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5 部分阅读
后头得了便宜?他等的所图,可不正是教公主府ri渐式微,而诸侯王坐大么?
如此一来,诸侯王国各得存活之机,而国内诸侯王又坐收大利,既如此,许是他里里外外的都没有联络好如此行事,然而彼此应心,外贼要坏征伐大计,内鬼yu败公主府不败金身,焉可以言语通传!
这样看来,这都是些图谋不轨的人,行的是图谋不轨的事,以平阳的地位,如何相待?
我以不动,应它千变万动!
决议此番要将联军吞下,打残了京西诸路的平阳将纤细的手指在鬓角抚过,她坐起了身,帐下喧闹,一时戛然而止。
此时,主军已在沙坡头寨下,左以杨业防备拓跋斛,右有呼延赞迫住拓跋雄,中军遥遥与高继嗣联军主帐对峙,对攻之势已成。
而我军步步谨慎之态,契丹大军便在左近又怎样?高继嗣中军既无山寨之险为他所居,又无绝对的jing兵优势为他所有。若以中军突然三里之外杀将过去,拓跋斛拓跋雄两人,有呼杨二营窥伺眼前,安敢出战解救?破高继嗣主军,便破了联军这一路,至于镇守东西二寨的拓跋二人,不足为虑。
是时,辽军不出也须出,决战之势,至此方成。
当时令下,众人面前平阳只令教森严戒备以观辽军踪迹,说是等待查探出辽军蛰伏之地便与高继嗣主军决战。
实际上,瞒过了教平阳自己也不放心的幕府与巡边事使行辕,私下头,有密令紧随脚步到了军中,教:“看中军大帐号令,均须将士枕戈达旦以待战机到时中军直扑高继嗣主军大营。”
至于呼杨二营,那是对付拓跋斛与拓跋雄的,不可轻动。
然则一旦高继嗣中军为我所破,这左右两寨敢分人手来援时,这二营人马便不必闲着,趁机直夺了东西二寨,将联军彻底破在辽军尽出之前。
散了帐,平阳方有工夫细问端地。
教押帐校尉把住门户,杜丹鸾取天子密诏交付平阳,徐徐道:“陛下当时负剑在身,短刃根本没有伤到,只是陛下见那刀上无毒,猜想此事定大有蹊跷,索xing回剑自刺手臂,贺武将军一时封锁了寝宫内外,使内卫入诊,对外谎称真中了那一刀。”
平阳这才彻底放下心来,虽内卫里的医官见多识广,然这天下之大无奇不有,果真教刺客短刀刺中,谁敢保证那刀上果然无毒?既是天子自刺以窥虚实,那便果真无碍了。
当今这位天子,平阳身为唯一的女儿自然熟知的很,这可不是个文弱的老人。
当年先帝在时,天子身为储君而能弯强弓驰骏马,战阵里也冲过,远非看起来那样平和无奇。便是如今六旬的老人了,他有天子剑在手,宫中禁卫好手三五个也休想伤到他的身。
转念平阳又明白了那个至尊的父亲那自刺的一剑,不但是为了迷惑旁人耳目,也是在告诉远在沙坡头的女儿,朝廷里的蝇营狗苟,有他这个天子一力当之,教她勤勉边事,一心都放在扑灭京西诸侯的战事之上。
外敌内贼交头接耳,天家父女便不能齐心协力了么?
“哼,高丽使团怎样说?”平阳归坐军案之后,教杜丹鸾在一侧也坐下,想起刺客出自的高丽使团,又想起方才竟敢在帐外昂然直立的会王扈从中那高丽倭国的侍卫,轻轻一哼转问杜丹鸾。
杜丹鸾摇摇头:“乱作一团,那副使是高丽使团的不假,然其人出身来历,正使竟一概不知,说是王胄的王令直擢,想是此贼自负我水师无能越大海,又有北燕契丹阻挡大军东征的道路,故而如此大胆。”
“是这样么?”平阳怎会不了解杜丹鸾,笑吟吟依着坐几靠背,以悠闲的姿态,将左手支起支着腮,凤眸弯成了新月,瞧着杜丹鸾轻轻笑问。
杜丹鸾转过头去,自然不是这样简单了。
她是内卫统领将军,过不久恐怕要升统领大将军,这刺驾一案里的蹊跷诡异,怎能瞒过她的眼睛?只不过眼下没有更多更直接的证据,她不好说猜想而已。
何况,她这是有所图的。
平阳剜了一眼这诸般算计都在心里的女将军,撇撇嘴很小儿女情态地没好气道:“可不要想将你那jiān诈不要命的卫郎调到身边听用了,这人,哼,听闻契丹有个美貌无比聪慧绝伦的女子到了军前,带着他那一伙不要命的轻兵出去瞧人家去了。”
杜丹鸾一愣,登时提调起了心情。
“萧绰到了么?他怎会知道?”
萧绰是谁,恐怕第一个知道这女郎的并非平阳,而是一年多工夫里间接与她交手的杜丹鸾。身为内卫将军,杜丹鸾自然只握着个缉捕司,然而她与平阳如同闺中密友,公主府的差使,怎能少得了她的一份?
密营,由兵部虚权,而尽握在公主府手中。公主府里直辖这密营的,便是杜丹鸾这个公主府典军了。
契丹内乱,那是杜丹鸾遵照平阳的意志,与密营合谋在北地里挑拨起来的一场契丹浩劫,突然杀出了个萧绰,迅雷不及掩耳似将那内乱迅速强压了下去并托出个颇有贤名的耶律贤来收拾残局,而后大肆缉捕捉杀密营暗探密哨乃至间谍,措手不及之下,杜丹鸾吃了个不小的亏,到后来见事诚不可为,遂下令藏身契丹的间谍,已经暴露的周全撤回。
这里面,判断萧绰的眼睛是不是真的盯上了密营将士,撤退的密营将士如何南返,可谓尽在杜丹鸾一手掌握之下。期间还有京西诸路军械局司正赵典空的叛乱大案,京西战地坤舆图泄密大案,杜丹鸾确有些疲于奔命,然终归没有辜负平阳的重托。
由此,萧绰怎能不知杜丹鸾的本领,而与她隔着千百里的距离,百转千回千百个密探间谍的人手间接交手数百回合的杜丹鸾又怎能不知萧绰的手段?
与萧绰交手,骄傲如杜丹鸾,也得承认她是落于下风的。
试想,以她的地位和可用的人物资源,尚且在那萧绰手中取不得三分便宜,卫央不过轻兵率正一个,人马三五百,职权不过一县捕头,广袤大地上,怎能不吃她的亏?
况且,返京后的杜丹鸾,深知虽卫央不过小小率正,长安里那些个诸侯王,乃至于天子的目光已深切投落在他的身上。外有萧绰强敌,内有诸侯王作祟,慎之又慎,那也是十死无生的下场,而这人的胆大与无法无天,恐怕又是个致命的祸根。
平阳突然有些不自在,手托的那腮之上,凤眸怔了刹那片刻,没来由的,她有点烦躁。
帐中一时沉默,两个情态各异的女郎均半晌没有出声,到底平阳是心xing更在战场之上的,知晓杜丹鸾担忧的她想了想道:“你也不必太担心了,这人既胆大又狡猾,他既能第一步想起远扬巡边事使行辕之外才更安全,恐怕心里早想好了此去的计较法子。你当也听说了,沙坡头易守难攻,这人竟能以轻身一人,怂恿鼓噪寨中寻常百姓旦夕拿下,此番功劳,该升校尉,我也将龙雀付他暂用了。以龙雀便利,又有他的心胆本领,料必无碍。”
杜丹鸾听闻龙雀也在卫央手里,讶然不能自信。
平阳蓦然俏脸红晕,瞪了冲她目不转睛瞧的杜丹鸾一眼,嗔道:“怎地这样看我?你不知你那卫郎的懒惰秉xing么,若不催着他往前走,不定真要堕落成个商贾农夫了。哼,孙大叔为他计,竟不惜使人往长安杀周快的仇人而帮他铺路,区区龙雀么,我看这人还未放在眼里哩。”
“啊?”杜丹鸾又一怔,惊道,“难怪长安这些ri子来多有寻衅天下闻名仕子的无赖泼皮,原来竟是孙大叔安排的?”
鄙弃厌恶腾上眉头,平阳哼道:“若非孙大叔在长安的那些底子,无赖泼皮甚么胆,敢寻衅既有名望,又得了官身的那些个才子?此事缉捕司休管他,哼,内卫他也敢插手,内卫大将军也能教收买,今ri域中,到底谁的天下?”
