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3 部分阅读
机留下,我可以再加一百万!”
“真的,你有那么慷慨?”焦华眉头一抖,“可相机给了你,我这边就没保障了,到时你赖账怎么办?”
“现在就给你!”昌远树急切地说道,“还有两百万,马上也走电子银行转给你!”
“唉,昌市长你不是个实在人,刚才怎么不一次性把二百万都给我呢?”焦华笑了笑,抖着肩膀道:“不过也无所谓,生意人嘛,看重的结果。”
不一会,三百万到手,焦华留下相机,带人走了。
第九百四十四章预热
离开会所,焦华便赶紧把情况向鱿鱼汇报。鱿鱼听得是先喜后惊,他说得钱是次要的,主要是拿证据控制昌远树,相机给了他,相当于任务没完成啊。
焦华听了嘿嘿直笑,“老板别急,听我说嘛,相机给了他,可还有手机呢。那对狗男女当时都吓傻了,根本就没在意还有好几部手机在拍他们呢。”
“嗐,你可真是,也就是说,你顺势又多弄了一百万?”鱿鱼笑了起来,“也太狠了点吧。”
“对那样的人不算狠,反正都是赃款。”焦华道,“这对我们来说,也算是个创收啊。”
“也是,不过在这笔钱的分配上,要给单飞那边多点,有些事你可能不知道,反正多给点合适。”
“多少都行,还不都听你的嘛。”焦华笑道,“最终支配权都在你。”
“不能那么说,有些事还是商量着来好。”鱿鱼道,“特别是额外的创收,更要尊重创收者的意见。”
“老板你这么说,那我就不好意思了,怎么都是跟着你干的,如果没有你,哪有兄弟们今天这日子?”焦华很认真地说道,“所以什么就别说了,马上把钱朝你那儿一交,我就不问事喽。”
焦华说得很干脆,他虽然行事刁钻无耻,不过却是个爽快人,更重义气。鱿鱼知道这一点,也就不再多讲。
已经是半夜了,鱿鱼觉得应该把这一好消息告诉潘宝山,不过想想还是等等,现在潘宝山的官当大了,事情多,能不打搅他休息就不打搅。
第二天上午,到了上班的时候,鱿鱼才打电话给潘宝山。接电话的是曹建兴,说潘宝山正在准备接见重要客人,一时半会可能接不了电话。鱿鱼说不接也行,反正有时间告诉他,对昌远树的行动已经取得了成功。
之后,鱿鱼又马不停蹄地找到单飞,把准备好的一张五十万的承兑汇票给他。
“我拿这钱干什么?”单飞推了回去,“伤感情啊,也太小看我了吧。”
“按劳分配,不存在小看不小看的问题。”鱿鱼笑道,“再说了,这是计划之外的收获,理应兄弟们共享。而且,毕竟事情本身对你也有所触动,有歉意啊。”
“别了,触动什么?”焦华道,“那只能说是给我提了个醒,对女人不能太放心,我还得谢谢你呢。”
“不要扯远了,总之这钱你拿着,伤不了咱们之间的感情。”鱿鱼笑道,“你手下也要拢一帮人,花费是需要的吧,要不靠什么拉住人心?这年头,现实得很呐,你又不是什么大领导,能给别人升官加爵,所以就只能靠钱了。”
听到这里,单飞琢磨着也是,手下的一帮民警和辅警平日是很铁心的,他没能力帮民警提干,也没办法帮辅警在转正,能拿什么拢住人心?
“行,那我就拿一点,不过要不了这么多。”单飞道,“二十万就够了。”
“别磨叽,时间就是金钱,跟你扯来扯去,耽误我多少挣钱的宝贵时间?”鱿鱼把汇票朝单飞面前一推,站了起来,“好了,就这样吧,有事再联系。”
鱿鱼离开后,再次拨打潘宝山电话。这次接电话的是潘宝山,说曹建兴已经告诉他了,非常好,现在,他正在和教育厅长徐勇健谈话,准备召开全省的教改工作会议,作为前提氛围的营造,马上到松阳去调研一下。
对潘宝山来说,这是等不得的事情。第二天,他就和徐勇健一起,前往松阳市。
这次调研,不用说就是一次愉快的旅行,方方面面没有不舒心的地方。当然,主要目的来不得松懈,就是要为教改的推广造势,所以,调研还是要认真、到位,该点的要点出来。
“徐厅长,这次到松阳,就教改方面的经验,你要多说两句,因为接下来的全省教改工作大会,需要这个铺垫。”潘宝山道,“如果你要不熟悉,到时让松阳方面先多介绍介绍。”
“潘省长,根本用不着介绍,我对松阳的教改吃得很透,绝对是个典范,早就该推广开来了。”徐勇健现在对潘宝山的看法,不只是把他当做省长,还有另一层关系,就是在中组部做副部长的亲戚华鸣曾说过,跟潘宝山的关系相当不错,可以投靠他。所以,现在徐勇健是把潘宝山当成是坚实可信的大靠山。
“嗯,那最好,眼下也正是推广的时候。”潘宝山笑道,“具体的推广方案你要抓点紧,记得以前我曾跟你提起过吧,说要重视起来的。”
“是的是的,都准备好了呢。”徐勇健忙道,“只是前段时间你不在瑞东,没有合适的大环境,所以我也就没提出来。”
“不提出来也好,省得被扼杀的萌芽状态。留到现在,正合适。”潘宝山笑道,“等回去后,你马上再丰富丰富,下一步要全面展开,作为关键的试点,友同市起到的作用很关键。这次调研回去后,就着手安排在友同召开全省教改工作大会,然后就在友同全方位实施教改,以实际效果来推动教改的全局工作。”
一路上,潘宝山和徐勇健说了很多,徐勇健都做了记录。
来到松阳时,王天量带头迎接,场面不大,但够分量。现今不管什么活动,不适合搞大场面,所以为了显示重视程度,分量自然要加上去。松阳市几套班子的主要领导都到了,随从不多,都是精华。
“我这么一来,好像耽误了大家不少时间嘛。”潘宝山笑道,“仔细看了看,都到了啊。”
“潘省长来松阳,那是必须的。”王天量非常热情地走上前和潘宝山握手,“你来松阳不是第一次,但作为省长,还是头一遭嘛。如果我们不重视,那就是松阳的不是了。”
“我来松阳,重点可不是你说的。”潘宝山指了指旁边落后一个身位的徐勇健,道:“今天他可是主角,教改啊,我可一直放在心里的。”
“什么事都落不下,我们都做足了准备。”王天量道,“我知道潘省长对教改的重视程度,哪能丢松呢。”说完,对随来的教育局长曾光辉道,“曾局长,等会座谈的时候,你可要好好讲讲,特别是要和徐厅长沟通汇报。”
“那是当然,不过实际上徐厅长对我们松阳教改的了解,不一定比我少啊。”曾光辉道,“他一直都关注着呢。”
“曾局长这么说给我长脸了,不管怎样,你才是有功劳的人,松阳的教改能取得如此成绩,跟你的努力是分不开的,这我知道。”徐勇健不忘给曾光辉回个甜枣。
“哦,说到曾局长,的确是像徐厅长说的,他确实做得不错,充分说明了能力是突出的。”潘宝山并没有忘记曾光辉,早前就对他很看好,准备提一提,现在正是时候,“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像这种点睛的话,跟王天量其实不必说,但为了避免后遗症,表面的形式还是要走一走。王天量当然明白,他也不多说,只是随声附和了下。
随后的调研和座谈,行云流水,有实料、有准备,想不流畅都难。
计划内的事情完成后,自然有私下交流。潘宝山坐进王天量的办公室,道出了实情,眼下的教改是一举两得。
“教育资源配置均衡,推进教育公平,是必须做的,这是政府的责任。”潘宝山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家的未来离不开公平的教育。”
“另一得呢?”王天量点着头,“是不是与之有着密切联系的房价?”
“对,那也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抓的一个重点工作。”潘宝山面带微笑,“我希望松阳能把效应充分发挥出来,打响第一炮,开个好头。”
“没问题,松阳的房价完全可控。”王天量笑道,“早前你在松阳执政时的影响还在,我也一直在有意延续。现今松阳的房产商,可以说是很没信心的。”
“房产商对于社会价值的真正贡献,在我看来微乎其微。当然,特定时期内的作用有,但缺乏可持续性。”潘宝山道,“一定程度上说,多少有些杀鸡取卵的影响,所以我向来持反对意见。”
“是啊,房产企业只是社会资金的吸附和转移,虽然可以拉动经济板块活跃,可站在经济源角度上看,并没有多大作用。”王天量道,“况且它同时还有负面效应,让社会基础层缺乏自由支配资金。”
“你看得很透。”潘宝山赞赏地看着王天量,“那我也就不多说了,反正你留点心,该发力的时候要发力,既是支撑,也是呼应。”
“放心,我让曾光辉主抓。”王天量会意一笑,“下一步,他将作为副市长主抓房产工作。”
“哦?这个倒出乎我的意料,你不让他主管文教科体卫?”潘宝山笑问。
“曾光辉的升迁,主要是为了更好地配合你的施政。”王天量道,“松阳的教改工作已经成型,接力棒无论交给谁都行,而房地产市场工作,是要下一番功夫的。”
“换领域需要适应性,曾光辉行不行?”
