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仙侠修真 > 庶女当嫁,一等世子 > 庶女当嫁,一等世子 第 63 部分阅读

第 63 部分阅读

    歇着吧。”静王妃忙忙唤来嬷嬷道“嬷嬷,你小心护着凝儿回去歇息,别叫她累着了,路上可定要当心些。”

    李嬷嬷重重点头应了一声,小心翼翼的扶过夏听凝,生怕磕着碰着。

    夏听凝顿觉有点无奈,向静王妃告退后,便在李嬷嬷步步小心的谨慎搀扶下回到了清澜园。

    打发走李嬷嬷后,夏听凝这才上了床躺下。绿芜轻捏着夏听凝的肩,舒缓舒缓她的酸痛。

    夏听凝舒适的放缓了脸色,晚上不过出去了一趟,她便觉得困乏,这会一躺下,就觉困意上涌。

    绿芜轻柔又不失力度的按摩着,眼见夏听凝一脸困倦,轻声道“小姐,可是要歇息了。”

    “恩。”夏听凝迷迷糊糊的应了一声,“记得留灯等世子回来。”

    百里容瑾随着静王爷出府办事,一早便交代今晚不知几时回来,让夏听凝不必等他早些歇息。

    绿芜点头应了一声,轻手轻脚替夏听凝盖好被子后才退出屋外。

    一夜沉睡,静王爷终于在清晨伴着晨露回到了王府。百里容瑾则脚步不停的回了清澜园。

    一踏进屋中,静王妃便起身迎了上来“王爷,您可算回来了。”

    静王爷闻言有些疑惑道“怎么?府中发生了何事?”

    184 入宫家宴

    一提起这个,静王妃就难掩一脸的愤怒“王爷,您若再不回来,这家里可就要反了天了。”

    这般严重的话语,不由得让静王爷一怔,自雅素嫁于他,这二十几年来,还从未听她讲过如此严重的话。

    静王爷不免面色凝重,关切的道“这是怎么了?府中哪个胆敢对你不敬?”

    静王妃脸色不佳的道“要真是对妾身不敬倒还好了,有那等刁奴赶了也就是了。如今可是有人想害我们的嫡孙哪。”

    静王爷闻言大惊道“什么?那瑾儿媳妇如何了?”儿子好不容易有了血脉传承,王府到现在一直都没个嫡孙,子息比之旁的世家,确实是单薄了不少,他现在可就指着瑾儿媳妇能平安生下腹中的孩子,好为王府添子添丁。

    “凝儿那孩子侥幸躲过一劫,我原以为都是一家人,纵使有些嫉妒凝儿怀胎也不至于做甚出格之事来,不想,尘轩纳的妾室,竟是暗中对凝儿下了毒手,若非瑾儿媳妇机警小心,只怕就要被她给暗害了去了。”静王妃抿唇怒言道。

    “季氏?”轩儿身边不显山不露水的那个妾室?

    静王爷拧眉道“瑾儿媳妇无事便好,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静王妃恨恨的咬牙将事情解释了一番,不忘絮絮叨叨补充道“王爷您听听,这世间哪有那么凑巧的事,丢了的首饰在捻香院找到不说,浣苏已让婆子们逮了个正着,那季氏心里明知婢女偷盗却还睁眼说瞎话的百般护着,刚巧凝儿又发现胭脂里被人下了药,这其中怎么可能没有猫腻。”

    她不怀疑这季氏还能怀疑谁。

    静王爷听后寒着一张脸,沉声道“按你这么说,轩儿的这个妾室确实有问题。”

    静王妃连连点头道“她口口声声说妾身没有证据证明是她做的,闹腾个不停。非是妾身针对于她,着实是她有太多嫌疑。”这后宅女人使的手段她见得多了去了,纵然没有确切证据也不代表她就看不穿。

    王府又不是公堂,这季氏还真以为没有证据她就奈何不得她了。

    静王爷敛着眉沉吟道“原见她性情柔淑,平日里也安守本分,虽说生下的不是男胎,但好歹也给我们王府添了个庶长孙女。本王原先还想着,轩儿媳妇再那么不着调,倒是可以将她抬为平妻。”

    静王妃一听,登时就没好气的道“这季氏太有心机了,妾身原也见她是个好的,岂知她暗地里藏了那么恶毒的心思。只怕对轩儿媳妇的正室之位也是背地里偷偷打了算盘的,否则一个姨娘的身份,何至于要到谋害凝儿腹中孩子的地步。”

