起来方便,松阳的声色娱乐场所多是集中在百源区,百源区的又相对积聚在丰华街道。只要霍介达有行动,应该能抓住现行。
如何确定霍介达的行踪是第一步,潘宝山还是通过老匡来实施定位。市政府小车班的人老匡都熟悉,掌握霍介达用车不是难事,尤其是下午下班后。
为了让事情不露痕迹,潘宝山还特地从鲁成升那里弄来一辆车,专门给老匡用于初步跟踪。而且他还决定最近不出去,尽量不用老匡开车,这样就可以让老匡有足够的时间来掌握霍介达的动向。
很碰巧,第二天下午就有了动静。当时潘宝山正在办公室琢磨会馆经营以后的事情,老匡就来电话说霍介达出去了,他正跟着。潘宝山很高兴,他立刻让鱿鱼给老匡打电话,安排人接班跟踪。
霍介达先是在松阳酒店喝酒,有个熟知的公司负责人找他帮忙,并找了几个相对熟悉的人陪酒。酒喝得很透,十点半的样子,他们又到乐不思蜀夜总会嚎歌。
迷颠纵情的霍介达丝毫没有察觉到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他像往常一样,很快就疯狂起来。别人一首歌还没唱完,霍介达便开始了行动,他抱着小姐移到沙发一角,说先来个小战役,然后把手伸进小姐的裙子里拉下小裤,让她坐到腿上来。
陪霍介达的小姐新来不久,跟霍介达并不熟悉,有点不放心,说还是换个地方,这可是唱歌包间,而且旁边还有很多人。
霍介达哈哈大笑起来,说唱歌包间又怎么了,旁边有人又怎么了,各玩各的谁碍着谁的事了?小姐又说不安全,容易出事。霍介达抬起巴掌对准小姐的屁股就是一下,说在松阳,他一定程度上就是安全的代名词。
小姐一看霍介达的气势,也不管那么多,很爽快地就拉开他的裤链,然后坐了上去,摇晃起来。
霍介达仰靠在沙发上,像抽筋一样挺动着。
混乱的房间,没有人注意到房门被推开,几个人如鱼贯入,进去后几部相机“咔咔”拍照。
拍照是全方位的,虽然焦点找不到霍介达,但也被抓了个现行,一两个镜头就够了。
要说鱿鱼也不是神算,怎么就这么准确?当然是有内线协助。在乐不思蜀,安排个小姐做内应,对鱿鱼来说易如反掌,而且还根本不用自己出面。
霍介达等几人的手机被没收,人也被全部带到派出所,隔离起来询问。当事小姐也跑不了,被带回去做笔录。小姐是架不住的,没怎么着就完全如实交待,跟霍介达在包间沙发上发生了关系。
此时的霍介达全然没了威风,他不断哀求民警,说能不能通融通融,他跟百源区公安分局局长项自成是朋友。民警嗤之以鼻,故意反问霍介达是不是跟孔局长也是朋友。
霍介达一听连忙小鸡啄米一样点着头,说差不多差不多,也能算是,因为都在同一栋楼上办公。
民警听后一皱眉,问霍介达跟孔军凯在一栋楼上办公,怎么就不认识公安系统还有他那么个人?
