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辣文小说 > 重生之我要做太子 > 重生之我要做太子 第 72 部分阅读

第 72 部分阅读

    蒋风约:“不管!”

    “你想都别想!”用尽全身力气推开了石磊,蒋风约掉转身就跑了起来,“你来抓我啊!”

    “哼!看我抓到你怎么收拾你!”

    “嘁!抓到再说吧!”蒋风约难得的像个xiǎo姑娘一样,跑着笑着,最终还是被石磊捉住了,两人牵着手,在吴东的马路上缓缓的徜徉。

    “踩着高跟鞋,脚疼不?”

    蒋风约微微摇头:“很难得可以跟你这样走一走呢,不疼!只是穿着晚礼服,有些尴尬罢了。刚才几乎每个人都会回头看我们的……”

    石磊哈哈大笑:“他们心里一定在想,这是不是琼瑶nǎinǎi的xiǎo说里的情节出现了,穷xiǎo子在宴会上抢走富家nv,两人sī奔……”

    蒋风约出乎意料的并没有轻啐石磊,而是红着脸低声说:“就算是言情xiǎo说的情节,那也是岑凯伦的,富家公子爱上一个灰姑娘……”

    石磊立刻拉住蒋风约,迫使着她转了半个身体,单手托住蒋风约削尖的下巴,很是挑逗的说:“那灰姑娘愿不愿意跟王子共度chūn宵呢?”

    灰姑娘咬着嘴chún,低着头,以极快的速度点了点头。王子心情大悦,哈哈笑了起来,终于伸手拦下一辆出租车。

    这时候是不适合回家的,家里还有蒋伯生老爷子,虽然这会儿老爷子多半回屋睡了,可是石磊和蒋风约都感觉到自己身体里的jī情,澎湃的宛如涨cháo的大海,一进mén就会掀起惊涛骇làng。

    路上看到一家酒店,石磊付了车钱拉着蒋风约下车,临走前听到出租车司机xiǎo声嘀咕了一句:“一对狗男nv……”

    蒋风约听了双颊发烫,可是石磊却放下了蒋风约的手,走回到车旁,轻轻的叩击车窗。等到那个司机摇下车窗之后,石磊异常认真的对司机说:“狗男nv你是指的我们三个么?”说罢,石磊就不再去理会那个司机,而是拉着蒋风约的手昂首朝着酒店走去,一路上,蒋风约都笑个不停,不断的xiǎo声说着:“石石,你坏透了。”石磊无所谓的耸着肩膀,撇着嘴,心说谁让那个司机满口胡说八道的?

    而那个司机,坐在车里好半晌都没有反应过来,一直等到石磊和蒋风约都已经进了酒店,他才猛地一拍方向盘:“nǎinǎi地,狗男nv说的是我们仨,那岂不是说他俩占得男nv,我占得……他妈|的!”不xiǎo心拍在了喇叭上,出租车发出尖锐的鸣笛声,酒店保安走过来大声斥骂,出租车司机赶忙开着车就跑。

    石磊和蒋风约听到了外头的动静,自然又是一通哈哈大笑。

    上了楼之后,房间的mén刚刚打开,石磊就迫不及待的抱住了蒋风约。而蒋风约也是热情似火,主动的就把长tuǐ缠绕在石磊的tún后。

    将蒋风约顶在mén上,石磊已经一口噙住了蒋风约的红热如火,舌尖相互纠缠,年轻而疯狂的男nv,很快就将对方扒的赤条条的,却还无论如何都舍不得分开。

    屋内早已chūn光无限,虽然五月已经是晚chūn初夏时分,但是略显闷热的天气却愈发摧残着两人心头的火焰。

    一双yùtuǐ高高的翘起,石磊的耳边尽是蒋风约的呻yín和喘息,身体在剧烈的碰撞,其间夹杂着轻微的“叭叭”的声响,yín|靡而疯狂……

    很快,地摊上,沙发上,chuáng上,浴缸里,都留下了两人身体的痕迹,以及一些不知名的液体。体液和汗水hún杂着,夹裹在空气里那股略微发酸却越发让人心旌摇晃的气味当中,这除了让石磊越发的疯狂,不知疲倦的耕耘着蒋风约那具洁白如瓷的身体之外,没有其他任何的作用。

    蒋风约只觉得自己快要融化了,石磊从来都不曾如此疯狂过。而事实上,今晚他有足够的理由去疯狂,原本意料之中的xiǎo胜,却演变成了一场几乎一边倒的大胜,而且,困扰他两月之久的资金问题,似乎今晚在一瞬间就都被解决了。

