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4 部分阅读
车虽然多,但人也同样多,这次去是饭店经过的路口,很多空车都要从这里去饭店。
“董豪,送人去啊!”董凡见到蓝夏拦车了,就对着董豪说道。
“不用了,我又没喝酒。你们先聊吧!”蓝夏却是笑着说道。
董豪也耸了耸肩,表示他也没办法。
“要是老大愿意送我,我很乐意哦!”蓝夏说完就这话,就钻进了车里,不等董凡反应就扬长而去了。
“哈哈哈!”董豪见到这个情况,很是放肆的大笑了起来。
董凡还真没想到蓝夏临走的时候,居然还会调戏自己一下。也耸了耸肩膀,示意董豪开路了。
“笑你的头,这蓝夏,到底什么来头?”董凡见到蓝夏都走了几分钟了,董凡还在笑,轻踹了他一脚问道。
董豪很熟练的躲过了董凡的袭击然后说道:“老大,我是记者,不要对我人身攻击!”
“行了!说吧,她到底什么来头!?”董凡白了董豪一眼,继续问道。
“说实话,我还真摸不清楚蓝夏的来头。但从学历上看,他是中国传媒大学的。我之前还以为我们主编和他有什么关系,后来一问,也没有。你要说社长的话,那我就不清楚了。但有一点能肯定,不是社长的女儿就成了!老大,你觉得他很有来头?反正我也说不好!她虽然在我后面进来,但我觉得她能力是很强的。而且他们学校出来的人很多,她这样的级别的美女,给同学打个招呼,只要不为难,一般没什么问题。”董豪见到董凡问起蓝夏,想了想也说道。
“你知道她今天找我干什么吗?”董凡想了一会,反问董豪道。
“我知道,她说要给你送生意去。”董豪点头说道。
“我没有给你说过翡翠公盘的事吧?”董凡虽然能肯定自己没给董豪说过,但还是问了一遍。
“没有啊?怎么?老大要去?”董豪摇了摇头然后说道。
两人一边走,一边说着。不知不觉,已经到了董凡住的地方了。
“这么晚才回来?”刚到门口,董凡还想去开门,却见到院门有人站着,是陈欣。
“嗯,今天吃饭吃晚了。小豪进来坐会吧!”董凡和董豪还没说完呢,回了陈欣的话,董凡便对董豪说道。
“呵呵,陈姐好!”董豪对着陈欣打了招呼,跟着董凡进了门。
“一阵的酒气!”陈欣在后面皱着眉头关上了门。
“老大,你是说她要跟着你去参加翡翠公盘?”董豪进屋后问道。
“是啊!你们有这任务吗?”董凡点了点头问道。
“还没有,不过,我想马上就会有的。”董豪摇了摇头。
“那你的意思,就是说她真的很有能力,想到你们前面了?”董凡见到董豪摇了摇头,便问道。
“我也说不好。但从她一直的表现来看,这也是可能的。”董豪笑了笑。
第二天起来后,董凡自己在家里摆弄起摇钱树。今天别凡有课,不能来。
没过一会,就接到了蓝夏的电话。董凡约他们在潘家园的茶馆见面,收拾了下东西,就出门了。
“老冯,要个里面的。”董凡来到茶馆对着老冯说道。
“今天有事?”老冯眼睛一亮,问道。董凡以前来,都只是问老冯有没包厢。只有在和关鹏来几次的时候,找的是在最里面的包厢。所以,董凡一说,老冯就知道董凡有事。
“呵呵,几个朋友。”董凡笑着说道。
带董凡进里面的包厢后,老冯就去准备茶了。
其实,老冯这里,包厢里面也能自己煮茶的。但很明显,董凡一直都没试过。
“董先生,您的客人!”没过多久,老冯就带着蓝夏和一个中年人走了进来。
老冯吃的是这碗饭,一双眼睛自然是很毒了。他见到一个年轻漂亮的女人和一个中年人进来就四处看着,一边往包厢那边走,还一边掏出手机,就上前问是不是董凡的朋友了。
“董先生,您好,这是吴万里,吴先生。”老冯领人进来后,就走了,蓝夏等老冯走后,这才给董凡介绍起来。
“这就是我给您提过的董凡,董先生。”蓝夏对董凡说完,又给那个叫吴万里的中年人说道。
“你好!”
“幸会,幸会!”
寒暄过后,三个人,便都坐了下来。董凡打量了下吴万里,见到他手里拿着一个楠木盒子,神色很是放松。进门先是看了看桌上的摆设,见到有茶笑了笑,然后才是看向董凡。身高和董凡差不多,身体微胖,皮肤保养的还行。一进门给董凡就有一种很是淡然,儒雅的的感觉。
董凡在打量吴万里,吴万里也在打量着董凡。他在听蓝夏提过董凡后,也找人了解过董凡。见到这么年轻,还是有点惊讶。
不过,他并没有表现出来。他只是没想到,董凡会在茶馆和自己见面,而且,上的还是好茶。现在的年轻人,喜欢喝茶的不多,这一点他对董凡印象就好了起来。
“早就听说黄老收了个了不得的徒弟,今天一见,果然如此啊!”吴收回了自己的心神,客气的说道。
一边的董凡不觉得什么,可蓝夏就有点奇怪了。这吴万里,可从来不对年轻人人这么客气的,特别是玩古玩的。因为他总觉得现在的年轻人,真正喜欢的不多,大多都是想要发财。
第七十九章孔雀蓝加黑花
“吴先生客气了!就我这点本事,不值一提。”董凡听了吴万里的客套话,当然是没当真了。
“我说,你们两位也就别客气咯。要是嫌我在这边碍事,我可以先出去嘛!”蓝夏见到两人客套起来,抿嘴浅尝了一口茶,笑着说道。
既然蓝夏能说这话,就代表至少她知道这话吴万里听了是不会反感的。
“呵呵,你要是愿意出去的话,我不介意你把门顺便给我带上!哈哈!吴先生,来,喝茶。”蓝夏这么一打岔,董凡也就顺着她的话说了下去。
“好啊!你就这样对介绍人啊!”蓝夏假装生气的说道。
气氛也就这样还是热络起来。
“客气了,小夏出去到不用了。又不是好宝贝,还请董先生上眼?”吴万里听了这话,端起茶杯,却是闻了一下,然后浅尝一口,放下茶杯对董凡说道。
说完吴万里就把放在他自己面前的那一对楠木盒子推向了董凡面前。
董凡见到吴万里给自己做了个请的手势,也加上今天就是为了这事来的,当下也不再客气了。
其实,董凡开始以为是一个长盒子,待到吴万里放在桌上后,董凡才看清楚原来是一对。楠木盒子做的不算繁琐,一看,就是近代的工艺。
董凡把两个盒子的盖都打开了,两边一边,原来是一对小罐。但见到颜色,董凡就来了兴趣。这不是我们常见到的,青花,粉彩之类的那样素雅,艳丽。一对小罐,从视线进入盒子里面出来的结果,是蓝色。是的,也就是说,至少这一对小罐上面部分是蓝色的。更为重要的是,它蓝色上面,还有黑色。
一边的蓝夏也似乎来了兴趣,也够着她那本来就显得比一般人要长的脖子也正低头看着东西。吴万里见到董凡神色有点异动,又看到蓝夏也看着自己的藏品,面带微笑的端起茶杯就等着董凡的下一步的动作。
这种蓝色,不是我们常见的青花发色近于蓝的样子,他比那样的蓝要好看的多。董凡一边拿出这一对小罐,一边在自己的脑海里面搜索着相关的信息。
“这上面怎么还有黑色的。”等到两个小罐都拿出来后,蓝夏出声问道。
“这叫黑花!我要是看的没错的话,这应该是孔雀蓝釉黑花小罐。按照这个形制看上去,应该是南宋到元的制作工艺。吴先生,我可有说错?”董凡拿起一个小罐,一边仔细的看,一边说道。
“董凡先生果然有眼力。不错,这正是元代的孔雀蓝釉黑花小罐!您看怎么样?”吴万里见到董凡看了一会,一口就说出自己藏品的年代之类的,很是高兴的点头说道。
董凡之所以能准确的叫出这东西的名字,和他这断时间做的功课有关。更重要的是,和黄老给自己的那一盒瓷片有很大的关系。
“孔雀蓝”又叫“法蓝”。它也是是以铜元素为着色剂,烧制后呈现亮蓝色调的低温彩釉。而一般蓝釉是高温烧成,釉面不易脱落。孔雀蓝釉则是低温釉。生坯挂釉,或者直接白釉器上二次挂釉烧制。生坯挂釉做法,釉层极易开片剥落。由于部分器物发色偏绿,因此也有人为其命名“孔雀绿”或者“法翠”。
其实,真正的孔雀蓝,相对来说,比较好区分。因为现在的仿做的孔雀蓝,大多都是高温烧成的。虽然合格率很高,很精美,但从这上面就能进行区分了。
这一点,从这对小罐上来看,董凡可以肯定这上面的孔雀蓝,绝对是元代的。
不过,这上面的黑花,他就有点疑问了。
“这东西您怎么得来的?”董凡一边看着,一边问道。
“一个朋友转让的。”吴万里没有隐瞒来历,看来是真的对这对小罐很有信心。
对于上面的蓝色釉,董凡没有任何疑问。整体上去也,也很精美,蓝色釉给人一种岁月的光泽。当然了,董凡的异能,也是一种帮助。
相对蓝色来说,黑色,就显得,很是分明。保存状态也不错,没有损坏。
一边的蓝夏也看着董凡。董凡很认真的看着,没有放过任何一个角落。董凡现在呈现出来的状态,让人都不敢去打断它的沉思。
“董先生,您怎么看。”吴万里见到董凡只是认真的去看了,却再也没有说话了,还是有点忍不住的问道。
蓝夏见到吴万里出声打断了董凡的动作,也看向董凡。
“胎,做工,甚至这个蓝色釉都没问题。”董凡皱着眉点头说道。
这话一出,蓝色脸上轻松了很多,不过,吴万里却是没有相信中的出了一口气,他知道董凡还有下文。
“这个黑花”董凡轻声继续说道。
“黑花怎么了?”蓝夏一愣,又继续问道。
“吴先生,您对这个黑花怎么看。”董凡却是没答他的话,问向吴万里道。
“黑花是显得很是分明,不过,我看上去,还是觉得不错的。”吴万里见到董凡问自己了,当下也就认真的说起来。
“这黑花是很分明,看上去也是不错。但就是这个黑花,他就问题。”董凡肯定的说道。其实,他心中,也只有七分把握。但七分,已经足够了!
