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7 部分阅读
不是打错了就是骗子。”丁薇放下手机,走回赵铭身边,抱着他的膀子道:“赵哥,什么时候买车?”
“过几天,很快的。”赵铭笑了笑,他已经几乎要不能忍受了,带着甜笑贴身上来的丁薇,现在看起来是那么狰狞。
就在这时,丁薇的手机又响了。
“这谁啊。”丁薇不耐烦地站起来,过去看了看,犹豫了下,接通后听了一下,说道:“你打错了。”然后挂掉。
“还真是打错了啊。”赵铭笑着起来,“好了,我该走了,过几天跟我一起去看车。”
“那太好了赵哥!”丁薇雀跃起来。
赵铭黑着脸笑,心里骂道:狗娘养的,装得跟小精灵一样,其实就他妈一个老妖婆!
丁薇把赵铭送到门口,赵铭也不回头,抬步下楼梯就走,他要去安排一下,再次启动对丁薇电话的监听,也许现在正是时机。
监听应该说是很成功的,从几次通话的内容来分析,赵铭知道了想要了解的“真相”。大概是:“奸夫”说已经两个多月没联系了,现在换了新号码,应该很安全。“奸夫”还提醒丁薇,要她多捞些钱,然后带孩子一起离开。丁薇说暂且不要着急,现在正准备讹那窝囊废给她买辆车,等车到手后,悄悄把房子和车子都过户卖了,然后带着孩子玩失踪。
这事,赵铭恼怒到自己都觉得惭愧,竟然被玩成了这样,还差点一无所知!不过更恼怒的还在后头。
“奸夫”又劝说丁薇别着急,等车子到手后,先把孩子偷偷送给他,然后声称孩子丢了,再骗老窝囊废,继续生一个,以借机再骗一大笔钱。“奸夫”还得意洋洋地说,那样最好,生俩孩子,抚养费都不用愁了。
得知这些,赵铭已经出离愤怒了,他真的是佩服那“奸夫”的大手笔,还有丁薇的忍辱负重。
但出离愤怒之后便是不可压抑的恨,而且赵铭恨得已经等不及仔细筹划更好的方案,他决定找两个手下,等个时机,趁“奸夫**”作乐之时行动。
有了安排,赵铭的心情自然平静了些,而且他也觉得,精力主要还是该放到攻守同盟的巩固和新区开发项目上。还有一点重要的是,原本想通过会馆餐宿大楼的事来牵制潘宝山没成功,现在应该尽快再想办法,总之要让潘宝山吃紧,那样才能让自己松快下来。
赵铭觉得,或许该绕过会馆餐宿大楼,通过那个化名叫姜珊的女人来对潘宝山施加压力。
这一点潘宝山能预料得到,最近他也一直在想这个问题。因为会馆餐宿大楼被查钢筋是否达标一事,让他意识到肯定有后幕。
潘宝山不敢大意,他想了法子从质监局获悉,是赵铭运作的。这让潘宝山隐约觉得,他和邓如美的关系似乎已经趋于明朗化了,原因没必要深究,关键是后果会很严重。
这个问题必须尽快解决!潘宝山认为,该上演一番苦肉计,和邓如美“决裂”。
潘宝山来到了夹林,到循环农业高效产业园调研,重点是菌类种植区。郑金萍感到了事情苗头不对,因为潘宝山来的时候阴沉着脸,而且没有走程序经过县里。
“潘市长,你是不是觉得县里对菌类种植业支持力度不够?”郑金萍问。
“要什么力度?”潘宝山一声冷笑,“当初我在富祥的时候,给的力度还小嘛?可是有什么大起色?”
郑金萍低了低头,看来判断方向错了。
“郑书记,到现在你还挂着产业园服务中心主任的头衔,对园内的结构调整、产业发展引导要有一定力度。”潘宝山道,“那些不适合、不符合发展思路、发展形势以及缺乏后劲、前景不看好产业,要坚决分流出去,不能拖整个产业园的后腿。”
“潘市长你说的是,对产业园的发展问题,我们一直秉承‘优进劣退’的原则,一招不让抓效益显成效。”郑金萍小声道,“潘市长,菌类种植区的发展,向来还是比较平稳的。”
“平稳说明潜力不大后劲不足。”潘宝山道,“美味菇业公司经营的这块产业,规模小有发展,但在品种开发和档次提升上却并不见什么大起色。”
郑金萍不再作声,她知道潘宝山的用意了,但不明白原因。
回到乡大院,进了会议室。郑金萍找了个机会问潘宝山,是不是邓如美哪儿得罪他了。潘宝山看看郑金萍,直说了六个字:不上路,没办法。
离开夹林的时候,潘宝山叮嘱郑金萍,好好想想办法,把菌类种植项目从产业园弄出去,即使弄不出去,也要想办法给它多上几道紧箍咒,多加几道瓶颈。
这事让郑金萍很为难,从经营上看,美味菇业公司经营的菌类种植项目效益确实还可以,每年都有稳步增长,上缴利税也可观,应该说很不错。可是潘宝山却给她下了打压令,还真是有点为难,而且这种打压现在也不是所在地夹林乡能操作的,产业园是县级的,归县里直管。当然,她是产业园服务中心主任,有一定操作度。
就在郑金萍有点无所适从的时候,邓如美又找了过来。
郑金萍和邓如美不陌生,当初她和邓如美走得还比较近,有些话说得也算是比较透。
“邓总,你跟潘市长之间是不是……”郑金萍犹豫发问。
邓如美笑笑,道:“这边菌类种植项目的负责人跟我说了,潘宝山市长前两天来调研,很不满意。”
“可能是潘市长要求高,想加点压力吧。”郑金萍还是维护潘宝山的。
“看上去是,但据我了解并非如此。”邓如美道,“我承认,潘宝山给了我很大帮助,我也感谢他,可他也不能恃功自傲。”
“恃功自傲?”郑金萍一皱眉,“潘市长怎么了?”
“唉,郑书记,我不是做菌类种植挣了点钱嘛,前不久弄了套假身份,换了个名字叫姜珊,到市里拿下了一个休闲餐饮会馆,所以对菌类种植就少了投入。潘宝山就不高兴了,觉得我有点过河拆桥的意思,没有继续把菇业这个产业继续做大。”邓如美道,“其实事情不是他想的,现在菌类种植还在继续嘛,而且也没有出现什么市场萎缩,在产业化的道路上还是向前迈进的。”
“潘市长支持你在产业园搞菌类种植,引导整个富祥县的菇业发展是个战略,你这么一减资他自然是不太高兴,不过磨合一段时间应该可以理解。”郑金萍道,“潘市长根本就不是不开窍的人。”
~
第三百零二章意外发现
郑金萍帮潘宝山说话的倾向很明显,但邓如美假装没有丝毫的意识,还是很本我自然地同她交谈。
“郑书记,有些事其实很难说,这跟开不开窍没关系,尤其是像潘宝山那样到了一定的位置,强势思维和执行力都很强,总想让别人按照他们的意愿行事。”邓如美道,“今天来找你,就是想先打个招呼,如果潘宝山在菌类种植项目上有什么想法,你可得及时跟我通个气,到时我该县里去反映的也要反映,毕竟菌类种植的项目也算是县里的一大产业了,是不是?”