    所有的压力此刻都被释放成动力显现出来,而承载石磊疯狂的,则是蒋风约同样高昂的兴致。甚至于,蒋风约彻彻底底的释放了自己xìng格里那对轻微疼痛的渴求,放肆的骑在石磊的身体上,上下起伏,动作粗鲁,宛如在马背上长大的草原姑娘,整齐的牙齿,也在石磊的身体上留下了一串串的牙痕。换来的,当然是石磊也让自己的牙痕遍布蒋风约的身体。在这种轻微啮合的疼痛之下,蒋风约只觉得身体里的一切都被chōu空,取而代之的唯有无尽的……

    啊……

    随着完全释放的一声高喊,蒋风约的身体不住的痉挛起来。她体会到了一种从未体验过的全新高|cháo,而在痉挛之中,她对于石磊的索取和摧残,也在升级……

    终于,石磊死死的抱住了蒋风约,导弹jīng准的跨过大洋,命中了海面上那个xiǎoxiǎo的目标……

    。

    。

    第二百五十一章【天灾无可挽回】(求订阅,求月票!)

    第二百五十一章【天灾无可挽回】(求订阅,求月票!)

    。。

    这章略微沉闷些,不过要填两个之前的坑,我已经在尽量压缩笔墨了,只能请诸位担待了。

    然后,月票和推荐票都不给力鸟!!!!兄弟们给我投起来!!!晚一些还有一章!!!

    。。

    老天爷其实在chūn汛大面积蔓延之前还是给予了人类一丝警告的,只是人类通常习惯于趋利避害,把结果往更好的地方去想。这也是墨菲法则频频奏效的最大原因,并且该法则有多强,而是人类对于一个好结果的渴望永无止境。

    关于这一点,中国古代也有一句谚语,其实和墨菲法则里的关于事情总会朝着你更担心的最坏的方向发展这一条有异曲同工之妙,这句话叫做:爬的高摔得重。千万不要以为这是一句警醒世人凡事多想坏结果的谚语,因为还有无数句类似于人往高处走的俗语告诉你高处的美景更甚。

    从这一点上来说,石磊的重生给一部分人带来了幸运。

    看着窗外瓢泼也似的大雨,石磊出神的在想,不知道那些灾区的民众现在处于如何的挣扎之中。前些日子,吴东军区派出了大量的抢险救灾部队,开往扬江中上游的重灾区,石磊就很悲哀的发现,一个人的力量始终是有限的。

    其实他已经做到了极限,出于对他的信任,当然更主要是因为觉得防汛工程利在千秋,昌北省的省长早在三月中旬就开始有条不紊的部署全省范围内大型河流流域的防汛工程的加固工作。毫无疑问,这在当时一定是受到了极为严峻的拦阻势力的,任何一个省的财政收入总是有限的,何况是地处中部经济实力并不算发达的昌北省?

    但是秦建业凭借着自身在昌北省的长足规划,以及常年与省委书记之间政治斗争的上风优势,近乎蛮横的推动着防汛工程的进行。

    与秦建业相同的是,身为江东省润扬市市长的石为先,也在做着相同的努力。只是,石为先所承担的压力和遇到的阻力远比秦建业更甚,因为当时他不过刚刚坐稳市长的宝座,和市委书记赵以达之间的关系也刚刚缓和少许,并没有到大权独揽可以控制话语权的地步。

    幸而,市常委的强力支持,加上好不容易才缓和了市长与市委书记之间政治矛盾的赵以达并没有太过于强烈的反对石为先的各项提议,在容忍度没有被完全挑衅的情况下,还是做出了少许的支持。只是,石为先知道,因为这个支持,在此之前他和石磊为了缓和与赵以达之间矛盾的努力,几乎有付诸东流了。

    官场就是如此,政fǔ一把手和党组一把手之间,始终存在相互斗争的矛盾,无论双方付出多少努力,除非都可以抛开个人得失不去计较,否则这种矛盾无论被隐藏的多好,迟早都会面临爆发的那一天。

    石为先是一个对官位并没有太多留恋的人,他只是希望自己在位一天,就能为当地的老百姓多做些事。关于石磊建议他在六月梅雨季节来临之前就加固各类防汛工程的提议,石为先并不是先知先觉到知道今年的防汛任务会如此严峻,而是单纯的认为既然市里的财政还能够支撑得起各类防汛工程的加固,并且石磊可以利用目前和省里非同寻常的关系帮润扬多争取一些用于防汛的资金,他就认为至少在自己的监管之下,各级部mén可以更为行之有效的应付工程,而不是一层层的截留工程款。并不是说下层的官员一定会做出伤天害理的事情,只是这些环节一旦铺设开去,每个环节上都避免不了会产生资金的流失,而往往这些流失的资金可以让各类防汛工程更加坚固。

