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66 部分阅读
瑞东省公安厅制定措施并安排人员,对贺庆唐实施保护。
就这样,贺庆唐被安顿好了,接下来,中纪委又把有关潘宝山的问题摆到了桌面。
搁在以前,处在任何一个层面,遇到类似的情况,在严肃认真对待的同时,多少也会有点回旋。虽然功过要分开,但在“过”的问题上会进行一定考量,从大的方面讲,分违法犯罪和违纪违规两种。如果涉及到违法犯罪,是没有权衡弹性空间的,毫无例外地要迅速着手,立办立决。但是,如果只是涉及到违纪违规,在具体的操作上,多少会潜在一定的协商余地。当然,这并不是说不办,也不是说办而不决,拖拖拉拉最后不了了之,而是在办理的轻重程度上,会在不违反大原则的前提下,结合实际情况做一些微调。
但是现在不同了,在违法乱纪方面是“零容忍”,不管问题大小,都有纲有线。
这是个问题,很严重。郁长丰在得知消息后,给潘宝山打电话时就说到了,他表示了一定的担忧。
“虽然私生女的举报,是生活作风问题,但影响还是深重的,将直接导致你的仕途。”这一次,郁长丰在有些事上直言不讳,并不像以前那样,似乎还隔着一层纸,“另外,更为关键的是,如果查实你存在男女关系的问题,那么,有关江山集团的审查,将会重新启动。上一次那个叫康莘生对江山集团举报的审查结果,会被全部推翻。”
“郁委员,我知道。”潘宝山的情绪极为低落,摆在面前的难题确实让他惊慌失措,“我争取在第一个关口挺得住。”
“是要挺住,否则江山集团的事再次被审查,后果可想而知。”郁长丰道,“有些情况我还是了解的,虽然你早就放手了,但曾经的事实是存在的,被翻出来的话,一样是证据。”
“如果只是从审查的角度看,有关江山集团的问题,应该不是问题。”潘宝山道,“从您最早劝诫时,我就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从那时开始,便采取了大量断尾求生式的补救工作,可以说,即便查到底,也应该是一干二净的。”
“嗯,其实要说证据的话,我倒并不担心在江山集团上出什么问题。”郁长丰道,“但问题是,你和那个叫邓如美的人,之间的关系能说清?如果被查实,那么,在江山集团的问题上,即便是没有证据,也没有人会相信你的清白。”
“我和邓如美的问题上,应该也能说得清吧。”潘宝山这话没有底气,因为现在他还不知道该怎样去直面解决。
郁长丰听得出来,他知道潘宝山的话只是一种惯性,既是自我鼓劲,也是在向他表态。
“有些事能含糊一点,有些事不行。”郁长丰并不回避,“就被举报生活作风一事,你必须说清楚,起码从事理上要能说得过去,否则,我也没法帮你,哪怕只是说上一句话,也几乎不可能。”
“我会尽全力去证明的。”潘宝山深呼吸了一下,“办法总归会有,只是需要点时间。”
“在时间上,我帮你极力争取,能拖就拖点。”
“郁委员,您有什么办法?”潘宝山道,“如果不方便就算了,千万不能影响了你。”
“那个不是什么难事,你就别管了。”郁长丰说着,不由地叹了口气。
第一千零三十四章急中生智
虽然郁长丰说可以争取一定的时间,但潘宝山知道,相对于难度这么大的一个问题,还是很有限,所以必须集结所有的力量,把有关被举报私生女的事情解决好。
潘宝山召集了谭进文、曹建兴、鱿鱼还有邓如美,五个人秘密地坐到了一起。
“这一次,段高航与韩元捷两人的攻势,看来非常犀利。”潘宝山没有掩饰自己的担忧,“他们旧事重提,来势汹汹,几欲不可挡啊。”
在座的几人开始都沉默着,面露沉重的表情,因为他们都没什么好主意,不知道该怎么说,毕竟这种大起底的事情,颠覆性太强,让人有些不知从何下手。
“就同一件事情,曾经被匿名举报过,查办的结果不能作为定论?”谭进文紧皱眉头,第一个开口,“如果不能作为定论,还是要查办下来,那无异于成倍增加了我们的应对难度,毕竟这一次问题的解决,要跟前一次的思路有一定的印证,否则不就自相矛盾了?”
“是啊,问题就出在这个地方。”潘宝山缓缓地道,“上次抓住他们匿名的漏子,找人顶了上去,以诬告之说成功化解。而这次,他们不留余地,派贺庆唐出面实名举报,盯得很紧,所以想沿用上一次的思路,几乎不可能了。”
“能不能让贺庆唐失声?”鱿鱼抱着膀子捏着下巴,“现在看来,唯一的法子就是让贺庆唐撤回举报,承认自己是诬告,那不就又能回到上一次的路子上,来个完美的印证?”
“我感觉不是太可行。”曹建兴思忖着摇头道,“贺庆唐可不是一般人,挖他的底子难度可想而知,控制住他的可能性不大,所以想要他撤回举报,恐怕没有什么希望。”
“也是,从贺庆唐举报一开始就请求了保护就能看出,他真的是很狡诈,毕竟在公安口干了那么多年,经验是有的,对自己所有的污点,多是会消除得很干净。另外,再加上段高航和韩元捷的保护,想动他,应该是困难重重的。”鱿鱼点着头道,“而且,在这种情况下,就是想采用极端的手段也不可取,如果他出了事,上面肯定会对我们起疑心。”
“是的,实名举报的敏感度极高,贺庆唐如果出事,就有可能被段高航与韩元捷抓住机会大做文章,强烈造势之下,反而对我更不利。”潘宝山若有所思地道,“所以说,一定程度上讲,我们还得保护贺庆唐。”
“既然这样,那段高航与韩元捷会不会不惜牺牲贺庆唐,趁机把事情做大?”鱿鱼吸了口冷气,“上次康莘生事件,不就是如此?”
“应该不会。”潘宝山摇了摇头,“康莘生怎么能和贺庆唐比?他太稚嫩了。贺庆唐可是个老道的家伙,绝不会无端牺牲成为催化剂的。”
“要不就消极退守吧。”一直没说话的邓如美道,“我带着小恩隐姓埋名,那样不就没有对证了嘛。”
“如果没有更好的办法,也不是不可行,不过那样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谭进文轻叹道,“查无对证的做法,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如此一来,潘省长的上升之路也就很有可能被堵死了。”
“可不管怎样,总比被迎头痛击打下去好吧。”邓如美说到这里有点自责,“这件事,其实也怪我,不应该那么高调地把和小恩的关系暴露出来。”
“现在不是找原因的时候,以后也用不着,因为你根本就没有做错什么。”潘宝山道,“从孩子的角度考虑,就应该如此,否则怎么能给她一个较为圆满的生活?对于小恩来说,生活中没有一个可以叫‘爸爸’的人陪在身边,就已经很残酷了,如果和妈妈之间的关系还要遮遮掩掩,谁又能忍心?”
“现在没有太多的时间说这事,还是先看看怎么解决燃眉之急吧。”谭进文重新把话题引向了焦点所在。
“可不可以通过其他渠道,比如瞄准贺庆唐的家人,然后威胁他收手?”鱿鱼一直在从贺庆唐方面寻求解决之道,“从目前的情况看,只有从贺庆唐身上下手才直接有效,要么,就是降服段高航或韩元捷,那或许更为直接。”
“不管用什么法子让贺庆唐撤回举报,我觉得好像有点走偏。”谭进文抿了抿嘴唇,道:“那样不就相当于形成了制衡?对潘省长以后的发展并不是好事,毕竟是要埋下隐患的。”
“正面迎战固然好,但如果没有更好的办法,恐怕也只有如此了,怎么也得把眼皮底子下的危机解除掉才是。”曹建兴道,“所以我认为,如果能通过贺庆唐的家人作用于他,也不是不可以。”
“先别说办法好不好,能不能行得通还是一回事。”邓如美道,“贺庆唐能从双临市公安局长的位子上请辞下来,足以说明他有的不仅仅是奸诈,还有更为精明的权衡,那样的一个人,对亲属关系中的漏洞怎么能不及时进行维护?所以,想利用家人要挟到他,成功的几率也不是太大,而且,那样要费不少周折的,我们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吧。”
说到时间,在缓期的争取上,郁长丰是真正站了出来,他以潘宝山老领导的身份,就其被举报私生女一事,到中纪委走了一趟,和具体负责接访的部门负责人见了面。
郁长丰一开始就表明态度,他不是说情的,只是出于对曾经的得意部下的关心,想了解一下情况。他说如果潘宝山不存在问题,他会很欣慰,如果有问题,他也只能表示遗憾。
部门负责人和郁长丰有过交往,所以就潘宝山被举报一事,他实话实说,毫无保留,因为那也不违反什么条例。郁长丰听后,说之前有过一次匿名举报潘宝山私生女的事情,后来证明是诬告,现在,又演变成了实名举报,会不会存有一定的恶意?