她说的那个他,正是天子的一母同胞,大唐尊崇无比的雍王李厚琮。
说到这里,杜丹鸾方明白了临行时天子交代的一件事情。
忙教外头又捧进一方木盒,这木盒下头似佛龛般半寸高的座子,上头托着四方的正盒,方圆九寸,高三寸,外拢明黄缎,周雕浮龙图。
平阳见之欣喜,取来先不打开,扭头问杜丹鸾:“教人奉上去的密奏,陛下见着了么?”
杜丹鸾一面又取仔细照料好不染一尘的包裹,一面点点头笑道:“尽数准奏,都在这里。”
揭开那明黄缎,将木盒盖子拔起,里头便见火红章上,坐着一块扭头猛虎团烈火将印,通体银质,那猛虎栩栩如生,正是天子授诸卫将军一级武将的印信。
翻起这印,饮文分两刻方成,镌字“大唐定远将军”阳文,已沾过了红泥,呵气往纸片上拓去,果然便是这定远将军的印信了。
平阳微微蹙眉,定远将军虽是武散官,然有了这衔儿,以边事之紧急,又有她秦王府尚未建开,怎么的也有适合的实职相授,但这正五品上的定远将军,是不是太高了?
当然,平阳待此并不吝啬,她只是知道,若骤然授如此高官给卫央,恐怕天子肩上的压力将更大了。
杜丹鸾取三道诏令,只最下头一诏上方是天子敕令亲授这定远将军的武散官、实授天子亲勋翊卫羽林郎将并秦王府典军的官儿。之前两道敕令诏书,上头只有个开头,下面落了天子印玺,中间不落一字点墨。
平阳和杜丹鸾都明白,这第一道第二道的敕命诏书,那是要平阳自己忖度着授卫央官职了,若这真是个能担当大任的,果如奏折里所说,待战罢,哪怕战事吃紧时候,这第三道真正的诏令,那才是天子认可,朝廷已留下档案的卫央的真正军职。
杜丹鸾又道:“另有长剑,陛下已令善金局督造,然要造就,恐怕非一年不能出。”
“那倒不必着急,未知其能,实授许也还是好久远的事情哩。”阿蛮研磨,平阳快速以密语写成密报,以火腊封住密筒教快马送上长安,回头与杜丹鸾道,“如今我只在想,这个不怕死的跑到了哪里,该不会直奔吴王桥去,要掐出契丹数万jing骑的行踪么?”
杜丹鸾叹了口气,那个该死的家伙,怎地这一次竟一反常态,能做出轻兵北上深入数十万敌方军民的腹地中去的事情?
看得出来,平阳是不十分坚信寅火率真能在萧绰那样的女郎手中讨得十分好处的,尽管这一率的率正是个同样jiān诈狡猾的家伙。
她自己也不尽信,萧绰是个了不起的对手且不说她,单那契丹的jing骑数万,连同仆从之军不下二十万人马,区区两百余人,能在人家手里得甚么便宜?只消是他能活着回来,那便谢天谢地了。
何况,高继嗣的联军也不都是乌合之众,纵是乌合之众,他三国有军民百万,寅火率才几多臂膀几双手?那就算是一群羊立在北地里引颈待戮,百万只也足能将两百余人累死了。
恐怕唯一坚信卫央能成他心中所想之任意大事的人,这世上也只有洪德寨里竟曲起了xing子学着绣花描红的小姑娘了。
那么,如今的卫央在哪里?他又在作甚么?
躲藏起来,那可不是杜丹鸾了解的卫央,这个桀骜的家伙,他还是有自己的骨气的。
第一百零一章 亡命之徒 下
帐中一时沉默,两个情态各异的女郎均半晌没有出声,到底平阳是心xing更在战场之上的,知晓杜丹鸾担忧的她想了想道:“你也不必太担心了,这人既胆大又狡猾,他既能第一步想起远扬巡边事使行辕之外才更安全,恐怕心里早想好了此去的计较法子。你当也听说了,沙坡头易守难攻,这人竟能以轻身一人,怂恿鼓噪寨中寻常百姓旦夕拿下,此番功劳,该升校尉,我也将龙雀付他暂用了。以龙雀便利,又有他的心胆本领,料必无碍。”
杜丹鸾听闻龙雀也在卫央手里,讶然不能自信。
平阳蓦然俏脸红晕,瞪了冲她目不转睛瞧的杜丹鸾一眼,嗔道:“怎地这样看我?你不知你那卫郎的懒惰秉xing么,若不催着他往前走,不定真要堕落成个商贾农夫了。哼,孙大叔为他计,竟不惜使人往长安杀周快的仇人而帮他铺路,区区龙雀么,我看这人还未放在眼里哩。”
“啊?”杜丹鸾又一怔,惊道,“难怪长安这些ri子来多有寻衅天下闻名仕子的无赖泼皮,原来竟是孙大叔安排的?”
鄙弃厌恶腾上眉头,平阳哼道:“若非孙大叔在长安的那些底子,无赖泼皮甚么胆,敢寻衅既有名望,又得了官身的那些个才子?此事缉捕司休管他,哼,内卫他也敢插手,内卫大将军也能教收买,今ri域中,到底谁的天下?”
她说的那个他,正是天子的一母同胞,大唐尊崇无比的雍王李厚琮。
说到这里,杜丹鸾方明白了临行时天子交代的一件事情。
忙教外头又捧进一方木盒,这木盒下头似佛龛般半寸高的座子,上头托着四方的正盒,方圆九寸,高三寸,外拢明黄缎,周雕浮龙图。
平阳见之欣喜,取来先不打开,扭头问杜丹鸾:“教人奉上去的密奏,陛下见着了么?”
杜丹鸾一面又取仔细照料好不染一尘的包裹,一面点点头笑道:“尽数准奏,都在这里。”
揭开那明黄缎,将木盒盖子拔起,里头便见火红章上,坐着一块扭头猛虎团烈火将印,通体银质,那猛虎栩栩如生,正是天子授诸卫将军一级武将的印信。
翻起这印,饮文分两刻方成,镌字“大唐定远将军”阳文,已沾过了红泥,呵气往纸片上拓去,果然便是这定远将军的印信了。
平阳微微蹙眉,定远将军虽是武散官,然有了这衔儿,以边事之紧急,又有她秦王府尚未建开,怎么的也有适合的实职相授,但这正五品上的定远将军,是不是太高了?
当然,平阳待此并不吝啬,她只是知道,若骤然授如此高官给卫央,恐怕天子肩上的压力将更大了。
杜丹鸾取三道诏令,只最下头一诏上方是天子敕令亲授这定远将军的武散官、实授天子亲勋翊卫羽林郎将并秦王府典军的官儿。之前两道敕令诏书,上头只有个开头,下面落了天子印玺,中间不落一字点墨。
平阳和杜丹鸾都明白,这第一道第二道的敕命诏书,那是要平阳自己忖度着授卫央官职了,若这真是个能担当大任的,果如奏折里所说,待战罢,哪怕战事吃紧时候,这第三道真正的诏令,那才是天子认可,朝廷已留下档案的卫央的真正军职。
杜丹鸾又道:“另有长剑,陛下已令善金局督造,然要造就,恐怕非一年不能出。”
“那倒不必着急,未知其能,实授许也还是好久远的事情哩。”阿蛮研磨,平阳快速以密语写成密报,以火腊封住密筒教快马送上长安,回头与杜丹鸾道,“如今我只在想,这个不怕死的跑到了哪里,该不会直奔吴王桥去,要掐出契丹数万jing骑的行踪么?”
杜丹鸾叹了口气,那个该死的家伙,怎地这一次竟一反常态,能做出轻兵北上深入数十万敌方军民的腹地中去的事情?
看得出来,平阳是不十分坚信寅火率真能在萧绰那样的女郎手中讨得十分好处的,尽管这一率的率正是个同样jiān诈狡猾的家伙。
她自己也不尽信,萧绰是个了不起的对手且不说她,单那契丹的jing骑数万,连同仆从之军不下二十万人马,区区两百余人,能在人家手里得甚么便宜?只消是他能活着回来,那便谢天谢地了。
何况,高继嗣的联军也不都是乌合之众,纵是乌合之众,他三国有军民百万,寅火率才几多臂膀几双手?那就算是一群羊立在北地里引颈待戮,百万只也足能将两百余人累死了。
恐怕唯一坚信卫央能成他心中所想之任意大事的人,这世上也只有洪德寨里竟曲起了xing子学着绣花描红的小姑娘了。
那么,如今的卫央在哪里?他又在作甚么?