霍介达忙说是另外一个系统,孔军凯不还是副市长嘛,在市政府也有办公室,偶尔也去去坐坐,所以也能说在一栋楼上办公。
民警听到这里故意缓和了些口气,问霍介达是哪个单位的。霍介达似乎看到了希望,忙说是市政府的,晚上是应酬陪几个客人,没想到酒喝多之后竟然出了这种事。
话讲到这里,事情似乎平息了。民警把手机还给了霍介达,也没继续为难,让他离开。
霍介达一出派出所就骂了起来,说小民警有眼无珠简直不知死活,竟然在他头上动土。不过骂归骂,只能算是排解一下郁闷之气,霍介达并不敢怎么着,他怕民警一翻脸把事情抖出去,他还真架不住。
但即便是这样,霍介达还是架不住。第二天,他便接到了一个陌生电话,说传达室有他一个文件袋,最好亲启。
霍介达很忐忑,有种预感似是要被敲诈,连忙到传达室取了回来,拆开一看果真让他愕然。文件袋里有他在乐不思蜀包间里的现行照片,有在派出所的录音,还有小姐的口供复印件。霍介达颤抖着回拨刚才的陌生电话号码,问是谁,怎么弄到这些东西的,又想干什么。
对方笑说是谁并不重要,怎么弄来那些东西的也不重要,现在有钱好办事,十万块一张照片,谁都想做这生意。
霍介达头上开始冒汗,他陡然觉得空调的温度调得太高,索性拿起遥控器关掉,然后问对方想干什么,他可以出两倍的价钱买下照片。
对方说不要钱,只要他提供卢山峰的类似物件。
霍介达听了先是一惊,他觉得事情似乎比敲诈要严重得多,不过很快他就暗暗松了口气,觉得事情轻巧了不少,因为他意识到事件的核心不是他而是卢山峰。这一下,霍介达坦然了许多,回答说可以提供卢山峰的相关物件,但要保全他不出事。对方说可以,但要看提供的东西是否有品质和说服力。
这一点霍介达有把握,对卢山峰的一些个秘密,他还是知道的,想做点手脚并不难,而且也做得下去。当然,霍介达也明白那么做纯属忘恩负义,因为卢山峰对他不薄。可是霍介达又为自己开脱,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一切都是迫不得已。
一个星期后,卢山峰和百源区文化局一个女副局长鬼混的照片,摆到了潘宝山面前。
潘宝山还是让鱿鱼行动,安排人把照片寄给卢山峰,再以陌生人致电的方式,提醒卢山峰不要和石白海走得太近,否则保不准照片会在市委市政府大院里乱飞。
卢山峰是个明白人,虽然被照片惊得乱神,但一听说要他别和石白海走得太近,顿时就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他跌坐在椅子上,摇头哀叹确实不如潘宝山来得犀利。
不过卢山峰也并不放弃反手一击,一方面,他称病请了三个月长假,刚好避开严景标,也错开人代会选举;另一方面,他也通过自己的关系,对潘宝山进行“污点取证”。卢山峰认为,想把潘宝山彻底扳倒也不可能,但起码要做到相互掣肘,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否则以后处处受制于他,日子也不好过。
当然,卢山峰也不着急,这种事不能急于求成。眼前急于解决的是如何让严景标对他的“意外”病假不恼火。
卢山峰找市第一人民医院的熟人伪造了一份病例,相当严重。
严景标对此并不怀疑,只是叹了口气,他不是同情卢山峰,而是为自己计划的落空感到遗憾。他决定采取应急措施,叫来了唐凌飞。
“凌飞,我来松阳已经三年了,一直在观察你。”严景标神情很严肃,表明很重视,“你能有条不紊较为独立地开展各项工作,而且能沉得住气,很好,现在看来你已经完全能够独当一面。”
唐凌飞很诧异,他没想到严景标会堂而皇之地说出这么幼稚的话,当然这种想法不能如实反映,还必须表现出兴奋,“严书记,你给我这么高的评价,真是让我不知所措。”
“实事求是嘛。”严景标笑了笑,“顶多再有两个月时间吧,人代会就召开了,有没有什么想法?”
唐凌飞一听,迅即就猜出了个大概,但不主动说出来,而是弓着身子问道:“严书记,请您明示。”
“呵呵。”严景标站了起来,背着手悠闲地踱着步子,“何易庶不是转岗人大了嘛,常务副市长的位子空着,你作为市委秘书长,难道就没有点想法?”