郁长丰这么问,是想探一下针对潘宝山的审查会不会展开,如果会,大概又是什么时候。
负责人自然是明白的,他稍一犹豫,说举报的种种原因他们都会考虑到,以充分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影响,因此,作出任何决定都很谨慎,在没有绝对把握之前不会采取任何行动。现在,问题并没有上报,还处于部门的前期酝酿中。
前期酝酿,时间可长可短,从负责人的话音来听,郁长丰知道肯定短不了。
按理说,从自清的角度而言,此时的郁长丰已用不着多言,否则就会有揽事的迹象,不过为了把事情做扎实,或者说哪怕能多争取一天的缓冲时间,他还是继续讲了几句不偏离规则的话。他说,举报生活作风问题尤其是涉及到私生子女的问题,从稳妥处置的角度看,应该注意几个事项:举报人是私生子女生育者,也就是最直接关系人举报的,当严肃认真对待;举报人与私生子女生育者关系亲密的,比如是配偶或亲属关系人,要认真对待;但是,举报人如果完全是第三方的,则要谨慎对待。
说完这些,郁长丰就没再说什么,点而不破,已经到了极限,再点下去就破了。接下来,他所担心的就是潘宝山能否早点找到合适的解决路子,哪怕是自圆其说也好,能不能被信服是另一回事。
水深火热之中的潘宝山,真的有些一筹莫展,和众人的商量也没结果,正面接招没法架得住,侧面攻击又找不到着力点。最后,他觉得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像邓如美说的,让她带着孩子隐匿起来,查无对证;二是主动离职,虽然后期仍有可能被查实,但那样可以尽量免受政纪处分。
然而,这两条路又谈何容易?
邓如美带着孩子藏起来,过“暗黑”生活,心理关能过得去?还有,贺庆唐的举报中对她们的生活轨迹描述得非常清楚,如果凭空消失,那不明显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至于主动离职,能否被批也要打个大大问号。处在风口浪尖之上,并不是所有的情况都能全身而退。很多时候,退让,只能加速灭亡的进度。
不过不管怎样,潘宝山是不肯服输的,他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只有想不到的法子。
但是,寻求解决的法子,需要的是时间。眼下,时间应该是相当紧迫的。贺庆唐那边的举报,如果长时间见不到回音,他会追盯上去,然后用种种办法通过社会舆论施压。
焦灼之中,听到动静的方岩和丁安邦相继主动靠前,但他们能给的只是安慰,并不能指出什么路子。就像丁安邦感叹的,人难免会犯错,有些错误,对普通人来说无所谓,甚至还算不上是错,但对为官从政者来说,却是大忌。他拍着潘宝山的肩膀,摇着头说,谁碰到了,就是大不幸。
应该说,两位前辈送来的是哀鸣,于潘宝山而言,应该是雪上加霜。但有句话说得好,在逆境中坚强,在绝境中奋起。
已经没有退路的潘宝山,想到了郁长丰曾说过,就被举报一事必须给个说法,起码要从事理上找个能说得过去的对应。
此时,一个大胆而又有点不可思议的念头,冒了出来。
潘宝山分秒不误,马上又找了谭进文、曹建兴、鱿鱼还有邓如美,把他的想法跟他们说了一下。
第一千零三十五章人工受孕
潘宝山上来就说,他不打算回避邓小恩是他的亲生女。这让谭进文、曹建兴、鱿鱼和邓如美大为吃惊,但都没急着说话,他们知道,潘宝山既然这么讲了,必定有思路。
“事理很简单,一切都是巧合而已。”潘宝山面露一丝轻松的微笑。
“怎么个巧合法?”邓如美是最着急的,“你赶紧说吧,别急人了!”
“你生邓小恩,是通过医院正规渠道人工受孕的。”潘宝山收住了笑容,认真地说道:“你是离异单身女人,不打算再婚,又想要个孩子,所以就向医院提出了请求。”
几人一听,恍然大悟。
“小恩现在五岁了,只要弄一套五年前的生育资料不就行了嘛!”邓如美似乎一下看到了希望,很是兴奋。
“可精子来源怎么说呢?”鱿鱼问道。
“我的大学是在双临念的,大概是大三的时候,省妇幼保健院曾到我们学校做过宣传,提倡捐献精子。”潘宝山道,“那是个可以利用的好机会。”
“嗯,也整一套捐献的资料,就能说得过去!”鱿鱼一拍大腿,笑道:“至于是怎么配到一起的,无非就是卡条件找巧合而已。”
“对,眼下关键的问题是,如何把各项措施不折不扣地推行下去。”潘宝山道,“根据目前的计划看,要牢牢掌控住省人民医院生殖中心和省妇幼保健院精子库两边的关键人物。”
“那些应该好办!”曹建兴道,“谁能没有个事?只要定下目标,一查一个准!实在查不出来的,就给他们安排个套子,让他们钻进去就是。”
“嗯,那是必须的,绝对要有抓手。”谭进文点了点头,道:“不过,我觉得还是分明暗两条路走为好。”
“你说说看。”潘宝山看着谭进文,充满期待。
“明路是我亲自找两边的负责人谈谈,把事情讲开来,因为事情的核心最终对他们也是要见光的,隐瞒不了。我想,他们一旦明白了事情的前后,应该会全力配合的。”谭进文道,“至于抓手的事,不明说或者干脆就不说,他们肯定也能明白其中的道道,绝对知道自己都是已经在网里了,没有退路。”
“搁在以前,凭你的身份出面交涉,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只是现在这形势,他们会不会畏缩不应?”鱿鱼不无担忧地问。
“可能会畏缩,但绝对不会不应。”谭进文道,“原因不用多说,就是我刚才讲的,他们别无选择。”
“嗯,我赞成进文的提议。”潘宝山听到这里点起了头,道:“应该说,这是目前的最有效也是最好的方案。”
“既然如此,那就赶紧行动吧!”邓如美很心急,几乎要坐不住,她所想的就是赶紧行动起来,把眼前的危机解除掉。
“可是那么一来,不就和上一次的‘诬告事件’解决办法有点分歧了?”曹建兴提出了疑问。
“也算不上吧。”鱿鱼接话道,“开始潘省长就说了,一切都是巧合。我们事先再让人跟徐金生打个招呼就是,把事情说圆了就行。”
事情,最终就这么敲定,包括每一个步骤和细节,都有安排。接下来,就是执行。
明路上,由谭进文和曹建兴联手进行。暗路上,则是鱿鱼负责,由他找解如华制定方案,对省人民医院生殖中心主任和省妇幼保健院精子库主任,同时展开了全方位的起底控制行动。
事实上,从明路上的实际效果看,鱿鱼一方的行动似乎是多余的。省人民医院生殖中心主任卞哨军和省妇幼保健院精子库主任周彰,在谭进文面前都表现出了极大的依附态度。
这不难理解,任何时代、任何环境,人总有攀枝附叶的心态,而且不怕枝叶高到云霄。以卞哨军和周彰的身份,平日里想跟一省之长搭上关系是求之不得的,现在机会从天而降,简直是喜出望外。而且,事情本身也不是什么大恶不赦,并非牵进去就出不来死路一条,无非就是整一套假材料而已,况且即便是事发,他们也有托辞,是奉命行事身不由己。总之,说白了就算是赌,也是绝对值得一搏的。另外,潘宝山的声望、为人和底子,他们两人也都多少有些了解,从心理上说,也都非常乐意接受。
两人无一例外地表态,说一定会把事情办妥,不管当时他们是否在任,肯定会把所有的资料弄好,包括后期的电子档案,也都会补齐。
形势的发展可以说是令人振奋,计划的推行应该有充分的把握,潘宝山觉得可以向郁长丰汇报了。
郁长丰听后,稍一思忖,说可以,只要中间环节不出问题,应该能平稳过渡。
听了这话,潘宝山悬着的一颗心终于安稳了些,现在,他已经不怕贺庆唐发力,打他个措手不及了。
说到贺庆唐,他可真的是一直在关注着举报事件动态的,每天他都登陆中纪委网站,用举报时获得的查询码进入系统,查询举报办理的进展。其实就算他不关注,段高航与韩元捷也会在后面催着,他们可不会松下来。
一个月过去了,没有动静。虽然没有什么条文明确规定举报办理的时限,但一个月的时间也足够发出合理的征询声。贺庆唐再次亲身前往中纪委,就举报潘宝山私生女一事,要求了解相关进展。