“怎么说?”吴万里隐约猜到董凡要说什么了。
“后加彩!”董凡简短而有力的三个字,却是冲击进了蓝夏和吴万里的心里。
蓝夏则是没想到,小小的瓷器,还有这么多的道道。吴万里,则是因为,自己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不过,你这个算好的了。至少,他是按照原本不是很清晰的黑花去描出来的。但即便如此,也还是一种作伪的手段。”董凡叹了口起说道。
现在的仿品,后加彩,是很多的。而这一样的做法,往往能迷惑住很多人。
在黄老给董凡的瓷片中,虽然没有这样的孔雀蓝加黑花的,但是有孔雀绿加黑花的。这两种明显是相似,相近的东西。但那个瓷片上的黑花,明显不是这个状态。这个黑色,很亮,显得格外的分明。而董凡见过的,却是柔和的,远没有这么清晰分明。所以,一开始,他就对这个黑花,很有疑问。
“果然还是如此!”吴万里却没有董凡想象总的那样去反驳,而是带着一丝苦笑说道。
董凡听了他的话就知道了,这吴万里,估计也是感觉出了黑花是显得很是分明,但还是抱着侥幸的心里买了下来。这样的情况很是多,一丝的侥幸,就会上当。
“那这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蓝夏虽然了解一点古玩的知识,甚至是夹贮的工艺,但那也只是对知识的了解而已。
“东西是老的,但是后改造了。”董凡没有说的太直接。
“呵呵,多谢董先生了。”吴万里此刻却是很平静了,笑着对董凡说道。
“不用客气,当然了,我的意见也只是一个参考。您还可以找别的专家看看,我说的也不见得就是对的。”董凡还是继续说道。
这话到也不假,要是万一,真有这么格外分明的黑花呢!?呵呵!
“我看不用了!我相信您这点眼光还是有的。”吴万里却是摇头示意不用了。
董凡见到吴万里现在的样子,心里也就知道,这东西怕是不卖了。其实,要是吴万里要是还卖的话,董凡估计还是会要的。直接说明是后加工的,价格虽然低了,但却是一对完整的,到也不错了。
第八十章春水玉
董凡见到吴万里收起东西,还是问了一句:“吴先生就带了这么一件吗?”
“是啊!想出手的东西不多。”吴万里笑着说道。
这话到也不假,先不说吴万里自己收有多少东西,但从他的心态来看,还是玩这一行的人。
“哦!呵呵,吴先生要是愿意出手的话,我还是会买下来。”董凡一边帮忙装好东西,一边说道。
吴万里却是打量了一下董凡,没说话。
“对了,还有一样,差点给忘了!一个春水玉。”吴万里收好东西,却是想起了,连忙又说道。他一边说,一边就翻起自己的口袋,找了两口袋,才从西装外面的口袋里面拿出一个装小东西的盒子。
董凡一看到那个四方的小盒子,就想起自己卖给老高的那个玉蝉,呵呵!
听到吴万里说是春水玉,董凡也来了兴趣了。说到春水,想起一句话:春水秋山!
春水玉,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就连不玩收藏的,估计也见过。春水玉是以“海东青鹘捕捉天鹅雁”为题材构图,反映我国北方少数民族春猎生活内容的一类造型别致、工艺精美的装饰玉。春水玉滥觞于金,流行于金、元之际,式微于明代,以构图取材于金代女真族春水狩猎捕鹅活动而得名,其渊源可追溯至更早的辽代契丹族传统游牧狩猎生活中的“春捺钵”习俗。春水玉组图特色鲜明,情节刻画形神兼备,雕琢技法精湛奇巧,前后演变线索清晰而自成一系,是金、元时期精美玉器艺术品中的代表之作和具有典型时代特征的标准断代器。
与春水玉齐名的就是秋山玉。秋山玉是描绘辽,金,元皇帝,贵族秋天与山林围猎的场景。采用镂雕工艺雕琢山,林,虎,鹿等自然画面,风格写实。以虎,鹿为主要表现内容,付琢以山石,林木。或单面雕,或双面雕,虎多作蹲状,鹿多作奔驰状。树木中多以东北多见的柞树作为表现题材。虎,鹿穿行其中,场面异常活泼,生动,情趣盎然。具有浓重的中国北方乡土气息。总体说来,秋山玉镂雕的层次多,物体形象生动,风格鲜明。
所以一听到是春水玉,董凡就来了兴趣。等到吴万里把东西放在桌上的之后,董凡就迫不及待的拿起来仔细看了起来。
这个春水玉不是董凡想象的那样的牌状,而是一个圆柱状。
咋一看到这样的造型,董凡兴趣更甚了。
因为个春水玉的特征很明显。上面的题材也也就是一个鹘在水草在奔走,很明显的春水玉。但他的工艺却不一样,一个圆柱形的,采用的是深沉立体雕刻!深沉立体雕,也就是我们说的镂空。这种工艺,是从宋朝的时候开始的。到了宋朝的时候,我国玉雕的技术,就向木雕学习。从宋朝开始,玉雕就开始往里面挖!这个春水玉一共是雕了三层,可以说是精湛的工艺了。
不过,也有不足的地方,那就是这白玉上面有沁了。这样对整体的美观,还是有点影响的。
董凡翻来覆去的看,真有点爱不释手了。
“真是好东西!”董凡并没有用常用的杀价的手段去说话,而是直接就赞叹到。
“是不错。”吴万里也没谦虚,一扫刚才的气氛,面带得色的说道。
自己收藏的东西,总是希望有人去赞美,这是人之常情。
“我要了!”董凡点头说道。
既然拿出来给自己看,那自然是要卖的了。
“您开个价!”吴万里也不含糊,看着董凡上手的春水玉,点头说道。
“十万!”董凡开口就道。
董凡喊出的价格,不能说,也不能说低,但很实在和公道。吴万里没有想到董凡会这么干脆,还在心里想着董凡喊出价后,自己要加多少钱。
“行,董先生,我没话说了!”吴万里听到董凡的价格,只是一愣神又恢复了平静,脸上很服气的说道。
董凡知道,和这样的人做买卖,讨价还价,就显得自己上不了台面了。而且,有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他们这些人和小商小贩不一样。因为他们都知道这东西的价值,心里也有自己的而且,一般出手的东西,都还是不错的。
“呵呵,您这个也卖的话,我还加两万。”董凡收好东西,指着那一对孔雀蓝加黑花的元代小罐说道。
这会吴万里没有迟疑了,点头同意了。
董凡让吴万里和蓝夏在包厢等着,自己则是出去取钱了。
“老冯,包厢上好茶!”要出茶馆的时候,董凡对老冯喊道。
“好勒!”老冯点头应道,亲自去准备了。
包厢里面就剩下蓝夏和吴万里了,蓝夏见到吴万里面带微笑,便问道:“怎么都没见你们还价啊?”
“呵呵!”吴万里笑了笑,喝了口茶。
“董先生给的价格很公道,他没杀我价,我有什么必要呢!和这样的人做生意,图的就是爽快!而且,我也看的出来,董先生是有真本事的。不亏是黄老的弟子啊!”吴万里神色之间很是佩服。
其实,说实在的,董凡真没想到他不加价。他觉得是十万低了点,但他了解的价格也就差不多。而吴万里,心里的价格其实至少是十二万,但董凡直接说了两万,他也觉得自己能接受。更让吴万里满意的是,董凡还出了两万买了自己的那对小罐。
“他的本事怎么样,我可不好说,但他运气还是真不错。”蓝夏想起自己刚见到董凡的时候情景,笑着说道。
“哦?怎么说?”吴万里也来了兴趣,当下就问道。
包厢里面就他们两个人,自然不能冷了下来,蓝夏就给吴万里讲起自己见到董凡的那个情况。
“好!”听到董凡和日本人抬价的时候,吴万里忍不住赞道。
董凡是普通人,没有很大的情操,没有很包容的心情。吴万里,也自然是普通人!
