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8 部分阅读
了董凡称呼自己唐哥,唐明也没有再坚持,当下又问起董凡来。
“是啊,今天从北京过来看看。”董凡点了点头。
北京?姓董?唐明心中一闪而过一个念头。他仔细看了看董凡,当下已经知道董凡是谁了!其实,胖子说似乎在哪里见过唐明,这话是不假的。
而且,见的时候还不早了!正是那一次,给董凡带小红花的时候!唐明是天津古玩协会的理事,他们家和一代巨匠唐云先生颇有渊源,所以他在画画这方面,也得到过唐云先生的指点,名气到也不算小。不过,只是限于京津地区。唐明虽然看上去年轻,其实也已经五十多岁了。
胖子之所以见过,是因为他接待过。不过,这胖子一向对这不是很关心。加上也不是泰斗级别的人物,更不是他上司,这么长时间,自然也就忘了。
方才唐明听到董凡说自己姓董,又是北京来的,唐明这才猛然间想起了董凡。
他此刻打量了下董凡,这才发现,果然是黄老的徒弟董凡。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可唐明没有想到,董凡给人的感觉,早已不是那个还带点青涩和拘谨的新人了!从董凡在自己前面下手拿下那个蜜蜡弥勒来看,水平也算不错了!
“黄老,周老都还好吧!?”唐明带着笑意问道。
“哦,好!”董凡下意识的回了一句,可转眼一想,怎么这唐明怎么知道自己?
“呵呵,果然是你!几个月不见,老弟更为风度翩翩了!”唐明听到董凡的话,又见到他惊讶的望着自己,心中明了自己说的没错了!
唐明这话说的,董凡一时间还真不好接过话了。他虽然脸皮厚了点,但对长者,还是会不好意思的。而且,要说到风度,唐明的风度更甚一筹了!
听着唐明说着怎么认识自己的,两人也走出了市场。
说话间,却是到了董凡停车的地方。胖子见到董凡和唐明走过来了,当下就拉开了车门。
董凡正和唐明说的正投入,猛然间傍边车门被拉开的声音,让两人都看了过去。
见到是胖子,董凡这才明白自己已经走了回来。
“行了,老弟有要事就先去忙吧!有空多多联系!”唐明见到胖子,知道是董凡的朋友了,当下就笑着说道。
董凡嘴了应承了,道了谢正要上车,却被正准备转身离开的唐明给喊住了。
“老弟,明天我们有个私下的交流会,你愿意开看看么?”唐明笑着发出了邀请。
唐明所谓的私下的交流会,就是一群人自发的聚在一起,交流自己的藏品,心得。这样的活动,大多都是相熟的人到一起聚,就算多了外人,也定然要有靠谱才行。因为这样的交流会,不只是交流这么简单,它还是一个藏品的交换会!谁有什么东西,愿意拿出来换的,或者卖的等等。所以,必须得要后进来的人靠谱才行。这样的交流会,比在外面市场东西,甚至拍卖行的东西,更有保证一点。毕竟,你拿一假的出来,打眼的事,那不是全都知道了?
董凡没参加过这样的活动,也没听谁说过,当下还有点摸不着头脑。
“呵呵,就是大家一起聚聚,看看有没有什么东西喜欢的,相互换换。”唐明见到董凡的样子,就知道董凡是没参加过这样的活动,当下笑着解释道。
听了唐明的话,董凡眼前一亮。这可是个好机会不是?当下就答复道:“可以啊!不过,能出钱买吗?”
说起交换,董凡没想到交换,只想着买!一来,他手上东西有限,二来,他是想多弄点好东西。
“哦!呵呵,可以啊!只要双方都愿意!”唐明先是一愣,然后笑着点头说道。
其实,说是可以出钱买,不过,大家都愿意选择交换,卖的情况,则不是很多。
“行!明天什么时候?”董凡听到唐明的说法,当下就点头答应了。
“明天早上点,在我家。”唐明看来是不是发起人,也是见证人了。
“那行,明天一定到!”董凡肯定的点头说道。
唐明见到董凡答应了,很是高兴,正要走,董凡却是说道:“唐老哥,上车吧!明天我们过来,直接过去,不能到时候再麻烦您啊!”
唐明想了想,也是这个理,当下就上了车,给陈哥去指路了。
谢绝了唐明邀请三人吃饭的挽留,董凡三人便往北京赶去。
“陈哥,明天可得要麻烦你了!”董凡对开车的陈哥说道。
“行啊!我没问题,关键是你能起来吗?哈哈哈!”陈哥知道董凡每天都要睡到点以后才行,当下打趣的说道。
在回去的路上,胖子却是问起了这唐云是怎么会事。
“我说怎么有点印象似的!”胖子听了董凡的解释,这才明白过来。
回到北京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快七点了。三个人便一起先赶到黄老那边去了。
“现在才来!小楼都饿了!”小华在门外摸着小楼的小脑袋,对董凡抱怨的说道。
“我不饿!”小楼却是大声喊着。
不过,很明显,这次被董凡无视了。
董凡牵着小华的手,小楼牵着董凡的手,胖子和陈哥在后面跟着,一行人,便往屋里去了。
“呵呵,陈哥,你瞧!这一家子!啧啧!”胖子却是在后面和陈哥指点着前面走着的董凡三人。
进了屋,就见到黄老带着老花镜正看着电视里面的新闻节目。
“今天怎么样?”黄老知道董凡今天去了天津,见到回来了,当下就看着电视,头也不抬的就问道。
“还行!”董凡笑着说道。
心里却是温暖。这黄老说是不管自己,可自己出去一趟,都还是要问,这关心不用别人去说了。
胖子给黄老问过好,几个人便都坐了下来,小华则是去通知可以开饭了。
饭后,陈哥送胖子先走了。董凡,则是在这边和黄老说着自己今天的事。
“这东西看老。至于具体怎么样,我还拿不准!”黄老看了看董凡给的蜜蜡弥勒说道。
董凡又说起唐明的事,黄老到是没什么意见。
“多交朋友也是好的!这唐明我虽然没见过,但风评不错。而且,很有唐云先生的风骨,为人很是豁达,到也是个不错的朋友!”黄老点了点头,给出了最后的结论!
PS:二更完毕!继续厚颜求支持,汗!还是那话,青衫先谢谢了!偷偷幻想一下,捧场上面全是弟子了!嘿嘿!
第九十八章初次见面
对于董凡来说,能参加这样的活动,无疑是件好事。在每个圈子里面,你想适应的更好,那自然是要融入到这个圈子里面去。董凡这几个月来,虽然说收获和进步都很大,但接触的其他藏家却不多。唐明现在无疑是给了这个机会!能不能得到什么东西,到显得不重要的,重要的是,得到了多少人脉。
唐明邀请董凡,也不是一时间的冲动。他这样的人,冲动只会表现在看到好东西上。就比如,之前在市场上见到那个蜜蜡一样。他知道董凡的身份,所以,这个邀请,还是看在黄老的面子上了。
早上八点多,唐明的家中,就已经有几位藏家到了。这次来的藏家,大多都的资深的藏家了。年纪都步入中年了,要是董凡不来的话,这里面最年轻也就三十岁了!
到了几位藏家,都在唐明的客厅里面三三两两的聚着。相约一起来的,自然是关系不错的。一时间到也很是热闹。唐明的家客厅很大。最主要的原因是他经常在家里客厅里面作画,这老头不喜欢空间限制自己。
所以,说是客厅,其实一进门,穿过院子就是了。
人在客厅里面,也能看见院子里花草和树木,还有时不时跑进院子里面耍的小鸟。
“老齐啊,昨天要是你在那就晚不了了!”唐明正和一位年纪相仿的藏家说着。
“那东西被一个年轻人买走了?”被叫做老齐的人问道。
老齐叫齐思民,是玩玉的行家。在这圈子里面,颇有名气。他收藏的古玉很多,这次带来交换的便是一件清朝的玉制文房四宝。
“是啊,现在的年轻人,还真是厉害!”唐明想起董凡昨天对自己买的那个手卷的猜想,感叹的说道。
“能有多年轻,还比耀辉要都年轻!?我跟你说,说不准那孩子就是看到新鲜,家里有几个钱,就给买了下来!你别当真!”齐思明却是不在乎的说道。
他对年轻人玩这一行,不是反对,只是不太相信他们能有那么好的眼力。他提到的耀辉,就是这一群人里面最小的那个。古耀辉现在还没到,他虽然年纪,但已经是在天津开古玩店有五个年头的,眼力到也不错。
“呵呵,到时候你就知道了!”唐明却是笑着摇了摇头。
“什么?你!老唐,你不会是看到人买了那东西,要把人手上的东西给换回来吧!?”齐思民开玩笑的说道。
“这是什么话!我们都这把年纪了!不过,你到是要好好见见这位年轻人!上次你没去北京,要不然你也能认识。”唐明还是笑了笑,只是一步一步让齐思民对买走那个蜜蜡弥勒的年轻人更加敢兴趣。
“你给我说说,到底是谁啊?”齐思民果然就沉不住气,当下就要弄个明白。
就在这个时候,又有几位藏家到了,唐明自然是要上去招呼了,齐思民见到这个状况只好在一边憋着不问了。
来的正有古耀辉,他和唐明打过招呼后,就看到齐思民一个人坐在沙发上,谁也不打理,明显的不高兴,当下还以为自己怠慢了他,连忙就上去说道:“齐老这是怎么了?这日子,可不是您最喜欢的吗?又谁让您生气了?不会是我吧!?”