“可以,我考察过,完全没问题。”
“好,你的人嘛,你作主。”潘宝山笑了笑,道:“天量,那就这样吧,等会吃过饭我就回去,马上准备全省教改工作大会,来松阳造势预热的目的已经达到,效果很好。”
第九百四十五章会前请示
回瑞东的路上,潘宝山就让徐勇健准备好相关会议材料,过两三天就在友同召开全省教育工作改革会议。同时,让曹建兴也提前着手拟发通知,参加会议的除了教育系统的人员外,省发改委、财政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条口也要派相关负责人参加,毕竟教改不是个单一的政令,也是较为系统化的东西,牵涉的方面也不少,需要政策倾向、资金投入还有人事部门等多方面支持。
交待完这些,潘宝山闭上眼睛陷入沉思,这几天他一直在思考个问题,就是教改会议的各项议程,包括出台相关政策措施,要不要和段高航通个气。按照惯例,这种情况是要向省委汇报的,尽管会议的发起人是政府,具体工作也是政府口去抓,但在拍板的事情上,还是要由省委来做。
向段高航请示一下,从程序上看行事稳健,让人说不出什么,但客观效果可想而知,肯定难如人意,阻力肯定会无端而至。
在这个问题的取舍上,潘宝山真的犯了难为,他翻来覆去想了又想,决定来个一分为二,汇报材料中把教育资源均衡化方面的事情,只是一笔带过,一些具体的政策和措施,放在教育厅的发言材料中,到时现场一锤定音。
主意已定,曹建兴便立刻行动起来,他负责跟徐勇健沟通,把潘宝山的计划布置下去。
徐勇健当然没二话说,当即就说肯定没问题,不过他有些担心把握不准潘宝山的思路,便让曹建兴费费心,晚上他把材料整好后发个邮件过去,审一审更为妥当。
“审材料的事应该没什么,我想潘省长也很乐意把把关,毕竟在教改工作上,他有太多的想法。”曹建兴道,“我跟潘省长多少年了,知道他是个很想做实事的人,无奈周遭的环境不行,不得不让他抽出大部分精力去应付那些乱七八糟的事。”
“真金需要火炼,你看现在潘省长不是越来越好了嘛。”徐勇健道,“曹秘书长,我觉得段高航那帮人,有点气虚,从决策到执行,跟潘省长这边相比,总是要差那么一截。”
“再怎么着段高航在瑞东是根深蒂固,想撼动他很难,而撼不动的话,潘省长就会不断遭到遏制和打击。”曹建兴道,“所以总的来说,潘省长也很有压力,他虽然没说,但我能感觉得到。就像这次教改工作会议,有些内容不是分流到你这儿来了嘛,他就是担心把材料交给省委那边通不过。”
“潘省长这么做是对的,目前的情况不能硬碰硬,一来他负责的是政府,跟省委那边绝对要多采取柔和的策略;二来他刚来不久,需要一个适应的时间,就算适应了也要稳住,要不会被批评张扬无忌。”徐勇健道,“曲中求直,不但能自保,还能不知不觉间变被动为主动。”
“徐厅长,怎么感觉你像个搞组织工作的?”曹建兴笑道,“说话的口气和内容,特别符合身份。”
“哪里,可能是和干组织工作的亲戚接触多了,受点影响吧。”徐勇健不好意思地说道,“让曹秘书长见笑了。”
“别这么说,咱们只是随便聊聊。”曹建兴看了看手表,“潘省长那边的材料还要重整一下,我得赶回去。”
重整的材料,就是教改工作会议上的发言稿。那很简单,曹建兴回去后把移交给徐勇健的那部分删掉,只是简单附几句就好了。
没多久,整好后的材料送到了省委办公厅,很快就转到田阁手中。
田阁拿到材料后,犹豫了下,立刻送到段高航面前。
“他潘宝山还算有点脑子,还知道要请示。”段高航接过材料简单翻了下,随手扔到桌角,“让他等着吧。”
“听下面的人说,教改会拟定于两天后在友同召开。”田阁道,“所以我想,他们是等不了多长时间的。”
“省委这边的意见还没出来,会议怎么开?”段高航道,“潘宝山既然能把材料送过来,就会有耐心等。”
“不一定,潘宝山行事的风格段书记你还不知道?”田阁道,“我看他这是在充分掌握主动权,他把材料送过来,我们不吭声,他就会以我们不搭理为由说事。那样一来,会议不但照常开,而且我们如果再提出程序上有问题的话,还又要落个不是。当然,如果我们持续不发声,那当别论,可仍旧会留下别的话柄。”
“怎么可能不发声呢,要不还真会被潘宝山拿来说事,说我不配合他的工作。”段高航稍显急躁,不觉间提高些声调,“关键是发声的时间点要把握好,他不是两天后召开会议嘛,那就明天下午下班前把材料的修改意见反馈回去,让他们好好修改一番,看他能不能来得及。”
“段书记,他们报过来的材料我仔细看了下,修改对他们来说不是难事。”田阁道,“材料都是常规化的内容,多是就宏观方面的工作点了点,个性化操作的东西倒没有多少。”
“哦,没想到啊,原本以为潘宝山会搞很多带有标签性的举措。”段高航道,“我要针对的就是那部分内容,也方便切入、做大,可没有的话就不太好办了,毕竟宏观性的东西都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也没必要挑剔。”
“是的,大面上的话都有道理,如果我们太挑剔的话,真的容易被用来打反击。”田阁道,“其实段书记,我觉得是不是我们想得太多了?潘宝山召开教育工作会议,也许没有什特殊目的,常规性动作,搞点动静证明自己的存在而已。”
“应该没那么简单,潘宝山那人你又不是不了解,哪里是随随便便做事的人,我认为,在教改工作上,潘宝山会有不小的行动。”段高航道,“不过也无所谓,教育嘛,存在问题很多,抓抓也好。”
“他做苦劳,我们收功劳,就由他折腾吧。”田阁附和道,他想趁机麻痹段高航的神经,在教改工作上不要过于较真,否则要是潘宝山让他从中协调,是很棘手的事。
“也不能由着他折腾,因为收获功劳的不一定就是我们。”段高航道,“潘宝山不是省油的灯,能把好事留给我们?因此对他还是要采取高压政策,省得他折腾出成绩来,拉到头上增加光环圈数。”
“嗯,段书记说的也是。”田阁领会似地点起了头,心中却暗叫不爽,嘴上更不能多说什么。
“行了,你有事去忙,回头我再瞧两眼材料,对潘宝山可大意不得,还得小心为是。”段高航道,“对了,你要多跟杜成行交流,他被拉过来时间不长,定性不一定够稳。”
“嗯,杜成行是要牢牢圈住,他对潘宝山的了解应该比较多。”田阁道,“有的信息没准什么时候就用得到。”
“杜成行对省委副秘书长这个职位,满不满意?”段高航问道,“他做驻京办主任虽然做得疲塌了,但也不是说回来随便弄个位子就能满足的。”
“按理说他应该是满意的,从级别上说,驻京办主任是正厅级,而省委副秘书长一般都同时任省委办公厅主任,也是正厅级,是匹配的。”田阁道,“只不过现在办公厅主任不是万军嘛,所以杜成行的正厅,现在只能说是高配。”
“你的意思是把万军拿下?”段高航神色严肃地摇了摇头,“不行,不看僧面看佛面,有万少泉的关系在,就不能动万军,要动也只能往高处搬。”
“我不是说要把万军挤下来,只是就事论事那么一说。”田阁忙解释道,“我的意思是,能不能给杜成行弄个正厅实职,同时兼任省委副秘书长,那样的话也算是实至名归。”
“嗯,那个我再考虑。”段高航道,“有机会就促成一下,现时是没办法的。”
“说到底也都是些小事,其实杜成行对能回到瑞东工作就已经很满足了。”田阁道,“只是我们为了更好地挖掘他的利用价值,所以才要上点心的。”
“不管怎样,都是个很好的提醒。”段高航笑了笑,似乎又想起了什么,问道:“对了,你对潘宝山把会议放到友同去召开,有什么看法?”
“我感到很奇怪,潘宝山竟然选择了不靠前不靠后的友同做会场。”田阁皱着眉头道,“难道他想借此机会逐一拿下个地级市的控制权,打牢基础?”