    静王爷郑重的点了点头,认同道“不错,这季氏确实应当处置。”

    “是啊王爷。”静王妃紧拉着他的袖子道“瑾儿好不容易有了这点血脉,却差点着人毒手,若非这季氏膝下有女,妾身早就下令处置她了。此等恶妇,断不能继续留她在府中。”

    “王爷可还记得上回她在清澜园滑倒小产一事,当时府里一片混乱,事后也无人在意这季氏怎么到了清澜园,如今想来,倒甚为奇怪,她与凝儿素日里并无来往,在自己的院子待得好好的,没事往清澜园跑什么,只怕是早先就有了预谋。”

    提到那几个月大的庶孙女,静王爷稍稍皱了下眉,终还是开口道“犯下此等大错,理应家法伺候。既是她不服训,你就让嬷嬷们好好审问她身边的那个婢女,总能让她招出一切的。到时有了依据,便让轩儿将她休弃回季府吧。至于她的贴身婢女浣苏,让人处置了就是。”

    静王妃闻言点了点头,对这样的处置她还是较为满意的。这季氏不是口口声声要证据么,待她让嬷嬷们撬开了浣苏的嘴,还怕会没有证据。

    一旦被休弃回娘家,大多数女子都会觉得再无颜面见人,选择悬梁自尽或以一杯毒酒了残此生。纵使这季氏苟活了下来,满京都中也再无人会要她,谁愿意要一个心肠狠毒的女人。难道带她回府毒害自己的嫡嗣么。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了不小的喧闹,阮氏不顾婢女的阻拦硬是闯了进来。

    急急忙忙的进屋,一开口就是直问季姨娘的处置“父王,您打算怎么处置季氏那个狐媚子。”

    还不待静王爷开口答话,她又急忙忙的继续道“父王,这种贱人您可千万不能让她继续留在府里了。”

    她刚刚才收到消息,季氏那个贱人居然有把柄被夏听凝给逮住了。暗害嫡嗣,这么重大的罪名足够将那个狐媚子扫地出门了。

    这不,她一得到消息,就急急忙忙的赶了过来,唯恐父王一个心软饶过了那贱人,生生错过了她除掉眼中钉的机会。

    静王爷早在阮氏开口说第一句话时便拧起了眉,这个儿媳,真是太不像话了。

    静王妃出口训斥道“闭嘴,你这幅模样成什么规矩,擅闯素园不说,左一个狐媚子,右一个贱人,言行如此粗俗。怎配堪当王府庶媳妇的身份。”

    凝儿虽说不是出自高门大户,可那举止神情,一看便是个极有教养的。简直比阮氏这丞相府的嫡出小姐强上不知多少倍。静王妃越想越是对阮氏感到不满起来。

    再加上这次犯事的是季姨娘,她心里难免会有点别的猜测。想着这事百里尘轩是不是也有掺和其中,谁让季氏是他的宠妾呢。

    被静王妃这么不留情面的一通训斥,阮氏下意识的就要出口反驳,抬头一看到静王爷不虞的脸色,顿时又低下了头,悻悻不甘的将要出口的话给吞了回去。

    沉默了几秒,阮氏又抬起头道“那父王是否决定将季…姨娘赶出府去?”这可是她此行的最终目的,没得到确切答复她怎么可能轻易放弃。

    好不容易有了扳倒季姨娘的机会,她岂能不趁机过来踩上几脚。

    静王爷大手一挥,道“此事你就不必管了,本王自有决断。”

    他哪里看不懂这儿媳心中的小心思,不就是盼着小妾被赶,无人再与她争宠么,他已是懒得再费口舌跟这儿媳讲些什么了。

    这话在阮氏听来,却是误以为季姨娘还有机会翻身,一下子便着急上火起来,“父王,您可不能犯糊涂呀,那个季氏可是存着心要害大嫂肚子里的孩子,您的亲嫡孙,这种恶毒的女人您怎么能饶了她呢?”