想法当然有,但唐凌飞还真不太敢想,他觉得那是奢望。因为严景标来后虽然把他边缘化,但他也没有因气恼而趁机完全倒向徐光放那边。唐凌飞认为,如果和徐光放走得太近,势必会引起严景标震怒,那样下场会更糟糕,因此这三年来,他跟徐光放也渐渐疏远了。
一直以来,唐凌飞采取的是夹在严景标和徐光放中间的做法,两不靠,来维持着既有的一切。所以,他对常务副市长一职根本就没有什么念想,因为他想不到徐光放或者是严景标会提他的名。
可现在,严景标似乎要把他推到风口浪尖之上。
~
第二百九十二章常务副
唐凌飞对局势分析得很透,知道严景标只是为了借以打压徐光放方面而“垂青”于他。不过无所谓,相互利用各取所需而已,他很乐意。
但是唐凌飞也有担忧,他知道徐光放极力举荐潘宝山,那样一来很有可能会让徐光放不高兴。如果徐光放不高兴,即便他做了常务副市长,日子也舒服不到哪儿去,毕竟徐光放在业务上是直管。
还有潘宝山,唐凌飞对潘宝山也确实是高眼相看,觉得他货真价实,从心底里讲,很认可他。
综合这些考虑,唐凌飞便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不蓄意谋取,也不言放弃,一切交由严景标调腾,成与不成皆能接受。
其实在潜意识里,唐凌飞的这种坦然是源自优势的比较性。唐凌飞知道,常务副市长是他的尽头,绝没有可能再上升。常务副市长是副厅,现在他作为市委秘书长也是副厅,也就是说,从级别上讲他已经没有什么企望了。而且俗话说得好,当官不当副,当副不常务,那个累劲、烦琐劲是可想而知的。这种情况下,倒不如不折腾,还倒得个安稳清闲。
可是,这种状况并不是严景标所乐见,他想的是让唐凌飞勃然兴起,对潘宝山进行内外围的攻击,不断制造麻烦。但近一个月过去了,并不见唐凌飞有任何动静。
严景标有点按不住,又找唐凌飞谈话。
唐凌飞知道严景标的心思,主动说出了近来一直在不动声色地“努力”。他告诉严景标,说通往常务副的道路上还有绊脚石,正在想办法搞点策应动作,力争把障碍扫清。
严景标一下松开了眉头,问进展如何。唐凌飞略微叹了口气,说情况有点复杂,还没理出什么头绪,有点心焦。
这话让严景标很满意,他安慰唐凌飞不要着急,有些事也是可遇不可求,而且机会也并不是在这一两个月,换句话说就是即使这次不能如愿竞争上常务副也无所谓,往后也不是没有机会。
听了这些,唐凌飞暗自高兴,同时也悟出了一个道理,有时领导对下属的满意度不只是看办事成效,态度也可以起到关键作用。
没错,严景标对唐凌飞的态度是很满意,觉得他上了路子,能把心思用到徐光放的亲信潘宝山身上就好。那不管能不能起到作用,起码有一点收获:唐凌飞和徐光放有了决然的割裂。
严景标当然不会想到,唐凌飞所说的一切只是托辞,因为他相信唐凌飞肯定会把自己升常务副的机会看得比一切都重,会不顾一切扑上去,所以,他还抱有一丝希望,想看到在人代会召开前唐凌飞陡然发力,把潘宝山拱到一边。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潘宝山顺风顺水。二月底,松阳市人代会如期举行,他毫无悬念当选常务副市长。
其实此结果在人代会召开前的一个星期,严景标就已经接受了,因为省里有人为潘宝山说话。那会儿,他正和徐光放争论不休,为提名常务副的事都板起了脸,最后他们把潘宝山和唐凌飞都报了上去,但省里反馈回来的消息是保留潘宝山。
当时严景标颇有点诧异,市委秘书长还竞争不过一个新晋副市长?他找老关系省委秘书长万少泉了解情况,得知是省长郁长丰力挺潘宝山。这让严景标很纳闷,他实在不知道潘宝山和郁长丰是什么关系,不过那无所谓,现实要接受,潘宝山赢了。
