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仙侠修真 > 明清缚鬼录 > 明清缚鬼录 第 3 部分阅读

第 3 部分阅读

    多笑道,“不过这大同、太原一带对我们来说也非常重要,这次我入关就是奉父王之命来弄清这两地的布防情况!”萨克多知道自己即使现在不透露这点来意,对方也猜得到了,还不如直接说出。

    “哈哈,心照不宣了!”杨寰笑道,“刘公公!”

    “小人在!”刘虚实赶紧回话。

    “贝勒爷在太原一带的安全就交给你了,可别出什么乱子!”

    “小人知道、小人知道!”

    “那倒不必了,不知可否问下,杨大人来太原有何公干?”萨克多问道。

    “呵呵,咱做奴才的,还不是想为主公分点忧愁!”杨寰笑道。

    “那我就不多过问了!”萨克多笑道:“时间差不多了,谢谢杨大人的茶水,再下要告辞了!”

    “贝勒爷有要事在身,杨某也就不多留贝勒爷了!”杨寰起身送萨克多下楼,“希望以后能多和贝勒爷喝喝茶、叙叙旧!”

    “哈哈,但愿如此吧!”萨克多豪笑着说。

    当三个人走下楼阁的时候,掌柜的和小二迎了上来:“客官走好!”

    坐在一楼大厅喝茶的达图索看到下来,连忙起身朝这边走来。

    “如果我猜得不错的话,这两位就是无形和鬼魅吧!杨大人手下真是人才济济啊!”萨克多指着掌柜和小二道。

    那掌柜和小二的脸色顿时惊诧万分。

    “嘿嘿,那里那里,什么无形和鬼魅!贝勒爷说笑了!”杨寰干咳了两下。

    掌柜和小二赶紧走了开去。

    “哈哈,我萨克多也算是个商人,这么多年还没见过像刚刚这两位掌柜的用着黄金烟杆子,小二带着翡翠戒指的。那两样东西做工精细,应该是宫廷之物吧!”萨克多笑着说,“好了,达图索我们回去了!”

    “是,大哥!”

    看着萨克多走出思凤楼,刘虚实凑到杨寰面前说:“杨大人,这个贝勒爷不简单,竟然一眼就看出了无形和鬼魅的真实身份。”

    “嘿嘿,哪有什么,这点漏子是我故意让无形和鬼魅做出来给他看的!你以为田大人手下的四大护卫是吃素的?”杨寰阴笑道。

    “这,卑职想不明白了……”刘虚实道。

    “想不明白好啊,想明白就不好了!”杨寰若有所思地望着萨克多离开的那条路:“他走这条路,我们呢?”最后杨寰说了句没人能听懂的话。

    思凤楼外,萨克多一行向客栈赶去。

    “大哥,这回来的一路上没发现点子的身影!”达图索说。

    “呵呵,杨寰城府深得很呐。”

    “大哥,你怎么确定那掌柜的和小二就是无形和鬼魅呢?”

    “我本来没在意,但是那掌柜的用烟杆子拦你,故意让我看清楚他那个黄金烟杆子,我才醒悟过来的,他那烟杆子让我联想到周淮安身上的伤口。昨天我还百思不得其解,不知得什么样的兵器杀伤了周淮安,原来是他的烟斗。”萨克多说道,“说不准这是人家故意让我看的。”

    “无形和鬼魅是田尔耕手下的爱将,这下我们可看清楚他们的样子了!”达图索笑着说。

    “不一定,你刚刚看到的只是假象,他们可能是无形和鬼魅,可能只是替身罢了,下一次我们仍然认不出他们的!”萨克多说道,“不管他们了,准备晚上去阳曲!”

    “是,大哥!”