“有可能。”段高航道,“潘宝山在省级层面上,没有多少发展空间,他想要快速扩大范围圈增加实力,也只有从下面的地级市下手了。”
“是啊,松阳是不用说的,他的老根据地,我们也不在乎。”田阁道,“不过对其他市的控制,还是要强化的,不能失去阵地。”
“我会找准时机给他们上上发条的,还有,韩元捷那边也打个招呼,让他对各市熟悉的人头也都点拨点拨。”段高航说完,又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充满疑虑地说道:“友同,潘宝山把第一炮点在友同,难道还有什么背景?”
“要说背景,潘宝山和友同的市委书记宁川平曾经在松阳共过事。”田阁道,“除此之外,似乎也没听说过他们有什么交触。”
“潘宝山不会那么想当然吧,要借助那么薄弱的关系?”段高航道,“我总觉得,背后还有很多谜团没解开。”
“段书记,你是不是太过紧张了点?”田阁犹豫着,小心翼翼地说道:“这话说得也许不合适,但我觉得有必要点一下。”
“你说我紧张?”段高航愣了一下,随即笑道:“我只是小心防范,毕竟这次潘宝山的到来是来者不善啊。”
“那,那是我紧张了。”田阁摸了摸额头,“段书记,我也觉得潘宝山此番是来势汹汹,只不过面上比较平静罢了。要不这样,把眼前的事抓抓紧,跟宁川平打个招呼,做点准备?”
“让韩元捷去友同走一趟吧,他跟市长昌远树很熟,正好一起把预防针都打了,省得让潘宝山钻了空子。”此时的段高航,表情看上去很不屑。
第九百四十六章大小会
韩元捷并没有立即去友同,他说现在最好是以静制动,因为还不知道潘宝山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他在教改方面会有什么行动还不清楚,所以还是等大会结束后看看情况再前往,刚好有什么苗头,也就顺势灭掉。
这个建议得到了段高航的认可,他确实不知道潘宝山意欲何为,盲目行动当然多有不妥,弄不好还会陷入被动。
“那你就勤加关注,反正不能让潘宝山伸开腿脚折腾,那小子毕竟年轻啊,动作放开了,咱们可有点赶不上。”段高航表情严肃点着头道,“不过我估摸着,他也有可能会蛰伏下来,不搞什么花子,因为我也没几年就二线了嘛,现在他平稳过渡,到时不就尽得好处?”
“以我对潘宝山的了解,他可不会那么老实,肯定会有招子对付我们,所以段书记,该凌厉出招的还是不能手软。”韩元捷道,“就拿这次教改大会来说,我就觉得不同寻常,以往每年这个会都是在年初,最多也就是在年中召开,而现在是什么时候?四季度已经快过半了,从时间上看就不太正常。其次从规格上看,以前都是由分管的副省长主持召开,而今他年潘宝山却亲自抓。”
“就是啊,要不我怎么找你过来商量?”段高航道,“不过说实话,对付潘宝山,我觉得底气不够硬啊。咱们之间是了解的,有些事是不是很可怕?万一潘宝山那小子要是不动声色地搞我们一下,难说会有什么结果。”
“想搞得有证据,没有证据就说不了话。”韩元捷道,“虽然现在是打虎时期,可也不能师出无名,否则就是潘宝山那边的失策了,所以他不会轻易出手的。”
“你怎么就知道潘宝山没有或者不能获得证据?”段高航一脸忧郁,“百密一疏,哪里来得天衣无缝?”
“不要吓唬自己,否则心事重重也不利于树立威信,会让手下的人产生恐慌心理,不利于带班子啊。”韩元捷笑道,“段书记,你都是老江湖了,难道还真是江湖越老胆子越小?”
“也不是。”段高航摇摇头,道:“这话也就是和你说说,在其他人面前我可一点都没表现出来,更没有透露什么信息。”
“我相信,这是段书记对我的信任!”韩元捷说完顿了下,又道:“其实段书记,你说的很有道理,我又何尝不担心?”
说到这里,韩元捷眉头紧皱起来,想到了前不久丁薇的事,禁不住打了个寒战。他很清楚,对丁薇的灭口行动,计划得并不周密,只是因为丁薇逼得太紧,所以才急于出手。祸患,还是有的。而那绝对是不用商量就掉脑袋的,因此每每想起就后悔,更是后怕,简直是寝食难安。
“怎么了,元捷,也不至于这么担心吧。”段高航见状颇为意外,轻轻地笑道:“都发抖了?”
“发抖也正常,想想现在的身份地位,如果出了意外,那就是天堂和地狱的差别,不但自己生不如死,还有家人呢,不也一落千丈?”韩元捷极力掩饰着,“人啊,到了一定年龄,总是患得患失。”
“嗌,算了算了,这个话题就此打住。”段高航连连摆手,“何苦灭自己威风呢!”
“对对对,老骥还能伏枥呢,咱们这才在哪儿?”韩元捷忙道,“怎么就自哀自怜起来了啊,再说我们是得天独厚,应该信心满满才是。”
“就是,应该是精神百倍的。”段高航露出一丝自我安慰的微笑,“你是常务副省长,和潘宝山接触的场次多,方便从各个方面更好地打探、了解他的情况,所以你得上心。至于本职工作嘛,也就那回事了,有潘宝山在,你还有多少自主权?”
“是,以后我的主要工作就是关注潘宝山的动向,然后寻找遏制之法。”韩元捷道,“当然,最根本的我认为还是要一狠到底,寻机把他给弄下来。要知道,潘宝山一日在位,我们就一日不稳呐。”
“那是当然那了,灭潘宝山的心始终都在,但从实际情况看,似乎有些说不过。”段高航道,“前段时间的那一系列行动,起到哪怕是一点作用了?”
“也许是行事不对路,没找准气门。”韩元捷道,“就像段书记你刚才说的,百密还有一疏嘛,我就不信他潘宝山做事还真的天衣无缝?我认为,只要把眼睛盯在他身上,早晚能拿住他。”
“好,那这事就交给你了。”段高航略微犹豫地说道,“我吧,确实还想再努力一把,争取再延迟几年退休。”
段高航的话,意思很明显,是想朝中央里靠。这在韩元捷看来是不可能的,段高航有什么?政绩、关系,哪一项都提不起来,怎么就没有点自知之明?难道还真是老糊涂了?当然,想是这么想,说则是另外一回事。
“啊呀,那可真是太好了!”韩元捷顿时睁大眼睛,极力表现出两眼放光的样子,“段书记,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凭你的条件,只要肯定往那个方向努力,肯定是可以的!”
“也不能那么说,目前只是想想而已。”段高航笑着摇摇头,“具体操作起来,还有很多事要做呢。”
“那你就专心攻一攻,瑞东这边的工作,很多都可以由我们来抓嘛!”韩元捷看上去很受鼓舞,“你只管忙你的大事!”