    阮氏的声音又尖又细,刺得静王爷的耳朵直疼“儿媳上回无故小产,没准也是这季氏下的毒手呢。父王,您可要为您那没了的孙儿做主啊。”

    阮氏这回也顾不得什么,逮着事就往季氏头上栽。

    静王爷心烦的拧着眉,刚想开口训斥几句,转念又想到这不着调儿媳的话也并非没有道理,那季氏既是有心去害瑾儿媳妇,没道理不对这个二儿媳下手。

    想到先前掉了的胎,静王爷揉揉额角,放缓语气道“好了,本王何时说过要饶了季氏,此事已有决断,绝不会轻纵阴险狠毒之人,你只管好你自己便是。”

    阮氏闻言眼睛一亮“父王您是决定将季氏赶出府了是么,那您可要记得将她从宗谱上给除名了。”

    这种事情倒是考虑得比谁都周到,静王爷眼角的青筋跳了跳,挥手道“行了,此事自有王妃做主安排,回菊园待着去,下回再这么没规矩,便禁了你的足。”

    阮氏张口还想再说点什么,但见静王爷一脸的不耐,终还是没胆上前捋虎须,乖乖低着头回去了。

    反正她此行的目的也已达到了,季姨娘翻不了身,她可总算能够一家独大了。

    与静王爷商议完后,静王妃当即便让李嬷嬷去提审浣苏,在后宅里摸爬打滚了大半辈子的李嬷嬷,自是知晓该如何撬开那些犯事婢女的嘴。

    要不了半个时辰,便让浣苏乖乖将事情都给吐了出来。

    有了证据,被关起来的季姨娘在受了刑后,便被一纸休弃赶回了娘家。浣苏则由李嬷嬷私下里安排着处理掉了。

    和熙的微风轻轻抚过园中娇嫩的花儿,夏听凝在众多婢女的陪同下,到花园里散散步,晚玉和绿芜小心的伴在左右。

    夏听凝呼吸着自由清新的空气,无意间的一瞥,远远的看见阮氏带着一群婢女趾高气昂的穿过花园,一派意气风发的模样。

    看得晚玉直撇嘴,“自前些日子季姨娘被赶出了府,这二少夫人就跟得了水的鱼一样,欢快得很。恨不得全王府都知道,二少爷如今夜夜都宿在她那。”

    夏听凝微微一笑,这阮氏能不得意么,季氏被赶出了府不说,就连她居住的捻香院也被百里尘轩下令拆掉。但凡季姨娘用过的东西也一并被烧毁,不得不说百里尘轩此举虽然无情,但确实有用,至少消除了静王爷对他的不满。

    “小姐这一回倒是平白便宜了二少夫人了。”晚玉嘟嘟囔囔的道。

    那日季姨娘被赶出府时哭得不知有多凄惨,怎么求情都没用,终还是被扫出了王府。

    夏听凝淡笑道“各人有各人的缘法,我们走吧。”

    日子一天天过去,夏听凝被好吃好喝的伺候着,肚子也一天一天隆了起来。

    怀孕四个多月,夏听凝的胎像已经巩固,百里容瑾这才稍稍放心接她进宫。

    精巧的马车使进了宫门,夏听凝在百里容瑾的抱持下下了马车。

    一路来到轩帝的宫中,夏听凝和百里容瑾一踏进殿中,便见萧景渊也坐在里边。

    轩帝伸手免了二人的礼,让他们到桌旁坐下道“只是家宴,就不必那么多礼了。”

    夏听凝闻言也没了那么多的顾忌,大大方方的坐了下来,她现在怀着孕,免了她的礼她也乐的自在。

    宽圆的桌上摆着满当当的一桌膳食,这是轩帝一早便让御膳房特意备下的。

    夏听凝突然动了动小巧的鼻子,眼眸发亮的道“铁板茄子?”

    桌上隐隐传来的熟悉香味,顿时让她食指大动。

    轩帝闻言爽朗一笑,亲自伸手揭开了桌上某道菜肴的盖子,只见冒着诱人香气的茄子正在铁板上'滋滋滋'的冒着热气。

    “瑾儿说你近日不再害喜,反倒喜欢吃些口味重的菜色。朕便知道你定会喜欢这菜的。”轩帝一脸的柔和。

    这铁板茄子不止是珊珊最爱吃的,也是她的拿手好菜之一。

    以往只有他一人独自吃着这菜,寂寞的思念着她。如今有了夏听凝,倒让他心中的苦闷稍稍抒解了些。

    夏听凝亮着眼眸道“快开饭吧。”这铁板茄子闻起来就好香,让她觉得饿极了。

    眼见夏听凝馋得像只猫儿的表情,轩帝的心越发柔软起来,珊珊从前也是这般模样,抓着筷子,用亮晶晶的眼眸催促着她快开饭。

    那是他这一生最珍贵的回忆。

    百里容瑾伸手挟了一筷茄子,小心的喂进了夏听凝口中,宠溺的看着她道“当心烫。”

    夏听凝心满意足的吃到了茄子,软嫩而且十分入味,宫里的厨子手艺还很不错嘛。

    轩帝边用着膳,边含笑问道“孩子也有四个多月了吧,胎像可还巩固?”