    第十四章 初到晋阳

    天启五年(1625年)七月十二日傍晚

    一个多月的行程,经历了多少风雨,我们在百余名黑甲骑兵的护送下终于抵达了太原。               太原向来是历代王朝的北方重镇,唐代大诗人李白曾经盛赞太原“天王三京,北都其一。”“雄藩巨镇,非贤莫居”。不幸的是数百年前宋太宗赵光义为了截断太原龙脉,一把火将晋阳烧成了废墟。后来,明太祖朱元璋封其三子朱棢为晋王于太原,遂因此扩建太原城,成为明代九边重镇之一。

    走进太原,我时刻感觉到有种古老的气息在缠绕着我,仿佛几百年前赵光义火烧晋阳城的硝烟味仍然在空中弥漫,此时已是夕阳西下,望着远山中耸立的双塔,我的心情无边激动。

    我终于回到太原了,十年前和父母亲离开家乡前往京城,十年后我终于可以真实地看到这个城市。虽然我出生在这里,成长在这里,但是这里并没有在我无知年幼的心里留下任何印象。

    现在十五岁的我终于可以用一个懂事的男孩的目光来感觉这个城市。

    我们一行人走过了一条又一条街道,最后终于在一个宅院前停了下来,这时已经是华灯初上。

    当母亲牵着我下了马车时,我才发现这个宅子是那么庞大,庞大得在黑暗中显示不全它的轮廓。宅子大门口高高挂着一个匾额,在大红灯笼的照耀下,依稀看到写着“世德流芳”四个大字。

    门口两边各站着四个黑甲卫士,段抖抖和那些卫士打了个招呼,其中一个卫士赶紧跑到里面去传报。

    不一会儿,一个中年男子带着七、八个人从里面走了出来。

    “弟媳回来了!”那个中年男子一眼向母亲这边看来,“路上辛苦了吧?”

    “弟媳好!”那个中年男子后面一个妇人颔首道。

    “婶婶好,弟弟/哥哥好!”两个男孩一个女孩在那里调皮地喊着。

    “呵呵,大哥、嫂子有礼了,柳卿这次带天儿回来要麻烦大家了。”母亲连忙回礼道,“天儿,快向大伯、伯母请安!”

    “伯父、伯母好!”我有点不自在地说道。

    “哇,你就是天天啊,我们哥俩可想见你了。走啦,一起去玩啦!那两个小孩蹦了过来拉着我的手就往院子里面跑。

    “你看这些孩子,呵呵,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快进屋吧!抖抖,带领兄弟们把行李搬进来!”大伯说道。

    “好的!”

    当阿胜和阿娟搬行李下来的时候,大伯忽然朝阿胜说了句:“怎么是你?”

    “是我!”阿胜低声答道。

    “你舍得回来了?”大伯带着责怪的声音说。

    “回来一段时间吧!”阿胜仍然低声说。

    “进来吧!”大伯对阿胜的口气稍微缓和了一点。

    “阿胜叔叔,快点来啊!”我一边朝着阿胜喊着,一边已经被两个表兄弟拉进了府里。

    “房间都备好了,简单洗漱下到大厅吃饭吧!”大伯一边领着我们走过回廊一边说道。

    “谢谢大哥了!”母亲答礼道。

    “阿菊、阿芳快带夫人她们去洗漱!”

    “是,老爷!”两个丫环应道。

    “报告杨大人,行李搬好了,还有什么其他事吗?”这时段抖抖在外面问道。

    “没事了,你们先回大营吧!”大伯说道。

    “是,大人!”伴随着一阵铁甲摩擦声,门外的百名官兵瞬间离去。

    当我们回到大厅的时候,里面已是灯火辉煌、热闹非凡,大厅四周亮起了灯笼,在灯火照耀下,我看到厅正面挂着一张巨大的松鹤图,图两边的对联写得龙飞凤舞。图下面摆着一张长方形的古色古香的檀木桌,上面放着一个供奉神灵的牌位,然后桌子上摆了一些诸如烟炉、纸张、贡品的东西。桌子两边放着一对齐人高的青花瓷瓶,瓶子里插着几支青竹。

    木桌前面就是客厅,可能是迎接我们的到来吧,今天把饭桌摆在了这里!

    大伯父看到我们走啦过来便起身相迎道:“弟媳来坐这边!”

    “天天,过来和我们一起坐。”伯父的几个小孩把我拉到了他们身边。

    大家入座后,大伯拍了下掌,门外进来了四、五个丫环,顿时桌上摆了十余道形色味各异的菜。

    “呵呵,弟媳,从你们离开老家后,我们也有十多年没见了吧?奉举倒是一个人回来过几次。”伯父笑着说。

    “是的,大哥!”