    石为先当时有一个很简单的念头,那就是趁着石磊对碧bō建筑有着足够的影响力,或者说对金大顺此人有足够的影响力,那么就趁着金大顺还知道感恩的时候,用同样的钱,办成更多的事情吧。是以,这xiǎo半年的政fǔ工程,石为先几乎是顶着所有人认定他营sī舞弊的压力,强行将绝大部分工程都包给了金大顺。金大顺也的确没有让石为先失望,明知道以石为先的规划这种做法,他在这些看似féi到流油的工程里其实捞不到什么好处。唯一能捞到的,就是石为先这一届政fǔ班子对他们的信任,以及万一爆发大规模的汛情之后,这些工程可以为碧bō建筑带来的声名。

    而如今,金大顺等到了这一天,石为先也终于可以以一种相对轻松的姿态面对全国动员之下的大洪水。

    这是一次罕见的二道梅!

    从6月中旬开始,扬江流域进入梅雨季节,梅雨持续不散,且降雨量较往年有了较大增长。如果仅仅如此的话,虽然这些年来扬江中上游流域的围湖造田工程已经严重的妨碍了流域内湖泊水库的泄洪能力,但是由于防洪工程的质量已经远比建国初期好得多,还是足够应付洪峰通过的。

    但是,通常一个月内就会结束的梅雨季节,一直到了七月中旬还萦绕不去,并且,扬江中上游地区开始形成罕见的二道梅,又一轮全新的强降雨开始席卷华中华东区域,并且这一轮的降雨量还要大过前一轮。直接导致了在如此强降雨量的前提下,堤坝失守,各地抗洪形势严峻到无法想象的地步。

    时间进入七月下旬,二道梅的疯狂席卷,直接令得扬江上游包括干流和支流在内的整个流域泄洪负担严重加剧,并且各级县市频频出现险情,中央紧急调动全国力量进行支援,可是,在如此疯狂的天灾面前,人力有时候只能望天兴叹。

    洪峰过境!

    高水位告急!

    紧急增援官兵!

    ……

    这些词,平日里似乎在电视新闻里也没有少听,只是在今年,仿佛铺天盖地的到处都是这样的消息。而且,谁都知道这些简单的字眼,在这一年表示着和往年截然不同的意义。

    时间终于来到石磊记忆中情况最为危殆的八月,扬江沿岸的大型湖泊、支流都已经情况危殆,各地水位超出警戒水位已经连续十余天,石磊很清楚,这是98年这场洪祸的最后疯狂,而偏偏就是这最后的疯狂引发了历史上最让中央震怒的决堤风bō。

    如今,石磊唯一可以寄予厚望的,就是从原受灾最严重的地区——昌北省发出的各项数据,虽然石磊不可能记得住98年的那些数据,但是,当看到昌北省遭受洪涝灾害的受灾面积和受灾人群的数据已经不是他记忆中的全国第一,石磊多多少少可以放心许多。这足以证明,受到石磊影响的秦建业,在这方面的确下了不少工夫。

    洪水这种东西,始终是自上而下的。下方疏导不利,加上上游洪峰一次次的过境,终有一天会积压到让下游的泄洪能力被突破极限的时候。石磊记忆里,这一年的洪水,扬江一共有7次较大的洪峰,这个几乎无可避免。但是,洪水的形成并非洪峰的单一贡献,还有中游支流汇流的叠加影响,现在昌北省已经提前做出了许多的应对措施,可以说是提前完成了许多省份并没有彻底重视的chūn汛涌cháo,排水蓄水能力都得到了极大的加强,洪峰过境的时候,其对于下游产生的叠加影响也会xiǎo得多。

    只可惜石磊的影响力毕竟有限,他能够提前说服石为先在润扬的区域内加强了许多防汛工程的措施,却无法影响到更下游的地区。不过,因为石磊对边捍卫和杨明数度的提前预警,在六月中旬江南地区进入远超往年的强降雨梅雨季节之后,省里对此也提高了重视级别。不管怎样,比起那一世石磊所经历的98抗洪事件,江东省的防汛工程还是得到了不少加强。

    到八月下旬的时候,洪水的大面积肆虐基本过去,剩下的是许多区县的重建工作和防洪收尾工程,这时候,无论是杨明还是边捍卫,都终于开始回过神来,重新审视这场百年难得一遇的洪祸。

    润扬因为石为先的提前准备,几乎没有受到本次洪涝的影响,蓄洪和分流以及最终的泄洪工作做的有条不紊,局部范围内形成了一个置身事外的局面。当然,受灾地区还是有,只是相比起其他任何县市,润扬堪称奇迹,成为扬江流域乃至于全国范围内受灾最轻的城市。在润扬召开灾后总结会议以及江东省省委的灾后报告上,石为先的名字熠熠生辉,被无数次的提及,俨然成为所有官员里,最为耀眼的那一位。