“嗯,暂且这么定吧,且行且看,如果察觉到苗头实在不行,我自然会知难而退。”段高航笑了笑,道:“今天就这样吧,这两天我要进京拜访几位老领导,得准备准备。”
“段书记你放心离开就是,工作上的事情让田阁多盯着点,我的主要精力放在潘宝山身上,你还有什么放不下的?”韩元捷道,“反正有重大动向自然会向你及时汇报,尤其是过两天要召开的全省教改大会,我会关注的。”
只是一般的关注不行,还必须深入,否则看不出什么动向。潘宝山在会议召开的头一天晚上,临时改变了主意:原本移到徐勇健发言材料中的那部分内容,不在大会上展开说了,不强调松阳典型,也不提友同试点。说白了,就是把形势规模上的大会,开成实质内容上的小会。
会上,潘宝山的发言貌似声势很大,讲了六个方面:全面完善教育管理体系;持续提高教育导向能力;全力促进教育公平;不断深化招生制度改革;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办学。六个方面中,全力促进教育公平最简略,就是几笔带过,而且顺序又放在中间位置,所以并没有引起与会人员的注意。
接下来是徐勇健发言,同样也是避重就轻。至于省发改委、财政厅还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相关负责人的发言,都是常规性的,来的都是副职,跟以往一样,只是作一般性的应付、配合。本来,财政厅长阚望要到会的,潘宝山没让,说其他来的都是副职,就别搞特殊了,突出了反而不太好。
总之,大会的动静不小,可是很平淡,没有什么亮点。
亮点可以说是在大会后的小会。这就是潘宝山的打算,把不起眼的小会开成影响全省教育局面的大会。
小会是潘宝山提议的,说既然来到了友同,就借机会听听友同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汇报。参会的人员不多,就潘宝山、分管教育的副省长、友同市委书记宁川平、市长昌远树、省教育厅长徐勇健,还有此次来友同的省发改委、财政厅还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有关负责人。此外,还有已是松阳市副市长的曾光辉,他作为松阳教育系统的代表,出席了本次大会,所以自然被潘宝山邀请入列这个小会。
“今天的这个会,是计划之外的,但是很有必要。”潘宝山一开始就讲话,他不等主持会议的宁川平开口,“希望在座的各位一定要重视起来,把今天的会议内容和精神学习透、贯彻好。应该说,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在整个瑞东来说,松阳做得最好,但现在为什么在友同开这个小会?我想大家应该能明白,归根到底是选试点、普及推广问题。这方面的工作,友同是有一定基础的,希望友同能更上一层楼,把教育均衡工作做好,然后和松阳一道成为示范,并总结出经验在全省推广开来。”
讲完这些,潘宝山对宁川平笑笑,说他就讲这么多,然后看了看手表,说不参加接下来的会议了,省里还有个重要的活动等着。
潘宝山的离开也是个策略,在这项工作上,保持一种若即若离的距离最合适,可进可退,攻守自如。
会议继续。宁川平中规中矩,他对会场的人点头致笑,表示欢迎,然后简要介绍了友同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接着转入正题,说友同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坚持把教育工作的优先发展摆在了重要的战略位置,围绕“促进教育资源发展平衡,推动良好教育公平公正”的目标,不断增加投入优化教育结构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昌远树也讲了话,他从全省教改工作大会说起,表示友同将以此为契机,围绕教育均衡这个中心原则开展一系列工作,确保出实效、见成绩。
徐勇健最后发言,是部署,也是总结。他详细介绍了松阳的教改工作,点出了全省要以松阳为典范进行学习,并要求友同作为试点迅速开展各项相关工作,争取和松阳一起成为先进。
作为呼应,宁川平立刻表态,说友同将迅速成立教改工作领导小组,就松阳的教改工作进行调研总结,在此基础上,全面打开友同教改工作的局面。
第九百四十七章国债切口
想到以后可能出现的阻力,宁川平让昌远树主抓这项工作。几乎不从正事的昌远树自己感到一直被边缘化,现在陡然得了机会也想表现一下,很是卖力。第二天,他就带着教育系统的一帮人还有分管的市领导,火速火急地去了松阳,把“松阳模式”照搬了过来,并即刻推行。因为有可借鉴的经验,加之实施力度又大,所以效果很明显。一时间,从师资力量上看,市区众中、小学竟不分上下。
这对友同各界来说是一个激荡,其中反应最大的是地产界。有开发商原本傍着核心好学校,花大代价拿地开发小区,准备卖个特高价狠赚一把,可眼前的情况让他们叫苦不已。而那些原本不在好学区开发的地产,因为学区内优质师资的注入,似乎看到了意外的曙光,纷纷酝酿着要涨价。
面对这一局势,昌远树显得很兴奋,说教改搅动了友同的一池春水,刚好利用这个机会,把全市的房产市场搞活,大范围内价,多渠道增加政府收入。
宁川平没有回应,他摸过潘宝山的思路,昌远树说的,完全是背道而驰。
“昌市长,房地产市场被搞活是好事,但如果导向错了引发房价普涨,恐怕也有不妥。”宁川平道,“再说了,提价有那么容易?房产商提价,恐怕还要担心被购房者抛弃呢。因为总归有谨慎不加价的地产商,能吸引消费人群,再加上学区的标签已经不那么明显,所以购房者的选择空间很大。”
“是有那么个可能,但决定权应该在我们手中。”昌远树笑道,“政府挂牌出让土地的时候把价格统一调高,到时房价普遍上升,就能把购房者的选择空间给挤没了。”
“还是让市场说了算吧,经济杠杆的运用,政府还是少些主观操控。”宁川平道,“要知道,省里把我们友同当作教改试点,可不想看到我们太能干乱伸腿脚,老老实实把教改工作做好就行,免得出力不讨好。”
“呵呵,这么说也对。”昌远树不自然地抖动着脸部肌肉,笑道:“宁书记,你是一贯的沉稳啊,跟着你干工作,放心。”
“别这么说,沉稳的另一面就是裹足不前,没前途啊。”宁川平也笑了起来,“昌市长是个活络人,可不要学我。”
“唉,这年头活络不活络的没什么用了,关键是要抓个底实的关系,否则可没人搭理。”昌远树叹道,“大环境变了,越活络就越让人避之不及,怕沾上麻烦啊。”
“这个你还担心?你跟韩副省长的关系谁不知道?”宁川平道,“不要谦虚嘛。”
“宁书记,要说搁以前,可真没的说,不过现在不同了,韩副省长已经对我不理不睬喽。”昌远树唏嘘道,“人家官当大了,事务多,没工夫理会咱这样的小人物。”
“没工夫理会,不代表不愿意搭理,你找他办事还能不成?”宁川平道,“你是有大靠山的,工作开展起来也能放得开。不过再怎么着也得留点心,上面布置的条线工作可得做好了,大意不得。”
“宁书记放心,我明白你的意思,不就是教改嘛,既然你把那项任务交给了我,我肯定是会做好的。”昌远树道,“我不喜欢拖别人后腿,也不喜欢被别人抽着鞭子走。”
“哟,昌市长,你这话可不简单呐。听意思,好像是我手里有鞭子?”宁川平听出了昌远树的话中之意,这种情况不能装糊涂过去,必须得解刨开来当场镇住,否则就会失威。
“不是不是,宁书记你别误会!”昌远树连忙摆起了手,“不是借着刚才的语境嘛,我是说不愿意去腆着脸靠韩副省长,因为可能会被他喝来喝去啊。”
“哎唷昌市长你这是怎么了?被省长喝来喝去不一定是坏事啊,那是他把你当成自己人才那么做呢。”宁川平笑着一扫手,“行了,你去忙吧,在我面前尽说些自得的话,摆明是要我嫉妒是吧?”
把昌远树打发走,宁川平陷入沉思,琢磨着是不是要把这一情况告诉潘宝山,以便他及早采取应对措施,否则昌远树真的搅和起来,一旦有了房价提升的既成事实,再想扭转的话难度就大了。
事不迟疑,宁川平打电话向潘宝山汇报。
潘宝山听后一笑,表扬了宁川平的积极主动,说教改本身的意义就是造福于民,如果因为教改导致房价普遍上涨,就有点得不偿失了。不过,好在事前有考虑,多少还有点对策,不过还需要地方上多支持。
“潘省长有什么尽管指示,我当不遗余力。”宁川平立刻表态。
“保障房和廉租房的建设数量要跟上去,这也是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潘宝山道,“这个问题在松阳已经得到了比较好的解决,轻易化解了所谓的房价普遍上涨问题。”
“我马上带人去考察,看看松**体做法,回来后参照执行。”宁川平道,“请潘省长放心。”
“对你当然放心,不过昌远树就不同了。”潘宝山笑道,“不可知、不可控的地方太多。”
“今天我和他交流过,应该也没什么。”宁川平道,“昌远树的一切都指望着韩元捷,现在似乎断了联系,我提起的时候,他很感叹,也很落寞。”
“原因是对韩元捷来说,昌远树已经没了利用的价值,估计接下来不久,韩元捷会找他商量事情。”潘宝山道,“那会昌远树肯定会猛翘尾巴,不过他得意不了几天,一切都在掌控之中。”
“那就好,免得他兴风作浪,坏了友同的盘子。”宁川平道,“潘省长,没事就挂电话了,我马上组织一下,准备到松阳去学习,借鉴他们在保障房和廉租房方面的经验。”
“嗯,这项工作可以做在前头,下一步,我会提出来在全省推广。”潘宝山道,“当然,阻力会很大,省委方面可能有不同意见,所以更需要地方上的默默支持。”
“友同算一个!”宁川平没有一丝犹豫。
“嗯,宁书记,谢谢!”潘宝山这句感谢由衷而发,不过并不太符合身份语境,尤其谈的又多是跟工作有关。
“潘省长千万别这么说,我宁川平受不起。”宁川平连忙道,“别的话也不多说了,反正以实际行动检验就是。”
电话挂掉,潘宝山很欣慰,他没想到宁川平会这么配合,或者说是归顺,看来以后要多加关注,可以纳入核心圈子。不过现在还不是考虑人事的时候,主导的工作还必须全力投入。教改工作已经纳入轨道,作为呼应的保障房和廉租房建设,也要适度跟上。
这方面的工作,潘宝山原本打算在省常委会上提出,与段高航展开正面交锋,不过刚才经宁川平的电话一打,忽又有了新想法,为何不像教改一样,从下面逐一做起?松阳可以说已经取得了成功,接下来友同也会全面铺开,如此下去,在地级市形成大气候,在主张推行不就省事多了?
看来得加速打基础的进度,潘宝山立刻问鱿鱼,对迅光市市委书记乔汇良的暗中排查到了什么程度,是否到了破冰阶段。
鱿鱼详细汇报,说乔汇良插手的工程项目实在太多,只是重大的就有十几个,( 官路逍遥 http://www.xlawen.org/kan/2109/ )
“真的,你有那么慷慨?”焦华眉头一抖,“可相机给了你,我这边就没保障了,到时你赖账怎么办?”
