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仙侠修真 > 寻神天下 > 寻神天下 第 1 部分阅读

第 1 部分阅读

    《寻神天下》

    第一章 天界疑云

    “我跟你们讲啊,自从,咳咳……,自从一千五百年前啊,那个叫做孙悟空的金丝猴大闹了天宫以后啊,好像天宫里所有的人……哦不,是所有的神仙就不敢再小看任何一个凡间的生物了!咳咳……!”一个显得有些老态龙钟的白胡子老头,手里拄着一支陈旧的弯头拐杖,边慈祥的看着围在身边的一群孩童边悠悠的说。

    “是么?可是我们听说那个叫做孙悟空的猴子,后来被西天的佛祖所感化,现在已经是西天有名的斗战胜佛了啊!”孩童中一个略显调皮的男孩歪着头看着那老头说。

    “呵呵,还是佛祖的法力无边,最终把这个顽劣的猴子给收服了,想当初可是我亲自下凡去把这猴子给引上天庭的,又是我给玉帝引荐他为弼马温的,所以现在弼马温才成为天庭炙手可热的官职哦,多少人想当都当不上呢!”白胡子老头面带微笑,似乎已经陷入了回忆。

    周围的孩子们都仰望着他,脸上一副期待下文的表情。

    “太白老头儿,你又在这哄小孩子炫耀自己的光辉历史了啊!”不知什么时候,满脸怒相的雷神路过这边,停下脚步看着太白金星,一副嘲笑的口气说。

    “哦,是雷神啊!你现在怎么这么有空到处闲逛啊?!”太白金星抬起头,颤微微的戴上挂在自己胸前的老花镜,打量了半天才说。

    “我哪有什么时间到处闲逛啊,千里眼刚刚看到西南方向的一处乡村已经半月有余没下雨了,真不知道龙王去干什么了,又要我去,刚刚我正跟巨灵神在一起下象棋呢,真是的!好了不聊了,我走了啊!”雷神边抱怨着说边行色匆匆的离开了。

    太白金星看着雷神离去的背影,微微的点着头笑着。

    “太白爷爷,那孙悟空现在在什么地方啊?”孩子们居然还没忘记刚才的故事。

    “他啊,身为天界的维护治安的捕头,现在啊,应该正在佛祖那保持警戒呢!”太白金星头也没回继续看着雷神离去的背影,慢悠悠的说道,接着他颤巍巍的站起身,拄着那根弯头拐杖慢慢的朝着远处走去,方向正是天界开会的天庭。

    “太白早!”当太白金星走到天庭门口的时候,身穿金色铠甲的守卫微笑着朝他点了点头。

    太白金星抬起头看了看头顶温暖的红日,影子斜斜的铺在地上就好像是一片孤单的枯叶。“不早了不早了,看样子应该是己时了吧,唉~!”说着轻轻的叹了口气,慢慢的走进了天庭。那守卫看着他的背影,轻轻的挠着头,不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太白金星啊,你怎么才来啊!玉帝都等急了你知不知道?!”众人一看见太白金星走进天庭,忙围上去七嘴八舌的说。

    太白金星环顾了一下四周,几乎天宫所有的重要人物都到齐了,但个个的脸上都显露出焦急的神色,略微的还参杂些不易发觉的幸灾乐祸。

    “我说太白呀,你怎么现在才来呀,玉帝等你等得都急死了,赶紧跟我进去!”太上老君从后殿走出来,一看见太白金星就冲上来,不由分说扒开众人拉起就走。

    “禀玉帝,太白金星到……!”一走进后殿,太上老君就恭敬的朝着不远处的一个背影拱着手作揖,太白金星眯着眼睛很仔细的看了看,忙跟着老君一起作揖。

    “太白啊!”那人影慢慢的转了过来,“你可还记得一千年前你去下界招安孙悟空上天庭的事儿吗?”

    “禀陛下,老臣略微的有些忘记,但大体还是记得的!”

    “噢,那你应该还记得当时我写的那招安圣旨上面写着的每一个字吧?!”