    “弟妹,倒是没显老,姐姐我就不行了,这么多年都人老珠黄了!”伯母道。

    “呵呵,嫂子说笑了,嫂子还是那样年轻,说是过了十年,就是过了几天一样。”母亲的一番话引得伯母开心地笑了起来。

    “哈哈,弟媳真会说话,弟媳当年走的时候我这两儿子才五、六岁,女儿刚刚出生,转眼间就这么大了,都不认识了吧?”伯父笑道

    “好像两个孩子一个叫飞儿一个叫文儿吧?那时候小女儿还没起名字呢!”母亲说。

    “呵呵,弟妹好记性啊,我这大儿子叫杨行飞,飞儿,向婶婶问好!”伯母说道。

    我身边那个个子比较大的男孩站起来非常自在地向我母亲问好:“婶婶好、表弟好,飞儿欢迎你们回家。”

    “哈哈,那个是二儿子,杨行文,自小身体不好,不过脑瓜子倒是挺聪明,深得私塾先生的赞赏。”伯父指着我身边一个比较瘦弱的男孩道。

    “婶婶好!”那个男孩问好的时候还鞠了一个躬。

    “最后这个是我小女儿,杨行可,可儿今年才十岁,说话倒像大人了。”坐在伯母身边那个伶俐地小女孩听到母亲赞扬她,开心地说:“杨天哥哥显得好老气哦!”

    一句话把大家都逗乐了。

    “呵呵,妹妹我今年才15岁啊!对了,天儿向伯父伯母请安,也向哥哥、弟弟、妹妹问好。”我站起来说道。

    “哈哈,你倒是挺自觉的啊!”可儿指着我说!

    “哦,阿胜哪去了?”伯父扫视了下周围问道。

    “他啊,和阿娟他们一起去吃饭了!”母亲说道。

    “呵呵,不管他,来大家吃饭、吃饭!”伯父说道。

    “这是咱山西名菜糖醋丸子!”

    “这是红焖猴头!”

    ……

    好久没有这么多人一起吃饭、这么热闹了!看过了一路上人世的苍凉和百姓的悲哀,刹那间我发现,幸福只属于少数的人,比如我伯父!

    “对了,天儿先在家里住上几天,过段时间和飞儿、文儿、可儿他们一起去私塾读书吧,其他时间我还给两儿子请了太原府几位武师来教导拳术,天儿有兴趣的话也可以跟着学学。”伯父忽然想到了我的教育问题。

    “呵呵,那就麻烦大哥了!”母亲说道。

    “哈哈,没什么都是一家人嘛!”

    那天大家讲了很多话,我也时不时地和同龄人说着我的故事!飞儿对那些行侠仗义、劫富济贫的事非常地好奇,文儿却对穷困的百姓产生了莫大的同情!可儿嘛,可能听不懂我在说什么……

    第十五章 萨克多之局(1)

    天启五年(1625年)七月十六日清晨

    伴随着滚滚车声,一行人在夜幕掩护下进入了太原府治所阳曲!

    “大哥,我们终于到阳曲了!”忽然传来达图索的声音。

    “嗯,大金三年攻略计划正式开始了,达图索,前往德萌会馆。”另外一个声音是萨克多的。

    “是,全体向西转,去德萌会馆!”

    德萌会馆是阳曲县数一数二的贸易行会,该会馆成员大都以贩卖丝绸、皮毛为生。近年来由于世道混乱,许多商行纷纷关闭,德萌会馆在阳曲县的地位便突显出来,会馆主人令狐笑为人圆滑,做事周全,在他的打理下,德萌会馆的生意越做越大,成为乱世中的一个奇迹,可以说它已经成为当时晋商的一个典范。

    据说,令狐笑这人神通广大,利用各种手段笼络了各方势力,不仅朝廷对德萌会馆的商车给予特别保护,山寨土匪也对会馆商车敬而远之,就连在混乱中崛起的后金也对德萌会馆的商车予以优待。

    没过多久,商队便到了德萌会馆之外,这时天蒙蒙亮,会馆的门还没开。

    “达图索,去敲门!”萨克多对达图索说道。

    “是,大哥!”达图索上去重重地敲了几下门板。

    “什么人啊?”一会儿,一个睡眼朦胧的小二探出脑袋来。

    “告诉你们令狐掌柜的,他前几天要的皮货到了!”萨克多说道。

    “好的,各位大爷稍等,我进去向老爷汇报下。”

    过了好一会儿,会馆旁边的侧门打了开来,这个门是专门留个马车进入卸载货物用的。

    “老爷说了先把货物卸下来,叫你们当家的去里屋和他老人家结账!”那个小二带着几个衣衫不整的伙计走了出来。

    “好的,达图索,你带兄弟们去卸货,我去会会令狐老板,巳时三刻准时离开!”