如愿以偿的潘宝山有种做梦的感觉,他时不时提醒不是在做梦,自己已经是松阳市常务副市长了,进市委常委班子。
潘宝山在办公室扒着指头算年龄,今年三十三。没有根系,三十三岁便有了现在这位子,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他觉得自己确实是能耐。
小小地骄傲一下没关系,关键是不能翘尾巴,否则会被敌视者戳屁股的机会,这一点潘宝山有清醒的认识,夹着尾巴做人最安稳。
徐光放也适时提醒,说人生得意须尽欢,升职是值得高兴的事,但不能忘乎所以,心思要尽快转到工作上,现在要跳出“三农”眼界,协助他抓抓大局工作,及早地亮个彩。
潘宝山也觉得新位要有新为,确实该有点动静。但是一想到严景标,他又有点偃旗息鼓,阻挠太大干事不容易,别说出新出彩了,能安安稳稳地搞个工作就不错了。徐光放点拨说,不能那么消极,伟大的胜利都是在艰难的斗争中历练出来的,风调雨顺获取丰收,不会被人认为有多大出息。
徐光放只是寥寥几句,潘宝山便从中获得不少鼓舞,他向徐光放保证以后绝不会再有这种状态,无论做什么都会信心十足。
“嗯,这才对路。”徐光放满意地笑道,“你要有心理准备,严景标这次没能如愿,可能会把一些难题交给你,他则来个双收益:如果你办不好,他会趁机借以说事打压你;如果你办好了,他便坐享其成把成绩揽到自己头上,达到利用你的目的。”
“那我该如何?”潘宝山道,“总不能让严景标轻易如了愿。”
“干,还是要不遗余力地干好。”徐光放道,“你要知道,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上面的眼睛也是雪亮的,下面谁干得多谁干得少以及干得好与不好,都有数。”
“那我得稳住了来。”潘宝山道,“还不能有闪失。”
“有闪失没事,换个思维看问题,有闪失说明干劲大、创新勤。”徐光放道,“束手束脚打着仙人板板唱四季平安歌,上面的领导一般还看不上眼。”
“徐市长我知道了。”潘宝山道,“我会把严景标那边的阻力变为动力,争取让他的算盘拨弄得不是那么如意,尽量给他造成一定的反打击。”
“主要的出发点是把自己的工作干好,给自己增加筹码。”徐光放道,“让严景标遭受打击,要摆在次要位置。”
“嗯,心态摆正,凡事尽力而为。”潘宝山点点头,“而且我也觉得有些事并不是只为严景标而做。”
“这就对了。”徐光放点头笑道,“严景标的一举一动,背后关乎的是整个松阳市。我们不讲大道理,要起码的良心要讲,也就是所谓的在其位要谋其职,不能只想着自己如何得道升天,老百姓的冷暖也要放在心上。狭隘一点说,我现在是松阳市市长,我就要为松阳市的老百姓谋福利,像周边的友同市、咸中市还有驻柳市等,那我就不管了。进一步说,如果我当上了瑞东省省长,那我就要为全省十一个地级市的老百姓负责,。”
“徐市长,你说的我懂。”潘宝山道,“其实这也不叫狭隘,恰恰是在其位谋其职的生动解释。”
“也是,也是啊。”徐光放笑了起来,“不过这种观念也不要太根深蒂固,毕竟我们做的事一盘大棋,更大的大局观万万不能缺失。”
“嗯,在关键的问题上,还是要和上级保持高度一致,听从指挥。”潘宝山笑道,“但在个别的事情上,还是要对本身的职务负责,该为松阳争取的就不能客气。”
潘宝山这话,很快就得到了验践。
四月中旬,严景标派给他一个任务,让他去省里争取防汛投资。事情本身无所谓,省政府有防汛投资下发,谁去参会争取都可以,但这应该是徐光放的事,潘宝山觉得严景标不该直接分派。
不过话又说回来,事情是严景标在市委常委会上说的,也算是合适。因为潘宝山还有更重要的一个身份,市委常委,从归口上说,严景标刚好是直管领导,有事有话当然能说得上。
潘宝山也理解,很痛快地领命而去,到省里参加防汛投资分配会。