贺庆唐带着情绪,说从他举报到现在,从没有人跟他沟通联系,以进一步了解情况,把举报事件的查办层层推进,难道是遇到了“铁帽子王”?此外,他还拿出了新“证据”,说潘宝山和邓如美的私生女邓小恩,原名是邓三番,取得就是三番为“潘”的意思,后来为了避嫌,才改成邓小恩。
最后,贺庆唐还很强硬地说,就他举报潘宝山私生女一事,如果纪委办不了,他将通过网络向社会公布,让社会的监督力量发挥作用。他甚至喷着唾沫星子说,如果他所反映的不是事实,可以告他侮辱诽谤,治什么罪都可以。他还提出来,应该对潘宝山和邓小恩实施亲子鉴定,坚决揪出官场中的败类。
关键时期,工作上绝不能被动的纪委部门当然不会再拖延,经过上报后获批查办。不过,鉴于所涉人物的特殊性,在处理的方式上,跟一般情况下采取的程序也有所不同。
专案组直接跟潘宝山见面,就贺庆唐所举报的事情进行对证。
潘宝山当然不会承认,他说跟邓如美是认识,早年在富祥工作时有过接触,但绝对不存在任何不正常的男女关系,他愿意接受、配合任何形式的调查。
专案组又找到了邓如美。邓如美同样否认,说她多年前就离异,一直单身生活,并不想再婚。直到五年前,她觉得应该有个孩子,好“老有所依”,于是便去医院做了人工授精,诞下一女。
双方意见征询完毕,这也是起码的形式,下一步就是印证。专案组提出,要做亲子鉴定,以正视听,潘宝山和邓如美都表示没意见。
鉴定结果两个星期后出来了,事实无可辩驳,邓小恩和潘宝山存在亲缘关系。
专案组拿着材料证明再次找到潘宝山,问他还有什么解释。潘宝山说没有解释,但依然坚持开始的观点,并没有和邓如美发生关系。就此,邓如美也再次否认,孩子绝对和潘宝山没有任何关系。
举报事件查办到这里,似乎已经可以定性,因为当事人的否认,并不能改变事实的存在。不过为了慎重起见,专案组重新进行了鉴定,但结果和前一次一样,没有出入。
一切表明,似乎可以结案了。
这时,邓如美向专案组问了一句,潘宝山是否有过捐精行为,因为她实在想不通,自己的孩子为什么和潘宝山有关系?如果能解释,只有一点可能,那就是她在省人民医院接受人工受孕的精子来源。
这是个听上去有点像笑话的问题,因种种特殊因素,专案组没法不重视起来。
潘宝山被问及后,有点不自然,他反问专案组为何要了解这个情况。专案组如实告知,说邓如美提出她的孩子是人工受孕的,面对鉴定结果她也百思不得其解,所以她怀疑到了受孕的精子来源上。
“哦!”此时,潘宝山立刻表现出了惊异之色,他下意识地靠在了椅背上,似是自语道:“难道真有如此巧合?”
“这么说,潘省长是有过捐精行为了。”专案组还以官职相称。
“是,是有过。”潘宝山缓缓地道,“不过说来话长了,那还要追溯到大学时期,该是九九年末、零零年初吧,十五六年过去了。”
潘宝山说完,点了支烟。
专案组人员似乎很有耐心,道:“不着急,潘省长慢慢说。”
“我读的是农林大学,就在双临,大概是大三下半学期时,省妇幼保健院到我们学校做过宣传,倡议为精子库捐献精子。那时年轻气盛,听了宣传后觉得是受到了感召,而且本身也觉得没什么,另外,一旦通过筛选捐献成功后,还可以有几千块钱的补助,所以就去了。不过,那不是出风头的事情,我也没跟别人说,一个人去的。”潘宝山弹了弹烟灰,微微笑道:“那种事情,现在说起来似乎有点不自在,也许是我的观念还比较传统,总觉得是不登大雅之堂的。但现在既然关系重大,也顾不了那么多了,如果你们有需要,尽管问就是。”
专案组暂时是没有可问的,潘宝山承认了有捐精行为,而且也说出了发生的时间,接下来,就是他们调查印证的事了。当然,需要求证的,不仅仅是潘宝山是否真的有捐精行为,还包括邓如美是否真的是人工受孕,如果是,又真的有那么巧合,潘宝山成了授体?
第一千零三十六章两边核实
专案组先到省妇幼保健中心,直接找到精子库主任周彰,表明身份后,提出要了解九九年和两千年的精子捐献统计情况。
周彰比较有表演天赋,早已有准备的他,面对专案组人员表现出了合理的质疑能力。
“很抱歉,我必须确认你们的身份后,才能满足你们的要求。因为按照规定,精子捐献者的信息是不能够查询的。”周彰的神态极其严肃,“可能你们对相关的流程还不了解,根据要求,入库的精子一律使用编号代码,捐献者的身份信息完全保密,受孕者只可以查阅捐献者的身高、体重、血型等各项生理指标,还有学历、籍贯等相关社会信息,别的则无可奉告,包括对当事的医务人员,也都是保密的。”
“工作要求方面的事情,我们不需要了解太多,只想确认一下九九年和零零年捐献者的名单。”专案组人员并没有点出要查谁,从他们办案的角度考虑,需要为被审查对象着想,保护他们的**。尤其现在审查的是潘宝山,更是要小心翼翼,毕竟即便是事实,省长捐精的说法要是流传出去,影响也是不好的。
“可以。”周彰听后点了点头,犹豫着道:“恕我直言,仅凭你们的证件,我还不能完全相信你们。”
“你想怎么样?”专案组的人员也理解周彰的怀疑,“这次审查工作有一定的特殊性,没跟地方上通气,所以无法让地方部门介入,从中做些牵线工作。如果你想求证,可以拨打电话。”说完,报出了官网上公开的号码。
“行,我再上网查查,核实一下。”周彰一副谨慎的样子,“请见谅,不是我不配合你们的工作,这也是我的工作要求。”
“能理解。”专案组人员总是有足够的耐心,这是基本的素质要求。
周彰笑了笑,低下头来盯着电脑屏幕。过了一会,他抬头道:“这样吧,电话我也不用打了,也许在你们内部,相互间的行动也是保密的,说起来也不方便,我就问问你们网站上公布的领导名字吧。”
“可以。”
“我看这样,找几张纸、几支笔,你们各自写出来。”周彰笑了笑,道:“一个人说出来,其他人就是本来不知道的,不也就知道了嘛。”
专案组人员相视一笑,周彰的要求也不算过分,便同意了。
很快,周彰便对前来的专案组人员进行了“验明正身”,之后立刻表现出诚惶诚恐的样子,再次请他们理解包涵。然后,便打电话给办公室,要工作人员找九九年和零零年两年的精子捐献登记材料。
“请耐心等一会,虽然时间过去有点长,但在资料归档方面,我们这边严格按照规定,做得还是很完备的。”周彰在等待的时间也不打算闲着,“要不这样,你们先在我的电脑里看看电子版的。”
周彰说完就站起身,半哈着腰点开了链接,输入密码后,进入查询目录单。专案组人员也不客气,上前查看了一番,果真看到了潘宝山的名字赫然在列。
过了些时候,又有人送来了纸质资料。专案组人员再次确认了有关潘宝山捐精的信息,然后不动声色地把资料还给了周彰。
“各位还有什么需要?”周彰一脸微笑,微微垂着肩,带着点讨好的眼神看着专案组人员,唯恐配合不周的神态展现得淋漓尽致。
“暂且没有,但下一步可能还有需要。”专案组人员道,“周主任,我们的行动请你保密。”
“我知道,我当然知道。”周彰连连点头,“这点我还是明白的,否则产生的后果我也担不起。”
专案组没作更多的交待,离开了,他们还要到省人民医院,就邓如美人工受孕一事进行查证,探询相关信息。
这种行动自然不像一般的公务活动,从上到下贯通一气,专案组也是直接到生殖中心,找到了主任卞哨军。
卞哨军看上去是个业务精专且有严谨的学术人,总体上态度是严肃稳重的,表现完全不像周彰那么有张力。在专案组向他讲清来意后,他中规中矩地拨打电话,证实了眼前确实是中纪委工作人员。
“你们可以了解五年前的人工受孕情况,不过在超出案件办理范围之外不能传播。”卞哨军不苟言笑,“这是我们的工作要求,也事关伦理道德,希望你们能遵守。”
“我们会做到一定程度内保密的。”专案组人员道,“确切地说,我们不需要知道更多受孕者的信息,只了解一个叫邓如美的女人就行。”
“哦,那更好。”卞哨军点点头,“你们稍等,我去档案室把她的档案拿来。”
没用多大会,卞哨军便回来了,手上拿着个档案袋,但并没有直接递给专案组人员。
“我想问一下各位,你们到底想查什么?”卞哨军的神情稍显紧张。
卞哨军的变化,让专案组人员很疑惑,“怎么,你觉得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
“邓如美的情况有点特殊,可以说比较复杂。”卞哨军道,“要是深究起来,恐怕我们中心会受到牵扯。”
“你说说看,复杂在什么地方?”