这齐思民虽然也是老头子了,但他的个性还是没变。嬉笑怒骂都写在脸上,这些藏家也都知道他的个性,这会傍边的几位藏家听到这话,都笑了起来。
“这个老东西,又再耍脾气咯!”离齐思民最近的一个老头子也开口笑道。
“顾兆丰,你可别得意!嘿嘿,说不定,你今天的东西就没人要!”齐思民听了那老头的话,眉头一挑就反击道。
“哈哈,这你就别担心了!说不好,到是你的换不出去咯!”顾兆丰和齐思民相熟,自然是不会介意了。
“你怎么现在才来?你也学的踩点到了?”齐思民见到在顾兆丰这边讨不到好,又回头对古耀辉没事找事起来。
“这不是晚了一会嘛,路上有点堵,您别生气。这是怎么了?”古耀辉对齐思民很是尊重,两人关系可以用的上师徒来形容了,至少在玩玉这方面,古耀辉绝对是古耀辉教出来的。
当下齐思民便把经过简单的说了一遍,还不忘损几句唐明。
“呵呵,一会不就全都知道了!唐老自然是有他用意的。我们就看看这年轻人到底是谁了!您别生气,您这次带的是什么?”古耀辉见到是这事,到也没在意,虽然也好奇是谁,但这还不是他关心的重点。
古耀辉年纪,但办事能力强,和这些人都相熟,所以,大家有什么东西要出手的,都会找他了。随着全民收藏热的兴起,他这几年生意到也做的不错。在天津这一片,隐隐有大古玩商的气势了。
齐思民见到话题说到自己的收藏上了,当下又恢复了得意的神色,给他这个便宜徒弟炫耀起自己的东西来。
快点时候,人都到的差不多了。客厅里面不下二十人,全都坐在中间,一时间这客厅虽大,到也现在有点拥挤了。
“老唐,开始吧!还要等谁?这都几点了!?”齐思民急性子,见到时间差不多了,当下就催了起来。
其他人见到唐明还没有开始的意思,当下也都看向了他。
就在唐明说话的时候,董凡总算是赶到了。这还是陈哥开的快,要不然,特定就迟到了。
“哈哈,董老弟,你可算来了!路上还顺利吧!?”唐明在客厅里面就见到进了院子的董凡,笑着就走过去,大笑的说道。
其实,与其说是在迎接,到不如说是给董凡一个台阶下,也让大家知道,这人是自己邀请来的,还是赶路来的。
听了这话,大家都惊奇起来。当然了,除了齐思民和古耀辉。不过,在座的都是想的是同一个问题:这年轻人到底是谁?让唐明这么在意?
“不好意思,真是路上出了点状况!各位前辈,让大家久等了!”董凡见到唐明远远的就喊自己,很是感激的说道。
大家见到董凡这么客气,又加上时间还真是没到,一时间大家都表示没意见。
董凡简单的打量一下在做的,基本上都是四十岁以上的,神态却是各异。有的笑着看着自己,有的则是面无表情,有的则是不知道在思考什么的。但是当中的那位老者却似对自己很满意,横眉冷眼的,估计还是因为自己踩点到了缘故。
想到这里,董凡又给大家鞠躬点头,表示很不好意思。
“老唐啊!不给我们介绍介绍?”顾兆丰却是善意的对着董凡笑了笑,对唐明说道。
“正有此意!”唐明很是豪爽的点了点头。
然后示意董凡跟着自己走过去,站在中间对大家说道:“这位,就是黄老的关门弟子,董凡。”
唐明很含笑的几句话,却是让大家都动容了。
不用说,很大的作用是黄老的名头。再加上之前拍卖场的事,大家都是圈里的,自然也都关注过。没想到,这就是当时砸东西的人!
齐思民听了这话,也是一惊。对黄老,他是很佩服的,神色缓和的打量了下董凡,到也没有之前的那么不爽的。怎么招也得看黄老面子不是?
古耀辉却是笑了笑,虽然觉得惊奇,但他心里却是不以为然。黄老怎么了,他对黄老砸东西的事,很是不屑。他是古董商,他自然知道那里面的利润了。
第九十九章交锋
这两年随着生意的做起来,古耀辉接触的人和事更多。虽然,他没有明目张胆的卖假货,但高仿暗地里也出的不少。他和王德洋也曾有过一段时间的合作。
本来,那次王德洋的拍卖会他也想参加的,但由于王德洋的拒绝,到是没让他加入。不过,这也让他躲过一劫了。王德洋进去之后,交代了自己的事,到也没牵扯多余的人,所以到也没他没什么事。
“但愿有点真才实学。”古耀辉见到唐明给董凡一一介绍大家给他认识,悄声嘀咕的说道。
不过,他这声音虽然小,但还是被齐思民听到了。齐思民听了古耀辉的话,脸上的神色却也便的严肃起来。
就在唐明把董凡介绍给齐思民的时候,齐思民却只是淡淡说了句:“客气了。”
然后再也不看董凡,只是对唐明说道:“老唐,开始吧!”
唐明被齐思民的表现弄的有点摸不着头脑,点了点头,但是没说话。
“你好,我是古耀辉。”古耀辉见到董凡和自己握手,也是淡淡的说道。
不过,谁也没见到,他眼神里面透出莫名的笑意。
唐明见到都引荐完了,于是就让大家开始了。
其实,这活动也很简单。大家收藏的不一样,所以按照不同类型的东西,先展示一遍而已。然后,大家对自己有兴趣的东西,再开始自己商量着对付。
董凡也没准备什么东西,只是带了昨天买来的那个蜜蜡弥勒。
首先进行的就是唐明的书画类的。
唐明拿出的也是昨天买的金碧园。其实,这东西的价值到也不贵。比如唐明手上这个保存的这么完好的,总价值也不超过五万块钱。要是拿去拍卖,最多也就加那么一两万而已。
其他有字画的也都拿出自己的东西。
董凡对字画到不是很了解,可不了解却还是有人要问他了。
“董凡先生,对这幅字画怎么看?”发问的,却正是古耀辉。
古耀辉这次带来的,是一副画作。
其实,说是画作,年代也不久。画的似乎去孙悟空。
唐明昨天和董凡交谈就知道董凡对字画,到是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想到这里他便开口笑道:“耀辉啊,你这次可是拿了件好东西来了。这刘继卣大师的大闹天空,可是好东西啊!”
大闹天空?刘继卤?董凡听了唐明的提点,就明白了。
刘继卣可是天津市人,杰出的中国画家、新中国连环画之奠基人、连环画界的泰山北斗、连坛第一人。
刘继卣为天津“八大家”之一的“土城刘家”后裔,自幼受其父著名画家刘奎龄的影响,酷爱绘画,16岁就入天津市立美术馆西画系,系统学习了素描、速写、水彩、油画,并从刘子久学习山水画技法,从陈少梅学习山水画和人物,从刘凤虎学素描、水彩。次年自谋职业,开始卖画生活。1947年曾在天津永安饭店举办个人画展。1949年后到文化部艺术局工作,1950年调人民美术出版社任创作员。1957年曾随中国美术家代表团访问捷克斯洛伐克。出版个人画册多种。
值得一提的是,荣宝斋现已出版的《荣宝斋画谱》现代卷128册中有五册是刘继卣的(第3册刘继卣动物部分,第25册刘继卣花鸟草虫部分,第54册刘继卣人物部分,第55册刘继卣白描部分,第128册刘继卣狮虎豹狸部分),另外只有齐白石先生有此殊荣为五册,可见其造诣的非比寻常。刘继卣生前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北京市工笔人物画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市花鸟画研究会副会长。人物、动物、花鸟等,工写兼长。作品有组画《武松打虎》,获1956年第届世界青年联欢节美术作品奖、56年莱比锡书展览会金奖、84年瑞士西耶尔第一届国际连环画节获特别荣誉奖。组画《闹天宫》参加社会主义国家造型艺术展览,获美术作品奖;国画《金丝猴》、《东北虎》被中国邮票公司采用为纪念邮票发行,1980年同获全国最佳邮票奖。主要作品有《红楼梦》、《春光无限》、《金丝猴》、《东北虎》、《三打白骨精》、《黄巾起义》、《金田起义》等。亦擅作连环画,作品主要有《鸡毛信》、《东郭先生》、《生死缘》、《永不掉队》、《奇怪的旅行》等。其中《鸡毛信》荣获1953年中国保卫儿童委员会儿童作品一等奖。连环画《穷棒子扭转乾坤》、《东郭先生》1963年分别获全国连环画创作评奖绘画一等奖、二等奖。他的作品还被译成多国文字行销海外。
他临终前抱病创作了巨幅中国画《双狮图》,献给了全国人民*。刘继卣以他高尚的品格、精湛的画艺为祖国艺术宝库增添了宝贵财富。他长于工笔、白描和重彩,后多画写意,融中西画法于一炉。他笔下的人物、动物、花鸟、山水形神兼备,画放严谨,独具特色,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董凡自然是知道,这个名头了。不过,这幅画作,是取自于连环画《大闹天空》一幅。这画作,是很明显的送人之做,但虽然如此,也是难得精品。
“呵呵,大师的东西我哪里有不欣赏的道理?”董凡笑着说道。
一边的齐思民听了董凡这话,当下鼻子哼了一声,但也没多说什么了。
周围的人并没有因为这个而全部停下自己的活去关注董凡。古耀辉和董凡的交谈,也是小声的,只限于周围几个人知道。唐明便笑着说道:“大家继续吧,呵呵!”