    “容老臣想想。”太白金星歪着头陷入了回忆。一千年前,太白金星奉旨下界去招安一个住在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洞的猴子,那猴子因本事太大惹怒了地下的阎王和海里的龙王,勾销了猴子猴孙的生死簿,抢走了那镇住东海的定海神针,阎王和龙王告到玉帝那,玉帝本打算派兵下界来围剿这群不知天高地厚的猴子,不料太白金星却建议玉帝采取以和平的方式来解决,于是就有了下界对着这群猴子的头儿,也就是对着孙悟空宣读诏书引来天宫当了个弼马温的这段往事。

    “禀玉帝,老臣已经记起来了!”太白金星拱手说道。

    “那你说说看!”玉帝略带着发号施令的口吻说。

    “是!”太白金星看了看一直站在身边的老君,老君对着他微微的点了点头。“天帝圣谕:今凡界突有一神猴,名曰孙悟空,因其法力尤甚,武艺超群,又因天宫有一高职空缺,玉帝悯其蜷于凡界无伸展之功,故诏至天宫为职‘弼马温’,以展其功,做功天宫及凡界,以此明鉴,叩首以谢天帝圣恩!钦赐!”太白好像是陷入了一种久违的记忆中。

    “很好,太白金星,不愧是天界的西方巡使,记忆力果然超群,很好!”玉帝赞许的看着太白金星,轻轻的点着头。

    “老臣不知陛下因何提起这陈年旧事?”老君在一旁适可而止的阻止了玉帝对太白的大放厥词,如果论起来,玉帝的真本事也就不过那么几句。

    “咳咳……,哦,对对,这段事情是过了很久,文曲星也没有太白金星你记得这么清楚吧!”玉帝看着两人打着哈哈说。

    “陛下盛赞了!”太白金星微笑着拱着手说。

    “禀陛下!月老来了!”殿前守卫不知何时走进了后殿,对着玉帝拱手说道。

    “让他进来!”

    “是!”

    太白和老君互相看了看对方,不解为何月老此时也会来这天庭。没过一会儿,月老就出现在了后殿之中,蹒跚的脚步显得有些沉重,“陛下,老臣向您请安!”

    “好好,月老也来了,可以开始了!”玉帝说着,转过身朝着后殿的一堵白玉墙走去,那墙上挂着一副山水画,氤氲缭绕着一座雄伟的高山,山脚下是一座简易的草顶凉亭,亭里坐着两个略显慈祥的老人,两人面前的石桌上摆着一盘围棋,坐在右边的老人正右手执棋,像是正思考着下一步的去处,而左边的老人正面露笑容的看着他。太白看了看老君,又看了看刚进来的月老,三个人的脸上都充满了相同的疑惑。

    “太上老君,你先退下吧!”玉帝走到墙边不远的地方,威严的声音悠悠的传来。

    “是,陛下!”老君拱着手应道,接着看了看太白和月老,慢慢的退出了后殿。

    “你们俩过来!”待老君走后,走到墙边的玉帝停下脚步。

    “是!”

    “你们可知这幅画上的两人是谁?”待两仙走近,玉帝指着墙上的画,轻轻的问道。

    太白和月老很仔细的看着墙上的画,“老臣愚钝,老臣不知!”两人异口同声的说。

    “这幅画乃是东汉末年一位住在弘农郡的刘佰昌所画,画中的两个人是当时的许靖、许劭堂兄弟二人,他们是东汉末年著名的贤士。当时,宫庭混乱,奸邪当道,政治**,祸乱四起。为治理国风,抑恶扬善,二人凭其才识谋略,在一个叫做清河的岛上开办了一个讲坛,每月初一命题清议,评论乡党,褒贬时政,不虚美,不隐恶,不中伤,能辩人之好坏,能分忠奸善恶,或在朝或在野,都在品评之列。评后验证,众皆信服。凡得好评之人,无不名声大振。一时引得四方名士慕名而来,竞领二人一字之评以为荣。”玉帝转过身看着二仙,“二人年老之后隐居于平舆县,时常行至不远的一处幽静的地方,听着幽幽的水流声下棋,颇有仙风道骨的意味。这幅画是隋时文曲星君下界历练时觅到,后献于朕,一直挂于此处。”

    “敢问陛下,这幅画可与我二人相关?”月老用眼神瞟了太白一眼,太白壮了壮胆,拱着手问。

    “哦,我差点儿忘记了!”玉帝转过身看着两人笑着说,“你们可知千年前唐僧师徒去西天取经时遇到的那九九八十一难吗?”