    “是,大哥,保重!”达图索眼中显现出凝重的神色!

    “保重!”萨克多回了一句,然后转身和小二往里屋走去。

    德萌会馆从街上看来并不宽,只有一个侧门和三间档口,但是里面却很深,走过店面,走过货房、伙计房,再走过一段回廊,小二在一个半月门前停下了脚步:“客官,这个小院子,就是我们掌柜的住所,我们这等下人是不允许进去的,要叫小胡子带你进去!”小二对萨克多说道,然后他向里面轻轻地喊了声:“小胡子,客人来了!”

    一个留一截胡须的年轻人不知从那里蹦了出来,“好,客官来吧!”那人爽朗地说道。

    进了小院子,穿过照壁,萨克多眼前一亮,这里竟然是一个世外桃源。

    假山、楼阁、亭台、小池、各种花草点缀其间,一条委婉的小桥穿过池水,桥的那边有一座三层高的小楼,楼上挂着一个匾额,上面写着“翠烟楼”三字,想必那就是令狐笑的住所。

    在小胡子的带领下,萨克多到达了那栋小楼前,“老爷,您等的客人来了!”小胡子向里面轻轻地喊道。

    “哦,让他进来吧!”里面传来一个中年男子的声音。

    小胡子轻轻地推开了门,萨克多一脚迈了进去……

    萨克多一脚迈了进去,只见在烛光的照耀下,一个身材魁梧的中年男子背对着萨克多写毛笔字。

    “这里方圆百米没有外人,客官,谈谈你的价钱吧。”那人仍在挥斥方遒。

    “青冥浩荡不见底。”萨克多忽然轻吟了一句挂在墙上的古诗。

    “民不聊生,日月归金(银)矣!”那人长叹一声,缓缓地转过身来!

    在清晨阳光和烛光的照拂下,那人的样子除了胡须和衣着,竟然和萨克多一模一样。

    “大哥,你辛苦了!”萨克多激动地上去握住了那人的双手。

    “三弟,你也辛苦了,一路上受累了吧?”

    两人四目相交,兄弟之情溢于言表。

    “三弟,这次父王派你来阳曲有什么任务?”令狐笑一把把萨克多拉到了土炕上。

    萨克多一边扯下两腮的胡须,一边脱下自己的长袍,一边焦急地说:“大哥,你要在三刻钟后离开这里,化妆成我的样子,回大金去!”

    “什么?回大金?为什么?三弟。”那个叫令狐笑的忽然感到非常惊诧:“慢慢说,发生了什么事!”

    第十六章 萨克多之局(2)

    “什么?回大金?为什么?三弟。”那个叫令狐笑的忽然感到非常惊诧:“慢慢说,发生了什么事!”

    “我这次奉父王之命来太原府,主要有几个任务,一个是把大哥换回去,大汗就要南下了,他不能没有你这样能征善战的将领;另外一个就是叫你把这卷宣府经略图和我过来时画的入晋简要图带回去;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开展大金三年攻略计划!”

    “原来如此,你刚刚说大金三年攻略计划是什么?”令狐笑不解地问。

    “哦,对了,这个是大汗交给我的一个亲笔手信,让我见到你时共同开启!”萨克多从怀中掏出一支短笛,然后拧开笛子底部,拿出一个小纸卷。

    令狐笑拿过纸卷轻轻铺展开来轻声读道:“现我军神威大振,不日将攻克辽东,爱孙岳托(令狐笑原名),现特派萨克多接替汝位,汝速速回京,共商大计!为加强太原、大同乃至北京之侦察,提升都察院德萌会馆为中原都察院,直属贝勒代善管理!另即日开展三年攻略计划,行动暗号“鬼火”。英明汗:努尔哈赤”

    什么?这个扬名太原府的商人令狐笑竟然是大金努尔哈赤之孙、大金四大贝勒代善之子、坐拥大金镶红旗的岳托?怪不得他能够在关内外畅通无阻,怪不得他可以在这个艰难的时局中维持一个良好的商会形象,这些都离不开他真正身份的支撑!