“应该不会搞得那么僵吧。”郑金萍不太自然地笑道,“如果真是到了那种程度,我看你也该稳着点,完全没必要把事情激化。”
“潘宝山有点逼人太甚,我也不想低三下四。”邓如美心事重重地说道,“他既然要兵来,我就将挡吧。”
“邓总,你是不是该稍微软和一点,试试向潘市长表示表示?”郑金萍道,“这年头讲得就是这个,有句话不是说得好嘛,关系再好,钱不能少。”
“那个我知道,也做了,送几十万的东西他都不睬。”邓如美道,“郑书记,以你的看法潘宝山是什么意思,嫌少?要是那样的话我也懒得跟他接触了,总不能看我挣多少来下手想分成吧,那也太过分了。我邓如美挣几百万挣上千万,那是我的付出我的所得,跟他潘宝山的关系不大。反过来说,即使我挣不到什么钱,但该给他的也绝对少不了一分。”
“潘市长是不是觉得他应该有干股在你这儿?”郑金萍道,“要是那样的话,他想根据利润的多少来分成,倒也有情可原。”
“他能有什么干股在我这里?”邓如美道,“我从来都没说过,甚至连句口风都没放过,他要是那么理解只能是一厢情愿。当然,当初他是帮过不少忙,但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他受别人所托,并不是直接冲我来的。”
“不管是直接还是间接,邓总,我觉得你该领情的也要领,恩归恩仇归仇嘛。”郑金萍笑道,“这样吧邓总,潘市长那边我会尽力摸一下底,看他到底对产业园内的菌类种植项目有什么想法,有消息就立刻告诉你。”
邓如美表示出了感谢,掏出张卡来,说是金鹰国际品牌化妆品专柜的消费卡。郑金萍是断然不会收的,邓如美说的事正让她为难着,哪能收人家的东西?万一到时事情办不成,还真是有点没法交待。
不过不收礼是不收礼,但郑金萍很是热情,她把邓如美请到食堂用所谓的高规格标准招待,同时类似保证地说,产业园内的菌类种植项目不会受什么大影响,毕竟名气已经出来了,任何人想拨弄的话也不是那么容易。
邓如美再次表示了感谢,吃过饭后就匆匆走了,说要回去打理会馆的一些事。走之前,她再三叮嘱郑金萍,以后提她就用她的化名:姜珊。再过段时间,美味菇业公司的注册法人信息也要改成姜珊,以后她要进入姜珊时代。
这一点郑金萍能保守得住秘密,不过邓如美来找她的事,还是要跟潘宝山说说的。邓如美走后,她就给潘宝山去了个电话。潘宝山假装吃惊,说邓如美的行动还真不慢,这么快就过去打招呼了。
郑金萍借机问潘宝山到底是怎么回事,因为看上去邓如美也很有意见。潘宝山冷声一笑,说邓如美做事不大气,最后还是强调了六个字:不上路,没办法。
听到这里,郑金萍似乎意识到,潘宝山所说的不上路,多是指邓如美进贡得少了。再想想也是,在潘宝山的扶持下,邓如美经营菌类种植的项目获利上千万,怎么能就只送几十万?看来,潘宝山和邓如美之间的矛盾,并不容易调和。
郑金萍判断的“没错”,很快,夹林乡来了市农业局稽核组,带队的是何方图,他已经从办公室主任熬成了副局长。
在郑金萍看来,这次稽核组很明显是受潘宝山所托。
稽核组前来的目的是复核产业园几个种植项目的无公害品质,以确定“绿色无公害”的誉称是否名符其实。
结果是不用说的,菌类种植区不合格。郑金萍很为难,现在菇业产业在县里还比较叫得响,如果因为稽核不合格被摘牌,县里肯定要责怪,她作为产业园服务中心主任,难辞其咎。
不过考虑到潘宝山,郑金萍还是撒手不管,至于邓如美的交待,只有搁置到一边。可正如她所料,县里对此事很重视,就连冯德锦也很着急,他虽然并不怎么关心菇业项目,但那也是他向外吹嘘的一个亮点,现在出了问题自然不能等闲视之。
冯德锦找来郑金萍,问是怎么回事。郑金萍想了半天,说应该是潘宝山示意农业局搞的鬼。
郑金萍这么“出卖”潘宝山,有她的考虑:一方面,潘宝山让她做“卧底”,所以在对立面上必须有点出色表现,即使潘宝山知道了也不会责怪;另一方面,她可以借此真的向冯德锦示好,以博取他一定程度上的认同。人人都有私心,郑金萍虽然对潘宝山是忠诚的,但在关乎自己的发展前途上,也还是有一定想法,她并不愿意一心靠着潘宝山,半真半假靠上冯德锦获取升职的机会,也是她所愿。
冯德锦听说是潘宝山的幕后指使,大感不惑,对郑金萍道:“我记得菌类种植是潘宝山一手操办起来的,现在怎么要打压了?”
“那还不是他跟美味菇业公司的老总有矛盾嘛。”郑金萍道,“天下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美味菇业公司是个什么情况,老总是谁?看来后台还可以,竟然敢跟潘宝山对抗。”冯德锦问。
“老总好像是一个叫姜珊的女人。”郑金萍毫不犹豫,因为这事并不是秘密,只不过冯德锦懒得过问而已,现在告诉他,也算是个功劳,“她的后台是谁我不清楚,反正现在还比较牛,已经去了市里,盘下了一个休闲餐饮会馆。”
“很厉害的女人嘛。”冯德锦道,“姜珊和潘宝山是怎么有矛盾的?”
“那个我还不太清楚。”郑金萍道,“前两天姜珊到夹林找过我,谈了一点菌类种植项目的事,我听出来他们之间好像是利益方面出了问题。”
“潘宝山入股的?”冯德锦急切地问,“嫌分红少了?”
“没有。”郑金萍回答得很坚决,事情的利害关系她能分清楚,不能把潘宝山扯到险路上,“听姜珊的意思,是潘宝山提供了帮助,想多求些回报。”
“哦。”冯德锦歪着嘴笑了,“钱呐,是个好东西,谁都喜欢。”
“对男人来说,有比钱更好的吧。”郑金萍大笑道,“男人可能更喜欢权。”
“权什么?”冯德锦有些不屑一顾,“权的背后还不是钱?”话音一落,冯德锦觉得说得有点多,忙哼声一笑,“说到底,其实是名,人活一世,就图个名,干好工作做好事,退下来后不让人戳脊梁骨,那就行了。”
“冯书记说的是,高见。”郑金萍迎合而笑,但也拿捏有度,不忘回归正题,“菌类种植区摘牌的事,要不要做做工作?”
“你打算怎么做?”冯德锦问。
“找农业局,毕竟我们的菌类种植项目也还说得过去。”郑金萍道,“我想农业局虽然受人指使,但也还是要以事实说话吧,否则闹大了他们也兜不住。况且,没准农业局本也不想真的摘牌,那可也是他们系统的荣誉,怎么能轻易就往自己脸上抹灰?所以说,农业局稽核组可能也只是做做样子,因此只要我们积极点,也许就没什么事。。”
“嗯,你分析得有道理。”冯德锦道,“你作为产业园服务中心主任,事情就由你来办吧。”
“我一定不辜负冯书记的厚望!”郑金萍敢这么保证,她有一定把握,因为可以暗地里找潘宝山求情,让他“网开一面”支持下“大局工作”,不对产业园内菌类种植下手。
这是可行的,潘宝山答应了郑金萍,本来他也就没打算真的要摘下菌类种植区的“绿色无公害”牌子,只不过是想造势引起关注而已。
不错,潘宝山的这个目的的确达到了,冯德锦对此事件确实是上了心,而且准备借机给他下个套。冯德锦找钟新义商议,看能否利用撺掇姜珊向潘宝山表示的机会,来抓他的把柄。
不过钟新义并不看好这一做法,他说对姜珊的底细不了解,行动起来有风险。冯德锦说风险可以降低甚至消除,办法是找个合适的人多跟她接触,形成联手。
这一点钟新义倒觉得可行,对于生意人来说,能赚到钱就是最好的接触方式。他说可以找人通过工商或税务系统摸清、掌握那个名为姜珊的女人信息,再寻找合适的切入点。
还好,邓如美那边也都赶上了,美味菇业公司的注册信息,在潘宝山的操作下进行得很顺利,“邓如美”变成了“姜珊”,外地户口。
所以,从钟新义安排人查过来的信息看,并没有发现什么大面上的问题,倒是意外发现了一个亮点:那个叫姜珊的女人,盘下的竟然是阳光矿泉休闲会馆!
~
第三百零三章活路
发现盘下阳光矿泉休闲会馆的竟然是姜珊,这让冯德锦和钟新义大感巧合,他们都记得有一次和赵铭喝酒时谈起过阳光矿泉休闲会馆被一个女人吃下的事,没想到居然就是这个叫姜珊的女人。
冯德锦和钟新义当即决定,请赵铭喝酒,以便让他问问邸章庆,当初姜珊是怎么找他拿下会馆的,她到底有没有什么背景。
没想到这一问,冯德锦和钟新义又吃了一惊,赵铭告诉他们,姜珊是假,邓如美是真。
“就是以前县接待办的那个邓如美?”冯德锦得知后不由得瞪大了眼,“还跟潘宝山有牵扯,搞得是什么鬼。”
“赶紧问问接待办,看邓如美是个什么来头。”钟新义说。
冯德锦立刻打电话回去,现任接待办主任说他不太清楚,邓如美可能是上任殷益开当主任时候的事,他应该比较了解。
殷益开因为殷益彤的关系,已经不再是县委办副主任专抓后勤工作了,现在他到了扶贫开发办公室做主任,正科级。
冯德锦马上又打电话给殷益开。
开始时,殷益开接到冯德锦的电话有点摸不着头绪,但他脑筋转得也够快,知道事情不简单。为了不惹麻烦,他装起了糊涂,说当时招聘的接待人员都是临时工,接触也不多,并不掌握多少具体情况。
冯德锦也无奈,不过觉得弄清邓如美的底细并不是太着急,现在是关键要理清邓如美和潘宝山之间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关系,有没有隐藏什么猫腻。
照目前情况看,眼下最需要搞明白的是,邓如美是如何找上门拿下阳光矿泉休闲会馆的。这事不难,赵铭找邸章庆了解前前后后的详细情况。
邸章庆搓着脑袋想了半天,好好理了理头绪,先从扑到会馆查安全生产经营的王三奎说起,然后说到了他引荐的钢筋供应商卞得意,接下来就是供应合作的事,最后就是邓如美冷不丁地找上门进行要挟,低价盘下了会馆。
事情应该是已经明朗了,稍加分析就能得出结论,这一切多是潘宝山出谋划策。不过冯德锦追踪的方向有点偏差,他没有想到潘宝山会是幕后的掌控老板,只是认为潘宝山在帮邓如美的忙,想从中获利。
“现在应该不难理清头绪,潘宝山利用身边人,巧妙设计帮助邓如美攫取了阳光矿泉休闲会馆。”冯德锦道,“潘宝山以为,他可以从中大赚一把,但邓如美似乎不太乐意,所以他没能如愿,从而产生不小的意见,现在想方设法要给邓如美点颜色看看。”
“不会那么简单。”钟新义道,“据我对潘宝山的了解,他不是那么肤浅的人,就算邓如美让他觉得不爽,也不会表现得如此明显。而且,潘宝山也不是轻易能留下小辫子给别人的人,即便他成功地借机大赚一把,那不是要受制于邓如美?”
