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 部分阅读
便引起大家的抢购,到了时间临近的时候,一张邀请帖被人炒成了一千五百两一张。而即便是这样的价格,大家还是趋之若鹜,纷纷购买。
顺天府乃是大明都城,京师更是天子脚下,这里富商云集,有银子的人数不胜数。而也正是这些人,整日与权贵为伍,哪怕在一个普通的书香世家面前他们也自惭形秽,自己都觉得自己满身铜臭,所以他们才会如此在乎那二十个名额。
此事如今已经传遍整个京师,消息在落后的人也知道了。听到这个消息后大家的反应各不相同。而李府之中,李东阳的书房里面此刻曹元和梁储都纷纷愤怒地表达着不满。
“我等十年寒窗苦读,从区区九品做起,一直兢兢业业劳心劳力几十年,垂垂老矣之际这才官居二品。那些商人就凭着一点铜臭银子就能获三品官衔,真是岂有此理,岂有此理!”
“就是,皇上也太过分了。居然用这样的方法去筹措赈灾银两,真是丢尽了大明天朝颜面,即便是我等也自觉脸上无光啊。”
曹元和梁储你一言我一语的说道。
二人说了半天以后才发现李东阳什么也没说,曹元不由得问道:“老师,这次出任善仁会会长的人乃是那个江夏,你没什么意见吗?”
李东阳抬头看了两人一眼,微微笑了笑。
ps:老虎撒泼打滚求支持了,看书不收藏的同志,一律交给大内总管处置......
第四十二章 能掐会算(四更,第四更)
一直没有说话的李东阳开口说话,他所说的话顿时让曹元和梁储愣住了。
往常一提到江夏,李东阳必然是一副不除此人不足以安稳江山社稷的姿态。但是现在,李东阳却摇了摇头道:“先前我还没能想明白,皇上究竟是怎么样想到解决河南旱灾和边关将士军饷方法的。现在我明白了,这方法恐怕就是那个江夏教给皇上的。此人奇思妙想至极,倒也并非一无是处,若是能好生引导恐怕将来是个人才也说不定。”
“老师,你赞同那个江夏的做法?用官位去换银子?”曹元看着李东阳惊讶地问道,脸上写满了不可置信。
李东阳看向曹元,他反问了一句:“除此以外,文清你还能有其它办法可以凑齐三十万两赈灾银?”
文清是曹元的字,曹元被李东阳这么一问顿时语结。
李东阳道:“授三品衔,有品无实,只是一个虚名而已,连俸禄都不发,这能算官吗?区区二十个虚衔,换三十万两赈灾银,救数十万灾民的性命,这笔买卖怎么看都是稳赚不赔。想不到那个江夏居然能想出此计,真的好谋算。我现在倒是对此人有了一点兴趣,若是他当真能完美解决此事,我想我是应该找个机会去会会他。”
江夏从未和李东阳见过面,但是他却不知道他已经暗中和李东阳交手多次。而从最开始的除之而后快,到现在的转变,这些江夏全无可知。他现在忙的很,一心在筹备慈善赈灾晚会的事。
虽然慈善赈灾晚会还没正式开始,但是这已经成功了一大半。顺天府境内的百姓募捐统筹上来,如今已经捐了八万多两银子。然后是慈善赈灾晚会的邀请帖销售,这也卖了九万余两白银。两者相加,赈灾银现在就已经有了十八万两银子。
今天晚上就是慈善赈灾晚会,江夏将整个会场弄成了一个类似晚宴拍卖会的现场。幸亏逍遥山庄的地方够大,否则要找一个能同时容纳近千人的会场倒还不好找。
夜幕刚刚开始降临,京师之中凡是能够排上号的富商基本都来到了逍遥山庄。这一下逍遥山庄可火了,江夏基本已经可以预估未来一年里逍遥山庄的火爆情况,恐怕会员量至少还要往上翻几倍啊。
晚宴开始,首先是一场表演。然后便是几个善于演讲的人上台声泪俱下的讲了一下河南旱灾的严重情况,以及灾民们的悲惨,求各位富商一会儿踊跃捐款。接着一名司礼监的人上台念了皇上的圣旨,上面没有署名,只是说了御封昭勇将军,赐穿麒麟服配玉带。这昭勇将军就是正三品的武将官职。
念完这道圣旨以后,主持晚宴的人宣布捐款开始。与江夏一起坐在侧厅的朱厚照微微有些紧张,他忍不住低声问江夏:“大哥,咱们这招究竟行不行的通啊?”朱厚照心里默默想道:“要是行不通他在那七个内阁大臣面前可什么面子都丢尽了。”
江夏微微一笑道:“放心,你就瞧好吧。”
这次捐款并不需要大家交现银或者宝钞,所来的富商只需要说捐多少,负责记录的人记录好衣服富商签字确认,然后派人上门去拿银子就行了。
在台上准备了一块黑板,十几名负责记录的人用江夏特别让人制作出来的粉笔在那里等待着。报唱的人最先喊出:“张东健老爷捐款一千两。”“王无序老爷捐款三千两。”“吴昊老爷捐款......”
大家都在争夺前二十名,但是没入前二十的人,他们承诺的捐款也是必须拿出来的。朱厚照一开始还掰着手指头再那里算,“一千两加三千两加七千两......”
当最后朱厚照听见有人捐款直接变成了“五万两”,“八万两”时,朱厚照直接不算了。他喃喃感叹道:“好多银子,好多银子啊......”
慈善赈灾晚会大约进行了两个多时辰,结束以后前二十名里面,前五人或者的三品昭勇将军的授封,五名外十名内是四品,十名外二十名以内的是五品。究竟是哪些人获封朱厚照和江夏没有心思去理会,晚会散去以后负责记录的人开始计算这次捐款数目。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这一次捐款足足有六十二万两白银,而现在江夏他们就已经得到了十八万两,加起来是八十万两银子。
八十万两?朱厚照那白净的小脸顿时通红一片,他从未试过人生中有如此兴奋的时候。河南赈灾只需要三十万两,边关饷银只需要四十万两。意思就是说这一次解决两个问题不仅国库银子一分没花,反而还赚了十万多两银子。
“太厉害了,太厉害了。”朱厚照兴奋地抓着江夏的肩膀不停地摇着,太过于兴奋的他已经开始有点儿语无伦次了。
江夏拍了拍朱厚照的手,他作为千门掌门,作局千人不知道多少,所骗得的钱财数额再巨大的都有。所以江夏一点没有兴奋的感觉,他安慰朱厚照道:“八十万两也不算太多银子,回去告诉你家大伯,让他去找锦衣卫请三百人去挨家挨户的收银子就行了。”
“明白,明白。”朱厚照不停地点头道。
站在朱厚照身后的刘瑾和张永相互对视了一眼,二人均在对方的眼中看到了浓浓的惊羡之色。惊是惊讶江夏居然能凭一己之力帮助朱厚照筹集到这么多的银子,羡是羡慕江夏立下如此大功,他在皇上心中的地位必然再升一步。
虽然江夏还没有任何官职在身,但是凭着他与皇上现如今的这一份交情,以及他在皇上心目中的地方。即便是刘瑾和张永也不敢在小觑江夏。
两人齐齐看向江夏,眼中均有一丝炙热。
必须!必须将他拉入自己的阵营!二人心中暗自下定决心。
次日,又到了早朝的时间。
朱厚照精神抖擞地起得很早,百官觐见,行一跪三叩之礼以后朱厚照开口让众人平身。百官起立,朱厚照立刻宣布了自己筹措灾银的成果。
那八十多万两银子的战绩一亮出来,群臣顿时惊呆了。就连李东阳也微微愣了愣,他预想过江夏那个方法会成功筹集到三十万两银子,但是却没想到最终结果远远超出了他的预估。
八十万两。这批银子一旦入库,然后秋税收上来,国库基本就充实了。掌管了户部多年的李东阳顿时有种心头大石落地的感觉,自从朱厚照登基以来,他建豹房,修别苑,大肆铺张浪费。再加上几次天灾和边关战乱,弘治一朝好不容易存下来的一点儿银子都败光了。户部一直都处于寅吃卯粮的状态,现在好了,终于可以解脱了。
由李东阳带头,百官一起跪地行礼道:“皇上圣明,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好!”朱厚照大叫一声,然后畅爽地大笑起来:“哈哈哈哈......”