    夏听凝正一口一口的扫荡着茄子,百里容瑾答道“是,府医说胎像稳固,一切安好。姨父送来的补品每日也都有让厨房炖了给凝儿补身子。”

    他边说边替夏听凝盛了碗莹白的米饭,近来他已是知道了凝儿的用膳习惯。

    随着胎儿一日日长大,她最近又偏好重口味的菜色,尤其喜欢将汁酱浇到米饭上,就着菜一起吃。

    夏听凝捧着浇了香喷喷的铁板茄子酱汁的米饭,满足的稍稍眯起了眼,让百里容瑾唇边啜起了一抹微笑。

    “那便好。这一胎朕瞧着应是个小子。”轩帝打量着夏听凝隆起的腹部道。

    还未等夏听凝回话,这时门口突然传来了一道女声。“皇上向来是金口玉言,静王世子妃倒真是有福气。”

    大结局(上)

    听到这女声,众人都自主搁下了筷子站起身来,百里容瑾小心的揽着夏听凝,以免她累着。

    轩帝面色有些冷淡的望向来人道“太后怎么来了。”

    门口,一身正红宫装的太后微微仰着头,一如往常的高傲道“哀家听闻静王世子带着他的爱妻进宫,想着那孩子如今也有几个月大的身孕了,本想等她过来请安时好好瞧瞧,不想左等右等的,……哀家只好亲自过来了。”

    刘太后话中有话,暗着指责夏听凝不守规矩,入了宫也不去向她请安。

    百里容瑾护过夏听凝道“多谢太后关爱,凝儿身子重,不宜到处走动,劳太后挂心了。”

    轩帝也是开口道“此事是朕疏忽了,瑾儿一进宫便留他二人用膳,故此未来得及去向太后请安。”

    “皇上日理万机,有时难免思虑不周。哀家岂是那不讲理之人。再者,”刘太后眼珠低转,瞥了百里容瑾一眼,直视其身后的夏听凝,双眸微眯道“哀家也是过来人,知道这怀胎的辛苦。”

    “太后能如此体谅,着实是有心了。”轩帝不咸不淡的道。

    “王府子嗣单薄,哀家自是希望静王世子妃顺利产子,好给王府添个嫡孙。”刘太后边在嬷嬷的扶持下边走进来道。

    “谢太后吉言。”百里容瑾淡淡道。

    刘太后恍若没有看到百里容瑾冷淡的面色,轻笑道“既是今日赶早进了宫,正好可以陪哀家用了晚膳再回去。”

    百里容瑾轻轻拧起了眉,同太后一起用膳,他自是不愿的。凝儿如今怀着孩子,处处马虎不得,太后面善心狠,他岂能带着凝儿留下。

    “凝儿近来害喜严重,胃口不好,吃惯了府里厨子做的,未免扫了太后的雅兴,臣想带她先行回府。”

    听到百里容瑾这般说辞,刘太后却是摆手,佯装慈爱道“不过是一点小事,御膳房的厨子什么不会做,想吃什么只管吩咐下去就是。”

    “哀家也好让嬷嬷给你媳妇讲讲这怀了胎该注意的事。”眼见百里容瑾还想再借辞推脱,刘太后又是出言道。

    夏听凝闻言也知今日怕是躲不过这刘太后的纠缠了,轻轻拉了拉百里容瑾的衣袖,上前半步道“能得太后如此厚爱,臣妇自当从命。”要是再推下去,便会成了他们的不是,一个目无尊卑的罪名怕是跑不了的。

    倒不如就此应了下来,晚膳时多加防范便是了。

    夜幕降临,空中挂上了点点繁星。

    气势恢宏的宫中灯火通明,刘太后将宴席设在了御花园中,更是叫来了一众嫔妃,亲王、郡王也一应请了进宫,美名其曰为家宴。

    百里容瑾一整晚都陪在夏听凝的左右,不离寸步。

    他虽不知太后想耍什么花招,但这绝不会只是场普通的宴席那么简单。他需要时刻防范着,以免让人伤到了凝儿。

    酒过三巡,席上觥筹交错,好不欢快。一整晚都是宾客尽欢。

    用完晚膳,端坐首位的刘太后在嬷嬷的手扶下率先站起了身,偏头对着轩帝道“皇上,哀家有些许闷了,如此夜景,到前头走走也好。”