古耀辉听了唐明的话,点了点头,到也没说什么,笑了笑,看起了其他人的作品。
董凡此刻却是真的不知道自己到底那个得罪那个叫齐思民的老头,自己进来他就一脸的不爽,方才那轻声的冷哼,他可是听的很清楚了。
不过,事已至此,自己也没必要去研究到底怎么会事了。
过了大概半个多小时,字画组的东西,大家交流完毕了。
下一组的,是属于青铜器的。拥有这一类的到也不是很多,二十多个人中,也就那是五个而已,而且,这五个还不是全是收藏青铜器的,还有的人,带了其他东西的。
青铜器的鉴定很快就完毕了,但董凡对其中一个青铜器很是留心。看了多次,也上手了几次,心里暗暗留心下了。
这一组的东西十几分钟就结束了,下一组的,则是玉器了。
这一组,董凡也有东西。所以,董凡便掏出盒子放在桌上。
“董老弟你?”唐明见到董凡拿的是这个东西,很是惊奇。他没想到董凡还当真就拿的这么一件。
“带来让各位前辈帮我看看。”董凡笑了笑点头说道。
不过,他是在笑,齐思民却是觉得他是在炫耀或者是在献媚。因为,他觉得,董凡似乎会用这东西去换唐明的手卷!他以为董凡傻啊
董凡是会做赔本的买卖,但还得看是什么情况。这时候换,那岂不是落人口实了!董凡只是真想让人看看,这东西到底怎么样。因为昨天见到唐明给人打电话了,很明显是求救了,所以他想今天那个人也许会在,所以才带了这件东西。
玉器大家还是很多的,董凡见到那个齐思民的老头拿出来的是一套玉制文房四宝。而其他人拿出来的东西也很有意思,有的是玉簪,有的是玉腰带上面的,还有如意。
可以这样说吧,这里东西价值,都还可以了。至少都是几十万左右的东西了。董凡心里只想全给自己收了就好!当然了,前提是全是真的
齐思民这老头,为人简单,性子都由自己。有了对董凡他觉得是对的印象了,当下便把自己的东西推到董凡面前,然后对董凡说道:“看看我这套东西怎么样?”
第一零零章焦点
唐明见到齐思民这样,想张嘴说点什么,可总归是知道这老朋友的性情。要是此刻要说点什么的话,那可能还会弄的大家都不愉快。想到这里,唐明便看向了董凡,不在说话了。不过,心底,却也是希望董凡能拿点真本事出来。
玉器虽然多,但成套的的用具,还只有齐思民这一套了。大家本来就对这套文房很有兴趣,此刻听了齐思民的话,就连方才几个只顾着看东西的藏家,都把目光看向齐思民和董凡两人了。
古耀辉在一边也是含笑看着董凡,但其中的目光,也不乏带着戏谑的样子。顾兆丰年纪也和齐思民唐明等人差不多,也知道这齐思民的性格,当下还以为他只是想看看董凡的本事,也笑着说道:“呵呵,小董先生可是对玉器有所研究?”
这小董先生,称呼的极为客气,这话一出,大家的脸色有都变幻了色彩。是啊!这董凡,可还是黄老的徒弟的!虽然年轻,但总归是师出名门,当下也心情也都变的热切起来。
齐思民听了顾兆奉的话,却是眉头一皱,显然对他说的这话有点不高兴了!要是面前是黄老还就罢了,他齐思民自然是带着恭敬的心态,可面前不过一个二十出头的黄毛小子。自己过的桥都要比他走的路要多了!
还没等董凡说话,齐思民这老头就说道:“那可不!顾兄你是不知道!你面前这个蜜蜡弥勒可就是昨天在市场被黄老的高徒给买咯!唐兄给我打电话说了情况,我才只有半分的把握,你说能没有研究吗?真可谓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啊!我们老咯!”
说完,齐思民还呵呵一笑,但谁都听的出来,他语气还是带着一点嘲讽的。你叫董凡不行?叫小董不行?偏偏说黄老的徒弟!还把那徒弟二字,咬的极为清晰。
董凡真的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哪里让这老头不高兴了,说话间这么不客气。
古耀辉听了这话,脸上的笑意虽然买有太大的变化,但明显灿烂了很多。捧的越高,摔的越惨!要是董凡说出个所以然了,那是黄老的徒弟,自然了!不过,要是说的不对,呵呵!那可就有趣多了!
众人听了这话,都连连点头,都希望董凡给能给“点评”这齐思民的藏品来。
唐明生性豁达,听了齐思民的话,脸上也有点不高兴了。但他依然没有说什么,只是笑容少了些许。
董凡见到事已至此,也就不再推脱了。要说其他方面董凡不敢在托大,但在玉器这方面。就算你齐思民是玩玉的,那又如何?东西是真就是真,是假就假,既然你这么不客气,那自己也不用顾及什么了!张口闭口的黄老,那今天,自己就用“黄老的徒弟”来压你一次,又有何妨?
“呵呵,运气好而已。您没看到东西都有五分的把握,我见到东西也才七分把握!还是齐先生您厉害!不过,既然您想听听我的见解,那我也就不再客气了。若有不当的地方,那各位前辈多多包涵,小子还年轻,眼力自然是比不大大家了!”董凡笑着对大家说道。
这翻话说的极为客气,一时间,大家对董凡的印象也好了点。就算眼力不行,这份气度,也没有落了黄老的名头。话中有话,绵里藏针啊!
唐明见到齐思民还要说话,当下便抢先开口道:“好好好!那我们就看看小董你这眼力到底有几分咯!”
说完,就示意董凡开始。
齐思民见到唐明说这话,自己也不好再说什么,只是转头对着唐明瞪了一眼。唐明却是丝毫不让,回瞪了一眼。方才董凡那话,自然也是还击了齐思民,说他这么大年纪了,眼力也不比自己强。齐思民当然是不乐意了!
董凡也没管两人的动作了,当下,便打开齐思民推到自己面子的那个盒子。
我们说的文房四宝,也就是古人流下来的,对笔、墨、纸、砚的称谓。这四宝是用于书法、绘画、诗文等文化艺术创作的基本工具,备受文人珍视。
到明清时一切文房所需之物大量发展,对这些文具及辅助工具的设计更为精心,致使它们成为书房里、书案上的装饰、陈设佳品。
所以,我们称的文房,除了那“四宝”还有其他的物品了。
齐思民的这一套,明显就是很为齐全了。笔筒、笔架、笔洗、笔舐、臂搁、水丞、镇尺、墨床、印盒、印泥、印章等颇为齐全。
这一套,都是玉制的。全为白玉,有点黄白之色,从这上面看去,董凡就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
笔筒除作为插笔器具使用外,有许多精良作品已成为世人喜爱珍藏的工艺美术品。其制作材料有陶瓷、木质、竹类,普通石、玉石,树根、象牙等。齐思民的这个笔筒,上面雕着葡萄,工艺很是精细。上面的葡萄看上去硕果累累,仿佛就能收获了。这也符合古人的心思,寒窗苦读,是不为了收获了?除了葡萄外,上面还有一首诗词。书法董凡不了解,自然也就做不了评论了,但从这个造型、工艺还有玉的质地来说,这东西属于清中期了。
再说笔架,笔架亦称笔格,为搁笔的文房用具。笔架清代笔架,材质种类很多,有玉、紫砂、水晶、铜、木、珐琅、象牙等,而以自然之物最为名贵。形状呢,也自然是丰富多彩,有圆形、方形、长方形、山峰形、龙形。齐思民额这个比较,很明显和笔筒很配,做成了老翁在葡萄树下的形状。很是生动,形象。和笔筒方在一起,让人觉得是自己在丰收了。
笔洗就不在多说了,上面残留着墨迹。不知道是不是齐思民还在用过?董凡看到这里,心里都觉得,这一套的人,是不是很喜欢葡萄?这笔洗也离不开这个图案。
镇尺到是没有葡萄了,很简单的白玉条,上面的纹饰却是意义很有内涵:鱼跃龙门!这样的意义,不言而喻了!