“那是到底是什么东西呢?”吴万里听到董凡最终拿下来东西,也追问道。
“一个唐代的漆盒,夹贮工艺!”蓝夏笑着说道。
“他事先就知道?”吴万里又问道。
“我想应该没有吧!后来我问他,他说他只是怀疑,也不敢肯定。因为在潘家园出现这东西的机会实在是不大。”蓝夏摇头说道。
“是啊,那地方能出这东西,还真是机会。不过,那么多人都在,就没一个出来买下这东西,哎!”吴万里却是感叹道。说话的同时,他也在心里问自己,当时自己在,会不会买下呢?
钱虽然不多,但他真的不知道自己会不会买。
“董先生吩咐的,好茶!我这可是珍藏的碧螺春!”吴万里的话刚说完,老冯就敲门进来了。
“呵呵,多谢了!这龙井也就不错了!”吴万里笑着客气的说道。
“看来您是行家,董先生喝了几次才问我这是什么茶!哈哈!”老冯欣喜的看了看吴万里说道。他对董凡不懂茶这事,很不感冒。
“行家不敢当,喜欢而已!对了,董先生经常来这里吗?”吴万里谦虚的笑着问道。
“是啊,一个星期差不多有个四五天都在。要是在京城的话!”老冯给一般倒着茶,一边说道。
让董凡没想到事,这吴万里到后来,还真的经常跑来这茶馆了!
第八十一章玉帽顶
“董先生,有机会再合作!”吴万里收过钱,看都不看,伸手和董凡握手说道。
“呵呵,相信还有会机会的!”董凡客气的笑着说道。
“这是我的名片。您”吴万里说完递过一张名片给董凡。董凡听到吴万里没说完,也知道他的意思。董凡还真的没准备名片,现在想起来,还真的有点不方便了。
“不好意思,给您我的电话吧!”董凡不好意思的笑着说道。
和吴万里交换了电话后,董凡便送蓝夏和吴万里出去。
“您留步!”董凡走到茶馆门口,还没出去,已经站在门外的吴万里客气的说道。
“呵呵,行,那我也不远送了!”董凡没有推辞,点头笑着说道。
蓝夏也凤眉一挑的对董凡说道:“董先生下次可得请我吃饭了!”
“那是当然了!”董凡知道蓝夏话里头的意思,笑着不可置否的说。
两人走后,董凡便去结账了。收了两件东西,你让董凡还能坐在这里欣赏,那是不可能了。
“董先生,嘿嘿,收到好东西啦!让我开开眼呗!”老冯收过董凡的钱,一边找钱,一边献媚的说道。
“去,做你生意!先走了啊!又不是什么好东西!”董凡接过老冯找的钱,笑着拿好东西不管老冯那直勾勾的盯着自己的楠木盒子的眼神转头就离开了。
到了家,董凡就拿出那一对辽代孔雀蓝加黑花,仔细又看了一遍,确定自己的判断是没有错的。其实,这东西,虽然不能算真品了,但也是老东西了。董凡收过来,自然也是为店里准备的。他不想骗人说这是什么好东西,但即便是明说了,这东西也不怕没人要。两万,绝对值得!
又看了一会小罐,董凡这才回过神,从新的把东西收好装进了吴万里给配的那一对楠木盒子里面,然后拿出还是被他放在口袋里面的春水玉。
其实,这个春水玉的形状,你要说是圆柱样式的话,不是很准确。董凡看了看,觉得还是更像小馒头的形状多了点。
春水玉,董凡也是早就有耳闻,也见过不少,但这个春水玉,还是董凡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春水玉。其实,在古玩市场,董凡也见到不少春水秋山玉,这样的形状,还真是头一才见到。
董凡拿在手里仔细把玩着,一边仔细的观察着。一会用放大镜,一会用异能。这一仔细,还真的发现了不同寻常的地方。在这春水玉的下面,居然有两个小孔。
“这是做什么用的?”董凡一边嘀咕着,一边研究起来。
古人留下来的东西,上面本身存在的东西,肯定是有它的意义的。董凡仔细观察了小孔周围,可以肯定,这小孔不是后来加上去的。
在这上面钻两小孔?这能干什么?佩戴是肯定不会了,没听说有佩戴这东西的!可要是挂饰的话,也不太合适,谁会把这东西挂起来?
否定了自己的想法,董凡便觉得这东西恐怕不是单纯的一件春水玉这么简单了。
当下,董凡便动手查起资料。他要看看,在辽金时间,有没有这么类似的东西。
董凡这一点一直保持的不错,弄不清楚的,就要弄明白,肯定不会就这么让自己揭开不去管了。
就在董凡查的投入的时候,院门敲门的声音却传来了。
“蓝夏?”董凡在心里暗想着,但还是走出房门前去开门了。
院门打开一看,门外果然是蓝夏。
“老大,在研究东西呢?”蓝夏站在门外,却是没有进来,直接就在门外问了起来。
“是啊!进来吧!”董凡虽然不知道她来还有什么事,但至少肯定她还会来。
“不来,我就是路过,特意来提醒老大你一声。”蓝夏却是含笑的在门外就那么俏生生的站着,双手插在风衣外套里面说道。
“什么事?”董凡停住了脚步,又走回来问道。
“翡翠公盘的事啊!你可别告诉我说你忘了!”蓝夏一见到董凡装傻,当下就用鄙视的目光看着董凡说道。
董凡还是真想装傻的,见到蓝夏这个样子,只好开口说道:“怎么会!我要是去的话,会通知你的!”
“好!那就这么说定了!今天买的东西不亏吧!?”蓝夏见到董凡总算是给了实话了,高兴的小道,然后又小声的问起今天的东西来。
“不会,我总不会和钱过不去吧!”董凡听到蓝夏提起东西,笑着回了一句。
“行,那我先走了!老大你慢慢研究吧!”蓝夏说完对着董凡动了动手指头,当是再见了。
“嗯,不送!”董凡说完就看着蓝夏离去。
看着蓝夏走了一会,董凡这才关门,把蓝夏的问题放到一边,继续会房间去研究东西去了。董凡现在还真没有时间去想到时候带不带蓝夏去,不过,反正自己说了去的话就会通知她,可没说是去之前还是去之后通知吧?这不是失约吧?哈哈!
到处找着资料,还别说,还真让董凡找到了这春水玉底两小孔是干什么用的了。
原来,这东西,真名是叫“玉帽顶”,或者也有叫“炉顶”。
这东西在元代,就是用来就是装饰在帽子上的,所以叫帽顶。在元代,这不仅仅是一种装饰,还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可到了明朝,因为人们都不带帽子了,而是用冠了,所以这东西就没有用武之地了。于是,大批元代遗留下来的东西,都被装饰在炉顶上了,所以也叫“炉顶”。
“嘿嘿,还真弄了个有趣的东西。”董凡了解之后,笑着说道。
底面的那两小孔,称做象鼻穿。
董凡了解清楚了,这才收拾好东西,就往黄老家去了。他不是让黄老给自己鉴定这东西的真伪,而是想知道更多关于这两样物件的信息。
等到董凡去找黄老的时候,却被告知不在家了。黄老虽然大部分时间都在家里,但还是有时间都会出去走动走动的。
董凡也没歇着,当下又打道回府,然后又往店里杀去了。
“爷爷不在家?”小华听了董凡的话,到也没有多大的惊奇,只是再一次确定道。
“是啊!不在呢!没给你说去哪吗?”董凡还以为小华知道,或者黄老来了店里也说不准。
“没有。你有事?”小华摇头问道。
“嗯,想找他老人家了解点东西。对了,上面准备的怎么样了?”董凡没有多说,问了起进度来。
说实在的,这店的事,他还真的没怎么管,这话到有点小华是老板的意思了。
“完成一半了!”小华看了楼上一眼说道。
“其实你也不用天天在这里的。也没什么事!再说,让陈哥盯着也没什么问题。”董凡笑着说道。
“没事,反正我也没事!”小华笑着说道。
“你收东西了?”说完,小华还是问道。
“嗯!是啊!”董凡一愣神,但还是笑着说道。
“要不,我拿回去让爷爷看看?”小华还是有点不放心的说道。
董凡听了这话,脸上还真是哭笑不得。小华这胳臂,也往自己这边拐的太厉害了吧!
“不用,你还不相信我水平,至少我比你强吧!没事!”董凡笑着摆手说道。
第八十二章谁也不比谁傻
其实,董凡对黄老来店里看看也没什么把握,最多的可能还是看去哪个老东西哪里去了。在这边没见到黄老,董凡也没什么失望的,一边和小华聊着天,一边到处看看。
“对了,那个店招放好了没?”董凡突然想起别凡送给自己招牌的事。
“放心吧!等你来关心恐怕早就被人劈材烧了!陈哥送到老司徒那边放着呢!”小华见到董凡此刻想起这些事,好笑的说道。
董凡呵呵一笑,看来自己这个老板还真的有点不称职啊!