    “原来如此,没想到这个事情来得这么快!”岳托仍然感到不可思议。

    “大哥,回去的路线我已经和七弟说好了,他一定会带大哥平安抵达上京的!”

    “什么?七弟也来了,他在那?”岳托露出关心的表情。

    “七弟化名达图索,一路上吃了很多苦,这次行动对他也是一种锻炼吧!”萨克多说道:“大哥我们两长得非常非常相似,一般人认不出来,回去的路上你可以用我的化名‘萨克多’,以后我会逐渐变成大哥一样的‘令狐笑’的!”

    “嗯,这点没问题,最近我很少见客人,一时间你难以进入我的角色,这样吧,我把我的贴身侍卫小胡子留在你身边做照应,他是我从大金带来的好兄弟,另外这个院子我安排了几十个心腹把守。有什么事情可以叫这些人帮助你!”岳托从怀中掏出一个纸折子:“这是我的心腹和我们大金在大同、太原一带的眼线名单,记住了名单前面的四大神兽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千万不要轻易启用,这几个人可以说是我们大金未来入主中原的重要力量!”

    “好的,大哥。”萨克多说道。

    “来,把你的衣服拿过来给我换上。”岳托说,“我这身衣服和重任一起交给你了,三弟!”

    “小胡子,进来。”岳托换完衣服化好装后朝外面喊道。

    “到!”小胡子马上出现在了门口,随即朝萨克多拜去。

    “老爷在这呢!”穿上萨克多衣服的岳托说道。

    “啊,老爷,这?”小胡子惊呆了,他想不到世界上有如此相像的两个人。

    “小胡子,从今以后,他就是‘令狐笑’!你要好好帮助他,未来我们大金的天下有你的功劳。”岳托道,“我要先回大金了,小胡子兄弟,来日再会。”

    “小胡子虽然不知道老爷要干什么,但是为了大金,小胡子在所不辞!”小胡子拜倒在地。

    “起来,我的好兄弟,我这三弟能不能成为真正的‘令狐笑’就看你了。你留在这里还有更为艰巨的任务!”岳托说道。

    “是,老爷,我一定好好伺候三爷。”小胡子说。

    “我岳托的令狐笑时代过去了,新的令狐笑即将出现,下一步行动暗号‘鬼火’开启。”岳托说道,“小胡子,去帮我简单收拾下东西,一刻后我要离开这里!”

    “是,老爷。”小胡子一闪而去。

    “父王还好吧?好久没见到他老人家了。”岳托转过身来问道。

    “父王一切安康,不过随着大汗年事渐高,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这些对皇位的继承权窥觑已久的叔父们都开始有所行动了!”萨克多不无忧虑地说道,“现在大金四大贝勒各拥重兵,其中以父王与皇太极最有望继承汗位。父王以宽厚得众心、拥有正红旗、和大哥你所率的镶红旗二旗,为他人所不及,以才德言,大汗选贤与能之旨者,亦莫父王。从长幼序齿看,长子褚英贝勒早丧,父王为大汗次子理应居长,由目前的形势开来父亲继位的可能性最大,不过前不久,皇太极在背后对父亲做了些手脚,大哥此次回京也要提防皇太极!”

    “呵呵,皇太极自幼与父王交善,我想他也做不出什么惊天举动,只要大汗安然让位,父亲继位,那是指日可待!”岳托笑道,“三弟,大哥这次一走,下次不知何时见面,一切都要见机行事,千万要保重啊!”

    “大哥,请放心,一切我都会打点好的。”萨克多说道,“锦衣卫那边我已经接过头了,那些势利小人比较好应付。”

    “呵呵,说实话我们要感谢锦衣卫这些人,他们一年多来为我们提供了无数情报,现在他们又在积极捕杀和我们作对的东林党人,这就为我们建国于关外,陈兵于辽东提供了大好时机。身在阳曲,你要搞好和太原总兵刘翊的关系啊,刘翊这老小儿可是根硬骨头啊!”岳托说道。

    “大哥,放心,等到我们大金铁骑横扫中原,再硬的骨头也给他碾碎!”萨克多笑道。

    “三弟,你向来主张以汉治汉,大哥粗人一个,只懂得行兵打仗,父王这次派你来可以说是给你一个大施拳脚的机会啊!”岳托道。

    “老爷,你要的东西准备好了!”门外传来小胡子的声音。

    “好,给我放到门外马车上去。”

    “事不宜迟!三弟,大哥要回去了!”岳托再次紧紧握住了萨克多的手!