早朝散会,朱厚照又带着刘瑾和张永准备往逍遥山庄走。在马车的车厢里面,朱厚照愁眉苦脸地叹道:“大哥这次帮朕解决了这么大的难题,立下如此大功,朕却无法赏赐他什么,真是愧疚啊。”
“皇上,若无您的相助江夏也没有今天,所以他助您也是分属应当嘛。”刘瑾道。
朱厚照摇了摇头,他十分肯定地说道:“不对,以大哥的聪明才智,即便没有朕的相助他也会飞黄腾达享尽荣华富。朕真想找机会向他表明身份,但是一旦表明了恐怕他对朕的态度就变了。算了算了,这事不再去想,以后再议吧。刘瑾,刺杀大哥的刺客来历你查到了没有?”
刘瑾面色一凝,他神情有些凝重地说道:“回禀皇上,奴婢有了一点眉目,但是没有实质证据奴婢不敢胡说八道。”
“有了一点眉目?”朱厚照微微眯了眯双眼,一道杀光从他眼中一闪而过。“说说你那点眉目吧,无论说对说错朕都不会怪你。”
刘瑾点点头道:“是,奴婢手下人查探过后发现有一个人最有嫌疑。此人便是李首辅的贴身护卫,君扬。”
听见刘瑾的回答朱厚照并没有显得意外,他深吸了一口气后微微点点头道:“与朕想的一样,有动机而又有能力刺杀江夏的人,恐怕就只有太傅了。”
朱厚照叹了口气道:“好了,这件事不用再查了,吩咐钟彬好生护卫着大哥,别让他再受到任何伤害。”
“是。”刘瑾应道。
到了逍遥山庄,朱厚照在赌场里遇到了江夏。江夏正在二十一点的赌桌上大杀四方,见到朱厚照前来江夏立刻抽身出来。朱厚照哈哈大笑道:“大哥,这一次可真是多亏了你啊。”
江夏摇了摇头道:“你来的正好,我也刚巧有事找你。你赶紧去找你大伯,告诉他一定要注意河南那边的情况。如果我猜的不错的话,河南的旱灾一过要不了多久就会爆发一场更加厉害的蝗灾。这蝗灾的危害可不同于旱灾,蝗虫是活物,恐怕河南附近的地区都会受到影响。”
朱厚照有些将信将疑地看着江夏,他喏喏地问道:“大......大哥,你为何如此肯定?难道你能掐会算是个活神仙?”
ps:终于完成第四更,希望大家能够支持老虎,让老虎更有动力写下去,谢谢大家了。
第四十三章 蝗灾的预言(求收藏)
所谓旱极而蝗,意思就是严重的旱灾往往会伴生严重的蝗灾。这是因为蝗虫是一种喜欢温暖干燥的昆虫,干旱的环境对于它们繁殖、生长发育和存活有许多益处。
蝗灾和旱灾不同。旱灾只要等到下雨,雨水降落以后就解决了。但是蝗灾则不同,它有群居的习性,有很强的繁殖力。有多食性,能吃很多种植物。它的飞翔能力很强,难于防治。卵深藏于地下,更难于被破坏。一旦蝗虫肆虐成灾,恐怕整个河南将陷入数年的饥荒无法根治。
蝗灾对于后世来说都是比较令人头疼的灾害之一,而对于眼下的大明,则更是棘手。
不过朱厚照现在一问江夏为何会知道之后河南会有蝗灾,江夏却滞了一下。
这问题该怎么回答?难道告诉他在干旱年份,由于水位下降,土壤变得比较坚实,含水量降低,且地面植被稀疏,蝗虫产卵数会大为增加,多的时候可达每平方米土中产卵四五千个卵块,每个卵块中有近八十左右粒卵,即每平方米有四十万左右粒卵?
如此专业的回答恐怕朱厚照听着会像听天书一般。好在朱厚照加了一句“难道大哥你能掐会算是活神仙?”
这句话从朱厚照的嘴里说出来不是戏谑,而是实实在在的疑问,并且江夏还感觉到在朱厚照疑问的语气当中还夹杂着一丝兴奋。很明显,朱厚照是一个十分迷信的人。
而事实也的确如此,朱厚照一生喜好宗教灵异,精通佛教经典和梵语。他甚至还曾经自称为“大庆法王西觉道圆明自在大定丰盛佛”,这些都足以证明朱厚照此人对于鬼怪之说是笃信无疑的。
江夏打量了一下朱厚照,要解释蝗灾的事情的确太麻烦,于是他点点头后随口绉道:“实不相瞒老二,为兄幼时曾遇奇人传艺,懂一点占卜问卦之术。昨晚我夜观天象,发现彗星落向河南之地,心中便有了明悟。这一次你无论如何都要相信我,提醒一下你家大伯,让他上朝告诉当今皇上,以便提前能够做好准备。”
朱厚照见江夏说的认真,他立刻点了点头。旋即朱厚照有些紧张地问江夏:“大哥,你占卜问卦之术很灵吗?能不能推演一个人的过去未来?”
江夏看了朱厚照一眼,心想这家伙居然如此迷信,他这话的意思不会是想要我给他算算命吧?江夏立刻摇了摇头道:“真是的占卜问卦讲究的是一种机缘,所谓天机不可泄露。得天机难,得了天机之后泄露出去更加会遭逢大难。如果你接触过术数一道相信不会没听说过‘五弊三缺,天人五衰’吧?”
朱厚照一听脸色立刻凝重地点了点头,他看向江夏的眼神也瞬间变得敬佩起来。不过与此同时他心里也暗暗松了口气,要是江夏的占卜之术真的那么厉害,那恐怕自己的身份迟早会被他知晓。
这一口气尚未松完,朱厚照又想起了另外一件大事,脸上顿时再次疑虑重重。
蝗灾。在朱厚照的记忆中,他年纪尚幼的时候曾经河北爆发过一次蝗灾。那一次河北大地几乎颗粒未存,全都被蝗虫吞噬一空。朝廷耗空国库救灾都没能见到成效,最后河北爆发了“日月无光,朱家将亡。”一块石碑三千人头的血案。具体点说这件事其实很简单,无外乎就是河北灾情严重,朝廷耗空国库也无力救治。
最后一名有点才学的秀才动了心思,他挖个坑埋了一块石碑,石碑上写着“日月无光,朱家将亡”八个大字。然后请了道士指点风水宝地,以便挖掘新井。
道士早就收了秀才的银子,于是按照秀才的要求点了埋有石碑的地方。挖出那石碑以后,所有人都惊呆了。石碑的意思十分浅显易懂,日和月合起来就是“明”字,日月没有了光意思就是明朝没有了未来,至于后面四个朱家将亡,是个会认字的人都懂是什么意思了。
于是大家都说是弘治皇帝无能,应该顺应天意推翻朱家王朝。这样一来,河北就爆发了叛乱。朱佑樘得知此事以后立刻派了大军前去围剿,最终抓了传播谣言的罪魁祸首,并牵连多人诛其九族。此一案,合计杀了三千多人,这才避免了河北爆发大型叛乱。
当初这件事的始末朱厚照已经记不太清楚,但是蝗灾让自己父皇一连数月都寝食难安的景象他还记忆犹新历历在目。朱厚照对着江夏抱拳行了一礼道:“大哥,这事我一定会告诉我大伯的。如果事后真的爆发了蝗灾,而我们又能成功预防,那我代表河南百姓谢谢你。”
“啪!”江夏拍了一下朱厚照的脑袋。
这一拍险些没把张永和刘瑾吓死,下意识的两人都握了握拳头,准备在朱厚照露出怒意的时候就出招制服江夏。
谁知道朱厚照并没有任何生气的迹象,只是一下捂住脑袋一脸委屈地说道:“大哥,打人家干嘛?”
江夏白了朱厚照一眼后道:“你打你打谁?我先是帮你家大伯解决了赈灾银子的事儿,现在又提醒了他蝗灾的事儿。这两件事要是都办好了怎么说也是大功一件吧?你一句谢谢就准备算了?再怎么说也得拿个几万两银子重金酬谢一下吧?”
“啊?我们结拜的时候你不是说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吗?怎么你帮我还要回报?”朱厚照依旧捂着脑袋说道。
江夏双眼往上一翻,扔给朱厚照一对白眼:“你难道没听说过亲兄弟明算账?你难道没听说过长兄如父长嫂如母?你难道不知道什么叫百善孝为先?作为你的长兄,我就好像你爹一样,怎么着你也得给点银子孝敬着啊。况且你是不知道,你爹我......啊呸,说错了,你大哥我至今连媳妇都还没娶,不得给自己存一点儿老婆本啊?还有......”