“什么肤浅深奥,在金钱面前,人人都可能在一瞬间成为弱智,不过,总的来说完全可以转化为大智若愚。”冯德锦结合自身经历,很有感触地说出了这么一番话,因为他在县城改造过程中和开发商、承建商有勾结,要说受制,他已经被好几个人捆牢了。
“你的意思是?”钟新义听了一皱眉,他一时还弄不明白。
“表面上看,潘宝山通过邓如美来捞钱是很弱智,容易受制,但是如果一直顺手操作,则完全可以是牢不可破的黄金搭档嘛,那又谈何受制?”冯德锦对钟新义的纳闷表示很不理解,他觉得这是显而易见的事情。
“也是。”钟新义点了点头,道:“不过我总觉得有点不对劲,潘宝山不太可能这么轻易就把自己暴露出来。”
“我现在的结论也不是定论,往后再摸摸看到底是什么情况。”冯德锦道,“反正有一点,大方向应该是没有错的,可以考虑通过邓如美来对潘宝山下点绊子。”
“邓如美和潘宝山的关系到底怎样现在还不好说,他们现在的矛盾也许只是一时,没准以后又官商勾结到了一起如胶似漆,所以咱们不能急于出手。”钟新义道,“就照你说得来,是要先摸清情况,看他们两人到底决裂到了什么程度,否则急着行动反而会陷入被动。”
在这件事上,钟新义虽然是谨慎了许多,不过也并没有出乎潘宝山的预料。潘宝山知道,冯德锦和钟新义他们不会轻易相信他和邓如美之间的关系破裂,所以要继续演戏。
很快,潘宝山召集了一个安全消防大检查的专题会,要求对全市的餐饮娱乐经营场所进行排查,问题一经发现,就要严肃处理。
阳光矿泉休闲会馆是检查的重中之重,检查组对会馆的消防安全设施和消防知识的普及工作查得非常苛刻,可以说是恶意刁难。最后,问题查了一大堆,责令整改并罚款。
罚款是按照最严格的标准执行,整改的点也尽可能加多。反正算下来,会馆损失超过一百万。
一百万是个不小的数目,邓如美提出了行政复议,但没有用,没得到支持。
这一下,冯德锦和钟新义算是看清了,邓如美和潘宝山的缓和机会几乎已不存在。不过摆在他们面前的则是个很好机会,可以借以消遣潘宝山。
冯德锦摆了一场酒席,把所谓的老一班圈内人召集到一起,探问如何围绕邓如美来想办法攻击潘宝山。
讨论很热烈,在座的都钻着脑袋想点子。不过有一个人却一点也没有这个心思,那就是赵铭,他满脑子都在想自己的事。前两天通过监听,他得知丁薇的“奸夫”要在明晚去她家大干一场。赵铭觉得,那是个很好的下手机会,现在他一门心思琢磨,该采取什么法子下手,该不该自己动手。
思来想去,赵铭觉得还是不能自己下手,虽然有丁薇房子的钥匙,可以偷偷摸摸进去行动,但成功率不高,弄不好还有可能会被反制伏,毕竟年龄大了,难免会力不从心。最后,他决定派一直跟着他的两个手下过去,手脚麻利地解决问题。
赵铭是这么策划的:把钥匙给两个手下,让他们蹲守到丁薇和“奸夫”交欢完毕,然后悄悄开门溜进去,将二人控制,强行给他们灌足白酒,然后把他们带离,塞进他前几天给丁薇买的宝马车里,带到郊外河边,再把他们弄到正副驾驶位置上,固定好安全带,把车子推入河中,造成酒后驾车坠河身亡的意外事件。最后,再返回去把孩子带走。
这个策划并不高明,但赵铭实在按捺不住要急于动手,在短时间内想不到更好的法子。
赵铭的两个手下很出力,当天晚上,他们在楼下一直盯到丁薇房间灭灯后一小时,然后才摸上去开门而入。
计划进行得很顺利,在利刃的威逼下,丁薇和“奸夫”不敢吱声,被结结实实地捆了,还被灌了白酒,直到最后渐渐昏醉过去。
“应该可以松绑了。”留着长头发的一个查看了下,很肯定地说道:“绑得时间太长有痕迹,疑点多,公安发现了自然要起疑心。”
“他们不会醒吧。”剪板寸头的有点担心。
“你他妈灌这么多白酒一时半会能醒?”长毛道,“放心吧,绝对没事。”长毛说完,把几个空酒瓶朝一边放了放,开始解绳子,嘴里还不住地说道:“这酒灌得还真是不少,一会到河边把他们推下去,也不枉做个醉死鬼。”
“也不多,洒了不少呢。”板寸道。
“多少就不说了,够量就行,抓紧做事。”长毛做了个要轻声谨慎的示意动作。
松绑,一个一个抬下去,塞到车里。
长毛和板寸也累得有点小喘,不过还算顺利,在楼梯也没碰到什么人。本来他们已经想好了,如果被撞到,就说是朋友喝多了,要送医院去打点滴。
“好兆头,看来今晚是一顺百顺。”长毛对板寸道,“开车时注意点,千万别有刮蹭,随便惹点事弄不好就难以脱身。”
夜里路上车不多,板寸驾驶着丁薇的宝马车跑得飞快,二十多分钟后就来到郊外的河边。
长毛和板寸不敢磨蹭,这种事越麻利越好。他们先把“奸夫”移到驾驶位上,给他扣上安全带,随后是丁薇,被摆弄到副驾驶位子上。
“指纹处理好了吧。”长毛问,“尤其是车门把手要擦干净。”
“都擦好了,小心着呢。”板寸道,“要不要把男的脚压到离合上,挂个挡位再推下去?”
“用不着。”长毛道,“冲下河前下意识地扳回空挡也不是没有可能。”
“还是周全些,挂个挡位,还得把车窗摇到底,方便进水。”板寸道,“做事得稳妥点,不能头发长见识短。”
“妈了个逼的就你能。”长毛骂了一句,“那你弄,抓点紧。”
板寸动作还算利索,很快就搞好,接着便和长毛一起把车子朝河里推。
河坡并不陡,但有一定长度,车子被长毛和板寸推起来,跑得比较快,落水时还冲出去一点距离。
此处水位不浅,有两三米多深,是长毛和板寸踩点选好的。
车子冲进河里后,长毛又说应该弄点刹车的痕迹,那样更真实一些。
话刚说完,几道强光电打了过来,五六名身着制服的民警突然出现,把长毛和板寸围住并按倒。
板寸头脑还算清醒,一边挣扎一边喊,“救人,快救车里的人啊,要不就淹死了!”