“邓如美是单身妇女,按照修订的《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规范》,是不能给单身女性做人工受孕的。”卞哨军道,“这样的规定,有一定的道理,比如会导致一些‘没爹’的孩子,从而让那些孩子们在单亲家庭中不能够健康成长。还有,假如受孕的单身妇女以后再婚后生育,又该怎么办,等等。其实也不尽然,有专家学者就提出,这样的一个规定,更多的是出于国家利益的考虑,并没有着眼个体的权益需求,欠人性化。”
“卞主任,你不用解释过多,也不用担心过多。”专案组人员笑了笑,道:“这次我们办案的目标不是你们生殖中心。”
“哦,那就好。”卞哨军露出一丝不自然的笑容,“就算是,我想也不用你们出面吧。”
这个时候,卞哨军才把手中的档案袋交给专案组人员。
经过仔细核对,一切似乎都严丝合缝,五年前邓如美确实在这里进行了人工受孕。
“你们中心做人工受孕的时候,精子的来源是随机的还是指定的?”办案人员问。
“指定是不可能的,那不符合规范,只能是随机,当然,具体还要根据受孕者的要求去筛选。”卞哨军道,“具体的环节,我们这边参与的并不多,一般都由受孕者和精子库那边联系。”
问题又推向了省妇幼保健院精子库那边,这一次,专案组做了点准备,并没有单刀直入奔核心,而是采用更像是交流的方式,来柔和地推进审查进程。
“鉴于被调查受孕者的特殊性,我们想多一些了解较为全面的信息,所以请你简单介绍下瑞东省精子库的大概情况。”专案组人员坐了下来,显得很平静。
“要说瑞东的精子库情况,还是先说下国内的现状吧。”周彰微皱眉头,沉思着,“从目前来看,我国精子标本的数量,还远不能满足需求。现在每年都有数万对不孕夫妇需要人工受孕,另外,再加上对捐精者的要求也高,年龄嘛,要在二十二至四五十之间,身高要在一米六八以上,学历起码要是大专,身体还要健康。据有关数据统计表明,种种要求之下,精子捐献者的合格率很低,至于捐献精子的合格率,则更低。”
“不用说太远,重点还是放在瑞东这边。”
“哦,瑞东的精子库成立时间并不成,也就是在上个世纪末吧。”周彰道,“因为观念上放不开,捐献者并不多,因此,在精子库成立之初,我们这边坐了不少宣传工作,到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针对中青年人群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值得一起的是,我们还到高校去过,搞过讲座,也到男生宿舍发过宣传单。”
“能不能记得到过哪些高校?”
“就我们省内的。”周彰又是一沉思,“但具体是哪些高校,我一时还记不起来。不过应该能查得到,都有资料记录的。如果有需要,我让人找一下。”
“好的,那就找一下吧。”
这方面的资料,是真材实料。很快,办公室工作人员就拿来一摞材料,是历次宣传活动的文字和图片归集。
“各位请过目,捐献精子可以说是利国利民的一件大好事,毕竟有很多不幸的家庭有这方面的需求,而他们中的大多数,是要经过长期等待的,那是多么的煎熬。”周彰边说边把材料送到专案组人员跟前。
专案组从办案需要出发,不看别的,只看有没有农林大。
结果是不用说的,那是铁的事实。
“我们想了解一下,五年前有个叫邓如美的女人做人工受孕,在精子源配置上,你们是怎么安排的。”专案组进入了下一个环节的询问。
“要做两方面考虑。”周彰毕恭毕敬地回答道,“一方面,根据受孕者的要求,另一方面,要根据我们的库存合理安排。”
“邓如美有什么具体要求?”
“这个,我得看一下资料记录。”周彰说着拿起电话,让办公室把记录资料送过来。
等待的时间并不短,这是周彰要求的,要充分体现出找的过程,如果一下就拿了过来,显得早有准备,那是不妥的。
第一千零三十七章平稳过渡
大概十分钟后,资料送来了。周彰和专案组人员一起看,由他翻读介绍。
“看,都在这里了。”周彰翻到了邓如美的资料页,“她提出的要求还满苛刻的,年龄不超过二十五,身高要一米七五以上,而且学历也高,本科以上。”
“年龄要求这么低?”专案组人员问。
“很明显,她瞄准的是大学生群体,大学生活力足嘛。”周彰颇为玩味地道,“看来这个女人是很精明的,因为从医学角度讲,二十至三十五岁年龄段的人,精力活力最强,更能生出健康活泼的宝宝。可实际上,当大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一些恶习也随之而来,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健康,所以,把目标定位在尚未毕业的大学生身上,是个明智的选择。”
周彰说话的功夫,专案组人员已经作了进一步的思考,之后便提出了要求,“能不能查看一下,当时的精子库存记录情况?”
“这个,可以吧。”周彰显出很为难的样子,“说实话,我是不太乐意的,这并不符合工作的行为规范,但你们是‘钦差大臣’,手中有‘尚方宝剑’,我们只能服从命令了。”
专案组人员笑了笑,并未答话。
没多久,库存记录查阅完毕,专案组又提出了疑问。
“根据受孕者邓如美的要求设限,符合标准的有多例,从学历上讲,不但有硕士生,甚至还有博士生,可为何选择了一个是本科学历的编号?”
“这里面就有更多的专业知识了,看来你们是不知道的。”周彰略带着点显摆的自得,道:“根据国家法律要求,为了控制近亲结婚的概率,按照规定,一名供精者的精子,最多只能供给五名妇女受孕,一旦达到上限,就将被彻底销毁,以充分保证日后出现近亲结婚的概率,要比自然生育的情况下还要低得多。因此呢,我们在配置精子的时候,会充分考虑到各种因素,以做到尽量不重复。当时的情况,研究生学历的精子,都至少用三次以上了,原则上要停一停,至于博士学位的,更不用说了,再用就达到销毁的要求了。”
“所以就把选择的范围放在了本科学历?”
“是的。”周彰指着材料道,“其实本科学历的库存也不乐观,在选择上,就尽量选没有用过的,而且根据受孕者后来提出的要求,供者的身高也不要太高,怕基因遗传出现大胎儿,会导致难产。总之,经过层层筛选,最后从最符合要求的几例当中,随机抽了一份。”
专案组根据编号,查到了源头,正是潘宝山!
调查至此,应该已经能说明问题了。末了,专案组分别对周彰和卞哨军郑重提出,能否确保所有资料信息的真实无误,两人都签字画押,保证绝不存在任何虚假成分。接着,专案组又要求他们要绝对保密,两人再次签署了保密协议书。之后,专案组拷贝、复制了所需要的查证材料,回京汇报。
汇报材料是详实的,按照条理层层推开,具有充分的说服力。
就这样,虽然听上去有点天方夜谭,但是在“事实”的基础上,潘宝山被举报私生女一事,也尘埃落定,算是比较圆满。
眼巴巴的贺庆唐,得到的回复是:所举报之事,查无实证。相关调查佐证资料,因保密需要,不便公开。
有惊无险!果真是如郁长丰所言,实现了平稳过渡。
几家欢喜家愁。
喜的是潘宝山他们,能在这么大一个漩涡中安然着陆,可以说是毫发无损,至于有无隐性影响,现时还没时间去考虑,也没法考虑。愁的是段高航他们,如此大张旗鼓地发起了一次看似必胜的攻击,没想到最后竟成了闷炮。
“潘宝山啊潘宝山,难道真是扳不倒的大山?”段高航极其颓废地躺倒在座椅里,有气无力地道:“他到底是怎么化解这一危机的?”