“停!”朱厚照立刻制止江夏继续往下说下去,他举起双手道:“我给,我给,多少银子我都给。”
“这还差不多。”江夏将手往朱厚照面前一摊。
朱厚照愣了愣问:“又要干嘛?”
“先付定金。”
以往朱厚照散了早朝喜欢去的地方是豹房,而现在他一散了朝第一个来的地方就是逍遥山庄。以往朱厚照来逍遥山庄必然会呆到下午下走,有的时候甚至直接就在逍遥山庄留宿,顺便找两个姑娘侍候。
而今天不同,刚到正午朱厚照就走了。离开时还心有余悸地摇摇头自言自语道:“以后不能带银子来这里了,一万多两银子居然一文钱都没有给我留。一块雕龙翡翠玉佩也被他拿走了,还有那颗东珠......唉......”
逍遥山庄后院,崔念奴的房间之中。由于最近崔如霜需要在逍遥山庄常住,所以她和崔念奴分开了,每个人各自住了一套房屋。刚刚从朱厚照那里敲到一笔巨款的江夏坐在崔念奴的房间里数着手中的宝钞,崔念奴站在江夏身后为他按着双肩。
江夏神光熠熠地数着那厚厚的一叠宝钞,数完以后直接分了一半递给崔念奴:“念奴,这些是你的。”
念奴愣了愣后摇头:“江大哥,我不要。”
“为什么?”江夏不解,之前他也给过银子给崔念奴,崔念奴也接着的。
崔念奴道:“我父亲经过前段日子的调养身子骨好了不少,他已经找了一间私塾做教书先生,所以现在我不缺银子花。”
“不缺也拿着啊,有备无患嘛。或者你要是喜欢上什么金银首饰,可以自己去买啊。”
“反正就是不要。”崔念奴固执地说道。
江夏想了想后微微点头道:“好吧,那我就不勉强你了。”江夏将宝钞往怀里一揣,鼻孔里闻着崔念奴身上散发出来的处子幽香,他忍不住心中一动牵着崔念奴的手让她转到自己身前来。
江夏一下将崔念奴抱在怀中,双目紧紧地盯着她的面庞。
崔念奴绝美的脸盘满是羞红,她不敢与江夏对视,却也没有反对江夏对她做任何事。
这一朵花在自己身旁已经很久了,之前几次险些摘取都被人打断,江夏觉得自己不能再等了,今天必须将这朵娇艳欲滴的花朵折下放自己兜里。
江夏俯头下去......
“念奴,今天是你的生辰,你想怎么庆祝啊?”
悦耳的声音从门外传来,这声音对于江夏来说就好像是一道魔咒一般。江夏有一种想哭的冲动,他喃喃自语道:“崔如霜,你......你真坏。”
听见崔如霜的声音,崔念奴赶紧从江夏的怀中挣脱出来。她有些歉意地看了江夏一眼,然后俯身在江夏的耳边说道:“江大哥不用着急,今天晚上念奴自己过来找你。”
江夏沮丧的神情顿时一振,他干咳了两声后强自辩道:“念奴你想多了,你江大哥其实是个很纯洁的人。”
崔念奴笑了笑:“我知道,江大哥很纯洁。”
说出很纯洁三个字时,崔念奴有意无意地瞟了一眼江夏身体下方的那个“小帐篷”。
江夏顿时有种要脸红的感觉,心中喃喃叫了一声:“这丫头......学坏了。”
ps:对不起各位大大,昨天老虎的公司开运动会,老虎是主持,所以一直没能抽身出来。更新老虎会补上,对不起各位了。
第四十四章 李东阳的试探(求收藏)
看一个人长的漂不漂亮,主要看的是五官、身材以及皮肤。而看一个人有没有气质和内涵,主要看的则是眼睛。通过一个眼神,一道目光而流露出来的内心映射,往往是最真实的。不可否认,这世间就是有这样的一种人,只需要一个眼神就能将自己想要表达的所有一切全都表达出来。
毫无疑问,崔如霜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她愉快的进入了崔念奴的房间,而当她跨进房门的那一刻,脸上的笑容便慢慢凝固下来。大白天的,孤男寡女共处一室......
有奸情!崔如霜心中突然冒出这么三个大字来,不过随即她就摇了摇头,心道自己为什么会这样想呢,念奴和江夏本来就认识在前,并且二人相互之间本就有意。倒是我......
这么一想崔如霜立刻发现原来自己才是在念奴和江夏之间横插一足的人。于是乎崔如霜看向崔念奴的眼神带着一丝愧疚,而看向江夏的目光则带着浓浓的幽怨。
所谓最难消受的是美人恩。当母老虎被降服变成了温驯的小白兔,当动不动就打打杀杀的野蛮姑娘变成了深闺怨妇,江夏瞬间招架不足了。若说比拼嘴上功夫和拳脚功夫,江夏一点不怵崔如霜。但是一旦遇到像崔如霜这样的美人伤中带怨的看向自己,江夏立刻就变成了战斗力不足五的渣,即刻完败。
敌人太过强大,必须战略转移。江夏心中暗道一声,然后立刻站起身来对崔念奴道:“哎呀,今天居然是念奴你的生辰?怎么都不跟我说一声,你等一下,我出去给你挑件礼物,顶多一个时辰就回来。”
“江大哥,不用......”
崔念奴话还没说完,江夏已经一溜小跑的出了崔念奴的房门。
走出崔念奴的房门以后,江夏果真如同他自己所说的那样出了逍遥山庄。自从来了大明朝,令江夏动了心的女子不多。崔念奴是第一个,崔如霜算得上是第二个。
对于自己动心的女人,江夏一向不会吝啬,所以他的确是准备给崔念奴买一份礼物。
不过想到崔念奴他就顺便想起了崔如霜,那幽怨的眼神真是看一眼就让人心中发颤,江夏一边想着一边都忍不住抖了抖。
出了逍遥山庄的门口,江夏往街道的东边走,那边银楼玉器古董店聚集,想要买礼物去那里最合适不过。刚走两步江夏突然听见身后传来一声呼喊:“年轻人,请留步。”
江夏一回头,只见一个穿着灰色布衣长袍的老头手持布幡走过来,布幡上写着“铁口直断”四个大字,看来应当是个走江湖算命的。老头走到江夏面前,脸上含笑,但说出来的话却让江夏有想揍人的冲动:“年轻人,我见你印堂发黑恐怕身上带有凶兆啊。”
“你才带有胸罩呢,你身上不止有胸罩还有两个大波。”江夏翻了翻白眼没好气地说道。
老头微微一笑,对于江夏的反唇相讥并且生气,他摇摇头道:“腹有才华气自高,木秀于林枝易倒。亦正亦邪无善恶,只图心中乐逍遥。”
老头一篇打油诗淡淡地念出来,原本准备转身离开的江夏又一下停下了脚步。他转身回来仔细地打量了一下这个老头,以江夏看人目光的毒辣,他能够看出来这个老头绝不平凡。
首先这个老头穿着很普通,一身布衣外加一双布鞋,但是江夏却在他身上感受到一股淡淡的威压。这种威压是由浓郁的威严感形成的,要想散发出这样的威压必须是此人常年久居高位,习惯了发号施令才能形成的。如此一个老人,怎么可能走江湖替人算命?
其次是那一段打油诗,诗句并不深奥,意思浅显易懂。第一句就说了江夏是个才华的人,所以难免有几分傲气。也正是因为这几分傲气,所以行事往往出人意表所以造成木秀于林与遭风折的局面。而第三句和第四句则是说他这个善恶完成凭自己的心情,没有真正的善恶之念,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自己能够过的逍遥自在而已。
江夏不得不承认,这个老头说的挺准,两人之前互不相识,怎么就会一语言中?