“现在就给你!”昌远树急切地说道,“还有两百万,马上也走电子银行转给你!”
“唉,昌市长你不是个实在人,刚才怎么不一次性把二百万都给我呢?”焦华笑了笑,抖着肩膀道:“不过也无所谓,生意人嘛,看重的结果。”
不一会,三百万到手,焦华留下相机,带人走了。
第九百四十四章预热
离开会所,焦华便赶紧把情况向鱿鱼汇报。鱿鱼听得是先喜后惊,他说得钱是次要的,主要是拿证据控制昌远树,相机给了他,相当于任务没完成啊。
焦华听了嘿嘿直笑,“老板别急,听我说嘛,相机给了他,可还有手机呢。那对狗男女当时都吓傻了,根本就没在意还有好几部手机在拍他们呢。”
“嗐,你可真是,也就是说,你顺势又多弄了一百万?”鱿鱼笑了起来,“也太狠了点吧。”
“对那样的人不算狠,反正都是赃款。”焦华道,“这对我们来说,也算是个创收啊。”
“也是,不过在这笔钱的分配上,要给单飞那边多点,有些事你可能不知道,反正多给点合适。”
“多少都行,还不都听你的嘛。”焦华笑道,“最终支配权都在你。”
“不能那么说,有些事还是商量着来好。”鱿鱼道,“特别是额外的创收,更要尊重创收者的意见。”
“老板你这么说,那我就不好意思了,怎么都是跟着你干的,如果没有你,哪有兄弟们今天这日子?”焦华很认真地说道,“所以什么就别说了,马上把钱朝你那儿一交,我就不问事喽。”
焦华说得很干脆,他虽然行事刁钻无耻,不过却是个爽快人,更重义气。鱿鱼知道这一点,也就不再多讲。
已经是半夜了,鱿鱼觉得应该把这一好消息告诉潘宝山,不过想想还是等等,现在潘宝山的官当大了,事情多,能不打搅他休息就不打搅。
第二天上午,到了上班的时候,鱿鱼才打电话给潘宝山。接电话的是曹建兴,说潘宝山正在准备接见重要客人,一时半会可能接不了电话。鱿鱼说不接也行,反正有时间告诉他,对昌远树的行动已经取得了成功。
之后,鱿鱼又马不停蹄地找到单飞,把准备好的一张五十万的承兑汇票给他。
“我拿这钱干什么?”单飞推了回去,“伤感情啊,也太小看我了吧。”
“按劳分配,不存在小看不小看的问题。”鱿鱼笑道,“再说了,这是计划之外的收获,理应兄弟们共享。而且,毕竟事情本身对你也有所触动,有歉意啊。”
“别了,触动什么?”焦华道,“那只能说是给我提了个醒,对女人不能太放心,我还得谢谢你呢。”
“不要扯远了,总之这钱你拿着,伤不了咱们之间的感情。”鱿鱼笑道,“你手下也要拢一帮人,花费是需要的吧,要不靠什么拉住人心?这年头,现实得很呐,你又不是什么大领导,能给别人升官加爵,所以就只能靠钱了。”
听到这里,单飞琢磨着也是,手下的一帮民警和辅警平日是很铁心的,他没能力帮民警提干,也没办法帮辅警在转正,能拿什么拢住人心?
“行,那我就拿一点,不过要不了这么多。”单飞道,“二十万就够了。”
“别磨叽,时间就是金钱,跟你扯来扯去,耽误我多少挣钱的宝贵时间?”鱿鱼把汇票朝单飞面前一推,站了起来,“好了,就这样吧,有事再联系。”
鱿鱼离开后,再次拨打潘宝山电话。这次接电话的是潘宝山,说曹建兴已经告诉他了,非常好,现在,他正在和教育厅长徐勇健谈话,准备召开全省的教改工作会议,作为前提氛围的营造,马上到松阳去调研一下。
对潘宝山来说,这是等不得的事情。第二天,他就和徐勇健一起,前往松阳市。
这次调研,不用说就是一次愉快的旅行,方方面面没有不舒心的地方。当然,主要目的来不得松懈,就是要为教改的推广造势,所以,调研还是要认真、到位,该点的要点出来。
“徐厅长,这次到松阳,就教改方面的经验,你要多说两句,因为接下来的全省教改工作大会,需要这个铺垫。”潘宝山道,“如果你要不熟悉,到时让松阳方面先多介绍介绍。”
“潘省长,根本用不着介绍,我对松阳的教改吃得很透,绝对是个典范,早就该推广开来了。”徐勇健现在对潘宝山的看法,不只是把他当做省长,还有另一层关系,就是在中组部做副部长的亲戚华鸣曾说过,跟潘宝山的关系相当不错,可以投靠他。所以,现在徐勇健是把潘宝山当成是坚实可信的大靠山。
“嗯,那最好,眼下也正是推广的时候。”潘宝山笑道,“具体的推广方案你要抓点紧,记得以前我曾跟你提起过吧,说要重视起来的。”
“是的是的,都准备好了呢。”徐勇健忙道,“只是前段时间你不在瑞东,没有合适的大环境,所以我也就没提出来。”
“不提出来也好,省得被扼杀的萌芽状态。留到现在,正合适。”潘宝山笑道,“等回去后,你马上再丰富丰富,下一步要全面展开,作为关键的试点,友同市起到的作用很关键。这次调研回去后,就着手安排在友同召开全省教改工作大会,然后就在友同全方位实施教改,以实际效果来推动教改的全局工作。”
一路上,潘宝山和徐勇健说了很多,徐勇健都做了记录。
来到松阳时,王天量带头迎接,场面不大,但够分量。现今不管什么活动,不适合搞大场面,所以为了显示重视程度,分量自然要加上去。松阳市几套班子的主要领导都到了,随从不多,都是精华。
“我这么一来,好像耽误了大家不少时间嘛。”潘宝山笑道,“仔细看了看,都到了啊。”
“潘省长来松阳,那是必须的。”王天量非常热情地走上前和潘宝山握手,“你来松阳不是第一次,但作为省长,还是头一遭嘛。如果我们不重视,那就是松阳的不是了。”
“我来松阳,重点可不是你说的。”潘宝山指了指旁边落后一个身位的徐勇健,道:“今天他可是主角,教改啊,我可一直放在心里的。”
“什么事都落不下,我们都做足了准备。”王天量道,“我知道潘省长对教改的重视程度,哪能丢松呢。”说完,对随来的教育局长曾光辉道,“曾局长,等会座谈的时候,你可要好好讲讲,特别是要和徐厅长沟通汇报。”
“那是当然,不过实际上徐厅长对我们松阳教改的了解,不一定比我少啊。”曾光辉道,“他一直都关注着呢。”
“曾局长这么说给我长脸了,不管怎样,你才是有功劳的人,松阳的教改能取得如此成绩,跟你的努力是分不开的,这我知道。”徐勇健不忘给曾光辉回个甜枣。
“哦,说到曾局长,的确是像徐厅长说的,他确实做得不错,充分说明了能力是突出的。”潘宝山并没有忘记曾光辉,早前就对他很看好,准备提一提,现在正是时候,“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像这种点睛的话,跟王天量其实不必说,但为了避免后遗症,表面的形式还是要走一走。王天量当然明白,他也不多说,只是随声附和了下。
随后的调研和座谈,行云流水,有实料、有准备,想不流畅都难。
计划内的事情完成后,自然有私下交流。潘宝山坐进王天量的办公室,道出了实情,眼下的教改是一举两得。
“教育资源配置均衡,推进教育公平,是必须做的,这是政府的责任。”潘宝山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家的未来离不开公平的教育。”
“另一得呢?”王天量点着头,“是不是与之有着密切联系的房价?”
“对,那也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抓的一个重点工作。”潘宝山面带微笑,“我希望松阳能把效应充分发挥出来,打响第一炮,开个好头。”
“没问题,松阳的房价完全可控。”王天量笑道,“早前你在松阳执政时的影响还在,我也一直在有意延续。现今松阳的房产商,可以说是很没信心的。”
“房产商对于社会价值的真正贡献,在我看来微乎其微。当然,特定时期内的作用有,但缺乏可持续性。”潘宝山道,“一定程度上说,多少有些杀鸡取卵的影响,所以我向来持反对意见。”
“是啊,房产企业只是社会资金的吸附和转移,虽然可以拉动经济板块活跃,可站在经济源角度上看,并没有多大作用。”王天量道,“况且它同时还有负面效应,让社会基础层缺乏自由支配资金。”
“你看得很透。”潘宝山赞赏地看着王天量,“那我也就不多说了,反正你留点心,该发力的时候要发力,既是支撑,也是呼应。”
“放心,我让曾光辉主抓。”王天量会意一笑,“下一步,他将作为副市长主抓房产工作。”
“哦?这个倒出乎我的意料,你不让他主管文教科体卫?”潘宝山笑问。
“曾光辉的升迁,主要是为了更好地配合你的施政。”王天量道,“松阳的教改工作已经成型,接力棒无论交给谁都行,而房地产市场工作,是要下一番功夫的。”
“换领域需要适应性,曾光辉行不行?”