    “大哥,一路平安,三年后我会看到你的铁骑来到这里的。”萨克多道。

    “哈哈……”兄弟两会意地笑了起来。

    “走了,三弟!”

    “再见,大哥!”

    说完后,化妆成萨克多样子的岳托大步走了出去,再也没有回头……

    咏叹调

    岳托的心声:

    努尔哈赤——我的祖父、代善——我的父亲

    我回来了,在这个山花漫野、烽火飞扬的日子里!

    依稀记得四年前白塔铺的那一夜,

    手持尖刀,身披铠甲

    狂追明军四十里,

    斩杀明军三千人

    我不是一个刽子手

    但是我是一个战士

    我只能为我国家的强大而浴血奋战

    我也向往着

    向往着像三弟一样能够报读经书、运筹帷幄

    但是,这就是我的使命

    让我再一次重归战场

    我的镶红旗、我的铁甲骑兵、我的军士们

    我,努尔哈赤之孙、代善之子——岳托归来了!

    第十七章 狄村之游

    天启五年(1625年)七月二十六日

    转眼间回到太原十多天了,这段时间陪伴我最多的就是阿胜叔叔了,他带着我走遍了这个古老而神奇的城市。对于阿胜的这种做法,母亲是非常赞同的,小孩子刚刚到来一个新的城市,是应该四处走走,熟悉下周围的环境。

    这天,阿胜像往常一样来接我出去游玩。

    “嫂子,天儿不会在睡懒觉吧?”阿胜笑着对母亲说。

    “呵呵,不会了,天儿知道今天你要带他去一个特殊的地方,一早就起来了!”

    “阿胜叔叔好!”母亲话没说完,我就从母亲身后蹦了出来:“阿胜叔叔说今天去的那个地方特别好玩,是什么地方啊?”

    “去了你就知道啦!”阿胜笑着说。

    “路上要小心啊!”母亲嘱咐道。

    “放心了,嫂子,天儿和我在一起,不会出什么问题的!”

    “呵,整个杨府,我也只敢把天儿托付给你了!”

    走出杨府,一名杂役牵来了一黑马,阿胜一把把我抱上马背,然后左脚一抬轻飘飘地坐在我身后。

    随着阿胜一轻鞭一挥,号子一喊,我们踏上了这日的旅途。

    向南,我们骑着黑马向南奔去……

    “远来征战的人啊,

    何时能回故乡。

    在家期盼的人啊,

    何时能团圆

    ……”

    一路上阿胜哼着些听上去颇为伤感的歌。

    二刻之后,我们终于在一个村庄前停了下来,只见村庄口一个破旧的石牌上面隐隐约约写着两个字。

    “火村?”我读道。

    “呵呵,不是火村,前面那个字读狄,是狄村!”阿胜笑道。

    “狄村,这是什么地方啊?”

    “狄村啊,那说来话长了,这里就是当年狄仁杰出生的地方!”

    “狄仁杰,就是唐代大宰相狄仁杰啊?”我问。

    “是啊!”

    当我得知这里是狄仁杰的故里时,心情非常激动,因为母亲经常拿古代名人的故事来教导我,屈原、狄仁杰、范仲淹等一批仁义之士早已成为我枕边的童谣!

    “叔叔,狄仁杰可是很佩服的一个大英雄呢!”我开心地说。

    “哈哈,英雄?不错!能为百姓做事的就是英雄,这次叔叔带你去唐槐园玩,这唐槐就是狄仁杰的母亲亲手种植的,现在那里还建起了纪念狄仁杰的祠堂呢!”阿胜笑着说。

    “真的啊!我一定要去看看!”