“救人?”一个民警嘿嘿一笑,“人救上来,你们就是杀人未遂,罪不大,还能被捞出来。人若是死了,你们也就没了指望,只有老老实实交待才有可能得条活路。”
~
第三百零四章两面性
板寸和长毛崩溃了,他们没想到警察比他们的心还狠,那还坚持什么?被带回派出所后,他们很主动地交待了事实,是赵铭指使让他们干的。
在家里等消息的赵铭,等来了手铐。
接下来的行动是非常迅速的,完全不给赵铭任何喘息的时间,以免有外力干涉。
根据潘宝山的示意,彭自来和反贪局负责侦办“赵铭团伙侵吞案”的小组负责人进行了沟通,说团伙核心人员赵铭因为牵涉一桩杀人案刚刚被拘,可以借此机会对逐个击破的薄弱环节张康展开心理攻势,让他交待真相。
反贪局办案人员也知道“赵铭团伙侵吞案”的复杂性,明白争分夺秒的先机,立刻把监控中的张康控制起来。
张康被告知,赵铭已经被攻克,办案人员问他是不是要坦白获取宽大处理。
“你们又搞这一套,作为国家公务人员不应该用这种讹诈的手段来对待公民。”张康依旧很顽强,“你们要有证据就直接点,拾掇一下,然后移交到检察院去审核再到法院起诉去,那我没话讲。可你们无凭无据搞诬陷,我还真不服气。”
“不要垂死挣扎,只是嘴巴硬不行。”办案人员冷笑道,“张康,我们郑重地告诉你,这是你最后获取宽大处理的机会,现在赵铭已经交待了一部分,需要你做些补充。”
“你说我们赵总啊。”张康哼了一声,“他昨天还跟石秘书长和富祥县委书记冯德锦他们在一起喝酒的吧。”
“不要自以为是,张康,瞬息万变这个词用在你们身上再恰当不过了,我们早就对赵铭实施了全方位的监控,已经掌握了大量的证据,现在已经进入收网阶段。”办案人员道,“否则也不会这个时候把你请过来。”
“你们不也对我全方位监控了嘛,可你们又掌握了什么证据?”张康笑道,“没有吧,因为我们根本就没有证据给你们掌握。”
“张康,你可要认清形势,根据赵铭的交待,你们的犯罪事实我们已经初步掌握,只不过还不彻底。”办案人员道,“现在找你问话是给你机会,因为从我们目前了解的情况来看,你涉案最轻,如果认罪态度好的话完全可以做减刑处理,不会有什么大事。”
“呵呵……”张康笑了笑,掏出香烟。
“抽支烟好好想想。”办案人员道,“刚好再给你看个东西。”
办案人员拿出机子,把赵铭被拷起来的一段视频放给张康看。
张康看了一眼,揉了揉眼睛,夹着香烟的手轻轻抖了起来。
“不要抱什么幻想了,以我们办案的经验提醒你一下,任何攻守同盟都靠不住。”办案人员继续施加攻势,对张康道:“谁先交待、交待得是否彻底,关系到自首情节和认罪态度,至于下一步能影响到什么,你应该清楚。”
一支烟抽完,脸色苍白的张康道:“让我好好想想,把事情虑一下。”此时的张康,心理防线已经开始崩溃,他实在不明白,赵铭怎么会被抓了起来。
这会儿,赵铭也很慌张,在拘留室里心如油煎。他并不担心指使手下长毛和板寸杀人一事,因为没有直接证据,可以抵赖。让他恐惧的是攻守同盟的安危,他知道反贪局会加以利用搞逐个击破,所以,他想早点出来“以正视听”。
面对公安人员,赵铭承认丁薇是他的情人,但拒不承认指使凶手杀她,反指长毛和板寸因讹诈他不成而对他产生不满,进而迁怒于丁薇,痛下杀手,以达到威慑他来实施进一步敲诈的目的,他也是受害者。
不过赵铭怎么狡辩抵赖都无所谓了,在反贪局的张康交待了一切。
赵铭闻听这个消息后,立刻从椅子上瘫了下来,四肢冰凉。但他还有点盼头,因为侵吞的资产挥霍得不多,绝大部分都用在了新区开发的土地购置上,可以置换出来,另外再自己出血把缺口补上,把那笔巨额资金如数归还到原市旅游公司职工头上,以获取减刑。另外,赵铭还指望着石白海,希望他能出把力,再帮忙找找关系减点刑。
指望石白海,赵铭有一定把握,因为石白海吃他的太多,没有理由不在关键时刻伸伸援手。
这一点,赵铭是大错特错了。
赵铭出事的消息传出后,石白海惊慌不已,他想得几乎全是怎么撇清关系,而不是帮赵铭活动一下捞人或者是减减罪责。这种念头只是在石白海脑中其实也闪了一下,不过反倒更让他担心,因为他觉得即使把赵铭捞出来,那也是无赖穷光蛋一个,一天到晚缠着他,那是非常痛苦的事。更何况,想把赵铭捞出来,简直比登天还难。
所以在石白海看来,最好的状况是和赵铭划清界限,然后赵铭再被判个死缓或者无期,那样就清净了。
但是,想和赵铭划清界限实在太难。石白海怎么想都没有可能,惟一的办法就是让赵铭不咬他。为此,石白海专门找了钟新义,让他通过公安局第一副局长管康同检察院沟通一下,行个方便让他和赵铭说几句悄悄话。
很快,石白海和赵铭的悄悄话就说上了。赵铭对石白海明确表示,只要帮忙通融通融关系,减轻罪刑,就绝口不提他的事。从赵铭的口气和神态看,石白海能看出有点威胁在里面,这让他很不是滋味,也没了主张。
没办法,石白海单独找冯德锦商量该怎么办,如何才能顺妥地解决问题,否则麻烦就大了。
冯德锦面对石白海的求助,心里也敲起了鼓,石白海来找他帮忙出主意,可以说是朋友间正常的帮忙,也可以看成是“帮人就是帮自己”的生动体现。这一点冯德锦很清楚,因为富祥河口的土地出让一事,他从石白海手上拿了不少回扣,抖落出来就没法收场。如何才能不抖落出来?就是要保证石白海不出事。
直白地说,冯德锦也从石白海那里感受到了一点点威胁的味道。
危机是可以转嫁的,只是方式和程度不同而已。冯德锦又找到了钟新义,说石白海找他帮忙,确实是不能不帮,因为都是一个圈子的,否则会有影响。
钟新义知道冯德锦和石白海之间的那些事,当然明白他的意思,问帮忙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石白海也是个无用的货,他都不知道该怎么做就跑过来找我。”冯德锦道,“还得让我给他出主意。”
“你想出来了?”钟新义道,“不是太容易啊。”
“是很难,这两天我把赵铭的案子前后了解了一下,一方面是刑事案,直接关系到公安,一方面是经济案,由反贪局直接插手。”冯德锦道,“在刑事案上,问题不大,赵铭能扛得住。在经济案上有点小麻烦,反贪局办这个案子,多是为了两个原因,一是为了向省反贪局有个交待,二是为了响应严书记‘一查到底’的批示。所以说,跟检察院那边打个‘招呼’,仅就赵铭的侵吞案本身来结案,超出范围的不让他谈就行。”
“嗯,这个法子还不错。”钟新义道,“可以设定个上限,让赵铭只就一定范围内的事进行交待。”
设定交待的上限,可让赵铭吃了不少苦头。
因为在这之前赵铭似乎已经感觉到了,石白海帮他没有力度,如此一来,他要是老实认罪伏法,那罪可就大了,弄不好就要一命呜呼,轻则余生也要在牢里度过。所以,赵铭觉得需要抓根救命稻草。因此每次提审,他除了对侵吞的事件极力推卸责任说是集体行为外,还总是说要检举揭发大案,争取立功赎罪。
办案人员问交待什么,赵铭说举报市委副秘书长石白海受贿。其实赵铭也有数,他知道石白海和冯德锦、钟新义他们那一伙贪赃枉法的事,但不能多抖落,说多了等于没说,就盯住跟他最有直接关系的石白海一个。
不过那是属于上限之外的,办案人员听后,“啪”地一个大嘴巴子就抽了过去,色厉声严地告诉赵铭,该交待的要交待,不该交待的就不要乱张嘴,总之把侵吞案的事说清楚就行,别的不管。
赵铭捂着脸,心头涌起一阵阵寒意,他知道,赵铭把他给甩了。不过赵铭觉得还不能屈服,现在惟一的抓手就是咬石白海,咬得越紧,就对自己越有利。
“我要检举揭发市委副秘书长石白海”,成了赵铭每次必说的话,但也总是招致一顿嘴巴子。
赵铭的脸,左右边都被掴肿了,但仍旧坚持,他问办案人员为什么不允许揭发石白海。办案人员戳着他的脑门训斥,说这是国情,连这个都不懂还混场子,活该出事。
不懂国情?赵铭听了冷笑起来,他不是不懂,而是太懂了,所以要死死揪住石白海不放,那可以说是获得重生的惟一机会。可事情都有两面性,拖住石白海当然可以获救,但也有可能死得更快。赵铭在情急之中,可能想不到那么多。
石白海是不可能让赵铭如愿的,他总是打电话给冯德锦,问赵铭的案子什么时候结,抓紧审了判了,也了却一番心事。冯德锦明显感觉到了石白海的咄咄逼人之势,不过也没法子,只好找钟新义。
钟新义是个狠角,一来二去也烦了,说干脆把赵铭给灭掉。
~
第三百零五章做掉
冯德锦听了钟新义的话身子一震,看了他两眼后点上支烟,问道:“你有打算?”
“赵铭不是还牵涉到指使手下杀人的案子嘛,我使把劲让公安跟进去,然后将他转移过来,弄到看守所羁押。”钟新义不屑一顾地笑了笑,道:“到了看守所,就是公安操控了,想做点手脚还不容易?”
“保险系数多大?”冯德锦很小心,他担心钟新义闹出大乱子来。
“钱花到位,零风险。”
“多少?”
“要一个数吧。”
“我看行。”冯德锦点头道,“这钱让石白海出。”
“那分头行动,石白海那边的事你运作。”钟新义道,“公安方面我去周旋。”
有计划有分工,钟新义和冯德锦就各自忙动起来。
钟新义找到管康,把意思说了。
管康有点犹豫,说这种事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能轻易动手。钟新义说已经是火烧眉毛了,如果再不果断出手,那赵铭死咬着石白海不松口,没准就会殃及池鱼把他给拖下来,因为石白海一出事,冯德锦也难保。
“你怕冯德锦会把你给拽住?”管康道,“他应该不会那么短视吧。”
“那没法说。”钟新义道,“任何人到了公安局检察院,脑子就都不正常了。”
“既然这样确实也犹豫不得。”管康道,“不过据我所知,赵铭指使手下杀人的案子并不成立,好像人没死。”
的确,丁薇和“奸夫”安然无恙。
那天晚上,长毛和板寸潜入丁薇房子里的时候,其实房间的衣橱内、隔壁的卧室里都有潜伏的便衣。行动小组的组长是鱿鱼,他亲自出马,就隐在衣橱内。鱿鱼听到了长毛和板寸的谈话,知道丁薇和便衣冒充的“奸夫”暂且不会遭到直接攻击,所以没有发出行动的信号。等到长毛和板寸抬着“奸夫”下楼后,鱿鱼立刻钻出来,让守在隔壁卧室的女便衣过来和丁薇掉包。女便衣是精心挑选的,个头和相貌跟丁薇相似,原本计划中就有关键时刻要让女便衣冒充丁薇的环节,这会刚( 官路逍遥 http://www.xlawen.org/kan/2109/ )
“过几天,很快的。”赵铭笑了笑,他已经几乎要不能忍受了,带着甜笑贴身上来的丁薇,现在看起来是那么狰狞。
就在这时,丁薇的手机又响了。
“这谁啊。”丁薇不耐烦地站起来,过去看了看,犹豫了下,接通后听了一下,说道:“你打错了。”然后挂掉。
“还真是打错了啊。”赵铭笑着起来,“好了,我该走了,过几天跟我一起去看车。”
“那太好了赵哥!”丁薇雀跃起来。
赵铭黑着脸笑,心里骂道:狗娘养的,装得跟小精灵一样,其实就他妈一个老妖婆!