墨床,亦称墨架、墨台,是专门用来承搁墨锭的小案架。墨磨后湿润,乱放容易玷污他物,所以就做了墨床用以搁墨。墨床到没有什么特别的,是常见的书卷样。
董凡一个一个的接着看下去,众人的视线,也随着他的动作,此起彼伏着。一时间,现场的气氛很是安静,就连齐思民也没有方才的不悦的表情。他见到董凡拿起一样东西,都会仔细的看,虽然到现在都没有一件一件的说明,但见到他认真的脸上时不时出现欣赏,默然等等神色。显然,董凡已经是去全神贯注的看自己的这一套东西了,而抛去了其他的念想了。
古耀辉见到董凡的神色,也变的认真起来。他心中却是在想:这董凡,怕是真有几分本领了!
董凡的脸上的神色,并不是刻意弄出来的。他是真的看到有趣的东西,好看的东西,玉的好坏,而去表现自己的状态。就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脸上的神色,可以变换的如此丰富,更让这么多人都关注着自己。
要是让他知道,恐怕面上会不好意思,但心中却是隐隐有得意了。
唐明和顾兆丰,看着董凡仔细的看着每一样东西。不去因为颜色相近,或者东西小巧而简单看过罢了。两个人都暗自点头,他们这样的人,总是喜欢聪明,认真的年轻人。
董凡这一点,即便是不满意的齐思民都无话可说了!
在不知不觉中,大家都被董凡表情和动作吸引了。见到他脸上出现高兴的神色,有人在想,是不是这东西很好?当他脸上出现默然的表情,又有人想,这东西不对?可当他脸上出现莫名的笑意的时候,大家都在想,这东西究竟这么一会事呢?
董凡都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了大家的焦点了!脸上变幻莫测的神色,一直就轻轻挠着大家的心。
第一零一章无懈可击的回答
其实,相对其他人来说,董凡自己的压力也不小。这一套东西,笔筒、笔架、笔洗、笔舐、臂搁、水丞、镇尺、墨床、印盒、印泥、印章一共是11件。
虽然齐思民说的是一套,但董凡并没有认为他们就是一个人甚至一个时期的东西。虽然看上去,这些东西,似乎就是一套,但要是真的就是当时的一套。别说11件,就是只有四件,那也是精品了!
时间过去的不算短了,过了将近半个小时之后,董凡放下最好一样东西,嘴角带着明显的笑意。大家见到他的动作和神态,已然知道是收工了。
齐思民虽然是很想知道董凡看的怎么样了,但这个时候,却也是没开口。他这个人,虽然脾气不好,认为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的。但也有明显的优点,那就是会想自己看法对不对。
这也可以说是他齐思民走到今天,最重要的优点。固执是好事,但一味的固执,那就是大大的不秒了。特别是在收藏上来说,这一点是大忌。不是说不能固执,但要知道,你固执的理由是不是有依据的。若是连基本的依据都找不到,那固执有什么用?那叫争口气吗?不是,那叫丢到家了!
所以,齐思民此刻的心情很复杂。他虽然觉得董凡看东西很认真,不像伪装,这是应该有的良好素养,但又觉得自己刚刚针对了一个年轻人,此刻还有点拉不下面子了。他心中复杂,也就不再说话了。
不知道他心中复杂,古耀辉心中也同样是。古耀辉之所以刚开始就让董凡看自己的东西,是想看看董凡的能力。要是董凡不行,那自然就出丑了。要是董凡说不懂这个,他也没关系,因为他知道,就算董凡真不懂字画,他自己这样做了之后,那个臭脾气的师傅,自然会再次让董凡去看东西了。
此刻见到董凡似乎胸有成竹的样子,心中不知道是嫉妒还是其他什么了。
唐明则没他们想的这么复杂,方才董凡一系列的动作,他就知道,董凡是有真功夫的。此刻自然是想知道董凡最后的结论了。
董凡虽然看完了东西,但依然在整理自己的思路和语言。所以一时间,气氛到有点怪异的安静了。
“小董先生看的怎么样啊?”顾兆丰却是率先打破了宁静。
他对齐思民的这套收藏,到是颇有兴趣的,此刻,自然是想明了一个结论了。
听到有人发问了,董凡这才回过神来。见到大家都看着自己,才感觉到,自己看的太投入了。
“不好意思给位前辈,让大家见笑了!”董凡明白过来,马上就先给大家道歉道。
听了董凡这话,方才仿佛时间禁止一样的气氛顿时溶解开了。大家都连连表示没事,只是让董凡说说自己的想法。
“你有什么看法就说出来,是真是假,大家自然有数。”齐思民见到董凡还没开始,当下便催了起来。
这话虽然是催的紧,但语气却是缓和了不少。
董凡也不知道老头,一会好一会不好的,到底什么意思,不过,他也没心思去管这些了。
“这套文房,都是和田玉!”董凡说完,看着大家。
“啊!”一时间,惊讶声四起!
齐思民却是一愣,自己这东西虽然是这样说,但他知道很多东西是很一般的。不只是他愣了,唐明,顾兆丰都愣住了。到是古耀辉,却是眼睛里带着笑意,似乎在嘲笑董凡。
“当然了,我说的意思,是指按照国家先有鉴定标准来说,他们都属于和田玉。”董凡见到这个样子,就知道自己话没说明白,当下就解释起来。
董凡说这话,都是因为昨天自己回去查了资料去鉴定蜜蜡的同时,也看了看虞玄给自己的黄龙玉的标准,一时间都按照国家先有标准去说了。
对于鉴定部门和商家来说“玉”和“和田玉”的概念是同等的;模糊了“玉”与“和田玉”的产地之分,在鉴定证书里或我们在商场里买玉时玉都统称为“和田玉”但对于买玉的人来说,这从主观上是一种误导的销售行为。
当然了,其实这都是因为现在和田玉分为广义和狭义之说。行内讲的和田玉是新疆和田玉龙喀什河里出产的籽料(籽玉),广义的说法是含有透闪石成分的石头都叫和田玉,只是产地不同而已。
真正的和田玉是毛毡状纤维交织结构,他的透闪石含量要达到95%以上,真的和田玉在手里盘20分钟,油脂感非常的强烈,有婴儿皮肤的感觉,而且越带越漂亮,籽料还要长艳丽的皮色,解理(裂缝)由于透闪石分子的运动也会慢慢愈合。而俄料,青海料玉质疏松,汗液侵入极易被氧化,越带越污,越来越丑。根据新的标准,只要含有透闪石的玉石都统称为和田玉,因此透闪石含量哪怕只有10%,20%几的青海料,俄料等都可以做出和田玉证书。
所以董凡的话,到也是对的。
“这一块,实属难得,上好的籽料,而且雕刻的这么精美。由此可见,齐老对这东西可下了不少功夫了!”董凡说完,就拿起那个笔架说道。
这话一出,顾兆丰就接过董凡手中的笔架看了起来。其他人也都纷纷看着顾兆丰手上的玉。齐思民却是不可置否的点了点头,董凡这话的确是不错,特别是最后那一句,他最爱听。他见到大家都看着那块籽料,颇为得意。董凡笑了笑,心里却是想:又是个爱显摆的老头!
等到那籽料传了一遍之后,董凡继续说道:“不过,这一套。其实,说是一套,但我不觉得是一套。我个人觉得,这有这三样是一套。而且,可惜的是,只有这个是资料,其他都是青海料。其他的几样,虽然不错,但毕竟是不是原本的,但也称得上一套。”
这话一说,齐思民也点了点头。董凡这话也不错,他知道自己这东西不是一套,但其他的几样,他觉得算一套也没问题。
“你怎么能说不是一套,有证明吗?”齐思民还没发问,古耀辉却是带着一脸的认真发问了。
“当然,大家请看。这三样,从上面的葡萄,还有工艺,以及玉的包浆来看。很明显是同一时期的,这不用多说。但大家看这几样。我个人觉得,我推测是道光左右。我有理由,各位前辈都知道,清朝的玉器工艺,从嘉庆过后玉器制作开始萧条,江南玉器手工艺被摧毁。玉器以小件为多,数量急剧减少,技术水平下降。这几样就的工艺,明显就比不上之前的了。再说剩下的这四件,那就更要差了。我个人认为是同治到民国。不只是工艺的问题,还是料的问题。那个时期新疆和田玉材来源断绝,宫廷玉器生产几乎陷于停顿状态,碾琢技术降低。另一方面民间工艺在北京;苏州,扬州等地民间玉作坊发展兴盛,大量玉器走向商品化,质量低劣,民间用玉大量使用和田山料玉和东北的岫岩玉。要说前面几样还能说是和田山料的话,这几样,就是东北的了!”董凡一件一件的指出自己刚刚得到信息,对着大家侃侃而谈。他越说越兴奋,一时间,他自己都觉得,自己似乎说的不是玉,而是一个个的人!