    “禀陛下,略有所闻!”太白的胡子一翘一翘的显得有些滑稽。

    “你们可知其中哪一难,为西方佛祖和南海观音,还有众仙共同化解的?”玉帝略显慈祥的看着两人问。

    太白和月老互相看了看,不可理解的轻轻的摇了摇头。

    “你们再仔细想想!”

    “敢问陛下说的可是唐僧师徒路遇真假孙悟空遇到六耳猕猴的那一难?”月老沉思了片刻后轻轻的说。

    “正是!”

    “敢问陛下何以提起此事?取经之事已过千年,那六耳猕猴更是被佛祖所消灭,况且那六耳猕猴本来就为灵明石猴孙悟空自身的欲念所生,欲念一过即灰飞烟灭,早已不存在了!”太白慢悠悠的说。

    “可你们知道那六耳猕猴的魂魄现归何处?”

    “这……?”太白摇了摇头。

    “自古天下生灵肉身失灭即魂归地府,可这六耳猕猴自我佛如来处身灭后,未归地府,你们可知他去往何处?”

    “陛下,当年孙悟空大闹地府后已将天下猴类的生死全部勾销,也就是说猴子猴孙们已不再归阎罗王管辖,故他们的生死已不为仙界所知!”

    “嗯!”玉帝满脸微笑的点着头看着太白。

    太白看玉帝没有说话的意思,于是继续讲下去:“孙悟空自千年前完成取经大业以后已心无杂念,可是说是一心皈依我佛,本来他与世无争的心境就已在众仙之上,况现已感化为斗战胜佛,所以六耳猕猴不存于三界之内就已成必然!”

    “可爱卿可知三界之内的灵猴共有四只,那孙悟空和六耳猕猴只为其中的两只!”

    “陛下所讲的可是灵明石猴,六耳猕猴,通臂猿猴,还有赤尻马猴这四大灵猴?!”

    “正是!”

    太白看了看一直站在身边不说话的月老,月老的脸上更是显现出一丝困惑,月老在想:千年前是太白金星下界去招安了孙悟空,就算是这四只灵猴的其他两只又现身凡间,下界招安之事也轮不到自己啊,再说了,自己只是一个管辖下界姻缘的小仙,平常时候玉帝都不会想到自己的,可这种事怎么会把自己给招来面议呢?!!

    “月老,你可是在想朕招你进殿所为何事?”玉帝紧紧的盯着月老。

    “恕老臣愚昧,老臣不知!”月老供着手说。

    “你们二人可知这四只灵猴除一只在西天佛祖处一只已神形俱灭外,另两只灵猴现已现身于北极酷冷之地疆北城,北方北极中天紫微大帝前天上报说,通臂猿猴和赤尻马猴在疆北城的一处森林中,令人奇怪的是,通臂猿猴和赤尻马猴居然是现身人间,也就是说他们现在的肉身是凡人!”

    “啊?”太白金星和月老几乎同时惊讶着张大了嘴巴。

    “你们俩很吃惊?”

    “敢问陛下,现在下界收服他们似乎正是时候!”太白想了想,忙说道。

    “呵呵……,你刚才说的话让我想起了千年前收服孙悟空的时候!”玉帝抬起头看着这幅画,“那时也是爱卿下界的吧,只不过那时的孙悟空已经学有所成,而现今的通臂猿猴和赤尻马猴还只是个孩子,就像是下界凡人的孩童,你,忍心下手吗?”

    “可是……!”太白还想说些什么。

    “月老,你可知凡人的生活向来就是两个人的事情,所以男女必须结合,然后生子,养育后代!”玉帝转过眼神看着一旁发愣的月老。

    “正是,老臣即是专司此事!”

    “问题就出在这,通臂猿猴和赤尻马猴,一个是男人,另一个,是女人!”

    “啊?!”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太白和月老的嘴巴张大的都可以塞进一个西瓜,面露惊讶的神情就像是再次见到了当时的那只孙猴子。

    “你们明白我的意思吗?”

    “陛下,您的意思是,让通臂猿猴和赤尻马猴结为夫妇?”月老突然明白了玉帝的意思。

    “呵呵……!”玉帝笑着转过头继续欣赏墙上的那副水墨画。

    离开后殿的时候已经是两个时辰以后了,众仙依然站在大殿中议论纷纷,太上老君主持大局一般威严的看着其他列位仙班,不去参加任何的讨论。

    “太白,月老,玉帝宣你们进后殿所为何事?”一见两人走出后殿,众仙忙围上去问这问那。

    太白金星和月老互相对望了一眼,叹了口气。他俩的这口叹气把众仙弄得更是不明白了,就像是陷入到一个更深的谜团里,怎么都无法理顺一样。

    ————————

    PS:新人新书,首次涉足仙侠,不足处还望见谅,求收藏及推荐!