躲藏起来,那可不是杜丹鸾了解的卫央,这个桀骜的家伙,他还是有自己的骨气的。
将左右二营遣来的使者礼送出门去,高继嗣焦躁地狠狠望东西两方挥舞了一下拳头。
副将劝道:“毕竟他是异族,非我同心者,大将军不必挂气。但有咱们义军在,这党项拓跋两族人马,怎地也能教李微澜心有忌惮不敢贸然轻来寻我追逐决战,只消捱过今冬,到开chun之时,合我义军与契丹jing骑,无非掘开河口同归于尽而已,能有甚么了不起?”
蛾贼之中,高继嗣是为上将,却非真是个首领。
但凡有诸多的人,便有诸多的瓜葛纠纷,如同唐廷一般,蛾贼里,待高继嗣不满的也大有人在,而高继嗣治军乃至治蛾贼满营的手段,也不是蛾贼里绝大多的人能理解的。
无论如何,高继嗣始终不肯鼓舞蛾贼立国。
当年诸国并起,方教匈奴人趁机南下作出乱了中原的好大孽事,由此可见,但凡中原人不团结,各自因着所求四分五裂,再多的汉人,也不过是异族刀下的牛羊。身为汉人,待唐廷不满,因此蛾贼起事。而起事的蛾贼,归根结底又都是汉人,不满朝廷便造反,反的是当今的朝廷,并非汉人的天下,唐廷不灭,立国何用?好教异族分而击之终尔破灭么?
北燕当道,由是朝廷奈何不得区区高丽。南汉成国,由是平阳公主奈何不得倭奴。
若蛾贼也成了个不三不四的朝廷,中原大地,终成一锅沸腾的热汤,非人之福。
况且,蛾贼起事之初便不得立国,何况如今的朝廷,已非当年那般模样,蛾贼终归是蛾贼,成了个国,便真成朝廷的对手了么?
高继嗣出身草莽,自小卒,凭德cāo能力成为大将军,于贼众里威望素高,上头要用着他,也须防着他,因此将这副将安排在身边,这人能耐是有些的,只不过常人里的显耀者,非有智慧之人。
如今,平阳公主亲征北地,吓破了蛾贼里上下庸碌之徒的胆,教人一挑唆,如今的蛾贼里,上下都有与唐军固守,待开chun之时以大河之水决两岸的筹谋。
以高继嗣想来,这一些个庸碌的无能之辈,口上这样凶狠地说着,未必真能这样的事情他做得出来。便能做得出来,那样的机密,竟九城之中,但凡有些耳聪目明的人都听得到,看得见,说得出。
唐廷密探间谍何等无孔不入,李微澜怎能竟不察不知?
叹了口气,高继嗣微微摇头,一语双关地哼道:“竖子,不足与谋!”
副将只当他气恼拓跋雄与拓跋觥的行事,一笑并未多想。
他哪里能知道,高继嗣心中是隐约期望蛾贼溃败,终教朝廷收编了的。
如今天下,合诸国之力,也勉强只好能阻得一阻平阳公主横扫的脚步,高继嗣非不智之人,又不是异族的,那玉石俱焚的行事,若非朝廷步步紧逼绝不肯放过,如何愿为?彼年平阳亲征西域时,高继嗣方为蛾贼拥为大将军,当时心驰神往,恨不能为唐营里将校,然这等机密心事,老妻当面他也未表露过。
只可笑的是,平阳亲征的消息传到了九城,蛾贼贵人里上下震动,党项伪魏来求为联军,又传来契丹密间勾连来的消息,方俱各拍手松弛,各自又都享乐着官老爷们的地位去了。这样的上位者,本部里早失了人心,又一个个都是些贪生怕死不知朝露夕阳的,何足为谋?
再念起这党项与伪魏的人等,高继嗣无声而笑。
便在方才,拓跋觥与拓跋雄不约而同遣人来告知于中军,道是唐军锋锐,李微澜诡诈,他须当防左右营为大唐所袭,拓跋雄取回了本置于中军的党项铁鹞子,拓跋觥取回了中军旗下的伪魏轻兵,如此盟友,岂足为盟?
至于契丹,高继嗣从来不相信这些自草原上南下而来的异族。
非吾族类,其心必异,蛾贼虽与朝廷作对,在这些契丹人眼里,恐怕终究也还是汉人。
不是高继嗣自大,他猜测着,待异族如他,契丹人里的高明上位者恐怕早定下了除杀的谋划了罢?
冷风扑在面上,高继嗣一振jing神,放眼略显空荡的中军营里三五成群聚拢在一起也挡不住来自对面那已瞧见火红龙旗的朝廷大军的压力而相顾以目视的各怀心思的将士。
想当年蛾贼举事之事,先辈们一路自洛阳出,一头扎入这京西的群山里,彼时伪魏也好,党项也罢,无论契丹,谁手里没有染过先辈们的鲜血?蛾贼为求生,在这群山里生时筚路蓝缕朝不虑夕,死了将蒿草卷住身子葬入土坑,与朝廷确有血海深仇,与这些异族,何尝不是不共戴天?时到如今,朝廷但凡能给蛾贼们一点生的希望,那些早变了心的上位者不必管他,下头上百万的生民,恐怕是很渴望归乡还家去的。
恐怕李微澜打的主意,便是蛾贼里这样的人心了?
高继嗣到背着手在雪地里无目的地走着,心中沉沉地这样想道。
毕竟是与朝廷作对数十年的蛾贼,李微澜定不会轻而易举地来招安,实际上,没有教蛾贼里千门万户缟素恸哭,有上头那些“上天注定”的贵人们挟持着,纵有百万民心念家乡情愿教招安了,那也更多的是不敢轻易举事。
如此看来,李微澜此一来,这联军中军,也便是蛾贼主力,这一次是免不了要血流成河了,她定要先示之以威,而后施之于恩,还有甚么能比得上蛾贼里这千万个家户中的jing壮组成的砧上鱼肉更有资格为她的刀下榜样呢?
“上天注定的贵人?”左右无人,高继嗣忿忿地往雪地上吐了一口口水,心中鄙夷,口中哼道,“惶惶如丧家之犬的先祖,或能使后人成泼天的人物。然世代惶惶,永不见其祖以下数代人物有经纬济时的能耐,有甚么面目自承受天命,应人伦?堂而皇之高居草城之上,印帐芷シ騤iān佞拜贺,壮者不见生气,少者长于妇人之手,比之李唐皇室里的子孙尚且不及,何谈天命所归?”
眼前的来自唐营里的压力,想想朝夕相处的弟兄这一番不知多少要葬身族人手中,高继嗣忧心忡忡,再想起蛾贼里那些上头人的嘴脸,更教他一身乏力。
内忧已教蛾贼危如累卵,未知的外患,又怎去抵挡平息?
高继嗣明白,他必须为自己麾下的这数万好小伙儿们找个出路,这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倘若能教上头那些个“贵人”们不再上跳下窜小丑般折腾,蛾贼里百万生民,李微澜非嗜杀之人,她必不会定要行那霹雳雷霆般的一杀。
只是,这样的出路,该怎样去找?
自入伍以来步步紧身如履薄冰的高继嗣,如今更觉乏力了。
他觉着,自己正如罗网下的雀儿般,如今须行的,已不是甚么上将的职责,而是一个如同亡命之徒的本能。
左右有党项伪魏胁迫,后头有那些个既忌惮着自己,又必须利用着自己的本部贵人们,更有未知的契丹大军,虽光明就在前头一步之外,这一步要安全地迈出去,踏下去,千难万难。
这一刻,该是没有人更比高继嗣更迫切地希望唐营里那个只三五百人马便往北地里敢去的亡命之徒能做成大事的了。这大事,在高继嗣想来,便是揪出深藏的契丹大军了。
只是高继嗣也只想着那一伙不要命的能教契丹大军现踪,伪魏党项心腹地里动乱,他怎么也想不到,抑或是不敢想,那一伙亡命之徒的头头儿,如今正盘算着怎样将这犬牙交错般的党项、伪魏、蛾贼与契丹大军引发地自相残杀起来,终尔在沙场决战之前,先坏了彼此的结盟。
当然,这一点别说是高继嗣,这世上没有第二个人能想得到,敢这样去想。
韩德让是第一个绝不会这样想的,在他看来,区区数百人,北地里来能成甚么大事?无非仗着头领骁勇,要行中原军制里传统的轻骑遮蔽消息混乱我军耳目的事情。
纵然那胆大包天的混蛋竟身负遮蔽消息混乱敌人耳目的重任还敢招惹jing锐的辽军远拦子,招惹算无遗策的萧绰,韩德让也不认为卫央能成甚么了不得的大事。
一路小心仔细地追踪西来,马背上的韩德让免不了总要教那雪地里的几段荤张话影响到心情,他不愿那样去想,更不愿教那混蛋先混乱了心智,可很多的事情,尤是关切到本来心中便那样想,隐约而慌张地一闪而过地想过的事情,一旦教人说破,这世上还真没几个人能全然不受影响。
正是这yu罢而又想,想忘却又思量的那几段话,韩德让有一种不能按捺的恼怒的耻辱感以及深深的不屑。
他觉着,自己本没有那样去想,都教那混蛋那样一说,旁人恐怕要多想了,因此他也要多想,由是恼怒。而那混蛋的激怒,竟自己明情心中明白那是卑鄙无耻的激将之法,可自己还是控制不住愤怒,由是耻辱。至于不屑,这自只是他强迫着自己,心中默念这那该千刀万剐的混蛋的名字,试图以强烈的内心愿望说服自己,并深深肯定自己所愿是真的的一种心思罢了。
前头的远拦子勒住了缰绳,jing锐的辽骑愈发jing惕起来,不必上司吩咐,自以规矩团成了一团防备陡然而来的袭击。
韩德让甩甩头,按着刀柄喝问:“怎地了?是贼的踪迹消失了么?”