    根据后来的报告分析,如果边捍卫和杨明能够更早一点,在chūn汛刚开始的时候就听取石磊的意见,全面加强省内的防汛工程,其直接损失至少可以减少三分之一左右。也幸亏六月进入梅雨季节之后,他们两人紧锣密鼓的进行了一系列的布置,也使得江东省因为这次洪祸的损失有了显著的减少。当然,这个无法计算得失多少,至少在洪祸来临的时候,江东省算是扬江中下游比较从容的省份。同处中下游的辛贡和皖安两省,就没有这么幸运了,损失惨重,分别位列本次全国二十九个受灾省份和地区中的头两名jiāo椅。

    原本最让中央揪心的昌北省,却也因为秦建业做出的“卓越”贡献,而损失的并没有预料之中那么严重。由于石磊并不记得那一世的数据,所以对比如从知晓,可是石磊心里大约有个数,他少说也令得昌北省的损失降低一半左右,而辛贡省和皖安省,也一定有不同程度的灾情缓解,没理由上下两个省份都灾祸减轻,夹在中间的两个省份却丝毫不受影响。只是,这种事情,恐怕永远都不会有人知道石磊在这件事当中的贡献。

    而石磊,并不在乎人家知道不知道他仅仅以一己之力少说点儿也替国家挽回了超过数百亿的直接损失,他所在乎的,只是自己能力还是不够,影响的地方太少,从而无法更大面积的减少这种灾祸对于中华大地的肆虐。

    在石磊自己的心里,他给自己贴上了一枚军功章,虽然这是只属于他自己,也永远都只有他一个人才会知道的军功章。

    不过,在九月开学的时候,秦建业还是通过秦介向石磊表达了自己的谢意,虽然所有的决定都是秦建业做的,而所有面临的压力也都是秦建业承受的,可是,促使他产生做这个决定念头的,毕竟是石磊对秦介看似无意的那些话。正因为这些,昌北这个一贯的扬江流域洪水重灾区,今年却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成为了被中央数度提及并且公开表扬的省份。

    秦建业站在江城的某段堤坝上,面对摄影机的镜头,面sè沉重的低声说:“抗洪防汛工程,利在千秋,我没有先知先觉之能,不过做些分内之事。我们的干部,要有这种坚定自己是在做有利于百姓的工作信心的能力,也要有在质疑和压力面前,不屈服的信心。如果可以选择,我宁愿没有今年的洪灾,我不需要被证明什么,因为我做的只是一个党员干部应该时刻放在心上的事情。”

    这段视频,是在七点钟的新闻联播里播出的,而石为先则不可能有如此的幸运,他只是一个市长而已,上不了新闻联播。不过,江东省的新闻里,石为先也站在并看不出太多背景的江堤之上,神态平静的对镜头说:“我只是一个技术倾向严重的官员,我更愿意做一些技术层面上的事情,市委常委对于我当初的各项决定都很支持。感谢我个人是一件很徒劳的事情,要感谢的,始终是我们在基层一步一个脚印做事情的官员们,还有在这些工程里兢兢业业实施市委所有计划的施工单位人员。我只想说,我们的干部,是值得大家信任的。”

    比起秦建业的强势,石为先更为儒气一些,他强调的始终是集体功劳,表情平静,并不打算将所有功劳据为己有。这或许对于他的官场斗争不利,但是却对赢得百姓更好的口碑有着无法估量的益处。许多被采访的灾民,异口同声的斥骂那些在年初质疑石为先的媒体和群众,搞得那些亲入第一线采访的记者面上无光,可是却又不得不带着些微的敬意将这些灾民们的话语一一记在纸上,带回报社,变成通稿发往全省……

    坐在边捍卫家中的院子里,边捍卫指着因为今年的强降雨而颇显七零八落的葡萄架,感慨的说:“xiǎo家伙,你又立了一功啊!只是这种功劳永远都不会被更多的人所知晓,如果当初我和杨明书记能够更多的听取你的意见,或许江东省的损失还可以再降低一些。”

    石磊很从容,微微笑着,吃着今年价格明显大涨的葡萄:“我就是胡说八道,也不过只是觉得反正这种工程对于百姓始终是有利的,而chūn汛又的确超过了往年的预期,冬季枯水季节不枯,随口说说。你们的一个决策影响的甚至有可能并非一个省份,不敢轻举妄动是正常的吧。要是什么时候你们会因为我的一句话而在政策上出现较大的移动,那才是让人从头担心到脚的事情。总算还是不错啊,面对建国以后各项数据都达到历史前三的洪灾,我们江东省还算是做的不错吧。”

    “你这xiǎo子,怎么说的好像很轻松的样子,即便如此,也死了很多人啊!”边捍卫略显老态,这次的天灾对他的震撼不可谓不大。

    石磊还是轻轻松松的吃着葡萄:“老百姓们已经很感jī你们了,你们的反应已经领先全国了,你还想怎么样。老边呀,你要学会知足!!”