“你去忙你的吧,晚上你过去吃饭吧!”这边也没什么事要做的,小华便对董凡说道。
“行,那我先走了!”董凡想了想,自己在这里也的确没什么用,便点头同意了。
小华见到董凡同意了,便去同今天过来看进展的设计师讨论去东西来。董凡看到小华又不管自己了,当下和陈哥告别便往司徒那边去了。
“今天怎么有空过来的嘛!?”司徒见到董凡来了,继续泡着茶问道。
董凡在雅间坐下后,也不答司徒的话,直接就问道:“听说过玉帽顶么?”
“帽顶?我想想。”司徒听了董凡的话,回想起来。
董凡见到司徒想着,便也不打扰,自己给自己斟茶起来。
“你看看,是不是你说的?”司徒站起来,出去拿了一本杂志过来,翻到一页便指给董凡看。
董凡看到上面有正有一篇关于玉帽顶的介绍,当下便仔细的看了起来。
其实,董凡都没有发现,现在的自己不在是单单重视一样东西是不是真假,也不在是只看多少钱,而是拿到一样东西,他会去深究这东西的形成的历史,发展,演变的过程。
这才是一个收藏家,应该有的态度。
当然了,一个黄老的教导,一个是董凡现在对这些东西的喜爱,还一个,则是别凡时不时的就喜欢拿东西对自己刨根问底。虽然说没有正式端茶收徒,但董凡怎么也不能让自己的在别凡心中的形象坍塌不是?
“怎么了?收到一件了?拿出来瞧瞧嘛!”司徒知道董凡问,自然有他的用意的,当下就追问道。
“嗯,是收到一件了,不过现在没在身上。”董凡看着上面的介绍说道。
从这上面,董凡了解,这玉帽顶的结论是经过多次的考察得出来的。最先,对这东西,都只是当作炉顶,有人说是汉代就有了,也有人说是唐朝的,宋朝的等等。
然而进过考证,汉代和唐代是不成立的了。后来,也有人说这是宋代的玉纽,但因为形状实在是大不相同,所以也被否定了。
这种争论在明代就有了,后来,明人沈德符在《野获篇》中有记载:“近又珍玉帽顶,其大有至三寸,高有至四寸者,价比三十年前加十倍,以其可作鼎彝盖上嵌饰也。问之,皆曰:“此宋制”。又有云:“宋人尚未辨此,必唐物也”。竟不晓此仍故元时物。元时除朝会后,王公贵人俱载大帽,视其顶之花样为等威,尝见龙而一龙正面者,则元主所自御也。当时俱西域国手所作,至贵者值数千金。本朝还我华装,此物斥不用,无奈为沽客所昂,一时竟珍之,且不知典故,动云:“宋物”。其耳食者从而和之,亦可晒矣”。沈德符在否定了炉顶唐宋说后,明确提出了元代帽顶说,并且帽顶也是区分等级的一个标志。明代去元不远,其说顺理成章,应该说有一定的可信度的。
明以后,随着人们头顶多用束发之冠而不再用帽,于是把许多元代旧帽顶改为炉顶使用,至使许多元代帽顶与炉顶相混杂,难以区分。另外,明代还仿此样式制作炉顶,如明益宣王墓出土的那件白玉镂空鸳鸯戏莲纽,它与故宫旧藏的明代青玉兽面纹冲耳炉紫檀木盖上的鸳鸯衔莲盖钮形制基本相似,这也就是后世人们将此类玉纽都称为炉顶的原因。
董凡看完这才知道了这东西的详细的历史,很是满意点合上了杂志。
“看完了?”一边一直没说话的司徒见到董凡收起了杂志,这才继续出声问道。
“嗯,这东西,还真有点意思!呵呵!”董凡笑着说道。
“下次给我带来看看的嘛!”司徒却还是缠着董凡要东西。
“行了,知道了!走了!”董凡没想到在司徒这边就有了结论了,当下一口就饮尽了司徒的好茶,然后就告辞了!
“你这家伙!”司徒对董凡的行为见怪不怪了,也不送董凡,继续喝着茶,拿起杂志,看起自己给董凡找出来的那一篇文章看去了。
出了司徒的门,董凡却是在琉璃厂逛了起来。他还真的没有好好逛过琉璃厂,上次和胖子也是走马观花的看了看,并没有仔细的看。
董凡逛了一会,就被一个东西吸引了自己的目光。当下,便朝那个店里走去。
店老板是个中年的汉子,可能是因为生活好还是怎么样,脸上显得很是方圆。头发不多,但也不是秃顶,店里面主要经营的是字画,还卖一些其他的杂货。
“您看要点什么?”店老板见到董凡进来了,当下就招呼起来。
店面不的,和董凡的不能比。
“随便看看。”董凡淡淡的笑着回应道。
“好勒,要什么您说!”老板很是和善,虽然话是这样说,但还是陪在董凡傍边。
店里不知道是没有请伙计,还是伙计不在,只有老板一个人。
“这画怎么卖的?”董凡指着一副山水问道。
“您要给一万八,大家都发!”店老板笑着说道。
董凡指的那一副,就是现代的仿品,董凡似乎在哪里见到过,但想不起画作的名字了。
董凡点了点头,没有说话,又继续看了起来。
走到门口,董凡假意的用脚碰到了自己看上眼的东西了。
“这东西挺有意思的,老板还卖这个啊!?”董凡碰到东西后很自然往地上看去,笑着问起老板。
“呵呵,一朋友的,放在这里好长时间了。”老板解释到。
“这上面是龟吧!?”董凡听了老板的话,又问道。
“嗯,是啊!你有兴趣?”老板见到董凡兴致盎然的,便走过来,拿掉放在上面的东西说道。
“呵呵,看着蛮吉祥的。”董凡蹲下去装作很有兴趣的随便摸了几下站起来说道。
“灵龟呢!长寿!那是当然了的!这东西买回去,上面配上一个架子,很有味道!”老板见到东西是有兴趣,便推销起来。
“上面的没有么?差东西啊!”董凡点了点头,又皱眉说道。
“呵呵,上面要是有,就不用摆这里卖咯!”老板笑了笑。
说到这里,想必差不多猜出来是什么东西了吧!?不错,正是摇钱树的底座。而且,正好能和董凡的东西配上!这一个陶土的灵龟底座,按照胖子给的照片,和董凡的研究,自己那摇钱树的底座,正是这一类的。
“这东西怎么卖啊!?”董凡想到这里,出口问道。
“这东西,四万八!您事事都发!”老板很会讨口彩。
“就这东西还要四万八?我瞧着也不像是老东西!”董凡装作很惊讶的问道。
“我跟你说吧!您真要,四万,不少了!这可是真的汉代的老东西。您听说过摇钱树么?这东西就是汉代的摇钱树的底座!您说我要这个价贵么?”老板笑着给董凡解释起来,虽然是还了价了,但董凡知道,这价没得少了。
“关键我也没摇钱树啊!”董凡不死心的说道。
“那也没办法!但东西是老的不是?呵呵!放在家里也是一吉祥啊!”老板还是不松口。
“真没得少了?要是一万我还真买了!”董凡还是试探的问道。
“别!您还是看看别的吧!老板又把上面放着的东西给放回去了,让董凡看别的东西了。
董凡心里一叹:看来,谁也不比谁傻啊,好东西还是有人知道的!
第八十三章底座的主人
董凡知道,能说出这东西的不是没人,但有这东西的,还能说出来的,那就代表别人是知道这东西的。而且,这东西也不是假的。董凡刚刚去摸和从整体的性质上去看,就知道这东西假不了。
“老板,话是这么说的,可这东西,呵呵,说实在的,我也只是感兴趣而已。要我真花这么多钱去买这一个你说那什么东西的底座回去,我还真的做不来!呵呵!”董凡听了老板的话,不好意思的笑着说道。
老板也笑着点了点头,只是让董凡看起有没有什么别的东西合适。
董凡见到这个样子,也点了点头,不再说别的。
“对了,老板,你有你朋友的电话吗?”董凡又问道。
董凡想到,这东西价格不是问题。重要的是,这是底座,万一要是那人还有其他的东西呢?
“有啊,不过,他现在不在北京。要不这样,您留个电话,等他回来了,我让他给您回个?”老板见到董凡这样问,知道董凡是有意向买这个东西的,只是因为这东西就一个底座,所以这才不愿意买。
董凡点了点了点头,留下来自己的电话。
这个底座,和东西的摇钱树是相配的。但不一定就是说是原本就是一起的,只能说,这样的形式是对的。不过,董凡也知道,既然这东西出现在这里,但很明显只有两种可能。一,那人想找到识货的买主,所以才放了一个底座在这里;二,那人也就这么一个东西。
其实,从情况来看,第一种可能性实在是太小了。但收藏里面,什么人都有,只要有希望,董凡也不会放弃。
店老板看着董凡离开了,若有所思的看着纸条上董凡留的电话,拿过傍边的电话机拨出一个电话号码
董凡看到了那个底座,在街道上逛了一会,心情才渐渐平复下来。
“得之我( 收藏天下 http://www.xlawen.org/kan/2255/ )
“董豪,送人去啊!”董凡见到蓝夏拦车了,就对着董豪说道。
“不用了,我又没喝酒。你们先聊吧!”蓝夏却是笑着说道。
董豪也耸了耸肩,表示他也没办法。
“要是老大愿意送我,我很乐意哦!”蓝夏说完就这话,就钻进了车里,不等董凡反应就扬长而去了。
“哈哈哈!”董豪见到这个情况,很是放肆的大笑了起来。
董凡还真没想到蓝夏临走的时候,居然还会调戏自己一下。也耸了耸肩膀,示意董豪开路了。
“笑你的头,这蓝夏,到底什么来头?”董凡见到蓝夏都走了几分钟了,董凡还在笑,轻踹了他一脚问道。
董豪很熟练的躲过了董凡的袭击然后说道:“老大,我是记者,不要对我人身攻击!”