百将前头去查探了一番,回头来提醒道:“这个对手,很是狡猾,前头的马蹄印乱了,要像这一路来的时候那样轻易地追逐到他们的脚步,难得很了。”
韩德让皱皱眉,心中先念了一句:“贼配军,无耻之徒,能有甚么了不起的本领?再是狡诈,我有十分的力气,你能耐我如何?”
若是萧绰,她定不会这样想的。
未曾真真的交手,韩德让这心思已明显透出主动在敌手的势弱,八百jing骑在手,竟依旧以这样的心态来对待对手,先势失了,恐怕这一番交手,韩德让先败了一阵。
跳下马,韩德让往前头来看。
凌乱的马蹄印,正在前头分作了两股,一股往南而去,歪歪斜斜的,看那印记少说也有数百上千的骑军自此而过。
而另一股,则径直往北去。
仔细端详,韩德让一笑,他觉着,自己是没有想错的,那贼配军,果然没甚么了不起。
翻身上马,韩德让手指北边令教:“休管南去的那一路,只管往北上,这贼配军一行,就在这北上的马蹄印里藏着。”
第一百零二章 为将之道
如今天下,合诸国之力,也勉强只好能阻得一阻平阳公主横扫的脚步,高继嗣非不智之人,又不是异族的,那玉石俱焚的行事,若非朝廷步步紧逼绝不肯放过,如何愿为?彼年平阳亲征西域时,高继嗣方为蛾贼拥为大将军,当时心驰神往,恨不能为唐营里将校,然这等机密心事,老妻当面他也未表露过。
只可笑的是,平阳亲征的消息传到了九城,蛾贼贵人里上下震动,党项伪魏来求为联军,又传来契丹密间勾连来的消息,方俱各拍手松弛,各自又都享乐着官老爷们的地位去了。这样的上位者,本部里早失了人心,又一个个都是些贪生怕死不知朝露夕阳的,何足为谋?
再念起这党项与伪魏的人等,高继嗣无声而笑。
便在方才,拓跋觥与拓跋雄不约而同遣人来告知于中军,道是唐军锋锐,李微澜诡诈,他须当防左右营为大唐所袭,拓跋雄取回了本置于中军的党项铁鹞子,拓跋觥取回了中军旗下的伪魏轻兵,如此盟友,岂足为盟?
至于契丹,高继嗣从来不相信这些自草原上南下而来的异族。
非吾族类,其心必异,蛾贼虽与朝廷作对,在这些契丹人眼里,恐怕终究也还是汉人。
不是高继嗣自大,他猜测着,待异族如他,契丹人里的高明上位者恐怕早定下了除杀的谋划了罢?
冷风扑在面上,高继嗣一振jing神,放眼略显空荡的中军营里三五成群聚拢在一起也挡不住来自对面那已瞧见火红龙旗的朝廷大军的压力而相顾以目视的各怀心思的将士。
想当年蛾贼举事之事,先辈们一路自洛阳出,一头扎入这京西的群山里,彼时伪魏也好,党项也罢,无论契丹,谁手里没有染过先辈们的鲜血?蛾贼为求生,在这群山里生时筚路蓝缕朝不虑夕,死了将蒿草卷住身子葬入土坑,与朝廷确有血海深仇,与这些异族,何尝不是不共戴天?时到如今,朝廷但凡能给蛾贼们一点生的希望,那些早变了心的上位者不必管他,下头上百万的生民,恐怕是很渴望归乡还家去的。
恐怕李微澜打的主意,便是蛾贼里这样的人心了?
高继嗣到背着手在雪地里无目的地走着,心中沉沉地这样想道。
毕竟是与朝廷作对数十年的蛾贼,李微澜定不会轻而易举地来招安,实际上,没有教蛾贼里千门万户缟素恸哭,有上头那些“上天注定”的贵人们挟持着,纵有百万民心念家乡情愿教招安了,那也更多的是不敢轻易举事。
如此看来,李微澜此一来,这联军中军,也便是蛾贼主力,这一次是免不了要血流成河了,她定要先示之以威,而后施之于恩,还有甚么能比得上蛾贼里这千万个家户中的jing壮组成的砧上鱼肉更有资格为她的刀下榜样呢?
“上天注定的贵人?”左右无人,高继嗣忿忿地往雪地上吐了一口口水,心中鄙夷,口中哼道,“惶惶如丧家之犬的先祖,或能使后人成泼天的人物。然世代惶惶,永不见其祖以下数代人物有经纬济时的能耐,有甚么面目自承受天命,应人伦?堂而皇之高居草城之上,印帐芷シ騤iān佞拜贺,壮者不见生气,少者长于妇人之手,比之李唐皇室里的子孙尚且不及,何谈天命所归?”
眼前的来自唐营里的压力,想想朝夕相处的弟兄这一番不知多少要葬身族人手中,高继嗣忧心忡忡,再想起蛾贼里那些上头人的嘴脸,更教他一身乏力。
内忧已教蛾贼危如累卵,未知的外患,又怎去抵挡平息?
高继嗣明白,他必须为自己麾下的这数万好小伙儿们找个出路,这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倘若能教上头那些个“贵人”们不再上跳下窜小丑般折腾,蛾贼里百万生民,李微澜非嗜杀之人,她必不会定要行那霹雳雷霆般的一杀。
只是,这样的出路,该怎样去找?
自入伍以来步步紧身如履薄冰的高继嗣,如今更觉乏力了。
他觉着,自己正如罗网下的雀儿般,如今须行的,已不是甚么上将的职责,而是一个如同亡命之徒的本能。
左右有党项伪魏胁迫,后头有那些个既忌惮着自己,又必须利用着自己的本部贵人们,更有未知的契丹大军,虽光明就在前头一步之外,这一步要安全地迈出去,踏下去,千难万难。
这一刻,该是没有人更比高继嗣更迫切地希望唐营里那个只三五百人马便往北地里敢去的亡命之徒能做成大事的了。这大事,在高继嗣想来,便是揪出深藏的契丹大军了。
只是高继嗣也只想着那一伙不要命的能教契丹大军现踪,伪魏党项心腹地里动乱,他怎么也想不到,抑或是不敢想,那一伙亡命之徒的头头儿,如今正盘算着怎样将这犬牙交错般的党项、伪魏、蛾贼与契丹大军引发地自相残杀起来,终尔在沙场决战之前,先坏了彼此的结盟。
当然,这一点别说是高继嗣,这世上没有第二个人能想得到,敢这样去想。
韩德让是第一个绝不会这样想的,在他看来,区区数百人,北地里来能成甚么大事?无非仗着头领骁勇,要行中原军制里传统的轻骑遮蔽消息混乱我军耳目的事情。
纵然那胆大包天的混蛋竟身负遮蔽消息混乱敌人耳目的重任还敢招惹jing锐的辽军远拦子,招惹算无遗策的萧绰,韩德让也不认为卫央能成甚么了不得的大事。
一路小心仔细地追踪西来,马背上的韩德让免不了总要教那雪地里的几段荤张话影响到心情,他不愿那样去想,更不愿教那混蛋先混乱了心智,可很多的事情,尤是关切到本来心中便那样想,隐约而慌张地一闪而过地想过的事情,一旦教人说破,这世上还真没几个人能全然不受影响。
正是这yu罢而又想,想忘却又思量的那几段话,韩德让有一种不能按捺的恼怒的耻辱感以及深深的不屑。
他觉着,自己本没有那样去想,都教那混蛋那样一说,旁人恐怕要多想了,因此他也要多想,由是恼怒。而那混蛋的激怒,竟自己明情心中明白那是卑鄙无耻的激将( 大唐国色 http://www.xlawen.org/kan/2287/ )
如此一来,诸侯王国各得存活之机,而国内诸侯王又坐收大利,既如此,许是他里里外外的都没有联络好如此行事,然而彼此应心,外贼要坏征伐大计,内鬼yu败公主府不败金身,焉可以言语通传!