    轩帝淡淡顿了顿眼眸,道“就依太后的。”

    刘太后闻言抿唇一笑,眼眸往下扫了一圈后道“瑾儿媳妇,过来陪哀家到前边走走吧。”

    来了。夏听凝闻言轻轻搁下了手中的筷子,站起身来。她就知道太后让她和容瑾留下来用晚膳便是有所图谋。现在终于要开始了么。

    随着夏听凝的起身,百里容瑾自然也跟随着站了起来。

    由他轻扶着她来到刘太后的身边,对此刘太后倒是并无不满,似是早就猜到了一般,只继续淡淡笑着道“好孩子,陪哀家一道走走吧。”

    话一说完便迈开了步子,双眼则是悄悄跟身边的嬷嬷打了个眼色。

    嬷嬷心领神会,微不可见的点了点头。

    得到肯定答复,刘太后面带笑容,看似随意的带着夏听凝到处走走。一群人分外浩荡的游览于御花园中。

    “瞧,这千鲤池的锦鲤有趣的紧,丢些鱼食便能引来一群。”几人走到了御花园中的“千鲤池”,刘太后随意的指着池子对夏听凝道。

    夏听凝小心的走在池子旁,百里容瑾稳稳的护住了她。这会虽然天色已暗,但池边却是点了灯的,各色锦鲤在灯光下看起来倒也别有一番感受。

    夏听凝正想点头回应几句,不料此时异变突生。

    一只浑身乌黑,双眸亮黄的猫儿从旁边的草丛窜出,唬了众人一跳,定睛一看见是只猫儿,顿时松了口气。

    不想那猫儿却是双腿一蹬,整个身子突然从地上扑起直直朝夏听凝而去。

    惹得众人禁不住的惊呼出声。这要是被扑到,不出事才怪。尤其这世子妃还怀着几个月的身孕,行动不便。

    众目睽睽之下,百里容瑾起身挡在了夏听凝跟前,一把将发狂的猫儿挥出去好远。只是猫儿的利爪也划破了他的衣裳,在百里容瑾的手上抓出了几道血痕。

    夏听凝站在原地有些心有余悸,刚刚那猫儿扑来之时,她确实是被惊到了。

    轩帝也有些心惊,忙挥手道“快将那只畜生给朕处理了。”

    只是事情远远还没有结束,就在夏听凝暗自松了口气的同时,不远处传来了一声声的叫唤。

    “小王爷,您这是要去哪,当心摔着。”

    一个婢女打扮的人跑在后边追着约莫十岁的孩童,边追边喊道。

    那孩童就似脱了僵的野马,边跑边咯咯大笑道“来追小王阿,就知道你追不到。”

    那婢女似是一发狠劲,快跑着追了上去。孩童看了一慌,急急的便直往前冲。

    他奔跑的方向正好朝着夏听凝而去,待跑到跟前时早已刹不住脚,眼瞧着就要撞上了夏听凝。

    千钧一发之际,百里容瑾不顾要替自己处理伤口的太监,一把上前将夏听凝护到了身后,自己承接住了那孩童的冲撞。身形却仍是纹丝不动,就怕撞到了身后的她。

    这一连串的意外,让场面变得有些混乱,宫女们纷纷上前,刘太后更是假装大惊失色,带着嬷嬷来到夏听凝身旁。

    “好孩子,你怎么样,怕是给吓坏了吧。”刘太后佯装关心,口中这般说着,却是暗暗朝身旁的嬷嬷使了个眼色。

    夏听凝定了定神,刚想开口应一声,不料却突然感到一股推力向她袭来。

    这里可是千鲤池旁,她怀着几个月大的身孕,若入了水,孩子难免发生什么意外。

    电光火石之间,夏听凝抓住了刘太后宽大的衣袖,借力使力的旋转了身子,双手一带,便将刘太后甩进了池子之中。她则有些身形不稳的摇晃了几下,最后落在赶过来的百里容瑾的怀中。

    夏听凝抬眸微微一笑,他的手稳稳的环住了她。让人感到一阵安心。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惊呆了身旁的一众人等。

    百里容瑾看着在池中扑腾着的刘太后,淡淡扬眉道“太后落水了,你们还站在这里做什么。”