    第二章 少年拜师

    人间一角,紫曦城峰华镇,此时正陷入深深的争论之中……。

    “哎呀,这可真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啊,小小年纪居然就可以吟诗作对,恭喜冯员外喜得才子啊!”

    “就是,方圆十里之内也只有冯员外可以生得如此聪明的公子,别家哪有这份福气啊!”

    “冯公子这么聪明,将来肯定会考取皇上钦点的状元呀!”

    ……

    “呵呵,盛赞犬子了,不敢当不敢当!”冯员外笑呵呵的看着众人,脸上掩藏不住心中的喜悦。冯员外今年四十又二,是紫曦城峰华镇中出了名的慈善家,但自古人行善事不得善已成为明理,家中频遭变故,父母早亡,又无兄弟姐妹,膝下曾有一女,时年九岁夭折于霍乱,痛心疾首心冷似灰,正憾无子嗣接手家业,不料却喜得一子,此子甚是聪慧,满月即能言语,周岁即可吟诗,此番正是街临四坊来贺其子五岁诞辰。

    “未必吧,别又是一个早逝的仲永!”人群中突然爆发出一个不和谐的声音。

    冯员外巡着声音望过去,一个光头的和尚站在远处,破旧的僧衣破旧的草帽,脚上的布鞋也早已破旧不堪了,不过精神看上去显得很健硕,眉宇间有说不出的一股英气,倒像是天上下到凡间的神仙。

    “高僧何出此言?!”冯员外到底是知书达理之人,面对和尚说出的话依然很谦虚,边拱手施礼边问道。

    “敢问施主可另有一女?”

    “老夫确曾有一女,不过已夭折许久了,敢问高僧何以得知?”

    和尚微笑的看着他,却只是微笑着而不说话。

    众人的目光都集中到那和尚身上,都想知道和尚的话是什么意思,人群中马上有人认出这和尚不是镇上之人,而且之前也从未在镇上出现过。

    “你这和尚甚是无理,本是大好事你却在这出言不逊,是何道理?”

    “就是就是,冯员外可是我们这有名的大善人,善人有好报,他儿子肯定错不了。”

    “身为出家人,怎可话出伤人?”

    “和尚,别在这谣言惑众了!”

    ……

    “自古皆是忠言逆耳,贫僧只是实话实说而已!”那和尚微笑着看着众人,语气坦然。

    “高僧,你可是云游僧人?可是从那昆仑山下山游历的高僧?”冯员外止住大家的抗议,面对和尚很有礼数的问道。昆仑山在整个世间就被认为是神仙居住的地方,如果谁想见到活神仙或是想成为神仙的话,那他去那昆仑山就准没错。

    “员外可容贫僧与冯公子一观?”和尚依然没回答冯员外的话,反而将话题引回到刚满五岁的男孩身上。

    冯员外听到和尚的话,朝着不远处的一个男孩招了招手,“冯辰,过来!”

    那个叫冯辰的男孩一步一步蹒跚的走向自己的父亲,毕竟还是个刚满五岁的孩童,要不是能吟诗作对能自己做好可以做的事,此刻一定在父母的襁褓下安详的做着乖宝宝。“爹,你叫我!”孩童抬起头看着自己慈祥的父亲,稚嫩的声音轻轻的传来。

    “冯辰,让高僧看看你!”

    男孩听着父亲的话,继续迈着蹒跚的步子走到高过自己两个个身高的和尚面前,停下脚步微笑着看着那和尚。

    和尚慈祥的看着男孩,伸出右手轻轻的拍了拍长着茸毛的小脑袋,微笑着问:“你可知我是谁?”

    男孩微笑着看着和尚:“师傅!”

    “呵呵……!”和尚笑着抬起头看着冯员外,“既然上天注定我今日要遇见他,那定是千年修成的缘分,呵呵……?”

    “犬子既与高僧相见已是他的福气了,承蒙高僧厚爱!”

    “员外可容我二人单独说些话?”