这样看来,这都是些图谋不轨的人,行的是图谋不轨的事,以平阳的地位,如何相待?
我以不动,应它千变万动!
决议此番要将联军吞下,打残了京西诸路的平阳将纤细的手指在鬓角抚过,她坐起了身,帐下喧闹,一时戛然而止。
此时,主军已在沙坡头寨下,左以杨业防备拓跋斛,右有呼延赞迫住拓跋雄,中军遥遥与高继嗣联军主帐对峙,对攻之势已成。
而我军步步谨慎之态,契丹大军便在左近又怎样?高继嗣中军既无山寨之险为他所居,又无绝对的jing兵优势为他所有。若以中军突然三里之外杀将过去,拓跋斛拓跋雄两人,有呼杨二营窥伺眼前,安敢出战解救?破高继嗣主军,便破了联军这一路,至于镇守东西二寨的拓跋二人,不足为虑。
是时,辽军不出也须出,决战之势,至此方成。
当时令下,众人面前平阳只令教森严戒备以观辽军踪迹,说是等待查探出辽军蛰伏之地便与高继嗣主军决战。
实际上,瞒过了教平阳自己也不放心的幕府与巡边事使行辕,私下头,有密令紧随脚步到了军中,教:“看中军大帐号令,均须将士枕戈达旦以待战机到时中军直扑高继嗣主军大营。”
至于呼杨二营,那是对付拓跋斛与拓跋雄的,不可轻动。
然则一旦高继嗣中军为我所破,这左右两寨敢分人手来援时,这二营人马便不必闲着,趁机直夺了东西二寨,将联军彻底破在辽军尽出之前。
散了帐,平阳方有工夫细问端地。
教押帐校尉把住门户,杜丹鸾取天子密诏交付平阳,徐徐道:“陛下当时负剑在身,短刃根本没有伤到,只是陛下见那刀上无毒,猜想此事定大有蹊跷,索xing回剑自刺手臂,贺武将军一时封锁了寝宫内外,使内卫入诊,对外谎称真中了那一刀。”
平阳这才彻底放下心来,虽内卫里的医官见多识广,然这天下之大无奇不有,果真教刺客短刀刺中,谁敢保证那刀上果然无毒?既是天子自刺以窥虚实,那便果真无碍了。
当今这位天子,平阳身为唯一的女儿自然熟知的很,这可不是个文弱的老人。
当年先帝在时,天子身为储君而能弯强弓驰骏马,战阵里也冲过,远非看起来那样平和无奇。便是如今六旬的老人了,他有天子剑在手,宫中禁卫好手三五个也休想伤到他的身。
转念平阳又明白了那个至尊的父亲那自刺的一剑,不但是为了迷惑旁人耳目,也是在告诉远在沙坡头的女儿,朝廷里的蝇营狗苟,有他这个天子一力当之,教她勤勉边事,一心都放在扑灭京西诸侯的战事之上。
外敌内贼交头接耳,天家父女便不能齐心协力了么?
“哼,高丽使团怎样说?”平阳归坐军案之后,教杜丹鸾在一侧也坐下,想起刺客出自的高丽使团,又想起方才竟敢在帐外昂然直立的会王扈从中那高丽倭国的侍卫,轻轻一哼转问杜丹鸾。
杜丹鸾摇摇头:“乱作一团,那副使是高丽使团的不假,然其人出身来历,正使竟一概不知,说是王胄的王令直擢,想是此贼自负我水师无能越大海,又有北燕契丹阻挡大军东征的道路,故而如此大胆。”
“是这样么?”平阳怎会不了解杜丹鸾,笑吟吟依着坐几靠背,以悠闲的姿态,将左手支起支着腮,凤眸弯成了新月,瞧着杜丹鸾轻轻笑问。
杜丹鸾转过头去,自然不是这样简单了。
她是内卫统领将军,过不久恐怕要升统领大将军,这刺驾一案里的蹊跷诡异,怎能瞒过她的眼睛?只不过眼下没有更多更直接的证据,她不好说猜想而已。
何况,她这是有所图的。
平阳剜了一眼这诸般算计都在心里的女将军,撇撇嘴很小儿女情态地没好气道:“可不要想将你那jiān诈不要命的卫郎调到身边听用了,这人,哼,听闻契丹有个美貌无比聪慧绝伦的女子到了军前,带着他那一伙不要命的轻兵出去瞧人家去了。”
杜丹鸾一愣,登时提调起了心情。
“萧绰到了么?他怎会知道?”
萧绰是谁,恐怕第一个知道这女郎的并非平阳,而是一年多工夫里间接与她交手的杜丹鸾。身为内卫将军,杜丹鸾自然只握着个缉捕司,然而她与平阳如同闺中密友,公主府的差使,怎能少得了她的一份?
密营,由兵部虚权,而尽握在公主府手中。公主府里直辖这密营的,便是杜丹鸾这个公主府典军了。
契丹内乱,那是杜丹鸾遵照平阳的意志,与密营合谋在北地里挑拨起来的一场契丹浩劫,突然杀出了个萧绰,迅雷不及掩耳似将那内乱迅速强压了下去并托出个颇有贤名的耶律贤来收拾残局,而后大肆缉捕捉杀密营暗探密哨乃至间谍,措手不及之下,杜丹鸾吃了个不小的亏,到后来见事诚不可为,遂下令藏身契丹的间谍,已经暴露的周全撤回。
这里面,判断萧绰的眼睛是不是真的盯上了密营将士,撤退的密营将士如何南返,可谓尽在杜丹鸾一手掌握之下。期间还有京西诸路军械局司正赵典空的叛乱大案,京西战地坤舆图泄密大案,杜丹鸾确有些疲于奔命,然终归没有辜负平阳的重托。
由此,萧绰怎能不知杜丹鸾的本领,而与她隔着千百里的距离,百转千回千百个密探间谍的人手间接交手数百回合的杜丹鸾又怎能不知萧绰的手段?
与萧绰交手,骄傲如杜丹鸾,也得承认她是落于下风的。
试想,以她的地位和可用的人物资源,尚且在那萧绰手中取不得三分便宜,卫央不过轻兵率正一个,人马三五百,职权不过一县捕头,广袤大地上,怎能不吃她的亏?
况且,返京后的杜丹鸾,深知虽卫央不过小小率正,长安里那些个诸侯王,乃至于天子的目光已深切投落在他的身上。外有萧绰强敌,内有诸侯王作祟,慎之又慎,那也是十死无生的下场,而这人的胆大与无法无天,恐怕又是个致命的祸根。
平阳突然有些不自在,手托的那腮之上,凤眸怔了刹那片刻,没来由的,她有点烦躁。
帐中一时沉默,两个情态各异的女郎均半晌没有出声,到底平阳是心xing更在战场之上的,知晓杜丹鸾担忧的她想了想道:“你也不必太担心了,这人既胆大又狡猾,他既能第一步想起远扬巡边事使行辕之外才更安全,恐怕心里早想好了此去的计较法子。你当也听说了,沙坡头易守难攻,这人竟能以轻身一人,怂恿鼓噪寨中寻常百姓旦夕拿下,此番功劳,该升校尉,我也将龙雀付他暂用了。以龙雀便利,又有他的心胆本领,料必无碍。”
杜丹鸾听闻龙雀也在卫央手里,讶然不能自信。
平阳蓦然俏脸红晕,瞪了冲她目不转睛瞧的杜丹鸾一眼,嗔道:“怎地这样看我?你不知你那卫郎的懒惰秉xing么,若不催着他往前走,不定真要堕落成个商贾农夫了。哼,孙大叔为他计,竟不惜使人往长安杀周快的仇人而帮他铺路,区区龙雀么,我看这人还未放在眼里哩。”
“啊?”杜丹鸾又一怔,惊道,“难怪长安这些ri子来多有寻衅天下闻名仕子的无赖泼皮,原来竟是孙大叔安排的?”
鄙弃厌恶腾上眉头,平阳哼道:“若非孙大叔在长安的那些底子,无赖泼皮甚么胆,敢寻衅既有名望,又得了官身的那些个才子?此事缉捕司休管他,哼,内卫他也敢插手,内卫大将军也能教收买,今ri域中,到底谁的天下?”