“可以,我考察过,完全没问题。”
“好,你的人嘛,你作主。”潘宝山笑了笑,道:“天量,那就这样吧,等会吃过饭我就回去,马上准备全省教改工作大会,来松阳造势预热的目的已经达到,效果很好。”
第九百四十五章会前请示
回瑞东的路上,潘宝山就让徐勇健准备好相关会议材料,过两三天就在友同召开全省教育工作改革会议。同时,让曹建兴也提前着手拟发通知,参加会议的除了教育系统的人员外,省发改委、财政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条口也要派相关负责人参加,毕竟教改不是个单一的政令,也是较为系统化的东西,牵涉的方面也不少,需要政策倾向、资金投入还有人事部门等多方面支持。
交待完这些,潘宝山闭上眼睛陷入沉思,这几天他一直在思考个问题,就是教改会议的各项议程,包括出台相关政策措施,要不要和段高航通个气。按照惯例,这种情况是要向省委汇报的,尽管会议的发起人是政府,具体工作也是政府口去抓,但在拍板的事情上,还是要由省委来做。
向段高航请示一下,从程序上看行事稳健,让人说不出什么,但客观效果可想而知,肯定难如人意,阻力肯定会无端而至。
在这个问题的取舍上,潘宝山真的犯了难为,他翻来覆去想了又想,决定来个一分为二,汇报材料中把教育资源均衡化方面的事情,只是一笔带过,一些具体的政策和措施,放在教育厅的发言材料中,到时现场一锤定音。
主意已定,曹建兴便立刻行动起来,他负责跟徐勇健沟通,把潘宝山的计划布置下去。
徐勇健当然没二话说,当即就说肯定没问题,不过他有些担心把握不准潘宝山的思路,便让曹建兴费费心,晚上他把材料整好后发个邮件过去,审一审更为妥当。
“审材料的事应该没什么,我想潘省长也很乐意把把关,毕竟在教改工作上,他有太多的想法。”曹建兴道,“我跟潘省长多少年了,知道他是个很想做实事的人,无奈周遭的环境不行,不得不让他抽出大部分精力去应付那些乱七八糟的事。”
“真金需要火炼,你看现在潘省长不是越来越好了嘛。”徐勇健道,“曹秘书长,我觉得段高航那帮人,有点气虚,从决策到执行,跟潘省长这边相比,总是要差那么一截。”
“再怎么着段高航在瑞东是根深蒂固,想撼动他很难,而撼不动的话,潘省长就会不断遭到遏制和打击。”曹建兴道,“所以总的来说,潘省长也很有压力,他虽然没说,但我能感觉得到。就像这次教改工作会议,有些内容不是分流到你这儿来了嘛,他就是担心把材料交给省委那边通不过。”
“潘省长这么做是对的,目前的情况不能硬碰硬,一来他负责的是政府,跟省委那边绝对要多采取柔和的策略;二来他刚来不久,需要一个适应的时间,就算适应了也要稳住,要不会被批评张扬无忌。”徐勇健道,“曲中求直,不但能自保,还能不知不觉间变被动为主动。”
“徐厅长,怎么感觉你像个搞组织工作的?”曹建兴笑道,“说话的口气和内容,特别符合身份。”
“哪里,可能是和干组织工作的亲戚接触多了,受点影响吧。”徐勇健不好意思地说道,“让曹秘书长见笑了。”
“别这么说,咱们只是随便聊聊。”曹建兴看了看手表,“潘省长那边的材料还要重整一下,我得赶回去。”
重整的材料,就是教改工作会议上的发言稿。那很简单,曹建兴回去后把移交给徐勇健的那部分删掉,只是简单附几句就好了。
没多久,整好后的材料送到了省委办公厅,很快就转到田阁手中。
田阁拿到材料后,犹豫了下,立刻送到段高航面前。
“他潘宝山还算有点脑子,还知道要请示。”段高航接过材料简单翻了下,随手扔到桌角,“让他等着吧。”
“听下面的人说,教改会拟定于两天后在友同召开。”田阁道,“所以我想,他们是等不了多长时间的。”
“省委这边的意见还没出来,会议怎么开?”段高航道,“潘宝山既然能把材料送过来,就会有耐心等。”
“不一定,潘宝山行事的风格段书记你还不知道?”田阁道,“我看他这是在充分掌握主动权,他把材料送过来,我们不吭声,他就会以我们不搭理为由说事。那样一来,会议不但照常开,而且我们如果再提出程序上有问题的话,还又要落个不是。当然,如果我们持续不发声,那当别论,可仍旧会留下别的话柄。”
“怎么可能不发声呢,要不还真会被潘宝山拿来说事,说我不配合他的工作。”段高航稍显急躁,不觉间提高些声调,“关键是发声的时间点要把握好,他不是两天后召开会议嘛,那就明天下午下班前把材料的修改意见反馈回去,让他们好好修改一番,看他能不能来得及。”
“段书记,他们报过来的材料我仔细看了下,修改对他们来说不是难事。”田阁道,“材料都是常规化的内容,多是就宏观方面的工作点了点,个性化操作的东西倒没有多少。”
“哦,没想到啊,原本以为潘宝山会搞很多带有标签性的举措。”段高航道,“我要针对的就是那部分内容,也方便切入、做大,可没有的话就不太好办了,毕竟宏观性的东西都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也没必要挑剔。”
“是的,大面上的话都有道理,如果我们太挑剔的话,真的容易被用来打反击。”田阁道,“其实段书记,我觉得是不是我们想得太多了?潘宝山召开教育工作会议,也许没有什特殊目的,常规性动作,搞点动静证明自己的存在而已。”
“应该没那么简单,潘宝山那人你又不是不了解,哪里是随随便便做事的人,我认为,在教改工作上,潘宝山会有不小的行动。”段高航道,“不过也无所谓,教育嘛,存在问题很多,抓抓也好。”
“他做苦劳,我们收功劳,就由他折腾吧。”田阁附和道,他想趁机麻痹段高航的神经,在教改工作上不要过于较真,否则要是潘宝山让他从中协调,是很棘手的事。
“也不能由着他折腾,因为收获功劳的不一定就是我们。”段高航道,“潘宝山不是省油的灯,能把好事留给我们?因此对他还是要采取高压政策,省得他折腾出成绩来,拉到头上增加光环圈数。”
“嗯,段书记说的也是。”田阁领会似地点起了头,心中却暗叫不爽,嘴上更不能多说什么。
“行了,你有事去忙,回头我再瞧两眼材料,对潘宝山可大意不得,还得小心为是。”段高航道,“对了,你要多跟杜成行交流,他被拉过来时间不长,定性不一定够稳。”
“嗯,杜成行是要牢牢圈住,他对潘宝山的了解应该比较多。”田阁道,“有的信息没准什么时候就用得到。”
“杜成行对省委副秘书长这个职位,满不满意?”段高航问道,“他做驻京办主任虽然做得疲塌了,但也不是说回来随便弄个位子就能满足的。”
“按理说他应该是满意的,从级别上说,驻京办主任是正厅级,而省委副秘书长一般都同时任省委办公厅主任,也是正厅级,是匹配的。”田阁道,“只不过现在办公厅主任不是万军嘛,所以杜成行的正厅,现在只能说是高配。”
“你的意思是把万军拿下?”段高航神色严肃地摇了摇头,“不行,不看僧面看佛面,有万少泉的关系在,就不能动万军,要动也只能往高处搬。”
“我不是说要把万军挤下来,只是就事论事那么一说。”田阁忙解释道,“我的意思是,能不能给杜成行弄个正厅实职,同时兼任省委副秘书长,那样的话也算是实至名归。”
“嗯,那个我再考虑。”段高航道,“有机会就促成一下,现时是没办法的。”
“说到底也都是些小事,其实杜成行对能回到瑞东工作就已经很满足了。”田阁道,“只是我们为了更好地挖掘他的利用价值,所以才要上点心的。”
“不管怎样,都是个很好的提醒。”段高航笑了笑,似乎又想起了什么,问道:“对了,你对潘宝山把会议放到友同去召开,有什么看法?”
“我感到很奇怪,潘宝山竟然选择了不靠前不靠后的友同做会场。”田阁皱着眉头道,“难道他想借此机会逐一拿下个地级市的控制权,打牢基础?”