“从贺庆唐那里得不到任何消息,只是说因保密需要不便公开相关调查信息。”韩元捷道,“我想,肯定是郁长丰伸了援手。”
“我看不太可能。”段高航摇了摇头,“郁长丰再怎么着也是外力,又赶上这么个特殊时期,发挥的作用应该很有限。我觉得,还是潘宝山自身起了主导作用,不知道他又玩了什么鬼花招。”
“不管怎样,还得让贺庆唐再活动起来,把潘宝山有私生女一事的影响扩大。”韩元捷道,“他作为举报人,在没有得到清晰的答复时,有进一步质疑的权利。”
“还是算了吧,他不是已经被告知所举报之事查无实证了嘛。如果再折腾,怕是要被追责的,如果潘宝山趁机做一番推手,把他给囚进去,最后承受压力的还不是我们?”段高航道,“元捷,我觉得现在的问题是该怎么防备潘宝山的反击,你难道不认为,经过这一番被难之后,他不会疯狂反攻?咱们得想长远点啊。”
“是,我是也有这么个担忧,不过也不必杯弓蛇影,毕竟我们一直在做各种扫尾,而( 官路逍遥 http://www.xlawen.org/kan/2109/ )
就这样,贺庆唐被安顿好了,接下来,中纪委又把有关潘宝山的问题摆到了桌面。
搁在以前,处在任何一个层面,遇到类似的情况,在严肃认真对待的同时,多少也会有点回旋。虽然功过要分开,但在“过”的问题上会进行一定考量,从大的方面讲,分违法犯罪和违纪违规两种。如果涉及到违法犯罪,是没有权衡弹性空间的,毫无例外地要迅速着手,立办立决。但是,如果只是涉及到违纪违规,在具体的操作上,多少会潜在一定的协商余地。当然,这并不是说不办,也不是说办而不决,拖拖拉拉最后不了了之,而是在办理的轻重程度上,会在不违反大原则的前提下,结合实际情况做一些微调。
但是现在不同了,在违法乱纪方面是“零容忍”,不管问题大小,都有纲有线。
这是个问题,很严重。郁长丰在得知消息后,给潘宝山打电话时就说到了,他表示了一定的担忧。
“虽然私生女的举报,是生活作风问题,但影响还是深重的,将直接导致你的仕途。”这一次,郁长丰在有些事上直言不讳,并不像以前那样,似乎还隔着一层纸,“另外,更为关键的是,如果查实你存在男女关系的问题,那么,有关江山集团的审查,将会重新启动。上一次那个叫康莘生对江山集团举报的审查结果,会被全部推翻。”
“郁委员,我知道。”潘宝山的情绪极为低落,摆在面前的难题确实让他惊慌失措,“我争取在第一个关口挺得住。”
“是要挺住,否则江山集团的事再次被审查,后果可想而知。”郁长丰道,“有些情况我还是了解的,虽然你早就放手了,但曾经的事实是存在的,被翻出来的话,一样是证据。”
“如果只是从审查的角度看,有关江山集团的问题,应该不是问题。”潘宝山道,“从您最早劝诫时,我就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从那时开始,便采取了大量断尾求生式的补救工作,可以说,即便查到底,也应该是一干二净的。”
“嗯,其实要说证据的话,我倒并不担心在江山集团上出什么问题。”郁长丰道,“但问题是,你和那个叫邓如美的人,之间的关系能说清?如果被查实,那么,在江山集团的问题上,即便是没有证据,也没有人会相信你的清白。”
“我和邓如美的问题上,应该也能说得清吧。”潘宝山这话没有底气,因为现在他还不知道该怎样去直面解决。
郁长丰听得出来,他知道潘宝山的话只是一种惯性,既是自我鼓劲,也是在向他表态。
“有些事能含糊一点,有些事不行。”郁长丰并不回避,“就被举报生活作风一事,你必须说清楚,起码从事理上要能说得过去,否则,我也没法帮你,哪怕只是说上一句话,也几乎不可能。”
“我会尽全力去证明的。”潘宝山深呼吸了一下,“办法总归会有,只是需要点时间。”
“在时间上,我帮你极力争取,能拖就拖点。”
“郁委员,您有什么办法?”潘宝山道,“如果不方便就算了,千万不能影响了你。”
“那个不是什么难事,你就别管了。”郁长丰说着,不由地叹了口气。
第一千零三十四章急中生智
虽然郁长丰说可以争取一定的时间,但潘宝山知道,相对于难度这么大的一个问题,还是很有限,所以必须集结所有的力量,把有关被举报私生女的事情解决好。
潘宝山召集了谭进文、曹建兴、鱿鱼还有邓如美,五个人秘密地坐到了一起。
“这一次,段高航与韩元捷两人的攻势,看来非常犀利。”潘宝山没有掩饰自己的担忧,“他们旧事重提,来势汹汹,几欲不可挡啊。”
在座的几人开始都沉默着,面露沉重的表情,因为他们都没什么好主意,不知道该怎么说,毕竟这种大起底的事情,颠覆性太强,让人有些不知从何下手。
“就同一件事情,曾经被匿名举报过,查办的结果不能作为定论?”谭进文紧皱眉头,第一个开口,“如果不能作为定论,还是要查办下来,那无异于成倍增加了我们的应对难度,毕竟这一次问题的解决,要跟前一次的思路有一定的印证,否则不就自相矛盾了?”
“是啊,问题就出在这个地方。”潘宝山缓缓地道,“上次抓住他们匿名的漏子,找人顶了上去,以诬告之说成功化解。而这次,他们不留余地,派贺庆唐出面实名举报,盯得很紧,所以想沿用上一次的思路,几乎不可能了。”
“能不能让贺庆唐失声?”鱿鱼抱着膀子捏着下巴,“现在看来,唯一的法子就是让贺庆唐撤回举报,承认自己是诬告,那不就又能回到上一次的路子上,来个完美的印证?”
“我感觉不是太可行。”曹建兴思忖着摇头道,“贺庆唐可不是一般人,挖他的底子难度可想而知,控制住他的可能性不大,所以想要他撤回举报,恐怕没有什么希望。”
“也是,从贺庆唐举报一开始就请求了保护就能看出,他真的是很狡诈,毕竟在公安口干了那么多年,经验是有的,对自己所有的污点,多是会消除得很干净。另外,再加上段高航和韩元捷的保护,想动他,应该是困难重重的。”鱿鱼点着头道,“而且,在这种情况下,就是想采用极端的手段也不可取,如果他出了事,上面肯定会对我们起疑心。”
“是的,实名举报的敏感度极高,贺庆唐如果出事,就有可能被段高航与韩元捷抓住机会大做文章,强烈造势之下,反而对我更不利。”潘宝山若有所思地道,“所以说,一定程度上讲,我们还得保护贺庆唐。”
“既然这样,那段高航与韩元捷会不会不惜牺牲贺庆唐,趁机把事情做大?”鱿鱼吸了口冷气,“上次康莘生事件,不就是如此?”
“应该不会。”潘宝山摇了摇头,“康莘生怎么能和贺庆唐比?他太稚嫩了。贺庆唐可是个老道的家伙,绝不会无端牺牲成为催化剂的。”
“要不就消极退守吧。”一直没说话的邓如美道,“我带着小恩隐姓埋名,那样不就没有对证了嘛。”
“如果没有更好的办法,也不是不可行,不过那样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谭进文轻叹道,“查无对证的做法,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如此一来,潘省长的上升之路也就很有可能被堵死了。”
“可不管怎样,总比被迎头痛击打下去好吧。”邓如美说到这里有点自责,“这件事,其实也怪我,不应该那么高调地把和小恩的关系暴露出来。”
“现在不是找原因的时候,以后也用不着,因为你根本就没有做错什么。”潘宝山道,“从孩子的角度考虑,就应该如此,否则怎么能给她一个较为圆满的生活?对于小恩来说,生活中没有一个可以叫‘爸爸’的人陪在身边,就已经很残酷了,如果和妈妈之间的关系还要遮遮掩掩,谁又能忍心?”
“现在没有太多的时间说这事,还是先看看怎么解决燃眉之急吧。”谭进文重新把话题引向了焦点所在。
“可不可以通过其他渠道,比如瞄准贺庆唐的家人,然后威胁他收手?”鱿鱼一直在从贺庆唐方面寻求解决之道,“从目前的情况看,只有从贺庆唐身上下手才直接有效,要么,就是降服段高航或韩元捷,那或许更为直接。”
“不管用什么法子让贺庆唐撤回举报,我觉得好像有点走偏。”谭进文抿了抿嘴唇,道:“那样不就相当于形成了制衡?对潘省长以后的发展并不是好事,毕竟是要埋下隐患的。”
“正面迎战固然好,但如果没有更好的办法,恐怕也只有如此了,怎么也得把眼皮底子下的危机解除掉才是。”曹建兴道,“所以我认为,如果能通过贺庆唐的家人作用于他,也不是不可以。”
“先别说办法好不好,能不能行得通还是一回事。”邓如美道,“贺庆唐能从双临市公安局长的位子上请辞下来,足以说明他有的不仅仅是奸诈,还有更为精明的权衡,那样的一个人,对亲属关系中的漏洞怎么能不及时进行维护?所以,想利用家人要挟到他,成功的几率也不是太大,而且,那样要费不少周折的,我们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吧。”
说到时间,在缓期的争取上,郁长丰是真正站了出来,他以潘宝山老领导的身份,就其被举报私生女一事,到中纪委走了一趟,和具体负责接访的部门负责人见了面。
郁长丰一开始就表明态度,他不是说情的,只是出于对曾经的得意部下的关心,想了解一下情况。他说如果潘宝山不存在问题,他会很欣慰,如果有问题,他也只能表示遗憾。
部门负责人和郁长丰有过交往,所以就潘宝山被举报一事,他实话实说,毫无保留,因为那也不违反什么条例。郁长丰听后,说之前有过一次匿名举报潘宝山私生女的事情,后来证明是诬告,现在,又演变成了实名举报,会不会存有一定的恶意?