她说的那个他,正是天子的一母同胞,大唐尊崇无比的雍王李厚琮。
说到这里,杜丹鸾方明白了临行时天子交代的一件事情。
忙教外头又捧进一方木盒,这木盒下头似佛龛般半寸高的座子,上头托着四方的正盒,方圆九寸,高三寸,外拢明黄缎,周雕浮龙图。
平阳见之欣喜,取来先不打开,扭头问杜丹鸾:“教人奉上去的密奏,陛下见着了么?”
杜丹鸾一面又取仔细照料好不染一尘的包裹,一面点点头笑道:“尽数准奏,都在这里。”
揭开那明黄缎,将木盒盖子拔起,里头便见火红章上,坐着一块扭头猛虎团烈火将印,通体银质,那猛虎栩栩如生,正是天子授诸卫将军一级武将的印信。
翻起这印,饮文分两刻方成,镌字“大唐定远将军”阳文,已沾过了红泥,呵气往纸片上拓去,果然便是这定远将军的印信了。
平阳微微蹙眉,定远将军虽是武散官,然有了这衔儿,以边事之紧急,又有她秦王府尚未建开,怎么的也有适合的实职相授,但这正五品上的定远将军,是不是太高了?
当然,平阳待此并不吝啬,她只是知道,若骤然授如此高官给卫央,恐怕天子肩上的压力将更大了。
杜丹鸾取三道诏令,只最下头一诏上方是天子敕令亲授这定远将军的武散官、实授天子亲勋翊卫羽林郎将并秦王府典军的官儿。之前两道敕令诏书,上头只有个开头,下面落了天子印玺,中间不落一字点墨。
平阳和杜丹鸾都明白,这第一道第二道的敕命诏书,那是要平阳自己忖度着授卫央官职了,若这真是个能担当大任的,果如奏折里所说,待战罢,哪怕战事吃紧时候,这第三道真正的诏令,那才是天子认可,朝廷已留下档案的卫央的真正军职。
杜丹鸾又道:“另有长剑,陛下已令善金局督造,然要造就,恐怕非一年不能出。”
“那倒不必着急,未知其能,实授许也还是好久远的事情哩。”阿蛮研磨,平阳快速以密语写成密报,以火腊封住密筒教快马送上长安,回头与杜丹鸾道,“如今我只在想,这个不怕死的跑到了哪里,该不会直奔吴王桥去,要掐出契丹数万jing骑的行踪么?”
杜丹鸾叹了口气,那个该死的家伙,怎地这一次竟一反常态,能做出轻兵北上深入数十万敌方军民的腹地中去的事情?
看得出来,平阳是不十分坚信寅火率真能在萧绰那样的女郎手中讨得十分好处的,尽管这一率的率正是个同样jiān诈狡猾的家伙。
她自己也不尽信,萧绰是个了不起的对手且不说她,单那契丹的jing骑数万,连同仆从之军不下二十万人马,区区两百余人,能在人家手里得甚么便宜?只消是他能活着回来,那便谢天谢地了。
何况,高继嗣的联军也不都是乌合之众,纵是乌合之众,他三国有军民百万,寅火率才几多臂膀几双手?那就算是一群羊立在北地里引颈待戮,百万只也足能将两百余人累死了。
恐怕唯一坚信卫央能成他心中所想之任意大事的人,这世上也只有洪德寨里竟曲起了xing子学着绣花描红的小姑娘了。
那么,如今的卫央在哪里?他又在作甚么?
躲藏起来,那可不是杜丹鸾了解的卫央,这个桀骜的家伙,他还是有自己的骨气的。
第一百零一章 亡命之徒 下
帐中一时沉默,两个情态各异的女郎均半晌没有出声,到底平阳是心xing更在战场之上的,知晓杜丹鸾担忧的她想了想道:“你也不必太担心了,这人既胆大又狡猾,他既能第一步想起远扬巡边事使行辕之外才更安全,恐怕心里早想好了此去的计较法子。你当也听说了,沙坡头易守难攻,这人竟能以轻身一人,怂恿鼓噪寨中寻常百姓旦夕拿下,此番功劳,该升校尉,我也将龙雀付他暂用了。以龙雀便利,又有他的心胆本领,料必无碍。”
杜丹鸾听闻龙雀也在卫央手里,讶然不能自信。
平阳蓦然俏脸红晕,瞪了冲她目不转睛瞧的杜丹鸾一眼,嗔道:“怎地这样看我?你不知你那卫郎的懒惰秉xing么,若不催着他往前走,不定真要堕落成个商贾农夫了。哼,孙大叔为他计,竟不惜使人往长安杀周快的仇人而帮他铺路,区区龙雀么,我看这人还未放在眼里哩。”
“啊?”杜丹鸾又一怔,惊道,“难怪长安这些ri子来多有寻衅天下闻名仕子的无赖泼皮,原来竟是孙大叔安排的?”
鄙弃厌恶腾上眉头,平阳哼道:“若非孙大叔在长安的那些底子,无赖泼皮甚么胆,敢寻衅既有名望,又得了官身的那些个才子?此事缉捕司休管他,哼,内卫他也敢插手,内卫大将军也能教收买,今ri域中,到底谁的天下?”
她说的那个他,正是天子的一母同胞,大唐尊崇无比的雍王李厚琮。
说到这里,杜丹鸾方明白了临行时天子交代的一件事情。
忙教外头又捧进一方木盒,这木盒下头似佛龛般半寸高的座子,上头托着四方的正盒,方圆九寸,高三寸,外拢明黄缎,周雕浮龙图。
平阳见之欣喜,取来先不打开,扭头问杜丹鸾:“教人奉上去的密奏,陛下见着了么?”
杜丹鸾一面又取仔细照料好不染一尘的包裹,一面点点头笑道:“尽数准奏,都在这里。”
揭开那明黄缎,将木盒盖子拔起,里头便见火红章上,坐着一块扭头猛虎团烈火将印,通体银质,那猛虎栩栩如生,正是天子授诸卫将军一级武将的印信。
翻起这印,饮文分两刻方成,镌字“大唐定远将军”阳文,已沾过了红泥,呵气往纸片上拓去,果然便是这定远将军的印信了。
平阳微微蹙眉,定远将军虽是武散官,然有了这衔儿,以边事之紧急,又有她秦王府尚未建开,怎么的也有适合的实职相授,但这正五品上的定远将军,是不是太高了?
当然,平阳待此并不吝啬,她只是知道,若骤然授如此高官给卫央,恐怕天子肩上的压力将更大了。
杜丹鸾取三道诏令,只最下头一诏上方是天子敕令亲授这定远将军的武散官、实授天子亲勋翊卫羽林郎将并秦王府典军的官儿。之前两道敕令诏书,上头只有个开头,下面落了天子印玺,中间不落一字点墨。
平阳和杜丹鸾都明白,这第一道第二道的敕命诏书,那是要平阳自己忖度着授卫央官职了,若这真是个能担当大任的,果如奏折里所说,待战罢,哪怕战事吃紧时候,这第三道真正的诏令,那才是天子认可,朝廷已留下档案的卫央的真正军职。
杜丹鸾又道:“另有长剑,陛下已令善金局督造,然要造就,恐怕非一年不能出。”
“那倒不必着急,未知其能,实授许也还是好久远的事情哩。”阿蛮研磨,平阳快速以密语写成密报,以火腊封住密筒教快马送上长安,回头与杜丹鸾道,“如今我只在想,这个不怕死的跑到了哪里,该不会直奔吴王桥去,要掐出契丹数万jing骑的行踪么?”
杜丹鸾叹了口气,那个该死的家伙,怎地这一次竟一反常态,能做出轻兵北上深入数十万敌方军民的腹地中去的事情?
看得出来,平阳是不十分坚信寅火率真能在萧绰那样的女郎手中讨得十分好处的,尽管这一率的率正是个同样jiān诈狡猾的家伙。
她自己也不尽信,萧绰是个了不起的对手且不说她,单那契丹的jing骑数万,连同仆从之军不下二十万人马,区区两百余人,能在人家手里得甚么便宜?只消是他能活着回来,那便谢天谢地了。
何况,高继嗣的联军也不都是乌合之众,纵是乌合之众,他三国有军民百万,寅火率才几多臂膀几双手?那就算是一群羊立在北地里引颈待戮,百万只也足能将两百余人累死了。
恐怕唯一坚信卫央能成他心中所想之任意大事的人,这世上也只有洪德寨里竟曲起了xing子学着绣花描红的小姑娘了。
那么,如今的卫央在哪里?他又在作甚么?