“行了!说吧,她到底什么来头!?”董凡白了董豪一眼,继续问道。
“说实话,我还真摸不清楚蓝夏的来头。但从学历上看,他是中国传媒大学的。我之前还以为我们主编和他有什么关系,后来一问,也没有。你要说社长的话,那我就不清楚了。但有一点能肯定,不是社长的女儿就成了!老大,你觉得他很有来头?反正我也说不好!她虽然在我后面进来,但我觉得她能力是很强的。而且他们学校出来的人很多,她这样的级别的美女,给同学打个招呼,只要不为难,一般没什么问题。”董豪见到董凡问起蓝夏,想了想也说道。
“你知道她今天找我干什么吗?”董凡想了一会,反问董豪道。
“我知道,她说要给你送生意去。”董豪点头说道。
“我没有给你说过翡翠公盘的事吧?”董凡虽然能肯定自己没给董豪说过,但还是问了一遍。
“没有啊?怎么?老大要去?”董豪摇了摇头然后说道。
两人一边走,一边说着。不知不觉,已经到了董凡住的地方了。
“这么晚才回来?”刚到门口,董凡还想去开门,却见到院门有人站着,是陈欣。
“嗯,今天吃饭吃晚了。小豪进来坐会吧!”董凡和董豪还没说完呢,回了陈欣的话,董凡便对董豪说道。
“呵呵,陈姐好!”董豪对着陈欣打了招呼,跟着董凡进了门。
“一阵的酒气!”陈欣在后面皱着眉头关上了门。
“老大,你是说她要跟着你去参加翡翠公盘?”董豪进屋后问道。
“是啊!你们有这任务吗?”董凡点了点头问道。
“还没有,不过,我想马上就会有的。”董豪摇了摇头。
“那你的意思,就是说她真的很有能力,想到你们前面了?”董凡见到董豪摇了摇头,便问道。
“我也说不好。但从她一直的表现来看,这也是可能的。”董豪笑了笑。
第二天起来后,董凡自己在家里摆弄起摇钱树。今天别凡有课,不能来。
没过一会,就接到了蓝夏的电话。董凡约他们在潘家园的茶馆见面,收拾了下东西,就出门了。
“老冯,要个里面的。”董凡来到茶馆对着老冯说道。
“今天有事?”老冯眼睛一亮,问道。董凡以前来,都只是问老冯有没包厢。只有在和关鹏来几次的时候,找的是在最里面的包厢。所以,董凡一说,老冯就知道董凡有事。
“呵呵,几个朋友。”董凡笑着说道。
带董凡进里面的包厢后,老冯就去准备茶了。
其实,老冯这里,包厢里面也能自己煮茶的。但很明显,董凡一直都没试过。
“董先生,您的客人!”没过多久,老冯就带着蓝夏和一个中年人走了进来。
老冯吃的是这碗饭,一双眼睛自然是很毒了。他见到一个年轻漂亮的女人和一个中年人进来就四处看着,一边往包厢那边走,还一边掏出手机,就上前问是不是董凡的朋友了。
“董先生,您好,这是吴万里,吴先生。”老冯领人进来后,就走了,蓝夏等老冯走后,这才给董凡介绍起来。
“这就是我给您提过的董凡,董先生。”蓝夏对董凡说完,又给那个叫吴万里的中年人说道。
“你好!”
“幸会,幸会!”
寒暄过后,三个人,便都坐了下来。董凡打量了下吴万里,见到他手里拿着一个楠木盒子,神色很是放松。进门先是看了看桌上的摆设,见到有茶笑了笑,然后才是看向董凡。身高和董凡差不多,身体微胖,皮肤保养的还行。一进门给董凡就有一种很是淡然,儒雅的的感觉。
董凡在打量吴万里,吴万里也在打量着董凡。他在听蓝夏提过董凡后,也找人了解过董凡。见到这么年轻,还是有点惊讶。
不过,他并没有表现出来。他只是没想到,董凡会在茶馆和自己见面,而且,上的还是好茶。现在的年轻人,喜欢喝茶的不多,这一点他对董凡印象就好了起来。
“早就听说黄老收了个了不得的徒弟,今天一见,果然如此啊!”吴收回了自己的心神,客气的说道。
一边的董凡不觉得什么,可蓝夏就有点奇怪了。这吴万里,可从来不对年轻人人这么客气的,特别是玩古玩的。因为他总觉得现在的年轻人,真正喜欢的不多,大多都是想要发财。
第七十九章孔雀蓝加黑花
“吴先生客气了!就我这点本事,不值一提。”董凡听了吴万里的客套话,当然是没当真了。
“我说,你们两位也就别客气咯。要是嫌我在这边碍事,我可以先出去嘛!”蓝夏见到两人客套起来,抿嘴浅尝了一口茶,笑着说道。
既然蓝夏能说这话,就代表至少她知道这话吴万里听了是不会反感的。
“呵呵,你要是愿意出去的话,我不介意你把门顺便给我带上!哈哈!吴先生,来,喝茶。”蓝夏这么一打岔,董凡也就顺着她的话说了下去。
“好啊!你就这样对介绍人啊!”蓝夏假装生气的说道。
气氛也就这样还是热络起来。
“客气了,小夏出去到不用了。又不是好宝贝,还请董先生上眼?”吴万里听了这话,端起茶杯,却是闻了一下,然后浅尝一口,放下茶杯对董凡说道。
说完吴万里就把放在他自己面前的那一对楠木盒子推向了董凡面前。
董凡见到吴万里给自己做了个请的手势,也加上今天就是为了这事来的,当下也不再客气了。
其实,董凡开始以为是一个长盒子,待到吴万里放在桌上后,董凡才看清楚原来是一对。楠木盒子做的不算繁琐,一看,就是近代的工艺。
董凡把两个盒子的盖都打开了,两边一边,原来是一对小罐。但见到颜色,董凡就来了兴趣。这不是我们常见到的,青花,粉彩之类的那样素雅,艳丽。一对小罐,从视线进入盒子里面出来的结果,是蓝色。是的,也就是说,至少这一对小罐上面部分是蓝色的。更为重要的是,它蓝色上面,还有黑色。
一边的蓝夏也似乎来了兴趣,也够着她那本来就显得比一般人要长的脖子也正低头看着东西。吴万里见到董凡神色有点异动,又看到蓝夏也看着自己的藏品,面带微笑的端起茶杯就等着董凡的下一步的动作。
这种蓝色,不是我们常见的青花发色近于蓝的样子,他比那样的蓝要好看的多。董凡一边拿出这一对小罐,一边在自己的脑海里面搜索着相关的信息。
“这上面怎么还有黑色的。”等到两个小罐都拿出来后,蓝夏出声问道。
“这叫黑花!我要是看的没错的话,这应该是孔雀蓝釉黑花小罐。按照这个形制看上去,应该是南宋到元的制作工艺。吴先生,我可有说错?”董凡拿起一个小罐,一边仔细的看,一边说道。
“董凡先生果然有眼力。不错,这正是元代的孔雀蓝釉黑花小罐!您看怎么样?”吴万里见到董凡看了一会,一口就说出自己藏品的年代之类的,很是高兴的点头说道。
董凡之所以能准确的叫出这东西的名字,和他这断时间做的功课有关。更重要的是,和黄老给自己的那一盒瓷片有很大的关系。
“孔雀蓝”又叫“法蓝”。它也是是以铜元素为着色剂,烧制后呈现亮蓝色调的低温彩釉。而一般蓝釉是高温烧成,釉面不易脱落。孔雀蓝釉则是低温釉。生坯挂釉,或者直接白釉器上二次挂釉烧制。生坯挂釉做法,釉层极易开片剥落。由于部分器物发色偏绿,因此也有人为其命名“孔雀绿”或者“法翠”。
其实,真正的孔雀蓝,相对来说,比较好区分。因为现在的仿做的孔雀蓝,大多都是高温烧成的。虽然合格率很高,很精美,但从这上面就能进行区分了。
这一点,从这对小罐上来看,董凡可以肯定这上面的孔雀蓝,绝对是元代的。
不过,这上面的黑花,他就有点疑问了。
“这东西您怎么得来的?”董凡一边看着,一边问道。
“一个朋友转让的。”吴万里没有隐瞒来历,看来是真的对这对小罐很有信心。
对于上面的蓝色釉,董凡没有任何疑问。整体上去也,也很精美,蓝色釉给人一种岁月的光泽。当然了,董凡的异能,也是一种帮助。
相对蓝色来说,黑色,就显得,很是分明。保存状态也不错,没有损坏。
一边的蓝夏也看着董凡。董凡很认真的看着,没有放过任何一个角落。董凡现在呈现出来的状态,让人都不敢去打断它的沉思。
“董先生,您怎么看。”吴万里见到董凡只是认真的去看了,却再也没有说话了,还是有点忍不住的问道。
蓝夏见到吴万里出声打断了董凡的动作,也看向董凡。
“胎,做工,甚至这个蓝色釉都没问题。”董凡皱着眉点头说道。
这话一出,蓝色脸上轻松了很多,不过,吴万里却是没有相信中的出了一口气,他知道董凡还有下文。
“这个黑花”董凡轻声继续说道。
“黑花怎么了?”蓝夏一愣,又继续问道。
“吴先生,您对这个黑花怎么看。”董凡却是没答他的话,问向吴万里道。
“黑花是显得很是分明,不过,我看上去,还是觉得不错的。”吴万里见到董凡问自己了,当下也就认真的说起来。
“这黑花是很分明,看上去也是不错。但就是这个黑花,他就问题。”董凡肯定的说道。其实,他心中,也只有七分把握。但七分,已经足够了!