郁长丰这么问,是想探一下针对潘宝山的审查会不会展开,如果会,大概又是什么时候。
负责人自然是明白的,他稍一犹豫,说举报的种种原因他们都会考虑到,以充分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影响,因此,作出任何决定都很谨慎,在没有绝对把握之前不会采取任何行动。现在,问题并没有上报,还处于部门的前期酝酿中。
前期酝酿,时间可长可短,从负责人的话音来听,郁长丰知道肯定短不了。
按理说,从自清的角度而言,此时的郁长丰已用不着多言,否则就会有揽事的迹象,不过为了把事情做扎实,或者说哪怕能多争取一天的缓冲时间,他还是继续讲了几句不偏离规则的话。他说,举报生活作风问题尤其是涉及到私生子女的问题,从稳妥处置的角度看,应该注意几个事项:举报人是私生子女生育者,也就是最直接关系人举报的,当严肃认真对待;举报人与私生子女生育者关系亲密的,比如是配偶或亲属关系人,要认真对待;但是,举报人如果完全是第三方的,则要谨慎对待。
说完这些,郁长丰就没再说什么,点而不破,已经到了极限,再点下去就破了。接下来,他所担心的就是潘宝山能否早点找到合适的解决路子,哪怕是自圆其说也好,能不能被信服是另一回事。
水深火热之中的潘宝山,真的有些一筹莫展,和众人的商量也没结果,正面接招没法架得住,侧面攻击又找不到着力点。最后,他觉得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像邓如美说的,让她带着孩子隐匿起来,查无对证;二是主动离职,虽然后期仍有可能被查实,但那样可以尽量免受政纪处分。
然而,这两条路又谈何容易?
邓如美带着孩子藏起来,过“暗黑”生活,心理关能过得去?还有,贺庆唐的举报中对她们的生活轨迹描述得非常清楚,如果凭空消失,那不明显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至于主动离职,能否被批也要打个大大问号。处在风口浪尖之上,并不是所有的情况都能全身而退。很多时候,退让,只能加速灭亡的进度。
不过不管怎样,潘宝山是不肯服输的,他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只有想不到的法子。
但是,寻求解决的法子,需要的是时间。眼下,时间应该是相当紧迫的。贺庆唐那边的举报,如果长时间见不到回音,他会追盯上去,然后用种种办法通过社会舆论施压。
焦灼之中,听到动静的方岩和丁安邦相继主动靠前,但他们能给的只是安慰,并不能指出什么路子。就像丁安邦感叹的,人难免会犯错,有些错误,对普通人来说无所谓,甚至还算不上是错,但对为官从政者来说,却是大忌。他拍着潘宝山的肩膀,摇着头说,谁碰到了,就是大不幸。
应该说,两位前辈送来的是哀鸣,于潘宝山而言,应该是雪上加霜。但有句话说得好,在逆境中坚强,在绝境中奋起。
已经没有退路的潘宝山,想到了郁长丰曾说过,就被举报一事必须给个说法,起码要从事理上找个能说得过去的对应。
此时,一个大胆而又有点不可思议的念头,冒了出来。
潘宝山分秒不误,马上又找了谭进文、曹建兴、鱿鱼还有邓如美,把他的想法跟他们说了一下。
第一千零三十五章人工受孕
潘宝山上来就说,他不打算回避邓小恩是他的亲生女。这让谭进文、曹建兴、鱿鱼和邓如美大为吃惊,但都没急着说话,他们知道,潘宝山既然这么讲了,必定有思路。
“事理很简单,一切都是巧合而已。”潘宝山面露一丝轻松的微笑。
“怎么个巧合法?”邓如美是最着急的,“你赶紧说吧,别急人了!”
“你生邓小恩,是通过医院正规渠道人工受孕的。”潘宝山收住了笑容,认真地说道:“你是离异单身女人,不打算再婚,又想要个孩子,所以就向医院提出了请求。”
几人一听,恍然大悟。
“小恩现在五岁了,只要弄一套五年前的生育资料不就行了嘛!”邓如美似乎一下看到了希望,很是兴奋。
“可精子来源怎么说呢?”鱿鱼问道。
“我的大学是在双临念的,大概是大三的时候,省妇幼保健院曾到我们学校做过宣传,提倡捐献精子。”潘宝山道,“那是个可以利用的好机会。”
“嗯,也整一套捐献的资料,就能说得过去!”鱿鱼一拍大腿,笑道:“至于是怎么配到一起的,无非就是卡条件找巧合而已。”
“对,眼下关键的问题是,如何把各项措施不折不扣地推行下去。”潘宝山道,“根据目前的计划看,要牢牢掌控住省人民医院生殖中心和省妇幼保健院精子库两边的关键人物。”
“那些应该好办!”曹建兴道,“谁能没有个事?只要定下目标,一查一个准!实在查不出来的,就给他们安排个套子,让他们钻进去就是。”
“嗯,那是必须的,绝对要有抓手。”谭进文点了点头,道:“不过,我觉得还是分明暗两条路走为好。”
“你说说看。”潘宝山看着谭进文,充满期待。
“明路是我亲自找两边的负责人谈谈,把事情讲开来,因为事情的核心最终对他们也是要见光的,隐瞒不了。我想,他们一旦明白了事情的前后,应该会全力配合的。”谭进文道,“至于抓手的事,不明说或者干脆就不说,他们肯定也能明白其中的道道,绝对知道自己都是已经在网里了,没有退路。”
“搁在以前,凭你的身份出面交涉,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只是现在这形势,他们会不会畏缩不应?”鱿鱼不无担忧地问。
“可能会畏缩,但绝对不会不应。”谭进文道,“原因不用多说,就是我刚才讲的,他们别无选择。”
“嗯,我赞成进文的提议。”潘宝山听到这里点起了头,道:“应该说,这是目前的最有效也是最好的方案。”
“既然如此,那就赶紧行动吧!”邓如美很心急,几乎要坐不住,她所想的就是赶紧行动起来,把眼前的危机解除掉。
“可是那么一来,不就和上一次的‘诬告事件’解决办法有点分歧了?”曹建兴提出了疑问。
“也算不上吧。”鱿鱼接话道,“开始潘省长就说了,一切都是巧合。我们事先再让人跟徐金生打个招呼就是,把事情说圆了就行。”
事情,最终就这么敲定,包括每一个步骤和细节,都有安排。接下来,就是执行。
明路上,由谭进文和曹建兴联手进行。暗路上,则是鱿鱼负责,由他找解如华制定方案,对省人民医院生殖中心主任和省妇幼保健院精子库主任,同时展开了全方位的起底控制行动。
事实上,从明路上的实际效果看,鱿鱼一方的行动似乎是多余的。省人民医院生殖中心主任卞哨军和省妇幼保健院精子库主任周彰,在谭进文面前都表现出了极大的依附态度。
这不难理解,任何时代、任何环境,人总有攀枝附叶的心态,而且不怕枝叶高到云霄。以卞哨军和周彰的身份,平日里想跟一省之长搭上关系是求之不得的,现在机会从天而降,简直是喜出望外。而且,事情本身也不是什么大恶不赦,并非牵进去就出不来死路一条,无非就是整一套假材料而已,况且即便是事发,他们也有托辞,是奉命行事身不由己。总之,说白了就算是赌,也是绝对值得一搏的。另外,潘宝山的声望、为人和底子,他们两人也都多少有些了解,从心理上说,也都非常乐意接受。
两人无一例外地表态,说一定会把事情办妥,不管当时他们是否在任,肯定会把所有的资料弄好,包括后期的电子档案,也都会补齐。
形势的发展可以说是令人振奋,计划的推行应该有充分的把握,潘宝山觉得可以向郁长丰汇报了。
郁长丰听后,稍一思忖,说可以,只要中间环节不出问题,应该能平稳过渡。
听了这话,潘宝山悬着的一颗心终于安稳了些,现在,他已经不怕贺庆唐发力,打他个措手不及了。
说到贺庆唐,他可真的是一直在关注着举报事件动态的,每天他都登陆中纪委网站,用举报时获得的查询码进入系统,查询举报办理的进展。其实就算他不关注,段高航与韩元捷也会在后面催着,他们可不会松下来。
一个月过去了,没有动静。虽然没有什么条文明确规定举报办理的时限,但一个月的时间也足够发出合理的征询声。贺庆唐再次亲身前往中纪委,就举报潘宝山私生女一事,要求了解相关进展。