躲藏起来,那可不是杜丹鸾了解的卫央,这个桀骜的家伙,他还是有自己的骨气的。
将左右二营遣来的使者礼送出门去,高继嗣焦躁地狠狠望东西两方挥舞了一下拳头。
副将劝道:“毕竟他是异族,非我同心者,大将军不必挂气。但有咱们义军在,这党项拓跋两族人马,怎地也能教李微澜心有忌惮不敢贸然轻来寻我追逐决战,只消捱过今冬,到开chun之时,合我义军与契丹jing骑,无非掘开河口同归于尽而已,能有甚么了不起?”
蛾贼之中,高继嗣是为上将,却非真是个首领。
但凡有诸多的人,便有诸多的瓜葛纠纷,如同唐廷一般,蛾贼里,待高继嗣不满的也大有人在,而高继嗣治军乃至治蛾贼满营的手段,也不是蛾贼里绝大多的人能理解的。
无论如何,高继嗣始终不肯鼓舞蛾贼立国。
当年诸国并起,方教匈奴人趁机南下作出乱了中原的好大孽事,由此可见,但凡中原人不团结,各自因着所求四分五裂,再多的汉人,也不过是异族刀下的牛羊。身为汉人,待唐廷不满,因此蛾贼起事。而起事的蛾贼,归根结底又都是汉人,不满朝廷便造反,反的是当今的朝廷,并非汉人的天下,唐廷不灭,立国何用?好教异族分而击之终尔破灭么?
北燕当道,由是朝廷奈何不得区区高丽。南汉成国,由是平阳公主奈何不得倭奴。
若蛾贼也成了个不三不四的朝廷,中原大地,终成一锅沸腾的热汤,非人之福。
况且,蛾贼起事之初便不得立国,何况如今的朝廷,已非当年那般模样,蛾贼终归是蛾贼,成了个国,便真成朝廷的对手了么?
高继嗣出身草莽,自小卒,凭德cāo能力成为大将军,于贼众里威望素高,上头要用着他,也须防着他,因此将这副将安排在身边,这人能耐是有些的,只不过常人里的显耀者,非有智慧之人。
如今,平阳公主亲征北地,吓破了蛾贼里上下庸碌之徒的胆,教人一挑唆,如今的蛾贼里,上下都有与唐军固守,待开chun之时以大河之水决两岸的筹谋。
以高继嗣想来,这一些个庸碌的无能之辈,口上这样凶狠地说着,未必真能这样的事情他做得出来。便能做得出来,那样的机密,竟九城之中,但凡有些耳聪目明的人都听得到,看得见,说得出。
唐廷密探间谍何等无孔不入,李微澜怎能竟不察不知?
叹了口气,高继嗣微微摇头,一语双关地哼道:“竖子,不足与谋!”
副将只当他气恼拓跋雄与拓跋觥的行事,一笑并未多想。
他哪里能知道,高继嗣心中是隐约期望蛾贼溃败,终教朝廷收编了的。
如今天下,合诸国之力,也勉强只好能阻得一阻平阳公主横扫的脚步,高继嗣非不智之人,又不是异族的,那玉石俱焚的行事,若非朝廷步步紧逼绝不肯放过,如何愿为?彼年平阳亲征西域时,高继嗣方为蛾贼拥为大将军,当时心驰神往,恨不能为唐营里将校,然这等机密心事,老妻当面他也未表露过。
只可笑的是,平阳亲征的消息传到了九城,蛾贼贵人里上下震动,党项伪魏来求为联军,又传来契丹密间勾连来的消息,方俱各拍手松弛,各自又都享乐着官老爷们的地位去了。这样的上位者,本部里早失了人心,又一个个都是些贪生怕死不知朝露夕阳的,何足为谋?
再念起这党项与伪魏的人等,高继嗣无声而笑。
便在方才,拓跋觥与拓跋雄不约而同遣人来告知于中军,道是唐军锋锐,李微澜诡诈,他须当防左右营为大唐所袭,拓跋雄取回了本置于中军的党项铁鹞子,拓跋觥取回了中军旗下的伪魏轻兵,如此盟友,岂足为盟?
至于契丹,高继嗣从来不相信这些自草原上南下而来的异族。
非吾族类,其心必异,蛾贼虽与朝廷作对,在这些契丹人眼里,恐怕终究也还是汉人。
不是高继嗣自大,他猜测着,待异族如他,契丹人里的高明上位者恐怕早定下了除杀的谋划了罢?
冷风扑在面上,高继嗣一振jing神,放眼略显空荡的中军营里三五成群聚拢在一起也挡不住来自对面那已瞧见火红龙旗的朝廷大军的压力而相顾以目视的各怀心思的将士。
想当年蛾贼举事之事,先辈们一路自洛阳出,一头扎入这京西的群山里,彼时伪魏也好,党项也罢,无论契丹,谁手里没有染过先辈们的鲜血?蛾贼为求生,在这群山里生时筚路蓝缕朝不虑夕,死了将蒿草卷住身子葬入土坑,与朝廷确有血海深仇,与这些异族,何尝不是不共戴天?时到如今,朝廷但凡能给蛾贼们一点生的希望,那些早变了心的上位者不必管他,下头上百万的生民,恐怕是很渴望归乡还家去的。
恐怕李微澜打的主意,便是蛾贼里这样的人心了?
高继嗣到背着手在雪地里无目的地走着,心中沉沉地这样想道。
毕竟是与朝廷作对数十年的蛾贼,李微澜定不会轻而易举地来招安,实际上,没有教蛾贼里千门万户缟素恸哭,有上头那些“上天注定”的贵人们挟持着,纵有百万民心念家乡情愿教招安了,那也更多的是不敢轻易举事。
如此看来,李微澜此一来,这联军中军,也便是蛾贼主力,这一次是免不了要血流成河了,她定要先示之以威,而后施之于恩,还有甚么能比得上蛾贼里这千万个家户中的jing壮组成的砧上鱼肉更有资格为她的刀下榜样呢?
“上天注定的贵人?”左右无人,高继嗣忿忿地往雪地上吐了一口口水,心中鄙夷,口中哼道,“惶惶如丧家之犬的先祖,或能使后人成泼天的人物。然世代惶惶,永不见其祖以下数代人物有经纬济时的能耐,有甚么面目自承受天命,应人伦?堂而皇之高居草城之上,印帐芷シ騤iān佞拜贺,壮者不见生气,少者长于妇人之手,比之李唐皇室里的子孙尚且不及,何谈天命所归?”
眼前的来自唐营里的压力,想想朝夕相处的弟兄这一番不知多少要葬身族人手中,高继嗣忧心忡忡,再想起蛾贼里那些上头人的嘴脸,更教他一身乏力。
内忧已教蛾贼危如累卵,未知的外患,又怎去抵挡平息?
高继嗣明白,他必须为自己麾下的这数万好小伙儿们找个出路,这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倘若能教上头那些个“贵人”们不再上跳下窜小丑般折腾,蛾贼里百万生民,李微澜非嗜杀之人,她必不会定要行那霹雳雷霆般的一杀。
只是,这样的出路,该怎样去找?
自入伍以来步步紧身如履薄冰的高继嗣,如今更觉乏力了。
他觉着,自己正如罗网下的雀儿般,如今须行的,已不是甚么上将的职责,而是一个如同亡命之徒的本能。
左右有党项伪魏胁迫,后头有那些个既忌惮着自己,又必须利用着自己的本部贵人们,更有未知的契丹大军,虽光明就在前头一步之外,这一步要安全地迈出去,踏下去,千难万难。
这一刻,该是没有人更比高继嗣更迫切地希望唐营里那个只三五百人马便往北地里敢去的亡命之徒能做成大事的了。这大事,在高继嗣想来,便是揪出深藏的契丹大军了。
只是高继嗣也只想着那一伙不要命的能教契丹大军现踪,伪魏党项心腹地里动乱,他怎么也想不到,抑或是不敢想,那一伙亡命之徒的头头儿,如今正盘算着怎样将这犬牙交错般的党项、伪魏、蛾贼与契丹大军引发地自相残杀起来,终尔在沙场决战之前,先坏了彼此的结盟。
当然,这一点别说是高继嗣,这世上没有第二个人能想得到,敢这样去想。
韩德让是第一个绝不会这样想的,在他看来,区区数百人,北地里来能成甚么大事?无非仗着头领骁勇,要行中原军制里传统的轻骑遮蔽消息混乱我军耳目的事情。
纵然那胆大包天的混蛋竟身负遮蔽消息混乱敌人耳目的重任还敢招惹jing锐的辽军远拦子,招惹算无遗策的萧绰,韩德让也不认为卫央能成甚么了不得的大事。
一路小心仔细地追踪西来,马背上的韩德让免不了总要教那雪地里的几段荤张话影响到心情,他不愿那样去想,更不愿教那混蛋先混乱了心智,可很多的事情,尤是关切到本来心中便那样想,隐约而慌张地一闪而过地想过的事情,一旦教人说破,这世上还真没几个人能全然不受影响。
正是这yu罢而又想,想忘却又思量的那几段话,韩德让有一种不能按捺的恼怒的耻辱感以及深深的不屑。
他觉着,自己本没有那样去想,都教那混蛋那样一说,旁人恐怕要多想了,因此他也要多想,由是恼怒。而那混蛋的激怒,竟自己明情心中明白那是卑鄙无耻的激将之法,可自己还是控制不住愤怒,由是耻辱。至于不屑,这自只是他强迫着自己,心中默念这那该千刀万剐的混蛋的名字,试图以强烈的内心愿望说服自己,并深深肯定自己所愿是真的的一种心思罢了。
前头的远拦子勒住了缰绳,jing锐的辽骑愈发jing惕起来,不必上司吩咐,自以规矩团成了一团防备陡然而来的袭击。
韩德让甩甩头,按着刀柄喝问:“怎地了?是贼的踪迹消失了么?”