“怎么说?”吴万里隐约猜到董凡要说什么了。
“后加彩!”董凡简短而有力的三个字,却是冲击进了蓝夏和吴万里的心里。
蓝夏则是没想到,小小的瓷器,还有这么多的道道。吴万里,则是因为,自己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不过,你这个算好的了。至少,他是按照原本不是很清晰的黑花去描出来的。但即便如此,也还是一种作伪的手段。”董凡叹了口起说道。
现在的仿品,后加彩,是很多的。而这一样的做法,往往能迷惑住很多人。
在黄老给董凡的瓷片中,虽然没有这样的孔雀蓝加黑花的,但是有孔雀绿加黑花的。这两种明显是相似,相近的东西。但那个瓷片上的黑花,明显不是这个状态。这个黑色,很亮,显得格外的分明。而董凡见过的,却是柔和的,远没有这么清晰分明。所以,一开始,他就对这个黑花,很有疑问。
“果然还是如此!”吴万里却没有董凡想象总的那样去反驳,而是带着一丝苦笑说道。
董凡听了他的话就知道了,这吴万里,估计也是感觉出了黑花是显得很是分明,但还是抱着侥幸的心里买了下来。这样的情况很是多,一丝的侥幸,就会上当。
“那这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蓝夏虽然了解一点古玩的知识,甚至是夹贮的工艺,但那也只是对知识的了解而已。
“东西是老的,但是后改造了。”董凡没有说的太直接。
“呵呵,多谢董先生了。”吴万里此刻却是很平静了,笑着对董凡说道。
“不用客气,当然了,我的意见也只是一个参考。您还可以找别的专家看看,我说的也不见得就是对的。”董凡还是继续说道。
这话到也不假,要是万一,真有这么格外分明的黑花呢!?呵呵!
“我看不用了!我相信您这点眼光还是有的。”吴万里却是摇头示意不用了。
董凡见到吴万里现在的样子,心里也就知道,这东西怕是不卖了。其实,要是吴万里要是还卖的话,董凡估计还是会要的。直接说明是后加工的,价格虽然低了,但却是一对完整的,到也不错了。
第八十章春水玉
董凡见到吴万里收起东西,还是问了一句:“吴先生就带了这么一件吗?”
“是啊!想出手的东西不多。”吴万里笑着说道。
这话到也不假,先不说吴万里自己收有多少东西,但从他的心态来看,还是玩这一行的人。
“哦!呵呵,吴先生要是愿意出手的话,我还是会买下来。”董凡一边帮忙装好东西,一边说道。
吴万里却是打量了一下董凡,没说话。
“对了,还有一样,差点给忘了!一个春水玉。”吴万里收好东西,却是想起了,连忙又说道。他一边说,一边就翻起自己的口袋,找了两口袋,才从西装外面的口袋里面拿出一个装小东西的盒子。
董凡一看到那个四方的小盒子,就想起自己卖给老高的那个玉蝉,呵呵!
听到吴万里说是春水玉,董凡也来了兴趣了。说到春水,想起一句话:春水秋山!
春水玉,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就连不玩收藏的,估计也见过。春水玉是以“海东青鹘捕捉天鹅雁”为题材构图,反映我国北方少数民族春猎生活内容的一类造型别致、工艺精美的装饰玉。春水玉滥觞于金,流行于金、元之际,式微于明代,以构图取材于金代女真族春水狩猎捕鹅活动而得名,其渊源可追溯至更早的辽代契丹族传统游牧狩猎生活中的“春捺钵”习俗。春水玉组图特色鲜明,情节刻画形神兼备,雕琢技法精湛奇巧,前后演变线索清晰而自成一系,是金、元时期精美玉器艺术品中的代表之作和具有典型时代特征的标准断代器。
与春水玉齐名的就是秋山玉。秋山玉是描绘辽,金,元皇帝,贵族秋天与山林围猎的场景。采用镂雕工艺雕琢山,林,虎,鹿等自然画面,风格写实。以虎,鹿为主要表现内容,付琢以山石,林木。或单面雕,或双面雕,虎多作蹲状,鹿多作奔驰状。树木中多以东北多见的柞树作为表现题材。虎,鹿穿行其中,场面异常活泼,生动,情趣盎然。具有浓重的中国北方乡土气息。总体说来,秋山玉镂雕的层次多,物体形象生动,风格鲜明。
所以一听到是春水玉,董凡就来了兴趣。等到吴万里把东西放在桌上的之后,董凡就迫不及待的拿起来仔细看了起来。
这个春水玉不是董凡想象的那样的牌状,而是一个圆柱状。
咋一看到这样的造型,董凡兴趣更甚了。
因为个春水玉的特征很明显。上面的题材也也就是一个鹘在水草在奔走,很明显的春水玉。但他的工艺却不一样,一个圆柱形的,采用的是深沉立体雕刻!深沉立体雕,也就是我们说的镂空。这种工艺,是从宋朝的时候开始的。到了宋朝的时候,我国玉雕的技术,就向木雕学习。从宋朝开始,玉雕就开始往里面挖!这个春水玉一共是雕了三层,可以说是精湛的工艺了。
不过,也有不足的地方,那就是这白玉上面有沁了。这样对整体的美观,还是有点影响的。
董凡翻来覆去的看,真有点爱不释手了。
“真是好东西!”董凡并没有用常用的杀价的手段去说话,而是直接就赞叹到。
“是不错。”吴万里也没谦虚,一扫刚才的气氛,面带得色的说道。
自己收藏的东西,总是希望有人去赞美,这是人之常情。
“我要了!”董凡点头说道。
既然拿出来给自己看,那自然是要卖的了。
“您开个价!”吴万里也不含糊,看着董凡上手的春水玉,点头说道。
“十万!”董凡开口就道。
董凡喊出的价格,不能说,也不能说低,但很实在和公道。吴万里没有想到董凡会这么干脆,还在心里想着董凡喊出价后,自己要加多少钱。
“行,董先生,我没话说了!”吴万里听到董凡的价格,只是一愣神又恢复了平静,脸上很服气的说道。
董凡知道,和这样的人做买卖,讨价还价,就显得自己上不了台面了。而且,有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他们这些人和小商小贩不一样。因为他们都知道这东西的价值,心里也有自己的而且,一般出手的东西,都还是不错的。
“呵呵,您这个也卖的话,我还加两万。”董凡收好东西,指着那一对孔雀蓝加黑花的元代小罐说道。
这会吴万里没有迟疑了,点头同意了。
董凡让吴万里和蓝夏在包厢等着,自己则是出去取钱了。
“老冯,包厢上好茶!”要出茶馆的时候,董凡对老冯喊道。
“好勒!”老冯点头应道,亲自去准备了。
包厢里面就剩下蓝夏和吴万里了,蓝夏见到吴万里面带微笑,便问道:“怎么都没见你们还价啊?”
“呵呵!”吴万里笑了笑,喝了口茶。
“董先生给的价格很公道,他没杀我价,我有什么必要呢!和这样的人做生意,图的就是爽快!而且,我也看的出来,董先生是有真本事的。不亏是黄老的弟子啊!”吴万里神色之间很是佩服。
其实,说实在的,董凡真没想到他不加价。他觉得是十万低了点,但他了解的价格也就差不多。而吴万里,心里的价格其实至少是十二万,但董凡直接说了两万,他也觉得自己能接受。更让吴万里满意的是,董凡还出了两万买了自己的那对小罐。
“他的本事怎么样,我可不好说,但他运气还是真不错。”蓝夏想起自己刚见到董凡的时候情景,笑着说道。
“哦?怎么说?”吴万里也来了兴趣,当下就问道。
包厢里面就他们两个人,自然不能冷了下来,蓝夏就给吴万里讲起自己见到董凡的那个情况。
“好!”听到董凡和日本人抬价的时候,吴万里忍不住赞道。
董凡是普通人,没有很大的情操,没有很包容的心情。吴万里,也自然是普通人!