丁薇把赵铭送到门口,赵铭也不回头,抬步下楼梯就走,他要去安排一下,再次启动对丁薇电话的监听,也许现在正是时机。
监听应该说是很成功的,从几次通话的内容来分析,赵铭知道了想要了解的“真相”。大概是:“奸夫”说已经两个多月没联系了,现在换了新号码,应该很安全。“奸夫”还提醒丁薇,要她多捞些钱,然后带孩子一起离开。丁薇说暂且不要着急,现在正准备讹那窝囊废给她买辆车,等车到手后,悄悄把房子和车子都过户卖了,然后带着孩子玩失踪。
这事,赵铭恼怒到自己都觉得惭愧,竟然被玩成了这样,还差点一无所知!不过更恼怒的还在后头。
“奸夫”又劝说丁薇别着急,等车子到手后,先把孩子偷偷送给他,然后声称孩子丢了,再骗老窝囊废,继续生一个,以借机再骗一大笔钱。“奸夫”还得意洋洋地说,那样最好,生俩孩子,抚养费都不用愁了。
得知这些,赵铭已经出离愤怒了,他真的是佩服那“奸夫”的大手笔,还有丁薇的忍辱负重。
但出离愤怒之后便是不可压抑的恨,而且赵铭恨得已经等不及仔细筹划更好的方案,他决定找两个手下,等个时机,趁“奸夫**”作乐之时行动。
有了安排,赵铭的心情自然平静了些,而且他也觉得,精力主要还是该放到攻守同盟的巩固和新区开发项目上。还有一点重要的是,原本想通过会馆餐宿大楼的事来牵制潘宝山没成功,现在应该尽快再想办法,总之要让潘宝山吃紧,那样才能让自己松快下来。
赵铭觉得,或许该绕过会馆餐宿大楼,通过那个化名叫姜珊的女人来对潘宝山施加压力。
这一点潘宝山能预料得到,最近他也一直在想这个问题。因为会馆餐宿大楼被查钢筋是否达标一事,让他意识到肯定有后幕。
潘宝山不敢大意,他想了法子从质监局获悉,是赵铭运作的。这让潘宝山隐约觉得,他和邓如美的关系似乎已经趋于明朗化了,原因没必要深究,关键是后果会很严重。
这个问题必须尽快解决!潘宝山认为,该上演一番苦肉计,和邓如美“决裂”。
潘宝山来到了夹林,到循环农业高效产业园调研,重点是菌类种植区。郑金萍感到了事情苗头不对,因为潘宝山来的时候阴沉着脸,而且没有走程序经过县里。
“潘市长,你是不是觉得县里对菌类种植业支持力度不够?”郑金萍问。
“要什么力度?”潘宝山一声冷笑,“当初我在富祥的时候,给的力度还小嘛?可是有什么大起色?”
郑金萍低了低头,看来判断方向错了。
“郑书记,到现在你还挂着产业园服务中心主任的头衔,对园内的结构调整、产业发展引导要有一定力度。”潘宝山道,“那些不适合、不符合发展思路、发展形势以及缺乏后劲、前景不看好产业,要坚决分流出去,不能拖整个产业园的后腿。”
“潘市长你说的是,对产业园的发展问题,我们一直秉承‘优进劣退’的原则,一招不让抓效益显成效。”郑金萍小声道,“潘市长,菌类种植区的发展,向来还是比较平稳的。”
“平稳说明潜力不大后劲不足。”潘宝山道,“美味菇业公司经营的这块产业,规模小有发展,但在品种开发和档次提升上却并不见什么大起色。”
郑金萍不再作声,她知道潘宝山的用意了,但不明白原因。
回到乡大院,进了会议室。郑金萍找了个机会问潘宝山,是不是邓如美哪儿得罪他了。潘宝山看看郑金萍,直说了六个字:不上路,没办法。
离开夹林的时候,潘宝山叮嘱郑金萍,好好想想办法,把菌类种植项目从产业园弄出去,即使弄不出去,也要想办法给它多上几道紧箍咒,多加几道瓶颈。
这事让郑金萍很为难,从经营上看,美味菇业公司经营的菌类种植项目效益确实还可以,每年都有稳步增长,上缴利税也可观,应该说很不错。可是潘宝山却给她下了打压令,还真是有点为难,而且这种打压现在也不是所在地夹林乡能操作的,产业园是县级的,归县里直管。当然,她是产业园服务中心主任,有一定操作度。
就在郑金萍有点无所适从的时候,邓如美又找了过来。
郑金萍和邓如美不陌生,当初她和邓如美走得还比较近,有些话说得也算是比较透。
“邓总,你跟潘市长之间是不是……”郑金萍犹豫发问。
邓如美笑笑,道:“这边菌类种植项目的负责人跟我说了,潘宝山市长前两天来调研,很不满意。”
“可能是潘市长要求高,想加点压力吧。”郑金萍还是维护潘宝山的。
“看上去是,但据我了解并非如此。”邓如美道,“我承认,潘宝山给了我很大帮助,我也感谢他,可他也不能恃功自傲。”
“恃功自傲?”郑金萍一皱眉,“潘市长怎么了?”
“唉,郑书记,我不是做菌类种植挣了点钱嘛,前不久弄了套假身份,换了个名字叫姜珊,到市里拿下了一个休闲餐饮会馆,所以对菌类种植就少了投入。潘宝山就不高兴了,觉得我有点过河拆桥的意思,没有继续把菇业这个产业继续做大。”邓如美道,“其实事情不是他想的,现在菌类种植还在继续嘛,而且也没有出现什么市场萎缩,在产业化的道路上还是向前迈进的。”
“潘市长支持你在产业园搞菌类种植,引导整个富祥县的菇业发展是个战略,你这么一减资他自然是不太高兴,不过磨合一段时间应该可以理解。”郑金萍道,“潘市长根本就不是不开窍的人。”
~
第三百零二章意外发现
郑金萍帮潘宝山说话的倾向很明显,但邓如美假装没有丝毫的意识,还是很本我自然地同她交谈。
“郑书记,有些事其实很难说,这跟开不开窍没关系,尤其是像潘宝山那样到了一定的位置,强势思维和执行力都很强,总想让别人按照他们的意愿行事。”邓如美道,“今天来找你,就是想先打个招呼,如果潘宝山在菌类种植项目上有什么想法,你可得及时跟我通个气,到时我该县里去反映的也要反映,毕竟菌类种植的项目也算是县里的一大产业了,是不是?”