他浑然忘记了,这里面,自己最年轻。也浑然忘记了,这里还有人对他不爽。
听完他的话,唐明和顾兆丰心中闪过一个念头:这才多大年( 收藏天下 http://www.xlawen.org/kan/2255/ )
“是啊,今天从北京过来看看。”董凡点了点头。
北京?姓董?唐明心中一闪而过一个念头。他仔细看了看董凡,当下已经知道董凡是谁了!其实,胖子说似乎在哪里见过唐明,这话是不假的。
而且,见的时候还不早了!正是那一次,给董凡带小红花的时候!唐明是天津古玩协会的理事,他们家和一代巨匠唐云先生颇有渊源,所以他在画画这方面,也得到过唐云先生的指点,名气到也不算小。不过,只是限于京津地区。唐明虽然看上去年轻,其实也已经五十多岁了。
胖子之所以见过,是因为他接待过。不过,这胖子一向对这不是很关心。加上也不是泰斗级别的人物,更不是他上司,这么长时间,自然也就忘了。
方才唐明听到董凡说自己姓董,又是北京来的,唐明这才猛然间想起了董凡。
他此刻打量了下董凡,这才发现,果然是黄老的徒弟董凡。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可唐明没有想到,董凡给人的感觉,早已不是那个还带点青涩和拘谨的新人了!从董凡在自己前面下手拿下那个蜜蜡弥勒来看,水平也算不错了!
“黄老,周老都还好吧!?”唐明带着笑意问道。
“哦,好!”董凡下意识的回了一句,可转眼一想,怎么这唐明怎么知道自己?
“呵呵,果然是你!几个月不见,老弟更为风度翩翩了!”唐明听到董凡的话,又见到他惊讶的望着自己,心中明了自己说的没错了!
唐明这话说的,董凡一时间还真不好接过话了。他虽然脸皮厚了点,但对长者,还是会不好意思的。而且,要说到风度,唐明的风度更甚一筹了!
听着唐明说着怎么认识自己的,两人也走出了市场。
说话间,却是到了董凡停车的地方。胖子见到董凡和唐明走过来了,当下就拉开了车门。
董凡正和唐明说的正投入,猛然间傍边车门被拉开的声音,让两人都看了过去。
见到是胖子,董凡这才明白自己已经走了回来。
“行了,老弟有要事就先去忙吧!有空多多联系!”唐明见到胖子,知道是董凡的朋友了,当下就笑着说道。
董凡嘴了应承了,道了谢正要上车,却被正准备转身离开的唐明给喊住了。
“老弟,明天我们有个私下的交流会,你愿意开看看么?”唐明笑着发出了邀请。
唐明所谓的私下的交流会,就是一群人自发的聚在一起,交流自己的藏品,心得。这样的活动,大多都是相熟的人到一起聚,就算多了外人,也定然要有靠谱才行。因为这样的交流会,不只是交流这么简单,它还是一个藏品的交换会!谁有什么东西,愿意拿出来换的,或者卖的等等。所以,必须得要后进来的人靠谱才行。这样的交流会,比在外面市场东西,甚至拍卖行的东西,更有保证一点。毕竟,你拿一假的出来,打眼的事,那不是全都知道了?
董凡没参加过这样的活动,也没听谁说过,当下还有点摸不着头脑。
“呵呵,就是大家一起聚聚,看看有没有什么东西喜欢的,相互换换。”唐明见到董凡的样子,就知道董凡是没参加过这样的活动,当下笑着解释道。
听了唐明的话,董凡眼前一亮。这可是个好机会不是?当下就答复道:“可以啊!不过,能出钱买吗?”
说起交换,董凡没想到交换,只想着买!一来,他手上东西有限,二来,他是想多弄点好东西。
“哦!呵呵,可以啊!只要双方都愿意!”唐明先是一愣,然后笑着点头说道。
其实,说是可以出钱买,不过,大家都愿意选择交换,卖的情况,则不是很多。
“行!明天什么时候?”董凡听到唐明的说法,当下就点头答应了。
“明天早上点,在我家。”唐明看来是不是发起人,也是见证人了。
“那行,明天一定到!”董凡肯定的点头说道。
唐明见到董凡答应了,很是高兴,正要走,董凡却是说道:“唐老哥,上车吧!明天我们过来,直接过去,不能到时候再麻烦您啊!”
唐明想了想,也是这个理,当下就上了车,给陈哥去指路了。
谢绝了唐明邀请三人吃饭的挽留,董凡三人便往北京赶去。
“陈哥,明天可得要麻烦你了!”董凡对开车的陈哥说道。
“行啊!我没问题,关键是你能起来吗?哈哈哈!”陈哥知道董凡每天都要睡到点以后才行,当下打趣的说道。
在回去的路上,胖子却是问起了这唐云是怎么会事。
“我说怎么有点印象似的!”胖子听了董凡的解释,这才明白过来。
回到北京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快七点了。三个人便一起先赶到黄老那边去了。
“现在才来!小楼都饿了!”小华在门外摸着小楼的小脑袋,对董凡抱怨的说道。
“我不饿!”小楼却是大声喊着。
不过,很明显,这次被董凡无视了。
董凡牵着小华的手,小楼牵着董凡的手,胖子和陈哥在后面跟着,一行人,便往屋里去了。
“呵呵,陈哥,你瞧!这一家子!啧啧!”胖子却是在后面和陈哥指点着前面走着的董凡三人。
进了屋,就见到黄老带着老花镜正看着电视里面的新闻节目。
“今天怎么样?”黄老知道董凡今天去了天津,见到回来了,当下就看着电视,头也不抬的就问道。
“还行!”董凡笑着说道。
心里却是温暖。这黄老说是不管自己,可自己出去一趟,都还是要问,这关心不用别人去说了。
胖子给黄老问过好,几个人便都坐了下来,小华则是去通知可以开饭了。
饭后,陈哥送胖子先走了。董凡,则是在这边和黄老说着自己今天的事。
“这东西看老。至于具体怎么样,我还拿不准!”黄老看了看董凡给的蜜蜡弥勒说道。
董凡又说起唐明的事,黄老到是没什么意见。
“多交朋友也是好的!这唐明我虽然没见过,但风评不错。而且,很有唐云先生的风骨,为人很是豁达,到也是个不错的朋友!”黄老点了点头,给出了最后的结论!
PS:二更完毕!继续厚颜求支持,汗!还是那话,青衫先谢谢了!偷偷幻想一下,捧场上面全是弟子了!嘿嘿!
第九十八章初次见面
对于董凡来说,能参加这样的活动,无疑是件好事。在每个圈子里面,你想适应的更好,那自然是要融入到这个圈子里面去。董凡这几个月来,虽然说收获和进步都很大,但接触的其他藏家却不多。唐明现在无疑是给了这个机会!能不能得到什么东西,到显得不重要的,重要的是,得到了多少人脉。
唐明邀请董凡,也不是一时间的冲动。他这样的人,冲动只会表现在看到好东西上。就比如,之前在市场上见到那个蜜蜡一样。他知道董凡的身份,所以,这个邀请,还是看在黄老的面子上了。
早上八点多,唐明的家中,就已经有几位藏家到了。这次来的藏家,大多都的资深的藏家了。年纪都步入中年了,要是董凡不来的话,这里面最年轻也就三十岁了!
到了几位藏家,都在唐明的客厅里面三三两两的聚着。相约一起来的,自然是关系不错的。一时间到也很是热闹。唐明的家客厅很大。最主要的原因是他经常在家里客厅里面作画,这老头不喜欢空间限制自己。
所以,说是客厅,其实一进门,穿过院子就是了。
人在客厅里面,也能看见院子里花草和树木,还有时不时跑进院子里面耍的小鸟。
“老齐啊,昨天要是你在那就晚不了了!”唐明正和一位年纪相仿的藏家说着。
“那东西被一个年轻人买走了?”被叫做老齐的人问道。
老齐叫齐思民,是玩玉的行家。在这圈子里面,颇有名气。他收藏的古玉很多,这次带来交换的便是一件清朝的玉制文房四宝。
“是啊,现在的年轻人,还真是厉害!”唐明想起董凡昨天对自己买的那个手卷的猜想,感叹的说道。
“能有多年轻,还比耀辉要都年轻!?我跟你说,说不准那孩子就是看到新鲜,家里有几个钱,就给买了下来!你别当真!”齐思明却是不在乎的说道。
他对年轻人玩这一行,不是反对,只是不太相信他们能有那么好的眼力。他提到的耀辉,就是这一群人里面最小的那个。古耀辉现在还没到,他虽然年纪,但已经是在天津开古玩店有五个年头的,眼力到也不错。
“呵呵,到时候你就知道了!”唐明却是笑着摇了摇头。
“什么?你!老唐,你不会是看到人买了那东西,要把人手上的东西给换回来吧!?”齐思民开玩笑的说道。
“这是什么话!我们都这把年纪了!不过,你到是要好好见见这位年轻人!上次你没去北京,要不然你也能认识。”唐明还是笑了笑,只是一步一步让齐思民对买走那个蜜蜡弥勒的年轻人更加敢兴趣。
“你给我说说,到底是谁啊?”齐思民果然就沉不住气,当下就要弄个明白。
就在这个时候,又有几位藏家到了,唐明自然是要上去招呼了,齐思民见到这个状况只好在一边憋着不问了。
来的正有古耀辉,他和唐明打过招呼后,就看到齐思民一个人坐在沙发上,谁也不打理,明显的不高兴,当下还以为自己怠慢了他,连忙就上去说道:“齐老这是怎么了?这日子,可不是您最喜欢的吗?又谁让您生气了?不会是我吧!?”