“那是到底是什么东西呢?”吴万里听到董凡最终拿下来东西,也追问道。
“一个唐代的漆盒,夹贮工艺!”蓝夏笑着说道。
“他事先就知道?”吴万里又问道。
“我想应该没有吧!后来我问他,他说他只是怀疑,也不敢肯定。因为在潘家园出现这东西的机会实在是不大。”蓝夏摇头说道。
“是啊,那地方能出这东西,还真是机会。不过,那么多人都在,就没一个出来买下这东西,哎!”吴万里却是感叹道。说话的同时,他也在心里问自己,当时自己在,会不会买下呢?
钱虽然不多,但他真的不知道自己会不会买。
“董先生吩咐的,好茶!我这可是珍藏的碧螺春!”吴万里的话刚说完,老冯就敲门进来了。
“呵呵,多谢了!这龙井也就不错了!”吴万里笑着客气的说道。
“看来您是行家,董先生喝了几次才问我这是什么茶!哈哈!”老冯欣喜的看了看吴万里说道。他对董凡不懂茶这事,很不感冒。
“行家不敢当,喜欢而已!对了,董先生经常来这里吗?”吴万里谦虚的笑着问道。
“是啊,一个星期差不多有个四五天都在。要是在京城的话!”老冯给一般倒着茶,一边说道。
让董凡没想到事,这吴万里到后来,还真的经常跑来这茶馆了!
第八十一章玉帽顶
“董先生,有机会再合作!”吴万里收过钱,看都不看,伸手和董凡握手说道。
“呵呵,相信还有会机会的!”董凡客气的笑着说道。
“这是我的名片。您”吴万里说完递过一张名片给董凡。董凡听到吴万里没说完,也知道他的意思。董凡还真的没准备名片,现在想起来,还真的有点不方便了。
“不好意思,给您我的电话吧!”董凡不好意思的笑着说道。
和吴万里交换了电话后,董凡便送蓝夏和吴万里出去。
“您留步!”董凡走到茶馆门口,还没出去,已经站在门外的吴万里客气的说道。
“呵呵,行,那我也不远送了!”董凡没有推辞,点头笑着说道。
蓝夏也凤眉一挑的对董凡说道:“董先生下次可得请我吃饭了!”
“那是当然了!”董凡知道蓝夏话里头的意思,笑着不可置否的说。
两人走后,董凡便去结账了。收了两件东西,你让董凡还能坐在这里欣赏,那是不可能了。
“董先生,嘿嘿,收到好东西啦!让我开开眼呗!”老冯收过董凡的钱,一边找钱,一边献媚的说道。
“去,做你生意!先走了啊!又不是什么好东西!”董凡接过老冯找的钱,笑着拿好东西不管老冯那直勾勾的盯着自己的楠木盒子的眼神转头就离开了。
到了家,董凡就拿出那一对辽代孔雀蓝加黑花,仔细又看了一遍,确定自己的判断是没有错的。其实,这东西,虽然不能算真品了,但也是老东西了。董凡收过来,自然也是为店里准备的。他不想骗人说这是什么好东西,但即便是明说了,这东西也不怕没人要。两万,绝对值得!
又看了一会小罐,董凡这才回过神,从新的把东西收好装进了吴万里给配的那一对楠木盒子里面,然后拿出还是被他放在口袋里面的春水玉。
其实,这个春水玉的形状,你要说是圆柱样式的话,不是很准确。董凡看了看,觉得还是更像小馒头的形状多了点。
春水玉,董凡也是早就有耳闻,也见过不少,但这个春水玉,还是董凡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春水玉。其实,在古玩市场,董凡也见到不少春水秋山玉,这样的形状,还真是头一才见到。
董凡拿在手里仔细把玩着,一边仔细的观察着。一会用放大镜,一会用异能。这一仔细,还真的发现了不同寻常的地方。在这春水玉的下面,居然有两个小孔。
“这是做什么用的?”董凡一边嘀咕着,一边研究起来。
古人留下来的东西,上面本身存在的东西,肯定是有它的意义的。董凡仔细观察了小孔周围,可以肯定,这小孔不是后来加上去的。
在这上面钻两小孔?这能干什么?佩戴是肯定不会了,没听说有佩戴这东西的!可要是挂饰的话,也不太合适,谁会把这东西挂起来?
否定了自己的想法,董凡便觉得这东西恐怕不是单纯的一件春水玉这么简单了。
当下,董凡便动手查起资料。他要看看,在辽金时间,有没有这么类似的东西。
董凡这一点一直保持的不错,弄不清楚的,就要弄明白,肯定不会就这么让自己揭开不去管了。
就在董凡查的投入的时候,院门敲门的声音却传来了。
“蓝夏?”董凡在心里暗想着,但还是走出房门前去开门了。
院门打开一看,门外果然是蓝夏。
“老大,在研究东西呢?”蓝夏站在门外,却是没有进来,直接就在门外问了起来。
“是啊!进来吧!”董凡虽然不知道她来还有什么事,但至少肯定她还会来。
“不来,我就是路过,特意来提醒老大你一声。”蓝夏却是含笑的在门外就那么俏生生的站着,双手插在风衣外套里面说道。
“什么事?”董凡停住了脚步,又走回来问道。
“翡翠公盘的事啊!你可别告诉我说你忘了!”蓝夏一见到董凡装傻,当下就用鄙视的目光看着董凡说道。
董凡还是真想装傻的,见到蓝夏这个样子,只好开口说道:“怎么会!我要是去的话,会通知你的!”
“好!那就这么说定了!今天买的东西不亏吧!?”蓝夏见到董凡总算是给了实话了,高兴的小道,然后又小声的问起今天的东西来。
“不会,我总不会和钱过不去吧!”董凡听到蓝夏提起东西,笑着回了一句。
“行,那我先走了!老大你慢慢研究吧!”蓝夏说完对着董凡动了动手指头,当是再见了。
“嗯,不送!”董凡说完就看着蓝夏离去。
看着蓝夏走了一会,董凡这才关门,把蓝夏的问题放到一边,继续会房间去研究东西去了。董凡现在还真没有时间去想到时候带不带蓝夏去,不过,反正自己说了去的话就会通知她,可没说是去之前还是去之后通知吧?这不是失约吧?哈哈!
到处找着资料,还别说,还真让董凡找到了这春水玉底两小孔是干什么用的了。
原来,这东西,真名是叫“玉帽顶”,或者也有叫“炉顶”。
这东西在元代,就是用来就是装饰在帽子上的,所以叫帽顶。在元代,这不仅仅是一种装饰,还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可到了明朝,因为人们都不带帽子了,而是用冠了,所以这东西就没有用武之地了。于是,大批元代遗留下来的东西,都被装饰在炉顶上了,所以也叫“炉顶”。
“嘿嘿,还真弄了个有趣的东西。”董凡了解之后,笑着说道。
底面的那两小孔,称做象鼻穿。
董凡了解清楚了,这才收拾好东西,就往黄老家去了。他不是让黄老给自己鉴定这东西的真伪,而是想知道更多关于这两样物件的信息。
等到董凡去找黄老的时候,却被告知不在家了。黄老虽然大部分时间都在家里,但还是有时间都会出去走动走动的。
董凡也没歇着,当下又打道回府,然后又往店里杀去了。
“爷爷不在家?”小华听了董凡的话,到也没有多大的惊奇,只是再一次确定道。
“是啊!不在呢!没给你说去哪吗?”董凡还以为小华知道,或者黄老来了店里也说不准。
“没有。你有事?”小华摇头问道。
“嗯,想找他老人家了解点东西。对了,上面准备的怎么样了?”董凡没有多说,问了起进度来。
说实在的,这店的事,他还真的没怎么管,这话到有点小华是老板的意思了。
“完成一半了!”小华看了楼上一眼说道。
“其实你也不用天天在这里的。也没什么事!再说,让陈哥盯着也没什么问题。”董凡笑着说道。
“没事,反正我也没事!”小华笑着说道。
“你收东西了?”说完,小华还是问道。
“嗯!是啊!”董凡一愣神,但还是笑着说道。
“要不,我拿回去让爷爷看看?”小华还是有点不放心的说道。
董凡听了这话,脸上还真是哭笑不得。小华这胳臂,也往自己这边拐的太厉害了吧!
“不用,你还不相信我水平,至少我比你强吧!没事!”董凡笑着摆手说道。
第八十二章谁也不比谁傻
其实,董凡对黄老来店里看看也没什么把握,最多的可能还是看去哪个老东西哪里去了。在这边没见到黄老,董凡也没什么失望的,一边和小华聊着天,一边到处看看。
“对了,那个店招放好了没?”董凡突然想起别凡送给自己招牌的事。
“放心吧!等你来关心恐怕早就被人劈材烧了!陈哥送到老司徒那边放着呢!”小华见到董凡此刻想起这些事,好笑的说道。
董凡呵呵一笑,看来自己这个老板还真的有点不称职啊!