    “高僧请!”冯员外虽然很惊讶为何和尚一见自己的儿子就显得很兴奋,但还是有礼貌的把和尚请进了后堂。

    众人见三人离开了自己的视线,叽叽喳喳的吵成了一片,几乎所有的人都在猜测那和尚的来历。世间所有的人自古都是一样,对自己的前途或是命运,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关心,对别人哪怕是跌个跟斗都会探个究竟问个明白。

    走进后堂后,那和尚看着冯员外:“冯员外?!”

    “高僧请便!”冯员外明白和尚的意思,供着手退出了后堂。

    和尚和男孩看着冯员外走出后堂的身影,转过眼神互相看了看。“师傅,您真的跟他们说的,是从昆仑山上下来的吗?”

    “呵呵。”和尚笑着点了点头,“五十年前我的师傅对我说让我今日下山,说我会见到一个孩子,那个孩子是我命中注定的徒弟,呵呵……!”

    “师傅在上,受徒儿一拜!”冯辰说着,真的就拜倒在和尚面前。

    “好好!”和尚满足的微笑着看着冯辰,“既然你肯认我为师,那今日我就正式收你为徒,徒儿记住,敝派是昆仑山月影洞成悦派,创派祖师是悦成圣僧,祖师曾起过誓,入门弟子在世的任务只有一个,那就是要,解开,上天的……秘密。”

    和尚的最后几个字说的很庄重很严肃,表情也异常的神圣。冯辰屈膝低着头静静地听着,一动不动。

    “为师法号靖虚,今日你已入敝派,为师就替你取一名,你俗名叫冯辰,为师就送你辰远二字如何?”

    “尘缘?”

    “呵呵……”靖虚笑着说道,“不是尘缘,是辰远,生辰的辰,辽远的远!”

    “多谢师傅赐名!”冯辰拜了拜靖虚,恭敬的说。

    “今日你既拜我为师,为师实在是没什么好送你的,我这有一把凤骨折扇。”靖虚说着,从怀里取出一把折扇,水晶般近乎透明的扇骨,火红色的圆形吊坠,扇口处被磨得发亮,“这是贫僧多年前偶得而来,已把玩多年了,这把折扇可能是一件威力甚强的武器,但你要记住,它首先只是一把扇子!”

    冯辰双手接过靖虚递过来的折扇,肃穆的表情本不该出现在一个五岁孩童的脸上,可是却出现了。

    “此扇今日既已归你所有,自然只听你一个人的话。”靖虚看着面前的冯辰,“为师此次下山就是为了圆当年我师傅告诉我的,让我找到一个上天注定的徒儿,今日既得,我也该回去了!”

    “师傅!”冯辰抬起头看那靖虚圣僧。

    “呵呵,今日为师收你为徒之事不可告与他人,连你父亲都不可告知,待你十五岁的时候我自会再来此处接你去昆仑山学艺,徒儿切记!”靖虚笑眯眯的看着眼前的冯辰,右手轻轻的抚摸着冯辰的小脑袋,和蔼的说。

    “是,徒儿谨记!”

    “快起来吧!”靖虚扶起了一直跪拜着的冯辰,“折扇你且收好,不与外人所见,来日你自会知道它的用处的!”靖虚边说着边朝着门口走去,走到门口轻轻的推开了门,阳光刚好照进门槛,靖虚如同随行的身影像是一座亘古不变的石像,紧贴着地面。

    冯辰看着靖虚圣僧离去的背影,默默的收好了折扇,半天之后才反应似的跟着跑出了房间。

    靖虚的脚步很快,待冯辰跑到大门口的时候只看见了一丝靖虚离去的背影,那背影消失的很快,冯辰怏怏的转过身往回走,转头时却看见了站在不远处的父亲。

    “爹!”

    “辰儿,那高僧走了?”

    “嗯!”

    “辰儿,今日我见你与那高僧有缘,定是上天注定的,世间人那一个不想求仙成道,又有哪一个人能如愿以偿,辰儿,改日若再见到那和尚时,你不妨拜他为师!”冯员外穿过大门看着远处幽幽的说。

    冯辰听着父亲的话,差一点儿就把靖虚已收他为徒的事儿说了出去,不过话到嘴边又停住了,毕竟靖虚交代过不可向别人说起,孩子是最守诺言的,冯辰也不例外。

    “我知道了,爹!”冯辰说完就返回自己的屋子了。

    对于一个五岁的孩子来说,玩是天性,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反应,可对于冯辰来说,他的房间就是一个**的世界,属于孩子的一切都没有,满桌子的书满墙的水墨画,木床整洁的让人不忍去破坏,这算一个早熟孩子的世界!