这齐思民虽然也是老头子了,但他的个性还是没变。嬉笑怒骂都写在脸上,这些藏家也都知道他的个性,这会傍边的几位藏家听到这话,都笑了起来。
“这个老东西,又再耍脾气咯!”离齐思民最近的一个老头子也开口笑道。
“顾兆丰,你可别得意!嘿嘿,说不定,你今天的东西就没人要!”齐思民听了那老头的话,眉头一挑就反击道。
“哈哈,这你就别担心了!说不好,到是你的换不出去咯!”顾兆丰和齐思民相熟,自然是不会介意了。
“你怎么现在才来?你也学的踩点到了?”齐思民见到在顾兆丰这边讨不到好,又回头对古耀辉没事找事起来。
“这不是晚了一会嘛,路上有点堵,您别生气。这是怎么了?”古耀辉对齐思民很是尊重,两人关系可以用的上师徒来形容了,至少在玩玉这方面,古耀辉绝对是古耀辉教出来的。
当下齐思民便把经过简单的说了一遍,还不忘损几句唐明。
“呵呵,一会不就全都知道了!唐老自然是有他用意的。我们就看看这年轻人到底是谁了!您别生气,您这次带的是什么?”古耀辉见到是这事,到也没在意,虽然也好奇是谁,但这还不是他关心的重点。
古耀辉年纪,但办事能力强,和这些人都相熟,所以,大家有什么东西要出手的,都会找他了。随着全民收藏热的兴起,他这几年生意到也做的不错。在天津这一片,隐隐有大古玩商的气势了。
齐思民见到话题说到自己的收藏上了,当下又恢复了得意的神色,给他这个便宜徒弟炫耀起自己的东西来。
快点时候,人都到的差不多了。客厅里面不下二十人,全都坐在中间,一时间这客厅虽大,到也现在有点拥挤了。
“老唐,开始吧!还要等谁?这都几点了!?”齐思民急性子,见到时间差不多了,当下就催了起来。
其他人见到唐明还没有开始的意思,当下也都看向了他。
就在唐明说话的时候,董凡总算是赶到了。这还是陈哥开的快,要不然,特定就迟到了。
“哈哈,董老弟,你可算来了!路上还顺利吧!?”唐明在客厅里面就见到进了院子的董凡,笑着就走过去,大笑的说道。
其实,与其说是在迎接,到不如说是给董凡一个台阶下,也让大家知道,这人是自己邀请来的,还是赶路来的。
听了这话,大家都惊奇起来。当然了,除了齐思民和古耀辉。不过,在座的都是想的是同一个问题:这年轻人到底是谁?让唐明这么在意?
“不好意思,真是路上出了点状况!各位前辈,让大家久等了!”董凡见到唐明远远的就喊自己,很是感激的说道。
大家见到董凡这么客气,又加上时间还真是没到,一时间大家都表示没意见。
董凡简单的打量一下在做的,基本上都是四十岁以上的,神态却是各异。有的笑着看着自己,有的则是面无表情,有的则是不知道在思考什么的。但是当中的那位老者却似对自己很满意,横眉冷眼的,估计还是因为自己踩点到了缘故。
想到这里,董凡又给大家鞠躬点头,表示很不好意思。
“老唐啊!不给我们介绍介绍?”顾兆丰却是善意的对着董凡笑了笑,对唐明说道。
“正有此意!”唐明很是豪爽的点了点头。
然后示意董凡跟着自己走过去,站在中间对大家说道:“这位,就是黄老的关门弟子,董凡。”
唐明很含笑的几句话,却是让大家都动容了。
不用说,很大的作用是黄老的名头。再加上之前拍卖场的事,大家都是圈里的,自然也都关注过。没想到,这就是当时砸东西的人!
齐思民听了这话,也是一惊。对黄老,他是很佩服的,神色缓和的打量了下董凡,到也没有之前的那么不爽的。怎么招也得看黄老面子不是?
古耀辉却是笑了笑,虽然觉得惊奇,但他心里却是不以为然。黄老怎么了,他对黄老砸东西的事,很是不屑。他是古董商,他自然知道那里面的利润了。
第九十九章交锋
这两年随着生意的做起来,古耀辉接触的人和事更多。虽然,他没有明目张胆的卖假货,但高仿暗地里也出的不少。他和王德洋也曾有过一段时间的合作。
本来,那次王德洋的拍卖会他也想参加的,但由于王德洋的拒绝,到是没让他加入。不过,这也让他躲过一劫了。王德洋进去之后,交代了自己的事,到也没牵扯多余的人,所以到也没他没什么事。
“但愿有点真才实学。”古耀辉见到唐明给董凡一一介绍大家给他认识,悄声嘀咕的说道。
不过,他这声音虽然小,但还是被齐思民听到了。齐思民听了古耀辉的话,脸上的神色却也便的严肃起来。
就在唐明把董凡介绍给齐思民的时候,齐思民却只是淡淡说了句:“客气了。”
然后再也不看董凡,只是对唐明说道:“老唐,开始吧!”
唐明被齐思民的表现弄的有点摸不着头脑,点了点头,但是没说话。
“你好,我是古耀辉。”古耀辉见到董凡和自己握手,也是淡淡的说道。
不过,谁也没见到,他眼神里面透出莫名的笑意。
唐明见到都引荐完了,于是就让大家开始了。
其实,这活动也很简单。大家收藏的不一样,所以按照不同类型的东西,先展示一遍而已。然后,大家对自己有兴趣的东西,再开始自己商量着对付。
董凡也没准备什么东西,只是带了昨天买来的那个蜜蜡弥勒。
首先进行的就是唐明的书画类的。
唐明拿出的也是昨天买的金碧园。其实,这东西的价值到也不贵。比如唐明手上这个保存的这么完好的,总价值也不超过五万块钱。要是拿去拍卖,最多也就加那么一两万而已。
其他有字画的也都拿出自己的东西。
董凡对字画到不是很了解,可不了解却还是有人要问他了。
“董凡先生,对这幅字画怎么看?”发问的,却正是古耀辉。
古耀辉这次带来的,是一副画作。
其实,说是画作,年代也不久。画的似乎去孙悟空。
唐明昨天和董凡交谈就知道董凡对字画,到是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想到这里他便开口笑道:“耀辉啊,你这次可是拿了件好东西来了。这刘继卣大师的大闹天空,可是好东西啊!”
大闹天空?刘继卤?董凡听了唐明的提点,就明白了。
刘继卣可是天津市人,杰出的中国画家、新中国连环画之奠基人、连环画界的泰山北斗、连坛第一人。
刘继卣为天津“八大家”之一的“土城刘家”后裔,自幼受其父著名画家刘奎龄的影响,酷爱绘画,16岁就入天津市立美术馆西画系,系统学习了素描、速写、水彩、油画,并从刘子久学习山水画技法,从陈少梅学习山水画和人物,从刘凤虎学素描、水彩。次年自谋职业,开始卖画生活。1947年曾在天津永安饭店举办个人画展。1949年后到文化部艺术局工作,1950年调人民美术出版社任创作员。1957年曾随中国美术家代表团访问捷克斯洛伐克。出版个人画册多种。
值得一提的是,荣宝斋现已出版的《荣宝斋画谱》现代卷128册中有五册是刘继卣的(第3册刘继卣动物部分,第25册刘继卣花鸟草虫部分,第54册刘继卣人物部分,第55册刘继卣白描部分,第128册刘继卣狮虎豹狸部分),另外只有齐白石先生有此殊荣为五册,可见其造诣的非比寻常。刘继卣生前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北京市工笔人物画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市花鸟画研究会副会长。人物、动物、花鸟等,工写兼长。作品有组画《武松打虎》,获1956年第届世界青年联欢节美术作品奖、56年莱比锡书展览会金奖、84年瑞士西耶尔第一届国际连环画节获特别荣誉奖。组画《闹天宫》参加社会主义国家造型艺术展览,获美术作品奖;国画《金丝猴》、《东北虎》被中国邮票公司采用为纪念邮票发行,1980年同获全国最佳邮票奖。主要作品有《红楼梦》、《春光无限》、《金丝猴》、《东北虎》、《三打白骨精》、《黄巾起义》、《金田起义》等。亦擅作连环画,作品主要有《鸡毛信》、《东郭先生》、《生死缘》、《永不掉队》、《奇怪的旅行》等。其中《鸡毛信》荣获1953年中国保卫儿童委员会儿童作品一等奖。连环画《穷棒子扭转乾坤》、《东郭先生》1963年分别获全国连环画创作评奖绘画一等奖、二等奖。他的作品还被译成多国文字行销海外。
他临终前抱病创作了巨幅中国画《双狮图》,献给了全国人民*。刘继卣以他高尚的品格、精湛的画艺为祖国艺术宝库增添了宝贵财富。他长于工笔、白描和重彩,后多画写意,融中西画法于一炉。他笔下的人物、动物、花鸟、山水形神兼备,画放严谨,独具特色,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董凡自然是知道,这个名头了。不过,这幅画作,是取自于连环画《大闹天空》一幅。这画作,是很明显的送人之做,但虽然如此,也是难得精品。
“呵呵,大师的东西我哪里有不欣赏的道理?”董凡笑着说道。
一边的齐思民听了董凡这话,当下鼻子哼了一声,但也没多说什么了。
周围的人并没有因为这个而全部停下自己的活去关注董凡。古耀辉和董凡的交谈,也是小声的,只限于周围几个人知道。唐明便笑着说道:“大家继续吧,呵呵!”