“有可能。”段高航道,“潘宝山在省级层面上,没有多少发展空间,他想要快速扩大范围圈增加实力,也只有从下面的地级市下手了。”
“是啊,松阳是不用说的,他的老根据地,我们也不在乎。”田阁道,“不过对其他市的控制,还是要强化的,不能失去阵地。”
“我会找准时机给他们上上发条的,还有,韩元捷那边也打个招呼,让他对各市熟悉的人头也都点拨点拨。”段高航说完,又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充满疑虑地说道:“友同,潘宝山把第一炮点在友同,难道还有什么背景?”
“要说背景,潘宝山和友同的市委书记宁川平曾经在松阳共过事。”田阁道,“除此之外,似乎也没听说过他们有什么交触。”
“潘宝山不会那么想当然吧,要借助那么薄弱的关系?”段高航道,“我总觉得,背后还有很多谜团没解开。”
“段书记,你是不是太过紧张了点?”田阁犹豫着,小心翼翼地说道:“这话说得也许不合适,但我觉得有必要点一下。”
“你说我紧张?”段高航愣了一下,随即笑道:“我只是小心防范,毕竟这次潘宝山的到来是来者不善啊。”
“那,那是我紧张了。”田阁摸了摸额头,“段书记,我也觉得潘宝山此番是来势汹汹,只不过面上比较平静罢了。要不这样,把眼前的事抓抓紧,跟宁川平打个招呼,做点准备?”
“让韩元捷去友同走一趟吧,他跟市长昌远树很熟,正好一起把预防针都打了,省得让潘宝山钻了空子。”此时的段高航,表情看上去很不屑。
第九百四十六章大小会
韩元捷并没有立即去友同,他说现在最好是以静制动,因为还不知道潘宝山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他在教改方面会有什么行动还不清楚,所以还是等大会结束后看看情况再前往,刚好有什么苗头,也就顺势灭掉。
这个建议得到了段高航的认可,他确实不知道潘宝山意欲何为,盲目行动当然多有不妥,弄不好还会陷入被动。
“那你就勤加关注,反正不能让潘宝山伸开腿脚折腾,那小子毕竟年轻啊,动作放开了,咱们可有点赶不上。”段高航表情严肃点着头道,“不过我估摸着,他也有可能会蛰伏下来,不搞什么花子,因为我也没几年就二线了嘛,现在他平稳过渡,到时不就尽得好处?”
“以我对潘宝山的了解,他可不会那么老实,肯定会有招子对付我们,所以段书记,该凌厉出招的还是不能手软。”韩元捷道,“就拿这次教改大会来说,我就觉得不同寻常,以往每年这个会都是在年初,最多也就是在年中召开,而现在是什么时候?四季度已经快过半了,从时间上看就不太正常。其次从规格上看,以前都是由分管的副省长主持召开,而今他年潘宝山却亲自抓。”
“就是啊,要不我怎么找你过来商量?”段高航道,“不过说实话,对付潘宝山,我觉得底气不够硬啊。咱们之间是了解的,有些事是不是很可怕?万一潘宝山那小子要是不动声色地搞我们一下,难说会有什么结果。”
“想搞得有证据,没有证据就说不了话。”韩元捷道,“虽然现在是打虎时期,可也不能师出无名,否则就是潘宝山那边的失策了,所以他不会轻易出手的。”
“你怎么就知道潘宝山没有或者不能获得证据?”段高航一脸忧郁,“百密一疏,哪里来得天衣无缝?”
“不要吓唬自己,否则心事重重也不利于树立威信,会让手下的人产生恐慌心理,不利于带班子啊。”韩元捷笑道,“段书记,你都是老江湖了,难道还真是江湖越老胆子越小?”
“也不是。”段高航摇摇头,道:“这话也就是和你说说,在其他人面前我可一点都没表现出来,更没有透露什么信息。”
“我相信,这是段书记对我的信任!”韩元捷说完顿了下,又道:“其实段书记,你说的很有道理,我又何尝不担心?”
说到这里,韩元捷眉头紧皱起来,想到了前不久丁薇的事,禁不住打了个寒战。他很清楚,对丁薇的灭口行动,计划得并不周密,只是因为丁薇逼得太紧,所以才急于出手。祸患,还是有的。而那绝对是不用商量就掉脑袋的,因此每每想起就后悔,更是后怕,简直是寝食难安。
“怎么了,元捷,也不至于这么担心吧。”段高航见状颇为意外,轻轻地笑道:“都发抖了?”
“发抖也正常,想想现在的身份地位,如果出了意外,那就是天堂和地狱的差别,不但自己生不如死,还有家人呢,不也一落千丈?”韩元捷极力掩饰着,“人啊,到了一定年龄,总是患得患失。”
“嗌,算了算了,这个话题就此打住。”段高航连连摆手,“何苦灭自己威风呢!”
“对对对,老骥还能伏枥呢,咱们这才在哪儿?”韩元捷忙道,“怎么就自哀自怜起来了啊,再说我们是得天独厚,应该信心满满才是。”
“就是,应该是精神百倍的。”段高航露出一丝自我安慰的微笑,“你是常务副省长,和潘宝山接触的场次多,方便从各个方面更好地打探、了解他的情况,所以你得上心。至于本职工作嘛,也就那回事了,有潘宝山在,你还有多少自主权?”
“是,以后我的主要工作就是关注潘宝山的动向,然后寻找遏制之法。”韩元捷道,“当然,最根本的我认为还是要一狠到底,寻机把他给弄下来。要知道,潘宝山一日在位,我们就一日不稳呐。”
“那是当然那了,灭潘宝山的心始终都在,但从实际情况看,似乎有些说不过。”段高航道,“前段时间的那一系列行动,起到哪怕是一点作用了?”
“也许是行事不对路,没找准气门。”韩元捷道,“就像段书记你刚才说的,百密还有一疏嘛,我就不信他潘宝山做事还真的天衣无缝?我认为,只要把眼睛盯在他身上,早晚能拿住他。”
“好,那这事就交给你了。”段高航略微犹豫地说道,“我吧,确实还想再努力一把,争取再延迟几年退休。”
段高航的话,意思很明显,是想朝中央里靠。这在韩元捷看来是不可能的,段高航有什么?政绩、关系,哪一项都提不起来,怎么就没有点自知之明?难道还真是老糊涂了?当然,想是这么想,说则是另外一回事。
“啊呀,那可真是太好了!”韩元捷顿时睁大眼睛,极力表现出两眼放光的样子,“段书记,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凭你的条件,只要肯定往那个方向努力,肯定是可以的!”
“也不能那么说,目前只是想想而已。”段高航笑着摇摇头,“具体操作起来,还有很多事要做呢。”
“那你就专心攻一攻,瑞东这边的工作,很多都可以由我们来抓嘛!”韩元捷看上去很受鼓舞,“你只管忙你的大事!”