陪潘宝山一起前往的还是曹建兴。按道理讲,跟随的人应该是欧晓翔。何易庶转岗后,市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赵开元也跟着他去了人大,这位子空一下来,括弧正处的欧晓翔自然就顶了上去,名正言顺地拿掉了括弧。现在,欧晓翔已经兼市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两职了。
市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服务常务副市长是常规。但是潘宝山还是用以前的理由推掉,继续用曹建兴。当然,用曹建兴也不算突破常规,因为赵开元走后刚好腾出一个副秘书长的位子,曹建兴就移了上去,他现在是市政府副秘书长,好歹也是个副处级。
升到副处,曹建兴心满意足,想想之前在富祥县交通局那会,连个副科都不太敢想。后来被潘宝山一拨溜,当上副局长解决了副科,高兴劲还没过去,又被他调到了市里随班服务,到现在才多长时间,已经是副处了。
死心塌地,曹建兴每每想起要以如何态度回报潘宝山,总是想到这四个字。
潘宝山能感觉得到,所以一直用他,而且还时常进行点拨,要他注意锻炼单独处事的能力,因为早晚有一天要单飞出去,如果能力锻炼不上去,即使有了机会也难抓住。
~
第二百九十三章主动凑上前
潘宝山为曹建兴的着想,更让曹建兴感动,也更对他死心塌地,凡事总能先为他想一想。
这一次去省里争取防汛投资,曹建兴就有话,说严景标给了这么个任务就是想找茬,因为这个任务要想按他的意愿完成几乎不可能。
“我查看了资料,松阳市已经连续几年没有争取到防汛投资了。”曹建兴道,“严景标就是想利用这找机会,以争取不到资金为由来责怪潘市长您工作不力。”
“严景标的心思歪了,算盘拨得不正。”潘宝山道,“不过就眼前这项任务,我还不把他严景标的喜怒当参考,我会全力以赴据理力争,不是怕他责怪,而是打心底里把这项任务看成是为松阳市老百姓谋点福利。”
“潘市长,你可真是……”曹建兴抿了抿嘴,道:“我真的是佩服您!”
“嚯。”潘宝山仰头一笑,“你佩服我应该不是一天两天了吧。”
曹建兴笑了,由衷感叹潘宝山对恭维之辞的掌控能耐,亦庄亦谐,游刃有余。他希望潘宝山在争取防汛投资上也能游刃有余,把事情做圆满。
在这件事上,潘宝山是有信心的,他知道主持会议的肯定是分管农林水利工作的副省长刘宽明。对刘宽明,潘宝山算是比较熟悉。去年四月,全省新农村建设现场会在大陡岭村召开,他和刘宽明见了第一面,虽然交谈不多,但句句都有点分量,印象是有的。紧接着下半年,在瑞北地区引水站建设无息贷款认领签字会上,又和刘宽明见了第二面。
这一次是第三回碰面,潘宝山觉得如果有机会可以跟他私下里唠几句,可能会对争取投资有帮助。
会议是上午十点钟开,潘宝山头一天晚上便赶到双临。提前这么早,潘宝山倒不是想找单独的时间见刘宽明,只是为争取第二天早晨到十点钟开会前那段时间内能碰上刘宽明的那几分钟,也许说不了几句话,仅仅是一个招呼。但潘宝山觉得,即便是一个招呼,也已足够,那说明他极度认真、重视。
天色快要暗下来的时候,潘宝山找谭进文,准备晚上喝两杯。谭进文一见潘宝山就呵呵地笑了,问怎么这次没和邓总一起过来。
潘宝山摆摆手,笑说那不是正事,这次来是开会争取防汛投资的,压力很大,没什么心思放松。谭进文见潘宝山说得认真,问主持会议的是不是副省长刘宽明。
“应该是刘省长,他分管农林水利嘛。”潘宝山道,“我们松阳好( 官路逍遥 http://www.xlawen.org/kan/2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