江夏笑着对老头说道:“小瞧先生了,有点门道嘛。那你给我算算,我最近的运势和姻缘。先声明,若是说的不准在下可不付银两。”
老头点点头,他轻轻捋一下自己下巴上的胡子,一脸高深莫测地说道:“如若老夫没有算错的话,年轻人你最近的财运不错,应当是日进斗金之象。但是姻缘方面恐怕就是差强人意,不是不强,而是太强。姻缘一事,若恰到好处叫做桃花运。若是太过频多则叫桃花劫。”
“神了。”江夏顿时有些佩服,看向老头的眼神也变得有些严肃起来。
当初江夏还是千门掌门的时候曾经接触过几个玄门里的高手,中华玄门一道博大精深,真正入了门的人的确不同于常人。寻龙点|||||||穴,籖言批命都是他们的拿手好戏。
老头一句话就说中了江夏最近的财运亨通,并且有桃花劫。这件事要说中前者还比较简单,因为他是从逍遥山庄里出来的,又穿着华丽佩戴着珍贵玉饰。但是要说中江夏有桃花劫,这个就不简单了。
江夏知道自己今天是遇到高人了,他对着老头施了一礼道:“先前小子失礼了,还望先生切莫怪罪才是。”
老头摆摆手道:“无妨。阁下问了老夫两个问题,老夫恰好也有一个问题问阁下。”
“先生请讲。”
“若是有一天,阁下是守城的将军,负责护卫城中数十万百姓的安危。岂料遇到强敌来犯,敌人驱赶城外的难民往城门走,用弓箭逼迫他们前来破坏城门。
此刻阁下有三个选择,第一是打开城门放百姓们入城,但是这样就容易给予敌人机会顺势入城。第二是放箭阻止百姓们前进,以免他们破坏城门。这第三嘛则是什么都不管,任由百姓们到城楼底下来破坏城门。请问阁下会如何选择?”
江夏顿时有些愣住了,他看向老头,心中搞不明白为什么这个老头要问自己这些问题。
很明显,三种选择都有他的局限性,不同的选择对应着不同的性格。第一种,心底善良但优柔寡断,没有大局观也没有决策力,难成大器。第二种,杀伐果敢,懂得取舍,但是却又太过凶残。注定是个危险的枭雄人物,是人都应该防范这样的人。第三种,完全的逃避性,没有做决策的勇气。这样的人根本就属于扶不上墙的烂泥。
老头看着江夏,双目放着熠熠神光。他并不是一个普通人,今天前来也不是想要来给江夏算命的,而是想试探一下这个年轻人究竟怎么样。刚才他所问的问题,曾几何时他的师尊也问过他。他还记得当时自己的回答是选择第二种,以箭射杀逼迫百姓不再前进。因为他觉得只有这样才能让保住城里的数十万百姓。
舍小保大,这个问题的答案他当初足足挣扎了三个多时辰才说出来,而当他说出来以后,他的老师曾经给他说,他有机会成为一人之下的首辅大臣。
而到了如今,他也的确应验了他老师的那句话,他真的就是当今内阁首辅大臣。没错,这个老头就是......李东阳。
李东阳目光灼灼地看着江夏。他心中希望江夏能够选择第一个选项,因为这样证明了江夏本质不坏,并且即便他日后有什么想法,那也难成大器。他担心江夏会选择第二个选项,因为这样一来他就不得不小心翼翼地提防着江夏,或者趁江夏羽翼未丰之时先行将他除掉。至于第三个选项,李东阳明白江夏绝不会那样选择。
江夏悠悠地看着李东阳,他笑了笑说道:“先生,我有些弄不明白,为什么一定只有这三个选项呢?”
李东阳微微一凛,惊讶出声:“难道你还有其它应对的办法?”
这一次终于李东阳的神色有些变了,驱民破城,这本身就是一记凌厉的杀招。即便不成功也能大大打击敌方士气,历来守城将领最怕的就是这一招。而这一招,也是最难解的一招。
江夏看着李东阳道,“干嘛不从城楼上扔下一排木桶,木桶一开始就用绳子捆住。等那些老百姓上了木桶以后就把他们拉上来,这样他们就不会去破坏城门了呀?”
其实江夏还有一段话没有说,这样的方法肯定救不了所有百姓,但是却能够给一些百姓希望。剩余那些没有救上来的百姓如果再去破坏城门,那么他也可以名正言顺地射杀那些百姓了。因为......那个时候那些是敌人。
李东阳怔怔地看着江夏,他没有想到江夏三个选项一个没选。而他自己新给出的办法若是让李东阳评价的话,那么他只能说这个人是个皇者。
皇者,有杀伐果敢之心,有兼顾大义之法。以阳谋破阴谋,即便杀人也杀的别人心服口服。
在这一瞬间,李东阳心中对于江夏的重视再次提升了一个层次。
ps:感谢cn-spy的飘红万赏,新一名舵主出现,看来我得加更了。另外感谢小皇帝、树下龙蛇的捧场。还有幻月蓝夜、小皇帝、河马小子的月票,当然也感谢木木幽幽巨的粽子红包。
第四十五章 刁蛮女子(三更了,求收藏)
这一次李东阳乔装打扮前来会见江夏只不过是想试探他一下,得到答案以后李东阳对着江夏伸手道:“老夫要问阁下的问题已经问完了,阁下问老夫的问题老夫也一一解答。这占卜之资一共二十文,阁下你看?”
江夏愣了愣,神色认真地说道:“先生,我说过你算不准我就不给银子的。”
“刚才你说我‘神了’,那证明我是算准的。”
“是啊,可惜你没有算到我今天身上没带银子啊。”
说完,江夏对着李东阳挥挥手,说了一声“回见。”然后离开了。
看着江夏离去的背影,李东阳并没有多说什么。他轻轻捋着自己的胡须,低声自语道:“聪明绝顶,善于破局,心有杀伐之气却又要将大义牢牢捆绑在自己身上。不得了不得了,要是现在的年轻人都是这个样子那还要我们这些老家伙干嘛?”
说完李东阳也准备离开,就转身的那一刻他又突然笑了笑,对着江夏已经快要消失的背影道:“什么都好,就是太抠门了一些。”
“莫名其妙的老头。”江夏低声嘀咕了一句。他在转角处偷偷地伸出脑袋看了一眼,见那算命的老头没有拿着板砖来追着自己要算命钱他心中微微松了口气。
和那老头说了几句话,这时间也耽搁了不少。于是乎江夏脚底下加快了速度。
朝阳门这一带十分繁荣,因为这里聚集了不少名门富贵之家,算得上是京师里的一个富人区,因此原因所以这里有不少京师之中十分出名的绸缎庄、胭脂水粉店以及银楼玉器店等等。
江夏来到街东这边后径直去了一家名叫“丰宝斋”的店内。
这是一家经营金银首饰,玉器饰品以及古董字画的店铺,在整个京师都算十分有名的。江夏之前来过两次,不过每一次都是走马观花没有出手购买。不过这里的商品质量倒是让江夏十分满意,所以这次直接就来了。
丰宝斋一向以商品的质量上乘而闻名,所以他们的服务也就很一般了。江夏走进店铺以后没有一个人理会他,可能因为是正午的原因偌大店铺只有寥寥七八人。
店里的伙计没有招呼他江夏也没介意,他在店里逛了一圈,原本想要买件漂亮玉器或者金银首饰给崔念奴的江夏一下被一件东西给吸引住了。
这是一方古琴,从表面上似乎没什么特别之处,但是其尾部特别焦,好像是被火烧过一般。若是一般人看见这方古琴肯定会觉得这并非是一件完品,而是一件被烧过的残缺品。
但是江夏不这么认为,恰巧是被烧过的那地方让他想起了一个典故。
传说中东汉时期的文学家、书法家蔡邕精通音律,尤好弹琴。有一天他经过一农户的家门口时听见火烈声,仅仅凭那声音蔡邕便能肯定那农户烧的必然是桐木,而那桐木听声音必然是制琴的好材料。
于是乎蔡邕赶紧闯进那农户的家里将其火灭掉,并付钱买了那根刚刚燃烧起来的桐木。回到家后蔡邕将其制成古琴,一弹声音清脆悦耳属于琴中精品。而这琴最后也成了十大名琴之一,焦尾。之所以取这个名字便是因为它的尾部曾经被火烧过,显得特别焦。
这等宝物按理说丰宝斋不应该就这样随随便便地放在店铺外面,他左右看了看后伸手轻轻抚摸了一下琴弦,悦耳的琴音立刻传出来。江夏目光一亮,他抬起古琴看了看地步,一方篆刻的小印更加让他确认了心中的猜测。江夏有十分的把握,这就是那方传说中的名琴“焦尾”。
江夏微微吸了口气,他转身对着一名伙计招了招( 大明帝师 http://www.xlawen.org/kan/2366/ )
顺天府乃是大明都城,京师更是天子脚下,这里富商云集,有银子的人数不胜数。而也正是这些人,整日与权贵为伍,哪怕在一个普通的书香世家面前他们也自惭形秽,自己都觉得自己满身铜臭,所以他们才会如此在乎那二十个名额。
此事如今已经传遍整个京师,消息在落后的人也知道了。听到这个消息后大家的反应各不相同。而李府之中,李东阳的书房里面此刻曹元和梁储都纷纷愤怒地表达着不满。
“我等十年寒窗苦读,从区区九品做起,一直兢兢业业劳心劳力几十年,垂垂老矣之际这才官居二品。那些商人就凭着一点铜臭银子就能获三品官衔,真是岂有此理,岂有此理!”