    冯辰拿出怀里的折扇,恭敬地把它放到书桌上,然后作揖似的点了点头。

    人界所有的一切都逃不过天宫里千里眼的视线之外,自那次太白金星和月老离开玉帝处后,太白就找来千里眼观测人界的动向,如果真出现了什么特殊情况,只要千里眼说了,太白金星肯定会第一个下凡把问题给解决了。

    可是奇怪的是,近半月的时间人界都没出现什么奇怪的事儿,尽管那冯辰才色出众,可毕竟跟天上的神仙相比,也不过是一桩小事而已,所以千里眼觉得根本就没什么必要跟太白说。

    可须知这天上一日地上就是一年啊,小半个月后,人界原本很小的冯辰,如今也是一个年过十五弱冠之年的翩翩美少年了。

    ……

    ————————

    PS:求推荐求收藏!谢谢大家的支持……!!!

    第三章 又见靖虚

    “爹,学堂里的先生说,天上的神仙会保佑我们,可是,为什么我从来就没看见过神仙呢?”一身洁白素衣的翩翩少年站在厅堂里,恭敬地望着自己的父亲,带着好奇的语气轻声问道。weNxUemi。Com

    “辰儿,你可记得你五岁时见到过的那个和尚?”冯员外依然是十几年前的那副神态,人到中年更显得淡定自若。

    “记得!”冯辰轻轻的答,“父亲大人说的是那靖虚圣僧!”

    “正是!”

    “不知父亲为何提起此事?”冯辰满脸的疑惑

    “呵呵,那日靖虚圣僧可曾有送你一把折扇?”

    “父亲何以知道?”冯辰听到折扇的时候,抬起头惊奇的看着冯员外。

    “如果为父不知此事,那还是你的父亲么?”冯员外慈祥的看着冯辰,眼睛里闪烁出作为父亲所特有的怜爱。

    “父亲,是靖虚圣僧不让我向任何人提起……!”

    “我知道我知道……!”冯员外微笑着看着他,“圣僧是怕你拿着他的圣物去到处惹是生非,尽管我知道你不是那样的性格,可靖虚圣僧毕竟是为了你好!”

    “是,父亲!”

    “其实在靖虚圣僧离开的时候我就知道他送了你一把折扇,你可知我为何一直不提此事?”

    “孩儿不知!”

    “你可曾听说过托塔李天王李靖和哪吒三太子的故事吗?”

    冯辰听着父亲口中说出的话,睁大了眼睛很认真的看着,轻轻的摇了摇头。

    “相传商纣时候,因为纣王无道,天下民心不定众生哀怨,于是周武王发动一场战争去推翻商纣,可是武王手下的爱将都是商纣所陷害和不受重用的将臣,那时的李靖还是一个镇守陈塘关的将军,可他的妻子怀胎三年零六个月都没生下孩子,正当焦急之时,有神仙下凡给他了一些指点,于是哪吒出世了,就在哪吒出世的时候,那神仙给李靖留下了两样东西:一条红色的缎带唤做混天绫,一个钢环唤做乾坤圈,这两样是留给哪吒的。”冯员外说到此处稍稍的停顿了一下又接着说,“那神仙为了避免哪吒因为这两件法宝日后惹祸,于是又送给了李靖一个手托的宝塔,让他在哪吒不听话或是惹祸时可以降住他,所以李靖就一直没对哪吒提起知晓他手中法宝的事,可是后来哪吒真的闯祸了,而且是大祸,他把东海龙王的三太子敖丙给打死了,李靖为了惩罚他就把他关进了塔里,哪吒知道了自己父亲手里有法宝可以教训自己,于是再也不敢闯祸了!”

    冯辰望着冯员外,安静的听完这个故事,半天不说话。

    “辰儿,想什么呢?”冯员外轻轻的提醒着冯辰。

    “哦,爹,靖虚圣僧是不是也送你了能管住我的法宝?”冯辰歪着头看着父亲问。

    冯员外怜爱的看着眼前懂事的冯辰,不说话也不点头。

    过了好一会儿冯辰从怀里轻轻地掏出凤骨折扇,面带依依不舍的表情递到冯员外手边:“爹!”