“应该不会搞得那么僵吧。”郑金萍不太自然地笑道,“如果真是到了那种程度,我看你也该稳着点,完全没必要把事情激化。”
“潘宝山有点逼人太甚,我也不想低三下四。”邓如美心事重重地说道,“他既然要兵来,我就将挡吧。”
“邓总,你是不是该稍微软和一点,试试向潘市长表示表示?”郑金萍道,“这年头讲得就是这个,有句话不是说得好嘛,关系再好,钱不能少。”
“那个我知道,也做了,送几十万的东西他都不睬。”邓如美道,“郑书记,以你的看法潘宝山是什么意思,嫌少?要是那样的话我也懒得跟他接触了,总不能看我挣多少来下手想分成吧,那也太过分了。我邓如美挣几百万挣上千万,那是我的付出我的所得,跟他潘宝山的关系不大。反过来说,即使我挣不到什么钱,但该给他的也绝对少不了一分。”
“潘市长是不是觉得他应该有干股在你这儿?”郑金萍道,“要是那样的话,他想根据利润的多少来分成,倒也有情可原。”
“他能有什么干股在我这里?”邓如美道,“我从来都没说过,甚至连句口风都没放过,他要是那么理解只能是一厢情愿。当然,当初他是帮过不少忙,但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他受别人所托,并不是直接冲我来的。”
“不管是直接还是间接,邓总,我觉得你该领情的也要领,恩归恩仇归仇嘛。”郑金萍笑道,“这样吧邓总,潘市长那边我会尽力摸一下底,看他到底对产业园内的菌类种植项目有什么想法,有消息就立刻告诉你。”
邓如美表示出了感谢,掏出张卡来,说是金鹰国际品牌化妆品专柜的消费卡。郑金萍是断然不会收的,邓如美说的事正让她为难着,哪能收人家的东西?万一到时事情办不成,还真是有点没法交待。
不过不收礼是不收礼,但郑金萍很是热情,她把邓如美请到食堂用所谓的高规格标准招待,同时类似保证地说,产业园内的菌类种植项目不会受什么大影响,毕竟名气已经出来了,任何人想拨弄的话也不是那么容易。
邓如美再次表示了感谢,吃过饭后就匆匆走了,说要回去打理会馆的一些事。走之前,她再三叮嘱郑金萍,以后提她就用她的化名:姜珊。再过段时间,美味菇业公司的注册法人信息也要改成姜珊,以后她要进入姜珊时代。
这一点郑金萍能保守得住秘密,不过邓如美来找她的事,还是要跟潘宝山说说的。邓如美走后,她就给潘宝山去了个电话。潘宝山假装吃惊,说邓如美的行动还真不慢,这么快就过去打招呼了。
郑金萍借机问潘宝山到底是怎么回事,因为看上去邓如美也很有意见。潘宝山冷声一笑,说邓如美做事不大气,最后还是强调了六个字:不上路,没办法。
听到这里,郑金萍似乎意识到,潘宝山所说的不上路,多是指邓如美进贡得少了。再想想也是,在潘宝山的扶持下,邓如美经营菌类种植的项目获利上千万,怎么能就只送几十万?看来,潘宝山和邓如美之间的矛盾,并不容易调和。
郑金萍判断的“没错”,很快,夹林乡来了市农业局稽核组,带队的是何方图,他已经从办公室主任熬成了副局长。
在郑金萍看来,这次稽核组很明显是受潘宝山所托。
稽核组前来的目的是复核产业园几个种植项目的无公害品质,以确定“绿色无公害”的誉称是否名符其实。
结果是不用说的,菌类种植区不合格。郑金萍很为难,现在菇业产业在县里还比较叫得响,如果因为稽核不合格被摘牌,县里肯定要责怪,她作为产业园服务中心主任,难辞其咎。
不过考虑到潘宝山,郑金萍还是撒手不管,至于邓如美的交待,只有搁置到一边。可正如她所料,县里对此事很重视,就连冯德锦也很着急,他虽然并不怎么关心菇业项目,但那也是他向外吹嘘的一个亮点,现在出了问题自然不能等闲视之。
冯德锦找来郑金萍,问是怎么回事。郑金萍想了半天,说应该是潘宝山示意农业局搞的鬼。
郑金萍这么“出卖”潘宝山,有她的考虑:一方面,潘宝山让她做“卧底”,所以在对立面上必须有点出色表现,即使潘宝山知道了也不会责怪;另一方面,她可以借此真的向冯德锦示好,以博取他一定程度上的认同。人人都有私心,郑金萍虽然对潘宝山是忠诚的,但在关乎自己的发展前途上,也还是有一定想法,她并不愿意一心靠着潘宝山,半真半假靠上冯德锦获取升职的机会,也是她所愿。
冯德锦听说是潘宝山的幕后指使,大感不惑,对郑金萍道:“我记得菌类种植是潘宝山一手操办起来的,现在怎么要打压了?”
“那还不是他跟美味菇业公司的老总有矛盾嘛。”郑金萍道,“天下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美味菇业公司是个什么情况,老总是谁?看来后台还可以,竟然敢跟潘宝山对抗。”冯德锦问。
“老总好像是一个叫姜珊的女人。”郑金萍毫不犹豫,因为这事并不是秘密,只不过冯德锦懒得过问而已,现在告诉他,也算是个功劳,“她的后台是谁我不清楚,反正现在还比较牛,已经去了市里,盘下了一个休闲餐饮会馆。”
“很厉害的女人嘛。”冯德锦道,“姜珊和潘宝山是怎么有矛盾的?”
“那个我还不太清楚。”郑金萍道,“前两天姜珊到夹林找过我,谈了一点菌类种植项目的事,我听出来他们之间好像是利益方面出了问题。”
“潘宝山入股的?”冯德锦急切地问,“嫌分红少了?”
“没有。”郑金萍回答得很坚决,事情的利害关系她能分清楚,不能把潘宝山扯到险路上,“听姜珊的意思,是潘宝山提供了帮助,想多求些回报。”
“哦。”冯德锦歪着嘴笑了,“钱呐,是个好东西,谁都喜欢。”
“对男人来说,有比钱更好的吧。”郑金萍大笑道,“男人可能更喜欢权。”
“权什么?”冯德锦有些不屑一顾,“权的背后还不是钱?”话音一落,冯德锦觉得说得有点多,忙哼声一笑,“说到底,其实是名,人活一世,就图个名,干好工作做好事,退下来后不让人戳脊梁骨,那就行了。”
“冯书记说的是,高见。”郑金萍迎合而笑,但也拿捏有度,不忘回归正题,“菌类种植区摘牌的事,要不要做做工作?”
“你打算怎么做?”冯德锦问。
“找农业局,毕竟我们的菌类种植项目也还说得过去。”郑金萍道,“我想农业局虽然受人指使,但也还是要以事实说话吧,否则闹大了他们也兜不住。况且,没准农业局本也不想真的摘牌,那可也是他们系统的荣誉,怎么能轻易就往自己脸上抹灰?所以说,农业局稽核组可能也只是做做样子,因此只要我们积极点,也许就没什么事。。”
“嗯,你分析得有道理。”冯德锦道,“你作为产业园服务中心主任,事情就由你来办吧。”
“我一定不辜负冯书记的厚望!”郑金萍敢这么保证,她有一定把握,因为可以暗地里找潘宝山求情,让他“网开一面”支持下“大局工作”,不对产业园内菌类种植下手。
这是可行的,潘宝山答应了郑金萍,本来他也就没打算真的要摘下菌类种植区的“绿色无公害”牌子,只不过是想造势引起关注而已。
不错,潘宝山的这个目的的确达到了,冯德锦对此事件确实是上了心,而且准备借机给他下个套。冯德锦找钟新义商议,看能否利用撺掇姜珊向潘宝山表示的机会,来抓他的把柄。
不过钟新义并不看好这一做法,他说对姜珊的底细不了解,行动起来有风险。冯德锦说风险可以降低甚至消除,办法是找个合适的人多跟她接触,形成联手。
这一点钟新义倒觉得可行,对于生意人来说,能赚到钱就是最好的接触方式。他说可以找人通过工商或税务系统摸清、掌握那个名为姜珊的女人信息,再寻找合适的切入点。
还好,邓如美那边也都赶上了,美味菇业公司的注册信息,在潘宝山的操作下进行得很顺利,“邓如美”变成了“姜珊”,外地户口。
所以,从钟新义安排人查过来的信息看,并没有发现什么大面上的问题,倒是意外发现了一个亮点:那个叫姜珊的女人,盘下的竟然是阳光矿泉休闲会馆!
~
第三百零三章活路
发现盘下阳光矿泉休闲会馆的竟然是姜珊,这让冯德锦和钟新义大感巧合,他们都记得有一次和赵铭喝酒时谈起过阳光矿泉休闲会馆被一个女人吃下的事,没想到居然就是这个叫姜珊的女人。
冯德锦和钟新义当即决定,请赵铭喝酒,以便让他问问邸章庆,当初姜珊是怎么找他拿下会馆的,她到底有没有什么背景。
没想到这一问,冯德锦和钟新义又吃了一惊,赵铭告诉他们,姜珊是假,邓如美是真。
“就是以前县接待办的那个邓如美?”冯德锦得知后不由得瞪大了眼,“还跟潘宝山有牵扯,搞得是什么鬼。”
“赶紧问问接待办,看邓如美是个什么来头。”钟新义说。
冯德锦立刻打电话回去,现任接待办主任说他不太清楚,邓如美可能是上任殷益开当主任时候的事,他应该比较了解。
殷益开因为殷益彤的关系,已经不再是县委办副主任专抓后勤工作了,现在他到了扶贫开发办公室做主任,正科级。
冯德锦马上又打电话给殷益开。
开始时,殷益开接到冯德锦的电话有点摸不着头绪,但他脑筋转得也够快,知道事情不简单。为了不惹麻烦,他装起了糊涂,说当时招聘的接待人员都是临时工,接触也不多,并不掌握多少具体情况。
冯德锦也无奈,不过觉得弄清邓如美的底细并不是太着急,现在是关键要理清邓如美和潘宝山之间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关系,有没有隐藏什么猫腻。
照目前情况看,眼下最需要搞明白的是,邓如美是如何找上门拿下阳光矿泉休闲会馆的。这事不难,赵铭找邸章庆了解前前后后的详细情况。
邸章庆搓着脑袋想了半天,好好理了理头绪,先从扑到会馆查安全生产经营的王三奎说起,然后说到了他引荐的钢筋供应商卞得意,接下来就是供应合作的事,最后就是邓如美冷不丁地找上门进行要挟,低价盘下了会馆。
事情应该是已经明朗了,稍加分析就能得出结论,这一切多是潘宝山出谋划策。不过冯德锦追踪的方向有点偏差,他没有想到潘宝山会是幕后的掌控老板,只是认为潘宝山在帮邓如美的忙,想从中获利。
“现在应该不难理清头绪,潘宝山利用身边人,巧妙设计帮助邓如美攫取了阳光矿泉休闲会馆。”冯德锦道,“潘宝山以为,他可以从中大赚一把,但邓如美似乎不太乐意,所以他没能如愿,从而产生不小的意见,现在想方设法要给邓如美点颜色看看。”
“不会那么简单。”钟新义道,“据我对潘宝山的了解,他不是那么肤浅的人,就算邓如美让他觉得不爽,也不会表现得如此明显。而且,潘宝山也不是轻易能留下小辫子给别人的人,即便他成功地借机大赚一把,那不是要受制于邓如美?”