    众人闻言这才反应了过来,急急忙忙的大声叫喊着,指挥着宫女太监入池救人。

    发生这般大的变故,轩帝轻拧着眉头,冷静的让宫女与太监救人。对着百里容瑾,则关怀道“快带凝儿下去休息吧,传御医好生看着。”

    一场变故以太后的落水结束,如今天气转凉,池子里的水冷的很,更别提刘太后年事已高,虽然平日养尊处优,但到底年纪大了,哪经得起这种折腾。当日被救起来后,她当晚便发起了烧,感染上风寒。

    夏听凝则在宫中歇息了一会,由御医确诊无事后,便被百里容瑾接回了府。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夏听凝早已从那日的突变中缓了过来。

    倒是刘太后,自打入水病倒后,休养了一段时间却是半点也不见好,身子一日一日的衰败起来。

    夏听凝靠在屋中的榻上,肚子十分显怀。百里容瑾正陪在她的身旁,读着异趣见闻录与她听。

    “听说太后的病又是加重了,皇上召集了所有御医诊治也疗效甚微。”夏听凝抬起了眼眸道。

    她观那刘太后面色红润,可见平日里应当是很注重养生之道的,按理说身子不可能这么差,落了次水便就此一病不起。

    而且还似乎大有就此而去的趋势。

    百里容瑾稍稍放下手中的书册,修长白皙的手轻轻抚上了夏听凝显怀的肚子,双眸微沉道“她差点就害了你,害了我们的孩子。”

    纵使事发突然没有证据,他也知道上次御花园之事定是那刘太后做的。

    他怎能就此轻易饶了她。

    夏听凝微微一愣,反应过来后却是反手覆上了他的。

    似是感觉到了她的不安与担心,百里容瑾露出一抹笑容道“别怕,此事是姨父提出来的。刘氏一族猖狂已久,这将会是个很好的机会。”

    夏听凝闻言愣了愣,道“皇上要对刘氏出手了?”

    “嗯。”百里容瑾淡淡点头道“太后落水病倒,他们只怕会急起来,而这正好是除掉刘氏一族的好机会。”

    夏听凝轻轻点了点头,望向窗外的碧蓝天空,原来这天,已经要变了吗。

    大结局(下)

    “咳咳咳,”一连串的咳嗽声在空旷的宫殿中显得格外清晰,刘太后一袭锦衣,面色苍白的靠在高床软枕之上。

    “太后,您该喝药了。”身旁伺候着的嬷嬷端过来了黑乎乎的药汁道。

    刘太后闻到了那股呛鼻的药味,登时咳嗽得愈发厉害了。脸上呈现一片灰败之色,不过短短一段时日,她看起来至少衰老了十岁。不复之前的雍荣华贵。

    刘太后一把推开了药,不住的咳嗽起来。

    嬷嬷连忙将盛药的碗搁下,上前为刘太后顺着气道“太后,您没事吧。”怎的吃了这么多药,这病还是半点起色也没有。反倒越发的严重了起来。

    刘太后死命的狠咳了一阵子,缓过气后只觉浑身无力的躺回了床上。

    她能清楚的感觉到自己的身体每况愈下,越发的力不从心起来。

    嬷嬷又是端过了碗,轻声道“太后,还是趁热将药喝了吧,良药苦口阿。”

    刘太后带着些许颤巍的伸出了手,突然猛的一发狠劲挥掉了药碗。

    '当'的一声响,药碗落在地上碎成了几片,碗里的药汁也洒满了一地。

    嬷嬷“呀”的一下惊呼出声,“太后,您这是做什么呀。”

    刘太后狠狠的盯着地上那碗被打翻了的药汁,眸光阴狠,她不是傻子,一辈子都在宫中摸爬打滚,什么腌臜事没见过。

    喝了这么些时日的药,她的身体不好反坏,想也知道定是这药出了问题。

    当年后宫争宠,她也不是没用过这种手段除掉几个对手。

    在这宫中,胆敢这么做的,除了皇上,再不做第二人选。

    既然对她出手,那就表明他是铁了心要除掉刘氏一族了。

    想到这,刘太后连忙吩咐道“快,快去刘国公府,将刘国公请进宫来。要快,咳咳咳。”说到最后更是抑制不住的又开始咳嗽起来。

    她要叫她兄长早做准备,他们刘氏一族岂能就这样倒了。

    只要跟兄长联络上,她就有法子能摆脱如今的困境。否则等皇上部署好了一切,他们刘氏一族就真要完了。

    嬷嬷连忙上前想要为刘太后顺顺气,却被其一把推开。只听刘太后怒喝道“叫你快去刘国公府,没听见么。还不快去。”