    很显然,石磊最后这句话是在调戏边捍卫,他现在和边捍卫的关系又近了许多,有时候说话也开始没大没xiǎo起来。

    “这个臭xiǎo子,没大没xiǎo的,老边也是你能叫得?”

    石磊吐了吐舌头,嘿嘿笑着:“偶尔调剂一下么,看到你唉声叹气的,搞得我这个阳光美男都很忧郁。虽然说伤chūn悲秋是我们国家一个极大的特sè,可是你是一方父母啊,这么叹下去也不是回事吧?”

    “这半年你xiǎo子又赚了不少钱吧?”边捍卫轻轻的在石磊的脑袋上打了一下,教训石磊的没大没xiǎo。

    石磊无所谓的mō着头:“应该说是少了不少好吧?我都拿出十二分钟里的两分钟专mén用于各类抗洪事迹和新闻的播报了,而且我手下的那帮员工工作量都不知道大了多少倍,光是给他们的工资就不知道多了多少,你想象看,从六月下旬到现在,两个半月的时间呀,我得少赚多少钱?光是广告上的损失,直接就少了六分之一,这都上千万了!”

    “这么说你这半年少说也过两个亿的利润了?是不是赶紧把我和杨明书记给你做担保的贷款还上?”

    石磊赶紧低头,知道自己说走了嘴,打着哈哈:“人家银行都不催我,巴不得我多占用这笔贷款一段时间,好歹也都是给利息的好不好。您老人家替他们着这个急干什么?而且,我现在有钱就恨不得全都拿出来投资,哪舍得还给银行。不说这个不说这个,话说今天您打算给我吃什么啊?不会只有这些葡萄吧?全都是水,上趟厕所就没了。”

    “臭xiǎo子,又跟我打哈哈,你要建新厂,还有什么研发基地,为什么都nòng到岭东去了?难道我们江东省就不需要投资了么?”边捍卫来气了,瞪着石磊。

    。

    。

    第二百五十二章【拍省委书记的桌子】(求订阅,求月票!)

    第二百五十二章【拍省委书记的桌子】(求订阅,求月票!)

    。。

    石磊赶忙拱手求饶:“边伯伯,话说咱能不能不要什么话题都往这上头绕行不行?我建流水线要考虑产出和成本的比例吧?总不能说为了把这些钱都留在江东,就完全不考虑效率问题了吧?毕竟人家岭东那边发展比较早,这方面的熟练工比较多,而且各方面的条件都要成熟些。这话我都说三十多遍了,您不带这样儿穷追猛打的。最终销售产值什么的,还不是在江东纳税?你们主要不就是关心地方财政收入么……”

    边捍卫哈哈大笑起来,他何尝不明白这些道理?更何况石磊都解释了真的很多遍了。主要是他发现石磊这家伙越来越没大没xiǎo,往往又让他实在没什么可说他的,于是只能把这件事拿出来。至少在这段时间里,只有这件事是能让石磊顿时产生一种挫败感的。

    “好了,不跟你瞎折腾了,来,你过来帮我扶着点儿梯子,我摆nòng一下架子上的藤蔓。”边捍卫笑呵呵的拉过来一台人字梯,手里拿着两件工具就打算向上爬。

    石磊赶忙说道:“边伯伯,咱不折腾了行不?这个等你们家那个园艺师傅来nòng吧,您这爬上爬下的,回头大妈回来又得骂我了。”

    “还没娇惯到那种程度,我跟你说啊,我年轻的时候……”

    石磊赶紧扶住人字梯,仰着脸看着边捍卫往上爬,chā嘴打断他的话:“得得,您不用每次都忆往昔峥嵘岁月稠,tǐng没劲的回回都是车轱辘话。”

    边捍卫哈哈笑着,心情极好的爬上了人字梯,双tuǐ跨在两边,用工具拨nòng着那些藤蔓,将其一一放到更合适的位置上。

    “这雨下得,一场凉过一场啊,今年少不得许多动dàng咯!”边捍卫仿佛感慨天气,但是石磊听了却是心中暗暗吃紧,他知道,边捍卫肯定是有什么话要对他说了。

    “省里最近可能会变一变……”

    果然,边捍卫终于说出了最重要的一句话。

    “杨明书记要去中央了?”