“就是,皇上也太过分了。居然用这样的方法去筹措赈灾银两,真是丢尽了大明天朝颜面,即便是我等也自觉脸上无光啊。”
曹元和梁储你一言我一语的说道。
二人说了半天以后才发现李东阳什么也没说,曹元不由得问道:“老师,这次出任善仁会会长的人乃是那个江夏,你没什么意见吗?”
李东阳抬头看了两人一眼,微微笑了笑。
ps:老虎撒泼打滚求支持了,看书不收藏的同志,一律交给大内总管处置......
第四十二章 能掐会算(四更,第四更)
一直没有说话的李东阳开口说话,他所说的话顿时让曹元和梁储愣住了。
往常一提到江夏,李东阳必然是一副不除此人不足以安稳江山社稷的姿态。但是现在,李东阳却摇了摇头道:“先前我还没能想明白,皇上究竟是怎么样想到解决河南旱灾和边关将士军饷方法的。现在我明白了,这方法恐怕就是那个江夏教给皇上的。此人奇思妙想至极,倒也并非一无是处,若是能好生引导恐怕将来是个人才也说不定。”
“老师,你赞同那个江夏的做法?用官位去换银子?”曹元看着李东阳惊讶地问道,脸上写满了不可置信。
李东阳看向曹元,他反问了一句:“除此以外,文清你还能有其它办法可以凑齐三十万两赈灾银?”
文清是曹元的字,曹元被李东阳这么一问顿时语结。
李东阳道:“授三品衔,有品无实,只是一个虚名而已,连俸禄都不发,这能算官吗?区区二十个虚衔,换三十万两赈灾银,救数十万灾民的性命,这笔买卖怎么看都是稳赚不赔。想不到那个江夏居然能想出此计,真的好谋算。我现在倒是对此人有了一点兴趣,若是他当真能完美解决此事,我想我是应该找个机会去会会他。”
江夏从未和李东阳见过面,但是他却不知道他已经暗中和李东阳交手多次。而从最开始的除之而后快,到现在的转变,这些江夏全无可知。他现在忙的很,一心在筹备慈善赈灾晚会的事。
虽然慈善赈灾晚会还没正式开始,但是这已经成功了一大半。顺天府境内的百姓募捐统筹上来,如今已经捐了八万多两银子。然后是慈善赈灾晚会的邀请帖销售,这也卖了九万余两白银。两者相加,赈灾银现在就已经有了十八万两银子。
今天晚上就是慈善赈灾晚会,江夏将整个会场弄成了一个类似晚宴拍卖会的现场。幸亏逍遥山庄的地方够大,否则要找一个能同时容纳近千人的会场倒还不好找。
夜幕刚刚开始降临,京师之中凡是能够排上号的富商基本都来到了逍遥山庄。这一下逍遥山庄可火了,江夏基本已经可以预估未来一年里逍遥山庄的火爆情况,恐怕会员量至少还要往上翻几倍啊。
晚宴开始,首先是一场表演。然后便是几个善于演讲的人上台声泪俱下的讲了一下河南旱灾的严重情况,以及灾民们的悲惨,求各位富商一会儿踊跃捐款。接着一名司礼监的人上台念了皇上的圣旨,上面没有署名,只是说了御封昭勇将军,赐穿麒麟服配玉带。这昭勇将军就是正三品的武将官职。
念完这道圣旨以后,主持晚宴的人宣布捐款开始。与江夏一起坐在侧厅的朱厚照微微有些紧张,他忍不住低声问江夏:“大哥,咱们这招究竟行不行的通啊?”朱厚照心里默默想道:“要是行不通他在那七个内阁大臣面前可什么面子都丢尽了。”
江夏微微一笑道:“放心,你就瞧好吧。”
这次捐款并不需要大家交现银或者宝钞,所来的富商只需要说捐多少,负责记录的人记录好衣服富商签字确认,然后派人上门去拿银子就行了。
在台上准备了一块黑板,十几名负责记录的人用江夏特别让人制作出来的粉笔在那里等待着。报唱的人最先喊出:“张东健老爷捐款一千两。”“王无序老爷捐款三千两。”“吴昊老爷捐款......”
大家都在争夺前二十名,但是没入前二十的人,他们承诺的捐款也是必须拿出来的。朱厚照一开始还掰着手指头再那里算,“一千两加三千两加七千两......”
当最后朱厚照听见有人捐款直接变成了“五万两”,“八万两”时,朱厚照直接不算了。他喃喃感叹道:“好多银子,好多银子啊......”
慈善赈灾晚会大约进行了两个多时辰,结束以后前二十名里面,前五人或者的三品昭勇将军的授封,五名外十名内是四品,十名外二十名以内的是五品。究竟是哪些人获封朱厚照和江夏没有心思去理会,晚会散去以后负责记录的人开始计算这次捐款数目。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这一次捐款足足有六十二万两白银,而现在江夏他们就已经得到了十八万两,加起来是八十万两银子。
八十万两?朱厚照那白净的小脸顿时通红一片,他从未试过人生中有如此兴奋的时候。河南赈灾只需要三十万两,边关饷银只需要四十万两。意思就是说这一次解决两个问题不仅国库银子一分没花,反而还赚了十万多两银子。
“太厉害了,太厉害了。”朱厚照兴奋地抓着江夏的肩膀不停地摇着,太过于兴奋的他已经开始有点儿语无伦次了。
江夏拍了拍朱厚照的手,他作为千门掌门,作局千人不知道多少,所骗得的钱财数额再巨大的都有。所以江夏一点没有兴奋的感觉,他安慰朱厚照道:“八十万两也不算太多银子,回去告诉你家大伯,让他去找锦衣卫请三百人去挨家挨户的收银子就行了。”
“明白,明白。”朱厚照不停地点头道。
站在朱厚照身后的刘瑾和张永相互对视了一眼,二人均在对方的眼中看到了浓浓的惊羡之色。惊是惊讶江夏居然能凭一己之力帮助朱厚照筹集到这么多的银子,羡是羡慕江夏立下如此大功,他在皇上心中的地位必然再升一步。
虽然江夏还没有任何官职在身,但是凭着他与皇上现如今的这一份交情,以及他在皇上心目中的地方。即便是刘瑾和张永也不敢在小觑江夏。
两人齐齐看向江夏,眼中均有一丝炙热。
必须!必须将他拉入自己的阵营!二人心中暗自下定决心。
次日,又到了早朝的时间。
朱厚照精神抖擞地起得很早,百官觐见,行一跪三叩之礼以后朱厚照开口让众人平身。百官起立,朱厚照立刻宣布了自己筹措灾银的成果。
那八十多万两银子的战绩一亮出来,群臣顿时惊呆了。就连李东阳也微微愣了愣,他预想过江夏那个方法会成功筹集到三十万两银子,但是却没想到最终结果远远超出了他的预估。
八十万两。这批银子一旦入库,然后秋税收上来,国库基本就充实了。掌管了户部多年的李东阳顿时有种心头大石落地的感觉,自从朱厚照登基以来,他建豹房,修别苑,大肆铺张浪费。再加上几次天灾和边关战乱,弘治一朝好不容易存下来的一点儿银子都败光了。户部一直都处于寅吃卯粮的状态,现在好了,终于可以解脱了。
由李东阳带头,百官一起跪地行礼道:“皇上圣明,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好!”朱厚照大叫一声,然后畅爽地大笑起来:“哈哈哈哈......”