    嬷嬷被刘太后突来的急切怒吼唬了一跳,反应过来时只得连连点头“是,是,奴婢这就去。”说完便转身想要出门。

    不料,门口却是突然传来声音道“太后不让人在身边伺候着,这是想让贴身嬷嬷上哪去。”

    听到这声音,刘太后的瞳孔猛的一缩。

    只见轩帝一身明黄的龙袍,大步流星的跨进屋中。

    原本想要出门的嬷嬷也只能乖乖退了回去,低头站在一旁。

    刘太后强撑着坐起了身,冷笑了一声道“皇上怎么来了。”

    “太后病重,朕岂能不来。”轩帝淡淡的扬眉道。

    “呵,”刘太后冷冷的笑了起来,道“病重,哀家这样不都是皇上一手促成的吗。”

    轩帝恍若未闻,只看了一眼地上被打翻的药碗淡淡吩咐道“药洒了,再让人去煎一碗送过来。”

    “是。”紧跟在皇上身边的公公连忙应道。

    刘太后闻言怒火直烧,直指着轩帝道“哀家是断不会再喝这药了。”

    轩帝闻言不为所动,只淡声道“良药苦口,太后还是喝了的好。”

    “你这个大逆不道的混帐,竟敢下药毒害哀家,哀家定要召告天下,废了你这昏君。”刘太后激动的指着轩帝,身子却力不从心的歪在了床栏边。

    轩帝闻言却是不痛不痒,全当不曾听见,面色冷淡“太后想多了,若真不想喝药,朕也不会勉强。太后就安心待在寝宫里养病吧。朕会下令,不准任何人前来打扰。”

    刘太后闻言猛的一抬头,颤抖着手指着他,呼吸急促的道“你,你……”

    “至于这个嬷嬷。”轩帝眸光冷淡,话锋一转道“既是伺候不好您,自然不用留着了。朕会另外派人前来伺候您的。”

    随着轩帝的话音落下,门外便走进了两个侍卫,连拖带拉的押走了吓得呆若木鸡的嬷嬷。

    刘太后见状急得大声的咳嗽着,软倒在了床上。

    轩帝转身步出门外道“太后既是不舒服,朕便不打扰了。”

    随着殿门缓缓的阖上,就此将这寝宫隔绝了开来。

    在这秋季到来的京都,刘太后终于在重病不治之下,殡天了。

    轩帝下令举国哀悼,置办了风光的大葬之礼。

    一时之间,京都披上了简素的衣裳,上至权贵高官,下至平民百姓。无一不着素服出门,身上半点艳丽的颜色也不敢有。以此来追悼逝去的刘太后。

    刘太后的逝世,受到最大打击的自当是刘氏一族。轩帝以雷霆之势迅速打压刘氏一族的官员,一时之间,刘氏一族失势十之八九,不断有族人被按上了罪名处置。

    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刘国公更是被查出与邻国互通私信往来,意图通敌叛国。

    轩帝震怒之下,下令将刘国公府抄家。与邻国的战争也就此打响。

    边境的战事自是祸及不到京都中来。静王爷年岁已大,虽曾经骁勇战场,但此次却并未出征,而是由新进的霍少将军带兵出战。

    他前阵子刚刚喜得贵子,这回出征心中自是不同以往,难免记挂着家中娇妻与爱子。

    在战事打响的同时,麒国的书生也迎来了三年一次的'秋闱',夏子云也要此次的乡试,只有中了举人,方能参加明年初春的会试。

    夏听凝虽怀着身孕,但对于弟弟的事自是十二万分上心。

    哪怕身子有些笨重,她也要亲自送着弟弟去考场。

    乡试虽然比之前的童试要难上不少,但夏子云考过之后,倒是极有信心。

    放榜之日,夏府的门槛几乎被人踩烂,各式恭贺礼品堆满了整个大厅,原因无他。

    只因夏子云以少龄高中解元,又是静王世子妃亲弟,所以前来恭维祝贺的人不在少数。各种赞美之词不绝于口。

    夏听凝对此自然也是极为欣喜的,让弟弟过来王府陪她好生住了几天。

    与此同时,朝堂之上也进行了一次大换血,刘氏一族的党羽已被清除,各个官位要职均被换上了轩帝的人。这一批被剥被降的官员中,阮丞相的门生也占了不少数。

    随着手下门生的被降被剥,阮丞相在朝堂上可谓已经失势,继这次大动荡,轩帝又是当堂宣布了萧景渊腿伤已愈,即将被册立为太子的重大消息。

    这样一个重磅炸弹当即令百官哗然,反对者有,赞成者也有。

    最为震惊的莫过于皇位的最大竞争者大皇子。

    对于这隐形的炸弹,夏听凝在与轩帝提起时,只见他淡笑着道“毅儿的性子并不适合做储君,但朕并不否认他的能力。帝王路上,朕不会为他铺平所有道路,若渊儿败于此,朕也只能说这是天意了。”