    “该得兼顾一段时间,中组部的位置已经空出来了,也该是杨明书记接手的时候了。”

    石磊点点头,明白边捍卫的意思,中组部的部长兼任江东或者岭东某个省的省委书记也算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方式,不过也就是过渡时期的权宜之计,通常在一年左右的时间就彻彻底底的卸下地方上的担子,而归向中央了。

    “那您呢?组织上没准备给您加点儿担子?”

    “前些时候倒是找我谈过,其实主要还是杨明书记跟我之间的沟通。听杨明书记的意思,省长这个位置虽然过些日子该空出来了,但是却并没有打算让我接手,而是上头有意属的人选。这两年变动比较大,中央好几个部委都改革了,虽然有些部委改动并不大,但是军委下头突然多了个总装,人员上的变动会比较复杂一些。”

    石磊皱了皱眉头,按照他之前了解的讯息所了解的,边捍卫接任江东省省长几乎已经成为了定势,怎么突然上头又改变了主意呢?杨明去中组部这倒是按部就班的举措,老省长年龄差不多到了,也该是到人大或者政协挂个闲职退居二线的时候了。难道是因为今年这场大水?可是江东省的表现即便不能算最好的,却也始终都不太差啊。杨明的动向既然没有受到影响,那么边捍卫又怎么会被牵连呢?

    心里突然一动,石磊想到边捍卫似乎只有少许的唏嘘而并没有太多失落,难道……?

    “恭喜边伯伯,跃升一把手?”石磊压低了声音,xiǎo声的试探。

    边捍卫哈哈大笑,从梯子上走了下来:“xiǎo鬼头,就知道你会猜到。”

    石磊长吁了一口气,埋怨道:“边伯伯,不带您这么吓唬人的,一上一下的您以为坐过山车呢?您这有点儿得意了啊,作为我党久经考验的干部,您不该如此的。这传出去让人家怎么想?说您骄傲自满?”

    “臭xiǎo子,越来越学得贫嘴,刚认识你那会儿那股子沉稳劲儿一点子都看不见了。”边捍卫顺口笑着骂,但是却自己微微一愣,随即才想到,似乎石磊这个xiǎo家伙跃入他的眼界,也不过一年多一点儿,可是当时一个副市长家里的孩子,还没读大学呢,哪怕这一年在政治上借了些势,可是这发展的也实在有些过于迅猛了。不知不觉,石磊已经逐步有了与一省大员对话的经济实力,至少今天,边捍卫和他之间的对话就不完全是因为石磊是他宠爱的晚辈的缘故。

    “石石,你老实跟我说……”边捍卫放下工具,示意石磊把梯子收起来,“我不是打你那些钱的主意啊,我知道你每一步都计算着走,我只是想问问,你到底现在有多少钱了?”

    石磊拖着梯子放在院mén后头,心里也在做着简单计算,然后随意的说道:“我自己的就不多,不过几间公司加起来,比较实际cào控在手的应该超过五个亿吧,我差不多有四成左右。要是计算上无形资产就难说了,最主要都还不是盛世传播最近这xiǎo半年的势头极猛,其实那个在我眼里分文不值,当然市场上会对盛世传播有一个合理的估价。我自己最看重的是两间科技公司目前掌握的技术和专利,这四个月来我们申报了共计两百项专利了,目前审批下来的已经超过一百,要是算上这些专利的价值,我名下的公司联合起来十几个亿的规模应该不困难。”

    边捍卫点了点头,石磊给出的数据虽然很模糊,但是他也知道,除非进行资产盘结,否则像是这种高速发展中的公司是很难估计真正价值的。不管是十几个亿还是五个亿,这个数字已经足够让他感到吃惊了。

    “唉,要说也是专利审批的太慢,否则几个月前我也不会陷入那种困境,差点儿没让庞国藩挤兑死。那会儿我要是手里有个……甭多,三到五十项专利,搁银行一抵押,随便贷个两三亿都出来了,哪还用那么窘迫。幸亏拉了个虎皮当大旗,才涉险过关。”

    对于五月份石磊和庞国藩之间那还没正式jiāo锋就以一方迅速沉寂而告终的争斗,边捍卫也是知之甚详,听到石磊这么一说他也只是笑了笑,没有继续追问下去。事实上石磊有多少资产其实边捍卫并不是太关心,之所以会有此一问,全是为了接下来的谈话而做准备。

    “发展的真快呀,去年这个时候,你还没拿到第一桶金吧?如今却一跃成为省里新兴的骨干高科技企业之一了。”

    石磊心中一凛,似乎猜出边捍卫要说什么,缓缓在他面前坐了下来,双手都放在石桌之上:“有人在背后动手脚了?”