    不一会儿,我们便到了唐槐园门口。从外面看来,这是一个古色古香的小园子,青砖白瓦,里面几节树枝伸出了墙外。走进大门,我才发现,这个园子并不大,正前方几十米处有一棵老槐树,那槐树并不高,但树状奇特,树干一出地就分为两枝,北枝粗而短,东枝沿地面横生,在两个旧枝上又生出新枝,东南枝干上长满凹凸不平的树皮,沿地面横爬,树梢端略起翘。

    “那就是唐槐吧?”我指着那棵树问道。

    “是的!”阿胜若有所思地望着四周。

    “叔叔,那我过去看了!”我说着向槐树跑了过去,越过一道月亮门,槐树两旁的长廊、亭台露了出来,这时我才发现园子里并没什么游人,槐树上挂着的几道红绸子已经显得破旧,前面香炉里的香火已不知何时熄灭了!我努力寻找着狄仁杰的踪迹,想从地面破碎的青砖缝里找出一些历史的影子。

    “天儿,别走太远!叔叔去长廊那边看看!”阿胜在后面说道。

    “好的!”

    在槐树的后面,我发现了一块断裂的石碑,一半耸立在地上,另一半坍塌在泥土草丛里,也许是年代久远吧,除了上面“狄梁公”三个比较大的字略为清楚外,下面的那些字早已湮没了!

    在树下徘徊了半天,我没有找到想要的东西,却被现在的混乱压抑得喘不过气来。在这个乱世里,人人自顾不暇,谁会在意这个石碑、这个园子的明天呢?

    我向走廊走去,走廊一边对着园子,另外一边就是园子的墙壁,墙壁上画着一幅一幅的壁画,虽然有些斑驳,但是依稀可以看出是描写狄仁杰平生故事的一些画像!我尽可能仔细观看着每一幅画和旁边不完整的标注!

    其中一幅是这样标注的:武则天垂拱二年(686年),狄仁杰出任宁州刺史。其时宁州为各民族杂居之地,狄仁杰注意妥善处理少数民族与汉族的关系,“抚和戎夏,内外相安,人得安心”,郡人为他勒碑颂德。

    看到这里,我心里不免有些触动,从父母的谈话中我了解到,大明连年以残酷手段###镇压蒙古、鞑靼、女真等少数民族,造成了大批军民伤亡。当大明皇帝还在做着一统天下、四方臣服的美梦的时候,努尔哈赤出现了,而这正是这个乱世的开始。

    为什么唐代可以“抚和戎夏,内外相安,人得安心”,到了大明就不行了?

    当我发现我年幼的思维再也无法理解这些事情的时候,我看到了阿胜。

    这时候,阿胜正在和一个魁梧的年轻人谈话。

    那个人看到我注视着他们,马上停了下来,警戒地朝我看了看。

    “没事的,天儿,过来!”阿胜对那个人说道:“这个是杨奉举大人的儿子杨天。”

    “原来是杨大人的儿子!”那个魁梧汉子向我抱拳行礼。

    “叔叔好。”我马上还礼道。

    “哈哈,天儿,他叫拓跋鸿基,才比你大四岁,目前在宁夏卫充军,你叫他拓跋大哥就可以了。”阿胜笑着说。

    “拓跋哥哥好!”

    “好。”那人跟着笑了笑。

    “好了,你送的消息我会交给老大的。现在饥荒四起、到处民变,你要先稳住脚千万别冲动,等时机到了再说。”阿胜对那个人说道。

    “好的,那我马上回宁夏卫了。”拓跋鸿基抱拳说道。

    “这里不比宁夏,到处是锦衣卫的眼线,路上小心。”阿胜拍了拍拓跋鸿基的肩膀。

    “我知道了,告辞。”拓跋鸿基迈着虎虎生威的大步向外面走去。

    “天儿,你这个拓跋哥哥如果不出意外,以后一定会是个人物。”阿胜若有所思地说。

    “嗯,天儿一定向拓跋哥哥学习,努力读书、练一身好武功,保家卫国!”我说。

    “呵呵,你也知道保家卫国啊?”阿胜笑了笑。

    “嗯,我听爸爸说女真族要打过来了!”

    “看来你知道的还真多!”阿胜一边说着一边拉起我走向外走去:“回去了,去吃饭啦。”

    几天来,阿胜好几次都是带着我出去玩,然后在街角和一些人接头对话。我虽然不知道他在筹谋什么,但是我知道阿胜叔叔是个大人物,他做的事也一定是惊天动地的事!