“你去忙你的吧,晚上你过去吃饭吧!”这边也没什么事要做的,小华便对董凡说道。
“行,那我先走了!”董凡想了想,自己在这里也的确没什么用,便点头同意了。
小华见到董凡同意了,便去同今天过来看进展的设计师讨论去东西来。董凡看到小华又不管自己了,当下和陈哥告别便往司徒那边去了。
“今天怎么有空过来的嘛!?”司徒见到董凡来了,继续泡着茶问道。
董凡在雅间坐下后,也不答司徒的话,直接就问道:“听说过玉帽顶么?”
“帽顶?我想想。”司徒听了董凡的话,回想起来。
董凡见到司徒想着,便也不打扰,自己给自己斟茶起来。
“你看看,是不是你说的?”司徒站起来,出去拿了一本杂志过来,翻到一页便指给董凡看。
董凡看到上面有正有一篇关于玉帽顶的介绍,当下便仔细的看了起来。
其实,董凡都没有发现,现在的自己不在是单单重视一样东西是不是真假,也不在是只看多少钱,而是拿到一样东西,他会去深究这东西的形成的历史,发展,演变的过程。
这才是一个收藏家,应该有的态度。
当然了,一个黄老的教导,一个是董凡现在对这些东西的喜爱,还一个,则是别凡时不时的就喜欢拿东西对自己刨根问底。虽然说没有正式端茶收徒,但董凡怎么也不能让自己的在别凡心中的形象坍塌不是?
“怎么了?收到一件了?拿出来瞧瞧嘛!”司徒知道董凡问,自然有他的用意的,当下就追问道。
“嗯,是收到一件了,不过现在没在身上。”董凡看着上面的介绍说道。
从这上面,董凡了解,这玉帽顶的结论是经过多次的考察得出来的。最先,对这东西,都只是当作炉顶,有人说是汉代就有了,也有人说是唐朝的,宋朝的等等。
然而进过考证,汉代和唐代是不成立的了。后来,也有人说这是宋代的玉纽,但因为形状实在是大不相同,所以也被否定了。
这种争论在明代就有了,后来,明人沈德符在《野获篇》中有记载:“近又珍玉帽顶,其大有至三寸,高有至四寸者,价比三十年前加十倍,以其可作鼎彝盖上嵌饰也。问之,皆曰:“此宋制”。又有云:“宋人尚未辨此,必唐物也”。竟不晓此仍故元时物。元时除朝会后,王公贵人俱载大帽,视其顶之花样为等威,尝见龙而一龙正面者,则元主所自御也。当时俱西域国手所作,至贵者值数千金。本朝还我华装,此物斥不用,无奈为沽客所昂,一时竟珍之,且不知典故,动云:“宋物”。其耳食者从而和之,亦可晒矣”。沈德符在否定了炉顶唐宋说后,明确提出了元代帽顶说,并且帽顶也是区分等级的一个标志。明代去元不远,其说顺理成章,应该说有一定的可信度的。
明以后,随着人们头顶多用束发之冠而不再用帽,于是把许多元代旧帽顶改为炉顶使用,至使许多元代帽顶与炉顶相混杂,难以区分。另外,明代还仿此样式制作炉顶,如明益宣王墓出土的那件白玉镂空鸳鸯戏莲纽,它与故宫旧藏的明代青玉兽面纹冲耳炉紫檀木盖上的鸳鸯衔莲盖钮形制基本相似,这也就是后世人们将此类玉纽都称为炉顶的原因。
董凡看完这才知道了这东西的详细的历史,很是满意点合上了杂志。
“看完了?”一边一直没说话的司徒见到董凡收起了杂志,这才继续出声问道。
“嗯,这东西,还真有点意思!呵呵!”董凡笑着说道。
“下次给我带来看看的嘛!”司徒却还是缠着董凡要东西。
“行了,知道了!走了!”董凡没想到在司徒这边就有了结论了,当下一口就饮尽了司徒的好茶,然后就告辞了!
“你这家伙!”司徒对董凡的行为见怪不怪了,也不送董凡,继续喝着茶,拿起杂志,看起自己给董凡找出来的那一篇文章看去了。
出了司徒的门,董凡却是在琉璃厂逛了起来。他还真的没有好好逛过琉璃厂,上次和胖子也是走马观花的看了看,并没有仔细的看。
董凡逛了一会,就被一个东西吸引了自己的目光。当下,便朝那个店里走去。
店老板是个中年的汉子,可能是因为生活好还是怎么样,脸上显得很是方圆。头发不多,但也不是秃顶,店里面主要经营的是字画,还卖一些其他的杂货。
“您看要点什么?”店老板见到董凡进来了,当下就招呼起来。
店面不的,和董凡的不能比。
“随便看看。”董凡淡淡的笑着回应道。
“好勒,要什么您说!”老板很是和善,虽然话是这样说,但还是陪在董凡傍边。
店里不知道是没有请伙计,还是伙计不在,只有老板一个人。
“这画怎么卖的?”董凡指着一副山水问道。
“您要给一万八,大家都发!”店老板笑着说道。
董凡指的那一副,就是现代的仿品,董凡似乎在哪里见到过,但想不起画作的名字了。
董凡点了点头,没有说话,又继续看了起来。
走到门口,董凡假意的用脚碰到了自己看上眼的东西了。
“这东西挺有意思的,老板还卖这个啊!?”董凡碰到东西后很自然往地上看去,笑着问起老板。
“呵呵,一朋友的,放在这里好长时间了。”老板解释到。
“这上面是龟吧!?”董凡听了老板的话,又问道。
“嗯,是啊!你有兴趣?”老板见到董凡兴致盎然的,便走过来,拿掉放在上面的东西说道。
“呵呵,看着蛮吉祥的。”董凡蹲下去装作很有兴趣的随便摸了几下站起来说道。
“灵龟呢!长寿!那是当然了的!这东西买回去,上面配上一个架子,很有味道!”老板见到东西是有兴趣,便推销起来。
“上面的没有么?差东西啊!”董凡点了点头,又皱眉说道。
“呵呵,上面要是有,就不用摆这里卖咯!”老板笑了笑。
说到这里,想必差不多猜出来是什么东西了吧!?不错,正是摇钱树的底座。而且,正好能和董凡的东西配上!这一个陶土的灵龟底座,按照胖子给的照片,和董凡的研究,自己那摇钱树的底座,正是这一类的。
“这东西怎么卖啊!?”董凡想到这里,出口问道。
“这东西,四万八!您事事都发!”老板很会讨口彩。
“就这东西还要四万八?我瞧着也不像是老东西!”董凡装作很惊讶的问道。
“我跟你说吧!您真要,四万,不少了!这可是真的汉代的老东西。您听说过摇钱树么?这东西就是汉代的摇钱树的底座!您说我要这个价贵么?”老板笑着给董凡解释起来,虽然是还了价了,但董凡知道,这价没得少了。
“关键我也没摇钱树啊!”董凡不死心的说道。
“那也没办法!但东西是老的不是?呵呵!放在家里也是一吉祥啊!”老板还是不松口。
“真没得少了?要是一万我还真买了!”董凡还是试探的问道。
“别!您还是看看别的吧!老板又把上面放着的东西给放回去了,让董凡看别的东西了。
董凡心里一叹:看来,谁也不比谁傻啊,好东西还是有人知道的!
第八十三章底座的主人
董凡知道,能说出这东西的不是没人,但有这东西的,还能说出来的,那就代表别人是知道这东西的。而且,这东西也不是假的。董凡刚刚去摸和从整体的性质上去看,就知道这东西假不了。
“老板,话是这么说的,可这东西,呵呵,说实在的,我也只是感兴趣而已。要我真花这么多钱去买这一个你说那什么东西的底座回去,我还真的做不来!呵呵!”董凡听了老板的话,不好意思的笑着说道。
老板也笑着点了点头,只是让董凡看起有没有什么别的东西合适。
董凡见到这个样子,也点了点头,不再说别的。
“对了,老板,你有你朋友的电话吗?”董凡又问道。
董凡想到,这东西价格不是问题。重要的是,这是底座,万一要是那人还有其他的东西呢?
“有啊,不过,他现在不在北京。要不这样,您留个电话,等他回来了,我让他给您回个?”老板见到董凡这样问,知道董凡是有意向买这个东西的,只是因为这东西就一个底座,所以这才不愿意买。
董凡点了点了点头,留下来自己的电话。
这个底座,和东西的摇钱树是相配的。但不一定就是说是原本就是一起的,只能说,这样的形式是对的。不过,董凡也知道,既然这东西出现在这里,但很明显只有两种可能。一,那人想找到识货的买主,所以才放了一个底座在这里;二,那人也就这么一个东西。
其实,从情况来看,第一种可能性实在是太小了。但收藏里面,什么人都有,只要有希望,董凡也不会放弃。
店老板看着董凡离开了,若有所思的看着纸条上董凡留的电话,拿过傍边的电话机拨出一个电话号码
董凡看到了那个底座,在街道上逛了一会,心情才渐渐平复下来。
“得之我( 收藏天下 http://www.xlawen.org/kan/22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