“嗯,暂且这么定吧,且行且看,如果察觉到苗头实在不行,我自然会知难而退。”段高航笑了笑,道:“今天就这样吧,这两天我要进京拜访几位老领导,得准备准备。”
“段书记你放心离开就是,工作上的事情让田阁多盯着点,我的主要精力放在潘宝山身上,你还有什么放不下的?”韩元捷道,“反正有重大动向自然会向你及时汇报,尤其是过两天要召开的全省教改大会,我会关注的。”
只是一般的关注不行,还必须深入,否则看不出什么动向。潘宝山在会议召开的头一天晚上,临时改变了主意:原本移到徐勇健发言材料中的那部分内容,不在大会上展开说了,不强调松阳典型,也不提友同试点。说白了,就是把形势规模上的大会,开成实质内容上的小会。
会上,潘宝山的发言貌似声势很大,讲了六个方面:全面完善教育管理体系;持续提高教育导向能力;全力促进教育公平;不断深化招生制度改革;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办学。六个方面中,全力促进教育公平最简略,就是几笔带过,而且顺序又放在中间位置,所以并没有引起与会人员的注意。
接下来是徐勇健发言,同样也是避重就轻。至于省发改委、财政厅还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相关负责人的发言,都是常规性的,来的都是副职,跟以往一样,只是作一般性的应付、配合。本来,财政厅长阚望要到会的,潘宝山没让,说其他来的都是副职,就别搞特殊了,突出了反而不太好。
总之,大会的动静不小,可是很平淡,没有什么亮点。
亮点可以说是在大会后的小会。这就是潘宝山的打算,把不起眼的小会开成影响全省教育局面的大会。
小会是潘宝山提议的,说既然来到了友同,就借机会听听友同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汇报。参会的人员不多,就潘宝山、分管教育的副省长、友同市委书记宁川平、市长昌远树、省教育厅长徐勇健,还有此次来友同的省发改委、财政厅还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有关负责人。此外,还有已是松阳市副市长的曾光辉,他作为松阳教育系统的代表,出席了本次大会,所以自然被潘宝山邀请入列这个小会。
“今天的这个会,是计划之外的,但是很有必要。”潘宝山一开始就讲话,他不等主持会议的宁川平开口,“希望在座的各位一定要重视起来,把今天的会议内容和精神学习透、贯彻好。应该说,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在整个瑞东来说,松阳做得最好,但现在为什么在友同开这个小会?我想大家应该能明白,归根到底是选试点、普及推广问题。这方面的工作,友同是有一定基础的,希望友同能更上一层楼,把教育均衡工作做好,然后和松阳一道成为示范,并总结出经验在全省推广开来。”
讲完这些,潘宝山对宁川平笑笑,说他就讲这么多,然后看了看手表,说不参加接下来的会议了,省里还有个重要的活动等着。
潘宝山的离开也是个策略,在这项工作上,保持一种若即若离的距离最合适,可进可退,攻守自如。
会议继续。宁川平中规中矩,他对会场的人点头致笑,表示欢迎,然后简要介绍了友同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接着转入正题,说友同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坚持把教育工作的优先发展摆在了重要的战略位置,围绕“促进教育资源发展平衡,推动良好教育公平公正”的目标,不断增加投入优化教育结构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昌远树也讲了话,他从全省教改工作大会说起,表示友同将以此为契机,围绕教育均衡这个中心原则开展一系列工作,确保出实效、见成绩。
徐勇健最后发言,是部署,也是总结。他详细介绍了松阳的教改工作,点出了全省要以松阳为典范进行学习,并要求友同作为试点迅速开展各项相关工作,争取和松阳一起成为先进。
作为呼应,宁川平立刻表态,说友同将迅速成立教改工作领导小组,就松阳的教改工作进行调研总结,在此基础上,全面打开友同教改工作的局面。
第九百四十七章国债切口
想到以后可能出现的阻力,宁川平让昌远树主抓这项工作。几乎不从正事的昌远树自己感到一直被边缘化,现在陡然得了机会也想表现一下,很是卖力。第二天,他就带着教育系统的一帮人还有分管的市领导,火速火急地去了松阳,把“松阳模式”照搬了过来,并即刻推行。因为有可借鉴的经验,加之实施力度又大,所以效果很明显。一时间,从师资力量上看,市区众中、小学竟不分上下。
这对友同各界来说是一个激荡,其中反应最大的是地产界。有开发商原本傍着核心好学校,花大代价拿地开发小区,准备卖个特高价狠赚一把,可眼前的情况让他们叫苦不已。而那些原本不在好学区开发的地产,因为学区内优质师资的注入,似乎看到了意外的曙光,纷纷酝酿着要涨价。
面对这一局势,昌远树显得很兴奋,说教改搅动了友同的一池春水,刚好利用这个机会,把全市的房产市场搞活,大范围内价,多渠道增加政府收入。
宁川平没有回应,他摸过潘宝山的思路,昌远树说的,完全是背道而驰。
“昌市长,房地产市场被搞活是好事,但如果导向错了引发房价普涨,恐怕也有不妥。”宁川平道,“再说了,提价有那么容易?房产商提价,恐怕还要担心被购房者抛弃呢。因为总归有谨慎不加价的地产商,能吸引消费人群,再加上学区的标签已经不那么明显,所以购房者的选择空间很大。”
“是有那么个可能,但决定权应该在我们手中。”昌远树笑道,“政府挂牌出让土地的时候把价格统一调高,到时房价普遍上升,就能把购房者的选择空间给挤没了。”
“还是让市场说了算吧,经济杠杆的运用,政府还是少些主观操控。”宁川平道,“要知道,省里把我们友同当作教改试点,可不想看到我们太能干乱伸腿脚,老老实实把教改工作做好就行,免得出力不讨好。”
“呵呵,这么说也对。”昌远树不自然地抖动着脸部肌肉,笑道:“宁书记,你是一贯的沉稳啊,跟着你干工作,放心。”
“别这么说,沉稳的另一面就是裹足不前,没前途啊。”宁川平也笑了起来,“昌市长是个活络人,可不要学我。”
“唉,这年头活络不活络的没什么用了,关键是要抓个底实的关系,否则可没人搭理。”昌远树叹道,“大环境变了,越活络就越让人避之不及,怕沾上麻烦啊。”
“这个你还担心?你跟韩副省长的关系谁不知道?”宁川平道,“不要谦虚嘛。”
“宁书记,要说搁以前,可真没的说,不过现在不同了,韩副省长已经对我不理不睬喽。”昌远树唏嘘道,“人家官当大了,事务多,没工夫理会咱这样的小人物。”
“没工夫理会,不代表不愿意搭理,你找他办事还能不成?”宁川平道,“你是有大靠山的,工作开展起来也能放得开。不过再怎么着也得留点心,上面布置的条线工作可得做好了,大意不得。”
“宁书记放心,我明白你的意思,不就是教改嘛,既然你把那项任务交给了我,我肯定是会做好的。”昌远树道,“我不喜欢拖别人后腿,也不喜欢被别人抽着鞭子走。”
“哟,昌市长,你这话可不简单呐。听意思,好像是我手里有鞭子?”宁川平听出了昌远树的话中之意,这种情况不能装糊涂过去,必须得解刨开来当场镇住,否则就会失威。
“不是不是,宁书记你别误会!”昌远树连忙摆起了手,“不是借着刚才的语境嘛,我是说不愿意去腆着脸靠韩副省长,因为可能会被他喝来喝去啊。”
“哎唷昌市长你这是怎么了?被省长喝来喝去不一定是坏事啊,那是他把你当成自己人才那么做呢。”宁川平笑着一扫手,“行了,你去忙吧,在我面前尽说些自得的话,摆明是要我嫉妒是吧?”
把昌远树打发走,宁川平陷入沉思,琢磨着是不是要把这一情况告诉潘宝山,以便他及早采取应对措施,否则昌远树真的搅和起来,一旦有了房价提升的既成事实,再想扭转的话难度就大了。
事不迟疑,宁川平打电话向潘宝山汇报。
潘宝山听后一笑,表扬了宁川平的积极主动,说教改本身的意义就是造福于民,如果因为教改导致房价普遍上涨,就有点得不偿失了。不过,好在事前有考虑,多少还有点对策,不过还需要地方上多支持。
“潘省长有什么尽管指示,我当不遗余力。”宁川平立刻表态。
“保障房和廉租房的建设数量要跟上去,这也是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潘宝山道,“这个问题在松阳已经得到了比较好的解决,轻易化解了所谓的房价普遍上涨问题。”
“我马上带人去考察,看看松**体做法,回来后参照执行。”宁川平道,“请潘省长放心。”
“对你当然放心,不过昌远树就不同了。”潘宝山笑道,“不可知、不可控的地方太多。”
“今天我和他交流过,应该也没什么。”宁川平道,“昌远树的一切都指望着韩元捷,现在似乎断了联系,我提起的时候,他很感叹,也很落寞。”
“原因是对韩元捷来说,昌远树已经没了利用的价值,估计接下来不久,韩元捷会找他商量事情。”潘宝山道,“那会昌远树肯定会猛翘尾巴,不过他得意不了几天,一切都在掌控之中。”
“那就好,免得他兴风作浪,坏了友同的盘子。”宁川平道,“潘省长,没事就挂电话了,我马上组织一下,准备到松阳去学习,借鉴他们在保障房和廉租房方面的经验。”
“嗯,这项工作可以做在前头,下一步,我会提出来在全省推广。”潘宝山道,“当然,阻力会很大,省委方面可能有不同意见,所以更需要地方上的默默支持。”
“友同算一个!”宁川平没有一丝犹豫。
“嗯,宁书记,谢谢!”潘宝山这句感谢由衷而发,不过并不太符合身份语境,尤其谈的又多是跟工作有关。
“潘省长千万别这么说,我宁川平受不起。”宁川平连忙道,“别的话也不多说了,反正以实际行动检验就是。”
电话挂掉,潘宝山很欣慰,他没想到宁川平会这么配合,或者说是归顺,看来以后要多加关注,可以纳入核心圈子。不过现在还不是考虑人事的时候,主导的工作还必须全力投入。教改工作已经纳入轨道,作为呼应的保障房和廉租房建设,也要适度跟上。
这方面的工作,潘宝山原本打算在省常委会上提出,与段高航展开正面交锋,不过刚才经宁川平的电话一打,忽又有了新想法,为何不像教改一样,从下面逐一做起?松阳可以说已经取得了成功,接下来友同也会全面铺开,如此下去,在地级市形成大气候,在主张推行不就省事多了?
看来得加速打基础的进度,潘宝山立刻问鱿鱼,对迅光市市委书记乔汇良的暗中排查到了什么程度,是否到了破冰阶段。
鱿鱼详细汇报,说乔汇良插手的工程项目实在太多,只是重大的就有十几个,( 官路逍遥 http://www.xlawen.org/kan/2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