早朝散会,朱厚照又带着刘瑾和张永准备往逍遥山庄走。在马车的车厢里面,朱厚照愁眉苦脸地叹道:“大哥这次帮朕解决了这么大的难题,立下如此大功,朕却无法赏赐他什么,真是愧疚啊。”
“皇上,若无您的相助江夏也没有今天,所以他助您也是分属应当嘛。”刘瑾道。
朱厚照摇了摇头,他十分肯定地说道:“不对,以大哥的聪明才智,即便没有朕的相助他也会飞黄腾达享尽荣华富。朕真想找机会向他表明身份,但是一旦表明了恐怕他对朕的态度就变了。算了算了,这事不再去想,以后再议吧。刘瑾,刺杀大哥的刺客来历你查到了没有?”
刘瑾面色一凝,他神情有些凝重地说道:“回禀皇上,奴婢有了一点眉目,但是没有实质证据奴婢不敢胡说八道。”
“有了一点眉目?”朱厚照微微眯了眯双眼,一道杀光从他眼中一闪而过。“说说你那点眉目吧,无论说对说错朕都不会怪你。”
刘瑾点点头道:“是,奴婢手下人查探过后发现有一个人最有嫌疑。此人便是李首辅的贴身护卫,君扬。”
听见刘瑾的回答朱厚照并没有显得意外,他深吸了一口气后微微点点头道:“与朕想的一样,有动机而又有能力刺杀江夏的人,恐怕就只有太傅了。”
朱厚照叹了口气道:“好了,这件事不用再查了,吩咐钟彬好生护卫着大哥,别让他再受到任何伤害。”
“是。”刘瑾应道。
到了逍遥山庄,朱厚照在赌场里遇到了江夏。江夏正在二十一点的赌桌上大杀四方,见到朱厚照前来江夏立刻抽身出来。朱厚照哈哈大笑道:“大哥,这一次可真是多亏了你啊。”
江夏摇了摇头道:“你来的正好,我也刚巧有事找你。你赶紧去找你大伯,告诉他一定要注意河南那边的情况。如果我猜的不错的话,河南的旱灾一过要不了多久就会爆发一场更加厉害的蝗灾。这蝗灾的危害可不同于旱灾,蝗虫是活物,恐怕河南附近的地区都会受到影响。”
朱厚照有些将信将疑地看着江夏,他喏喏地问道:“大......大哥,你为何如此肯定?难道你能掐会算是个活神仙?”
ps:终于完成第四更,希望大家能够支持老虎,让老虎更有动力写下去,谢谢大家了。
第四十三章 蝗灾的预言(求收藏)
所谓旱极而蝗,意思就是严重的旱灾往往会伴生严重的蝗灾。这是因为蝗虫是一种喜欢温暖干燥的昆虫,干旱的环境对于它们繁殖、生长发育和存活有许多益处。
蝗灾和旱灾不同。旱灾只要等到下雨,雨水降落以后就解决了。但是蝗灾则不同,它有群居的习性,有很强的繁殖力。有多食性,能吃很多种植物。它的飞翔能力很强,难于防治。卵深藏于地下,更难于被破坏。一旦蝗虫肆虐成灾,恐怕整个河南将陷入数年的饥荒无法根治。
蝗灾对于后世来说都是比较令人头疼的灾害之一,而对于眼下的大明,则更是棘手。
不过朱厚照现在一问江夏为何会知道之后河南会有蝗灾,江夏却滞了一下。
这问题该怎么回答?难道告诉他在干旱年份,由于水位下降,土壤变得比较坚实,含水量降低,且地面植被稀疏,蝗虫产卵数会大为增加,多的时候可达每平方米土中产卵四五千个卵块,每个卵块中有近八十左右粒卵,即每平方米有四十万左右粒卵?
如此专业的回答恐怕朱厚照听着会像听天书一般。好在朱厚照加了一句“难道大哥你能掐会算是活神仙?”
这句话从朱厚照的嘴里说出来不是戏谑,而是实实在在的疑问,并且江夏还感觉到在朱厚照疑问的语气当中还夹杂着一丝兴奋。很明显,朱厚照是一个十分迷信的人。
而事实也的确如此,朱厚照一生喜好宗教灵异,精通佛教经典和梵语。他甚至还曾经自称为“大庆法王西觉道圆明自在大定丰盛佛”,这些都足以证明朱厚照此人对于鬼怪之说是笃信无疑的。
江夏打量了一下朱厚照,要解释蝗灾的事情的确太麻烦,于是他点点头后随口绉道:“实不相瞒老二,为兄幼时曾遇奇人传艺,懂一点占卜问卦之术。昨晚我夜观天象,发现彗星落向河南之地,心中便有了明悟。这一次你无论如何都要相信我,提醒一下你家大伯,让他上朝告诉当今皇上,以便提前能够做好准备。”
朱厚照见江夏说的认真,他立刻点了点头。旋即朱厚照有些紧张地问江夏:“大哥,你占卜问卦之术很灵吗?能不能推演一个人的过去未来?”
江夏看了朱厚照一眼,心想这家伙居然如此迷信,他这话的意思不会是想要我给他算算命吧?江夏立刻摇了摇头道:“真是的占卜问卦讲究的是一种机缘,所谓天机不可泄露。得天机难,得了天机之后泄露出去更加会遭逢大难。如果你接触过术数一道相信不会没听说过‘五弊三缺,天人五衰’吧?”
朱厚照一听脸色立刻凝重地点了点头,他看向江夏的眼神也瞬间变得敬佩起来。不过与此同时他心里也暗暗松了口气,要是江夏的占卜之术真的那么厉害,那恐怕自己的身份迟早会被他知晓。
这一口气尚未松完,朱厚照又想起了另外一件大事,脸上顿时再次疑虑重重。
蝗灾。在朱厚照的记忆中,他年纪尚幼的时候曾经河北爆发过一次蝗灾。那一次河北大地几乎颗粒未存,全都被蝗虫吞噬一空。朝廷耗空国库救灾都没能见到成效,最后河北爆发了“日月无光,朱家将亡。”一块石碑三千人头的血案。具体点说这件事其实很简单,无外乎就是河北灾情严重,朝廷耗空国库也无力救治。
最后一名有点才学的秀才动了心思,他挖个坑埋了一块石碑,石碑上写着“日月无光,朱家将亡”八个大字。然后请了道士指点风水宝地,以便挖掘新井。
道士早就收了秀才的银子,于是按照秀才的要求点了埋有石碑的地方。挖出那石碑以后,所有人都惊呆了。石碑的意思十分浅显易懂,日和月合起来就是“明”字,日月没有了光意思就是明朝没有了未来,至于后面四个朱家将亡,是个会认字的人都懂是什么意思了。
于是大家都说是弘治皇帝无能,应该顺应天意推翻朱家王朝。这样一来,河北就爆发了叛乱。朱佑樘得知此事以后立刻派了大军前去围剿,最终抓了传播谣言的罪魁祸首,并牵连多人诛其九族。此一案,合计杀了三千多人,这才避免了河北爆发大型叛乱。
当初这件事的始末朱厚照已经记不太清楚,但是蝗灾让自己父皇一连数月都寝食难安的景象他还记忆犹新历历在目。朱厚照对着江夏抱拳行了一礼道:“大哥,这事我一定会告诉我大伯的。如果事后真的爆发了蝗灾,而我们又能成功预防,那我代表河南百姓谢谢你。”
“啪!”江夏拍了一下朱厚照的脑袋。
这一拍险些没把张永和刘瑾吓死,下意识的两人都握了握拳头,准备在朱厚照露出怒意的时候就出招制服江夏。
谁知道朱厚照并没有任何生气的迹象,只是一下捂住脑袋一脸委屈地说道:“大哥,打人家干嘛?”
江夏白了朱厚照一眼后道:“你打你打谁?我先是帮你家大伯解决了赈灾银子的事儿,现在又提醒了他蝗灾的事儿。这两件事要是都办好了怎么说也是大功一件吧?你一句谢谢就准备算了?再怎么说也得拿个几万两银子重金酬谢一下吧?”
“啊?我们结拜的时候你不是说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吗?怎么你帮我还要回报?”朱厚照依旧捂着脑袋说道。
江夏双眼往上一翻,扔给朱厚照一对白眼:“你难道没听说过亲兄弟明算账?你难道没听说过长兄如父长嫂如母?你难道不知道什么叫百善孝为先?作为你的长兄,我就好像你爹一样,怎么着你也得给点银子孝敬着啊。况且你是不知道,你爹我......啊呸,说错了,你大哥我至今连媳妇都还没娶,不得给自己存一点儿老婆本啊?还有......”