    边捍卫的手臂在空中挥了挥:“这个都是xiǎo问题,你是我看着发展起来的,一步一步清清楚楚。有些借助政策力量的地方,不过没什么把柄给人当xiǎo辫子,你不用cào心这个。不过,能避免掉这些东西始终也是好事情。当然不可能让你离开江东,我们培养出来的企业家突然跑到其他省去了,那不是成了笑话?”

    石磊心里微微震动,赶紧说:“您是想让我父亲挪一挪?”

    边捍卫点了点头:“现在有一个不错的机会……关于你的情况省里也向中央做了一些报备,毕竟照这个势头,你的公司成为省里明星企业几乎是个定局,而你父亲现如今在润扬官声极好,无论是政绩还是这次在大灾面前的应对,都显示出相当值得培养的潜质。中央和省里对于你父亲这样的干部,肯定是要注意培养的,那么你父亲调到省里来,恐怕也就是进一步要进行考虑的事情。总是要先挂个副职锻炼一下的,看看具体能力。到时候,你当然可以作为特例去处理,可是多多少少会有些麻烦。”

    “您说的机会是……?”石磊其实心里已经略微的有点儿数了,今年水灾影响最大的就是辛贡和皖安两省,而辛贡的庐陵市,更是出现了重大决堤事故,虽然最终没有造成太严重的后果,可是却付出了中央大量的关注和心血。市长是就地免了职的,谁让他拍着xiōng脯对巡视扬江的国务府大老板拍xiōng脯保证庐陵江堤固若金汤,而大老板离开不到六个xiǎo时,就得到庐陵境内扬江的四号堤决堤的消息呢?而市委书记虽然是戴罪立功抢险得力,可是恐怕也免不了一纸调令到省里赋闲的结局。

    那一世里的张同训,先就是去了辛贡省,在与庐陵相邻的市里担任常务副市长,而后庐陵空出了位置之后,他就被提前扶正,从而平步青云的。

    说实话,在辛贡省那种老区,又是庐陵这种省里排在第二的城市做一个一二把手,对于政治的镀金肯定是有不少好处的。而且庐陵因为这件事上下被动的官员不在少数,这对于空降过去的领导重建自己的势力也有相当的好处。可是坏处在于,石为先这个人不比张同训,他有着技术官员显著的刻板的特点,虽然为人处事低调,可是在变通相对较少的前提下,再低调,反倒是很不利的一个特质。

    在江东省,由于石磊跟省里的良好关系,并且有石磊可以在经济上给予石为先重要的帮助,石为先的这些弱点可以被尽可能的淡化,但是一旦离开省里的庇佑,石为先的为官之道就很让石磊揪心了。

    边捍卫想了想,轻轻的叩响桌面,xiǎo声说:“辛贡,庐陵,一把手。”

    石磊心道果不其然,真的就是这个地方。

    看到石磊蹙眉,边捍卫抿了抿嘴chún又道:“我知道你担心什么,不过庐陵是个重灾城市,光是重建工作恐怕就需要两年的时间去消化,再加上庐陵是个旅游型的城市,至少目前是以旅游业为主,又是辛贡省省委的主力干部输送单位,少了些勾心斗角,多了些干实事的机会,对你父亲而言是个比较不错的选择。”

    “那润扬的市长谁来接?”之所以还如此关心润扬,是因为金大顺这些人还得继续跟市政fǔ打jiāo道,总不能说在这种情况下,石磊对他们就撒手不管了。要知道,换上一个与赵以达之间完全处于下风的市长,很可能就会导致金大顺的日子以后走的艰难无比,这是石磊绝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你还是个爱护羽翼的人……”边捍卫意味深长的看了石磊一眼,石磊这会儿转的xiǎoxiǎo心思他又怎么可能看不出来?“省里其实是希望张志宽接下这个担子的,但是考虑到他下去不久就已经做了常务,这个时候再给他加担子恐怕省里其他方面会有议论,赵以达的抵触情绪估计也会比较大。所以目前有意思让组织部的吴向阳向上走一走(注释一下,怕大伙儿忘记了,吴向阳其实算是赵以达的人)……石石,我虽然告诉了你,不过你的手伸的有些长了,这些事情不该是你关心的。”

    石磊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回击:“什么叫不该是我关心的?当初我父亲和赵以达要搞碧bō建筑这个事情,是我鼓动金大顺接手的,原因就是因为碧bō建筑归政fǔ监管的期限刚好主要在我父亲任期内,哪怕我父亲只一任就还位置,至少最后那一年多点儿市里也没办法动金大顺的心思。可是现在呢?你们有综合考虑要调走我父亲,是,我知道这对我父亲有好处,我也不是得了便宜还卖乖,只是,金大顺这大半年的表现如何你们也都看在眼里,可谓兢兢业业吧?