古耀辉听了唐明的话,点了点头,到也没说什么,笑了笑,看起了其他人的作品。
董凡此刻却是真的不知道自己到底那个得罪那个叫齐思民的老头,自己进来他就一脸的不爽,方才那轻声的冷哼,他可是听的很清楚了。
不过,事已至此,自己也没必要去研究到底怎么会事了。
过了大概半个多小时,字画组的东西,大家交流完毕了。
下一组的,是属于青铜器的。拥有这一类的到也不是很多,二十多个人中,也就那是五个而已,而且,这五个还不是全是收藏青铜器的,还有的人,带了其他东西的。
青铜器的鉴定很快就完毕了,但董凡对其中一个青铜器很是留心。看了多次,也上手了几次,心里暗暗留心下了。
这一组的东西十几分钟就结束了,下一组的,则是玉器了。
这一组,董凡也有东西。所以,董凡便掏出盒子放在桌上。
“董老弟你?”唐明见到董凡拿的是这个东西,很是惊奇。他没想到董凡还当真就拿的这么一件。
“带来让各位前辈帮我看看。”董凡笑了笑点头说道。
不过,他是在笑,齐思民却是觉得他是在炫耀或者是在献媚。因为,他觉得,董凡似乎会用这东西去换唐明的手卷!他以为董凡傻啊
董凡是会做赔本的买卖,但还得看是什么情况。这时候换,那岂不是落人口实了!董凡只是真想让人看看,这东西到底怎么样。因为昨天见到唐明给人打电话了,很明显是求救了,所以他想今天那个人也许会在,所以才带了这件东西。
玉器大家还是很多的,董凡见到那个齐思民的老头拿出来的是一套玉制文房四宝。而其他人拿出来的东西也很有意思,有的是玉簪,有的是玉腰带上面的,还有如意。
可以这样说吧,这里东西价值,都还可以了。至少都是几十万左右的东西了。董凡心里只想全给自己收了就好!当然了,前提是全是真的
齐思民这老头,为人简单,性子都由自己。有了对董凡他觉得是对的印象了,当下便把自己的东西推到董凡面前,然后对董凡说道:“看看我这套东西怎么样?”
第一零零章焦点
唐明见到齐思民这样,想张嘴说点什么,可总归是知道这老朋友的性情。要是此刻要说点什么的话,那可能还会弄的大家都不愉快。想到这里,唐明便看向了董凡,不在说话了。不过,心底,却也是希望董凡能拿点真本事出来。
玉器虽然多,但成套的的用具,还只有齐思民这一套了。大家本来就对这套文房很有兴趣,此刻听了齐思民的话,就连方才几个只顾着看东西的藏家,都把目光看向齐思民和董凡两人了。
古耀辉在一边也是含笑看着董凡,但其中的目光,也不乏带着戏谑的样子。顾兆丰年纪也和齐思民唐明等人差不多,也知道这齐思民的性格,当下还以为他只是想看看董凡的本事,也笑着说道:“呵呵,小董先生可是对玉器有所研究?”
这小董先生,称呼的极为客气,这话一出,大家的脸色有都变幻了色彩。是啊!这董凡,可还是黄老的徒弟的!虽然年轻,但总归是师出名门,当下也心情也都变的热切起来。
齐思民听了顾兆奉的话,却是眉头一皱,显然对他说的这话有点不高兴了!要是面前是黄老还就罢了,他齐思民自然是带着恭敬的心态,可面前不过一个二十出头的黄毛小子。自己过的桥都要比他走的路要多了!
还没等董凡说话,齐思民这老头就说道:“那可不!顾兄你是不知道!你面前这个蜜蜡弥勒可就是昨天在市场被黄老的高徒给买咯!唐兄给我打电话说了情况,我才只有半分的把握,你说能没有研究吗?真可谓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啊!我们老咯!”
说完,齐思民还呵呵一笑,但谁都听的出来,他语气还是带着一点嘲讽的。你叫董凡不行?叫小董不行?偏偏说黄老的徒弟!还把那徒弟二字,咬的极为清晰。
董凡真的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哪里让这老头不高兴了,说话间这么不客气。
古耀辉听了这话,脸上的笑意虽然买有太大的变化,但明显灿烂了很多。捧的越高,摔的越惨!要是董凡说出个所以然了,那是黄老的徒弟,自然了!不过,要是说的不对,呵呵!那可就有趣多了!
众人听了这话,都连连点头,都希望董凡给能给“点评”这齐思民的藏品来。
唐明生性豁达,听了齐思民的话,脸上也有点不高兴了。但他依然没有说什么,只是笑容少了些许。
董凡见到事已至此,也就不再推脱了。要说其他方面董凡不敢在托大,但在玉器这方面。就算你齐思民是玩玉的,那又如何?东西是真就是真,是假就假,既然你这么不客气,那自己也不用顾及什么了!张口闭口的黄老,那今天,自己就用“黄老的徒弟”来压你一次,又有何妨?
“呵呵,运气好而已。您没看到东西都有五分的把握,我见到东西也才七分把握!还是齐先生您厉害!不过,既然您想听听我的见解,那我也就不再客气了。若有不当的地方,那各位前辈多多包涵,小子还年轻,眼力自然是比不大大家了!”董凡笑着对大家说道。
这翻话说的极为客气,一时间,大家对董凡的印象也好了点。就算眼力不行,这份气度,也没有落了黄老的名头。话中有话,绵里藏针啊!
唐明见到齐思民还要说话,当下便抢先开口道:“好好好!那我们就看看小董你这眼力到底有几分咯!”
说完,就示意董凡开始。
齐思民见到唐明说这话,自己也不好再说什么,只是转头对着唐明瞪了一眼。唐明却是丝毫不让,回瞪了一眼。方才董凡那话,自然也是还击了齐思民,说他这么大年纪了,眼力也不比自己强。齐思民当然是不乐意了!
董凡也没管两人的动作了,当下,便打开齐思民推到自己面子的那个盒子。
我们说的文房四宝,也就是古人流下来的,对笔、墨、纸、砚的称谓。这四宝是用于书法、绘画、诗文等文化艺术创作的基本工具,备受文人珍视。
到明清时一切文房所需之物大量发展,对这些文具及辅助工具的设计更为精心,致使它们成为书房里、书案上的装饰、陈设佳品。
所以,我们称的文房,除了那“四宝”还有其他的物品了。
齐思民的这一套,明显就是很为齐全了。笔筒、笔架、笔洗、笔舐、臂搁、水丞、镇尺、墨床、印盒、印泥、印章等颇为齐全。
这一套,都是玉制的。全为白玉,有点黄白之色,从这上面看去,董凡就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
笔筒除作为插笔器具使用外,有许多精良作品已成为世人喜爱珍藏的工艺美术品。其制作材料有陶瓷、木质、竹类,普通石、玉石,树根、象牙等。齐思民的这个笔筒,上面雕着葡萄,工艺很是精细。上面的葡萄看上去硕果累累,仿佛就能收获了。这也符合古人的心思,寒窗苦读,是不为了收获了?除了葡萄外,上面还有一首诗词。书法董凡不了解,自然也就做不了评论了,但从这个造型、工艺还有玉的质地来说,这东西属于清中期了。
再说笔架,笔架亦称笔格,为搁笔的文房用具。笔架清代笔架,材质种类很多,有玉、紫砂、水晶、铜、木、珐琅、象牙等,而以自然之物最为名贵。形状呢,也自然是丰富多彩,有圆形、方形、长方形、山峰形、龙形。齐思民额这个比较,很明显和笔筒很配,做成了老翁在葡萄树下的形状。很是生动,形象。和笔筒方在一起,让人觉得是自己在丰收了。
笔洗就不在多说了,上面残留着墨迹。不知道是不是齐思民还在用过?董凡看到这里,心里都觉得,这一套的人,是不是很喜欢葡萄?这笔洗也离不开这个图案。
镇尺到是没有葡萄了,很简单的白玉条,上面的纹饰却是意义很有内涵:鱼跃龙门!这样的意义,不言而喻了!