百将前头去查探了一番,回头来提醒道:“这个对手,很是狡猾,前头的马蹄印乱了,要像这一路来的时候那样轻易地追逐到他们的脚步,难得很了。”
韩德让皱皱眉,心中先念了一句:“贼配军,无耻之徒,能有甚么了不起的本领?再是狡诈,我有十分的力气,你能耐我如何?”
若是萧绰,她定不会这样想的。
未曾真真的交手,韩德让这心思已明显透出主动在敌手的势弱,八百jing骑在手,竟依旧以这样的心态来对待对手,先势失了,恐怕这一番交手,韩德让先败了一阵。
跳下马,韩德让往前头来看。
凌乱的马蹄印,正在前头分作了两股,一股往南而去,歪歪斜斜的,看那印记少说也有数百上千的骑军自此而过。
而另一股,则径直往北去。
仔细端详,韩德让一笑,他觉着,自己是没有想错的,那贼配军,果然没甚么了不起。
翻身上马,韩德让手指北边令教:“休管南去的那一路,只管往北上,这贼配军一行,就在这北上的马蹄印里藏着。”
第一百零二章 为将之道
如今天下,合诸国之力,也勉强只好能阻得一阻平阳公主横扫的脚步,高继嗣非不智之人,又不是异族的,那玉石俱焚的行事,若非朝廷步步紧逼绝不肯放过,如何愿为?彼年平阳亲征西域时,高继嗣方为蛾贼拥为大将军,当时心驰神往,恨不能为唐营里将校,然这等机密心事,老妻当面他也未表露过。
只可笑的是,平阳亲征的消息传到了九城,蛾贼贵人里上下震动,党项伪魏来求为联军,又传来契丹密间勾连来的消息,方俱各拍手松弛,各自又都享乐着官老爷们的地位去了。这样的上位者,本部里早失了人心,又一个个都是些贪生怕死不知朝露夕阳的,何足为谋?
再念起这党项与伪魏的人等,高继嗣无声而笑。
便在方才,拓跋觥与拓跋雄不约而同遣人来告知于中军,道是唐军锋锐,李微澜诡诈,他须当防左右营为大唐所袭,拓跋雄取回了本置于中军的党项铁鹞子,拓跋觥取回了中军旗下的伪魏轻兵,如此盟友,岂足为盟?
至于契丹,高继嗣从来不相信这些自草原上南下而来的异族。
非吾族类,其心必异,蛾贼虽与朝廷作对,在这些契丹人眼里,恐怕终究也还是汉人。
不是高继嗣自大,他猜测着,待异族如他,契丹人里的高明上位者恐怕早定下了除杀的谋划了罢?
冷风扑在面上,高继嗣一振jing神,放眼略显空荡的中军营里三五成群聚拢在一起也挡不住来自对面那已瞧见火红龙旗的朝廷大军的压力而相顾以目视的各怀心思的将士。
想当年蛾贼举事之事,先辈们一路自洛阳出,一头扎入这京西的群山里,彼时伪魏也好,党项也罢,无论契丹,谁手里没有染过先辈们的鲜血?蛾贼为求生,在这群山里生时筚路蓝缕朝不虑夕,死了将蒿草卷住身子葬入土坑,与朝廷确有血海深仇,与这些异族,何尝不是不共戴天?时到如今,朝廷但凡能给蛾贼们一点生的希望,那些早变了心的上位者不必管他,下头上百万的生民,恐怕是很渴望归乡还家去的。
恐怕李微澜打的主意,便是蛾贼里这样的人心了?
高继嗣到背着手在雪地里无目的地走着,心中沉沉地这样想道。
毕竟是与朝廷作对数十年的蛾贼,李微澜定不会轻而易举地来招安,实际上,没有教蛾贼里千门万户缟素恸哭,有上头那些“上天注定”的贵人们挟持着,纵有百万民心念家乡情愿教招安了,那也更多的是不敢轻易举事。
如此看来,李微澜此一来,这联军中军,也便是蛾贼主力,这一次是免不了要血流成河了,她定要先示之以威,而后施之于恩,还有甚么能比得上蛾贼里这千万个家户中的jing壮组成的砧上鱼肉更有资格为她的刀下榜样呢?
“上天注定的贵人?”左右无人,高继嗣忿忿地往雪地上吐了一口口水,心中鄙夷,口中哼道,“惶惶如丧家之犬的先祖,或能使后人成泼天的人物。然世代惶惶,永不见其祖以下数代人物有经纬济时的能耐,有甚么面目自承受天命,应人伦?堂而皇之高居草城之上,印帐芷シ騤iān佞拜贺,壮者不见生气,少者长于妇人之手,比之李唐皇室里的子孙尚且不及,何谈天命所归?”
眼前的来自唐营里的压力,想想朝夕相处的弟兄这一番不知多少要葬身族人手中,高继嗣忧心忡忡,再想起蛾贼里那些上头人的嘴脸,更教他一身乏力。
内忧已教蛾贼危如累卵,未知的外患,又怎去抵挡平息?
高继嗣明白,他必须为自己麾下的这数万好小伙儿们找个出路,这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倘若能教上头那些个“贵人”们不再上跳下窜小丑般折腾,蛾贼里百万生民,李微澜非嗜杀之人,她必不会定要行那霹雳雷霆般的一杀。
只是,这样的出路,该怎样去找?
自入伍以来步步紧身如履薄冰的高继嗣,如今更觉乏力了。
他觉着,自己正如罗网下的雀儿般,如今须行的,已不是甚么上将的职责,而是一个如同亡命之徒的本能。
左右有党项伪魏胁迫,后头有那些个既忌惮着自己,又必须利用着自己的本部贵人们,更有未知的契丹大军,虽光明就在前头一步之外,这一步要安全地迈出去,踏下去,千难万难。
这一刻,该是没有人更比高继嗣更迫切地希望唐营里那个只三五百人马便往北地里敢去的亡命之徒能做成大事的了。这大事,在高继嗣想来,便是揪出深藏的契丹大军了。
只是高继嗣也只想着那一伙不要命的能教契丹大军现踪,伪魏党项心腹地里动乱,他怎么也想不到,抑或是不敢想,那一伙亡命之徒的头头儿,如今正盘算着怎样将这犬牙交错般的党项、伪魏、蛾贼与契丹大军引发地自相残杀起来,终尔在沙场决战之前,先坏了彼此的结盟。
当然,这一点别说是高继嗣,这世上没有第二个人能想得到,敢这样去想。
韩德让是第一个绝不会这样想的,在他看来,区区数百人,北地里来能成甚么大事?无非仗着头领骁勇,要行中原军制里传统的轻骑遮蔽消息混乱我军耳目的事情。
纵然那胆大包天的混蛋竟身负遮蔽消息混乱敌人耳目的重任还敢招惹jing锐的辽军远拦子,招惹算无遗策的萧绰,韩德让也不认为卫央能成甚么了不得的大事。
一路小心仔细地追踪西来,马背上的韩德让免不了总要教那雪地里的几段荤张话影响到心情,他不愿那样去想,更不愿教那混蛋先混乱了心智,可很多的事情,尤是关切到本来心中便那样想,隐约而慌张地一闪而过地想过的事情,一旦教人说破,这世上还真没几个人能全然不受影响。
正是这yu罢而又想,想忘却又思量的那几段话,韩德让有一种不能按捺的恼怒的耻辱感以及深深的不屑。
他觉着,自己本没有那样去想,都教那混蛋那样一说,旁人恐怕要多想了,因此他也要多想,由是恼怒。而那混蛋的激怒,竟自己明情心中明白那是卑鄙无耻的激将( 大唐国色 http://www.xlawen.org/kan/22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