    撇开我和他的sī人关系不谈,光是这次防汛工程,我很想知道,如果不是市里给碧bō建筑压了那么多任务,有谁,又哪家公司能完成的比金大顺更好?就算工程质量能保证,这一层层下去光是吃喝费用要增加多少财政支出?哦,人家金大顺一年下来,辛苦cào劳,钱没赚到,只是一心洗白,想和从前那条路彻底划一个分隔符,这下好,市里要变天了,赵以达没了制衡,我敢说,第一个倒霉的就是碧bō建筑。这块féiròu赵以达可是从一开始就想吃下去的!

    是,他不是为了中饱sī囊,可是有区别么?他是为了尽快增加市里的财政收入,还不是做政治献礼?这些事情我没资格管,甚至我没资格过问,本来么,就是你们这些政治家做的事情,我一个二十不到的xiǎo屁孩能chā得什么嘴,用你们的话说就要半点儿政治斗争经验都没有。边伯伯,我一向敬重您,可是今天这件事,我不想商量。合着您跟我绕了这么半天的圈子,就是想说,我父亲得到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向上进步,可是代价是放弃某些无足轻重的卒子?这算什么?算权衡?还是算jiāo易?我做不到,即便做得到我也不想做,我父亲也不会同意的。

    碧bō建筑和金大顺没有一个妥善的安排,我父亲走也会走的不安心。不信您亲自打个电话问问他,他一准儿会告诉您,金大顺才是润扬上下几乎躲过这场大灾最大的功臣!我也不含糊的说一句,省里打算怎么安排我父亲,我管不了,省里打算怎么安排润扬,我也管不了。可是如果有人想要动金大顺的主意,我豁出去被打回原形,我也会把那个人拉下马。别质疑我有没有这个本事,我翅膀远不够硬,但是,润扬一个xiǎoxiǎo的市委书记加市长,我还就不信我动不了他们!”

    看到居然在自己面前拍桌子的石磊,边捍卫沉默了……

    的确,这是他和杨明sī底下谈及此事的时候考虑到的东西,甚至于,对于石为先的安排,其实边捍卫和杨明还有一个更为长远的计划。这个计划里包括他们和昌北省的省长秦建业之间存在一定的合纵连横,石为先被派去辛贡省,也是他们几个为了锻炼石为先,以便将来委以他更大重任的一个伏笔。

    但是这样就必须有所放弃,石为先被调离润扬,省里不可能再空降一个市长下去,只能从下边启用。常务副市长现在是张志宽,明显不适合加担子了,其他人或多或少资格上都欠缺一些,也只有方大同和吴向阳适合一些。这时候肯定要考虑到赵以达的情绪,是以安排方大同并不是什么特别好的策略,况且方大同的年龄也的确大了,总归是要等等就退居二线的人选。

    在这样的大局之下,启用吴向阳是一个比较没有选择的选择,而他和赵以达的关系边捍卫当然心知肚明,虽然成为正副班长之后这两人之间恐怕会出现新的矛盾,但是在对待碧bō建筑和金大顺的态度上,恐怕两人会相当的一致……

    石磊这通怒火不是没有道理的,反倒是切中利弊!

    石为先前脚走,吴向阳一旦接任市长的位置,他和赵以达这个联合党委xiǎo组,要做的第一件事,恐怕就是重新分配碧bō建筑这块蛋糕。而直接受害者,毫无疑问将会是金大顺!

    边捍卫知道石磊对此会愤怒,但是却没有想到石磊居然会愤怒如斯,甚至于说出最后的那句话。

    拉下马……很严重的威胁了!

    。

    。

    第二百五十三【各种喜闻乐见】(求订阅,求月票!)

    第二百五十三【各种喜闻乐见】(求订阅,求月票!)

    。。

    对于石磊这通怒火,边扞卫略有些怒其不争的蹙紧双眉,冷笑了一声:“fù人之仁!”

    石磊毫不示弱:“边伯伯是想告诉我,既然我已经提前知道了你们的部署,那么我完全可以预先提醒金大顺,让他有足够的时间从容的撤出碧bō建筑,至少,等到赵以达和吴向阳联手收了他的碧bō建筑的时候,他不敢说毫发无伤,至少可以全身而退。那少许的损失或许算不得什么损失,又或者干脆我掏出点儿微不足道的资金就可以补偿给他,对么?”

    边扞卫冷哼了一声,心里也微微有些诧异,他原以为石磊已经被怒火冲昏了头脑,根本没想到这一点。事实上,他和杨明在商量这个部署的时候,也替金大顺做出过考虑,又或者,并不是考虑到金大顺,而是考虑石为先和石磊这( 重生之我要做太子 http://www.xlawen.org/kan/2259/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