墨床,亦称墨架、墨台,是专门用来承搁墨锭的小案架。墨磨后湿润,乱放容易玷污他物,所以就做了墨床用以搁墨。墨床到没有什么特别的,是常见的书卷样。
董凡一个一个的接着看下去,众人的视线,也随着他的动作,此起彼伏着。一时间,现场的气氛很是安静,就连齐思民也没有方才的不悦的表情。他见到董凡拿起一样东西,都会仔细的看,虽然到现在都没有一件一件的说明,但见到他认真的脸上时不时出现欣赏,默然等等神色。显然,董凡已经是去全神贯注的看自己的这一套东西了,而抛去了其他的念想了。
古耀辉见到董凡的神色,也变的认真起来。他心中却是在想:这董凡,怕是真有几分本领了!
董凡的脸上的神色,并不是刻意弄出来的。他是真的看到有趣的东西,好看的东西,玉的好坏,而去表现自己的状态。就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脸上的神色,可以变换的如此丰富,更让这么多人都关注着自己。
要是让他知道,恐怕面上会不好意思,但心中却是隐隐有得意了。
唐明和顾兆丰,看着董凡仔细的看着每一样东西。不去因为颜色相近,或者东西小巧而简单看过罢了。两个人都暗自点头,他们这样的人,总是喜欢聪明,认真的年轻人。
董凡这一点,即便是不满意的齐思民都无话可说了!
在不知不觉中,大家都被董凡表情和动作吸引了。见到他脸上出现高兴的神色,有人在想,是不是这东西很好?当他脸上出现默然的表情,又有人想,这东西不对?可当他脸上出现莫名的笑意的时候,大家都在想,这东西究竟这么一会事呢?
董凡都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了大家的焦点了!脸上变幻莫测的神色,一直就轻轻挠着大家的心。
第一零一章无懈可击的回答
其实,相对其他人来说,董凡自己的压力也不小。这一套东西,笔筒、笔架、笔洗、笔舐、臂搁、水丞、镇尺、墨床、印盒、印泥、印章一共是11件。
虽然齐思民说的是一套,但董凡并没有认为他们就是一个人甚至一个时期的东西。虽然看上去,这些东西,似乎就是一套,但要是真的就是当时的一套。别说11件,就是只有四件,那也是精品了!
时间过去的不算短了,过了将近半个小时之后,董凡放下最好一样东西,嘴角带着明显的笑意。大家见到他的动作和神态,已然知道是收工了。
齐思民虽然是很想知道董凡看的怎么样了,但这个时候,却也是没开口。他这个人,虽然脾气不好,认为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的。但也有明显的优点,那就是会想自己看法对不对。
这也可以说是他齐思民走到今天,最重要的优点。固执是好事,但一味的固执,那就是大大的不秒了。特别是在收藏上来说,这一点是大忌。不是说不能固执,但要知道,你固执的理由是不是有依据的。若是连基本的依据都找不到,那固执有什么用?那叫争口气吗?不是,那叫丢到家了!
所以,齐思民此刻的心情很复杂。他虽然觉得董凡看东西很认真,不像伪装,这是应该有的良好素养,但又觉得自己刚刚针对了一个年轻人,此刻还有点拉不下面子了。他心中复杂,也就不再说话了。
不知道他心中复杂,古耀辉心中也同样是。古耀辉之所以刚开始就让董凡看自己的东西,是想看看董凡的能力。要是董凡不行,那自然就出丑了。要是董凡说不懂这个,他也没关系,因为他知道,就算董凡真不懂字画,他自己这样做了之后,那个臭脾气的师傅,自然会再次让董凡去看东西了。
此刻见到董凡似乎胸有成竹的样子,心中不知道是嫉妒还是其他什么了。
唐明则没他们想的这么复杂,方才董凡一系列的动作,他就知道,董凡是有真功夫的。此刻自然是想知道董凡最后的结论了。
董凡虽然看完了东西,但依然在整理自己的思路和语言。所以一时间,气氛到有点怪异的安静了。
“小董先生看的怎么样啊?”顾兆丰却是率先打破了宁静。
他对齐思民的这套收藏,到是颇有兴趣的,此刻,自然是想明了一个结论了。
听到有人发问了,董凡这才回过神来。见到大家都看着自己,才感觉到,自己看的太投入了。
“不好意思给位前辈,让大家见笑了!”董凡明白过来,马上就先给大家道歉道。
听了董凡这话,方才仿佛时间禁止一样的气氛顿时溶解开了。大家都连连表示没事,只是让董凡说说自己的想法。
“你有什么看法就说出来,是真是假,大家自然有数。”齐思民见到董凡还没开始,当下便催了起来。
这话虽然是催的紧,但语气却是缓和了不少。
董凡也不知道老头,一会好一会不好的,到底什么意思,不过,他也没心思去管这些了。
“这套文房,都是和田玉!”董凡说完,看着大家。
“啊!”一时间,惊讶声四起!
齐思民却是一愣,自己这东西虽然是这样说,但他知道很多东西是很一般的。不只是他愣了,唐明,顾兆丰都愣住了。到是古耀辉,却是眼睛里带着笑意,似乎在嘲笑董凡。
“当然了,我说的意思,是指按照国家先有鉴定标准来说,他们都属于和田玉。”董凡见到这个样子,就知道自己话没说明白,当下就解释起来。
董凡说这话,都是因为昨天自己回去查了资料去鉴定蜜蜡的同时,也看了看虞玄给自己的黄龙玉的标准,一时间都按照国家先有标准去说了。
对于鉴定部门和商家来说“玉”和“和田玉”的概念是同等的;模糊了“玉”与“和田玉”的产地之分,在鉴定证书里或我们在商场里买玉时玉都统称为“和田玉”但对于买玉的人来说,这从主观上是一种误导的销售行为。
当然了,其实这都是因为现在和田玉分为广义和狭义之说。行内讲的和田玉是新疆和田玉龙喀什河里出产的籽料(籽玉),广义的说法是含有透闪石成分的石头都叫和田玉,只是产地不同而已。
真正的和田玉是毛毡状纤维交织结构,他的透闪石含量要达到95%以上,真的和田玉在手里盘20分钟,油脂感非常的强烈,有婴儿皮肤的感觉,而且越带越漂亮,籽料还要长艳丽的皮色,解理(裂缝)由于透闪石分子的运动也会慢慢愈合。而俄料,青海料玉质疏松,汗液侵入极易被氧化,越带越污,越来越丑。根据新的标准,只要含有透闪石的玉石都统称为和田玉,因此透闪石含量哪怕只有10%,20%几的青海料,俄料等都可以做出和田玉证书。
所以董凡的话,到也是对的。
“这一块,实属难得,上好的籽料,而且雕刻的这么精美。由此可见,齐老对这东西可下了不少功夫了!”董凡说完,就拿起那个笔架说道。
这话一出,顾兆丰就接过董凡手中的笔架看了起来。其他人也都纷纷看着顾兆丰手上的玉。齐思民却是不可置否的点了点头,董凡这话的确是不错,特别是最后那一句,他最爱听。他见到大家都看着那块籽料,颇为得意。董凡笑了笑,心里却是想:又是个爱显摆的老头!
等到那籽料传了一遍之后,董凡继续说道:“不过,这一套。其实,说是一套,但我不觉得是一套。我个人觉得,这有这三样是一套。而且,可惜的是,只有这个是资料,其他都是青海料。其他的几样,虽然不错,但毕竟是不是原本的,但也称得上一套。”
这话一说,齐思民也点了点头。董凡这话也不错,他知道自己这东西不是一套,但其他的几样,他觉得算一套也没问题。
“你怎么能说不是一套,有证明吗?”齐思民还没发问,古耀辉却是带着一脸的认真发问了。
“当然,大家请看。这三样,从上面的葡萄,还有工艺,以及玉的包浆来看。很明显是同一时期的,这不用多说。但大家看这几样。我个人觉得,我推测是道光左右。我有理由,各位前辈都知道,清朝的玉器工艺,从嘉庆过后玉器制作开始萧条,江南玉器手工艺被摧毁。玉器以小件为多,数量急剧减少,技术水平下降。这几样就的工艺,明显就比不上之前的了。再说剩下的这四件,那就更要差了。我个人认为是同治到民国。不只是工艺的问题,还是料的问题。那个时期新疆和田玉材来源断绝,宫廷玉器生产几乎陷于停顿状态,碾琢技术降低。另一方面民间工艺在北京;苏州,扬州等地民间玉作坊发展兴盛,大量玉器走向商品化,质量低劣,民间用玉大量使用和田山料玉和东北的岫岩玉。要说前面几样还能说是和田山料的话,这几样,就是东北的了!”董凡一件一件的指出自己刚刚得到信息,对着大家侃侃而谈。他越说越兴奋,一时间,他自己都觉得,自己似乎说的不是玉,而是一个个的人!
他浑然忘记了,这里面,自己最年轻。也浑然忘记了,这里还有人对他不爽。
听完他的话,唐明和顾兆丰心中闪过一个念头:这才多大年( 收藏天下 http://www.xlawen.org/kan/22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