贺庆唐带着情绪,说从他举报到现在,从没有人跟他沟通联系,以进一步了解情况,把举报事件的查办层层推进,难道是遇到了“铁帽子王”?此外,他还拿出了新“证据”,说潘宝山和邓如美的私生女邓小恩,原名是邓三番,取得就是三番为“潘”的意思,后来为了避嫌,才改成邓小恩。
最后,贺庆唐还很强硬地说,就他举报潘宝山私生女一事,如果纪委办不了,他将通过网络向社会公布,让社会的监督力量发挥作用。他甚至喷着唾沫星子说,如果他所反映的不是事实,可以告他侮辱诽谤,治什么罪都可以。他还提出来,应该对潘宝山和邓小恩实施亲子鉴定,坚决揪出官场中的败类。
关键时期,工作上绝不能被动的纪委部门当然不会再拖延,经过上报后获批查办。不过,鉴于所涉人物的特殊性,在处理的方式上,跟一般情况下采取的程序也有所不同。
专案组直接跟潘宝山见面,就贺庆唐所举报的事情进行对证。
潘宝山当然不会承认,他说跟邓如美是认识,早年在富祥工作时有过接触,但绝对不存在任何不正常的男女关系,他愿意接受、配合任何形式的调查。
专案组又找到了邓如美。邓如美同样否认,说她多年前就离异,一直单身生活,并不想再婚。直到五年前,她觉得应该有个孩子,好“老有所依”,于是便去医院做了人工授精,诞下一女。
双方意见征询完毕,这也是起码的形式,下一步就是印证。专案组提出,要做亲子鉴定,以正视听,潘宝山和邓如美都表示没意见。
鉴定结果两个星期后出来了,事实无可辩驳,邓小恩和潘宝山存在亲缘关系。
专案组拿着材料证明再次找到潘宝山,问他还有什么解释。潘宝山说没有解释,但依然坚持开始的观点,并没有和邓如美发生关系。就此,邓如美也再次否认,孩子绝对和潘宝山没有任何关系。
举报事件查办到这里,似乎已经可以定性,因为当事人的否认,并不能改变事实的存在。不过为了慎重起见,专案组重新进行了鉴定,但结果和前一次一样,没有出入。
一切表明,似乎可以结案了。
这时,邓如美向专案组问了一句,潘宝山是否有过捐精行为,因为她实在想不通,自己的孩子为什么和潘宝山有关系?如果能解释,只有一点可能,那就是她在省人民医院接受人工受孕的精子来源。
这是个听上去有点像笑话的问题,因种种特殊因素,专案组没法不重视起来。
潘宝山被问及后,有点不自然,他反问专案组为何要了解这个情况。专案组如实告知,说邓如美提出她的孩子是人工受孕的,面对鉴定结果她也百思不得其解,所以她怀疑到了受孕的精子来源上。
“哦!”此时,潘宝山立刻表现出了惊异之色,他下意识地靠在了椅背上,似是自语道:“难道真有如此巧合?”
“这么说,潘省长是有过捐精行为了。”专案组还以官职相称。
“是,是有过。”潘宝山缓缓地道,“不过说来话长了,那还要追溯到大学时期,该是九九年末、零零年初吧,十五六年过去了。”
潘宝山说完,点了支烟。
专案组人员似乎很有耐心,道:“不着急,潘省长慢慢说。”
“我读的是农林大学,就在双临,大概是大三下半学期时,省妇幼保健院到我们学校做过宣传,倡议为精子库捐献精子。那时年轻气盛,听了宣传后觉得是受到了感召,而且本身也觉得没什么,另外,一旦通过筛选捐献成功后,还可以有几千块钱的补助,所以就去了。不过,那不是出风头的事情,我也没跟别人说,一个人去的。”潘宝山弹了弹烟灰,微微笑道:“那种事情,现在说起来似乎有点不自在,也许是我的观念还比较传统,总觉得是不登大雅之堂的。但现在既然关系重大,也顾不了那么多了,如果你们有需要,尽管问就是。”
专案组暂时是没有可问的,潘宝山承认了有捐精行为,而且也说出了发生的时间,接下来,就是他们调查印证的事了。当然,需要求证的,不仅仅是潘宝山是否真的有捐精行为,还包括邓如美是否真的是人工受孕,如果是,又真的有那么巧合,潘宝山成了授体?
第一千零三十六章两边核实
专案组先到省妇幼保健中心,直接找到精子库主任周彰,表明身份后,提出要了解九九年和两千年的精子捐献统计情况。
周彰比较有表演天赋,早已有准备的他,面对专案组人员表现出了合理的质疑能力。
“很抱歉,我必须确认你们的身份后,才能满足你们的要求。因为按照规定,精子捐献者的信息是不能够查询的。”周彰的神态极其严肃,“可能你们对相关的流程还不了解,根据要求,入库的精子一律使用编号代码,捐献者的身份信息完全保密,受孕者只可以查阅捐献者的身高、体重、血型等各项生理指标,还有学历、籍贯等相关社会信息,别的则无可奉告,包括对当事的医务人员,也都是保密的。”
“工作要求方面的事情,我们不需要了解太多,只想确认一下九九年和零零年捐献者的名单。”专案组人员并没有点出要查谁,从他们办案的角度考虑,需要为被审查对象着想,保护他们的**。尤其现在审查的是潘宝山,更是要小心翼翼,毕竟即便是事实,省长捐精的说法要是流传出去,影响也是不好的。
“可以。”周彰听后点了点头,犹豫着道:“恕我直言,仅凭你们的证件,我还不能完全相信你们。”
“你想怎么样?”专案组的人员也理解周彰的怀疑,“这次审查工作有一定的特殊性,没跟地方上通气,所以无法让地方部门介入,从中做些牵线工作。如果你想求证,可以拨打电话。”说完,报出了官网上公开的号码。
“行,我再上网查查,核实一下。”周彰一副谨慎的样子,“请见谅,不是我不配合你们的工作,这也是我的工作要求。”
“能理解。”专案组人员总是有足够的耐心,这是基本的素质要求。
周彰笑了笑,低下头来盯着电脑屏幕。过了一会,他抬头道:“这样吧,电话我也不用打了,也许在你们内部,相互间的行动也是保密的,说起来也不方便,我就问问你们网站上公布的领导名字吧。”
“可以。”
“我看这样,找几张纸、几支笔,你们各自写出来。”周彰笑了笑,道:“一个人说出来,其他人就是本来不知道的,不也就知道了嘛。”
专案组人员相视一笑,周彰的要求也不算过分,便同意了。
很快,周彰便对前来的专案组人员进行了“验明正身”,之后立刻表现出诚惶诚恐的样子,再次请他们理解包涵。然后,便打电话给办公室,要工作人员找九九年和零零年两年的精子捐献登记材料。
“请耐心等一会,虽然时间过去有点长,但在资料归档方面,我们这边严格按照规定,做得还是很完备的。”周彰在等待的时间也不打算闲着,“要不这样,你们先在我的电脑里看看电子版的。”
周彰说完就站起身,半哈着腰点开了链接,输入密码后,进入查询目录单。专案组人员也不客气,上前查看了一番,果真看到了潘宝山的名字赫然在列。
过了些时候,又有人送来了纸质资料。专案组人员再次确认了有关潘宝山捐精的信息,然后不动声色地把资料还给了周彰。
“各位还有什么需要?”周彰一脸微笑,微微垂着肩,带着点讨好的眼神看着专案组人员,唯恐配合不周的神态展现得淋漓尽致。
“暂且没有,但下一步可能还有需要。”专案组人员道,“周主任,我们的行动请你保密。”
“我知道,我当然知道。”周彰连连点头,“这点我还是明白的,否则产生的后果我也担不起。”
专案组没作更多的交待,离开了,他们还要到省人民医院,就邓如美人工受孕一事进行查证,探询相关信息。
这种行动自然不像一般的公务活动,从上到下贯通一气,专案组也是直接到生殖中心,找到了主任卞哨军。
卞哨军看上去是个业务精专且有严谨的学术人,总体上态度是严肃稳重的,表现完全不像周彰那么有张力。在专案组向他讲清来意后,他中规中矩地拨打电话,证实了眼前确实是中纪委工作人员。
“你们可以了解五年前的人工受孕情况,不过在超出案件办理范围之外不能传播。”卞哨军不苟言笑,“这是我们的工作要求,也事关伦理道德,希望你们能遵守。”
“我们会做到一定程度内保密的。”专案组人员道,“确切地说,我们不需要知道更多受孕者的信息,只了解一个叫邓如美的女人就行。”
“哦,那更好。”卞哨军点点头,“你们稍等,我去档案室把她的档案拿来。”
没用多大会,卞哨军便回来了,手上拿着个档案袋,但并没有直接递给专案组人员。
“我想问一下各位,你们到底想查什么?”卞哨军的神情稍显紧张。
卞哨军的变化,让专案组人员很疑惑,“怎么,你觉得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
“邓如美的情况有点特殊,可以说比较复杂。”卞哨军道,“要是深究起来,恐怕我们中心会受到牵扯。”
“你说说看,复杂在什么地方?”