“什么肤浅深奥,在金钱面前,人人都可能在一瞬间成为弱智,不过,总的来说完全可以转化为大智若愚。”冯德锦结合自身经历,很有感触地说出了这么一番话,因为他在县城改造过程中和开发商、承建商有勾结,要说受制,他已经被好几个人捆牢了。
“你的意思是?”钟新义听了一皱眉,他一时还弄不明白。
“表面上看,潘宝山通过邓如美来捞钱是很弱智,容易受制,但是如果一直顺手操作,则完全可以是牢不可破的黄金搭档嘛,那又谈何受制?”冯德锦对钟新义的纳闷表示很不理解,他觉得这是显而易见的事情。
“也是。”钟新义点了点头,道:“不过我总觉得有点不对劲,潘宝山不太可能这么轻易就把自己暴露出来。”
“我现在的结论也不是定论,往后再摸摸看到底是什么情况。”冯德锦道,“反正有一点,大方向应该是没有错的,可以考虑通过邓如美来对潘宝山下点绊子。”
“邓如美和潘宝山的关系到底怎样现在还不好说,他们现在的矛盾也许只是一时,没准以后又官商勾结到了一起如胶似漆,所以咱们不能急于出手。”钟新义道,“就照你说得来,是要先摸清情况,看他们两人到底决裂到了什么程度,否则急着行动反而会陷入被动。”
在这件事上,钟新义虽然是谨慎了许多,不过也并没有出乎潘宝山的预料。潘宝山知道,冯德锦和钟新义他们不会轻易相信他和邓如美之间的关系破裂,所以要继续演戏。
很快,潘宝山召集了一个安全消防大检查的专题会,要求对全市的餐饮娱乐经营场所进行排查,问题一经发现,就要严肃处理。
阳光矿泉休闲会馆是检查的重中之重,检查组对会馆的消防安全设施和消防知识的普及工作查得非常苛刻,可以说是恶意刁难。最后,问题查了一大堆,责令整改并罚款。
罚款是按照最严格的标准执行,整改的点也尽可能加多。反正算下来,会馆损失超过一百万。
一百万是个不小的数目,邓如美提出了行政复议,但没有用,没得到支持。
这一下,冯德锦和钟新义算是看清了,邓如美和潘宝山的缓和机会几乎已不存在。不过摆在他们面前的则是个很好机会,可以借以消遣潘宝山。
冯德锦摆了一场酒席,把所谓的老一班圈内人召集到一起,探问如何围绕邓如美来想办法攻击潘宝山。
讨论很热烈,在座的都钻着脑袋想点子。不过有一个人却一点也没有这个心思,那就是赵铭,他满脑子都在想自己的事。前两天通过监听,他得知丁薇的“奸夫”要在明晚去她家大干一场。赵铭觉得,那是个很好的下手机会,现在他一门心思琢磨,该采取什么法子下手,该不该自己动手。
思来想去,赵铭觉得还是不能自己下手,虽然有丁薇房子的钥匙,可以偷偷摸摸进去行动,但成功率不高,弄不好还有可能会被反制伏,毕竟年龄大了,难免会力不从心。最后,他决定派一直跟着他的两个手下过去,手脚麻利地解决问题。
赵铭是这么策划的:把钥匙给两个手下,让他们蹲守到丁薇和“奸夫”交欢完毕,然后悄悄开门溜进去,将二人控制,强行给他们灌足白酒,然后把他们带离,塞进他前几天给丁薇买的宝马车里,带到郊外河边,再把他们弄到正副驾驶位置上,固定好安全带,把车子推入河中,造成酒后驾车坠河身亡的意外事件。最后,再返回去把孩子带走。
这个策划并不高明,但赵铭实在按捺不住要急于动手,在短时间内想不到更好的法子。
赵铭的两个手下很出力,当天晚上,他们在楼下一直盯到丁薇房间灭灯后一小时,然后才摸上去开门而入。
计划进行得很顺利,在利刃的威逼下,丁薇和“奸夫”不敢吱声,被结结实实地捆了,还被灌了白酒,直到最后渐渐昏醉过去。
“应该可以松绑了。”留着长头发的一个查看了下,很肯定地说道:“绑得时间太长有痕迹,疑点多,公安发现了自然要起疑心。”
“他们不会醒吧。”剪板寸头的有点担心。
“你他妈灌这么多白酒一时半会能醒?”长毛道,“放心吧,绝对没事。”长毛说完,把几个空酒瓶朝一边放了放,开始解绳子,嘴里还不住地说道:“这酒灌得还真是不少,一会到河边把他们推下去,也不枉做个醉死鬼。”
“也不多,洒了不少呢。”板寸道。
“多少就不说了,够量就行,抓紧做事。”长毛做了个要轻声谨慎的示意动作。
松绑,一个一个抬下去,塞到车里。
长毛和板寸也累得有点小喘,不过还算顺利,在楼梯也没碰到什么人。本来他们已经想好了,如果被撞到,就说是朋友喝多了,要送医院去打点滴。
“好兆头,看来今晚是一顺百顺。”长毛对板寸道,“开车时注意点,千万别有刮蹭,随便惹点事弄不好就难以脱身。”
夜里路上车不多,板寸驾驶着丁薇的宝马车跑得飞快,二十多分钟后就来到郊外的河边。
长毛和板寸不敢磨蹭,这种事越麻利越好。他们先把“奸夫”移到驾驶位上,给他扣上安全带,随后是丁薇,被摆弄到副驾驶位子上。
“指纹处理好了吧。”长毛问,“尤其是车门把手要擦干净。”
“都擦好了,小心着呢。”板寸道,“要不要把男的脚压到离合上,挂个挡位再推下去?”
“用不着。”长毛道,“冲下河前下意识地扳回空挡也不是没有可能。”
“还是周全些,挂个挡位,还得把车窗摇到底,方便进水。”板寸道,“做事得稳妥点,不能头发长见识短。”
“妈了个逼的就你能。”长毛骂了一句,“那你弄,抓点紧。”
板寸动作还算利索,很快就搞好,接着便和长毛一起把车子朝河里推。
河坡并不陡,但有一定长度,车子被长毛和板寸推起来,跑得比较快,落水时还冲出去一点距离。
此处水位不浅,有两三米多深,是长毛和板寸踩点选好的。
车子冲进河里后,长毛又说应该弄点刹车的痕迹,那样更真实一些。
话刚说完,几道强光电打了过来,五六名身着制服的民警突然出现,把长毛和板寸围住并按倒。
板寸头脑还算清醒,一边挣扎一边喊,“救人,快救车里的人啊,要不就淹死了!”