    冯员外继续微笑着看着冯辰,轻轻的摆了摆手:“这是靖虚圣僧送与你的,师傅送徒儿的礼物,别人是没有权利拿走的!”

    冯辰本以为父亲只知道自己手里有一把折扇的事儿,没曾想连自己已拜靖虚圣僧为师的事儿都一块知道了,唉,那句古语怎么说得来着——知子莫若父!

    冯员外见冯辰低着头不说话,心里也猜到了可能是因为自己知道了一切,让儿子感觉有些意外也有些胆怯,冯员外走近冯辰,伸出手柔柔的摸了摸冯辰的头发:“你现在已经十五岁了,应该去找你的师傅靖虚圣僧了!”

    冯辰抬起头看着父亲,眼睛里闪烁出一种说不出的神情,像是感激,又好像是惊愕!

    “听学堂里的先生说,你学什么东西都很快!”冯员外突然调转话题。

    “是先生教得好!”

    “先甭管是不是先生教得好不好,我先问你,你可知那西天的斗战胜佛是谁?”

    冯辰抬起好奇的眼睛看着父亲,斗战胜佛的名号冯辰是从一本小人书里看到的,书里说斗战胜佛是一个嫉恶如仇的神,就好像是自古传说中的玉面判官一样,不过到底还是没有人见过他。冯辰轻轻的点了点头:“他是西天的一个神!”

    “对,还有呢?”

    “一千年前曾经跟着一个和尚去为世人取经,为的就是让这天下所有的人可以祛除病痛忘却仇恨,感化世人!”

    “还有吗?”

    “一千五百年前,他曾经在天界大闹了一场,后被玉皇大帝无奈的封为‘齐天大圣’!”冯辰一字一顿的说。

    “看来你了解的很全面嘛!”冯员外笑呵呵的看着冯辰说。

    冯辰有些不好意思的低下头,半天才说:“爹,您不会怪孩儿看闲书吧?!”

    “呵呵,你看爹什么时候管过你吗?”

    “是!”冯辰小声的应着。

    “辰儿,你可知我为何要提起此事?”

    “孩儿不知!”

    “其实,”冯员外顿了顿,“靖虚圣僧曾经跟我讲过,让你在十五岁的时候去昆仑山找他,而且我也已经同意了,今日正是你十五岁的生日,所以你现在可以去昆仑山了!”

    “爹!”冯辰抬起头看着冯员外。

    “你长大了!”冯员外微笑的看着冯辰。

    紫曦城内,阳观酒楼门前。

    “喂,叫花子,别在我门前要饭,影响我做生意啊!”钱掌柜走出门口,对着正坐在正对大门墙角的一个身上脏兮兮的乞丐大声喊着。

    那乞丐面色微动,不过依然不动声色,一动不动的继续坐着。

    “嘿,听见没叫花子,赶紧滚!”钱掌柜走上前来妄图踢上一脚。

    “施主,得饶人处且饶人!”不知什么时候,一个看似耄耋的和尚站在了两人身边,神情肃穆双手合十。

    “大师!”钱掌柜对那和尚拱手襄礼,毕竟出家人在凡人的眼里一直都是被尊重的。

    “掌柜的,生意既然做好了,就不必再在乎身边的琐事了吧,毕竟世间之人都只是为了各自的生活,身不由己!”和尚微笑的看着钱掌柜说。

    “大师说的是,说的是!”钱掌柜不甘心的瞥了一眼那乞丐,转身引着那和尚朝酒楼走去。

    那乞丐只抬起头轻轻的瞥了一眼身边发生的事儿,继续着自己的无动于衷。

    “大师,里面请!”钱掌柜引着和尚走进阳观酒楼,“本店是紫曦城里最好的酒楼,无论是住店还是吃饭,我们的服务都是绝对的一流,阳观酒楼里有天底下最好的素食,包您满意……!”