“停!”朱厚照立刻制止江夏继续往下说下去,他举起双手道:“我给,我给,多少银子我都给。”
“这还差不多。”江夏将手往朱厚照面前一摊。
朱厚照愣了愣问:“又要干嘛?”
“先付定金。”
以往朱厚照散了早朝喜欢去的地方是豹房,而现在他一散了朝第一个来的地方就是逍遥山庄。以往朱厚照来逍遥山庄必然会呆到下午下走,有的时候甚至直接就在逍遥山庄留宿,顺便找两个姑娘侍候。
而今天不同,刚到正午朱厚照就走了。离开时还心有余悸地摇摇头自言自语道:“以后不能带银子来这里了,一万多两银子居然一文钱都没有给我留。一块雕龙翡翠玉佩也被他拿走了,还有那颗东珠......唉......”
逍遥山庄后院,崔念奴的房间之中。由于最近崔如霜需要在逍遥山庄常住,所以她和崔念奴分开了,每个人各自住了一套房屋。刚刚从朱厚照那里敲到一笔巨款的江夏坐在崔念奴的房间里数着手中的宝钞,崔念奴站在江夏身后为他按着双肩。
江夏神光熠熠地数着那厚厚的一叠宝钞,数完以后直接分了一半递给崔念奴:“念奴,这些是你的。”
念奴愣了愣后摇头:“江大哥,我不要。”
“为什么?”江夏不解,之前他也给过银子给崔念奴,崔念奴也接着的。
崔念奴道:“我父亲经过前段日子的调养身子骨好了不少,他已经找了一间私塾做教书先生,所以现在我不缺银子花。”
“不缺也拿着啊,有备无患嘛。或者你要是喜欢上什么金银首饰,可以自己去买啊。”
“反正就是不要。”崔念奴固执地说道。
江夏想了想后微微点头道:“好吧,那我就不勉强你了。”江夏将宝钞往怀里一揣,鼻孔里闻着崔念奴身上散发出来的处子幽香,他忍不住心中一动牵着崔念奴的手让她转到自己身前来。
江夏一下将崔念奴抱在怀中,双目紧紧地盯着她的面庞。
崔念奴绝美的脸盘满是羞红,她不敢与江夏对视,却也没有反对江夏对她做任何事。
这一朵花在自己身旁已经很久了,之前几次险些摘取都被人打断,江夏觉得自己不能再等了,今天必须将这朵娇艳欲滴的花朵折下放自己兜里。
江夏俯头下去......
“念奴,今天是你的生辰,你想怎么庆祝啊?”
悦耳的声音从门外传来,这声音对于江夏来说就好像是一道魔咒一般。江夏有一种想哭的冲动,他喃喃自语道:“崔如霜,你......你真坏。”
听见崔如霜的声音,崔念奴赶紧从江夏的怀中挣脱出来。她有些歉意地看了江夏一眼,然后俯身在江夏的耳边说道:“江大哥不用着急,今天晚上念奴自己过来找你。”
江夏沮丧的神情顿时一振,他干咳了两声后强自辩道:“念奴你想多了,你江大哥其实是个很纯洁的人。”
崔念奴笑了笑:“我知道,江大哥很纯洁。”
说出很纯洁三个字时,崔念奴有意无意地瞟了一眼江夏身体下方的那个“小帐篷”。
江夏顿时有种要脸红的感觉,心中喃喃叫了一声:“这丫头......学坏了。”
ps:对不起各位大大,昨天老虎的公司开运动会,老虎是主持,所以一直没能抽身出来。更新老虎会补上,对不起各位了。
第四十四章 李东阳的试探(求收藏)
看一个人长的漂不漂亮,主要看的是五官、身材以及皮肤。而看一个人有没有气质和内涵,主要看的则是眼睛。通过一个眼神,一道目光而流露出来的内心映射,往往是最真实的。不可否认,这世间就是有这样的一种人,只需要一个眼神就能将自己想要表达的所有一切全都表达出来。
毫无疑问,崔如霜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她愉快的进入了崔念奴的房间,而当她跨进房门的那一刻,脸上的笑容便慢慢凝固下来。大白天的,孤男寡女共处一室......
有奸情!崔如霜心中突然冒出这么三个大字来,不过随即她就摇了摇头,心道自己为什么会这样想呢,念奴和江夏本来就认识在前,并且二人相互之间本就有意。倒是我......
这么一想崔如霜立刻发现原来自己才是在念奴和江夏之间横插一足的人。于是乎崔如霜看向崔念奴的眼神带着一丝愧疚,而看向江夏的目光则带着浓浓的幽怨。
所谓最难消受的是美人恩。当母老虎被降服变成了温驯的小白兔,当动不动就打打杀杀的野蛮姑娘变成了深闺怨妇,江夏瞬间招架不足了。若说比拼嘴上功夫和拳脚功夫,江夏一点不怵崔如霜。但是一旦遇到像崔如霜这样的美人伤中带怨的看向自己,江夏立刻就变成了战斗力不足五的渣,即刻完败。
敌人太过强大,必须战略转移。江夏心中暗道一声,然后立刻站起身来对崔念奴道:“哎呀,今天居然是念奴你的生辰?怎么都不跟我说一声,你等一下,我出去给你挑件礼物,顶多一个时辰就回来。”
“江大哥,不用......”
崔念奴话还没说完,江夏已经一溜小跑的出了崔念奴的房门。
走出崔念奴的房门以后,江夏果真如同他自己所说的那样出了逍遥山庄。自从来了大明朝,令江夏动了心的女子不多。崔念奴是第一个,崔如霜算得上是第二个。
对于自己动心的女人,江夏一向不会吝啬,所以他的确是准备给崔念奴买一份礼物。
不过想到崔念奴他就顺便想起了崔如霜,那幽怨的眼神真是看一眼就让人心中发颤,江夏一边想着一边都忍不住抖了抖。
出了逍遥山庄的门口,江夏往街道的东边走,那边银楼玉器古董店聚集,想要买礼物去那里最合适不过。刚走两步江夏突然听见身后传来一声呼喊:“年轻人,请留步。”
江夏一回头,只见一个穿着灰色布衣长袍的老头手持布幡走过来,布幡上写着“铁口直断”四个大字,看来应当是个走江湖算命的。老头走到江夏面前,脸上含笑,但说出来的话却让江夏有想揍人的冲动:“年轻人,我见你印堂发黑恐怕身上带有凶兆啊。”
“你才带有胸罩呢,你身上不止有胸罩还有两个大波。”江夏翻了翻白眼没好气地说道。
老头微微一笑,对于江夏的反唇相讥并且生气,他摇摇头道:“腹有才华气自高,木秀于林枝易倒。亦正亦邪无善恶,只图心中乐逍遥。”
老头一篇打油诗淡淡地念出来,原本准备转身离开的江夏又一下停下了脚步。他转身回来仔细地打量了一下这个老头,以江夏看人目光的毒辣,他能够看出来这个老头绝不平凡。
首先这个老头穿着很普通,一身布衣外加一双布鞋,但是江夏却在他身上感受到一股淡淡的威压。这种威压是由浓郁的威严感形成的,要想散发出这样的威压必须是此人常年久居高位,习惯了发号施令才能形成的。如此一个老人,怎么可能走江湖替人算命?
其次是那一段打油诗,诗句并不深奥,意思浅显易懂。第一句就说了江夏是个才华的人,所以难免有几分傲气。也正是因为这几分傲气,所以行事往往出人意表所以造成木秀于林与遭风折的局面。而第三句和第四句则是说他这个善恶完成凭自己的心情,没有真正的善恶之念,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自己能够过的逍遥自在而已。
江夏不得不承认,这个老头说的挺准,两人之前互不相识,怎么就会一语言中?