“救人?”一个民警嘿嘿一笑,“人救上来,你们就是杀人未遂,罪不大,还能被捞出来。人若是死了,你们也就没了指望,只有老老实实交待才有可能得条活路。”
~
第三百零四章两面性
板寸和长毛崩溃了,他们没想到警察比他们的心还狠,那还坚持什么?被带回派出所后,他们很主动地交待了事实,是赵铭指使让他们干的。
在家里等消息的赵铭,等来了手铐。
接下来的行动是非常迅速的,完全不给赵铭任何喘息的时间,以免有外力干涉。
根据潘宝山的示意,彭自来和反贪局负责侦办“赵铭团伙侵吞案”的小组负责人进行了沟通,说团伙核心人员赵铭因为牵涉一桩杀人案刚刚被拘,可以借此机会对逐个击破的薄弱环节张康展开心理攻势,让他交待真相。
反贪局办案人员也知道“赵铭团伙侵吞案”的复杂性,明白争分夺秒的先机,立刻把监控中的张康控制起来。
张康被告知,赵铭已经被攻克,办案人员问他是不是要坦白获取宽大处理。
“你们又搞这一套,作为国家公务人员不应该用这种讹诈的手段来对待公民。”张康依旧很顽强,“你们要有证据就直接点,拾掇一下,然后移交到检察院去审核再到法院起诉去,那我没话讲。可你们无凭无据搞诬陷,我还真不服气。”
“不要垂死挣扎,只是嘴巴硬不行。”办案人员冷笑道,“张康,我们郑重地告诉你,这是你最后获取宽大处理的机会,现在赵铭已经交待了一部分,需要你做些补充。”
“你说我们赵总啊。”张康哼了一声,“他昨天还跟石秘书长和富祥县委书记冯德锦他们在一起喝酒的吧。”
“不要自以为是,张康,瞬息万变这个词用在你们身上再恰当不过了,我们早就对赵铭实施了全方位的监控,已经掌握了大量的证据,现在已经进入收网阶段。”办案人员道,“否则也不会这个时候把你请过来。”
“你们不也对我全方位监控了嘛,可你们又掌握了什么证据?”张康笑道,“没有吧,因为我们根本就没有证据给你们掌握。”
“张康,你可要认清形势,根据赵铭的交待,你们的犯罪事实我们已经初步掌握,只不过还不彻底。”办案人员道,“现在找你问话是给你机会,因为从我们目前了解的情况来看,你涉案最轻,如果认罪态度好的话完全可以做减刑处理,不会有什么大事。”
“呵呵……”张康笑了笑,掏出香烟。
“抽支烟好好想想。”办案人员道,“刚好再给你看个东西。”
办案人员拿出机子,把赵铭被拷起来的一段视频放给张康看。
张康看了一眼,揉了揉眼睛,夹着香烟的手轻轻抖了起来。
“不要抱什么幻想了,以我们办案的经验提醒你一下,任何攻守同盟都靠不住。”办案人员继续施加攻势,对张康道:“谁先交待、交待得是否彻底,关系到自首情节和认罪态度,至于下一步能影响到什么,你应该清楚。”
一支烟抽完,脸色苍白的张康道:“让我好好想想,把事情虑一下。”此时的张康,心理防线已经开始崩溃,他实在不明白,赵铭怎么会被抓了起来。
这会儿,赵铭也很慌张,在拘留室里心如油煎。他并不担心指使手下长毛和板寸杀人一事,因为没有直接证据,可以抵赖。让他恐惧的是攻守同盟的安危,他知道反贪局会加以利用搞逐个击破,所以,他想早点出来“以正视听”。
面对公安人员,赵铭承认丁薇是他的情人,但拒不承认指使凶手杀她,反指长毛和板寸因讹诈他不成而对他产生不满,进而迁怒于丁薇,痛下杀手,以达到威慑他来实施进一步敲诈的目的,他也是受害者。
不过赵铭怎么狡辩抵赖都无所谓了,在反贪局的张康交待了一切。
赵铭闻听这个消息后,立刻从椅子上瘫了下来,四肢冰凉。但他还有点盼头,因为侵吞的资产挥霍得不多,绝大部分都用在了新区开发的土地购置上,可以置换出来,另外再自己出血把缺口补上,把那笔巨额资金如数归还到原市旅游公司职工头上,以获取减刑。另外,赵铭还指望着石白海,希望他能出把力,再帮忙找找关系减点刑。
指望石白海,赵铭有一定把握,因为石白海吃他的太多,没有理由不在关键时刻伸伸援手。
这一点,赵铭是大错特错了。
赵铭出事的消息传出后,石白海惊慌不已,他想得几乎全是怎么撇清关系,而不是帮赵铭活动一下捞人或者是减减罪责。这种念头只是在石白海脑中其实也闪了一下,不过反倒更让他担心,因为他觉得即使把赵铭捞出来,那也是无赖穷光蛋一个,一天到晚缠着他,那是非常痛苦的事。更何况,想把赵铭捞出来,简直比登天还难。
所以在石白海看来,最好的状况是和赵铭划清界限,然后赵铭再被判个死缓或者无期,那样就清净了。
但是,想和赵铭划清界限实在太难。石白海怎么想都没有可能,惟一的办法就是让赵铭不咬他。为此,石白海专门找了钟新义,让他通过公安局第一副局长管康同检察院沟通一下,行个方便让他和赵铭说几句悄悄话。
很快,石白海和赵铭的悄悄话就说上了。赵铭对石白海明确表示,只要帮忙通融通融关系,减轻罪刑,就绝口不提他的事。从赵铭的口气和神态看,石白海能看出有点威胁在里面,这让他很不是滋味,也没了主张。
没办法,石白海单独找冯德锦商量该怎么办,如何才能顺妥地解决问题,否则麻烦就大了。
冯德锦面对石白海的求助,心里也敲起了鼓,石白海来找他帮忙出主意,可以说是朋友间正常的帮忙,也可以看成是“帮人就是帮自己”的生动体现。这一点冯德锦很清楚,因为富祥河口的土地出让一事,他从石白海手上拿了不少回扣,抖落出来就没法收场。如何才能不抖落出来?就是要保证石白海不出事。
直白地说,冯德锦也从石白海那里感受到了一点点威胁的味道。
危机是可以转嫁的,只是方式和程度不同而已。冯德锦又找到了钟新义,说石白海找他帮忙,确实是不能不帮,因为都是一个圈子的,否则会有影响。
钟新义知道冯德锦和石白海之间的那些事,当然明白他的意思,问帮忙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石白海也是个无用的货,他都不知道该怎么做就跑过来找我。”冯德锦道,“还得让我给他出主意。”
“你想出来了?”钟新义道,“不是太容易啊。”
“是很难,这两天我把赵铭的案子前后了解了一下,一方面是刑事案,直接关系到公安,一方面是经济案,由反贪局直接插手。”冯德锦道,“在刑事案上,问题不大,赵铭能扛得住。在经济案上有点小麻烦,反贪局办这个案子,多是为了两个原因,一是为了向省反贪局有个交待,二是为了响应严书记‘一查到底’的批示。所以说,跟检察院那边打个‘招呼’,仅就赵铭的侵吞案本身来结案,超出范围的不让他谈就行。”
“嗯,这个法子还不错。”钟新义道,“可以设定个上限,让赵铭只就一定范围内的事进行交待。”
设定交待的上限,可让赵铭吃了不少苦头。
因为在这之前赵铭似乎已经感觉到了,石白海帮他没有力度,如此一来,他要是老实认罪伏法,那罪可就大了,弄不好就要一命呜呼,轻则余生也要在牢里度过。所以,赵铭觉得需要抓根救命稻草。因此每次提审,他除了对侵吞的事件极力推卸责任说是集体行为外,还总是说要检举揭发大案,争取立功赎罪。
办案人员问交待什么,赵铭说举报市委副秘书长石白海受贿。其实赵铭也有数,他知道石白海和冯德锦、钟新义他们那一伙贪赃枉法的事,但不能多抖落,说多了等于没说,就盯住跟他最有直接关系的石白海一个。
不过那是属于上限之外的,办案人员听后,“啪”地一个大嘴巴子就抽了过去,色厉声严地告诉赵铭,该交待的要交待,不该交待的就不要乱张嘴,总之把侵吞案的事说清楚就行,别的不管。
赵铭捂着脸,心头涌起一阵阵寒意,他知道,赵铭把他给甩了。不过赵铭觉得还不能屈服,现在惟一的抓手就是咬石白海,咬得越紧,就对自己越有利。
“我要检举揭发市委副秘书长石白海”,成了赵铭每次必说的话,但也总是招致一顿嘴巴子。
赵铭的脸,左右边都被掴肿了,但仍旧坚持,他问办案人员为什么不允许揭发石白海。办案人员戳着他的脑门训斥,说这是国情,连这个都不懂还混场子,活该出事。
不懂国情?赵铭听了冷笑起来,他不是不懂,而是太懂了,所以要死死揪住石白海不放,那可以说是获得重生的惟一机会。可事情都有两面性,拖住石白海当然可以获救,但也有可能死得更快。赵铭在情急之中,可能想不到那么多。
石白海是不可能让赵铭如愿的,他总是打电话给冯德锦,问赵铭的案子什么时候结,抓紧审了判了,也了却一番心事。冯德锦明显感觉到了石白海的咄咄逼人之势,不过也没法子,只好找钟新义。
钟新义是个狠角,一来二去也烦了,说干脆把赵铭给灭掉。
~
第三百零五章做掉
冯德锦听了钟新义的话身子一震,看了他两眼后点上支烟,问道:“你有打算?”
“赵铭不是还牵涉到指使手下杀人的案子嘛,我使把劲让公安跟进去,然后将他转移过来,弄到看守所羁押。”钟新义不屑一顾地笑了笑,道:“到了看守所,就是公安操控了,想做点手脚还不容易?”
“保险系数多大?”冯德锦很小心,他担心钟新义闹出大乱子来。
“钱花到位,零风险。”
“多少?”
“要一个数吧。”
“我看行。”冯德锦点头道,“这钱让石白海出。”
“那分头行动,石白海那边的事你运作。”钟新义道,“公安方面我去周旋。”
有计划有分工,钟新义和冯德锦就各自忙动起来。
钟新义找到管康,把意思说了。
管康有点犹豫,说这种事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能轻易动手。钟新义说已经是火烧眉毛了,如果再不果断出手,那赵铭死咬着石白海不松口,没准就会殃及池鱼把他给拖下来,因为石白海一出事,冯德锦也难保。
“你怕冯德锦会把你给拽住?”管康道,“他应该不会那么短视吧。”
“那没法说。”钟新义道,“任何人到了公安局检察院,脑子就都不正常了。”
“既然这样确实也犹豫不得。”管康道,“不过据我所知,赵铭指使手下杀人的案子并不成立,好像人没死。”
的确,丁薇和“奸夫”安然无恙。
那天晚上,长毛和板寸潜入丁薇房子里的时候,其实房间的衣橱内、隔壁的卧室里都有潜伏的便衣。行动小组的组长是鱿鱼,他亲自出马,就隐在衣橱内。鱿鱼听到了长毛和板寸的谈话,知道丁薇和便衣冒充的“奸夫”暂且不会遭到直接攻击,所以没有发出行动的信号。等到长毛和板寸抬着“奸夫”下楼后,鱿鱼立刻钻出来,让守在隔壁卧室的女便衣过来和丁薇掉包。女便衣是精心挑选的,个头和相貌跟丁薇相似,原本计划中就有关键时刻要让女便衣冒充丁薇的环节,这会刚( 官路逍遥 http://www.xlawen.org/kan/2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