    中午,当我们回到杨府的时候,母亲迎了出来:“天儿回来啦?中午大伯说了,他已经联系好了,明天你可以和那几个哥哥弟弟妹妹们一起去私塾读书。”

    “真的啊?”我听到能够去读书心里真是无比高兴。

    “天儿要去读书了,不能天天陪阿胜叔叔玩了。”阿胜说道。

    “哈哈,有时间还找阿胜叔叔玩。”

    “回去洗脸吃饭了”母亲微笑着把我拉进了府里。

    第十八章 一声叹息(1)

    天启五年(1625年)七月二十六日晚

    这天晚上,行飞、行文他们在大厅里,比划着白日里武师教的一些拳脚功夫。

    行可则依偎在伯母怀里,轻轻阅读着一些对我来说非常陌生的诗句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天弟,听说二叔平时教了你很多功夫啊,来和我们比划一下好吗?”行飞对着我说道。

    “行飞哥,我都是自己一个人拿着木剑玩的。”我低着头说道,父亲每次回来都让我拿着木剑跟他比划,其实比划什么我都不知道,更别说自己会什么武功了。

    “来啦,杨天哥,谁能打中对方就算谁赢。”行文以一种恳求的语气说。

    “天儿,哥哥弟弟们这样说,你就去和他们切磋一下吧。”母亲对我说,“别伤着。”

    “那好吧!行飞哥,行文弟,我给大家献丑了。”

    由于父亲教我的都是一些剑法招式,情急之下我只好从桌上抄起一本书来,以书做剑,挥了两下。

    “呵呵,这气势不错。像我们老师说的行如风、站如松。”行飞道,“天弟,看拳了!”

    行飞一拳向我胸部击来,我连忙退步,右手回转用书把行飞的拳格开。

    然后我顺势将书向行飞扫去,行飞连忙向后跳开一步,紧接着我递右脚转身再一次反扫,又将行飞逼退一步。

    这时,行文也从侧里挥拳向我打来,我连忙立身,将手中的书卷抖成两个书花分别向两人刺去,两兄弟连忙分掌来档,只听“啪啪”两声,我们三人各退一步!

    这时,行飞已经是背靠座椅,无处可退,只见他聚起双拳,做虎啸势,左脚在凳子上一踏,凌空三尺,向我扑来。

    行文则身形急遽向下,双腿一分,左腿向我扫来。

    我赶紧以书护肘,凌空而起险险躲过行文的一腿横扫,在空中“嘭”的一声,硬生生接下了行飞的双拳。

    这一次硬撞,我和行飞各自被震退二尺有余,当我即将落地时,行文右腿再次扫来!

    “杨天哥哥要摔倒了。”在一旁读书的行可看到这情形连忙说道。

    “攀龙腿!”情急之下,我双腿相交,用尽全力,夹住了行文的小腿,身形尚未立稳,行飞一拳又至。眼看躲无可躲,我连忙将手中之书挥出,后发先至,嘭的一声击在了行飞胸口。这一击,险险化解了行飞对我的攻势,行文则和我互相夹着对方的小腿,动弹不得。

    “好了,到此为止吧。”耳边忽然传来阿胜的声音,回头看时,只见阿胜已经出现在我们身边,双手上下左右一抓,我们哥三个马上被他分了开来。

    “阿胜!”母亲和伯母不约而同地叫了阿胜的名字。

    “呵呵,行飞气势威猛、行文以柔克刚、天儿则随机应变,都不错。”阿胜说道。

    第二十章 一声叹息(2)

    “阿胜叔叔武功那么厉害,能不能教我们一点啊?”自从我给行飞、行文讲了阿胜的故事后,我们哥三都对阿胜敬佩不已。

    “这?”阿胜抓了抓后脑勺,然后向伯母和我母亲望去。

    “阿胜,你指点下他们武功可以,但是千万别把你那些乱七八糟的想法教给他们!要不然奉先他又不高兴了!”伯母用一种难言的关爱之情对阿胜说:“有什么困难尽管说,杨府也算是你的家!”

    阿胜点了点头,转过身来抚摸着我们几个头说:“以后要勤加学习,多加练功。有时间就来找阿胜叔叔玩。”

    “好的,阿胜叔叔,我们一定会努力的。”我们几个高兴地跳了起来。

    “那我先下去了!”阿胜走了出去。

    从这时起,阿胜( 明清缚鬼录 http://www.xlawen.org/kan/2218/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