江夏笑着对老头说道:“小瞧先生了,有点门道嘛。那你给我算算,我最近的运势和姻缘。先声明,若是说的不准在下可不付银两。”
老头点点头,他轻轻捋一下自己下巴上的胡子,一脸高深莫测地说道:“如若老夫没有算错的话,年轻人你最近的财运不错,应当是日进斗金之象。但是姻缘方面恐怕就是差强人意,不是不强,而是太强。姻缘一事,若恰到好处叫做桃花运。若是太过频多则叫桃花劫。”
“神了。”江夏顿时有些佩服,看向老头的眼神也变得有些严肃起来。
当初江夏还是千门掌门的时候曾经接触过几个玄门里的高手,中华玄门一道博大精深,真正入了门的人的确不同于常人。寻龙点|||||||穴,籖言批命都是他们的拿手好戏。
老头一句话就说中了江夏最近的财运亨通,并且有桃花劫。这件事要说中前者还比较简单,因为他是从逍遥山庄里出来的,又穿着华丽佩戴着珍贵玉饰。但是要说中江夏有桃花劫,这个就不简单了。
江夏知道自己今天是遇到高人了,他对着老头施了一礼道:“先前小子失礼了,还望先生切莫怪罪才是。”
老头摆摆手道:“无妨。阁下问了老夫两个问题,老夫恰好也有一个问题问阁下。”
“先生请讲。”
“若是有一天,阁下是守城的将军,负责护卫城中数十万百姓的安危。岂料遇到强敌来犯,敌人驱赶城外的难民往城门走,用弓箭逼迫他们前来破坏城门。
此刻阁下有三个选择,第一是打开城门放百姓们入城,但是这样就容易给予敌人机会顺势入城。第二是放箭阻止百姓们前进,以免他们破坏城门。这第三嘛则是什么都不管,任由百姓们到城楼底下来破坏城门。请问阁下会如何选择?”
江夏顿时有些愣住了,他看向老头,心中搞不明白为什么这个老头要问自己这些问题。
很明显,三种选择都有他的局限性,不同的选择对应着不同的性格。第一种,心底善良但优柔寡断,没有大局观也没有决策力,难成大器。第二种,杀伐果敢,懂得取舍,但是却又太过凶残。注定是个危险的枭雄人物,是人都应该防范这样的人。第三种,完全的逃避性,没有做决策的勇气。这样的人根本就属于扶不上墙的烂泥。
老头看着江夏,双目放着熠熠神光。他并不是一个普通人,今天前来也不是想要来给江夏算命的,而是想试探一下这个年轻人究竟怎么样。刚才他所问的问题,曾几何时他的师尊也问过他。他还记得当时自己的回答是选择第二种,以箭射杀逼迫百姓不再前进。因为他觉得只有这样才能让保住城里的数十万百姓。
舍小保大,这个问题的答案他当初足足挣扎了三个多时辰才说出来,而当他说出来以后,他的老师曾经给他说,他有机会成为一人之下的首辅大臣。
而到了如今,他也的确应验了他老师的那句话,他真的就是当今内阁首辅大臣。没错,这个老头就是......李东阳。
李东阳目光灼灼地看着江夏。他心中希望江夏能够选择第一个选项,因为这样证明了江夏本质不坏,并且即便他日后有什么想法,那也难成大器。他担心江夏会选择第二个选项,因为这样一来他就不得不小心翼翼地提防着江夏,或者趁江夏羽翼未丰之时先行将他除掉。至于第三个选项,李东阳明白江夏绝不会那样选择。
江夏悠悠地看着李东阳,他笑了笑说道:“先生,我有些弄不明白,为什么一定只有这三个选项呢?”
李东阳微微一凛,惊讶出声:“难道你还有其它应对的办法?”
这一次终于李东阳的神色有些变了,驱民破城,这本身就是一记凌厉的杀招。即便不成功也能大大打击敌方士气,历来守城将领最怕的就是这一招。而这一招,也是最难解的一招。
江夏看着李东阳道,“干嘛不从城楼上扔下一排木桶,木桶一开始就用绳子捆住。等那些老百姓上了木桶以后就把他们拉上来,这样他们就不会去破坏城门了呀?”
其实江夏还有一段话没有说,这样的方法肯定救不了所有百姓,但是却能够给一些百姓希望。剩余那些没有救上来的百姓如果再去破坏城门,那么他也可以名正言顺地射杀那些百姓了。因为......那个时候那些是敌人。
李东阳怔怔地看着江夏,他没有想到江夏三个选项一个没选。而他自己新给出的办法若是让李东阳评价的话,那么他只能说这个人是个皇者。
皇者,有杀伐果敢之心,有兼顾大义之法。以阳谋破阴谋,即便杀人也杀的别人心服口服。
在这一瞬间,李东阳心中对于江夏的重视再次提升了一个层次。
ps:感谢cn-spy的飘红万赏,新一名舵主出现,看来我得加更了。另外感谢小皇帝、树下龙蛇的捧场。还有幻月蓝夜、小皇帝、河马小子的月票,当然也感谢木木幽幽巨的粽子红包。
第四十五章 刁蛮女子(三更了,求收藏)
这一次李东阳乔装打扮前来会见江夏只不过是想试探他一下,得到答案以后李东阳对着江夏伸手道:“老夫要问阁下的问题已经问完了,阁下问老夫的问题老夫也一一解答。这占卜之资一共二十文,阁下你看?”
江夏愣了愣,神色认真地说道:“先生,我说过你算不准我就不给银子的。”
“刚才你说我‘神了’,那证明我是算准的。”
“是啊,可惜你没有算到我今天身上没带银子啊。”
说完,江夏对着李东阳挥挥手,说了一声“回见。”然后离开了。
看着江夏离去的背影,李东阳并没有多说什么。他轻轻捋着自己的胡须,低声自语道:“聪明绝顶,善于破局,心有杀伐之气却又要将大义牢牢捆绑在自己身上。不得了不得了,要是现在的年轻人都是这个样子那还要我们这些老家伙干嘛?”
说完李东阳也准备离开,就转身的那一刻他又突然笑了笑,对着江夏已经快要消失的背影道:“什么都好,就是太抠门了一些。”
“莫名其妙的老头。”江夏低声嘀咕了一句。他在转角处偷偷地伸出脑袋看了一眼,见那算命的老头没有拿着板砖来追着自己要算命钱他心中微微松了口气。
和那老头说了几句话,这时间也耽搁了不少。于是乎江夏脚底下加快了速度。
朝阳门这一带十分繁荣,因为这里聚集了不少名门富贵之家,算得上是京师里的一个富人区,因此原因所以这里有不少京师之中十分出名的绸缎庄、胭脂水粉店以及银楼玉器店等等。
江夏来到街东这边后径直去了一家名叫“丰宝斋”的店内。
这是一家经营金银首饰,玉器饰品以及古董字画的店铺,在整个京师都算十分有名的。江夏之前来过两次,不过每一次都是走马观花没有出手购买。不过这里的商品质量倒是让江夏十分满意,所以这次直接就来了。
丰宝斋一向以商品的质量上乘而闻名,所以他们的服务也就很一般了。江夏走进店铺以后没有一个人理会他,可能因为是正午的原因偌大店铺只有寥寥七八人。
店里的伙计没有招呼他江夏也没介意,他在店里逛了一圈,原本想要买件漂亮玉器或者金银首饰给崔念奴的江夏一下被一件东西给吸引住了。
这是一方古琴,从表面上似乎没什么特别之处,但是其尾部特别焦,好像是被火烧过一般。若是一般人看见这方古琴肯定会觉得这并非是一件完品,而是一件被烧过的残缺品。
但是江夏不这么认为,恰巧是被烧过的那地方让他想起了一个典故。
传说中东汉时期的文学家、书法家蔡邕精通音律,尤好弹琴。有一天他经过一农户的家门口时听见火烈声,仅仅凭那声音蔡邕便能肯定那农户烧的必然是桐木,而那桐木听声音必然是制琴的好材料。
于是乎蔡邕赶紧闯进那农户的家里将其火灭掉,并付钱买了那根刚刚燃烧起来的桐木。回到家后蔡邕将其制成古琴,一弹声音清脆悦耳属于琴中精品。而这琴最后也成了十大名琴之一,焦尾。之所以取这个名字便是因为它的尾部曾经被火烧过,显得特别焦。
这等宝物按理说丰宝斋不应该就这样随随便便地放在店铺外面,他左右看了看后伸手轻轻抚摸了一下琴弦,悦耳的琴音立刻传出来。江夏目光一亮,他抬起古琴看了看地步,一方篆刻的小印更加让他确认了心中的猜测。江夏有十分的把握,这就是那方传说中的名琴“焦尾”。
江夏微微吸了口气,他转身对着一名伙计招了招( 大明帝师 http://www.xlawen.org/kan/2366/ )