    夏听凝淡淡挑眉,道“皇上的意思,便是要让三皇子自己解决了。”

    轩帝敛眉阖首道“一个未来的帝皇,若连这种事都无法解决,麒国的未来又怎能交于他手。”

    在这秋凉的季节,京都各地却是突然迎来了连降好几日的暴雨。

    暴雨一连六日不曾停歇,造成了重大的涝灾,各地损失惨重,民不聊生。

    受最大影响的便是边境仍在打战的将士。尤其现在几近秋收,各种作物却因此次涝灾毁于一旦。

    运送去边境的粮草首先便是个大问题。更别提各地粮食紧缺,百姓们的口粮也是个问题。

    此次涝灾,夏听凝也颇为忙碌,不止安排好庄上的所有事宜,防灾一事也在加紧进行。

    幸好她让人种植的水稻与小麦生长周期较短,提前成熟了。早在前些日子便已收割好。

    但这连绵不断的大雨,也让她下令垫高各大粮仓以免仓库进水,毁了那些收割好的大米。

    粮食紧缺的问题,让轩帝颇为头痛。朝堂每日都是就这话题展开了各种讨论,但始终没能拿出个实际可行的法子来。

    百里容瑾这段时日也在为涝灾之事奔忙着,堪堪抽出些时间回来陪夏听凝用顿午膳。

    夏听凝眼见他眉宇间带着些许疲惫,忙拉着他将自己的打算给说了,“之前没同你说,年前我便开始种植粮食,本打算开间米行,如今事出突然,我想就将粮仓里的米都捐了出来吧。”

    百里容瑾稍感惊讶的道“米行?粮仓中的大米足够么。”

    夏听凝稍稍勾唇道“需要多少,直接让士兵到粮仓去取吧。”几十万石的大米,足够养活整个麒国的百姓了。

    粮食的问题很快便得到了解决。

    此次涝灾的危机解除,册立太子大典也被移上了日程。

    夏听凝身子越发笨重,不好到处走动,只能待在府中安心的养胎。

    一晃数月过去,夏听凝如今已是几近临盆,静王妃格外紧张上心,吩咐婢女们如何也要紧跟着伺候。

    这日,百里容瑾下朝回府,回到清澜园陪伴娇妻。

    他抚着她圆润的腹部,眼神柔和的道,“孩子几时才会出世呢。”府医都说快要临盆了。

    夏听凝笑眯眯的抚着肚子,正想开口答话,不料宫颈处传来一阵收缩,疼痛顿时向她袭来。

    “凝儿,你怎么了?”百里容瑾率先发现了不对劲。

    “我,孩子要出生了。”夏听凝紧咬着牙道。

    “快去将稳婆请来。”

    府中一片的混乱,夏听凝很快就被送进了产房。

    府中的各人全都到齐,紧张不已的等待着。

    疼痛与汗水交织着,夏听凝忍不住痛呼出声,一连几个时辰的折磨,在她感到自己快要无力之时,孩子终于在稳婆的接生下平安出世了。

    “恭喜世子妃,是个小少爷阿。”

    夏听凝闻言一笑,忍不住陷入了沉沉的昏睡中。

    待她醒来之时,早已身处自己的卧房之中,百里容瑾正守在她的身旁,床边睡着的小小人儿正是他们刚出世的儿子。

    “凝儿,你醒了,哪里不舒服么?”百里容瑾紧张的问道。

    夏听凝微微摇头,道“孩子。”

    “在这儿呢。”百里容瑾小心抱起孩子凑到她跟前道“长得像你。”夏听凝望着孩子柔和的笑了。

    百里容瑾抚上她的脸道“父王说,待我继承王府便让二弟与我们分家,我们跟孩子定会过得极好的。”

    再不会有别人能打扰到他们的生活了。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百里容瑾轻轻的吻上( 庶女当嫁,一等世子 http://www.xlawen.org/kan/2270/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