“邓如美是单身妇女,按照修订的《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规范》,是不能给单身女性做人工受孕的。”卞哨军道,“这样的规定,有一定的道理,比如会导致一些‘没爹’的孩子,从而让那些孩子们在单亲家庭中不能够健康成长。还有,假如受孕的单身妇女以后再婚后生育,又该怎么办,等等。其实也不尽然,有专家学者就提出,这样的一个规定,更多的是出于国家利益的考虑,并没有着眼个体的权益需求,欠人性化。”
“卞主任,你不用解释过多,也不用担心过多。”专案组人员笑了笑,道:“这次我们办案的目标不是你们生殖中心。”
“哦,那就好。”卞哨军露出一丝不自然的笑容,“就算是,我想也不用你们出面吧。”
这个时候,卞哨军才把手中的档案袋交给专案组人员。
经过仔细核对,一切似乎都严丝合缝,五年前邓如美确实在这里进行了人工受孕。
“你们中心做人工受孕的时候,精子的来源是随机的还是指定的?”办案人员问。
“指定是不可能的,那不符合规范,只能是随机,当然,具体还要根据受孕者的要求去筛选。”卞哨军道,“具体的环节,我们这边参与的并不多,一般都由受孕者和精子库那边联系。”
问题又推向了省妇幼保健院精子库那边,这一次,专案组做了点准备,并没有单刀直入奔核心,而是采用更像是交流的方式,来柔和地推进审查进程。
“鉴于被调查受孕者的特殊性,我们想多一些了解较为全面的信息,所以请你简单介绍下瑞东省精子库的大概情况。”专案组人员坐了下来,显得很平静。
“要说瑞东的精子库情况,还是先说下国内的现状吧。”周彰微皱眉头,沉思着,“从目前来看,我国精子标本的数量,还远不能满足需求。现在每年都有数万对不孕夫妇需要人工受孕,另外,再加上对捐精者的要求也高,年龄嘛,要在二十二至四五十之间,身高要在一米六八以上,学历起码要是大专,身体还要健康。据有关数据统计表明,种种要求之下,精子捐献者的合格率很低,至于捐献精子的合格率,则更低。”
“不用说太远,重点还是放在瑞东这边。”
“哦,瑞东的精子库成立时间并不成,也就是在上个世纪末吧。”周彰道,“因为观念上放不开,捐献者并不多,因此,在精子库成立之初,我们这边坐了不少宣传工作,到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针对中青年人群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值得一起的是,我们还到高校去过,搞过讲座,也到男生宿舍发过宣传单。”
“能不能记得到过哪些高校?”
“就我们省内的。”周彰又是一沉思,“但具体是哪些高校,我一时还记不起来。不过应该能查得到,都有资料记录的。如果有需要,我让人找一下。”
“好的,那就找一下吧。”
这方面的资料,是真材实料。很快,办公室工作人员就拿来一摞材料,是历次宣传活动的文字和图片归集。
“各位请过目,捐献精子可以说是利国利民的一件大好事,毕竟有很多不幸的家庭有这方面的需求,而他们中的大多数,是要经过长期等待的,那是多么的煎熬。”周彰边说边把材料送到专案组人员跟前。
专案组从办案需要出发,不看别的,只看有没有农林大。
结果是不用说的,那是铁的事实。
“我们想了解一下,五年前有个叫邓如美的女人做人工受孕,在精子源配置上,你们是怎么安排的。”专案组进入了下一个环节的询问。
“要做两方面考虑。”周彰毕恭毕敬地回答道,“一方面,根据受孕者的要求,另一方面,要根据我们的库存合理安排。”
“邓如美有什么具体要求?”
“这个,我得看一下资料记录。”周彰说着拿起电话,让办公室把记录资料送过来。
等待的时间并不短,这是周彰要求的,要充分体现出找的过程,如果一下就拿了过来,显得早有准备,那是不妥的。
第一千零三十七章平稳过渡
大概十分钟后,资料送来了。周彰和专案组人员一起看,由他翻读介绍。
“看,都在这里了。”周彰翻到了邓如美的资料页,“她提出的要求还满苛刻的,年龄不超过二十五,身高要一米七五以上,而且学历也高,本科以上。”
“年龄要求这么低?”专案组人员问。
“很明显,她瞄准的是大学生群体,大学生活力足嘛。”周彰颇为玩味地道,“看来这个女人是很精明的,因为从医学角度讲,二十至三十五岁年龄段的人,精力活力最强,更能生出健康活泼的宝宝。可实际上,当大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一些恶习也随之而来,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健康,所以,把目标定位在尚未毕业的大学生身上,是个明智的选择。”
周彰说话的功夫,专案组人员已经作了进一步的思考,之后便提出了要求,“能不能查看一下,当时的精子库存记录情况?”
“这个,可以吧。”周彰显出很为难的样子,“说实话,我是不太乐意的,这并不符合工作的行为规范,但你们是‘钦差大臣’,手中有‘尚方宝剑’,我们只能服从命令了。”
专案组人员笑了笑,并未答话。
没多久,库存记录查阅完毕,专案组又提出了疑问。
“根据受孕者邓如美的要求设限,符合标准的有多例,从学历上讲,不但有硕士生,甚至还有博士生,可为何选择了一个是本科学历的编号?”
“这里面就有更多的专业知识了,看来你们是不知道的。”周彰略带着点显摆的自得,道:“根据国家法律要求,为了控制近亲结婚的概率,按照规定,一名供精者的精子,最多只能供给五名妇女受孕,一旦达到上限,就将被彻底销毁,以充分保证日后出现近亲结婚的概率,要比自然生育的情况下还要低得多。因此呢,我们在配置精子的时候,会充分考虑到各种因素,以做到尽量不重复。当时的情况,研究生学历的精子,都至少用三次以上了,原则上要停一停,至于博士学位的,更不用说了,再用就达到销毁的要求了。”
“所以就把选择的范围放在了本科学历?”
“是的。”周彰指着材料道,“其实本科学历的库存也不乐观,在选择上,就尽量选没有用过的,而且根据受孕者后来提出的要求,供者的身高也不要太高,怕基因遗传出现大胎儿,会导致难产。总之,经过层层筛选,最后从最符合要求的几例当中,随机抽了一份。”
专案组根据编号,查到了源头,正是潘宝山!
调查至此,应该已经能说明问题了。末了,专案组分别对周彰和卞哨军郑重提出,能否确保所有资料信息的真实无误,两人都签字画押,保证绝不存在任何虚假成分。接着,专案组又要求他们要绝对保密,两人再次签署了保密协议书。之后,专案组拷贝、复制了所需要的查证材料,回京汇报。
汇报材料是详实的,按照条理层层推开,具有充分的说服力。
就这样,虽然听上去有点天方夜谭,但是在“事实”的基础上,潘宝山被举报私生女一事,也尘埃落定,算是比较圆满。
眼巴巴的贺庆唐,得到的回复是:所举报之事,查无实证。相关调查佐证资料,因保密需要,不便公开。
有惊无险!果真是如郁长丰所言,实现了平稳过渡。
几家欢喜家愁。
喜的是潘宝山他们,能在这么大一个漩涡中安然着陆,可以说是毫发无损,至于有无隐性影响,现时还没时间去考虑,也没法考虑。愁的是段高航他们,如此大张旗鼓地发起了一次看似必胜的攻击,没想到最后竟成了闷炮。
“潘宝山啊潘宝山,难道真是扳不倒的大山?”段高航极其颓废地躺倒在座椅里,有气无力地道:“他到底是怎么化解这一危机的?”
“从贺庆唐那里得不到任何消息,只是说因保密需要不便公开相关调查信息。”韩元捷道,“我想,肯定是郁长丰伸了援手。”
“我看不太可能。”段高航摇了摇头,“郁长丰再怎么着也是外力,又赶上这么个特殊时期,发挥的作用应该很有限。我觉得,还是潘宝山自身起了主导作用,不知道他又玩了什么鬼花招。”
“不管怎样,还得让贺庆唐再活动起来,把潘宝山有私生女一事的影响扩大。”韩元捷道,“他作为举报人,在没有得到清晰的答复时,有进一步质疑的权利。”
“还是算了吧,他不是已经被告知所举报之事查无实证了嘛。如果再折腾,怕是要被追责的,如果潘宝山趁机做一番推手,把他给囚进去,最后承受压力的还不是我们?”段高航道,“元捷,我觉得现在的问题是该怎么防备潘宝山的反击,你难道不认为,经过这一番被难之后,他不会疯狂反攻?咱们得想长远点啊。”
“是,我是也有这么个担忧,不过也不必杯弓蛇影,毕竟我们一直在做各种扫尾,而( 官路逍遥 http://www.xlawen.org/kan/2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