    “给我找一间坐北朝南的房间,晚饭我会下来吃!”和尚打断钱掌柜的话,轻轻的说道。

    “好,没问题!”钱掌柜转过身招呼店小二,“带这位大师去三楼五号客房。”

    “大师请随我来!”店小二转身带那和尚上了楼梯。

    “紫曦城,十年了,我又来了!”靖虚圣僧站在窗前,看着街道上行走的人群,感叹的说。

    ……

    酒楼外的那个乞丐站起身,轻轻的看了一眼三楼的方向,转过身走了。

    ……

    “阿黄,爹爹让我去昆仑山学艺,你说我到底该不该去啊?!”冯辰站在硕大的院子里,对着一条满身黄毛的大狗,轻轻的说道。那大狗坐在地上足有半人过高,样子威武神态坦然,像极了衙门前的石刻石狮。

    “呜呜……!”阿黄看着自己的主人,轻轻的摇着尾巴。

    “我还记得靖虚圣僧,那个和蔼的和尚说过的每一句话,可是那是我还小啊,什么都不懂啊!”冯辰轻声的说,语气里充满了回忆。

    阿黄继续摇着尾巴。

    “可你现在不小了啊,你已经长大了!”不知何时,冯员外站在了冯辰的身后。

    “爹!”冯辰站起身,拘谨的看着父亲。

    “爹知道你不想离开家,可是人总是要长大的,辰儿,你长大了!“冯员外怜爱的看着面前的少年,表情甚是慈祥。

    “是,爹!“冯辰像往常一样的遵守着冯员外说的每一句话。

    “好!”冯员外微笑着点着头离开了。

    冯辰看着慢慢离去的冯员外,脸上依然闪现出不舍的神情,待父亲的背影看不见时又蹲下看着面前的阿黄,伸出手轻轻的捋顺着它身上翻着光的鬃毛。

    “大师,十年未见别来无恙啊!”前堂,冯员外对着刚刚走进来的靖虚圣僧,供着手说。

    “呵呵,冯员外,还记得贫僧啊?!”靖虚轻轻的迈着散步走进前堂。

    冯员外伸出手招呼着靖虚坐下,转身对不远处的家奴挥了挥手,只一会儿工夫那家奴就端上两杯清茶,清茶的香气顿时散满了整个厅堂。

    “大师,喝茶!”

    “好茶啊,这莫不是紫曦城中声扬名门的‘雨中佛手’?!”靖虚端起面前正冒着热气的清茶,慢慢的押了一口。

    “大师好眼力,这正是紫曦城中生产的‘雨中佛手’!”冯员外微笑着看着面前的靖虚,轻轻的说。

    雨中佛手,紫曦城中特产的名茶,只因是在清明节前第一场雨中采摘故得名,因清明节前雨属初春之雨,雨中所含的是整个冬天未落地之精华,又因此时的茶尖中满含湿润空气中的水汽,两水相遇融为一体,使得茶叶形如佛手,茶农将其炒熟后又经过七七四十九天的阳光照射和发酵,泡茶时依然能显现出采摘时的形态,状如佛手浸入水中,故称‘佛手’,形象而且鲜活生动。

    ————————

    PS:新人新书,求推荐及收藏!!!

    第四章 今生的秘密

    二人品着清茶,淡淡的说着话……。Www。wenXuemi。Com

    “十年未见,不知大师此次入这紫曦城所为何事?”冯员外看着靖虚圣僧,轻声的问道。

    靖虚轻轻的放下茶杯,转过头看着冯员外,半晌才说:“辰远今年可是弱冠十五?”

    “正是!”冯员外心中已明白了七八分。

    “可容贫僧一见?”

    冯员外微笑着对靖虚点了点头,转过头对身边不远处的家奴说:“去把冯辰给我叫来!”

    “是,老爷!”家奴转过身走开了。

    只一会儿工夫冯辰就走进了前堂,“爹,您找我?!”

    “辰儿,可曾还记得这位靖虚圣僧?”

    冯辰顺着冯员外的手看过去,一位耄耋的和尚坐在父亲的身边,上身的僧袍依然如前一般的破旧,此时正微笑着看着自己。

    “师傅!”冯辰看着面前的和尚,一下子想起了十年前的样子,靖虚圣僧的样子丝毫没变,很容易认得出来,冯辰的手不自觉的从怀里掏出了陪伴自己十年有余的凤骨折扇。

    靖虚看着面前的少年,微笑着点了点头。

    “辰儿,靖虚圣僧此次来正是为了带你去昆仑山一事!”冯员外和蔼的说,“十年前你拜圣僧为师,你可还曾记得?”

    “孩儿记得!”冯辰轻点着头。

    “那好。”冯员外转过头看着靖虚,“不知圣僧何日起程仙归昆仑,我也好让犬子打理一下自己的行装。”

    “不急,不急( 寻神天下 http://www.xlawen.org/kan/2160/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